时间:2023-06-21 08:43: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冲刺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要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是其心理性格逐渐成形的重要阶段。本文以心理健康课如何在课堂中达到最好的效果,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如何能够更好地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探讨对象。
一、高中阶段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社会及周围环境影响的原因。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飞快,由于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方面还不成熟,自我控制力差,很容易被社会上种种的诱惑迷惑,致使很多高中生都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现今通讯设备科技迅速发展,智能手机普遍流行,网络信息环境普遍应用,高中生能接触到不良不健康信息的渠道非常之多,高中生自我约束力差,往往被这些因素影响,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孟母三迁的故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现在的家长们也都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现今情况是社会因素及周围实际环境大体不尽相同,很难做到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高中生本身对自己的认识就不是很完善,学生周围的同学、老师、亲戚和朋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念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心理性格的形成,所以我们无论作为教师还是家长,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其周围人的环境及各种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对孩子进行疏导和沟通,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正常顺利地度过高中这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过渡时期。
2.高中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一般是阳光健康的,但同时是脆弱和敏感的。高中阶段是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努力的开始阶段,但是该阶段他们的身心状态发展还不够健全,做很多事情容易操之过急,心理波动比较大,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如果教师或者家长没有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及沟通,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形成情绪低落、心理抑郁、意志消沉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其性格的特点,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高中时期是面临高考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学生自身的一些课外兴趣爱好没有时间接触,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不能够很好地融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叛逆心理本身就很严重,对一些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理,同时这是很多高中生形成心理性格的关键因素。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全民教育。
我们国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本身就比外国国家起步晚。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学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导致很多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只会一味地死读书,对社会上的一些事物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们呼吁所有的教育机构学校,要全面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宣传力度,提倡全民行动,一同教育。不只是学校,社会方面、家长也应该积极地参与进来,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避免和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学校当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沟通,多多鼓励和指导。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中与学生成为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预防措施。当学生在家里的时候,家长要和孩子多多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切忌对孩子的溺爱,这往往会害了孩子。要对孩子的进步多表扬,对于错误及时纠正,让其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多鼓励孩子到社会中体验生活接受历练,进而提早结束青春期,在思想方面尽早成熟。社会方面,要减少和净化社会不良风气,把不良信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所以,只有在和社会、学校、家长三方共同协调合作之下,才能够使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
2.针对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由每一个拥有不同个性的个体构成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极具个性与特点,所以对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在该阶段,我们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找出根本原因,不断进行总结归纳和分类,为以后再出现该类似的心理问题做参考,还能够起到尽快使学生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的作用。在学校方面,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当学生在学校中取得优异成绩及良好的表现时,学校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在普遍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师认为只需要对那些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这种观点是错误和片面的,学习成绩好、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很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引导。对于那些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学生,其实他们往往缺乏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能力,每当遇到一点点小挫折或者困难时就很容易崩溃,这一点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3.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工作。
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短时间所能够完成的,需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养成习惯。所以,社会各方面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渗透到实际的生活学习当中,积极进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实例表明,只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实际的生活学习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不断地在生活中得到历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才能够不断完善和成熟。
总而言之,在高中这一关键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智商情商双高的综合素质高的社会型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及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只有结合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才能够确保学生在高中阶段健康快乐地成长。
高中生最常见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心理上的紧张、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失眠、厌学以及考试焦虑症等;人际关系紧张,与老师、同学、家长缺乏有效沟通,心理敏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高中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高中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近几年,教育领域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有所上升,但是还没有学校能把心理学教学作为学校课程来让学生深入学习,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简单地看做是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和教育。
2.学生和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
升学的压力也是导致高中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现如今,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心理却是漠不关心,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学校和教师都追求升学率,所以,学校和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给高中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孩子们的心灵不堪重负,进而导致厌学、考试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如何解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关爱学生
