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产业经济发展

产业经济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6 10:18: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产业经济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产业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海洋产业经济对策

资源枯竭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源价格飙升,世界人口激增,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政府则面临着来自这些方面的各种威胁。人类在反思自我的同时,加快了调整和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步伐,不断的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寻求新的资源替代来源,而海洋蕴含的巨大能源资源,正是人类未来希望所在。

然而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开发不是很充分,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依然不是很发达,海洋中的高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海洋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源消耗型的粗放性增长模式。因此,仅仅依靠初始的开发模式,难以维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调整海洋开发思路,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坚持科学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增长模式。

1、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概念

海洋经济包括海洋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和与之相关联的各类产业活动。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相关的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沿海旅游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研究教育管理服务。

而若按照形成时间分类,海洋产业可以分为传统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未来海洋产业。传统型产业主要是指海洋捕捞业、海水制盐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新兴海洋产业是指海水增养殖业、滨海及海洋旅游业、海水盐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海水直接利用业和海洋服务业。未来海洋产业技术尚未成熟但是有很强开发价值的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和海水综合利用等。

2、海洋产业特征分析

2.1 海洋产业的开放性特征

海洋不同于陆地没有严格的封闭界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因此也难以准确的分割其界限,正因为如此国家上对与海域的竞争以及海洋经济的竞争都要比陆地更加激烈,同时也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因此海洋经济就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海洋经济需要跨越地区部门及行业之间的界限,从理论研究层面,海洋经济也涉及到多个产业多个科学领域,总而言之,海洋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国际化的全球经济体系。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开始步入大规模开放利用海洋的新时期,沿海国家动用各个方面的技术手段加紧开放利用海洋,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使得海滨地区成为国家发展与经济开发的热门地段。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海洋产业的现代化特征

和传统的产业体系相比较,海洋体系本身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海洋的开发方面对高新技术的依赖要大于一般的传统产业。因为在广大的海域进行开发,本身具有的难度很大,而且往往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及密集的知识投入。真是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才推动了海洋开发的迅速扩张。世界海洋产业近几十年所取得的突破,离不开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石油探测技术的飞速进展。中国目前之所以海洋产业整体开发不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高新技术方面的制约,据数据统计,发达国家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倚重的科技因素是我国的两倍以上。我国在海洋经济领域方面缺乏先进的探测仪器设备、资金和技术也不是很到位,因此发展海洋开发高新技术对于推动海洋产业化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从我国的国情上看,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依托于强大的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

3、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3.1 加大海洋产业开放领域和发展空间

产业开放主要是指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优势产业领域,在投资市场准入条件方面依照国际通用规则进行经济方面的合作。产业开发需要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的技术或者管理条件,进行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最终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自身的发展。

3.2 优化海洋产业区域结构

发展临海产业本身具有重要的调整作用,一方面通过临海产业为载体可以将海洋优势从海洋推广到陆地,扩张海洋产业的服务基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吸引陆地资源的开发方向向沿海地区倾斜,充分发挥港口海运等方面的辐射海外的优势。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海陆之间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优势互补的关系,海洋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本质上取决于陆地经济的发展状况,海洋经济的制约因素也不然要通过加强陆地经济的发展来加以消除。只有在加强海洋产业与陆地经济的联动中全面布局,优化调整结构产业,才能促进海洋产业在整个经济和资源平衡中的作用。

3.3 优化海洋产业技术结构

针对传统产业,要继续发扬其原有的优势,并且通过开发高新技术为产同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延长传统产业的经济优势,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要加强国际地区间的和高新技术相关的信息技术、资金以及劳动力的交流渗透。例如,加强国际渔业经济技术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捕鱼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渔业的整体竞争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动一般都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粗放到集约逐步提高,从农业为经济支柱的农业社会,发展到以轻纺工业为主的阶段到重化机械的大型工业区结构,再到最近的新技术时代。

4、结论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需要科研支撑和创新引领,要全面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平台和载体。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促进海洋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切实增强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考虑发挥海洋经济的综合效应,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各级各部门要不断优化服务,形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海洋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齐心协力把海洋经济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篇2

今年,我县经济继续保持*0年以来的稳定增长态势。全年三次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78.97亿元,同比增长12.7%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全年预计实现增加值15.0亿元,同比增长2%左右;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4.5亿元,同比增长21.5%左右;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5亿元,同比增长9.3%左右。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一)第一产业稳中有升。全县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38.33亿元,同比增长5%。粮食总产量预计达27.5万吨,同比增长16.7%。花菜及其他特色经济作物实现11.9亿元,同比增长5%。全年完成6.2万亩的植树造林任务,林业产值预计为1.35亿元,同比增长10%。岛内外淡水养殖面积共113万亩,其中岛内9万亩,岛外104万亩。预计海淡水产品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3.9%。

(二)第二产业运行良好。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现行价)92亿元,同比增长15.1%。规模以上企业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3.8亿元,同比增长14.7%。工业开发区和“一业特强”基地保持同步增长,*工业园区、富盛经济开发区和“一业特强”基地预计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现行价)3.2亿元、2.7亿元和11.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6%、17.4%和10.0%。重点骨干企业主力军作用愈加明显。预计全年完成总产值32亿元,应交税金1亿元,同比增长18.9%和42.8%。工业企业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预计实现工业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12.5%,预计实现税金3.65亿元,同比增长10.6%。

