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技管理专业

科技管理专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5 09:22: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技管理专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技管理专业

篇1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科技项目的有效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的研究中,已经集中在一些专业的机构上,充分利用各个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能够提升其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因此,确保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高效运行也就显得极为必要。

1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现状介绍

基于当前我国现阶段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状况来看,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发展趋势的必要性,但是因为起步较晚,相应的配套机制也不健全,所以相对应的运行现状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研究管理的角度较为单一。结合当前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和应用来看,其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单一性特点,这种单一性主要指很多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往往集中于工程科技项目的管理,而对于科学技术研发项目的管理和涉及并不是特别的丰富。从这方面来看,其不仅表现在具体管理职能部门的单一性管理上,而且对于当前一些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到管理中来的具体项目来说也是如此。当前绝大部分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理的项目都是工程科技项目,很少有科学技术研发项目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这两方面都体现出了单一性特点,也就限制了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发展及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2)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具体运行机制不完善。虽然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大体结构和运行制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具体到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落实,保障各项管理工作及其相应的研究能够高效进行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地体制,各项管理运行细则不完善,这也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很多问题,这一问题也表现为科技项目管理需求和实践操作的差异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对于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对项目全程监督管理机制来说,难以实现较为系统全面的监管,往往仅仅针对一些较为关键的要点和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但是对于全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细节却缺乏足够的关注,这也是这一机制欠缺的主要体现。

2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运行机制完善措施

结合当前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具体运行状况来看,为了有效的促使其在实际管理中发挥出最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还必须要重点从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运行机制上进行研究,其具体的完善措施和手段有以下几项:

(1)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进行传统职能的解放和优化,对于原有职能机构承担的相关项目日常管理进行分离,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提升宏观其管理效能。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加强相关项目的具体管理和监督控制。但是这种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是单纯的降低政府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并不是要求政府撒手不管,而是更加倾向于宏观管理和监督层面,促使其能够在主导科技项目研究进程的同时,使科研项目管理更高效。

(2)提升管理的专业性。基于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机制发展而言,还需要从专业性以及规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切实提升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尤其是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应的管理专业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必须要对科技项目管理的高度重视,从专业化和标准化方面进行优化分析。对于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中的从业人员而言,同样需要重点加强指导和约束,促使其能够在管理实践操作中体现出较强的价值,由此可见,切实保障实践方面的管理专业化是比较核心的一点,也是最为基本的一个要求,要促使相应的管理机制具备着可操作性效果,尽可能的避免管理漏洞或者是不符合实际状况问题的出现。

(3)提升专业机构管理能力。具体到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过程中来看,要想保障其能够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和缺陷,必须要首先从专业机构的管理能力入手进行分析,这种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能力主要就是由各个管理人员以及具体的一线人员决定的,由此可见,加强对于人员的建设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在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人员组建过程中,必须要优化选拔机制,确保相应的选拔机制能够较好的适应于当前的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根据该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构建恰当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如此也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该机构的运行可靠性和水平,这种选拔机制的优化必须要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充分运用竞争方式来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最终提升整个机构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发展而言,其已经成为了今后科技项目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也是当前很多国外科技研究机构的管理机制,为了促使其在我国能够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除了要加强专业机构的完善之外,还需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刘娅.英国非政府部门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机构运行机制[J].中国科技论坛,2015,04:148-154.

[2]侯小星,香小敏,陈志聪.专业机构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5,25:28-29.

[3]骆光林,余向平,陆江东.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科研管理,2008,03:145-151.

[4]黄锦成,杨颂阳,阮付贤.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监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2:91-94.

篇2

一、技工学校计算机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没有造成双方身体上的创伤,但课堂氛围真的不好,其他同学或多或少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四是老师对教学的准备不够充足,使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的时间较少。如有时候老师在演示过程中总是操作错误,学生就会不耐心听课了。五是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成绩较差。如果老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按统一进度开展教学会使一部分学生放弃学习,因为他们听不懂。