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付出真爱,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和你倾诉他们的快乐与烦恼。要多理解他们,凡事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们的真正想法,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
2.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以中国知网为平台,以“高中生”“心理健康”为关键词,选择了核心期刊进行检索。纵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发现某些研究不仅地域广泛,而且涉及到民族差异、学校类型差异等较新的方面。
一、有关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青少年步入高中后大多面对的是应试教育,而这又致使家长和学校过分重视成绩,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学校、家庭对自己的评价,自然会产生焦虑、自卑和抑郁等,导致心理不平衡。
对河北某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52. 4%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强迫、学习压力感方面心理问题比较突出。[1]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的调查发现,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 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 5%,北京某高中学生抑郁率达35.2%。[2]对广州市城区和农村中学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5%。[3]随机抽取新疆维吾尔组自治区学生,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占16.59%。[4] 对银川市高中生进行调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2?5%。 [5]关于包头市高中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表明,有19.4%的私立高中生和12.9%的重点高中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6]
二、有关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差异性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
对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显示,女生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自我强迫、情绪不稳定5项因子上均高于男生。这可能与男女抗干扰能力、性格方面差异有关。 [7]赞成其结论的有崔婷对西安两中学及张媛媛对地震灾区高中生的调查研究。[8] [9] [10]
对广西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女生抑郁、恐怖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强迫、偏执、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平衡性等方面问题检出率比女生高。原因可能在于,学校纪律和紧张的学习生活压抑了男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却使女生更容易适应学校生活;而且女生与男生相比,在面对挫折和烦恼时更善于发泄。[11] [12][13]
对广西侗族高中生调查表明,男生较女生情绪更不稳定性、性格更内向,可能是侗族传承着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习俗,女生在这种生活环境里比男生能表现出更多的优越性有关。 [14]
对黄石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在5个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上,男生的敌对、偏执、强迫等3个因子的均分显著地高于女生;女生的忧郁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男生,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则无显著差异。 [15]
现阶段多数学者倾向认为,应根据不同性别心理问题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民族差异
调查表明与全国中学生水平比较,广西侗族高中生个性随和、活泼开朗,但情绪稳定性较差,造成其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征可能与他们生活在贫穷山区环境有关。调查中龙胜各族自治县高中生个性更为温和,可能与该地区为多民族聚集区有关,不同民族间的广泛交流可以使不同民俗逐渐同化,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14]
还有研究发现壮、瑶、侗族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且男生心理问题比女生稍重。存在个性偏异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同民族个性特征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上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6][17]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学校差异
本文关注的学校差异,主要指示范高中与非示范高中,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私立中学与公立中学的差异。
研究表明银川市直属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严重,而非示范性高中招收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总体上不如示范性高中学生,他们具有发生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危险性。[5]另有研究指出,有19.4%的私立高中生和12.9%的重点高中生存在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症状。总体上包头市重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私立高中生。 [6]对唐山市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生与重点高中3类学校进行调查,发现重点高中学生总体均分和学习焦虑均分最低,职业高中学生在学习焦虑的阳性检出率和平均分上比较突出。 [18]
由此可见,高中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非示范性学校、私立、职业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严重。
三、有关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索的研究及展望
我国学者对高中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本文就生活压力事件这方面做详细论述。
生活事件易形成负面应激反应,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破坏性,而来自学业成就、他人期望、学习负担、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这6方面的生活压力事件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首先,高考是高中生所要面临的重大生活事件,所以与高考相关的(如学业成就、学习负担、师生关系)会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影响;再者,高中生尚未完全独立,心理还不成熟,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父母,因此亲子关系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19][20]以什么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以缓解生活压力,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主动缓解心理压力者,较少有心理问题 [3]
近五年来,我国学者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认为今后对此问题研究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现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定义多套用成人,这样就使其与成人等同,抹杀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所以应统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二,通过对这些文章的研究方法的统计表明,研究者多采用测量法、观察法,很少甚至不使用个案法、实验法,所以应提倡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第三,应加强研究与实践结合,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最大程度为高中生服务,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海俊.河北某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压力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
[2]孙玮.北京市某校高中生抑郁症状及求助现状调查 [J]. 中国学校卫生,2009,(9)
[3]任杰.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4]张青.石河子大学及石河子市3所不同性质高中在校学生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
[5]马丽.银川市示范和非示范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
[6]关明杰.包头市重点高中与私立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
[7]方琪.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1)
[8]崔婷.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山西师大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37)
[9]张媛媛.地震灾区高中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相关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
[10]孙士富.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06,(10)
