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养生课堂

中医养生课堂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2 09:12: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养生课堂

篇1

摘要 中学阶段是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中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战场,主阵地,科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课堂教育 科学教学 培养 创新意识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努力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科学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科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从这个过程中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战场、主阵地。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本人结合自己在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氛围

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着重要作用。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增进对所提问题意义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案例1: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出示鱼的模型,或者直接解剖一条鲫鱼,告诉学生在鱼体内有一个充满气体的鳔,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鱼在水中的沉浮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通过引导,将思维链接到潜水艇的发明。

二、 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的火花,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案例2:对“测定物质的密度”的探究中,按实验册中的做法,会有少量食盐水沾在烧杯壁,使食盐水的体积偏小,食盐水的密度偏大。有个学生提出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检验方法呢?最后在我的不断鼓励点拨下,他们小组设计出一套不同于实验册中的方案,在测定食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盐水的总质量,再把烧杯中的食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其体积,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食盐水的质量。实验完成后,我叫学生做后面的“问题和讨论”,那位同意竟发现他设计的方案就在上面。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创新的喜悦,这种喜悦要比学生照方抓药做完实验后的感受更加深刻和持久,更加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在科学教材中,大多数物质的性质、制法,是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后得出结论。如果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去做、去想、去查、去发现、去探索,或许能收成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3:H2的实验室制法一节内容,教材是直接告诉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然后用演示实验验证。如果改成让学生自己同时用Zn、Fe、Mg分别与稀H2SO4反应,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总结出“实验室制H2用Zn和稀H2SO4反应为最佳”的结论,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悟到金属与酸反应能产生H2的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思维能力,展现思维创新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还必须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我制订了如下策略:⑴、不断扩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消除原有定势思维的束缚,通过纵向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多向发散思维)的训练,扩大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纵向思维好比在挖深同一个洞,而横向思维则是在试着到别处挖洞(爱德华、德波诺,引自《学习的革命》)。当定势思维把学生禁锢在一个思维通道时,引导学生“试着到别处去挖洞”往往不失为创新的好方法。如爱迪生寻找电灯泡所需用的最佳材料,就采用了此法。⑵、训练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策略。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作出伟大的发现。”但在创造性活动中,仅依靠直觉猜测是不够的,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论证和检验,而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在学习初二物理摩擦时,我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若没有摩擦存在,下例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A、我们不能坐在教室里学习,也无法写字。B、房屋会倒塌,砖瓦会四处飞溅。C、微风可以沿铁轨将火车吹动。D、人可以在地面上自由行走。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摩擦。通过猜测失去摩擦,物体是什么状态,从而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⑶、发展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的策略。因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想入非非,它必须要沿着一定方向、目的而展开,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就有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我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当一切外力作用突然消失的时候,物体将A、马上停下来。B、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一段路程后慢慢停下来。D、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我们常见的物体是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在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依靠创造性想象,思考物体存在的状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需要教师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作为一名专业化的科学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出问题注重宽广性。宽广性是指问题涉及的知识不局限于教材,应与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其它学科内容相联系,将学生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接触过的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加以提炼,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2、设计问题赋予动态性。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3、解决问题提倡探索性。提倡通过合作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丰富的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和谐的教育环境,由于合作学习小组内提供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难度,问题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组成员之间往往有不同的思路和独特见解,彼此可以通过争论、辩驳,吸纳与众不同的观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他们主动探究、大胆思维、不断实践,必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

篇2

一、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类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目的性。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

二、创设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

1、通过课堂提问启迪思维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如果所提的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过难或过易、缺乏提问的方式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具备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2、通过思路教学激发思维

所谓思路教学,就是教师在研究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一条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有目的地促进其发展的科学思路,让学生循着这条思路的正确线索而探索知识的教学过程。

3、通过生物实验活跃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它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来认识、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

2、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根据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而推论某类事物具有该属性,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法能从经验事实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原理,扩大和获得新知识。

3、比较、分类和类比

比较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的本质特点和相互联系。

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

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性,又表现出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这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在生物教学中,训练提高思维品质是我们培养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一个重大突破口。

1、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表现在思考问题时反应灵敏,推理过程简捷、快速。这种思维品质我们可以在生物学习的训练中得到提高,比如辨析概念,归纳类比,遗传计算等。

