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2: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根据当前形势,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支持,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农村成人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实用人才培训”;以新品种、新技术使用为主要内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以及民主法制和文明生活知识教育等,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带动广大农民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证财力和人力落到实处
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初中生毕业后并没学到什么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结合乡镇成人学校免费开办周期短、见效快的实用专业技能培训班,使其在进城务工前就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其外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社会秩序安定也有了保障。二者优势互补,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乡镇成人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
三、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培训要从劳动力的实际出发,使培训内容切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到教其所需;使学到的技术与生产、就业门路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使学到的技术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做到学有所成。进行劳动力岗前培训,就要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定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就业率为主要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的时间长短和培训方法。同时,劳动力就业培训的内容要多样化,除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外,还要进行一些法律知识、交通知识、劳动安全、社交礼仪、自我保护等知识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外出务工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回乡初中毕业生,另一种是中老年农民。对回乡初中毕业生的培训主要放在毕业会考后进行,这类培训要选用一些热门的专业,如电脑和机械电子专业,也可让其掌握一些种植和养殖技术,使其回乡后使用。中老年农民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体,对那些年龄较大、家庭负担重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可利用广播电视讲座、印发科技资料、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也可以利用雨雪天或者闲时,集中办班培训学习;还可以请专家现场指导,对他们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时间短、效果好,群众最容易接受。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培训,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四、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实用技术培训
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不少农村劳动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培训的重要性,外出务工前不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他们认为,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照样能挣钱,何必花钱又耽误时间?他们没有考虑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各类企业对工人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力密集、报酬较低的体力活。另外,在遇到劳务纠纷时,也不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村位于*县*乡西北,全村5个村民小组,152户,530人,其中劳动力267个。学历普遍为小学文化,30%的农民为初中且绝大多数为初中肄业。41岁至60岁的农民占56%,多为文盲半文盲。60岁以上占11%。全村农民平均学历年限4.5年,远低于全县农民平均文化水平。该村农民这种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势必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该村农民职业技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两低三缺”。“两低”即致富能力低、文化素质低。“三缺”即缺少懂科技、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缺少带头创业的致富能手和掌握新技术的实用人才。主要原因有:一是求学求知的愿望不强。*坝很大部分农民一字不识,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少,思想封闭,观念落后,不少农民认为不管有无技术,每天照样能挣几十元钱,同时还早晚在家,白天围着票子转,晚上围着老婆转,农忙时也不求人。二是求学求知的方向不明。金银花、茶叶为该村的特色产业,且具一定规模,但缺乏银花、茶叶种植加工技术,也无能人从事规模经营和协会带动,效益不高,农民对种什么,怎么种,心中茫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劳务市场需什么,学什么,打工无技能,收入不高。三是基础教育水平不高。该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近10年内没有进一名正式教师,由一名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的初中生代课,三个年级进行复式教学,50年中仅考走6个大学生,20年中仅考了4个高中生,致使村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实施培训工程。加快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就必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实施培训工程。一是观念培训。必须聘请专业人士为村民进行“洗脑”,给他们带去开放的、竞争的、科学的观念。二是农村适用技术培训。针对大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的实际,将培训阵地下移,以农民需求为目标,以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开设“田间课堂”,采用“点菜式”科技服务,进行田间示范培训。对农民选择较多的“菜单”,建立示范基地或选择示范农户,分批集中培训;对选择较少的个别“菜单”,组建科技“小分队”入户解疑培训。
创新培训机制。坚持“政府统筹、部门运作、农民参与”的原则,建立规范有序的培训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民培训纳入本地区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在培训经费上,应建立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农民工共同投入的费用分担机制。引导用工企业加大培训投入。针对农民培训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等特点,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一是与乡镇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农民工求职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三是与大量招用农民工的企业合作培训。送教师、教材到企业,逐步建立起订单培训、企业参与、跟踪培训的机制,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培训急需人才。
培训急需人才。行政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村社两级干部。经营创业型人才。主要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兴办大中型种植场(基地)、养殖场(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畜种业公司、农产品加工厂(公司)等实体的中小业主和企业家。包括农村中专兼职的农产品经销大户、运输大户、专业协会带头人等。这类人才是目前农村最急需的人才。技术推广型人才。主要包括常年奔波在农村一线的农业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新型农机具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推广人员,也包括各类种养殖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绿色证书获得者、农民技术职称获得者等。能工巧匠型人才。主要是具有一定水平的木匠、泥水匠、石匠、农用机械手、农村厨师、农村理发师等能工巧匠。转移输出型人才。主要是指通过接受非农技能培训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向城镇输出转移的农民工,也包括打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返乡创业的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09-04
新生代农民工,简单地说是指年龄段处于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其市民化也必然成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促进其在城市中拥有稳定的收入和住房。稳定的收入和住房是与稳定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增强其就业稳定性,提高其收入水平就成为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
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收入问题已备受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学者在研究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收入问题时形成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吴济慧,2010)。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培训与其就业收入影响都是呈正比的(魏婧华、罗湛、翁贞林,2013);第二种观点则视野更广,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不仅教育培训,而且工作经历对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也会产生影响(乐章、刘苹苹,2007);第三种观点则不仅从农民工自身而且也从政府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教育培训。认为提供就学机会比提供就业机会要更为容易、成本更低,而且这种政府行为的最重要的可取之处,在于对就业市场机制的影响是中性的(姚先国、陈凌,1999)。
关于就业收入问题,国外理论界早有研究。Nee(1996)指出教育对农民向其他职业转换的促进作用将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逐步的加强;Piore(1970)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高级市场和初级市场,认为初级市场上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向高级市场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西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丰富的劳动者,无论在职业选择还是在收入增长方面都具有优势。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众多学者们已经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与就业稳定性、收入水平联系起来,也指出了要提高其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必须要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在对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尚有不足,特别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教育培训和就业收入相关性的研究不够充分,因此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调查问卷数据,着重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水平和就业收入水平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出发点说明加大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培训,在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其工资水平中的作用,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人力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2年春节西安财经学院“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绩效和优化研究”课题组,利用大学生寒假返乡进行的针对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34份,涉及青年农民工的问卷613份,其中属于西北地区青年农民工问卷381份,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年龄范围(33岁以下)的问卷272份。本文所用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272份调查问卷。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可以通过其文化程度和接受培训的情况加以说明。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
本次针对西北地区的调查问卷共计381份,其中新生代272份,老一代109份。调查问卷中关于文化程度的描述是按照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进行的。为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现状,本文还对新老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居多,占到90%以上,其中初中占到37.5%、高中为29.0%,大专及以上23.9%。
老一代调查对象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79.8%;其中,初中46.8%、高中18.3%,大专及以上为14.7%。
对比上表数据,新生代群体的文化程度总体上要高于老一代,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尤为突出,比老一代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则低于老一代。这一结果,证明我国政府近年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政策效果良好。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情况可以从其接受培训的次数、经费来源、内容反映出来。
1.培训次数。在培训次数方面,272名新生代农民工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有82人,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有99人,这两组样本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6.5%;参加过两次培训的有48人,参加过三次及以上培训的有38人,这两组样本仅占总数的31.8%。其余五个样本未做任何选项,为无效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自打工以来总体上较少参加各种培训。
