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8:44: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本研究通过对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需要,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检索和查阅与本论文有关的文献,收集有关体育旅游资源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选取太原市万柏林区正在进行体育旅游的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论文的需要设计问卷,依据各年龄段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225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1.11%。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与处理,得出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太原市万柏林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体育旅游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万柏林区是山西省太原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是太原的西大门。万柏林区地势西高东低,环境十分优美,旅游资源业特别丰富,有神堂沟度假村、汾河城西段绿化美化带等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观。
(二)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现状分析
1.旅游者参加体育旅游的目的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在体育旅游者中,他们参加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缓解压力、调节精神,所占比例分别为40.98%和36.59%。有20.00%的旅游者认为通过体育旅游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仅有2.43%的旅游者认为通过体育旅游可以增加经历,丰富生活。
2.旅游者对太原市万柏林区感兴趣的项目分析
通过调查得出,体育旅游者在选择体育旅游项目的时,排名第一的是参加景观,占总人数的85.36%。可见景观体育旅游能够吸引更多的的游客。其次是登山、景观体育旅游、远足等项目,说明随着体育旅游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参与度较高的项目。
3.旅游者经济收入状况及体育旅游消费状况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旅游者月收入为2000-3000以及3000-4000的人数居多,分别占34.15%和43.41%,旅游者在参与体育旅游的过程中,消费金额大多在300-1000元之间,占70.25%,说明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不仅进行观光旅游,更青睐于以健身、娱乐为主的体育旅游。
4.参与体育旅游的方式分析
由调查可知,旅游者参与自驾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68%,由此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游的比重逐年上涨,旅游者和家庭一起出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8.29%。而经旅行社安排的只占总人数的9.76%,说明旅行社的宣传力度不够。
5.旅游者对万柏林区体育旅游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可知,在参加过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者中,对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感觉过得去的占50.24%,不满意的占21.95%,满意的占13.17%,很满意的占4.88%,很不满意的占9.76%,其中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感觉“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占绝大多数,这说明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较差,各旅游地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素质的提高。
(三)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的问题
1.体育设施不完善
太原市万柏林区一些配套设施陈旧,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2.体育旅游资源缺乏宣传力度
太原市万柏林区由于政府部门、旅行社等相关机构对体育旅游项目重视不够,缺乏宣传。
3.体育旅游资源服务质量差
太原市万柏林区相当一部分景区交通路线较少、交通设施落后,景点内缺乏交通工具;有相当一部分景区的食、宿以及购物等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太原市万柏林区的体育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开发的潜力也很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项目结构单一,趣味性不高。体育旅游新产品,开发不够。
3.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度差,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二)建议
1.综合开发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的开发地应找在风景优美或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充分发挥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环境及地理优势,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完善场馆设施,提高服务功能。
2.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
提高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消费观念,树立有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
3.提升体育旅游服务质量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调查在2015年10月1日到7日之间进行,调查对象为到访过华山的旅游者和即将游览华山的潜在旅游者,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79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有效率88.3%;第二次调查在2015年10月15-16日进行,面向游客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59份,回收问卷159份,有效率100%。前后两次共计发放问卷338份,有效问卷317份,其中男性游客两次合计162人,占总数的51%,女性游客155人,占总数的49%,应用Excel2003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分析。
二、华山旅游客源市场基本属性成分析
(一)年龄构成
总体上看,华山旅游景区游客的年龄构成偏向年轻型。45岁以下的游客总和为233人,占调查游客总数的73.5%;45-65岁之间的游客69人,占调查人数的21.8%;65岁以上的高龄游客15人,仅占4.7%。这一结果表明,作为名山旅游地,“奇险天下第一山”赋予华山的险峻,使得老年群体只能对华山望而却步。
(二)学历构成
在本次华山游客的学历调查中,学历越高,则旅游者所占的比例越大;大专以上的游客的比例为57.4%,中专及高中为34.4%,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2%,这说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表现出随接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
(三)收入构成
根据本次调查,华山客源中家庭月均收入3000-6000者居多,占游客比重的39.1%,但是家庭月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游客占到了48.6%,超过6000元的高收入阶层也仅占12.3%;这反映出华山主要客源地陕西、河南、山西、四川、湖北等省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不高,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三、华山旅游者行为分析
(一)华山旅游者需求行为
1、华山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特征
华山旅游景区旅游者对于旅游时间的选择不仅表现出明显地随季节而变化的规律性,在一天之内旅游者选择进入景区的时间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根据调查得知,旅游者对华山景区的旅游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4月份和5月份会形成华山旅游需求的第一次高峰;7-8月份形成华山景区第二个旅游需求高峰;华山旅游需求的第三个高峰期,也是旅游需求最旺盛、需求量最大的时期在每年的10月份。华山旅游的淡季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期间,另外,6月和9月游客需求也相对较低。
根据2015年10月15-16日的连续观察统计,发现华山游客在一天之内都有人进山,甚至晚上8:30-9:00以后进山的游客还形成一个小高峰;下山人口多在第二天下午4:00以后,尤其在4:00-5:00之间下山的人数较集中。根据调查,大多数游客登华山的主要目的不光为了欣赏华山美景,多数人登上华山之后还想亲眼目睹华山日出,故晚上进山的游客会形成一个小高峰。
2、华山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征
华山旅游者来源比较广泛,但同时又表现出高度的地域集中性。华山游客主要来自陕西以及河南、山西、四川、湖北等与陕西省毗邻省区,占到了本次调查总游客数的85%,来自其他省区的游客仅占25%。这说明距离因素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地域的偏远性增加了旅游者与旅游景区之间的感知距离,从而使旅游者对目的地选择的可能性随着感知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二)华山旅游者群体行为
1、出游方式
旅游者出游的方式一般主要有自助游、单位组织和参加旅游团三种方式。在调查的317份有效问卷中,有71人跟着旅游团出游,占到了本调查总数的22.4%,246人采取的是自助旅游的方式,所占比重高达77.6%。
上述结果一方面表明华山旅游客源的主要市场集中在陕西省内地区,游客对省内环境相对熟悉,利用节假日自助结伴出游的散客居多;但另一方面,这个结果的出现也不能排除旅游团组织性较强,让参团游客填写问卷比较困难的原因。
2、是否过夜
根据调查,华山旅游者中利用当地住宿设施过夜者147人,占总数的46.4%;不过夜旅游者170人,占53.6%,过夜旅游者人数相对低于不过夜旅游人数。华山本身是一个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但在这种情况下却似乎成为一类旅游过境地[3],再加上渭南市处于强势旅游地西安的影子区中发展,属于典型的弱势旅游地,西安到渭南的游客又主要是以一日游为主,因此即使游客总量规模很大,但如果是这种以过客为主的群体旅游行为占主导,则对于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经济拉动相对较弱。
(三)华山旅游者感知行为
1、旅游动机和偏好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动机的旅游者比重高达82.6%,其他几项加起来仅占到了17.4%(见表1)。在旅游者偏好调查中发现,旅游者最感兴趣的是华山的山水风光;然后依次是华山的文物古迹、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而华山当地的饮食、购物、节庆活动等其他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结合前文对华山游客市场构成的分析,就会发现旅游者的旅游偏好与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表现出随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变化现象。
2、旅游者体验及评价
旅游者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主观判断,可以用旅游者满意度进行衡量。本次调查中不仅调查了旅游者对华山景区的总体旅游印象,而且以打分的形式调查了旅游者对食、住、行、游(景区)、购、娱这六大旅游要素的评价。
在对华山旅游的总体印象调查中,认为“很好”、“好”和“一般”的旅游者分别为31人、217人和69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9.8%、68.5%和21.7%;没有游客对华山的旅游印象“差”和“很差”。这说明华山旅游总体上令游客觉得“物有所值”,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来说,并不能令人觉得“十分满意”。
而在对华山的旅游构成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调查中,为了能够得到定量的数值,也将评价分为6级并分别赋分,得“5分”表示很好,“4分”表示好,“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尚可,“1分”表示较差,“0分”表示不曾使用。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游客对景区(游)的体验性评价最高,认为景区环境“很好”和“好”的旅游者较多;而对于景区的住宿(住)、娱乐设施(娱)的体验性评价较低,认为“一般”、“尚可”和“较差”者旅游者较多。这表明在华山这样一个5A级风景名胜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基础设施不配套的情况,基础设施匮乏和落后也直接影响到了旅游者对景区的体验质量。
四、结论与对策
(一)华山景区客源市场过度集中于省内且重游率较低
