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2 09:12: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

篇1

    微型化学实验具备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化学实验仪器微型化.二是实验中试剂用量少,现象明显、节省经费和时间、减少污染、方便携带.二、微型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1.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性的体现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然后利用微型实验解决遇到的冲突.

    2.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在微型实验引入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凸显,通过自己亲自做实验,观察现象,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有了直观的感受,进而将这些看到的东西内化为记忆、加工的信息,并对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组内交流,增强了组内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进行建构,并牢固掌握知识.三、实例分析

    1.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中运用微型实验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

    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建构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之上.高中学生对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基本化学实验仪器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通过学习元素化合物,对各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的规律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将微型实验引入探究各物质之间反应,归纳各物质的特点及规律,达到了认识物质、体验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的快乐.

    2.学习有机化学物质性质过程中运用微型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

    通过对多届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摸索,不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苯酚的溶解性实验教学实例

    苯酚,具有和乙醇相同的官能团——羟基.烃基的位置不同对有机物性质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引人微型实验探究苯酚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大小,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实验现象获得苯酚的溶解性.学生通过试管、多用滴管进行微型实验,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果:常温下苯酚能溶解于水中;常温下苯酚水溶性差;部分不溶解在水中的苯酚呈现的不是最初取用的固状,而是类似油状的非固态物质.这三种结果中只有第三种情况和教师课前预想的一样,另外两种结果的出现,学生则要找出原因,引导出现错误的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分析,找出自己实验方案设计的错误,经过相互交流,学生很快就能组内合作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种,如取用的苯酚的多少,水的多少.

    微型实验的引入,将静态的文字变为动态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由此而想出很多疑惑,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通过自作微型实验,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认知冲突,角色意识也就发生了一些转变.在解决矛盾的动机心理趋使下,学生迅速调整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掌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积极同化新刺激,将其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整合、“顺应”,能够在教学的目标下顺利完成新的学习内容的学习.

    (2)化学理论知识部分也可以运用微型实验

    化学理论知识部分包括高一的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部分;高二的化学平衡理论部分;高三的晶体结构理论部分.虽然是基础理论的学习,仍旧可以利用微型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取得较好学习效果.四、微型化学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结论

    1.教师、学生对化学实验态度的改变

    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分组实验效果好,不再是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机械地验证实验,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大有提高.

篇2

微型化学实验具备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化学实验仪器微型化.二是实验中试剂用量少,现象明显、节省经费和时间、减少污染、方便携带.二、微型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1.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性的体现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然后利用微型实验解决遇到的冲突.

2.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在微型实验引入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凸显,通过自己亲自做实验,观察现象,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有了直观的感受,进而将这些看到的东西内化为记忆、加工的信息,并对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组内交流,增强了组内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进行建构,并牢固掌握知识.三、实例分析

1.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中运用微型实验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

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建构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之上.高中学生对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基本化学实验仪器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通过学习元素化合物,对各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的规律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将微型实验引入探究各物质之间反应,归纳各物质的特点及规律,达到了认识物质、体验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的快乐.

2.学习有机化学物质性质过程中运用微型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

通过对多届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摸索,不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苯酚的溶解性实验教学实例

苯酚,具有和乙醇相同的官能团――羟基.烃基的位置不同对有机物性质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引人微型实验探究苯酚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大小,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实验现象获得苯酚的溶解性.学生通过试管、多用滴管进行微型实验,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果:常温下苯酚能溶解于水中;常温下苯酚水溶性差;部分不溶解在水中的苯酚呈现的不是最初取用的固状,而是类似油状的非固态物质.这三种结果中只有第三种情况和教师课前预想的一样,另外两种结果的出现,学生则要找出原因,引导出现错误的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分析,找出自己实验方案设计的错误,经过相互交流,学生很快就能组内合作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种,如取用的苯酚的多少,水的多少.

微型实验的引入,将静态的文字变为动态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由此而想出很多疑惑,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通过自作微型实验,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认知冲突,角色意识也就发生了一些转变.在解决矛盾的动机心理趋使下,学生迅速调整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掌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积极同化新刺激,将其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整合、“顺应”,能够在教学的目标下顺利完成新的学习内容的学习.

(2)化学理论知识部分也可以运用微型实验

化学理论知识部分包括高一的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部分;高二的化学平衡理论部分;高三的晶体结构理论部分.虽然是基础理论的学习,仍旧可以利用微型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取得较好学习效果.四、微型化学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结论

1.教师、学生对化学实验态度的改变

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分组实验效果好,不再是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机械地验证实验,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大有提高.

