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育心理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7 09:38: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教育心理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教育心理学

篇1

高校教师担负着为社会的进步培养专业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双重工作任务,他们即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又是各个行业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崇高社会职责、良好社会声誉和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使高校教师具有多重的社会角色和多重社会职责。社会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行为修养、渊博的学识,要求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懂得教育心理,在学习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鞭策和自我奋进。

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是经过漫长演化而来的。古希腊哲学家亚利士多德的著作《灵魂论》、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出版《记忆论》、1913-1914年桑代克(E.L.Thorndike)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吸收了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斯基纳(B.F.Skinner)的操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托尔曼(E.C.Tolman)的符号学习理论等并逐步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开始趋于集中,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异等成为公认的内容。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开始越来越注重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我们今天以教育心理学为手段对个案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了解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和教师角色的相关理论,对于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具有推动作用。首先,学习动机使得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动机的端正与否,直接决定了树立的目标的正确与否。其次,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寻求相关信息。很多研究的结果都已证明,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并表现出顽强的毅力。最后,动机的强弱与学习密切联系,动机强度适中,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作业水平较高,学习效率也高;而动机水平较弱或过强,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

二、教师角色的影响

教师在高校工作的环境中,被赋予了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发动者、团体的领导者和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的领导方式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根据1939年李皮特(R.Lippit)和怀特(R.K.white)的经典实验结果,将教师的领导类型概括为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

1.强硬专断型。认为表扬的方式会宠坏儿童,学习必须有教师进行监督,缺少了监督,学生就不能自觉地学习。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反感和不喜欢这样领导类型的教师,导致教师一离开课堂,学生就会显得松散,同时,由于过多的批评,学生容易互相推卸责任,并容易被激怒。

2.仁慈专断型。这种类型的教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专断独行的人,他乐于表扬、关心学生,但他的专断的症结在于他的自信,他的口头禅是“我喜欢这样做”或“你能让我这样做吗?”。学生对于这类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就是过多都依赖这样的教师,学生自身没有创造性,缺少个人的发展。。

3.放任自流型。这类型的教师在同学生打交道的时候,几乎对于学生没有什么主见,认为学生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鼓励也不反对,当然也不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方法。生活在这样氛围中学生不仅道德差,学习也差,学生之间缺少合作,很多人会推卸责任,善于找替罪羊,缺少诚实的品质。

4.民主型。这种领导方式的特征是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做出决策,尽可能地鼓励集体的活动,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很乐意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援助,并会适当地给予部分人客观的表扬和批评。生活在这样的群体中,学生喜欢学习,尤其喜欢同教师一道进行工作,学生之间容易形成互相鼓励、互相信任的氛围,即便教师不在课堂,学生的动机依旧端正,学习和工作质量都很高。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最理想的,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中,孩子开朗畅快,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倾向,教师富于智慧、富于爱心、富于激情,能容纳不同的情绪和价值观,往往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一些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以其为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因此,高校教师在完成社会寄托的责任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教书育人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意义是重大很深远的。

篇2

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视角探索中,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理论[1],将学生人格特征以及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社会人格的建立,为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角度为根本突破口,强调社会独立人格以及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学生社会独立人格与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并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确保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够不断提升,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构建方向。

一、以性格特征为引导的高校教育心理学人格构建方向

1.立足一般人格形成规律研究,展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信息爆炸引发各种思潮进入校园,在促进校园革新的同时,也引发各种问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理论[2]。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性拓展与研究中创新点在于将学生人格构建与发展为切入点,以人格特征的一般形成规律为基础,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心理,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适应性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一般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具有阶段性特征,分别是人格意识的构建、人格动机的形成以及人格行为的体现等三个阶段性条件。人格意识的构建包含独立人格与民主人格意识的构建过程,人格动机的形成是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人格行为的产生是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直观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拓展与创新,结合学生一般人格构成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教育心理学引导过程中渗透,促使研究方向与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得到充分表达。

2.着眼社会人格构建主体思路,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性创新要素中确立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人格形成与发展,充分明确学生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带动作用。从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将学生社会思想、意识、观念、思维的形成过程为根本主体,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发展主观能动心理,从思想、意识、观念以及思维层面正确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进而积极转变高校学生心理。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人才社会发展,深层探究社会人格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的根本表现,促使社会人格构建的一般规律中能够渗透出人才社会发展心理所具有的影响与指导作用,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方向的转型提供必然推动力。

