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8: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010年底,河南省粮食和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5437.09万t和516.54万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95%和8.44%,而其化肥施用量和农用机械总动力的投入量分别为655.15万t和10195.89万kW,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1.78%和10.99%。农业生产因投入要素相对较高致使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农业投入要素也带来了区域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和能源浪费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必然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考验。河南是农业大省,本文基于能值理论定量研究其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将为维护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核算
1.1研究区域简介
河南省省域土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总量的和1.74%和6.51%。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商品粮重要产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全省农业生产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满足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至2010年,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千亿斤,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油料、蔬菜等产业居全国前列,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已成为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工作重点。
1.2研究方法
能值为某种流动或贮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另一能量的数量,能克服传统经济学与能量分析方法无法在统一尺度上对不同类别和等级的资源进行量化计算的缺陷,能以同一种能量类别单位来衡量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同类别的物质。由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要素的多样性,本文的主要研究理论与方法为能值分析。
1.3数据来源
能值分析所需主要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2002-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和社会发展公告;能量折算系数[1]、能值转换率[2-4]和计算公式与方法[5]参照相关的研究文献。
1.4能值核算过程
1.4.1投入能值分析表编制本研究以2001-201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能量投入数据为基础,部分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按照能量折算规则换算成能量状态,再将计算得来的数据乘以相应的太阳能值转换率得到其能值数值。农业生产投入按照可更新环境资源R、不可更新环境资源N、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F和可更新有机能T4项投入分类编制,形成2001-2010年河南省农业生产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表,如表1所示。
1.4.2产出能值分析表编制按照能值的计量规则,计算河南省各种农产品的能值,同时农业生产各种产出又按照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4项产出分类编制,最终形成2001-2010年河南省农业生产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表,如表2所示。
1.4.3能值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根据能值分析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承载力负荷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一系列评价分析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并将这些数据与表达式汇总,编制成2001-201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2能值结果分析
2.1能值投入分析河南省可更新资源的总投入的不断增加,但是期间资源投入结构表现出较大差异。2003-2010年,可更新资源能值投入占总投入能值的比例由原来的45.82%下降到30.15%,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投入为2.88E+22Sej,占总投入能值的69.85%,而且增长趋势显著。然而,如果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长期发展下去,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等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未来的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避免不可更新资源过量投入造成农业生态恶化等问题。
2.2能值产出分析2001-2003年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河南省种植业产出能值下降趋势明显,至2003年产出能值量达到最低点,种植业生产能值达到1.02E+23Sej。自2004年国家采取减免农业税和加强农业补贴等农业的扶持政策,迅速调动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种植业生产能值量能值迅猛增加,到2010年种植业能值量达到1.68E+23Sej,是2003年的1.65倍,因此通过加大科技管理推广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和加强农产品加工深度等方式加大农业辅助发展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农业生产的提升。河南省不仅是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动物性食品生产量也非常大,2010年河南省肉类、奶类和蛋类畜产品分别为638.37,307.89,388.59万t,分别是全国生产总量的8.05%,8.21%,14.07%。随着全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肉、蛋、奶等动物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2001-2010年河南省畜牧业和渔业持续稳定增长,且在农业生产产出能值中占有绝对地位,至2010年已经增长至2.69E+2Sej,占总产出能值的60.80%。
2.3净能值产出率净能值产出率(NEYR)为表现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生产效率的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系统的越高具有产业发展竞争力,该指标的计算为产出能值Y与包括燃料和各种生产资料及人类劳务的农业生产经济输入能值(F+T)之商。2001-2010年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净能值产出率较高,稳定在14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农业净能值产出率较高,表明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运转效率较高,回报率较高,农业生产具有较高发展竞争力。
2.4能值投资率能值投资率(EVR)是表现系统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该指标的计算结果是燃袖、物资和劳务等需花钱购买的经济反馈能值(F+T)与来自环境的无偿能值投入(R+N)之商。2005-2010年,河南省农业经济生态系统能值投资率不断增长,至2010年已增长至4.16,说明农业生产已经摆脱了对自然资源的完全依赖,有较强的抗灾能力。
2.5环境承载力负荷环境承载力(ELR)是指经济投入能值加上不可更新资源能值(F+T+N)与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R)的比率,该数值不仅可以反映生态经济系统运转对环境系统的压力,而且可以反映其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程度。2010年河南省环境承载力为4.44,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说明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对环境压力的较小,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0年前,现代农业在各国普及,人们在享受了现代农业带来的高效生产率和丰富农作物的优势,同时也看到了它的致命短板:化肥、农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空气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大,食品安全隐患大。基于此,各国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应运而生。