[11]林东.广西高中生SCL-90常模的建立及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
[12]黄永新.广西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0)
[13]胡春梅.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 教育探索,2006,(11)
[14]陆雪萍.广西侗族高中生个性特征测评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
[15]汪颖.黄石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职业时空,2007,(21)
[16]林东.广西不同民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
[17]林东.不同民族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
近几年来新生心理普查结果显示,高中新生心理异常率达到15%左右,其中人际敏感、敌对、焦虑和强迫因子项异常率明显
偏高。
可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展开高中生心理卫生指导活动,如: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在一程度上促进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更多地要靠学校和社会的配合与努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
一、加强班风建设,构建和谐成长氛围
和谐的班级氛围能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有归属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班风建设,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动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很重要,倾听代表着对对方的尊重、理解与关爱。在倾听基础上,给予鼓励和适当引导。
二、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普及教育活动
如:心理健康座谈会、心理健康主题班团会、观看心理访谈与心理电影、邀请专业教师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保健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注重发挥学生间的朋辈互助功能
目前,各学校都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志愿者,我们应该积极调动这些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开展相关工作及做好自身心理保健的同时,热心开展朋辈互助活动。他们能及时了解身边同学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朋辈互助,并第一时间向老师汇报。同学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这种对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79-02
一些省市高考物理不计总分,只计算等级,但学生学习负担并没有减轻。江苏高考中,语数外总分超过本科线很多,但物理等级没达到B级,而无缘心仪学校的考生不在少数。因此,提高物理考试成绩,仍是不少高中学生的当务之急。而物理学习的好坏与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笔者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实际,从影响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心里表现、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探究高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一、影响高中学生学好物理心理表现
1.消极被动。
这些学生受到高考模式变化的影响,主攻语、数、外,以消极被动的心理应对物理学习。他们思维灵活,在物理课上,能跟上老师思路能听得懂,但是课后,他们不花时间通过一些练习巩固知识。结果物理学习华而不实,随着物理学习内容的增多,不够扎实的基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必将导致考试成绩一次又一次的不尽人意,乃至失去物理学习的信心。这种学生本来是能够学好物理的,但由于思想麻痹、消极应对,导致失去了学好物理的先机。
2.怕苦畏难。
这些学生非常想把物理成绩搞好,但学习意志比较薄弱,控制行动的意志水平较差。他们学习物理仅靠一时热情,如果能轻而易举地提高物理成绩,他们将非常愿意、而且往往能够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但不能持之以恒,他们对物理学习是一项极为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认识和心理准备。学习中遇到困难,他们会感到恐惧、彷徨、无可奈何。他们学习物理态度总是处在矛盾之中:天天喊学习,天天想学好,他们也许找到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没有坚持到底意志力,物理成绩很一般。
3.埋怨自负。
这些学生也想搞好自己的学习,但他们的性格大都显得比较怪僻,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窄很偏,他们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旁若无人的特点很突出,极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每当他们的学习出现问题时,很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没问题,问题就在于老师讲得不好,老师对他的态度不好,同桌挤兑他,班里的学习氛围不好等等。总之,在问题面前特别爱找客观原因,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学生不但不能改进且认识自己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更不能接受新的、好的、更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这种心理的负面影响不仅涉及物理学科, 也必然波及到其他学科。
4.自怨自艾。
跟第三点相同的地方,这些学生性格大都也是显得比较怪僻,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窄很偏,跟第三点不同的是,他们把一切失败都归结于自身能力的缺乏,要“把一切问题都自己扛”,但却没有这个能耐。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自信。越是想学好,越是学不好,甚至自己和自己较劲,最后导致学习成绩很差。
5.不思进取。
这些学生已经养成了好逸恶劳、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根本就不想学习,再加上初中成绩本来就差,家长仍然逼迫他们来到高中。他们学习没有动力,真是身在校内,心在校外,希望能早点离开学校。
二、影响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心理原因
1.错误的学习观点。
高考模式发生改变,物理成绩不计入总分,只是以等级划分,学生在学习物理态度上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有惰性,逢到难事都会不由自主的躲开,高中九门功课都要学好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物理本来就是很抽象、难学的科目,现如今高考物理不算分,只算语、数、外总分,理所当然的都在这三门上多花时间。但是请注意,物理算等级并不意味着不考物理。高考录取是先按照分数来投档的,如果出现的相同的分数报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剩一个名额那么就会参考你的这些等级来优胜劣汰。更重要的是高中物理学习是大学理工科物理继续深造的基石,高中不学好物理,必将导致后来的学习、研究的专业选择面十分狭窄。
2.较大的心理压力。
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和过程既复杂又抽象,教学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刚上高中学生来说要求很高。跟初中相比,大部分的学生一致认为高中物理难学,且对现在物理成绩感到很不满意,而且对学习高中物理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当然,这仅仅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压力,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还会有更多的压力施加过来,这往往会使学生不堪重负。
3.不当的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对逻辑判断要求更严密,对抽象思维要求更深入。当下很多学生获取物理知识来源只限于课堂上,完全依赖老师的传授,思路狭隘,没有自己的空间想象力,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学物理,只会熟记概念和规律、套用公式,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更不会搞创新,思维僵化。遇到综合性稍强的考试,生搬硬套的方法就失去战斗力,成绩不理想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一次次的努力,却导致一次次的失败,产生心理问题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比一百种智慧强。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为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提供了先决条件。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积极调整心态,认真研究应对策略。
1.充满自信,积极面对。
要保持良好心态,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相信自己的能力。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原则》共十七项,第一项就是积极的心态。他说,只要你能把积极的心态与其它原则中的一部分结合起来,那么你就会成功。对于学生,每天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加深对学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并使自己的独立学习与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作为老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恰当地加以表扬,这样能加强和强化学生更进一步的认知心理倾向,促进学习情感向更高级的层面发展。作为物理教师,由于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特点,我们更不能吝啬对学生适时而恰当的表扬,应积极地侧重于调整他们浮躁、不稳定的心态,诱发他们自信、奋发向上等心理因素,教给他们各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自我控制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潜力是无穷的,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会创在奇迹!
