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血压指导建议

高血压指导建议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2 09:12: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血压指导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血压指导建议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220例,女20例;年龄最小的54岁,年龄最大的82岁;通过现代医学检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I期高血压40例,Ⅱ期高血压120例,Ⅲ期高血压80例。

1.2 方法: 针对入院后不同病症的患者,医生指导服用适宜降压药控制血压,同时配合中医的内科护理(一般护理、健康指导、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运动指导)及辨证护理。

1.3 判定标准: 血压恢复正常,或者是血压虽未降到正常状态,但临床症状明显消除,病情明显好转;其他者为无效。

2 结果

通过悉心治疗和护理,240例患者中,无效6例,占到2.5% ; 234例病情好转,有效率为97.5%。

3 内科一般护理

3.1 一般护理: 从中医学角度来说,人与自然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高血压患者因为肝阳上亢而导致头痛、眩晕,肾精不足或者严重耳鸣,因此治疗及康复期间的环境和起居条件直接关系到治疗的疗效。所以,应将高血压患者置于室内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整洁,床单保持清洁、舒适的环境内。室内光线宜保持柔和;室温宜控制在大约l8~20℃。患者宜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切忌大幅度移动身体及下蹲,下床或入厕时需要陪护人员搀扶。沐浴时宜用温水,避免温度过高,应适当控制时间,避免意外发生。医护人员应随时对患者眩晕、头痛的发作时间、程度、性质,并发性症状及血压、脉搏的变化进行记录,病人做各种检查时应陪护。

3.2 运动护理: 超重和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应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快步走、太极拳、健美操、慢跑、气功等,每日运动达到轻至中度的强度,并认真记录。本组病例表明,中等强度(相当于每天散步40~50min)而有规律的运动,可使血压降低大约9%。但引以注意的是血压超过220/110mmHg的患者,应注意休息,禁止活动。运动场所光线要充足,无障碍物,地面无水渍,防滑等。病人活动时发生头晕、耳鸣、眼花、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3.3 药物护理: 叮嘱患者按医嘱服药,中药汤剂宜温服。大多数病人需长期服药,相当多病人要终生服药,故应采用较简单的服药方法。如服用长效降压药或缓解或控释降压药。控释片不能嚼服或分半服。若患者出现低血钾、低血钠,应及时告知医师,头痛、面色潮红一般1—2周后可自行消失。应严格避免直立性低血压。

3.4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非偶然性的做好与患者的交流,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情感沟通,允许患者发泄心中不满,鼓励患者倾诉出焦虑及烦躁的原因,护理人员应理解并尊重患者,讲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疏导患者的心理应激,调整心态,消除焦虑和易怒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模式,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疗信心[1]。可以每天播放一些患者喜欢的轻音乐,每天2次,每次60min,以解脱病人患病产生的压力,调整其心态,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达到降压的效果;根据患者的爱好及文化素养,培养患者的愉悦心理状态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消除对疾病的恐惧。

3.5 定期检查与就诊: 长期高血压者易导致肾功能减退,应指导患者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尿常规。高血压病者若血压急剧升高,伴随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症状时应使其全身放松,静卧休息,立即叮嘱其舌下含服心痛定1片或口服其它降压药,症状稍缓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如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夜尿增多或少尿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2]。

另外,饮食护理需根据发病的不同原因来控制和引导。

4 辩证施护

4.1 肝阳偏亢

4.1.1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烦劳和恼怒会导致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宜怒、多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眩。

4.1.2 护理:①加强心理护理,切忌因情绪波动加重头晕目眩。②病房保持清凉通风,安静整洁。③饮食宜清淡、低盐素食,多吃蔬菜、瓜果。可食用植物油、紫菜、山楂、黑木耳、海蜇、芹菜、马兰头凉拌菜,常食绿豆汤、荠菜汤等。远离肥甘厚味的食品,戒烟酒。戒辛辣上火刺激类食物[3]。④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腧、三阴交等穴位,来缓解眩晕。⑤眩晕严重时,将患者扶卧休息。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缓泄剂。