虽然华山高度居“五岳之首”,自古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也有着华山论剑和华夏之根的华山文化,但其主要功能还是观光游览。针对这一现象,今后的开发应该重点从两方面突破:一是要加大对省外客源市场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省外游客了解和认识华山,以拓展华山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省外游客;二是要尽量提高省内游客的重游率,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展山地体育旅游、登山运动、蹦极等一些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吸引回头游客,提高重游率。
(二)华山旅游者的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
这与华山作为名山旅游地的性质有关;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华山游客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多数游客接受过高中及其以上的学历教育,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游客比例达到了57.4%,高于1997年47%的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近年来教育投资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和学历都普遍有所提高。
(三)华山过夜旅游者不足,游客对本地旅游接待设施的满意度较低
来华山的游客大多数是从西安跟团或自助游的方式直接到达华山景区,旅游结束后又原路返回到西安,这种节点式的旅游线路选择,致使游客一般不在景区及其周边留宿;另外,整个渭南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资金的匮乏间接造成旅游设施投资的不足,使得华阴市甚至渭南市旅游食宿、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大多不愿意留宿华阴及渭南本地。重新设计旅游线路,加强与省内各旅行社之间的联系,让旅行社在旅游产品营销中和旅游活动组织中多推广华山及其周边景区,延长华山地区旅游产业链,使游客在渭南的旅游时间延长;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尤其要对在调查中发现的游客不满意的一些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进行改造或关闭,对于景区内部游客满意度较低的一些景点也要限期进行改造。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3
苏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及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6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6处11个景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苏州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水平居全国前列,旅游目的地规模和高等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空间结构模糊不清,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够。因此,对现有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排摸、梳理及优化开发能更好的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为开发更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奠定基础;同时从空间视角分析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现有结构的调整及开发模式的优化更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方法及数理统计
对离散的地理对象或事件(点)如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服务设施布局及商业开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点模式的研究是用点的密度或频率分布的各种特征研究点的分布情况,并从空间离散的旅游资源点中有效提取其分布格局,从而揭示旅游旅游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在研究中通常用点过程密度λ(S)描述空间分布情况,即在点S处单位面积内资源点的品均数目。用数学极限公式可定义为,其中ds指在点S周围一个足够小的区域;E表示数学期望;Y(ds)是ds内资源点的数目。在此基础上,现行的基本方法有样方计数法和核密度方法两种。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认为地理事件可以发生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在不同的位置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所不同。因此,核密度估计法主要用于交通事故预防等通过已知事件推测未知事件的研究。而样方分析法(Quadrat Analysis, QA)则是基于点的密度分析空间上的聚集程度的方法,通过研究景区的密度、频率来解释其空间存在的模式。分析时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样方),统计落在样方中的资源点的数量,再对包含不同景区数量的样方的频率分布进行归纳,最终判断景区聚集程度。从忆波等(2013)利用样方分析法对旅游景区的分布及可达性等分别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样方分析法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可供研究的基础规律。根据Greig-Smith于1962年的试验以及Tylor和Griggith、Amrhein的研究,最优化的样方尺寸是根据区域的面积和分布于其中的点的数量来确定的,即矩阵样方边长为。其中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是区域中的资源点数量。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及资源点分布情况
(一)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07年江苏省旅游局指派相关专家对苏州进行了旅游资源进行了基础的排摸及梳理,并形成了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为基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苏州市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基本类型数量及比重”为1:269,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118。由此可知,苏州市不但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率极高且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为辅的旅游型城市。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所辖六区四市今年来的发展规划及统计资料,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与整理:一是删除了如杨公祠、金门、中和桥等已经不存在的资源点;二是删除了不具备文化旅游特征的资源点,如胥江路汽配街,太浦河泵站等;三是对相对较大成片的景区或特色街巷进行细分,将每个资源点具体落实;四是添加了近年来新出现的文化旅游资源,如科文会展类、新建的火车北站等。
经过重新梳理的苏州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比国标总数少6个,拥有率为96.1%。其中,水域风光类是自然资源的主题,占总数的35.2%,天象与气候类最少,占自然资源的3.6%。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建筑与设施类占全部资源总数的63.3%,是苏州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类型区分
将利用GPS设备采集的全市991个资源点的物理地址按照不同的等级分批导入ArcGIS软件,并按照计算栅格的边长为4公里,即将苏州全市划分成以4公里为边长的正方形网状样方栅格以判断不同区域内不同等级资源点的密度情况。即,苏州各区市均为由若干个16平方公里大小的样方栅格组成(表1)。而GPS采集来的资源点则散布在全市范围内,且每个栅格中所拥有的资源点数量各不相同。根据不同区市中每个栅格内资源点数量的多少、类型及等级将有助于找出苏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算与判断也均基于此。
表1:苏州市分地区土地面积及栅格数量统计(不含水域面积)
姑苏区 吴中区 相城区 高新区 工业园区 吴江区 常熟市 昆山市 张家港市 太仓市
土地面积(km2) 51 1254.3 300.8 205.7 107.7 760.1 1094 864.9 772 620
栅格数量 3.19 78.39 18.80 12.86 6.73 47.51 68.38 54.06 48.25 38.75
从整体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苏州市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全市3级及以上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点主要集中在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占总量的19.8%及21.8%。新建城区中相城区、高新区及工业园区资源点偏少且优良级比率更小,资源点分布呈现块状及线状集中分布的特性。吴中区旅游资源点整体上分布较为分散,但局部集中于东西山及木渎、直古镇中。吴江、常熟、昆山、张家港及太仓的旅游资源点则相对集中于区域内的古镇及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地区。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与结构比较
(一)旅游资源总数及资源密度差异
从行政区域来看,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对应全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从资源点数量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性(图1)。姑苏区、吴中区、昆山市、太仓市及常熟市的资源点分布较多,单体数量均超过了100,占总数量的74.8%,旅游资源极度丰富。吴江区及张家港市的单体总量超过50,占17.1%为旅游资源较丰富地区。其余三区的旅游资源分布较少,资源点分布也较为分散。从资源量的占比方面来看,除姑苏区外其他区市的资源密度均不超过0.5个/平方公里,这与行政面积较大有直接关系。其中,相城区与张家港市由于资源点数量少,资源密度小于0.1个/平方公里,为旅游资源稀疏地区(图2)。
图1:苏州分地区资源点数量及资源量占比
图2苏州分地区土地面积及资源密度情况
从地缘角度来看,区域间的资源点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纵观苏州全市有两处明显的旅游资源真空区。一处在相城区中心城区以北至常熟市区以南,东至阳澄湖东岸、西至望亭通安一线的广袤地带。另一处位于同里周庄资源密集区以南至G318以北,东至淀山湖西至S227的地区。大范围区域的资源真空对连接将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点的主城区以及旅游资源丰富但游客相对稀少的太仓、张家港及吴江区东南部地区起到了负面作用。如何打通这其中的障碍及瓶颈,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游客在前往旅游景点道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并提高过夜旅游者尤其是境外旅游者,以达到全市旅游事业携手共进的目的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点分级密度评估
从单体样方角度分析,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即总资源密度大的区域其优良级密度也相对较大。其中资源点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为姑苏区,原因是在5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拥有188个资源点且其中有81个为优良级(三级以上)。另外,该区域的不同等级的资源点分布趋势及其密度差异不大。这也显示了苏州古城区的深厚文化积淀,文化传承及保护工作相对到位。而相对应的,五级资源点的分布也与整个资源密度呈正比例关系。其中,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有18个和10个五级资源点,并呈以核心区域为中心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点(图3)。其他区域的五级资源点相对较少,相城、张家港和太仓则没有五级资源点。随着等级的逐步降低,资源点数量也上升明显但总体趋势不变,且分布较为分散。
图3:苏州下辖10区市资源密度及高等级资源密度及数量比较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
苏州旅游资源丰富,但不同类型及拥有量却有很大的不同。建筑与设施类是全市分布最广泛的资源类型,全市十区市均有分布。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在吴江、常熟及太仓占总资源比均为63%。而遗址遗迹、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三类的分布也比较广泛。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资源总量及类型双排序,姑苏区尽管缺少了天象与气候景观类及生物景观类但仍然是全区市中资源总量及质量最高的区域,因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及开发也相对得当所以排名第一。吴中区除缺乏气候景观类之外其余类型的旅游资源均非常丰富,旅游资源总量培训的第二位序。国标中的主类中天象与气候景观是全市最缺乏的一类旅游资源,全市仅常熟与太仓市共计五处。而这两市也是拥有资源类型最全的区域,但每一类的单体数量均不多高等级的资源点也不多,因此两市位于第三位序。高新区及工业园区尽管旅游资源单体总量不大但高等级资源尤其是拥有现代城市气息的旅游资源点对丰富苏州的旅游类型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两区位于第三位序。昆山、吴江、张家港的特点是旅游资源总量不多,类型分布上有一定的非均匀性,三区市的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及景观建筑与设施类是其资源的重点类型为第四位序。相城区拥有的类型则最少,均只有三类旅游资源且无优良级资源为第五位序。
