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管理的工作

工程管理的工作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1 08:44: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管理的工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程管理的工作

篇1

一、公路工程管理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检测指标不完善在检测指标方面存在三个问题:

(1)在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时,当路基填筑高度很高或很低时,对原地基的强度没有评定方法,施工时没有严格的控制指标,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就这项指标进行研究;

(2) 在路面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中,现在是以路表弯沉值作为厚度的控制指标,但对底层拉应力却没有标准和要求;

(3) 路面多层体系设计时是按回弹模量法,施工时按无侧限抗压强度控制,缺少从路用角度提出的混合料控制指标。

2 各种仪器的检测结果不统一

例如路面抗滑性能测试中, 摆式仪测定的数据重现性很差,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仪器本身造成的,导致进口摆式仪与国产摆式仪检测结果不一致。

3 现场密度检测的难点

3.1 稳定材料结合料剂量的检测

公路工程常用的稳定材料有:石灰稳定土,石灰 + 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等。 在这些稳定材料中,起稳定作用的结合料剂量是决定稳定混合料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般都能按照规范要求建立结合料剂量标准曲线。但由于标准曲线是在最佳含水量、 标准颗粒大小和标准时间的条件下建立的,因此,相关条件与实际施工存在差别,这为施工单位的反检测提供了便利,却给监理、 监督单位的质量检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2 混合料配合比的检测

公路工程所使用的路面材料一般都必须经过配合比设计,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用作基层的石灰 + 粉煤灰稳定碎水泥稳定碎石,用作路面的水泥混凝土、 沥青碎石混合料等。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在配合比方面失控或存在较大偏差,也有一些监理部门只是简单地对组成混合料的集料进行筛分,如对混凝土的碎石、砂进行筛分,这样仍然难对施工现场生产的混合料进行客观公正的检测。

3.3 碾压成型材料压实度的检测

对需要经过碾压成型的材料而言,在材料及其组成都满足规范要求后,压实度对材料的强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控制好这种材料的压实度是控制好工程质量的关键。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除了压实机械上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使得人们对压实度的控制难以如愿以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施工检测过程中假超密的控制失控。

二、试验数据管理方面的问题

作为工程数据记录的载体,工程文件的内在质量取决于试验检测数据的质量,同时工程文件也直接和客观地反映了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对工程文件质量的检查,可以发现在试验检测数据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1 表格日期的逻辑性错误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来说,任何一个单位、分部和分项工程都有严格的施工工艺流程,工程管理工作要有一定的程序。工程文件作为工程施工的原始记录,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在检查或查阅工程文件时却常常发现工程文件中的日期不符合施工程序和管理程序的逻辑关系。这一现象说明了在当时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内业与外业工作不同步或有关人员对工程施工程序和管理程序不熟悉,这就使人对文件中数据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2 工程数据的逻辑性错误

工程文件中填写的试验检测数据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检测报告中路面芯样的高度、体积、 路面实测密度、 路面标准密度和压实度等数据。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在用同一台钻芯取样机和同一个钻头钻取芯样时,芯样的直径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当然不排除钻芯、 钻头摆动造成偏差) ,芯样的厚度与体积和重量应是成正比的。但在检查工程内业时,却经常发现当两个芯样厚度相差较大时,出现芯样的厚度与体积和重量成反比的现象。

3 数据处理方面的错误

对公路工程质量的评价是以试验检测数据为依据的,试验检测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类多量大,并且有各种各样的误差,有时杂乱无章,甚至还有错误。 这些数据一般不能直接说明检测结果,更不能直接用于工程质量的评价。 因此,必须先对原始数据进行运算分析,

舍弃可疑数据,并通过修正处理,找出检测对象中各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变化规律,然后才能用于评价原材料或工程质量。但在许多实际工程中,并没有按规定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修约规则执行标准不一

修约规则包括修约间隔和进舍规则。修约间隔是指确定修约保留位数的一种方式。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应为该数值的整数倍。但在对工程文件检查时发现,相同工程部位的同一个检测项目的数据并没有按修约规则进行处理,表现在保留的位数不一致,数字进舍不符合要求。

(2) 未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在对某工程部位进行试验检测时,通常会获得一组数据,由于质量的波动,自然会引起质量检测数据的参差不齐。在一组条件完全相同的重复试验中,会发现少数可疑数据。 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应对这些可疑数据作个别处理,或将其从整个数据中剔除。 工

程质量应通过检测数据的代表值来评价,而代表值的计算绝不是简单的平均计算, 而是要按照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计算。 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统计分析计算比较繁琐,一些承包单位的检测人员怕麻烦,或者主观地判断和剔除可疑数据,或者根本不进行可疑数据的剔

除,而直接用于计算,或者直接用平均值作为代表值,使得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出现偏差。

4 检测方法不规范

(1) 抽样方法不规范

目前公路工程采用的质量检测方法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一般情况下是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抽样检验分为非随机抽样与随机抽样两类。非随机抽样因人的主观因素占主导作用,由此所得到的质量数据往往会导致对总体做出错误的判断,所得的检验结论的可信度较低,因此一般要求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如果不按标准规定进行取样,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质量,从而直接影响评定结论的准确性。

(2 )检测频率不足

检测频率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工程实体的质量检测频率不足。如路基或路面的压实度、土基的 CBR 和回弹弯沉试验等,由于费时费力,某些检测人员往往仅凭经验判断路基和路面的压实情况,有时只检测几点甚至根本不测;对 CBR 试验则人为地减少试件组数,不足的部分数据则靠编造来补齐,形成虚假的检测数据。另一方面是对原材料的抽检频率不足,造成不合格材料的漏检。