2.培训经费来源。在经费来源的调查上,本次调查设计了可多选的选项,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个人和企业,占被调查者的73.9%。其中培训经费来自家庭及个人的占34.9%、来自所在企业的占39.0%、来自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所占比重很低,分别占1.1%、1.5%。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成本主要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和所在企业承担。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方面的经费支持较少。
3.培训内容。调查问卷显示,西北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培训,其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到调查对象的60.7%;还有少部分人员接受了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占9.9%;面试技巧培训和其他培训,占3.7%。
调查问卷的结果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原因有二:一是农民工被所在企业安排接受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农民工出于自发性需要,主动进行自我提高。但是从培训经费近一半是来自于培训者家庭和个人判断,新生代农民工对直接有助于提高择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培训内容比较欢迎。对于务虚的面试技巧和其他培训缺乏积极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和收入情况设计了相应调查项目,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分布、稳定性及收入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情况
1.从业情况。本次问卷中列出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餐饮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其他共九种行业。根据调查问卷,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人员最多,各自占到18.4%;其次为建筑业和其他,比例分别为17.6%、12.9%;而从事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人数较少,总共只占32.7%。
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特征,与其接受教育培训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重较低,仅有23.9%,故从事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这些对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行业的人数比重较少。
尽管本次问卷调查样本数量较少,但是从与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对比看,农民工大多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这点上看结果相同,至于其他数据差异可能与问卷中行业种类设计不同有关。
2.职业稳定情况。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稳定性方面较差,呈现出频繁跳槽、频繁失业的特点。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业以来工作变动两次以上为68.1%,其中变动两次的人员最多,为28.7%;其次是变动三次和一次的人员,分别为18.4%和16.2%;变动四次、五次以上的分别为8.5%和12.5%;不变动的只占到15.4%。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调查问卷显示,2012年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收入水平为2210元。其中收入水平在1500元以下的占22.0%, 3000元以上的占18.4%;1500元到3000元的较多,占到了56.9%,超过其总数的一半以上。这种工资分布状况与2012年外出农民工全国平均收入2290元的情况基本一致。对比初次获得收入情况,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1500元以下的比重从86.0%下降到22.0%,而3000元以上的比重从1.1%,上升至18.4%,2000元以上收入群体占到总量的55.5%,与之前只有5.5%形成鲜明对比。
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职业选择及收入间的关系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历次寻找工作中受到的限制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遭遇到最多的是技能、学历和工作经验的限制,比例分别为54.8%、53.7%、48.9%。此外,还有性别、年龄、户籍和其他限制,它们的比例分别为15.4%、12.5%、7.7%、5.9%。
由此可见,技能和学历、经验是新生代农民工寻找工作的主要障碍。下文中,我们试图通过对拥有不同教育培训水平农民工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教育培训与收入、职业选择的关联性。
(一)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
1.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本文在表6中,试图用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在行业的分布情况,说明文化程度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从表6中看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行业选择面窄小,只能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就业,至于需要较高文化程度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及房地产业中就业比率极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则职业选择面较为宽泛,各个行业都有涉及。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从业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加工制造业、教育卫生及社会工作和其他。调查结果说明,文化程度确实是农民工择业的影响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使农民工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灵活性,并且可以达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企业员工素质的要求,获得向上流动的职业机会。
2.文化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收入的高低首先与所从事职业有关,而从事何种职业又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以自己较高的文化素质敲开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大门,那么就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和较多的晋升机会。表7是关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分布情况,以此来说明文化程度与收入的相关性。
从表7来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收入分布情况,因为调查样本过少而不具有说服力。其他几组调查样本中,月收入为2500元以上的人员,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4%、34.3%、26.7%、43.1%。其中小学和初中组所占百分比较高,可以用其较长的工龄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加以解释。高中组的百分比较之小学和初中组而言较低,则可以用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缺乏解释。大专以上组的高收入百分比较高,说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对农民工取得较高收入有正面影响。
上述数据说明高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提高作用不突出,但是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对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收入提高作用显著。
(二)职业培训对职业生涯和收入的影响
关于职业培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和收入的影响,我们采取把新生代农民工按照参加培训次数多少分组的办法,得到培训次数不同的农民工所从事职业和收入情况,借此说明职业培训的作用。
1.职业培训次数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的影响。通过对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培训次数各不相同的群体对于培训的认识大不相同,同时培训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情况差异较大。只接受一次以下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27.1%,认为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占16.0%,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占16.6%,其余40.3%的调查对象未对此项调查做出任何回复。
在接受培训次数为两次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参加职业培训可以给他们加薪或升职的占68.6%,认为可以有助于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的占17.4%,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的12.8%,
1.2%未做任何回复。
调查结果的差异性说明两点问题:一是参加技能培训确实能够加薪或升职以及找到环境更好的工作,同时也意味着向上进行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二是接受较少培训的人员对培训作用未做出任何回复情况较多,说明这部分人对于参加培训的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较差。
2.培训内容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在技能培训和电脑基础知识培训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占60.7%,而参加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只占9.9%。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中多数人认为专业技能培训更重要。
就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认为参加培训可以实现加薪或升职的占54.7%,认为参加培训可以找到环境更好工作的人占20.1%,认为没有影响的占24.5%。可见,专业技能培训对于职业生涯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针对既参加过专业技能培训又参加过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认为能够加薪或升职的占到94.4%。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如果培训内容辅助以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则会加大这一影响。但是,其他培训内容效果不明显。
3.职业技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在272份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总样本中,挑选出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样本185份进行分析,比较他们的初次工作的工资收入与现在工作的工资收入发现,参加过培训之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的确有了提高。培训之前的初次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只占13.5%,而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现在工资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占到75.7%。当然这里的数据并没有排除物价上涨因素,因此还有一定的虚高成分。
为了排除物价因素的干扰,进一步说明培训与收入的相关性,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没有或较少进行职业培训人员和接受较多培训人员的收入增长情况数据进行比较。
82名从没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44%,而185名参加过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在的工资在2000元以上的占57.3%。
参加过一次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51.5%。
参加过两次及以上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64%。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和培训次数正相关。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职业培训多少确实对农民工择业灵活性和职业素质、技能水平有正面影响,对他们能否实现向上职业流动和获得较高工资水平产生作用,进而影响到能否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最终实现定居城市,完成农村人口市民化的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之第一代农民工确有提高,教育培训与就业收入之间总体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由于在工作技能以及经验方面的缺陷,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在获取收入方面并不具优势。
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与薪资水平的上升有正面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内容方面,有自己的需求偏好,针对诸多的培训他们更倾向于专业技能培训。
因此,建议政府在人力政策制定方面,可考虑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内容进行细分:对于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青少年进行职业教育;对于有能力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资助和支持;同时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的目标,顺利实现城镇化。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绩效评价及优化研究”(2011KRM6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机会分配、人力资本水平及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10YJA79023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济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0(19)
[2] 魏婧华,罗湛,翁贞林.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9省市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3] 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关于外出务工农民的一个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2)
[4] 姚先国,陈凌.中国人力资源与就业压力分流[J].学术月刊,1999(11)
[5] NEE V.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4)
(一)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要想缩小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生活质量上的差距,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彻底改革户籍制度,使外来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然而,从以往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践看,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且越是具有吸引力的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越是举步维艰。由于它涉及到就业、医疗、教育、福利等方面的利益调整和再分配,因而,要求全国同步改革显然不现实。研究报告建议,在目前情况下,城市应以积极的态度尽力而为,可先在基础设施、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为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创造条件。
