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2: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基层调研的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高校基层共青团,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为了深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共青团员意识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在基层团支部中开展了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调研。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基层共青团员意识现状,分析现今共青团员意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团支部活动的组织方式创新不足,载体及模式需要在工作中探索发掘
从团支部日常工作和组织活动的开展情况看,在方式上偏重于模式化、套路化的组织,活动内容及载体偏重于会议模式,活动范围多限于教室、会议室等场合。单一的组织模式,很难承载更丰富的活动内容,远远无法满足现阶段团员青年对活动内容效果的需求,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以学习、培训、报告等为载体的活动组织模式。
从统计情况来看,53.5%的团员担心此次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会流于形式,走过场,只有28.7%的团员认为此次活动必要,其余的团员同学则认为搞不搞无所谓或者是根本没必要。而对于团活动的综合印象,54.5%的团员比较满意,19.8%的团员则表示没什么看法,14.9%的团员认为活动参与面太窄,11.9%的团员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7.9%的团员认为活动组织的不好。
2、团员参与组织活动的主动性不足,组织活动的内容性需要进一步丰富
青年团员非常关注组织活动内容,对从活动中学习知识、增进技能的需求较强,虽然大多数团员能够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但是参与活动的热情并不高,主要的原因在于活动的实际效果与期望值有差距,直接导致小部分同学对活动失去信心。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关注并分析青年团员在组织活动内容上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集体活动,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
19.88%的团员认为组织活动的内容空洞不大受欢迎,13.9%的团员认为组织活动初衷很好,但实际操作中虎头蛇尾,关于团组织生活的内容,学生希望组织开展的活动,专业外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占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到59.8%和56.9%,其他依次为专业学习培训、娱乐活动、形势报告及思想政治学习。
3、部分团员对组织观念的认识不足,团员的宗旨意识教育需要持续深化
通过日常工作及集体活动能够发现,部分团员并没有意识到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与普通群众的区别,在思想观念表现上突出的问题就是利益观念强、宗旨意识和自律意识较差,不能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共青团员应有的的模范带头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宗旨教育与理论学习亟待加强。
79.8%的人认为团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保持和增强自身的团员意识,13.1%的团员认为团员身份与团员意识没有直接联系,7.1%的团员认为成为了团员自然就具有团员意识。
4、团支部干部队伍的素质尚有差距,组织工作的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基层团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工作也能够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同,但是因为组织形式、基础条件等原因,导致组织工作的效能未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也有部分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及方式方法存在问题,直接导致工作得不到同学的认可,甚至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导致组织工作或不能顺利完成,或没有取得效果。
团员在评价团支部干部的工作时,48%的团员认为干部能够及时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28.4%的团员认为团支部干部能够了解团员困难,并想办法做好每一位团员的勤务员,20.6%的团员认为团支部干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9%的团员认为团支部干部没有把团员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1、以党建促团建,进一步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理念教育,提高团员素质
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团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法宝,全面加强和改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理念教育,一要深化“主旋律”教育,在政治理论上下功夫;二要结合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在道德实践上下功夫:三要切合青年团员的发展需求,深入开展技能教育,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全面提高青年团员的道德理论修养和个人素质。
2、以先进促后进,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团组织工作的督导,培养模范意识
要在在基层组织制度、组织运行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大胆创新,坚持有青年的地方就要发展团员,有团员的地方就要建立团组织,有组织的地方就要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树立团组织的威信。严格落实推优制度,对优秀团员的入党推荐时严格把关,党团组织双重考核,成熟一个推荐一个。同时,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学习的榜样,不断增强先进模范意识,自觉影响和带动群众,促进团的基层组织工作上水平。
3、以活动促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开发,强化组织效能
年依据(略)
(一)评价方法
(略)
(二)评价内容
根据总行内控过程评价和内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年我行内控评价指标体系由内控过程评价和内控效果评价二个方面内容组成,其中(略)
(三)评价结果
年评价结果:(略)
二、年度内控评价须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年分行对支行的内控评价工作总体反映了支行内控管理水平,推动了支行进一步加强过程控制,构建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但就如何优化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和手段,深化一次性评价工作与年度性工作的结合,以及将专业部门检查和内、外部审计以及我行现有的风险监测结果纳入内控评价中,提高非现场评价力度,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支行内控管理状况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根据管理模式和职能,制定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案。年度,分行根据各类支行管理特点,制定了(略)
4、加强各类检查资源的运用。(略)
7、将因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而造成资金损失情况纳入评价限制扣分。(略)
三、年度内控评价办法和指标变化情况
(略)
(二)评价指标调整情况
