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当代文学笔记

当代文学笔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7 09:38: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当代文学笔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当代文学笔记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在谈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时指出:“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个规划为本阶段的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教学改革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其中提到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应用能力。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各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关注,并且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2015年随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的出台,不仅地方本科院校,部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向应用型教育转型。这说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已在众多高校中达成共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专业,它以语言、文化和教育为学科中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特征,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倾向于语言文字表达的训练。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具有文化课的特征,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开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能素养和讲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中国文化与文学,进而承担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因此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应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不同。

一、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明确规定: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这说明基于基础性、应用型、国际化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语言素养方面的要求远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文学类课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内容上,不管是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都应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1917到当下的文学史和作家作品,非常繁杂,时间跨度也非常大。从学时上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当代文学的学时一般都少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以百色学院为例,该校是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设置为文学史和系列作品赏析课,其中文学史为基础必修课,作品赏析为选修课。现当代文学史的学习时间为48学时,作品赏析分为现代和当代两部分,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别设置36至16不同的学时,这是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开课情况,明显是弱化了文学史,而加重了作品赏析。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开设现当代文学史48学时,没有系列作品赏析课。面对有限的学时和庞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按基础性和实用性原则进行筛选和调整。如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众多的文学社团和文学现象,不可能全部讲解,只能精选精讲,即在整体梳理现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弱化文学史知识,将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中国文化的介绍和作家作品的阅读与讲析上,而一般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论争和作家作品这些内容只能蜻蜓点水般介绍或布置学生课外自学和归纳。在作品选择方面,也应坚持名家名篇原则,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等作家的重要代表作品,而像老舍的《茶馆》、莫言的《红高粱》、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 《马桥词典》、阿城的《棋王》、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贾平凹的《秦腔》等这样的当代文学作品也应该在入选之列。因为这些作品比较贴近当代生活,文化底蕴丰富,语言鲜活、实用,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不管是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在保证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重视语言和文化元素的融入,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

二、加强文本细读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教学方式和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态度。从字面上看,文本细读就是仔细地、认真地、深入地阅读文本,真切地感知和理解文本。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只有深入细读,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体味其魅力。正如霍松林所说:“文艺作品只有通过品鉴,才能使读者沉浸于艺术享受之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高精神境界,文学作品潜在的智育、德育、美育作用,才能得到实现和发挥”(霍松林《唐宋名篇品鉴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然而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部分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功利化,他们宁愿把大把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刷朋友圈、兼职和考证上,而不肯花心思在作品阅读上,在他们看来,与其花两个小时阅读,还不如做两个小时的兼职来得实惠。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尽管其内容与当下社会生活最贴近,但真正对本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作品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技能明显薄弱。

从教材与教学上看,开设中现当代文学课程的院系使用的教材大多为文学史和作品选相配套。但在实际教学中,由此学时的限制,教师们在讲授时往往偏重于有关文学史常识的讲解,作品常常只是用来印证文学史的某个观点而简单地提及或泛读。这就造成了文学史与具体作品的相互脱离,学生因缺乏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和品鉴,也就体会不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时候也只是抽象的条条框框,难以转化为能力。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现当代文学教学,其他如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等课程教学中也较为常见。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文学史的阐释是建立在具体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之上的,离开对具体文学作品的细读、研读,而专注于对文学史知识的讲授,无异于舍本逐末。所以,在教学时,应重视学生的作品阅读,并在保证作品阅读量的基础上加强文本细读引导,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妙之处,以作品的魅力吸引学生,这是任何文学课程教学中都不可忽视的。

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上看,细读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如果说写作技能的提高有所谓秘诀的话,这个秘诀无非就是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人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除了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外,可以尝试着进行各种文体的模拟写作练习,以写作带动阅读,x写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作品的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阅读状态。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作品阅读情况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当中,以考核促进阅读。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不能少的,如列出具体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有方向、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和笔记。对于学生在阅读和研讨中碰到的难题,教师要给予及时帮助和解答,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网站推荐、资料查询渠道、工具书等,做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引导者。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其本质就是一种应用能力。在现当代文学学习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提供真实可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基本上是采用作家介绍+作品评述的讲授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大多为作家生平与创作,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或特色), 教学程序简单僵化,教学方法单一乏味,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学习被动,缺乏思考和活力,在经历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等流程后,对所学课程知识的记忆不多,甚至有的学生考完试后连自己是否上过这门课都说不上来,这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当然,讲授法作为既传统又现代的基本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对于较难的知识,教师不讲授是不可能的,不管是文学史,还是作品赏析,教师必要的讲解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但是教师讲得太多,甚至从课程开始到结束,从课堂的第1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是满堂灌,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的发挥。为改变这种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根据这个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构建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是国内外都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也是辩证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有效方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也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研讨。如讲《妻妾成群》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认为颂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是真疯还是假疯?小说中是如何描写陈佐千这个形象的?他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讲《红高粱》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戴凤莲和余占鳌的爱情?红高粱这个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讲《雷雨》可以提出问题:繁漪到底有没有病?引导学生阅读与讨论。 讲《棋王》,可以让学生想象并描述王一生在九局连环车轮大战中的场面。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深入阅读和思考作品,并在不断思考中体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而且通过讨论发言,也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知识和建构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各类课程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具体作品或文学原典,以一个文学接受者的身份置身于阅读活动之中,才能感受和体会文学的情感和美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如学习《茶馆》,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自主阅读作品,小组研讨,梳理其中的人物关系,并根据作品绘制一张茶馆场景图。由于此剧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学生要理清其中的人物关系,绘制茶馆场景图,必须细读作品,发挥想象。课堂上,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比对,大家互评;课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剧中片断进行阅读和揣摩,然后角色表演。教学《妻妾成群》可以让学生探究小说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不同;讲《金锁记》,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查阅关于该作品的研究成果,然后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这样的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促进。