唐山市是河北省率先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工作的市区之一,工作之初,唐山市政府在生态农业上走了很多弯路,后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终于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本文主要以唐山市为蓝本,剖析了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明确了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以社会效应为目标,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目标性和导向性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只有先理解了生态农业的特点,才能理解它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多样性和高效性。1. 综合性。生态系统的综合性,主要是坚持以农业整体为中心,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再生,以达到调节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2. 多样性。生态农业的核心是科学技术,通过生态模型的技术方式来实现特定经济作物的增值生产,以生态工程的技术手段来平衡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将技术与社会需要、当地实际协调,形成区域农业多样性发展。3. 高效性。生态农业凭借其循环、再生的综合性,通过对物质的深加工和能量的循环再利用,提高了农民的增值收益,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改变了局部农业产业结构。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的作用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综合作用。唐山市自身耕地面积少但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利用其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地区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济作物交叉经营和交替管理的模式,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有效转换。第二,多样性作用。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在唐山市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生态模式和生态工程,按照地区经济的增长需要,发展多样性的区域农业经济。第三,高效作用。生态农业继承发扬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点,摒弃了传统农业效率低产量少的弊端。同时弥补了现代农业高污染、高投入、低回报的缺陷,将现代农业提升至生产密集化、资源循环化、技术科学化、发展持续化的高效率高收益生产经营模式。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唐山市在生态农业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让人诟病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唐山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技术不足
生态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农业学科,它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对这样复杂的农业学科,要从系统综合角度,分析设计生态农业的结构,科学划分各种学科的类别体系,将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合理交叉,综合运用。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单学科深研究,或者多学科浅研究,这些片面的研究对于生态农业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远远不够。理论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因此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生态农业的技术发展不成熟。
(二)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发展生态农业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分不开。首先,在技术研发上,需要政府联合各大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合研发,这就需要巨额研发经费;其次,在技术推广上,政府要花巨资和派遣相关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优质幼苗、肥料和技术支持;最后,在生态农业长期发展上,政府要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金融信息机制,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信贷服务支持和信息服务支持。唐山市政府为了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资源配置、政府财政和人员培训上,下足了工夫。政府对生态农业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因自身财务和人手的不足,支持力度仍旧有限。
(三)推广普及难度大
造成生态农业推广普及难度大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低,需要大量科研人员下乡进行现场培训,而政府机构内的科研人员却严重匮乏。二是生态农业配套的农业技术设备不足,或者部分设备价格昂贵,农民负担不起。三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有的地方经济作物发展好,农民收益高,另外一些部分,因为地域、气候的限制,经济作物发展困难,造成整体产业化结构发展不均衡。四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土地市场、技术市场、批发市场、区域经济市场等各部分市场都只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还远远不够完善。五是信息传递不通畅。唐山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各项信息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民无法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接收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
三、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然生态农业有很多问题,但唐山市政府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和实践总结,制定了一套生态农业问题解决方案。
(一)理论讲合作,技术求创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厚度决定了生态农业的高度。因此,必须把理论研究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工作的首位。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上要以合作为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农、教、科为标准,以产、学、研为动力,以少投资、高收益为指标。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奖励,鼓励部门间通力合作,攻克难关。
在技术层面上,要继承传统农业的技术优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形成最优化的农业技术配套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将农业的生态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连接在一起。唐山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大致有以下六个方向:(1)节肥式高产农业技术;(2)节水高能式农业技术;(3)无药低耗式农业技术;(4)中低产良田改良式农业技术;(5)资源循环利用式农业技术;(6)生物生态式农业技术。
(二)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可以使生态农业最快速度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一是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资源网络监测系统,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将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双重制裁。二是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研发经费上,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和专项筹款小组,保证研发上的经费支持;技术推广上,设立技术推广基金,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资金难题,同时提高下乡技术人员薪资待遇,用高薪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发展农村。三是农业市场方面。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价格。同时,设立市场危机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在减产时,收益损失降至最低。此外,政府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体制和信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难题和农村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弊端。
(三)政府、企业共同推广
生态农业的推广,一方面要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靠当地企业的积极推动。政府方面:(1)增加对农民生态农业的教育和培训,在村里定期办理培训班和讲座;(2)提高科研人员薪资待遇,鼓励他们下乡进行科研指导;(3)对农业技术设备进行政府资金补贴,让农民用得起设备;(4)建立健全市场结构体系,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权益;(5)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让农民在家里就能接收到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政企联合方面:一是培养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起到示范极带头的作用;二是鼓励公司多种经营模式,如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公司农业、工厂农业等。
唐山市通过近几年的艰辛努力,在生态农业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不少成就。不过现在的成就还只是阶段性的,未来唐山市的生态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困难要解决。因此,把握好沉稳心态,稳扎稳打,循环推进,才是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张丽梅.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J].科技先锋,2013(05).
