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精益生产优化

精益生产优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5 09:22: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精益生产优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精益生产优化

篇1

0 引言

学习和借鉴已有的先进制造模式是现阶段中国制造企业提高生产运营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已涌现出不少先进制造模式,如计算机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敏捷制造等,源于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孙林岩等[1]在分析了精益生产与其它先进制造模式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精益生产是实施各种先进制造模式的基础,如果企业没有较好的完成精益生产的转变,那么实施各种先进制造模式时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在生产布局方面,与大批量生产常采用直线型流水线不同的是,精益生产方式常采用U 型流水线设计,合理的U 型布局是实现准时化生产、均衡生产、一个流生产、少人化生产的重要基础。精益生产方式下的U型布局有很多优势[2]:入口和出口一致有利于实现拉动生产;拉近了工作站间距离,缩短了员工作业行走范围,减少了物料搬运浪费,有利于实现一人多机作业;U型线的中间区域成为共享区域[3],便于员工之间进行学习、交流和互助;作业分派组合方式更多,具有更强的分派柔性,当市场需求变化时可灵活的增加或减少员工数量从而快速响应外部需求的变化,实现“少人化生产”。在人工费用越来越高、“用工荒”频现的今天,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削减作业人数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精益生产的概念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TPS)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效有益,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和方式。[4]

詹姆斯・P・沃麦克等[5]对精益生产的定义是:顾客需求拉动生产,以消灭浪费和快速反应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运作效益和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其核心就是精简,通过消除或减少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中一切不产生价值的活动,缩短对客户的反应周期,快速实现客户价值和企业内部增值。

精益管理要求企业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2 K公司生产线设备布局及价值流分析

K公司是汽车发动机活塞的制造加工企业,年产量总数在2400万左右,主要的工艺路线:

原材料入库熔炼除气浇注热处理机加工检验清洗石墨固化阳极氧化装配包装出库发运。

由于熔炼、除气、浇注、热处理的生产属于热加工,工艺比较特殊,并且在热处理后建立毛坯半成品仓库作为中间存储库存,因此不列入本文分析内容。如表1所示是K公司二期活塞生产加工工序表。

与活塞生产加工工序相对应的设备布局图如图1所示,工艺过程和物流形式将整个工艺链分割成了三个生产相对独立的区域:机加工生产线,清洗固化表面处理工序以及检验装配包装区域。

依据精益生产理念对该生产线进行,其存在的缺点如下:

(1)生产线人员配置较多;

(2)生产线平衡率低;

(3)有中间库存积压,清洗固化室瓶颈工序会造成大量在制品,占用库存资金,占用场地;

(4)有批量事故的风险;

(5)需要通过加班完成客户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生产线中各道序的生产节拍和工序间的约束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对现场的生产线进行布局研究,生产线的平衡、精益理念以及U型布局的方法,对生产布局进行改善,减少生产人员,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提高效率。

以EA211产品为例绘制K公司当前价值流图,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从产品当前价值流图中可以看出,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总共经过13个工序。为了提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从生产线中识别主要的浪费和瓶颈,使产品总体增值的过程向预期的目标发展,避免时间、人员、物料、质量的浪费。通过对K公司生产线的价值流图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在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有:

(1)生产线中存在着瓶颈工序,整个生产链的生产节拍和客户需求的节拍不相符,我们将生产线的各道序的节拍与客户的需求节拍进行了时间对比,从中来确认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

(2)由于机加工生产线和表面处理间的生产工序时间差异以及瓶颈工序的产能浪费,造成在清洗前有在制品库存,检验和装配间的产品换型造成在制品库存积压,并造成场地有200m2的面积浪费。直接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且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取料和等待以及走动的时间浪费即生产过程中的不增值时间。

3 K公司生产线设备布局优化

3.1 K公司生产线优化方案

K公司生产线优化内容以减少生产工序中的浪费、减少库存、解放生产线的瓶颈工序作为主要的改善方向。目的是对生产线的循环时间、瓶颈工序产能、产品合格率等一系列影响生产线生产能力的要素进行优化,来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考虑生产的成本,其中包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生产线各工序时间的平衡,将生产的过程做到最精益。

(1)解放瓶颈工序产能。针对整个生产链中的每个工序进行分类研究,改进生产流程,将检验工序放到清洗工序前,直接将缺陷不良品隔离,避免浪费清洗设备和固化设备的生产产能,提高整个生产线的一次合格率,达到消除生产瓶颈的目的。

(2)合并工序,定义工作站数。对每个工序的节拍进行平衡合并,明确工作站的数量,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达到减少人员使用和生产链平衡的目的。

3.2 生产线工序合并

生产线各工序并行设备有以下特性:

(1)工序内各并行机床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只是在更换工件上;

(2)工序内各并行机床的自动工作时间远大于手动操作时间。

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工序内设备中采用多机床管理方式,这样有利于员工充分利用工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生产线工序合并成工作站如表2所示。

通过对K公司的价值流图分析和生产节拍的平衡,进行生产线的工艺改善,以及对生产线的工作站数进行合理的工序合并和定义,可以达到如下结果:

(1)通过工艺的改善,将尺寸检验的工序直接放在了清洗之前,释放了瓶颈产能的清洗工序和石墨固化工序,避免瓶颈工序生产后道序将发现的缺陷产品活塞,可节约5%的生产产能;

(2)通过尺寸检验工序的前移,并使用在线SPC功能,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出现任何一个尺寸测量异常点,可以直接反馈到生产线进行及时调整,避免批量质量问题的产生,同时能够大大降低生产线的废品率,预计将由原来的5%下降到1%;

(3)通过对整个生产线的工序分类和工作站的定义,重新平衡整条机加工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在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基础上,节约人工使用的成本。

3.3 “U型生产线”方式的精益布局再优化

基于价值流图、合并工作站和多机床管理原则对机加工生产线进行布局优化,效果也颇为明显,但对于检验后表面处理装配的布局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阶段改进后的生产模式,后续的生产过程在制品库存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U型生产线布局在精益生产体系中能够最大的发挥出来,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就是一物流生产。改善后的生产线布局如图4所示。

对生产线的工艺工序优化和U型布局平衡优化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改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生产的瓶颈风险,降低了批量的质量风险,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支出,降低了人事费用率,提升了生产线的平衡率,平衡延迟率下降了。通过了布局的优化,将清洗之前和检验之前的在制品释放,形成了一物流的精益生产模式,降低了在制品库存资金的占用,有效降低了库存资金和在制品成本。

4 小结

通过对K公司的精益生产布局及优化,以提高生产线的效率、降低生产线延迟率、降低废品缺陷率、释放瓶颈工序、减少生产人员数量、减少在制品数量和资金,来达到生产线布局优化的目的,并在实际的运行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林岩,汪建,曹德弼.精益生产及其在先进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3(07):48-57.

[2]唐自玉,朱华炳,刘光复等.基于“一个流”模式的车间生产线改善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技术,2009(01):105-109.

篇2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12-01

1 对于库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星瑞公司发现主要是以下的问题和原因导致一直难以改变长期大量的库存积压的现状:①生产管理人员生产观念没有转变;②生产管理人员长期以来的生产管理习惯难以改变;③生产线产能不均;④生产线制程集结;⑤生产线员工作业方式有“候鸟作业”的现象;⑥生产操作员工生产时讨厌更换模具;⑦生产计划的安排不合理;⑧不能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采购基准;⑨对于生产状况的掌握不足危及安全;⑩生产能力无法快速转换。星瑞公司的精益生产推进人员通过对问题和原因的查找,发现原有批量生产方式是产生库存的主要原因,所以坚定了星瑞公司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来削减库存的决心。

2 库存管理与生产作业的匹配

对于精益生产来说,凡是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必需的最少量的人、财、物和时间的部分都是浪费。库存管理以最大可能准确和有效的方法引导材料和人员的流向,因而可以消除浪费并指导各种活动,从原料的进货处理到生产制造以及订单的履行,确保正确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进入正确的地方,而且数量恰当,最终满足客户的订单或各种需求。然而,在本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的多样化、规格的多样化、组成订单的产品结构、数量各异,各生产环节很难准确、及时地完成各自的生产任务,以致影响后续生产过程。另外,在拉动式生产方式下,每一个生产工序如何生产都是由下一个生产工序的需求来决定的,前一个生产工序所产生的产品都为下一个生产工序提供必需的物料,前工序的停顿将对后工序产生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主要是连续性生产,而在其关键环节锻造齿轮和锻造轴类工序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时需要进行换产,且停顿较长时间。两工序间生产节拍不平衡,时常造成整个生产物流系统的不畅通。为此,紧盯影响生产节奏、制约产能提高的瓶颈环节,可采用以下方法打通瓶颈。