(三)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仅靠课内时间就可以实现的,必须由课内到课外加强学习,现当代文学更是如此。为提高学生学习现当代文学的兴趣,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如举行现当代文学读书笔记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现当代经典诗文背诵与朗诵,现当代经典诗文书法展,现当代文学专题辩论赛,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现当代文学影视改编作品鉴赏,话剧排演,小说改编,微电影创作与演出,这样的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现当代文学作品编写流行歌词,写广告语,激发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特点,开展教案写作和教学演练,模仿经典作品写作各种应用文、美文、学术文等,使学生将现当代文学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

以上教学改革是笔者在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粗浅尝试。常言道“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在课程教学中,不管是作何改革,以何种方法施教,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篇2

师范生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两方面展开改革。要点如下:

(一)教学方法上,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1.为使当代文学课教学回归文学本体,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审美素养,遵循“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阅读”的原则,突破当前流行的面面俱到的“大文学史”教学模式,以某类文体、某类作家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打破教材章节割断和时间限制,将分散的知识予以纵深归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后予以教学。2.与新时代语境、师范生特定培养目标协调,在现有教材内容陈旧的情况下,自创性适当增加新的专题板块。3.为增加教学的生动感和及时有效性。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形成教、学良性互动,在自主编写出较成熟的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化教材之前,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学科网站、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紧密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多样化作业形式和灵活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做法如下:1.除设置开放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相关思索、布置专题性学术小论文以外,为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团体合作精神,增强其师范专业素养,帮助学生组建课程学习团队。各队每学期各有分工又团结协作地完成某一专题研究和展示,教师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PPT质量、讲解效果等予以综合打分,作为该组每位成员的统一成绩,按平时成绩的40%计算。2.为提高学生作品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素养,借鉴本校人文学院王晓初教授2011年提出的现代文学课程改革思路——要求全学期学生写作读书笔记共15篇。其中2篇以电子文稿形式随时发送给教师,教师给出精要点评和修改意见。其余13篇读书笔记期末一并检查,并给与成绩,两次成绩各占50%,计算为平时成绩的40%。3.学生课程成绩按期末50%,平时成绩50%计算。

具体实施方案

遵循上述整体改革思路,具体应从教学目标重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等方面展开师范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

(一)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和师范专业素养

学生的问题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师范专业素养对其就业产生一定的良好引导和示范作用。推行以教学内容和作业形式专题化、课程学习团队化为标志的专题化教学,可以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主要工作如下:

1.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1)将授课内容整体分为四大板块——首先是框架性、贯通性的宏观概括;其次是重要文体发展演变及代表作家作品;第三是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关联;最后是与师范生专业实际存在密切关联的“儿童书写”等。各板块内部再细分为若干专题性内容。比如可以将《中国当代文学2》课程即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具体划分成十六个专题——专题一:“新时期以来的重要文学思潮”、专题二:“新时期以来小说、诗歌发展概述”、专题三:“新时期以来散文、戏剧发展概述”、专题四:“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写作代表作家选讲”、专题五:“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以小说、诗歌为例”、专题六:“80后写作的创作诉求与艺术魅力”、专题七:“网络文学名家名作”、专题八:“当代文学作品与影视传媒之间的互动”、专题九:“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与新时期小说”、专题十:“中国古代文学雅韵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承传”、专题十一:“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鸣交响——以张爱玲、沈从文小说为例”、专题十二:“当代小说中的儿童书写”、专题十三:“当代散文、诗歌中的儿童书写”、专题十四:“新世纪小说选讲”、专题十五:“新世纪诗歌、散文选讲”,专题十六:“当代著名文学刊物巡礼”。(2)针对师范生特定培养方案,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课程平台——主要提供相关作品完整的电子文本、作家传记性影像、作品影视剧精彩片段、名家讲座视频、最新研究进展报道以及复习题库、学生有关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论文、师生分别制作的相关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及时有效性,形成教、学良性互动。

2.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开放性思考题、专题讲演和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写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首先,设置开放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相关思索、增加其人生感悟,提高其文学素养。比如,在讲解张爱玲五十年代小说之前,针对贾平凹所坦承的对张爱玲作品的迷恋以及莫言对她小说的批评这两种代表性不同意见,可以预先布置思考题:“你觉得张爱玲上述作品最打动读者的是哪些特质?这些特质在其1949年后的创作中仍存在吗?有新变化否?”从而让学生对张爱玲一贯的创作特质有所思考。再如,针对容易令学生产生疏离乃至反感情绪的“十七年”文学,可以设置这样两个思考题。问题一,“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为了保持文学的审美特性,十七年文学中作家们分别进行了哪些创作上的努力?请结合具体作品予以分析。这种努力给予你什么样的启示?”问题二,“请问,你觉得自己更像20世纪中国的哪位作家?结合创作特色、个人气质予以阐释。假设你生活在十七年文学环境中,请问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实践证明,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作品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他们加深对作家创作心态、艺术化人生的认识。更进一步而言,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在艰难曲折的语境中坚持不懈地捍卫文学尊严的言行,会让年轻的大学生们经过尽可能设身处地的感知后产生尊敬、遗憾、悲悯等复杂体验,对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非常有益。其次,全班各学习团队每学期完成专题讲座一次,要求必须与教师之前拟定的该学期任一专题性教学内容相呼应,作为对该教学内容的延伸阐释。这样划定主要范围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专题内容的理解,使其课内、课外活动获得有效衔接。具体做法是:各组成员集体协商确定专题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后,每人各有分工——或寻找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或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或进行文字润色,最后由一位或几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成讲解,组内其他同学同时进行作品朗诵、作家生平介绍、根据作品改编的课堂剧表演等辅工作,教师和其他组成员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多媒体课件整体质量、讲解效果等进行现场点评,并通过考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

为将知识传达与能力培养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作品阅读、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围绕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展开对话式教学。主要进行如下工作:

1.提供50部审美价值、时代特质兼具的作品阅读书目(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体裁,含必读、选读两部分)。必读作品主要包括兼具艺术价值、社会影响力和争议聚焦性或者三者中有一或两点特别突出的作品。在布置这一书目的同时,向学生推荐反映这方面研究最新进展的论著、论文,如《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杨匡汉、杨早著,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以指导他们树立“以点带面”的视野和“以问题意识为核心”的意识,兼顾不同历史时段、风格流派和作家类别,从作家、作家和文学史三个角度,对当代文学的整体创作风貌予以系统化观照。

