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5 09:22: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篇1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晚期,文化、商业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文化产业也就随之诞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以无形资产和文化为核心,其产品生产是生产、创意和商业化的结合过程的产业。”

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最初由英国提出的,20世纪末的1998年,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为了挽救国内日益衰退的经济,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Creative Industry Task Force)并制定了《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和《创意产业专题报告》,后者第一次清楚的定义了创意产业: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则指导并推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创意与创新、创造的区分

创意与创新、创造这三个词意思非常相近,特别容易混淆。然而,三个概念在延伸意义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创造就是把两个以上的概念或事物结合起来从而将以前没有的事物产生出或造出来了。创意是指对现实事物的理解所衍生出的一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创新是指”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引进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实行新的组织形式等。

当出现某些语境不严格的情况时,人们经常会混淆这三个概念。很多所谓的专家认为应该将任何具有创意性的产业都归类于创意产业,并且应该在表述时用“创意产业”而不是“文化创意产业”。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泛化创意概念的做法,且并不利于正确熟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现阶段若要发展和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将创意与科技的创造和商务领域的创新区别开来。

三、文化创意产业界定

突出创意的文化特征,并非等同于混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两者的概念。实际上是因为创意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才吸引了众多眼光、投资者等来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各个国家一般都会在发展自身文化创意产业时界定其涵盖的范围,再以英国为例,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Creative Industry Task Force)就确定本国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广告业、设计业等。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职能范围其实有着很大的重合,这使得很多人会错误的把文化创意产业当成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新形式或是附属。实际上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属于传统的产业范畴,因为它产生于新技术条件之下,自身并不具备大多数传统产业的特征,它分解重组了产业链并渗透于其各个环节。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只是由于文化产业中的创意活动更密集,才使得各国会将很多属于文化产业范围的完整产业包含在文化创意产业中。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的文化创意二者的关系

文化创意因素在产业链中随处可见,同时也位于价值链的顶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便在于利用产业中的创意元素来行之有效的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并培养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意大利为例,当“中国制造”因劳动成本低而行销全球时,意大利制造业却利用自身优势摒弃了老式规模化生产,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发展出了法拉利,兰博基尼,Gucci等知名品牌,使 “意大利制造”品牌在世界市场独树一帜,同时有效推动了该国的经济复兴。

在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却依然存在很多人质疑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人未能重视产业中的创意因素-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关键之处。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重要基础,而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高渗透性的产业,可以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与各种传统产业对接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产业以及城市的竞争力,我国各城市应利用自身优势,结合自身情况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走出产业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篇2

国外学者关于创意产业的看法:

创意产业:艺术的商业之道。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E・凯夫斯运用产业经济学和现代合同理论着重考察了艺术的商业化过程。他认为,与物质制造业不同,创意产业所提的商品和服务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或是单纯的娱乐价值。创意产业包括书籍和杂志印刷业、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有声唱片、电影和电视节目,以及时装、玩具和游戏等。

点石成金的创意经济。英国的约翰・霍金斯从“创意经济”的角度提出,创意是个人的创新,包括“无中生有”或“赋予既有事物某种特色”。创意有两种,一是个人的新创意,二是在此基础上制造创意产品。而任何创意都拥有“个人性”、“独创性”、“意义”三个基本条件。霍金斯认为,创意未必就是经济行为,而一旦创意具有了经济意义或产生了可供交换的产品,创意就可能是经济行为。因此,创意经济是由创意产品(经济产品和服务)之间进行的交易。

国内学者关于创意产业的看法:

创意产业或创意经济:概念、特征和意义,我国学者厉无畏等人对“创意产业”作出了较全面的界说。他们认为,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同属于知识产业。郭辉勤提出,创意经济学是研究以创意为主的文化产业的应用科学。它是以创意为主线去审视文化产业,其具体研究对象是创意经济型产业和创意经济型企业。

新“创意经济”论:周子琰、姜奇平等人在《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中指出,理查德・E・凯夫斯的创意产业经济学认识到了内容生产、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产业规律,却忽视了技术革命特性也决定着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当下,中国乃至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凯夫斯的学术观点为蓝本,掀起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浪潮,但“凯夫斯理论的致命伤,是没有把信息革命内生到创意经济中,所以说它是‘旧’创意经济,或现代版创意经济;而我们今天提出的新创意经济是要把网络革命内生于生产方式,来搞创意经济,所以是后现代版的创意经济”。①他们从工具的使用、创意的产生、需求的变化、利润的创造、创意人才的涌现等方面,生动地论述了以网络革命为基础的新创意经济与“旧”创意经济的区别。

从上述情况可见,虽然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探索为时尚短,然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已经对此作了大量的探讨。他们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论述,为我们从一般意义上把握其含义和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主要体现在:

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的大多数研究,尽管也部分论及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是从一般文化产业的意义进行考察的,他们对“创意产业”的划分也几乎囊括了所有文化产业的领域,没有突显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应当突出“数字创意产业”的研究和探索。

新“创意经济”论或“后现代版创意产业”论虽然极大地突出了信息革命或网络革命的创意经济的重大影响,论证了新“创意经济”不同于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运行机制和规律,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于新媒体的“创意经济”的发展仍然要以一定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与传统的文化产业、部门具有多产业渗透、融合的重要特征,且数字创意经济本身即包含了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结构的活动。

所以,我们认为,研究“创意经济”或“创意产业”,既要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创意经济或产业的重大影响,将数字创意产业置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导位置,把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作为考察一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同时,又不宜把数字创意产业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割裂开来,而应当重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质和渗透、融合关系。

数字创意产业的内在规定和特征

数字创意产业的内在规定。笔者认为,数字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最为典型的产业形态。而所谓“数字创意产业”是指建立在文化资源基础之上,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主要以人(个体和团队)的精神创造力、技艺才能为动力的企业及其以数字化、网络化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价值的创造、传播和交易等活动,也包括运用文化创意和新技术提高传统文化产业附加值的活动。在外延上,构成数字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部门包括通信增值文化服务业、互联网文化服务业、文化和娱乐软件业、现代影视业、数字(网络)游戏业、动漫业、数字(网络)出版业等,同时还应当包括这些核心产业部门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和延伸的产业化形式。如数字动画与传统出版业的结合、现代影视与其他文化部门的融合等。

“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与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提出的“内容产业”的概念有某些相通之处。但是,“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内容产业”的概念的区别在于:其一,“内容产业”的概念主要关注的是数字类产品的文化内容,而我们使用“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既认同“内容”和“创意”对于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根源性意义,又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文化资源、文化创意的产业化具有的革命性作用;其二,与“内容产业”的概念把新、旧媒体截然分开不同,我们使用“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同时还强调数字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关联性、渗透性和融合性。

数字创意产业的基本构架和基本特征。根据上述数字创意产业的界说以及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实际,可以把数字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基本构架描述为:

从这一构架可见,数字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连接的方面:

数字创意产业是主要从事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文化、艺术、娱乐等信息的生产、传播、交换)的产业。与传统的物质制造业乃至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较,数字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最少,且具有可迅速和广泛传播的特征。数字创意产业的精神生产特征,决定了其产业链中决定性的环节在于人的创意或创新;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可迅速、广泛传播的特征,又是影响当代经济生活中人们的创意能够转化为产业的重要因素。

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数字创意产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基础。数字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要以一定的传统文化为背景或依托;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艺术创造活动为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根本上看,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于丰富和创造人们新的生活样式。

个人或团队的精神创造力、技艺才能是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源或动力。数字创意产业体现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它不仅依托于特定的文化资源,而且必须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以创新为立足点,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的超越;它不仅需要以个人或团队的精神文化创新为动力,而且需要以个人或团队的技术创新为动力。因此,缺少具有创意的人才或者缺乏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数字创意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进行的文化价值创造和增值活动,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为基本的技术平台的。而数字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电视、电影技术等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共同基础,同时,数字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强烈的网络传播特性和网络扩散的外部效应。因此,是否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是数字创意产业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标志性特征。

数字创意产业具有多产业融合的特征。数字创意产业是以多产业融合的企业集群为载体而实现价值创造、传播、交换和价值增值过程。这不仅因为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原先独立设计运营的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正通过各种方式趋于融合,由此使三类不同的业务、市场和产业也日趋相互渗透、融合,而且,由于文化本身是具有广泛的社会生活总体性的概念,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通过向传统文化产业渗透、扩展,形成两者的融合、共生,共同构成或延长了数字创意产业的产业链。

界定数字创意产业的根据和意义

我们认为,之所以需要提出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主要的根据和意义在于:

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的兴起,与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信息化、网络化之间的依存关系。美国《在线》杂志执行编辑凯文・凯利曾经指出?押“通讯是社会的基础,是文化的基础,是人文和个人认知的基础,是一切经济系统的基础。这就是网络如此了得的原因。通讯与文化及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讯技术改革远远超越了仅仅是一个产业部门的范畴。”通讯“在文化、技术和观念上震撼着我们生活的根基。”②凯利的这段论述,深入地揭示了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全面应用,改变和造就了人们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的诸环节和诸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没有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转型,没有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大众传播技术的推动,要实现文化创意的大规模产业化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数字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先导产业,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可以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虽然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是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③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是以大规模工业发展为核心,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社会发展目标,以无限制的能源、原材料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带来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宣告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的总危机。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新的产业群的崛起,使经济增长模式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其特点是以更少的物质资源消耗和更多的知识或智力的投入,获得高效的、更少负面影响的健康、持续的经济增长。从当代产业发展的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一种超越,而数字创意产业则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又一次超越。因此,以对数字创意产业的界定和认识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重点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提高其水平和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对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是考察一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的重要依据。信息化、网络化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数字化过程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当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④数字创意产业引领着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前锋,预示着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通过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更为准确地揭示该国家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方式,判断其文化创意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注释:

①周子琰、姜奇平:《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②〔美〕凯文・凯利:《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萧华敬、任平译,广州出版社,2000年。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篇3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99-02

一、创意和创新

创意源自于英文词汇“create”,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意”包含两层意思:(1)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2)提出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学术界对“创意”进行了多个视角的界定,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创意指由于价值的非异化特性,引起生产及组织的有机的复归。总之,创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能引起并指导实践活动。创意特殊就特殊在它是新颖性和原创性这两种属性的统一,缺少一个就不是创意。

创新与创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创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四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简言之,创新是实践活动,是通过已经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种手段。可见,创意强调的是思维和想法不是行动和结果,而创新强调的是执行和实践。所以创意是创新的开始,创新始于创意。

二、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1.文化产业。最初出现“文化产业”这一术语是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或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的定义成: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是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这四个特征的产品及其相关服务。美国主要是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一般只说“版权产业”。日本把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称之为“内容产业”。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颁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产业是指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集合。根据这个标准,把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尽管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不同,但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特征不变:第一,必须能够生产和销售,带来经济效益;第二,生产的是精神消费品,追求异质性与个性。所以,文化产业是生产、销售与人们精神消费商品相关的产业。

2.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作为英国的一项国家产业政策理念而诞生的。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在报告中指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是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行业。英国文化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人们如何从思想中创造金钱》一书中认为,创意产业是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这四个部门共同构建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澳大利亚学者斯图亚特·坎宁安在其论文《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含义》中认为,创意产业是一个相当新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论述范畴。它可以捕捉到大量新经济企业的动态,这是诸如艺术、媒体和文化产业等词汇所无法做到的。

中国最早关于创意产业的权威定义,出现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该规划明确“创意产业具体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几大类。随后,广州、深圳、重庆、西安等城市相继提出了自身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国内一些学者如胡晓鹏在其《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的解读和思考》中认为,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创意产业也是创新产业它在客观上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创意产业的边界将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富有创新度的任何产业。厉无畏在其《创意产业导论》一书中认为,凡是由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于创意产业,把以创意为核心增长要素的产业或缺少创意就无法生存的产业称为创意产业。尹宏在其《现代城市创意经济发展研究》中认为,创意产业是现代城市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生产创意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3.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台湾是最先使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其在2002年制定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中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随后,中国香港地区沿用了这一概念,并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进行大力的政策扶持。中国大陆最早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是在北京市的“十一五”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被描述为: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和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结合创造产值的过程。

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从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看,创意产业脱胎于文化产业。虽然文化要素是创意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文化产业也成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化产业决不等同于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更强调它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更重视文化的创意对其他产业的融合渗透,它比文化产业有更广泛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意产业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一种超越。有数据分析表明,目前以设计服务、咨询策划、软件研发等行业为代表的科技类创意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到整个创意产业销售收入的85%左右。创意产业主要是指创意要素起核心或主导作用的产业,而文化产业主要指文化内容要素起核心或主导作用的产业。创意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手段,同时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文化内容往往是创意的结晶,以创意为特征的文化原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2.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事实上,许多专家往往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作为可以互相替代的概念来使用,但它与文化产业不是简单的同义词,更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产品与传统文化产业中的产品存在区别,体现在其中的“创意”上,它们有与传统文化产业联系的地方,但不包含在其中;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上游,是对传统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重组,是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融通的产业概念。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更多地强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而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对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创意是其核心启动力。一些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行业或产业,比如电影院、书店、画店、印刷厂、大剧院、电视台、互联网等行业或产业,由于涉及原创的因素较少,只能归属于文化产业。但是,电影制片、出版、作画、文化演出、电视节目制作、动漫制作、互动游戏软件制作等等这些行业,具有原创性且能形成知识产权,故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3.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备原创性质,能够形成知识产权,从而具有创意产业的一般属性。相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文化价值、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意产业更为强调个人的创造力的实现。其实,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子范畴,是以创意产业中以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精神体验为本质特征的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感受,赋予一般产品以差异化的精神体验,从而获得超出物质形态的体验附加值、审美附加值、知识附加值等文化附加值。创意产业关注创意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利用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的创意,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创造差异化的、其他产品不能提供的新体验,包括物质体验和精神体验。由此可知,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非物质性。通过文化创意带来的差异化的精神体验与由科技创意带来的差异化物质体验相比,前者所能创造的产品价值增值的空间远远大于后者,因为一件产品物质体验的价值,即使用价值是有限的,而精神体验价值是无限的。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和奢侈品价格远离价值,产品承载的精神体验价值远大于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成为身份、地位和生活品质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张京成,李岱松,刘利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王齐国.张凌云.文化产业园区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3] 蒋三庚,张杰,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36.