2.1 优化作业顺序,提高各工序的工作效率

良好的作业顺序对于把握现场的人机作业关系、提高作业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企业在生产不同规格产品时,生产线换辊占用时间长、对生产进程影响大的实际情况,在落实装配责任、实行联合换辊作业的基础上,坚持从细小处入手,对换产时备品、备件的摆放位置、每一个动作的责任人员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使换产时间大大缩短。

2.2 部分工位运用一个流生产使各制程紧密衔接

星瑞公司按照产品的制程顺序将加工设备排成一个流的生产线,同时将加工制程相类似的产品排入同一生产线。由于这种一个流生产线中各制程紧密衔接在一起,前制程做完一个产品即刻流到下一个制程继续加工,直至完成所有的制程。所以制程之间没有什么搬运距离,也没有什么在制品,因此在制品的数量大幅降低,生产周期也相应地缩短了。

篇3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日益增长,促进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个性化商品的要求变得格外突出。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客户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如何既保持在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下健康平稳的发展,又能满足客户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这是企业必须要解决的当务之急。随着生产领域的理论研究越发成熟,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由简单机械和大量劳动力支撑的粗放型制造企业,需要转型成以信息化和精益化管理为基础的集约型企业,作为使日本汽车制造企业迅速发展的精益生产理论引起来国内制造型企业的竞相引进,但是引入后的实施效果远远达不到企业所希望的效果。

一、RT公司仓库管理现状及问题

RT公司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原材料都是通过外购的方式获得,在生产线上的加工、组合、发泡等工序,将家用太阳能的水箱生产出来,所配套的真空管和支架由上游的制造商供应到厂内。公司现运行的ERP软件是推动式的管理系统,若销售部门对预测数据偏差较大就会造成库存数据失真,造成因缺料导致生产线被迫停线进而影响交单时间。物料管理人员对物料使用均力管理,管理效率不高。

公司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产品需求不平稳造成物料剩余。(二)计划部门为保证交货准确率而提高库存。(三)库存控制策略不合理。(四)呆滞品处理不及时。

二、瑞特公司的仓储优化方案构建

(一)使用ABC分类法对物料重新分类

首先是收集公司的2732种原材料的全年资金消耗,导入到Excel表格内并按全年资金消耗的多少进行排序,并计算出所占的成本比重。将成本累计占比80%以前的,物料种类数在5%~8%的物料归为A类物料;将成本累计占比在80%~95%区间段的物料归为B类物料;C类是剩余累计占比95%~100%的物料。

(二)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拉动式库存控制策略

对于A类物料使用最大最小值库存控制策略。首先设定物料的最小值,物料的最小值一般可以认定为安全库存量,是为了保证在订货提前期内物料能满足生产线的需要,不发生缺货。最小值的计算公式是MIN=SS+D×L。

其次,设定物料的最大值。物料的最大值是物料的最小值和单位周期内物料消耗量的包装整数倍的总和。计算公式是:MAX=MIN+N×Qspk;N=roundup(D×LQspk)。其中N为采购批量为供应商物料标准包装的正整数倍,Qspk是供应商的标准包装量。

最后,再订货量的计算。最大最小值策略的每次订货批量不固定,需要根据库存剩余和在途物料来计算采购数量。其公式是:ROP=MAXInQm。其中,In表示的是当前库存量,Qm表示在途物料的数量。

对于B类物料使用优化的推动式库存管理策略。公司要提高ERP系统内库存信息的真实度,确保ERP系统运算的准确度,并减少因最小起订量造成的库存剩余。

对于C类物料使用再订货点库存管理策略。其运行原理是:某种物料随着生产的运行进行正常的消耗,当该物料的库存量达到预先设定的再订货点时,采购部门收到补货通知,采购人员将需要补充的数量制成采购订单传给供应商,在供应商送货期间,该物料还会继续消耗,理论上当该物料消耗到安全库存量时,再订货点订购的新物料正好送到仓库,直接将该物料的库存水平补充到安全库存量和采购批量的总和。再订货点的计算公式:ROP=SS+D×L。其中,D为物料平均日耗量,L为固定的提前期。

对于C类物料可以实行再订货点策略进行仓储控制管理。因为再订货点策略只是针对数量的变动采取是否补货的反应,并不能及时反馈订购之后物料消耗的信息,会产生一定的库存积压,而C类物料所占库存成本的比例才5%,价格低廉的物料产生积压对库存成本整体的影响幅度很小,还能减少采购人员对C类物料管理的难度,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A、B类物料的管理。

(三)呆滞品的处理优化

对于呆滞品的处理还是鼓励员工进行改进改善,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创新意识,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毕竟呆滞品都是采购进厂的物料堆积过久形成的,不能加以改造利用直接出售的话,也会造成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所以,激励员工进行改进改善项目,将呆滞品转换成可利用的原材料,激活库存中的沉淀资金,为公司消除浪费,获得更高的收益。

三、RT公司的仓储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一)经济效益保障措施

公司应继续积极推进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决策方案,特别是控制库存成本方面施行仓储管理优化后,处理呆滞品200.1万元,对减少库存资金有明显的效果,公司应将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策略落实到员工的价值观上。

(二)组织体系保障措施

围绕公司实施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策略,公司各部门按照部门工作特点进行相应的降本提效的措施。公司管理层要对绩效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多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公司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严肃处理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

参考文献:

篇4

“十三五”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促进第二产业优化发展,是首都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首都第二产业优化发展要求实现产业结构优、过程优、效益优,与服务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服务化发展是第二产业优化发展的根本路径。

一、现代制造业向服务化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各环节全面融合渗透,制造业实现服务化转型升级,生产制造过程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效益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形成研发设计、高端制造、品牌营销为一体的现代服务型制造业体系,产品结构以“高、精、尖”为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标准和自主品牌,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都智造”、“首都创造”品牌。

(一)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服务系统

促进服务与产品融合,以软件提升硬件价值,重构产业价值链。在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硬件产品与数字内容服务整合,形成以终端、内容分销渠道和数字内容为主的产业链。鼓励信息服务商与电子产品制造商联合,开发应用程序,与产品耦合提供附加服务和产品增值服务。在移动通信产业领域,开发适应4G/5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各类增值服务。构造以自主开发环境为基础、以应用软件商店为门户的商业模式,实现芯片解决方案与多媒体应用内容和增值服务相结合。加强通讯设备制造、网络运营、集成播控、内容服务之间的融合互动。提高数字版权集约水平,完善智能终端产业服务体系,推动产品设计制造与内容服务、应用商店模式整合发展。促进机械、装备、电子、汽车等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与产品相配套的电子控制、信息系统、软件包、操作系统等服务系统,提高产品的差异化水平和竞争力。

推动制造企业由提品向提供服务转型升级。提升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制造装备等行业的集成服务能力,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促进发展工程技术服务,加强工程总包和系统成套服务技术研发,建设工程项目协调服务平台。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工程设计、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拓展增值服务。通过成套服务、交钥匙工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成套安装,开拓集成化的专业服务,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能级,实现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

(二)加强制造业产业链上的服务环节

通过内部服务增强、与外部服务战略合作,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进一步提升研发设计、营销交易、售后服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服务能力[1]。

1、提高研发设计创新服务水平

在信息技术应用支撑下,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向个性化、网络化、协同化发展。建设协同设计云架构体系,通过云平台实现企业间设计资源共享、开展协同设计创新,创造全新的资源使用与组合创新模式。推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电子信息、服装、家具等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模块化等技术,实现个性化设计,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促进文化创意元素融入研发设计环节,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2、提高售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提高制造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开展智能化和实时化的售后服务。支持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企业开展实时在线支持服务,对所提供的大型、关键设备产品进行实时监控、远程运行监测、故障诊断、预测维护;对客户设备运行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状态管理。

3、实现精准化的供应链管理

在电子、汽车、医药、钢铁、石化等制造业领域,加强精益供应链管理。建设信息平台,实现生产、采购、库存、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协同运作,支撑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机构有效衔接。支持骨干制造企业在提高自身供应链功能的同时拓展市场服务,面向行业提供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在电子、汽车等产业集群中,推动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及第三方供应链管理企业共同组成运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4、加强电子商务功能