(二)切实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
政府需要通过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来促进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让农村地区的学龄人口有更多接受教育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根据一些研究,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初中生均经费差距大于城乡小学生均经费差距。另外,城乡之间不仅在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上有差别,在教育投入的质量上差别也比较明显。因此,应该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
二是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政府可以举办一些项目培训,组织农民工学习职业技能;或者对培训农民工的雇主给予奖励,来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投资。
三是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目前,农民工子女要想进入城市学校读书,必须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所以,虽然许多城市已经陆续出台了禁止收取外来劳动力子女借读费的政策,但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仍不容乐观。
(三)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生活质量水平,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国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遵循“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须充分考虑农民工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特点,应专门研究确定与农民工低收入相适应的费率,使其能够参加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征,应当在区域和统筹单位方面建立统一的费率转接制度,使农民工不论转移到何处,都可以凭卡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并享有相应的权益。因此,应该探索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低交费、低水平、广覆盖、安全接转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对农民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农民工所处的职业、行业和企业所有制类型对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由于现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依然存在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职业、行业和所有制上的分割,使农民工陷于不利地位。因此,消除职业分割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小时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职业内部的工资差距,因此在政策上必须推动职业内部的报酬平等。由此可见,出台一个全面的反歧视劳动力市场政策,以保证职业的选择机会平等和推动职业内部的报酬平等,对于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将非常重要。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除了要打破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的身份界限之外,还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
(五)着力研究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改善农民工的住房环境可以间接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水平。
当前,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需要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中考虑。从长期看,政府应着手研究通过公积金、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的调整,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政策范围内。比如,目前农民工租房房源主要是城市边缘农民建的出租房和部分市民手中的存量住房,可以考虑把符合出租条件的房源统一登记,纳入廉租房供应体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在城市定居,政府对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考虑得越早,就会越主动。
湛江市立于祖国最南端,地处粤桂琼交界及雷州半岛处,辖3市2县5区,87个乡镇,13233条自然村,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土地有大量丰富的资源。本市总人口达71671万人(2013年),占广东省总人口的67%,农村人口43648万人,占总人口的609%,占广东省总农业人口的1067%,其中约有20397万农村劳动力。而湛江市耕地面积473万顷,这样的耕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是极其不协调的,仍存在大批待转移的农业人口。因此,湛江市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居高不下。截止2007年底本事总农业人口545万人,占总人口的74%,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达140多万人,青壮年有807万人,占剩余劳动力总量的58%,全市人均收入不大1500元的农村贫困户有1667万户778万人,其中劳动力278万人,已输出775万人,还有515万情况年劳动力亟待输出。湛江市城乡协调要破题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民从推上解放出来,增加劳务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当务之急。
1.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979万人,占366%;小学文化程度8125万人,占3035%;初中文化程度14529万,占5426%;高中文化程度2886万人,占107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56万,占096%;经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口不到5万,“二多一少”的问题比较严重。
1.3 转移的行业和领域狭窄、单一。据统计,湛江市农村从业人员2256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428%。按三大经济产业分,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83%;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01%;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占4116%,主要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移。具体从事的行业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为从事餐饮、家政服务、建筑、保安等,工资待遇不好,职业稳定性较差。
1.4转移流向以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区为主。统计资料显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433%,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90%,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占6413%,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仅占164%。可见,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同时基于劳动经济理论,资源和收入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信号,而广东本来就是全国发达的省份,所以本市富余劳动力不是在家自主创业就是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谋出路,市外省内的劳动力有60%以上都是流向珠三角地区。
2. 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国家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的重新认识,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趋于上升,但在转移过程中,湛江依然面临着巨大问题和障碍。
2.1墨守成规,未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湛江市三面环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是海洋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市一直重点发展农业,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未能充分利用。加之,由于企业管理、产权制度等改革之后和产品技术开发落后等原因,湛江工业几乎萎靡不振。
2.2就业岗位有限,劳动力之间的供需缺口较大。湛江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未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全省来看,湛江人口7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约1/10,但2008年经济总量仅为全省的29%。本市近年来工业结构重工化倾向明显,钢铁、炼油、港口屡屡上马,对农民工那样较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需求偏少。另外,县域经济也较落后,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规模小,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
2.3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不高,劳动技能低下。如上分析,湛江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级素质较低,初中生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多数,很难适应非农产业以及专业技术知识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的要求,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与已转的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相比,无论从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还是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择业能力都较弱,转移难度更大。
2.4劳动力区域性流动扩大,就业竞争压力大。据典型调查估算,湛江市外来民工数量近年来有所上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员急剧上升存在矛盾。一方面城镇每年增加一批待业青年,一方面由于企业改革、优化组合,部分职工下岗,等待新的就业机会,使待业人员增加,城镇给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机会就相对紧张。
3.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湛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的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3.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海洋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湛江有广东省最大的人均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区位优势,是广东海洋产业调整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之一。湛江市应抓住深蓝广东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通过大力发展海洋加工业、海洋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2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首先,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其次,加大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加快以农村旅游业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链,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湛江市蓝色海滨游、绿色生态游、红土文化风情游都甚为著名,如观海长廊、湖光岩地址公园、雷州古镇等;同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作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湛江市,海鲜饮食、水果加工业都是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新疆就业压力逐步增大,部分行业和企业受到一定冲击,就业呈现出总量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交织、就业需求大于供给的特征。新疆为改变就业难的现状颁布并实施了多种积极的就业政策。职业培训政策具有针对性强、惠及人群广、收效快等特点,因此在众多的就业政策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职业培训的主要领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日益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才。因此,职业培训是提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能力,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2005年,国务院再次发文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培训就是一种非学历教育的人力资源投资形式,它的教育目标是提高人们的职业技能,是为社会生产提供劳动力资源的教育方式。首先,职业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的手段和过程,它是形成社会生产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职业培训具有极强的专业定向性,能给接受培训的各类专门人员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次,职业培训的内容是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职业培训的目的,职业培训的内容是相关岗位或工种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受训者经过职业培训,获得谋求职业或保障职业安定必须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职业培训必须要让职工获得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职业培训围绕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依托技工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职业培训可分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企业在岗职工培训。
第一,城镇失业人员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对城镇中的失业人员,组织其参加再就业培训,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和需求的失业人员,组织参加创业培训,促进其自主创业。