3.以利他人格培养客观路径,表达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全新切入点。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而灵活自我调节的能力,即积极力量[3]。利他人格的形成作为人的社会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社会发展心理深层优化的具体表现。从利他人格的基本特征来看,关键点在于以他人利益为中心,并且将满足他人利益为根本立足点,体现出人的社会人格、心理发展的成熟度。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社会人格的构建与发展一般规律,将利他人格培养的侧重方向进行具体挖掘,突出以他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格引导过程,同时积极构建学生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发展心理,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社会人格能够逐渐完善,从社会客观层面深层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切入点,也突显立足学生人格构建规律,为学生社会发展心理形成积极优化,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度、成熟度达到充分保证。这是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思想创新的重要因素,利他人格的培养路径能够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的心理意识,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保证学生社会人格、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社会思维的正确树立。

二、以社会独立人格形成规律,探究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视角

1.以思想独立性为根本,形成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社会人格化影响。从人的社会思想形成所具备的一般特征进行具体探究,思想的独立性最为明显,表征出的社会人格更加具体,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集成中针对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将社会独立人格形成产生的必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探究教育心理学中高校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并最终准确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思想的独立性角度出发,思想的独立性特征的形成源于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观点。而思想的独立性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的不同性,为此在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尊重学生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发展方向,总结出影响学生社会人格的不同思想作用,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激烈的批判,并为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积极优化进行思想保证[4]。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中从思想特征角度分析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客观作用,得出教育心理学研究社会人格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2.以意识独立性为重点,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尊重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必然过程,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研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以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为突破口,正确引导和指向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高校学生意识的独立性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将学生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发展意识能够体现出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主观方向。然而在高校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所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观点存在一定的不同,产生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方向的方向性作用力,形成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带动作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进行系统深化,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引导方向进行准确探究,以意识的独立性全面分析为侧重点。突出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方向性引导要素广泛探究,明确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心理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由此更为明显。

3.以观念独立性为关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社会人格化研究新目标。社会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观念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从人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中可以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明显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人格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教育评估和特殊群体教育、学校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学校中的健康关怀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外早期干预和改革推动者角色等五个方面体现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5]。针对观念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独立性、人生观念的独立性、社会观念的独立性等三个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较为复杂的基本特征,社会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看待人生发展的观念也存在相应的区别,作用于高校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存在明显不同。将这一方面作为重要出发点,总结和归纳高校学生社会发展的观念独立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独立人格,在观念引导路径存在相应的具体性的同时,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构建的目标、方向能够保持高度统一,最终实现高校教育心理学面向学生社会人格化发展新领域,构建有时代特色的研究新目标。

三、以人格民主性构建为目标,把握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趋势

1.以民主心理构建规律为契机,呈现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新动态。民主心理构建的一般规律作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和促进其社会民主心理的发展。从民主心理构建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内在必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民主动机与民主行为。民主动机的形成主要体现于激发民主心理形成的作用点,民主行为的形成直观体现民主心理发展方向。通过两方面必然要素,积极构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进而深层优化人的社会发展心理。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民主人格形成与构建的基本要素,突出民主心理构建规律所具有的根本性。结合民主动机以及民主行为产生的必然条件进行深层探究与分析,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心理构建要素能够形成深层补充,为构建学生民主人格提供强有力的作用因素。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方向,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目标进行实质性转变的根本,推动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侧重点能够得到充分呈现,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方向性创新要素,构建民主人格研究与发展新动态。

2.以民主意识引导为侧重方向,形成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发展新理念。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能够反映出人的民主心理以及民主思想。而在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民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直接促进人的民主发展思想的构成,促使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思想特征发生转变。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深化探索过程中,以教育现实情境为基本研究取向,以学习者心理研究为中心,以量化研究为主并注重多方法结合,凸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6]。同时应明确民主意识引导具有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民主意识引导,指引学生民主人格的构建方向确立。从民主意识引导路径角度分析,将观念意识的强化为基本条件,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发展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确立,有机带动社会人格的民主性方向发展。深层引导学生民主思想,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参与思维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格特征的民主化构建,为构建学生社会民主发展心理产生重要的思想意识推动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民主意识引导为关键点,将民主人格构建为侧重方向,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构建与形成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特征,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与新理念,成为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重要着力点。

3.以民主思维强化为核心要素,表征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新局面。民主思维的强化作为人的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意味人的民主人格特征全面形成,推动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形成持久性。从民主人格构成的阶段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民主思维的形成作为最高阶段,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心理的民主化方向全面形成,能够以社会民主角度看待社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同时保持客观、准确的社会事物发展的认知观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进程中,将学生社会民主人格构建为重要研究方向,以民主思维的强化为核心出发点,有机优化人的社会民主心理。进而使高校学生面对社会发展新环境,能够将社会发展思想、社会发展观念予以适应性转变,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构建的准确性。然而在民主思维的构建与强化过程中,结合学生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特征进行积极引导,在以社会层面强调人格独立性的同时,深层构建民主性人格。高校学生民主化发展心理能够得到全面深化,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能够以学生社会人格的民主化发展,形成社会人格民主化思维,达到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民主化发展新目标,体现出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全新侧重方向以及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詹川.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知识本体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4):111.

