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5 09:22: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篇1

几年来,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区教研部门的引领下,我们探索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抓好常规教学,促进教学优质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心理健康学科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规范化这一目标,分别对备课和上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用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一)突破备课关,提升教师设计能力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由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课程标准、无材、无教学参考书,这就给教师备课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各基层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期多是由科任教师或校医任此学科的教学,难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严谨、不规范和随意性的问题,致使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处于勉强应付的状态,因此,我们采取两种方法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1.专家导学,明确备课方向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如何备课、如何上课是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使教师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明确备课的方向。区教研员通过收集资料、请教专家,精心梳理,形成以“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有效材料达7500字。并于2007年5月14日,在我区的新华一校的多功能厅,对全区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题辅导,教研员从教师课前对教学对象的考察与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五个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了阐述,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令教师耳目一新,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的课程特点,明确如何设计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此项活动的开展,教师反响很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之后我们又聘请了市教研员对我区本学科教师进行了此类专题辅导,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系列辅导活动,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稳步提升。

2.集体备课,解决教学困惑

由于师资的编制问题,各基层学校只有一名任课教师担任本学科的教学,导致校内教研只能是孤军奋战。针对现状,2008年的3月份,教研员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我们按片划分成4个教研组,每学期由教研员牵头,以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一次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大家的思维得到碰撞,每名教师都明晰了所要探讨主题的重点、难点,优化了课堂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夯实了课堂辅导基础。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更好地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

(二)突破课堂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采取了骨干引领、师徒结对和教学评优等途径,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1.骨干引领,以点带面

几年来,我们把有热情、基本功好、业务素质高的教师作为培养的对象,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骨干。然后我们充分依托骨干教师的优势,发挥他们的辐射引领作用。且由骨干教师带徒弟(师徒结对)的形式,带动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自2007年以来,我区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教学引路或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课后的教学评价,主要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形式,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合理、教育手段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等。通过每次的观摩与研讨,使与会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模式,掌握了心理健康课程的结构与特点,进一步优化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提高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效性。从而加速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教学评优,以评促建

为了全面提高学科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我区于2007年,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教学评优。我们制订了适合本学科的教学评优方案。参与评优的教师,在精心准备和上课的过程中得到了历练,更加成熟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过程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精彩纷呈。教师亲切的态度、风趣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轻松而愉悦的课堂氛围;感人的故事,有趣的游戏,鲜活的事例,深刻的体验,彰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重参与、重活动、重体验、重自我升华的特点。借助评优平台,不仅打造了一堂堂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课,同时进一步引领学科教学朝着更高的层次迈进,起到以评促优、以评促建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区90%以上的教师能上好常态课,其中40%教师的心理健康课成为优质课。

二、拓宽教研网络,促进教研高效化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我们注意拓宽心理健康教研网络,为提升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搭建更多、更高的平台,实现教研高效化。

1.依托网络载体,实现资源共享

自2009年顺城区教育网站开通以来,我们利用网络优势,区域内引领学科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我们能结合教师所关注并亟待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在“心灵港湾”栏目设置主题帖,引发大家的思考与交流。大家打破时空的界限,充分发表自己比较成熟的见解,实现资源共享,使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网上教研真正成为一线教师沟通交流、经验共享的工作平台。

2.依托团体辅导,优化学科教师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与生活态度,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我们于2008年开始,开展了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如教师在“刮大风”“花开花落”“蹲坐前行”“信任背摔”等生动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通过活动体验、同伴交流、他助自助的方式,帮助学科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剖析自我,进而不断地完善自我,达到优化自身心理品质,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在提高学科教师心理素质的同时,也使他们掌握了团体辅导训练的技能与技巧,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3.依托高层培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走出去即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家、省、市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学习。培训结束后,为了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我们及时召开了“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汇报交流会”使学科教师及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每年我区省、市外出培训的教师达120人次左右。请进来即多次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到我区指导工作,在专家的引领下,教师的业务素质在不断提升。

