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务会计知识归纳笔记

财务会计知识归纳笔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5 09:22: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会计知识归纳笔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财务会计知识归纳笔记

篇1

(2)案例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而案例教学就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主动思考,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夯实理论的根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案例教学法用于财务会计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案例教学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组成各个小团体,分工合作,共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让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和统一协调的能力。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推广,原因在于其本身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案例的选择比较困难,现成的可以用于教学的案例太少,教师往往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做相应的改变,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教师自己撰写案例,需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应该具有实用性;撰写出来的案例要体现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这就要求案例具有针对性;案例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在其中,这要求案例具有趣味性。

二是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手段应该是针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媒体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近年来,高校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教师感受到了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篇2

一、引言

 

高级财务会计是在对原有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企业出现的特殊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的总称。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然而,独立学院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四所独立学院进行调研,总结和归纳了独立学院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构建了符合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方法,以期提高独立学院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独立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存在差异

 

跟中级财务会计相比,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更加“高、深、专”。然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独立学院中任未取得统一。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四所独立学院进行调研,发现各个学校选取教材不同,因此导致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企业重组和破产清算会计等内容,基本上所有的独立学院都纳入了教学内容。而对于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债务重组等有的学校纳入了高级财务会计,有的学校纳入了中级财务会计。

 

(二)教学方法单一,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

 

目前独立学院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因课时有限,为完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老师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以听为主,适当的情况下辅以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得学生过分的依赖老师。而且,通过调研发现,只有个别独立学院在理论课程后有实训部分,多数学院在实训部分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没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忽略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违背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和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本身很难,而且要有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做为基础,所以要想学好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要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复习中级财务会计,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学练结合,以练促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练习题,巩固课上所学内容。这样的三部曲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独立学院的学生能做到以上三点的寥寥无几,有些同学来到课堂也不听讲,甚至小部分同学都不来上课。

 

(四)高级财务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开设时间间隔过长

 

整个财务会计体系主要由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三门课程构成,而三门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三门课程的关系可以用“金字塔”关系来形容,位于塔底的是会计学原理,有些学校称为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等,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位于塔中的是中级财务会计,是对会计学原理的进一步深化,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开设;而位于塔尖的就是高级财务会计,它是对中级财务会计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独立学院的开设时间基本上都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高级财务会计的课程开设时间过晚,和中级财务会计的开设时间间隔太长,在学习高级财务会计时,中级财务会计的知识学生基本上已经淡忘。

 

三、构建适合独立院校的高级财务会计内容体系

 

(一)考虑到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

 

高级财务会计学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与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体系。因此,在确定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到跟中级财务会计学的衔接。一般的独立学院在选择教材时都会三门课程选择同一个出版社的教材,这样的话,三门课程前后衔接的更加紧密。所以,在确定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时,一定要考虑中级财务会计学的内容。有些内容已经划分为中级的,在高级财务会计学的课程上就不用讲解。

 

(二)确定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原则

 

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并不是因为它是对中级财务会计的进一步细化,而是它面临的是企业的特殊交易和特殊事项。是企业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或企业的某个特定阶段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这些交易和事项不是企业日常发生的,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独立学院在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时,要在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参考如下原则来进行: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处理实务的能力;是否对学生未来的中级职称考试或者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有所帮助;是否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结业和考研的竞争力。

 

(三)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对江苏省四所独立学院进行调研,目前各个出版社出版的的适合本科生用的教材种类繁多,四所独立学院采用的高级财务会计学的教材都不尽相同。要想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首先要有规范的教材。虽然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各个高校都一直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是确定不变的,就是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所解决的问题是企业面临的特殊交易或者特殊事项。独立学院应该根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学生的接受程度与理解能力,选取适合自己的教材,合理的分配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精讲”,并且得多练,多结合实际的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因素,独立学院在可以选择如下专题作为教学内容: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租赁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企业重组及清算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对于其他未涉及的专题,独立学院可以把它划分到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增设其他的选修课,以体现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四、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根据对江苏省四所独立学院进行调研,目前独立学院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这种方法就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收,这样的教学方法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而案例教学法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相长,达到共同受益的目的。对《高级财务会计》而言,理论的部分必须要老师讲授,学生自己学习困难较大,因此可以选择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将鲜活的交易或事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学生思考,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

 

(二)自学反馈法

 

自学反馈法要求老师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分组完成,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或相关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和归纳。通过阅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再通过作业或者其他的形式反馈给老师,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反馈的作业来确定上课的内容,以此来完成学习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比如说在高级财务会计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的专题中都会涉及到所得税的调整。对于所得税的核算,一些独立学院在中级财务会计的课堂上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已经具备了此专业知识的自学能力。所以,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自学反馈法,让学生自学,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而且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三)问题导向法

 

高级财务会计学虽然面临的是企业的特殊交易和特殊事项,在之前的课程里面没有接触过,但是它依然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依然是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只不过是因为它的交易和事项突破了四大假设,所以需要在原有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专业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企业合并会计,主要学习的内容是站在投资方的角度,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账务处理。具体合并的方式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的账务处理是高级财务会计里新接触的内容,而控股合并虽然之前没有学过,但是在中级财务会计学里学过长期股权投资这号准则,已经学习过长期股权投资在各种取得情形下的初始确认和计量问题,其中就包括控股合并这种情形。因此,老师完全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站在投资方的角度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的账务处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总之,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在确定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展开,合理的确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独立学院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2

近年来,全国各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高度重视职业技能教育,牢固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全面素质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按照突出技能、突出就业和突出企业需求的要求,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所谓岗位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设计并提出岗位工作任务,采取指导和实践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技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目标,以企业岗位操作方法和操作要求为考核标准。实践证明,岗位教学法能够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就是按照实践中会计专业岗位的经济业务内容设计课程,整合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内容。

