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2 09:12: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篇1

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讲,其工程造价涉及到建设费用、设备和工具购买费用、火力发电设施的安装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合理控制这些费用,能够更好的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所消耗的资金投入,更好的推动火力发电厂的良性发展,为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控制的工程中需要讲求一定的策略,并且要实现全过程控制。下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一 火力发电厂基建工程投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在火力发电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投资阶段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能够为今后的造价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在火力发电厂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投资防范措施,进而更好的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水平。通常情况下,火力发电厂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水平不能够选择过高,否则将会脱离火力发电厂的实际运营情况,也会和我国的国情背道而驰,出现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但是标准也不能够太低,否则将会影响到技术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结合火力发电厂的实际情况,综合当前市场状态和国情,合理选择建设标准水平,为今后的编制、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的尺度,为造价的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要做好投资估算工作。基本上来讲是根据之前的经验进行估算,在这个过程中,包含有很多的原始数据,例如火力发电厂用电率、标煤单价、日常修理费用等,造价的控制者需要将这些数据提供给编制单位,这样能够更好的利于对投资估算中的各项费用进行逐一分析,确保投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也更有利于造价基建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工作。

二 火力发电厂基建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在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以节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最为有效的造价控制举措,通过这一措施,能够确保设计阶段的造价不会超出投资的限额。在具体的应用操作中,需要严格的根据已经批准的投资估算进行初步的设计,之后再利用初步的设计概算实现对施工图设计的有效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需要确保每一个专业都要按照分配的限额进行设计,这样能够降低不合理变更发生的几率。

其次,针对限额中的不适用项目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火力发电厂基建项目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定额不适用的项目,如果电力行业的定额也没有这一项工作的话,就需要根据类似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单价估价表的编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定额水平和施工材料的差价,并且要认真的分析批准概预算,并对概算中的各种费用组成进行深入的了解,之后在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好节约资金的方式,进而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

最后,需要对设计概念实现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在设计阶段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入原值、现值以及终值三个概念。原值就是根据概算编制时的费用计算出的造价;现值就是按照工程批准开工年份对原值进行调整之后的造价;终值就是开工之后对年份度投资产生价差和现值进行叠加之后的造价。在实际动态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这三个概念,这样在火力发电厂基建工程项目中,造价的控制者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对预算的动态管理,进而做好造价控制工作。

三 火力发电厂基建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施工阶段是火力发电厂基建工程项目整体建设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其中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加大资金投入,因此说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造价控制工作,并做好该阶段的预决算制度建设。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确保造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由于施工阶段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造价的控制工作需要层层把关,并且要根据部门分工的量价审查制度开展有序的工作。即先由各个专业进行工程量的审核,之后再由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复核,这样更有利于得到较准确的单位工程造价。

其次,要建立健全造价管理制度。通常情况下火力发电厂的基建项目涉及的环节和施工内容较多,这样造价控制工作就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并且要明确责任机制,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定确定每月工程进度款的合理拨付,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现象,也能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的进度。

最后,要建立起工程设计和变更设计的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对设计的变更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因为变更而导致的工程量增减清单,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西安擦很难过签证制度来讲,则需要对现场签证进行有效的控制。

四 火力发电厂基建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造价控制策略

对于火力发电厂基建工程项目来讲,做好竣工决算是一项关键的工作,也是竣工报告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做好这一工作,能够对新增的固定资产价值进行有效的核算,并且能够有效的分析投资的效果,进而逐步的完善经济责任。火力发电厂的规模较大,涉及到的环节较多,牵涉范围较广,因此说除了整个工程的费用之外,还需要做好各种管理费用、监理费用、征地费用等的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竣工结算比较简单,只需要相应造价工作人员的配合即可,但是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讲,竣工决算还需要有财务人员的配合,使其能够和造价控制人员进行合作,以便能够更好地处理竣工决算中涉及到的多种财务费用问题,以及对其中的归类和分摊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

五 其他造价控制策略

工程造价的控制需要贯穿在火力发电厂基建项目建设的始终,上文中对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造价控制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控制策略。

如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合同能够合同双方的责权利有着较强的明确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对其行为进行约束,所以说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合同管理。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讲,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都离不开合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为造价的控制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火力发电厂内部的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和地方政府协调好,为火力发电厂基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资金的节约。

结束语:火力发电厂基础设置建设项目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造价控制工作,节约资金,并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造价控制工作需要贯穿在项目建设的始终,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各阶段造价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造价控制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最大限度的节约火力发电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

参考文献:

[1] 安福虎 大型火力发电厂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基建投资的策略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年第07期

[2] 孙艾艾 火力发电厂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企业导报,2009年第03期

篇2

1.0工程概况

廊泊公路是廊坊市通往南部地区的重要干线公路,也是沿线地区沟通天津、沧州等地的重要通道。廊泊公路廊坊市南出口至保津高速段是廊泊公路的一部分,是京津塘、保津和石黄三条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也是廊坊市公路网规划建设的主骨架公路之一。设计总里程全长41.768Km,均采用部颁平原微丘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00Km/h。路线自大王务村南的北小埝(桩号K5+010)进入永定河泛区,沿旧路行进至南辛庄村北处改走新线,跨越北遥堤(桩号K17+800)后走出泛区,泛区段长12.77Km。泛区地层为近洪积区、湖沼堆积,第四系湖海沉积相地质,区域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水位埋深基本在2.80~4.35m间,水位埋深受季节、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变化。持力层大致分为3层,第一层为表面耕植土,平均厚度约0.4m;第二层为黄色亚砂土,软塑至硬塑状态,平均厚度0.3~4.0m,承载力为130KPa;第三层为褐灰色亚粘土,软塑,局部硬塑,夹粘土薄层,平均厚度3.3m,承载力120KPa。

廊泊公路的泛区段路面结构设计高度为26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18cm厚石灰粉煤灰碎石,二灰碎石路基浅埋在第二层土上,路床地基之上为30cm厚隔离垫层。去年第一工期时间,第一公路工程公司在泛区段永定河大堤北侧K15+345——K17+240段长1895m范围内公路工程和涵洞工程不同程度地遇到故河道、暗沟、枯井、村落遗址、软土等异常地基。异常地基没有规律,故河道开挖后暴露的是松软的含水量达48%的粘土软基,深度较浅,厚度一般在0~1.3m之间,深浅分布不规律,是地基处理的难点。所以整段地基都需要进行这方面处理。软基数据见表1.1。

表1.1 软基探坑位置及标高、厚度资料

K15+345——K17+240段软基计算(长度1895米)