从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来看,经过整理及重新筛选的苏州市旅游资源点明显呈现出人文旅游资源远高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情况,(图4)这与之前江苏省旅游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所统计的结果吻合。
图4: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从地缘角度分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区域,且其在类型分布上差异也比较明显。(1)中心地带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在拙政园、平江、阊门历史街区,桃花坞片区、山塘-虎丘、运河、环城河带以及观前街商贸区周边,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2)环太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于东西山、木渎古镇、城西丘陵地区及西部生态城周边,其资源类型兼顾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3)中部湖荡地区以金鸡湖、阳澄湖为中心,以全国商务旅游示范区为龙头,整合相城区、工业园区、昆山等地的旅游资源,以新建景区景观以及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及旅游商品类。(4)沿江地区则在以大江风貌、江海风情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大量景观建筑类人文旅游资源。(5)全市的古镇除木渎外均集中于中部湖荡周边及东太湖附近。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景观建筑与设施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综之,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是自然资源类型分布不均,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
(四)苏州市优质旅游资源分类情况
苏州下辖十区市的优质旅游资源数量分布差异明显。在全市991个旅游资源点当中,优质资源共有385个(其中五级33个),占全部的38.5%、五级资源点占全部的3.3%。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分七个主类,按照单体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依次是景观建筑与设施类、人文活动类、地文景观类、旅游商品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及遗址遗迹类。五级资源点与总优良级比较缺少了遗址遗迹类及建筑与设施类两类,具体分别是建筑与设施类20个、地文景观类5个、水域风光类4个、人文活动类3个及旅游商品类1个。五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及变化趋势与总优良级基本相同(图5),低等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亦同。可见优质旅游资源,尤其是五级资源点的出现与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总量及整体质量有极大的关联。
图5:高等级旅游资源点的分类情况
四、总结与不足
基于本次调查研究,对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作如下总结:(1)苏州市人文旅游资源远多于自然旅游资源,在分布方面自然旅游资源多为湖泊、丘陵地区,多集中在苏州西南部及沿江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则分布较为分散,并呈现围绕中心城区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征;(2)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3)旅游资源从数量和等级综合考量,姑苏区位于第一位序,相城区位于第四位序。(4)相城区资源点少且均为低等级资源点,需寻找适合自己发展并有鲜明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支撑点。工业园区则是量少质优的特点,在高端商务旅游及城市休闲游方面可以多做文章。高新区的优良级偏少,应在现有资源点中提炼出有潜力可挖并符合现有消费习惯的旅游资源点,并加以重点培养。县级市在旅游开发中应尽量避免资源真空区的出现。
样方计数法只能获得点在样方内的静态信息,不能获得关于样方内点与点之间的动态信息。其结果是样方分析不能用来充分了解旅游中的可达性,即旅游者到达这些资源点所需花费的时间及效率。经后可考虑用GIS软件辅助判断,以期更加深彻了解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程玉珍,等.苏州统计年鉴2013[M].苏州: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5-76.
[2]苏州市旅游局.苏州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0)[R].苏州:苏州市旅游局,2008:34-35.
施秉县处于黔中山地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上,为黔中中山区,最高海拔1615.7m,最低海拔525m。位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舞阳河中游地区,由完整的杉木河与瓦桥河水系组成,河流向南汇入舞阳河,是一个深受河流切割的亚热带喀斯特高原。出露的岩层主要为寒武系高台组与炉山组白云岩,岩层产状平缓,为典型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暖夏凉、四季如春、降水丰沛的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 ℃,气温年较差20.2 ℃;年平均降水量1220 mm,集中分布在4~10月,气候湿润温和,生境多样,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39.8%。县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有以上舞阳、下舞阳、杉木河、云台山、黑冲等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人文景观以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核心。但是目前施秉县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较单一,开发程度较低,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文章通过对施秉县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进行分类,为该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按照旅游资源的属性,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天象与气候景观4大类;人文景观则由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组成。通过对施秉县旅游资源的现状、形态、特征进行实地调查统计,进行研究和分析,按照旅游行业实施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GB/T18972―2003),将施秉县旅游资源大致分为8个大类19个亚类 (表1)。
三、施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通过对施秉县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施秉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融山水、林泉、奇观异石、飞流瀑布、原始森林、野生植物、奇特气象、碑刻摩崖为一体的“天然博物馆”。从人文景观来看,境内居住苗、侗、布依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47%。无论是传统民居、节日集会、信仰祭祀,还是服饰、饮食、日常生活习俗与礼仪等都极具观赏、体验和科学考察价值[4],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与生活习惯,保留一定民族特色的村寨有300多个,民族服饰80余种,民族节日达135个。施秉县是贵州少有的集山水溶洞、流泉飞瀑、奇峰异石、原始森林、沙滩翠竹、野生动物、碑刻摩崖、民族风情为一身的天然组合公园,也是国内罕见的不受污染的返朴归真的地方。
(二) 喀斯特景观突出的美学价值
施秉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了一系列的地貌形态。在海拔1000 m左右的夷平面上经河流侵蚀下切形成了峰林、峰丛、洞穴、落水洞、漏斗、深洼、暗河、泉点、天生桥、平顶山等类型的喀斯特景观,尤以峰丛喀斯特形态最为特别。白云岩山体岩层产状平缓,受构造和裂隙发育的影响,以顶平、坡陡、山脊狭窄为最大特色;又以柱状孤峰、簇状峰丛、刀脊状山岭为典型形态。柱状孤峰兀立,形体陡直,气宇轩昂;簇状峰丛气势巍峨奇异;刀脊状山岭山体陡峭,顶部险峻;有的山体岩壁平整而富于韵律,层理清晰可见。喀斯特峰丛与深谷、峡谷、宽谷的组合,植被与河流等的景致叠加,构成了一个个丰富的喀斯特景观单元,具备景观美学上的形态美和形象美上“幽、秀、奇”的特征,达到了美学至善至美的境界。
(三)生态环境良好,物种丰富
施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峰峦叠障,地形复杂,小生境类型多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许多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植被保存较完好、动植物种类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分布有高等植物1469种,其中苔藓植物50科286种,蕨类植物25科127种,裸子植物7科21种,被子植物155科1035种。脊椎动物298种,其中鱼类17科(包括亚科)49种,两栖类6科14种,爬行类10科30种,鸟类41科(包括亚科)160种,哺乳类19科45种。此外,还分布有200多种蓝藻及丰富的昆虫和洞穴动物,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一处十分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四、问题与发展策略
(一)注重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双重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旅游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特别是喀斯特区,生态环境脆弱,敏感性强,在拟建项目时应进行保护性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项目,坚决取缔;对已建的项目亦进行评价,对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或取缔,把旅游开发队环境的负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随着旅游的发展,外来文化必然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甚至导致其独特性被消弱、淡化。因此,在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是发展的根本。可开办少数民族学堂,把民族文化和民族歌舞作为教学内容,传承民族文化。将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土风文化推向市场,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
(二)与周边县域旅游互动,联合开发
施秉县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影响力和独特性,面临竞争压力大的问题。如在贵州就有已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荔波小七孔、茂兰景区,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远远高于同样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要景观的云台山景区。而杉木河漂流也面临着同省份的马岭河峡谷、南江大峡谷等漂流地的激烈竞争。因此,施秉县应联合凯里、镇远、剑河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建设集观光欣赏、体验、运动和休养等功能的精品旅游路线,使游客在最方便的路线观赏、体验到贵州各主要的旅游类型。建议开发凯里西江千户苗寨(体验、观赏少数民族文化和建筑)―施秉云台山、黑冲自然保护区、杉木河漂流 (观赏、体验喀斯特自然风光)―坐船游上、下舞阳河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游览古巷道,古民居、古街道、古码头)―剑河温泉(休养身心,放松旅途劳累)。
(三)开发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与产品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施秉县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目前重点开发以云台山、黑冲、杉木河漂流、上下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区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虽然国家级风景区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但是一些人文景观和生态农业也是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在重点开发上述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可重点开发4类旅游资源:1、深挖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开发特色少数民族村寨,大力宣传并举办如芦笙会、姊妹节、龙舟节等少数民族节庆,使之成为固定的旅游节日,用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吸引游客。2、开发徒步、攀岩、探险等运动型旅游资源。3、建设科普博物馆或科教基地。4、建立太子参生态种植园。