篇3

与其他课程相比,初中化学学科有着教学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信息中,包括大量的图片、视频、实验演示,这些信息的表达都依赖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化W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运用传统的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传递化学知识,以此增加学生对知识直观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多媒体技术的不足,增强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

在初中化学知识中,存在着很多抽象的微观概念,如化学知识中的分子、原子、夸克等微粒,这些物质学生都是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的,如此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过于浅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非常困难,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无法对这些抽象的分子进行形象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各种教学困难。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使微观概念下的分子形象化,使学生对知识得到直观的了解,帮助学生突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例如,在教授分子性质、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等课程时,学生依赖课本上单一的图片,根本无法充分了解微观下的分子,将会导致教学质量非常差。但是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子动画来描绘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以及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和规律;在研究钠钾等单质焰色反应时,在教室了没有进行实验的条件,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实验又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实验视频,满足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化学知识量。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有趣的模拟动画,形象地描述了化学知识,让学生直观地对重难点进行了解,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帮助教师回归传统课堂

传统教育中的黑板是一个可以进行重复书写的教学工具,在传统的电子多媒体工具中,教师只能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在课堂上如果发现需要补充的知识,教师无法立即对知识进行补充,常常会漏掉一些知识点。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教师可以直接在上面进行绘图、书写,解决了用传统多媒体展示课件的缺点,可以即时对知识进行修改和储存。交互式电子白板增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工具的互动性,促进了兴趣课堂的发展。例如,在初中化学物质溶解度课时,在利用黑板教学时,教师要反复地绘制图表对物质的溶解性质进行分析,这对教师的绘图能力要求很高,而且在制图过程中十分浪费课堂时间,不利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灵活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制表功能,引导学生自己绘制出几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并且要求学生对曲线中的转点进行解释,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类物质随着温度升高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交互式电子白板帮助教师建立起了高校课堂,在课堂上可以帮助师生对知识进行研究探讨,并且还能把教师在平时收集的知识视频、图片、文本随时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进行化学课程讲解。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助于弥补空白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可让学生掌握,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高污染性的实验和危险性的实验无法在课堂内进行操作。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解决这个教学难题。例如,在课堂讲授白磷燃烧实验时,由于白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操作,但是不通过实验学生就无法对燃烧过程进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灵活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演示实验,使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只要经过观察才可以得到最准确的信息。在这样的教学理的影响下,学生必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总结

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课堂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补充和发展,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多种教学方式的联合应用,充实了课堂内容,优化了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要充分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篇4

一、抓回顾

回顾化学知识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也可以将教材与课堂笔记结合起来看)的方法去回顾。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新授课时圈点过的内容,留心教材上给出的习题(好多中考试题总可以在教材的习题中找到“影子”)。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可以从面上减少对课本知识的遗忘,避免知识漏洞的出现。

也可以根据章节的目录去回顾。以教材的章节目录为线索,书面整理或口头复述每一节的所学内容,发现遗忘,再打开教材或笔记进行温习。这一回顾方式,能有效诊断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还可以按照知识的模块去回顾。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制备原理、所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操作要点等几个方面一并回忆相关知识。这种回顾方法,能使零散的知识由点变线、由线成网,增强知识回顾的系统性。

二、抓归纳

知识的归纳可以局限在某一章节进行,也可以打破章节的限制,按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由于后一种归纳方法的跨度大、综合度高,因此,总复习中大多采用此方法。如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我们可以作如下归纳:

归纳是将所学知识并线织网的过程,该项工作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也可以自己尝试进行。

三、抓梳理

知识网络的产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重温中考考点的新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网络中的重点知识加以梳理。

1.对比法

对比既是强化记忆的良好途径,也是加深理解的有效方法。化学中可以对比的知识为数不少,如上述网络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物质分类网络中的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身边化学物质网络中的氧气的密度、溶解性与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氢气、一氧化碳与碳的化学性质;实验网络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与验满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等。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采用让它们“成对亮相”的方法,找出异同,寻得联系,从而使相关知识深深印记在脑海之中。

2.提炼法

对于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在叙述其主要内容、抓住其关键字词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提炼其核心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其概念及常见考题中提炼出其核心内容:六个一定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一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抓住了概念的核心,也就找到了解答概念试题的金钥匙。

3.串联法

所谓串联,就是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个话题为中心,将某些概念或原理集结成小型知识块。如以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为中心,可以将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分类、离子所带电荷等知识串联成块;以概念判断结论成立的前提为话题,可以将分子比原子大的前提(分子和构成它的原子相比)、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前提(对于原子和非原子团离子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前提(相同温度、相同溶质)、固体溶解度大小比较的前提(温度、溶质、溶剂三者中至少有两个相同)等连成一片。知识的成块出现,能为解题过程中快速联想带来便利。

4.延伸法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复习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把握这种延伸关系。知识的延伸关系包括知识结构的完善,如物质的构成,学习分子、原子的知识时,只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学过离子之后,物质构成的知识体系才得以完善: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知识的延伸关系还包括知识内容的递进,如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浅入深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宏观)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构成新的物质(微观)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微观整合,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篇5

一、改进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记忆力

高中化学所包含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更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加丰富,学好高中化学,记忆是关键,如何科学牢固地记忆化学知识?本人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借鉴。

(1)集中记忆法。物质由元素组成,每种元素都有相应的化学符号,它们的质子数和质量数各不相同,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内容进行集中记忆。此外,集中记忆还表现在学习金属性质时要对金属活泼性进行集中记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要对各类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集中记忆,学习强酸制弱酸时要对各类酸碱的强弱进行集中记忆,学习盐类时要对溶解性规律进行集中记忆,学习酸碱指示剂时要对各种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进行集中记忆。为了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集中记忆,可以将它们做成表格打印出来,然后贴在自己的书桌前面,每天看几遍,自然而然就会强化记忆的效果。