(三)第三产业再创新高。全年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9亿元,同比增10.1%。第三产业营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同比增长9.8%。预计上缴税收10.8亿元,占全县财政总额的52%,同比增长57%,其中商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及商务服务业税收总额5.41亿元,占全县第三产业税收总额的50.1%。尤其是批发零售商业预计实现营收58.2亿元,占第三产业营收总额的61.3%,同比增长12.2亿元,绝对增加额居各行业之首。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亮点。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将超77万人次,同比增长6.9%;预计旅游业直接营业收入将突破1.3亿元,同比增长18.2%。

二、*4年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产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交通不便、基础薄弱、人才紧缺且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还远远不能适应生态岛建设和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而且在新的形势下,新矛盾、新问题也逐渐显现。

篇3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二)机遇国家及河北省重视沿海经济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十一五”期间,链接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天津港区以及黄骅港的沿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并组成河北港口集团,全面统筹河北港口资源。2011年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将成为未来几年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为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秦皇岛地处环渤海经济圈,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宽。

(三)挑战当下国内外经济进入调整期,国际集装箱运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将进入5%-10%的增幅,因此以需求推动港口发展的模式将要转变,港口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要求;与周边港口,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等发展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产业发展重点大都集中于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竞争激烈。

二、秦皇岛临港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一)以秦皇岛港为依托,加快发展临港经济首先,利用优势,拓展港口功能应在保持秦皇岛港能源大港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铁路交通、公路交通这三个优势,拓展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加强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展集装箱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带动有关综合物流服务的共同发展。其次,要加快临港产业经济发展秦皇岛应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加快沿海产业开发,形成产业集群,包括信息服务业和高技术的开发,金融服务业中的证券、保险、银行和信用投资,还包括仓储加工、物流、教育、卫生等。将上述一系列产业集群在临港经济区形成一个良好的规划,发挥其整体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第三,统筹港口腹地,服务“东出西联”战略要加强港口的建设,开展临港经济离不开经济腹地,秦皇岛港的经济腹地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货种有煤炭、石油、粮食、化肥、矿石等,因此,秦皇岛应拓展港口腹地,促进港口进机关建设,与周边港口联盟,充分利用河北省港口群和沿海综合物流体系,为华北、西北等地区提供便利的海洋运输,提高经济腹地的开放水平,同时加强与京津、陕西、山西、内蒙古、鲁豫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港城联动,服务“东出西联”口号。

(二)构建新型临港工业产业集群一是以北部工业区和东部工业区为依托,建设以石油化工、玻璃建材、粮油食品、机械制造、服装加工为主的现代化临港加工基地。北部工业区重点发展玻璃原片生产及深加工业,培育壮大优势突出的轻型工业集群;东部工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重大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实力雄厚的重化工业集群,打造我省临海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二是以西部高校及其产业园区为依托,建设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软件开发、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着力打造西港IT科技园和北部工业区高科技园。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现代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培育海洋经济。

篇5

***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大粮食安全观,立足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按照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产业链建设的要求,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以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粮食行业品牌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企业增效。我区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推动粮食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强有力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产业经济布局更加合理,粮食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粮食产业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一、政策支持有力

我区先后出台《加强粮食行业品牌建设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粮食产销合作的指导意见》、《***粮油商标品牌总体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我区产业经济发展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予以相关的政策支持,我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稳定向好。

二、产业经济成效

(一)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1、区粮油质量监测站项目

我区投资***万元建设粮油质量监测站,目前项目已经完工通过验收,报省局备案后挂牌成立。项目建成后,质量监测站检验技术、检验手段将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具备国家标准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品质测报和监测能力。能够有效协助与支持省、市级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开展相关业务工作,承担下乡、进企业扦样和原始样品转送。具备检验主要粮食质量指标、主要品质指标和主要安全指标快检筛查的能力。

2、产后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我区是江苏省第一批产后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单位,因地制宜地做好规划编制,国有、民营企业,分别在**西北、东南两个交通要地,顺势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目前我区2家产后服务中心全部完工,累计投资***万元。产后服务中心建成后能够有效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发展,建立“自主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发展”的社会化服务利益共同体,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形式,提高烘干机的使用效率。不断完善从田间到仓库“低成本、不落地、规模化、高效率”的清理、干燥、运输、入库一体化连续作业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3、“**好粮油”示范县建设

*年*月份省财政厅、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下达2018年“优质粮食工程”奖补资金的通知》文件精神,对我区中国好粮油项目进行批复。项目投资**万元,省级补助资金**元。截止目前累计投资**万元。占项目总金额的*%。

我*以“**好粮油”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立足本地小麦产业规模优势,通过加强***产业园粮食交易市场功能建设,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初步改变当前我区小麦产业大而不强、经营粗放等现状,初步形成集生产研发、品质监测、品牌营销、现代物流、网上交易等功能更加完善的一体化现代服务体系,推动我区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我区在“**好粮油”示范县一期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统筹谋划,科学编制,近期准备申报“**好粮油”示范县二期工程,拟投资**万元。

4、**省级物流园申报

根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度“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的通知》文件精神,**粮食物流产业园集粮油及食品加工、粮食仓储、中转、电子商务等功能,符合国家、省、市粮食物流产业园规划布局,并积极参与我区“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为构建高效、顺畅、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夯实粮食安全基础,通过实地考察、资料审核、论证分析,充分发挥粮食物流产业园的区域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申报**粮食物流产业园为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

(二)优质产品推介和品牌建设

为推动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企业品牌水平,推进粮食区域品牌建设,更高的发挥品牌引领作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我区粮食高质量发展,我区先后组织粮食及农产品企业参加“十五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武汉)优质农产品推介会”、“(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合作恳谈暨农产品品牌会”、“2019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巩固和发展粮食产销关系,促进粮食经贸合作,推广粮食加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篇6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