(四)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链涵盖了吃、住、购、行、游、娱六大要素。应在政府引导下,合理调整生态旅游业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质量。可加快酒店和旅社的认证数量,鼓励和敦促这些酒店和旅社推出更多的生态旅游特色产品;着力发展少数民族工艺品的精加工,如:民族服饰、蜡染、泥哨、草编、竹编工艺品;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发展绿色保健品的中高档名牌产品,如:施秉太子参、云台山苦丁茶等,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产品不应只放在景区当作当地特产来买,还应大力拓展省外、国外市场,要使这些产品走出施秉,走出贵州,甚至走出国门,打响施秉工艺品、保健品的品牌。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水体面积约4583km2,景区总面积8977.51km2。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条件,青海湖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旅游资源丰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发旅游资源以来,青海湖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开发利用的水平和层次较低,旅游效益一直不佳。本文从分析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究影响资源开发的主客观因素,进而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恶化,旅游资源质量下降
青海湖处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状况表现出局部反常、整体恶化的趋势。从上世纪50年代至2004年末,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8m,水面面积减少362.3km2。2005—2009年,连续5年上涨,水位上涨0.54m。但是从50多年的情况看,青海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水位下降造成湖面退缩,湿地减少,草原植被向荒漠化植被演变;湖水矿化度明显增加,进而影响了水生饵料生物和青海湖裸鲤的生长发育,2004年青海裸鲤的资源总量为5018t,基本上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2.5%①。青海湖鱼类、鸟类和水生生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食物链,鱼类减少导致鸟类数量锐减,青海湖鸟岛被誉为“鸟的王国”,但目前鸟类总数已由繁盛时期的20多万只下降到目前10万多只。环境恶化,景观资源退化,直接威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气候条件差,旅游分布极不平衡
青海湖地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年均气温在1.1—0.3℃之间,太阳辐射总量171.461—106.693千卡/cm2。由于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大部分属于自然生态资源,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青海湖鸟岛每年3—4月候鸟陆续来到这里,9月底又开始南迁;青海湖水体每年1月份气温全面下降,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自然景观随气候变化而失去原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游客的旅游心理。据测算,青海湖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旅游人次约占全年的63.4%;其次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占24.8%;淡季长达7、8个月的时间,旅游人次仅占全年的11.8%②。此时游客寥寥无几,大量的旅游设施闲置,旅游效益直线下降。
(三)旅游形象模糊,区域旅游遮蔽问题突出
旅游形象遮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地,其中旅游资源级别高、特色突出或者产品品牌效应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形象方面会更加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的形象形成遮蔽效应③。青海与比邻,青海有青海湖,也有纳木错、羊卓雍湖等著名湖泊。青海湖景区近年来宣传“灵湖”、“神湖”的旅游形象概念,但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打出了“雪山圣湖”的旅游品牌。由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藏文化的代表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青藏区域旅游发展的进程来看,青海湖的旅游一直处于旅游形象的遮蔽之中,青海湖景区实际成了旅游的过境地和中转站。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存在形象遮蔽的前提下,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将会出现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④。这种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对青海湖景区旅游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四)产品品种单一,旅游效益不佳
青海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是依托自然景观的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层次低,没有形成精品项目。据调查,游客来青海湖旅游的目的构成:观光旅游占73%;商务游占12.5%;增长见闻的是11.5%;宗教朝拜是3%⑤。由于旅游项目单一,游客在青海湖停留的时间最短只有2—3小时,平均停留时间不足1天,在景区的住宿率不足20%。青海湖是青海省的王牌景区,但是,旅游经济效益与其拥有的地位极不相称。2011年是青海湖景区近年来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年,景区共接待游客85.31万人次,仅占青海省旅游接待总人次1390.91万人次的6.13%;门票收入6236.08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0092.96万元,占全省的1.12%。
(五)旅游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青海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薄弱,对旅游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目前青海湖旅游资源只开发了14%,许多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因缺乏资金无法开发利用,如三角城遗址、尕海古城遗址、伏俊城等,不仅没得到开发,保护工作也做得不够。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也在低层次上徘徊,目前只能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上,缺乏游客参与性项目。其次,资金短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每到旅游黄金时间,受省际交通条件的限制,外省的游客进不来,出现“一票难求”局面;而到了青海湖的游客由于区内交通路段差、营运能力低,很难迅速到达旅游景点。此外,景区配套实施标准低,通讯、卫生、取暖、娱乐、给排水等条件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从而降低了游客的停留时间,致使旅游消费不足。
二、青海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首先,必须制定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加强旅游管理。按照旅游资源的个体特征、旅游功能和地域分布,划分不同的保护类别和保护等级,提出相适应的保护要求。如海心山、三块石、沙岛、鸟岛以及泉湾的那尕则滩涂沼泽地,是鸟类和鱼类栖息繁衍的地区,应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区内禁止旅游及放牧,保持生物性景观的自然演化状态。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等历史遗迹类景观资源分布区,应划分为次级保护,合理确定旅游环境容量,设立管理站重点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原创性。其次,要核算旅游环境容量,适时调控游人规模。根据木桶原理,以鸟岛、沙岛、二郎剑、日月山等生态脆弱敏感区为基准,计算青海湖景区日旅游环境容量和年旅游环境容量,以此控制旅游人次。当客流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可通过开放时间的调整分散游客,亦可采用“差别票价”调节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客流分布。
(二)突破时空限制,推出冬季旅游项目
根据青海湖冬季气候特征、自然生态特点和文化特色,推出冬季旅游项目,实现景区旅游从季节向全年的转变。青海湖是大天鹅的冬季栖息地,最多时有近万只,可供冬季观鸟和摄影活动。青海湖每年冬季冰冻厚度一般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满目皆白,可开展冰上运动项目。此外,青海湖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举办青海湖冰雪旅游节,表演民族歌舞,让游人在体验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欣赏青海湖千里冰封的美景。
(三)寻求差异,塑造个性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遮蔽是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结果,因此,差异化形象设计是使旅游地走出形象遮蔽的有效途径。在青藏区域旅游环境中,青海湖的主要竞争旅游地是的纳木错湖。首先在“地脉”方面,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鸟类资源丰富;纳木错湖是世界上最高的内陆湖和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动物资源丰富。其次在“文脉”方面,纳木错湖以纯藏文化区为背景,开发“雪上圣湖”的旅游形象,景观资源和宗教文化结合紧密,市场知名度高;青海湖以藏、蒙、汉等多种文化为背景,旅游形象模糊。分析对照二者的差异,青海湖景区旅游形象的定位,应避开从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上与纳木错湖的竞争,设计聚焦点应放在“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军事文化方面。青海湖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我国核武器建设的摇篮。因此,旅游形象可定位为“神州第一湖,传奇到古今”,句义解释:从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道再到文成公主进藏,以及祖国的军事摇篮和青藏铁路的开通,斗转星移一千多年,青海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许多今古传奇。对此可以引证的事实是:青海湖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青海湖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形象的基本理念是“畅游青海湖,感受千年古文化”。
(四)创新设计,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青海湖景区旅游产品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资源特色,设计打造有卖点的旅游产品。第一,优化传统观光旅游项目,积极发展主题观光旅游。西海镇原子城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历史文物保存完整,所处的金银滩草原环境优美,是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原创地,借此开发“两弹一歌”的主题旅游产品。第二,突出自然特色,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开展青海湖观湖、鸟岛观鸟和布哈河、沙柳河观鱼旅游,并把“湖水的色彩变幻”、“候鸟迁徙”和“湟鱼徊流”等科普知识寓于旅游活动中,完善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第三,体现民族特色,开发民族风情与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以草原景观、牧业生产及藏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接待游人体验游牧生活,提供特色餐饮等旅游服务。第四,依托环境优势,开发高原竞技与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如帆船、热气球、汽车拉力赛、徒步旅游等。
(五)政府主导,广开融资渠道
在青海省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利益导向,吸引投资者共同参与青海湖旅游业的开发建设。第一,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民营以及外资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实施以政策换资金的产业扶持政策。第二,发挥政府的投资先导作用,投入必要的资金搞好旅游资源调查和项目规划,做好效益评估和经营权转让,以论证有据、效益明显的旅游开发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实现以项目换资金,促进投资开发的商业化发展。如青海湖沙岛生态旅游开发项目、高原竞技与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等。第三,在基本建设、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以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改变旅游业投入不足、低水平开发的状况。
参考文献:
①青海省农牧厅. 青海湖流域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报告[R].2005.11