促进装备、汽车、电子等领域骨干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新交易模式,提高交易效率。建设集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采购实现全过程统一管理,对客户需求实现全过程服务。促进制造企业与信息服务企业实现战略合作,提升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推动龙头企业扩展自身平台,面向行业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持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收集、挖掘商品和服务供需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和服务系统,基于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精准物流、市场决策分析等智能商务服务。

5、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支持企业在产品销售和使用等阶段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创新产品销售模式。促进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展融资租赁销售,配合专业化集成服务,提供多样化的租赁方案,构建融资租赁销售服务网络。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公司,面向行业提供服务。

(三)促进制造过程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过程深度融合。在生产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和分析能力,加强生产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提高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在云环境下开展产品开发测试,推动研发制造一体化发展。促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弹性地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为生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工厂设施、产品模型、研发成果和生产管理的数字化。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建设生产规划和评价系统,提高数据分析对生产经营决策的服务能力。

促进3D打印技术的产业应用,提高设计制造一体化水平。支持核心装备研发,突破低成本材料与制造、智能人机交互、创意设计服务平台等核心关键技术。推动3D打印在工业设计、文化创意、高端汽车和模具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带动制造技术变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网络和产业生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高端发展、重点跨越、引领示范”发展战略,到2020年,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和策源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先导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成为带动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引擎和推动新兴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建设。支持以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为核心,联合相关领域的高校院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标准、服务等产业联盟组织。创新体制机制,面向产业需求建设涵盖中试开发、技术转移、成果孵化等功能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有效整合各方面的高端创新资源。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促进机制。

建设蛋白质、航空遥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纳米科技、生命科学等重要研发基地。建设一批国家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新型创新组织和企业承担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专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应用示范项目。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和创新组织参与国家和国际技术标准的创制。

(二)建设研发与生产制造相融合的产业集群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产业链,提高系统集成和信息增值服务能力。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领域核心芯片、高端装备及智能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数字电视运营服务等。在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建设关键技术和评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无线通讯终端核心芯片研发及整体解决方案开发,建设涵盖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创制、核心芯片、系统设备、终端产品、运营服务的产业链,推动智能移动终端与多媒体应用、内容和增值服务融合。建设芯片设计与整机制造合作平台,推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等各集成电路产业链环节有效衔接协作,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和移动计算平台等重点领域的嵌入式软件等专用基础软件。研发推广软件应用解决方案,创新软件应用服务模式,建立以运营服务平台为基础的软件核心价值链。

2、生物产业

推动生物高端制造、医药研发、医疗服务互动融合。加强生物医药关键产品和技术开发,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掌握新药创制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药创制和安全评价体系。推动新药开发合同研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发展。建设医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药研发平台,推动在专业园区、医药孵化器等建设研发、中试、生产服务外包平台。以企业为主体,实现医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开发能力,加强医疗设备研发和产业化。突破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加强CRO(研发服务外包)临床研究平台、蛋白抗体药物CMO(生产服务外包)平台、医疗器械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生物产业链。支持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等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提升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和相关服务业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3、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打造全国高端研发和装备制造中心。构建技术开发、规模生产、配套设施完善、运营服务体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测试平台。推进关键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提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能力。

4、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面向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成为全国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培育集工程设计与建造、设备制造、技术服务、运行管理于一体的系统集成商。

5、新能源产业

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核心装备研制及产业化、运行体系建设和重大示范应用,构建安全、经济、绿色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强风电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提高太阳能热利用和风电技术服务业运营水平。提高生物质能、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和工程服务能力。提高新能源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集成商和技术服务商。

6、新材料产业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打造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功能材料、共性基础材料等的研发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面向电子信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先进适用材料。形成纳米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与研发设计、服务等环节融合互动,提升高端装备的整体研发、系统设计和技术服务等系统集成能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实现技术突破,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关键装备的自主发展,提高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高端通用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能力。推动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工业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提高成套系统集成能力。

8、航空航天产业

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涵盖研发、生产、运营的通用航空产业链。促进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一体的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以研发、总部、高端服务集成应用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引领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

(三)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市场拓展能力

以新型应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结合云运营和大数据应用等,促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政务、金融等行业创新应用。建设云计算应用支撑的配套虚拟化平台,促进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的行业应用。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新媒体、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规模应用。在移动支付、远程教育、移动办公等领域创新移动互联网综合应用的新模式;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在制造等行业成熟应用。

以服务模式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在生物医药领域,促进生物技术服务业规模化发展,培育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医疗保险、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等新服务模式。在节能环保领域,推动节能诊断、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测及管理等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境合同管理、碳交易等创新型商业模式,提高涵盖设计、咨询、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车电分离模式、定向购买模式、租赁模式、换电模式等创新型营销和流通模式,推动产业化实现[2]。

参考文献:

篇5

1、概况

通过2010年、2011年两年对沈84-安12块进行整体举升工艺优化,2010年全年累增油2.87×104t,2011年累增油4.92×104t,合计7.8×104t。区块开发状况的明显改善,为其他区块举升工艺优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沈67块为注水开发砂岩油藏,属于中等孔隙度,中渗透率储层。剩余可采储量114×104t,注采比1.32,较好的油藏条件是举升工艺优化,实现增油的物质基础。区块开井120口,油层厚度大、层多、层薄,多数油井存在气大、出砂现象,限制了举升工艺优化的井数。

通过分析沈67块油水井对应关系,增加水井注水量,驱动剩余油。提高油井产液量,放大生产压差,实现油井增油。目前举升设备以10型、12型抽油机,泵型以Φ44mm、Φ57mm为主,结合管杆泵配套工艺技术,充分发挥井筒潜力,来提高单井产量,根据油井动态变化,对油井原有封堵层位重新认识,进行优化生产层位,同时加强注水,进而提高水驱效率,达到供举匹配,实现了单井增产,区块稳产。2011年实施35井次,增油6137t。2012年目前实施12井次,增油200t,计划全年实施35井次,增油5000t。

2、项目原理

2.1地层压力

通过多年的治理,注采保持平衡,通过测试压力,发现从2005年开始压力逐步回升,目前已达到12.51MPa。充足的地层压力,保障了油井的供液能力,为提液后液面及时上升提供了保障。

2.2注采平衡

通过油藏的细分注水,及调驱、调剖工作,增强了水井的水驱效率,2011年注采比为1.32,相比2010年高出0.317,与合理注采比相比高出0.214,注水量较去年有较大的提升。为实现供采平衡,可以进行提液。

2.3产液指数

通过绘制沈67块提液油井产液指数散点图,发现主要集中在2—5t/MPa·d,所以区块油井产液量增加3t,液面下降100米,为油井提液潜力预测,提供了分析依据。在举升优化工作中,选择合理的泵型及泵挂,及时调整生产参数,发挥井筒的最大潜力。

2.4特种抽油泵

针对沈67块出砂,由于产液量增加,柱塞式抽油泵泵筒和柱塞的磨损、腐蚀、划伤等现象,导致泵效下降过快,后期提液效果逐渐变差。针对这个现象,研制开发了旋转防砂抽油泵,提液油井泵效,延长油井检泵周期,保障油井的长期高效运行。

旋转防砂抽油泵具有:旋转装置,沉砂通道、无磁硬质合金游动阀、固定阀结构,通过现场使用延长了油井泵效和检泵周期。

2.5杆柱设计

针对负荷增加,抽油杆柱的挠曲偏磨和冲程损失加剧现象,应用井眼曲线三维立体再现分析技术、抽油杆近似等强度组合设计、杆柱受力中和点及扶正间距分析等技术进行防偏磨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注塑杆、接箍扶正器和防脱器等防偏磨措施,提高抽油杆的抗拉强度,延缓杆柱的疲劳断脱,延长作业检泵周期,减缓抽油杆柱的偏磨现象,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泵效。

3、现场实施情况

3.1泵型分布

针对沈67块液面相对较深,不同井组的供液能力不同,对原有的Φ38和Φ44抽油泵,使用Φ44泵与Φ57泵进行举升工艺优化,适当的增加单井液量,放大了生产压差,实现了单井的增油,取得成功及规模实施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进行Φ70泵的尝试,取得新的突破。

3.2举升工艺优化效果

2011年采油三区完成年产量5.6457×104t,相比2010年的5.4835×104t,增加了0.1592×104t,采油三区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与主力区块沈67块通过一系列措施增油工作量有着密切关系,举升工艺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增油效果,提高了单井产量,稳定了区块产量,使得区块的开发趋于合理。