第二,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就业培训。根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要求和劳务输出意愿开展相关培训,对有技术和资金,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和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其三,对企业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对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职业培训,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第四,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对城镇和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开展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的培训。
这种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不仅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还包括新成长的劳动力,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了技能提升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这种培训的模式具有普惠性。同时,由于培训的规模大,相应的管理难度也加大了。
二、职业培训状况分析
调查问卷是结合文献资料并根据新疆实际情况设计的。问卷设计后,我们先进行了小规模调查并进行了问卷的信效度检验,根据调查的结果修改了问卷。确定正式问卷以后,我们根据分层(民族、地区、职业等)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于 2013 年 8月 1 日至 16 日共分三个调查小组在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市、伊宁市、库尔勒市、库车县、伽师县、奇台县和鄯善县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覆盖了汉族、维族、哈族、回族等十三个民族。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 975份,其中有效问卷 946 份,问卷有效率为 97.5%。汉族占 33.9%, 维族占52.6%,其他民族占13.5%。
(一)职业培训的样本情况
①职业培训人员的性别结构以女性居
。男性占 28.8%,女性占 71.2%。②职业培训人员以青壮年为主。数据显示16-30岁占有比例达59.7%,30-40岁占18.8%。③职业培训人员教育程度较低。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最大,达到36.5%,其次是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占到29.2%。④户籍类别以城镇户口为主,户口所在地以本县市为主。城镇户口占60%,非城镇户口占40%。本县市户口占77.8%,非本县市户口占22.2%。
(二)职业培训情况
(1)个人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对于个人参加培训的主动性,本报告主要从政策的了解程度、培训信息的获取以及培训费用的承担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从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有36.1%的人认为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一般,有18.8%的人认为不太了解,有7.5%的人不了解。
个案:有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非常好,但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不清楚,上了这个培训班才知道的,有些政策也是随时在改动,就比如前几年我爸申请就业再就业的补贴,根据当时的政策是不行,但是我上了这个培训班以后才知道现在就可以。我觉得社区的工作人员应该熟悉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这样方便居民的咨询,不可能每个人都来上这样的培训班,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就是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这说明了人们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今后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应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从培训信息的获取来看,37%的人选择从社区宣传获取,16%的人是听朋友或熟人介绍,14.2%的人选择是电视新闻,而自己主动上门咨询和自己主动打电话咨询只有5.2%和1.2%。这些说明了社区在宣传职业培训信息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 从培训费用的承担来看,63%的费用是完全由政府来负担,11.5%是完全由企业来负担,11.5%是完全由个人来负担,9.2%是由三方共同负担。假如需要自费提高专业培训,大多数人都选择愿意自己出资负担,他们心理能够承担的费用在500-1000元,同时,有58.3%的人希望通过专门的职业学校来进行短期培训。
(2)对职业项目的评价。在问卷中从五个方面调查参加培训的人们对培训项目质量的评价。从调查结果看,人们对培训质量的总体评价还是很满意的。其中对培训机构满意度最高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教师素质,教学内容为71.6%,教师素质为77.5%。人们对培训的硬件设施和培训费用的评价为一般,分别是35.9%和29.4%。因此,这两个方面是培训项目日后改进的重点。
(3)对培训的期望。人们对培训的期望可以直接用来指导政府和有关培训机构今后的工作,为它们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因此,本报告从人们对培训项目的改进和对经办机构的期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有16.8%的人认为培训内容单调,9.8%的人认为与工作关系不大,不实用,9.6%的人认为收费高,补贴少。8%的人认为讲得快,听不明白,6%的人认为内容深,听不懂。因此,应加强培训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有步骤地授课。
大多数人对经办机构的评价较高,65.7%、65.2%、59.9%和52.6%的人很满意或满意培训机构、劳动就业部门、原单位主管部门和当地财政部门。这说明经办机构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三)职业培训补贴项目绩效评价
(1)职业培训效果。对于职业培训的效果,本调研报告主要从培训后的就业状况、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对目前工作的评价和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四方面来进行说明。
数据显示:培训结束后有70.5%的人找到了工作,29.5%的人没有找到工作主要是由于因为不久前才结业,正在找工作阶段。目前培训者找到的工作有75.7%是与相关培训内容对口的。培训者对目前的工作持满意与较满意的占61%。经过职业培训,他们对未来工作比较有信心,持有信心和较有信心态度的占到了74.5%。
这些数据说明了职业培训对就业再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劳动者创造了条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实用性人才,从而有利地促进了就业。职业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要求,给受教育者一技之长,为其提供谋求职业和提高现有工作能力的本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种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效果是明显,同时,它也能够使劳动者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市场需求开发职业能力。
(2)职业培训补贴项目的评价。在问卷中从八个方面调查了促进就业项目的效果评价,从调查
结果来看,有很多人对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都不是很了解,对职业技能鉴定这个项目不清楚的占到了43.4%,对职业介绍补贴不清楚的占到36%。针对职业培训补贴,认为效果非常好或者比较好占到了45.2%,认为效果不明显的占到14.8%,不清楚的占到29.8%。这说明了有很多人不了解职业培训补贴项目,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大力宣传职业培训项目情况。
人们对促进就业的政策持满意的态度,有55.6%的人认为当前各种促进就业政策效果非常好或较好,33.3%的人认为一般。在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上,应在提高保障水平、提供更多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少数民族的就业支持这三方面加强工作。
三、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资金不足,使用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新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于职业培训的资金不足。新疆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巨大,要促进各类人群实现就业,必须要有坚实的资金保障。其次,就业资金使用结构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用于公益性岗位和社保补贴的资金偏多,用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资金偏少。以阿勒泰市为例,2012年该市共发放就业专项资金5853.34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252.7万元,社保补贴1658.71万元,职业培训补贴75.28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2万元,职业介绍补贴为零。
(二)培训专业设置不合理,培训模式单一,造成培训资金的浪费
(1)培训专业设置不合理。职业培训缺乏市场调查的基础,加上就业需求预测手段比较落后,造成培训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导致了培训资金出现浪费现象。大多数培训中心不能准确判断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方向,培训机构只是一味地墨守成规,许多培训专业在市场经济中已经被淘汰了,浪费了大量的培训资源,致使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后,难以找到工作岗位,制约着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比如缝纫专业,在就业市场中已经不需要这个专业了。培训机构与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没有形成科学的供求信息反馈关系,许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培训时,未与就业服务机构充分合作,只管培训不管就业,形成培训和就业的“两张皮”,受训者参加培训后没能找到工作岗位,再就业率低,这也降低了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能达到促进就业的效果。
(2)职业培训模式单一。职业培训主要采取的制度模式是“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型模式,这种模式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缺点。首先,受训者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培训方式等方面被动性较大,从而影响了受训者在职业培训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需要全面及时的了解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并根据市场及时设置符合市场要求的培训专业。但是由于变幻莫测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政府要即使准确的获得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设置的培训专业难免与变换的市场需求发生冲突,从而降低了职业培训专业与市场需求专业之间的匹配度。最后,受训者的合格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培训机构的努力程度,而且也取决于受训者学习的努力程度。所以“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型模式让培训机构承担了一部分不应承担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培训机构的发展。 从新疆职业培训的实际情况来看,就业困难人员素质不高,政府效率偏低、透明度不高,培训机构尚待进一步规范,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进一步妨碍了政府在“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模式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单一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疆职业培训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培训的标准混乱,资源难以整合,增加了培训的费用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培训机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依据,实行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发现国家的培训标准与现行的行业标准不相符,这就导致职业培训学校在培养目标、培训内容、教学管理和评价标准等方面不能协调统一,资源难以整合,无法形成合力,矛盾相当突出。比如理发行业,假如按国家的职业培训标准,培训出来的学员不能胜任目前的美发工作,比如烫染的内容,现在流行韩式和日式剪发,而传统的国家标准美发书里没有这个内容,再比如刮胡子,现在美发店都不刮胡子,因为要牵涉到艾滋病这块内容,还要刮胡子的人写保证书,很麻烦,现在
美发店都不做这块内容了,而职业培训要求必须要将这块内容;要是按行业的标准来教学生,那么职业鉴定考试又很难通过。目前政府买的是培训成果,也就是职业资格证书,而这与市场的需求是脱节,因此,目前的职业培训应该与现代的需求接轨,重新编排课程内容。
目前培训机构为了让学员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授课的内容与国家规定的教科内容一致,而有些行业有自己的企业需求,因此,培训的学员一般都要进行两方面内容的学习,除了学习培训机构设置的课程,到了企业还要经过行业的培训。这样培训的费用就增加了,是否可以让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企业的行业证书合二为一。
另外,我国就业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也是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足的原因。企业招聘时很少会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资格证书,更习惯于让应聘者通过自己公司设定的招聘程序直接进入单位,更注重依据劳动者的技能发放工资。
(四)“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资金不到位,部分地区重视不够,培训质量不理想
职业培训资金是“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当前由于政府认识的不到位、财政紧张等多方面因素,资金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后的培训效果。以伊宁市为例,2012年9月份伊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招了一批“两后生”,但“两后生”培训的补贴资金一直都没有到位,2013年该校不再计划招“两后生”。“两后生”的吃住由该校提供,再加上老师讲课的费用等这些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个学生一年也要花费几千块钱,虽然该校是公办机构,财政一直在支持,但是也是承受不起的,民办机构更是无力承担这些费用。
其次,“两后生”职业培训工作缺乏统一布局和合理规划,管理体制比较混乱。具体来说:一是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一方面,当地政府不愿耗力耗时耗资去组织;另一方面,农村初中后毕业生很难从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手段缺乏新意。刚毕业的初中生倾向于“三分看书,七分学样”的方法来学习新技能,但大多数的培训形式是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内容枯燥,效果欠佳。三是课程时间的设置。有些专业不需要学习很长时间,比如客服之类的,而有些课程技术含量比较高,一年的时间是不够的,比如机修电工。因此,“两后生”职业培训应该按照工种的类别来设置课程的长短,合理地应用培训资金。
(五)职业培训资金的监管组织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因此,监管手段为单一,行政干预较多,造成在具体监管中随意性较大