2.利用课堂教学,示范性地解读各范式经典作品,在解读中适当融入文学理论视野(主要结合社会历史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审美批评以及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常用批评方法的基本理路),尤其注重对经典作品的细读,教师推荐国内外相关经典论著(欧阳子细读白先勇小说的著作《王谢堂前的燕子》等),以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提高解读能力。

3.借助各种形式展开师生、生生之间有关作品细读的对话,促进学生文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多元化理解。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电子读书笔记进行深入点评,对有关问题进行详细探讨,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定期针对学生电子读后感情况予以全班范围内的及时辅导;各学习团队内部进行读书笔记互相批改工作;全班每学期举行两次有关必读作品的读书笔记现场交流、讨论活动。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立见解、不同意见,鼓励他们通过细读和参阅资料等对文本不断加深理解,建议他们将想法提炼成文,向各类刊物积极投稿,争取获得发表机会,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4.以考促学,通过考评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深入阅读积极性。学生整个学期的总评成绩大致由四部分构成——课堂提问占10%,专题成绩占20%,读书笔记占20%,期末考试占50%,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考前拼命死记硬背诵题库内容、平时敷衍倦怠局面的发生。

篇3

二、改变教师单向授课模式

采用讨论课的形式。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将人类已获得的知识成果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而不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自觉性。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讨论课的形式。只有通过讨论,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取新知识的思维障碍,在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问题并即将解决问题时,经老师开导,学生便豁然开朗,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思维的乐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通过讨论课的进行,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驾驭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增加课堂趣味性。除了传统的授课方法,还可以配合多样化的方法。如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借助多媒体使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增强学习的形象性、直观性、兴趣性。当代文学有很多作品被改编为电影,这对于阐释作品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如《活着》、《动物凶猛》、《妻妾成群》、《红高梁》等都拍成了电影,老师在讲授这些篇目时,可以播放相应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由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能增进学生对当代小说后现代性的了解。当代小说的后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主体”和“历史”的解构,如果教师仅仅从小说出发,向学生讲解王朔如何采取游戏人生的态度,消解一切伟大和崇高,会显得枯燥而晦涩。但辅之以视频资料:一群小伙子在《国际歌》的伴奏下,将对手打得头破血流;一群学生在课堂上捉弄老师;主人公质疑记忆的旁白等,我们很容易理解,在当代小说中理想主义已偃旗息鼓,小说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而是在捏造谎言,调侃权威。电影将文字描述的场景转化为影像,更能丰富和加深我们对小说的想象力。与此同时,我们辅之以第二课堂,如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撰写影评、支持学生社团改编、表演文学作品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

篇4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在教学领域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作为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开展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更加新颖和形象的多维度的信息传递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相关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时,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针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及其局限性做出分析,全面解读多媒体的应用在现当代文学课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在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优势

1.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主旨是能够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的认识和审美情趣,并能够对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有足够的解读能力,从而逐渐构建起学生关于现当代中国的文学知识体系。教学的重点是突出作家作品与现当代文学现象的分析,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感受和分析能力,为了实现全新的教学改革和优化,必须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积极探索与多媒体相配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将文学课中的抽象的、感性的语言和文字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地转达出来。

2.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优势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需求,现当代文学课的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渐得到重视,多媒体教学集合了声音、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多种可视化的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手写口说,多媒体有着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范围,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多媒体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像鲁迅、巴金、莫言等作家的生平与创作,都能够浓缩到一堂课中,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以及作品当时刊发的社会背景和刊物介绍等,以及更加丰富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知识的展示,例如作家的气质分度、身世经历等都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全面的解读文学作品。(2)可视化的特点。即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可视化,现当代文学课程学习本来就有些枯燥,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将干瘪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其中对于经典的文学的引入和解读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重点,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其可视化的特点,例如很多经典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戏剧、舞台剧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多媒体能够利用优秀的视听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仅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刻理解。例如茶馆中表演者对于主人公的解读和表现都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3)使用过程非常便捷。特别是随着很多大学开设了有关文学的精品课程,极大地增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和共享力度,这对于大学中开设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极大地实现了多媒体使用手段的便捷性。其次是多媒体对于信息的处理已经非常成熟,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组织和安排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在课堂上划分文学作品的主题、选材、人物、手法等重点的时候,能够非常快速高效地安排和设计课程内容,并能够让学生迅速地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讲解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合理地安排教学设计的逻辑性,让学生对于新格律诗的新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于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为更高效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好的作用,也就有其不足之处。为此,我们针对当前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和不足进行分析,从而避免这些现象,更好地使多媒体技术为现当代文学课程所服务。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件华而不实。课件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资源,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利用课件的时候,无法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使得课件脱离了教学的目标,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2)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即过大的信息量,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繁杂的教学资源下显得无所适从。为此,我们要充分结合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般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我们可以互补来开展教学。(3)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反而造成了学习的惰性。多媒体教学过程本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过多关注多媒体课件,减少了做笔记、背诵、深读等学习过程,助长了学习的惰性。

三、结语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能够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极大地拓展了教学范围。我们分析了其主要的优势,同时也讨论了其可能纯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全方面地解读了多媒体的应用给现当代文学课程带来的影响,为此类课程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篇5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顺应时展要求,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它有利于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创新,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但目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仍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不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制约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升。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定位为:学生通过基本文学知识和文学理论学习,以实现强化学生文学能力,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为目的。由此可见,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目标强调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写作能力和鉴赏水平。这对丰富学生文学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愈加呼唤应用型人才培养,传统课程教学目标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要,不仅制约学生知识应用水平提升,也难以确保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是推动教学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然而以前教学内容以纸质教材为主,学生获取知识也主要通过教材。而教材内容是静止的、封闭的,难以及时更新和完善。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主要讲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缺少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样不仅难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教学方法较落后