(3 )试件取样、 制作、 养生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对石灰 (水泥) 稳定粒料、 砂浆、 混凝土试件如果不按标准规定进行取样、成型、 养生,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质量,直接影响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在施工中,有的单位存在少取、 漏取和事后补做试件的现象;有的施工现场不具备试块标准养生的条件,又不送试验室进行标准养生,试件既不是同等条件养生,也不是标准养生; 有的承包单位,试件试验时间超规定龄期现象严重;有的工地现场计量工作基础较差,拌制的砂浆、 混凝土、 石灰 (水泥) 稳定粒料强度波动较大;有的对试件的严肃性、 科学性认识不足,制作试件时有集中制作和 “吃小灶” 的现象。诸如此类的做法,必然导致试验结果失真,没有可比性。

(4 )试验检测数据雷同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的雷同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同一工程部位的施工单位自检文件与监理抽检文件中的数据雷同;二是不同的工程部位的施工单位自检文件与监理抽检文件中的数据雷同。

(5) 评分方法不规范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 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 其中实测项目是按照合格率来计算评分的。 但在对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进行检查时发现,一些单位并未按这一规定进行评分,使质量评定的可靠度降低。

三、试验检测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 加强管理

作为检测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试验检测工作应被予以高度重视,禁止盲目凭经验施工,坚持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实行公路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保证。应坚持谁出事谁负责的制度,坚决查处质量事故,决不手软。 建立完善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具有一定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建设一支较高素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队伍,实行持证上岗,并配置较先进的检测设备,逐步提高试验检测的水平,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2 做好现场压实度的控制

现场压实度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灌砂法适用于土基、基层、垫层,要注意砂的粒径,保持干净、 均匀,坑深为整层厚 (层为碾压层) ,砂子要刮平,坑壁应垂直;

b) 环刀法取样深度要超过 1/2 层厚;

c) 使用核子密度仪时要进行标定,而且每次土质变化前都要重新标定,因其受土质变化的影响较大,精度不高,只能作为质量控制的参考,不能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

d) 对于填石路堤的压实度,要尽量利用每两遍之间的相对变形来进行控制,目前没有其他更好的检测方法;

e) 对于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度控制,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也建议利用每两遍之间的相对变形来进行控制;

f)关于压实度与弯沉值,现场检测时如遇到其中一个指标满足要求而另一个指标不满足要求的情况,要注意弯沉值影响深度为1m 左右,而压实度仅反映压实层的密实程度,仅控制碾压层的强度,若填方较薄,尽管压实度不能满足要求,但弯沉值一定要满足要求。

篇2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呈现较可观的发展趋势,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伴随于此的建筑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于一项工程建设而言,工程的质量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会对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安全问题。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全面检测一项建筑工程的结构,衡量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此外,还要考察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并符合了相应的规范标准。其中,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所在,而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目标所求。所谓质量管理就是要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争取实现理想的建设目标。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要根据企业所承担的范围,将各个建筑过程进行有机结合,组建统一的建筑系统,通过彼此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为提高建筑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二、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一项建设工程而言,对其质量进行合理管理时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只有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和管理,才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塑造美好的信誉,更甚至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大计。因此,为了展开标准的建设工程,就要事先了解工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同时,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管理水平,才能够保证施工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设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并对其进行综合运用,更好地服务于施工项目建设。其次,建设工程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其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且施工条件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进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时,很多问题逐渐涌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大,监管人员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管理需求,这就可能导致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最终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1.2 长时间坚守在监督管理岗位,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产生厌烦和疲惫心态以及腐败心理,这会严重影响到监管工作的质量。

1.3 需要指出的是,监理单位能够掌握工程质量是否合格,这就使得监理单位具备了获得商业利润的机会,最终导致监理工作的公正性得不到保障。

2、企业结构管理体系还不适应现代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对于很多施工企业而言,并没有确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这就使得施工企业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项目管理工作。此外,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程序文件不完善,导致管理手段不能满足先进管理需求,这就使得管理效率得不到保障、绩效不突出。可见,目前的不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3、工程质量管理配套的法规和政策需要完善

当前,虽然已经颁布了关于施工以及招标工作的相关法律,但是并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细则。例如,对于招投标市场时而混乱且竞标不合理。如果承包商以较低的标价获得了施工项目的执行权,那么必然要以其他途径来获取利益,这就使得工程质量受到威胁。

4、质量管理信息渠道不畅通

对于工程管理工作而言,管理公司也具备一定的管理职能,这是业主所赋予的权力。经过业主委托,受托管理公司需要负责好从设计采购到移交生产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工作。对于工程管理公司而言,其内部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切断了项目组成员与外部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的渠道。与此同时,项目组成员做确定的项目信息也需要经过管理公司内部才能反馈到外部,并指导其展开具体工作。

此时,如果信息流通受到阻碍,必然会对项目决策产生影响,更严重的是导致决策者的决策失误,这就增大了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几率。因此,确保信息流通的流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而言,主要是通过施工技术人员来操作的,因此其施工技术对于工程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有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才能够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首先,要不断强化施工质量意识,将其深入每个施工人员的心中,使施工人员都树立起质量第一的理念。其次,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明确自己的施工目标,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自我规划。