二、技工学校课堂问题处理应注意的方面

1.顾及学生的自尊由于技校学生文化成绩较差,本来就受他人与社会的歧视,中考失败已经使学生内心受到伤害,所以,课堂上老师的所有做法必须顾及学生的自尊及人格,一定不能伤害任何一个学生。首先老师必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真心喜爱学生。其次,老师必须有一个好的教学心态,要有耐心和恒心,用心上每一节课,特别是在演示教学步骤时,要做到百演不烦。对于计算机课的管理要建立课堂常规,明确学生上课时的行为标准。如要求学生只要进计算机房一定要穿鞋套;零食一律不能带进教室等。2.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外在行为上学生的行为只有表现出来,老师才能判断其行为是对是错,老师千万不可仅凭主观猜测或模糊笼统的感觉就批评学生。技校学生的心理承力相对弱一些,如果学生一旦被误批,他们一般立刻就会跟老师对着干,这样只能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师生双方都会受伤。对于课堂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老师应根据其表现出来的外在的问题行为,对照事先建立的课堂常规,有的放矢地进行处理。3.适当激励,控制负面事件的影响如在课堂秩序不好时,老师可以停止讲课,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老师没讲完的内容在老师的帮忙下继续讲下去。这样做是凭借转换活动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消除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行为。老师的批评、指责、体罚只能使一些学生的负面行为加剧,造成老师管理上的困难。但对于学生破坏性较大、具危险性的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老师一定不能漠视。4.课堂上尽量避免惩罚学生课堂管理中,对出现错误行为的学生老师应极力避免惩罚,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再使用惩罚。因为不当惩罚会伤害师生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妨碍情感的交流;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一种为解决问题暂时采取的措施,无法根本消除问题行为。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技校生来说,惩罚可能导致他们放弃学业,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5.课堂管理中要体现一致性、公平性和个别差异性技校学生很重视与别人的比较。所以老师在处理问题时,不论是学生好的还是不好的行为,应考虑处理方式的一致性和公平性,避免学生误以为老师偏心或喜怒无常。课堂管理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来说是一个重要环节,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堂管理更为特殊。老师要想在课堂上取得最高的效率,就必须课前定好规矩,并且公平公正地去实施,尽可能内容细致全面。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质量,保证整个班集体学生的听课效果。老师不仅是课堂问题的面对者,更是课堂问题的解决者,不求每节课都有十分好的课堂氛围,但应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安娟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技工学校

篇3

管理学在所有管理相关课程中属于入门的课程,其中所包含的管理学知识与内容对后续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指引性和推动性作用。因此,进行管理学教学改革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我们不仅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更要实现实践教学与互动教学的统一。

1管理学课堂教学现状

管理学学科属于文科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令学生产生枯燥、厌倦、抗拒的心理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将理论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忽视了实践对于学生的思维启发与引导作用。

1.1教学方式与手段单一化

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提纲设计通常是将教学内容理论进行口授与板书的形式呈现,教师在最初自身学习过程中就是以被动学习为主,最终同样会以这种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能以有限的刻板记忆、上课笔记进行记录,长此以往学生就容易形成思维惰性,很难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

1.2重理论轻实践

管理学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通常教师因为职业限制得到的实践经验较少,即使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了教学案例也无法完全融会贯通地穿插到理论教学中去。缺乏实际分析及实践考察的纯理论知识更难将其运用至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学生仅凭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难以培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成果考核机制单一

中国的教育方式弊端众所周知,“高考热”现象也由来已久,通过卷面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成为了考核的必要手段,暂且不论卷面考核对知识面考察的局限性,单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言,卷面考核能否做到真正“公平”,证明考生日常的学习态度还是一个未知数。社会上各种考试培训机构由此诞生,为考生总结传授考试“经验”,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卷面考核。

2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在普遍意识到传统式教学短板后,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始兴起,最初的互动式教学只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但随着对教学模式系统性研究的深入,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开始普及。

2.1教学模式的主体转换

互动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教学模式的主体由教师转换为了学生。互动教学旨在通过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自主性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将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接受—思考—反馈”的学习机制中,这一过程的结果并不是终结,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让教学过程呈现出了可持续性、可建构性、可发展性的特点,完全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简单灌输的模式。

2.2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信息基本呈单向、线型传播,而互动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信息的互动传播,传播主体双方以教学过程为平台建立了一个可进行知识、情感、精神实时交流和互动的活动机制。

篇4

二、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想转专业的原因很多,既有本科生本人的原因,也有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在转专业的过程中,学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办理流程缺乏了解,导致未按期提交转专业申请表,以至于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

每学期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转专业的文件已经下发、转专业工作已经结束之后,还陆陆续续有学生来教务处提交转专业申请表,理由是之前不知道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转专业申请表。这不仅影响学生自身,也对学籍管理工作造成重复,增加了工作量,还牵涉其他部门也要做重复工作。

2.学生转专业存在盲目性,因为一时冲动而申请转专业,转专业工作结束后,又来要求撤销转专业,回到原专业。

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考虑清楚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也没有和父母、老师或同学等进行必要的探讨,更没有了解其他专业相关的情况。因此,随意地申请转出原专业,又盲目地转入新专业。

3.转专业学生对后续手续的办理不了解。

转专业文件下发后,在规定时间内,学生需要在原院(系)教务员处打印成绩档案,取学籍表;然后到转入院(系)交学籍表、成绩单,办理有关转入手续;到教材供应中心领取新专业的教材;在学生证学籍异动说明栏注明转专业情况并盖章;办理新准考证;在原专业已修的课程可以申请免修,未修的课程要申请补修。这一系列的办理程序需要多个部门合力完成,导致很多学生一头雾水,浪费时间,也对学校各管理部门工作造成混乱。