要想更好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但部分任课老师思想观念陈旧,主要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局限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学生则通过听课与做笔记获取知识。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缺乏,学生实践和锻炼机会较少。此外,任课老师忽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没有为学生创造试讲机会,不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训练。最终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不强,实践和锻炼机会缺乏,不利于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策略

为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适应性,有必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

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拥有广泛的岗位适应性,且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它是“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岗位群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因而教学目标应指向学生内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掌握文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应用技能,能胜任文学、语言学、新闻、编辑、教师、秘书、宣传等不同工作岗位。为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说”、“写”等应用能力,让学生成为拥有扎实文学基础知识,具备良好审美能力,且拥有较强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引导学生熟读经典名篇,掌握文学作品阅读、分析和鉴赏技巧,以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化素养。还要注重提高学生文献查找和阅读能力,提升文学作品研究能力、文学表达能力与书写能力。

(二)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由封闭走向开放

转变传统的局限于对书本知识讲解,重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1.充实本土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为丰富学生文学知识积累,更好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教学内容设置要突破以名著讲授为主的模式,补充本土文化方面的内容。要将本土作家生平简介、代表作品,研究的最新成果等传递给学生,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增加江西籍现当代作家曾文辉、凌翼、范晓波、姚雪雪等作品的讲授,有意识渲染教学的乡土特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学的鲜活特征,拓展学生视野。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本土作家讲授过多占用课时,可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开设《江西省现当代知名作家作品研究》课程,采用专题讲授形式,构建“专业-专题”课程新体系。既反映本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还能充实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总之,本土作家和本土文化的引入,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豪感,密切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系,对弘扬本土优秀文化,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具有积极作用。2.将纸质教材与学科精品网站结合。突破传统纸质教材的单一性与单调性特征,将纸质教材与学科精品网站结合,构建立体化与开放性课程。注重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网站,同时上传相关的音像制品、影视作品、多媒体课件等。这样不仅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对纸质教材进行补充,还能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学科精品网站开设课外阅读书目推荐、作品欣赏指导、阅读实践、写作训练、话题探讨、科研实践、优秀习作展示、交流评价等栏目,并不断补充和更新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电子图书馆、电子期刊等链接,拓展并延伸教学内容,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总之,将纸质教材与学科精品网站结合,不仅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开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重视实践教学,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1.课堂实践教学

改变传统的“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综合采用话题讨论、试讲等方式,以实现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的目的。(1)合理设置讨论话题,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有必要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设置讨论话题,为学生创造口语表达机会,以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必要将课堂讲授与话题讨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了解他们对作品的感受和体验。例如,余秋雨笔下上海人的形象特征是什么?老舍戏剧中展示怎样的京味文化?张爱玲小说“阴冷”风格为什么在当时成为热点?王琦瑶与白流梳形象的异同点有哪些?通过设置这样的讨论话题,让学生遵循“思考话题查找资料准备发言提纲课堂发言和交流”的流程讨论,既能拓展和延伸教材内容,还能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2)适当为学生创造试讲机会。这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职业技能,将学生打造成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课前有必要为学生安排6-8分钟的试讲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并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收集有关资料,拟写试讲提纲,制作幻灯片并试讲。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勇气,还有利于驱散懒惰,让学生在试讲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也为学生毕业后更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课外实践教学

提高对课外实践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创设课外实践机会,让学生加强锻炼,提高知识应用能力。(1)加强学生文本阅读实践。文本阅读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强化学生文本阅读训练。这样既能让学生感悟作品魅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分析,还要辅导学生课外阅读,推荐阅读书目,采用批阅读书笔记、汇报阅读成果、课堂讨论等形式检查。还可以举办优秀作品专题研讨会、诗歌朗诵会、读书交流会、分角色表演剧本片段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2)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为更好培养应用型人才,强化写作实践是必要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写作能力要求高,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就业范围更广,岗位适应能力更强。为此,教学中有必要突出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以实现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通讯、总结、计划、调研报告等多种文体写作训练,并认真批阅,将每次写作训练成绩折算成一定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还可以在精品课程网页开辟“中国现当代文学习作专栏”,上传优秀习作,让同学们相互借鉴和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整个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顺应这种趋势,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作为任课老师,也要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认真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锻炼。改进考核评价,强调学习过程考核,增加实践环节、自主学习所占比重,从而更好引导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也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大量需求,高职高专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了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技能化以及实践性更加的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将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时间一减再减,最终课时缩减了大约一半。

1.2教师依然以传统讲授为主

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本科院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不同于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理论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科的“实践性”。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课堂教学方式满堂灌,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导致课堂的教学十分的枯燥和毫无生气。忽略教师讲的神采飞扬的情形,学生本身对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就不高,为此这门课程整体上的教学情况不是很好。

1.3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重阻碍了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健康发展

根据调查,学生不读原著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习时间紧,也可能是忙于听课、考试和修学分,更或者是活动和拿证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阅读原著的兴趣不高。进入高职高专院校选修中文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被调剂的,没得选择。平时除了上课,学生将时间都分配给了其他的事情,为此阅读原著的时间基本没有,目前不读原著已经成为中文专业学生的通病。因为不阅读作品,教师讲的再神采飞扬,学生对文本陌生,很难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不阅读文学作品成为阻碍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障碍。

1.4商品大潮影响下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吸引力逐渐弱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当代文学的吸引力在逐渐的被弱化,日渐枯萎和暗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当代文学由最初的“辉煌”开始出现“下坡”的趋势呢?原因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分析:第一建国之后的文学随着政治的时起时落命运一度大起大落,因为建国之后文学与政治十分的紧密,为此时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而沦为“阶下囚”,发展时起时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开始从与政治的关系冷淡下来,但是又受到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在功利化的环境下不断的“边缘化”和世俗化。随着写出的文学作品日益的充满金钱和欲望,读者逐渐的对现当代的文学失去了信心。甚至有的读者会说“现代文学就是垃圾”,对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无疑充满了嘲讽和无奈。第二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相比本身发展的时间就较晚,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等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受到环境的冲击之下显得更加的“落魄”。