2、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增强管理决策时效性

所谓信息共享平台是指,在施工各部门分别设立计算机,并将其作为信息主机,在其中腾出固定的存储项目共享信息的空间,然后通过局域网把这些空间进行连接,打造一个为项目组织内部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具备强制性的条款,来确保信息共享平台的有效运转。如果信息共享平台涉及到很多保密信息,那么就要设置多级密码来控制信息的公开度。基于共享信息平台,我们可以对繁琐的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使用者的权限来使用信息资源,以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行动指南,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作出决策。可见,由于信息共享平台的出现,使得信息的流通完全没有障碍,可以畅通无阻地、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彻底扫清了组织性壁垒。

3、加强建筑材料、设备及建筑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以及设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且满足产品质量的相关要求。因此,对进入施工环节的材料和构件进行严格审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将材料以及所用设备送到质量检测机构进行监测,杜绝不合格材料与设备混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质量。

4、加强成本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和利益自身的竞争优势,尽可能地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目的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资金投入与分配的协调工作,确保施工成本的合理性。在进行项目预算时,需要事先掌握工程单价以及总价构成等情况,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流动动态,因为此时的资金流动不是单纯的循环和运转问题。在进行施工时,资金的价值形态一直在变化,导致价值量也同步发生变化。于是,成品资金最终以货币的形态出现。

5、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确保所有参与工程的管理人员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于设计以及施工单位而言,如果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很难有效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可见,为了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需要树立统一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目标,并且将质量管理责任具体到执行者,保证他们做好质量审核工作。可见,只有管理者做好品质与自身的协调工作,操作者将质量意识深深地引入自己的脑海之中,并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够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

6、加强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

对于一项工程建设而言,监理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的,对质量管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但是,监理这一行业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其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理作用。因此,政府主管人员必须设法建立健全建立制度,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监理单位一般会业主的委托来进行监督的,因此其地位并没有保障,缺乏独立性。此外,还需要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五、案例分析----陕西某实验小学工程案例

陕西某实验小学地处高新区,占地面积大。政府对这这项工程的展开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工期要求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为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要将质量意识深入每个员工心中,并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加强对于机械操作的控制力度,确保工程展开切实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最终,该项工程圆满竣工并投入施工,获得建设方的一致好评。

结束语

对于一项建设工程而言,其质量管理任务相对比较艰巨。只有安排合理每一项细节,并且配备相关人员,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下,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保障。在进行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创优工程在获得了建设各方的支持和认可之后,对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证,必须加强政府监督,建立健全用户评价机制,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点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具有如下2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涉及面广。在实际施工管理中,主要涉及到水利,城建以及环保等领域,因此,这也给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二是,涉及的学科比较广。在施工中,涉及到园林,气象、电力等学科,这要求施工管理人员的知识面要广,在管理中,能够针对于涉及到的不同学科实行科学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够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良好进行。三是,不确定性。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技术素质等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全面的认识到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的具体情况,并且根据自身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素质有效的对施工进行良好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管理的水平,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良好实施。

2 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问题

虽然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的很快,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的问题有,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中,有许多的企业为了节约人力的开销,会有很多负责安全的管理人员肩负着其他的工作,导致安全管理做的不到位;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安全技术上投入较少,这对工程质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员工的职业安全管理不到位,这是对员工的人身健康不负责任;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时效性和切实性;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监督落实性较差,缺乏合理的安全结构;缺乏对施工设备以及测量仪器的日常维护,致使施工过程中设备出现的故障率过高;施工装备以及测量仪器的老化,对设备缺乏更新;在施工中和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出现问题,上述安全管理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施工的安全,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

2.2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除上述所说的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施工任务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制度过于传统未及时得到创新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根据施工中存在着的管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良好实施。

3 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分析

3.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无非对人物、技术、环境等进行动态的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是贯穿这个施工过程的综合性的管理,也是最基本的管理,并且管理程度的好坏将直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以及对企业的信誉造成影响。因此,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势在必行的。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要将安全管理任务落实到管理人员的身上,同时建立各个级别的安全管理责任,实行责任制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安全监督制度,通过监督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进行控制和保障,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

3.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也有了新发展。但是,由于大多施工人员都是临时雇佣的农民工,相对来说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安全意识,因此,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的施工安全。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3.3加强安全检查和巡视

在水利工程施工前以及施工中,要加强安全检查工作,主要针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另外,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巡视工作,由于水利工程属于一种特殊的施工工程,相对来说现场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极多,为了避免这些因素酿成安全事故,要加强多施工现场的巡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3.4 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质量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根本,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寿命周期和后期的正常运行,但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涉及到采购、施工、监理以及原料林采购和工程设计等诸多环节,我们尤其要注重对关键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3.4.1 与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的各个组织和单位,要立足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和要求,在不违反国家、地方及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认真编制,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为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3.4.2 要把工程项目进行分阶段、分项管理,将质量管理的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并加强对施工环节的检查与验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能符合合同的标准,达到用户的要求。

3.4.3 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是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对与施工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安装相应的实时监视系统和预警系统,使现场施工的质量在实时监督和控制之下。

3.5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从根部抓起,从合同进行预管理的方式,确保签订的合同无任何纰漏。合同管理主要分为签订程序管理、根据合同办事的管理、合同清算工作的管理等三部分。签订程序管理,是决定合同能否有效的执行下去的关键,要建立专业的会审部门对合同的平等协议进行严格的审查;根据合同办事的管理,按照合同条约正常履行合同的办事过程,从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合同清算工作,主要对合同内容中涉及到的材料费用以及其他的费用进行清算的过程,要保证在双方都对合同中涉及到的费用进行最终决算,才允许双方的签字认可,保证合同不会出现其他的纰漏。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于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利工程项目规模的大小,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促进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良好进行。

参考文献:

[1] 金茂勇.浅议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5).