[2]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33.

[3]冯静.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改革[J].教育探索,2014(12):136.

[4]缴润凯,刘本扬,盖笑松.陈元晖心理学思想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59.

篇3

一、激发学生的心理动机

众所周知,高校美术教育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因素的教学活动,需要心理动机的参与。学生如果处在被动的地位,绘画对象和教学过程没有激发出其积极的情感动力,就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起来也就自然缺少热情了,产生厌学之感也就在所难免。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心理动机,教学的效率会大打折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产生的生理动机,是由于人的大脑存在一种“定向反射”的机制。定向反射是个体回答外界刺激物作用的基本反射活动之一,也是人们感知活动的最初基础。拿绘画而言,人的大脑有一个叫做“皮层”的部分,当人通过视觉感知绘画对象时,视知觉神经就把空间、形状、色彩等信息,作为一种刺激信号传送到大脑皮层,在这种持续刺激作用下,相应的神经中枢就发生相当稳定的兴奋中心,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中心便立即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对象上面,从而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兴趣的生理动机与优势兴奋中心的关联紧密,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容易,消失也迅速;如果外在的刺激信号减弱,优势兴奋中心也便消失;兴趣也随之消退下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建立和保持这种兴趣的心理动机呢?一方面作为训练对象本身的石膏、静物、人物、风景等要具有一定强度的刺激性。绘画的对象如果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尽管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硬着头皮去画,但无法建立心理动机,产生不了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倘若绘画对象(客体)有了一定强度刺激,触发了学生(主体)的兴趣,主体就容易建立起心理动机。心理动机持续越长,兴趣维持得越持久,学生的学习效能性就越好。另一方面,要充分释放学生主观上的表现意识。长期以来,在地方高校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的教师不注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无意中压制了学生艺术表现的主观意向,使学生处于心理动机的压抑状态,当然也就不能使兴趣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因。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使之依靠积极的心理动机有效地调节学习活动。

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这个问题颇为复杂,涉及深层的心理学问题—思维。美术教育离不开思维的参与,比如静物课,要把静物准确地再现在画纸上,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学生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思维便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在开始下一幅作业时,虽然面对新的绘画对象,但其心理活动仍会沿着以前的模式支配自己的观察和表现,这种心理活动就属于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也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条件反射,或者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式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但是也有很明显的负面影响。比如有的画家其作品风格数十年如一日,除了绘画对象不同之外,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实质上都是受到思维定式影响的结果。同样这种消极的思维定式也会给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有时候一门课程教授下来,学生的习作和老师的风格相近甚至完全相同,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受到了很大制约。科学的思维模式是绘画活动的保证,要想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就要先打破思维定式。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在自己的创作和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式的束缚,做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在绘画过程表现出来的思维定式,养成创造性思维模式。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4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就是认为只有对学生足够严厉才能够树立自己的威信,学生才会服从。实际上,教师的强势态度很难以让学生信服,这种压制的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心理。所以教师想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有所提高,就需要改变这种思想,将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提升教学质量。

一、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意义

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当具备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能力。教育教学工作也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就能够从学生心理出发,使工作效果更显著。但在高校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并不擅长应用教育心理学,甚至对教育心理学知识所知甚少。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深入了解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1.充分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

鼓励会让人逆风前进,打击则会让人不进反退。教师绝不能小看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给出的评价总是消极的,学生的自信心会遭受打击,渐渐地对学习和教师乃至社交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欠缺之处,但是也有进步与弥补的余地。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认识到正面评价的意义,多给予正面评价,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如班级中的某学生性格羞涩,不喜欢言语,每次提问时,即使此学生的回答不够完美,甚至只勉强说了几个字,教师也应当对其的认真态度等表示肯定并积极引导。积极给予学生正面评价,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充分发挥关爱心理的作用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关爱心理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并遵守纪律,将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这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心情等方面给予关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难处和疑惑。教师的关爱一方面能够消除影响学习的不良因素,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激发其学习自主性。面临的就业等现实问题,使学生背负着一定的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他们需要教师的关注与帮助。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情绪不佳时,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找学生单独聊。了解了学生的问题以后,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给予建议或者直接予以帮助,在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调整学习态度。