2.培养习惯,研究方法。
要保持良好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初中物理是初级物理只是一些最表面的、最基本的现象,而高中物理更加的接近与物理的实质与真理,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独立工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对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要善于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努力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
另外,要学会与人交流。美国著名教育家,加德纳将人际关系智能列为人的八种智能之一。我们同学,在自己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跟班里的同学讨论,由于大家都在一起,所学所想十分接近,互相帮助,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效果更佳。作为教师,除了要细致地讲解如何理解概念和规律,如何去应用,如何去复习等方法以外,还要要监督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纠正只听、只看而不动手,以及死做出习题而不思考的不良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扭转他们学习上的被动局面,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能力。
3.调整心态,正确应对。
作为学生,要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物理学科。仔细研究,物理高考说明可以发现,说明中基础知识占40%,知识熟练的运用占 50%,最后的10%应该给所谓的灵感,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为考试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出而耿耿于怀。物理学中的概念通常很抽象,要注重概念、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的分析,通过巧妙的构思找出形象的比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形象的比喻,不要搞“满堂灌”,禁锢学生的思维。要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适量的训练。题做得多了,物理题的基本流程就会很熟悉,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自然就找到窍门,得心应手。题做得多了,经验也就丰富了,处理的方式也就多、思维也广阔。反之,没做过足够多的题目,解题方法就难以巩固,更不用说灵活应用。回顾一下,我们会发现,高中物理题型其实不太多,所以,牢固的掌握各种题型的思考方法,并不是不能做到的,只要坚持下去,我们解题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自然得到了提升。
高中生现在的年纪应该是充满活力,思想活跃,好奇心很强的时刻,但既然选择了高中的生活,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要学会控制自己,正确对待每门学科尤其是物理,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高中的每一天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适的物理学习方法,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个案一:女生打群架
由于我从事的是信息技术学科,在学校几乎没有机会当班主任,担任了几年副班主任工作后,突然有个班的班主任因病不能再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在高一下学期,我接管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一上任就遇到个大问题:女生打群架。
静,17岁,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和其他班的同学打群架,她是主要成员之一,我们班有5名女生参与,期间静还找了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参与其中。
为了把这样一个棘手问题迅速、有效的解决好,我先到学校德育处去找经验丰富的老师寻求打群架女学生的解决办法,然后我又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把本班的另外4名同学找到了解情况,原来是高一分班前,我班一名叫琳的女同学,背后说我们班女生的坏话,静得知后,就找了这4名女同学到琳的寝室去打了琳两耳光,叫她嘴巴放干净点,不要在背后乱说别人坏话。琳便扬言要找社会上的人找静打回来。结果周五放大假时,静找来了社会上的两名男青年,但琳只和几名同学在一块,那两名男青年在车站打了琳。琳回家后,把自己挨打的事告诉了家长,在周一的时候,琳和家长一同到学校来找我班上的静等几位“帮忙”的同学,要讨一个说法。于是我把静的家长也叫到学校,然后将此事告知学校德育处,在学校德育处的协调下,静出钱给琳检查身体,检查费加上医药费等一共花掉了1500多元,但两个学生的“气”还没有打通,家长的“顾虑”还没有释怀。
为了更好的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把两名同学叫到了我的办公室,让她们都坐下,先让他们说各自对的地方,再说不对的地方,最后再问他们父母为什么交“高价”让你们读高中,这时他们哭了,知道父母是多么的关心自己,而自己的一时冲动酿成的大祸,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受怕不说,还让父母感到失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两名女同学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而且分别道了歉,相互拥抱来证明从新言好。
经过这个事件,让初为班主任的我得到了第一桶金:学生在成长,我们班主任也在成长。打架是一件严重违反校规的事,学生在打架的同时,肯定是有让他们“敢于出手”打人的原因的,我们班主任不要因为学生打了人,就用班规,校纪这些刺眼的词语往学生的头上扣,势必会导致家长和学生为了推卸责任,不与学校、班主任和打架对方家长配合,激化矛盾,让问题扩大。而应该从他们打架的动机,打架的后果等方面去分析,去调解,帮他们找到一个,甚至多个不打架的理由,让他们今后走出高中校园后,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社会上类似问题。
个案二:穷人孩子早当家
飞,16岁,是从高一下学期分到我们班的学生。之前他是一个成绩很优异的学生,进校时,分到了学校的实验班,但为何会在中途分到我们班呢?这要从他进校时的表现说起。飞的个子有1米8左右,酷爱打篮球,且球技在班上还是数一数二的,但不爱主动与人交往,由于贪玩,使得成绩一落千丈。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108
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生活等基本费用的学生,他们是学校的弱势群体。随着物价的上涨,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学习、生活等压力时,比其他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孤僻、矛盾、叛逆等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属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深入做好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目前高中生思想工作的重要课题,在加强物质资助的同时,必须对其加强心理扶助。
一、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一)自卑现象严重
自卑是一个人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情绪的体现,是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大部分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社会的弱势群体,例如灾区、农村、单亲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等。这样的家庭状况,严重影响了他们受教育的质量,使得他们在知识面、信息量、兴趣爱好、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二)过度焦虑