一、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财政部对会计核算法规作了较大的调整,这些调整直接影响到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其前导课程有基础会计,后续课程有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其专业水平和发展能力。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再加上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不断的裁员,低就业率使得各国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全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会计类专业人才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将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既要懂会计理论又要能进行实际操作的运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繁琐的会计理论,又能将其融会贯通,在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或者在实习期间就能自如运于实际操作当中,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同时国内不少中职学校财会专业也正从事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财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和财会课程标准的制定。比如福建厦漳泉三角地区是福建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为财会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也有更高的要求,按照突出技能、突出就业和突出企业需求的要求,各中职校正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做好本地区本学校适用的校本教材开发。

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改革的意义

财务会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有一定难度。以往的会计课程因为专业性强,纯理论的讲授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存在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情况。

通过分岗位教学改革,细分细化知识点,加强技能操作训练,帮助大多数学生克服传统理论学习上的困难,保护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营造中职生在专业技术技能学习中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分岗位教学改革,落实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原则,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自己动手实践仿真业务的核算,也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相关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做好与就业岗位的衔接。

三、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改革的实施内容与步骤

(一)重新进行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构建

把财会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税务会计》重新进行整合,打破传统的理论课程体系方式,在会计新准则实施的前提下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按照实际财会工作中的岗位设置进行分岗位教学,编写适用的校本教材。

(二)进行有效的分岗位教学内容的划分

针对学生的现阶段学习能力,结合近年来实际就业岗位和学生从业资格考试等情况,同时进行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和论证,根据市场需要对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岗位模块式划分。以工业企业会计各岗位的经济业务为例,将会计工作岗位划分为以下七个岗位来开展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出纳货币资金核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成本核算岗位;债权债务结算核算岗位;资本收入利润核算岗位;纳税实务核算岗位;财务会计报告岗位。

(三)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

在对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的基础上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分析具体的财会工作岗位,确定教材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划分学习情境,为教材开发搭好框架,针对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性任务,可以根据实际具体工作内容细化教材内容,再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组织、设计项目,在此基础上可组织教材内容,完成教材的编写。

(四)改革现有的考评体系,探索考核考试方式的新思路

目前中职学校在学生评价上,除了增加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工种的等级鉴定以外,其他方面基本沿用了普教的做法。以知识再现为主的考试制度和以其死记硬背为主的闭卷考试方式,将教学评价的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简单的评价,而且侧重于学生学习效果的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专业课的评价绝对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不能仅仅看中学生的学业分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职业技能的评价要比学业分数更重要。

在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改革前提下,传统的理论课程体系方式被替代,将会计工作岗位划分为以下七个岗位来开展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考评也应按岗位分为理论和实分训两部。

首先,在理论知识部分测试的上,结合每个岗位的模拟实习, 其成果便反映在凭证、 账簿和报表等资料上。老师按照模拟实习要求对学生所完成的凭证、 账簿和报表等资料进行认真的点面综合考核评价, 并确定其成绩。这个环节的考核评价是整个考核评价过程的基础, 通过考核评价可以大体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实训态度,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掌握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过程考核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出勤、上课认真态度、小组讨论和分组实践中表现的动手和协调能力,详细评价标准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协作精神,涉及到职业道德、实习态度、动手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由实习小组组长和指导教师共同评定。

最后技能比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技能教学质量两个很重要的手段,设计各种实训课教学时最好是把它们列入教学计划,把学生的竞赛和鉴定成绩都列入在考评范围中。结合学校技能节各项比赛活动的开展,可培养拨尖选手参加每年的市级、省级、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好胜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改革中校企合作的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职业教育”别强调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中职学校课程改革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加迫切的任务是使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在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改革中的校企合作,中职校可以选择部分有资质有专业开发成果和持续开发能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基础学习领域课程+素质拓展领域课程”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为关键、以构建实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旨在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财会分岗位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如下传统教学无法获得的效果:

(一)实现用软件模拟实务操作全部过程。可满足会计专业在线完成单据填制及签章、业务流程办理,岗位操作任务等实务操作性工作,可反复练习,避免资源浪费;

(二)以考核点为基础元素,可以使学生随着教学进度进行练习,体现了教育教学的规律;

(三)为学习者设置了错误提示,使用者曾做错的题会自动标红,并由其自动进行分析归纳,为使用者指出学习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及时掌握整体情况,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学习途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后的财务会计分岗位课程不仅仅等同于财会专业常规的分岗位实训课程,而是按照实践中会计专业岗位的经济业务内容设计课程,同时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训练,本着“够用、适度”原则,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在这种课程模式中,以实践能力作为教学主体,将理论内容有机地渗透到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能够使专业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都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郑育新.建立“校企合作”良性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J].当代职业教育,2010(02).

[2]庞世俊,庞少召.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驱动方式解构.问题与策略[J].交通职业教育,2010(02).

[3]高丽.浅谈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09(18).

篇4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习惯培养

Discussion on accounting occupation school curriculum teaching

Dong Wei

【Abstract】Teaching method in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s improper accounting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for a reaso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guide the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learning, can fundamentally enhance the medium occupation school of accounting courses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Professional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training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笔者作为一位担任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在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性的探索。

1师生合作,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信心

学校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要想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设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21世纪的教学应该是民主的教学、开放的教学和合作的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教学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消除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认识偏差,克服心理障碍,可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请一些优秀教师,在校的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作现身说法,深入班级讲清会计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传授学好这些学科的好经验和好方法,使学生真正认识学好这些学科的重要性,并且付诸实际的行动。

2重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2.1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会计专业课程属于文科类专业课程,其中许多的专业概念、基础理论知识都需要学生加强记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是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基本概念和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编制的会计分录的,其结果往往功倍事半,基本概念出现前记后忘,会计分录在具体运用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根本谈不上掌握并熟练进行账务处理了。于是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没信心。对于会计专业课程中的那些基本概念,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先注重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记忆的方法,其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例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中,涉及到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这四个概念,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说法读一遍或只是简单解释一下,直接后果是学生理解不透,记忆起来非常困难。我则将它们分成两组,第一组: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第二组:费用和损失,“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我首先让学生寻找第一组概念的共同点,再引导学生寻找第一组概念的不同点,最后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收入和利得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都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它们的区别是:收入来自企业的日常活动,而利得则来自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用同样的方法学生会从第二组概念中归纳得出:费用和损失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都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它们的区别是: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而损失则是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通过分析对比,学生理解了这四个基本概念的含义,记忆起来就方便了许多,而且在很长时间内都能牢记不忘。