[2]陈水水.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对策[J].中国经济观察, 2012(05).
[3]王绍恒.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的作用[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一、引言
农业经济关乎着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变革,促进农业发展水平、发展规模的提升,意义重大。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已成为时代的选择。
二、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所谓生态农业,即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开放性,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态资源,形成土地、生物、空间等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构建生态有机循环系统,强调要素资源的协调配置,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创造生态农业经济,促进生产系统与环境系统的长久发展。可见,生态农业经济是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经济的价值提升。进一步分析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第一,发展农业经济的前提是必须以生态为基础,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强调生态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第二,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以新技术、新方式为基础,强调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双提升”。同时,强调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提高生产与消费的对接,营造良好的农业经济。第三,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势必形成专业化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形成整体和谐。
三、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科学技术与成果转化受限,未实现明显的价值创造。我国传统农业发展走粗放型发展模式,束缚大量的劳动力却未实现价值创造,甚至导致农户抛弃赖以生存的农地,纷纷涌入城市,农地荒废现象严重。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以来,引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农产品嫁接、绿色生产等,加强全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成果转化并不理想,或者是农产品滞销,或者是未与消费市场对接,严重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农业技术研发的硬、软件配套都未跟上,尤其是农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难以为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奠定技术基础,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二)受体制与意识形态的约束,难以调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体制的约束。从微观层面来看,农户自主生产的情况占比较大,难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价值创造有限。尽管已不断推行机械化生产,但主要停留于小型设备,只有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才能引入现代化设备,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走现代农业生态之路、规模化之路。从宏观层面来看,城乡二元经济依旧存在,无论是体制还是意识形态,都还存在待遇不公等现象。尤其是传统观念等限制,难以调动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导致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受阻。(三)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匮乏,未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为基础。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在资源供给上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人力资本严重匮乏。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导致农业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培养困难,而外界智力资本很难融入,由此导致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技术提升困难、后劲不足。尤其是即便外界智力介入到生态农业中,但受收益周期长的影响,导致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二是,物力资本相对匮乏。尽管在发展“三农”上有扶持政策,但大多向规模化生产所倾斜,农户个体生产受到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小。目前,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模式依旧占据大部分比重,最终流向小规模生产的扶持资金有限,导致生态农业经济增长严重受阻。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有效路径
(一)保证农业生产力的供给,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有较高的生产力,才能够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这是发达国家发展农业进程中,所总结的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必须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保证生产力的供给。不仅是物资、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农业技术、研发人员的供给,以现代科技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以环境的承载为限,发展与优化环保产业,实现生态环境的控制与改善,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二)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为生态农业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要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政府与社会必须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构建健全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如引导与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业信贷产品,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构建信息平台,为农产品的销售打造一条绿色通道。鼓励农户流转土地,推行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广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尤其是严厉打击乱采乱恳乱猎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地方政府强化对环境的监测,引入生态农业保险机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三)积极发展生态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增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协调好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生态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尤其是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尽量减少现代工业产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有效降低后期环境治理成本。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中,减少或者避免无机化肥的使用,降低化工产品的应用,注重发展生态能源,深度挖掘生态农业系统的潜力,构建生态农业自循环体系,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作者:吕秀娟 单位:栖霞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多样性和高效性。