桩号

现状地面

标高

淤泥顶

标高

淤泥底 标高

路面设计标高

路床顶

标高

软基挖坑探测厚度

现状地面至淤泥顶

厚度

现状地面至路床顶

厚度

路床顶至淤泥顶

厚度

路床顶至淤泥底

厚度

备注

K15+345

11.083

9.885

9.385

11.585

10.845

0.500

1.198

0.238

0.960

1.460

K15+410

11.155

9.860

9.360

11.551

10.811

0.500

1.295

0.344

0.951

1.451

K15+478

11.050

9.875

9.375

11.515

10.775

0.500

1.175

0.275

0.900

1.400

K15+558

11.040

9.890

9.090

11.473

10.733

0.800

1.150

0.307

0.843

1.643

K15+658

10.864

10.160

9.260

11.451

10.711

0.900

0.704

0.153

0.551

1.451

K15+748

10.954

10.069

9.269

11.451

10.711

0.800

0.885

0.243

0.642

1.442

K15+840

10.993

9.689

8.889

11.451

10.711

0.800

1.304

0.282

1.022

1.822

K15+900

10.948

9.628

9.228

11.451

10.711

0.400

1.320

0.237

1.083

1.483

K16+040

10.863

10.114

9.114

11.451

10.711

1.000

0.749

0.152

0.597

1.597

K16+200

10.947

10.222

9.322

11.451

10.711

0.900

0.725

0.236

0.489

1.389

K16+250

10.773

10.212

9.212

11.451

10.711

1.000

0.561

0.062

0.499

1.499

K16+300

10.847

10.350

9.350

11.451

10.711

1.000

0.497

0.136

0.361

1.361

K16+350

10.730

9.236

8.436

11.451

10.711

0.800

1.494

0.019

1.475

2.275

K16+470

13.219

10.616

9.116

11.440

10.700

1.500

2.603

2.519

0.084

1.584

K16+740

11.041

10.133

9.433

11.413

10.673

0.700

0.908

0.368

0.540

1.240

K17+070

11.259

10.368

9.668

15.000

14.260

0.700

0.891

-3.001

3.892

4.592

高填方

K17+240

10.787

9.939

9.139

16.800

16.060

0.800

0.848

-5.273

6.121

6.921

高填方

平均厚度

0.800

1.077

-0.159

1.236

2.036

2.0为什么选用砂砾垫层

上述地基中出现的暗浜、软基除少量小于0.25m深,且部分小段工程量可以挖除外,其余全部用砂砾垫层处理。这是因为:

2.1第二层的地耐力最大,但只平均0.67m厚度,往下是0.8m的软弱层,而采用挤密石灰桩基,又不经济;采用换填土,除耽误工期外,几十万方废弃土及好土的处置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2.2因为第三层粘土与砂砾垫层的压缩模量都在5~15 KPa之间,局部地基处理后涵洞不会造成不均匀沉降。

2.3类似软基的处理,有的在基槽中抛填毛石,有的采用充填黄砂和石子的方法,但单纯的砂、石料体空隙率较大,很难捣实,导致涵洞及路基产生较大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采用人工级配的砂砾,不仅克服了上述缺点,而且经过处理的地基的抗剪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原材料广泛,运距也近。

2.4如果采用灰土处理,虽然经济,但当地粘土难与石灰掺和拌匀,技术难度较大,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容易耽误工期,受季节影响,不能及时晾晒。

3.0处理地基的挖深与探宽的原则及设计、实践

地基的挖深与挖宽的原则:①满足附加应力扩散的要求;②防止侧面土向外挤出;③地基中不留杂填土、粉砂等。

软土、故河道、暗沟、杂填土等完全清除后。当深度H>0.8m时,砂砾垫层与地基土进行踏步搭接。土力学研究的结果,虽然表明二灰碎石刚性基础的附加应力扩散角α=22o,但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理论方法计算砂砾垫层的宽度B’=B+2Htgα计算(B’、B、H及α见图3.1所示),如果两边是好的持力层土时,α取30o,如果四周都是回填土时,α取45o,以保证砂砾垫层受压后侧面不向外挤出。

桩号K17+070、K17+150、K17+200三处1—4.0m现浇板暗涵洞工程地基处理比较复杂,基坑的现场鉴别检验是该工程地基处理的关键,也是难点。因为涵洞前后两侧重力式涵墙身位置软基是分布及厚度都不均匀的含水量52%的夹有薄泥炭层的粘土,在湿润状态下与粉质粘土分界不明显。为把握起见,根据膨胀土失水收缩的性质,一般挖开基坑3~5天后,裂缝则小得多,为了保证基础受荷载后沉降均匀,把地基挖深晾晒处理,每隔1天检查含水量,之后反复翻耕晾晒压实,同时掺加少量砂砾,砂砾垫层必须入老土0.2m,以保证两者牢固结合,直到监理工程师检测含水量符合要求,再压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然后分两层做厚0.6m的砂砾垫层及0.2m厚素混凝土隔离垫层,实践证明这样处理完全可以做到。通过工程实践,这样处理能够达到预想的地基承载力200KPa以上要求。

本段道路去年提出切合实际的砂砾垫层施工方法,施工单位进行500m实验段,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证明这样处理后的地基达到路基承载力要求,通过施工单位春季施工的努力合作,公路路床软基的处理非常及时,各道工序严格按设计施工,通过砂砾垫层标高复测、二灰碎石层标高复测,路基没有沉降现象。

4.0砂砾垫层的施工方法

篇3

1.机电设备安装概述

在建设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用设备安装,二是民用设备安装,三是工业设备安装。具体而言,包括电气、采暖、给排水、通风以及消防等设备安装。针对施工活动而言,从设备采购到设备安装、调试以及运行,最终进行验收。在这个阶段中,必须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的使用功能。在机电设备安装中,还涵盖了对新材料、工艺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作业。在大型工程安装过程中,对装配吊装要求严格,同时对检测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由此可知,必须要不断更新各种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强化对机电安装质量的验收。当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对技术工种要求严格,同时由于其工艺具有复杂性特点,因此在安装过程中要加大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力度,提高施工人员专门技能以及专业素质,提升机电安装质量,保证设备的使用功能与安全性能。

2.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

2.1电气设备常见问题

电气设备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在安装隔离开关时,具体操作方法不正确,动触头接触压力与静触头接触压力不足,接触面积较小,致使接触面产生电热氧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接触的电阻压力,导致烧蚀以及灼伤、触头事故严重;第二,在装配断路器弧触指和触头时操作不当,相应的接触压力、分合闸速度以及插入行程与实际要求不一致,致使触头产生过热现象,绝缘介质出现分解,增加了压力,使断路器产生爆炸;第三,检修不当,导致电流互感器绕组开路,过电压极高,威胁着设备的安全;第四,在进行有载调压装置的装配时,装配出现错误,留存的杂物将机构卡住,引发各种事故;第五,在安装主变压器主变吊芯与高压管时,将螺帽等杂物掉入其中,或者没有及时将器身与套管内的污水排除,密封装置安装损坏,一定程度上造成主变压器绝缘强度的下降,击穿了局部的绝缘,引发各类事故。

2.2螺栓联接常见问题

在机电设备装配过程中,螺栓与螺母的联接是其中的基础工作,在电气工程中,传导电流螺栓与螺母的联接尤为常见。在安装过程中,要综合分析设备机械效应以及电热效应。具体而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连接螺栓与螺母时,注意压接与联接的程度,防止出现过松或者太紧现象。一般部件间装配处于松动状态下,会促使接触电阻的增大,通电时将会出现接触面氧化、发热等恶性循环状况,严重时会将联接处烧熔,出现接地断开以及短路等事故。同时,影响一次设备以及母线的联接,导致其连接部位的T 型线夹、设备线夹、并沟线夹出现各种问题,引发事故;二是当螺栓与螺母的联接处于紧致状况时,基于机械力作用以及电磁力作用的前提下,致使螺栓金属疲劳现象突出。

2.3配件常见问题

在机电设备配件市场上,由于其规范化程度不高,受设备采购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限制,导致采购配件与实际要求不符。针对螺栓与螺母等配件而言,基于机器与电磁力作用下,滑丝松动现象突出,同时会出现断裂情形。具体来讲,不合格产品由于规格不具备统一性,各配件连接不严实,存在松动状况,降低了机电设备的实际安装质量。再者,在安装过程中,基础配件机械效应、耐热与耐压程度以及电阻程度等一系列指标考虑不当,均会影响安装效率。

2.4机械振动常见问题

机械振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针对泵而言,转子的运动处于不平衡状态,轴承间间隙过大,定子与转子间摩擦现象突出,同时转子同心度与壳体同心度存在偏差,不利于设备的安装;第二,就电机来看,转子运动、轴承间间隙以及转子、定子间气隙均匀度与实际要求不相符,直接影响着安装的质量;第三,在操作过程中,泵额定参数存在过多或者过少状况,致使泵无法正常运行。 譬如基于出口阀操控下,如果流量相对较小,极其容易发生震动事故。