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它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窗口,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促进外国人对该地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

首先,旅游业建设发展的蓬勃兴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经带动了欠发达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为旅游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为外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际上,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自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对旅游业等产业的支持,其中发行国债的相当一部分将投入到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这是西部旅游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旅游业的微观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业的发展来说,也会对旅游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中,旅游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领风气之先,引进外资、人才和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引进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先进而规范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将对旅游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使旅游地区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业的发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区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等同时进行,协调发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丽,也带来接待地环境形象的根本改变,绿化档次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是个极大的推动。

最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对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地区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旅游经营服务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礼貌,旅游环境整洁优美,旅游活动健康高雅,这样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地区的总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使旅游地区在观念上进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推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旅游在引来人流的同时,还会引来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例如被国际风筝协会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潍坊,过去只是一个手工业小城,自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赴潍坊旅游从而引发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以来,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资也硕果累累,第五届风筝节总成交额达10·66亿元。

三、旅游产业是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

有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从摩尔根的人类文化论到马克思、恩格思的历史唯物论,都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工具。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是,我们通过以下对旅游业本质、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最具条件超越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并不违背上述理论和原则。

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通常工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对生产工具的要求与工业产品生产也有较大不同,旅游业不需要生产的厂房,不需要对所生产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应的机器和工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的物流配送体系,旅游业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产品形成后为游客消费(参观、欣赏)这些产品时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来解决。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资源的整体组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就直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务要素,不光是为调整旅游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企业),更重要的是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满足。由此可见,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这说明旅游业发展本身具有的特性与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超越本国、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发展水平。

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己是一个无可争辩、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己进人到后工业化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己转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环境破坏为特点的绿色经济和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也就是着力于生态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致力于追赶甚至某些领域的超越。但是,对于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尤其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它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由贫困向温饱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面临的将是项目如何选、资金人才哪里来、市场哪里找等一系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对生态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那么,对于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的非工业地区,能否找到一条捷径绕开工业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呢?答案是肯定的,捷径之一就是发展相对而言投资较少、招商较易、市场风险较小,同时又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具有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的产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现在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刚刚进人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就是工业化一步一步发展,但很难有超越。所以,必须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观念进行发展创新,大胆地提出并努力推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实现一个跨越,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可以使贫困地区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水平而率先实现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国际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富进行再分配,那么,国内旅游则能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地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少,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的旅游生产显然是种外来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而且由于旅游业的联带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个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兴办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业兴而百业旺,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自己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中国一些整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走向旅游脱贫、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贵州省紧靠黄果树景区的黄果树村,1992年全村人均吃粮200市斤,人均年收人130元,随着黄果树景区的开发,许多农民投身其中,到1998年全村人均吃粮400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元,一步由贫困迈入了小康,黄果树村也因此而实现了贫困地区经济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治穷",一个景点富一个县,一个景点富一个村,一片景点富一个镇;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四川阿坝州旅游景区开发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卖东西,卖的时候也不会讨价还价。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百姓,不仅习惯了做买卖,而且逐渐由生疏变得嫡熟。可见,旅游给阿坝州老百姓带来的,并不只是金钱收入,更具有意义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烙守了几辈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旅游业必然带来地区的开放,随着游客而来的是新的信息、观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想会更加解放,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穷"是经济效益,"治愚"是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将"治穷"与"治愚",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旅游是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财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中,首先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旅游当作一种产业来抓,树立起发展旅游所需要的产业观念。

一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具有综合性,一业举百业兴,同时又具有依托性,百业托才能举一业。综合性和依托性决定了抓旅游产业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产业联动、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实质是抓了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局高度,来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为它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百业托其一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培育为支柱产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一业举百业兴的带动效应。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如旅游产业功能的阶段、旅游发展模式的阶段、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增长速度的阶段等,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性要求做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既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区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增长的粗放化经营阶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产业本身来讲还处于出售资源的阶段,即把景区景点当成了旅游业的全部,没有"加工"增值,没有把旅游业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充分连接、带动起来。为此,应着力把这些相关要素发展起来,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文出,从而大幅度提高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长向旅游产业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篇7

低碳经济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趋势,它的能量消耗很低,对于环境起到的污染比较小,排放的气体量比较少,特别是要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利用新型的能源技术和规范性的能源利用机制来调整现代产业结构,以此降低在生活中消耗的能量,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发展科学的、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此来减少在温室中气体的排放量。促进自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林业经济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之一,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它的开采不当和林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为此要积极地对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要探讨如何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对于林业资源进行发展。

1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林业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变暖情况下所提出的新型经济,它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节能减排保护生态,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资源的利用率有所提升,重视生态文明和林业的发展齐头并进,达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1]。在低碳经济视角中,林业经济占据着一席之地。在林业产业中树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新鲜的氧气,并且对于空气起到净化作用。为此,想要更好地发展现代化林业,就要升级林业产业结构,使林业资源被合理分配,满足市场的需求。使林业能够均衡快速地发展,林业经济能够绿色发展,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林业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习惯,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想要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就要从林业的生态保护方面入手,解决单一的林业结构问题,对于自然环境进行改善,使林业能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2.1单一的林业结构

虽然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比较大,但是林业的产业结构一直都比较的单一化,林业发展的水平也不是很高,限制了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我国一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农业进行扶持,但是真正起到的效果并不高[2]。林业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容易出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我国的林业产区大部分都是国有制,对于林业资源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划。在进行林业工作时,很被动、不积极、没有进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林业经济不增反降。