3.充分发挥期望效应的作用

期望效应也可以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人的期望能对人们产生作用,促使人们在心理暗示下改进自身状态,开发自身潜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学会正确认识和运用期望效应。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信任和认可,学生的学习态度渐渐会转为消极,并且与教师产生距离感,这不仅会使教育教学工作效果差,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一些性格孤僻、心理敏感的学生,教师的批评性言辞与行为很容易损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所以教师应正确看待期望效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4.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差距。教师会发现,一些非常聪明的学生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而一些智力平平的学生成绩却非常优秀;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都不相上下,但是成绩却是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智力不是影响学生成绩高低的唯一因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爱好、教师期望、个人性格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状态产生影响。所以教师也要重视这些非智力因素。同时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例如:班级里的某个学生智力平平但是学习态度认真,懂得坚持,教师就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对于学生的认真和坚持表示赞扬和肯定。教师的表扬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肯定自己,另一方面也会引导学生继续坚持和努力,从而不断进步,弥补智力上的不完美。

5.充分发挥情感沟通的作用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前缺乏有效的沟通,距离远,师生关系不和谐。这种状况一方面致使教师难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致使学生不理解教师的用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配合教师,所以教师应当认识到情感沟通的重要性。教师想要学生对于自己的言语及行为给予支持,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当学生真正能够认识到教师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时,自然愿意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综上可知,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是极其必要的,它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应当学会了解并灵活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合理把握学生心理和个人特点,从而科学调整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篇5

1.1调整学生心态,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经验和阅历都比较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差,在面对挫折时难以保持良好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的依据,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为了自身的目标不断努力。仔细分析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活动是学生整个心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学生认知发展、情感发展、意志发展甚至性格和能力形成的整个发展环节。但是,高职院校却对学习活动存在着十分片面的认识,认为学习活动只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关系的心理素质却予以忽略,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心理认识,情绪和情感发展很不稳定,甚至出现思想畸形的现象,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学生的责备和批评,而是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身心发展水平、性格和环境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及时和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挫折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在老师的教导下,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逐步增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从而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1.2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使期望和效能保持在准确而较高的水平,避免出现由于目标过高使学生力不从心和目标过低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督促作用这两种现象。良好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辅助学生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并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目标,以便树立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心理学理论认为,与外在鼓励相比,内在学习成就更激发人们的学习热忱,强化人们的学习动机。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进行结合,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1.3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环节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要参考认知学派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以及心理结构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从学生的角度来尊重和理解他们的言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教师要善于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导入,通过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采取教学手段,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照顾到每个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避免和降低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隐患的可能性,从而使学生保持平衡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6

班导师制度的开展对大学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班导师在学生眼中是一面旗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班导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尤为重要。在思想道德、专业能力及行动组织能力等各方面上均要逐渐提高。

1.班导师首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班导师工作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责任心和爱心尤为重要。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是做不好任何工作的,对工作的责任心是班导师工作的原动力。大部分“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处处受到父母给予的关爱,而他们却从来没有想到去关爱父母,更不要说去关爱他人了。因此,班导师用潜移默化的爱去感染学生,去培养学生的爱心,从而带动整个班集体管理。只有班导师真正爱学生,才愿付出自己更多乃至全部心血、毫不考虑回报、甚至不厌其烦的关心、引导、教育他们。只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真诚的爱,学生才会把班导师当成“自己人”并会产生好感,才有助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学生才愿意接受我们的引导,甚至对他们的严厉批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班导师在感情上逐渐具有依赖性,为了得到班导师的认可和表扬,会激发学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教育心理学上称这种学习驱动力(动机)称为附属内驱力。

2.班导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班导师的工作重在“导学、助学、督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学习指导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等工作则需要班导师完成。因此,班导师自身必须有专业特长,能给学生提供较好的专业指导、深化专业知识。

3.班导师必须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意义上的班导师工作没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他们的知识结构中没有多少心理学的知识。随着“90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趋增多,班导师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当然,班导师所掌握的这些知识,并没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所掌握的那样高深,但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有在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具体的、有趣的、灵活的班级管理活动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生机。班导师工作是一项融体力和脑力为一体的繁重复杂的劳动。在与学生的沟通中,班导师不仅要做一个“熔炉”,接收许多消极的、悲观的、痛苦的东西,还要将这些东西以健康、合理的方式消化掉。因此,必然要求班导师本身具体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班导师和辅导员的区别与联系