2.5超电流常见问题

当泵内存在异物或者轴承损坏时,易引发超电流现象。同时,泵转子与壳体发生摩擦,也会出现超电流情形。再者,当电机实际功率与过载的电流整定数值较小时,同时线路电阻较高,出现电源缺相状况,此时超电流问题突出。此外,在工艺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密度、粘度以及需求量较高现象,致使介质大于泵的实际运行能力,则会引发超电流。

2.6 工程承包与操作人员常见问题

管理不到位,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的部门质量把关不严格,工程量、投资、利润均较小,诸多施工队伍施工意愿不高,一些资质较高的施工队伍采取工程转包方式,由施工实力相对较差的施工队伍接手,其施工程序规范度不高,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不了解相关规范、连接工艺以及导线包扎程序,导致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不高。同时,没有分析交叉环节的一系列电流问题,机械设备额定功率与电流强度不吻合,导致电流强度与电阻出现偏大现象,而电气设备功率、过载电流过小,电源缺项问题突出。

3.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3.1严格执行安装施工原则

首先,要合理选择设施。在设施的选择过程中,相关的科技人员要进行技术计算以及验算工作,定向设备与设施,保证其使用价值与实际工程要求相符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其次,要统筹兼顾,强化总体的布置,加强技术论证,合理、科学计划并安排机电设备安装的工序,保障工程的进度。在施工前,做好压风机、变电所等设备安装工作,明确动力源以及电源,及时配备提升绞车与井架,注重主次分明,有序地进行安装工作,保质保量。再者,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要求,按照设计技术进行施工,避免时间与材料的浪费,禁止赶工期而调换工序。例如在进行井架安装时,要执行常规作业顺序,只有完成基层组装后才能应用测绘仪开展操平找正作业,坚持逐层安装原则,从而保证安装质量。

3.2提高安装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施工人员岗前培训,掌握安装知识以及安装标准,保障配件与设备主体的严密连接,进而保证安装质量。例如机械施工者连接机械部分,电气施工者安装电气部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做好供配电电源电路连接作业。在完成电路安装后,要进行设备的试运转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安装后,检查设备安装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严格按照工艺流程。

3.3做好施工流程图与施工要求编制作业

合理规划布局,有序地组织工种开展施工作业,严格执行施工程序。在安装作业过程中,依据安装作业要求,坚持先后顺序,开展阶梯式流水工作。其次,遵循布局要求,各类工种必须在指定标高部位上进行设备的安装,按照实际程序与要求来进行施工流程图与施工要求的编制,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3.4严格控制施工前安装质量

在安装前,先要了解有关的设计图纸,及时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并合理调整准备作业安排。此外,明确相关的技术文件与要求以及资料表格,核查工程所需设备与材料,确认现行操作规程与顺序,考虑施工人员流动性与工程进度,做好分段交底作业。

3.5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质量

依据会审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来进行施工,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禁止私自变更设计,严格执行 “三检”制度,加强监督管理,落实规范化操作程序。再者,及时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做好隐蔽工程与隐蔽签证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经隐蔽验收签字后才进行下道工序,完善安装施工日志记录作业。

3.6做好通电调试与验收作业

针对已安装好的机电设备而言,必须要强化调试作业,初装、新增、更新设备,都投入使用前施以调试作业,检查设备装配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保证调试工作正常进行。在调试中,要试验并考核其空负荷与负荷状况,使其性能满足工业化生产技术要求,此外,在调试中要坚持五个原则:一是先单机后联调,二是先手动后自动,三是先就地后远方,四是先空载后负载,五是先点动后联动。按规程操作来开展送电作业,基于受电双方监督条件下进行调试。施工承包单位在进行自查后提交竣工验收报验单,监理工程师验收工程实体质量,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提出资料评估报告。

4.结束语

机电设备在人们生产以及生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安装机电设备显得尤为重要。在现阶段,针对机电设备安装方法以及技巧而言,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局限,导致最终安装效果存在很大异同,安装问题突出,因此必须要不断改进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方法,提高安装质量及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首先,电力工程的施工规模相对较大,工程体积也相对厚重,难以采用流水线的施工方式展开施工,这就导致其施工过程牵涉到更多的复杂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增加了控制施工质量的难度。其次,电力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和其他工程产生诸多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施工的具体范围,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一般情况下,电力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材料、机械、水文、地质、气象、施工工艺、控制工作等因素对施工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即使出现细小的问题,也会导致质量事故。最后,电力工程施工的一次性特点较为显著,在完成该项工程之后就难以对其进行随意修正或更改,这就容易使日常的质量问题积累成重大的质量事故。

1.2当前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问题

首先,工程项目部多为临时筹建,难以充分审核人员素质,导致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施工合同意识、造价控制意识以及投资效益观念不强,最终就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源源不断的施工附属设备供应,还会导致设备造价的增加。其次,电力工程的建设同时涉及用电和供电公司,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用电和供电公司起着牵头作用,但这两种公司的工程管理部、财务部和业务部都有本部职责划分,在向供应商支付技术费用和工程款等多个环节存在职能重合现象,可能对正常施工形成阻碍。

2电力基础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2.1促使质量目标发挥作用

第一,就目标制定工作而言,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将基础质量目标制定出来,同时还要结合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遇到的质量通病、一些悬而未决的施工质量问题、还没有被纳入质量控制当中的缺失环节、不具备具体使用说明和经验的新产品应用等来强化目标,从而确保施工人员拥有全面的质量控制理念。第二,要全面开展目标推进工作,一方面,要结合质量控制人员的人数分布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的频率来分解目标,使目标具体而清晰,之后再将其分配给相关部门及人员,确保每一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都有具体人员负责。另一方面,为了有效推动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出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切实落实各项管控工作。第三,就实现控制目标来说,所有的施工人员,施工专业以及施工工序都要为促使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2.2严格落实施工材料控制工作

第一,具体项目中的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要加强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在工程材料采购工作上达成一致,采购人员应该就材料数量、规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及时地征求项目施工工程人员的意见,工程施工师也要积极主动地将相关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提供给采购人员。第二,施工人员和采购人员都需要对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负责,根据具体的采购方案展开数目、大小、规格、说明等各种直观的审核,同时还要按照电力工程施工标准的强制性质量要求对展开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及时替换或清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并做好相关检查的记录工作。第三,就材料的管理来说,在完成材料的各项检测之后,相关的负责人员应该根据每项材料的具体放置要求来展开材料的入库存放工作。

篇5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gradually formed a modern management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jects, new structures and new materials and all kinds of new technologies appear constantly, therefore,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lso was developed. The paper will discuss person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several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s.

Key words: the scene, safety, innovation, later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

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1.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1.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1.4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2 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科学化。现代施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刊);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牛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2.2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或作风漂浮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要高些。反之,领导重视了,就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就能带动职上重视安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2.3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

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2.4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傲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会教育,安全意识资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2.5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没有管理和责任落实可言。

3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清除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其次,创新是时展的要求。纵观历史,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走“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就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也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国内建筑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这些因素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现象,由于业主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等,常常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与公平;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总之,我国建筑市场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存在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自身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

4后期施工管理的关键问题

篇6

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及广告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对前端采集设备,对各类节目信号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监测主机,进行数据的汇集、处理、分析等,实现对节目的质量监测、内容监测、广告监测、节目存储与回放、应急调度等五方面的智能监测与管理。

1.质量监测

有线电视分配网、无线广播电视的自动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对前端播出中出现的重大停播事故和播出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前端各套节目播出中的重大异态,汇总、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劣播、停播事故情况,及时通知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有效处理,对本地分配网安全播出的记录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用、传输、汇总分析。

2.内容监测

通过音频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测系统,对广播信号进行彩条显示和信号监听,对电视信号进行单/多画面监看,实现对前端播出的节目进行实时监看,及时了解播出的频道和播出的节目内容。

