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发展路径规划

发展路径规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2 09:12: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发展路径规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发展路径规划

篇1

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实践

1国外低碳生态社区实践基本概况

低碳生态社区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区的人口规模都相对较小,300人以下居多,外国相关学者曾根据生态社区所处的位置、规模大小等特征将其分为乡村生态社区、城市绿化带地区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和生态城镇等四种类型[3]。而国外生态社区的建设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开发棕地,减少城市的扩张,保护生态环境。2)提倡绿色出行,通过采取限制停车位设置、进行道路路面特殊铺装等措施,积极倡导非机动车的应用。3)有效利用能源,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与建筑的节能设计。4)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性。

2国内低碳生态社区实践概况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低碳社区的研究处于摸索阶段。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是以低碳为口号,同时以万科、万通、郎诗、当代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策略联盟也发起了低碳绿色运动。固然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我国实际的国情与现状,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和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从社区规模而言,我国的社区人口在5000人~10000人,这无疑从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建设低碳生态社区的难度;从组织管理而言,我国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生态保护重视度不够;从评价指标体系而言,未建立合理的低碳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进行界定,这些都是我国低碳生态社区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低碳社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与运营体系中,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与使用管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实现它们的分步发展与整体协调是实现低碳生态社区的重要途径。

1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

1)土地布局规划: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的空间布局形态。城市的活力在于不同城市功能的混合和人类活动的流动,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为土地使用的混合和多元化提供可能[5]。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使居住区与商业区彼此分离,从而造成多样性城市生活的消失,人文气息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因此,在低碳生态社区规划中,应首先抛弃功能主义的束缚,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在社区中合理布置商店、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增强社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创造更好的邻里关系,也可以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2)交通系统规划:步行交通系统与绿色出行方式。社区对内交通应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保障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之内,以减少居民的出行需求,达到减少机动车交通为目标。同时在社区对外交通规划中,为营造低碳生态社区,社区内应提供良好的交通联系,包括公交车线路和轨道交通线路,倡导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倡人们采用更为绿色的出行方式。3)社区生态环境系统规划: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应注重内在各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各种生态流的畅通[5],使社区生态系统向有序理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利用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中和”功能,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增加社区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交换,保持社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2建筑设计与建设的可持续性

1)建筑的高效节能设计:绿色建筑应注重使用保温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同时高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自身达到自给自足的可持续状态。具体做法如:可在建筑的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采用外墙隔阴和屋顶隔热的措施,控制建筑物对热量的吸收;采用自然通风降温手段减少耗能与空调费用。2)健康环保建筑材料:在城市低碳生态社区的建设中,采用的健康建筑材料不仅仅是人们对安全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这类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延长住宅的寿命,有利于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城市低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使用管理与运营体系的可持续性

篇2

中图分类号 TP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09)10-0067-02

路径规划是指机器人从起始点到目标点之间找到一条安全无碰的路径,是机器人领域的重要课题。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路径规划技术,它分为基于模型的环境已知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基于传感器的环境未知的局部路径规划。本文综述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发展状况,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根据机器人工作环境路径规划模型可分为两种:基于模型的全局路径规划,这种情况的作业环境的全部信息为已知;基于传感器的局部路径规划,作业环境信息全部未知或部分未知,又称动态或在线路径规划。

1 全局路径规划

全局路径规划主要方法有:可视图法、自由空间法、栅格法、拓扑法、神经网络法等。

1.1 可视图法

可视图法视移动机器人为一点,将机器人、目标点和多边形障碍物的各顶点进行组合连接,并保证这些直线均不与障碍物相交,这就形成了一张图,称为可视图。由于任意两直线的顶点都是可见的,从起点沿着这些直线到达目标点的所有路径均是运动物体的无碰路径。搜索最优路径的问题就转化为从起点到目标点经过这些可视直线的最短距离问题。

1.2 拓扑法

拓扑法将规划空间分割成具有拓扑特征的子空间,根据彼此连通性建立拓扑网络,在网络上寻找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拓扑路径,最终由拓扑路径求出几何路径。拓扑法基本思想是降维法,即将在高维几何空间中求路径的问题转化为低维拓扑空间中判别连通性的问题。

1.3 栅格法

栅格法将移动机器人工作环境分解成一系列具有二值信息的网格单元,多采用四叉树或八叉树表示,并通过优化算法完成路径搜索,该法以栅格为单位记录环境信息,有障碍物的地方累积值比较高,移动机器人就会采用优化算法避开。对栅格的改进采用以障碍物为单位记录的信息量大大减少,克服了栅格法中环境存储量大的问题。

1.4 自由空间法

自由空间法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采用预先定义的如广义锥形和凸多边形等基本形状构造自由空间,并将自由空间表示为连通图,通过搜索连通图来进行路径规划。自由空间的构造方法是从障碍物的一个顶点开始,依次作其它顶点的链接线,删除不必要的链接线,使得链接线与障碍物边界所围成的每一个自由空间都是面积最大的凸多边形。连接各链接线的中点形成的网络图即为机器人可自由运动的路线。

1.5 神经网络法

可视图法缺乏灵活性,且不适用于圆形障碍物的路径规划问题。神经网络法用于全局路径规划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算法定义了整条路径的总能量函数,相应于路径长度部分的能量和相应于碰撞函数部分的能量。由于整个能量是各个路径点函数,因此通过移动每个路径点,使其朝着能量减少的方向运动,最终便能获得总能量最小的路径。

