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的重要途径

德育的重要途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6 10:18: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德育的重要途径

篇1

1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会实践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实践活动,可使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向良好的方向转化,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因此,我校团委、学生会积极组织团员、学生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自觉发现自身思想的认识问题,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社会作贡献。我们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活动有:

1.1“治理校园,美化环境”活动

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强高中教育,大力投资学校建设,新建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各一幢。由于机械任务多,遗留下的垃圾、泥土、石头和砖堆到处都是,学校环境卫生很差,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全部让学校请工人排除,将会增大学校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一情况,团委、学生会开展了“治理校园、美化环境”活动。各团支部和班委会在校团委、学生会的领导下,带领团员、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义务劳动。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我校团员、学生参加义务劳动8000人次,排除垃圾近千吨。为学校节约资金几十万元。广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经受了锻炼,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观念,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校园、美化了同学们的心灵。更重要的是一部份“双差生”在劳动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转变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有位同学这样说:“过去,由于自己学习差、表现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在这一活动中,我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比其他同学多干了一点,老师、同学都称赞我。使我深深体会到:我虽然在学习方面差些,但在其它方面还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看来,我还是有前途的。”我们开展的这一活动,受到了团县委的通报表彰。

1.2“我为校添春色”植树造林活动

学校创重期间,团委率先开展了新团员必须为校植一株树作为纪念的活动。尔后,各支团、各班纷纷响应,使这一活动在校园内迅速扩展,全校掀起了“我为校园添春色”的植树造林。为此,团委、学生会请地理老师专门讲了植树造林的意义。各班团支部、班委会拿出本班节约的班费购买了树苗,义务为校植树。还有一些同学从自己家头带来树苗为校植树。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学生们共为学校植了四批不同的树,总数达上千株。既绿化了校园,也美化了同学们的心灵;同时,也增长了同学们地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也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有位同学这样说到:参加了植树活动,了解了树木的发育、生长过程,知道了成材不易,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2群体帮教是我校团委、学生会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学生都活跃在一定的群体之中,群体的意识、行为、舆论、荣誉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优秀的群体,能够迫使个人抑制、克服不良的思想行为,锻炼和形成学生的优秀品质。因此,我校团委、学生会在配合学生抓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群体活动的帮教方法,充分利用团支部和班集体的力量,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1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性的倡导活动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团委、学生会共开展了三次全校性的募捐活动。其中二次捐款活动(为修建黄虎山烈士纪念碑募捐和向灾区中、小生募捐),共捐人民币上万元,一次向学校图书室的捐书活动,共募捐各种书籍近5000余册,充实了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在此活动中,全校10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了。特别是在向灾区捐款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献上自己的爱心,有的同学将自已的零花钱捐上,还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生活费节省下来捐上,表示自己的爱心。

2.2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在我们学校的篮球场上,只要是晴天,经常都会看到篮球比赛。班与班之间,支部与支部之间的比赛是经常开展的。当爱好打球的同学毕业离校,或因其它原因离校,你都会看到,球友们也会组织一场精彩的球赛来欢送他们。学校团委、学生会把组织这种群众性的体育比赛当作已任,作为群体帮教的动力。记得有一年5月,团委、学生会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大型篮球比赛。除了团委、学生会的头头们,没有一个教师参加。这次运动会历时一个月(利用星期天和课外活动时间),比赛40场,参赛队30个(男子20个,女子10个),运动员300多人。无论是比赛场面还是运动会的规模,还是参赛队和运动员人数,在我校历史上属首次。最可贵的是运动会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不礼貌的言行和令人不愉快的事。运动员、服务员自始至终完成比赛。正象一位退休老教师在“评学生篮球赛”一文中赞誉的那样:“虽然在烈日之下,运动员们还是打得那样椋心动魄,充满自信;裁判员判得那样准确公正,大快人心;啦啦队是那样的文明礼貌,没有嘘声,没有怪叫;此起彼伏的助威呐喊成了友谊的添加剂;解说员妙语联珠,有时使人忍俊不禁,有时又不乏使人思索之词。总而言之,整个赛场浑然一体,仿佛置身于君子国,礼貌得无可挑剔。”在这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团委、学生会注意培养同学们的理智、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我校团委、学生会通过一年多的自我教育活动,在转变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有益的兴趣爱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帮助学校进行“三风”建设中,也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为同学们今后升入大学和走向社会作好铺垫,打下了良好的人生基础。由此看来,学校团委、学生会开展的自我教育活动确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篇2