[2] 董金彪.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

[3] 张贵芳.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J].科技风,2010,(17).

篇4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变革,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量的逐步增加,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现代化建筑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其中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便是其发展变革中的一项关键环节。为更好的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发挥的作用与价值则是至关重要的。

1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监理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国内很多建筑工程监理水平较低,这对监理工作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监理水平较低主要的表现有,监督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理,例如2009年上海市闵行莲花河畔景苑在建小高层发生整体倒覆事件,则是典型的监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监理职责的划分不明确,建立制度也不完善,监理组织也不健全;监理工程师经常身兼多职,没有充分地发挥出监理作用;监理单位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技术和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监理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

1.2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国内的监理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普遍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尤其是一些不具备监理能力的单位看到建筑工程监理有着巨大利润,就浑水摸鱼混入监理市场。由于监理单位本身能力不足,不仅给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对整个监理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十分深远。

1.3 监理人员素质不高

现在从事监理工作的工程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不少以前都是从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当然对监理工作来说,这些知识也必须要熟悉。但是只经过不成熟的短期的培训就从事监理工作,这是远远不够。不仅要熟悉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程设计等等知识,还要掌握监理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监理人员将建筑工程监理片面地理解成为了单纯的质量监督,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大责任。他们只懂得技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而对法律、管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而这也是一个优秀的监理工程师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1.4 监理收费不规范,存在恶意竞争

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监理市场不规范,建筑工程监理的单位之间存在着盲目竞争等行为,只考虑到如何拿下工程,忽略了监理工作质量等基本要求,使监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没有得到保障。另外,人才的匮乏也制约了监理行业发展与进步。我国监理单位收费的依据是[1992]价费字479号规定的相关标准,但是由于存在恶意竞争,导致监理收费要低于该标准,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监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充分地运用法律法规手段,是切实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一个根本保证。这就要求监理管理的各级主管部门尽快做好监理工作法制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法律和地方规章、法规以及各种行政措施实施细则在内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使监理工作真正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有法必依,有法可依。通过法律体系的建立,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相关部门的行政干预,从而保证了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尽快做好监理市场准入机制,制定和完善监理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等工作。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净化监理市场。

2.2 通过标准化管理提高工程监理水平

建筑工程监理标准化管理指的是对监理的形式和内容实施标准化的控制和管理,使工程监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化的、统一的要求和规定,都有定性、定量的参照标准给监理工作予以对照和参考。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监理工作只是实现了对工程进度的协调、组织、控制以及对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还没有达到全面的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实施标准化管理,要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业主以及监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对施工当中出现的问题要共同协商解决,避免工程的延期、缺乏监理等事件的出现。同时,监理人员要做好监理日记,在积极地协调各方利益基础之上,对标准化的监理工作献言献策,加快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的进程。

2.3 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完善培训的体制

第一,对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培训。全过程的培训就是将培训工作贯穿于监理人员在监理单位任职的整个时段,新监理人员上岗前必须都要进行一些岗前培训,对老监理人员则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鼓励监理人员多接受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文化素质及理论基础。同时,培训内容要有适应性,即联系工作需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多样化的培训就是要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相关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在职自学相结合,以单位培训为主;第三,加强监理单位与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联系,请有关专家和高校教授进行科研培训和专题讲座,为监理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储备各类的监理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的培训,要为每位新上岗监理人员指定一个资深的监理人员作为入门导师,为新上岗监理人员在学习中提供一个有力的学习条件。

2.4 规范收费制度,杜绝恶意竞争

首先,增加监理费用。监理费用在基建的财务制度之中,应当同设计费用一样列为工程费用整体的一部分。然后根据监理工作实际上比设计难度大、时间长的特点,监理费用不宜低于设计费用。其次,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对能力不足的监理单位坚决予以清除,绝不姑息,以减少恶意竞争等行为。强化竣工备案制度则有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来进行,工程监理对需要招标但是没有招标的,或者是转包、挂靠的等,一旦被发现查实相关部门则不予验收备案,而且还要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

3 总结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及其协调。对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我们要不断地创新、完善,积极思考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对策研究,提出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成本。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规范建立市场,使我国的监理事业走向健康、规范、科学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徐伟.关于建筑工程监理对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2005(06).

[2]胡列格,谭立兵.从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探讨监理的定位与发展[J].工程建设,2006(06).

篇5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概述

2.1.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标

水利工程施工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参与单位多、任务重等特点。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以促进文明施工,对施工企业要以质量、安全、施工期限、成本控制作为考核标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隐患。如:本来施工现场人员就多,高空作业,很容易掉落物品、材料、工具等,都容易照成事故的发生,或者是高空作业没有佩戴好安全带。水利工程管理的只要主标是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的切身安全问题。