②张小红. 青海湖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西宁:青海民族大学,2010.6
③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3):62—67
【关键词】
旅游学概论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作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对人类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介体—旅游业)的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同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掌握旅游基础知识、熟悉旅游业发展现状,具备用旅游专业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旅游职业综合素质三个学习层次,从而达到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得、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素养的初步提高,为培养旅游企业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保障。如何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是如何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长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完成为载体开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全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是目前及未来高职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课程特点,旅游学概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是侧重于理论的学术研究,在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如课程理论内容冗余,缺乏设计与整合,理论内容枯燥;教学方式主要依赖理论讲授,跟学生的互动很少,以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职业能力缺乏训练载体,实践教学效果很不好。学校的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开放式教学,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上,从高职教育要切实培养旅游人才角度看,旅游学概论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理念的改革和课程内容设计的改革。课程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来展开,要在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典型的课程实践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中之重。按照“以职业能力本位,以实践行动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先导”的原则,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旅游学概论课程积极探索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课程的理论内容首先进行整合,并针对性地设计具体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力求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课程以工作项目为中心展开教学,打破固有的课程理论框架,结合旅游行业需求、职业岗位能力、注重培养技能和培养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本课程具体设计了“1个原点、3个模块、5大项目”的“135”学习体系。1个原点就是旅游活动的分析;3个模块分别是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旅游相关问题;5大项目包括走进旅游世界、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教学模块与项目的设计充分将实践任务与理论内容完美融合起来。课程突破传统教学中注重概念轻视实践的误区,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积极参与过程,对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学校办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旅游学概论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备三个基础的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计调、景区景点讲解人员、旅行社从业人员。课程注重旅游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旅游学的基本规律,了解旅游学科体系的结构;(2)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系统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4)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业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能够进行简单行业调研并总结归纳;(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5)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3)初步奠定诚信敬业、有激情、会创新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程内容的整合
结合课程设计思路,联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将学习项目进一步进行任务分解,从而确定理论学习内容结构,每一个学习项目都设计有对应的实训活动,且合理安排了32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践学时。具体来说,本课程将内容整合为五大项目,分别为:走进旅游世界、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每一个项目又进行了学习任务分解,项目1“走进旅游世界”分解为两个任务,即追溯旅游发展历程、旅游活动分析;项目2“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分解为两个任务,即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类型分析;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分解为3个任务,即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保护;项目4“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分解为5个学习任务,即旅游业认知、旅行社分析、认识旅游交通、走进旅游饭店、认识旅游商品;项目5“我的旅游我做主”分解为4个任务,即旅游市场分析、认识旅游组织、把握旅游影响、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2.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家庭背景、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几方面的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形式上首先要多方式多途径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第二就是要让内容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表现机会。所以,课程教学上选择了五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别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一些重点内容还需要详细阐述,对各类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教学中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典型旅游行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问题、影像等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关情境中,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调查研究法:利用课后调研作业设计,加强学生调研分析能力和对旅游行业企业的了解;课堂讨论法:将学生分组,教师向各小组布置讨论任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共同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3.教学模式实施
本课程实施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以问题为引领,分为展示评价,分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拓展训练,解决问题→交流总结,反思问题→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等6个教学环节,每一问题环节对应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以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中的旅游资源分类任务为例,在明确了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前提下,按照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首先,展示评价,分析问题环节,教师组织小组对提前选择好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中,教师播放南京旅游资源介绍视频,导入讨论情境,提出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引导性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代表发言,教师将各组观点进行记录,进行比较和总结讲评,并讲授旅游资源主要分类及其分类标准;拓展训练,解决问题环节中,教师设置课堂小思考和小测验,考查知识点掌握情况;交流总结,反思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两位同学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收获,并进行知识总结;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环节中,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即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按照国标法简单分类,并撰写简易调查报告,用ppt汇报展示。该教学模式力求突破传统理论课授课模式,融“教学做评”为一体;注重以生为主,师生互动,进行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教学;同时开拓第二延伸课堂,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良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打破以考试成绩为学习质量的传统评价标准,重视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过程考核重视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试卷内容开放化的三维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重视化。
课程的考核不再是将期末的闭卷理论考试作为重点,而是更注重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表现。其中,过程性评价比重占50%,考核内容包括实训任务40%、出勤情况5%、自评综合表现5%等几个方面。
2.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考核评价主体上,适当削弱主讲教师的考核分量,将学生个体、学生小组、旅游企业等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共同构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中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分别占30%、50%、20%。
3.试卷内容开放化。
在闭卷考试中,试题将考核要点放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应用能力等开放试题上,不禁锢学生思维,同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实施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适应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仍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精心设计与行业、企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与任务,提高教学参与性与实践性。同时,针对目前教材普遍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尝试编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特色的课改新体系教材。
作者:李海霞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梅.高职“旅游概论”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3):134-135.
[2]朱中原,朱景平.高职院校“概论”课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273-275.
