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2: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教育的理论依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目前市售英语论文写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陆效用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戴福林的《英语论文写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上述写作教材针对所有研究生,在语言水平和专业材料的选编上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另外,由于传统教材一般将各项规则和常用语句罗列在文中,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疲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编教材,提高专业和语言水平的对应性,如俞炳丰的《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指南》面对的就是本校制冷与空调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选用的示范及练习材料均为制冷与空调专业材料;而陈苏、黄彦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则针对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相关专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军校没有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用英语讲授的论文写作课,且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往往没有合适的市售教材,因此,相关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学校专业的设置,自行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英语论文写作教材。
二、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方法
(一)理论依据。
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高原现象。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和抽象的归纳能力成为语言水平的体现。在高级阶段,语言水平的进度明显放慢,此称为高原现象。心理学家将学习划分为六个阶段:无进步阶段、迅速进步阶段、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高原阶段、再次缓慢进步阶段、进步再次减慢并临近极限阶段。博士生英语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阶段,即高原阶段。到硕士阶段,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书面词汇,并以英语知识的形式保留在学生记忆中,但并没有固化为学生的语言技能。这些英语知识正是博士阶段英语论文写作中需要大量运用东西,如果在博士阶段没有及时、足够地应用,这些知识将很快遗忘。
2.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路德庆认为,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必须结合起来,将词汇和写作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最终将语言知识转变为真正的技能。写作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一个逐渐积累提高的过程。
3.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迁移。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母语规则,以避免对目标语的学习造成影响,此为母语负迁移;如果母语固有的语音、词法、句法与目标语相同,学生就可借助母语顺利进行目标语的学习,此为母语正迁移。
(二)实现方法。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现象。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不再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条框罗列。本教材每一课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组成,通过这些task的练习,学生由被动方转为主动方,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在练习过程中有很强的成就感,学习乐趣和教学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据写作教学规律进行教材内容设计。笔者根据知行结合通变律和写作活动的四个特点,在设计练习时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大量操练,对科技论文的结构、常用句型有了较深刻了解,可积极运用学到的知识写出合格的英语论文。
3.利用母语正迁移,克服母语负迁移。博士生对汉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照英语论文范文进行语篇结构的构筑。范文材料全部选自权威期刊,语言简洁准确流畅,一些常用语句,如文献综述、论文结构叙述、研究结果的表述和结论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对应段落,对学生掌握英语论文结构和以上部分语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国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在题目翻译、摘要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学生推敲、评判和改进。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选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具有语言错误比较典型的特点,可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据以上理论所编教材的特点
(一)实用性。
本教材根据
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写作规律理论,参照国家教委《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言上符合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的外语水平,适合课堂应用。
(二)专业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军事特点。
本教材所选材料覆盖了本院博士生各专业,对于学生熟悉本专业论文结构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符合写作课程教学规律,针对中国人学习英语语言的特征设计练习。
本教材选材精细,学生可通过阅读范文较快掌握英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法,并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另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评判和改进,可让学生在今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四)理论讲述和练习不枯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时,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任务内容过分单调、死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这样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影响教学任务活动的有效完成。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涉及到学生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在这种活动时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上,这与语言练习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任务型教学所谋求的效果不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侧重在执行任务中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它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任务型语言教学使语言知识加交际的机会比仅仅讲语法更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与语法的准确度,学生的参与与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关系极大。任务型教学是基本上以“交际”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有明确的语法讲解,这要比只注重语法教学或回避语法讲解的沉浸式教学都更好。当学生积极地参与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被掌握了。当学生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任务型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源自于“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随后,兴起了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法即任务型语言教学。它是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先进教学模式,是当前外语教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任务驱动式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两个基本环节:第一,创设基本情境:让学生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使学习更加直观性和形象化。与事实相关的生动直观的形象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唤起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高效地获取新知识,发展更大的能力。第二,确定预定的任务。根据预定的设置的情景,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侧重语言的内容含义更甚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因此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的习得;二是执行任务或任务的结果都离不开表达技能,即说和写的技能;三是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也就是说,任务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经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积极的欲望;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2007年9月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下简称新《课程要求》)明确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课程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将朝着个性化、立体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它更加注重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把英语当做一种交际工具,用于对外交际沟通,服务于专业、科研的要求或者是满足毕业后所从事的某种职业的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任务型教学理论恰恰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通过他人即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新知识和各种能力。在采用任务型教学时,教师不可能脱离教学目的与教材,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考虑语言知识目标、语言能力目标;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语言点,并把这些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而脱离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谈论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语言教学逻辑的。为了落实和实现《课程要求》的目标,在提倡任务型教学的前提下,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施教,主动从自身主导型向学习者主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形式的转化,使学生能在任务型教学方式下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其哲学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是一种有关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以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为基础,认为知识是暂时的、发展的和非客观的,是经过学习者内心建构并受社会文化影响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建构,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课堂上的教学任务正是为学习者提供了这种宝贵的体验过程。由于任务真实自然,它必然容易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由于它包含有待实现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必然会激发学习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学习者正是通过实施任务和参与活动,促进了自身知识的“重组”与“建构”,促进了摄入的新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之间的互动、连接、交融与整合。而且一旦学习者体验到完成任务的意义,感受到新知识建构的成功,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加速知识的内化。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学生观决定了建构主义新颖的教学观。这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巨大改变上。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兼顾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教师不仅应该给学生提供需解决的真实问题,还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有多种答案,并激励学生对问题的多种答案进行思考。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展开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且通过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ist hypothesis)(Ellis,1999)。Krashen(1982)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习得就自然而然产生。而Long(1983)随后又提出,语言必须通过“对话性互动”(conversa-tionalinteraction)才能习得。Long比Krashen更重视输入如何被理解。他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modified interac-tion),比如,学生通过改变话语来理解并获取信息。这样,学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机会。从教学法的角度上看(Pedagogical perspective):任务是人们在学习、理解、体会语言之后所开展的活动(Richards,Plattand Weber1986:289)。而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任务有助于完成语言学习目标的一系列计划,是语言学习的过程(含有特定目的、设定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gman Limited,1996:23,42.