4.部分热门专业申请转入的人数太多

由此给安排教室、学生管理等工作造成很大压力,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本科生转专业是一种需求,是各个高校都存在的现象。针对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转变管理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教学管理所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这一理念已逐步为高校教学管理者所认同。学籍管理者在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学习自,真正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和成熟的个体,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管理呈现的是刚性的、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态度。学籍管理涉及的是与学生相关的一系列事情,如学生信息核对、注册、各种学籍异动、财务收费、选课及教室安排等,这些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等更应该受到关注。学籍管理工作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需求,支持学生的选择。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建设高校管理体系和措施,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创造条件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按照一定的条条框框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复制品。只有尊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对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教育才会拥有生命和源泉。

2.在转专业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转专业咨询、心理指导和职业倾向测试

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了解专业、激发专业兴趣,对专业选择犹豫不定的学生,可允许先跟班听课,以加深对专业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转专业的盲目性,也能有效减少转专业后申请撤销转专业的学生人数,使学生不再因为转来转去而浪费时间,也减少了学籍管理的工作量。

3.灵活调整转专业办理时间。

该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转专业在学期末提出申请,可在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宽,由上一学期末延续到下一学期初,在下一学期开学大约第二周发转专业文件。这样中间的暑寒假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认真思考,和家人商量,慎重选择,又不会耽误转专业学生到新专业上课,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4.新生进校后,每人发放一本《学生手册》,并组织学习和考试。

《学生手册》中的《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对转专业的办理时间和流程都有详细规定。学生熟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可以避免错过转专业办理时间。

5.给每位转专业学生发放一份通知,随转专业文件一起下发。

通知上有详细的转专业办理程序,方便学生办理。

6.继续推进学分制改革。

关于转专业后学生的学分互认,该校规定“学生在转专业前未修转入专业所开课程的均须补修。转专业以前已取得的学分,如果相应课程内容符合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内容,则转专业后学分仍然有效;若低于转入专业相应课程的内容要求,则学分无效,必须补修。学生转专业后,转入前所在班级已开而本人尚未修读并取得学分的课程,应采取补修的形式取得成绩和学分”。至于如何认定需要补修还是免修,“具体由教务处审定”。这就造成实际操作中充满争议,如该校大一上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一),很多专业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考试试卷都是一样的,但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赋予了不同的学分,差距在0.5~1.0。如果严格按照学分一致才可以办理免修,很多学生反映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如何界定两门课程之间的相近程度,学分按照怎样的标准转换,这些在实际操作中都不够清晰。如果能经转入学院专业教师确认后,原已获得的学分符合转入专业学习要求的即可予以承认,这样操作起来就更简便易行,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不符合要求的,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白学了”的感觉。

篇5

“信息”指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信息技术使用和信息处理能力;“服务”指学生具备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思想理念,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IT产品采购、IT产品营销、技术服务、IT业务咨询服务等服务型岗位工作;“管理”指学生具备企业行业的知识,熟悉一般的企业业务流程。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根据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遵循“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性实践、专业拓展能力、拓展素质等6个模块构成。根据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按照“平台+模块”的方式进行课程组合与课程教学组织。该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的原则要以专业调研为基础,深入分析专业面向区域内的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任职资格等,关注“珠三角”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信息管理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新趋势,准确定位,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学校特色,又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校企深度融合共建专业机制的原则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突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及“教学企业”的作用,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以及“校企双主体”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原则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

要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围绕职业岗位及核心技能培养设置课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实现课证融通。“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课程设置提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重视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模拟教学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原则要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并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给予学生选择工作岗位方向、课程模块、课程及学习进程的自,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的提高。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当前高职课程建设的最新理念。具体步骤是根据职业岗位群职责,分解该岗位包括的典型任务,分析典型任务对应的行动领域,明确学生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推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在课程构建过程中,首先确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目标岗位群是ERP助理工程师和数据库助理工程师,在归纳出6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分别分析每个工作任务的行动领域,完成每个工作任务都需要两种以上的职业能力,细化行动领域可以得出各个岗位对应的学习领域,如表1所示。在对信息管理岗位群能力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可将职业能力归纳为计算机应用能力、数据库应用能力、网络应用能力、ERP应用与实施能力、系统开发能力等五大专业核心能力。