2.2林业产业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林业产业比较落后,结构单一,环保意识较弱。通常开发的项目都是一些极为常见的旅游和养殖业,各个林场之间彼此进行争夺,你争我抢,使林业经济难以进行有效的发展[3]。除此之外,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还缺少专业人员进行指引。林业经营仍然实施着过去比较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经营的目标比较短,没有对目标进行管理,长期的经营。大部分的林业工作人员每天只进行着日常琐事工作,没有在林业建设上进行任何管理理念的创新。并且,林业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工作人员甚至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很难提升林业的整体经济。

3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林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3.1对于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想要建设出一个绿色的、和谐的生态环境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林业产业结构规范化[4],以此来推动林业低碳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借助政府进行扶持,来创新林区的发展建设。使人们产生一种责任意识,能够自觉地去保护林区的生态。并且建设合理的调整机构,增强林区的生产力,以此来提高林区进行经济发展的水平。第二,注意市场方面的需求,建立专项市场来对林业进行开发,将林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捆绑一体化进行。在调整林区的产业结构时,一定要考虑关于市场经营方面的问题,确保林业的市场管理能够规范,并且将林业面临的市场进行扩宽。在林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上来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将经营发展模式变得科学。将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利用科技来进行改良完善,使林业的生产能够更加的科学化,促进林业经济从传统林业经济转型到林业现代化经济。使林业能够更加快速地发展,充分发挥出科技的作用,利用科技来对生产力进行提高。在林业的生产过程中不仅更加的节能减排,还对于丰产栽培进行了推广,加强了对于林果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技术应用。使林业能够更加科学的发展,提高进行林业管理的技术水平,推动林业的经济发展。

3.2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

想要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林业经济,就必须要有专门的林业人才来从事林业工作。为此要吸引林业人才,培养出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来投身于林业的发展之中,使林业能够稳中有进地发展[5]。除此之外,各林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不断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通过学习发展自身,紧跟时代的潮流。并且要设立专门的奖惩机构,以此来增加工作人员学习林业技能的积极性。使林业工作人员能够长久地在林业岗位发展,推动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3将林业产业结构的经营方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和规模化

篇8

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中不难发现,固定资本、科学技术、劳动力以及相关制度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而除此之外也存在许多外部环境因素如当前的市场环境、自然环境或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等。例如,受自然环境影响而导致的农业经济损失或在进行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中涉及的相应成本等,或社会因素变化如社会救济或保障等产生的压力成本等内容[1]。

(二)经济增长的相关模型构建

实际分析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过程中要求构建劳动报酬模型、分配理论模型、剩余价值模型以及综合模型等。其中在分配理论模型方面,可推出农业生产总值主要得益于资本收益、劳动报酬以及可使创新能力提高并扩大再生产能力的部分等。在构建劳动报酬模型过程中,可根据相关数据引入具体公式,即:B=1.01632(HL)0.5537×(SD/L)0.1141。其中H为人力资本、D为固定资产投资、S为科技投入、劳动报酬为B。在剩余价值模型方面,根据我国农业增长相关数据分析,可利用相应的函数模型Y-B=0.32K-233.97SD/K+3.4SH/L-18.7进行表示。其中的B为劳动报酬,Y表示为产出、SD/K为创新能力、SHL为自变量且K为固定资本存量。另外,通过综合模型的构建能够得出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具体因素表现为Y=1.01632(HL)0.5537×(SD/L)0.1141+0.32K-233.97SD/K+3.4SH/L-18.7。其中将农业经济增长值表示为Y、人力资本为H、劳动力为L、固定资产投资与资本存量分别以D与K进行表示,而在科学技术投入方面为S。通过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以及研究时间内农业经济增长数据,能够判断出在劳动力、人力资本、科学技术以及固定资本的投资与存量方面对农业经济的增长都具有一定的贡献[2]。

二、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对产业模式选择的作用分析

通过构建经济增长的相关模型,能够判断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因素,而根据其中各因素的特征与贡献程度可具体划分为常规投入的因素与影响产业模式选择的因素两方面。

(一)从常规投入因素角度

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投入因素,其具体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劳动力以及资本存量三方面。根据前文中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可得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贡献程度并不高,其充分说明该阶段农业生产效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以往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而资本的存量以及固定资产的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大,可由此推出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需要以更多的资本投入作为保障。尤其现阶段农业发展更趋向生态化、现代化,需要注重资本的有效利用以及投入力度的加强以实现农业发展的目标[3]。

(二)对产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无论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或根据所构建的农业经济增长的模型都可看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法脱离科学技术的应用、制度的创新以及人力资本的保障。其对于我国农业产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

1农业产业化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标志主要通过科学技术进行体现。以往许多学者在研究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过程中发现,测算结果中的贡献数值表现偏小,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分析过程中从多方面因素进行细致划分,因此科技进步的作用不容忽视。以美国农业产出的相关数据表明,在农业整体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主要为科技进步,其贡献率高达80%左右。再如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对于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统计科技进步贡献率至少为95%。之所以两个国家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极为突出,根本原因在于将以往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农业经营模式进行改变,通过高科技的引入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

2农业产业模式中制度创新因素的影响分析从构建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中也可发现制度创新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制度创新方面多集中在农业体制的改革、市场的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税费改革以及农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化的选择等方面。以其中的农业产业化选择为典型代表,要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坚持利用可持续发展模式,确保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相结合。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对改革开发初期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也归结于制度变迁方面,如林毅夫等人对改革开放使其农业增长的相关数据统计,计算出以及家庭责任制为主的制度变革在贡献率方面达46%左右。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制度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许多乡镇企业改革、农业市场完善等方面[4]。