3.广告监测

对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中播出的广告时间、时长、内容等进行监测,及时判别和发现是否存在违规广告,对广告及时监管,提供查询、报表打印等服务。

4.节目存储与回放

设置存储系统,对监测数据、地方自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需要存储的相关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存储,以便对劣播、停播信号及有问题的广告节目进行查看和取证,提供节目内容回放,下载导出等功能。

5.应急调度

建立应急调度通讯系统,采用短信群发方法向市、县广播电视机构、安全播出负责人、传达上级指令通知,保持可靠的通讯联络,及时掌握各播出机构安全情况、有效、快捷处置突发事件。

二、设计目标

连云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及广告智能监测系统设计目标,采用多套嵌入式模拟监测设备、多套嵌入式数字监测设备,完成在市级和县级模拟、数字信号的安全监测、质量监测与内容监测,每套监测前端具备2TB的存储容量,录像存储以700K的H264压缩格式存储,可以支持32套节目的7天的存储。采用2套惠普服务器,完成流媒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所具有的各项功能:采用2套惠普工作站,完成网络用户对辖区内监测前端数据统计、管理和转发上级的任务。考虑到将来监测规模与对象的变化,在系统规划与设计中我们将进行标准化接口设计与通用接口安全链接技术,使系统更具兼容性、冗余性等特点,为日后监测频道的增加或功能的扩展建立基础。同时,系统能够非常方便地对采录的电视、广播节目内容进行回放,针对广告内容进行查询和记录。并将所有的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归档分类等。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及广告智能监测系统主要利用数字化监测设备,以音视频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音视频编解码、语音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质量等监测,实现对本地区各类广播电视信号的有效管理,并对一些重点频道进行节目内容识别和广告分析。实现广告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并为广播电视的有效、科学监管提供依据。实现对7套AM频率广播~1:17套FM频率广播节目的采录、分析、存储,需要进行质量监测和内容监测。节目进行15天全程24小时录音存储服务。对市广播电台播出的4套自办节目进行广告监测。对连云港市内共70套标清数字电视的进行质量监测与监看,当节目播出过程中出现停播、图像丢失、伴音丢失等重大异态状况时,快速相应并进行报警处理。对本市5套自办节目进行全程24J'''',时存储15天。对市台3套节目、1套市有线网络公司电视节目进行广告监测。对目前播出的10套高清电视进行监看。对6套无线电视(4套无线+1套地面数字电视+1套CMMB电视)进行监测,对4套无线进行质量监测,并全程24小时存储15天。对网络电视,包括网络传输的连云港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和电视台节目进行监看。四县有线电视4套自办节目进行信号的监测监看。具有完善的报表统计功能,可对各项关键要数进行统计和查询,具备报表输出、打印功能,方便为相关人员的调用,提供决策参考。被监测数字电视、无线电视、FM/AM广播、CMMB、IPTV等信号在大屏幕墙上集中显示及监看。

三、系统功能设计

按照监测业务的功能要求,连云港市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及智能监测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节目内容的回放、节目安全监测、广告自动监测和大屏幕显示等。

1.节目内容的采录

通过前端的音视频采录设备对重点广播及电视信号进行24/J'''',时不间断采录,设置一定期限,自动更新节目内容,实现安全自动存储,通过回放系统实现对所有节目的回放,可按照录制时间等项目进行查询、播放、下载等。

2.质量及节目内容监测

通过监测主机,实现对数字电视及广播节目的播出质量和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停播、图像丢失、画面静止、伴音丢失等异态状况进行报警,并存储节目内容与录像相关信息。

3.广告自动监测

通过广告监测模块,实现对广播与电视节目样本的截取、处理与比对分析,实现广告节目智能识别。为了能对播出广告内容进行有效监测,必须能在众多的节目中,准确识别节目的内容,特别是在线识别。而又不影响节目的质量,就要求所采用的识别算法具有非常高的识别效率。根据需求,采用智能声音识别技术的广告监测系统。由于对声音的处理相对来说,识别计算量要少很多,便于组建大容量监测系统。

4.节目存储与大屏幕显示

配置存储阵列,对重点广播及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存储,提供查询、回放等功能,并且通过多块LED液晶电视组成大屏幕显示墙,将数字电视、无线电视、FM/AM广播、CMMB、JPTV等进行集中监视,并将各种报警信息在大屏幕上显示。

四、系统架构及实施

根据监测对象、任务、类型、样本来源等的不同,广播电视内容监管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前端采录系统、存储系统、广告电视内容智能识别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和管理系统等。

1.多路广播信号监测主机

广播解调设备主要是将FM/AM的射频信号解调成音频信号,我们采用RDM208多路广播信号解调设备,对音频信号进行采集、压缩,并将压缩后的信号保存在存储服务器及阵列中,同时将音频信号送到信号采集站进行录音。RDM208多路广播信号解调器可以同时对8个模拟信号输入,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每个调谐器可以预置20个频率,面板上LCD显示窗的界面可以同时显示4个调谐器的频道状态,通过翻屏选择需要显示的调谐器状态。可快速设定或选择每个调谐器的频道和频率。广播信号监测主机最多可同时对16路广播信号进行采集,在采录界面上实时显示各路信号的音量彩条,并且具有软调音台,可以根据各路信号的大小,进行增益调节,同时用监听按钮实时地监听任何一路输入信号,特别是针对广播的时段特点,可以一周每天分别设置采录时间表,以保证进行有效采录,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通过D型接口输出8路音频信号。AM信号调谐范围为522—1611KHZ,FM信号的调谐范围为87.5—108MHZ。RDM208多路解调器具有RS232控制接口,上位计算机可以通过该接口,灵活设置各路通道的接收频率。

2.音频监听监看

监测主机通过VGA接口把多个通道的音频监测信息送到液晶屏上组合显示,提供以实时变化的彩条音柱来指示音量的大小,监测报警主要是针对音量大小和音频丢失,只显示每套节目的声道音量柱和通道名称,音频波形图和其它详细信息则采取操作机上显示,当用户需要详细信息分析某通道的音频信号时可选择显示该声道详细信息。其中波形图可以选择按照1/3倍频程:~EI2/3倍频程中的任一种进行显示,将源信号截取信息内容与目的的信号内容进行对比。同时通过音箱监听设备实时的监听通道的声音,监听设备的声音直接来自音频监测终端而不是监测主机,当选择监听某一路通道时,监测主机通过网络接13发送监听命令给音频监测终端,音频监测终端就将该路的音频信号输出给监听设备,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监听的实时性。监测参数设置,系统可以设定每个通道不同的监测时段,每一路音频参数的监测门限也可以单独设置。报警功能,根据所设置的报警门限进行报警,报警形式包括图形变色,语音报警,可以对报警方式进行设置。数据库记录查询,对监测的音频通道进行全程录音存储,系统可以把报警信息、录音文件通过数据库进行保存,并支持网络的各种数据查询,事后故障分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录音文件下载。支持各种数据查询能打印相应的信息。点击查询结果记录时,软件能调出相应区间的录音文件,也可以鼠标拖拉定位,选择性地播放。存储系统,存储系统通过网络接口与集中控制机和各个前端监测主机相连,存储前端发送过来的录音文件、监测信息,便于统一的管理和查询。监测前端可以实时的显示出存储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磁盘存储器15天自动清理删除。