[2]王文君.试析任务型教学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
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多方面突破,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突出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责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激活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语文教育无外乎语言、文学和文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际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一全新的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进行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开发。
一、语言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1)语言符号的指称表现功能。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用声音来代替所有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即载体。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在口语中,我们靠语音的轻重停连来表示意义的分合,在书面语中靠标点符号来标记意义的分合。
(3)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底层是音位,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层中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进行精细分解和严密组装。面对这样一个立体的网络型层级,既开发他们的逻辑智力,又开发言语—语言智力。
二、文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1)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美国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四要素是相互依存的,以作品为中心,世界和作品即论世,作家与作品即知人,读者与作品即察己。在阅读作品中,只有做到论世知人察己,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本身。
(2)文学作品的层次。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文学话语层是文学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对这一层面的关注,可开发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文学形象层是被读者在文学话语感染下经想象联想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它是主观与客观、假定与真实、一般与个别、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意蕴层面是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由于形象有指向性、包孕性,文学意蕴层呈现多层次,如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
(3)文学接受过程。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文学接受。首先,是文学接受的发生,即读者在特定的期待视野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阅读。其次,是文学接受的发展,即读者对作品中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最后,是文学接受的,即读者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人格提升自我超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作品进行双向互动,开发他们的自知自省智力。
三、文章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提到文章,我们便有“文——意——物”和“物——意——文”的文章阅读与文章写作思路。关于阅读的智力开发前面已经提及,下面仅就文章写作来谈谈智力开发。
(1)写作前。学生写作前要有积累即写作材料的积累,主要有两种来源:直接和间接。直接来源即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或自己的切身体验从生活中去发现去体会,间接来源如阅读。读是写的基础,通过读可借鉴别人的写作手法技巧角度等。读首先要理解语言,这就要靠言语—语言智力。
(2)构思。无论是确立主旨还是选择材料,谋篇布局都需要逻辑智力。因为要从已得的材料中分析概括一个最佳结论,然后从已有的材料中选出能有力论证表现自己结论的材料,然后考虑如何安排材料。要使其不仅突出主旨,而且具有形式美,这除了逻辑智力,依然需要言语—语言智力和视觉—空间智力协助。
(3)行文。在行文时,把这一切用准确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言语—语言智力代替了构思中逻辑智力的主体地位。而写诗歌除了语言智力,还要有音乐—节奏智力,因为诗歌要有韵律,而议论文则要有逻辑智力参与。
(4)讲评。作文教学中,讲评是使学生得到反馈的一种形式。方式上,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范文讲评、专题讲评、学生互评、小组讲评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参与成为讲评的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智力释放出来。
以上,便是从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三个角度,运用加德纳教授的智力分类理论对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开发所做的简要分析。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多方面突破,有利于培养素质教育所突出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有责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激活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我们语文工作者应该从语文自身的特性出发去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不应该借语文不像数学那样有严密的逻辑就推脱掉自身智力开发的责任,或者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而我们不去思考。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铿.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在欧美电影风靡中国,影视资源和条件充足的今天,把英美原声影视作品作为英语视听材料具有独特优势。原声电影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具有语境丰富的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视听说能力。而且,电影生动的语言素材、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获得具体情景中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英语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如此,影评的撰写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将电影融入英语教学还可以从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及二语习得的部分研究成果等方面探索到其理论依据。
一、心理语言学在“心理词汇”的研究方面所提出的“激活”理论在语言教学方面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主要是言语产生、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集中讨论的话题,其研究包括:(1)言语感知;(2)词汇提取;(3)句子加工;(4)语篇理解。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心理学家认为词汇在人们头脑中的储存方式根据语义关系形成的彼此相连的网络系统,即语义网络系统。在对心理词汇组织形式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模型来解释实验结果及基于实验的对心理词汇的理解与认识。这些模型中属于语义网络模型之一的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Collins and Loftus,1975)被认为是最理想、最能反映心理词汇本质的模型。在该模型中,词的概念表示为节点(node),节点间通过词的语义关系相互连接,概念(节点)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其连线的长度(距离)来表示,连线越短,表示两个概念之间联系越紧密,有愈多的共同特征。激活扩散模型简介词汇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组织称为心理词汇(mental lexicon)或内部词汇(internal lexicon),作为语义网络模型之一,它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词汇存储和提取的方式。激活扩散模型的加工过程是很有特色的。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产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的各个连结,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前面提到概念间的连线按语义联系的紧密程度而有长短之分,现在连线则又有强弱之别。连线的不同强度依赖于其使用频率的高低,使用频率高的连线有较高强度。由于激活是沿不同一的连线扩散的,当不同来源的激活在某一个结点交叉,而该结点从不同来源得到的激活的总和达到活动阈限时,产生这种交叉的网络通路就受到评价。激活扩散模型的信息提取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它与层次网络模型不同。层次网络模型只包含搜索过程,而激活扩散模型则包含两种过程,除搜索过程以外,还有决策过程。这种决策过程也可看作计算。从激活扩散模型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的保持不仅与知识的组织程度有关,而且还与知识的运用频率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决策计算有关。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由于不同的识记方式导致对识记内容加工深度也有所不同,对新知识信息加工愈充分,识记效果越好。例如,博布罗(S.Bobrow)和鲍尔(G.H.Bower)曾要求被试记一些简单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在第一条件下,被试记忆由实验者提供的现成的句子,在第二种条件下,被试自己用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名词另造句子,测验要求是给被试提示主语,要求他们回忆出宾语名词。结果发现,第一种条件下的回忆率为29%,第二种为58%。这种显著的差异在于精心加工的水平不同。以上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不仅需要按逻辑层次进行组织,而且需要对知识进行必要的精心加工。这样的应用结束技能时应注意对新获得的知识进行应用。由于新知识的结论往往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例得出的,还不够稳固,需要将它应用到所属类中的其他事例中,通过应用加强同类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反例的判断,明确新知识的外延与其他类的事物区别。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表达最基本的成分。在英语学习中,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就不可能有较强的阅读和交际能力。“因此,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词汇教学总还是占据一定的地位。必要时甚至可以分出单独的词汇课。”(朱纯,1994)。一部好的外文电影能涵盖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学生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能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加之对人物表情、姿态、手势语的观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影片的主题意义、历史背景、社会内涵、主流价值观、情节设置、风俗人情、自然和人文环境等包罗万象的知识。通过聆听、模仿地道的外语表达法,学生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内化语言。更重要的是,学生观后所做的影评,根据心理语言学在“心理词汇”的研究方面所提出的“激活”理论,使得电影教学尤其有助于学生积累生活词汇。