3.3更换机型

Φ57抽油泵,使用12型抽油机冲程可以达到5米,冲次3.8次,理论排量为70t;使用10型抽油机,冲程3米,冲次6.5次,理论排量为70t。高冲次增加抽油杆偏磨及疲劳,不利于泵筒充满,同时缩短检泵周期。

3.4典型井例

前17-29位于沈67块中部,周边油井产量高,剩余油丰富,水井对应关系好,且注水量增加,2010年Φ44抽油泵生产,生产数据15.1/0.4/97%,折算液面1200米。经分析该井油层被水层抑制,生产压力不足,未能为油井产油做贡献,进行举升工艺优化,使用Φ57抽油泵提液生产,提液后生产数据:25/4.8/81%,实现日增油4.4t/d,累增油627.4t/d。液面1542米,液面下降342米,产液量增加10t,每下降100米液面产液量增加2.9t,负荷产液指数散点图分析所得的产液指数2—5t/MPa·d。

4、经济效益分析

2011年沈67块举升工艺优化增油6136.7t,2012年目前增油200.7t,共计6337.4t。

原油按3726元/吨,操作成本651.02元/吨。

取得总的经济效益为:

(3726-651.02)×0.63374×104t =1948.74(万元)

总计创效:1948.74万元。

5、取得的成果或突破

摸索了一套成型的举升工艺优化方案,以此为基础,推广应用举升工艺优化,实施于注水效果好的沈67块,实现了单井增产,2011年实施35井次,增油6137t。2012年目前实施12井次,增油200t。

举升工艺优化为区块的稳产及合理开发作出了贡献,使我们认识到了,高含水开发区块注水量增加,剩余储量丰富的情况下,降低油井液面,放大生产压差,动用低压油层做贡献,是高含水开发阶段,油藏合理开发的一种手段,为以后其他区块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6、存在问题

1、出砂油井,泵效下降快;

2、油层位置影响下泵深度,导致沉没度小;

4、选井难度加大,沈67块油井163口,开井120口,可选井范围变小;

5、井况复杂,抽油杆管容易断脱,检泵周期短;

6、井下工具打捞成功率低,捞获后受套变影响,存在上提困难的问题。

7、结论及下步建议

1、Φ57抽油泵全部使用12型抽油机,进一步优化调参,发挥举升设备及杆泵组合潜力;

2、泵效低、供液不足、提液效果不明显井,更换小泵型,恢复地层能量;

3、对调剖、调驱井组对应油井适时跟踪,把握提液时机;

4、Φ70抽油泵试验推广。

篇6

另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研宄较多,而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角度分析资源和环境要素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如何通过节能环保优化产业升级的研宄却很少。对于日本战后由于经济迅猛发展及其偏重型产业结构而导致的公害事件及环境污染这一人们关注的话题亦是如此。事实上,战后日本产业的发展、结构升级背后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这条主线密不可分。

本文重点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日本在1970年前后,面对产业结构偏重,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以节能环保为目标,通过实施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投资结构、能源结构、贸易结构,强化环境治理、科技研发等综合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环境依存度较低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通过分析日本节能环保促进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是产业升级重要的外部因素,探讨如何使资源、环境变压力为动力,通过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升级。日本经验对现阶段我国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特点及6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带来的困境

战后日本历经了经济复苏(1945-1955年)、经济高速成长(1956-1973年)、经济低速增长(1974-1990年)、经济全球化(90年代以来等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巨变,与此同时资源利用与环境质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从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的特点划分,以1973年为转折点,大体可分为“重工业、轻环保,重环保、促发展”前后两个阶段。1973年前期(经济复苏期及经济高速成长獅,日本以煤炭、钢铁、石化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重化工产业,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对环境问题的漠视,为日后的产业结构过重、工业污染引发的大规模环境问题埋下了隐患。

1.“重厚长大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战后日本为了快速回复国家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制定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政策,形成了日本70年代工业化、重型化的“重厚长大型”产业结构。

战后日本首先制定实施了“重点生产方式”(也称“倾斜生产方式”,1947年)的产业复兴政策,通过资金倾斜、价格倾斜、物资倾斜等手段重点扶持煤炭和钢铁等生产能源与原材料的基础工业部门,目的在于快速利用国内资源,迅速重启工业化、拉动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出台的政策有《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合理化政策纲要》(1950年8月)、《关于我国产业合理化的方针政策》(1951年2月)、《企业合理化促进法》(1953年3月)等,运用财政投资、海运利息补贴、外汇配额等方式确立了煤炭和钢铁产业的基础地位。50年代后半期,日本政府在《新长期经济计划》和《国民收人倍增计划》中确立了“推进重化学工业化”为60年代产业政策的中心目标。除煤炭、钢铁以外,重点支持的产业增加了石油化工、造船和现代纺织产业。

产业政策成功的促进了日本工业发展,50年代中期日本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超过10%,工矿产业年均增长达到20%。尤其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从1955-1960年日本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由44.6%提升到56.4%,制造业年均增长17.5%,钢铁工业19.9%、有色金属19%、机械工业28.5%,而纺织和食品加工业为9.7%和5.7%。1970年重化工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2.1%。出口贸易结构发生巨变,1956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位造船和船舶出口国,钢铁出口超出了棉纺织品,位居出口商品首位。但由于此时对环境问题的漠视,为日后的产业结构过重、工业污染引发的大规模环境问题埋下了隐患。

2.重型化产业结构导致资源环境问题凸显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复苏到来的是环境污染。震惊世界的公害中就有四例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日本。战后初期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约占40%?50%,由于没有良好的减排措施,50年代各大工业城市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但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意识不同今日,大阪曾因被誉为“烟都”而自诩,北九洲市洞海湾的“七色海”现象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人们搁置。

60年代末,日本大城市河流已经受到普遍污染。以东京为例,1969年在东京21个河口取样调查,发现17处溶解氧值不到5ppm,其中8个河口断面低于2ppm。这与同一时期其它发达国家大城市河流水样调查结果(莱茵河,劳比特市,1969年5.1ppm;塞纳河,巴黎,1971年3.5ppm相比水质差距较大。这一时期日本主要城市的大气污染也不容乐观。能源结构发生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二氧化硫以及飘尘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东京与大阪市内二氧化硫的浓度年平均值达到0.062ppm和0.083ppm(1968年)。

公害事件的爆发是日本民众开始真正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导火索。如熊本县新日本氮肥株式会社和新泻县昭和电器株式会社排放含有甲基汞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造成附近居民患病的“水俣病”事件;三井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排放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造成附近居民患病的“痛痛病”事件;四日市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因排放含有二氧化硫及其它重金属微粒的工业废气造成附近居民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四日气喘”事件等。

三、日本资源、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的要因分析

多数学者认为直接导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是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使日本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造成的结果,这是一条不争的事实。然而,除了能源危机之外,环境领域内长时间形成的“公害危机”同样促使日本对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以1973年为转折点,“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成为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产业相关政策、环境政策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日本通过实施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提高高耗能衰退产业的精深加工度、调整投资比重、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强化环境立法、增强科技体系支撑等综合体系,来减轻以至摆脱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1.产业政策的“环境治理优先”主义与“前瞻性”“环境治理优先主义”是日本政策的重要特点,无论在产业政策还是环保政策中都能得以印证。70年代日本政府以石油危机为契机,主动把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获得了显著成效。在1973年版的《通商白书》中,日本政府指出,由于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以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日本必须从自身产业结构入手,向省能源、省资源型、环境依存度低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为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增长的代价”和“外部不经济”问题,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政策。通过制定一些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政策逐步取代以产业化本身为目标的产业政策。在1974年出台的〈{产业结构长远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节能、低污染型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四大方针:①为实现国民“真正的富足”,打好产业基础,建设福利型、生活保障型产业结构;②大力节省资源、能源,建设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型产业结构;③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④促进国际协调,建设适应国际经济变化的国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此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目标。

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同样体现出“环境治理优先主义”。通常环境目标的设定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或相匹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环境目标往往从属于经济目标。日本在最初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时,因顾虑环境政策会过分限制工业发展,涵盖了所谓与经济协调的条款,而这些条款在1970年修改时被删除。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应该确保人类处于优先地位”的观点占据了上风。正是由于删除了与经济协调的条款,使得日本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处于相等地位,甚至优于经济发展。因此,强有力的环境政策实施力度确保了环境优化产业升级的效果。