篇9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35-03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在已发现的一百余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一次能源消费中有70%~75%来源于煤炭,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由于当前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仍然逐渐提高,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而廉价,所以煤炭产业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同时我们看到,多年来我国过度依赖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能源 “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以粗加工为主的传统煤炭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都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面对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更是积累了不少问题。由于受到发展基础、区域分工、经济结构、地域特点等因素制约,我国非资源型产业、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壮大还需时日。而煤炭产业作为我国优势产业,如果能够实现全面升级转型,则是我国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方式最务实的举措。因此,转变传统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推行绿色采矿,发展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打造高效益、高技术、高附加值、长产业链的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新型煤炭产业经济新模式,是我国能源发展最现实的选择和最有效的途径。

一、转变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煤炭产业中,煤炭资源利用以直接燃烧的粗加工和传统煤化工为主,能源转化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环境污染较大。转变煤化工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煤炭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装备体系,为后石油时代做好战略技术储备,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需要;推进绿色采矿,适度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的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将单纯煤转变为提供油气等高效能源,是应对国外油气资源控制和平抑国际油气价格的重要反制措施。

(二)是优化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经济中心在东部,能源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资源加工逆向分布、流动,造成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规模跨地区转移,给交通运输形成了巨大压力,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同时,也使得我国煤电运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转变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可以有效推动能源资源类项目向能源富集地区转移,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

(三)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重大举措

转变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可以显著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益。首先,能够实现大幅度深加工增值。初步估算,煤制甲醇可增值约4倍,煤制油可增值8—12倍。其次,可以提高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目前,我国已查明的铝土资源储量不足30亿吨,按目前开采规模,保障年限不足20年。如果将我国高铝煤田产生的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可弥补铝土矿资源总储量的不足。同时,其副产品活性硅酸钙用于造纸行业可替代碳酸钙,可减少纸浆,极大降低造纸成本。再次,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能源损失。就地加工将直接降低运输成本。

(四)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对于我国长期依赖煤炭资源的产业结构,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要全面推进产业多元和升级,受到发展基础、区域特点等多因素制约,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因此,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模式则是资源型国家转型的有效途径。煤炭深加工产业将多种单项技术进行耦合、集成,可以实现煤炭的多级利用、多联产,与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盐碱化工、多晶硅等特色产业融合,构建资源能源资金技术密集、高技术、高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促进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带动资源型地区相关产业的就业乘数效应,实现富民强国。

二、转变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方面

(一)发展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针对我国对煤炭资源的粗暴式开采,2003年钱鸣高院士提出了“绿色开采”的理念,为煤炭行业开采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绿色开采理念是在科学采矿三原则(安全、环保和经济)的指导下提出的,强调在现有采煤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采矿科学技术,从广义资源的角度上认识和对待煤、瓦斯和税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其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以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绿色开采的主要技术是基于关键层理论[2]。关键层理论认为,把保证覆岩关键层不破断失稳作为建筑物下采煤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建筑物下采煤的经济效益,又可确保建筑物不受损害,关键在于能依据覆岩结构与关键层特征来确定合理的减沉开采技术和参数,掌握离层与破断特征参数,是注浆减沉技术应用、钻孔布置与注浆工艺设计的基础[3]。目前,绿色采矿技术主要有煤与瓦斯共采技术、超高水充填技术、煤炭地下气化等绿色开采技术。煤矿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矿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和谐矿区建设的重要指导,主要技术的发展将为煤炭开采中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环保提供重要保障,可见从技术上以关键层理论为基础,推进绿色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多联产,完善煤炭资源循环利用

多联产是指将各种不同煤化工技术优化结合使用,发挥各个技术的优势和多联产后的技术整体优势,从而获得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和洁净的二次能源的煤化工技术[4]。随着技术的发展,多联产可以实现煤炭资源价值的多方面利用和煤化工项目的资源优化配置。

1.对高铝煤炭资源进行循环再利用。将用于发电后产生的粉煤灰中的氧化铝进行开发利用,是极具开发价值的非铝土矿资源。目前,我国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已经采用多种方法提取氧化铝,成效明显,如大唐公司的预脱硅—石灰石烧结法、神华集团酸法中试生产线、华电集团的硫酸氨法等,都为大规模开发利用高铝粉煤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发改委也下发了《关于加强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统筹配置资源、定向供应、集中燃烧,以及煤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铝后加工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投资规模大,生产成本高,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产品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给予税收减免政策及资金扶持。

2.煤矸石、煤泥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在煤炭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低热值的煤矸石和煤泥,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加快低热值煤发电装置建设,是提高煤矸石和煤泥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国家应该推出支持煤矸石和煤泥等低热值煤电开发的的相关倾斜政策,核准建设一批煤矸石和煤泥发电项目。开发利用高铝粉煤灰、煤矸石、煤泥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还可以缓解我国铝土矿等资源短缺的矛盾。

(三)推进煤炭深加工示范基地,发展煤炭产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在将经济活动纳入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还要遵循生态规律,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也成为生态经济[5],是先进煤化工技术的商业化示范。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人们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构建煤炭产业循环经济,促使煤炭行业逐步走上速度与效益并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需要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同时又能做到减少资源消耗,并削减废弃物的产生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四者的协调和统一。