1、内控过程评价指标调整情况
(1)风险评估和管理方面。
(略)
2、内控过程非现场指标调整情况
(1)为加强对中间业务收费的控制,将管理(A)、B、C类支行指标“是否按规定使用存款利率;是否按规定收取承兑汇票手续费”修改为“是否按规定使用存款利率;是否按规定收取中间业务手续费”,加大了评价范围。
(2)为强化客户经理对台账信息输入的及时性和正确性,(略)
3、效果类指标调整情况
(1)指标调整情况。
依据分行制定的(略)
目的:按照卫生部、全国爱卫办下发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卫生部《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和江苏省、苏州市“力争到2010年底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70%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建成无烟单位”要求,沧浪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贯彻文件精神,积极致力于无烟单位的创建工作中。为更好地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对于烟草危害的知识知晓率及控烟行为形成率,以便更好地开展控烟工作,特组织了本次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每个单位抽取50%的工作人员为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共调查194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员向被调查者说明问卷填写要求,然后由被调查者本人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等),调查对象的吸烟状况(是否吸烟、烟龄、每日吸烟量等),吸烟危害健康、戒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等相关知识(K),对控烟工作的态度(A),在日常生活及控烟工作中采取的行为(P)。
1.3 质量控制
问卷通过疾控相关业务人员共同商榷拟定、确保问卷的效度、信度。调查由区疾病预防保健中心指定各单位一名质控人员,并对质控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问卷收回后进行审核,及时更正错误及补漏。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收到有效问卷194份,平均年龄40.26±13.57岁。其中吸烟者24人,占11.86%;不吸烟者171人,占88.14%。吸烟者烟龄与抽烟数统计情况见表1。
2.2 吸烟危害健康、戒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的知识(K)调查
此次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仍然有29.36%不知道吸烟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有24.14%的调查者对于不管什么时候吸烟,都可以比不戒烟的更健康这一观点观念模糊。
2.3 对控烟工作及戒烟的态度(A)调查
93.81%的调查者认为很有必要创建无烟单位,仅1.55%的调查者反对创建无烟单位,其余调查者对于创建无烟单位抱无所谓态度。
2.4 在日常生活及控烟工作中采取的行为(P)调查
从被动吸烟者对于二手烟采取的行为来看, 53.61%的调查者表示“对于二手烟,他们只会开窗通风”,35.05%的调查者选择“会主动制止”, 11.34%的调查者对于二手烟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另一方面从吸烟者主动戒烟的行为调查来看,在接受调查的23名吸烟者中只有7人准备戒烟,占吸烟者30.43%,不打算戒烟者5人,占21.74%,打算今后减少吸烟者11人,占47.83%。
此次问卷调查特别针对如何有效的开展无烟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者的回答情况见表2
3 讨论
控烟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因为烟草给社会带来的疾病负担日益增长,控烟工作从某一侧面体现着卫生事业的发达程度。辖区基层卫生医疗人员中以女性居多,此次调查中,男性48人,女性146人,男女比例1:3.04,调查对象中的吸烟者皆为男性,吸烟者占调查者的11.85%,占男性调查者的47.92%,较其他地区的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偏高[1]。因此男性的控烟工作是创建无烟单位的重点工作。
从吸烟者对于戒烟的态度来看,愿意戒烟的人仅占30.43%,转变吸烟者观点,引导其主动戒烟也许是控烟工作的难点,亦是控烟工作的关键。然而从吸烟对身体的危害调查中看,29.36%不知道吸烟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因此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告知吸烟对身体健康的诸多危害,提高吸烟者对于吸烟危害的知晓率,纠正其错误观念,或许是引导其主动戒烟的一剂良方。
对于被动吸烟者,二手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妇女、儿童、胎儿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因此导致的流产、死产、婴儿猝死综合症,将是给吸烟家长带来的一个沉重的教训。控烟工作中,吸烟对于家人的危害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唤起吸烟者戒烟的决心,使戒烟工作更顺利的开展下去。
从创建无烟单位的决策者角度来看,绝对的禁烟可能在短时期内是有一定的难度。建立专门的室外吸烟场所,以制度约束职工在办公区域、公共场所的吸烟也是保障非吸烟者健康的一种措施。
烟草危害已经不是卫生事业的新课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控烟工作必将是卫生工作的主旋律之一。纵览国际社会,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然掀起了控烟工作的。通过法律约束、无烟场所的设定、处罚金措施的逐步落实,法国的吸烟人数从欧洲之冠在20年间成为了人均消费香烟最少的国家;新加坡通过立法,在公共场所严格的禁烟,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控烟工作的典范。
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工作,只能使人们对于“吸烟有害健康”这一观念的知晓率明显的提高。纵览各个成功禁烟国家的范例,加强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可能只是控烟工作的辅助力量。由于烟草本身含有的尼古丁等成瘾物质的作用、人们对于烟草的依赖心理以及社会吸烟的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控烟工作显得举步维艰。效仿国外先进经验,从法律制度上对控烟工作予以一定的保障,制定强有力的控烟制度,可能才是推进控烟工作的一条捷径。
总之,在控烟的干预中,既要有媒体层面的宣传,更需要制度层面的约束,同时也需要心理层面的刺激,比如引入行为改变技术中的榜样作用(领导带头禁烟)、正强化(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等技术,多管齐下,可能会使控烟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04-02
在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救治中,突显了我国公共卫生机制、应急能力的缺陷,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现场及高水平急救的现场”难于实现,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基层的救援医学专业人员配合实施“第一现场急救” [1]。担负一线抢救重任的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知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灾害救援医学知识教育培训迫在眉睫。但包括我军在内我国目前灾害医学教育体系还是空白[2],国内也罕见有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的教育培训的研究。本研究拟对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教育的途径、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查,以为制定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难医学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54个旅团卫生队747名卫生工作者(包括医生、医技人员),均为男性。年龄24岁-48岁,平均年龄33.48±5.85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91人,占25.6%;大专学历者377人,占50.5%,中专学历者179人,占23.9%。115名(15.4%)为高级职称,212名(28.4%)为中级职称,420名(56.2%)为初级职称。医生占484名(64.8%),医技人员占263名(35.2%)。