对于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教师如果能教会学生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先进行分析,弄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再进一步思考该业务涉及到哪几个账户,应该登记在这些账户的借方还是贷方,其金额分别为多少,在此基础上再来编制会计分录,就完全能得出正确并且规范的答案。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通过日积月累,就能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2.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教师的一张嘴”的传统落后手段是根本不可能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努力把抽象的原理和空洞的理论变成可视可感的形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基础会计》中会计凭证这一章的内容时,我把常见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格式以及它们的填制内容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象、声音等融为一体,在课堂上向学生一一演示。这样做既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会计实务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我认为我校进行的下列实践活动效果很好:在《基础会计》课程结束后,安排为期两周的基础会计大型作业;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四周的财务会计模拟实习;在学生走向社会毕业实习之前,再进行为期四周的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会计知识,亲身经历从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到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直到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作为主,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和辅导。最后,将每位学生的作品按照会计资料的保管要求装订成册,让学生带回家向家长展示自己的成果,汇报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体会,在得到家长的肯定后,许多学生非常有成就感,增强了进一步学好会计专业课程的信心,也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3.1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会计专业课程都有与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集,这些习题集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的重要教学辅导资料。对于习题集上的题目,我的做法是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任务结束后,让学生在课后借助教材、课堂笔记、参考书等工具,自己去寻找每一个题目的答案,在习题课上评讲这些题目时,我要求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要能说出得到这个答案的依据。刚开始执行时,有些学生比较拘谨,回答也不够完整,但我坚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不够完整的学生鼓励他们再积极思考,可以选择与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共同协商,得出答案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听老师补充讲解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们逐步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他们的任务完成后,会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于是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3.2学生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

教学过程的巩固性原则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原则之一,是古今中外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孔子指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捷克教育家跨美纽斯说:“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与练习,教育便不能达到彻底的境地”。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学生对每天课上所学的内容,在课后利用自习课等时间,先看教材内容,结合课堂笔记,独立完成每次的作业,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再采用分类、比较、相互联系等记忆方法,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我在每一次上新课之前,总要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采用默写、个别提问、做小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复习巩固的效果,成绩达到八十分以上才能过关。实践下来我发现:刚开始执行时,学生觉得上会计专业课程很麻烦,既要背又要默,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是老师在逼着他学习,但是时间久了等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后,情况就大大地得到了改善。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以前上会计课我很害怕,怕默写不过关要重默,现在就不同了,即使有时白天没有上会计课,到了晚上我也会抽出时间,将最近一段时间学的会计知识,认真地复习一遍,防止时间长了而有所遗忘。

3.3学生养成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习惯。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发展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要打好基础,不可企求一蹴而就,也不能拔苗助长。每学期初,我要求任课班级的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己给自己定一个本学期的目标,例如:《基础会计》期中考试八十分,期末考试八十五分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期初写的学习计划还是挺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是说得到做不到;有些学生开始时能按计划执行,过了一段时间就不能坚持下去了。为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提醒一句:对照你期初制定的目标,你做得怎么样了?或者再加上一句:你距离自己制定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再坚持一下,老师相信你能行。实践证明:一学期下来,那些持之以恒,意志坚定的学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从《基础会计》到《企业财务会计》再到《成本会计》…….三年时间一路学下来,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一直学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篇5

1见习时间:(自己更改)

2见习方式:以个人联系及教师推荐的形式分散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财务等相关岗位实习

3见习地点:国有企事业单位、乡镇企业、涉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商品批发或零售企业、银行和税所等。

二、见习目的

毕业实习,目的在于让我亲自体验会计工作的详细内容和操纵,积累经验,把握技能,增长才干,为顺利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三见习内容

1、了解企业(或单位)的经营特点

(1)企业(单位)名称、所在地点,开户银行。

(2)企业(单位)主要的经营项目,其他经营项目。

(3)企业(单位)的出产情况或经营情况。

2、了解企业(单位)的治理组织

(1)企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及所有制体系体例。

(2)企业职工人数及出产的规模,出产组织治理的建制。

(3)财务会计治理的组织及财务职员岗位设置。

3、了解企业(或单位)的会计工作

(1)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帐科目。通过翻阅总帐及明细帐来了解。

(2)会计凭证的格局及内容

a、原始凭证的种类,如发货票、材料领料单,入库单、增值税专用发票。

b、记帐凭证,了解记帐凭证的填写日期、摘要、编号、重点翻阅月末或年末有关内容及转帐的记帐凭证。

(3)会算帐簿的种类、格局

a、现金日记帐,了解怎样做日清月结

b、银行存款日记帐,了解银行转帐结算方式的填写

c、其他明细分类帐,了解应收、应付帐、原材料分类帐

d、总分类帐户,了解摘要的填写及余额的借贷方向

e、本钱核算

f、了解如何根据本钱计算的原始单据及有关记帐凭证,登记出产本钱明细帐,制造用度明细帐。

g、贸易企业销售本钱、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商品销售本钱明细帐,经营用度明细帐的登记。

(4)对帐与结帐工作

a、总帐与明细帐之间的数字是如何核对与衔接的。

b、银行存款日记帐与银行对帐单的对帐工作。

c、帐面余额与什物的核对工作。

(5)会计报表种类及格局

a、资产负债表:重点看该表各项目数据的填列。多数项目是根据总分类帐的余额填报的。

b损益表:了解该表的项目是根据哪些帐户来填报的。

c、现金流量表:了解该表的项目是根据哪些帐户及其有关工作底稿填报的。

d、其他报表的种类、格局及内容

4、其他相关知识的了解

(1)了解企业(或单位)出产技术的特点和出产工艺流程。

(2)了解企业(单位)纳税的种类,纳税的计算及与纳税部分的联系情况。

(3)了解企业(单位)遵守财经纪律及财经法规的情况。

5、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6、登记各类明细帐和总帐。

7、与银行对帐,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8、装订收拾整顿各种会计资料,如:记帐凭证,原始凭证、帐簿,报表等。