从2000年开始,中央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部规范旅游规划的法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这些法规把规范旅游规划的编制,而不是旅游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希望借此提高旅游规划成果质量。因此,它们的制订和实施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现代质量管理学崇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然而,分析表明,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尚未实现对旅游规划质量的全面管理,因而有必要补充完善。
一、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有四部,分别是《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2005年)。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是国家旅游局的部门规章。前者对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地位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原则,并对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行政管理程序进行了粗略的规定。后者提出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认定标准、申报与审批程序,并建立起对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管理制度。
《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由国家旅游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的技术法令。前者较为详细地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内容,系统地提出编制、评审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与程序,并对编制、评审旅游规划人员的个人素质、团队构成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后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界定、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详尽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的工作方法。
二、TQM的概念与内涵
TQM是英文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为全面质量管理。它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1961年最先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思想。菲根堡姆认为,质量控制应该由企业所有人员共同承担,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且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使得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实践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
如今,全面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全球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在此过程中,我国专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三全一多样”的观点,即认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全过程、全员、全面、多方法四个基本要求。“全过程”是指对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全员”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都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去;“全面”是指质量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方面;“多方法”意为综合采用管理技术、科学方法、专业知识进行质量管理。
转贴于
三、完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建议把我国旅游规划相关法规的内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现行旅游规划法规体系还需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1、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科学、更严格的控制。旅游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规划成果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整体上质量较低的情况下,现阶段不宜通过立法强行干预旅游规划的实施,尽管规划实施对规划成果质量有检验、反馈作用。法规应致力于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在此提两点建议:其一,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进行更科学的设计。近年来,学者们就如何编制旅游规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有关创新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理论成果。建议立法者分析、评估这些研究成果,并据此修订旅游规划编制程序。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步骤与方法;其二,法规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表述应体现充分的强制性,以实现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的严格控制。现行法规的强制性明显不够。比如,关于委托方确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方式,“通则”只是概括了实践中有哪几种方式,而不是要求委托方必须采用相对公正、透明的竞标方式。
2、加强对参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人员的管理。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四类:规划团队、委托方的官员或管理者、规划评审专家、委托方办事员。要做到全员管理,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二是设法保证他们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既有控制旅游规划质量的能力,又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感。
明确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比较容易,而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则相对困难。我国已建立旅游规划单位资质认定制度,试图控制规划团队的业务素质。然而,单位和个人毕竟是两码事,所以还应建立旅游规划师资质等级认定制度。建议旅游规划师不但要分级,也要分成旅游地学、景观设计、旅游历史文化等多个专业类别。这既符合一个人很难精通旅游规划所需全部知识的客观规律,又方便委托方识别规划团队的学科构成。参与评审的专家也应具有旅游规划师资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评审专家小组的资质等级结构、资质专业类别结构应有所差别。旅游规划的委托方既有政府,也有企事业单位。委托方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员构成复杂。受权力范围的限制,旅游主管部门无法确保他们每个人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但完全可以做到提高旅游系统人员的业务素质。
3、对旅游规划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精确的控制。法规对旅游规划质量的控制应该是宽泛的,不仅是规划成果的质量,也包括规划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规划成果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的内容是否符合委托方需求;二是规划的技术方法是否科学。
现行法规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但比较粗略,无法对规划内容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建议颁布详细的旅游规划内容纲目,进一步明确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当然,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应执行不同的内容纲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具体规定了旅游资源调查分析的技术方法,而其他旅游规划相关法规中关于规划技术方法的条款比较原则化,执行起来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因此,建议颁布更多详解规划技术方法的法令。旅游规划实践也表明,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业规模预测等工作亟须规范。因为技术方法有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变的问题,而且有的工作有多种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所以关于技术方法的法令应留有一定的弹性,并根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
在我国旅游规划编制实践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比较普遍地存在或轻或重、这样那样的问题。规划团队调查研究敷衍了事、委托方主要领导重大决策独断专行、评审专家顾及熟人面子口下留情、委托方办事员不能按时提供数据资料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类质量问题会对规划成果质量、规划完成时间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现行法规中有关工作质量的条款很少,需要补充完善。
4、丰富旅游规划质量管理手段。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资格准入制度。其实,还有必要采取教育手段、业务检查手段。教育能使工作人员被动地提高业务素质,而业务检查可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业务素质。现行法规控制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的主要手段是规划评审,但规划评审属于事后控制,而不是全程控制,它能检验规划成果的质量,却无法控制规划工作的质量,当然也就无法预防规划成果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质量管理手段,以实现对规划编制过程的全程控制,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控制。比如,可以引入标准合同制度,统一旅游规划编制合同的内容、格式,合同中把委托方、规划团队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工作质量问题列为违反合同的行为,从而通过双方的相互监督提升双方的工作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面质量管理(第3版)[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导游是旅游业的窗口,其工作对旅游者和旅游业有着独特的作用,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导游服务的显著特点是讲解服务,随着旅游活动的多样化,导游必须要向更高的服务目标努力。如何提升导游讲解的专业知识,使讲解更具准确性、趣味性,是摆在众多导游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提高导游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许多的导游缺乏地理知识,使得讲解自然景观事物仅是肤浅的介绍,甚至做出错误解释的也时有发生,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旅游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很少。掌握地理知识并熟练运用于导游讲解应该成为导游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1.地理科学与旅游业