1.综合性。
生态系统的综合性,主要是坚持以农业整体为中心,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再生,以达到调节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2.多样性。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科学技术,通过生态模型的技术方式来实现特定经济作物的增值生产,以生态工程的技术手段来平衡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将技术与社会需要、当地实际协调,形成区域农业多样性发展。
3.高效性。
生态农业凭借其循环、再生的综合性,通过对物质的深加工和能量的循环再利用,提高了农民的增值收益,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改变了局部农业产业结构。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的作用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综合作用。
唐山市自身耕地面积少但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利用其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地区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济作物交叉经营和交替管理的模式,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有效转换。
第二,多样性作用。
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在唐山市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生态模式和生态工程,按照地区经济的增长需要,发展多样性的区域农业经济。
第三,高效作用。
生态农业继承发扬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点,摒弃了传统农业效率低产量少的弊端。同时弥补了现代农业高污染、高投入、低回报的缺陷,将现代农业提升至生产密集化、资源循环化、技术科学化、发展持续化的高效率高收益生产经营模式。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唐山市在生态农业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让人诟病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唐山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技术不足
生态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农业学科,它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对这样复杂的农业学科,要从系统综合角度,分析设计生态农业的结构,科学划分各种学科的类别体系,将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合理交叉,综合运用。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单学科深研究,或者多学科浅研究,这些片面的研究对于生态农业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远远不够。理论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因此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生态农业的技术发展不成熟。
(二)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发展生态农业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分不开。首先,在技术研发上,需要政府联合各大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合研发,这就需要巨额研发经费;其次,在技术推广上,政府要花巨资和派遣相关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优质幼苗、肥料和技术支持;最后,在生态农业长期发展上,政府要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金融信息机制,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信贷服务支持和信息服务支持。唐山市政府为了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资源配置、政府财政和人员培训上,下足了工夫。政府对生态农业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因自身财务和人手的不足,支持力度仍旧有限。
(三)推广普及难度大
造成生态农业推广普及难度大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低,需要大量科研人员下乡进行现场培训,而政府机构内的科研人员却严重匮乏。二是生态农业配套的农业技术设备不足,或者部分设备价格昂贵,农民负担不起。三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有的地方经济作物发展好,农民收益高,另外一些部分,因为地域、气候的限制,经济作物发展困难,造成整体产业化结构发展不均衡。四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土地市场、技术市场、批发市场、区域经济市场等各部分市场都只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还远远不够完善。五是信息传递不通畅。唐山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各项信息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民无法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接收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
三、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然生态农业有很多问题,但唐山市政府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和实践总结,制定了一套生态农业问题解决方案。
(一)理论讲合作,技术求创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厚度决定了生态农业的高度。因此,必须把理论研究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工作的首位。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上要以合作为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农、教、科为标准,以产、学、研为动力,以少投资、高收益为指标。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奖励,鼓励部门间通力合作,攻克难关。在技术层面上,要继承传统农业的技术优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形成最优化的农业技术配套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将农业的生态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连接在一起。唐山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大致有以下六个方向:(1)节肥式高产农业技术;(2)节水高能式农业技术;(3)无药低耗式农业技术;(4)中低产良田改良式农业技术;(5)资源循环利用式农业技术;(6)生物生态式农业技术。