(2)分类记忆法。高中化学涉及的物质种类繁多,很多物质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记忆。一是关于化学物质俗名记忆。纯碱、苏打、天然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食盐(NaCl),石灰石、大理石(CaCO3),干冰(CO2),氯仿(CHCl3),电石CaC2,甘油、丙三醇(C3H8O3)等等。二是关于物质颜色记忆。Fe(黑色),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粉末),Fe2O3(红棕色粉末)等等。三是关于化学反应现象记忆。铝片等金属与盐酸反应放热,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时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回复原色等等。将这些化学知识分类以后,我们可以通过晨读来强化对它们的记忆。

(3)联想记忆法。很多化学物质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可以通过联想进行记忆。比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对钠相关的化学知识联想如下: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NaCl,然后从课本中找出这7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在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对硅相关的化学知识联想如下:SiSiO2H2SiO3Na2SiO,然后对这5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进行记忆。再比如学习制取H2、O2、CO2和Cl2这几种气体时,可以从化学药品、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气体性质等方面进行联想对比记忆,通过改进方法,集中记忆,一般情况下都能迅速提高化学成绩。

二、强化理解,迅速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点

高中化学涉及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比较多,学习时不仅要记住它们,还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并将其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点。高中生如何有效地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本人谈几点看法。

(1)通过概括总结促进理解。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我们要善于概括、归纳和总结学过的知识,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和实质。比如学习化学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概括成以下4点:“一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二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三定”(反应条件一定时,各组分含量不再变化),“四变”(当温度、压力或浓度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各组分含量发生变化,直到建立新的平衡);学习原电池时,我们可以归纳出组成原电池的4个条件:一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二是活泼性不同的两极,三是电解质溶液,四是闭合电路;学习化学反应计算时,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化学反应前和反应后在质量、原子数等方面总是相等的。

(2)通过化学实验促进理解。观察化学实验中的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的数据,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实验室里,我们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铁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出现这种现象后,作为高中学生就应该思考铁为什么会溶解?生成的红色物质是什么?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由蓝色变为绿色?如果进一步理解后我们就会发现Fe的金属活泼性强于Cu,铁与铜发生了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反应后生成了Cu,铜红色;Cu2+是蓝色,Fe2+绿色,随着反应的进行Cu2+慢慢减少,Fe2+慢慢增多,所以溶液的颜色也便由蓝色变为绿色。通过做化学实验,我们对置换反应及金属活泼性就有更深的理解。

三、勤于练习,确保化学知识学好学牢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学好化学不仅要记忆和理解,勤于做题更为重要。学以致用,才能巩固提高。可逆反应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

H2(g)+I2(g)=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H2、I2、HI的浓度相等

D.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变

做这样的题目时,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要明确这道题的起正意图在于考察化学平衡。首先我们要明白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我们理解“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组分浓度不变”是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然后具体分析试题。对于A选项,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就算正反应速率不等于逆反应速率,混合气体的密度都是不变的,所以错误;对于B选项,I2气体是紫色的,H2和HI无色,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时,说明I2的浓度也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所以正确;对于C选项,H2、I2、HI组分浓度相等并不能表示组分浓度不变,所以错误;对于D选项,I2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I2的浓度一定即反应达到平衡,所以正确。故答案选BD。

总之,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既要对化学基本知识进行记忆,也要对化学概念、规律进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勤于动手,真正入心入脑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高中化学,迅速提高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篇6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下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在课尾“讨论”栏目开始渗透物质的分类思想,让学生“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虽然教材没有把“物质的分类”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单元进行介绍,但在“讨论”中提出的四项要求已基本涉及物质分类的整个知识体系。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有专门的知识单元介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思维方式正在从经验直观向逻辑抽象过渡,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概括事物的普遍性,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将零散的知识通过分类整理加以系统化,因此,关于分类思想的教学成为衔接教学的关键。具体到本课内容,初中生虽然在认识物质的组成及性质上有了一些积累,但还没有把物质的分类视为一种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要引导学生从普遍性出发认识物质的变化及物质间的反应规律,逐渐确立分类观,打好认识论的思想基础。鉴于我们的初中生在三阶段探究式教与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探究式学习经验,开展合作探究和独立探究不再存在学习障碍,反而更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三、学习目标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知道分类的多样性;

2.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3.学会从组成和性质出发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框架。

四、教学过程

针对本课微专题教学,笔者安排了“合作探究”和“独立自主探究”两个阶段的探究式教学,旨在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实现知识自主建构、拓展知识和深化理解等方面的优势。

(一)合作探究

探究式学习中问题的提出往往具有挑战性,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恰当的铺垫(情境创设)和引导。在“提出问题”环节,教师根据教材的提示,将初中化学已经学过的物质提取出来,设计了下面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

活动一:试将下列物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C、CO2、CO、H2CO3、NaHCO3、Na2CO3、CaCO3、Ca(HCO3)2

活动二:由Na+、K+、CO[2-3]、SO[2-4]可组成几种物质?请尝试从组成和性质方面对它们进行分类。

活动三:从组成和性质方面分别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O、CO、CO2、SO2、SO3、CaO、CuO、Fe2O3