2 局部路径规划

局部路径规划包括人工势场法、模糊逻辑算法、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等。

2.1 人工势场法

人工势场法基本思想是将移动机器人在环境中的运动视为一种虚拟人工受力场中的运动。障碍物对移动机器人产生斥力,目标点产生引力,引力和斥力周围由一定的算法产生相应的势,机器人在势场中受到抽象力作用,抽象力使得机器人绕过障碍物。

2.2 模糊逻辑算法

模糊逻辑算法基于对驾驶员的工作过程观察研究得出。驾驶员避碰动作并非对环境信息精确计算完成的,而是根据模糊的环境信息,通过查表得到规划出的信息,完成局部路径规划。模糊逻辑算法的优点是克服了势场法易产生的局部极小问题,对处理未知环境下的规划问题显示出很大优越性,对于解决用通常的定量方法来说是很复杂的问题或当外界只能提供定性近似的、不确定信息数据时非常有效。

2.3 神经网络法

模糊控制算法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固有缺陷:人的经验不一定完备;输入量增多时,推理规则或模糊表会急剧膨胀。神经网络法则另辟蹊径。路径规划是感知空间行为空间的一种映射,映射关系可用不同方法实现,很难用精确数学方程表示,但采用神经网络易于表示,将传感器数据作为网络输入,由人给定相应场合下期望运动方向角增量作为网络输出,由多个选定位姿下的一组数据构成原始样本集,经过剔除重复或冲突样本等加工处理,得到最终样本集。

2.4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以自然遗传机制和自然选择等生物进化理论为基础,构造了一类随机化搜索算法。利用选择、交叉和变异编制控制机构的计算程序,在某种程度上对生物进化过程作数学方式的模拟,只要求适应度函数为正,不要求可导或连续,同时作为并行算法,其隐并行性适用于全局搜索。多数优化算法都是单点搜索,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而遗传算法却是一种多点搜索算法,故更有可能搜索到全局最优解。

3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发展展望

随着计算机、传感器及控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新算法不断涌现,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已经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从研究成果看,有以下趋势:首先,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性能指标要求不断提高,这些性能指标包括实时性、安全性和可达性等;其次,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路径规划。协调路径规划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应用不断扩大,移动机器人工作环境复杂度和任务的加重,对其要求不再局限于单台移动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多移动机器人的合作与单个机器人路径规划要很好地统一;再次,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用于路径规划。移动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所需信息都是从传感器得来。单传感器难以保证输入信息准确与可靠。此外基于功能/行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这是研究的新动向之一。

总之,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技术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也没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任何场合。在研究这一领域时,要结合以前的研究成果,把握发展趋势,以实用性作为最终目的,这样就能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引言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危害,其可持续发展进程受到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人们居住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林区经济效益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可持续发展内涵概述

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政府加大了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协调。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环境发展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其可持续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林业生产包括森林产品、木材等相关林木资源经营活动。林业生产经营不仅包括对林木的采伐,还包括对林木的保护和更新,使林木资源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给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开展林业生产时,要根据林业生态环境的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保证林业生态系统不受到严重破坏,使林业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健康的持续发展,使林木资源能够持续更新,而不是被无休止的完全开采,使林业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增加。

2、我国林业管理工作的现状

2.1采育失衡,森林资源锐减

采育失衡是现阶段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林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普遍存在于我国林业资源生产管理过程中。当今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该种现象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树木生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树木更新速度。技术性的保护与培育对林业资源长远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林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育,进一步加重资源匮乏现象。树木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难以满足大量的木材需求,继续进行砍伐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长时间没有形成对林业资源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

2.2林业产权结构模式单一,林业基础设施薄弱

林业资源产权范围属于公有制,不属于地方或者具体单位,因此,林业资源经营以及管理方案都是由国家直接下发。但该项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完善的制度对地方进行补贴以及基础设施缺乏都是其重要表现。林业资源管理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资金不足会对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母本上促进林业资源管理与经营。

3、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3.1加快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繁荣的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弘扬生态文明为核心,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全面系统地宣传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摈弃落后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大力宣传森林文化、树文化、花文化,使更多的人认识生态文化,接受生态文化,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林业,凝聚更多力量建设林业;二是加强生态文化产品建设,围绕森林文化、古树名木,大力开发、挖掘、收集、整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价值的文艺、影视、歌曲、舞蹈、书画等生态文化产品;三是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选择生态教育内容丰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革命纪念林、树木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作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加强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和文化展示建设。划定特定区域,开辟专门的纪念林、纪念树营造基地,组织群众积极营造“友谊林”、“三八林”、“青年林”、“结婚纪念林”、“名人纪念林”等,展现森林的绿色文化、生态文明和人文历史。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林木认养、认领、认建工作。全力抓好各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文化博览园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在传播生态知识、生态文明教育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面的作用。

3.2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完善

国家应当制定并颁布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比如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并开展了重点保护和建设,需要结合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强当地群众开发和建设自然保护的积极性。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多种生物展开保护,在保护区内设置不同的监测点、物种养育点,实施监测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物种,救治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并积极引进促使自然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外来物种,增加保护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旅游、科研、生态保护研究等相关行业发展,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