一、整体教育的内涵

整体教育是一个教育学范畴。相对于“个体教育”而言,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条件,对受教育群体和集团的一种显性教育。整体教育区别于个体教育几个明显特征,一是集团性。受教育者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是多数人而不是个别人;

二是时段性,即相比个别教育,它需要固定的时间,而不能因教育者的好恶和心情在而随时变更或者延长或扩展。三是条件性,它需要一定的场地和相应设施设备。四是普遍性,也就是可以针对一个团队的全体人员进行教育,从使用范围讲,无论任何单位,任何团体,任何组织都在采用此形式。此外,还具有计划性。教育者要达到一定的目的,需要事先的设计与周密的思考,计划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整体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一)整体教育是培养集体主义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整体教育,并通过这种集团整体的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让个体感受到集体,是集体的一员,而不是游历于集体之外的个体,并在这种集体的形式下,充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增强集体主义的意识。

(二)整体教育控制团队的整体性,增强整体战斗力

整体教育过程中,由于集团式的教育,大系统是一个一个的子系统构成的,我们可以从子系统的外在表现情况,反映出子系统(或者小团队)的管理水平和素质,优秀的子系统(小团队),训练有素,秩序井然,体现出很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而差的子系统则杂乱无章,秩序混乱,即想在即时的整体教育过程中,有意表现出纪律观念强,但由于缺乏平时的管理和严格的训练,都无法控制局面,即使强力控制,也只能出现短时的效果,而一旦时间稍长,马上会露出本来的面目。

(三)整体教育具有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

整体教育过程中,信息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可以将教育者的思想、理念,传达给每一个受教育者,体现迅速、及时而广泛的特点,十个人通知一百个人,所需要的时间,十个人所通知一千个人,所需要的时间,与一个人整体通知和传达的时间。

(四)整体教育的团队氛围,会创造出强大的心理相互影响力

由于整体教育的人数多,在整体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生动有趣,震撼力强,那么在受教育团队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情感外在反应,而情感具有传递性与相互煽动性特点。我们在听演唱会或演讲的时候,集体的情绪会催生个体情感的扩张,从而形成一种激情狂潮,达到痴迷与信服的境界。希特勒如果对一个人演讲,他是达不到让人疯狂的效果的,而对着整体的教育,则因氛围的影响而达到极端的狂势,可以这样讲,他创造的演讲氛围是整体教育的一种体现,而这种氛围将德国推向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车。

(五)整体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促使管理者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从而增进了教育者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教育者在整体教育时要让听者心服口服,富有针对性,就必须努力去搜集素材,了解情况,并作出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形成集团意识加以传达,所以,能促使教育者深入实际,做好本职工作,提升教育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整体教育为下级团队的组织者提供示范性

整体教育的教育者,不仅对团队的个体有着教育意义,同时也对团队的各个部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提醒教育和示范,这样的结果必然会让团队的各个部分形成一种整体力量。

(七)整体教育为培养团队风格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为教育者,我这里主要是指管理者,对团队深刻的阐述自己的理念,思想,以及要求和做法,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在教育者的教育下,会形成一种风格,而这种风格就是教育者的风格,长期的整体教育对一个团队风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整体教育的一般性要求

(一)整体教育内容的要求

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符合时展的方向,对受教育者有教育意义的话题。切忌发牢骚,将个人的不成熟或不正确的观点,强加给受教育者。而且要求整体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真实性、兴趣性、更需要教育性。