政府部门作为单一的监管组织,势必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尤其是在目前监管者的角色缺失的情况下,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现象很容易出现。监管组织的单一化,监管人员的精力有限,也在客观上削弱了监管的力度。这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劳动者参与培训积极性下降,培训效果不佳,有些培训机构截留、挤占、挪用、套取、骗取培训补助资金的问题。
由于职业培训分布广、类别多,监控的难度也增多。同时,技术手段不完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缺失,造成在具体监管中随意性较大,约束力不强,导致资金监管的效果欠佳。
四、建议与对策
(一)稳定经费供给体制
(1)建议采用中央财政主导,援疆省市财政及各级地方财政共同筹措的职业培训经费筹措模式。职业培训的外部性,导致了企业、个人的投资意愿降低,因此,应根据成本收益对称的原则来进行成本分摊。职业培训不仅可以促进新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且还对新疆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伊宁县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伊宁县的职业培训资金由三方来共同负担,即中央财政、援疆省市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集中培训四个月,从入冬到开春,吃住都在学校,每天发放15元,学员的积极性很高。固然,这种职业培训模式的代价是昂贵的,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要采用这种模式,但它也有可取性。
(2)建议加强各级财政对职业培训经费预算的执行和管理。职业培训是一个准公共产品,同时又具有外部性,政府提供供应是必须的。只有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障政府的供给到位。因此,各级政府首先保证职业培训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其次要加强职业培训经费的审计和监管。
(3)建立诱导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职业培训的机制。依据效率、公平、能力宏观调控等原则,混合供给是职业培训科学而又现实的选择,因此,建立诱导不同利益相关
者积极参与职业培训的机制。
(二)创新运行机制
(1)企业培训补贴制度设计。针对培训机构岗位培训与企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培训的资金直接补贴给企业。企业是培训服务的最终使用者,企业培训最具有针对性,效果也最好,但由于资金问题,企业又不愿意承担全部的培训成本,所以政府对企业进行直接补贴可以鼓励企业参与培训,增强培训的效果,而且这一制度设计可以不去过多地监督企业是否对被补贴的就业者进行培训,只要被补贴的劳动者是在该企业就业,并且从业时间达到一定的要求,即便企业不对他们进行培训,这些员工通过一定时间的“干中学”也能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同时,还可以减少管理和监督的成本。这样的培训补贴制度实现了培训与企业岗位直接对接,解决了短期培训就业率低的问题。 (2)职业培训补贴个人帐户制度设计。职业培训补贴个人帐户是上海采用的一种补贴方式,新疆的也不妨一试,可以把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市作为试点城市。这种制度设计的前提是认为受训人是理性人,他会在面临有限条件下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他在培训市场上面临着许多培训项目的选择,因此,他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理智的选择。
补贴个人帐户将培训补贴直接落实到个人,是政府补贴培训实现了人本化、帐户化,形成了劳动者个人、培训机构、政府“三赢”的格局。一是劳动者建立培训个人帐户,使政府的培训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使培训帐户成为劳动者终身提升职业能力的福利保障,调动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培训机构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平台上,基于劳动者自主选择参加培训的压力,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培训质量,促进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三是政府将培训补贴经费直接落实到个人,既让受训人直接感受到政府政策的实惠,又强化政府购买培训的质量监督,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思路,充分发挥了政策效应。
(三)完善监管体系
(1)以法律作为职业培训监管的依据。目前职业培训的监管依据政府的行政命令,其权威性、有效性受到影响。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一国职业培训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不仅法律法规数量不足,而且层次结构也不尽合理。在职业培训法规体系中,主体为职业培训规章,职业培训法规较少,职业培训法律更少,只有《职业教育法》一部法律。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法律的层次最高,法规次之,规章最低。
比如劳动预备制度法制化。虽然我国早在1999年就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并明确规定: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初中毕业生,参加初级技能培训期限为1至2年,参加中级技能培训者为3年,参加非技术工种培训者为1年左右。高中毕业生,参加初级技能培训者,培训期限为半年至1年,参加中级技能培训者为1至2年。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及其他因素,这项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事实上,除极少数进行了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外仍有大量的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不是流入城市直接上岗打工,就是加入待业人员的行列中。这种状况不仅加大了就业压力,也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压力。
(2)以多元主体作为职业培训监管主体。监管主体的多元化是职业培训监管有效的重要保障。职业培训一直采用的是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职业培训监管主体有其紧迫性。我国的职业培训监管主体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政府部门如审计部门,独立的第三方组织如审计事务所等。把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作为监管主体,对提高我国职业培训的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对第三方的引进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的选择,应注重招标竞价,择优选取。二是在第三机构的监管职责中,应实行合同约定,明确职责。既要按照相关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监督,还要对各培训机构的资金使用、开班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管。同时,为了避免权利垄断,监督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有效,一年后将重新招标确定新的第三方机构,在监督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其违约行为,将立即取消其监督资格,并在以后的招标过程中拒绝其参与。三是主管部门在对第三方机构管理时,应坚持验收合格
,支付费用。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对下级主管部门、培训机构进行日常性检查和突击抽查,以查验第三方监督机构的报告是否属实;另一方面也将对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抽查,以查验其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如实履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一、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顶峰转而开始下降,劳动力无限供给带来的人口红利时代渐行渐远,中国已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处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时期,技术更新换代快,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提高综合素质。因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前沿而又现实的挑战。
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今后一段时期,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是我国可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人数及其在我国外出农民工中的比重都将持续上升。新一代的进城务工农民是城市化浪潮中最值得关注的生力军,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较已经大不一样。
1.受教育程度较高,独立自主性强。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和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加速转型的历史时期,普遍受到过相对规范的教育,许多人都已初中毕业,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高中学业,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这与以文盲半文盲为主体的上代民工相比,明显有了较大的进步。另外,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在改革开放后较好的生活环境中,接受了多元化的开放价值观。在雇用制成为主要的用工形式时期,新生代农民工往往自主选择职业和就业岗位。
2.职业期望值高,谋求自身发展。与老一代农民工为改善家庭生存条件而外出打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在于谋求自身的发展,因此更加看重工资待遇,更加看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和权利的实现,从而也更加在意就业岗位与实现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
3.工作耐受力低,职业流动频率高。“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从年龄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大多20岁出头,思维和心智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认识会随着打工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而使他们对职业和就业岗位的选择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他们也希望从事轻松而待遇较好的职业,同时也把工作作为一种开眼界和找机会的手段。
4.成长经历城市化,融入城市的愿望迫切。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有一、两个兄弟姊妹,这一点与城市同龄职工也颇为相似。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市民化和城市化的倾向非常强烈,更加渴望得到城市市民的身份和地位,享受到市民的权利和福利。因此,如果融入城市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更倾向于在不同城市或者不同就业岗位之间流动,而不是直接回到农村。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新趋势
1.择业标准多元化。由于教育的传播、电视的普及,使新生代农民工从小就向往城市生活。因而,他们的择业标准也趋向多元化,除了进行成本-收益的衡量外,还会考虑工作的舒适度、社会地位等综合因素。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过渡群体,但仍尚未完全被城市接纳,表现在仍是农村户口、在城市里没有住房、在城市里就业时仍然受到不公平待遇等方面,是处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夹心层”。受计划生育和家庭“少子化”趋势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家庭的中心,由于能得到父母、祖父母等在经济上的呵护,他们外出务工的动机多以追求人际交往、都市生活享受和个人发展为主,因此其保留工资大多摆脱了生存型需求的约束,而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流通速度快,透明度高,掌握了各种新型沟通工具的新生代农民工能较为及时地了解到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分布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其具有合理的工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2.择业方式自由化。从择业方式上看,老一代农民工注重选择报酬多的单位,而新生代农民工转向选择尊重人格的单位,他们更希望被他人尊重和得到社会认可。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倾向于可以控制加班时间或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对那些不尊重人格的公司,即使报酬较高,也不愿选择。新生代农民工除了直接搜寻和依靠老乡、亲戚朋友等熟人介绍工作外,还广泛运用招聘会、求职网、电视报纸的招工广告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工作搜寻,减少了交通费、邮寄费等直接成本,同时降低了等待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工作搜寻所要放弃的其他收益等间接成本。从就业手段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由以出卖苦力为主,转为以经营自己的小事业为主。他们都是“小老板”,有的有流动摊位,有的有固定摊位,少数人还有自己的门面,个别人甚至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打工只是为了多挣钱,大多数人都对未来有所憧憬和打算,他们在工作之余选择学习,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就业形式短工化。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招工难”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与此同时,短工化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工就业一个相当普遍的趋势,“选择性就业”和“旅游式就业”正逐渐成为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形式。其一是新生代农民工换行业更加频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散,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物流、外贸行业受到冲击较大,从业者也纷纷转型。其二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更换城市。由于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一批企业经营困难,同时也让这批新生代农民工陷入失业迷茫,缺乏城市归属感,频繁跨越各省市。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继续发挥着产业和劳动力积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外资,对高素质劳动力存在巨大需求,今后仍将是主要输入地。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梯度转移,一批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开始形成,中西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自由流动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问题
当前社会“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一方面,“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已成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却持续陷入频繁跳槽、频繁失业等一系列就业困境之中。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单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经济现象乃至政治现象,其背后隐藏着“制度荒”、“权益荒”和“技能荒”,正是这“三荒”带来了“民工荒”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的持续蔓延。