1.5传统的期末考试的课程评价方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对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为此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考前死记硬背,考完之后全部忘光。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仅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性的知识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新时期高职高专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优化策略

2.1精选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扩招以前,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时时间较多,但是随着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的增多,高职高专院校对现当代文学的课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课时大约缩减了一半。为此在有限的课时之内,教师就应该精选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关系。针对当代的大学教育多样化的特点,应该有选择的进行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比如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可以是以基础性的以史带论,代表性的作家导读为主;研究性的强调学术性与史实的结合。进入21世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为此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该以作品为基础,侧重于文本的阅读。通过精选重要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的基本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现代的教育理论中注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但是传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很被动的局面。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缺少主动阅读作品的动力和勤于思考、质疑以及创新的习惯和能力。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完全的摒弃掉传统的讲授法,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查阅资料和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讲史学部分,然后为学生设定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最后再进入讨论环节。教师在整个的环节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加上调动了学生动手和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重视文本阅读的教学

当前很大的一批学生很少阅读文本,不阅读已经成为制约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针对学生不阅读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作品的方法。可以精读也可以泛读,具体的步骤分为下面三个:第一是直观文本,能够对作品的整体蕴含的情感有一个大至了解;第二是观看影像资料,在直观文本的基础之上辅以影像资料,能够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第三是查看相关的文献或者是教材,能够让学生对作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

2.4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学生的成长是离不开文化背景的,这种文化背景投射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其实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现当代文学发展受到商品大潮的冲击,作品逐渐的功利化。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为了避免使学生受到不良的风气和错误观点的影响,应该构建一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和追求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广大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此教师在开始第一堂课时就应该将该门课程的性质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阐明,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拾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信心。

2.5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期末考试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陷,新时期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评价方式侧重于将基础性知识和培养发展能力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中闭卷考试依然是必要的手段,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但是考试的成绩只占到学生整体评价的一部分,将学生的课堂发言和讨论以及写作等也纳入到课程的考核中。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上课笔记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点评,落实到年终的考核项目中。以上这些考核方式的融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相比较于单一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考察学生的能力。

篇7

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对于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文学领域,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片空前的繁荣景象。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而言,从时间上来看,其所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在其实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随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具有独立思想的自由作家,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中国当代文学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学术前沿问题,因此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当代文学较之传统所产生的变化

自从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与以往相比较而言,我国文学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学已经成为文学市场或格局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所产生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首先是文学的基本观念。自一批又一批的“80后”作家出现,中国文学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五四”至1980年的时期当中,对于文学的基本观念还只是将其看作是一种精神和艺术上的事业;在出现“青春文艺”之后,则对于文学的娱乐和消遣的作用更加强调。其次是文学的基本运行机制。在“五四”到1980年代之间,其中出现了很多的论争,其主要围绕的是建国以后的各种批判运动,新文学的主要运作机制之一就是通过论争来介入到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当中;然而,在1990年代之后,这种文艺思潮的论争机制已经基本消失。再次是文学的媒体。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已经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等媒体形式的变化,对于我国文学的整体运行也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报刊是新文学最早的一种运载方式,当下网络已经成为整体文学的重要载体。

二、中国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分析

(一)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研讨

当代文学进入到21世纪的发展阶段,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命名、认识和评估是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中的关键内容,是研究人员必须认真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对新世纪文学进行宏观的审视之后,发现当代文学的走向和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当中:首先,人们对于社会和文学的认识呈现出越来越切实的特点。随着市场化秩序的逐步建立和文学领域资深的调整,人们对于社会现实和与之相连结的文学现实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从另一方面来看,文学创作更加个性化,而理论批评则更加宽容。其次,市场化的“双刃剑”特点越来越明显。文学和文化生产的主要方式是市场化,因此其会对文学创造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最后,新媒体和旧媒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也变得日渐频繁,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得纸质媒介刊发作品的情况得以改变,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活动平台。在对当代文学进行研讨的过程当中,由于媒介的多样性,人们可以从多侧面和多角度对作品进行探究,例如,对于姜戎在2004年所发表的长篇小说《狼图腾》是否是具有新世纪文学特性的探究,李建军的《是珍珠,还是豌豆———评<狼图腾>》和王学谦的《<狼图腾>与新世纪文学的生命叙事》就是在新文化语境下对新世纪文学进行迥然不同的两种评价。

(二)长篇小说的创作与评估

受到文学自身和文化市场规模扩张的影响,长篇小说的创作和出版一直都呈现出经久不衰的趋势,一些名家的新作在文坛内外更是取得了极大的反响,对于长篇小说的创作和评估因而也成为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之一,主要针对的是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变”及其成因和走势的阐释与解读。对于长篇小说的创作和评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贾平凹的《秦腔》和余华的《兄弟》。对于贾平凹的《秦腔》而言,其被称之为是书写当代中国农村的具有史诗性意义的作品,是对近年来许多不无夸饰的宏大叙事的一种“拨乱反正”;有的学者认为《秦腔》一方面敏锐的捕捉到了转型期农村巨变过程中的某一种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千年农村的一首挽歌;另一方面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应用了瓷实精致的手法对鲜活真实的世界进行了重塑,在阅读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余华的《兄弟》而言,其中将历史、暴力、罪恶等人性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实现了紧密的结合,从中体现出爱的伟大、宽广和无畏,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性。有学者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瓶颈体现在对人理解的狭窄、陈旧和单一的层面之上,在文学领域实现不断发展的现阶段,人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凸显,将人放在三维复合的时空当中对其进行观照,这是当下长篇小说实现自我超越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长篇小说创作和运作中的商业元素也是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中的另一热点内容。