4.2 气血亏虚

4.2.1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少华而萎黄,唇甲色淡,心悸少寐,神倦懒言。纳呆、舌质淡,脉细弱。

4.2.2 护理:①保持病房安静、温暖,切忌大幅度移动身体或床位。②病重者,以卧床休息为主,闭目养神。③饮食宜少食多餐,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猪肝、鱼、瘦肉等,还可饮用鳖甲汤、田鸡黄芹汤、核桃仁、荸荠、芝麻糊桃泥等[3]。③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百会、脾俞等穴,捏脊疗法,改善脾胃功能,增进患者食欲补气养血。

4.3 肾精不足

4.3.1 症状眩晕目花、健忘少寐、精神萎靡,腰膝酸软、遗精耳呜,偏阴虚者兼见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偏阳需者兼见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弱。

4.3.2 护理:①根据症型安排病床,阳虚者宜住温暖处,阳光充足,避免风寒;阴虚者应注意室内清凉通风,光线不宜过强,保持安静。②保持睡眠充足,失眠时可针刺神门,内关或口服镇静剂。③中药早晚温服,若眩晕定时发作,可在发作前1h服药,能缓解症状。若伴有呕吐,可将药液浓缩,少量多次频服。必要时用鼻饲给药。④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为主。如黑芝麻、红枣、山药、甲鱼等;阴虚患者忌食羊肉、辛辣,多食滋阴之品,阳虚者忌食生冷。⑤针刺肾俞、肝俞,三阴交、脾俞、百会,也可耳穴埋针,疗效均可。

4.4 痰浊中阻型

4.4.1 症见眩晕头重,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纳差多寐,舌质白腻,与脉濡滑。

4.4.2 护理:①卧床休息,避免旋转弯腰动作。痰湿较盛的患者应居住在通风、干燥,湿度宜控制在5O%~6O%。②观察患者眩晕及呕吐情况,并做好病情记录,及时通知医生。③饮食应清淡,低盐(每天最多不超过6g)、低脂(忌食油腻甜粘、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及臭豆腐、公鸡肉、鸭肉等),少食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蛋黄等。④患者呕吐时,以侧卧为宜,中药宜少量多次温服,并配合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以止吐定眩晕。⑤针刺中脘、丰隆、内关、风池。如眩晕严重,不省人事者,加针刺人中穴。

本组研究表明,高血压治疗中施行中医护理,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

篇2

高血压主要是收缩压或是舒张压升高,多指收缩压超过140 mmHg,舒张压超过90 mmHg[1]。通常,高血压的发生会使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脏功能、脑功能、肾功能等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且逐渐呈现出老龄化趋势。传统控制高血压的方法多是采用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效果不甚明显[2]。本文探讨了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为期一年的时间里我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33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42岁~76岁,平均年龄为(58.32±1.8)岁。本组患者中,病程3年~10年,平均病程为(6.58±2.6)年。对照组患者33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43~77岁,平均年龄为(59.32±1.9)岁。本组患者中,病程2年~11年,平均病程为(6.58±2.4)年。鉴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资料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进行治疗,10 mg/次,2次/d[3]。连续用药2个月。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预防保健指导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2.1引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 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进行自我保健。例如可以安排有益患者身心健康、有利于保持患者血压平稳的活动,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钓鱼、养花草的方式陶冶情操。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按摩保健,用食指、中指按摩前额,用手掌对太阳穴进行按摩,将手指分开作梳头活动等,每次持续5~10 min。