首先,应该加快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完善煤电基地项目建设,将国家规划的具备条件建设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基地建设有限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筹,为其提供支持。这样,既有利于扩大煤化工深加工规模,实现效率效益双赢,同时又利于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产业技术,更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拉动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其次,应该完善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平台,牵线搭桥,将掌握技术的科研部门与需要技术的煤化工企业联系起来。可以采取企业提供科研经费、实验场地、研究所提供技术的模式,使社会的技术潜力真正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此外,还可以参考国内外先进的成功经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煤化工产品市场需求,整合优化配置地区资源,鼓励煤矿企业和国家煤化工项目实现联营。这样,可以发展集约化产业,加大煤炭深加工和转化力度。

(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矿区环境整治

煤炭资源开发由于地下采掘,容易引起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沙漠化、采煤废水排放以及煤矸石露天堆放污染等环境问题。我国煤炭开采目前主要采用的冒落法等管理采空区顶板,易造成地面沉降和陷落,因而引发村镇、铁路、桥梁和地面管线设施的破坏。因此,矿区的环境整治至关重要,当前的重点不仅要对使用中的矿井进行整治,从源头上减少环境的污染,而且要做好匪气矿井的无污染处理和再利用工作,对恢复的土地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三、转变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完善

(一)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

煤炭深加工产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相对较高,支持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给予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一是给予差别化的能量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国家在分配能源消耗总量指标时,应重点考虑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于一些以能源重化工产业结构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在指标安排上给予适当倾斜。二是合理确定能源输出地的能耗和排放指标。目前,我国在统计时往往将能源外送地区外送能源产生的能耗和排放都计入当地指标中,而未计入能源使用地区,容易加剧两极分化,建议合理分配能源输出地和使用地能耗和排放指标。三是扣除原料煤和洁净能源消耗。目前,我国除煤制油项目将原料煤口除外,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煤化工企业的原料煤消耗均纳入能源消耗统计范围,这部分消耗实质上是一种物理形态的转化,并没有增加能源消耗,应当从能源消耗总量中扣减,另外,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用量也应该单独统计并从改区域能量总量考核指标中扣减。

(二)完善煤炭资源领域收费基金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每开采1万吨煤炭塌陷农田0.2公顷,每开采1吨煤排放2吨污水。由于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导致能源输出地区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水平偏低、城乡居民收入较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能源输出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2006年,国家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征了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建议国家在其他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煤炭资源税改革试点,把煤炭价格调节基金调整为煤炭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基金,按不同的煤种品质收取费用,主要用于保障和改革民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和解决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等问题。

(三)建立煤炭能源开发中央属企业与地方利益分享机制

央属能源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部分能源大省,央属企业煤炭产量占地方煤炭产量的40%—50%,但由于总部结算等原因,导致央属企业在煤炭能源利益留在地方的收益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地方对资源环境治理、保障矿产资源区人民生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能力。因此,应该建立合理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利益分享机制,可以通过采取中央投资和与地方资本合资的形式,根据各自在资源产权中所占比例入股,分享资源开发红利,所得税的缴纳逐步过渡到资源地为主。同时,可以探索将央属企业的地方分支机构变更为独立法人,平衡国家税务和地方税务的税收比例,一方面增加地方的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加强资源保护和矿区人民生活改善的投资。

(四)创建有利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

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产权不清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产业经济的自身发展,因此,应当在保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前提下,依法建立有利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明确国有煤矿的所有权,实现科学监管;更要建立矿业权的招标、转让制度,使资源效用得到最大发挥;立法机关也应加强健全完善煤炭产业相关保障法律法规,真正为煤炭产业经济的新发展模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运涛.试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J].中国对外贸易,2011,(20):437.

[2] 钱鸣高.绿色开采的概念和技术体系[J].煤炭科技,2003,(4):1-3.

[3] 张锦山.煤矿绿色开采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1,(12):244.

[4] 周小野.我国煤化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63.

[5] 张圣伟.探析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循环经济[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14.

Thinking of the new development model of changing the coal industry economy

HOU Rui-fang

(Research center, state bureau of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Beijing 100013,China)

Abstract:China is energy consuming Nations, "coal-rich lean less gas" is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in China. At present, China's coal resources in traditional direct combustion and coal chemical industry,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level is very low, and lar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oo dependent on energy of coal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ing in coal industry of primary, heavy, flattened issues outstanding. Thus, realization of green mi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economy, coal processing, raising the level of in-place conversion of coal resources and coal industry's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in a series of changes, change has becom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ountries the most realistic and effective choice.

篇11

中图分类号:E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221—02

一、国际国内食糖供需及市场概况

(一)国际食蔗市场与供需

1.2011国际糖价特点。受供需情况及经济走势影响,2011年国际食糖市场均呈现“两起两落”态势。第一阶段:2011年1月至2月上旬,受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主产国自然灾害不利消息的影响,国际糖价持续走高,纽约洲际交易所(ICE)11号原糖期货近交割月合约收盘价突破33美分/磅的历史高位。第二阶段:2月中旬至5月,受大产糖国纷纷大幅上调产量预期以及因日本地震、利比亚和中东动荡等经济下滑因素的影响,国际糖价震荡下行,ICEll号原糖期货一度跌破21美分/磅,跌幅逾36%。第三阶段:6—8月,因第一大产糖国巴西意外下调食糖产量预期以及受中东地区斋月食糖采购量增加及亚洲国家补库采购等因素影响,糖价反弹上扬,国际糖价回升至30美分/磅附近。第四阶段,9—12月,巴西、印度、泰国、欧盟的实际产糖量逐渐明确,加之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等因素影响,糖价再度下行探底,国际糖价重回24美分/磅以下。