地理科学与旅游业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地理学从成因上揭示了旅游资源的形成、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揭示了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地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1 自然旅游资源与地理学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特征、发展演化及分布规律,表明了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用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认识旅游景区景点,导游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问题以提高旅游活动的效果,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自然旅游景观中的山水名胜——峰、谷、石、河、湖、瀑、泉等都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由于受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自然界由于受到内力地质作用,产生了大陆和洋盆,形成了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进一步又划分出不同的地貌景观,如河流、沙漠、山地、冰川、喀斯特峰林等。旅游景区的地层、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最普遍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由不同的岩石构成,不同的岩石又由不同的矿物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和构造;不同的颜色、硬度、比重等物理、化学属性,所以构成不同的自然风景。如花岗岩构成的黄山和华山,在景观上具有雄伟、险峻、深厚、朴实等特点;石灰岩构成的路南石林、桂林山水等具有清秀、俊逸、深邃、奇特等特点;红色砂岩和砾岩构成的丹霞山、武夷山、麦积山等风景区,又具有奇险、奔放、绚丽、热烈的景观特点。地理学可以解释这些自然景观的分布、形态、性质、类型及形成因素。
1.2 人文旅游资源与地理学
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改造保护提供了依据,同时把地理学引入旅游研究也是地理学界的一个创新。例如,研究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不仅可以发现矿产资源、地下水等还可以发现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可以评价其成矿远景,还可以评价某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科学成因和美学价值。所以地理学是旅游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它为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导游讲解奠定了基础。
人文景观表现了地理因素的影响。历史上的一些建筑物和纪念型的坊、碑、塔、柱,美化型的亭、桥、廊、园等,它们建筑所采用的各种石料,表现了不同的岩石特征和地质作用,这些建筑的形成也应用了地理学中的岩石学、工程地质学等知识,这些文物古迹在千百年的沧桑变化中,记录和保存了许多地质作用的踪迹,成为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见证。如战国至汉代的邯郸古城遗址,被北北东向的活动断裂切割,东部下沉,遗址埋葬在7-9米以下;西部抬升,遗址暴露于地表被冲沟所切。再如黄崖关长城的错断和位移,沧州宋代旧州开六寺遗址铁狮子的沉降,镇江金江与长江南岸陆地的相连,苏州虎丘塔的倾斜等,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2.旅游景观与地理要素分析
旅游资源一般分为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无疑地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导游的讲解离不开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化发展的介绍,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是导游工作效果提高的重要途径。关于自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气象气候景观和动植物资源景观等[1]。本文仅就地质地貌景观知识阐述,以期说明地理学与导游讲解的关系。
2.1 旅游景观与山地地貌要素
2.1.1 山地的形成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地壳从未停止其变化。当地壳上升时会形成隆起的山地;山地不断受到侵蚀,会被夷平,沧海又会不断填充泥沙,成为桑田,坚硬的岩石被风化破裂成为细粒物,松散的泥沙又会形成新的岩石。内力作用是来自地球内部能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中主要是由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旋转能和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所引起的作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是地球以外的能,其中主要是太阳辐射热能所引起的。
地壳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其形式主要有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例如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区在2500万年前是一片大海,经过上升运动成为山地,而且现在仍然以每年18.2毫米的速度上升。2500万年以来,东非大裂谷平均宽度扩展了65公里,如果依此速度继续加宽,大裂谷以东的陆地将会与非洲大陆分离,隔水相望。
2.1.2 山地景观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区,平均海拔4500米,高原上横亘着一系列巨大的山脉,山岭间镶嵌着辽阔的高原和盆地。具有世界第一高峰的喜马拉雅山地,由于内动力地质作用强烈,温泉及地热地质景观十分发育,景观独具特色,是探险、科研及地质地貌旅游的好去处。
第二阶梯地区,高原盆地之间的阿尔泰山、天山的海拔都超过4000米,阴山、秦岭也在2000米以上。由于该区高差悬殊,远离海洋,重山阻隔,是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不到的地方,气候十分干旱,地质作用以重力、冰川、干燥、风力等为主,多沙漠、雅丹、峡谷、咸水湖等地质景观。横断山脉以东的二级阶梯地区为地形过渡地带,流水、重力等地质营力活跃,加之气候纬度分带明显,为多种地质景观发育的地区。
第三阶梯地区,主要由宽广的平原与丘陵组成。这些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侵蚀等外力地质作用发育,加上人类活动强烈,开发程度高,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台湾玉山、吉林长白山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活动带,火山、地热、温泉、地震活动频繁,旅游景观也异常壮观[2]。
2.2 旅游景观与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一词原指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大量分布的高原,由于南斯拉夫学者对这种奇特地貌的研究而提出了这一地貌类型。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又叫岩溶地貌。其实,在中国很早就记录了这一地貌类型,如《徐霞客游记》十分详细地阐述了喀斯特地貌在中国的分布、类型、形成原因等问题。
中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类型多样,很多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都是建立在这种特殊的地貌基础之上。许多的喀斯特地貌作为自然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带来了无限生机,也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2.2.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以溶蚀作用为主,伴随机械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表和地下的地貌的总称。有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峰丛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峰林是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形状有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孤峰是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无明显的构造运动。天生桥是可溶性岩石下部受溶蚀形成的拱桥状地貌。
2.2.2 中国喀斯特地貌
山东北方岩溶地貌分布区,主要分布于鲁中南的山地丘陵区,鲁东有少量分布。主要是以溶蚀-侵蚀为主的温带山地丘陵岩溶,海蚀-溶蚀为主的滨海岩溶地貌景观。最佳旅游欣赏时期是当地的夏季。辽宁本溪水洞也是北方典型的温带岩溶地貌,为北方喀斯特的主要旅游景点。洞内有众多的发育完整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最深处可达2米的地下暗河构成充足的水源,形成奇特的水洞景观。
南方典型岩溶地貌分布区,也是世界主要的岩溶地区之一。云南路林石林是发育典型、保存完好、形态高大奇异的石芽群。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的可溶性岩石与湿热的气候环境。云贵高原的广西、贵州广泛分布着当地称之为“坝”。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等岩溶地貌。“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是对广特的自然山水风光的真实写照,而岩溶作用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湖南、广东、四川南部地区的岩溶地貌分布也较为广泛。
3.运用地理知识导游讲解案例
四川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千米,构成四川盆地的西南屏障。峨眉山以雄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神话色彩的佛教胜迹闻名,是中外旅游者向往的风景名胜区。可以从自然景观对峨眉山讲解。
3.1 山地景观讲解
峨眉山形成演化史。晚震旦世这里被海水淹没,后一度上升为陆地,但时间不长。晚二叠世的大陆裂谷作用,产生大规模的沿江喷溢,形成峨眉山玄武岩。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峨眉山区结束海洋环境阶段,形成一套厚度巨大的三叠系沉积岩。峨眉山的形成是以中元古代末期的峨眉山花岗岩的侵入为标志,此后进入地壳比较稳定的演化阶段。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该区地壳强烈抬升,同时产生强烈的地壳变形,造成巨大的山体褶皱和断裂,逐渐形成今天的峨眉山地质地貌景观。
3.2 崩塌地貌景观讲解
峨眉山区高达六七百米的悬崖峭壁比比皆是,构成十分雄伟壮丽的自然地貌景观。峭壁景观的产生与峨眉山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峨眉山大背斜构造紧密相关。峨眉山大背斜纵贯山地南北,背斜轴部广泛发育了近于垂直的构造裂隙,这种裂隙一方面使轴部岩层破碎,易于风化侵蚀;一方面成为地层崩塌的条件。因此,随着地壳抬升,河谷下切,岩体沿此垂直断裂不断崩塌、脱落,形成陡崖峭壁。
感仙峰寺至遇仙寺沿途中由砂岩形成的悬崖峭壁,是这种垂直裂隙崩塌、脱落形成的。金顶舍身崖则是沿垂直构造与玄武岩柱状节理崩塌、脱落形成的,这种地貌类型造就了峨眉山景观的“雄伟”。
3.3 喀斯特景观讲解
峨眉山是厚度大、纯度高、出露面积广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空气潮湿。因此,在峨眉山发育着广泛的景观别致的岩溶地貌,大致分为峰林、溶洞、地下河等基本类型[3]。
峰林岩溶地貌众多。在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石笋沟、九岭岗、万年寺等景点,均是厚度超过千米的古老的白云岩分布区,这里又恰好位于峨眉山背斜的轴部。沿背斜发育的构造裂隙有利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渗透、流动和溶蚀。因此,溶蚀作用沿构造裂隙形成了若干个孤立陡峭的山峰,似破土而出的林中竹笋,生机盎然。事实上,峨眉山众多的山峰,诸如华宝峰、天池峰、华岩顶等都是发育在碳酸岩盐地层的岩溶峰林;从清音阁至洗象池也大都是由碳酸岩形成的峰林地貌。
溶洞岩溶地貌数十个。峨眉山的地下河以脚盆坝的龙洞地下河最为引人注目。因其或出于悬崖,或露于绝壁,或因交通不便,或因堵塞不通,目前开发利用的不多[4]。除著名的九老洞以外,在雷洞坪的谷亭下的绝壁上有72个洞,诸如“伏羲洞”、“女娲洞”、“鬼谷洞”、“雷神洞”等,都是岩溶作用而形成的。
4.结语
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往往不仅局限于对山水风光的表面观赏,而且会对奇特的自然景观充满好奇,探索其成因、演变等一系列问题,其对导游讲解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导游不可以讲一些、笑话、故事来应付服务。凝固在自然景观中的自然历史,展示着自然变迁特征,许多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与地理知识紧密相关,应该对自然景观作出科学的、正确的讲解,这就要求导游具备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对自然景观充分了解。
提升导游人员的地理素养,使其掌握地理知识并正确运用对导游服务工作有重要作用和实践意义。旅游教育部门应将地理学理论和知识纳入课程体系,旅游企业管理应适时地开展对导游人员的相关培训。
参考文献:
[1]曲景慧.旅游地质学[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67-72.
[2]王英俊,李波,张志全.基于SWOT分析的白河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1.
[3]陈安泽,余国龙,兰祥义.喀斯特旅游资源基础理论与开发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45-48.