焦虑是指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挫折,或导致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在经济方面,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经常处于焦虑的情绪中。在学业方面,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殊教育环境导致了其综合能力较弱,要在学习方面特别优异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其在学习中也存在焦虑的情绪。
(三)矛盾心理突出,自我调节能力弱
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他们心理的发展具有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自觉与盲目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他们都有交往的渴望,却又比较自卑,陷入矛盾中;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却又对前途感到焦虑……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受到限制,导致性格更加内向,更加不敢接受新鲜事物,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仅毁了自己,也害了家庭。
二、心理扶助对策
(一)成立心理扶助机构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数量也在扩大,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明显,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扶助工作的加强与落实,需要各部门的重视与合作。针对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深入细致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生所在的小集体,也是学生的家。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一起带领全班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要充分利用班会课等班集体活动,对全班学生开展艰苦朴素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精力集中到实现人生理想的奋斗中来。学校也要多开展一些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与提高能力的文体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加强家校联系,重视家庭教育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现在的高中学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这难免会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表现一:尽管很努力,就是学不好。在地理学习中有这样的学生,上课听讲十分认真,笔记做得十分仔细,教师讲的每一句话都不落下,满脑子装得都是别人对教材的理解,没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空间。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更不能积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导致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思维呆滞。
表现二:态度不端正,学习很不认真。严重者上课不带书本,不认真听课,有时做其它作业,有时养神休息,上课注意听讲的时间不定,有兴趣则长,无兴趣则短。教师提的问题根本不去思考,作业靠抄袭别人,考试前几天抱佛脚,混个及格就心满意足。这样对待地理的学习,结果就失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地理素养的机会。
表现三:学习凭兴趣,停留于表面,不肯深入。遇到教师讲的知识和他所看过的新闻或体育比赛内容有关联的,与他头脑中储备的信息产生共鸣的,就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问题;遇到教师讲有关地理图表、规律、成因等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他就没兴趣,不听也不记;课堂讨论中,他熟悉的事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答不到点子上……结果就产生这样的状况:最初对地理学科充满希望,但考试的结果常使他失望,而后地理学习的兴趣逐渐减退。
表现四:地理学习重结果而轻过程。平时很少阅读地理教材和图表,上课也不认真听讲,预习、复习更谈不上,因此基础知识很不牢固,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此对地理学科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
二、高中地理学习中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表现一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其地理学习的能力低,也可以说是其地理学习的智力弱所造成的。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与学生智力有关,还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留心程度有关,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呵护,生活中孩子细心观察的少了,直接动手的少了,这不利于学生从中获取相应的经验,理解能力也会下降。
表现二可归因为地理学习动机不明确。此类学生,在问卷调查中他们普遍认为:(1)学地理没多少用处,上高中就得学地理,不及格就拿不到毕业证;(2)为了在班里拿到好名次,各科都得学好,地理也不例外;(3)为了丰富头脑中的知识,在同学面前谈话时不“露怯”等等。
表现三,形成地理学习的阻碍的原因,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是其学习策略欠缺,这是地理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难度较大、深层次的问题时,若与自己头脑中的信息关联,就会脱口而出,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追其究竟,他却很难再谈出更多、更深层次的见解。正是由于其缺少学习策略,特别是认识过程缺少自我规划,影响了地理系统知识的构建,地理知识的系统性不完整,直接阻碍地理学科学习能力的形成。
表现四的学生在于地理学习成败的归因出现偏差,这是阻碍其地理学习的一个原因。地理学习形成障碍的同学往往归因于外部,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却用怪罪教师或同学来释放自己心中的负荷,但结果却在心中结成疙瘩,反而影响其地理学习。
三、高中生地理学习心理问题的疏导及对策
针对地理学习障碍表现及影响地理学习心理因素的状况,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地理学习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首先,对地理学习能力缺损的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智力方面不足的学生抓住地理学习障碍,与其它学科学习障碍的区别及特殊因素,将地理学习能力低弱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学生智力水平较高,数理化成绩优良,但却学不好地理;另一类其它各科学习能力一般,地理学习能力也低。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措施:首先从地理知识知觉和记忆能力培养入手,教给这些学生观察、记忆地理现象、地理图表、地理规律等要点的方法;告知他们地理学科的特点,要掌握时空概念等等。经过一段时间辅导,偏科学生进步较快,学习一般的学生有进步,但程度不同。但总体来说地理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