2.预计2011/2012榨季食糖供需将得到改善。因全球食糖价格的不断上涨,很多生产国都扩大种植面积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北半球国家的食糖产量大都出现增产,尤其是俄罗斯、泰国、印度以及欧盟。预计2011/12制糖年全球食糖总产量将增加至1.722亿吨。同时,按近10年来全球食糖消费量2.17%的增长速度测算,预计2011/12制糖年全球食糖消费量约为1.677亿吨。分析表明,2011/12制糖年全球食糖将由供需平衡将转为盈余,食糖库存量在连续三年的下降后可能首次从赤字转为盈余。

(二)国内食糖市场与供需

1.2010/201 1榨季国内食糖产量略有下降。2010/11榨季全国共生产食糖1045.42万吨,比2009/10榨季1073.83万吨略低28.41万吨。其中,生产甘蔗糖966.04万吨,比上一榨季的1073.83万吨减少了47.79万吨;产甜菜糖79.38万吨,比上一榨季的60万吨,增加了19.38万吨。从各主产区来看,北方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三大主产区食糖产量为72.07万吨,同比上榨季55.34万吨增长了30.23%;南方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四大主产区食糖产量为958.78万吨,同比上榨季1004.93万吨下降了4.59%。

2.2011年全国食糖进口量大幅增加,出口量下降。2011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食糖291.94万吨,价值1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65.3%和1.15倍,量、价均创200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食糖的进口来源地集中在巴西、古巴和泰国等地。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含糖食品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刺激进口增加;二是受异常天气的影响,我同食糖已经连续三年减产,国储糖的库存水平降到了历史低位,由此导致进口需求快速上升。2011年全年我国累计出口5.94万吨,较2010年同期的9.43吨减少了37%。

3.2011年国内食糖市场价始终维持高位。2011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关联性增强,国家加大对食糖市场的调控力度,2010/11榨季国家先后9次抛储188万吨,全年食糖进口量达到291.9万吨。国内食糖市场与国外市场一样均呈现“两起两落”态势,国内糖价始终维持高位。1月至2月上旬,国内食糖经历连续两个榨季减产后,国内食糖供给整体偏紧,加之随着春节临近,国内糖价快速上涨,CSI(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指数)达到7400元/吨左右。2月中旬至5月,随着2010/11新榨季食糖上市量增加,国内食糖供需紧张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国内糖价开始下行,5月上旬CSI跌至7200元/吨左右。6—8月,国内2010/11榨季落下帷幕,食糖连续第三年减产,气温持续攀升使饮料等含糖食品热销,带动了各地的食糖消费,糖价反弹上扬,CSI达到7900元,吨以上。9—12月,中秋、国庆过后,食糖逐渐进入消费淡季,随着国家抛储力度加大及2011/12榨季到来,国内食糖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出现回落,CSI在12月30日也降到6680元/吨。

4.预计2011/2012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和产量同比将明显上升。由于近三个榨季,我国食糖供给紧缺,食糖价格处于高位,蔗农的种植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国家政策调控,2011/2012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和产量同比将明显上升。根据中国糖协的预估,2011/2012榨季全国糖料作物播种面积为2716.39万亩,同比增加7.28%。其中,甘蔗种植面积为2379.32万亩,同比增加6.13%;甜菜种植面积为337.07万亩,同比增加16.11%。预计2011/2012年制糖期全国产糖为1200万吨,较上一个榨季增产150余万吨。2011/2012榨季全国预计消费1400万吨左右,考虑194.5万吨进口配额以及国家储备糖等其他可供糖源,预计2011/2012榨季国内食糖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二、2011年云南省蔗糖业发展情况

(一)2010/2011榨季云南省蔗糖业基本情况

云南省2010/201 l榨季甘蔗种植面积438.19万亩,人榨面积383.22万亩,甘蔗入榨量1412.92万吨,比上年增加近50万吨。全省平均甘蔗收购价格每吨提高了98.27元,达到373.5元/吨,增长35.7%,全省食糖平均销售价格6790.67元/吨,全省制糖行业实现工农业销售收入161.63亿元,比上榨季增加45.21亿元。境外甘蔗种植面积也有增加,境外甘蔗种植面积比上榨季增加11.1万亩,达到27.7万亩,甘蔗进口量达到83.2万吨,比上榨季增加20.1万吨,增长33.44%。全省产糖176.14万吨,与上个榨季相比产量下降0.57%,产酒精10.69万吨,与上榨季相比下降0.65%,甘蔗含糖分由上个榨季的14.97%下降至14.30%,下降了0.67%,产糖率由上个榨季的12.98%下降至12.47%,下降了0.51%。产糖率下降是食糖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造成产糖率下降的原因则主要是气候因素,一是上个榨季的大旱对宿根甘蔗的影响,灾区宿根甘蔗长势不好,重灾区的宿根甘蔗的单产下降了300—700公斤/亩,其余轻灾区的单产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二是部分主产区后期雨水偏多,造成含糖分偏低、产糖率偏低;三是文山、红河、临沧、德宏的部分蔗区仍然受到了霜冻的影响。