课程与职业岗位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网络技术、操作系统和Office系统是各个工作岗位的行动能力基础,由学院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组成,软件开发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结构图的最上端,由ERP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组成,对应信息管理专业的两个方向,这些课程模块分别支撑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以专业群为依托进行课程组合和教学组织专业群是高职院校教学组织的新形式,根据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群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和另外两个专业“软件技术”和“游戏软件开发”共同组成“软件与应用”专业群,专业群中的软件技术专业2010年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群背景下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以重点专业为龙头,面向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节点的课程体系,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我们依托专业群进行课程组合和教学组织,建立了“平台+模块”式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该课程体系建立了学院平台课、专业群平台课、两个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和两个专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选修)。每个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包括5门课程,每个专业拓展能力课程模块包括3门左右的课程,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必修)包括军训和入学教育(含军事理论)、政治理论、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素质拓展课程模块(选修)包括人文、艺术、创业方法与实训、现代信息技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各种特长类项目、各种竞赛类项目、各种技能训练项目和各种社会服务项目等内容。

篇6

2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三维体系构建

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与特色,构建了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以物流专业的项目方案设计及制造实现的课程设计三维(竞赛型、实验型、课题型)体系,并对课程设计的支撑体系进行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化开展专业类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物流设计大赛及毕业设计、参加全国二年一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均取得很好的效果。①竞赛型设计维: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模式移入到课程设计(物流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中。针对反映某企业实际问题而形成的案例集,按照竞赛要求与步骤(方案设计内容:针对性、有效性、覆盖面、综合性;方案设计方法:科学性、复杂性;方案表现能力;方案创新与应用性),参照竞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课程内容不同,把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首次规范化、程序化地进行。形成一套“知识准备—企业案例集—方案设计—答辩汇报—评价”五个阶段及考核点的指导与评价方式,把课程设计与每年一次的学校物流设计大赛、二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物流大赛进行对接,从中选拔参赛队比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2007年探索至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赛队连续全国三届(二年一届、一校二队、一队五人)全部进入复赛,二届进入决赛,获全国银奖与优胜奖各一届,五人次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②实验型设计维:《生产管理》、《工业工程》、《质量管理》的课程设计是借鉴工科的课程设计方式来进行。设计是在经管院实验中心,把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典型性问题作为解决对象。设计方案是围绕化油器、玩具小汽车等产品的装配工艺路线、装配操作、工序定额、装配流水线组织设计、流水线效率平衡与提高、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来进行三门课程设计的方案设计,且均需要在实验中心进行验证与实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③课题型设计维:利用课程教学老师的课题,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以及学生创新计划的项目资源,对项目合理分解、形成相关的课程设计方案(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

3物流管理主干课程设计的支撑体系

①建设稳定的指导教师与教研团队:从2007年开始,江苏科技大学建立了指导团队,且定期开展课程设计方面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完成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专业实验教学研究”、“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引入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三维仿真式教学的物流管理课程建设”等课题,发表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式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文章,初步探索出课程设计三维体系工作方式。充实的教研活动与团队协作为获得优秀教研室称号打下基础。②建立课程设计的项目库:把二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集作为基本的方案设计项目,以设计性实验项目及部分科研课题方案设计项目的为补充。基本建立起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项目库,且进行更新。③构建课程设计指导的网络互动平台:基于2009年建成的《现代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精品课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在课程开始时就在平台上布置课程设计的大纲、任务、进度、模版与范本,推行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互相衔接、部分并进、“细水长流”式指导方式,最后用1-2周集中突破,收到较好的效果。④以教科研课题与活动支撑课程设计:现在的物流专业课程设计指导团队,既是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科技创新团队,又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品牌建设团队,承担着学科、教学、专业建设与教科研工作的多重任务,有力地支持了课程设计三维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2011年起是物流管理专业为校级品牌建立专业建设点。

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基础或专业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一些专业课程,譬如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一般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设计。这些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相应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落后、设计内容割裂、设计与企业实际联系不紧、设计教学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我国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标准等,抑制了教育功能的发挥,抑制了人才的创造能力,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传统课程设计教学以继承知识为中心,向学生大量灌输各种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假题假做。课程设计的内容与社会实践和企业脱节,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接触企业实际、不接触现实问题,只是按照老师理论上的指导完成设计任务。学生没有好奇心,动力不足,也起不到真正教学实践的目的。而且课程设计任务书往往数年一成不变,学生按照设计书的要求,依葫芦画瓢地闭门造车,没有真实性,也没有创造性。教师既没动力也没压力,教学效率低下。

(三)各课程设计内容割裂。这些课程设计都是针对某一门课程所设置,独立性较强,课程设计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现行课程设计体系中每门课程均强调自身设计的完整性、综合性,不仅占用了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造成学生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学习效率。

(四)设计教学管理不善。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中,由于设计工作量较大,学生难以单独完成,所以往往采用小组完成设计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又容易出现一些学生搭小组“便车”的情况,在设计中偷懒敷衍,应付了事。教师在指导和管理中,不容易对小组所有成员的表现进行监控。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措施