理清班导师和辅导员的关系及各自的职责是有效开展班导师工作的关键。班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依托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科研引导、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志向制定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确立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等。

班导师和辅导员两者的工作既要有明确的侧重点,又要有衔接融合之处,即保持沟通的纽带。班导师与辅导员共同负责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实施班导师制也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班导师制是德育亲情化、个性化的有效载体,可以弥补过去工作渠道单一、方法简单的局面,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打个比方来说明班导师、辅导员、学生三者的关系,笔者认为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来形容最为贴切,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班导师扮演父亲的角色,侧重指导学业、事业规划等,而生活大妈的美誉早被辅导员摘得,侧重思想和情感培养。和谐的双亲家庭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三、班导师的工作重点

班导师的工作侧重在“导”。班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围绕大学生的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督促学生刻苦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规划考研方向,制定复习计划,选择考取学校等;关注后进学生的学习,分析成绩不良的原因,帮助提高学习成绩;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课题;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其先就业,后择业。总之,班导师应引导、激励并且一定是持续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动机的目的。具体可分为以下方面:

1.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及良好的就业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的专业是有广阔前途的,激发对本专业学习热情。同时定期的给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前沿问题,当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班导师的介绍或引导,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中最重要也即最稳定的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

2.让学生大概了解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在工作中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每门课程的知识都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3.就每学期开的课程,每门课程给大家举例讲解具体学习方法,及要达到的掌握程度,教育学生平时学习一定要以掌握知识、实际应用为目的,一定不要以考试为目的。到考试复习阶段,让学生转换学习策略,以考试侧重点为牵引来强化知识掌握。

4.坚持集体指导与个别关注相结合原则,尤其对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及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经常关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情绪波动及遇到的困惑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引。

5.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大学四年规划及初步的毕业去向,并帮其制定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及阶段努力方向。不管学生选择哪条路,都让其意识到要想实现其目标要踏实掌握好每门课程。

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总结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事迹,定期和学生进行交流鼓励,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从而达到持续的激烈。

7.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师生的联系。学生们熟悉网络,喜欢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彼此联系。班导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微博、微信、e-mail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近况。

四、根据“9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殊性探索有效的沟通方法

“话不投机半句多”,充分说明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且家庭教育背景及社会经历存在很大的差异,个性突出,才华横溢,且受网络化影响严重。在他们身上,往往存在着学习负担重与喜欢玩耍的矛盾,精神生活高需求与经济限制的矛盾,自傲与自卑的矛盾,理想(专业学习)与现实(前途迷茫)的矛盾。因此,班导师应学会怎么和学生、学校、家长等进行良好的沟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他们通过对各种沟通的分析来了解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要想达到有效沟通,必须多与学生交流,从中总结出普遍心理特点及个别特殊心理特点,甚至要分析个别学生的性格气质类型来因材施教。在沟通中,班导师还应该学会倾听。倾听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无声的沟通。班导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这一角色,用真情去聆听他们的心声。

通过一段时间的班导师工作,笔者感觉过多的批评,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多多鼓励一下学生,教育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就如国外从小学开始就采用赏识教育,赞扬学生的优点,使其更有信心,心态是开放的、向上的,更能最大地激发出他们的活力,调动其学习的求知欲、创造性思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针对个性化很强的学生,更要学习国外的教育理念,充分发现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优点,真诚地表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每个学生都建立起信心,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在自信基础上表现的很好。

五、班导师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1.在学校对班导师的选拔制度上要严格把关,任贤为用。班导师应以青年教师为主,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青年教师更容易与学生沟通;另外,高学历青年教师更易使学生信任和崇拜,更易成为学生的榜样。学生的认可和支持是班导师制度长效实行的保证。

2.建立完善的班导师考评和奖惩制度。学校应逐步完善班导师工作考评体系,使班导师管理更加规范。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学校特点的班导师队伍考核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综上所述,高校班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自学能力、塑造健康人格、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推进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效的融入班导师工作,构建合理的班导师工作运行机制。笔者相信,随着班导师制度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班导师必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一、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推移,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明显增加,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来规范和促进其发展。教育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图寻找最佳的措施对高校学生进行适当积极的引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学生还是不能摆脱传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很多教育内容局限在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中,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以及性格的完善效果不佳,同时在教育与被教育的模式中,学生易产生紧张压迫感,没有办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那么教师就没有办法及时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他的个性特点,从而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健康发展。综合来看,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研究者进一步进行改善,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1]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引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或者群体的积极面,对高校学生的过去的经历或者是现在这个在经历的事情进行剖析,了解其面对这些事情的发生时的心态以及应对的措施,通过这些行为判断高校学生是否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于高校学生的潜能的发觉与培养,对于高校学生的评估包括学生有价值的情绪行为以及面对突发状况的心理变化等方面的因素,评价的目标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发觉自己积极的个性与态度,创造适合的环境对其进行培养,使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与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2]