(三)80后青春写作的文化解读

“80后”青春写作在文坛中出现最早是上个世纪末期,指的是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从事写作的学生群体,其代表人物为韩寒(《三重门》)、许佳(《我爱阳光》),之后涌现的郭敬明和张悦然,其在网络文坛中占据的读者数量和市场份额甚至和一些著名作家平分秋色,对80后青春写作的文化解读实际上是为了消除中年作家和青年作家的文学差异观念,实现彼此的相互吸取和补充。“80后”作品的主要改变之一是中国人形象发生了变化。对于国内以往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而言,其所描述的大多是农民形象、阿Q形象、朱老忠形象和陈奂生形象等,但是“80后”作家中具有乡土经验的年轻作家较少,因此描绘乡村故事的越来越少,转而对中国城市进行描写,使得“乡土中国”逐渐转变成为“城市中国”。另一方面,其在创作中对于传统文学的思想和艺术资源也实现了借用,特别是对于底层文学而言,如曹征路的《那儿》、《问苍茫》,胡学文的《向阳坡》、《命案高悬》等,就是站在从底层文学的视角上来看待整个世界的变化;再如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石一枫的《世上已无陈金芳》、文珍的《录音笔记》等,对于“失败的青年”予以了高度的关注,这也是当代文学中具有症候性的现象之一。另外,科幻小说的兴起是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代表。实际上,科幻小说真正兴起并引起关注是在最近几年,刘慈欣的《三体》的发表把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平提高到了可以和世界科幻文学相媲美的高度,韩松、王晋康等作家也在其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科幻小说也成为当代文学在市场经济下的重点研究内容。

(四)网络新媒体文学批评

伴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新的艺术形态也随之产生,且逐渐抢占了前沿艺术的重要位置,网络文学、电脑绘画、数字影视、3D动漫、E媒广告以及博客等,一方面使得当代文艺的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另一方面还从生产体制的层面上改写了艺术的惯例,促使新的艺术存在方式和功能范式得以出现,因此要对网络新媒体艺术保持客观的认知,在这种文学语境和学术背景当中,对于网络新媒体艺术更是要予以正确的认知和解读。有学者提出,当代人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追求,使得自身处于一个影像大众化生产和消费的“艺术视觉革命”的时代当中,新媒介的出现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要对“荧屏生活与视觉轰炸”、“视觉中心和读图时代”以及“图腾文化和图像霸权”等之间的关系予以理性的区分和把握,并对其现象出现的原因予以客观的辨析,商业化和娱乐性对于文学艺术本性的遮蔽问题还应该引起文学研究者的重视。当体量巨大且传播广泛的网络创作涌现的时候,对于网络文学的批评也成为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之一。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全新的批评方式,在大众化和传媒化凸显的批评语境当中,其批评标准与商业和技术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应具有审美、商业和技术这三个基本维度,因此网络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的建设是当代网络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热点,由此而形成的学术生态对于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1979年以来发生在特定社会主义历史语境当中的中国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至今,主要包括了社会主义初期文学、新时期文学、中国先锋文学、中国自由文学以及通俗流行文学等类别。本文对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与传统文学相比较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基本观念、运行机制和媒体这三个方面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变化,对于文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对于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而言,其主要还是集中在“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研讨”、“长篇小说的创作与评估”、“80后青春写作的文化解读”以及“新媒体文学批评”等几个方面。总的来说,中国当代文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学术前沿问题,在今后还需要对其实现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文学领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兰.前沿性: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魅力所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19-20.

[2]李怡.“问题”与“前沿”———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前沿”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21-22.

[3]刁生虎,张津津,王晓祎.“当下性”、“本土化”与“走出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七届年会暨“文学理论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0,05:1-9.

[4]孙佳山,李云雷.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A].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研究所.青年文艺论坛(第四十五期)[C].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研究所,2015:34.

[5]古代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系列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遗产,2014,02:154-157.

篇8

以文本为根基,加大阅读原著经典当下的现当代文学史以史德方式注重对整个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发展轨迹的描述,对重点作家作品的点拨,而相对忽略和轻视了文本阅读。老师和同学们热衷的是各学术期刊、论文专著所撰写或者转发的各类文学评论与文学批判,各类考核也以文学史的现象为主体,而忽略了对第一手文本作品的研究描述。更加奇怪的是师生对随手一个作品、随意一个作家都能评论的头头是道,对原本原典却没有完整、系统、深入地品读过。简单化和程式化的表达首先违背了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它很难做到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分析能力、激荡自身的人文情怀,进而最直接地去感悟文学的魅力,而限于背诵熟记一些万能回答模式的条条框框。将教材、论文当中的给定结论作为定论来规范答案,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而在文学的四要素(作者、读者、世界、作品)中,作品才是根本,离开了作品,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学派也就失去了依附的基础,再多分析也是纸上谈兵式地夸夸其谈。因此尤其在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较弱的新型本科更应该提倡、鼓励、支持、要求学生大力阅读原著。在课前教师可以告诉整个文学史的教学进度和大致规划,告知学生什么时间段大致应该阅读完哪些经典代表性篇章,保证自身阅读进度与教学进度跟进,有可能的话阅读整本的原著;课堂上课前可以抽查几名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畅谈散文感悟、背诵优美诗歌,真正能够鲜活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课下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让同学书写读书笔记、撰写课程小论文。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模式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繁杂、各类流派交错层叠,原本传统式的课堂讲授方式往往让学生应接不暇,在上一节课的课程还没有理解消化吸收的同时下一节的内容又出现。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要寻求师生之间的“共振”和协调,既要学生跟上老师,也要老师服务学生,尽可能在与教学大纲等硬性规定不冲突的情况下,多一些软性的活动。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课程计划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熟悉课程、填充课程的过程。分成小组有代表的在课堂进行讨论演讲,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文学教学课堂的丰富性,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真正使教学成为创造性的活动。

改革原有考核方式,多以“大作业”形式如今的现当代文学考核方式仍多以书面为主,而且题型基本稳固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作品赏析的老态模式。学生也只需要将可能考试试题进行整合,考前突击硬背一下就可以应付。这种单一的书面考试确实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知识的识记与掌握,但是在相当程度上也滋生了学生懒惰心态,以为考前刻苦背书就能够过关。因此教师在考核上要尽可能使用“大作业”的方式,由一元到多元让学生开动脑筋。比如制作关于现当代某位著名作家的年谱,让大家知晓分享作家一生的起伏事迹;排练优秀话剧,在彼此协作当中增强自身的团队意识、角色意识,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作家的照片、手稿、作品原版封面设计等图片;抑或者让大家分享介绍自己获取文献、查找文献的经历,为将来撰写专业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总之尽可能多种考核综合考察,减少单一方式的简单命题,只有老师想尽办法、出尽点子,才能防止学生懒惰,应付考试。