(二)整体教育时空把握的要求

针对群体的年龄结构、思维结构、注意力的特点,我们得要注意整体教育的时间,大学生心理比较稳定,可以时间长一点,如果针对中小学生,如果一整天或者长时间的持续的演讲和报告,会影响整体教育的效果。空间条件,需要考虑整体教育的会场情境的布置。以及会场的大小,如果人数不多,则应选择较小的场合。否则会影响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人多而场地狭小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三)整体教育形式的要求

整体教育的形式很多,在这里我所讲的整体教育是讲排除文艺形式的整体教育。主要指的是报告,演讲等语言形式。

(四) 整体教育实施过程的对施教者的要求

整体教育者在施教时,必须要具有敏锐的思想、清醒的头脑、同时需要感性与理性并具,施教者还需要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应变能力,施教者的服饰与装束以及面部修饰要得体,要体现出施教者良好的气质与修养。

篇3

高校教育中应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而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成为一大难题。高校学生品行现状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德育不仅依靠学生管理和课外活动上,更主要的是应把目光放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上,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正常课堂教学。因此,在德育课程设置中增设礼仪课程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社会交往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和言谈举止、仪式等方面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具有约束人们言谈举止的规范性特点,同时,礼仪规则简明、实用、可行、易学易会、便于操作。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不断纠正人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

道德也是人们的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礼仪与道德关系极为密切,德成于中,礼形于外,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道德是礼仪的灵魂,讲究礼仪除了注意礼仪的外表形式之外,还要注意内在的道德修养,做到表里如一。礼仪习惯是道德品质的载体,人们的道德责任可以通过礼仪行为表现出来,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人们对礼仪的学习运用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熏陶和教育,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道德社会化过程。观察一个人的仪态、仪表、言谈举止,往往可以了解他的内心道德世界,从而评价他的道德水准和修养程度。因此,高校德育工作中应首先从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把道德规范细化为具体礼仪行为上,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二、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任性、散漫、不受约束、依赖性强、独占欲强、不善合作,表现为公众场合语言粗俗、不守秩序、课堂上时间观念差、随意说话、玩手机、吃零食、不重视仪表、穿着打扮过于随意,遇见老师不打招呼等现象经常发生,以上种现象表明目前大学生迫切需要加强礼仪教育。我们不仅要将礼仪规范纳入学生常规管理之中,还需要在大学德育课程中增设公共礼仪课程和行业礼仪课程。

各级各类大专院校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大批职业人才,不仅要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礼仪素质教育。2009年曾有研究者对十二所高校600名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及教育现状展开调查与访谈,在被调查者中有7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礼仪修养尚需提高,认为应在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学生占87.8%。

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特别要重视礼仪素质教育,它的培养对象是教师,教师一定要在思想道德、学识学风、言行举止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幼儿模仿力最强,幼师的言行举止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校开设礼仪课程能培养具有良好礼仪素质的幼儿教师,使幼师有意识地用所学的礼仪来全面规范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设礼仪课程的内容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上,把礼仪教育纳入正常课堂教学,体现科学性、普教性、持久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目前高校礼仪课程局限于特定专业某一相关课程,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因此开设公共礼仪课程非常必要。

礼仪教育应渗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幼儿教育做起,重视礼仪素质教育,在大学阶段应该通过开设礼仪课程系统学习和培训,根据不同院校专业特点,教材内容分公共礼仪课程和行业礼仪课程,还可以根据学校特色编写公共礼仪和行业礼仪为一体的校本教材。