其次,缺少良好的地理学习策略的学生,往往地理学习效率也不高,地理学习过程中障碍重重、举步维艰。我告诉这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我国著名学者黎世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潜心研究,总结出“八阶段”论很适合地理学习策略缺损的学生。即: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我认为黎世法的八阶段论贯穿于地理学习心理的整个过程、平时学习、阶段复习、巩固旧知识、联系新内容,期末总复习都与之紧密相连。经过一学期的辅导,缺乏地理学习策略的学生,养成地理学习的习惯,找到地理学习策略,其突出的一点,基本上会编制章节知识结构图,地理课前知道先阅读没有讲的课文,复习已讲的知识点,有的学生主动阅读自己喜欢的地理课外书,自动撰写地理小论文。
再次,非智力因素对地理学习心理过程干扰十分严重。针对地理学习中种种非智力因素症候我在教学中采取如下策略: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开学之初有针对性地上好导言课,让这些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平时授课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使这些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作用是同等的,是所有学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授课时抓住有疑点的问题,设置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给这些同学提供发言机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地理学习的兴趣。
最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性格,是消除地理学习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分别采取疏导、引导和教导等不同方法,改变其地理学习方式、方法,掌握较适合个性特征的地理学习策略。例如对于好动、放纵自己的学生,采取疏导措施,从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入手,从规定地理学习行程为线,常抓不懈,不断规范其地理学习的行程,培养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对于由于胆怯、不善交际,而影响地理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中与其他学生、教师交流受阻,不利于地理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和开拓自身眼界、思维的学生。我采取引导的方法,在讨论发言时多给提供发言机会;对于那些对现实抱有消极态度的同学进行教导,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积极地对待人生、社会,努力学习地理,通过了解地理,探寻地理规律,把地理学习与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一、职高学生背景分析
现在职高生在校频繁发生与老师的过激行为,所以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应该对现代职高生的心理现状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不应该再用以前的老套的方式、教育目标来培养他们,我们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笔者作为一线的教师,想对职高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并根据职高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尽量寻找到解决的方法,给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以指导。
二、职高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厌学心理
造成职高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方面主要原因有家长过于爱面子,当自己的孩子读了职高之后,觉得特别没有面子,读了职高就是下了地狱,永远抬不起头来,对孩子彻底失去信心,时间长了,孩子也就没有信心,从而导致厌学心理。还有一种家长对孩子要求不高,认为读了职高能混张文凭就可以,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校方面的原因,职高学生本身就是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职高老师一味的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上课听不懂从而使厌学情绪更加明显,整个社会对职高学生带有偏见。
(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职高学生遭遇挫折后引起不满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常心理,职高学生的自律性很差,如果老师的引导方法不恰当很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当职高的学生认为遭遇老师的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时间久了会产生对学校的不信任。
(三)自立心理
职高学生特别想自立,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他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想独立,不想总是依附家长,渴望自己成为大人,享受到大人的待遇,为了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会做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但是这个时期的职高学生思维方式还没有真正的成熟,遇见一些事情没有冷静思考的能力,考虑事情严重欠缺周全,所以导致很多打架斗殴的事情。
三、职高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室的工作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发挥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可以使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影响和辅导中得以疏导和排解,
1. 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氛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深入人心。健康的意识包括,情绪稳定、积极乐观、阳光、开心,有爱心等等一些人性善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可以采取心理社团,心理委员等方式,通过对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宣传与行动,产生辐射效果,把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们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障碍学生的跟踪辅导档案,保证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UPI测试,对有辅导愿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
(二)通过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
作为孩子的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了解子女的心理世界和思维特征,注重研究孩子的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特点,要以自己健康成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尽力创造最优的家庭环境。
职高的学生也是一群天真浪漫的孩子,他们有着普高学生不具备的很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工作干劲。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完全发挥专业兴趣,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培养自信心,现在的职高学生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只要我们学校、家长、和社会一起努力来关注职高学生的成长,我相信职高学生一定会发出更灿烂的光环,为整个社会贡献出能强有力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10.