(一)适应时代要求,转变课程设计的教学观念。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特别是全国各大专院校就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培养应厚基础、宽口径,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专业适应面要广、社会适应性要强等诸多方面。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巨大转变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使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大量符合社会需要的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二)真题真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在设计中,教师大力引导学生多接触企业生产实际,任何一门课程的设计业都会让学生去接触和实践与实际相结合的真实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到企业去做真实的工作分析项目,去做真实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方案设计。要求设计项目必须针对某一具体企业,做设计前要深入企业去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问题,设计成果能为企业所用。真题真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可以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这对高质量完成设计内容是个很好的促进。但这就需要指导教师积极走出去,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实行校企联合、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各门课程设计进行一体化整合,重新拟定一套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的指导书是针对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具体教学计划,它是教学实施的指南。在拟定各门课程设计指导书时,要考虑到各门课程设计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联系,所以要将各门课程设计联系起来系统地予以考虑,使各门课程设计的内容既无遗漏又无重复。以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这三门课程设计为例,三者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又相互联系,所以应将三门课程设计联系起来,系统地予以考虑,使三者之间的内容形成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紧密联系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一般比较综合、灵活,这需要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对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有进一步的思考。课程设计一体化可以帮助学生把各门课程串联起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论学习,增强系统性。

通过课程设计的一体化,使各门课程有机联结,改变了课程之间的割裂性,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由于课程设计一体化强调前面设计成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依据,因此更加注重设计成果的可用性,强调提高学生的设计质量。课程设计一体化使学生在校期间更能深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四)完善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通常采用小组设计的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到企业实地调研,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小组成员吃大锅饭,学生设计难以监管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着重制度规范,认真拟定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管理办法》,从课程设计的组织领导、教学组织、教学文件、指导、成绩评定等方面加强规范,强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设计中去,每个学生的成绩与自己的付出和成果挂钩。

篇8

1.1课程设计原则

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体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特点,要培养企业工作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为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各类企业的仓储或配送工作流程和一线工作岗位操作技能要求,以及岗位素质要求。

1.2课程设计目标

该课程的目标以职业性为原则,通过综合分析仓储工作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岗位,确定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与仓储相关职业岗位群主要有:商品检验岗、仓库管理岗、仓储业务岗、仓库统计岗、订单管理岗、商品分拣岗、仓库安全岗等。

教师应以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中掌握技能,构建理论知识体系,形成职业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阶段是以实践性为原则来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由改革前教师独立开发课程、通过“虚拟工厂”实训、“学”“做”分离转变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真实项目实训和学中做及做中学。

1.3教学内容设计

本着开放性原则,以客户一票货物进出库的工作过程为主线,综合分析所考查的企业仓储管理的工作流程,分解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把理论和原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利用校外企业、校内实训基地,设置相对真实的实训项目,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2.课程定位

本课程体系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仓储配送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另外,还要与前后课程衔接得当。

2.1知识能力分析

与仓储管理相关的知识包括物流基础知识、电子商务、ERP(企业资源计划)等,这些内容都涉及仓储知识或仓储环节。

仓储管理课程还与物流包装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配送管理、企业物流、特殊货物存储管理相关或相衔接。

所以在安排教学计划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仓储管理承上启下的作用。

2.2学情分析

教学离不了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情况。一般来讲,仓储管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仓储在物流中的作用。学生还要有一定自学能力,除了课堂中教师带领学习外,在课外学生应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从其他书籍中更深刻、更广泛地领会和灵活运用仓储知识。

学生还要有动手能力。《仓储管理》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没有动手能力或不喜欢实际操作,怎么学都基本是无效的,因为在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中,才最能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更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特别难把握的环节。

另外,学生要有锻炼技能、形成职业能力的愿望,这样才能主动学习、主动实践。

2.3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仓库规划设计(建库)、仓储功能拓展(用库)和仓库管理维护(管库)三大部分。教师应以物流企业或企业仓储部门的仓储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客户一票货物进出仓库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按主线分解教学项目,构建学习和实训任务,依据项目任务,设置相对真实的实训内容,并考核。结合培养能力目标――“综合素质+一技之长”,在教学中穿插与职业道德、职业规划、交流沟通和团结协作等内容。

3.教学方法和手段

3.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教学过程可以采用讲练结合、师生互动、反复演练透彻掌握。教师先将学生分组,然后将教学内容分配到小组,要求学生选出小组长,小组长相当于仓储部门的班组长,对各自的学习情境进行研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资料,也可上网查资料,同时听老师上课的讲解,各个小组做出PPT和讲稿。当老师将学习情境全部讲完后,学生项目小组上讲台讲解,并当场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作出答辩,然后进入仓储配送作业的流程实训。这样反复讲解,反复演练,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考试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评分可以采用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权重可以视情况不同。该课程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实践一体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3.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3.2.1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按作业流程分为八个学习项目,按作业性质分为三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设计一个案例,教师从案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仓储的作业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要求。