日本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这也归结于日本产业政策的前瞻性。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画上句号,随后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改变。但事实上早在石油危机爆发前日本已经开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知识密集化转变。在实行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政策期间,日本已经开始实施产业高度化政策。1956年为促进日本电子产业发展,颁布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并成立了日本电子工业振兴协会,目的在于研制与IBM650抗衡的电子计算机设备。1971年,日本以《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代替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扶持产业内容扩充了电子管、半导体等成品和半成品。这就为7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几十年后日本电子产业排列世界前茅奠定了前期基础。1971年,日本“产业构造审议会”在答《7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中明确指出需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标志日本产业结构政策中心由重化工业型的产业转换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些政策都是政府在重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主动提出,用来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2.改善工艺、延长传统产业加工链、减少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较重的传统产业,对资源依附也相对较大,公害防治的推进使传统产业经营状况遭遇挑战。日本通过改善工艺、开发新技术、延伸传统产业加工链条、促进产品精深加工来减少资源消耗,达到环保要求,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向附加价值高、终端消费产业发展。

在改善工艺、开发新技术方面,例如水泥的“新型干法窑”技术研发、提高钢铁产业连续铸造率等,减少资源浪费。在延伸传统产业加工链方面,以钢铁产业为例,1973年产量为100计算,73年前和73年后的各种产品产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73年以前各种钢铁产品的产量都保持着快速且均衡的增长趋势,涨幅大体一致。73年以后产品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在生铁、粗钢等基础性材料的产量趋于稳定并呈现缓慢下滑情况下,附加价值相对较高的镀锌板产量加速增长(如图1所示)。这表明日本在满足社会生产和建设的基本原材料的同时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0.调整投资比重、加大公害防治投资力度

调整投资比重是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之一。政府通过逐步增加公害防治投资、物流投资、非制造业部门投资进而调整产业结构。

在强化法规条例约束前提下,日本逐年增加公害防治投资金额,积极鼓励民间企业投资。1970年企业公害防治投资同比增长25.8%,1971年比1970年增加了87.1%,其中环保研发投资是最主要投资方向。例如,机械加工、食品等行业的环保研宄相关投资在总投资中一直占领绝对优势,甚至超过了扩大生产力的投资份额,从1975-1978年一直保持25%的增速。基础建材相关行业及造船行业的环保研宄投资比例在1978年达到了15.9%,成为公害防治投资项目中的首位。而环保设备投资占总体公害防治投资比重也逐年增加,1971年约为10.2%。

1.调整能源结构、从能源供给阶段强调节能环保

日本能源大部分依靠国外进口,石油便是主要进口产品之一。70年代前日本能源政策核心在于全力保障价格低廉且长期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从70年代以后,日本国内越来越重视能源消费造成的大规模环境污染,因此从能源供给阶段开始注重“低污染、无公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措施有以下三点:①保障“低污染、无公害”能源供给,提高无公害能源消费比重;②重点推进节能技术、能源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③促进能源本土加工、提高进口深加工能源比重。

日本采取逐步增加使用含硫量较低的原油、增设直接或间接脱硫装置、推广无公害能源从而降低能源的硫氧化物排放。首先,日本针对原油产地进行筛选,能源贸易对象由能够长期稳定的提供廉价石油产地国,增加了西非、印度尼西亚等含硫浓度较低的原油产国,并逐步扩大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从原油进口上降低含硫量。其次,增加国内的电厂、矿场的脱硫设备,加强脱硫设备的研制开发。最后,开发世界领先的新型无公害能源。节能技术、能源加工技术是日本重点推行政策之一。天然气作为无公害能源,列入了开发推广项目。当时天然气运输困难,成本较高,日本政府积极鼓励降低液化天然气运输成本的相关技术的研发。

2.调整出口贸易结构,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曰本的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日本依靠扩大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主要依赖重化工产品不断扩大出口贸易,1961年重化工产品占出口比重43.7%,至1972年上升到77%,已经超过了当时的西德和美国。日本政府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应首先着手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出口产品由重化工产品向知识密集型产品转型,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日本主动调整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从1970-1983年,在世界贸易商品需求度上升最快的10种商品中,日本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世界需求上升速度的商品就有6种,其中电器医疗器械、办公自动化设备居于首位。尤其进入80年代,家电、通信仪器、电子仪器、电力设备、运输设备、普通机械等出口增长幅度占据领先地位,而其附加值的增速也远高于其它产品,带动了国内经济发展。这些产业具有耗能少、附加价值高等特点,是摆脱能源制约、切实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日本通过转变贸易结构引领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3.强化环境立法,推动企业改善工艺、节能减排

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制定了大量的环境相关法律,由基本法到各项配套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立法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理重工业污染与保护自然环境。配套法律涵盖了大气、水质、噪声、振动、恶臭、土壤等多项环境介质领域。法律中不仅规定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也规定了责任承担制度,如企业对其排放的有毒污染物造成人体健康损害时应进行补偿。这些法律有效的推动了企业防污、治污行动,加快了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开展技术研发的步伐。

对企业环境标准的严格监管,促使日本传统产业内部技术设备不断进步与更新,节能减排技术普遍运用到重化工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以钢铁产业为例,通过节能求生存,采取了节能技术、工艺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举的节能措施,在技术节能、工艺改造方面,通过工序的连续化和连续铸造等提高电炉炼钢比重,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等方式实现节能目标。80年代普及大型废热回收设备(CDQ、TRT等),此后又加强了对废热的回收和提高设备的效率;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以新日铁为例,从1979-1993年,通过四次关停并转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的节能生产。这些措施的实施终于使吨钢能耗快速下降,以1973年为100计算,1975年为98,1980为89,1985年为80。根据调查,到2003年,将日本吨钢能耗作为100计算,综合钢铁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国际比较是:韩国为105,美国为120,欧盟为110,中国为150。

4.强化科技支撑体系、促进产业高端化

科技引进和技术研发是支撑日本产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实施了由“引进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到“创造型知识密集产业”政策的转变,实现了日本产业高端化的进程。60年代开始日本重点实施“引进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无论是引进海外技术的数量还是金额都不断上升。1960年共引进外国技术588件,到了1973年达到了顶峰共计2450件,增长了3倍;支付的金额也从9400万美元增加到了7.51亿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虽然引进技术数量略有减少,但支付金额却不断扩大。

80年代开始,日本向“创造型知识密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重心体现在“科技、技术”方面,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其中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是“科技立国”的重要组成。90年代后,又提出《新技术立国》(1994年)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1995年)等方针政策。主要内容与技术政策紧密相关,主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从而进一步促进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新环保节能技术的研发,不仅使日本积累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同时也为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臝得了更多商机,促进了日本产业高端化。例如节能型变压器的推广和电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在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为基础的同时,把节能环保的目标充分体现在能源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政策等方面,运用综合手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质量改善日本以环境治理优先为主义,充分利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成功的推动了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同时使国内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自70年代中期,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开始稳步调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1970年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7%、47%,到1985年则为41%、56%(如图2所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960年,日本原材料产业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4.7%,比组装加工业

高近一倍,是典型的重工业结构。之后原材料加工业持续壮大,但其增长速度已经明显低于组装加工业。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拐点,原材料产业开始下滑,组装加工业迅速提高,1975年原材料产业仍占制造业总额的36.7%,位居首位,到85年下降到30.2%,取而代之的是组装加工业,占制造业比例由26.6%上升到40%(如图3所示)。这表明日本的产业结构已完成由重化工业到知识密集型工业的转变,汽车、机械、家电、半导体等组装加工业已成为制造业的主导。

这一时期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了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产业部门能源消耗比重逐年下降,1960年产业部门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比重的66.3%,到1985年下降到52.3%,1995年则为47.3%。大气质量明显见好,硫氧化物(主要指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显著下降,根据环境厅15个普通大气监测局监测数据表明,1965年硫氧化物年平均浓度是0.057ppm,1975年下降到0.021ppm,1985年则达到0.011ppm。日本全国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1975年全国水质达标率为59.6%,1990年则上升至73.1%(如图2所示)。

五、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在产业政策制定、能源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调整、投资比重、科技研发等方面都以节能环保作为主要目标,统筹规划,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日本由过重型产业结构成功过渡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这些都为我国提供了预警和借鉴作用。

1.环保与经济目标齐头并举、建立产业与环境政策综合决策体制

彻底摆脱“经济增长优先、环境治理在后”的局面,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制定各项产业相关政策。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的幸福,这就包括为人类创造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无论经济发展目标还是环境管理目标,都应围绕这一宗旨设定。因此,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力度,节能环保与经济发展齐头并举。

在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推进节能环保型产业政策。强调环境部门与经济部门的会审机制制度化--从环境角度审议经济政策和从经济角度审议环境政策。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使环境保护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外力。