二、“认知主义”理论,在当今的二语习得研究中仍占有一席重要领地
认知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美国的心理学家J.S.布鲁纳。他们认为,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它是学习者全部观念或某一知识领域内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他们认为,学习使新材料或新经验和旧的材料或经验结为一体,这样形成一个内部的知识结构,即认知结构。皮亚杰指出,这个结构是以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布鲁纳认为,学习不在于被动地形成反应,而在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由一系列过程组成,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应注意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他们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这个学派还系统地阐述了认知结构及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采用一定手段有意控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清晰性和可辨别程度等,对于有效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是有作用的。这里的图式理论是指语言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实际上是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使用过程。早在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纯推理批评》中提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依其观点,图式是概念与现象之间的中介表征。30年代初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在其著作《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了图式理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slot),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图式便实现了。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在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图式才能起作用,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图式理论是图式知识在认知实践中具体运用的概括与升华。言语听辨的过程就是背景知识或图式与输入信息或声学信号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听者头脑中的固有图式是决定听力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英语学习者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对他们吸收新知识的方式和运用效果起着关键作用。而英文电影就是可利用的一系列完整生动的文化载体。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习得——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生成是学习中的基本认知过程,它是对学习材料中各部分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知识、经验关系的积极建构,当学习者对学习的事物产生意义时,有一种与其以前的经验相结合的倾向。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一种原有知识与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英语电影教学以多种信息传播介质为手段,融视、听、说于一体,学习者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更加主动地建构信息。通过英语电影观赏,刺激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加上英语影片较强的现实形象性,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建构信息意义。
动机理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源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语言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在Gagne(1999)看来,“动机是指人对信息加工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受目标指引的。”预期目标的达到会带来情感的满足,由此而进一步激励新的学习。克拉申认为,影响语言输入或学习的是情感过滤,即为了习得外语,学习者必须在情感上对外语开放。所谓情感就是指动机、态度等因素。换言之,语言学习是受这些因素的制约的。而willis(1996)则认为,语言学习的动机包括加工所接触到的语料动机(输入动机)以及尽可能多地使用目标语的动机(输出动机),学习者可以从这些语言接触和使用中受益。从以上的分析看来,无论是Gagne、Krashen,还是Willis,他们都把动机看作是影响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语言学习的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语言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发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为指向目标。外部动机是指学习者由外部诱因所引发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学习者不是对语言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贾冠杰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望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电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较为形象自然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并在视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交谈、讨论、表演等,为学习者提供带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动机和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根据上述理论,使用英语电影可以充分发挥英语语言的输入功能,创造课堂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这对增加学习者语言输入量,培养学习者英语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同时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素质。
三、二语习得理论是有利的佐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D. Krashen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五个基本假说:习得一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克氏的每个假说都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向前带了许多步。
1.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二语习得中,输入一直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语言习得研究者对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已形成了共识。从外语学习过程的认知心理看,输入是外语学习的首要环节。语言输入是指语言学习者听到、读到的语言素材。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强调当学习者能够理解略微超出其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时,自然语言习得就会产生。他把这种输入形式叫做“i+1”输入,i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而1指适度超出语言者学习水平的输入。他所指的“输入的语料是可理英文电影用于高专听力教学的探索性实验及其反思的”,即输入的内容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应当稍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i+1”学习者为了听懂新输入的语言材料,会求助于以前的知识经验或利用语境、上下文等进行判断。通过努力,学习者理解了语言输入中“难以理解的成分”,从而使语言习得以取得进步。克拉申认为这种输入可以使学习者提高其语言能力并提供协助理解语言的语境线索。按照输入假设的观点,学习者接触到大量具有实际意义、生动有趣,并要有所关联的信息。英文电影就是这样的一种可以提供学习者自然习得语言、生动的方式。
2.Krashen情感过滤假设
在外语学习中,内部因素(学习者个体差异、情感因素等)和外部因素(语言情景、学习任务以及各种环境条件)均是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通常在外部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会有不同表现,这使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内部因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Krashen认为学习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阻碍了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成分全部运用在语言交际中,他把这种障碍叫做“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即缺乏自信心和焦虑阻碍了学习者形成对语言形式的深刻印象,以至于学习者在交际中不能自如地对语言形式进行排列组合。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外来的输入不可能完全传递到学习者头脑里的语言习得装置中,从而变成习得的能力,它受到诸如动机、自信度和焦虑等情感因素的调节。他认为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大,自信心很强,态度积极肯定,情绪稳定,那么他们对语言输入的刺激过滤作用就小,因而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基于这一假设,在学习语言中,应使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处于较低的状态,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欣赏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下降低情感过滤程度,进而加大语言输入量。
四、结束语
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际交流需要外语人才听说并行,而且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肩负着这样的使命,高校许多外语教师正逐步尝试将外文电影融入到外语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集娱、教、乐于一体的提高外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电影融入英语教学理论依据的探索和分析,旨在为电影教学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撑,为进一步探讨将电影融入外语多门学科教学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1]Krashe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England:Pergamon,1982.
[2]Long,M.“Input,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 Winitz. H.(ed.),Native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NewYork: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981.
[3]McDonough, S. Psychology and E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1.
[4]Nun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1996.
[5]O’Malley and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A: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1990.