1.2.2.2采用食疗方法进行治疗 传统中医食疗方法可以有助于平衡阴阳、帮助患者调和气血。为了有效控制血压,可以选用以下食疗方法:①选取500 g芹菜,用水煎服[4]。为有效调节其口感,可以加入适量白糖,代替日常茶水饮用。也可以取250 g芹菜加入10枚红枣,以水煎服。②选30~40 g左右的山楂,取100 g粳米,10 g砂糖。将山楂放入砂锅中,用水煎成浓汁,之后把残渣去掉,把粳米放入浓汁中,加入砂糖煮粥食用。每次食用2次,可做加餐,但宜饭后食用。连用7~10 d,即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比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其舒张压为(96.8±2.6)mmHg,收缩压为(157.1±3.7)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其舒张压为(97.6±2.4)mmHg,收缩压为(161.2±3.3)mmHg。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78.9±2.4)mmHg,收缩压为(112.0±3.2)mmHg。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为(88.6±3.1)mmHg,收缩压为(121.8±2.9)mmHg。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明显,P

3讨论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预防保健指导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有限,且长期服用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副作用,而采用中医预防保健的方式加强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使患者在相对安全、放心的情况下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登,王志泉,曹海涛,等.社区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1751-1753.

篇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6-02

脑出血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称为再发脑出血,其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于首次脑出血[1]。本文通过对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并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32例进行行为调查,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日常行为,探讨行为指导在再发脑出血中的预防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并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其中男80例,女5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6岁,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并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身体锻炼情况、心理压力、疾病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监测等内容,统计分析132例患者中有各种不良行为所占的百分数。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行为指导,出院后每月随访一次,加强指导并了解健康情况,统计再发脑出血的发生率。

2 结果

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行为调查见表1。其中,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烟,≥6个月者,但不一定为连续的6个月;过量饮酒指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生活工作压力很大以是否影响日常生活为度。

3 讨论

3.1 再发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及死亡率更高,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关键是平稳控制血压[1,2]。高血压患者要保持稳定理想的血压除合理制定药物降压方案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由于国人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程度低,加上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血压的控制往往不理想,本组调查中过咸饮食者高达76.5%,高脂饮食者64.4%,而坚持规律服药者只占27.3,定期监测血压者更少,只有22.7%。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行为指导,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行为指导有助于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发生,本组患者经过行为指导,随访一年中只有4例患者出现再发脑出血,占3.0%,低于文献报道的5.4%[3]。

3.2 根据调查情况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行为指导计划,并在出院后跟踪指导:①高钠饮食与血压呈明显正相关系,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g为宜。指导高血压患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调料,其次少食各种腌制品。钾具有促进尿钠排泄、抑制肾素释放、舒张血管、减少血栓素产生等作用;钙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当钙摄入增加时,促进钠的排泄可以降低血压;镁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与其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减少胞内钙含量以及促进血管舒张有关。建议高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钾、钙、镁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钾的最好来源,每100g食物含量高于800mg的食物有扁豆、冬菇、竹笋、紫菜、赤豆等;奶及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含钙量特别高;含镁丰富的食物有苔菜、荞麦、木耳、绿苋菜、大麦等[4,5]。②油腻食物对血压控制不利,提倡多吃鱼、鸡、兔、牛肉,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及防止血栓的作用;膳食胆固醇与收缩压的变化呈正相关系,建议少食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奶油点心、动物脂肪等。③戒烟、限制饮酒。④增加体力活动: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发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的时间。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舞蹈等项目,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6]。⑤精神紧张、压力大的职业人群血压较高。要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过度焦虑、悲伤、兴奋等。⑥用药指导:坚持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切勿自行停药。

4 结论

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再发的关键是控制血压。我们发现通过行为指导,使病人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及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秀玉,尹运佳.再发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6,26(5):8-10

[2] 葛霞.再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7,1(3):29

[3] Bac HG,Jeong DS,Doh JW,et al.Recurrence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 rebral hemorrhage[J].Cerebrovasc Dis,1999,9:102-108

篇4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并伴有动脉、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老年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超过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的疾病。正常血压标准:舒张压为60~89mmHg,收缩压为90~139mmHg。