4.依托教师工作坊,促进学科教师沟通交流

受班主任工作坊的启发,我们于2010年5月份,将四个集体备课组改为两个教师工作坊,教师工作坊立足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实际,以研究和解决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某些具体问题为主,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同伴互动的形式,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师群体性自主研究活动。工作坊在坊长的组织下,每学期定期开展两次以上的活动,教师们面对面地互动交流,共享智慧,实现个体发展和群体共进,加快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种教研形式深受教师的欢迎,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强化自主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精细化

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落实市、区“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2006年以来,我区各校相继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建立并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咨询,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在实际咨询过程中,心理教师深深地感悟到,只有进行专业深造,才能为师生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为此,在德育研究室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部分任课教师自出资金,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学习。至目前为止我区已有28名教师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夯实了专业理论基础,提升了专业咨询技能。这些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有心理困扰的师生提供咨询服务,受到师生好评。

几年来,经过教学观摩、网上教研、团体辅导、校园心理剧评比、撰写优秀教育案例、外出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篇2

S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和时展的要求。作为工作在教学前线上的一名专业教师,我一直在有意探索适合中学生学习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也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的总结。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结合是中学生进行学习和受教育的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学生针对某一个或一系列的相关问题进行自主合作研究和探索,达到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相关的信息,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整理和重新组建,以从中获得对问题的理解或说明。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个体能获得理论上的知识和实践中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为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而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加强合作,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做法都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是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改良学科课堂的建设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设计。本实验侧重后者,也就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设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有效教学实验,要求教师的教学步骤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设计。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个体对外来信息知觉、编码、重组、激活、提取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与之相适应,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与教的模型。

具体地说,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确切地陈述教学目标。改变过去教学目标的陈述过于抽象,将教学目标分成三类表述形式:行为目标,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表现性目标。

(二)适当增加任务分析程序,即“备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测验、作业、提问等方式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在从起点能力到达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介于起点目标和终点目标之间者被称之为使能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不同梯度的使能目标台阶,以使学生逐渐达到终点目标。

(三)科学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是在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教学活动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创设各种锻炼的情境,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激发其创造性,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促其实现自我,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让他们能自我调整心态和行为,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发挥学生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观点的碰撞与趋向,能够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更全面地认识问题。

(四)巧用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必须改变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传统的教学效益观和评价方式,强调应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来衡量和评价教学,综合地评价教学质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特长,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打造素质创优的平台

充分挖掘有效教学中包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在教学的所有活动中,优化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价值取向,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让学生在良好的集体、人文氛围中,将训练目标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篇3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生一切以高考为主,尤其是高三学生,几乎每天都是在高强度的学习和复习中度过的,之后进行定期的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效率和质量,造成学生面对考试和成绩的紧张、忐忑心态,一旦成绩不理想就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针对高强度压力下的高中生群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十分重要。

1.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1.1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鉴于高中生所面临的紧张学习状态和巨大心理压力,在政治课程中应开展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适度缓解心理紧张和压力。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生活状态和节奏,并在高中生的生活环境中控制、调节自身情绪和状态,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心理教学中,为学生分析、调节心理状态。

1.2有广博的知识修养。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心理、精神状态,然而人类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生物,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仅涉及众多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而且高深莫测、晦涩难懂,这就要求心理学教师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心理学实际应用方面,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基础心理学理论开展丰富的情景模拟,拥有强大的思维逻辑能力及出色的演讲口才。

1.3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实施心理学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在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方面,还是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方面,都极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对于首次进行心理学教育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具备对心理学教育的强烈热情和责任感,才能将这一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教育工作持续开展下去。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高中生群体,每天面对的最多的就是课堂教学和作业,无穷无尽的各类课程是导致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直接原因,所以一切的课堂教学都会引起内心的排斥或反感情绪,政治课堂教学也不会例外,如果直接将心理学教育拿到课堂上开展传统模式的教学活动,则学生势必会排斥和拒绝而不利于教育的实施,所以在教学模式上一定要有所改变,打破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开展自由灵活、生动有趣的相关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然后在活动中逐渐渗透心理学理念,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和核心力量。