3.3促进区域化经营的发展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自然资源环境基础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决定,其实践过程也主要依赖区域复合系统,通过政府、公众与市场的相互协作实现。基于林业部门难以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所有经济、森林发展、生存的问题,需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并综合调控区域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手段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才可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符的经营途径和经营模式,从而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要取得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与保障生态效益,同时足够地认识目前林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障碍,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并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市场机制,开展多种经营模式,以推进科技研发并创新林业产品,努力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和融入到林业发展整个过程中,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4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这一精神,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在充实内涵、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扩展“337”发展方式,跨越与经济社会接壤的“围墙”,实现发展的新突破。“337”发展方式即“三融入、三合作、七开发”,就是:融入各类学校,开展校际合作;融入大中小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开展校地合作;在开发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培养人才平台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产学研合作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生源基地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就业市场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多体制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上实现新突破,在开发服务社会新领域上实现新突破。

“133”战略发展目标:“1”是一个核心目标:即建成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3”是勇创三个办学新特色:即学校特色―――和谐多元,精细敢为,精细化成为学校的新标识;专业特色―――工、文为主;人才特色―――“合格+特长”,彰显“1-0”,蓝(领)白(领)皆有,一线岗位技术与管理能力俱佳。“3”是打造三个全国知名品牌:即“文化校园”建设品牌,学校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先锋工程”品牌,党建工作进入全国高校先进行列;“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力争上游。

在服务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学校确立了“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开发办学”的“三开”办学理念,专业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按需设置,随需调整,特需订做,把全面培养、系统培养、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校政、校企、校校合作,坚持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提高知识、素质、能力,学生就业好。通过增设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和差异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强化了实践育人环节,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了“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率连续10年超过90%,毕业生在黑龙江东部地区就业的超过20000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推广高校”。

二强化政校合作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根据此精神,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推进我市人才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建设,创新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模式,鸡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黑龙江工业学院就共同创建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构建了以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学生创业资讯园等为载体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施“政校合一”共同助推的就业工作新模式,政府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进入人才密集的大学校园,发挥大学现有的资源优势,联合开展以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共同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双方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办公合署、隶属不变、经费各自独立、互利共赢的紧密型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学院以为联合体提供办公、教学场所、师资和学生资源作为联合的基础;人保局以为联合体提供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工作人员、服务机构、工作经费和建立人才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为联合的基础。合力打造公共就业窗口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市场。双方在大学校园内共建鸡西市人力资源市场和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才市场,资源共享,办公合署,履行各自职能和交叉职能,共同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工作。整合鸡西地区的人才中介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以及就业、社保、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资源,联合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交流、人才测评、职业介绍、创业项目推介、小额贷款、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公共就业创业相关业务服务。合力做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以人保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部门为主体,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作用,双方在大学校园内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合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政策指导、形势分析、择业观念、求职技能等为重点内容的培训和服务工作,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一体化服务新格局。以大学为主体,在大学校园内,共建鸡西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重点开展大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和创业实践、创业思维交流等方面的职业素质培训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的需求,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与省教育厅三方共建“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培训。黑龙江省政校联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场会在鸡西召开。政校联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经验在人社部组织的“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专题介绍经验。得到国家人社部推广至全国。

三强化校企合作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工业学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总体要求,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充分发挥其“总调度”的作用,与院系保持密切联系,促成了企业用人与院系专业人才紧密对接。先后与黑龙江建龙钢铁集团、北京宝瑞嘉酒店、北京永晖集团、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比亚迪汽车制造公司、苏州华硕集团、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办学,以市场为导向,针对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开设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增强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适应就业技能的培养,2011年以来学校每到第三学期就开展教学实践,学校每年1000多名学生赴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参加社会实践,到工厂实习,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学校还积极创新“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比亚迪、昌硕集团、苏州华硕集团等就业基地深入开展“2+1”、“1.5+1.5”等校企合作的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质量。

四强化学生职业、学业规划

每年5月是学校大学生职业(学业)生涯规划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节是学校与社会各界携手联办,推动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型系列活动。规划节以“规划人生成就未来”为主题,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和学业设计、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职业技能展示、成功素质训练、校系两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六大系列活动为载体,构筑了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通过一个月的系列活动及比赛,使同学们认清了就业情况,提高了就业规划意识,参赛选手通过应用科学的职业测评系统,从自我认知、家庭影响、学校教育、职业环境、专业特点、能力天赋、社会需求等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认真审视自我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自信地设定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为今后的职业发展,以及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每期活动聘请专家以“创业的理念来领航我们的生涯”为题,以“选择+努力=成功”为题等,围绕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如何提升个人素质,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及我国目前的就业创业形势和教育体制进行了详细解读。学校万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聆听讲座。

五强化“大思政、大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以东、西方经典的成功学思想理念为基础,以职场需求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主线,以浅显易懂的成功案例和寓言故事为内容,以养成教育和激励训练为模式,以交流互动和赏识引导为方法,以鼓励参与和室内外实训拓展为特色,以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自信竞争、忠孝感恩、诚信品质、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敬业态度、沟通协作、自我管理、知行养成、不畏挫折和追求卓越等职业素养为训练项目,采取有氧训练、激励训练、拓展训练、理念交流、感悟分享、延伸指导等循循善诱的方法,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自律教育、职业发展教育、职业素养提升教育、就业能力培养教育、正确择业与自主创业等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充分利用清晨校园有效的室内外实训环境,采取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群体互动模式进行教学训练。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交流互动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体现了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教育生命的心灵互动的教学特点。学员参加训练与本专业相结合,与自身个性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与科学就业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科学就业成功素质训练,效果显著,创建了“大思政,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责任心,培养执行力等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适应。为将来科学发展走向成功做好准备。