学生在组内讨论后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1.我们分类的“标准”可以是什么?2.如何从“组成和性质”出发给物质分类?两个问题的提出很有针对性,是展开以上三个探究活动的关键。

为了解决以上两个关键问题,学生进入“收集信息”阶段,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系统梳理所学过的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物态、溶解性等有关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所列物质逐一进行筛选、比较,尝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对所列物质做出个性化分类),最终形成解释并交流发表(用展板展示各组的答案)。

关于“活动一”:第一个小组有两种分法,先是按“物质存在的状态”进行分,固态的有C、NaHCO3、Na2CO3、CaCO3、Ca(HCO3)2,液态的有H2CO3,气态的有CO2、CO;然后按照“物质的溶解性”来分类,可溶物质有CO2、H2CO3、NaHCO3、Na2CO3、Ca(HCO3)2,不可溶物质有C、CO、CaCO3。第二个组有三种分法,与第一个小组的分法完全不同,他们先是按“是否含金属元素”来分,含金属元素的有NaHCO3、Na2CO3、CaCO3、Ca(HCO3)2,不含金属元素的有C、CO2、CO、H2CO3;然后按“是否含氢元素”来分,其中含氢元素的有H2CO3、NaHCO3、Ca(HCO3)2,不含氢元素的有C、CO2、CO、CaCO3;最后按“含元素种类多少”来分,其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的有C,含有两种元素的有CO2、CO,含有三种元素的有H2CO3、Na2CO3、CaCO3,含有四种元素的有NaHCO3、Ca(HCO3)2。第三个组最有意思,他们是用树状图的方式(见图1)进行分类的,只不过他们把教材中的树状图给“放倒”了。教师抓住这个对教材图示的模仿创新点,引导学生对树状分类法的好处进行说明。

师:你来谈谈树状分类的优点有什么?

生:比较系统,直观。

师:讲得好!刚才大家都按一定的“标准”对这8种物质进行了准确的分类,其中的树状分类法,是我们初中阶段要求大家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它的优点是层次分明,能够直观地呈现事物的从属关系。(教师的总结评价既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的尝试、探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又准确地点出了初中段学习的重点,提醒大家关注并掌握树状分类这一“层次分明”的“重要的分类方法”)

关于“活动二”,第四个学习小组对所组成的物质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分类。

与“活动一”相比,“活动二”的难度有所提升,虽然学生也对所组成的物质进行了正确的分类,但分类标准没有清晰展现。为了从学生的答案中挖掘教学资源,教师与该组学生代表进行了如下教学对话。

师:请谈谈你这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这样分类有什么优点?

生4:因为它都是盐,我们要对盐进行更细的分类。我们组是从组成盐的金属、酸根的角度来对以上物质进行分类的,比如一说到钾盐,我们就会想到这是指钾元素与各种酸根组成的一大堆不同的盐,有氯化钾、高锰酸钾、氯酸钾等等。

师:好,这个讲法让人信服!这也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全体学生点头)

关于“活动三”,第五组的展示(见图3)思路清晰地呈现在图示和文字表述中,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一览无余。

从物质的组成上分,图示如下:

从物质的性质上分,图示如下:

通过以上探究式教学,教师将初中生对“物质分类”的经验提升到了理性的高度,引导学生强化了“分类标准”意识,并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物质分类系统,为初、高中知识教学衔接,把学生思维引入较高层次奠定了基础。三个探究活动“交流发表”结束后,教师开始“评价结果”,并顺势引出了下一个环节的独立自主探究。

(二)独立自主探究

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分类”的科学理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种科学理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师:从氧化物的性质来看,有的能与酸反应,有的能与碱反应,还有一些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到了高中我们将会学到,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特殊氧化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物质的分类呢?就是因为同类物质有“通性”,它可以为我们预测未知物质的性质提供基本线索并做出分类科学上的验证。下面我们就运用刚刚掌握的“物质的分类”知识,来独立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吧。(师投影“提出问题”)

小试身手:酸雨主要是由氮的氧化物(NOX)和硫的氧化物(SO2)气体引发,工业上煤的燃烧以及居民生活用煤是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吸收煤燃烧产生的SO2气体?(已知:SO2+H2O=H2SO3)

针对教师提出的这个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需要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先将该问题转化为学科中的问题,再对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判断,比如从分类角度去寻找标的物(SO2)所属的物质类别,再找到该类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同类物质所具有的共性),然后才能举一反三。从元素的组成和性质出发,学生能够类比二氧化碳这个已经学过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经过简单推理便可知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溶液起反应。学生在思考中还将联想到酸性氧化物性质的其他反应,比如与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等。

在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巡堂指导。有学生提出“可以用氢氧化钠吸收,或者与氧化钠或氧化钙反应,或者与水反应”,教师提醒学生:要在解题的过程中试着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继续巡堂观察学生书写方程式情况,点了三名学生(生1、生2、生3)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化学反应方程式。课堂进入“解释结论”与“评价结果”环节。

针对上台板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三名学生中有一名学生把Na2SO3错写成了Na2SO4,被台下的学生发现并指了出来,教师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展开下面的教学引导。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为什么应写成Na2SO3?