根据我校特点,选用2010年5月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礼仪常识全知道》。本课程开设一年,从教材中选学以下内容:个人形象礼仪;生活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略讲;学校礼仪:(教师仪表礼仪、学生仪表礼仪、课堂礼仪、校园场所礼仪);电话和网络礼仪;餐饮舞会礼仪;节日民俗礼仪;涉外礼仪。以上课程内容全面、系统,同时又有所侧重。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是系统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法、情境模拟法、联系对照法和实训法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礼仪规范,而且使学生重新认识、分辨、选择、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此论文是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幼专生德育方式方法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陆纯梅,范莉莎.现代礼仪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篇4

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于受教育者所经渠道的总称。学校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劳动活动、学生群体活动、学生日常生活(包括宿舍)活动等。

每一个较大的教育途径又可分为若干小途径。如教学活动分为上课、辅导、参观、课后(家庭)作业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错综复杂,既有共同的途径,如均需通过教学和课外活动;又有各自的特殊途径,如德育的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体育的早操、课间操、运动会等。教育途径虽有主与次、一般与特殊之分,但每一个被实践肯定的途径都有其特点和功能。在多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是主要途径,以教学为主、其他途径为辅是学校教育的一条规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有:一是由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二是由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少先队、团组织实施的各项德育工作。若将这三种途径置于课程这一名称之下加以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这是学校“正规”德育课程,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哲学常识、公民等课程;二是“活动性”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如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队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组织的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按照较为宽松的现代课程观标准,我们可以把以上三类课程称为显性德育课程。这一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欠缺之处。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课程”经常因其是分散的、无形的、隐蔽的而被忽视;上述第二类“德育课程”也常常会变成各种条件反射式的、单纯机械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第一类“正规德育课程”往往也只是教给学生“有关思想品德的知识”,德育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德育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学校通过正规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但是,如果德育过程处于静态,只让学生坐听教师的道德说教,不仅无法使学生感兴趣,而且必将导致学生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枯竭、产生逆反心理等现象,不易被学生接受,影响德育效果。学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例如,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而由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如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原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根据。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影响,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置于学校情景,与同学、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相互交往,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形成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对隐性课程德育功能的重视还来自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结合起来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是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人际交往,来自于社会活动之中,以及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方式将学生当成消极、被动的接受器,依靠刺激、强化的方式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这是欠妥当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不只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那么,什么是隐性课程呢?

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的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广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不通过正式的教育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作用,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情景中,包括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设备)、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文化环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礼仪活动)。

隐性课程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自身的功能属性表现出来的,要想对隐形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对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进行必要的剖析。所谓功能是指事物本身的功效能力,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对其它系统施加影响的一种属性。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是指隐性课程可以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隐性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为不少学者所肯定。美国著名的道德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因此,他要求“利用隐性课程进行道德教育”。精神病学家斯奈德认为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师生不受隐性课程的影响,隐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有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这是正式课程所不及的。沃尔夫与西蒙认为,隐性课程是消除种族隔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有意识地、善意地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消除种族隔离。日本教育学者岩桥文吉在论及美国教育时指出:隐性课程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全部结构”,道德教育如不关心隐性课程,“期望得到满意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隐性课程通过创设和利用学校中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论道而不说教,使学生在愉悦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健康的集体舆论,优良的校风学风,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及其课内外的言行举止,作为隐性课程的要素,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具有强烈的约束力和惩罚力,优良的校风学风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强制性约束和规范力量,无声无息地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适应周围环境。由此可见,重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隐性课程有哪些德育功能呢?

一、隐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确定对待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隐性课程能够提供具体生动、可感可知的环境,丰富学生对政治观念、道德标准等的感性认识,进而提升道德认知。因为,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条件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到班级教室的布置,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并传递一定的价值信息,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人们所公认的或由学校倡导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先导。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始终是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不能死记道德条目或强迫纪律,而是以发展道德认识能力为主。因为认知的发展是德性(即品德)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隐形课程在培养学生道德认识方面,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使抽象的道德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这是正规课程所不及的。如校园的绿化美化、校门的造型设计、教室的装饰布置等作为潜在的教育因素,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用中外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的肖像、格言装饰教室,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和奉献的伟大。用写有校风校训的标语牌装饰校门,会使学生从踏入校门那一刻起就清醒地意识到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从而努力使自己的认识与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学校作为一个被净化的育人环境,它的任何一处装饰都不是随意的,并对学生产生暗示、同化作用。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隐性课程的这种影响是无声的、持久的,是其对学生感官和心灵的碰撞,由最初的直接的、外在的、形象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反思、觉悟而上升到内在的、抽象的、本质的且具稳定性的理性认识。道德认识正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因此,隐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隐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一般来说,情感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态度体验。而道德情感则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去理解、评价和体验对象时产生的情感。能陶冶学生情感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一)环境陶冶