9、审计及相关岗位的经济治理工作。

四、要求

1、明确实习目的,端正立场,恪守职业道德。

2、珍惜实习机会,遵守实习单位纪律及各项规章轨制。

3、不懂就问,虚心请教。

4、留意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篇6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6)01-0045-04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16.01.11

笔者在常州某职业学院从事会计从业资格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但是近几年的考证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材分析、教法探索、学法建议、课程展望5个方面来探索该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课程定位与教材分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常州某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意识,提高会计道德素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对会计基本技能教育与训练、出纳实训、企业环境与会计认知、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后续还将深入学习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课程。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试行会计从业资格的无纸化考试,第一批试点城市包括常州、扬州、镇江。从无纸化考试以来,考试题型、题量、时长不断变化,考试要求不断在改革。从2014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时间由每年1次变为每年两次。因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新版)正处于对接和测试阶段,故2015年上半年仍延用旧版的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2015年下半年开始使用新版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在教材上,我们使用的是根据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的,于2015年4月出版的教材。这本教材并不适合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作为考试用书过于理论和书面化,没有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是课程团队需要改进的地方,后续会征订适合五年制高职的教材,并配备考试习题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有两大知识体系:一部分为财经法规,包括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意识。另一部分为会计职业道德,从道德层面规范会计行为。教学过程中,我们强化每个知识点的训练。除此,学生利用手机也可以进行学习,关注的有关会计类的微信平台,让他们时刻能了解财会动态,也能进行习题的训练。2014级会计专业五年制高职班的学生正备战明年上半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授课过程中也给学生推荐了几本习题集,可以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的寒假期间作为考前的强化训练。但是,不断变化的考试,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往往教材上新增和变化的内容,还没有配套更新的习题资源。所以课程团队也在自编相关的习题资源,供学生练习。

二、教法探索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如笔记本电脑、ipad)、实物教具、微课视频等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中,课程团队主要运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提问答疑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几种方法也可以相互结合。(一)案例分析法例如讲授税收法律制度中的税款优先原则时,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学后,自行找出案例的结论并总结成表格,如表1所示。(二)任务驱动法在任务驱动方法下,课程团队主要通过“讲解演示、现场实操、检查指导、案例练习、展示点评、学生评价”等过程展开教学,还可以辅助微课等工具,也可与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运用。(三)翻转课堂在授课过程中,课程团队还会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有组长。由课代表建立“财经法规讨论群”,每个组长都是群里的成员。老师在上课前提前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学生在课后准备,组长将组员成果拍摄成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通过QQ汇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展示学习成果,反馈出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教与学的互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控制手机QQ的使用,只有组长才有使用的权利,汇报结束后必须和其他同学一样,将手机放入黑板旁边的手机袋。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该项票据是商业往来中一项重要的结算工具,通过支票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票据的填制有了基本的了解,如何举一反三,运用于银行承兑汇票,是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团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1.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教材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关内容;(2)模拟银行承兑汇票使用过程中的人员角色,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位组长,组内设立5个角色: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企业A,承兑银行B、收款企业C和被背书人D及其开户银行E。过程中由出票企业A填写,并交B银行承兑后交由收款人C,C又转让给被背书人D,D最终向自己的基本存款开户银行E提示付款。(3)印制任务材料(案例、空白票样、各类章)2.课中实施(1)提出任务。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最常见的使用流程,提出本节课的总任务——学会银行承兑汇票的填制与使用,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情境。(2)实施任务。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自行填制银行承兑汇票。学习小组内分角色相互讨论、分析,尝试根据任务材料互助完成填制和流转银行承兑汇票,教师巡视各学习小组练习情况。(3)反馈任务。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中,通过组长汇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组长通过QQ把每组填制的银行承兑汇票上传至QQ讨论组,反馈出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教与学的互动。3.课后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理想,个别小组在填制过程中会出现日期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填写、金额错误、选错章、印章模糊不清、背书不连续的情况。而部分小组在填制过程中发现自己填制错误后,使用修正液、胶带纸等不正确的修改方式,这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强化和提醒学生注意的。(四)提问答疑最后一个方法也很重要。“提问”其实就是阶段性的考核,比如(1)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舞弊,2年内不得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内(含5年)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终身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对于伪造学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资历证明,或者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的,由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吊销会计专业技术资格,2年内不得参加考试。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中所有不能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提问,起到复习和强化的效果。“答疑”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解答学生在阶段学习中的疑惑,根据他们反馈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学法建议

纵观以往考证失败的原因,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准备时间不足是主要原因。建议学生增强信心,课程的难度并不是让人高不可攀的,既然决定了考,就做好吃苦的准备;重视学习资料,教材、习题册、光盘;关注错误,重视弱点,温故而知新;重视学习方法,会看书,带着思考学习,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口诀法和联想法科学记忆。(一)善于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把重难点的知识归纳成表格进行记忆,如表2所示。(二)口诀法在掌握会计法律制度中13种违法行为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的罚款金额时,可以将其归纳成三大类,第一大类10种,单位三、五(即三千到五万),个人二、二(二千到二万);第二大类2种,单位五、十(即五千到十万),个人三、五(三千到五万);第三大类比第二大类多了五、五(即五千到五万)。通过口诀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联想法在掌握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的内容时,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担任出纳工作。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直系亲属进行理解和记忆。出纳不能从事的工作以及记账人员不能兼任的工作也可以用相同的记忆方法。

篇7

《财务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传统讲授法已经激发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适当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法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与传统讲授法正好相反,强调教师在精心选择案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经过多年《财务会计》教学实践,深感古语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职责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乐学、善学,而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探索

案例教学法指在学生掌握有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自我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1.如何设计教学案例。

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一般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之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可见案例选择的重要性,案例选取的首要标准是服务于教学目标,按教学目标组织案例,那么如何选择呢?遵循的原则如下。