生4: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是亚硫酸,所以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的盐就应该是亚硫酸钠Na2SO3。

师:很好!从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来看,CO2的检验和吸收与SO2有什么共性?(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这是对分类观的实践应用)

生5:因为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其共性是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师:对。我们还可以来比较一下,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水这三者中,哪一个吸收二氧化硫的效果最好?

生6:氢氧化钠溶液最好!因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最大,溶液浓度也最大,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就最多;氢氧化钙溶解度小得多,溶液浓度就小,吸收二氧化硫的量就会少一些;而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后生成的亚硫酸很不稳定,很快会再度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因此效果最差。

师:很好!我们从“物质的分类”中去寻找物质的共性,并运用物质的共性去预见和解决问题,这就是物质分类观的应用。“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能够对我们今后研究未知物质的性质提供思考的方向……

篇7

2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小学科学教材和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文本分析,试图针对教材衔接中体现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以及方法运用进行探讨。首先,整理出小学科学教材中与初中化学相关的核心内容,进行分类对比,了解对应性,探讨知识广度;其次,对比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了解小学科学学习对化学前概念的影响,探索衔接中知识深度的把握;再次,整理小学科学阶段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运用的方法,分析其对于化学研究方法和探究技能的基础作用。目前九年级化学教材和小学科学教材版本众多,为了充分考虑实际衔接情况,并没有考虑同一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而是选取笔者所在的南京地区所选用的教材。小学科学选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郝京华主编的版本,而初中化学则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3初中化学和小学科学教材衔接特征

3.1知识广度

小学科学涉及面广,其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分布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空间科学三大领域中,比较集中在化学变化的初步认识、身边典型的化学物质等方面,少量涉及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例如,初中学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之前,初中生已经对氧气的助燃性、空气的组成、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水的溶解性质、铁生锈、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紫甘蓝等有了初步了解,而中学化学教材对于这五个二级主题则有所展开,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点。现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主题为例进行小学科学教材和初中化学课标的知识点比较。小学科学中只是简单了解到氧气助燃性,但不了解体现助燃性的具体化学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白色浑浊早为学生所熟知,对于石灰水仅停留在名称的知道层面,也没有深入到浑浊的具体物质。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左右,往往停留在了解具体的反应现象。基于此,涉及面更为广阔的初中化学课程,呈现层出不穷、性质各异的物质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体现了足够吸引力。

3.2知识深度

美国最新推出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共通概念及核心概念》将“学习进阶”作为学习期望的核心表述形式,认为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就像爬楼梯的过程,学习进阶的中间过程类似于楼梯逐级上升的台阶,各个台阶象征着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能达到的理解核心概念和科学操作技能的不同水平,其理念要求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宏观上必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课程内容均指向科学素养)与连贯性(各学段所学内容具有良好的关联和衔接)。在我国,小学科学是学生系统接收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为中学生理化生地的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基础。就化学学科而言,多个科学概念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已经出现,但限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小学科学不可能对某一化学主题概念进行全面、清晰的表达,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精深的讲授和分析,只能在有限的生活经历基础上加以感性认识和简单辨析,所以初中阶段还需要围绕核心概念加以整合和发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九年级化学学习中的第一组重要概念,变化观也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观念。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时就已经接触到了“化学变化”——只是此时没有专门提及这个概念。在小学科学教材“蜡烛的变化”中,以蜡烛的变化特征将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小学科学不关注概念的界定,尚未清楚物理和化学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将重心落在学生的体验和观察。而且在生活经历中,学生或多或少积累了些化学关注的主题内容,但是由于民间传说、媒体报道的误导,往往存在很多迷思概念,化学课程教学的作用就自然体现。当然,小学科学阶段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只是科学启蒙,对于其深入理解还需要在化学各模块教学中不断升华、进阶。

3.3科学方法和技能

无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中化学都很关注科学探究。这种科学技能实际上既包含心智技能又包含动作技能,即要动脑又要动手。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在每一册都安排了一章“科学过程技能”专题,平均每个专题安排一到两种技能,它们不仅体现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技能,也成为初中理化生开展探究教学的技能基础。小学科学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模块都是采用集中专题与分散融合的综合呈现方式。初中化学重在第一章安排“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科学探究”的启蒙,以两个典型案例呈现化学学习特点和科学探究全过程,但很多科学过程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还依赖于小学科学的学习作为基础。小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动作技能还停留在简单操作,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层次较低。相比较而言,九年级化学由于学科性的增强,除了要求完成基础学生实验,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小学科学和九年级化学教材中铁生锈实验的设计极其相似,均关注观察、假设、交流等技能,尤其在控制变量方面同样给予学生思维的启发,但九年级化学教材在蒸馏水和干燥剂的使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实验的成功——毕竟小学生知识所限,考虑问题不全面。从“铁”到“洁净无锈的铁钉”,“水”到“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都是对恒量和变量的准确描述与定性,更加凸显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的严密思维和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当然,正因为该实验的小学基础,初中阶段还可以适当增加开放性,减少教师的指导成分,将更多思考的自还给学生。