六推进大学生就业“三网”建设

坚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成功理念指导学生学习,以创业的理念指导学生就业,确保学生普遍就业,高层次就业,自主创业。实现毕业生就业“零距离、零库存”的就业工作目标。更好地适应当今就业创业的推荐实际需求,提升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素质,对就业能力超市全面改造,针对学生求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实际需要,学校投资100万元添置设备,建成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功能实践区。

为打造“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即:“两全”即强化全员抓就业,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后全过程抓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三网”即完善天网、地网、人网为核心的就业工作平台建设;“四业”即毕业生能就业、可择业、择高业、敢创业。2011年2月以来,黑龙江工业学院围绕争创“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齐心协力,积极开展工作,就业工作不断有新突破。

“三网”就业推荐模式是我校结合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和高校就业工作实际,提出的以“天网”、“地网”和“人网”三个网络(NET)为平台,建立沟通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就业工作综合服务模式,也是我校就业能力超市建设和应用的主要依据。

所谓天网就是利用互连网等现代通信信息技术,与遍布全国的就业推荐基地、信息站、信息员紧密联系,实现跨时空的就业推荐信息沟通网络,有效快捷地传递就业推荐信息。目前黑龙江工业学院建成了万兆校园网和具有独立域名的黑龙江工业学院就业资讯网(),形成了纲举目张的天网管理和应用平台(企业、人才市场、校系及学生四级信息化管理)。就业能力超市通过创建的黑龙江工业学院就业资讯网络平台,与全国60余家优秀的人才网站和企业网站建立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合作协议;同时免费为招聘企业提供网络空间宣传企业文化和适时招聘信息,为毕业生建立人才信息库和免费提供网上求职服务;利用短信平台为应届毕业生个性化求职信息;通过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为全校同学提供免费的网上职业测评服务。

地网就是学校与我校在全国各地的就业基地、信息站及我校优秀大学生创办的以创业拉动就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季节性批量提供就业信息和即时性传递岗位需求相结合,同时为我校前去求职的毕业生提供接待服务和就业安置等工作。就业基地一般建在能长期、稳定录用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信息站一般建在各地的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等就业中介机构。目前黑龙江工业学院的就业基地和信息工作站已达160个。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49-01

当前,我国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但是只有少部分能够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当前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加强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改变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在就业压力巨大、竞争激烈的今天,促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是相当重要的。从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情况看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缺乏实际的就业指导方面,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表现的很茫然,这也表示必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清晰定位,正确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活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更高,同时为保持市场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就业观念,选择自己向往的职业,引导大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正确定位自身价值,促使其认识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便其采取正确的计划实现目标。同时,有针对性参加实践性的活动弥补自身不足,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激发自身的潜能,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制度是以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机能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忽视了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发展情况的结合,所以需要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就业方式进行培养。大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人生机制,但是其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给予其正确的指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实际的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培养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起步较晚,当前仍是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当前,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

由于我国缺乏针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系统研究,导致其仍旧停留在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上的教育,缺乏针对实际市场发展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分析。在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上,还仅仅针对毕业生和就业的指导,对大学生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系统性的指导。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意识的淡薄

众多的应届毕业生求职时都是将待遇与机遇作为求职的第一要素,导致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市场需求以及就业形势相违背,职业价值观模糊,导致大学生的求职就业的压力和负担加重。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身职业方向的调控,学校教师只是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三)缺乏专业的人员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指导

我国教育事业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导致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忽视,更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且各大高等院校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大多数都是德育教育、学工处教师、就业指导部门人员进行指导,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会议多为各院系书记、辅导员等,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所以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效果差,不能够很好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

三、改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建议

(一)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树立适合自身的职业理念,所以高校应将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并且根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侧重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楚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增强器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为日后的求职打下基础。

(二)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培养

职业规划指导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或者进修。同时聘请校外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咨询指导,逐步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教育人员。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通过以上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情况,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蓝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篇6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社会成员在获得生理和安全需要之后便考虑社交、知识和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一个企业组织的信息行为除了符合上述信息化的行为定义外,其行为特征发端于组成成员的集体诉求,因此同样遵循这样一个需求规律。即在企业占有一定市场、形成较为稳定的经营环境之后便可望扩大自身影响、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IT)的诞生促进了此类需求的发展,但这个过程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一)信息技术辅人律

人类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但自身生理机能存在一定的极限,例如听觉和视觉终究达不到“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程度,所以,在对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产生极度渴望的需求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被发明和发展出来。信息技术产生发展的目的是辅助人类从事各种活动,不管其诞生的形式如何曲折神奇,符合人类的需要是其存在的理由。目前的信息技术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每天产生的“新技术”令人眼花缭乱,但被人类认可、对各类组织有用的信息技术才符合发展规律,才能长久保持并完善。

(二)信息技术拟人律

符合“省力法则”是人类进化的规律和追求,从直立行走到语言产生再到思维器官的发展,无不体现了每一进化过程的“出力最小”的输出结果。再考察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同样表现为:延长和扩展人类各种信息器官的功能和“势力范围”来实现其“辅人作用”,该发展过程的逻辑流程与人类进化非常吻合,表现出高度的“拟人律”。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从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的融合趋势,或者人类操作器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均体现了“技术拟合人类”、“处理仿生大脑”的进化趋势。