(二)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可以使生态农业最快速度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一是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资源网络监测系统,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将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双重制裁。二是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研发经费上,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和专项筹款小组,保证研发上的经费支持;技术推广上,设立技术推广基金,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资金难题,同时提高下乡技术人员薪资待遇,用高薪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发展农村。三是农业市场方面。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价格。同时,设立市场危机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在减产时,收益损失降至最低。此外,政府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体制和信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难题和农村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弊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假日农场(Holiday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详见下图):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问题;细则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1.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以田园风光、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新兴旅游产业。它以乡村自然环境为背景,乡村文化、民风习俗、生态农业为依托。通过运用美学、可持续发展原理、生态建设原理、旅游学理论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生态规划[1]。形成农村生态建设,生态管理和游人观光、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获取农业知识、体验淳朴乡间民族风情的一系列生态农业旅游活动。这种新的旅游方式对生活在喧闹城市中的居民形成了独特的吸引力。
2.生态农业旅游的特点一、稳定的市场特征: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客源是来自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节奏快、压力大、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使得人们心中产生了对回归田园,悠然自得的渴望。二、旅游项目多专业性强:生态农业旅游结合了田园风光、乡间生活习俗、农事劳动、传统手工艺、农村节日庆典等旅游资源,专注于提高旅游项目的服务质量,开发规划专业性层次性丰富的旅游服务内容[2]三、具备独特的地理性特征:开发过程中注重对特色地理性农业资源开发,发展区别于其他地区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二、独山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1.自然环境一、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山县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具有其独特的喀斯特地理环境,海拔最低拔500m,最高点1465m,平均海拔为850-1100m。二、气候条件宜人,独山县属于我国西南部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1429.9㎜,年均温在15℃,最高温32℃,最低温零下2.0℃,植被茂密,绿地覆盖面积高。三、农业特色突出,独山县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区,梯田分布特色明显,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地区的代表性农作物有水稻、白玉米等。
2.社会区位条件和优势一、靠近国家级旅游景区荔波漳江景区,紧靠黔南州州府都匀,市场区位优势显著。旅游客源地市场广阔。都匀市区人口35万,荔波漳江风景区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给独山生态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客源市场。二、交通区位优越,地处西南与华南经济圈交叉点,是大西南进入两广出海口的必经之路。铁路交通方便,黔桂公路贯通全境,通往荔波樟江风景区的公路已建成通车。
3.资源条件和优势独山县耕地面积25.5万亩。县内建有生态旅游观光园。园区主要休闲方式有植物花卉欣赏,蓝莓、西瓜等果木观光采摘。园内还具有农家乐、生态餐馆、休闲度假区等场所提供烧烤、游泳等休闲娱乐活动。在体验完农事生产后还可体验独居特色的独山布依族苗族的山歌舞蹈,观赏独山花灯、野性斗牛等独具特色的乡间文化活动。
三、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1.正确看待农业发展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生态旅农业游不能只依靠一个城市的客源生存,也不可能把全县农业资源都开发为旅游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注重农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根本,稳步发展旅游拓宽客源途径,形成旅游业与农业经济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3]。
2.注重农村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农村优美的环境,幽静的生活,淳朴的乡间民风。让饱受城市喧闹、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大的城市居民感到轻松、愉悦。这也是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吸引力所在,一旦吸引力被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发展将举步维艰[4]。因此,独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保证开发保护相协调。
3.因地制宜,地方开发特色、避免盲目跟风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要注重特色开发,根据自身所具备的开发条件制定开发策略[5]。结合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高效发展模式。
四、生态农业旅游的实施细则
1.搞好品牌效益、实施产业化发展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引进企业资金注入,加快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重视对景区品牌宣传,打好品牌效益的竞争赛。
2.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与乡间文化相结合旅游产品生态农业旅游活动内容不仅限于农事劳动、景观欣赏方面,生态旅游需要有机的把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发挥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
3.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政府做好牵头带动主导作用、对旅游部门进行管理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政府必须做好牵头带动的作用,创造发展的机遇条件,解决发展难题。提高旅游业对地方经济推动作用,改变旅游发展观念。加强旅游管理职能部门的观念学习,研究,扩大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空间。
五、结论
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的经济潜力。开发生态农业旅游要改变传统旅游开发理念,形成独特的新兴旅游业开发模式,以依靠农业资源为开发基础,结合乡间人文景观,提高生态农业旅游辐射范围,保证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安,高阳,郝革宗.城市郊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初探—以马山县为例[J].市场论坛,2006,(2):13-14.
[2]曾晶,李威,陈昭颖.城市近郊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武汉市天兴洲为例[J].知识经济,2008,06(100):64-65.