篇3

二、针对数学课题提出问题

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不同课题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同一课题在不同的课时中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此,课题起着提示学习内容的作用,学生只有抓住课题才能切实领悟到学习的要点、掌握问题的关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便要引导学生针对数学课题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授“圆柱的体积”这一课题时便可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圆柱的体积?2.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3.圆柱体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联系?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回顾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让学生记起教师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知识来解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将圆柱体积转化成立体图形来计算。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便可找来圆柱模型演示将圆柱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一来学生便可看到一个圆柱体变成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这时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质疑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什么形体。这个形体和圆柱体积有什么联系。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便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解决问题。通过演示,学生便可发现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有改变;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形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质疑“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又怎样”,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通过层层质疑,学生最终便可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这就为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经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最后便可明白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而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即V=Sh。这样一来,学生的质疑意识便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也深刻了许多。

三、针对数学知识的迁移提出问题

篇4

要上好每一节课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备好课,还要备好学生,即了解你的授课对象,才能在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运用“注意”规律,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那么,一节课40分钟,如果我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听课学习是很紧张的,这种靠意志努力维持的注意容易引起疲劳而导致学生注意涣散,便注意难以持久,学生听课状态出现游离。如果只凭无意注意来学习,更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想如能应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对我的教学方式、方法感兴趣就可以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之间互相转换,使二者之间有节奏的交替转换,这样使学生的注意持久地指向教学活动,我就能主动的把握好课堂教学。

二、提高教师的技巧和技能才能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如声音、景物、意外事情等因素,足以引起学生产生与学习无关的无意注意,造成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效果。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镇定学生的情绪,比如有的同学上一节课遇到了不愉快的问题,下一节课也不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也有的同学听到老师讲有趣的问题,就一直想下去,不再注意老师接下来的讲解。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放松、镇定、加强主义的目的性。所以教师课堂的创造性与趣味性学生保持课堂上的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同时也要“见好就收”,注意引导学生回归重点。教师创设的或所提供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恰好合适的,这种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又不过分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

三、领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六大技巧

1.重视听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时而指引方向,时而启发诱导,时而鼓劲加油,时而扶持帮助,教者始终处在学生的前列,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嘴,看老师的表情,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头脑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保持一致。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上课分成几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启发引导同学们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

4.当堂弄清。课堂上要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的新内容,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5.理清思路。怎样理清教师的引导思路呢?第一认清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开头怎样引入的,中间怎样分析引导的,最后怎么解决的,都应瞻前顾后地认识清楚。第二“过关斩将”,一条大路不是直的,看有几道弯,有几个关卡,老师带领学生怎么过去的。第三看是否步步有据,环环相扣,每转一个弯,每过一道关,是否顺利通达,还有没有“含糊”的地方。第四要评价老师思路。一般来说老师思路是高明的,要搞清高明在什么地方,用哪些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怎样,虚心向老师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6.抓住关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当老师讲到这些关键地方,你一定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这些关键的地方抓住了,十分有利于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科特点,不少同学往往容易忽视,不管上什么学科的课,总是“听、记、想”,不懂抓住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外语课上不愿意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做分组实验时,自己不动手,光看别人做,自己抄个结果;老师做演示实验时,不注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思考,只是看热闹,这些都是未抓住学科特点学习的具体表现。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实际上,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发展思路、训练要求及教的方法各有特点,学习中非抓住这些特点不可。

篇5

预习前,教师要有要求,明确目标,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过程中不断地鼓舞自己,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达标意识。在预习中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己解决一部分相对比较简单的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预习时,学生要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课前预习中不能达标解决的问题能对学生在课中的学习、探究起到帮助作用,真正做到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预习中对某个知识是在哪个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者与哪些旧知识有相关联系但不清楚时,就在此提问;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或说不出来时,可据此提问。对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出问题,没有形式上的要求。当没达到要求时,要抓住主要问题提问,要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所想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想出合理恰当的问题来。

二、建立和谐关系,让学生愿问

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为学生的“问”做好铺垫,学生求知欲旺盛是他们愿问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对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提问错误的学生不能批评,启发他们换位思考;对于提出富有思考性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对于不愿提问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的课堂上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对于不敢当众提问的学生应该到他们身边去征求问题。思维自疑问和惊讶开始,教师不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巧妙地引出问题,还要积极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由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愿意提问。