(三)信息技术共生律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力来看是“辅人的”,从发展过程来看是“拟人的”,从发展的结果来看则是“共生的”。即,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运行等行为和过程与人类的行为息息相关,可以捕捉人类的格式化需求,在“辅人”和“拟人”的基础上,更多地模拟人类的行为和过程,甚至参与人的判断和思考。目前,信息技术在管理活动的应用,可以看作共生规律的具体表现,因此研究组织行为的特征和需求在较大程度上左右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信息技术倍增律

人类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一种理性思维支配下开展的,狂热的技术背后往往是“成本效益”原则在发挥基础筛选作用。IT的倍增律即反映了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资源与提供效能的巨大优势,其中“摩尔定律”、“迈特卡夫定律”恰当地抓住了这一发展实质,认为未来的人类活动可以借助IT手段,实现多数行为的“零成本”。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倍增定律内在的革命性力量,会在各类组织各类信息化行为中得到体现,同时对人类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产生启发和制约力。

上述发展规律可以借助信息化投资行为、路径选择行为和信息化效果之间的关系图来表示,本文暂称之为IPP模型,其含义和结构如图1所示。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对会计信息化的启示

无论从1494年巴却里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还是亨特里克森及利特尔顿的《会计学原理》(1963),均发出这样一个强烈信号,即计算技术是会计发展的基础,但技术的应用关键是会计活动结果的价值。

从信息技术发展史中体现出的四大定律可以看出,人类活动的自主选择与技术进步的路线图是吻合的,这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没有这个吻合度,人类活动就会走弯路,就会“事倍功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化是组织信息化行为之一,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甚至整个社会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也应该按照“四大定律”的要求进行规划实施。

(一)会计信息化辅人律――以满足核算和管理需求为中心

企业信息化手段的扩展和影响的深入为会计信息化实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据IDC(2009)统计,73%的企业构建了独立的网络运行系统,而大型企业几乎100%全覆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引入、应用和扩展要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动力,包括基础信息核算和辅助决策的增值管理,避免当前不少企业在ERP系统上线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追求高投入、高技术含量,而忽视会计的基本功能或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而过度关注系统功能的“丰富多彩”,这些做法违背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辅人律”。

(二)会计信息化拟人律――辅助高端决策科学化而非低端自动化

模拟人类活动的思维过程,发挥IT优势、规避人类主管的低效和失误是信息技术的比较优势,而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工作的承担者,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和实质。在企业全面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大背景下,该规律告诉我们,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管理过程和思维角度的拟人化和科学化,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流程和思路能够结合企业目标、市场环境,比较优势和风险点,从而得出非常规性解决方案。目前,多数企业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自动化,但这只是达到了辅人律的要求,还需要向决策活动等高端的“思考过程”进化,从而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功能的转换,最终达到知识化会计管理的人类思考过程的仿真目标。

(三)会计信息化共生律――构建管理系统的人机和谐模式

会计活动包括技术属性、政策属性、组织属性和社会属性等不同的要求尺度,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应体现出会计工作的共性和特点,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关系引入到信息化工程的各个环节,即建立一体化的人机共融模式,包括信息技术与会计规则、会计数据、企业目标、管理需求等运行环境和内容的融合,在ERP集成化运行环境下,更要强调人与技术、组织与系统的融合关系,将会计信息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和标准、系统界面和人机交互关系等固化到会计信息化的整个设计和运用过程中。

(四)会计信息化倍增律――克服技术依赖性、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单纯的技术进步并不等同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讲,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技术的倍增律反映了信息技术参与生活和管理活动之后的发展趋势,其所发挥的效用是倍增的乘数关系,其倍增周期符合摩尔定律和麦特卡夫准则,即该技术绝对效用的边际变化率是递增的,符合规模效用的规律和要求。目前,会计信息化的初期布局已基本完成,不少企业围绕AIS建立起了覆盖所有部门和业务的信息化平台,引入的信息技术也相当先进,比如建立在高速互联网上的B/S管理系统、包含闪速异地容灾功能的存储技术、具备数据挖掘和在线联机分析(OLAP)功能的智能决策系统等。但企业管理更多的是战略的规划、规则的制订和风险与机会的选择,依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下的组织智慧。因此,技术的倍增律与系统的倍增律要协调布局、协调发展,避免凌驾于组织控制之上的技术依赖性倾向给管理带来风险。

三、会计信息化的路径选择

依据信息技术的演进规律,可以折射出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可行路径。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提出AIS构建和发展的路径选择的几点建议,以便在与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融合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会计信息化从组织内部走向外部融合

传统财务会计一般强调企业内部的核算管理,但在拟人率和共生率的规律指导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必须走出企业组织边界,将组织内外的信息充分共享融合,借助广域网和宽带技术,将社会信息、市场信息、供应商和分销商信息等作为管理和应用对象,像管理决策的思维过程那样考虑信息,才能真正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效果。

(二)会计信息化从再造会计核算和融合专业判断开始

会计流程是管理流程的一个片断,虽然相对独立,可单独操作,但这种属性和规律越发模糊。在信息技术代替人工处理流程的信息化环境下,必须将会计信息整合到企业流程中去,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体现会计的特色和共性。该流程的再造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将会计事项的确认环节前置到经济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之中;二是将会计核算和处理流程与企业其他子系统的信息处理一道整合为自动化过程,但该处理的逻辑算法和约束规则必须符合会计规范;三是会计决策等高端管理活动应尽量淡化“会计角色”充实“管理属性”,尤其是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等关键问题的定夺与监管。同时,会计专业判断能力应融合至信息化的过程和交付物,应将其确认过程固化到信息处理过程之中,克服人为判断的瓶颈和风险点,将内部控制的思想与流程处理思想一致化。