1.2 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4个旅团卫生队工作者(包括医生、医技人员) 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47份。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军队基层人员灾害救援医学教育培养方式、途径、意愿等。
1.3 统计方法: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培养途径 由表1可见,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应采用岗位培训的培养方式,26.9%的人认为应采用短期培训班的方式。
2.2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培训形式69.87%的被调查者主张采取脱产学习方式,30.13%主张采取函受学习方式;85.01%主张面授教育,14.99%主张远程教育;选择学历教育的占31.19%,68.81%选择非学历教育。
2.3 军队医务人员参加灾难医学救援知识教育培训意愿有4.69%的被调查对象不愿意参加教育培训,90.23%的被调查对象愿意参加教育培训,而5.08%的被调查对象不知道(未定)是否参加教育培训。
2.4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害救援医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2)90%以上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对于灾害的伤员的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基本技术及一般传染病的防治已有较好的掌握;而近5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对灾难医学的特点掌握较差,65%以上的人员对灾难医学救援的组织管理、各类灾难的救治原则及72.1%的人员对各种灾难心理障碍的诊治则是一般掌握或掌握较差。
2.5军队基层非医务人员灾难医学知识教育培训8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包括卫生员在内的军队基层官兵也应该参加灾难医学知识的培训;应结合我军基层官兵的战伤救治训练,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方式,使其熟练掌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搬运伤员等各项急救的基本技能。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包括SARS、手足口病、各种矿难、冰雪灾害、洪灾,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在内的一系列灾难凸显我国灾难医学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军事救援在中国这样一个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很不完善的国度里,显得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3]。在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中,军队总是担负第一线的抢救重任。故对军队基层人员进行灾害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对于提高我国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调查发现,基层部队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均偏低,大专学历及中专学历占近3/4,初级职称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总体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从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灾难救援医学救援知识调查结果看,军队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灾害的伤员的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基本技术及一般传染病的防治方面掌握较好,但在灾难医学救援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掌握上欠佳,难以很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灾难医学救援使命。因此急需在我军基层进行灾难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重点使他们掌握灾难救援医学的基本知识和组织管理,提高各种灾难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在灾难医学教育的培训形式上,56.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岗位培训。规范化的培训及学历教育无论时间上和数量上,都难以满足我国灾难医学救援的需要,只能作为长远的计划内容,而短期培训形式在训练时间和效果上难以得到保证。故现阶段应把岗位培训作为重点,采用脱产的方式,面授教育为主,对于与实践结合不密切的理论课程,也可采取远程教育方式。灾害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故开展灾害医学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灾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到灾害现场去学习。但真正的灾害现场不可能成为灾害医学教育的训练基地,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灾害医学救援的卫勤演练。军队基层为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经常进行卫勤演练,故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在卫勤演练中增加灾害医学救援的演练科目,即可达到教学目的。由于灾害医学的很多内容在军事医学的课程中都有所涉及,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故灾害医学教育完全可以结合军事医学教育来开展[4] ,使军事医学人才与灾难医学人才互通,从而建立一支稳定的军队灾难医学救援人才队伍。
调查还表明,有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愿意参加灾难救援医学教育培训。因此,应把灾难救援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积极将灾难救援医学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我军军事斗争的准备工作中;同时,根据现代灾难医学的“人人参与急救”、“第一目击者施救”、“先救后送”的理念,还必须重视开展基层官兵的灾难救援医学的普及教育,使其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总之,要健全和完善我军灾难救援医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基层灾难医学教育培训,以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灾难救援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李曼霞,周发春. 我国救援医学教育改革探索.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35-836
[2] 姚卫光,徐建军,王冬. 关于构建灾难医学教育体系的思考.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468-469