篇9

一、优化课程设置:文史分离,以文为本

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一般高师院校都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划分为“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和“中国当代文学”(1949―2000)两个部分,设置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两门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把对作品的解读纳入到文学史的框架中,执教者在教学中,主要侧重文学史的梳理,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史”的架构,加强了对文学现象和文流的关注,而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分析则用力不足。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学年下来,学生对作家的创作道路、艺术特色、创作发展情况说的头头是道,但一旦具体到某个作品的分析便显得相当茫然,一筹莫展。这显然背离了文学教育的初衷,也不符合当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关于文学教育,很多专家与同仁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1]文学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学作品再解读的过程。[2]

真正使文学教育回到文学本体,当下最积极有效的办法是在课程设置上“文史分离”,即把作品选和文学史设立为相互独立的两门课,增加作品选的课时数。“文学史”课负责帮助学生架构“史”的知识框架,而“作品选”课则是让学生接近文本本身,去感受、领悟、吸纳活泼的文学养料。北大温如敏教授提出呼吁:“本科基础课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3]在这方面,很多院校已经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复旦大学的课程改革。在陈思和教授的倡议与带领下,复旦大学在中文系开设了原典精读课。就现当代文学而言,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把文学史推迟到二年级,在一年级开设现当代文学名著选读,安排最优秀的教师来上这门课(陈思和教授本人也以身作则,亲自担纲),鼓励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与研讨。目前,陈思和教授领衔的原典精读系列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块活字招牌,同时,文本细读的学习方式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也已蔚然成风。复旦大学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无疑具有可以推广的示范性效果,率先验证了“文史分离”课程设置的可行性与能效性。

在推行“文史分离”的课程设置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文史分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结合”,“分离”为“结合”打下基础,“结合”是“分离”的终极目标。“文史分离”的最终效果是,以“文”带“史”,以“史”促“文”。如果说文学史是星光璀璨的银河,那么优秀作品就是镶嵌在银河之上的一颗颗耀眼的星星,二者不是分离的,而是互为一体,互相依托。因此,在具体推行“文史分离”的时候,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大纲,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有法可依”,做到“文学史”与“作品选”互相配合,而不是各行其是。

另外,在课程设置改革中还应该加强课程群的设置。围绕现当代文学教学,增设多个体现专业特色的相关课程,形成以“文学史”、“作品选”为主,以其他相关特色课程为辅的课程群,这是课程设置改革的大势所趋。除了开设选修课以外,还可以举办名家讲坛、学术沙龙,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第二课堂。这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必将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群,形成专业课为主、其他课程为辅,互相依托,互为补充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群的设置,即能照顾到普通学生,帮助他们夯实专业基础,呵护他们对文学最初的感动和热情,同时,亦能“喂饱”那些对现当代文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挖掘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二、改进教学方法:老调重弹,弹出新意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老话题,自这门课诞生以来,它就一直是大家热衷研讨的一个课题。现在再来谈论教学方法改革可谓是老调重弹,但是又不能不弹,因为这门课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结构在每一时代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从教者不得不适时的调整和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下的教学目标。现当代文学是个没有时间下限的课程,一直在生长发展中,不断有新的作家作品诞生,延展着这门课程的历史时间;而不断涌出的文学热点、学术热点,也在不断充实、丰富着这门课程的历史空间。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将教学方法改革的调子一直弹下去,当然,要弹出新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二字,一直是把侧重点放在“教”上,而忽视了“学”。而实际上,“教”只是手段,是出发点是“学”,并且学有所获,这才是目的,是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遵旨。现在,有必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反客为主,还他们本该有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式学习。为了做到这点,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并且在课堂上设置问答和讨论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通过课堂互动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另外,也可以选择某个专题安排学生来讲授,布置他们自己做PPT,自己准备教案,上课时自己上台来讲,让他们边“学”边“教”,边“教”边“学”,通过角色的转换来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文学的魅力。需要注意的是,安排学生讲课不代表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教师要选出适合学生讲的章节,把学生分成小组将任务布置下去,然后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同时,在准备的过程中要适时加以指导,在上课的时候则应该及时点评、总结。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例如建立以现当代文学为关键词的QQ群或者知识论坛,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现当代文学的“教”与“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形成开放型的新格局。

与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相呼应,教学方法的革新应该配合课程设置的改革。“文史分离”,意味着教学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教师不能够再继续捧着一本文学史照本宣科。文学史有文学史的教法,作品选有作品选的教法,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腔调,应该具体课程具体对待。“文学史”,主要是从“史”的角度对20世纪的文学进行梳理,它主要讲述文学思潮、文艺运动、文学流派等,这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照顾局部,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培养学生对“文学史”的理性把握;而“作品选”却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阐释,它重视文本细读,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注意对人文精神的挖掘,又要注重对文本细节的感悟,要呵护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知,培养他们解读作品的能力。在以往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对于作品往往讲的太多。教材怎么说,某些专家怎么看,把一系列的定论一股脑的倾倒给学生。这些“定论”淹没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他们带着这些既有的“定论”去读作品,很难有新的认识。对于作品选的教学来说,讲的太多,过犹不及。所以,在“作品选”的教学上,应该善于“留白”,把学生直接带到作品面前,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发现。