(1)典型性。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讲银行结算方式时,将银行汇票结算方式作为一个案例对待,例如:如果某个企业的采购员去采购材料,采用银行汇票结算方式进行款项结算,那么这笔钱如何到达销售方的账户上呢?这个案例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内容,基本理论讲解完毕后,笔者为了讲清银行汇票结算流程,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付款单位的开户行及收款单位的开户行的角色,给他们定好位,模拟银行汇票的整个结算过程。在模拟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变化角色,换位思考,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结算方式的结算要点,还能触类旁通地掌握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结算方式,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系统性。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设计案例时最好把学过的相关会计理论知识融入新授内容中,通过精心设计、选择有系统性的案例,运用“以旧引新”的新旧对比,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2.如何实施教学案例。

(1)课前准备。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应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选择合适的案例,课前把案例发给学生,学生应预习基础理论知识,以备课堂交流之用。

(2)课中讨论。例如,在学习了应收票据核算内容后,学习应付票据的核算,那么我们设计的案例可以利用应收票据核算业务,用不同会计主体如何对商业汇票进行核算,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很容易发现收到方用应收票据,那么签发方(付款方)就用应付票据,思考收款方的账务处理可以很自然地发现付款方的账务处理。对不同会计主体商业汇票的账务处理过程,学生就能很快理解并掌握了。将有联系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唤起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种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使用得最多,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3)课后总结。在学生对会计案例进行讨论,做出分析和评价结论后,学生要对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同时要求学生自我小结,查漏补缺,整理好笔记,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课堂的得与失。

二、案例教学法的启示

1.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会计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因此,笔者认为,会计的案例教学并非抛弃理论讲解,而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工作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的固有模式,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因为课堂才是他们的舞台。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成了课堂的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才能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运用书本理论知识的能力。

3.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篇8

作者简介:蒋琳玲(1968-),广西灌阳,女,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应用。

教育部2005年3月29日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十二条规定: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是否重修或者补考,由学校规定。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许多高校对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对考核成绩不满意的课程实行重修制度,为学生提供再次学习考试的机会。我曾两次担任高职高专重修课《中级财务会计》的任课老师,重修的学生有补考不及格的,有已经重修过一次但考试仍未及格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教学及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给学生、老师提供参考,给学校加强对重新学习的管理提供参考。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思想上不重视,态度上不端正

由于重修独立开班的学生既有大学二年级的,也有大学三年级的,而重修的课程都是已经学过一个学期的,所以有的同学认为不必每一次课都去上,反正只有20个课时,教学内容不可能讲得那么详细,到时候划个重点,这门课应该很容易通过。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在即将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2009年4-5月份进行的高职高专《中级财务会计》的重修中,重修学生共计67人,其中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共有14人,这14人中,一次课未上的有6人,占43%,听课的8人中有6人只听课一次,其余2人听课2次,考试成绩是14人中有8人卷面分数不及格,由于平时成绩占30%,最后总评成绩有5人不及格。重新学习的迟到、早退、缺课现象也很普遍,比如在2008年4-5月份进行的高职高专《中级财务会计》的重修中,重修学生共45人,5次课都没听的达8人,平时听课的通常在10-20人之间,最后一次课到了37位学生,还有的学生只是露个面,点完名就走了,或者最后一节课才来。在2009年4-5月份进行的高职高专《中级财务会计》的重修中,67人中有11人从未去听课,有16人只听了一次课,听课1次以下的占1/3还多。即将毕业的学生有的去实习、有的去工作;而上课时有打瞌睡的,有说话的,有不带课本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

2.学习效率低

学习效率低主要是由于缺乏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听不明白的、不会做的未及时与同学或老师讨论。不注意复习巩固,对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没反应,这种不会听课的结果导致学习上的事倍功半,对布置的课后练习题绝大部分同学都不去做。课前可以不预习,因为已经学习过一遍,但是课后一定要复习巩固,大部分同学在这一点上不重视,导致学习效率低,考试成绩不理想。

3.与老师的沟通较少

在重修单独开班的学习期间,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可以概括为“一少三多”:学习内容方面的沟通很少,希望划考试重点的多,希望老师改卷时手下留情的多,不听课的理由很多。还有的学生说:我哪里都不懂,不知道要问老师什么问题,这部分学生平时基本不与老师沟通,也不知道怎么与老师沟通,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以上是重修过程中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1.思想上要足够的重视,学习态度要端正

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并端正学习态度,这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条件。要把重修看成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负担,更加不要觉得没面子,应该放下思想包袱,在哪跌倒,就在哪站起来,思想上要坚定学好这门课的信念,认真听好每一次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

2.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要提高学习效率,建议从三方面做起:一要具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二要会听课,对于重点、难点要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地听,并做好笔记,对于典型例题和练习,要反复练习,直到彻底理解;三要主动去学习,要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巩固,复习时间要有具体安排,比如:什么时候复习?复习多长时间?

3.经常与老师沟通

学会计难,对于重修会计的学生来说,学会计更难,因为这是他们不擅长的科目,是让他们摔得很惨的科目,正因为这样,重修的学生更应该多与老师沟通,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哪些内容听不懂、不理解,通过这样的沟通,掌握所学内容。

二、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重修课程的教学,老师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运用“粉笔+黑板”这些传统教具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性,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课时注意力分散,思想容易开小差,教学效果较差。

2.教学内容针对性太强

重修课基本上由教务处和各系部安排授课老师,并由授课老师命题,对考题中的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反复强调,每一章都会出复习题或者练习题,教学内容基本上是针对考试安排的,针对性太强,影响到该门课程的完整性和知识性,是典型的应试教育。

3.与学生的交流较少

有的重修课程,学生较少,只有几个人或十几人,老师比较容易与学生进行交流,也比较容易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而会计类特别是《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这类重修课,重修的学生较多,一般在50人左右,上课次数只有5次,只能与部分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情况了解的少,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较差。

针对重修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存在的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混合教学”,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教学工具上尽量使用多媒体,可以播放一些经典案例,还可以播放专家名师们精彩的讲课片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应注重知识的传授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积极主导作用,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完整性,对教学内容合理归纳,做到“少而精”,应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应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考试内容中,即使学生要求这样做,老师也应正确引导。