[3] 邓海潮,王文利. 中国灾害的军事救援及其机制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2003,2(1):84-90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分层管理对提升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 对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施分层管理的40例护理人员及3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在形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P<0.05);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护士的合理利用,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和谐的护患关系的持续发展。
[
关键词 ] 分层;管理;护士;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05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与功能越来越凸显。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护理编制不太合理,引起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导致我国护士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技术至上”的医护管理模式的缺失[1]。所以,护理长作为科室最基层的管理者,应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应首先从护理职位分类与护理职业标准入手,同时配以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充分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积极性和能动性[2]。现将我科实施分层管理的40例护理人员及3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对我科实施分层管理的40例护理人员及3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共40例,均为女性;年龄19~49岁,平均(33.5±3.6)岁;文化程度:本科21例,大专10例,中专9例;职称: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17名,护士11名。随机抽取350例住院患者选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18例,女性患者为132例,年龄27~82岁,平均(54.5±2.7)岁,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变化和患者的满意度。
1.2实施方法
根据卫生部1985年试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我科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技术职务的岗位设置,制定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按照职称、资历、能力不同建立护士长—责任护士—执行护士(护师)—助理护士(护士)层级管理的团队工作模式[3],各级护士按工作标准、服务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在固定时间进行讨论和护理质量回顾评比,对于在分层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和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整改措施。
1.2.1护士长的要求及职责 护士长负责整个科室的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常规制度及操作规范等工作的落实情况,了解各级护士工作的情况,定期参及检查医嘱总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周组织护理查房和培训,定期检查护士业务学习及临床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及带教质量,并定时进行考核记录。做好护士的思想工作,协助解决护士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或困难,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来搞好病区护理工作。
1.2.2 责任护士的要求及职责 责任护士为科室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制定护理计划,热情接待新病人,并做好环境介绍和宣教, 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和各项护理工作,保持病人“三短”、“六洁”[4],经常巡视病房与病人沟通,做好健康咨询、发宣教资料,对执行护士和辅助护士进行技能和业务水平指导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主动学习并掌握新业务、新技术,协助护士长开展新的护理项目。
1.2.3 执行护士的要求及职责 执行护士要负责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对危重患者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指导并辅助助理护士正确执行医嘱和护理记录,参与护理会诊和查房。
1.2.4辅助护士的要求及职责 辅助护士主要职责辅助责任护士完成晨晚间护理任务、健康宣教、全科病人配药、口服药发放工作;执行临时医嘱;更换无菌包及无菌物品;完成时间性“四测”绘制体温,负责护送危重病人外出检查,备血、取血工作。
1.3 观察项目
根据护理工作范围设计《护士满意度评定表》进行自评和她评[5],40例护理人员参与实施分层管理,内容包括护士形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等项目。满分为10分,>8分为满意,6~8分为基本满意,<6分为差,共收回100份评定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60~69、非常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根据是否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对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的影响
经研究表明,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在形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等项目比实施分层管理前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经研究表明,实施分层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患者的满意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个性化护理的深入、医院高精尖设备的增加、新业务和新科技的出现都相应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在形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护士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服务意识增加,工作做到了细致周到,这样也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加了对医院的信任。实施分层管理明确了岗位职责,定期评级与考核,实现责、权、利的相对统一,更加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本组资料的研究,提高了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依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明确各个层级的工作职责,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质量。自实行分层管理护理以来,患者明显地感觉到护理人员在服务态度、注射技术、护患沟通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总之,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明确规定了各层级护士岗位职责,使护理工作更细致入微,使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业务能力强的担当负责和指导工作,对低层级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给予指点,避免了护理纠纷。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参考文献]
[1] 杨维琼,任太清.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123-124.