3.2.2角色演练教学法

教师应通过对仓储职业岗位群的分析,设计出若干个不同的角色,由师生共同扮演各种角色,不同的角色在仓储配送作业的操作中履行不同的职责,相互配合,完成既定工作目标。

3.2.3讨论启发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问,以此活跃学生思维。讲解习题时,常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根据教学模块设计思考题,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做出答案,在课堂上宣讲,教师给予点评。

3.2.4仿真模拟教学法

教师可以利用物流仿真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仿真实训室能基本仿真完成仓储相关的所有作业,操作过程与真实的职业环境基本相同。

3.2.5现场教学法

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储配送中心。学生观看企业员工的操作,观摩相关的设施设备,能感受企业文化,并对现场的新技术、新设备产生感性认识。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2-0051-02

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本文所研究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

一、应以CBE理论为指导,进行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即“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习期间即具备某个职业所必须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且把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乃至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CBE强调以培养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的基础来设计课程及相关的教学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强调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和管理的严格科学性,真正体现出对能力培养的重视。

1.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力结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包括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等。可以用人才能力结构图来表示,见图1。

2.信息管理专业针对学生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教育所设置的课程。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即指课程开发,其实质是把人才市场需求和教学实施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体系。它是实施CBE 体系的关键。信息管理专业针对学生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教育所设置的课程,见表1。

二、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路描述

根据本专业的五大核心能力,分别构建每一项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学习链路,在这个链路课程体系中,反映掌握专

门技术的从易到难的训练过程,也是理论知识学习的从易到难的过程。在课程开发中我们把每个链路看成一个整体工作任务,一般可从问题中心课程开始,任务中心课程结束,使学生体验实际完成任务的过程。横向几个链路之间课程形成相关性,一般低年级侧重于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中年级要集中掌握关键性技术技能及其相关理论知识,毕业前进行综合性能力培训或技术认证,形成横向能力递进的层次关系。本专业的主要课程链路描述,见表2。

三、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的特点

1.省略编程基础》、《C#.net高级编程》、《Oracle数据库开发与管理》、《局域网管理与信息安全》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实务》等作为专业课,使教学内容跟得上技术的发展。

2.建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是实现能力结构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建立以强化专业实训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达到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开放性设计实验及实习与实训四个层次,按培养基本技能、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这样一个递进的过程设置实践环节,各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相辅相成,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有机融合,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篇10

酒店服务在整个服务体系中,属于涵盖内容最多,要求最全面的服务类型。要想有效开展酒店服务工作,不仅需要注重日常的服务内容和相关环节,同时也需要一些高端服务元素融入其中。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板块内容,因此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培养其常规职业技能,还要结合服务对象的品质要求,丰富教学内容。鉴于当前人们对茶艺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现阶段我们在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必须融入茶艺内容设计,开展相关茶艺活动,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活动的创新和发展。

1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开办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升,酒店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表现。在对酒店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饮茶、欣赏茶艺已经成为多数人的正常需求。因此,很多酒店陆续开办了茶馆、茶室等品茶场所,人们可以在酒店的品茶环境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茶艺师逐渐成为一种职业,并且向专业化、体系化发展。受市场需求影响,目前多数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先后设置了茶艺课程,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设置,重视茶艺课程价值,从而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综合化、复合化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对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开办茶艺课程是其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时,都开展了茶艺课程,其主要目标是确保教学活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相匹配。衡量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生通过接受教育之后,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也就是学生培养与社会客观需求之间是否匹配一致。而要想做到有效教学,就需要以提升教学实效为切入点。通过优化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形式,最终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相协调。对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其开办茶艺课程,实际上是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的,市场的客观需要决定了我们必须将茶艺课程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之中。酒店管理专业开办茶艺课程的过程,实际上是其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与市场需求之间相匹配的必然结果。对酒店管理专业来说,要想做好茶艺课程设计教学,其需要具备以下基础,这是实现茶艺课程教学效果的需要。首先,应该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基础技能。尽管茶艺课程是以茶艺知识为基础的教学课程,但是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都会对其形成相应影响。学生态度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茶艺课程对整个酒店专业教学体系来说,更多是一种深化,只有学生具备相关基础技能,才能对茶艺课程知识形成全面理解和认知。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在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引导,切实有效深化学生理念。其次,还有注重茶艺教师的引导和配置。茶艺课程有着较高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同时也需要老师具备较高的示范能力,因此茶艺教师专业与否直接影响到茶艺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最后,茶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学科,在茶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知识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具体运用这一技能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知识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相结合,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结合,从而实现学生对茶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如今越来越多的酒店管理专业具备了茶艺课程教学设计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将茶艺课程教学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也成为可能。