[4] 曾磊,张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0,(5).

篇4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25日

一、前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和后工业时代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国外的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其发展。而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社会经济全方面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转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意产业的兴盛,开拓了创意产业新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与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尚没有达成一致,例如它在美国叫版权产业,在英国叫创意产业,在日本、德国、荷兰、韩国等国家叫文化产业。虽然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不同,但在内涵与外延上却有相似之处。

创意产业的萌芽最早出现于1912年,当时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使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上述两位学者虽明确了创意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创意产业”概念并对其做出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真正引起世界的关注源于英国“创意产业”的提出。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为了继续保持英国经济的增长,正式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即“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并将出版、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互动休闲游戏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以及时装设计在内的13种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

学者霍金斯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等4个部门共同构建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该定义大大扩展了创意产业概念原有的内涵,把以科学、工程或技术为基础的部门中所有以专利为基础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也囊括其中。

哈佛大学凯夫斯从文化经济学角度定义创意产业,并力图构建一门新的创意产业的文化经济学。他认为创意产业是那些提供与文化的、艺术的、娱乐的附加价值相联系的商品与服务的产业。按照凯夫斯的分类,创意产业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

此外,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探索和界定。如王缉慈从创意产业的主要来源出发,认为创意产业是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金元浦认为,创意产业是全球化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它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理论。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形成的有机整体。

迈克尔·波特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区域内由于产业集聚而出现的产业集群可以从三方面影响企业和区域的竞争: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产业的集聚程度大大增加,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集聚点的产业集聚现象。Landry(2000)提出了“创意城市”这一概念,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对城市环境引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外在影响提升的吸引力,从而“重塑城市形象”;二是催生城市内在布局优化的牵引力,从而“重绘城市”。另一个由产业集聚延伸出的概念是由Florida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提出的“创意阶层”。他认为,当具有新鲜想法的创意阶层以组织或区域的形式聚集时,价值和财富随即产生,这些资源就形成了区域的“决定性竞争优势”。Florida进一步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定义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群体,其核心是雇佣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建筑和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的人才来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或新的有独创性的内容。

(二)价值链理论。1985年,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及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其实,产业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而且也存在于不同企业的相互协作之中,特别是随着产业内部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不同企业围绕价值创造活动形成了相互协作的上下游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价值链。

刑华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是由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相关行业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发展领域,产业功能不断延伸,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过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

四、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研究

(一)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状况。作为全球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在政府引导下,英国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居全球首位。十多年来,英国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居全球之冠,并与金融业一起成为英国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据官方统计,过去10年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了93%。英国自1997年以来,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大大超过传统工业2.8%的增长率,是其他传统产业的3倍,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统计资料显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发展策略。

(二)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措施

1、完善法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命脉。为此,英国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和制度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1993年颁布《彩票法》,1996年颁布新的《广播电视法》,以及《著作权法》、《电影法》和《英国艺术组织的戏剧政策》等等,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持续繁荣。

2、科学规划,多头并举,大力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政府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近年来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政府积极的推动政策相契合。政府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等方面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在全社会的发展。

3、资金保障,重视人才。创意产业从业者多为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以个人工作室方式存在,资金是中小型创意企业创办与发展的关键。英国创意产业发展中往往会遇到缺少资金、研发投入不足、无力开拓海外市场等问题。因此,政府积极支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个人或业者,为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免埋没了许多创意构思及商机。

人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要靠对青少年的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视、开发和创意能力的培养。对青少年进行艺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五、结论及启示

(一)几点结论

1、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尚无统一确切的定义。虽然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文献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时间毕竟有限,许多研究还基本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整体比较零散。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

2、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目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范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各个国家的统计口径就存在很大差异,无法进行直接比较,更为重要的是,当政府在决定是否支持某一产业部门时,由于缺乏具体数据和统计资料而难以进行抉择,因此给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从本质上看,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积累为根基,对知识作为最具活力、最具价值创造力、最具可持续的生产要素的广泛认同,其核心是基于“创意”。

(二)对我国的启示

1、创意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国制造业的升级需要创意产业的推动。没有创意产业,制造业将永远是艰难的OEM(又叫定牌生产和贴牌生产)。英国的经验表明,创意产业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其次,创意产业在增加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意是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重要部分。另外,发展创意产业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因此能够有效地把商业、技术、创造和文化等要素融合成一个整体,使原有产业创意化,产业联动效应强,污染低,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英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创意产业事关一个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政府必须把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出面进行宏观规划和协调,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政策,方能引导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建军,葛宝琴.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9.

[2]侯晓雪.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概述[J].新闻传播,2009.9.

[3]约·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Howkins J..The CreativeEconomy:How PeopleMakeMoney from Ideas[M].London:Penguin,2002.13.

[6]Cave R.Creative Industries:Cont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 Press,2004.

[7]吴庆阳.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J].经济师,2010.8.

[8]王缉慈.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续)[J].前线,2006.4.

[9]徐延.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07.4.

[10]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l.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11]Landry,C.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2008.

[12]Florida,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Leisure,Community,and Everyday Life[M].New York:Basic Books,2003.

[1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4]邢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管理,2009.2.

[15]梁燕君.英国创意产业对我国的启示[J].中外企业文化,2009.10.

[16]林菊香.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0.

[17]李淑芳.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传媒产业,2010.6.