一、护理评估

1.病因。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高血压延期而立,表现为混合性高血压,大部分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2.患者身体状况。(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即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血压波动性大,收缩压比年轻人高血压更明显,冬季血压比夏季高。(3)并发症多且严重,我国患者脑血管并发症较为多见,死亡原因以脑出血占首位。(4)伴有多种疾病,老年高血压往往与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共存。

3.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2)心电图:可出现左心室肥大或伴劳损。

4.药物治疗与疗效评定。(1)药物治疗:临床上常使用6类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包括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2)疗效评定:①治愈。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保持在140/90mmHg以内,未发现有明显的靶器官损害;②有效。血压虽然下降明显,但仍未降至正常水平,靶器官损害和/或影响预后的症状得到一定缓解;③无效。治疗后血压并无明显改善,病情也无改善。

5.与受测者自身相关的因素。(1)测量前休息时间的长短。专家建议,测量前最少休息5min。(2)心理因素。情绪变化可使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增高。(3)季节变化。冬季血压会升高,夏季血压会下降,因为冬天皮肤、血管收缩,夏天皮肤、血管扩张。(4)环境因素。闹市区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安静的偏僻山村。

二、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头痛不适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急性低血压反应有关;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低盐饮食、药物、活动计划及并发症的相关知识有关。

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主要特征

1.自觉症状不明显。不少患者发病后并未感到有明显症状,一般只有轻微感觉,因此,临床表现不典型。

2.心理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感到焦躁、紧张,情绪不稳定,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血压上升。

3.认识不足。据调查,76%的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高血压的相关诱因及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很多患者片面地认为这只是一种慢性疾病,未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四、护理措施

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建议摄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能食物,以植物油为主,少吃或不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保持一定量的钾、钙摄入,多摄入富含钾元素的食物以及新鲜的蔬果、乳制品。建议患者每天钠盐的摄入量控制在2.48g以内,忌饮咖啡、浓茶、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建议老年人乙醇每日的限制量为:男性

2.适当运动。指导患者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包括散步、太极、气功、跳舞、音乐疗法等。

3.病情监测。指导患者测量血压时,应分时段多次测量,为尽量减少误差,应将测量部位固定,一般选右上臂作为测量部位。注意在患者吸烟、喝酒后不宜马上测量血压,在参与剧烈运动后休息半小时后再进行测量。另外注意,连接袖带的橡皮管不能弯曲,避免测量值不准确。

4.药物护理。这是当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由于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均衰退,因此,降压药要尽量采用口服方式。降压治疗要循序渐进,避免血压骤降而引起心脑肾供血不足。若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患者在劳累、情绪激动时,极易引起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胞病与高血压危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要叮嘱患者必须遵医嘱坚持长期正确用药,了解治疗药物的适应症及相关不良反应,一旦感到有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就医,及时调整用药。另外,叮嘱老年患者服药后在坐起、站起前,动作要缓慢。

5.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疾病,心理比较脆弱,容易感到悲观、消极。因此,护理人员要多和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引导他们保持平和的心态,防止情绪激动或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

五、健康护理

篇5

《建议》提出,清晨血压的定义,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00~10:00间血压。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清晨血压是管控全天24小时血压的风向标。

由于家庭血压监测可以经常甚至每天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获得了《建议》的优先推荐,成为观察降压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情况的最佳方法。

《建议》给出的家庭血压测量方法:(1)应在起床后0.5~1.0小时内进行,通常在6:00~10:00之间;(2)应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3)测压前应排空膀胱,并尽可能采取坐位。

篇6

为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异常、SUA升高的关系,我们开展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SUA关系临床研究,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10月在北海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北海籍或在北海居住>10年高血压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4例,女126例,年龄41~80岁。选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0~80岁。高血压病各证型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诊断参照《心血管治疗指南和建议》[1]标准。血脂异常诊断标准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确立的标 准[2]:TC>5.72 mmol/L,TG>1.7 mmol/L,HDL-C3.64 mmol/L。尿酸升高按国际高尿酸血症(HUA)定义标准[3]:SUA男>420 umol/L,女>357 umol/L。中医辨证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为依据。将高血压病分为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4个证型。