3.多路无线模拟电视信号监测主机

电视解调设备主要是将电视射频信号中图像和伴音分别解调成视频信号和伴音音频信号,我们采用VDM108多路电视信号解调器,可同时接收多路无线电视信号,对音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压缩,并将压缩后的信号保存在存储服务器及阵列中,同时将视频、音频信号送到采集站进行录音录像。VDM108多路电视信号解调器可以同时对8路电视信号进行解调,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每个调谐器可以预置20个频道,每屏LCD显示窗13可以同时显示8个调谐器的频道状态,面板上可以快速设定或选择每个调谐器的频道。电视信号监测主机最多可同时对16路广播信号进行采录,采录采用H.264压缩格式,各路的压缩码流可选,根据各频道的播出时间,各频道的采录时间可以单独设置。在采录过程中,界面实时显示各路信号的视频图像,同时可以对视音频信号进行监视监听。为了保证采录质量,可以对各路信号的亮度、色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进行单独调节。采录的视频文件,可保存在本机硬盘,也可以自动发送到文件服务器。电视RF输入频率46—870MHZ,通过串13可远程设定电子调谐器频道,或查询调谐器当前的频道。通过D型接13和RCA接口输出8路音频信号,BNC接口输出8路视频信号。VDM108多路调谐器具有RS232控制接口,上位计算机可以通过该接口,灵活设置各路通道的接收频道。

4.多路数字电视信号采集前端

数字电视监测前端可同时接收多路电视信号,并对音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压缩,将压缩后的信号保存在存储器及阵列中。是由多通道有线数字电视监测卡、多通道IP码流解扰卡、FM/AM解调监测卡、视音频编码卡和嵌入式机箱组成。监测前端支持QAM、QPSK、ASI信源输入,通过对QAM/QPSK信号进行解调,对加密码流进行大卡解扰,对解扰后的清流进行网络IP组播,对码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QAM频点进行轮询,完成数字信号的安全监测、质量监测。

5.解码服务器

通过UDP协议,获取局域网中的组播码流,便于信号调度、多画面显示主机的配置,也可以很好地适应信号规模的扩展,降低了系统施工和维护的复杂度。数字电视解码服务器可数字解码、转码录像标清数字电视多画面显示,监测报警,对IP的音视频ST流进行编码存储,并进行各种质量分析和报警。同时输出VGA信号到大屏,进行多画面显示。支持MPEG2\H.264~VS的高/标清视频解码;支持MP2\MP3\AC3"C,AC的音频解码。每套系统可以处理多路MPEG2高清节目或多路H.264高清节目,同时,支持对高清节目的5.1声道伴音进行六个声道的解码、监听、彩条显示。可以针对重点节目实时监测对普通节目轮巡监测,每个窗口可以单独设置监测对象,实时和轮巡的节目画面显示互不影响。系统可以对指定节目进行时段或触发录像。录像采用高效的H264编码,录像参数支持自定义;同时采用磁盘预分配、延时写入等技术,提高了存储的稳定性等功能。

6.广告监测服务器

广告监测服务器包括数据存储与分析,是整个音频广告自动监播系统的核心设备,它主要是根据样本库中各种广告的特征文件,从采集工作站采集到录像文件中,识别广告,并建立广告检测数据库。包括广告播出时间、结束时间、播出次数、播出频率等。系统服务器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信号采集终端的数据以及广告分析结果将自动汇总到数据服务器。包括:

(1)对采录的文件进行矢量化处理,提取音频特征文件,以供分析、对比处理。

(2)将经过矢量分析后的声音特征文件和样本矢量特征文件进行高速对比分析,识别出广播电视节目的广告内容,并将相关的信息写入数据库。

(3)从多路监测信号采集站采集到的电视信号或广播信号中寻找广告,并将广告从采集文件中截取出来,形成样本文件。并按照样本频道、时间、名称、类别等进行编目发送,建立起完整的样本库。

(4)存储所有的广告样本资料,包括样本文件以及样本属性等。

(5)接收广告识别站分析出的广告识别结果。

(6)存储截取的广告。生成广告资料档案,供日后查询。

(7)采录数据存储与整理。

244\时不间断采录24套音视频文件并至少保持15天,配置了两个146G大容量SAS硬盘作系统盘,配置6个300G大容量SAS盘作为数据盘,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考虑加入磁盘阵列,以保存音视频采录文件及广告识别结果等,使系统冗余性和安全性有很大提高,满足以后监测频道增加时所需。

7.数据库服务器

建立节目采录数据库、故障信息以及广告检测数据库,对所有的音视频文件进行文件存储管理,同时对所有的数据和用户权限等进行管理。

8.查询站

可根据广告名称、种类、保存频道、保存日期等条件,查询各种广告播出信息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查询结果,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打印,也可以导入到EXEL库,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统计。

9.大屏显示站

篇7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个组成部分构成,高职专业课已分解为技术基础课与核心技术课,并且以技术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直接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对高职专业基础课进行定位与改革,使其与新型专业课相衔接,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拟结合计算机专业基础课《C语言与数据结构》建设案例对此进行深入讨论。

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专业基础课学习是为专业课学习打基础的,与专业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高职教育不同于中职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普通教育,既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与技能性的特征,着眼于职业现实的需要,为就业服务,同时又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上述特征使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一门基础课,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高职专业基础课又完全不同于其他基础课,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因而具有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高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高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知识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教学。即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必须以专业课教学的需要为度,以相关岗位的就业需要为度,以高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为度。

以单项能力培养为主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虽然都注重能力培养,但各有侧重。高职专业基础课主要侧重单项技能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比如工具或仪器使用方法、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分阶段的单项能力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习惯等。专业课主要侧重培养职业综合技能与高级技能,即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能力。此外,专业基础课的单项技能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应服务于专业课综合能力的培养,前者应为后者的教学奠定基础。

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基础知识与职业能力并不是对立的,考虑以社会生产岗位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与特殊性的要求,应根据能力培养的需求选取知识点,同时能力培养又是学习知识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专业基础课应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改革措施,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以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知识体系。

高职专业基础课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目前,许多高职专业基础课程仍是普教本科课程的简写本,虽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但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编排体系,这显然不能适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高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要求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并将专业基础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为了使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方面有效对接,能力点建设是高职专业基础课建设与改革的切入点。所谓能力点即根据岗位综合能力分解的能力单元,具有简单易学、容易实现对知识点的运用与转换的特点。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能力点与知识点是同步设计的。具体地说,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与识记的概念和原理,能力点要求学生掌握与熟练掌握的方法和技能。虽然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也有识记和掌握等方面的要求,但没有明确设计能力点并根据能力点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

能力点建设是高职专业基础课改革的新的突破。首先,能力点的引入体现了根据岗位能力设置课程的基本思想。能力点是由岗位职业能力分解而来的,是职业能力的具体化与明细化,可通过专业基础课的渗透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课程教学目标。其次,能力点的引入能更有效地落实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目前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对于理论教学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存在广泛的争议,难以把握,但若以能力点为中心设计和组织知识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因为知识点的集合即体现为必需和够用。再次,能力点的引入可使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上无缝衔接。高职专业课分解为技术基础课与核心技术课,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成为专业课的教学重心,能力点显然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接口,能力点的训练可为专业课综合技能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具体实践

《C语言与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由《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两门课程整合而成。该课程根据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要求调整了教学目标,C语言不着重讲语法,而是介绍C语言的编程知识和编程规范;数据结构不着重讲数据结构知识,而是介绍应用数据结构知识实现任务的编程。因此,课程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力求培养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该课程改革的最大特色是引入能力点的概念,并结合知识点进行能力点的设计。

通过能力解构生成能力点框架随着计算机软件业工程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的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编程能力也随之分解为五种单项能力,即调试程序的能力,阅读程序的能力,按流程图编写程序的能力,设计流程图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见表1)。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今后就业岗位的特点,该课程着重后三种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这三种单项能力的要求设计能力点。具体能力点包括:(1)读源程序,给出一组输入数据,写出程序(手工)运行过程和结果;(2)将源程序输入计算机,并调试程序,写出程序(计算机)运行结果;(3)给源程序加上注释;(4)根据流程图编写源程序并上机调试等等。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应基本具备阅读程序的能力、按流程图编写程序的能力以及调试程序的能力。