3.经常与学生交流

在上课次数少,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老师应从不同方面尽量多与学生交流,有的学生可以简单了解,有的学生则要重点关注,比如在正常期末考试中考得很不理想的,即将毕业的重修学生,让他们重视并妥善安排好重新学习与实习的时间,以避免考试之前急得团团转,考试之后托关系走后门力求通过。如果师生之间经常沟通和交流,学生思想上重视一点,学习上认真一点,就能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三、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重修时间安排冲突。由于全校重修的课程和人数较多,少部分学生要重修两三门课程,导致重修时间安排上的冲突。而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对该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甚少,如果不利用重新学习这个机会认真听课,解开心中疑惑,那就仍然是一知半解,难以通过考试。建议学校在安排重新学习时考虑一下,采用适当的方法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重新学习的时间既可以安排在双休日,也可以安排在平时的晚上;还可以将重修安排在两个学期进行。

2.提供的学生信息不全面。目前学校提供给任课老师的重修学生的信息只有班级、学号、姓名,不便于任课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不便于老师有重点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建议学校提供重修学生的联系电话、以前的考试成绩,以便老师能随时与学生联系,直接进行交流,对于基础很差的学生能多关注、多辅导。

3.重修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不完善。在重修过程中,学生缺课现象较多,虽然有的高校也有相应的规定,比如有的学校规定:“间断听课的,实际听课时数应不少于该门课程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但是实际听课时数少于该门课程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怎么处理?一次课都没听,又怎么处理?却没有相应规定,对于学得好的学生,是否也应进行奖励?建议高校完善这方面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篇9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通过《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通晓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形成初步的会计理念,为专业课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会计学原理》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新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年级新生的特点,《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教学法。

二、学生由联结学习向认知学习的转变

联结学习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直接建立联结的过程。强化在S-R之间起着重要作用。在S-R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或类似的刺激情景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而大多数学生都是联结学习论的直接受影响者,高中阶段他们通过每天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习惯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总怕漏下一句话;一本一本地记笔记,总怕落下一个字;题目一遍一编地做,总怕少做了一种题型。结果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学习上普遍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学能力较差。而大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时,并不是简单地通过练习与机械记忆,在问题情景与解决问题的手段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而是需要对整个问题情景进行知觉与理解,领悟其中的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方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学生感到不适应。他们需要接受认知学习的训练。认知学习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成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个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从记忆中抽取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三、《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课堂讲授教学法

课堂讲授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讲授法教学中,教师的职能是详细规定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力图这些材料在速度和内容上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负责诊断学习者的困难,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补救。课堂讲授法的优点:一是教师直接向学生呈现学科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控制教学进度;二是课堂讲授法有助于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以他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语言、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课堂讲授法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导,比较适合于刚入校的学生。关于课堂讲授法的缺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对课堂讲授法最多的指责,是说它导致了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是“填鸭式”教学。其实,无论是学生注意力下降,还是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都不是课堂讲授法本身的过错,是教师没能够正确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解决的方法是在运用课堂讲授法的同时,注意结合下列方法。

四、《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结构教学法的应用

布鲁纳(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的结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他所谓的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而所谓“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他们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促进学习迁移,促进其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结构整理如下:

(一)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

会计对象是企业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科目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内容和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所作分类的项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1表示。

(二)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会计等式)、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会计的基本理论,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在组织该部分教学内容时,围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表”的填列来完成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经济业务或事项,帮助学生得出下列结论:“每一项交易或事项都会引起会计要素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动”、“理论上,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化以后的结果,可以在这张表格中完成,实际工作中显然有其局限性。”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如何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化以后的结果——“设置账户”的问题。即给每一个会计科目设置一定的结构,来反映每一项交易或事项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变化以后的结果。这个结构首先要反映“期初数、增加数、减少数、期末数”。每一项交易或事项都会引起会计要素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动,这就要求对每一项交易或事项进行“复式记账”。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表如图表2所示。

(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交易或事项发生后,经办人员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成本计算,最终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通过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是三个主要环节。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教学过程中通过图表3作好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衔接工作。

这三条主线基本上概括出《会计学原理》的主要结构。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幻灯片之间的超级连接,使得教学内容之间衔接自如。这样,课程学习结束时,学生自然形成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结构。

五、《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法的应用

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准备“先行组织者”。

(一)介绍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时,先引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鲁滨逊记账的一段话:

“……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开始记起账来。他的账本上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各种活动,最后还记载着他制造这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

教学内容就自然归结到会计起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渐认识到在进行生产的同时,有必要把生产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对生产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计算。

(二)介绍借贷记账法时,引用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一书中关于“复式记账”的描述。

“比较公认的复式簿记是1949年意大利的一位修道士,同时也是一位教授、学者,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i)在他的专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SummadeAithmaticaGemetria,ProportionetProportionalita》)第二章“计算与记录详论”(deComputisetScriptuis)中系统描述并总结了流行于意大利沿海城市威尼斯一带商人所用的复式簿记法(威尼斯簿记法)。这书明确指出“所有的分录……都是复式的。若你记录了贷方,就必须同时记录了借方”。商人“应建立备查簿和分类簿两种账簿”,“无论现金收付、货币种类,还是变换的价值都应记录”,特别是对那些持续经营的企业,他同时要求每年计算一次利润并进行结账,这对于保持合伙的友谊与合作是必要的。该书指出:“(如果)将你财产目录的第一项即你所拥有的货币数量登记到日记账中去,为了理解财产目录的内容记入日记账和分类账,你必须学会另外两个术语,一个称为‘现金’,另一个称为‘资本’。……在日记账和分类账启用时,资本总是作为贷方登记而现金则作为借方登记,购买商品也是如此,借记‘蔗糖’账,贷记‘现金’账”。

500年前,LucaPacioli传授人们的记账技术,居然今天仍然为现代企业会计所运用,而基本上没有改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德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歌德(Goethe)赞扬复式簿记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