1.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可分为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两大部分:(1)技术管理:水利工程控制运用、水利工程的检查观测、水利工程的养护维修、水利工程改建扩建、防汛抢险。(2)经营管理: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包括管理单位内部的生产运行管理(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综合经营管理)和单位外部的经营管理(劳力调配、资源利用、资金筹集,设备及材料购置,调查、预测、决策、合同签订水电费征收等)。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普遍存在着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少丰富的专业技术和较高的管理能力。大量存在着项目负责人的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如在进行项目招标时,存在着虚假招标、违规操作等现象;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存在着很严重的拖欠工款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甚至一些项目法人会做出用降低工程的质量来压缩成本的决策,工程质量意识淡薄,不能很好的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一些设计或者监理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上级业务单位来做;基层的技术人员以为有靠山!就容易产生了惰性的思想;也导致了总体的技术水平迟迟徘徊不前,甚至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水利工程的修建没有主观上的能动性,也缺乏技术上的创新和灵活性,生搬硬套教条主义从而使得一些水利工程的设计不够合理,工程建筑物也没有艺术性可言。 对于基层的管理人员来说,因为基本是从事灌溉管理的工作或者进行上传下达等事务较多,基本上很难有时间来进行进修,更谈不上提高技术水平了。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对于有深度和技术性强的工作就显得难以承担。

2.2项目管理缺乏科学性

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对工程的管理缺乏科学性,监管力度不够,制度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质量管理部门责任不明确,责任追究力度不够,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有的甚至缺乏责任心。执法部门执法不严,没有做到严格依法监管,直接影响到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

2.3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就必须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部分员工缺乏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没有科学、正规、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对于管理计划的评价多是主观臆测,考核体系不健全,很难根据考核结果做出有效的决策,不能够激发员工对于落实自身责任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部门还存在着员工责任分工不明确、奖惩制度不合理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施工管理的进行。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3.1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

做好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业务素质等。水利工程涉及面很广,涉及的专业较多,因此,负责该水利工程项目的项目负责人要做到对各方面知识全面掌握,既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项目相关的较广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如工程建设管理、行政管理以及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作为工程的管理人员更加需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坚守阵地的精神。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其他工作人员,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3.2增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专业,工作复杂度很高,要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完善的责任制管理制度。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责任制度。把权、责、利结合起来,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落实管理责任制,要求每一名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责任制落实自身的使命,形成高效有序的责任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加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人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自身的责任。尤其是管理人员,更应该认清自身的责任,抱着对工程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项目参与者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实际成果作为考核的标准,增强员工的主动性。

3.3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度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定期对管理机构进行严格的考核、审查,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等,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工程的效率,让人们认识到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成本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施工材料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完善企业招投标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垄断现象,减少施工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得中标价格合理。对各个单位制定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制定监督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评级制度。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有效的调动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参与施工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质量监督,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工程资金投入等,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外部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高效、顺利的完成。

4.总结:

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保证正在施工建设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水利工程项目时刻处在最佳运行状态,将水利工程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经过实践的施工管理工作之后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水利工程项目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在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中做好管理工作,那么它的功能还是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因此,良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我国水利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让施工管理水平不断得以提升,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对于住房的需求,城市建设逐渐加快,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投资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多达十几亿平方米。只有对建筑工程中的所有人、物、材料、机械以及施工技术等进行合理的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才能使建筑业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进而推动建筑领域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意义

如何有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已成为建筑施工方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施工管理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施工方的稳定持续发展。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在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

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原则

1、分级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执行过程中要按照施工管理责任划分管理内容做到分级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责任制;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全面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目标。

2、预防为主

必须要强调超前谋势、方案领先,做好统筹安排。在工程质量管理,积极预防事前管理从过去的消极彻底改变。 因为好的建筑产品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产生的。 必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采取各种措施满足不同质量要求,以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如果确保项目的质量,就有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3、防范风险

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始终谨慎小心,建立风险预防和危机管理机制,确保不发生大问题。

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方采用传统的粗放式进行工程管理,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只派技术人员去现场检查,统计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材料,验收工序,审核是否按图纸施工,这样给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不能有效控制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更不能有效保证施工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实施。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意识不足

在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以为过度重视工程的成本与经济效益道德好坏,并没有将安全生产放在足够重要的位子。有些领导无暇顾及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常常被忽视,极大地阻碍了施工安全生产的实施。

2、施工质量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若干漏洞,施工单位在进行分包时,分包后的工作范围不能很清晰的划分确定。施工单位只是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希望其他施工单位去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自己承担较少工作任务就能获得项目的经济效益。这就造成了施工工作划分范围上的漏洞,使协调管理变复杂。

四、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

制定工程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创造便利条件。遵循工程管理原则中的超前谋势,强化预防原则,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首先,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图,根据施工阶段不同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整;安排施工设备、材料堆放地点,不允许出现乱堆乱放现象;施工现场道路要畅通无阻、整洁平坦;施工场地要平整做好排水设施;施工现场水、电线路妥当;在有要求时要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墙;施工现场卫生及生活区卫生要有专门人员负责,保证清洁卫生;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火防盗措施合理可靠;现场模板、钢材、配件分类堆放,做好防腐保护;木质材料要做好防雨防火措施。对于工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明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所在,并与考核制度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2、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除了要保质、安全、经济之外,还要保证工程施工按时、有序完工,这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加强进度管理,在全面考虑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因素、充分明确工程量和施工工序之后,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并选择适宜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与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控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以便避免进度偏差,延误工期,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基于我国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工程管理人员还应该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突出“以人文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将薪酬激励制度、岗位责任制、小组管理制度、能力培训制度等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激发全体人员参与到施工管理工作中,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供制度基础与人力基础。另外,工程管理人员在全程跟踪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仅以一种管理模式或者管理手段进行,应该在创新管理观念的同时创新管理手段,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以此来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3、提高施工工艺,加强施工工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操作规程以及施工工艺必须严格依据准则和法律法规,工程作业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章制度。据统计资料分析,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约占总投资的70%,因此,建筑材料无疑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防止偷工减料、缩短工期,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明确施工管理岗位职责并切实落实。采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及道德修养,较强的专业知识,熟悉建筑材料基本性能,具备一定的材料质量鉴别能力;时掌握材料造价信息,招标优选供货厂家;按合同和施工进度的要求,能及时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严格执行材料试验、检验程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进场的建筑材料要完善现场管理措施,做好合理使用。