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进入问题情景阶段(确定问题);二是实践体验阶段(解决问题);三是表达和交流阶段。地理新教材正文内容的编排对于研究性学习三个阶段的展开与进行均有很好的内容与之相对应,十分有利于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一起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在教材每章刚开始时都会给出一些问题。如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有如下问题:“什么是区域?”“如何认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什么叫数字地球?”这正与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阶段相对应,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这一章的学习。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对这些题目现有的认识水平,若该题目中隐含着争议性的问题,则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等。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此时,地理教材的正文和图表就相当于一些信息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正文内容和图表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掌握问卷、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常用的信息收集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同时让学生学会识别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课文资料,最后进行综合整理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再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所研究的专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等。
二、充分利用乡土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
乡土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乡土研究主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性和时代性。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条件下培养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立足乡土,精心选题。
家乡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城乡规划、民风民俗等都有地域特色,可立足乡土,就地取材,提出课题,但要注意选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应精心挑选。首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自主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例如,在以家乡的4A级景区“云龙湖景区”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中,有学生选题为“关于云龙湖景区的研究”,题目太大,不易探究,如果改为“关于云龙湖景区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就目标明确,便于实施。
(二)走进乡土,合作探究。
课题确定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走进乡土、探究乡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及时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督导学生开展自评和小组互评,彼此分享、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
(三)展示成果,回馈乡土。
当研究渐趋成熟,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将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展示成果。鼓励学生将成果多样化,既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又可以是相关主题图片展、诗画展、辩论会等形式。同时,在新形势下,也应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开展地理课题研究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培养了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人文素养,更通过对家乡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社会发展的探究,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增强了乡土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文化与旅游关系密切,良性互动的关系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首先,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l展中有着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的自然资源,这些优势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对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地区,虽然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十分发达,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充分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开拓适宜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的道路上,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助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次,民族文化构成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文化给旅游注入了灵魂,旅游更是以文化发展为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最终也体现在文化的竞争上。民族文化的历史性、地域性和群体性,决定了其不可再造也不可复制,具有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因而使得其在竞争中更易创造特色、体现效益,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旅游产品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只有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大力开发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才能突出自身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旅游开发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流融合的加速,民族文化虽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日益严重,但是其主要威胁还是来自内部,排外的保护和封闭的传承只会使其在时代的潮流中逐渐地销声匿迹。因此,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就必须在发展中寻找出路,只有向内唤醒对本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向外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走出去,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而旅游开发无疑为此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够增强民族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走出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使其内在的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和释放,进一步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石柱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加大对土家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首先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应当以前瞻性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来对待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一步提高认识,克难求实,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其次要继续加强调查挖掘,认真做好土家族文化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对县境偏远乡村的调查研究,充分挖掘潜在的文化资源。第三是要促进多方合作,提升研究水平,特别是与各种媒体进行合作来进一步推广和宣传土家族文化,还有要加强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及交流,让土家族文化在研究层面上迈上更高台阶,拓展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景点景区
石柱县除了独特的土家族文化资源,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旅游开发上应该注重其二者的结合,在景区景点的设计和打造上,始终要注重其土家族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石柱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要建立健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协体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主要是要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帮扶机制研究、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下功夫,使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相互促进,协调同步。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以及各乡镇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注入,鼓励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资金的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等多渠道投融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机制。三是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并形成专业人才管理的长效机制。此外,在实施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出台对自然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的保护机制,严禁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
(四)创新石柱县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联合宣传推介模式
一、引言
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亚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及旅游收入也呈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三亚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三亚餐饮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特色餐饮的发展。
特色餐饮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餐饮,由于各地物产、气候、习俗、传统不同,不同地方的口味有很大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餐饮。游客到达一个旅游目的地,目的不止在于观光、购物、休闲,一个地方特色的餐饮品尝及消费也会对旅游者体验产生深刻影响。
三亚是海南的主要旅游城市,物质丰富,地方特色明显,特色餐饮资源非常丰富,游客到任何地方旅游,都离不开“吃”这个重要旅游体验,三亚本地特色餐饮品种繁多且极具当地特色,有效开发三亚特色餐饮资源可以丰富三亚旅游产品,增强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也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文化属性的重要途径。
二、三亚特色餐饮资源
(一)海南四大名菜
海南四大名菜由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四道菜组成。海南四大名菜是海南最具特色,名声最响的菜系,只要来到海南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会听说或品尝到。四大名菜在三亚各大酒店及本地菜馆均可品尝,网友在品尝海南四大名菜后也给出了相应的点评,通过对马蜂窝网、大众点评网等网站的网友点评整理后发现,游客综合评价侧重于餐厅环境、餐饮价格是否合理、菜品味道如何及服务态度这四项方面。其中,网友们几乎都提到关键的一点是菜品味道,看出游客对菜品味道的重视程度很高。
(二)海鲜特产类
三亚海鲜丰富,有鲍鱼、海参、海胆、马鲛鱼、石斑鱼、螃蟹、对虾、基围虾、龙虾、扇贝、芒果螺、鸡腿螺等。三亚海鲜文化重要部分之一是海鲜的购买与加工,三亚海鲜广场及大排档均有售各种各样海鲜,供给量充足,并且保持了蒸和煮的传统烹饪方式,味道鲜美、原汁原味。
游客对三亚海鲜特产的综合评价侧重于服务质量、海鲜质量、菜品味道、价格是否合理及厨师手艺等几个方面。其中,游客对海鲜总体评价分别有五星、四星、三星,看出游客品尝海鲜带来的相关满意程度。游客在评价里几乎都提到海鲜味道新鲜,说明三亚海鲜味道给游客带来深刻的印象。
(三)水果特产类
热带水果是游客来三亚旅游一定要品尝的美食,也是带给亲朋好友最好的礼物。具有三亚特色的标志性水果有芒果、荔枝、椰子、火龙果、莲雾、山竹、香蕉、菠萝蜜,菠萝等,多数热带水果味道甘甜、果肉。通过整理游客对三亚热带水果给出相关评价,发现游客点评重点在于价格的合理性方面,几乎每个点评都涉及到,有的游客表示水果价格实在,给出了五星的评价,表明游客对三亚水果价格满意程度较高,而有的游客则反映由于饮食差异表示对于菠萝蜜、芒果等一些水果不习惯,满意程度比较低。
三、三亚特色餐饮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本土餐饮逐渐流失
相比较外地美食,三亚的特色美食店还是比较少,为了迎合游客或是外来居住人口复杂多变的口味需求,纷纷引进外来的川菜、湘菜、东北菜等,短时间内满足了游客或本地人的需求,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但长期来看这种盲目的追求多杂全的饮食供应,以及为了满足更多人饮食习惯使得菜肴口感逐渐的大众化,极大的破坏了三亚本土饮食的吸引力。同时,因为外来饮食文化的引入,会逐渐更替三亚本地人习惯的本地口味,会导致三亚特色饮食旅游资源的破坏,也使得三亚原汁原味的特色烹饪手法逐渐失传。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如农家乐、渔家乐及黎族、苗族等由于地处偏僻等原因,导致游客即使知道但是因就餐便捷度太差而无法如愿。
(二)本地就餐环境卫生差
三亚的餐饮卫生情况是比较差的,作为一座著名旅游城市,发展到现在还没有一条规范的特色美食街,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各种小吃虽然分布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但是卫生情况比较差,大多直接摆放在公路旁边,店面狭小,不具有良好的就餐氛围,而且知名度不高,除了住在周边的居民,很少有游客能发现。加上三亚的街道标示不清晰,沟通交流有障碍等,会导致游客即使是已经问路,也很难找到那些最具有“三亚味道”的餐馆。
(三)特色餐饮的认知度低
三亚每年年底有会有大型的美食节活动,都会吸引好多游客的到来,但是,所谓的三亚美食节,表面看来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而再仔细一看却发现,三亚特色美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外地美食,这样会使三亚自身的饮食资源因这些外来饮食的插入被转移、被破坏。没能在这种良好的宣传平台,发展自己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像游客展示具有“三亚味道”的各大美食及小吃,反而被外来美食文化给埋没掉。
四、结论
游客对餐饮满意度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与低,所以提高游客对三亚餐饮的满意度,一方面要尽力保持餐饮的本土特色性,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与饮食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注重饭菜质量、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及规范化经营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调查分析发现游客大多通过网络途径来了解三亚特色餐饮,所以要结合广告、电视、报纸等途径共同宣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