这是对复式记账法的一般性描述,为教师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内容作好了铺垫。例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的减少。这一做法沿袭了“威尼斯簿记法”中的做法:“所有的分录……都是复式的。若你记录了贷方,就必须同时记录了借方”。“在日记账和分类账启用时,资本总是作为贷方登记而现金则作为借方登记,购买商品也是如此,借记‘蔗糖’账,贷记‘现金’账”。显然,“威尼斯簿记法”中以“借”表示资产增加,以“贷”表示资本增加;以“借”表示资本的减少,以“贷”表示资产的减少。最后,教师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类型(图表4)来说明这一结论。

六、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问题的答案可能是本节内容的总结。比如,讲授完总分类账户的试算平衡后,提出问题:“总分类账户的试算平衡后,说明总分类账户的登记结果绝对无误吗”?学生通过思考,很快能得出结论: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总分类账户登记结果基本正确,但不能检查出诸如重复登记、漏记、科目错误等错误,因此,试算平衡不是万能的。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与前面章节内容的比较。比如,讲授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学生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来检查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的正确性,为了与试算平衡表进行区别,提出问题,试算平衡表与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很快能得出结论:试算平衡表是检查总分类账户登记结果的正确性,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结果对照表是检查某一个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登记结果的正确性。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对下一章节内容的引入。在讲授完会计账簿一章后,提出问题,假设账簿记录正确无误,是否说明账实相符,是否存在某中客观原因导致账实不符?如果账实不符,根据账存数编制会计报表?还是根据实存数编制会计报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财产清查的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思考,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二是在讲授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找出不同知识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和优化。

七、开场白和结束语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都说明了上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一个完美的开场白不仅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充分信任,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一堂课,教师应谈及下列问题:介绍自己的学习背景、研究方向、关注的会计实务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教师,还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信任感。同时,学生的信任对教师也是一种鞭策,促使教师精心备课,潜心科研,努力让每一堂课都精彩;介绍《会计学原理》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会计学原理》教材的结构,《会计学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参考书目;介绍《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如听课为主,笔记为辅,课后阅读补充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介绍学校图书馆,高校学生提倡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图书馆便是良好的阅读、学习的场所。

学期结束,除了对本课程进行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介绍下一门与之衔接的专业课《财务会计》,介绍《会计学原理》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篇10

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最让考生头痛,因为较其他科目,它的难度及实用性都很强,分析近几年CPA《会计》科目考试的情况,是考试分数最低的科目之一。所以,在复习中把握它的基本命题规律、熟悉会计考试各类题型的特点,掌握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及逐渐强化应试技巧成为非常必要的一环,想要提高复习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教材是应试复习的主要依据,通读指定教材,其目的是了解教材体系,找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及疑点;逐章阅读指定教材,其目的是理解有关知识点,强化重点内容复习,突破难点。

考试大纲和教材是命题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考试大纲和教材包含了命题范围和标准答案,考生必须按考试大纲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回答试题中的问题,否则很难得到高分。会计考试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因此考生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习,特别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在看书时,要仔细做笔记,把重点、难点、疑点加以归纳总结,从而让厚书变薄,并理解其精华所在。对于考试必考的知识点,如收入、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合并会计报表等内容,考生一定要深刻把握,能够举一反三,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考生应合理分配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强调对教材的研读,是真正理解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教材的全部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研读教材主要是掌握教材内容的本质及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研读教材时,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放过每个环节,并认认真真地做好笔记。对每章节内容,哪些问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只作为一般了解,哪些要点要熟练精通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教材基本结构

2009年度CPA考试《会计》科目,做了微调,主要调整内容为:1.“金融工具列报”的内容不再单列,而是将相关内容分别归入“所有者权益”和“财务报表列报”两部分中。2.在总论中增加“会计科目及其设置”的相关内容,目的是为各会计要素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好铺垫,并提高可操作性。3.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部分的内容移后,由原来放在资产类中转入特殊业务类。教材结构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总论(第1章),涉及的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增加了会计科目一节。

第二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和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要素(第2―12章),内容是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相关的会计准则包括: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职工薪酬、收入、建造合同。

第三部分: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列报,包括第13、23、24、25、26、27章的个别报表、合并报表以及第23、24章等有关报表调整的相关内容。涉及的会计准则包括: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金融工具列报。

第四部分:特殊会计业务,包括第14―22章。涉及的会计准则包括:或有事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借款费用、股份支付、所得税、外币折算、租赁。

(二)教材主要变化

1.第一章:增加了会计科目一节。由于这一节内容是新增加的,考生要特别关注,重点学习。

2.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核算这部分内容中,增加了内部交易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包括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的抵销。这部分内容在旧教材中是没有的。考生要特别关注,重点掌握。

3.第二十章所得税:计税基础这部分内容变化较大,比如研发支出原来属于暂时性差异,在新教材中变为不属于暂时性差异。这一章的例题中,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33%变为25%,这是由国家相关政策变化而引起的变化。这一章还增加了存货等资产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处理方法。

新教材共有27章,与旧教材相比,在章数上减少了一章。旧教材中的最后一章内容,被拆散合并到新教材中的财务报告、负债等有关章节中了。除以上几点主要变化之外,新教材对旧版教材中错误的地方做了改正,增加或删减了一些字句,使得表述更为准确、精练。这些内容虽然不是实质性变化,也需考生在复习时注意。

二、选择复习方法

(一)分析近几年考题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按章节和题型分析近几年考题。通过分析历年考题,了解考试命题的思路,把握《会计》考试的规律性,并确定2009年复习的重点。但切忌无根据地猜题和押题。

(二)订立学习计划

订立计划,就是订立复习时间表,每天学习什么内容,看多少页,复习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自己心中要有数。没有计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次看书都只看前几页,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无获。

(三)讲究学习方法

要善于总结规律,掌握问题的关键点,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教材的很多章节都是根据准则、制度及相关法规编写的,其语言精练、严密、逻辑性强,提高了教材的档次。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阅读教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考生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掌握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关键点。

第一,结合2008年的教材,进行系统的、认真的学习。特别是2008年教材与新教材不一致的地方、新增变化内容要作为重点去学习。在学习时,对于教材中基本的概念、理论、账务处理、计算方法一定要彻底弄懂,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基础知识答完了,才能做那些大题。