4、加强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观念,对工程管理工作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学科合理的管理模式下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管理,就要求管理者做好施工中的协调工作,使各部门各专业间相互配合有效的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节省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进行技术协调也就是图纸会审,在会审图纸时一定要严密完整,将不同专业间交叉点作为重点,找出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保证了各专业施工分工不清,工序混乱,减少问题或是沟通不及时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

5、安全管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机械事故、中毒及火灾等事故。应坚持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管理应做到预防为主,施工过程进行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动态的安全管理。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需要多方配合完成,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由于项目具有一次性,因此项目管理需要应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管理,因而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程序性。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和协调控制等,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Talking about how good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projects

Qin peng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ilding, Xin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mpany Urumqi Xinjiang 830000)

【Abstract】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ter projects is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ing project management,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full economic benefit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water conservancy work is important. From project management, water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in the face of the Quartet had discussed.

【Key words】Hydraulic engineering;Management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三分建,七分管”,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以及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已建工程安全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挖掘工程的潜力,更应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实践表明,一个工程即使有缺陷,如果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管好、用好,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加以改善,仍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反之,一个较好的水利工程,如果管理不善,不断损坏,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

1.1 合理运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径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径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径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1.2 养护和维修。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1.4 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应及时作好防汛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大中型病险工程,更应注意日常的管理。因为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将引起毁灭性的灾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汛抢险工作中,应立足于大洪水,做好防汛抢险的各项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1.5 扩建和改建。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2. 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2.1 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主要是有计划地进行蓄、引、提、调和分配水量。实行计划用水,必须在用水之前,根据水源情况、工程条件、工农业生产安排等方面编制用水计划。实际上,用水计划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输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计划。编制的用水计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方案、计划表、工作图等,应当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实际应用。

2.2 渠系测水。 渠系测水是灌区管理工作中实行计划用水、准确地掌握引水、输水、配水等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节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测水工作,可以为保证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和编制用水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可以按照用水计划的规定和水量调配组织的指导,调节、控制水量,准确地从水源引水、输水和按定额向用水单位供水;可以检查水质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导和改进用水工作;可以为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

2.3 减少水量损失。 对灌区灌溉而言,自水源引水到田间,其中一部分水灌到田间用于作物生长所需,而一部分水量则在各级渠道中损失掉了。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主要措施包括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内容。

2.4 用水试验。 为了正确地拟定和执行计划用水,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应根据灌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改良等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探索水分与土壤、作物、气候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合理的灌排方法和制度,以达到科学用水,实现农业增产的目的。一般灌区灌排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作物需水量试验、田间排水标准、田间排水效果和用水管理试验等。

3. 组织管理

篇8

一、水利工程的施工

施工是把设计的工程付诸实现,任何工程设计,只有经过施工后才能发挥作用。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是:

(一)施工阶段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水利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需要业主方、工程承包方、工程监理方、设计方、设备供应方的通力合作。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和保证。水利工程多数是水下施工,所以只有在施工阶段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3、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是降低整个水利工程的工程投资的重要手段。水利工程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不同,由于它具有水下施工的特点,实际的工程量在设计阶段很难做到准确无误,只有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才可以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成本的效果。

(二)水利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1.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

(1)组建具备较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项目管理小组,形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团队,在施工中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负责。

(2)加强对于合同与图纸的管理。一方面,通过签订条款清晰、权责明确、公平合理的施工合同,为解决施工纠纷、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自审、互审和会审的形式,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确保图纸数据准确、设计合理、切实可行,减少因为设计变更给工程正常施工带来的困扰。

(3)做好材料、人力、机械等各方面的准备,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

2.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按照设计文件和有关部门的要求,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根据设备、材料和劳动力资源的供应情况以及工程的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

(2)按照施工组织计划、做好施工准备,严格施工管理,科学地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完成施工任务。

(3)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观测、试验和研究工作,积累和总结技术经验,并将新技术应用到建设中去。

3.水利工程竣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加强质量验收。及时收集和整理竣工材料,组织竣工验收。对于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保障工程的质量。

(2)加强竣工结算。一方面,通过竣工结算,对设计变更单、现场负责人签证单等涉及结算的单据及时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核对,确保结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通过成本核算,坚持预算成本核算和实际成本核算原则,提高核算质量,为企业寻求未来发展方向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

二、水利工程的管理

工程竣工后,便将投入运行,发挥工程的效益。工程效益的发挥同运行中的管理工作有直接的关系。管理得当,就会发挥出设计经济效益甚至超出设计经济效益。管理不当,不但达不到设计经济效益,甚至会发生事故,给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破坏。所以,强化水利工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记录各个建筑物的工作情况,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工程安全;有计划地泄水、蓄水,合理调度运用,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通过养护和修理,使各个建筑物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程进行改建和扩建,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

水利工程管理内容,一般包括:

1、水文气象观测

水文气象资料不仅是规划设计水利工程的关键性资料,也是编制运行计划的重要依据。要使工程安全渡汛和发挥最大效益,必须掌握充分的水文气象资料。资料积累得愈多,愈有利于工程的科学管理与运用。所以水利工程完建后,在正常运行期间,一定要坚持水文气象观测工作,并及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和整理,不可间断。尤其在洪水期间,应当把握时机,把每一次洪水都观测记录下来,为以后每年的防汛和抢险工作提供各种重要数据。