4处理教材衔接问题的途径

由于我国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科课程是分别设计的,小学和初中之间、初中和高中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大量脱节现象。据不完全调查,现有初中化学新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的衔接存在明显缺失:鲜有中学教师主动了解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理科教学并未切实建立在小学科学的学习成就之上;小学科学课程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落实情况较差,很多小学客观物质条件不具备或关注不够,实验活动开出率低,小学科学课程形同虚设;科学任课教师多为其他学科兼职教师,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存在科学思维狭隘、科学素养薄弱的现状,导致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或观念传递存在一定的科学性错误,需要初中理化教师更正和指引。

4.1关注小学科学,全面了解化学相关学情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开展学情分析往往有所局限,认识或只关注化学教材已学内容,或只联系初中物理和生物的学习,从学生学习的延续性和综合性来看是十分不利的。根据以上教材对比,我们挖掘出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认为小学科学作为科学教育启蒙阶段,其内容设置、实践设计都会对初中的理化生教学产生影响。科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基于学习进阶研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规划,对每个学习阶段提出符合学生科学认知发展水平的要求,从而实现各阶段科学课程的无缝对接,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连续一致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小学科学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避免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不完善,应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关注初中和小学所学内容的差异。建议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档案了解其小学阶段科学课的开设情况,便于掌控化学教学与小学科学的联系点;利用课前交流、问卷、测验、课堂导入时候的开放式提问或实验问答等掌握学生的前概念。

4.2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已有基础

九年级化学课堂,需要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小学科学中建构的已有概念,启发针对新旧知识中产生矛盾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的开放性思考。笔者设计了相应的提问,表现基于小学科学的化学学科提问。

4.3利用学生已有基础,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常常对于缺乏基础、难度较大的问题具有畏难心理,而个人生活经验、学习背景对新知识的建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思考已有基础、选择性加工和应用新信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小学科学中已经在四年级开辟主题“我们吃什么”和“怎样搭配食物”,并安排设计食谱活动,所以九年级《化学与生活》“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可以设计成食谱活动的延伸: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食谱,从食谱中的肉蛋引出蛋白质,介绍蛋白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通过分析食谱,纠正学生对蛋白质存在的认识误区,了解人体内重要的两种蛋白质:血红蛋白和酶。再看食谱:从食用油的添加引出油脂,区分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的区别。此时学生已经深入体验到物质、能量、变化等核心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蛋白质、糖类和油脂的供能作用比较。三看食谱,由饭店用餐结束后都会上一道果盘,引出维生素的学习。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51-2一、教材分析(略) 

二、学情分析 

本章是初中化学课程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是继学生认识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固体(如常见的金属)、液体(如水)后接触到的一类成分更为复杂的化学物质。而“结晶”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海水晒盐”就是一个常见的“结晶”实例,陌生的是如何运用化学原理来解释这一事实。 

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经过七年级生物的学习和八年级物理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探究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创设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从而达到获知、激情、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2.投影“青海盐碱湖的美丽景色”和“盐场海水晒盐”两张美丽图片,提出问题,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冬天捞碱(Na2CO3),夏天晒盐”,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一是通过温故两种具有代表性物质(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为结晶方法的选择打下伏笔;二是通过展示两张自然界中获得晶体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二)课堂活动 

过渡:接下来请各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两个探究实验,模拟上述图片中的情境。 

学生活动一: 

学生归纳总结、展示: 

教师板书:2.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ppt投影: 

(1)蒸发溶剂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 

此时,老师观察到好多学生对以上两种结晶方法适用范围仍持有怀疑的眼神,于是老师又增加了2个补充演示实验,即将一杯饱和的食盐水和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同时放入冰水共存物中片刻,同时取出,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发现:盛有饱和的食盐水的烧杯底部无明显现象,而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析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充分发挥群体的效应,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检查,使得新知识(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在旧知识(常见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起来。大部分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由教师稍加点拨,最终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既可以挤出大量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还给孩子,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另外,通过教师的补充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信服他们归纳总结出的结晶的原理,也进一步体现出化学实验的魅力所在。 

教师:我们说学以致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本堂课一开始展示给大家的那张图片“冬天捞碱(Na2CO3),夏天晒盐”的原理。 

学生活动三: 

学生活动四: 

学生活动五: 

设计意图:本活动试图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设计出方案,若有不尽人意之处,则试图经过教师的指点,小组重新讨论将方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通过改进,使其更具有实际操作和应用价值。本活动始终贯穿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开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试图通过交流讨论、探究这一过程,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观念和沟通交流能力。另外从一种物质的结晶到多种物质的分离提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五、课后教学反思 

1.南师大教授马宏佳老师曾经说,“‘活动单导学’模式创设了一种新课教学组织形式,它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更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将新课程理念真正带进了学校和课堂。”本节课设计即是以“结晶”这一内容为主题,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学生活动,从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到学生实验活动,再到学生交流讨论活动,最终到课堂检测等等一系列的活动,活动与活动之间环环相扣,使得整节课的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篇9

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习化学还要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很多化学物质就是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

比如在初三化学中学到的氧气与水等物质,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离不开的,所以在学到这些内容的时候都要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与记忆。