1.3纳入标准 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并排除合并糖尿病、甲状患者。

1.4方法 由3名中医主治医师对每例高血压病患者采集病史并记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分别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由副主任医师审核确定证型。患者禁食12 h后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 mL,用美国德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TC、LDL-C、HDL-C、TG 、SUA。健康体检者50例按同样方法检测血脂、SUA。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各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高血压病各证型分布分布,见表1。

2.2高血压病各证型血脂、SUA异常情况 200例高血压病血脂异常152例,占总数76%,TC升高141例、LDL-C升高74例、TG升高58例、HDL-C降低4例;SUA升高76例,占总数38%。各证型患者血脂、SUA异常率比较,见表1。

2.3高血压病各证型血脂、SUA水平比较,见表2。

2.4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 本结果高血压病各证型组、对照组血脂、SUA异常率比较;TC、TG、LDL-C、UA水平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P

3讨论

目前中国高血压人群已高达2亿;>18岁居民血脂异常率为18.6%[5];HUA约占总人口的10%[6]。本研究200例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率高达76%、SUA升高为38%,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我国普通人群,表明高血压患者易并发血脂异常及HUA。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高血压常与高脂血症、HUA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存、互相影响[5-6]。因此,对于高血压治疗,要同时控制高血脂、HUA。与文献报道[7]相比,本组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率、血脂水平也较高,考虑与本地区为沿海城市,人们进食较多高胆固醇、高嘌呤海鲜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血脂、SUA升高与痰湿壅盛关系较大。表明痰湿壅盛是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的主要病机。中医学古籍中虽无"血脂异常"之病名,但其关于“脂”“膏”的论述与现代医学的“血脂异常”非常相似。古人认为,本病多发生于“肥贵人”,乃“膏粱之疾”。《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这意味着本病的发生与肥胖、过食肥甘厚腻密切相关。素体脾虚或过食肥甘厚腻有碍脾之运化,脾之运化失常,则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变为痰浊。因此,痰湿内阻是血脂异常的基本病机[8]。现代大量医学临床与实验研究已证实了高脂血症为血中之痰浊.。

《金匮要略》有:“盛人脉涩小,……历节疼,不可屈伸”的论述则阐述了肥胖脾虚湿盛体质易发痛风之病机。现代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也是代谢紊乱所致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使过多的尿酸停于体内形成有害之物,与“浊”相似[10]。

总之,本研究结果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润霖,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60.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2.

[3]心血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专家共识专家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4):253-256.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5]赵文华,张坚,由悦,等.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06-309.

[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1-30.

篇7

ABPM相关问题

ABPM的一般概念

ABPM是指患者配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连续24 h记录所测量的血压。测量的数值包括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动脉压、心率、日问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每小时平均血压、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较日问血压平均下降的百分数等。ABPM在临床上可用于了解血压昼夜节律,检测其晨峰现象及变异性,评估血压升重程度,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

进行ABPM的注意事项

所使用的检测仪应符合国际标准如英国高血压学会(BHS)、美国医疗器械检测协会(AAMI)或欧洲高血压学会(ESH)的验证标准。ABPM在佩戴设备时需要按照规范操作,注意袖带位置与松紧度等。日问测量间隔以20~30分钟为宜,夜间测量间隔可适当延长以免影响患者睡眠。血压读数应达到应测次数的80%以上,最好每个小时有至少1个血压读数。在血压监测过程中,嘱患者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但在袖带充气时需立即停止上臂运动,使其充分放松,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ABPM的正常值