篇5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形成的有机整体。迈克尔·波特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区域内由于产业集聚而出现的产业集群可以从三方面影响企业和区域的竞争: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产业的集聚程度大大增加,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集聚点的产业集聚现象。Landry(2000)提出了“创意城市”这一概念,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对城市环境引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外在影响提升的吸引力,从而“重塑城市形象”;二是催生城市内在布局优化的牵引力,从而“重绘城市”。另一个由产业集聚延伸出的概念是由Florida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提出的“创意阶层”。他认为,当具有新鲜想法的创意阶层以组织或区域的形式聚集时,价值和财富随即产生,这些资源就形成了区域的“决定性竞争优势”。Florida进一步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定义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群体,其核心是雇佣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建筑和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的人才来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或新的有独创性的内容。

(二)价值链理论。

1985年,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及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其实,产业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而且也存在于不同企业的相互协作之中,特别是随着产业内部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不同企业围绕价值创造活动形成了相互协作的上下游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价值链。刑华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是由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相关行业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发展领域,产业功能不断延伸,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过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

二、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研究

(一)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状况。

作为全球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在政府引导下,英国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居全球首位。十多年来,英国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居全球之冠,并与金融业一起成为英国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据官方统计,过去10年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了93%。英国自1997年以来,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大大超过传统工业2.8%的增长率,是其他传统产业的3倍,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统计资料显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发展策略。

(二)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措施

1、完善法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命脉。为此,英国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和制度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1993年颁布《彩票法》,1996年颁布新的《广播电视法》,以及《著作权法》、《电影法》和《英国艺术组织的戏剧政策》等等,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持续繁荣。2、科学规划,多头并举,大力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政府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近年来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政府积极的推动政策相契合。政府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等方面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在全社会的发展。3、资金保障,重视人才。创意产业从业者多为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以个人工作室方式存在,资金是中小型创意企业创办与发展的关键。英国创意产业发展中往往会遇到缺少资金、研发投入不足、无力开拓海外市场等问题。因此,政府积极支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个人或业者,为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免埋没了许多创意构思及商机。人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要靠对青少年的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视、开发和创意能力的培养。对青少年进行艺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三、结论及启示

(一)几点结论

1、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尚无统一确切的定义。虽然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文献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时间毕竟有限,许多研究还基本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整体比较零散。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2、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目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范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各个国家的统计口径就存在很大差异,无法进行直接比较,更为重要的是,当政府在决定是否支持某一产业部门时,由于缺乏具体数据和统计资料而难以进行抉择,因此给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障碍。3、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从本质上看,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积累为根基,对知识作为最具活力、最具价值创造力、最具可持续的生产要素的广泛认同,其核心是基于“创意”。

篇6

首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是由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决定的。顾名思义,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包含“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层面。其中,核心是创意,精神导向是文化,支撑力量是科技创新。具体而言,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的最终成果是文化产品,它和艺术绘画作品的表达不一样。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远比一般产品复杂得多,因而其在风格特色上具有更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明显高于普通产品和服务模式[3]。文化不发展,城市就失去了灵魂。向广大民众提供以文化、艺术、精神娱乐为主的消费商品,可以提升大众的文化品味和鉴赏能力。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起到核心要素作用。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和发展者都是具有一定创意行为的自然人,他们以创意为前提[4]。单纯地将传统文化形式进行简单的拼凑与组合并不是创意,创意的重点是对文化资源要素进行创新和整合,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民众对“创意”的呼唤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创意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就是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创意是整个文化产业链的起点和核心,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精神文化的创新,更具备时代特征。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代表着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产业一词本是经济用语,文化产业与普通经济产业的差别之一便是生态化的机动就业形式。由于消费与生产的全民性特征,创意产业存在巨大的就业潜力和空间。从就业形势的大方向上来分析,传统产业的工作人员与文化创意产业人员的就业形态有着本质区别。脱离了传统形势的工业化就业模式,文化创意人才实行分散式就业,不以某发达区域为就业核心,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化的就业新局面。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不确定因素是由于在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大前提下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性所决定的。其中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风险高、受益高的特点,这与高科技产业类似。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高利润空间中必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也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这种不确定性给自身增添了无穷魅力。

在经济发展形式日益多元化的当代社会,文化娱乐生活及其相关消费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以文化、艺术相互结合而开发出来的创意商品逐渐走出地区范围,成为走出国界、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新兴创意产品,甚至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爆发点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在文化创意产业下对凤阳凤画的发展

在经济、技术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将艺术与经济密切结合的创意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大的产业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凤阳凤画作为一种极有潜力的文化资源,应该探索出自己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笔者对凤阳凤画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如下几点设想,以便为凤阳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

(一)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协调机制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朝阳产业,也是一种风险产业,它需要政府主导为文化创意产业和凤阳凤画的发展创造一个合理稳定、良好势态的积极空间。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动力就是良好的政策。因此,政策扶持是它能够实现良好发展的前提。政府需要发挥不同的引导、服务和协调作用,充分认识凤画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与创造力,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与凤阳凤画的协调作用。由政府引领相关社会力量和企业,通过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不断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设置文化创意产业与凤画的互联机构,对资源进行整合,对推进凤阳凤画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可以组织创意凤画协会和促进中心等来扶持凤画的发展。

(二)鼓励发展多种凤画产业形式,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鼓励凤画形态的多样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能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民间传统文化附加值的提高以及发展也是有利的。近年来凤画产品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还需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加大凤画与文化创意的链接,打破传统模式,将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依托凤阳地区资源,打造新颖且有文化底蕴的产品。建立相关的中介机构,提供展示及交易的平台,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优势。创新能力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吸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经济人加入到凤画产业中来,并且与凤画的传承人紧密结合,走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篇7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市依托深厚的草原文化和昭君文化为底蕴,按照“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魄”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之路,已取得可喜成绩。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将十分有利于呼市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并提高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文化大市建设进程。

一、要以崭新的视角认识创意产业的内涵和意义

(一)创意产业是新概念新理念

创意产业简单地说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化。它是一种在全球化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创意产业还被理解为内容产业、核心产业、智力产业、思想产业、版权产业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创意产业的内涵。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首先。创意产业不再简单地囿于过去的传统文化产业,它是适应新产业形态的概括、总结和发展。它是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市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群。英国提出13类创意产业类型,主要包括新生的产业类型,如动漫、游戏、数字艺术、软件设计、手机增值文化产品、也包括电影、电视、服装设计等传统类型,但内涵已大大变化。其次。创意产业的新理念在于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英国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就力图把文化产业扩大到相关的制造业。通过“越界”。打破二、三产业原有界限,使二产三产化、创意化、高端化、增值服务化,通过“越界”,寻找、提升和融合制造业的新的增长点。开拓艺术型、精神型、知识型、心理型、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的新的产业增长模式,培育新的消费市场。第三,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强辐射性、灵活性、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等特点。第四、值得提出的是,尽管几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创意或创造性,但在传统的行业或领域中,创意或创造性不处于产品的核心地位,而创意产业其创意或创造性处于产品的核心地位。创意或创造性还决定着产业的性质、管理和操作。创意产业尽管十分推崇个人创意,但它又不同于艺术家的作品完全由个人独立完成。创意产品必须由创意策划、技术制作、传播操作、管理协调、商品销售等多方合作才能最终完成。

(二)发展创意产业的意义

1 创意产业能促进经济增长。比尔・盖茨说过“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难以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好的创意,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知名度,创意衍生出无数新产品。能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 创意产业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独立的产业形式存在,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是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式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形式拉长产业的生命周期。从而拉长了产业的价值链。