2.2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繁重的作业任务难以完成,长期不间断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压迫感,以及得到不理想的成绩之后面临的来源于自己、老师、家长的各方面压力,等等,说明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因为长期被动接受高强度教育而没有收获理想的成果而造成的,那么教师就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从关键问题出发,改变学生的被动情绪和心态,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扮演引导角色,然后逐渐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这样就不会出现被动的压迫感。

2.3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

在应试教育下,人们倾向于将高考作为学生的跳板,作为学生命运的转折点,高中生为了即将到来的高考不遗余力地学习和备考,然后进行一次次的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成绩,似乎成绩就是一切,因为高考是根据考试成绩评价的,大学是根据高考成绩选拔专业人才的,所以学生、教师、家长最重视的就是成绩,而对学习的过程并不在意,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不公平,分数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是具有情感的生物,存在感性的一面,所以人有时候会犯错误、会有失误,那么学生一旦在考试中出现错误或失误将会直接影响考试的分数成绩。但这并不能代表学生没有努力学习,不能因此而降低对学生的评价,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评价标准可以视情况而定,分数成绩并不是对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

3.对学生施以“真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作用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人心的情感流露,对人心的感化力量十分强大,能够带给人信心和动力。爱同样能够融入教育中,为严谨、严肃的教育教学过程带来一丝温暖和感动情怀,尤其是教师表现出的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关心和爱护,同时是一种尊重和信任,这种爱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带领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内心的情感纠结与迷惘,从而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针对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合理合适的解决方法,比如改革创新高中的教学模式,缓解高强度课堂学习带给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迫力;适当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集体活动,并带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放松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今后的课堂教学;建立健全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部门,可以设置类似阳光小屋的心理咨询师,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及时解决存在的心理方面问题。

参考文献:

篇4

一、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标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多样的运动技能,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演讲、示范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课外注重学生的实际训练。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既达到身体健康发展,又要实现“三基”教学目标,因此要做到:首先,教师要能合理有效地分析每个学期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一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保证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运动技能,并经常进行实际锻炼,再对这些运动项目进行分析,观察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身体健康的目标。通过反馈,就可以知道在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其次,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要多涉及有关学生的情感心态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长,减少学生的训练量,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最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慢慢淡化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训和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防止教学目标的“变样”

有的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这样只会与新的教学目标越走越远。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进行教学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而要达到这个效果,体育教师就要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设计各种体育活动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比如,在“篮球”这节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两个技能等级不同的学生进行“二打一”竞技训练,能让掌握篮球技能少的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学生在双方团队协作中,给自己准确定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篮球技能好的学生则可能变得更加自信和谦让。教师通过一个运动竞技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在竞技型比赛中,靠的是团队之间合作,而不是“各打各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合理地运用渗透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分析,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具有趣味性、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职业高中体育教师要想在职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教学,要能对所要教授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深入的了解,达到专业程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更加完美地向学生演示该项运动技能。所以,职业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体育知识的理论层面来看,教师需要对职业高中体育的各种教学项目,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可以从这些运动项目中,找到可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找出有关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环节,并能将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另外,教师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到“精益求精”,当学生所需要的体育知识是“一瓶水”时,教师至少要达到“一缸水”的程度,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有效地备课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师在备课方式上也进行了改变,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融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根据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有效地备课。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所有教育者追求的目标,要想真正实现这个新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很多一线的体育教师去践行,将这个新的体育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篇5

几年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心理教育活动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掌握良好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求其对相关的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有一个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活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本文就对其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开发与设计予以简单分析研究。

一、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基础

建构主义也被称作结构主义,其相关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以便于在此过程中使自身的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儿童的认知结构不断地丰富、提升与发展,在整个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儿童的主动性。

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原则

在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下列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在其开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系统,以及各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对各个维度的因素予以综合的考虑,所设计的内容与模式要能够与学生的年龄段特点相符;(2)主体性原则,要在整个课堂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3)情景性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心理活动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心理教育活动课的主题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心理活动相关的情景,基于同化、顺应的观念,实现新观念意义的建构,这样才能促进现代教学课堂的良好发展;(4)协作性原则,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上,要注重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积极的作用;(5)可操作性原则,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上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严禁假大空的,其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进行说教,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主题来表达整个课堂活动的教学目标,并制订出相关的活动步骤,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三、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内容