第二,要善于总结每章的知识点,每章的基本账务处理,然后,去做练习。考注册会计师必须是做大量的题才能熟练,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主观题才能做完。

第三,在学习时,要注意看准则原文、财政部编定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编写的会计准则讲解。新教材拿到手以后,认真学习新教材时,你就能找出2007年和2008年教材的变化内容。

(四)加强练习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做题。因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典型的习题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会计》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仅仅依靠记忆和自身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做一些典型题目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逐渐总结出考试的重点与规律,发现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做习题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教材上的内容,提高应试水平。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做一些典型的习题,如历年的考题。实事求是地说,历年考题最值得研究。当然,考生还应在市场上选择一本较好的习题集进行练习,但资料不宜过多,多了容易眼花,反而不利于学习。

三、避免复习误区

(一)“抓大放小”

《会计》考试考题覆盖面宽,考生要全面掌握书本内容,打牢基础,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问题,比如六大会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问题。考生在复习当中要全面理解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它包括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不能仅仅注重记录的问题而忽视其他更重要的环节。

有的考生为了找捷径,只复习重点内容,对非重点内容和可能出小题的内容或不复习或下功夫不够。这样复习的结果,大大影响了考生考试成绩的提高。

“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知识更新”,会计考试重点非常明确。投资问题、会计政策变更问题、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所得税会计问题和其他一些特殊业务的处理会成为会计考试的一些重点,在这些问题上要明确、熟练、融会贯通,同时与当年的新问题相结合。

(二)思维定式

有些会计工作经验丰富的考生,只习惯于从会计分录编制角度思考问题,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不强,影响复习效果。这些考生应注意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期末计价、财务报告揭示和披露的全过程思考问题,提高应试能力。

有些考生很少接触会计实务,每天埋头于书本和练习题,而不注重周围经济业务实际,不注重企业会计事务当中的现实问题,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它反映的一定是当前经济的现实内容,现实的经济业务事项如何真实展示和说明才是会计的重要问题。境内、境外上市公司的重大会计问题都很可能成为试题的考点。因此考生不能仅仅纸上谈兵,要注重实际问题,要参与会计实务的处理。

(三)盲目押题

有的考生凭侥幸心理,没有根据地推测当年考试命题范围,或者寄希望于辅导老师在串讲时押题。这样盲目押题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四、考前强化复习

在考前用几天的时间进行本科目的强化复习,目的是全面复习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及难点的复习和练习;强化有关知识点的记忆。

此外,在考试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战胜胆怯心理,认真填写答题卡,仔细阅读试卷,做题时,合理分配时间,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尽量做到会做的题一题不能错,该得的分一分不能丢。

笔者相信,考生只要树立信心,明确考试目标,按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复习、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应试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会计》考试。

五、综合题解析

本例题综合考核内容: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案例资料】盛发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盛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盛发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盛发公司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9年2月28日完成。盛发公司200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9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9年4月30日。

盛发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8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其中,下述交易或事项中的(1)、(2)项于2009年2月26日发现,(3)、(4)、(5)项于2009年3月2日发现:

(1)1月1日,盛发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盛发公司支付341万元。

1月6日,盛发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盛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341

贷:主营业务收入2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

贷:库存商品150

(2)10月15日,盛发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

10月15日,盛发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盛发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盛发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盛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贷:库存商品 140

(3)12月1日,盛发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盛发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盛发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盛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主营业务成本80

贷:库存商品 80

(4)12月1日,盛发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一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盛发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5日,盛发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12月31日,盛发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盛发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350

贷:库存商品350

要求:

(1)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

(2)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可合并编制)。

(3)计算填列利润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及解析】

(1)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

①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②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③的会计处理正确。

④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2)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合并编制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调整会计分录)。

①借:库存商品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贷:预收账款234

借:库存商品1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200-14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④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

贷:预收账款 500

借:发出商品3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500-35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将上述分录合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

篇11

传统的会计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探索一种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课题,近几年我通过七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会计知识。

一、会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会计教学形式,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纯理论型教学,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培养的学生不能“实操”,人才难以被企业接受;另一类是实操型教学:即按财务处理程序教授学生。按照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模式进行实操。实务操作型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一定启发,给人以“实用价值”的感觉,但会导致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阻碍其长远发展。

二、七步项目教学法及其优势

1.七步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七步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这是开展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2.七步项目教学法的适用范围及教学过程

七步项目教学法尤其适合在实训类课程中采用,可以将该课程的知识点都集成在一个或几个真实的项目中,对课程的所有知识都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与练习,让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协作、学会学习。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真正做过本门课程所涉及的真实项目,而且能够选择适合的教学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

七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提出项目要求。将学生分成小组,向学生提供信息,给出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等,要求项目要实用、形象。每组的项目不同,但涉及的知识点相同,需要学生认真做好笔记。

第二步:教师分析项目。由老师分析项目完成的方法。由于学生一般都是初次涉及该项目,所以对于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在这一阶段需要对该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做。

第三步:小组分派任务。每组小组长根据自己组的学生情况分派任务。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给出任务第1组:任务一银行进账单;第2组:任务二借款单;第3组:任务三增值税专用发票、商业承兑汇票。

第四步:小组根据任务制定计划。由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分配的实训任务,制定出项目工作计划,抽小组成员描述具体项目工作步骤和程序,其他小组提改善意见,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第五步:组织实施。学生根据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完成相应的本组内的任务,这个过程中,会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桌面演练,最先完成的小组可以适当增加平时成绩进行激励。这个阶段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在时间上可占整个教学进度的一半左右,是教学进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这一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控制教学进度,加强学生的认知策略。

第六步:小组作品展示,相互检查。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总结,最后形成作品传给老师,老师再通过多媒体荧屏展示给全体学生观看,达到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七步:教师点评。这个过程先由完成作品的小组同学根据老师设计的项目完成情况统计表进行自查,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方法,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经过教学实践表明,七步项目教学法适合会计的教学过程。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