2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设计与教学的相关理念分析

对茶艺课程设计与教学来说,想要确保其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相融合,需要做到:首先,茶艺课程设计的主要理念为:以茶艺教学职业性和实践性为要求,以开放的、现代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将茶艺内容体系化融入到理论教学,并且辅助相关实践教学,将茶艺教学从知识内容教学深化为职业技能教育。此外,在茶艺课程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客观要求,丰富教学形式。将时代教学手段、方法与整个教学活动相融合,通过激发学生创造性、引导学生参与性、提升学生积极性,来实现茶艺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升。其次,茶艺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为:第一,要做到茶艺课程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茶艺课程教学的目的。第二,在茶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的有效匹配度。通过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将市场需要与教学活动紧密关联,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第三,在茶艺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选择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后,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首先要从目前国家对茶艺师的整体要求入手,结合茶艺内容,将传统茶艺与现代需求相融合,通过注重茶艺的实用性和内涵的结合,从而为茶艺课程取得实效提供有力支撑。茶艺是茶文化及茶产业成熟发展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休闲时代人们的消费特点,因此可以说,茶艺课程应该在充分结合时代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传统特点与时展需求相结合。其次,在茶艺课程教学设置时,要注重其具体层次性,无论是茶艺活动的具体内容,还是茶艺活动的内涵表现,都要将其纳入体系化发展的轨道中。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茶叶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无论是茶叶生产知识技术,还是茶叶加工技术,甚至是茶叶的具体品牌和特性等等,都需要从职业发展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体系化教育。最后,在课程设置中,要做到创新教学模式,整个茶艺课程教学要突破狭隘思维和陈旧意识。只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茶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方法都可以被广泛运用,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不是茶艺知识的教学。通过茶艺课程的有效教学,为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

3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案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有了实质性改善。酒店等一系列作为生活改善性的元素就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酒店服务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如果其对茶艺知识能有一定了解,必然为其顺利就业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在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一切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来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是职业技能要求极强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职业表现力,同时茶艺活动表现的好坏,也是以学生综合素养为基础。我国是茶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无论是茶文化应用及普及现状,还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上都极具优势。而茶艺教学也是融入了多样元素的教学体系,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是其具体实践技能,都是整个茶艺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注重的内容。其次,在茶艺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体系之中。茶艺是一项技能,无论是其中包含的内容,还是其具体表现形式,都是无法用简单的教学活动来展现的。因此,茶艺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相融合,从而实现茶艺课程教学的理想效果。对酒店管理专业来说,要想做好茶艺课程实践教学,需要在充分利用自身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实地参与实践和实施模拟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加深学生对茶艺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只有亲自参与到具体实践活动中,才能有针对性的实现茶艺课程教学目的。最后,要将茶艺课程教学放到实践的环境中教学,在充分提升教师专业性的同时,实现茶艺教学的理想效果。茶艺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我们在开展这一教学活动时,需要在具体操作中熟练掌握技能,开发技能创新。而融入实践环境的过程,不仅加深学生对茶艺知识的具体理解,同时增加整个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茶艺课程教学目的。当然,对酒店管理专业来说,茶艺课程只是其中体系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要注重对茶艺课程内容的有效把控。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业实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全方位、高品位的服务更是当前现代化服务行业的新要求。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门职业化发展要求较高的专业,无论是其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还是相关社会要求,都需要酒店管理专业重视人才培养内涵。因此,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技能主导培养要求。新的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求影响下,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不仅需要从业者做好简单的日常服务工作,同时也要不断深化自身职业技能,丰富服务内涵。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茶艺课程设计有效融入到教学目标中,使其成为学生顺利就业的“砝码”。

作者:马艳国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敏.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探讨[J].知识界,2013,(05):118-121.

[2]游娜.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茶艺”课程教学研究[J].旅游纵览,2014,(23):85-89.

篇11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与学生需求

 

1、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本质来看,其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核心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与知识面都很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相对较多。目前我国高校中几乎所有与财经和管理相关的专业都开设了这一课程,而这一课程也使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起到一种铺垫和推进作用。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几乎可以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从理论体系上看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围绕价格理论展开,在具体的研究对象上主要为消费者和单个的生产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学科由消费者、生产者、分配等相关理论构成。而从现代微观经济学发展来看,其发展出许多经济学派和经济理论,这些理论有的互相联系,有的却互相对立。因此在教学过程对不同学派的基本理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不同的鉴别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从具体的教学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目前高校中的微观经济学教学较为开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鉴别分析,取长补短。其次是微观经济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即产生的历史背景有所区别。而目前很多教材都在理论背景阐述上较为欠缺,有时会使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介绍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除此之外,现代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们所注意到的,在后文中笔者将一一阐述。