一、注意观察实验

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当然就离不开实验了,因此如何观察实验对于我们学习化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课本设置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是物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生成新物质,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①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②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光照、通电等);③反应装置(使用哪种实验仪器、该装置有何特点等);④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等);⑤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为: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为:①是否有新物质生成;②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③仪器拆分顺序;④仪器整理等。

二、积极动手实验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自己动手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到“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激发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变以前的“要我们学习”为现在的“我们要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固得多。因此,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勤于记忆

每门课程都有其专业词汇,化学也不例外。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因为:第一,化学本身有着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必须记忆的;第二,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备、用途等也是必须记忆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对于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死记硬背;对于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要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善于总结规律,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新晨

四、善于动脑

篇10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如何贯彻在义务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化学教师非常关注的新课题。新大纲指出:“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并据此指出初中化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也就是说: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能力就是作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时候,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化学教学中所说的能力是针对任务和问题而言,能够顺利完成某些任务或能比较圆满解决某一化学问题,化学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包括化学问题上的新发现、化学技术上的创造和革新,以及化学教学中概念的形成、发展,解答化学习题和完成课题研究等。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更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入手,力图把“课堂”改为“学堂”,将“一言堂”改为“群言堂”,以很好地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能力。现将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的做法简述如下:

一、在化学教学中,要转变指导思想,积极革新教法

作为化学教师,就应该以新大纲为标尺,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深化初中化学改革。人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确如此。虽然成形的教学方法很多,但没有一个现成的教学方法可被我们直接套用,我们只能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借鉴先进的教学法,如洋思的教学方法和安丘四中的管理办法,以及杜郎口中学的模式的学习模式等,去探索、去试验、去创新,探索出适合我们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先主动教,学生后被动学,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其实有味与无味的观念在于如何品味。如果教师觉得食之无味,必然讲之无味,学生便学之无味,激不起兴趣,当然无从谈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首先转变认识,通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课堂上鼓动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即使学生回答错了,经过再次纠正也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其次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电教条件的,使化学教学主动、直观、活泼而饶有趣味,唤起学生注意和思维,我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其它一切能力,发展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其他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我力求多启发,少注入;多实验,少空说:多理解,少死记;多鼓励,少批评。如我在化学试卷评讲中,根据考试情况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侧重于经验总结: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让其侧重吸取教训,分析错误原因,找出产生错误的根源,把问题说透,以防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对有进步的学生,即使微小进步,我也把他看作“闪光点”予意鼓励,同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用实验直观启发,获取正确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就认识能力而言,思维能力是核心,观察能力是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简捷而有效的途径,加强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识,调控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的功能。在分组实验中可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动手、动脑、动口三位一体,最大程度的调动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增长科学意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应创造条件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引出结论。

例如: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的现象,就必须抓住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最初状态进行观察;②“氨氧化”的实验,学生在观察中往往及易错过对“氮的氧化物NO2红棕色气体生成”的观察时机,而这恰恰又是本实验NH3氧化的重要实验依据即观察重点。③氢气还原氧化铜,通过演示实验,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首先从颜色上观察:通入氢气加热后,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其次试管壁出现水珠,我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生成物到底是什么?最后写出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这样不靠讲解,而主要通过观察思考,来认识还原反应的物质,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或展示实物,进行直观启发,从而解决形成正解的认识,而且通过直观形象的建立,有益于学生的形象记忆。通过我对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引导观察,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观察习惯,培养基础科学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三、运用化学理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我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更深一层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具有正确思维能力可使人们知道自己没有直接观察和实践过的事物,也可能使人预见事物的发展和结果。通常许多学生往往凭自己的一点经验,对物理性质作出分析、判断,反应出学生思维能力长足的发展,但这样的判断不仅往往不够准确、全面,甚至完全错误。这对老师可启发引导学生用化学理论或实验来解决问题。

如物质结构不只影响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影响着物理性质,有机物中这种影响表现更加明显,根据物质的结构来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使完整地认识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重要理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重要的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揭示其结构特点,以及促进对重要物理性质的正确牢固的掌握,同时发展学生应用化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伊春的物理性质可作如下对比:

沸点 水溶性

乙醇 78.5℃ 任意溶

乙烷 -88.63℃ 不可溶

提问:(1)乙醇的沸点为什么很高于乙烷?

(2)为什么在水中乙醇是任意溶,而乙烷却不溶?

通过分析比较结构上的异同,仅在于是否有羟基,说明羟基对乙醇物理性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结论是否正确可以查书验证,这样使学生明白物理性质的背后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同时也揭示了规律,突出了物理性质中的重点,促进了学生应用化学理论、分析化学问题能力的发展,教给了思维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性质的兴趣,如学生知道苯与水都是无色液体,且互不相容,如果混合在一起,能否用分液方法分离呢?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不行,其实这些学生分析问题很细致,因为他们认为无色液体混合,看不清界面,通过让学生亲自实验,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两无色液体虽互不相容,整体无色,但界面明显,清晰的界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映象,学生产生了欲“知其所以然”的强烈心理要求,我趁机用光学原理浅析,学生会永志不忘。实验获得的直观形象,现象明显,映像深刻便于记忆、胜于雄辩,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尤其见长处。