[7]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
随着学校收费的增加,教育收费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许多贫困家庭已经无法承担巨额的费用。许多学生因此辍学,也有的家庭因为为了供学生读书而成为贫困户。而在国外普遍存在免费的教育,国内一些理论曾经认为教育收费是一种投资的体现,在此本人提出新的见解。
在此先确立一个原则:“谁受益,谁投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公费的理由。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为,因此把教育作为一个投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应当看到,教育的作用和产出是复杂而且长远的,得到产出回报的主体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且还有企业、所在的城市、国家等等。实际上得到教育回报更多的是国家和社会,所在的企业,而个人相对非常微薄,甚至所在的城市得到的回报都比个人的回报要高。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学科,甚至受教育者几乎没有得到的回报,他们的工作是为了社会长远的利益和今后的科技发展。在人才过剩的情况下,人力资源贬值,即使他能够创造很大的价值,但是在市场经济下,他如果与公司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公司以廉价劳动力来获取巨额利润,教育的回报就体现在公司利润中。近年来由于人才市场的变化,人力资源贬值明显,许多公司压低员工报酬,这意味着受教育者的从教育受益程度在下降,因此承担的教育费用比例也应当相应下降。另外,还有长远的回报,甚至在该人去世后非常长的时间内产生价值和回报,如爱因斯坦的理论至今还在发挥其价值。由此可见,有必要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对于教育给予投入,而国家则可以从企业税收和城市的财政收入中给予提取,从而由国家来对教育进行投入。个人也可以适度承担一部分,但是国家可以通过工作后税收调整来进行收取,然后由国家进行投入。公费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病是可能学生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学校可以通过选拔和考评机制来进行约束,成绩不合格不录用、不授予学位或者不允许升学。另外还可能存在高校不负责任,没有动力,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考核评价监管机制来实现,学校接受国家的投入,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把这些责任都纳入考核评价范围。根据考核来给予投入,形成动力机制。
教育是一个先投入,后产出的过程,这个过程由社会来承担更加合理。因为国家有更加强的调解控制能力,能够把产出的效益回收过来。由于现在就业压力大,还存在投资产出风险,所以国家来承担费用可以平衡风险,带来稳定。
从促进经济发展和运转上来看,实行基本公费的教育利于经济良性运转。在市场经济下,存在着比较大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在我国特别明显,而我国的教育收费远远超过了许多家庭的承受能力。对于教育收费,有一种说法是可以刺激内需,因为人们不愿意进行普通的消费,但是如果是为了孩子进入大学,他们非常愿意花钱。实际上,内需的扩大是需要以收入为基础的,对于贫困家庭,即使他们将家里的收入用在教育“消费”上,必然会在其他的地方节省等量的消费,因而没有扩大内需,而且在一些重要的甚至必需的消费上厉行节约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比如在医疗、饮食上节约。相反,许多家庭为了孩子长大后能够接受教育,很早就开始进行储蓄,这在无形中缩小了内需。另外,为了供孩子读书,许多家庭还进行举债。这会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和经济的副作用,也缩小了债权人的内需。
从公平的角度来看,教育公费有助于多方面的公平。在我国处于读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自己挣钱来供给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的能力,基本上是整个家庭,特别是父母来承担费用。这其中的不公平有:第一,父母不公平。因为让孩子接受教育,最大的受惠者不是父母。他们出于亲情和望子成龙的心情才给予供给。现在的高收费情况下,他们得到的回报与付出远远不能够比。有什么理由让父母来承担费用呢?第二,学生不公平。许多家庭因为无法供给学生读书,对于这样的学生显然也不公平,特别是有着很高天赋的学生,他们的辍学对于社会的潜在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他们而言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我们来看父母到子女的抚养和继承,本来就带来了子女一代的不公平的,国外通过税收来调节。我国没有遗产税,且贫富差距超过警戒线,但是通过教育公费,也可以调节父母到子女在教育上抚养能力不一样带来的不公平。
从城乡经济发展来看,受教育群体往往是为城市经济服务的,但是农村家庭却担负了巨额的费用。不仅仅如此,受教育期间他们都对于城市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学生的日常消费大大拉动了城市的消费。学生兼职打工都是以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服务。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都为城市的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农村只是源源不断地把高素质的人才送到城市,并且为城市输送了教育和生活费用。农村很少得到人才和科技的回报,导致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由于教育的低投入,高产出性质。教育需要激励,免费就是一种激励。一些父母因为不理性等愿意而不愿意出钱交学费,不愿意进行长远的投入,但是政府国家应当是理性的。
有流行的说法认为教育是一种消费。教育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所以应当鼓励这样的消费。消费的价值上来看,国家应当保障消费的效益最大化,要在基本的消费和保障上给予支持和补贴,比如医疗、生活保障、教育、住房等,而对奢侈性的消费给予征收消费税。教育不是一项奢侈的消费,而是必须的,对社会有巨大意义的,同娱乐性的消费不一样。国家为了保障消费和投资的效益最大化,应当承担和补贴教育“消费”。这也是公费教育的一个依据。
教育收费就意味着有钱人才能够接受教育,同时也相应降低了对于他们成绩、勤奋和天赋的要求。事实表明这些有钱人往往在学习上不勤奋,缺乏斗志。而许多有真正天赋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却无法接受教育。高等教育无论从学习还是研究上来说,都需要天赋、勤奋和智商。在进入工作阶段后,他们学习的知识、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是否能够带来效益和产出都至关重要。这点上教育收费对于社会带来了损失。最近频频拉响的知识产权的战报给我们启示,创新能力和创新投入至关重要。在许多方面,我们已经被国外的专利技术封锁,如果再不加大创新投入和对于创新给予足够重视,经济难于跨越。
国家的发展需要有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才。如果教育收费会给学生精神和思想上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知识和高科技本身就是双刃剑。如果教育收费是个人的投资这样的想法一旦根深蒂固,受教育者将更多考虑自己利益而可能在很多方面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大大降低全国人民的凝聚力。而应当看到当今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
确定根本的价值,首先必须回答一个关键的问题,医药的作用和责任是什么、高科技的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正如对西方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军事的体制大张旗鼓地批评一样,对西方医学的批评声音也日渐增强,并以某种方式谴责西方医学体系太技术化取向、太非人格化、太体制化、太高技术化、太科学化、太官僚化,谴责它考虑更多的是医学职业的发展而不是病人的利益。”[1] 那么,要停止医药高科技吗?显然是不能停止的。那么,它的使命究竟是什么?“1949年,著名医生霍德勋爵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撰文提出:医学向何处去?并直接回答:除了勇往直前之外难道还有它处吗?今天,谁知道勇往直前又通向何方呢?”[2]然而不论怎样,医药科学技术的根本目的还是治疗疾病,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医道,就是人道。在根本的伦理价值的选择上,医药高科技应当按照更合乎人类根本目的的方向发展,人的价值不能被高科技的物质性经济价值所掩盖。医药产业应当聚焦到人这个根本目的上来。以人的价值为价值,医药高科技以及这个产业才具备永恒的伦理根基。
以保护人的健康为主旨的医药行业,人是首要的价值,而不是其他。医药学的诞生,原本就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由于最初需要解释人体发生的各种现象和以人类心灵为主题进行最初的辛酸探索而成为科学。它的最高目标是解除人类痛苦,促进个人体质及种族改良。这就是从古至今由医生的信心和热忱以及勤劳不息的努力所得出的真理。最显赫的科学家和他们最平凡的继承者,都是想尽办法防止危害人类健康或扰乱个人及集体根本和谐的一切。”[3] 医药科学技术成功的基础,就在于它的目标与人类生命健康的休戚相关,离开为人的价值,医药科学和技术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丢弃了医药本身的内在价值,也就丧失了医药产业的生命力。整个医药学的历史和实践都是为着人这个根本目的而存在和演进的。意大利医学史家卡斯蒂廖尼指出:“只有一种单纯的真理是永世不变的,它是全部医学的基础,它是如此合乎人性以至看起来是神圣的,在它的目标中越来越渗透着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精神。医学与这个根源和这个目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医学史家罗伊•波特则提示,人文医学是人类最大的福利。医学是至善的,医学的至善精神要求医药工作者都当具有仁慈的品格。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病人面前,必须忘掉自己,一视同仁的对待病人,而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这是由医学的本质所决定的。离开以人的价值为价值的宗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