ABPM的正常值推荐以下国内参考标准:平均值

ABPM是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的最佳方法,大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ABPM比诊室血压对预后评价的价值更高。应用ABPM来调整方案对指导临床高血压的治疗也有重要意义。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的理想有效结果应是24 h均有效控制血压,而ABPM能帮助了解药物是否24 h有效及有效的时限、强度,是否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等。

HBPM相关问题

HBPM的一般概念

HBPM是指受测者在诊室外的其他环境如家庭环境内所测量的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和检出隐匿性高血压。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患者在家自测血压;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及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中也认为,自测血压对患者有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认为,HBPM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参与意识,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HBPM注意事项

由于HBPM简单易行而且更加经济,因此近年来在广大人群中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需要指出的是,HBPM多由非专业人员完成,因此正确掌握血压测量技术和选用合格的血压测量设备对于获得真实的HBPM数值至关重要。对于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1~2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2~3遍,根据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 h,服降压药前测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者,建议增加自测血压的频率。需注意的是,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过于频繁的测量血压可能会因不易察觉的心理紧张而造成血压升高,因此对于有焦虑或抑郁倾向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血压测量次数。

HBPMiE常值

HBPM对于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与诊室血压测量标准有所不同,2010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HBPM≥135/85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ABPM,HBPM及诊室血压的比较

篇8

目前,受医学条件的限制,高血压尚无法完全治愈,只能终身依靠药物控制,就像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一样。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就可能导致心脏、脑血管,肾脏多个脏器的损害,尤其是老百姓十分担心的中风(卒中)更是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患者应主动就诊,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控制高血压。

降压治疗是一门学问,不可以自己随便用药,一定要有心血管医生做指导。也就是说,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定期到门诊随访,由医生根据血压水平调整降压药。有研究显示,到门诊就诊次数少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差。其中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 患者对高血压不重视,当然平日也不会想到看医生,更加不会坚持用药和监测血压。

2 降压治疗处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即有头痛、头晕、手脚发麻,才想到降血压,没有症状就停药。其结果是,停药一段时间后,降压药作用消失,血压又逐渐升高。

3 患者不就诊,缺乏和医生的交流,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一些患者认为血压虽然高没有症状就不用去医院治疗:另一些患者害怕降压药会使血压降得太低,擅自停药。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保医疗体系的建立,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在住院病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老年患者依从性差、健康观念淡薄,常常处于被动治疗的地位。因此,在老年病人住院期间,我们要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健康教育,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1.1 实时心理疏导,维护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 老年病人住院后,由于常规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而极难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儿女不能经常在医院陪伴、照顾,老人会感到孤独、寂寞,并因此而焦虑、烦躁。在治疗中常常因为一点小事,都可以引起情绪波动。这样会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其结果必然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诱发或加重病情。作为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首先要尊重、关心、爱护病人,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听取病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耐心,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了解其心理特点,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与护理。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1.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维持正常体重 高血压病与身高、体重、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据美国心脏协会研究,过多摄入任何类型的糖,不仅引起肥胖,而且是引发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的重要原因。所以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有助于降低血压,从而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

高血压病人饮食宜清淡,忌食动物内脏,动物油类。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对合并心衰患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刺激性饮食及腌制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山楂、大蒜、海带、芝麻等。

1.3 吸烟与饮酒 吸烟可降低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利于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还有,香烟里含有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管腔变细,周围小动脉的阻力增加,这就可以导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进一步升高,更容易造成“中风”。所以,高血压病人应尽早戒烟。饮酒宜少量、有规律,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的指南中指出:少量饮酒,大约每天15克(相当于6%酒精度啤酒250ml,12%酒精度葡萄酒125ml,烈性酒25ml,可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1]。

1.4 药物指导 高血压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需终生服药是本病的防治难点,再加上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生活自理能力均下降,服药常不规律,血压难以控制,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加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指导尤为重要。首先,降压药物应采用较小、有效的治疗量。其次,选用长效剂、控释剂和缓释剂,这样可以减少服药次数,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还可以持续维持降压药物的浓度,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如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另外,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即个体化用药。高血压病人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保持血压的稳定。