三、适时示范引导,让学生会问

教学中,学生起初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未经思索的、缺乏价值的小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使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即:使学生“会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教学的目的。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疑点处找问题,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教学内容的不明白处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结论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进行质疑,启发学生会说。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想好再说,说不完整的补充,不清楚的地方再问,有不同意见的当堂争论,自由发表意见,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与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有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捕捉“问的契机”,不但要会问,还要达到问的准、问的巧、问的新、问的精、问的有价值。

四、及时诱导比较,让学生善问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比较,善于追问。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弄不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而把知识看成零碎、孤立的个体,可就此提问。如学习“四边形”时,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相混淆时,可以通过提问、比较图形来形成知识框架,对性质与判定分不清时,教师要多举例、多比较,让学生理清其区别。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以后,却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有创见地问。如学习“分解因式”时,不知道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是否同多项式的乘法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等问题。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39-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选题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一直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学会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农村学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了。更有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只一味地灌输教材、教案,偶有学生提问,他甚至视其为捣乱课堂秩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应试,学生在“书山题海”中苦战,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另外现在初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问题,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理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学科都在探究的话题,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值得我们去实践中去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新课程: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

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标准》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分类设计,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营造“探究”的“问题情境”。

2、高中生物: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人教版教材共6册,供高中学生使用。必修1、2、3为必学内容,选修1、2、3供学生自行选择学习,高考生物一般是除选修1、3外的5册作为考试内容。

3、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对学习文本实施自主学习之后自发或自觉地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和希望集体研讨解决的问题的一种习惯。

4、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是通过学习个案的集体解析逐步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逐步养成思考思辨探究的习惯。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以期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5、高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高中生为对象,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养成学生“敢想、善问、乐思”为归宿。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理念之首;“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既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知识,更是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创设灵活多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题实验目标和内容

1、课题实验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培养学生如何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形成问题,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逐步在学习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成为学会学习的新型劳动者。

2、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2)如何树立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研究。(3)学生课内外自学中问题意识萌发、发展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对学生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在课堂中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学习的表现,以获得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篇7

中高中历史课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学科能力,人文素质它应该包括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应该包含对人的理性的培养,应该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和人的能力,应该引导一个人的全面而充分的成长和发展。我认为应该把历史课堂当作一个基地,一个锻炼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基地。而能力要求则包括口头表达、快速记忆、分析概括和历史思维等几方面。

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摒弃“死记硬背”,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看法。要求学生像日常说话一样来叙述历史,而教师自己的课堂语言,也应该改变,当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时,可以用“说一说”代替了“背一背”。当然,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之前,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在背诵,甚至在凭着一种念熟了的韵律来“唱”书,完全没有思维的参与。所以必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记忆方法。

二、快速记忆能力的培养

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就会发现他们的记忆潜能是非常大的。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可以采取的是课堂上限时强化记忆,课后抽时回忆的方法。记忆时要“三到”,即眼到、手到、脑到,也就是边看边写边记。写,只写关键字词、记忆要点、句首词或者句中动词。写的速度要跟上思维的速度,即眼、手、脑要合拍同步。这样进行一遍,马上脱离课本进行最大限度的回忆,可参照自己写的字词。回忆不出来的再看书,然后再回忆。这样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但课堂上所完成的仅是初步记忆,若不及时巩固,就会变成有“记”无“忆”,所以还要在课后及时巩固,巩固并不需要刻意拿出时间,不管是走路、吃饭或睡前皆可,但最好是在当天,把所记下的知识进行回想,因为思维的速度可以说是超光速的,所以这个过程很短,只要几秒钟足矣。有了这几秒钟,记忆才算大功告成。如果这时无法重现全部知识,就要在有效时间内再补上空白。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大部分的有心学生都已掌握了这种记忆方法。但如果学生眼中的知识凌乱无序、毫无章法的话,相信这种记忆法是行不通的,所以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把知识变得有条有理,这就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讲新课之前,我都会拿出几分钟让学生预习。而预习的过程便是学生学习分析和概括的过程。起初我只让他们看一段,然后分析所讲述的主要问题,从几个方面讲述的,有几个要点等等。这样按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象到本质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知识体系和结构,正如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的结构,那么这种理解就能使你独立前进”。