聚焦于人,是指我国医药制度建设中以发挥医药产业的公益性和福利为宏观目标,以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为核心的价值倾向。聚焦于人,意味着医药产业不是片面地商业化和市场化而过度追逐经济利润。医药产业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不是被单纯地利用为经济增长的工具,科技的产业化不能摒弃医药的终极价值。聚焦于人,指医药产业应以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为根本,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为最高利益,以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和方法来实现为人的终极价值。聚焦于人,意在充分发挥医药高科技的社会功能,使医药于“人”的根本价值在我国社会中重新得到张扬。
聚焦于人,并不是完全排斥其他价值,而是指人的价值具有优先性,关心人的价值优先于其他方面的价值。医药价值的众多方面相互交织在一起,应当相谐而共生。医药科技的价值不仅在于人赋予它的意义,它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作为科学,它一直都在塑造自己,揭示生命的内在秩序,实现认识生命和保护生命的价值理想。尽管随着它能力的增强而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但其坚定的步伐仍然是朝向人的,其承担的主要任务永远是认识和治疗疾病,医学科学发展的意义最终还是在于病人的利益,在于人类的健康。另一方面,促进医药科技经济的进步,将力量投入到医药高科技的产业化之中,是激励医药科技进步的手段,是发挥医药功能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促进经济的增长并不是错误,我们的社会就是要发展成为一个富裕而健康的社会。问题在于,不能以损失人的基本价值为代价来获得经济增长、以扩大一部分人的物质利益为代价损害另一部分的健康价值。在当代医药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既要关注科技和“物”,更要关注活生生的“人”;既要发展医药产业,增进经济,更要将医药高科技的理想价值观渗透到产业活动中去;随着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医药高科技的社会人道价值更应该得到张扬,医药事业的公益性更应当得到优先体现。
将人本身看成目的,不能将它看作达到目的的手段,因而赋予任何人以最高的价值,这个原理叫做康德人类尊严原理,“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制约”[4]。人“凭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绝对价值”。人应当保有生存的权利,享有尊严和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权利,可以充分发展才能,增强幸福。康德指出,“你一定要这样作:无论对自己或对别人,你始终都要把人看成目的,而不要把他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康德认为,每个人都将别人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便组成了一个有秩序的系统,“每个有理性者,都遵从同一规律,要他把自己与他人都当作自身就是目的看待。这样,通过一个共同规律建立起来的有理性者的有秩序系统,简言之,就是一个王国”。在这个“王国”,所有的人都是目的,被人尊重也尊重别人,人人自律,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组合、延续和发展。毫无疑问,冷静地反思医药高科技的意义,其根本价值和目的就在于医药对人、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深刻关怀。医药制度建设的焦点应当集于人而不是单纯的科技本身或经济的增长。医药科技是先进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典型代表。医药科技和物质的增长是手段,而其最终的价值,应当回归到人那里。
在医药制度伦理价值的具体选择中,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等原因,客观上还是会造成选择的困难。人们或可能坚持公平的社会价值观,选择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权利的医疗服务体系;或坚持以效率为目标,选择一个以经济增长为标准的医疗市场;还可能悲天悯人,关怀穷人、老人或儿童,选择一种重点救助体系;也可能唯独偏好技术。多元价值和不同目标之间往往不能同时兼顾,而且其中一种价值的实现常常导致对另一种价值的实现产生相反的效应。一种目标看上去是合理的,但从对方的角度看却相反。在现实中,选择某种价值往往会忽略另外一种,彼此之间会发生冲突,互相指责。但从本质上看,医药产业的多元价值之间是一致的,可以协调整合。这就需要协调各种取向之争。在医药高科技产业链中,人们进行某种价值选择,不能仅仅从某一个环节或阶段出发,而是应当着眼于产业整体的性质,从整体的、根本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医药高科技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人这个目的,就是人的生命的健康。各种价值之间达到协调,不损害根本的目的的原则,当满足绝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价值需求的,就是制度公正的表现。
在医药制度的伦理价值原则的选择中,不能忽略任何一种价值,但是却应当存在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以指导我们根本上选择什么、要凭借医药高科技达到什么伦理目标,或者说,诸多的价值取向中,什么是最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什么是核心的伦理价值,什么是最大的公正。任何选择,核心的方向不能错误,否则,就意味着产业的目标扭曲。医药高科技产业的核心伦理价值,就是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为人民谋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体看,医药制度的多种价值原则实际上又分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一类是从属性、工具性的价值,即工具性价值原则,如效率、技术、秩序,它们是达到医药高科技产业根本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一类属于主导性、目的性的价值,即目标性价值原则,如公平、人道、安全,它们是医药事业的终极目标。两类价值之间并不是独立或自足的,而是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制度主体必须首先认识清楚这些多样价值及其性质,把握这些价值之间的关系,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中,从人的根本的目的出发,从例如体制公正、药品安全等优先性价值为依据,理性地安排价值原则的次序。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公平、人道价值原则优先于效率和技术价值原则。医药制度的伦理出发点,应当聚焦于人。
参考文献
[1] (美)罗伊•波特.剑桥医学史,张大庆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中文版序,4
[2] (美)罗伊•波特.剑桥医学史,张大庆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0
引言
课堂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学方法有关,更与教材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本质量高的教材,不仅教师使用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也会饶有兴趣。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吸收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在编写思路、编排体例和理论依据等方面与以往教材不同。
一、编写思路不同
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以下称《词汇课本》)以新颖的思路,崭新的教学观念,从心理学角度,对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教材的设计、选材、训练体系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从而使精读课教学有了重大进展。
首先《词汇课本》打破了传统教材中以课文为核心的精读课讲练模式,为第二语言教学开辟了捷径。该教材本着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以词汇教学为重点,将词汇按语义场分类,根据词语的内在规律,结合人的认知规律,把学生应该掌握的词语规定出来,根据选定的词语编写对话或小短文作为课文,大大提高了词语的重现率。传统的汉语教材精读课文的生词重现频率较低,有些生词只出现过一次,不重现,即使学过也记不住,导致遗忘。语料输入量不够,也是学生不能提高汉语水平的主要原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只学一本书,只有千儿八百的词汇量,学生很难产生语感,而汉语的常用词就有5万左右,因此,教材实用及非实用是关键。
其次,《词汇课本》设计和编写的内容尽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裁丰富,语体既包括口语,也有书面语。促使学习者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报刊,多听广播,多看电视,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渠道来学习汉语,练习课堂上已经学会的汉语,而不是孤立地只在上课的时候学习。所以,《词汇课本》可以使学生在注意课堂学习的同时,还能走向生活,进行动态、开放性的学习。
二、编写方法和体例不同
传统的汉语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是先从报刊上或在一些书中选材,然后从课文中挑生词挑语法点进行注释。此种编法存在许多弊端。学生学得辛苦,而收效甚微。从报刊上选文章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掌握学生究竟想要学什么,我们要教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什么是必教的?由于选材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精读课所选的生词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可能出现一些超纲词,而学生需要的和常用的词却没有。