2.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扩展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发展,这样的心理动机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首先要对其教学进行改革,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增强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其放松性与创新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只是的洗礼,感受自己身心的变化,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逐步走向成熟。

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变革

积极心理学在老师的教学课状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学校的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干预作用。老师要想发展积极心理学教学模式,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状态进行不同的授课教育,吸引学生的心理,使其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吸收知识。通过学校课堂的轻松氛围有目的挺有层次的开展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一定干预与引导,促进其不断的对自身进行认识与发展,提升对自己的自信心,培养高校学生积极的心态。

4.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改善

通过积极心理学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加强老师与高校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双方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学生被重视,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与研究问题,使高校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重要性,加强其对老师以及相关的教育的喜爱程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发展社会关系,突出强调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满意度,为学校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心理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由积极心理学教学模式引发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1.理性的对待传统和积极心理学教育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积极心理学教育对于高校心理学教育有很大影响,消极的教育却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相关教育部门和研究人员应理性地对待这种现象的出现。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若是不能够理性正确地对待不同的心理学教育模式,就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其理念,鼓励通过积极的心理学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兼顾到传统的心理学教育方法,综合两者的优点,真正意义上的去解决心理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共同发展。

2.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

积极的心理学教育模式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对其进行鼓励与适当的引导,把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断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与能力。采取相关的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自己有新的认识与进步。只有深刻的自我体验,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加以改正,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3.对于教学模式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要想进行良好的心理教学,就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更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自我的发展空间与适当的发展条件。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才能适当的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互恰当融合,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才能更加深入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模式的改变,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教学氛围的变化,更可促进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改善一些高校学生内向或者不善言辞的个性,对于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好的作用。利用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矫正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发展其积极心理因素,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与竞争力的发展,有助于高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将心理学有效地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增强思想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以及针对性。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积极探究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有效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主要研究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就是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心理学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一门新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的心理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交叉性、应用性、实践性等诸多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1、心理学不断地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心理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才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2、心理学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与目的性,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大学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就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就要运用心理学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可以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思想发展状况,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预测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合理有效运用心理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性。

3、心理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现教师的有效管理

心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是以人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为重要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依据人的思想活动与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心理学自身的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措施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明显的效果。因此,借助于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管理。

三、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学的应用范围狭小,缺乏针对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许多高校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少高校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即使有些高校在积极探索心理学理论知识,只不过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并不真正懂得如何运用心理学。

2、缺乏心理学专业人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心理专业人员缺失现象。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配备数量不足,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大都是没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心理学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3、心理学课程建设滞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没有建立完整统一的心理学教学与指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还没有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难以熟练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与规律。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仍处于初级水平,心理学课程建设滞后,实用性不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有效发挥。

4、缺乏关注学生的心理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思想教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规律缺乏全面的了解,学生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难以针对性及时进行解决,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发展。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思想意识已经趋于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心理学的优势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教育的对象大都是“80后”和“90后”,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心理因素,诸如不善交往,独立意识差,心理脆弱,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作为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努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借助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2、心理学自身的优势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心理学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仅仅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于心理学具有预测功能的优势,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科学合理地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采用合适的方式,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前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针对性、科学性、预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遵循这些特点,就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性格、思想、爱好,才能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制定措施,解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学生的性格、思想、爱好等特征往往表现在学生的情绪和言行举止上,因此,可以借助于心理学理论知识及时掌控好学生的情绪、言语和行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

五、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有效结合的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更具有目的性。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1、积极转变思想,对心理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

传统教育观念过分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心理学教育,这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这种情况已引起了许多高校的重视,把心理学教育看成高校德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积极运用心理学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心理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对转变观念,对心理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

2、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不仅仅是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事情,而需要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资力度,让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参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的进行。

3、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常常会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长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一些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心理咨询,能够把心理健康辅导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束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和复杂的育人工作。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采取多种有效心理策略,逐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未成熟性

当代大学生虽然在身高、体重、内脏系统、大脑等生理素质方面发展成熟,但是其心理发展却还表现出不成熟性。因其不了解中国国情,未能充分把握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所以,当代大学生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

2.片面性

当代大学生要求独立自主,勇于接受挑战,对未来充满期待,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良好,但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却并没有同步发展起来,所以, 当代大学生存在智力发展与其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造成了其心理发展的片面性。