研究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景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置于精心布置的特定环境中,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辛勤耕耘了几十个春秋的帕夫雷什中学设计的校园环境,为我们树立了卓越的典型:美丽的校园中的每一处设施都经过科学的精细安排和布置。该校的物质环境凝聚着每一个学生闪光的智慧,浸透着每一个学生辛勤的汗水,能激发起每一颗心灵对周围的一切无比的关心和挚爱。校园里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在果树园里、杏树林里、橡树林里有不下三十余处散发着花草清香的幽静角落,学生可以在那里沉思遐想或个别谈心。在一块色彩鲜艳的标语牌上,天蓝的底色显著地衬托着学生的一段话:“你在咱们学校应该探索的主要的东西就是生活的目的。请你认真思考这些杰出人物的卓越见解。”标语下面悬挂着一些杰出人物的画像,像旁也是他们的语录。各式各样的橱窗中陈列着爱人类、爱祖国、爱和平、爱科学、爱父母的宣传图片和文章,也有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推荐书目等。一切都是“会说话的”,一切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走进校园像是进入了一个诗一般的世界、一个精神王国的美丽的宫殿。学生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情感自然得到陶冶,净化了心灵,培养了高尚的情操。

(二)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教育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交换爱。”教育实践证明,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源泉。学生取得进步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碰到困难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都会引起学生高兴、感激等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必须自己具有这种情感,要学生激动,首先就要教师感动。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

(三)学生集体和各种集体活动的陶冶

学校德育实践表明,学生集体和各种集体活动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集体主义情操的重要内容。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都能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音乐、美术作品欣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主题队会、班会等都能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因此,让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三、隐性课程可以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为完成预定道德目的自觉克服一定障碍,坚持和改变道德行为方式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道德意志在促使人们将道德动机、道德认识及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中具有特殊作用。道德意志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我直接愿望的控制调节,用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对情感冲动控制调节,与困难做斗争,抗拒不良因素诱惑等。道德意志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产生道德动机并确立行动目标,二是选择道德行为方式,三是执行道德决定。隐性课程,无论是专门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还是精心设计和长期形成的学校风气,抑或是有目的开发的校园环境和课堂环境,都形成了典型的道德场景,激发学生产生一定的道德动机并确立特殊的行动目标,并通过模仿而选择适宜的道德行为方式,进而激励其完成道德行为,获得道德奖赏,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意志的发展。道德意志内化在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中,使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时能凭借内心信念,用一种向上的、求善的、严肃负责的态度进行道德行为的选择,它作为一种由价值观驱动的主动的选择能力,比道德规范的约束更具积极意义。隐性课程对道德意志有非常强烈的激励和磨炼功能。具体说来,一方面,是学校物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建筑和校园景观布置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育者的意图和目的,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方向和目标,激励和推动学生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校内的名人名言、英雄雕像、艺术景观等潜含着学校教育者的思想、规范和价值观,为学生努力塑造一个个学习楷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时时激励他们以此为榜样,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如学校中张贴的名人名言、坐落的英雄雕像,时时提醒学生要向英雄人物学习,树立坚强的革命意志。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和期望都会引导和激励学生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隐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就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学校德育就是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应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并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使之见之于行动。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在标志。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如何,不能只看他对道德规范认识有多深,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如何。隐性课程对学生行为的要求不是直接提出,而是渗透在各种潜在的教育因素中,不是空洞说教的结果,更不是教育者简单压服的结果,而是通过隐性课程的一些特殊机制,如暗示、感染、认同等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自然地体现出对学生行为的特殊约束和规范作用。对学生道德行为影响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如下:

(一)环境的美化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生处在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中,行为自然得到规范。如处在整洁文明的校园中,青少年易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行为习惯;经常置于光洁明亮、干净卫生的教室中,学生自然养成不乱丢垃圾的行为习惯;每天生活在花草芬芳、树木葱郁的校园中,久而久之会形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习惯。当然,一切外部影响最终都要经过受教育者内心的认同和接受方能取得效果,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同样要通过学生内部认同才能发挥。

(二)校风、班风

校风、班风都是在共同目标下,经过集体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校风、班风一旦形成,就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行为产生影响。良好的校风、班风一般都体现着社会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反映着学校教育目标和个性特色。实践表明,当新成员进入一所具有良好校风的学校或积极班风的班级后,会逐渐受其感染,并逐渐适应其行为作风要求,自觉抵制和改变自己与之不相适应的行为。班风校风是学生无可回避的一种客观环境力量,学生只要生活在其中,就必然受其影响。另一方面,校风、班风可以借助舆论压力来干预学生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有优势的言论与意见,通常以议论、褒贬、奖惩的形式对学生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变化和情绪上的体验,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受到集体舆论支持、赞扬的行为学生乐于支持,得不到舆论支持甚至是受到指责的行为,学生会努力去克服和改正。因而,健康正确的舆论有利于学生塑造良好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以上,我们从隐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等方面剖析了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当然隐性课程中也有许多消极因素存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净化育人环境,为学校德育目标的全面实现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教育因素,发挥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潜在课程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1).

[2]田慧生.教学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1).

篇6

下面就艺术教育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能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做深入探究。

一、艺术教育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所谓艺术,就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形状独特而美观,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电影、戏剧、舞蹈等等。

因为艺术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如果说,科学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反映世界,那么,艺术则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世界。例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对典型情境的描述,刻画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不均以及女孩的美丽梦想。通过阅读作品会使学生提高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清楚地观察到,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儿童的不同命运。

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能够鼓舞学生以高昂的热情去改造世界,树立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把文艺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在战争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颂》《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曾经鼓舞了千百万人民奋起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在和平年代,《歌唱祖国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人们便会想到红日蓝天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各行各业的人们正齐声高唱赞美伟大的祖国。“跨过高山,越过平原”就会想到高山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脚下,自己在攀登高山,正在广阔的平原上纵马奔驰。这样借助歌声蕴含音乐美的力量,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的能力,同时激励学生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实现崇高的理想。

二、艺术教育与德、智、体、劳教育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

艺术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制约,相互促进。

1.艺术教育和德育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

孔子主张“尽善尽美”,墨子主张“务善则美”等等,艺术教育就是以优美的艺术形象和事物去影响人和感染人。使人们在情感上、思想上得到熏陶,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庄严雄伟的万里长城,现代化的浦东建设,移山填江的三峡大坝的建成,不仅会使人感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而且也会使人联想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能激起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黄河大合唱》的歌曲,不仅歌唱了黄河的雄伟气魄,更歌颂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当同学们唱这首歌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古老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在那烽火连天的日子里,有多少英雄儿女,在黄河两岸的山冈上和青纱帐里保卫黄河,为保卫全中国而浴血奋战。

2.艺术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要欣赏艺术,那么,你应当是一个艺术上有教养的人。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的修养越高,那么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就会越深刻。”反过来说,一个愚昧无知的人是不会有美的享受和美的思想境界的。这就是说艺术要以智育为基础,同时艺术中又包含着智育的成分,艺术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并学会运用艺术手段去认识世界。艺术又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独特的作用。