教材单元编排目前是一种主流编排模式,同一单元话题类似。如成语故事俱为成语故事,或励志篇,或环保篇,或哲理篇,几篇文章俱同。如果几篇有趣的小故事,效果一般不错,如果连续几篇或励志篇,或环保篇,或哲理文章的话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词汇课本》的编写方法与以往精读教材正好相反,先确定每一课要学习的目标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编进各种语境,使每一个生词尽可能多地在不同上下文中重现。生词也选择最常用的,按常用的程度分出先后。
教材的编写体例是:每课由一、目标词语;二、词语用例;三、复述短文;四、目标词语对话;五、听后回答;六、读后回答等6个部分组成,教材编排合理紧凑。
《词汇课本》的编排体现出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应“强化词语教学,淡化语法教学”的理念。从教学目标来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用汉语去完成交际任务,而不是教学生系统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
三、编写教材的理论依据不同
《词汇课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编写这套教材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
《词汇课本》运用了安德森的《认知的建筑》中的分类理论,将语言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一般性语言知识,是理论性的;一种是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一般性语言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获得,而技能是需要操练获得的。编者认为,目前很多人对知识的区分十分模糊,包括很多语言老师。很多老师课堂上总是讲得太多,他们常常把技能当成一般性知识,企图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技能,学生没有多少练习的机会。用知识分类的理论加以分析,不得不承认以文章开始的精读课,学生缺乏思考与操练的机会。
(二)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
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就是人脑天生存在一种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能够自动形成语言的规则。编者认为语言生成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有重要意义。其一,指出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包括输入和输出)。足够的语言环境,才能使学习者的脑子自动形成规则,语言会根据规则自动生成。因此应该重视语言的输入。其二,语言生成是语言内化的结果,而语言内化的结果就是语感。编者认为,语言内化必须以大量输入和大量操练为前提,大量输入就是注重语料的整体输入,无论是句型还是词语,输入多了,学习者就知道怎么用了。大量操练就是对基本句型大量操练,把基本句型练得滚瓜烂熟,促使语言内化,产生语感。只要操练得多,就能产生语感,一旦语言基本内化能够表达时,学过的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三)记忆的规律
编者认为,语言结构的生成,除语言习得外,就是记忆。编者引用了心理学研究理论,认为要记住一个词,就必须提高这个词的出现频率,这就是复述。复述并不是反复读这个单词,而是让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断重现。词汇学习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使学到的新词尽可能多地出现在不同上下文中。这样词汇学习就不会太困难。一个生词出现之后应当在短时间内及时复习,以后逐渐地拉大复习时间的间隔。所谓的复习不是指读生词,而是让生词在一定语境中重现,让它经历信息提取的过程。《词汇课本》中,每一个生词在该课的不同上下文中至少重现六七次。在词语用例中重现;在复述短文中重现;目标词语对话中重现;在听后回答、读后回答中重现。它的词汇认读贯穿在了听、说、读、写中了。
四、教材反馈
学完传统教材与《词汇课本》之后,我们征求了一些学生对两种教材的意见,学生普遍认为前者学完之后遗忘较快,有些文章由于篇幅长,复述起来较难,这类文章不仅学生复述起来困难,就是老师复述也不容易。而《词汇课本》的练习方法既简单又容易记忆。练习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程度高的学生,要想说一句完整的无错的句子也是不可能的。通过反复操练,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在简单的操练中,轻轻松松学会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句子的不同用法,他们喜欢《词汇课本》类的教材。其中男学生比女学生更喜欢《词汇课本》,他们认为,传统精读课文的文章既长又复杂,学起来吃力,而《词汇课本》,由于词语重现率高,课文很容易复述、记忆,又切合实际,能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总之,《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作为初级汉语精读教材,符合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重视说和写,使学生在学习中不用绞尽脑汁去想、去造句。口语表达上则大量采用简单的句式,对复杂的东西采取回避的措施。改变了以往教材非常注重课文、句法,不重视词语的现象。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汉语习得顺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2)35-0212-02
思想政治教育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存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是西方社会无法企及的,正是由于有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揭示了如何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根本内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原理,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思想的现实性及其历史发展,必须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来探讨思想意识的发生、发展和改变的最终根源。还把这一认识具体运用到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中,并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态,只能在既定的现存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社会意识又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有其历史继承性,同经济基础并不总是平衡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3];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制约,其中政治思想对其他意识形式影响最大,处于社会意识的核心地位,往往成为经济条件与其他意识形式的中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或者促进社会进步,或者阻碍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4]
基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统治阶级才极力鼓吹、宣传本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这种鼓吹和宣传本阶级意识形态的活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原理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在一定社会中,统治阶级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词也往往是指一国统治阶级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自然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定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变成全体社会成员意识的活动。所以,经济基础不仅决定上层建筑,还特别地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
二、历史发展合力论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9-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逐渐成为教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以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创设和具体形象的多感官的共鸣赋予语文教学以生活化、生动化的意义。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1.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也是指导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授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师、同伴等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刺激和环境时,必须激活头脑中原有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通过有目的、有意识、连贯性地对新刺激进行分析、综合、反思和评价以丰富、扩展原有知识经验或者改变原有认知经验,形成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者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唤起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动机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认知经验的前提条件。多媒体技术以具体生动形象,集视、听等多种感官的感知为一体,把抽象的符号化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的具体形象的生活知识,赋予抽象的知识以生活化的意义。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进行互动,以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达到学习的目标。