3.不稳定性

处在17~23岁之间的大学生在对待许多社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然而,因其大多是独生子女,且缺乏挫折教育,所以,他们在情绪、人格等方面还表现出不稳定的特质,会经常性地出现情绪波动、健全人格缺失等现象。

二、现代心理学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现代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一般情况下,我们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代心理学经历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流派发展,逐步建立起研究人类认识、情感、意志、能力、需要、动机等内容的心理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应运而生,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不断深入,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指社会及社会群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的社会化活动。以为指导,充分学习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制与道德,有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思想政治管理水平,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能力培养、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调试,强化教育的导向、激励、评价功能;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管理提升教育发展,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综合考虑教育管理,教育与管理有机统一的良好态势。

3.现代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现代心理学中的许多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本身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范畴。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表示,刺激-反应-强化是进行成功教育与学习的程序,只有在教育中不断给学生提供刺激,使其行为正常反应出来,并且定期强化。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成败就在于教育者是否充分地利用了刺激-反应-强化的手段。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目的是现代心理学的狭义范畴,即努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三、现代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策略

1.促进大学生积极认知

(1)积极进行自我认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诸多不良心理都或多或少地源于认知。现代心理学主张从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出发,充分而全面地认识到人的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调动其积极因素,使其看到自身潜能与美德,培养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

(2)形成高度的自尊感

自尊源于大学生对自我的主观评价。只有对自己的学业、道德、为人处事进行正确的评价才可能形成高度的自尊感,否则就会出现由成绩下滑、应变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导致的挫败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满足学生需要,使其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其自尊心、自信心。

(3)增强自我效能感

社会心理学家、后行为主义者班杜拉从强化出发,区分了外在强化、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对完成或组织某一特殊任务的主观评价,并且认为学习是由社会模仿、替代性强化、榜样示范形成的。在此基础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该考虑在学校树立典型、模范、代表以供大学生学习,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积极的情绪体验

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心理健康,而积极地情绪体验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愉悦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应充分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供多种成功的体验。

3.发展大学生人格

人格是大学生思想、行为、情绪的统合模式。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是持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当代大学生主要处于统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两个阶段,是获得忠诚与自信、爱与友谊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我们应着重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其忠诚、友爱的良好特质。

(1)培养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的核心。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要以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把握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时代主义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的道德问题。

(2)培养良好的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本身并没有善恶、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到气质的作用,全面认识气质类型,对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做到心中有数,联系学生的职业规划与选择,培养良好的气质。

4.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规模巨大的不良行为及意识,所以,只有通过创建教育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芳芳.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2,(03):12-39.

[2]蒋翠云.积极立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05):17-25.

篇10

首先,思政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健全心理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健康同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在此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弥补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使其教学的品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心态,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集体观念和个人思想的培养,促进心理机能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正确较之观念和道德思想的人,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大学生的心理缺失,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以此促进思政教育的正常进行。思政教育的核心更偏向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教育,很少涉及学生心理方面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用心理疏导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思政教育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这两种教学内容的融合,能够丰富高校的教育形式,提高两者教育品质和效率。与思政教育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适合应用个案分析、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身心理的特质,以便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规避此类不良现象的出现。通过对其做法的概述,让其了解到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以此促进高校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对其个人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将教育变成劝解,将制约变为疏导,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与思政教师间的关系,推动思政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二者的区别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在定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思政教育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为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基础法律的讲解,以此约束其行为。其实质是以人为核心,其最根本的目的是构建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询问的方式,结合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纠正及引导,使其能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其教学的核心更偏向于学生心理理念的构建,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高校思政教育。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概念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理论内容。

其次,两者之间的教育目标存在差异。在大方向上来说,其教育目标都是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但从细节上来说,二者又有一定的不同。思政教育是站在社会的角度上教育学生,主要是以为指导,运用唯物论主义解决学生思想政治观点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学生思想方式的考察,了解其思维动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卓越品质和爱国情怀,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和独立自主的品格,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其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心理发展,通过对学生主观意愿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在不断解决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心理的抗压能力,同时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降低其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

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两者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两者的教育模式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其都是按照相关的教育规律进行的,并且其教育方法都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其中,思政教育主要是在宏观方面,注重学生社会公共道德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微观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引导,这种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二者教育的基调。通常情况下,思政教育是运用对比教育、典型教育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询问、角色扮演等方式,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达到学生的心理需要。

二、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物质利益和利润最大化成了现代社会的主流。由于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使得多数大学生对生活的追求更加偏向于物质,从而忽视了精神生活的富足。