3 创意产业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创意产业多以中小企业或个人创意工作室的形式出现,为人们自主创业提供了渠道。创意产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范围很广,产业链很长,能容纳大量就业人口。

4 创意产业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意产业代表着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创意产业是高附加值、低能耗、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绿色产业,是时尚畅销消费品的生产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盈利空间非常大。发展创意产业可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而给城市资源供应带来的压力。从国内外情况看。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城市复兴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城市会出现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意产业中心或园区,这些城市市场发育完善、政府管理透明、法制健全、文化氛围自由、居住环境良好,创意产业与城市整体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引领新经济发展潮流的、极具竞争力的城市。

二、呼和浩特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和存在问题

(一)呼和浩特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1 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呼市地处内蒙古大草原中部。是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是中国文化三大主源之一,草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蒙古素有“歌乡舞海”之美誉,民族艺术独具特色。呼市是“中国乳都”、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或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等都显示了呼市的悠久历史,昭君出塞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深厚的草原文化、悠久的建城历史。鲜明的民族艺术为呼市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同全国其它城市相比,草原民族文化资源是呼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最大优势。

2 科技文教信息资源丰富。呼市是国家科教兴市试点城市。2006年又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现拥有科研机构上百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0万人。

3 文化产业初具规模。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市加强了文化大市建设进程。以草原文化为底蕴、以昭君文化为特色。积极发展现代都市文化,初步形成政府引导、民间投资、社会协办、企业经营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建立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发展了教育培训、传媒广告、旅游、民族工艺、文体娱乐等文化产业。成功举办了八届昭君艺术节。以及中国草原文化节、中国西部文博会等,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六大新兴支柱产业。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000美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2.4%。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文化特色功能、城市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呼和浩特发展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1 全社会包括决策层仍然缺乏对创意产业这一新概念新理念的认识,更缺乏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

2 创意产业发展存在体制。政府缺乏对创意产业进行指导的专门机构或组织,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还没有完全从办文化事业的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各部门缺乏协调。因此,文化资源分配缺乏有效整合和集聚。

3 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而新兴创意产业比重较低。创意产业类型少、产业链短、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缺乏著名品牌。

4 对草原民族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的开发性研究不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一样,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作才能够成为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品。没有开发性研究,没有创新,文化资源不能转化成为创意产品。

5 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保障体系。对创意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政策引导和项目咨询评估;与创意产业相关密切的IT产业和轻纺工业不够发达。

6 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传媒艺术类院校专业缺乏创意教育,创意人才十分缺乏,特别是缺乏创意产业领军人物。

三、呼和浩特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

(一)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

要在学术界、教育界、经济界、文化界及政府开展创意产业理论研讨。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内涵、发展规律、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社会调查,积极探索呼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本土模式。

(二)出台创意产业规划

要根据自身特点,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科学规划,确定呼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产业政策、划分产业类型、明确发展重点、布局创意产业园区。

(三)加强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要摸清家底。对呼市地区现有文化教育事业和产业相关人才予以统计,掌握呼市创意人才队伍现状,建立创意人才库,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第二,要注重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创意人才到呼市来发展创意产业。第三,要加强教育培训。要以新的观念和理念加强学校创意教育和社会创意培训工作,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当前。重点是既要培养懂创意的专业人才,又要培养有较高创新意识和文化品味、懂市场运作、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要有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要有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保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外贸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尊重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

要有一批创意产业园区。同其他产业一样,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呈集聚现象。集聚可共享资源、形成市场规模、扩大市场影响、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扩大。

要有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服务为保障。要充分发挥其在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促进各产业链的渠道畅通。呼市要组建一个非赢利性的协会并培育中介组织,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服务。

(五)找准市场定位,不断开发产业内容

篇8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概念,它缘起于社会产业的高度市场化,科技力量在各个领域的深层渗透也加速推进了这一产业的发生与发展。它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在自身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同其他产业发生着深刻、广泛与复杂的联系。小到一个行业结构的调整,大到一个国家经济的运行,都与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1.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

有人将文化创意产业简称为创意产业,这种称呼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是正确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英国最早提出了“Culture Industry”,随后,这一概念迅速传遍已经发展或是有意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在几年的时间内就被全球所接受,并纳入到各自国家的发展产业之中。我国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是上海,随后,北京、香港、台湾开始接受。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源于个体创造力或文化积累、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并促使整个行业的提升”。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多个产业领域落地开花,很多行业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重视并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最早加入这一产业的是电影、电视、广播、音乐等视觉听觉艺术,他们一改循规蹈矩的模式,将文化创业运用的风生水起,为其他行业的加入打出了成功的范本。

2.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是文化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这与其国情和特殊的发展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早在上世纪40年代国外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时,我国尚未萌发产业意识。文化被认为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直到本世纪初,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才将文化定义为产业,并将其作出具体的细分。主体层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包含了一切视觉、听觉文化事业和出版传媒事业;层是文化产业的延伸部分,包括了互联网文化、线上线下服务、其他休闲交往方式等等;相关层看似离核心最为遥远,但是其发展潜力最大,包括一切文化产业用品的生产、制造与销售。

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化产业基本等同于文化产出,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大众提供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悄然对产业结构发生着优化的影响。

3.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支持是数字技术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提法本身就包含了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文化与创意。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常常是本质保护,形式上矛盾。这使得文化或多少受到限制,在传统中面临消亡。创意产业试图用新的技术去扭转这个局面,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在早已发展成熟的传统产业中注入数字技术。从新整合与挖掘传统产业的深层含义,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欧盟“INFO2000计划”中,内容产业的范围非常广大,一切可以传播的信息与内容都囊括其中。纸媒、网媒、APP被数字技术包装成为高度商品化的东西被大众所消费。这种被称为内容产品的产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人们交往与沟通的方式,而这一切皆源于数字技术和各种“文化资源”的融合。可以说,是数字内容赋予了文化创意产业新的时代内涵。

4.文化创意产业是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或者说,让她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它极大压缩了以往高新技术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中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如果文化创意产业不能够很快的予以转化,那也就不能称其为创意,它深入渗透,优化调整发展而来的经济模式。知识与经济都在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也都在重视人力资源方面不分伯仲,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经济运行新模式。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

1.文化创意产业助推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强大的渗透与融合功能,它打破了传统的行业限制,将科学、研发、制造、服务、销售全部融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加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品档次上也提高了一个台阶,使产业结构的优化不再是一句空口号,只有产业结构优化到位,产业升级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各个产业的主动融合,也使得发展需要的资源更为集中,用最少的成本可以办成更多的事情,走一条高能低耗的发展道路,打破传统产业的桎梏,破除升级改造可能带来的技术停滞困境。