2.教学过程是一种情境创设的过程。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强调学习、知识的情境性。它重视日常认知、真实性任务和情境性学徒训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布朗(Brown)通过研究发现,传统教学中的概念性知识由于从它们被学习和应用的情境中抽象出来,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和语言文字所传达的真实情境,极大限度地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布朗提出了“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的结论。也就是说知识是情境化的,一定意义上是知识所被应用的活动、情景和文化的产物。???情境性教学是情境学习的具体化。这种教学强调使教学在与现实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发生。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里,情境的创设是有效理解语言所传达思想感情的前提条件。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是有效理解语言文字中所传达思想的必要条件。多媒体通过提供声、光、图、文等形象生动地虚拟现实,带领学习者畅游语文学习中作者的真实情感经历,达到同作者的共鸣,以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陶冶学习者的情感,并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的观点起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针对赫尔巴特的以“教师、课堂、教室”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提出“儿童、经验、活动”的新三中心。???强调活动对于儿童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通过与教师、同伴、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因此,学习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内涵,赋予客观的知识以主体的生命意义。多媒体以视频、动画等形式把语文教学中以静态的语言文字所传达的动态活动过程还原出来,赋予抽象的、静态的语文知识以具体形象的、动态的意义。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所传达的意义,唤起学习动机与兴趣。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如果使用不好这些优势就会变成劣势,在借助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时主要有以下策略:
1.提高多媒体语文课件的制作质量。明确多媒体课件的角色与方向,正确选择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多媒体课件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辅助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和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多媒体的优势确定哪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制作课件,并不是教学的所有环节都需要课件,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的,学习者都耳熟能详的部分就没必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为了真正实现多媒体的辅助优势,在选择课件制作内容时要选择那些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难以理解并很难以传统授受方式实现传递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生动形象、具体可知的优势,达到帮助学习者理解感知的目的。课件,使抽象变为具体,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突破语文教学环节中的难点和重点,在与学习者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图文并茂地展现课件教学的优越性,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整合课件资料,丰富、优化多媒体资源。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语文课件应该是图文并茂,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唤起学习者多种感官的共鸣,以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课件需要的材料来自多方面。这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对多方面的资料进行整合,精选课件资料。并且使得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的不同效果有效衔接,最大程度发挥多媒体的生动形象的表达语言文字的辅助效果。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精心制作的部分。
2.建立语文教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在语文教学系统中教学资源是教学可利用的核心资源,多媒体资源又是整个教学资源中可利用的核心资源。为了方便获取和共享多媒体语文教学资源,要建立专门的语文教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通过在互联网上获取和共享资源,增加交流与合作,并不断增加、更新数据库资源,达到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数据库可以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多媒体案例库和多媒体习题库等部分。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一,整合聚集离散的语文多媒体资源,方面资源的获取和共享,使得整个语文学科的发展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其二,满足了不同层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新入职教师可以在数据库中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骨干教师可以共享交流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的经验;其三,为建设教师学习的合作文化提供了平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语文教师通过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的合作可以形成一种合作文化,从而带动整个教师团队乃至整个社会合作文化的形成。
3.注重语文教师多媒体使用能力的培训。多媒体资源发挥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在使用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教师的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观念以及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功能的发挥。多媒体使用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观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资源利用的相关培训。一方面,从观念上树立多媒体资源是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资源。重视多媒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观念的树立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观摩使用做媒体资源的优质课,体验多媒体资源对于增进语文教学效果感受,并尝试亲自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多媒体制作使用能力。通过聘请专门多媒体制作和使用的专家对需要提升多媒体制作使用技术的教师进行培训,针对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演示,并有针对性地一对一进行辅导。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8.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外部信息的作用下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心是学生和学生的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建构主义教学观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帮助和鼓励学生在美术探究中获得发展。
(二)杜威的“在做中学”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的认识论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提出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即概括为“在做中学”。学生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去“做”,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和探索。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动地活动、积极地思考,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做中学”,从而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十分需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三)能力本位教学观