1.“制度荒”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流动。现行社会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和各种对农村劳动力的户籍、人事、职业准入、社会保障等制度存在的缺陷成为我国农民工流动的障碍,这种制度规定上的不完善使得广大进城农民工付出了巨大的物质成本和精神成本。在现行的制度设计下,农民工流动的道路曲折坎坷。
(1)滞后的户籍迁移制度。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打工,仅是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水平位移,社会身份仍滞留在农村。滞后的户籍迁移制度使城乡二元结构凝固,不仅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住房、医疗、教育、失业等保障,而且面临工种、职业、待遇等多方面的障碍,导致了农民工就业及生活成本增加,使得农民工的进城渠道与机会大为减少。同时又加重了城市居民的优越感,排农、厌农情绪将更加泛滥,从而引发城乡难以融合的社会问题。
(2)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障部前两年做的调查,农民工参保的人数只有10%,这既有农民工就业状态不稳定而难参保等客观原因,也有农民工对现行制度缺乏信任,用人单位怕参保增加人工成本,地方政府担心推进农民工参保会影响本地投资环境等主观因素,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否已成为农民工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断裂的教育制度。多年来,农村教育过于强调正规教育、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忽视各种技能培养。我国约有一亿初中生不能升入高中而直接走向社会,二亿多农民工需要不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而他们大都求技无门。断裂的教育制度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发展能力提升乏力。这种能力提升困境最终导致农民工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不能满足对于技能条件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现实中的农民工短缺也表现为农民工“结构性的失业”,“用工荒”也表现为针对特定技能、较高受教育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短缺。
2.“权益荒”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正常就业。相对于过去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拖欠工资的现象少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更是提高了不少。但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仍然比较恶劣,拖欠工资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他们也经常受到歧视,人格上甚至也经常受到伤害。现实中的“权益荒”严重地制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常就业。
(1)薪酬低导致“拉力”减弱。从迁移理论看,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居住地推动人口迁移的“推力”和迁入地吸引人口迁移的“拉力”。当下“民工荒”,显然是因为城镇提供给农民工的待遇之“拉”力不足与农村的“推”力减弱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民工的薪酬过低和“收入歧视”导致“薪酬荒”,使民工流动的“拉”力减弱,导致相当多的农民工选择离城回乡,形成事实上的农民工就业不足。
(2)务工环境差导致“边缘化”。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恶劣、条件低下,在其工作的城市里被边缘化、受歧视,不能融入城市主流,他们大都就业于城市的非正规部门,这些部门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大多比较差。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农民工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打工生活的压力、人格尊严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业余生活的单调和贫乏、合法权益屡屡被侵犯等也让许多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逐渐冷却。
(3)维权机构缺失导致利益受损。在我国,农民工权益之所以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利益代表主体缺失,组织机构“虚置”,没有一个相关机构和团体来为农民工提供相应信息以解决其权益维护问题。
3.“技能荒”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正在不断深入,对农民工的就业与发展带来越来越高的门槛。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因为教育程度缺陷,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尽管政府注重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但一些培训却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形成了事实上的技能缺失。2010年国家统计局在10个省进行的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显示:从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看,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30.4%。面临“产业壁垒”、“知识壁垒”,他们感到困惑而无奈。
导致“技能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前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本身的原因,也有用工企业不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
(1)培训资源过于分散。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封闭运作,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各类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加上培训体系基础薄弱,农民工培训的各类定点机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良莠不齐,难以适应当前的培训需求。
(2)培训针对性严重缺乏。很多培训机构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导致职业培训与促进就业相脱节,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简单、培训时间短的项目上。加上培训补偿标准偏低,培训补贴资金难以弥补培训实际成本。从用工企业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出于成本经营灵活等原因考虑,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长期用工合同,更不注重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只招熟练工,没有从技能的储备和提升是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的关键这一战略高度去看待培训。
四、后人口红利时代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思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后人口红利时代,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就业,不仅要从其自身着手,还必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现状得以有效缓解和解决。
1.切实化解“制度荒”。(1)消除城乡二元制度。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工只是完成了横向的水平流动,这是城市化低层次的表象性流动,应着力推进他们的横向垂直流动,这才是城市化中高层次的实质性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并不完全是由他们的就业意愿和劳动技能决定的,政府的政策体制限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和范围,消除城乡二元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体制,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较好的外部生存环境,让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地位,通过制度建设,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和城市市民、产业工人的同等待遇。
(2)完善公共职业教育制度。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把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成才率和就业率,使一部分农民逐步完成“职业转移”,进而完成“身份转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国家和企业应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加强农民工职业资格培训,免费为农民工组织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认证考试,使农民工经过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3)完善企业用人制度。企业应完善用人机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属于本单位的培训机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其素质技能;与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保险合同,为其提供医疗保障和其他帮助;降低就业门槛、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以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局面。
2.有效破解“权益荒”。以社会保障为主的就业保障机制可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的后顾之忧,可以减少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失业、伤残、疾病等风险,维护其参与社会竞争的起点和过程的公平,让其能有更多的机会提升发展潜力。
(1)贯彻落实保障就业制度。为了保护农民工就业的合法权益,规范就业市场,打击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国家于2008年1月1日制定和实施了《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其中明确了劳资双方的权责,对于农民工在就业时用人单位不与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欠薪等违法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并且当用人单位招聘或雇佣农民工时,不能自觉或故意不遵守《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条款,损害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权利,国家和政府就会针对这种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肃处理和查处,从而保障农民工就业时的合法权益。应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研究出台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维权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2)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体系。为保护农民工,尤其是日益增多并成为城镇建设主力军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提供有效的维权绿色通道。出于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政府应多提供一些易于为广大农民工接受的有效的政治参与形式,如城市社区选举、农民工民意通道、农民工工会等,把他们从原始的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转移到正式的社会组织中来,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通过源头入会、劳务市场入会、先入会再组织成建制劳务输出、加强劳务派遣工入会等措施,推进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增强工会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 (下转第87页)(上接第82页)吸引力和凝聚力,包括指导新生代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运用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等。
同志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指出:“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同志的讲话,突出强调了技能人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了新时期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意义。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载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精神,各个地区都加大、加强技工院校的支持和改革,技工院校也在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实现“一体化”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许多技工院校已经对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主要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误区一:一劳永逸,缺乏长效机制
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成果和成效,需要建立起健全、可靠的长效机制,确保时时建设、处处建设、人人建设,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竞争环境,使师资力量建设的成果最大化。
随着国家对技工院校的大力支持,很多技工院校都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动,大刀阔斧地进行师资建设和改革,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无法解决;或在实施了一些建设活动后,没有显著变化;或在实施了一阶段建设方案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造成师资力量建设的不了了之。如这几年很多技工院校都在搞师资建设,但取得成效的却非常的少,这都是对师资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估计不足造成的,这也是急功近利、虎头蛇尾心态的表现。技工院校只有坚定信心,建立、完善一个长效机制,充分考虑到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才能保证师资力量建设顺利、长久地进行。
二、误区二:闭门造车,缺乏知识更新
现代社会是信息洪流的社会,建设师资队伍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面向社会,若教师队伍固步自封,与学生脱节、与社会脱节,怎么指导学生面向社会?怎么服务社会呢?因此,技工院校要对现有师资队伍充分调研、科学规划,让教师与社会、企业手牵手、面对面,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使教师了解或掌握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最新动态或技术,成为最新知识的传播者,才能让学生达到与企业接轨,服务社会的目的。
“校企合作”是技工类院校的重要办学模式之一,也是技工院校发展的一种趋势,很多的技工院校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并且不止和一家企业合作,合作时间也不止一年,但大多数合作都停留在学校为企业培养学生、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安排学生就业,企业再对学校进行一定的补助并提高学校就业率的初级阶段。怎样才能把“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呢?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要建立一个学校为企业培养学生,企业为学校培训教师的新型培训体系,让教师先感受企业气氛,了解企业制度,理解企业文化,再学会企业关键技术,参与技术难题攻关,最终掌握最新技术知识,使教师始终站在社会和企业的前端,站在技术知识的前端。这样,才能达到指导学生、面向社会的目的。