3.艺术教育与体育的关系

如果说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是美与善的结合,艺术教育与智育的关系是美与真的结合,那么,艺术教育与体育的关系就是美与健的结合。小学生富有游戏性的体育活动,也可以说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的“艺术创作”。在体育活动中,动作的协调、优美和富有节奏感,学生体态的健康和匀称,以及在体育活动中形成起来的生动活泼、积极乐观的性格等,都是艺术因素的具体体现。小学生的游戏和舞蹈,更加具有艺术的特点。

4.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篇7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 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 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 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 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得好:“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 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 ,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篇8

二、与技工学校培养特色与目标相契合

技工学校主要是培养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专业业务的能力。作为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英语教育理念。技工学校学生的生源及其特定的教育方向,决定了大部分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技工学校英语教育理念改革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设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他们能够掌握使用英语语言能力。例如: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可以多带他们到实训车间,根据一些简单常见的实物向他们介绍该实物的英文专业术语等,让他们先接触身边熟悉的物品的术语。而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多鼓励,简化学习内容,降低对他们的要求,目的是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允许基础差的学生慢慢进步,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技工学校英语教育的目的不是通过英语学习和考试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能力。所以应该从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来判断,从而帮助每位学生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位,使各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个人学习能力。

三、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都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辨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而在个性化英语教育的考核方面,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以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考查内容和方式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个性化英语教育可结合最后测评,强调过程性,注重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学科理论成绩、活动效果等都列入考核的范畴。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体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传统英语教学要求授课进度、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都统一。教师如果考虑授课进度,就无法考虑学生层次的不同程度;教师如果考虑统一的教学内容,就无法考虑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速度的差异;教师如果考虑班集体学,就无法去考虑个别化教学。英语教学成了要求学生必须去适应教师的教学,而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英语教学。这种常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因此实施个性化英语教育就有了必然的趋势,因为教师可以考虑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保证全体学生英语水平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英语教师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的不同特点,然后再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引导和帮助。只要明确了具体目标,并做到学用一致,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其课程考核的重点应该从知识体系转向应用能力。

篇9

一、课堂活动的必要性

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是教师最主要、也是最困难的一项工作。它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不懈的努力,它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体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同一教学内容,也可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活动,而不同的课堂活动又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是新课程改革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呼唤。

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出一些新颖、有趣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活动优化设计策略

(一)课堂活动类型

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活动类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1)呈现活动,即呈现新的语言内容的活动;(2)操练活动,指新语言项目呈现后所进行的旨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活动;(3)交际活动,指运用所学语言交流信息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活动。

(二)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设计有效可行的课堂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2)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设计情景化、角色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真切、自然、轻松地实践语言活动。(3)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难度适中;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任务分配;指令简练、清晰,以保活动的顺利完成。(4)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和时代特点,使活动具备趣味性、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5)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活动和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1)Purpose,即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2)Skills,指活动所侧重训练的听说读写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能力;(3)Level,指活动的难度,即该活动适合何种水平层次的学生;(4)Materials,指活动中要使用的文字、图片、实物和各种相关的资料和教具;(5)Procedure,指活动的先后程序和具体内容;(6)Number of Players,即活动中的人数控制和分组安排;(7)Variation,指活动组织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已设计好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修改和调整。

(四)课堂活动优化策略

1.注重内容的生成性和真实性。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活动进行预设,但不能完全依赖预设,否则就会造成只有预设的投入而没有生成的精彩。只有预设而缺少生成的课堂活动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性的课堂活动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活动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