1.5 休息与运动 高血压病人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应多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要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建议运动时的最佳心率=180-年龄,超过这个心率后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老年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这对高血压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2 健康教育的实施

2.1建立健康教育评估表 由责任护士根据评估表的内容对病人的饮食、运动、用药等予以具体的指导。

2.2 建立宣传册、宣传栏 将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印成小册子,给患者人手一册;在病区宣传栏内对高血压病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册、宣传栏的内容要定期更换,使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先进性、实效性和实用性。

2.3 建立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通过电话随访,了解病人的需求;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个性化的追踪服务,并提醒病人随时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篇10

因此,我们平时就要规律的审查一下自己的健康状态,不给“小怪兽”有可乘之机。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对于中老年、病史较长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每年能有1~2次“常规+选择性”体检,尤其是不良生活方式较多,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应该重视健康检查,检查间隔可根据就诊医生建议进行。

那查什么呢?这里有一些检查推荐建议供参考。

基本项目

和一般人体检的项目差不多,可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推荐每个高血压患者都要进行检查。

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腹围、生活方式;

血压测量;

血生化:血钾、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

血常规;

尿液分析:尿蛋白、尿糖、尿沉渣镜检等;

心电图。

针对不同部位,还有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检查。大家最好在社区医师或者专科医师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项目。

心脏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心室肥大、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心衰等。

推荐项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脑微动脉瘤等。

推荐项目:(增强)脑CT或脑MRI。

肾脏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肾动脉栓塞、高血压肾硬化症、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或慢性肾衰竭等。

推荐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

`眼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视网膜小动脉硬化、视网膜渗出和出血、视盘水肿等。

推荐检查:眼底镜检查。

注意:在体检前,正在服用的药物不可自行停药,即使需要调整服药时间,也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平时留意异常症状

同时高血压患者还要明白:健康检查只是初步评估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血压控制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手段,切不可因为一两次检查无异常,就忽视了我们身体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警报”,因为有时候“小怪兽”的战斗策略很狡猾的。

高血压患者常见异常症状有: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感觉或运动障碍等。

心脏

胸痛、心悸、疲劳、气短或呼吸困y、踝部水肿等。

肾脏

多尿、夜尿、血尿等。

外周动脉疾病

手指、脚趾发冷,长时间走路会出现疼痛、一瘸一拐的情况。

视力模糊等。

特别是以上症状或其他一些不适症状短期内多次出现时,即使症状比较轻微,也不可大意,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很可能是高血压已经在对这些器官造成伤害了。

定期随诊

除了健康体检,建议高血压患者也要定期去专科医生那里“报道”,了解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药物。

篇11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65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基础性疾病[1]。人体在高血压的环境下可并发多种疾病, 随着高血压病情的进展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危重急性病变, 致残致死率极高, 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需要终身服药, 因此患者在院外的用药情况以及日常护理措施对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患者离开医院回到家庭后, 往往对疾病的治疗、护理无法完全坚持或不够重视, 从而导致病情反复或血压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为此, 本院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纳入本次研究,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社区护理组, 各60例。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2]。常规组中男31例, 女29例;年龄39~85岁, 平均年龄(65.78±11.45)岁;合并疾病:糖尿病23例, 哮喘6例, 冠心病26例;疾病史:心脑血管手术介入治疗史12例, 心脑血管急救史8例。社区护理组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38~87岁, 平均年龄(65.92±12.06)岁;合并疾病:糖尿病24例, 哮喘4例, 冠心病27例;疾病史:心脑血管手术介入治疗史11例, 心脑血管急救史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 采取常规护理, 于离院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 叮嘱院外注意事项等, 说明复查时间, 留存患者联系方式, 向患者说明院方急诊联系电话等。