此外,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任何知识的吸收都有一个在头脑中沉淀、发酵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才能够转化为自身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灵活的为我所用,同时,内化为一种人格素养,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与人生。作为从教者,要帮助学生迅速实现这种转换,就要想办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创造性思考能力呢?首先,可以通过布置写小论文的形式来督促学生整合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各类活动,诸如诗朗诵比赛、名著改编的话剧或舞台剧表演、现当代文学作品研讨会、读书笔记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他们的灵感,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课程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10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1]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受益的多种能力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应具有灵活性,建构互动而开放、动态而灵活的探究式文学教学理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现行主流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文学史”和“文学思潮”等知识的系统传授,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可是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比较封闭、缺少弹性,缺乏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学”的主体性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就受到限定。为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思想,我们拟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地位进入知识场域,在师生互动协作、学生与学生合作中合理利用开掘教学内容和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对话式、活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利用各种教学环境要素,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和进行素质拓展,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协作者;这种模式还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二、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需要不断运用和创造各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所有的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教学和对象和教学的客观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为目的,从而解决学生学得“被动”和学得“无趣”的问题。

    为了实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即“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2]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注重学法和文本解读法的指导,并进行示范性的文学分析与阐释。

    有许多论者对一些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诸多实践和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借鉴和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在读图时代,影视文化大行其道,学生对文本阅读比较淡漠,这是不争的事实。使用影视与文本互读法,不仅可以创设师生对话的可能,也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家故居的实地考察、就近进行当代作家采访等。讲抒情性的文学,如诗歌、抒情散文等,朗诵法可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讲叙事性的文学,如戏剧、小说等,可以使用讲评书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说改编和表演;表演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也有利于建立对话式的教学态势。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新”的感觉,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读、讲、编、演的过程中,通过文本与作者发生思想情感的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再创造力。

    三、变革教学评价机制

篇11

在陈思和教授的倡议与带领下,复旦大学在中文系开设了原典精读课。就现当代文学而言,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把文学史推迟到二年级,在一年级开设现当代文学名著选读,安排最优秀的教师来上这门课(陈思和教授本人也以身作则,亲自担纲),鼓励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与研讨。目前,陈思和教授领衔的原典精读系列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块活字招牌,同时,文本细读的学习方式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也已蔚然成风。复旦大学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无疑具有可以推广的示范性效果,率先验证了“文史分离”课程设置的可行性与能效性。在推行“文史分离”的课程设置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文史分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结合”,“分离”为“结合”打下基础,“结合”是“分离”的终极目标。“文史分离”的最终效果是,以“文”带“史”,以“史”促“文”。如果说文学史是星光璀璨的银河,那么优秀作品就是镶嵌在银河之上的一颗颗耀眼的星星,二者不是分离的,而是互为一体,互相依托。因此,在具体推行“文史分离”的时候,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大纲,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有法可依”,做到“文学史”与“作品选”互相配合,而不是各行其是。另外,在课程设置改革中还应该加强课程群的设置。围绕现当代文学教学,增设多个体现专业特色的相关课程,形成以“文学史”、“作品选”为主,以其他相关特色课程为辅的课程群,这是课程设置改革的大势所趋。除了开设选修课以外,还可以举办名家讲坛、学术沙龙,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第二课堂。这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必将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群,形成专业课为主、其他课程为辅,互相依托,互为补充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群的设置,即能照顾到普通学生,帮助他们夯实专业基础,呵护他们对文学最初的感动和热情,同时,亦能“喂饱”那些对现当代文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挖掘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二、改进教学方法:老调重弹,弹出新意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老话题,自这门课诞生以来,它就一直是大家热衷研讨的一个课题。现在再来谈论教学方法改革可谓是老调重弹,但是又不能不弹,因为这门课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结构在每一时代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从教者不得不适时的调整和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下的教学目标。现当代文学是个没有时间下限的课程,一直在生长发展中,不断有新的作家作品诞生,延展着这门课程的历史时间;而不断涌出的文学热点、学术热点,也在不断充实、丰富着这门课程的历史空间。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将教学方法改革的调子一直弹下去,当然,要弹出新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二字,一直是把侧重点放在“教”上,而忽视了“学”。而实际上,“教”只是手段,是出发点是“学”,并且学有所获,这才是目的,是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遵旨。现在,有必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反客为主,还他们本该有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式学习。为了做到这点,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并且在课堂上设置问答和讨论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通过课堂互动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另外,也可以选择某个专题安排学生来讲授,布置他们自己做PPT,自己准备教案,上课时自己上台来讲,让他们边“学”边“教”,边“教”边“学”,通过角色的转换来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文学的魅力。需要注意的是,安排学生讲课不代表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教师要选出适合学生讲的章节,把学生分成小组将任务布置下去,然后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同时,在准备的过程中要适时加以指导,在上课的时候则应该及时点评、总结。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例如建立以现当代文学为关键词的QQ群或者知识论坛,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现当代文学的“教”与“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形成开放型的新格局。与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相呼应,教学方法的革新应该配合课程设置的改革。“文史分离”,意味着教学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教师不能够再继续捧着一本文学史照本宣科。文学史有文学史的教法,作品选有作品选的教法,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腔调,应该具体课程具体对待。“文学史”,主要是从“史”的角度对20世纪的文学进行梳理,它主要讲述文学思潮、文艺运动、文学流派等,这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照顾局部,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培养学生对“文学史”的理性把握;而“作品选”却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阐释,它重视文本细读,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注意对人文精神的挖掘,又要注重对文本细节的感悟,要呵护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知,培养他们解读作品的能力。在以往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对于作品往往讲的太多。教材怎么说,某些专家怎么看,把一系列的定论一股脑的倾倒给学生。这些“定论”淹没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他们带着这些既有的“定论”去读作品,很难有新的认识。对于作品选的教学来说,讲的太多,过犹不及。所以,在“作品选”的教学上,应该善于“留白”,把学生直接带到作品面前,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发现。此外,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任何知识的吸收都有一个在头脑中沉淀、发酵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才能够转化为自身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灵活的为我所用,同时,内化为一种人格素养,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与人生。作为从教者,要帮助学生迅速实现这种转换,就要想办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创造性思考能力呢?首先,可以通过布置写小论文的形式来督促学生整合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各类活动,诸如诗朗诵比赛、名著改编的话剧或舞台剧表演、现当代文学作品研讨会、读书笔记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他们的灵感,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