2.提倡多样性。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为例。此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情态动词can 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与否定回答,以及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此单元的话题是“加入俱乐部,谈论自己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任务型活动:(1)个人才艺表演,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2)成立“个人俱乐部”,运用情态动词can介绍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喜好和意愿;(3)复习和巩固谈论爱和特长的表达法。通过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学生能够学会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通过谈论彼此的特长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最后,笔者设置了如下情景:学校将举行音乐会,我们班要组建一支乐队,请介绍一下乐队的号手、鼓手、小提琴手、钢琴手、吉他手和小歌手的情况。在这一活动中,笔者将全般学生分成8个组,其中4个组是应试组,其他4个组是招聘组。每个招聘组负责乐队成员的招聘工作,如撰写宣传语、制作招聘海报和设计表格等。面试完成后,4个招聘组的代表根据表格内容分别汇报本组的招聘情况。这样的学习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活动中兴致盎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体现生活性。“教育即生活”,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应保持着生活的素材、样态,弥漫着生活的气息,彰显着生活的色彩,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一个简约的、生活化的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

篇10

近几年,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越来月强烈。未来社会的告诉发展,要求人类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要求人能够有独立地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将传统地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转化。要使这一转化为基础教育的趋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呢?我以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学科不仅有语、修、逻、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渗透了人文、哲学、社会、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而人文性是本学科最基本的性质。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对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旨在丰富学生知识经验,扩大知识领域,扩宽思维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已经成为学校、教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很多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达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往往抓住课文中的某一情节,启发诱导,让学生尽情“发挥”,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这样,虽然课堂异常热闹,可学生仍然不懂课文,字词意不甚了解。很明显,这种只追求课堂气氛,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所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做法是不可取得。我认为语言课堂教学只有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即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提高。

二、创设情境,提供材料、引导探究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切入点,也是教师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集中体现。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如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本人通过教学实践,觉得:首先,通过创设情境,达到形成问题的目的。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如绘画再现、音乐描述、音乐表演、实物演示等方法,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种形式来展现情境。教师可在创设情境中通过启发诱导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和发展性的问题,再针对学习内容,有目的的直接击中学生的思维的燃烧点,唤起学生认知系统来激发学生的定向思维,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八国联句入侵北京时,闯入圆明园前得美丽景色和闯入后的进行肆意抢掠、毁坏、焚烧的罪恶场面,制成图片,让学生看。这样,不仅再现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将帝国主义的暴烈行径暴露在广大学生面前。通过这个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此时,不失时机的提供以下材料,一是说出观后感进行交流,二是让大家思考,一座金碧辉煌的黄家林苑,怎么会变成一座座废墟呢?通过学生的交流,及时给予引导点拨,再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探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暴行,从而解决八国联军是怎样“在圆明园大肆抢掠、毁坏、焚烧的”和“结果怎样”的问题。通过谈论,教师只要略作概括,学生便了解课文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篇11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一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的素养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音乐是一种非语言手段,它能起到伦理所不能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并能唤醒人沉睡的潜能。从音乐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来看,中小学音乐教育只有与美育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从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来看,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双基训练只能作为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一种手段,只有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才能真正完成音乐教学的任务,达到美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挖掘美育因素,启发审美情趣,以情动人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感情的传递。”音乐欣赏中的“情”,充分调动学生平时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与感情体验,获得健康的感官享受,获得高尚情操和美好思想的熏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他们体验音乐的情感。

二、创设美的意境,培养审美能力

在欣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塑造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意境。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从而共同鉴赏音乐形象之美。

三、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激励审美表现

课外艺术活动的生动开展,激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大课堂。我们开智中学音乐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器兴趣组等,对学生进行规范、严格的训练。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国庆”联欢演出,每期都要开展合唱比赛、卡拉OK独唱比赛、器乐比赛等,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各种文艺比赛,成绩显著。

四、实行乐器进课堂,促进创新智力的发展,受到美的启迪

器乐进课堂打破了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传统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发展手风琴、电子琴、吉他等,条件差些的可选用口琴、竖笛、口风琴等。也可以将南方少数民族的乡土乐器“竹叶”带进课堂,还可利用器乐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二度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和演奏水平。

我从学生的表现能力、鉴别能力、感受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的美育进行考查,将实验班及普通班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识谱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要比普通班学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