基于建构主义的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包含下列的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心理教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要具有层次性,在总目标之下,要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2)教学情境的设计,依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设计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的有:氛围设计、角色体验设计、游戏设计等;(3)信息资源设计,主要指的是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收集大量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与运用的各个阶段予以合理设计;(4)自主学习设计,基于建构主义观点,设计角色自我回忆、自我管理、自我测验、反省、阅读、写日记、观察、调查访问等自主学习方法;(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常见的协作学习模式有:分组辩论、小组讨论、成功分享、故事串联、交流心得等。

四、心理教育活动课课堂组织设计

在心理教育活动课堂的组织设计过程中,首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对整体的教学活动目标予以明确,增进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常用的有:预热法、澄清法、介绍方法等;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设计,组织好课堂教学,常用的课堂组织方法有:引导方法、反馈方法、明朗法等。

另外,还需要做好课程结束时的组织设计工作,在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听取学生的学习心得与学习意见,并要做好后续课程的规划与展望,对后续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予以探讨,这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心理教育活动课,本文就主要对建构主义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了简单探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作者简介:牟书(1974-),女,四川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社交网站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编号:PHR2011838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30-03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1]。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2]。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2]: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 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 & 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3]。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4]。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五)案例反思和行为训练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案例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全班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强调心理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给出几个其他情景下的类似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处理类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倪坚.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论坛,2010(29):40.

篇7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及社会的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班级活动课辅导。在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结合也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科教师教学课堂的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很好地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这说明了很多学科教师都无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了学科教学中。

笔者认为,使学科教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中,不仅能够改善实际教学效果,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查阅文献发现,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者均提出学科教学应该如何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然而,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路,学科教师很难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一、教学设计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前教学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已运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推动下,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提倡全人教育和差异教育,即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和独立的个体,将学生的成长视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非常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潮,尤其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对学生特点的分析上。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不仅仅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突出了对学生情感品质和人格的培养。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提倡有意义教学,强调对学生情感经验的培养。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符合了罗杰斯的心理教育观。比如,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对课文《雪》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2)品味语言,体会本诗语言中的寓意及作者的情感。(3)初步培养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通过该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发现该教师希望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作时对江南雪、朔北雪的特殊情感,体会出作者以朔北的雪自拟,突出作者追求理想、敢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了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创设法等,这些方法除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情绪表达、人际沟通和人格发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相互分享、探究合作;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互相体谅、换位思考;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尝试,这些方法都很好地反映了助人自助的理念。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将学生的成长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悟,促进良好品质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将教学影响转化为内在的精神财富。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让每个小组用纸质的三角形来验证内角和为180度。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过后,学生开始动手体验。有些小组把三角形三个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180度,有些小组用折的办法来验证。在这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一贯地说教,而是耐心观察和积极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启示。而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探索知识。这种情境创设,把课堂自交给学生,给学生体验的课堂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又能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更好地面对挫折。

因此,我们说在教学方法上,学科教师很好地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助人自助”的理念。

三、课堂师生交互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使用倾听、共情等心理咨询技能,这些咨询技术的运用使师生更有效地进行认知及情感上的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被尊重、被接纳,从而激发学习潜能和人际交往的愿望。

倾听,运用到学科教学中,表现在教师接受学生在学习中的观点、意见和情绪、情感表达,并及时与他们达成信息交流的心理咨询技术。例如,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是简单地听,急于让学生回答出认知性知识,而是投入、专注地听,听出学生所持有的态度、所体验的情感。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还不时地运用“嗯”“还有吗”“为什么”等语言,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的倾听是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被信任,体验到成功。

共情,又叫共感、同理心等。运用到学科教学中,表现在教师体察学生学习时的内心世界,并能根据他们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以关注其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四、课堂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重视课堂活动组织,运用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课堂中学生的行为问题。