[3]问建军,文录凤,张青山.浅谈生态旅游的开发[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02):24-25.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13-02
1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1.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即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主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该模式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发展生态农业,旨在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其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1-2]。生态农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其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涉及农、林、牧、副、渔各种产业。
1.2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
生态农业的最明显特征是沿用“天人合一”的系统生态观,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科学规划,基于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综合利用新型科技。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农业重视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从高效环保的角度进行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营养物质的外流和环境污染,制造动植物协调共生的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重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低耗、增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2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2.1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
一是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二是时间演替合理配置原则。根据生物群落的生长所具有的时空特点和自然演替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4]。三是系统调控原则。通过土地的合理耕作、种养结合,调节控制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实际出发,基于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设计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生态模式。二是遵循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优化、设计各项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对区域农业生产分区发展进行合理定位。三是科学调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实现集约化、产业化管理控制。四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要求优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重效益。五是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实现农业清洁生产。
3临沧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临沧市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大市,全市有23个少数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彝、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回、苗、白族等11个,共82.4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8%。全市有73%的人口在农村,80%的工业原料来自农业,有近40%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第一产业。特殊的区位和自然资源,决定了临沧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特色,选准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逐渐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走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很有必要[5]。
临沧市的山区范围较广大,具有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特点。因此,在临沧市建设生态农业,应着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培育资源,优化生态,以农户建设为起点,以自然村为基础,以行政村为建设单元,以乡(镇)为建设重点,全面推进县域生态农业系统建设[6]。实行山、水、田、林、路、电统一规划,农、林、牧、副、渔产业合理安排,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由生态户建设逐渐发展建设为生态村,再由生态村发展成一个生态乡(镇)。通过不断发展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镇),最终完成临沧市区域内的生态农业建设。
3.1生态户建设
结合“三村建设”和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将生态农业的生态户建设融入到“三村建设”中。建设生态户,依照各户的实际发展和经营状况,结合建设标准进行实施,如户均1口沼气池、1个节柴灶、1个蓄水池、1个卫生厩,人均有667 m2基本农田、667 m2特色经济林果等。在生态户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村和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地发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临沧市大多数农户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有利于沼液自流到菜地或农田的优势[7]。通过“三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积极发展生态户,在农户中建立“种植—养殖—加工—沼气”或“养殖—沼气—种植(果、菜)”等模式,以及适合地方特色的良性循环庭院生态经济系统。
3.2生态村建设
关键词:
三级阶梯;生态农业;中国
生态农业指的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农业技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三者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1]。自人类文明以来,农业就开始发展,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后来的逐步机械化生产,人类的生产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同时,粮食生产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随之环境也日益遭到恶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已经逐渐的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更加科学高效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新的农业方式进行不断地探索。20世纪70年代,美国土壤学家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农业”这个概念[2]。自此以后我国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对生态农业进行了研究,至今已经有了将近30多年的发展历程[3]。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高达2000多个。我国对生态农业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大多数主要集中于对某个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模式、特点以及未来展望的研究[4-6]。很少从大地貌格局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我国三大阶梯的大地貌格局出发,分析不同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为我国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第一级阶梯生态农业现状