通过内容整合细化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学内容是能力点的载体,为了构建能力点,《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删除了《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两门内容重叠的课程,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课程分为三大教学模块,即程序设计篇、数据结构基础篇与数据结构提高篇。每篇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细分为若干具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见表2,其中教学要求代号的含义见表3)。在确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后,再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以此实现知识点教学和能力点训练的有机统一。转贴于

通过任务驱动强化能力点训练在编排课程内容时,《C语言与数据结构》采用了任务驱动方式,即在每章设计一个应用任务,并由此引出解决该任务的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最后在每章后给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任务内容、任务分析、任务流程图、任务源程序、任务程序结构等。比如,讲到数组和链表时,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应用任务;讲到栈和队列时,以学生就餐排队的模拟作为应用任务;讲到图的应用时,以旅游景点的管理作为应用任务。使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强调学以致用,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知识;二是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任务驱动是强化能力点训练的最有效方式。

《C语言与数据结构》是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试点改革课程,以能力点建设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集中反映该成果的教材已于2005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6年,《C语言与数据结构》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一类精品课程。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来的课改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能力点建设是“以能力定课程”的具体体现以能力定课程,就是将能力细化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能力点,然后围绕能力点训练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方案和训练方法。能力点建设是“以能力定课程”原则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能力点建设实现了知识点学习与能力点训练的有机统一能力点建设并不是强调能力培养至上。事实上,知识教学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能力训练需建立在知识教学基础之上。但知识点与能力点的着眼点不同,知识点的集合是学科体系,知识点的学习强调“知”;能力点的集合是能力,能力点的训练强调“做”。基于能力点的课程建设就是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组织知识教学。

能力点建设强调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群建设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不能孤军作战,而是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确定“能力型”课程群。课程群中既有专业课,也有专业基础课,课程之间通过能力点连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强化训练某一专业岗位能力。在本案例中,就是将《C语言与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实用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构建成了训练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课程群。

能力点建设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黑板+粉笔”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以能力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因此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边教学边实践,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应根据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区别对待,有些专业基础确实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对于这类课程不能一味地追求能力点的建设,而是应根据岗位能力训练实际的需要,选择部分专业基础课进行能力点建设。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1 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基本条件

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以前,施工技术测量人员必需根据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基设计图和地质情况勘探数据所反映的地质以及地下水位情况,准确评估即将作业小区的整体状况,提出指导性建议或者意见,最终制定可是实行解决方案。工程动土以前,要仔细了解建筑用地情况,有些道路、墓地、植物等给施工带来不便的因素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与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个人进行协商,以求合理妥帖解决问题,不影响工程实施。如果遇到特殊的山林地区,还要求施工方了解当地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水文特征,因为山区工程施工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自然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山洞坍塌等等,特别是如果在相对比较陡峭的山下作业时还应该提前检验山坡的稳定状况,对施工过程所产的后果提前预测,如果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工程本身以及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或者对投资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应该及时准确的采取应对处理措施。地质地形工作考察以后,施工设备的运输以及安装问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比如说,运输机械的道路需要考量,机械被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相应的技术处理。施工现场的工程测量也要谨慎处理,精确的定位,找好基准点、反复的根据图纸设计进行校对检验是关键步骤,处理好这些问题,也就自然可以打好基础。现场清理整平过程中还要安排有效临时的排水渠道,当挖地沟低于管沟的时候,技术人员应该提醒施工人员寻找相应方法,以求水位能够降低,并且保证地下水水位要比开挖底面低大概0.5米,然后方可进行全面施工。

2 基础工程中的基本作业原则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基本作业原则主要有两个重点部分:第一,如果基础工程中需要的是比较浅的基础或者地基的情况,那么增大坡度的问题并不需要过多考虑,能够通过基准线的测量然后按照基准线划出槽边即可,如此便可按照次序展开施工作业,至于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地下水位下降,如何修建临时的地面排水渠道,只要根据施工用地地貌地形地质的勘察数据以及开方挖土的尺寸进行规划就可以了,这样既能保证顺利施工,又能保证基础的土结构受到损坏;第二,基于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考虑,基础工程的负载能力还有必要进行认真的考量,上层建筑建设的质量再好,基础工程出现问题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人身财产安全威胁,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基础建筑的耐寒性能,钢筋混凝土混合比例的大小,热胀冷缩的承受范围。而一些常年湿润多雨地区,又要顾念到基础建设的防潮防腐蚀能力。这些因素以外,我们还要使地基的工作面积拥有一定的可扩大范围,在精准施工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基础建设安全性能的最大化,这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 基础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控制

方法:一、依据不同施工现场的土质以及水文特征,可以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开方挖土;二、设置多个积水坑,或者应用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质量控制:第一、在工程基础设计初期进行控制,设计人员必需精确的计算基础工程以及主体结构的各项比例,尤其是工程基础的承载能力,只有通过精准地质勘探,细致的数据分析才能更好的计算基础工程的承载能力,才会为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保驾护航;第二,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实施控制,由于基础工程具有一些相对的特殊性,对材料的要求也显得有些特别,寿命长、耐潮湿、弹性形变性能较强的材料搭配更为稳妥;第三,现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施工场地的作业面积需要得到保障,工人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技术人员实施监督,不可出现偷工减料现象,要做到天天验收、实时验收。只有在这些环节上有了保障,基础工程的施工才能有效可靠地实现质量控制。

4 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解决软土基础问题的方法:①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粘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②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③强夯法。将80kN夯锤, 起吊到高达6m~30m的地方,让锤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夯实土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④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具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于土层预定浓度,而后对其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作旋转动作,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⑤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中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先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⑥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⑦灌浆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粘土浆、粘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比如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予以液化,同时这些浆液也是具有固化的特性的,这个过程中会用到相关的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而后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淤泥软土地基的效果。⑧硅化加固法。借助电渗原理,利用网状的带孔眼的注浆管,采用电动硅化法,通过轮换诸如的操作手段,把硅酸钠(Na2O·nSiO2)溶液与氯化钙(CaCl2)溶液注入土中,因为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胶凝物质,或者活化土颗粒的表面,这样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和土体力学的强度就会被提高,加固部位的半径会被扩大。不过这样的操作方法也有其缺陷性,即高耗电量,高成本,故而被采用的可能性一般不是很大。

参考文献

篇9

1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常见的故障问题及其原因

1.1 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常见故障

目前我国的煤矿机电安装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意外。这些小意外会带给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影响,下面对故障现象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1)螺丝连接问题。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螺栓拧得不紧等问题,若发生此现象,会造成螺栓在其他一些金属部件的作用下逐渐松动,当螺栓松动到一定程度时,设备上的金属部件也会随之松动,从而便会引起设备故障。

(2)引流螺母问题。在对机电设备上引导电流的螺母进行连接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如在电阻过大的情况下,电流会使设备发热,这样很容易造成设备的金属表面发生氧化,严重时甚至会被烧熔,进而引起接地短路故障,这样便会造成事故,不但危及设备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人身安全。

(3)超电流问题。设备安装异常,不同心造成运行时震动大,电机过负荷,电流大;机械部分转动不灵活,间隙调整不合适,电机超载运行等都会造成超电流现象。

(4)电气设备问题。在煤矿生产中,因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井下安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一旦电气设备失爆产生火花,恰好遇到高浓度的瓦斯,就会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对人身和矿井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特别是防爆管理非常重要

1.2 问题原因分析

(1)设计不合理。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设计上缺乏合理性,致使一些安装环节无法按照设计进行施工,这就很容易引起一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还会造成煤矿停产等严重后果。