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方面,学科教师普遍运用尊重、鼓励等心理辅导技能。例如,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发自内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到人格上的平等。在提问时运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我们一起来尝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话语;在提问、引导学生时常用“相信你一定能行”“你想的会更好”等积极鼓励学生的语言;当学生回答错误时,给予积极关注并运用“你再想想”“谁来帮帮忙”等温馨话语。这些透露出教师对学生尊重和鼓励的语言拉近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自信。另外,交流过程中教师所展现的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

五、课后辅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教师访谈,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后通过批改作业、谈心等途径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情绪情感及人际交往。

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不仅和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交流,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现在,很多教师重视评语在批改作业中的作用,让作业本成为自己与学生情感、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例如,一些英语教师在批改作业后写上“Come on!I am sure you will catch up soon”“You can do better now than you did before.”等评语。这些评语表达出老师的鼓励及积极关注,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又如,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在作业本相应的地方写上“和细心交朋友”“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等评语。这些评语不仅促进了师生情感交流,也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篇8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64-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高校公共课程,该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传统的公共课教学通常包括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教学任务[2],其中教师理论讲解时间所占比例大,知识内化主要在课后进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采用了融合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但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将多种教学方法同台运用在少课时、大班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课堂管理和时间分配压力。其次,教师在课前主要围绕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备课,很少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关注的多为普遍性问题,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以及兴趣点和盲点,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再次,知识内化主要依靠学生在课后完成,而课后师生沟通依然少,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缺乏教师引导和朋辈帮助,易于导致知行脱节。

如何克服以上难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符合高校师生的网络习惯,又符合师生互动交流的心理需求;既能辐射全体学生,又能聚焦个体学生[3];既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适用性

在理论上,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异曲同工。翻转课堂在本质上是翻转教学理念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其整个教学活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盛行的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方式等也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其目标在于健全人格和幸福心理的培养,其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并引导其自我解决问题。此外,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样,不局限于有限的教育空间和时间,而是深入实际生活中促进知识内化,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故而,两者都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对人的关注。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单一学生个体和整个学生群体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差异认同和有教无类。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自我潜能和生生影响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自我教育和朋辈引导。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理论上是现实的。

从操作上,将翻转课堂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有着时间、认知能力以及网络操作能力三方面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而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较之中小学生更为充裕和自由,因此满足了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时间上的要求。不管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翻转课堂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性和自觉性,以确保课前自学、课内讨论和课后反思的顺利进行,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监控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满足了对学生主体认知能力的要求。翻转课堂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大学生正好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主流群体,对网络信息、视频课程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偏好,且熟知网络操作,故而满足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网络操作方面的要求。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育模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集中在选择网络平台以及设计教学流程两个方面。

1.网络平台的选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诞生,网络平台的选择和设计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基础。网络平台承担着资料信息、支持互动系统、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功能。腾讯QQ和微信是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较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QQ群是基于腾讯QQ的多人沟通平台。QQ群不仅可以供群成员聊天,还为群成员提供群公告、群相册、群文件、群活动等服务。微信公众平台是进行一对多网络媒体行为活动的平台,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账号类型。其中,订阅号有权限每天为用户推送一条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资讯。大学生普遍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在智能手机上只要装载腾讯QQ和微信等交流软件,在网络通畅的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有效的网络沟通。因此,将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具有现实可能性。由此,网络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组成翻转课堂的学习空间。