2.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针对传统产业,一方面压缩过剩产能,加快工艺技术改造,促进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高附加值化。通过加强项目引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控制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积极倡导产品的深加工、精细加工,鼓励节约型、环保型企业代替过去的粗放型企业。同时,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新型产业。

3.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削减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水电、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智能电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提高我国清洁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重。

4.增强科技投资、提高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产业创新,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科技是创新的基础,日本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利用其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渐进创新模式下实现本土创新,科技发展。加强产学研三方联合攻关,突出企业在应用研宄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篇7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是产业从高级到低级按技术或经济梯度传递,由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一劳动密集型方向传递。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调整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创新能力为依托--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承接产业转移从两个方面促进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由产业承接促进承接地的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力提高,进而内生性地推动承接地区产业升级;二是承接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直接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前者是渐进的,潜移默化的,后者是跳跃式地调整,需要政府政策对产业承接进行引导和规范,这也是产业承接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最为直接的手段。

一、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优化升级的SWOT分析

(一)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分析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云南省可以借助这个机遇和外力。积极招商引资,留住人才,引入人才,借助我国对西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倾斜政策,根据区域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二)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内的生产要素价格不断增长,资源、能源日益紧张,产业面临着升级的压力,急需要把把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云南省可以借助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借助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促使一些在东部地区无法获得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云南省转移,如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加速向云南省转移。

(三)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分析

云南省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尚未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整体发展较弱,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相对较低,很多核心零部件,还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程度不高,转移企业所需的配套能力还相对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不强,难以承接发达地区较为先进产业。另外,云南省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只能承接产业链的低端制造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

(四)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分析

云南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中需要特别考虑到的一个制约因素,要避免重蹈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要考虑的问题

第一,当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类型的选择时,根据自身的区域优势和需求确定产业类型;第二,云南省作为资源、能源极为丰富的地区,承接要素禀赋型的产业转移有助于激活地区内在的生产潜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第三,云南省由于自身发展滞后、基础薄弱,配套能力不强,对主导性产业转移和延伸性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够。承接地要承接主导性产业转移和延伸型产业转移。

三、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与建议

(一)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要发展农业,首先要根据本地资源和地理特点,转变观念,改变以前解决自身生活为最终目标的农业产业观念,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配套种植附加值高的特色经济作物,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畜牧业,这样既可以优化内部产业结构,又可以保护环境和发展旅游业,实行农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元江县发展特色农业为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干热河谷地带,气候温热,盛产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元江县注重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建设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经济。截止2013年9月,元江县共种植芦荟1.1万亩、芒果5.4万亩、火龙果1.2万亩、茉莉花70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芦荟种植地、全省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加工地、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地。元江县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云南羽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热区生态农业。通过这种方式,元江县以新技术为依托,研发和打造了中国最具优势的火龙果产业链。

(二) 发展第二产业,加快产业升级。

1.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工业和新能源产业。

云南省地域辽阔,矿产丰富,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矿产资源优势对西部甚至全国的经济都有良好的支撑作用。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长期以来都处于初级产品供给阶段,矿产品加工转换和深加工水平低,经济效益差。为了有效开发西部资源,首先要优化调整工业生产结构,以本地资源精细加工和深加工产业为依托,使经济产业由资源推动型向知识经济推动型转型,提高资源的附加值,使地方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发挥新能源优势,大力投资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2.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第二产业升级。

云南省产业结构欠合理,产品级别低,竞争力不强,必须进行优化整合。优化产品结构必须严格按照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进行。首先要依靠先进科技创建一批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大的名牌产品,并以名牌产品为依托,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然后依靠品牌效应,带动弱势企业向优势企业靠拢,通过企业资产重组,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三) 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西部地区深处内陆,交通十分不便。落后的交通导致西部地区信息闭塞,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建设基础设施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交通运输可以通过国家政策投入来解决资金问题,也可以充分运用外来社会资金,结合市场化运作模式,对一些重要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建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加强绿色产业开发,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

云南省是旅游文化大省。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文风情和历史古都古迹适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在发展旅游业上,要充分发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森林公园"对旅游业的贡献。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既要充分利用这几块金字招牌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又要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在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另外,还要尝试不同的产业融合,例如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增长极。

(四)加速信息产业发展。

信息产业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标志,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云南省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价值,但由于信息闭塞制约了特色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信息产业对本地旅游业进行行之有效的宣传,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云南省自然、人文资源的巨大潜力,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充分挖掘丰富民族文化沉淀的资源优势,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因此,云南省通过产业承接,发展现代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云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冯等田.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J]. 开发研究,2011,(5): 46 -49.

篇8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93-04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一种阶段性发展的有序过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协调能力加强和关联水平提高的合理化过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和高技术、知识密集度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及产业发展的类型和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的过程。其实质是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高效的发展。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其使山东由经济大省成为经济强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山东产业结构演进的现状

1.山东省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日趋合理。第一次产业总量在扩张的同时,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相对份额持续下降,第二次产业稳定增长,第三次产业发展迅速。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从1978年的33.3:52.9:13.8调整为1998年的17.0:48.3:34.7,2005年又进一步调整为10.4:57.5:32.1。三次产业比重沿着“一二三”、“二一三”、“三二一”的趋势发展。

2.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发展趋势看,从1995-2003年,第一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基本上保持均衡下降的状况,第二、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基本上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

3.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并且重工业增长的速度快于轻工业,重工业所占比例逐渐变大,这说明山东省已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在整体结构渐趋合理的情况下,掩盖着局部的不合理。

1.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1998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大(见表1)。第二次产业比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次产业比重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省市产业结构类似,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进步。2005年,山东省第三次产业比重只有32.1%,而全国的平均水平却高达40.3%,山东比全国低8.2个百分点。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山东省第三次产业比重偏小,第二次产业发展迅速,所占比重较大。但与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相比,第一次产业比重明显偏大,第三次产业比重偏小。由衡量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指标看,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1)2004年山东省的第一、二次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第一次产业与第二、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属山东最低(见表2)。(2)山东第三次产业的偏离度比全国、广东和安徽都要高,说明第三次产业的均衡化水平比较低,已有的高级化水平也是建立在比较低的均衡化水平基础上的,亦具有某种程度的“虚高级化”的问题(见表3)。(3)从单位产值能耗来看,亿元产值能耗虽低于全国,但高于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高附加值、低消耗产品比重偏低(见表4)。(4)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待升级。出口产品中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中等技术产品的份额较高,2004年山东省对外贸易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只占7.0%,而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大约占了50%。

2.农业还不够稳定,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山东省各级虽然努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以农为主、农业以粮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多元化的现代经济结构,农林牧渔的产值比例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农业基础并不十分牢固,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还不够稳定,缺乏持续增产的后劲。农村还主要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第一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5%,但消耗的水资源却达70%以上,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还要求迅速改变山东农业用水过多、浪费严重的状况。“三农”问题其实是第一次产业的问题,农业、农村经济的落后,就不肯纵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3.部分产业素质较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山东经济虽然初步建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基础,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品档次低、质量差。区位商是反映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指标,而山东省具有优势比较明显的17行业主要集中在轻工类和资源开采领域(区位商>1,见表5),轻工类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等七大类,资源开采类的有四大类,装备制造类的有三大类,而高技术行业在区域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产品层次低,低耗、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因而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居多。从企业组织结构上看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专业化水平低,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联系较为松散,配套协作能力较差,形不成规模效益。

4.区域重复建设严重,特色产业不“特”。由于投资分散,信息不对称,加上政府部门出于自己的政绩考虑,盲目上项目,而不是根据本地的特点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如截至2002年底,山东省共有汽车工业生产企业近300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生产集中度较低,技术开发能力弱使得汽车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缓慢。再看本省的港口建设,由于行政分割下的诸侯经济,使港口建设呈八面开花状态:自日照蜿蜒北行,经青岛到威海到烟台再到东营,大小港口星罗棋布:临海县市区30个,而港口就有25个,差不多平均一个县市就有一个港口。港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现有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利用,“超载”与“过剩”共存。其结果是:(1)不能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造成地区资源优势的巨大浪费;(2)加剧了本省的原材料短缺和加工能力过剩的矛盾;(3)造成了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使全省统一的市场体系难以形成;(4)某些产业发展中分散化、小型化和低效益,产生过度竞争;(5)产业结构不能优化,致使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

5.区域产业结构不协调。按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把山东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表6):(1)东部: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八市;(2)中部:济宁、泰安、莱芜、德州、滨州五市;(3)西部:荷泽、临沂、聊城、枣庄四市。东部八市虽然人口、面积都没有达到本省的50%,但三次产业都占一半以上,其中第二、第三产