[2] 郑和钧.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给社会的印象就是不爱学习,成绩差,违纪现象不是偶有发生,而是司空见惯,旷课,顶撞任课教师,上网,谈恋爱,打群架,素质低。这些职校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在16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是青少年思想品质、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教育者和学生管理者没有把职高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加以区别,而是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了解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恰当解决中等职校生存在的诸多问题。
1.对价值观以及是非观念的认识存在模糊性
中职学生去扫墓时,满脸笑容,欢呼有机会游玩,意识不到是那些革命先烈的生命赋予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他们讨论什么样的人物是英雄,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当今的娱乐明星是英雄。问他们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提高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有2%的学生会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答案,如贩毒、抢银行,等等。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既因为自身没有好好学习而模糊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受到社会和家庭的一些负面、不利的影响。
2.不爱学习,对生活感到疲惫
中职学校,不像中学那样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在学业上不再有压力。有很多中职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一张毕业证,找到一份工作。他们难以理解学习的真正目的,更不能将自己的学习和自己未来的发展真正联系起来,缺乏理想和目标。对于自己的前途、理想,大多数的学生是生活在一种得过且过的盲目中,没有什么憧憬,没有为之心动、值得付出的目标。
许多学生看起来总是无精打采,表情麻木、疲倦,上课昏昏欲睡,下课无所事事,更多的学生对国家、本地区甚至学校的事都不太关心,对学习没兴趣,也没有什么个人的兴趣爱好或特长。中职生的疲劳不像普通高中生是因为学业负担,中职生的疲劳更多的是因为生活的单调而引起的心理疲劳。因为精神空虚,以致许多学生都认为,谈恋爱是因为“生活无聊,找个寄托”。
3.自卑、孤僻、冷漠
中职生经历了中考的失败,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这些中职学生在初中受到的批评指责最多,他们的需求和烦恼不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充分关注,他们少有机会以成功者的形象去体验人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学业上长期的不得意,应是造成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下的最主要因素。他们带着几分不情愿、几分遗憾,百般无奈下,只好读职高。
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存有偏见,认为中职生是学生中的“三等公民”。成绩好的学生去了重点高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去了普通高中,只有剩下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进入了职高。中考失败后,很多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孩子失败的问题,表现出失望、遗憾,甚至气愤、冷落的态度。这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阴影,使他们有负罪感和低人一等的感觉。
孤僻心理表现为少言寡语,独来独往,极少与人交流,喜欢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厌烦别人打扰,常常独处;冷漠心理主要表现为面无表情、难得一笑,“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极少同情心,无热情参与集体活动。产生的原因既有天生的性格,又可能是遭受外界不良的刺激。孤僻、冷漠也是中职生对外界的逃避,对失败经验的回避。
4.缺乏公德意识
在中职学校,卫生差和公共财物损失严重是学校最为头疼的事情。刚刚打扫过的校园,几分钟后就随处可见垃圾。寝室内的地面在学生入住一段时间后变成黑色,室内气味难闻,寝室脏乱差在男生宿舍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室的垃圾篓几乎没有空的时候。公共财物被破坏是学校后勤部门面对的棘手问题。班级门窗、课桌椅子、校园的花草、走廊灯,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课余“娱乐”的对象。
5.逃避现实,不思进取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增强,随之带来自尊心增强。学生希望自己优秀,受人尊重。但在中职学校上学这个事实使他们难以摆脱歧视和偏见。这产生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学生渴望摆脱困境,便借助某些方法麻痹自己。所以中职生上网、谈恋爱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虚拟网络获得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尊重、成就感和自信。在谈恋爱中找到慰藉,暂时忘却现实。
6.通过异样的方式满足自我需要
学生最重要的需要有三种:一是归属的需要,即学生渴望受到关爱,受到器重,能与同伴友好合作,获得信任感与归属感;二是完成学业的需要,即能掌握教学内容,胜任学业和其他社会任务,获得效能感或胜任感;三是有自我决策的需要,即有独立选择的自由,有影响环境、影响他人的机会,获得权利感或控制感。
有的同学由于初中基础不扎实,上职高后成绩进步不很明显,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为了寻找心理平衡,他们经常会寻找机会表现自己,有的学生专门在课堂上或公众场合,故意发出异样的声音,或做出与场合不相称的动作,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以免自己在集体中遭受“冷落”,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在班级同学和他人中寻找一个扭曲的位置,来弥补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
针对以上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以有益于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体系。
①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些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子女。针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学生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注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子女,促进子女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陶冶学生人性、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采用主题校报、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结合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优势,宣传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素质。
③教学管理者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学生多阅读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体系。
(2)疏导厌学情绪。
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专业兴趣。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帮助中职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如讲座、主题班会等对中职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要让中职生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新的起点。另外,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也是改善中职生厌学状况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②让每一个中职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条件。教师一定要对中职生充满信心、耐心和热情,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并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体验学习的成功,这样他们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改变以往的厌学状况。