四、利用化学教材和生活经验,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它是一种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活动。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之中,善于观察捕捉信息,敏锐地感受外界事物,使一切工作成功的首要条件。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化学是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在化学教材里,有近200个演示实验现象和40个学生实验,在这些实验教学过程中,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我不适时机地创设实验教学情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心理学指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又称“思维知觉”即主体为获得某些认识有计划、有选择能动地对自然条件下所发生的某些过程或现象,所做出的系统和细致的考察。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初中化学教育内容应该最低限度的为适应社会需要进一步学习必须的基本知识,重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知识面宽,视野开阔。实际有许多化学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对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学生有意无意之中已有认识掌握,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回想、描述,我集中注意着学生感知的是否正确、描述的是否准确。当学生感知有错误,我适当引导提示或演示后,让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益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积极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蔗糖物理性质中色、态、味、溶解性的物理性质,学生时熟知的,但学生根据白糖的主要成份是蔗糖而认为蔗糖晶体是白色的产生错觉。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再搜寻一个用蔗糖的例子。有人想用高级饼干表面洒的蔗糖晶粒,蔗糖应该是无色的。学生同时也提出问题:我们平常见的白糖为什么是白色的?我反问:食盐大家更熟悉,那么食盐是什么颜色NaCl晶体是什么颜色?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我提出无色晶体含有杂质可能成为白色或其他颜色,无色晶体其颗粒堆积在一起,看上去为白色,并从光学角度粗略解释,学生主动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经验的欲望经过培养之后,能变得更加剧烈。

例如:讲化学平衡时,联系NO2与N2O4之间的化学平衡及其移动,我补充讲了我国自行研制的“2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H2)2N—NH2],所用的氧化剂主要是四氧化二氮,点火后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生成气体急剧膨胀产生巨大的推动,将火箭和卫星迅速送上蓝天。我让学生回忆在电视中看到的火箭起飞时底座喷出大量红棕色气体的情景,指出红棕色气体实际上就是N2O2的分解产物NO2气体。

篇11

化学实验教学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熟练学生操作技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将文字化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实验现象,体现其化学本质,化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强化和淬炼的过程。总之,化学实验以它特有的魅力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一、化学实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学生开启化学实验的关键步骤,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要创造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我们已经是屡见不鲜,但是要培养学生要善于观察这些现象,发现它们包括颜色、气体在内的明显变化,通过现象探索其化学原理和化学本质。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平时观察到的、偶尔发现的奇异的化学现象就要通过动手作实验来探索其化学本质。所以,要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立足于生活,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化学现象并非只能在实验室才能看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化学反应现象和结果,比如,铜和铁的生锈现象;削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会变成红褐色,用石灰水刷墙壁过段时间会变白等等化学现象。因此,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明确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毕竟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其次,利用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持续学生的观察能力。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的本质区别在于质的改变,化学实验的结果会生成另外一种物质,很多初中学生常常会混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因此,教师要透过化学反应的结果和现象,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化学反应的明显变化,体会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持续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验开始前,教学需要分配给学生详细的观察任务,包括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哪些仪器和试剂,以及仪器的组装顺序和实验操作的详细的步骤;实验前药品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同时也要观察实验反应后各种药品的变化,如新生成的化学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和溶解性的变化,学生要善于观察和对比实验前后的这些变化;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演示详细的实验组装顺序和操作步骤,并解释每一步的实验过程形成的原因和结果。

再次,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长期计划。教师应切合学生实际,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引导学生全方位观察,同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形成规律。通过训练,逐步提高观察结果的准确率,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加强实验观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创造实践的根基,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二、化学实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以及思维的活跃性,这是化学实验教学优于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部分,化学实验通过直观的化学反应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通过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去验证自己的猜疑,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要重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模式。

首先,开放实验空间,拓展学生思维探究的宽度。许多化学实验的条件,方法和结论都是预定的,现成性的, 因而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制约性,教师需要改善实验的创造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通过改变条件或方法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和摸索;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反应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等角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验教学中,选用哪些实验仪器,是否可以用其他仪器替代等等方面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和体现思维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更有利于思维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的实现,经常性开展此类思维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发散性。

其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的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实验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去解决化学实验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并非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对于不同的化学实验顺利和实验步骤,以及化学药品分量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结果,教师要在安全操作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实验方法。因此,通过化学实验也能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通过创新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功的创新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时,教师在做了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否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学生表示否定。教师提示,如果给水中的白磷提供足量的氧气呢?接着,教师用双联球向其中鼓空气,结果,学生都观察到白磷周围有火花,通过这样的演示创新,既使学生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其次,通过探索性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实验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创造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思路向多方向发散,找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增加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再次,通过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不应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不受时间限制。同时由于没有明确实验仪器、步骤,这就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教师要允许学生不断实验,不断犯错,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创新实验方法。

另外,化学实验中另外一个不可能忽视的关键问题是实验的安全性,安全操作实验步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部分,常见问题主要是:违法操作规定、用药过量、药品混入杂质、使用未经鉴定的试剂、实验室空气不流通等等;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诸多化学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安全实验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