文化创意产业中,主要是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比较大,因此,传统产业经营要素会不断被丰富,形成对产品的技术、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等等硬件方面的渗透;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又更侧重于文化与观念的影响,会在传统行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之中更加重视企业、品牌与产品的含金量,不断增加文化比重,提高行业竞争的软实力,形成对传统产业在“软实力”上的整合与提升。

基于这样的前提,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不单单是在生产要素、生产效率上做文章了,还要在资源的利用与配置上创建机制,发挥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持久、全面而深入的积极作用。

2.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其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文化意产业是这样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发生作用的: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尚不发达时,人们受到来自于产品的影响与制约,而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发达到一定程度时,自我意识和思想就开始发生作用。我们正是处于这种物质高度发达且持续加速的阶段,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发生作用,同时引导并创造出新的需求,培育出新的需求模式,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起到的作用远超于一般想象。它把生产要素与大众需求直接联系在一起,减少一切中间环节可能带来的干扰。为此,重视生产过程中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抓住大众需求,保持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当今产业早已摆脱了资源配置的困窘之态,消费者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企业的给予,要想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大力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不同的产业之间内部投入与外部产出的关系都不一样,但是要想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一定是第一位的,理想的产业结构,应当是每个产业所需要的投入都能得到充分满足,而产出又刚好能满足其他产业的投入和最终消费的需求,没有不足也不过剩。最终,产业结构的优化会使得经济格局成为恰好和适宜的,人们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消费者的需求完全可以改组产业的结构,甚至带领新的模式的发生与出现,所谓的蝴蝶效应,在经济结构产业格局的优化与升级上同样是有效用的。

3.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会重新调整中心城市的发展格局

中心城市在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丰富,这也使得它可以吸引到相对丰富的文化要素,并将其紧紧附着于自身,把文化创意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并推动新的生活方式,引导新的文化现象,培育新的文化习俗。中心城市承担了文化制高点的作用,也就必须要承担传播与辐射的作用,中心城市以强势之姿深入到非中心城市,添补文化“洼地”,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在二三线城市的影响力。因此,中心城市的作用无可取代。

中心城市具备强大的组织、协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能力,可以把创意人才、信息、资金和创新意识等相关的资源集中起来,构成众多独立又相关的文化创意企业,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为一个比较稳定的组织,共同协调组织发展,使城市获得全面而深入的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协调和管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还相对落后,如果这一制度不相应的跟上的话,很可能造成创业企业的早夭。

另外,中心城市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积淀已久的社会形象。它使得文化创意产品从精神层面上满足消费者成为一种可能。因此,也就更加看重这张名片。在中心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把打造一个三位一体的系统,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企业紧密叠加在城市的大伞之下,形成无可取代的资源优势。特别提出的是,中心城市要善于运用这些资源,给自己的城市制造一行独特的名片,不要搞千城一面,这本身也是在倡导文化创意。

4.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产业结构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产业链条的建立,一个发育良好的产业链包括了原料供应、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品牌建设、销售网络、市场开发等一系列市场行为的。城市的出现本身就是工业化的结果,而城市的发展必将带动工业化的深入,因此制造行业所依赖的公共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交通通讯、人力资源等都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行重新洗牌。文化创意产业体现的是智力资源的多寡,是教育事业发展程度的最好检验,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所以以人才为基准去进行企业建设,这条路是正确的。更何况,没有长时间的改造,人才的积累是不可能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人才建设应该是与企业的品牌塑造同步进行的,它需要国家、所在城市、企业三方共同发力,尤其要耐得住长时间内都没有实际成效的现实,要相信培育的过程虽然很难,但一旦体制成熟,机制完善,其所发挥的长效机制是谁也不能取代的。而其形成的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其他城市、企业难以赶超,最终形成强大的、稳固的市场垄断,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此优化的产业结构,会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发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内涵O为丰富,外延极为广泛的趋势性产业,其与产业之间紧密的关联性,对产业结构产生的深刻影响,最终会体现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从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鲍枫,沈颂东.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与集聚水平的关系分析[J].当代传播,2013(01).

[2]刘学文,王铁军,鲍枫.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设计教育[J].文艺争鸣,2012(10).

[3]熊澄宇.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J].求是,2012(07).

[4]方立峰,王颖晖.文化产业生态位内涵与空间格局构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2).

[5]张炜,姚海棠.试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J].北京社会科学,2011(03).

[6]张济荣,张梦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贡献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5).

[7]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篇9

一、前言

在充满创意遐想与活力色彩的21世纪,广告、创意、文化已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产业形态也随即诞生。这是一种智能创造产值与知识使用相结合的创意过程,它把抽象意义的文化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倾注知识的变化性与原创性内容,与经济联系起来发挥产业功能,而广告正是文化创意产业对各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下不可或缺的传播纽带。广告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由产业萌芽期走向产业发展期,产业规模巨大,种类繁多,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大力推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狭义的文化到文化和经济的相互融合文化产业,再发展到地方化或者全球化的创意产业新领域。尽管各个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都没有统一的界定范围,但对于广告产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却已达成共识。

广告自身拥有文化创意产业所具备的属性和特质。运用媒介技术和艺术创意挖掘其产品背后的文化联系。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拓宽产品新渠道,开发新市场,使其衍生出新的价值,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利用广告将文化与产品联系在一起,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建立产品品类差异化,在提高产品知名度与品牌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对消费者观念及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其购买行为决策、购后体验等。在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背景下,广告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使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财富转变为物质经济财富。

二、从创意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凯夫斯认为,“创意产业是提供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和玩具”。另一位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自己的法律实体和管理机构,每一类都产生于保护不同种类的创造性产品的愿望,每种法律的保护力量粗略地与我上述所列顺序相对应。①

文化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三种角度对其进行理解:首先,我们从狭义层面将文化理解为“艺术”,如绘画、舞蹈、摄影、表演等运用“意识”来指导并完成的工作,这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其次,在社会学或人类学框架下,文化用来描述群体所享有的信仰、态度、价值、习俗以及实践。斯罗索比在他的著作《文化经济学》中对文化的定义“由一群人完成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产品起到对人们启迪或教育的作用,这里文化被用作形容词,如文化产业、文化部门、文化产品等[1]。

从斯罗索比的定义开始,文化就已经有了经济学的意义,文化产业也变成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它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文化的生产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或共同价值的创造层面,而是形成了整个的文化生产的产业链。比如在摄影行业,摄影作品不仅由摄影师独立完成,而要经过摄影师对模特的创意拍摄,广告媒体的宣传包装,平面设计人员的技术制作,营销人员的推广销售,经济人公司的管理协调等多个环节才能进入最终的消费市场。再比如文化旅游业,且已不再停留在对某一种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内涵的挖掘方面,而是通过对文化的诠释来带动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也不仅是单一的收门票渠道,还包括广告媒体业务宣传,旅游推介过程中摄像摄影行业的发展,旅游图片书籍的出版发行行业,各类相关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宾馆、餐厅、运输、零售等行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中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是一个更长的产业链条。