三、误区三:形式主义,无法转化成果
技工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指标是“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这也是技工院校师资建设的发展趋势。“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有职业资格证,能够教授理论知识,又有技术资格证,指导实习生产。这是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作为一个教学整体,两者相互结合,让学生更直观、更容易地掌握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工院校拥有“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使用“一体化”教学专业的数量,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
从一些统计数据上来看,很多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双师型”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能不能把自己的实践技能转化为学生们学习理论的催化剂?如在讲解中技《机械基础》课程中定轴轮系时,很多教师都是讲解如何计算轴的转速或齿轮的转速,做不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于很多的中技学生来说,一听到计算就会产生厌学的抵触情绪,就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学习的效果也肯定一般。若让学生构想成在一个车床加工过程中,粗加工时,怎么组合这些齿轮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慢速,精加工时,怎么组合这些齿轮才能得到所需要的高速,这个问题就转化到车床加工的实际生产中去,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还有使用“一体化”教学时,教学设计是否完善?是否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融会贯通?这些都是师资建设中很重要的环节,不光要有数字上的变化,还要有质量上的变化,不能只搞形式主义,要把“量变”转化为“质变”,最后转化为成果。
四、误区四:一技难长,需综合技术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科学技术更新更加快速化、复杂化,单一技术的产品也越来越少,很多产品或设备都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的成果,如汽车,它就融合了机械制造、电工电子、液压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多学科的技术。这就对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技工院校需要将拥有单一技术的教师培养成跨学科、复合型师资队伍,这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机遇,也是挑战。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员的基地,在课程设置上也很注重多学科的培养,如中技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可能要学机械类、制图类、电子电工类、电脑类等知识,但大多数专业教师只注重教授本课程相关知识或延伸,而不注重本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纵向联系及延伸,学生学到的各类知识像是些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没有交点或交集,很难将这些学科纵横串联、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些主要是师资队伍知识单一化造成的,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能只注重“双师型”的培养,还要培养“一精多长”的综合性专业技术教师队伍。
五、误区五:只重技术,需技术、德育双重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技工院校在注重技术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或“育人”教育。
初中生、高中生毕业后,还有高中、大学作为缓冲期,而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若一个高技能人才能发挥技术特长,服务于社会,将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若一个高技能人才品德不端,他的技术特长就会成为危害社会的有力工具,或者起不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很多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学校的联系下,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但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没工作几天就又回到了学校,学生回来的原因一般是工作太辛苦、工作时间太长、工作环境不好等,这都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表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工作换了三四个都无法留在企业,而自己却不能创造就业机会,这些都是不自信,缺乏创新和创业精神的表现。所以,技工院校必须注重“育人”教育,而“育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师资队伍、师德教育水平的高低。一个师德好的教师,可能带出一批品德高尚的学生,而一个师德不好的教师,也可能带出一批品德不端的学生,所以,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该首先对师德进行培养,其次是专业技术的培养。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师德培养与专业技术培养同等重要。
总之,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提升竞争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师资队伍是技工院校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技工院校要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规划好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本。
多种因素制约农村教育
首先,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影响。中小学教师中本地的较少,大部分来自县城、外县或是其他地州,基本上是社会各种公开招聘层层筛选后的剩余人员。一方面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选择在城市安家,长年往返于县城与乡村之间,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安心,经常有人辞职,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中大专、中专学历人员比例高,很多教师因提升学历需要时间参加各种自考、培训、继续再教育等,分散很多时间、精力,影响教学工作;部分学历低、能力差、经过多次应聘才上岗的教师,提高无动力,教学没激情,政治素质不高,尤其是部分双语教师,汉语说不出口,汉字写不顺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汉语学习;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非师范类教师比例较高,专业不对口教师担任了多门课程的教学。各个学校不同教学阶段实施效果界定不清、交接不明,彼此埋怨、相互推责。
其次,是家庭父母的影响。家长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愿让孩子上学。家远的家庭不愿接送,孩子不但接受不了学前教育,小学阶段也不能保证适龄入学;学生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自身文化水平低甚至是没有文化,对子女的学习没有办法进行帮助辅导,家庭教育基本为零;农忙季节家长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学生,有些家长直接要求孩子回家帮助干农活或者是照看弟妹料理家务,学生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受人多地少影响,部分家长外出务工挣钱,孩子没人管只好辍学带在身边一起外出。
还有,就是学生自身的影响。近一半学生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在小学阶段学习吃力,甚至有“到了高年级还不会写自己名字”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小学就没有打好基础,享受义务教育政策直接进入初中学习,成绩只能是每况愈下越来越差;农村学生家境相差无几,出了校门不是干农活、做家务,就是结伴玩耍,没有相互学习竞争的氛围,也没有人督促他们学习,更没有人能辅导他们;农村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动力不足,满足于吃饱、穿暖、玩好,基本没有紧迫感、危机感。
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给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的感觉是时间短、就业快,大多数中学生宁愿选择短、平、快的中职学校不愿上高中或大学;部分家庭子女多,经济压力大,不能同时供孩子生活读书,尤其是孩子在大中专院校学习后,毕业即失业使得个别家长产生“上学无用”的思想,放弃供读其他子女;参加公务员考试或企事业单位招聘,享受优惠政策、一路绿灯过来农村学生面临严峻考验,缺乏应考实力,没有竞争优势,屡战屡败,负面影响传递到农村造成家长不再支持子女继续深造;农村学生长途跋涉出疆参加内初班、内高班、内职班或内地院校学习,毕业后在内地就业越来越难,只好回乡寻找机会,有的被迫回到农村务农,给周围学生造成“上了大学照样回家种地”的影响。
幼儿园数量不够,覆盖半径偏大,不便于家长接送孩子,没有幼儿接送车辆可分担家长的工作量;全乡仅一所中学,学校住宿条件有限,只有距离在五公里以上的学生能够住宿,其他学生必须走读,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全县高中数量有限,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必须去县城、喀什市或更远的地方接受高中教育或中职教育,造成习惯于就近上学并且可以适当为家庭分担劳务的学生放弃外出学习;乡村没有技能培训学校,初中毕业留乡和大中专院校毕业返乡青年学习园艺、种植、畜牧、水利等农牧业技术、技能需要外出或再次外出。
农村青少年教育面临挑战
新疆面临着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挑战,农村青少年更是首当其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应对挑战的前沿阵地。青少年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知识积累不足、生活阅历不深、好奇爱冲动、自控能力差,容易被他人煽动、蛊惑、拉拢、利用。近年来,江格勒斯乡青少年教育工作有了很大改观,学校硬件设施、教学水平有了长足发展,群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得到一定发挥,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改进和完善。
要提高政府对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对义务免费教育政策尤其是“三免一补”优惠政策的宣传。对中小学教育多指导、多监督,对群团组织压担子、交任务,把政府对青少年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体现到教育培养的方方面面。
提高农民对教育的思想认识,讲清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财富的道理,鼓励他们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学;尤其要强调父母对辍学在家和毕业返乡学生负有继续教育、加强管理的职责,不能只生育、不教育、不管理,不负责任地把孩子推向社会。
要招贤纳士,引进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出台本地师范类毕业生回原籍从事教育工作的倾向性政策,以稳定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政治素质,提高师德修养;实施“教师素质工程”,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坚定教师献身教育、长期从教信念。
加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发挥“四位一体”的作用,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形成青少年教育的合力;抓好教育优惠政策的落实,赋予学校自主管理权限,明确职责,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学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尤其是要因地制宜管理“学生营养餐”,学校有食堂的,将营养餐费用下拨,无食堂的就近集中管理。统一由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代表共同操作,相互监督,按实际需求落实“学生营养餐”政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切实保障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
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增设三所幼儿园,达到两村一所的标准,便于幼儿就近入托;建立一所职业高中或在中学设立高中部,使初中毕业生能够就近学习职业技能或是接受高中免费义务教育;安排校车,解决学生交通困难。
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先就业再择业,适应双向选择就业规律;成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抓好就业培训,使毕业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增强竞争实力;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保证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率。
2健全城镇低保动态管理机制。继续实施低保对象审批评议制度,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城镇低保标准的救助对象,要按规定及时办理渐退手续。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引导其通过自身或子女就业再就业,增加家庭收入,摆脱贫困。
3落实城镇低保资金和工作经费。县财政部门要根据我县城镇低保人数变化、补助标准和资金需求,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补助资金和必要的低保机构工作经费。以上工作由县民政局、财政局组织实施。
二、加快推进医疗救助工作
1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县城镇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救助实施办法》《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县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年,建立资金来源有保证、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镇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要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基金。以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采取事前救助与事后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城镇贫困居民实行分类救助,实施定额救助。要建立平价医院,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面向城镇困难群众的慈善医院、零利润药店等医疗机构,为城镇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和购药服务。由县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和劳动局负责。
2加强城镇医疗救助资金筹资和管理。通过县财政预算安排、上级补助资金、专项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渠道,建立城镇医疗救助资金。城镇医疗救助资金由县财政局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加强监督、收支平衡。由县财政局负责。
3继续实施城镇困难群众就医“优惠卡”制度。县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就医“优惠卡”制度和办法。各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定点医院(病房)要开辟绿色通道,保证正常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对凭有效身份证和“优惠卡”就医的城镇困难群众,挂号、治疗、常规检查、普通床位等费用方面实行优惠办法,按医药费总额的10%予以减免。由县卫生局负责。