我国第一阶梯在行政区上包括青海省、自治区和四川省、新疆、云南省的一部分,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大部分地区为高寒气候,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量200~400mm,并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土壤大多为冻土。第一级阶梯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种植和饲养发展模式和设施种植模式。种植和饲养发展模式:第一阶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植被大多数为草原,所以打造种植和饲养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青藏高原林芝地区米林县发挥种植养殖为一体,发展最具特色的青稞产业,它没有污染,被誉为“绿色天然产品”。察隅县探求有机种植和饲养产业之路,以种植和饲养为一体,种植以林业为主。嘎玛养殖基地采用散养改为鸡笼,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许多耐寒动物的养殖也成了该区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如牦牛、藏山羊。设施种植模式:设施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地膜覆盖、温室大棚、无土栽培来提高产量,打造出“全天候”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具有光照、热量、气温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作物周年生产、多季收获、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生产模式。
1.2第二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二级阶梯在政区上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湖南、湖北省的一部分。地形上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m。该区地跨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干旱区,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在50~1600mm,自然区域条件差异较大,土壤类型多样,农业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山体立体农业模式。特色生态观光农业模式:这类农业模式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目前,新疆克拉玛依农业区正在朝着生态调节、生态教育、绿色人居、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农业区;四川省田园牧歌生态园区打造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的生态模式,它将科技农业景观和传统田园风光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农业和旅游的良性结合,将农业变得更加生态化、设施化、科技化、高效化。山体立体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山体的海拔高度为前提,利用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种方式即山体立体农业。这种模式突破了平面上单一层次的传统种植,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的目的,它具有“多层配置”的特点。西南地区的峰丛洼地农业,它是以海拔高差来决定农业的生产类型。在山麓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到山顶依次为旱地作物农业、经济水果林、经济林、灌木和草类植被,这种分布充分的体现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1.3第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第三级阶梯在行政区上包括10多个省、直辖市,在地形上包括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平均海拔在500m以下。该区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雨热同期,降水量大于1600mm,土壤类型多样,从南向北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壤、棕壤,复种指数大多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主要包括生态科学养殖模式、果牧农渔相结合模式、有机农业模式。生态科学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摒弃之前传统的水产、畜禽养殖业,提倡利用生产嫁接的方式来生态养殖。其目的是生产出天然绿色农产品,从而达到既能提高农业产出率又能提高农产品的价值。江苏省东台市推出了一种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采用循环利用的原理,将养殖所产生的绿肥直接用于植物的生长。这种模式既能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为豆制品加工提供清洁能源,也为无公害稻麦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7]。果牧农渔相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把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生产资料的供应及服务业等,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起来[8]。典型的分布地区是东南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区,其最突出的是桑基鱼塘模式。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有机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提倡绿色、自然消费,主要是生产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或生物肥是该模式的主要特点。这一类农业模式主要是体现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绿色有机农业园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该农业园区现在由单纯的追求数量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采取“园区+龙头”、“公司+基地+农户”、“园区+贫困村”等发展模式。其主要采用的是高科技的生产方式,大力开展无土栽培,植物所需的营养均来源于人工培植的营养液,人工培植的营养液可以重复循环利用并且易于控制。
2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2.1我国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特点
第一级阶梯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而发展缓慢,面对恶劣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等高寒作物。本区的生态农业以种植和畜牧相结合模式为主,也有部分地区正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两种生态农业模式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同时,为了弥补温度、降水量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本区引进各种高科技生产方式,比如温室大棚、滴灌、地表覆膜等,发展了设施种植生态农业。第二级阶梯地形类型多样,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各具特色。由于受自然环境限制,所以其发展的宗旨是离不开保护环境和坚持可持续性。这一阶梯最特别的是西北和西南这两个地区,发展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就西北地区而言,气候干燥少雨,土地类型大多为荒漠,那里的居民主要以放牧为主,但是随着人口和畜牧的大量增多,生态环境已然遭受到了破坏。与西北地区截然相反的是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区,降水丰沛,但是这里大多以碳酸盐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这个地区的农业大都是以山体立体农业为主。第三级阶梯的地形较平坦、气候温和,雨热同期,自然条件良好。其生态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为了节约土地,该区以发展集约农业为主。
2.2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级阶梯,由于降水和气温的不足,为弥补这一缺陷,这一阶梯主要采用温室大棚、滴灌和地表覆膜等生产方式。这一地区虽是采用高科技的生产方式,但现阶段农民的知识储备不高,一旦操作不当,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第二级阶梯,气候适宜、地形多样,生态农业类型多样。但在实际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土地类型利用不当的情况。在西南这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农民开垦山坡种植玉米,由于该地区气温的局限性和土壤低肥力,玉米产量相当低。长期以往,反而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第三级阶梯,虽然各方面的条件较好,生产出的农产品也出口国外,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产业迅速的发展,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所以要集生产和销售一体还需要经营者要不断地努力去探索。我国三大阶梯生态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生态农业发展不快,缺乏有力指导。一些地方的生态农业只是初具模型,许多生态农业模式都只是一些空架子,有的只是打着发展生态农业的旗号,其实依旧是还在进行着传统的耕作。例如,有些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园区,却鲜有成果和效益。还有一些农民和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为了套取财政补贴,打着建设生态农业的幌子做表面文章。第二,生态意识淡薄。政府为了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盲目扩大种植和养殖范围和力度,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质量也下降,导致农产品的产出率低。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内蒙古地区,大多数草场都因为过度放牧而开始退化。这就导致了牧草的质量不高,原来的养殖业就只能缩小规模甚至停止养殖。在我国西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石漠化面积越来越大。第三,市场和交通条件不够完善。一些生态加工的农产品由于交通和市场的问题,无法销售出去,大量的产品积压,造成生产部门和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3三级阶梯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3.1内部挖掘