[2] 包永兰,林琳,纪惠丹,等.连续性排班与曾经管理模式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56.
[3] 钱娟,程卢山,刘微群,等,开展优质护理后护患信任度变化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1(18):48.
认识《公务员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公务员法》总结了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中的成功经验,将长期形成的干部人事管理的有效做法和改革的经验上升为法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务员管理的内容。对于我们基层人事部门审视干部人事制度发展方向、厉行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四化”干部队伍、提高执政水平和效率有着关键的指导意义。
一是为基层人事制度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使干部人事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法可依,为公务员管理活动提供了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和普遍约束力的基本法,它适应当前从国家到基层的公务员建设、管理、监督的新情况,吸收了许多公务员制度改革经验和做法,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制度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指明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这对于解决我们基层人事制度建设存在的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执行欠力度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全方位一体化、规范化的基层公务员管理制度,提高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
二是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保障。公务员队伍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水平、国家的管理能力和整体形象,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尤其是建设高素质的基层一线公务员队伍始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措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旺、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而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都必须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保证,《公务员法》建立了公开选拔制度、任职试用期制度、部分职位聘任制度等多项公务员管理制度,又从新陈代谢机制、竞争择优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四方面进行机制建设,克服了因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制度建设滞后等各种因素带来的公务员概念不明确、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权益保障无力度等基层公务员管理方面的困难,有利于形成统一规范、运转协调、充满活力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基层公务员队伍。
三是为基层行政运转提供动力支柱。《公务员法》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对包括党政干部在内的各级公务员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有利于保证广大基层公务员切实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促进基层政府摆脱因循守旧、观念落后、功效不高的束缚,保持勤政廉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切实做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工作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公务员法是一部原则强、外延广的带有总章程性的法律。作为基层人事部门,我们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一线堡垒和重要力量,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中央省市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下,在深刻认识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公务员队伍现状,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学习宣传促进贯彻实施,用高度的思想认识和务实的学习宣传行动打好《公务员法》贯彻实施的第一仗。
一是明确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人事部门的作用,先学一步,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公务员法》的具体规定,作好学习表率,同时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公务员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法,制定学习方案,加强学习调研,注重培训提高,围绕熟记条文、吃透精神、找出问题、抓好落实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思考,确保学习有目标、有方法、出成效。
二是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宣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层单位、干部和群众有着各自的获知方法和规律,在学习宣传中就一定要把握这些规律,结合实际丰富学习形式和内涵,创新方式和方法,全面发动,广泛宣传,用行动带动学习主动,用热情营造学习氛围,用理论促求实际成效。
三是深化学习理解,巩固宣传成果,不断掀起学习的新、取得贯彻的新成效。加强学习宣传《公务员法》的实效性和长效性,用学习成果推进工作实践,用新的实践成果促进更深一步的学习。围绕公务员制度推行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展开调研,确定解决的办法;围绕实施《公务员 法》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探讨贯彻落实的措施和对策建议,真正达到学习、巩固、提高的目的,为《公务员法》在我县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三、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在做好《公务员法》学习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充分发挥组织人事部门作用,做好基层公务员队伍、政策制度的调研、加紧公务员能力建设等工作,为《公务员
法》的明年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干部下基层主要是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实情、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努力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一)深入调研。市残联领导班子成员要确定二个街道四个社区,市残联机关处室负责人要确定一个街道二个社区,深入群众,走访残疾人家庭,每月下基层不少于一次,要将下基层与日常工作统筹兼顾,针对残疾人工作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有目的地开展调研工作。每月将调研情况写成调研日记报组织人事处。