2.教学流程的设计。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点,该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准备、课前、课中和课后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首先,确定每个教学主题的教学目标,并明确每个教学主题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次,构建网络平台。创建QQ群后,教师需要熟悉各项功能的操作;学生加入QQ群中后,以“学号+姓名”的方式修改群名片,以做到实名。教师注册微信公众平台后,先熟悉功能、管理、统计等操作,然后邀请学生添加关注。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名称力求让人印象深刻,并突出课程特色。最后,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PPT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视频、调查和测验、习题以及拓展性知识等。其中,PPT需要精练简单、清晰易懂;视频可以精选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录制,其长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内容应具有针对性;课堂调查和测验旨在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和相关的心理困惑;习题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所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性知识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实验、研究进展等。②课前阶段。课前阶段的第一个步骤是教学资源。教师将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上传至QQ群空间,以供学生课前学习,并将相关的心理知识和资讯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给学生用户,实现扩展阅读。教学资源之后,教师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推进课前学习,如引导学生通过PPT和视频自主学习,督促学生完成课堂调查和测验、习题,并鼓励学生在群论坛中进行疑难反馈;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呈现多样性,则可以在线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课前互动、调查、测验、习题等情况,寻找普遍性的焦点问题和个别化的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设计或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使之更加科学、合理。③课中阶段。教师在课中阶段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实施课堂讨论。课堂中,教师除了讲授、答疑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组的标准具有多样性,可以按照随机原则分组,也可以根据目标主题分组,可以七八人一组,也可以三四人一组。分组后,小组成员围绕知识理解、疑难困惑等进行交流讨论。此时,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讨论的组织参与者、不合理认知的辨别者、问题解决的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会得以启发、课堂参与能力得以提高、学习态度得以升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组织成果展示。课堂讨论结束后,学生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和个体感悟体会,以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多种,学生个人或小组还可以在课后将讨论结果、感悟心得制作成PPT、微视频、动画等上传到QQ群或微信公众平台,以供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课后讨论和交流。④课后阶段。在课后,教师再次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课后反思的促进者。反思策略可以通过在线辅导或讨论促进学生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情境案例题或实践模拟题提升学生的实践生活能力。在课程结束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继续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保持互动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指导其生活和实践。

四、总结与展望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固守静态的教育空间到构建流动的教育空间,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是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和新体验。超越以往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还促进了教师的潜能开发,在完成学习认知的同时,还促进了情感的交融――即实现了成人和成己、认知和情感的同一。在翻转课堂的四个教学阶段中,准备环节是基础铺垫,课前环节是物质保障,课中环节是灵魂动力,课后环节是提升反思。在具体设计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还应考虑并解决一些重要问题。如,寻求适用于文字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并力求这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结合传统的评价模式,形成科学的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等。这些都是翻转课堂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9

一、历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管理

初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非常丰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和特长,因此,教师要改变课堂中枯燥的、单一的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加工,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建构综合性的历史课堂。

1.构建课堂管理模式要选择适当

我们首选的课堂管理模式是民主型管理方式。即在历史这一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民主型管理模式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较为自然、和谐,并营造出让学生感觉到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一种气氛,其氛围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主性,这样学生能从中汲取更多积极的心理养分,相对减少了师源性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活动课、现场教学等,学业成绩考评不再局限于考试,可以采用辩论、策划组织活动等开放的测验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2.历史课堂管理要行之有效

通过历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对于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使用的处理策略是否恰当,以及能否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手段,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课堂管理方法要有效实施并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就要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历史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和知识,并在心理学配合下教学。

3.课堂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还要坚持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即应在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为前提下,着力于通过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历史教学建立在快乐之上,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注意力,学习情绪愉悦,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历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魅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该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和兴趣。如果历史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课堂上幽默风趣,课下平易近人,学生也会在喜欢教师的基础上逐渐爱上历史学习。因此,如果教学是盖一座大厦,那么师生关系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没有好的师生关系,无法盖起一座高楼大厦。教师一是要用爱心和耐心感化学生,二是要通过谈心、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找准学生的心理需求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存在了成熟化与幼稚性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能力、知识储备都不足,很多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又非常敏感,渴望教师的尊重,需要独立的空间和思想。因此,历史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坚持“民主、平等、真诚”的原则,做到绝不勉强学生做他们不情愿的事情,绝不做侵犯学生的隐私,伤害学生人格尊严的事情,要通过说服、引导等办法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历史教育、学习历史知识。

2.渗透要讲究有机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可以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不能只为了渗透而渗透,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历史课程虽然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也要因材施教,不能强行渗透,有些教好像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不论什么内容,也不论时间是否合适就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为了方便制作课件,寻找“渗透点”,这样都会走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教学中的内部渗透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紧扣的,是有机融合的,它贵在自然、贴切。