(二)2011年云南糖市运行情况

2011年昆明白糖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与CSI变动特点一致,同时,因云南作为全国第二大食糖主产区,同期价格略低于CSI。1—2月中旬,受甘蔗因灾减产和春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糖价冲高,从1月初的7000元/吨,到2月中旬达到阶段糖价最高点7230元/吨;2月中旬到5月,随着新榨季食糖上市量增加,市场食糖供需紧张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糖价开始下行,5月23日降至6800元/吨;6—8月,因新榨季食糖减产和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扬,8月16日,大幅上扬到7680元,吨的历史最高价;9—12月,食糖逐渐进入消费淡季,加之国家抛储力度加大,市场价格出现回落,12月30日糖价降至6500元/吨。

(三)2011/2012榨季云南省蔗糖业发展情况

上榨季由于制糖企业对糖料种植的工作加强,加上甘蔗收购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产区的甘蔗种植面积有一定的提高,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98.71万亩,比上2110/2011榨季的438.19万亩增加了60.52万亩,增长了13.8%,预计2011/2012年榨季全省产糖可能达到210万吨左右。

三、云南甘蔗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蔗区生产条件没有根本改变

全省甘蔗种植75%以上分布在依靠自然降雨的旱坡地,蔗区水利、道路等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加之旱、寒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甘蔗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2009/2010以来连续三个榨季因旱灾造成了蔗区生产的巨大损失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蔗区道路等级低,80%的道路在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之外,大多只由制糖企业修建和维护,晴通雨阻,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甘蔗生产与发展。

(二)蔗农收入的增加任重道远

随着原料蔗价格的提高,加之制糖企业采取化肥、机耕等适补助,蔗农毛收入虽有明显提升(增15—25%),但由于农资、农工价格上涨,蔗农种植成本平均上涨20%左右,蔗农净利润增幅较小。目前水田蔗亩平均收益1500元左右,旱地蔗亩平均收益800元左右,远低于香料烟、蔬菜、水果等竞争性作物的效益,种蔗比较效益下降。

(三)制糖成本的控制难度加大

2010/11年,云南吨糖生产成本5434.8元,对应平均蔗价373.5元/吨,为保证食糖的稳定供应和蔗农收入增长,新榨季各省区纷纷提高甘蔗收购价格。2011/12年榨季,云南将实行蔗糖价格联动,平均蔗价预计为440元/吨左右,吨糖生产成本预计为6000元/吨左右。

(四)甘蔗机械化生产进程缓慢

甘蔗生产劳动强度大,每逢种植和收砍季节,蔗区劳动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且甘蔗种植和收获的劳动费用占甘蔗生产成本的60%以上,手工劳作导致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业提质增效对于机械化推广应用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目前云南甘蔗机械的应用在甘蔗栽种上仍不足1%,而在收获上则几乎为零,甘蔗机械化生产进程十分缓慢。

(五)良种良法的要求更加迫切

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2吨左右,工业单产3.6—3.8吨/亩,在近80%的旱地蔗区平均亩产仅为3吨左右,与广东、广西等省外先进省区相比,平均单产低0.5—0.8吨。要切实提高甘蔗单产,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急需甘蔗新品种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加快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建设高优蔗园

要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开展吨糖田、坡改梯、引水、集雨、节水和蔗区机耕道路建设,提升蔗区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建设100万亩吨糖田,改造中低产蔗园200万亩,使高优蔗园达到300万亩,对改造后的高稳蔗园确定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加以保护。

(二)加大高产创建支持力度,促进体系与高产创建的有机结合

建议将甘蔗高产创建纳入云南高产创建内容,并逐年增加省级高创片区数量,扩大新品种、间套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集成示范,建议2012在国家甘蔗高产创建片上,增加5个省级高创片;加强体系专家队伍对高产创建的包片指导和技术服务,推进产业体系创新成果与高产创建活动的紧密结合。

(三)开展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拓展体系建设内容和范围

建议将甘蔗农机和农艺研究纳入甘蔗体系层级建设内容,开展甘蔗全程机械化与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示范。加强甘蔗种植、中耕管理、收获等机械生产、配套农艺措施和技术研究的试验和示范。

(四)加大甘蔗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探索良种补贴的有效形式

建议将甘蔗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纳入财政预算内容给予支持;加大甘蔗与粮经作物间套种和病虫害防治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育、繁、推三级扩繁体系,建设甘蔗健康种苗示范区,开展健康种苗扩繁补贴试点,通过试点示范,为探索实施甘蔗良种补贴奠定基础。

(五)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发展境外甘蔗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制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鼓励德宏、临沧、西双版纳、普洱州(市)和制糖企业,到缅甸、老挝等国家开展甘蔗种植,发展境外甘蔗原料基地。

(六)加强甘蔗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推进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甘蔗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全省25个10万亩以上的甘蔗重点县,建立和完善甘蔗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甘蔗专业村和甘蔗经济合作组织:在全省建立50个甘蔗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甘蔗专业乡镇,实施定单农业等生产组织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支持和发展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拓宽生产组织形式和融资渠道,增强蔗农自我组织和发展能力。

三是全面推行甘蔗种植保险:总结和扩大甘蔗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将干旱、霜冻、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等纳入保险范围,完善保险实施方案,抓住2012年甘蔗首次被国家纳入农业保险补贴范围的政策机遇,尽快实现全省政策性种植保险全覆盖,有效降低蔗农种植甘蔗的风险。

四是健全和完善甘蔗与糖价格联动机制:健全“糖蔗联动、二次结算”的甘蔗收购价格联动机制,强化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切实提高蔗农种蔗收入。

五是对甘蔗健康种苗实行良种补贴:加快以甘蔗温水脱毒为主的甘蔗良种健康种苗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甘蔗健康种苗实行良种补贴。

[本文为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厅项目——云南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经济体系甘蔗产业经济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