(三)会计信息化强调从“辅人”、“拟人”向“共生”与集成方向发展

技术沿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由“工具性”向“思想性”渗透是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IT首先作为信息加工工具辅助人们处理信息,进而作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企业活动,最后会由技术性和拟人性向彻底影响组织行为发展,形成共享和一体化的信息化格局。早期的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技术辅人律的体现,目前的会计信息化无论从组织渗透性还是决策依赖性等属性上考虑均可以划归为信息技术拟人律的应用,但信息化绝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终极,向组织共生和大系统集成是IT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会计向组织融合,走向一体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性。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城镇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是旅游者的集散地,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但是贵州省的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在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实施的政策机遇下,如何促进旅游业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从而促进贵州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是新时期贵州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贵州省旅游业和城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见表1)。2012年,贵州省国民生产总值为6802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就达1850亿元。2012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是2003年旅游总收入的16.23倍,旅游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由2003年的7.98%跃升至2012年的27.2%,可以说十年来,贵州省的旅游业为贵州省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与人们追求美好享受的要求不相适应。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游客的时间十分宝贵,每次旅游,都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体验到、感受到更多更美的东西,并玩得舒服、舒心。但是,贵州通往大部分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还不够便捷,旅游宾馆等设施还比较落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太完善,瓶颈制约还比较严重。二是层次较低的旅游产品与游客高品位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贵州的旅游产品多而不精,大多还停留在观光旅游的层次,难以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三是传统的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与旅游业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旅游境外市场疲软,高端旅客少,加快培育高端旅游市场和境外市场的任务紧迫而繁重。

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在近十年来也有着较大的提高,由2003年的24.81%,增加到2012年的35.96%,城镇化率年均增长4.2%。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2003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0.5%,贵州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69%;2012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2.6%,贵州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64%。当前贵州省城镇化总体特征是城镇化水平低,速度慢,城镇就业吸纳能力不强,异地城镇化明显。贵州城镇化水平相当落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块“短板”。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小城镇发展滞后是贵州城镇化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贵州省近年来旅游业和城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低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平均每年14.60%的速度增长,而城镇化水平则以平均每年4.2%的速度增长。从总水平上贵州省城镇化水平高于旅游业,旅游业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快速上升的空间;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快于城镇化,如果不加大城镇化发展的力度,将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从长远来看,城镇化的速度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将会是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瓶颈。旅游集聚地的城镇基础设施、人均教育水平及人均收入的多少,发展速度的快慢,都会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贵州省2012年城镇化率为35.96%,比贵州周边五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的云南省低出将近4个百分点(数据由各省2012年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经整理计算而得)。贵州省与周边五省的旅游资源总量相当,旅游资源的品质高于周边五省,但由于城镇化率不高,旅游集聚地基础设施欠发达、旅游人才欠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程度落后周边五省。2012年贵州省的海外旅游者为70万人,约是贵州周边五省中海外旅游者人数最低的四川省的1/3,可见贵州省的旅游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境内旅游者。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严重限制了贵州省接待海外旅游者的能力,也进一步限制了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这一现象恰好说明了贵州省旅游业和城镇化存在着互动发展的空间。

二、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省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缓慢,制约城镇化进程

一是贵州省旅游住宿接待设施不够完善。接待设施普遍不足,品质不高。总的说来,贵州各地的住宿设施档次很低,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星级宾馆及床位数量尤为不足,主要城市以外的住宿设施更为明显。二是交通设施不完善。多数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差。连接贵州省与海外客源市场的航空通道不畅,省内的航空网络有待完善,接待旅客的公路运输力量不足,尤其是乡村二级公路网络的条件和养护远未达标,崎岖和颠簸的道路、漫长的行程令人难受,使游人旅游兴趣索然无味,这是旅游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三是环保卫生设施不完善。旅游环境不佳。旅游沿线污染严重的工厂随意排放的烟尘、废气、废渣和废水,以及旅游城镇的杂乱的环境、极差的卫生状况等,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旅游者的视觉美感和旅游情趣。景区及服务行业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许多景区的环卫设施不完善,形成乱丢垃圾的习惯从而破坏了当地的旅游环境。四是安全保障设施不完善。交通、旅游景区(点)和服务区缺乏必要的安全标准和设施。如旅行道路的安全设施、必要的照明、停车场行人安全、漂流及其他旅游区的医疗急救设施(包括应急通道)等。

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会影响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可,一方面使旅游景点失去自身发展壮大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旅游景点失去了可以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如果不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等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贵州旅游业品质,就难以推动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更难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城镇化的进程。

(二)城镇建设与旅游环境保护矛盾与冲突

城镇建设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而旅游环境保护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保持吸引物的原有特征的情况下得到永续利用。城镇化为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和人文环境,但同时也在消耗甚至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2]。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阶段,由于经营理念的落后以及市场要求的畸形,存在城市建设混乱,随意排污等现象,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贵州省拥有许多国内和省内著名的景点,围绕这些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在其周围逐步形成了多家宾馆、饭店和招待所。宾馆、饭店排出的污水、倾倒的垃圾及燃烧排出的烟尘,对景区的水体、大气、生物造成的污染,不仅影响了旅游业本身,而且破坏了旅游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使得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受到严重限制,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三)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程度低,未能很好分享当地旅游开发的成果