(二)宣传政策。要积极发挥残联自身优势,在调研活动中要认真、及时、准确地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有关政策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围绕残联中心工作,就贯彻落实残疾人优惠扶持政策的宣传、协调、督办、落实,努力发挥惠残政策的作用。使残疾人真正得实惠。同享改革开放成果。
(三)指导服务。要根据调研所在点实际,深入社区、残疾人家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合理化的指导意见,重点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处理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
二、联系点安排
1.市残联领导班子成员:
三、具体要求
一、个人存在的问题
1.在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在党建主题活动的策划上,存在“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的倾向。对活动的策划不是从实际意义出发,而是从宣传效果出发,导致一些活动难以真正落地,达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目的。二是在一些文稿的起草上,过度重视对文字的修饰,忽视了文稿的理论性并结合企业的实际。
2.在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与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一线党员交流较少。平时长期在机关工作,虽然也会到项目出差,但检查工作提要求较多,真正深入了解基层干部职工诉求,踏踏实实为基层解决问题较少。二是制定一些制度、起草一些文件,考虑基层现实情况较少。没有充分到施工项目进行调研。导致一些文件制度不能充分结合实际,落实起来也存在困难。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作为党委组织宣传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必须形成扎实的理论功底。不断提升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二是宗旨意识有所弱化。必须时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广大职工,以基层一线的实际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从根本上杜绝“拍脑袋”“闭门造车”的现象。
让员工“更开心一点、更舒服一些”,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企业得以良性发展的基础保证。事实上,“幸福”在赫茨伯格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和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关)。自从20世纪60年代 以来,“双因素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资料显示有50%的男性员工认为,工作的首要条件是能够提供成就感,而把有意义的工作列为首位的比把缩 短工作时间列为首位的人要多七倍。
事实上,“双因素理论”中的很多因素都与幸福有关,这也成为了日后诸多公司做调研项目时参考的重要依据。
《商业评论》杂志于2012年7月发起一项“中国企业员工幸福度调研”,调研时间为2012年7月—2013年2月,历时8个月,调研项目组共收集了 2,940份原始问卷,其中有效样本为2,875份,调研分析合作伙伴为嘉博咨询。该调研旨在解开影响员工幸福度的关键因素,建立中国员工的幸福度模型, 用于企业的“体检”,帮助中国企业洞察员工管理的水平和现状,提高绩效,实现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维度一:工作的意义感
工作的意义感是指你感觉自己在工作中所追求的目标是否有价值,你觉得自己为之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值得。调研表明,对于“工作的意义感”这一维度有明显影响的前四个因素依次分别是:
(注:“我经常得到上司或客户的肯定和表扬”和“我能认同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两个因素的影响系数相同,在此为并列关系) 再深入挖掘在员工不同职级的样本类别中各种因素对这一维度的影响程度排序,调研结果显示,无论在哪一个职级,“我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影响系数都是最大, 但是影响系数排在第二位的因素,在各个职级却有了差异:对于中层主管及以下员工,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是“我能发挥自身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对于专业人 员,则是“我觉得自己在公司很重要”,由此看来,管理者应当经求专业人员的意见,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度。
对于高管,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是“我经常得到上司或客户的肯定和表扬”,可见领导也需要表扬与激励。
维度二:职业安全
职业安全这个维度排在第二位属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 of needs),安全需求是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这个需求对于中国员工幸福度的影响程度如此之高,说明中国员工当前的职业安全水平很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 间。
职业安全中除了生命安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雇佣安全。调研发现,高级的办公室并不能明显带来幸福感,雇佣安全则能带来明显的幸福感。雇佣安全包括雇主遵守劳动合同的承诺;公司员工不会无故被解雇;公司在困难时,不轻易大规模裁员等。
除此之外,调研结果还发现,员工与上司沟通顺畅,安全感会增强。
维度三:成长
对于成长这个维度,我们发现基层员工、中层、高层关注的因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对我们的工作改善极具指导意义。基层员工大多处于职业迷茫期,希望“直接上司 会给我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而中层员工往往是有了较清晰的方向,希望“直接上司能有效开展绩效评估,并进行指导和帮助”。高层员工则是希望“公司提供我 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根据对部分样本的访谈结果,这是因为现在外界环境变化、太快,高层员工的技能急需更新的缘故。在咨询公司给企业高层设计的激励 方案中,当高层员工面临一揽子激励方案选择时,往往首选培训。
在不同样本类别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
维度四:全面薪酬 对于全面薪酬这个维度,高薪酬并不明显提高幸福感,以何种方式支付则对于员工幸福感有重大影响。
调研显示,影响全面薪酬的前三位因素依次是:
在员工不同职级的样本类别中,各种因素对这一维度影响程度的排序,也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对于所有职级员工,影响因素排在第一位的都是“除了薪酬,公司还会以其他形式认可我的贡献和成就。”但是排在第二位的影响因素,基层员工与中高层有差异: 显然基层员工的生活压力更大,这是需要公司管理层多加关注的;而中高层员工主要担心个人价值被低估。
维度五:公司声誉对员工幸福度影响系数排在第五位的维度是公司声誉。
与人们通常的观点不同,调研结果发现,大公司与员工的幸福感无明显相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外在事件对情绪的影响只有3个月,3个月后情绪恢复到基准水平。一个员工加入一家大公司所带来的情绪高涨只能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还得看这个公司是否有真正让员工所感知和内化的品质。