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有了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进而掌握了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这个过程,必然使学生慢慢地学会历史思维的方法。他们知道,学习一个历史事件,首先要搞清楚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也就是说,对一个历史事件,要从时代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掌握。这样,学生就知道,历史其实是一个整体,任何看似“分散”的历史知识从客观上看都是一个整体,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了这样的体会和认识,他们就不会再把“历史”肢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填空题、选择题或问答题来进行死记硬背了。可以说,正是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会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历史现象间的本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篇8

首先,新课程呼唤新型的教师,意味着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地理教师不仅需要吸取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精华,更需要培养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新思想、新手段,使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深化,知识面更加广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档次。

其次,充分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设施、环境和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有机联系。教学设计是在对这个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上构建出的教学实施规划,以及部署规划实现的步骤,以追求最好的教学效益。新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和设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呢?一是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明确哪些是结果性目标,哪些是体验性目标。二是要认真进行“学情”分析,这是教学设计重要的前期工作,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扬长避短,制定出合理的基于课程标准且有所拓展的教学目标,选择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三是努力编写出较为优秀的教案。地理教案是地理教学实施方案,是文稿形式的教学设计,是在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是教师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行动纲领”。那么,优秀的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⑴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每一课的导入,是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直接影响这一堂课的成败。导入最好是选择学生有所了解而又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⑵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制定适合我们班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对于地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地图,因此,精心进行课件制作,使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并合理利用;⑶加强集体备课,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教师备好课、编写好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科学而严谨、生动又活泼,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生动而有效的学习情境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较快地进入学习情景,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进行活动和探究学习时,教师先要给学生有一个知识的铺垫,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组织安排活动,自己充当活动的各种角色。促使学生在地理活动中运用五官四肢、运用大脑,从而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充满乐趣游戏的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在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全世界;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地理扑克、地理棋的使用等等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中一方面表现出对活动具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自始至终体现出了参与的积极性,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主动地掌握知识。

另一方面,从参与活动的范围上,是人人都卷入其中,全员参与。变以往的“师问生答”为“畅所欲言”,学生的“纹丝不动”为 “自由活动”。“师说生听”为“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涉及内在思维和复杂活动方式的一种深层次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学习的保证,离开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有效的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活动,对学习地理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动力,才会自己主动去探究、学习。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且学好物理对于其他各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它又是一门高考学科,因为高中物理学科本身跨度大,要求学生本身的素质高,而在高考中物理平均分却比较低,这造成学生对物理产生了一定的畏惧情绪,甚至厌学。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我学不会,于是对其产生放弃的心理,故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直接兴趣来引起学生的间接兴趣,然后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结合,再把学生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使学生觉得物理这门学科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里面有他们很多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建立起稳定的长期的兴趣,下面就来谈一下具体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不仅与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还与其心理状态有关。因此,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和谐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中的消极被动状态,使他们把物理学习当做一件乐事。

1对学生施行情感渲染和情感投资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极易感染学生。当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学生的情绪,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以便于接受信息的输入。另外,在教学中要用真诚的感情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这种无私的爱,这样就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

2对教材施行情感处理

教学中,教师应该富有情感地讲授课本内容,善于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其中的情感,理解物理意义以及实际应用。有些物理知识本身不含情感因素,但从情感教学的角度看,教师也应尽可能从外部赋予它某些情感色彩,让学生接受这些知识时,同样感受到某些情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做好演示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单调的、静止的,注意就不容易稳定;而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多变化的,注意才能比较稳定和持久。特别是对那些与他们的知识经验相距较远的过分抽象的材料,更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无法保持稳定的注意。经常听学生反映,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是认认真真地听课的,可是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把演示和讲解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用演示实验作为调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中,我们在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时,教师准备一个大的演示用的电流表和一些导线、线圈、条形磁铁、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等器材,在课中进行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而后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来进行探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分发到小组中去,让学生按照教师刚才所做的来重新演示一遍,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结果。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讲解,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最后进行结论归纳。当然,这还没有完,我们接着可以让学生探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教师就很自然地把授课内容过渡到《楞次定律》的内容上去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演示实验把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并且由于有实验教具的使用,学生比较愿意动手,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参与的兴趣,这样一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少有分散的机会了,效率自然会提高了。