业将近70%,而西部三市除第一产业产值较高,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低,与其人口、面积所占比例极不相符,各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东中西三部分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虽不均,但各部分三次产业特色不突出,尤其是西部四市,虽具有耕地等农业资源优势,但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济南―青岛这一沿线大城市,辐射作用不强。

6.产业结构演进中就业再就业压力比较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下岗职工队伍的增大,使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结构转换面临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巨大压力。

三、山东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1.协调三次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理清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当前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本省经济竞争力的明智之举,而其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以人才为基础;以传统产业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符合国内外需求为导向;以拉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为目标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工业以及第三次产业等薄弱环节,做到“基础产业协调发展、新兴产业共同发展、支柱产业互补发展”,从而在整体上使其产业结构得到全面的升级。对于整个山东来说,根据实际情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以轻工业、开采加工业等传统工业为基础,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产业,提升第三次产业地位与服务质量,充分合理利用本地石油、煤炭、海洋等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整个省全面、合理的发展。

2.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继续调整产品结构,注重质量和效益。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提高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化农业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新的经营方式的发展,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3.提升传统产业,扶植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发展山东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和发展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由传统产业粗放型营道路,走向集约化经营发展之路的改变。建立新形势下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大R&D投入,发展高科技、实现科技产品产业化,切实实施高技术专利推进战略,在可能的领域内培植自身的优势。要制定和执行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同时要加大对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技术和文化素质。

4.各地产业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形成地区特色。在整个山东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统一规划,实现产业有效集聚,鼓励整个省的差异化发展,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把鼓励政策、限制政策和诱导政策结合起来,促进各个地区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错位发展的政策,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又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促进城市之间平等合作与优势互补,真正克服诸侯经济和地方保护主义,盘活整个山东,使各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篇9

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出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项目。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古代水利工程,随着《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落地和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以及《大运河京津冀段通航计划》,大运河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凸显,相关的旅游开发保护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遗产廊道(herritage corridor)概念源于美国,指的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目前国内学者也将此概念引用到中国的运河旅游开发。

运河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较成熟:美国把废弃的伊利运河河段作为历史遗迹开通旅游线路,体验开凿运河的艰险;俄罗斯开发波罗的海运河旅游,体验沿岸城市风光观光;丹麦在哥本哈根运河开通著名的水上观光巴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运河以四通八达的城市运河交通网闻名;瑞典约塔运河、德国勃兰登堡水道都可以通过运河体验民族风情;罗马尼亚的黑海运河是观光多瑙河三角洲自然风光的生态通道;法国的“英吉利海峡到地中海运河网”是一项宏伟工程,体验美丽的乡村风光;英格兰的什罗普郡联合运河展示了英国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还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运河情景。除此之外,国外运河旅游还开发了各自独特的旅游产品:包括自行租船驾船、租独木舟或皮艇、乘坐改装过的古代运煤船(Narrowboat)、乘坐家庭式游船(Houseboat)等,内容丰富多样。

我国非常重视发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旅游的规划与研究,提出整合运河旅游资源,创新整合运河旅游产品体系。国内学者针对大运河开发与保护开展了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存在着以下观点:一是发展景区、城市和区域3个尺度的运河旅游节点与轴线;二是加强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运河遗产的文化地位;三是基于产业、空间、环境管理的运河开发保护等。

二、京杭大运河及山东南段整体旅游发展现状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大运河杭州段、扬州段旅游线路比较成熟,开发模式主要有:乘坐仿古船串联起大运河遗迹,并开发运河亮灯设计,实现短途旅游。扬州以北的运河旅游发展相对落后。

本文选取了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整体旅游发展进行分析。

(一)地理位置

根据《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山东段属齐鲁文化旅游区段,属于规划中的六个区段之一,德州、聊城、济宁、台儿庄四城属于运河“十六节点”城市。

以黄河为界将山东段运河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南段北起济宁市梁山县,沿运河向南至枣庄市台儿庄(图1),全长237公里,沿岸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山东南段特点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沿线附近涉及泰安市、济宁市梁山县、汶上县、任城区、市中区、曲阜市、微山县、枣庄市台儿庄等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还拥有运河文化、梁山好汉文化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表1,图1)。

2.生态旅游资源富有特色

该段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带:南面的台儿庄附近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北面的梁山县年降水量下降至600毫米。南面的可种植水稻和小麦,而北面只能种植小麦,南北自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使得生态旅游资源极富特色。

3.政策导向有利

除了国家层面的旅游导向,由于该区是传统的煤矿基地,随着近年来煤产量下降,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开发旅游,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三、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大运河旅游供给侧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该段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围绕运河旅游仅有一些简单的旅游产品,与扬州段、杭州段有一定差距,与国外种类多样的旅游产品更是相差甚远,这与大运河旅游受到国内外众多旅游爱好者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二)传统著名景点和新开发景点星罗棋布,没有形成体系,无法发挥运河穿针引线的作用

该段已有的著名景点,如曲阜三孔、水泊梁山都在距离运河1小时路程内,却都没有与大运河密切联系;新开发的运河附近景点如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台儿庄古城等星罗棋布,没有通过运河遗产廊道串联起来,无法发挥运河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该段运河客运码头较少,济宁以北没有在运行的客运码头,一些运河旅游景点年久失修。同时,由于没有开发出该段最具代表性的运河遗迹,无法打造如杭州拱宸桥那样的代表性景点。

四、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旅游开发建议

(一)深入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

应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运河旅游的经验,根据自身特点,深入开发适合该段大运河旅游“小而精”的旅游项目,深入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

(二)重视旅游创新,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

应结合遗产廊道的特点,创新式地运用线性旅游空间串联春秋儒家文化、宋代好汉文化、明清运河文化、抗日游击队文化等,开创从春秋到年代的“文化历史穿越式旅程”;串联中国北方和南方过渡地带自然人文风光,开创从北方到南方的“大自然跨越式旅程”。学习国外改装运煤船的做法,开发适合运河航行的游船。

(三)以人为本,创立运河水路联运机制

创立运河水路联运机制,增强旅行交通的舒适度,使交通成为旅游的一部分。发展沿岸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街、古镇等,把现有的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博物馆各旅游点与大运河有机结合,让儒家文化教育融入该区自然风光之中。

(四)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十三五规划纲》中提出,要“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该段北侧运河沿岸种植小麦等作物,可发展北方平原观光农业;该段南侧沿岸是水稻小麦交替种植的地区,可发展南方平原观光农业;微山湖段依据鸬鹚捕鱼、乘船采莲、打捞菱角等传统水上农业项目,可发展体验农业;该段沿岸有传统的打野兔、捉知了猴(蝉幼虫)等野趣,可发展创意农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精细化旅游产业规划

加强客运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扶鼓励一部分以拉煤为主的运河“水上人家”参与运河旅游事业。做好精细化旅游产业规划,规范旅游市场。

篇10

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温室效应日趋严重,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要求,人们开始大力提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即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利用新技术,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轻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工业原料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甲醇是基础工业原料产品,对于甲醇生产企业而言,如何在新形势下优化工业技术、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以榆天化为例,分析低碳经济下的甲醇生产的工艺优化方案。

1 甲醇生产工艺简述

榆天化在生产甲醇时主要通过对天然气的转化来制取生产原料,目前我国以此为原料基础的甲醇生产按照合成器转化的形式差异,其转化工艺共有七种之多,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段蒸汽转化法、两段转化法和换热式转化。其中一段蒸汽转化法的后续工艺分为补碳和不补碳两种,补碳时间可以在转化前或者转化后进行,工艺流程各有差异。

榆天化公司从节约能源考虑,对甲醇生产的设备条件和系统进行了改造,利用化工厂尾气完成转化前的补碳操作,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降低了生产甲醇的天然气能源消耗量,通过实现环保、节能的优化策略,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2 一段蒸汽转化法制取甲醇的反应以及补碳原理

根据榆天化生产甲醇的工艺手法,本文重点对一段蒸汽转化进行分析。

设备在实际运转过程中,一部分一氧化碳会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其合成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速率低于一氧化碳,因此系统中存在大量多于的氢气,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显示,生成1吨甲醇将产生1000m3氢气,这些氢气成为系统合成回路中的循环气体,参与合成反应,使得有效气体的浓度下降,合成系统的回路规模增加,加大了循环气压缩产生的功能损耗,弛放气只能作为燃料供给转化炉,造成了大量氢气的浪费。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对有效气体的排放进行考量,如果能够对驰放气中的氢气再次回收利用,则可以补充更多CO2,从而提高甲醇产量。