2、水库的控制运用

在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水文气象情势和上下游防洪要求,结合工程情况与用水部分的需求,制定水库控制运用计划。要兼顾各方面的需要,进行合理调度,有计划地蓄、泄和用水,做到一水多用,一库多利,最大限度地满足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给水等各部门的要求,发挥更大工程效益。

3、检查、观测和养护、修理

大量资料表明,已建成运行多年的许多水利工程,在各种自然条件下长期使用,老化现象严重,出现缺损和破坏。例如坝体出现裂缝、漏水;泄洪建筑物下游冲刷严重;库区基至坝的附近存在滑坡危险等等。另外,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在设计及施工安装中,也难免存在缺陷。因此,应当对各个建筑物和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观测,包括变形观测、渗透观测、应力观测、温度观测、水流观测等,以掌握建筑物和设备各部份的工作情况,据以进行及时的养护和修理,消除事故隐患,使建筑物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4、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是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常备不懈的任务。要建立防汛机构,随时准备好有关器材,组织好抢险队伍,做好汛期洪水预报,密切注意气象和洪水信息,确保工程安全。

水利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是乡镇水利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专业知识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完成利用有限的投资,创造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

5、维修、养护

首先,通过专项维修,针对水利工程某段堤防或者控导工程,进行重点维护,专项整治,使工程符合原有设计标准。

篇9

1.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

1.1 合理运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径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径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径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1.2养护和维修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 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1.4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应及时作好防汛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大中型病险工程,更应注意日常的管理。因为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将引起毁灭性的灾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汛抢险工作中,应立足于大洪水,做好防汛抢险的各项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1.5 扩建和改建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2.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2.1 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主要是有计划地进行蓄、引、提、调和分配水量。实行计划用水,必须在用水之前,根据水源情况、工程条件、工农业生产安排等方面编制用水计划。实际上,用水计划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输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计划。编制的用水计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方案、计划表、工作图等,应当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实际应用。

2.2渠系测水

渠系测水是灌区管理工作中实行计划用水、准确地掌握引水、输水、配水等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节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测水工作,可以为保证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和编制用水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可以按照用水计划的规定和水量调配组织的指导,调节、控制水量,准确地从水源引水、输水和按定额向用水单位供水;可以检查水质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导和改进用水工作;可以为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

2.3 减少水量损失

对灌区灌溉而言,自水源引水到田间,其中一部分水灌到田间用于作物生长所需,而一部分水量则在各级渠道中损失掉了。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主要措施包括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内容。

2.4 用水试验

为了正确地拟定和执行计划用水,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应根据灌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改良等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探索水分与土壤、作物、气候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合理的灌排方法和制度,以达到科学用水,实现农业增产的目的。一般灌区灌排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作物需水量试验、田间排水标准、田间排水效果和用水管理试验等。

3.组织管理

为了正确处理用水单位之间在用水利益上的关系,合理使用水利设施,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一般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专业管理机构和群众性管理组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国有管理的灌区,属哪一级行政单位领导,即由哪一级人民政府负责建立专管机构,根据灌区规模,分别设管理局、处或所。集体管理的灌区,由乡、镇设专管机构或专人管理。

工程专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建立健全灌区群众性民主管理组织;进行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实行计划用水,开展有关试验工作;组织水费计收,健全财务制度;开展多种经营,加强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是落实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机构建立后,还必须配备一支有技术、懂业务的管理队伍,这是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决定因素。

组织管理是做好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执行各种管理制度、措施的组织保证。因此,应该注重运用组织管理手段,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工作。

篇10

【关键词】

灌区工程;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

农业是关乎国家民生大计的重要行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要大力发展农业离不开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灌区工程是保证我国农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设施,对其进行完善的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灌区工程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如何更加完善的进行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保证农业生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灌区与灌区工程管理

灌区是指拥有可靠水源以及引水、输水以及配水渠道以及相应的排水渠道的灌溉面积。灌区是人类长期活动所形成的产物,其是主要是实现对一定区域内水资源的再次优化配置,最大程度的完成对灌区农田的全面灌溉,从而推动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灌区是一个半人工状态的生态系统,在全面了解区域农业环境的基础上对实施人工调节与控制,选择合适的植物作物进行种植,合理设计种植比例,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灌区农业的收益最大化[1]。进行灌区工程管理能够保证灌区工程的稳定正常运行,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让水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调度与使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粮食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而灌区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是保障我国正常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因此对灌区工程进行管理能够加大灌区粮食收成保障,满足我国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出灌区工程管理工作可以确保灌区粮食的正常生产。

2灌区工程管理工作的问题

2.1灌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工程出现老化第一,目前我国很多灌区都是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修筑,当时建筑修葺标准较低,在至今投入使用几十年后加上灌区工程周围地质环境的变化,灌区建筑物的功效已经开始逐渐退化[2]。例如,灌区干支渠中修筑的放水孔在使用过程中过多的泥沙、石头在孔内堆积,从而导致放水孔严重堵塞,过水断面变窄,直接影响渠道的放水流量。灌区工程放水孔的拉杆、孔盖不单单遭受到了自然腐蚀,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人为破坏情况,上述情况都直接影响了灌区放水孔的正常使用以及灌溉的使用效果。第二,当初修筑灌区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在建设与管理工作方面没有合理可行的根据,特别是单项工程方面设置十分独立,当遭遇恶劣天气的时候往往都是各自报修,没有相关的连续性,导致灌区工程布局十分混乱,在运行调度的过程中难度较大。第三,计量设备不够完整。没有依据相应的发展计划来完善相关计量设备,从而导致水方计量不够准确,造成收费上的混乱,从而影响到整体收入。