三、加大贫困家庭教育救助力度
1落实义务教育救助政策。一是城镇贫困家庭学生或因灾、因病造成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孤残学生,均享受国家补助寄宿生活费政策。二是保证农村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子女,能接受义务教育。三是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健康儿童、少年同等水平,接受特殊教育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国家要求。
2深入实施城镇特困家庭子女就学救助工程。一是保证救助工作的连续性。按照包保学生对接名册,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对接任务。二是保证救助工作的均衡性。设定最低生活资助标准:小学生每学年200元、初中生每学年300元、高中生每学年600元。三是保证救助工作的应急性。对于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造成的贫困学生,及时给予救助。
3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建立以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为核心的助学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力争做到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获取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开支。建立学费减免制度,学校每年要安排不低于事业收入5%资金,专项用于贫困家庭学生的学费减免。
4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积极组织申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明德奖学金等专项扶助资金,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县教育局负责。
四、切实缓解困难群众住房困难
1完善县城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研究完善《县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专项用于县城廉租住房建设。对县城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对象,采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等形式给予廉租住房救助,切实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由县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2落实棚户区改造安置和生活费用减免政策。对县城棚户区改造中需要拆迁的城镇困难家庭,采取货币补偿、回迁(产权调换)现房(二手房)廉租住房等形式安置的城镇困难家庭,回迁低保户与经营企业协商,可适当减免物业管理费、电费等费用。以产权调换方式安置的城镇困难家庭,其合理扩大面积部分是公产的采取廉租的方式供其居住,租金标准不能高于我县公产房平均租金的50%同时,对在县城居住的城镇低保对象,按全年卫生费额度的20%给予减免;县城集中供热范围内的按每平方米20%给予减免取暖费;自来水供应范围内的按20%给予减免水费。对购买商品楼的城镇低保户,将根据我县出台的相关政策给予适当减免。由县建设局负责。
3建立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制度。按照“政府补一块、集体助一块、个人出一块”筹资模式,采取新建、改造修缮、置换、部门包保、互助出工等方式,对农村困难家庭给予住房救助。如因遭受自然灾害新出现的倒、危房户,采取以上方法予以解决,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实施。
五、推进困难群众就业再就业
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及残疾人,家庭成员在法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可以申请《再就业优惠证》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即时就业援助;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优先提供公益性岗位,并为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困难群众提供岗位补贴,按规定享受与其劳动合同期限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农村“两后生”未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农民工培训范围,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政策。
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再就业援助活动,为困难群众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送温暖,提供即时就业援助。开展劳务输出送岗位活动,将就业岗位和就业维权政策直接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同时,低保对象从事各种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生产、服务、经营等活动,符合“再就业优惠证”减免条件的工商部门免收注册登记费;低保对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市容规划和管理要求的同等情况下,建设部门优先审批经营场地,适当减免有关费用,卫生防疫部门免收体检费。
六、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加大法律援助投入。全县各乡镇和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向城镇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依法调查取证时,相关部门及个人要全力配合。当事人以法律援助决定为依据,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不再审查其是否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应当准许,先行对当事人作出缓交或减交诉讼费的决定。当事人以人民法院给予司法救助的决定为依据,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不再审查是否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应当直接作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司法鉴定、评估机构,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受援人申请鉴定、评估的费用实行缓交或减免的办法。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获得法律援助的受援人申请人身伤残鉴定、亲子鉴定、笔迹鉴定以及财产评估等,所涉及到相关费用,待受援人胜诉后,由法院督促其向鉴定部门补交实际需交纳的费用;如受援人败诉,交纳鉴定费用确有困难的由法律援助机构承担相关费用。由县司法局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七、做好特殊人群的社会救助工作
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民政局要切实强化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县财政局要按照规定落实五保供养资金。并随着我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保证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我县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加大城镇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力度。抓好五保供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贫困老年人生活保障、社会养老、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维权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各项服务功能,通过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为社区以及农村社会福利中心配备服务员,为城镇困难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日常服务。由县民政局和财政局组织实施。
实施残疾人专项助困工程。继续实施“互助关爱”和“自强就业”助残工程,推动残疾人救助工作全面开展,努力解决残疾人在康复、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由县民政局、残联组织实施。
八、加快救助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多方筹措社会捐助,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社会福利中心,做到全面覆盖,促进我县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各乡镇要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利用我县救助管理站的作用,对流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实行分区管理,切实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他提供良好的临时救助服务。由县民政局组织实施。
九、完善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加强救灾救济工作。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确保灾民的吃饭、喝水、穿衣、医疗、住房等生活需要。逐步完善救灾物质储备工作,提高抗灾自救能力。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保证救灾资金发挥救急救困的作用,提高受灾群众口粮补助标准,安排好冬令、春荒期间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每人每户灾民不出问题。由各乡镇政府和县民政局组织实施。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个人素质低、心理较为扭曲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越来越强烈,却缺乏有效地引导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完善的社会主体,这些问题会变得日益严峻,不论是对于学生自身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中职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中职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考的失败者,属于初中时代的“后进生”,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或者家庭原因,导致这些初中生在初中毕业后无法升入高中,从而进入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期望早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心理素质偏弱,个人素质偏差,而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当前国内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忽视文化教育
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较差,各项文化基础差,如识字不全、理解困难、表达不善、数理化不精、英语不会等,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也关系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中职学校虽然是以实际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但是在面对这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时,学生就要去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理解,遇到问题即使求助于老师。就像我们学校主要涉及的是护理、药剂的专业,学生在初中完全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他们学起来往往很吃力;而各行业专业领域的先进知识大多来自与国外,如果英语能力太差让学生很难进一步发展。
2.忽视心理教育
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很严重,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人生失败者,他们难免会遇到家人的责怪、朋友的嘲笑和老师的轻视,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怨恨等情绪,而在这方面,中职学校也很少会去关注。
3.忽视素质教育
中职学校往往过于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对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有所忽视,导致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人素质大多不高,过早的存在功利思想,并缺乏道德的约束,过早的接触社会,让思想还不健全的中职学生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为了所谓的义气打架斗殴事件屡有发生。
二、主体性教育视野下的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基本走向
在主体性教育的大环境下,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培育学生成为社会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个性化和社会化两个方面,个性化是指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并独立,社会化包括融入社会和产生价值,融入社会强调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产生价值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基本走向应该包括:
1.实行人性化教育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对其加以引导,多多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健康、自信、乐观的成长,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个性的独立。
2.重视素质化教育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化教育,任何学校都应该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学问,先做人”这句话说得就是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加以更正,通过素质教育让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3.加强专业化教育
中职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化教育,中职学校的建立初衷就是为了中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就读高中的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早日融入社会,而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他们的专业技术已经逐渐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让学生在进入社会能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实现自己的主体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体性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体,而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体,不只是需要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还需要个性的独立,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只有做到个性的独立,才能保证主体的独立,只有做到人格的完善,才能保证主体的自主,只有做到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主体的完善。所以,中职学校不能只看重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程度教育、个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完善的社会主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