 

2、学生学习需求

 

大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求职意向都主要为企业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因此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对他们寻求工作以及在工作中的实践都会起到很大作用。

 

从学生素质来看,由于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会招很多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基本没有问题,很多学生的问题都出现在数学学习上。而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是基础性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需求上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经济学专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其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上课时往往会认真听讲,但在课后不会复习。高校的教师授课模式与传统中学授课模式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学生的预习与复习需求往往难以满足,这也成为高校授课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微课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进后,就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需求方面的很多问题。

 

二、微课相关内容分析

 

1、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微小的课,即微型课程,最初由美国的学者在2008年提出,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微型课程的相关理念,但微课的最终理论体系成熟在2008年。根据美国的微型课程理念,微型课程就是在联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的核心提炼总结,将教学过程上传到网络之上,帮助学习者构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在适当情况下,教师可以在一旁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而在社会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微课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中应用,甚至可以通过不同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上传播,便于学习者的重复学习。

 

2、微课的基本特征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因此其就具有微型的特点,即教学时间段,内容短小精悍。从我国现代教育模式结构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课堂基本上每节课控制在45分钟左右,有的甚至可以达到50分钟。但从微课的基本要求来看,一般的微课时间最长不过二十分钟。有的老教师会对此产生质疑,只有传统课堂一半不到的时间内学生是否真的可以学习到知识。但是根据科学表明,人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弱。因此二十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看似缩短了教学实践,但这二十分钟基本上讲述的都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于学生加强理解知识点以及增强记忆力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二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比较重要或者比较难的知识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更加具有侧重点。而便利的存储方式可以方便学生随身携带,加快知识的传播速度,拓宽知识的传播面。

 

从微课自身的特质来看,微课资源具有半结构化和模块化的特征。微课教学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将所有知识一一讲述,而是有针对性的通过对教学内容整合,形成模块化的资源包,学生和教师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同时微课资源也具有一定的活态性,尤其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有时不同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都有可能对课程的讲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微课资源进行适当修改,这就说明微课也具有半结构化的特征。

 

三、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微课教学模式现状

 

1、发展现状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的理念来源于国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我国高校教学中也逐步推广开来。从目前发展的基本状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在一些工商管理类专业中一是作为一种实践课程,供学生选修学习。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引进了微课课程教学,但在学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只是作为一种试点型教学模式在学校中开展,学生选修微课课程基本上只是为了体验微课的教学过程,感受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学习方式。

 

其次,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因此目前很多高校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面,有时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微课教学,通过微课教学中不同的思路和讲解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相关重难点。

 

2、存在的问题

 

微课引进高校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真正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微课在中国高校之中的发展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说,很多教育工作者仍旧认为微课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型教学方式存在,尤其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这门课程本身设计的知识面较广,内容中的重难点都有很多,很多人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这种看似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果推广开来,很难在课堂上学到所需要的知识。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微课在制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视频的录制中,所选取的都是优秀的教师以及重要的课程内容来录制,因此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微课推广存在的最大问题。

 

其次,微课制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视频的录制,而这些视频构成了微课资源的最主要部分。但从目前微课资源储备量来看,很多资源都是很久之前录制,并没有及时的更新。在内容上只有部分重要内容有资源供人们下载,很多学生、教师即使想要使用微课资源,却无法下载使用,因此微课资源的匮乏也是目前微课教学模式推广所存在的一大问题。

 

四、推动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发展措施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中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文科教学模式正在逐步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但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来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仍需注意到。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微课的组成整体来看,微课教学模式推广的基础是微课资源的建设。但从国内微课教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步相对于国外较晚。而在工商管理管理专业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本身这门课的很多理论都来源于国外经济学家的一些理论,国内教材在总结吸收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编纂而成,因此这门课的重难点有很多。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应当培养专门的微课资源建设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共同构建一个完善而丰富的微课资源平台,将资源平台构建在网络上,供学生、老师等下载学习。

 

其次,微课资源以及微课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互联网,因此应当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高校在进行微课教学时,首先面临的就是微课资源平台的构建。高校中应当组织专门的人员,搭建适合的网络平台,将微课资源传到网络上,及时更新,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

 

同时,最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需要培养专门的微课人才。很多高校中微课课程的教学过程都由本课程的教师直接进行。本课程的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上没有问题,但这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微课课程教学模式不仅仅由教师的讲解构成,还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对相关资源的维护更新,尤其是对一些影像资源的制作、编辑等,乃至相关网站的日常维护,这些都需要专门的人才来进行操作。针对这一点,高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微课教学团队,将优秀的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都纳入其中,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为高校微课教学模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