能力本位教学观从社会和职业的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它倡导每个人要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服务于社会,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因要求。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色。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和水平与学生尚未达到但经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它是由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的新思想。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的发展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它是一个尚处于形成的正在成熟的认知结构”。而且“只有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理论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承认并坚持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原则。良好的美术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受到好的教育。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更应该如此,要始终贯彻主体性原则,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地位,分清主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性,设计一些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的一些活动,如分组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
(二)互动性原则
在美术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与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认知、价值观等方面的交往与互动。这里所指的互动不仅仅包括师生互动、还包括模拟课堂的角色互动、小组合作的团队互动,不管是哪种互动,都是出于帮助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通过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和实践的情境,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能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美术综合能力。例如:在制作蛋蛋秀的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之前先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多搜集一些漂亮的蛋壳,带来自己亲手煮好的鸡蛋,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学生原来做好的蛋蛋的图画,让他们思维更发散一点,知道可以在上面画任意好玩的图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活动,通过一些材料和颜料将这些蛋变换成新的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由此可知,在美术教学中坚持互动性原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因材施教原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所区别的教学,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由于成长环境、初中教育层次的差异等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个体的美术素养与技能都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美术老师更应该因材施教,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一套适合每位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优质的教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曾几何时,韩剧在中国“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韩国大型历史剧《大长今》来势凶猛,不仅在韩国国内创下了收视率新高,而且继在我国的和东南亚各国持续“高温” 后,又波及了美国。美国著名的《芝加哥护民》日报电子版报道称,被韩国电视剧迷住的美国人很多,芝加哥地区中产阶层的白领女性每周六聚集于咖啡馆,集体观看《大长今》。不仅如此,2006年年末,韩国KBS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电视剧版《黄真伊》在韩国又掀起了一阵收视热潮,不仅获得了第47届蒙特卡洛国际电视节电视连续短剧单元提名,而且还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世界影响节目展示会MIP TV中亮相,引起了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关注。《黄真伊》在韩国国内首播还未结束,就已经出口到了中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在亚洲国家掀起了第二股“长今热”。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这两部优秀韩剧能够在韩国国内创出佳绩并在全球引起轰动效应,主要是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时效性和大众性适合了现代观众的口味。
转型期的女性面对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21世纪,正在不断地探索该如何系统地提高个人和群体素质。在这个时候,电视剧中着“传统外装”的职业女性大长今和黄真伊恰好迎合了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趋势。
本文主要剖析《大长今》和《黄真伊》两剧中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以透视韩剧对现代教育的独特价值和启示。
一、严师重范的人本教育理念
《大长今》根据历史真实人物徐长今的故事改编而成,演绎了朝鲜王朝史上最高女医官长今的人生历程。《黄真伊》主要讲述朝鲜中宗时代最著名的黄真伊的故事,用现代的视角刻画出黄真伊逐渐沦为的过程,展现其丰富多彩又颇具争议的一生。
徐长今在历史上是一位身兼烹饪技艺与医术的专职职业女性。这就必然要求在剧中的女医官长今表现出为获取专业知识接受训练的过程。黄真伊是一位精通琴棋书画与诗艺的“艺人”女性,也需要在剧中为她设置艺技训练的过程。这给两部剧提供了可注入现代教育理念而使观众产生积极共鸣的广阔空间。
《大长今》塑造了四位个性相异、秉性相同的师傅,黄真伊亦有三位师傅将其塑造成一代名伶。
为人师表的韩尚宫,她对长今在烹饪御膳方面的教育是从“拿碗水”开始的。长今不知所云,却也不厌其烦地照做并努力在实践中找出答案并明白了师傅是让她懂得任何事都不能盲目去做,哪怕是端一碗水也要细心体察饮者的需要,这是烹饪者应该具备的心态。从中可以看出,韩尚宫是非常注重“基础教育”的。
黄真伊的严师百舞严格而刻薄地要求自己的弟子,她让黄真伊通过反复的训练找出“踢脚”的感觉,并让真伊自己百般地探索基本功与最基本的学者心态。百舞亦重视基础之稳固。
在一次“御膳竞赛”中,“欲速”的长今因“不达”而败北,而今英从司饔院领取了杂骨开始“慢熬”而取胜。韩尚宫说了一句,“我唤醒了你身上的才华,却变成了害你的毒药!”就把长今赶去云岩寺。长今在云岩寺终于明白了师傅韩尚宫的深意:所谓的秘方就是耐心等待的真诚。只为胜利而付出的努力,很容易走偏、走歪,赢固然重要,但“华而不实”是万万不能的。
在《黄真伊》中百舞常说:“舞者不止人也,这宇宙中的万物都在起舞”。在与自然的交融中,百舞对黄真伊进行着严酷的训练,反复地让她明白,惟有不懈努力者才能登上高超舞艺的巅峰,“最华丽的才是最美丽的,最高难的才是最难能的”。
在近似冷酷的外表之下,两位师傅隐藏的又是何其正直而炽热的心。
当中国使臣出使朝鲜时,韩尚宫得知这位使臣身患糖尿病,因而在宫廷的盛宴上没有敬上山珍海味,而是端上了一桌整洁素雅、没有一样荤腥的素菜,因此被关押起来,但她始终没有屈服。长今亦是以生命为赌注,坚持了厨师的原则和信念: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做有害的食物。韩尚宫的为人师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长今领悟到了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从此以后,她不管遭遇多大的危机,受到多大的诱惑,都能始终如一、坚持做事的根本原则,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长今以这样的品质,最终赢得了皇帝的信任,成为朝鲜历史上皇帝的第一个主治女医官。
外表从不流露真情的百舞,在有人要向真伊泼热水时,可以挺身为她挡住那滚烫的热水,为维护黄真伊而身陷困境也在所不惜。真伊为救师傅而要委曲求全嫁人做妾时,百舞极力反对,毅然跳崖寻终,为后人保住了艺人黄真伊。这教会了真伊不管在什么时候,惟有敬业才是最无悔的。
《大长今》中还有一位女师傅和两位男师傅负责在医术上调教长今。但不管是哪位师傅,在培养长今的过程中,在“医德教育”上始终坚持人文主义。当长今处于“医术”与“寻仇”之间的矛盾时,首医女把决定权留给了长今自己,让她在行医的过程中去“思考”,自己摸索出“答案”。这一探索之路上依然有“人”字立在其中。
长今参加内医院医女考试时的考官不顾早就认识长今的“关系”,毫不犹豫地给她亮了“红牌”。这给依靠人际关系堂而皇之走后门的现代人们上了一堂“深思”课。
长今在内医院受训时遇到的申教授的教育理念亦是“人”字当先的人文主义教育。他使长今认识到,只靠“聪颖”,不靠“审慎”,是会要人命的,即使是书本上有记载,如果没有通过实践去验证的“药草”也是会变成“毒草”的。
而黄真伊遇到的男师傅徐敬德也给她上了“以人为本”的课。使她在苦苦修炼中明白只是卖弄技艺是成不了“天下第一名妓”的,那只是妓而已,惟有以最真诚的艺术去感动老百姓者才是真正的艺人。
在《大长今》和《黄真伊》中层层设置的教育课程,使我们窥探到“新人文主义教育”与“新科学主义教育”融合的成功体现:“科教兴国”不能将科学主义置于人文主义教育之上,这样会使教育成为服务于科学的工具,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为人的教育,而是人为的教育。皇后下令长今去医治中宗的奇病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害人有两种,技术高超而缺医德者会害人,医德再高技术低劣者亦会害人”。这正说明了“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缺一不可,应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