无论从政策还是学术的角度,相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创意产业是是相对比较新的领域。狭义的文化产业可以说就是艺术产业,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将电视、电影、商业广播列入文化产业。90年代,新经济的兴起ICT和产业部门的繁荣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密切结合利用新技术改变了消费者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创意产业往往是地方化或者全球化的,很多西方国家重要出口产品也都包括创意产品。2007年美国出口的视听产品仅次于食品业和航空业;1998年,英国出口最大的单项为与辣妹相关的产品;1996年对英国钢铁工业国际收支作出的贡献还没有英国的摇滚音乐家所作贡献大;而在格拉斯哥等欧洲文化之都的创造过程中,每个城市都体现了其强烈的地方化风格。[2]

其实概括来说创意产业主要指以创意要素为核心或创意要素起主要导向作用的产业。而文化产业是主要以文化内容要素为主要核心起主要导向作用的产业。同时,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创意的结晶也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所以说以创意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内容原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把抽象意义的文化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产业”。这就是要在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倾注知识的变化性与原创性内容,将它和经济联系起来,发挥出其产业功能,这也是一种智能创造产值与使用知识相结合的创意过程。

三、广告与文化创意产业之关系

广告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香港曾经被誉为亚洲广告之都,同时也被誉为亚洲创意之都。2002年,香港的广告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其创意产业中的就业人数排名第三,并且也是香港最大输出项目②。2008年,英国的创意产业GVA总产值是59,100百万英镑,其广告产业的GVA是7,800百万英镑,是仅次于软件及电子出版和出版产业的第三大创意产业。2010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有182,100家企业,其中广告业有14,800家企业,在所有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中也是排在第三位。③所以说,广告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的构成部分,而且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广告自身就拥有文化创意产业所具备的属性和特质。它们有以下三点共通之处:第一,广告能够为产品进行宣传,带来最大化文化附加价值,并且广告产业本身也是高附加值的产业之一,它能将不同产业与自身联系在一起,巩固产业模式;第二,创意是广告的核心所在,一则好的广告可以增加品牌知名度,所以广告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注重创意;第三,广告传播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它能够有效地将文化与广告产品结合在一起,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建立品类差异化,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的的同时,也能对消费者产生一定影响,包括行为举止、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如今,广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信息来源,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消费者的行为。以广告为载体的广告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创意产业。广告作为中介和内容供应商的双重角色,运用媒介技术和艺术创意挖掘其产品背后的文化联系,拓宽产品新渠道,开发新市场,并使其衍生出新的价值,提升产品盈利空间。但相对于作为内容生产商而存在传统的产业,如音乐、电影、出版、设计等而言,他们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也借助于广告等其他营销方式进行信息传播。评价广告作品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正是其核心创意为品牌或产品带来的销售力的高低,广告不仅本身具有解读价值,同时也为所服务的品牌或产品提升文化价值,扩大品牌影响力。比如主营休闲服装的服装服饰品牌贝纳通,通过大胆、创意、时尚的广告传播将品牌的叛逆、前卫、潮流等个性诠释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了广告的特点之一――艺术创造。再如当年“穿海赛威衬衫的男人”指挥音乐会、驾驶拖拉机、参加贵族的社交活动、开名牌汽车、购买梵高的名画等等。大卫奥格威的通过一个戴眼罩的男人的创意,将这个“默默无闻”的衬衫扬名四海。

四、文化创意产业对广告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是广告产业。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由产业萌芽期走向产业发展期。创意产业规模巨大,种类繁多,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大力支持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CITF(1998)2001)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活动。它通常包括13个大类,主要有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3]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在英国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本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上与国外的创意产业的基本概念相一致。美国人一般倾向认为创意产业是主要生产和分配艺术品,并对其进行营销。这一层面上,他们在认为创意产业行业组成的核心是艺术,包括非盈利的博物馆、交响乐、和广告、剧院、建筑等。尽管目前各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或者说创意产业都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界定,但对于广告产业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组成这一点却都有目共睹。

五、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而广告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更具有渗透性。它将文化创意推向新的高度,使其与其它产业部门相互配合、融合,为中国的经济贡献了一条促进产业的升级重要的路径。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大多产业都已经与文化创意形成固定搭配,并以广告形式提升产品及品牌附加价值,创造独家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广告传播的专业技术方法和创意理念被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需要以广告来进行信息新传播,产品新升级,文化缺少创意就如广告缺少创意最终导致产品或品牌失去生命活力。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应融入广告创意的思维和创新的技术方法,实现“旧元素新组合”,真正实现跨度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新经济增长点,开拓发展知识型、创新性、艺术型、休闲娱乐型的文化产品,“秀”出品牌新高度。在开拓新的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同时,也要相应培养新的消费群体,以形成固定的产业链来进行广告信息的推送,在塑造文化产品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广告在某种程度上使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财富转变为物质经济财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策划、品牌战略以及品牌效益和建设等都需要以品牌文化为中心最终创造品牌价值,广告在这样一个视觉消费、注意力资源又相对短缺的年代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广告塑造品牌文化、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并强化与消费群体的交流,在促进产业不断升级更新的重要路径中变为形式创新、想法创意、产品富有活力的新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创意化,广告产业化的新型产业高端链。(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注释:

① 刘泓,袁勇麟.文化创意产业十五讲[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②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③ 李向民,王晨.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篇10

在亚洲,新加坡政府也在2000年推出自己的跨世纪文化发展战略,开始加大对文化领域投入,2002年又公布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以推动文化产业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发展。新加坡政府希望到2012年创意产业的增加值能提高到6%,并树立起“新亚洲创意中心”的声誉。

近年来,韩国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发掘各种类型的文化内容,如动画、漫画、移动内容、音像等,从这些内容的策划到制作、流通、吸引投资及出口,提供全面服务。韩国还在文化产业振兴院孵化本部大楼的七、八、九楼安排了企业孵化器,通过风险资金间接安置了80余家小企业进行孵化。

从全球范围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各式各样的模式,具有市场与政府、公共力量相结合的特点。

“创意产业”还是舶来品

说到创意,不能不让我们想到深圳创维集团。创维集团成立于1988年,经过近20年奋斗,创维已成长为蜚声国际的中国家电巨子,2006年集团年销售额达125.6亿港元,出口额持续9年居全国领先行列,成功挺进世界彩电十大品牌之列,成为中国电子百强名列第16位的优秀企业。作为连续六年深圳市纳税大户,截至2006年度,已累计向国家缴纳各项税金超过30亿余元,累计向社会各界捐助8000多万元,扶持500多家配套企业,解决约10万人就业。曾几何时,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说:“我给自己的企业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创维’,意思是‘创造新思维’。”