三、教学语言要生动

物理学中的模型、概念、规律是大量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抽象和概括,中学生由于受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限制,有些问题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用通俗、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他们,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简单、明白、生动形象和口语化的特点,具有幽默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自己口若悬河,目无学生,而是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的讲解应带有相声、小品的艺术性。这要求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充满睿智和创造性,使教学语言既科学又出人意料。教学中,教师在保证科学、准确的基础上不妨适当地使用夸张、双关、谐音等手法,用幽默语言、趣味的话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应忌以趣为趣,流于庸俗。

四、把机会留给学生,增强其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都希望取得成功,高中生也不例外。所以,高中物理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自信和成功的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取得自信的机会,让其亲身体验成功。比如,在课堂提问时,难一点儿的问题可以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可以给予其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其自信心;简单一点儿的问题就要留给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以此为契机,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留作业时,也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处理,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小小的成功喜悦,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学好物理的信心。尤其是在考试试卷上,教师一定要考虑到普通班学生的情绪,精心设计试题,让其在测试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保护其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这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学习素养是指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修习到的涵养因素,这种涵养因素是关于学习诸因素的函数,也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后天培养形成、有助于持续学习的内在稳定的基本品质。学习素养可划分为四大要素,即学习意识、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学习意识:一般是指学生头脑对学习的一种心理活动,表现为学习的兴趣、求知欲、习惯和心态等;学习技能:是学生伴随学习而产生的技巧、能力等,表现为操作技能、实验技能、信息技能和创造技能等;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累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表现为思维方法、认知方法和应用方法等;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的理想、德行等,表现为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和精神等。

高中化学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力求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因此,高中生学习化学应具备的学习素养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信息的获取与加工能力、反思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

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第一,以学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最根本的动因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三是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教师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学习。

第二,以学为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去获得。

第三,以学为起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为起点设计课堂教学。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探索与体会

1.以兴趣为先导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前提,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的社会价值。如对于2010年以来备受关注的“地沟油”问题,可以向学生介绍地沟油也不是没有什么用途,比较正规的用途是经过提炼后加入添加剂制成肥皂或加工成普通的油、生物柴油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第二,从社会走进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如“氨的喷泉实验”,在做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后可以补充这样一个实验: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的瓶盖上打个小孔,然后用力挤压形成喷泉,或者观看城市广场喷泉。让学生对比两种形成喷泉的方式在原理上共性与差别,可以让学生对喷泉实验的原理有较深刻的认识。

第三,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学科魅力。如学习“铝的氢氧化物”,苏教版化学1安排实验“将2-3mL 2mol・L-1氯化铝溶液分别加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逐滴加入6mol・L-1氨水,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氢氧化物不溶于过量的氨水。在这里可以补充:往氯化锌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随着氨水的加入沉淀又逐渐地溶解消失。通过现象的对比,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两性氢氧化物都不溶于氨水,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今后在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学习化合物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四,经常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我们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制作化学小报,评选优秀小报并在学校宣传栏展出。

2.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尤其是问题意识

狭义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历史的社会知识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人的意识在学习中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学习的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都是人的意识特征的表现。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自主质疑,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

(1)教师要努力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问或者不敢提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回答错误会被同学嘲笑甚至会被教师批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教师如果能经常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加以鼓励、引导,可以消除学生在提问时的紧张感,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不同见解,教师一定要珍惜和尊重,如果是正确的要及时地表扬,如果提的问题不对也要先对学生的积极性给予肯定,然后加以分析。

(2)要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爱问。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应把备课的重点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自主解决问题上。

3.强化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呢?以苏教版化学1“常见物质的检验”为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如下的探究活动:教师事先给出没有贴标签的浓硫酸、浓氨水、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等六瓶溶液,让学生进行鉴别。通过这样一个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认识到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一看,看状态、看颜色等。如呈蓝色的是氯化铜溶液,呈棕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呈无色粘稠状的是浓硫酸;二闻,闻气味。如打开瓶盖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溶液是浓氨水。对于无法通过看、闻加以区别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则应通过化学反应加以鉴别。