旅游业的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企业谋得利润。同时旅游开发需要占用当地农户的土地,许多农户最终都只是以获得土地赔偿款的形式出让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实际上旅游业的发展是以农民付出沉重代价换取的。贵州省许多地方政府借招商引资之机,把一些旅游资源廉价租赁、转让给开发商进行垄断经营,将本地农民排挤出整个旅游开发体系之外,很少考虑当地农民的利益,导致一些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与当地农户之间的矛盾,如农户恶意毁坏景区设施等,这不仅给景区的管理造成了不便,还为旅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更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滋生隐患,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三、贵州省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路径

(一)在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城镇化互动发展

1.以发展旅游业为带动,拉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对于该区域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手工艺品、餐饮产品一级特色产品等多种产品的需求,刺激区域内手工业、制造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业产业链;利用旅游业的联动性,形成一、二、三产业的联合,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份来说,绝大多数人口还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在贵州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部分摆脱农业生产,转而从事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旅游景区农民的收入,还为进一步实现城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旅游业带动产业结构和产业模式的调整

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农民由传统小农形态就地转型为现代产业从业人员;提高农民的知识素质和劳动技能;改变传统观念和落后风气;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型转化为第三产业为主导型,进而全面推进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3]。贵州省长期以来受客观因素限制发展缓慢,特别是“三农”基础更为薄弱,而农民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高低对于实现现代化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素。通过大力发展贵州省旅游业,可以将资金、人才及项目等优势资源聚集在旅游区域,通过旅游区域的自身完善,改变农民生活习惯、提高文化素质、掌握非农劳动技能等,进而达到旅游区域产业转型为三产主导的产业结构,推动地区城镇化发展。

3.以旅游节庆活动推动旅游设施的完善

举办国际大型旅游节和民族文化活动,需要依托生态背景及民族文化的支持和相关基础配套的完善。因此,应推动相关城镇生态环境的打造,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国际大型旅游节全面提升区域形象,长期持久地形成对地方资源的整理、创新和管理,全面推进城镇化事业的发展[4]。例如中国·荔波万亩梅花报春节、“茶海之心·凤冈”春茶开采节、贵州油菜花旅游节、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开阳“十里画廊”乡村旅游文化节、中国酒都(仁怀)旅游文化节一级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等几十个由贵州各地举办的国际大型旅游节和民族文化活动都吸引着来之全世界的游客。由此,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投入力度的加大,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既增加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又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在具备发展旅游的区域,以城镇化为主导带动旅游业互动发展

1.以新城镇的建设为抓手,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贵州省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在政府的发展规划中,应考虑在大型旅游景区周边的核心区域建设新区,通过移民的方式,逐渐完成新城镇的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为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提供基础;通过依托著名景区打造特色化城镇,实现了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相关行业的集聚,与城镇化形成互动、可持续的发展[5]。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淇滩古镇建设就是以城镇化为主导推动旅游业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古镇建设中,首先,当地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在离古镇不远处建设新区,转移农民到新区就业安置,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其次,通过政府引导,农民掌握了现代化的生产技能,提升了文化素质,转变了思想观念。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在新区投资发展,围绕地方资源形成移民后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实现农民的就业转型;政府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开拓农民新的生存发展渠道和空间。再次,新区大力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便利的交通网络环境;投资兴建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打造与景区类型相一致的特色城镇,吸引人气,带动商贸业、服务业等三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二、三产业的互动。最后,随着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渐聚集生产要素,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此时,利用景区自身的优势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合,形成旅游业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

2.以旅游“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助推特色旅游业发展

通过发掘属于本地的特色民俗、生态、文化等要素,加大资金、人力及技术等投入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推动旅游业发展。如,雷山县丹江镇、台江县施洞镇依托原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民族工艺品加工,兴办乡村旅舍,中外游人络绎不绝;花溪区青岩镇通过修缮古建筑和老街区,建成集历史、人文、宗教、民俗为一体的古镇,成为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重要目的地。

参考文献

[1]蒋焕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雷山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2):18530-18532.

[2]范弢,杨世瑜.昆明市团结镇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04):23-24.

[3]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37-38.

篇8

非洲雁、野鸭、鹅等特色养殖产业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具有天然的养殖优势,给成立规模化养殖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养殖业投入,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病患的风险。配置使用本村贫困户8人有劳力的参加养殖工作,带动收入。

二、带动产业扶贫优势条件:一是村闲置土地较多,为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现成环境条件。二是村民拥有一定的家禽养殖经验,且该类家禽饲养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正常养殖只需120-150天即可出栏。 三是立足于下半年市场需求,中秋、春节期间,市场对家禽需求量较大。扶贫队将联系市场承包商进行批量销售,预期每公斤家禽净利润可达12-16元。

篇9

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开放型经济工作,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坚持对外招商与对内招商并重,招商引资与引进技术、管理、智力齐抓,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实行定位招商、上门招商,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继续保持对外招商的强大攻势。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与X县产业发展相近区域内的一些意向性企业项目,做好跟踪洽谈,力争签约落户。二是优化招商环境。积极主动为客商及企业排忧解难,依法保护投资商的合法利益,协助处理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015年,要力促环球新材料二期建成投产。三是发展民营经济。切实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协调服务,积极帮扶落户镇域内的温氏总部、永泰大米加工、吉兴银丝米粉、忆美家家俱、高华太阳能,确保企业生产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按照“五美”新农村和“八不八多”的要求,注重村庄整治的协调、文化元素的融入、富民产业的支撑、规章制度的建立,集中整合资源和资金,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特色鲜明的示范新农村。2015年,以吉福路沿线村庄为重点,突出枫墅下中心村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有“点”有线。扶贫攻坚方面:扎实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再有针对性地采取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和保障扶贫“六大扶贫工程”,加速推进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百姓致富工程。农业产业化方面: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的后续工作,让地确权、人定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流转。重点培植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正邦养鸡、X黄牛、温式养猪、鹌鹑养殖等几大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力扶持温氏种猪场、温氏饲料厂、牛圩育肥场开工投产见效。