(3)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未来。
①国家加大对职业高中学校的投入,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材课程等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提高职业高中的教学水平和社会适应程度,这些措施能从根本上转变职高生自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同时,国家应该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改变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水平低、地位低等错误的认识,为职高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和前途。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近三年来,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关键是中职生在校时能否学到一手过硬的专业技能。
③吸引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消除孤僻冷漠心理。经常举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学习以外的其他特长,有利于中职生树立自信心。年轻人在一起集体活动自然就有了交谈的话题,有助于消除隔阂,消除对他人的戒备。
(4)创造满足学生需要的环境。
一个中职生表现欲较强,除了天生的性格以外,通常的原因是平时没有得到公众认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感到懊丧茫然,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建立在一个错误推理的基础上,即认为违纪行为、哗众取宠可以使他得到他所盼望的社会认可。教师应多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学生多交谈,了解学生学习、成长中的合理需求,创造一个能满足学生正当需要的环境。
中图分类号:B84
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心理冲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生命的流程是快乐的、是痛苦的;是提升、是沉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是掌控学生情绪的第一人。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重塑自我。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保持自身身心健康,还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引领学生身心健康,这是时代对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
高中时期是从少年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意味着即将离开家庭的监护,摆脱对家长的依赖,成为一个成年人。这一时期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精神生活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时常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有着名目繁多的心理冲突。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如今的高中生,不少是独生子女,是家庭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使一些学生出现了依赖、自私、唯我独尊等现象。任性的学生在学校常常表现为不顾他人,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学生总是与同学格格不入,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集体生活。
第二,厌学。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一些学生在充分享受物质丰盈的同时,正在日复一日地超负荷学习。繁重的学习任务、咄咄逼人的教师、喋喋不休的家长,使得学生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体会到快乐、成就时,物质生活的丰盈与精神生活的匮乏会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倒向物质享受,讨厌学习的情绪就会在心中滋生蔓延,最终导致厌学。
第三,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早熟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想处理好与家长、教师、同学的关系,想以良好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然而主观愿望一旦落空,心理负担则愈加沉重。当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而自身又无力调节时,就会出现不安、担心、忧虑,焦虑情绪就会随之产生,干扰学生的正常生活。
第四,自暴自弃自卑。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于个体发展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它使人意志消沉,丧失信心,时常造成个体的情绪压抑和心理不稳定。由于先天不足或在学习活动中遭到失败,一些学生先是产生恐慌或焦虑,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接着感到自卑、失望,不良情绪由此产生。
第五,怯懦。怯懦是以胆怯和懦弱为特征的消极心理状态。怯懦的学生表现为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进取精神差,人际关系也较冷漠。这种学生害怕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在学习及同他人交往时表现为缺乏主动性,抗挫折能力差。
对于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惑,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一,学会倾听。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当学会认真倾听学生的述说。当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学习、交往障碍时;当他人对自己产生误解时。迫切需要向他人述说,而最好的听众应当是班主任。
第二,学会欣赏。学生是鲜活的、发展中的个体,每一个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绽放出艳丽的色彩。如果班主任经常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闪光点,那么生命之花就会开放得更加璀璨。
第三,学会暗示。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于正面的道德"说教"有明显的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比较强,如果班主任把一些道德"说教"由"明示"转变为"暗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学会共情。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领悟他人所思所感所为,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理解、关心他人。在班主任工作中,这种"共情"能力很重要,它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就会"感同身受"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又不忘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具有共情能力的教师会让学生体会尊重和作人的尊严,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情宣泄和释放紧张与压力的机会。
第五,学会放弃。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享受教育,享受教育是求真的教育、向善的教育、达美的教育。享受教育意味着一个处在自然自发状态的人,逐渐成为一个在教育上达到自由自觉的人,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育者要学会适当地放弃。当学生因异往过密而焦虑时,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发展而放弃说教;当学生为了自尊而说谎时,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放弃对其进行诚信教育......这样的教育会因选择而艳丽,会因放弃而精彩。
班主任面对的是成长的个体、发展的个体,一个鲜活的个体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其烦恼和忧愁会随处可见,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这就要求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