(2)施工监管力度不足,难以确保安装质量。在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严,监管不到位,从而使得施工质量难以获得有效保障。同时有些煤矿的管理人员由于专业水平有限,加之管理意识薄弱,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这样一来便会给工程中带来大量的故障隐患,一旦由此引发设备故障,轻则影响正常生产,重则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3)安装施工技术不符合要求。由于一些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单位的技术较为落后,无法满足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要求,加之施工方法不规范,很难确保设备安装时的零差错,致使机电设备经常会发生故障,这给煤矿的正常生产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措施

为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并进一步减少或杜绝各类故障问题的发生,应从技术和管理2 个方面着手,对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加以控制,具体内容如下:

2.1 技术措施

(1)机电设备清点与记录。当设备到货后,应由施工方、建设方以及设备供货商三方共同对设备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检查和清点确认,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还应对设备中较为重要的零部件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确认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签收。通常情况下,可在设备卸车时对其进行开箱验收,设备移交后应进行记录并签字。

(2)机电设备基础验收。设备基础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设备基础的外表面应当没有空洞、露筋、裂纹和掉角等明显的质量缺陷,同时在使用锤子对基础表面进行敲击时应当无破碎现象发生;2)设备基础表面与地脚螺栓预留孔应当无泥土等杂物存在,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当做成麻面,并确保一次性预埋的地脚螺栓位置准确无误,在外的长度应当符合设计要求。此外,若是预留的地脚螺栓孔,其位置和深度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并保证孔没有任何质量缺陷;3)基础浇筑时的承重面应当预留出50mm 左右的垫铁高度,并在二次灌浆后使其达到设计标高的要求;4)安装地脚螺栓位置处的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并确保螺栓的坐标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5)对比较重要的设备基础应当进行预压强度试验,预压力应不小于设备满载运行状态作用下施加给基础的力的总和。

(3)机电设备基础放线。按照设备的安装详图,并根据建筑物的轴线放出控制轴线,并使用水准仪对设备标高进行复核校验,同时做好记录。

(4)设备就位安装。当需要安装的设备就位以后,应在基础与设备底座间放置垫铁,并调整垫铁厚度使待安装设备水平度及标高达到设计要求,经过粗找平、找正和精找平、找正后,设备安装完毕。

(5)设备安装的施工精度控制。影响机电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施工质量、垫铁安装位置及质量、地脚螺栓安装位置及质量、散装设备的组装精度、设备自身的内应力、环境温度变化对基础和设备的影响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排除以上因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并按照设备自身的特点,选择最为合理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借此来抵消设备安装过程中累计的误差。

(6)设备试运行检查。当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此时设备需要试运行,在这一环节中,应当重点对转轴传动装置进行检查,确保装置运转灵活、可靠,若是在试运行过程中出现滞卡现象,必须立即停机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恢复运行。此外,还应对机电启动设备进行认真检查,看设备线路是否完好、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必须确保一切正常后,方可开始启动。为了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的几率,检修人员应当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予以重视

2.2 管理措施

为了进一步确保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分为2 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安装单位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对设备安装质量的监管。对安装单位的监管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施工技术审查以及安装技术标准审查等;对于安装质量的监管主要包括安装作业流程和每个安装环节的质量控制。只有不断加强对上述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此外,还应当做好安装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于一些机电设备安装危险性较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除了应当做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之外,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 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由于影响安装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多,为进一步确保机电设备在安装完毕后能够正常使用,并减少或杜绝各类故障的发生,必须在设备安装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安装质量。这就要求安装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整体安装质量,从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虽然建筑电气专业为建筑行业的一个辅助专业, 但它在整个建筑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近几年国内很多房产开发商投资热门的“ 智能小区” , 给人们一种舒适、安全、方便的环境和氛围但由于电气专业在建筑行业中这种“ 特殊地位” , 未能引起开发商的足够重视, 最终导致不必要的反复施工, 耗费大量资金, 导致成本提高,影响建筑电气施工的因素很多, 笔者主要论述怎样避免不必要的反复施工及对电气专业在施工、设计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1 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三边”工程带来的后果

“ 三边(边规划、边施工、边办证)”工程是建设部下发的严格禁止的工程, 近几年屡禁不止这种恶性循环存在的主要矛盾在于建设单位因为要建设一个项目, 必须储备足够的资金来招标最好的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 同时, 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相关职能部门的各种手续, 为建设项目铺平道路, 而有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干了一大半才进行技术交底, 这给电气专业的隐蔽工程带来了很多隐患原因在于设计单位的各专业未能达到完全配合再有, 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了解的不够充分,如某一小区的空调插座位置移了2次, 最终又移到原来的设计位置, 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2其他相关专业配合不协调给施工带来的隐患

原则上施工时应预留煤气管道的人口及引上口, 但不知何故部分地区的煤气公司一般都在施工后期开始钻孔, 很容易打断楼板里的电气管路, 电气专业不得不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补修管路,其实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在施工前开始准备, 完全可以避免这类事情发生,不少住户都不知自己家楼板下到底有几根电气管路,现在小区每户至少设5个(照明、插座)回路, 再加上电话、电视、宽带等, 这么多管路在后期装修时很难保证完整,所以,设计单位宁肯花费管线而沿墙布置管路, 另外, 笔者认为建设单位向住户提供室内电气管线平面图等作法值得提倡。

1.3弱电设计和施工上存在的问题

1999年建设部颁布的(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指导性文件,确立了信息及智能化小区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即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

可以这样认为, 弱电方面的设计、施工的好坏直接决定智能小区的成功与否,目前, 部分地区的一般作法是弱电公司委托设计单位预留管路及大致位置, 由施工单位电气专业负责预埋管线和86盒, 待施工后期由弱电公司派专业人员安装设备并调试,这里强调一点是,弱电公司一定要派技术较强的专业人员同设计单位交涉, 把各设备预留盒的准确位置(如:各探测器、信号采集器等)反映在设计图上, 否则两家施工单位扯皮的事随时可能发生,且不同的弱电公司产品的功能、规格、安装要求不尽相同, 一旦建设单位改换其他弱电公司的产品, 那么, 返工的工程量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 智能小区不可缺少的“ 三表(或四表)出户”远程抄表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建设单位选择系统时,只顾价格, 忽视产品质量和性能, 造成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有些楼盘运行几年后基本停止使用, 返回到人工抄表, 这与“ 智能小区” 名不副实。

2统一认识, 加强监督管理

2.1接地系统在设计和施工中需统一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用电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供电系统也发生了变化,住宅供电由传统的TN-C系统(即:PE线和N线为合用)改为TN-C-S系统的时间不到几年, 现在全国各地小区供电系统都采用TN-C-S系统。在很多设计单位电气设计说明中提到“ 电源电压为380、220V, 室外为三相四线, 室内为三相五线, 采用TN-C-S系统供电, 进户设置一组重复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1Ω” 等字样(参见图1)

但事实上, 很多施工单位的作法并不是TN-C-S系统。所谓的TN-C-S系统, 是进户线在单元总配电箱处PE线和N线有直接的电气连接按规范规定, 在此处PE线和N线分开后, 下一级PE线和N线不能再有电气连接,而很多施工单位的作法实质上是图2所示的方法, 即TT系统。也就是说在总配电箱内部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一般箱体和管一子均跟线连在一起)是绝缘的, 两者间没有任何电气连接, 线间阻抗为无穷大, 而且, 《电气工程隐蔽工程记录》里也有PE线和N线绝缘电阻测试项目。如果说TN-C-S系统, 那么, PE线和N线间电阻趋于零, 不可能达到MΩ级。部分地区的土壤率低, 电阻一般能满足要求, 但到了冬天很难保证上述要求。

2.2等电位联结上的不同理解和作法

提到等电位联结无非是总等电位联结(简称:MEB)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简称LEB), 现行的安装图集有《97 SD-567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和《D02-501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因为它毕竟是较新的安全理念, 与之相应的规范、定额及配套设施尚不协调或不完善, 执行起来较困难。