(1)因地制宜。我国土辽阔,三级阶梯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对发展农业而言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各级阶梯需要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质量。我国大部分土壤处于比较贫瘠的状态,要提高农业产量,改良土壤是必经之路。常见的改良土壤的一些方法: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杂草沤肥改良土壤、酸碱中和等方式。目前我国地区普遍施用氮肥、磷肥,这些肥料在短时间内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业产量,但是长期下去,土壤将板结、肥力下降[8]。因此科学施用肥料,使用农家肥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绿白”结合农业。“绿白”农业是指健康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以基因工程综合种植的农业模式。它具有生态农业的各种特征,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将会让人们消费更加安心、放心。同时它突破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3.2外部要求
(1)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想要让生态农业广为人知,就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农民,让他们了解生态农业是什么、有何重要性、如何发展等问题。同时,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此,相关部门就要做好工作,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技术培训,让他们明白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除此之外,要让农民从传统农业中摆脱出来,从高效、经济的生态新型农业中获得实际的效益和经济收入。(2)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每级阶梯的地理条件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要针对各级阶梯典型地区进行试点研究,然后再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全面的推广。(3)加大投入,完善各种保障体系。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在变革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当地政府可拨出一部分资金来建立健全创新机制[9],开展培训,提升广大农户的知识技能,以达到科学种植和养殖,构建全方位的生态农业发展保障体系。
作者:杨娅娅 王金凤 吴英 高人兴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沈亨理.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70-73.
[2]金冬霞.生态农业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46-74.
[3]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33(1):97-102.
[4]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64-93.
[5]刘钦普,生态农业概论[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1-76.
[6]罗其友,陶陶.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6):407-413.
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漫长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许多专家指出,生态农业不仅高度地涵盖了各种先进农业的理论和模式,而且使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模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可以说这是农业理论和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突破,是人类长期追求的一种最为理想的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来的,1981年美国农学家M.WoIthington将其定义为,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在随后的发展中,世界各国关于生态农业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为有机农业或自然农业,有的称为生物农业或无公害农业,还有的称为持续农业等。虽然名称各异,但内涵却是一样的。都是主张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或基因工程技术的生产体系,施用有机肥或长效肥,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更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 根据基本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特质,笔者认为,生态农业就是在洁净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生产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生态农业既继承了传统农业中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和“机械农业”高产高效的双重特点,同时又摒弃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石油农业”、“机械农业”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环境的缺点,是一种避免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捷径,代表了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我国的生态农业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与其他类型的替代农业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
农业发展目标有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满足温饱需求为核心(数量安全);第二阶段是满足相对富裕(质量安全);第三阶段是满足高质量生活的生态环境、食品质量与未来繁荣(环境资源安全、产品高质高效)。中国农业处于第二阶段。它产生的背景、出发点和目标不同,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等替代农业是针对石油业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兴起的,其重点是要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物产出数量少,而可获得的价格较高)。而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中国人多地少和经济不发达的国情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它既要求有高产出(包括食物、原料、饲料等),又要兼顾合理地利用、保护资源(包括土地、空间、水、肥、气、热、光、生物、劳力等资源)和改善农业环境,使农业持续增产和稳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横坡打优、修建水平横田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实践表明,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了,效果才能更好。
(三)强调物质的适当投入
长期以来,人们有各种误解,以为生态农业就是不施农药、化肥,甚至不用机械电力,以为只有这样才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实际上这只是单纯地倒退到传统农业阶段,而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这种倾向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尤为明显。我们不反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合理的投入对于生态农业来说包括两方面:适度的投入量、适当的投人物。适度的投入量就是要保证使生态农业的生产过程要有相应的足够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量流动通量,这是由于生态农业的开放度大及要求高效生产所决定的。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一、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 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二、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
三、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
四、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
五、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