3 基于低碳经济的甲醇生产工艺优化方案分析

3.1 甲醇生产工艺优化设计思路

对甲醇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必须解决合成过程中氢气过量的问题。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分离过量氢气,对氢气产品进行提纯,然后用于制作相关工业产品或者作为燃料使用;二是补碳,在生产过程中补碳的主要方法有:

(1)对化工厂排放的CO2进行有效利用,将废气补入生产流程。

(2)回收甲醇厂烟道中的脱碳尾气,将烟道气体中的CO2补入天然气,一同参与转化反应。

(3)利用两段转化法,将二段部分产生的CO2全部保留,从而提高碳元素在转化气中的含量。补碳方式的应用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判断,以榆天化为例,在生产甲醇时利用了化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气,因而更适合采用一段蒸汽转化补碳工艺。

3.2 甲醇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榆天化公司生产甲醇是以天然气作为基础原料,其生产工艺流程为:首先净化作为基础原料的天然气,将净化后的甲烷气体与废弃回收的CO2混合,一同经过饱和塔,在转化炉中进行转化,然后对转化完成后的合成气体进行压缩,使甲醇合成和压缩流程有效结合,甲醇合成后通过三塔流程完成精馏,最终得到精甲醇产品。

3.3 补碳装置设计

改造工程利用辐射加热完成补碳,通过对CO2的补充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天然气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其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管道中的天然气进行加氢和脱碳处理,然后使天然气与净化后的二氧化碳混合进入饱和塔,再将合成气体送入一段蒸汽转化炉,在转化炉中完成补碳,此时天然气成为CO、H2、CO2的合成产物,适当调整合成产物中成分含量的比率,将数值控制在2.05到2.10之间,接着经换热进入甲醇合成塔,对一段蒸汽转化炉产生的反应气体进行冷却处理后送入压缩机组,驰放气经过H2回收后作为燃料,甲醇合成后的产品通过甲醇精馏装置,最终得到合格的精甲醇产品。

3.4 运行效果分析

3.4.1 工艺优化的经济效益分析

经过改造后,同产量甲醇生产所消耗的能源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单以天然气损耗为例,补碳后每制取1吨甲醇减少了110m3的天然气使用量,按照工商业用天然气销售价格2.79元/ m3计算,天然气原料成本下降306.9元,提升了产品的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3.4.2 工艺优化的社会效益分析

在实行工艺优化后,CO与CO2的转化比为2.2,显著提高了H2的利用效率,降低了CO2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社会环境。

4 结语

对甲醇生产企业进行工艺优化,将补碳技术运用到生产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了甲醇制取过程中氢气量大、甲醇浓度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天然气等生产能源的损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对化工厂废气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基础上改善了社会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桂林,姜薇,周岐雄,等.天然气混合制氢弛放气生产甲醇的补碳方法探讨[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9(04)

篇11

一、化子坪采油作业区概况

化子坪作业区管理着化子坪区长2、长6、侯市北区、镰18区、镰127区和侯市东区6个区块,开发层系有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4+5和长2层。管辖油田探明含油面积105.97km2,地质储量5088.84×104t,可采储量704.55×104t。

截止2013年6月底,共有采油井901口,开井867口,产液水平4458m3/d,平均动液面825m、沉没度83m,平均泵径37.7mm,平均冲程1.7m,平均冲次4.8次/min,平均泵效43.4%。

二、影响作业区抽油泵效因素分析

通过对化子坪作业区2008年至2013年3月平均抽油泵效对比发现,抽油泵泵效从2010年开始逐渐降低,由47.2%降至2013年3月的39.5%。

通过分区块统计表可以看出,自2010年后抽油泵泵效降低的区块有镰18井区和化子坪区长2,化子坪长6区块与侯市北区(含侯市东区)泵效相对平稳。分析导致化子坪作业区泵效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子坪区长2:抽油泵效较2011年同期降低了6.8%(50.5%43.7%),主要原因是2011年后投产井49口平均生产参数过大,平均泵效只有40.4%。2011年及2011年前投产442口可对比井由于自然递减等因素引起平均产液量降低了0.60m3(7.80m37.20m3),2012年至今对措施井上调参数40井次,今年1-3月作业区积极开展参数优化工作,实施地面参数下调32井次,换小抽油泵径36井次,平均泵径较2011年略有下降,但整体平均生产参数基本没变,提泵效工作效果不明显。

2.镰18井区:平均抽油泵效与2011年对比降低了7.2%(45.6%38.4),通过分析认为2011年后新投井52口,平均产液量较低,初期设计参数合理,但随着液量下降,抽油参数不匹配,其次,老井的自然递减引起产量下降,泵效降低。

3.化子坪长6及侯市北区(含侯市东区)较2011年相比泵效基本不变。

三、提高抽油泵泵效方面所做的工作

1.选井

根据油井宏观控制图软件计算结果及油井实际生产情况,对位于合理区域范围以外的油井积极进行优化调整。2013年5月份优选冲次在5次以上、日产液量小于4m3的60口油井分两批优先实施,5月底补充参数下调计划45井次,6月计划对日产液在4-8m3、冲次在5-7次的160口进行调整,7月重点对冲次在5次以下的油井计划实施参数优化调整73井次。

2.实施参数调整

按照“长冲程、低冲次、先地面、后地下”的原则,1-7月份共实施油井参数下调279口,其中换小泵径62井次,下调冲次257井次。

3.资料录取、效果跟踪

调参后279口油井日产液量下降92.14m3( 1321.741229.60 ),日产油量下降16.37t/d(224.83208.46),调参井平均泵效提高了8%(3038)。通过分月对比产量变化,开展井组动态分析,根据开采层位的不同,化子坪区长6层油井调参之后产量平稳、泵效提高,化子坪区长2油井调参后产量有所波动,与此同时我们加强资料录取,对产量变化较大的油井制定六小措施恢复产量。

4.核实资料,再优化、再调整

通过功图、液量、单量等资料的核实,主要对化子坪区长2层油井进行参数重新优化调整,保证单井产量稳定。

四、取得的效果

1.平均泵效不断提高

在参数集中优化调整的5-6月份,全区平均泵效由2013年4月的39.52%提高到了6月的43.37%,7月对产量变化较大的油井进行了参数回调导致全区平均泵效略有降低。 2013年7月与2012年12月对比,全区平均泵径降低0.19mm(37.9337.74),平均冲次降低0.52min-1(5.404.88),平均泵效提高3.58%(39.5243.1)。

2.日耗电量降低

优选冲次在7次以上且都是冲次在原基础上下调2次的7口油井,在抽油机配电柜安装电表测试耗电量,调参前录取耗电量7-10天,至日耗电量录取准确,调参后连续录取日耗电量变化幅度在±2度之内,通过对比下调参数后平均每口井日节约电量10度。

3.系统效率提高

积极开展机采测试工作,对测试后调参的油井进行再次测试,通过对80口可对比调参井对比发现,调参后平均系统效率提高2.6%(22.625.2),平均日耗电量降低3.9Kw.h (56.552.6)。

4.油井维护性作业井次减少

2013年1-7月共实施油井维护性作业585井次,与2012年同期(604井次)相比略有减少。修井频次1.081.01井次/口.年,表明通过大力实施以降冲次为主的参数优化调整有效降低了油井维护性作业频次,节约了修井费用。

五、取得的认识

1.针对化子坪区长6层单井产量较低的油井,通过调小生产参数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针对化子坪区长2层高液量、高含水油井,要及时录取资料,监控好产液量、动液面、含水的变化;

3.针对长2层低液量油井,调整之后重点关注油井沉没度的变化;

4.调整参数之后,必须加强资料录取工作;

5.换小泵须结合修井检泵作业时实施,及时优化杆柱组合,加强井筒综合治理,以达到延长油井免修期、节约修井费用的目的;

6.在对参数调整之后采油井能耗资料的录取时,要适当延长资料录取时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7.参数的调整要及时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及时进行优化。

六、下步工作方向

1.加强分析优化软件的应用。通过应用能耗最低机采系统设计软件对抽油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机采井抽汲参数更加合理。

2.持续抓好降泵径提泵效治理。按照 “三降一提”工作要求,坚持“上修一口更换一口、产量不变”原则,确定低泵效井合理的供排关系,在日产液量小于5m3的油井全面推广应用φ28mm、φ32mm抽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