再如,学习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时,可以对教材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作如下探究:通过右室加入的是稀NaOH溶液,而电解后得到的是浓NaOH溶液判断中间使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而不是阴离子交换膜。通过探究可以让学生认识到Na+进入阴极区有两个原因:一是离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扩散;二是受到阴极负电荷的吸引。因为在右室能获得浓NaOH溶液,显然阴离子OH-不能进入左室阳极区,所以使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这样的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对离子在溶液中的移动问题有深入的认识。

篇1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能力是创造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发明与创造无不是从质疑开始,鲁班因质疑“野草叶子为什么能划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子,牛顿因质疑“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因质疑“壶盖为什么会动”而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见,质疑是发明创造的起点。正如法国的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质疑能力的先行养成是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基石。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作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敢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生积极、自觉的学习,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在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物理学的发展源于质疑,质疑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认为老师就是权威,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就是真理。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的能力。我认为学生缺乏质疑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学生不敢或不想提问题。有的学生“怕”老师,不敢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有的学生没有自信,怕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被老师同学嘲笑。

(二)学生提不出问题来。主要体现在:(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扎实,学习不深入。有的学生学习物理还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对物理概念、规律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透彻理解,不能把发现的现象与相关联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提出质疑。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没什么问题可提,或者只能提一些很简单、很肤浅的问题。(2)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质疑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有的学生习惯于接受已有的现象和事实,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懒于把已有的现象和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所以提不出什么问题。

(三)老师不想让学生质疑。有的老师限于课堂时间紧,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想让学生占用课堂时间,也就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其实老师应该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次给学生解答了问题,今后学生会解答一系列问题,反而更节省时间了。再者,像物理这样的理科,一般情况下每一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老师怕学生质疑到后来太深入了,以至于认为浪费时间,或认为即使解答了他的疑问,学生也不一定懂。殊不知学生既然有这样的兴趣,我们为何不能利用课外时间帮其解疑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保持对学物理的兴趣,就相当于为学生请了一位课外辅导老师。

(四)老师没做好让学生质疑的准备。有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设计好问题,没有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没有引导学生质疑的过程,这样学生质疑能力的低下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学生的质疑能力的不足是多方面的,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敢质疑,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身段,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肤浅的,很“愚蠢”的,也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可嘲讽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提出质疑、解答质疑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力求得出最佳答案。

(二)让学生能质疑,抓好学生的基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源;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多做难题才能学好物理,其实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学好了,才能在此之上建更高的物理学大厦。所以在平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固了,才会把物理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对所学知识质疑。高中物理中先把必修一和必修二基础打好,教师在高一时尽量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

(三)让学生想质疑,积极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物理学中有很多知识是我们平常就接触到的,所以在课堂上积极地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下落快”提出了质疑,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上《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首先提问:重的物体是否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用一个小铁球和一个小纸团同时下落做一个演示实验,明显是铁球下落得快;然后用一张纸攥紧的纸团(纸团直径较小)和用三张纸攥松点的纸团(纸团的直径较大)同时下落,结果是一张纸团下落得快,从而得出矛盾的结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质疑的冲动。再如在动量定理的教学中,诸论提到一个实验:“蛋碎瓦全,还是瓦碎蛋全”,结果是瓦碎蛋全。引入这样一个物理情境,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机械能及其转化》这一节的教学中我用这个实验来引入:用大铅球自制一个大单摆,将摆球自平衡位置拉起一个小角度,并且让摆球紧贴鼻尖放手,学生都为我捏了一把汗,结果却是有惊无险。这时我提问:“摆球为什么不会伤到人呢?这里有什么物理规律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质疑。

(四)让学生会质疑,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鼓励学生争辩,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就是海森堡与爱因斯坦等人长期激烈的争论后在海森堡的脑海中骤然出现的。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所以在平常教学中我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例如在讲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将全班同学分为几组,有的组体验两个弹簧秤互拉,有的组体验扳手腕,还有的组体验“互殴”,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让他们谈感受,提问题,互相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

总之,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组合、迁移和转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整个民族创新精神氛围的营造。但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近的过程,是一个能力增强的过程,更是一个个人优秀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争取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有高质疑能力的人、高创新精神的人、高综合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