1. 2. 2 社区护理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①于患者离院前建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及高血压疾病信息;建立社区护理微信群, 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邀请患者或家属入群。②宣传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短信、微信等形式定期向患者发送高血压疾病知识、护理要点、饮食建议、血压监测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宣传, 定期以电话形式进行回访, 对于无法接受短信、微信的患者通过家访或邮寄宣传资料的方式进行宣传及血压监测。③制定护理干预方案:通过短信、微信、电话或家访等方式与患者建议有效沟通方式, 了解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倾听患者主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并实施。④心理干预:高血压疾病是终身性疾病, 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近些年来发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因此年轻的患者由于今后需要终身治疗以及影响工作生活而易发生心理问题, 老年患者则由于长期用药而产生厌倦、烦躁等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问题在高血压患者群体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通过微信群聊的方式以真实的病例激励患者积极治疗高血压, 鼓励患者参与群内讨论;通过微信私聊、短信或电话主动与患者沟通,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专业干预, 疏导患者心理问题;联络患者家属共同开导患者, 以患者感兴趣的事情激发患者面对疾病热爱生活的动力;如因医疗保险等问题造成的心理负担, 则联系主管医师选择患者更易接受的药物进行治疗, 必要时联络社工解决患者困难。⑤生活干预:向患者说明不良生活习惯, 例如休息不规律、吸烟、酗酒、易怒等对高血压疾病的不良影响,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患者提供以低盐、低胆固醇、低脂为宗旨的日常饮食建议, 定期向患者发送高血压食谱, 鼓励患者间分享饮食心得;指导患者开展体育锻炼, 说明每次适宜的运动量, 录制锻炼小视频利用微信群与朋友圈发送向患者提供示范。⑥疾病护理:说明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叮嘱患者千万不可擅自增减药物用量, 指导患者监测血压方法, 或来院测量血压的时间, 讲解性低血压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 叮嘱患者有不适感时可通过电话、微信或来院等方式主动与主管医师沟通。

1. 3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均随访6个月, 统计首次到院就诊时及护理6个月后的血压水平并进行对比;护理6个月后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进行对比。

1. 4 评价标准 心理状态采取SAS量表及SDS量表进行评估;SAS≥50分为焦虑症状评估标准, 得分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SDS≥53分为抑郁症状评估标准, 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采取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估[3], 量表分为身体感觉、认知功能、健康状况、睡眠情况、生活满足5项, 每项的满分均为120分, 得分越高评估项目的情况越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 由患者或家属评定,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血压水平 两组就诊时血压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低于本组就诊时, 社区护理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

2. 2 心理状态 社区护理组患者心理状态SAS评分为(42.64±9.87)分、SDS评分为(41.84±6.95)分, 显著优于常规组SAS评分(51.37±10.29)分、SDS评分(50.62±10.74)分(P

2. 3 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

2. 4 护理满意度 社区护理组患者非常满意35例(58.33%)、满意24例(40.00%)、不满意1例(1.67%), 满意度为98.33%;常规组患者非常满意27例(45.00%)、满意12例(20.00%)、不满意21例(35.00%), 满意度为65.00%;社区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χ2=22.26, P

3 讨论

生活质量是指个人在日常与社会生活之中的主观感觉与客观能力[4]。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水平, 易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疾病本身的并发症也可影响患者机体功能, 因此在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高血压疾病护理的重要课题。

本次研究中, 作者通过建立社区患者档案全面的掌握患者的个体情况, 通过各种形式与患者建立起有效沟通渠道, 提高了高血压疾病知识、护理措施、日常注意事项等的宣传效率, 使患者与家属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高血压疾病, 从生活、饮食、运动等各种日常细节入手全方位的控制血压水平。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专业心理干预, 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调动起患者抗高血压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降压效果。经数据分析, 社区护理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

综上所述, 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建议于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建秀, 陈水琼, 叶翠华, 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当代医学, 2013, 19(9):119-120.

[2] 琼.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