2.2灌区工程管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以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有限,对灌区工程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从而导致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资金严重不足。灌区工程管理部门只能够从有限的资金中抽取部分来对灌区进行修葺。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小规模灌区工程无法第一时间得到维护,从而导致故障运行,直接影响到灌区工程的安全性能,加大灌区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3]。

2.3灌区工程管理机制陈旧落后传统灌区工程管理建设工作一般都是针对水工建筑物和相应的配套设施进行管理。鉴于灌区工程管理工作工作量大,工资待遇过低,基层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因此管理人手严重不足。灌区工程管理工作还存在重维修,轻养护的情况。管理工作严重脱节之后,无法责任落实到个人。

3灌区工程管理工作的改善策略

3.1及时更新灌区工程设施提升管理水平灌区工程管理工作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对于影响,因此要做好灌区工程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管理工作[4]。平时注重灌区工程设施的保养与维护,以充分保证灌区工程能够稳定正常工作,以保障农业用水。强化灌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于老化淘汰的工程要第一时间进行更新替换。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在管理工作中注意激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提升薪酬、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来让管理人员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

3.2加大灌区工程资金投入灌区工程的正常稳定运行需要大量的相关配套设备,如配套率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则无法高效的完成灌溉工作。因此,灌区工程管理养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同时要注重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采取管养独立的模式,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全面提升灌区工程的管理效率[5]。

3.3更新灌区工程管理机制更新灌区工程管理机制,解决灌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薪资低的问题,建立个人责任制度,将灌区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发灌区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在日常灌区管理工作中注重维修与保养工作,保证灌区工程能够正常稳定运行。

4结语

灌区工程是牵涉到国民经济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工程,其建设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他也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面对环境形势愈加严峻的现代社会,不单单要对灌区工程加强管理,更加需要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完善优化灌区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序慧.目前灌区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150.

[2]王金有,王平.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全面提升灌区工程管理水平[J].甘肃农业,2011(11):69~70.

[3]胡军辉.南湾灌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08):15,24.

篇11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其建设的质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的施工环节众多,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对水利工程单位进行管理,只有全方面的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从而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我国的水利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的质量,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第二,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的环节比较复杂,只有将基础的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加强整个流程的管理质量。第三,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整体效益的提升,可以促进流程更加的优化,更好的发挥功能。只有加强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有效的运转,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2、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管理问题

质量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因素,只有保证质量合格,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包含多种因素,需要从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养护等各个环节加以重视。现今的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大幅度提升,所以加强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水利工程在设计阶段,由于没有进行详细的勘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状况不了解,所以设计方案不科学。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致使工程质量与预期出现偏差。监理单位工作不认真,监督管理不到位,后期养护不到位,这些都是制约水利工程运行的重要因素。

2.1.1 设施老化。我国的灌区水利工程基本建于上世纪,由于受到当时设计水平、施工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工程的设计标准和配套设施都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工程的整体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在使用上具有较大的公益性,所以导致维护经费缺乏,工程老化破损严重,灌溉效益低下。

2.1.2 灌溉水利用系数低。长期以来我国灌区水利工程在管理工作中都处于粗放式的管理,无论是田间工程还是渠系工程都存在着不配套及严重抢修的情况,由于损坏的程度较大,所以输水过程中导致大量的水量损失,使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而一些节水新技术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因此当前的灌区还无法有效的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1.3 灌溉渠道破坏较为严重。渠道受破坏情况严重,存在着被侵占、侵种和人为破坏的情况,而且部分渠道则成为各类垃圾的倾倒场所,从而导致渠道淤积,无法应对一些紧急排灌的要求,不仅无法满足基本的排灌需求,同时也严重的影响到当地群众的利益。

2.1.4 基层排灌设施损坏情况严重。位于农村的灌区,由于缺乏规范性的管理,灌区内的各种机电设施存在着被盗的情况,使灌区的使用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在部分地区会在不进行灌溉时将电力设备管理拆下后另行保管,而在使用时再重新装上,这为灌溉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2.2 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2.2.1 对水利工程管理认识不足。水利系统内“重建轻管”的思想普遍存在,近几年在增加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有的地方对现有工程的挖潜改造和强化管理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2.2 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明。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工程,公益性工程和经营性工程合在一起,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界定不清,公益性部分运行管理费并没有得到财政给予的合理补偿。综合性单位从事多种经营的部分,由于和本单位千丝万缕的关系,内部事、企难分,自身不具备法人资格,不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实现预定的企业化运行管理目标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囚素都不具备,运行机制无法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

2.2.3 部分水管单位责任主体不明晰。一些水利工程没有严格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一些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管单位只有业务管理权限,没有人事管理权,只管事不管人;对一些非水利部门管理的水利设施和水管单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

3.2 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各管理单位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到有管理房屋、有子、有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有经济实体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其次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有财务自,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不当,违反财经纪律连年亏损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清退。

3.3 认真学习水法规,进一步落实工程管理措施

我县水利工作应在水法规的正确指引下,广泛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鉴定、大坝注册登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等,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实现良性循环。

4、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大,对我国的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更应该重视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涉及环节众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