3.渗透要讲究适度性

历史课教学中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定的知识性目标才是“主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副目标”“辅目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应“适时有度”,即在一节课中,时间是40分钟,其中如果有20分钟以上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就有点过长,也达不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这节课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而不是学科渗透了,因此,要“适时”。与此同时,“有度”主要指以下三点:(1)渗透目标不适合太高也不适合过低,即要注意渗透高度;(2)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并根据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循序渐进地渗透,即要注意渗透梯度;(3)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渗透的策略,即要注意渗透效度。

篇1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9-0056-02

一、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促进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然而,相关研究表明,目前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阶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理所应当肩负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责任。

那么,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如何?经过文献调查与笔者的实践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具体分析原因,从教师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没有全面普及,许多家长,包括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线教师,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认为针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因此,授课常常不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媒体选择,只是采用讲授法甚至直接朗读课文的方式进行。从学生角度看,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很难激发自身学习的兴趣与产生学习的动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在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还远未受到大众的重视,而一些教师、家长、学生对心理疾病带来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这种情势下,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与范围让学生想学,乐于学,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进而加强学习的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1)以教育网站为平台,以多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2)运用文字、图片处理软件制作心理健康宣传海报,在学校范围内张贴,提高学生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3)组织观看心理健康讲座,听取专家的建议。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的第一阵地是课堂。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率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它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这样的知识呈现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加关注知识内容。在每周一节的辅导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改教师教授为学生讨论,改课堂座位为圆桌形式,教师时说时问,可以直接和学生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们提问,共同讨论,共同理解,互相倾诉,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心理辅导。

利用信息技术,形成愉悦式的互动课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在心里健康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活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像案例活动、谈话活动,而且由于班额大,学生多,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往往把握不准,或高估了,或忽略了,或片面强调了。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快乐、轻松的课堂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是支持者的角色。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先行进行预设,认真思考哪些活动环节较难吸引学生长时间的注意力,然后精心设计情景穿插其中,要巧妙地借助多媒体,不断给学生以外部刺激,使这些能刺激学生感官、视觉的小环节制作发挥作用,使之成为学生持续保持学习兴趣的“玄关”。

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此,学校与家长应该建立密切的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教师的事情了。部分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后,不能在第一时间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仍然坚信“棍棒底下出成绩”的传统观念。大部分家长非打即骂,而没有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里,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往往结果是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期待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针对这种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QQ,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家长在遇到教育问题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指导。

篇11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笔者以为,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开展途径和方式。而英语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学科,有必要深入理解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由此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身心全面发展。英语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复杂活动,这是由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如单词的记忆,文章的理解,知识的干扰和迁移,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个难题。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作出意志努力。使他们心理品质优良,百折不挠,在苦战攻关克服困难的征途中获得了乐趣,体会学习的美好,从而有助于身心全面发展。

二、什么是英语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英语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品质问题和非智力品质问题进行随机辅导,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活动。“英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目标、内容、方法等的设计),课堂心理环境和课堂管理等关系到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或思路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适时、适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现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能活跃课堂心理氛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能有效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并使学生在愉快的教育情境中消除诸多不利因素。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实践语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从而灵活自如地应用语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用英语进行交际,这种口语交际不仅是一种口语的练习,也是一种情感的渗透。写好作业批语,运用激励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作业批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知识的直接输入又融入人的美好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它能使师生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使师生引起共鸣,使其在情感的浸润和愉悦之中自动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批语上简单的写几个鼓励的词,如“Good!”,“Great!”(很好)“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Come on”(加油!)“You are the best.”(你是最好的)等。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不同的批语。比如说,对上课常常不回答问题的学生,我们可以问他“Why not answer questions in class?”,对害羞的学生,我们可以写“Don't be nervous,I believe you can do well.”等等。教师的作业批语可以鼓励和关怀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也应是每个英语教师的素养之一。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2]田雪梅.《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英语报教研版》英语初中教师版第34期总1144期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