(三)突出城镇化优先战略,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篇10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篇11

( 一) 参合农民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

参合农民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一是未参合的农民冒用参合农民的名义骗取新农合资金。实践中,一些未参保的农民或者是城镇居民借用他人的参合医疗证骗取新农合资金。早在2010 年河南洛阳市伊川县,就发现首例冒用他人名义套取新农合资金的案例。二是买药套取补偿。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他人名义大量购买可报销药品,转手倒卖以赚取差价也成为骗取新农合资金的典型方式之一。三是利用虚假报销材料骗取新农合资金。新农合报销除需要提供医疗证、身份证、户口薄等身份信息之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有效发票、住院证明、住院费用清单、自费药清单、转诊证明等资料,这些资料被认可之后,参合农民就可以在规定的报销比例之内得到补偿。一些农民就打起了作假的主意,据新华网报道,在北京一些大医院,门口出售医疗票据就像卖雪糕一样平常,花上三五百元就能买到上万元的发票,而且是成套的,其中包括完整的病历。

( 二) 医疗机构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

参合农民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除了监管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外,医疗机构的漠视,甚至帮助参合农民作假也是造成新农合资金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因此,门诊、意外伤害等不在保险范围之内。在实践中就出现医院和参合农民串通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小病挂床住院。由于门诊费用不在保险的范围之内,一些参合农民与医院串通,即使达不到住院标准的也住院治疗,参合农民只按常规住院交费治疗,医院则可获得较高的住院费,通过这种双赢的方式骗取、套取资金。二是提供虚假报销费用凭据。部分医疗机构为了拉拢患者,将不可报销的费用换成可报销费用,或者将未参合农民的费用记入参合农民费用; 三是过度医疗。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医疗机构利用其作为定点医院的有利条件,给参合患者使用高价抗生素,做不必要的检查等以提高医院收入。新农合资金监管制度存在缺陷,法律真空导致监管乏力是新农合资金被骗取、套取的主要原因。另外,多数地方立法都规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法律责任,但是,对于如何追究违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只是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操作性强的程序性规定,从而使违法违纪的责任追究力度大打折扣。程序性规定的另一个缺陷就是对新农合侵权救济规定不足,也是参合农民利益屡屡受侵犯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规制违法侵占新农合资金的法治化路径

( 一) 建立新农合资金外部监管制度

新农合制度作为一项新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其设计者政府在制度设立初期往往较多关注制度的设立、运行机制,而忽视其监管制度的完善。目前,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新农合工作的开展,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新农合的参合率作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但是,当新农合制度的热度逐渐冷却下来时,政府的关注度、扶持力度减少,新农合成为一项普通的日常工作,此时健全的监管制度才是其长远发展的保障。

参合农民作为新农合的重要参与主体,既是新农合资金的筹集者又是使用者,理应享有对新农合资金的监督权。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资金监督是新农合外部监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定点医疗机构还是农民骗取、套取新农合资金,其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道德风险发生,参合农民监督制度的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政府部门对新农合庞大的信息群的监管压力,能够有效遏制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制度设计上,可以以村委会为依托,建立专门针对新农合事物的村民小组,在新农合立法中赋予村民小组一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从而使村民小组成为整合、参合农民诉求的有效机制,实现新农合事物自我管理。新农合村民小组对内对参合农民报销进行监督,对于违法违规报销行为及时反馈,对外可以监督定点医疗机构侵害新农合制度的行为。在新农合村民小组的建立上应当注重保持其自治性、独立性,使其成为政府、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之间的纽带,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避免其成为政府的代言人。

各级政府根据《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普遍建立了新农合监督委员会,但是,各地的监督委员会在人员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监督委员会甚至并没有参合农民代表参加,有些地方虽然吸纳了参合农民代表,但由于立法并没有明确参合农民产生的程序以及其在监督委员会的法定地位,造成了各地在参合农民的选择上透明度较低,很难真正代表参合农民利益。因此,各地政府要注重新农合监督委员会民主性建设,保证委员会中参合农民占据一定比例。同时,立法上要明确参合农民选举条件、程序、法定地位以及其行使监督权的法律保障,为参合农民代表有效行使监督权提供法律保障。

新农合事业作为我国的一项社会保障事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依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因此,完善新农合资金外部监管制度也应该提供各种渠道,积极接受社会各界对新农合的意见、建议。在实践中一些地方经验值得借鉴,例如: 山西省针对新农合中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各种举报渠道,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举报电话、邮箱接受群众反映各种新农合问题,并规定了对群众举报具体处理程序、明确处理时间。在举报处理上,建立了首长问责制和投诉举报零查处制度。各地政府在新农合资金监管上要积极承担责任,畅通各种举报反映渠道,可以通过各种电子网络渠道接受群众意见,不仅要对群众反映的政府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对群众反映的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应及时调查,对调查结果以及处理结果在法定期限内反馈给举报人。

( 二) 建立完善科学的新农合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