作者:李建鹏 单位:山东枣庄供电公司
发挥表率作用,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
在《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调研工作领导干部必须亲力亲为,充分发挥好先锋表率作用。枣庄供电公司明确要求全体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先行”作用,带头调查研究,每年至少要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参与调研活动;对涉及公司和电网发展、改革大局的重大课题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直接主持,全面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带头执行调研工作制度,一年中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用在深入基层单位和班组的调研上,对公司每月月度工作例会上部署的11项重点工作,与发展策划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一起直接参与工作计划的调研、检查和督导,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全体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本部管理人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基层、一切服务基层”的意识,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广大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甘共苦共患难,真正做到“工作在基层落实、问题在基层解决、管理在基层提高、经验在基层总结、典型在基层树立、人才在基层培养”,充分调动了一线员工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使调查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调研本身,而且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2011年班组同业对标工作中,公司班子成员分别深入6个参加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同业对标的班组现场办公、蹲点指导,公司班组同业对标工作受到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查验收组的高度评价。为认真倾听员工呼声,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枣庄供电公司又充分利用网络系统,于2011年3月29日开通了“马上就办”总经理热线。作为加强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与员工面对面在线交流,搭建起一座总经理与广大职工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共收到职工反映的建议和意见113条,现已全部答复或办理完结并在网上公示,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加快公司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电网工作动态》也对这一经验做法予以刊发推广。同时,为保证年终工作调研,枣庄供电公司创新2011年年终调研思路和方式,将枣庄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经信委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公司各部门专工、基层供电所所长代表,作为问政调研的主要对象,分别参加公司生产、经营、政工、多经系统四个层面的集中调研,进一步拓宽了调研视野,确保了调研质量和效果。
突出成果转化,增强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同志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因此,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要自觉地把调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转化为服务科学决策、服务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两个转变”的具体行动。针对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与城市电网发展不同步、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资源和质量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枣庄供电公司通过组织大量的调研活动,创新提出“同网同质”、“无差别服务”的理念,结合直供直管公司资产、人员、管理统一的实际,以敢说、敢想、敢干的“三敢”精神,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城乡供电输配营、抢检运、抄核收和勘查验“四个一体化”建设,基本形成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新格局,电网供电质量显著提升,实现了供电服务品质新突破,塑造了崭新的供电服务品牌。2011年9月,公司召开全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现场会,将创先争优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在2011年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推进大会上,公司又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2011年“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坚持和完善调研工作制度时,我们围绕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问题,超前谋划2012年工作,深入分析供电企业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对智能电网和“五大”体系建设的调查和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措施,为率先初步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开展我局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查找“”问题以及扎实有效地抓好当前组织收入、营改增等重要税收工作,实现教育实践活动与各项税收工作“两手抓”、“两推进”、“两提高”。
二、活动组织
(一)参加人员
县局领导及相关人员。
(二)活动内容
1.就局机关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意见。
2.就县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
3.就国税部门职能转变、改进作风,更好服务纳税人、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民生听取意见。
另外,对当前税收重点工作(如组织收入、营改增等)进行调研和督导。
三、活动方式
听取各联系点工作汇报;召开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参会人员包括有关部门代表、纳税人代表、基层干部职工代表、青年干部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等),深系点和企业,听取纳税人、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对县局机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及建议,深入对照检查。
四、调研安排
调研时间:原则上从3月11日开始至3月15日前结束。
调研地点原则上按原联系点确定(具体见附件1)。
调研具体日程安排和要求等事项,由各调研小组自行确定。
五、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