(1)MEB端子板和端子板之间是否应连通

回答这一问题之前, 首先要弄清等电位联结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人体伸臂范围(一般为2.5M)内所触摸到的两处电位相等或接近, 避免电击, 保证人的安全。所以,它不是为了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而设的(上、下级必须连通),而是为了人的生命安全而设的, 这说明MEB端子板和LEB端子板之间没有必要再连通这里所说的连通, 是直接连接而不是间接连接, 在这个问题上, 有些参考书也把端子板和端子板连通, 这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错误。

(2)PE线和等电位联结线的关系和区别

MEB端子板与总进户端子板之间及LEB端子板与卫生间(ProtectiveConductor)线之间是用联结线连接在一起的, 但它们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PE线在正常情况下不传导电流, 当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传导故障电流且带故障电压。联结线(BondingConductor)基本上不传导电流(包括故障电流), 只传导电位,使得局部范围内可导电部分的电位相等或接近。为了强调联结线的这种特殊作用―即:只传导电位, 我们用“ 联结” 这一单词来区别通用的单词“ 连接”。

(3)能否真正实现等电位联结

目前, 住宅小区的户内很多管道(如给水、排水、供热)一般都采用PP-R管其主要是耐用、隔热效果好, 所以, 卫生间的LEB端子板与这些管可不做等电位联结但如果管是PP-R管, 而散热片是铁时必须联结在卫生间, 人手能及的范围内的金属导体联结的越多, 效果越好, 如:水龙头、浴缸扶手、毛巾架、暖气散热片、金属窗户等。这里应特殊强调的是卫生间的PE线必须接到LEB端子板里, 否则, 等电位联结起不了任何保护作用, 也就失去了等电位联结的目的和意义。因为卫生间的电气设备(热水器、洗衣机)一旦发生故障, 在保护设备没来得及动作或动作的一刹那, 人触摸设备外壳和临近金属导体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至于其他的金属导体, 除非人为因素, 否则不可能带电或带电的机会很小。

2.3防雷接地上的问题

2.3.1防雷测试点问题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简称:《民规》12.8.5中提到“ 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 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 以及检查引下线、接地线的连接状况, 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1.8m以下处设置断卡” 。《民规》12.5.3.1规定:为防雷装置专设引下线时, 其引下线的数量不宜少于2根, 间距不应大于25m(对三级防雷而言)。小区防雷等级三级较为普遍, 现在防雷测试点的设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符合12.8.5的规定, 即每个引下线均设测试点, 不违规, 但影响建筑物美观;另一种是仅四角《对长方形建筑而言》设测试点, 而中间的引下线未加测试点(但须做引下),显然后一种方法经济、美观, 也符合12.5.3.1的规定, 12.8.5的规定中的“ 宜” 并不是说“ 必须” ,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2.3.2实事求是, 避免各种形式主义

现在小区里有没有“ 断接卡,’ 利用桩基础为防雷接地之前做人工接地体,并测是否符合防雷具体电阻值要求, 如果符合要求, 即与防雷引下线进行连接,连接部分叫“ 断接卡” 简单地说, 就是人工接地体和引下线进行连接的部分。目前有两种做法。

图3所示的接法既现实, 而且正确, 而图4是参考“ 断接卡” 的图样进行连接, 既费时、费工, 也没有必要,防雷引下线普遍利用柱内主筋, 电气专业必须做好主筋的连接工作, 而不是将每组测试点部分的主筋断开。

篇1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用电安全也有了一定意识,在这一形势下对电力企业的变配电所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诸多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一些漏洞影响了变配电所整体质量,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化处理刻不容缓。根据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实况,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能够大大提高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质量,对电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变配电所所内部诸多环节,一个环节把握不好,就极有可能影响变配电所施工整体质量。对变配电所工程建设进行合理化设计,是为了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两者之间有着互为连带的关系,合理的变配电所设计能够为后期施工提供有效依据,然而若不进行设计,则必然无法确保变配电所施工质量。目前诸多电力企业都认识到了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变配电所的整体质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变配电所设计中应用的专业名词与相关标准不符

变配电所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期施工质量,对变配电所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目前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变配电所设计的重要性,在变配电所设计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滥用设计专业名词、设计要求不明确等现象十分常见,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设计质量。变配电所设计中每一个专有名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若不明确这些名词的意思,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名词混淆的状况。

2.变配电所施工现场选择问题

施工现场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与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相符的施工现场能够降低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的难度,然而一些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设计中忽略了这一问题,没有认识到施工现场选择的重要性。部分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施工现场选择中只看重经济效益,在一些土地造价较低的地方进行变配电所施工建设,将变配电所特点及实际情况等问题抛于脑后,严重威胁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的施工设备及安装设备问题

施工设备在施工应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化设计,目前诸多电力企业设计人员进行了施工设备设计,但并没有展现设计效果,在设计过程中一味按照自身经验,施工设备设计中存在诸多与相关规范不符的设计因素,比如施工设备平面图与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两者不一致等情况。不仅设计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变配电所施工中也存在此类现象,一些素质不高的施工人员为了缩短工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盲目进行变配电所施工建设,在施工中应用一些质量不高的安装设备,看似为电力企业节省了施工成本,但实际上这种状况会制约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变配电所工程建设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4.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是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变配电所工程建设中要确保工程质量,需要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还需要一定的责任感。然而在实际变配电所工程建设中,由于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需要大量工作人员,部分电力企业为了赶进度,招揽一些综合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二、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上述对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合理化解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电能用户的用电安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根据变配电所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的措施:

1.变配电所设计中规范专业用词

在变配电所设计工作中涉及到施工中的多个环节,运用专业名词能够帮助设计人员理清设计思路,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对每个设计专业名词的使用,每个名词都代表一种不同的含义,若设计中名词应用混淆,会导致施工错误影响变配电所工程质量。为了避免此类状况,设计人员应准确客观的认识每个专有名词的含义,充分发挥专有名词在变配电所设计中的作用。另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全面了解变配电所不同类别与种类,比如说变压器等设施放在露天场所中属于露天变电所,若变电所建设在车间内则属于车间内变电所,在设计之前要全面了解变配电所实际特点,从而使变配电所设计更加规范,合理。

2.变配电设计施工中要选择合理的施工现场

选择合理的施工现场是确保后期顺利施工的基础,施工现场的选择关系着变配电所工程质量,因此电力企业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变配电所实际情况,从而选择与之相符的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提高变配电所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要全面考虑变配电所防火挑檐设置;二是要及进行安全出口施工设计,若变配电所的整体的长度大于7米,那么可以按照相关要求设计两个安全出口,出口应设置在变配电所两端位置。第三,进行变配电所梁高与电缆沟设计施工,在梁高施工中应考虑变配电所净高与梁高,而在电缆沟设计施工中,应将主电缆沟与控制电缆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既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还能够为后期变配电所改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的设计与施工选择

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都是影响变配电所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对于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的选择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相关规范进行选择,在设计中要保证高压配电系统图与施工平面图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施工人员才能准确定位变配电所安装设备所在位置,从而正确安装变配电所应用设备,为变配电所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把握施工设备的应用,根据设计人员对施工设备的设计规范从而合理化应用施工设备,

4.提升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变配电所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因此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要对设计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把控,对于一些不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应给予警示与惩罚,杜绝此类现象的再发生。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要确保变配电所整体质量,就要结合变配电所工程建设实际特点及要求,从而选择与之相符的施工场地。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要及时处理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免影响变配电所施工工期与质量。同时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还要按照变配电所负荷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从而保证变配电所供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用户及时提供安全电能,切实维护用户的用电安全与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健.关于变配电所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J].上海铁道科技.2011,8(12):133-135

[2]刘瑞涛 .变配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J].工程科技,2013.5(18):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