时至今日,创造新思维的提法并没有过时,而且越发显得具体和深刻。科技创新已行走很多年了,当下的自主创新更是我们要牢记的,必须矢志不渝。如今的科技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环境的问题如影随形,全世界也不断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家经济再次腾飞。于是,实现科技的多元化战略,把科技“双刃剑”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寻求新的科技产业增长点便成为必须。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是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据此可以知道,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中,使之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功能。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与创意产业(Cultur-Industry),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极为相近。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提法是创意产业。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影响了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有意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地被全球接受,略作调整后采用。上海也接受了这一提法,出台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而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除了北京外,目前还只有台湾和香港。香港最初使用的是创意产业,在2005年将其改称为文化创意创业。

英国的创意产业包括13个行业: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美国也将创意产业分为6类:文化艺术、音乐唱片、出版业、影视业、传媒业、网络服务业。新加坡将创意产业分为3大类13个行业。第1类艺术与文化:摄影、表演及视觉艺术、艺术品与古董买卖、手工艺品;第2类设计:软件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产品及服装设计;第3类媒体:出版、广播、数字媒体、电影。

我国台湾创意产业也包括相类似的13个产业: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创意生活产业、建筑设计产业。2002年,台湾借鉴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其定义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

“文化”与“创意”不分家

实质上,文化产业的概念是创意产业的前身。

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和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提出了文化产业范畴,但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差异大,作为产业分类概念,文化产业没有统一内涵标准。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2004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二是文化产业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是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内涵界定的角度不同。我国文化产业主要从产出的角度、从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精神文化性质着眼,只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服务于个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还服务于生产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经济发展中提升产业结构的要求,明显突出“生产业”的性质。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又郑重提出了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的概念。

几年后,英国首相布莱尔又提出Creativ-Industry的新概念。直译为创造型产业,新加坡开始译成创意产业,甚为确切。英国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给“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做出了如下定义:创意产业就是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形成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文化产业更为广泛;文化创意产业又高于传统文化产业。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它是文化产业中真正创造巨额价值的部分。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

一直以来,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的薄弱产业,一方面受制于文化本身的特征;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观点认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领域,它不与经济直接挂钩。有文化界名人一直称道,文化不能被称之为产业化,就像教育不能产业化一样,文化要远离市场经济的影响。否则,文化会带上商业化的特征,迷失在荒原。前些年周汝昌先生提出了一种说法:《红楼梦》的研究是不能被普及的,这项研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有些人却因此而成名。其义在说明学术研究可能走失了方向。在此,我们不去深入探讨。而随着我国多年来的积极进取和默默追寻,我国的文化产业的现状是:出现了勃勃生机,也越发和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国家接轨。

从外延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比较接近,与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相比较,主要差别有三点:一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包括整个设计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在设计业方面只包括“工艺美术设计服务,美术图案设计服务,展台设计服务,其他与文化有关的设计服务”,而不包括“工业产品设计服务,包装装潢设计服务,模型设计服务,其他专业设计服务”;二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不包括旅游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则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中包括“旅游文化服务”;三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文化服务”中还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数字内容产业是创意产业的新内涵

创意产业发展到今天,已具有了新特征,数字内容产业赋予了创意产业新的内涵。

创意产业本质上是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的产业。除了因高新技术而诞生的新兴产业外,创意产业中的大多数产业早已有之,只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这些产业所共同拥有的特性得到政府和企业、社会的格外关注,而被集合在一起重新命名。因高新技术而诞生的新兴产业,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内容产业。

在欧盟“INFO2000计划”中,把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y)的主体定义为“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内容产业的范围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书籍、杂志等),音响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响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用以消费的各种软件等。这与1997年颁布的“北美产业分类标准(NA-ICS)”中信息产业的范围基本吻合。

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其产品具有的精神内涵,即内容。形式各异、内涵多样的文化产品因其内容而有价值,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内容产品。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内容产品生产、传播和消费上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内容产品的生产能力,形成了数字内容产业,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内容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融会重铸,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产业,赋予了文化创意产业时代内涵,而此时的文化创意概念才真正走向大融合。

篇11

深入探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向对发展制造业的国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创意产业由经济、文化、技术等构成。它是科技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最顶尖的阶段。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部分,具有特殊的地位,产业的性质取决于创意部分,并且它能把握产业的管理与运作模式。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述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通过人类的知识、灵感、技能,和艺术有机结合,对文化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再生的过程,以满足人类感性和理性需求的产业。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再不是传统文化产业再现,文化创意产业概括、总结了新时代的产业表现形式。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

随着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慢慢形成现在的文化,同时也体现出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西方文化,但也辩证着我们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所以它一定有存在的价值。

如果说文化创意的发展是以产业化的方式来进行的话,那么它一定可以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文化不是重点而是经济效益。民族文化和精神应该是我们发展的核心,而不是经济发展。新一代的人有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现在的文化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多元性,被保留下来的文化越来越少,我们能给后代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有多少呢?只有孕育出真正富有中国文化的产业,才能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文化产业取得最大的商业价值。

三、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别

从不同角度观察,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有着很多相似处,许多人误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文化产业的另一种说法。文化创意产业不是传统国民经济统计意义上的产业概念,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于新技术条件之下,是对产业链的分解重组,渗透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关键是创意,只是因为文化产业中的创意性活动更直接、更密集,才使得各国在沿用传统的产业分类概念界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时,将许多属于文化产业范围的完整产业包含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仍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1.文化产业的分类与特点

文化产业的主体投机经营均是以市场化为主导的,为了人们的文化需求而提供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较大商业活动的集合体。因此,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应当有:文化产品、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这些都属于文化产业的范围;文化产业可以辐射到如下的项目:设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被称为文化产业的附属项目。其具有的特点是,使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以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核心,创意的转化过程就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生过程;文化价值转化与商业价值的协作紧密相连。创造以经营利润为核心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文化产业核心涉及具体行业,主要包括图书出版、音像制品、电影电视、广告艺术业、报纸杂志等,其产业是旅游业、体育娱乐业、会展业和网络传媒业等。

2.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1)集群化、集约化与规模化。简单地说就是将产业扩大化,只有规模扩大了,才可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同时使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把产业再细化。

(2)经济、文化、技术等集合体就是创意产业,它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能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3)产品多样化和交融化。为了降低创意成本,产品必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即把一个产品创意融入另一个产品中就是产品交融化。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或创造性在当代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它决定了产业的性质,并决定了产业的管理与运作模式。

现如今,人们很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其巨大的经济利润是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各个国家发展的产业范围不同。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范围是:网络、计算机服务、软件设计、广播电视传媒、新闻编辑与出版、广告设计、文化艺术、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等9类。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广告设计业音乐、建筑、工艺品、出版、广播、时尚设计业、表演艺术、软件、电视、电影业等13余种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