(二)思政理论较为深奥

高校学生的思想较为跳跃,其拥有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思政教育主要以政治理论为主,综合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意识,并不贴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并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逐渐对其失去兴趣,导致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换句话说,大学生并不能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用说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

(三)大学生自身生活社会不足

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升学压力逐渐变小,学习不再是一部分学生生活中的主要部分,这部分人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自我意识的放逐上,这种情况就会使压抑过久的心理情况得到爆发。由于其刚步入社会,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其思想的不成熟,往往只考虑问题的表面,就造成了其思考方式的极端化,抗压能力较差,很难抵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以自我为中心,极少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大学生对这种理论性较强、历史渊源较深的教育内容产生抵触。认为其教育内容大而空,不符合生活实际,与主流文化唱反调等情况。

三、心理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决措施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通过查阅心理学的文献发现,在面对问题或者逆境时,人格健全的人能够承受的压力更大,同时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也较强。所以,为了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健全人格,高校思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及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首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发现其长处,运用其潜力教学,不要一味地打击和批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师并不像想象中的古板,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站在心理疏导师的角度,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走出思想的“死胡同”,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校在对思政内容进行编制时,应结合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情商得到提升。最后,需要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实际的课堂中,及时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思想情感的变化,转换自己的思路,不要揪着学生的错误不放,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鼓励代替批评。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融合

为了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品质,其走向学科融合是其重要的教学手段。通常来说,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高校学生情感意志、行为实践、思想认知等方面,这就决定了其课程的设置主体,必须以大学生的需要为主,结合教育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此,思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思政教育的内容为主,以心理教育为辅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完善思政学科的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受到多方面知识的熏陶,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

篇11

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各个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健全。但是就目前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来说,一些细节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细节是魔鬼。”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教育环节中,需要抓好有效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学习,保证其自身的技能素质发展。在当下高校心理学教育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难以扮演一个心理学教育“协调者”的身份,这就是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学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心理学知识的教导,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高校老师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配合,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各个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展开具体教学课时、内容等的安排。目前来说,很多高校教师都存在教学观念及其方法上的缺憾,不能很好地顺应心理学教学的潮流。

1.2心理学实验教学法的“浅尝辄止”

在心理学知识教学中,《实验心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块。该门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心理学的逻辑性、实验性。但是就笔者观察得知,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法都比较老套,也因此不会具备很好的教学效果。该心理学课程抽象的理论知识点比较多,高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这就出现了一幅画面:“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台下的学生却似懂非懂地听着”。在当下高校教育中,影响心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这对于心理学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比如一些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不具备创新性,真正的教学课时比较短,教学内容都是以前的一些知识。在一些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高校中,其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应用技术、设备是比较落后的,不能保证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在现阶段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一些高校依旧延续传统的实验模式,比如受到实验器材硬件的限制,有些班级需要进行分组轮换,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都比较刻板,难以突破模仿性实验的局限性,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非常有危害。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即使进行很多教学环节的量变,也难以实现心理学专业学生实验设计效果等的质变。并且在现阶段的心理学实验课程中,其考核模式也缺乏规范性,大多进行理论性考核,对于实验技能考核模式的应用偏少,仅仅利用试卷进行学生能力的检验,未免有些片面。

2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与“基础化”

笔者认为要想进行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应用,需要做好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上文中,笔者分析了《实验心理学》教学的存在问题,其实该问题的解决也牵扯到了心理学知识基础的学习问题。在各个高校心理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入门课程。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心理学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需要根据该基础教材的具体内容,因“人”施教。该课程具备比较强的理论性,应用体系比较抽象,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需要进行学生预习模块、教师教授模块、课堂提问模块、师生互动模块等的协调。在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地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信很多教师与笔者存在一样的想法,这就首先需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要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块,毕竟心理学基础课程是涉及心理学学科的基础模块。在教育环节中,教师要进行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的提升,进行《普通心理学》知识模块的协调及其相关知识结构的优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首先要灌输学生心理学各个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学堂上要实现课程章节教学任务的具体化,这也离不开认知教学、情感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模块的协调。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保持好自身的辅,进行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的协调,提升心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3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的“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

在高校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对完整、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进行教学系统性原则的应用,就是在开始教学时,进行心理学基本知识结构的灌输。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整体布局、结构提纲,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整体学习观念。这样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根据心理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展开层次教学与层次学习的协调。为了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学技能知识素质,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笔者认为这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更适合”原则,所谓的“更适合”教学,是教师要根据本校的教育环境,与学生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展开教学,要充分发挥心理学学科的应用特点,保证课堂的活跃性,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汲取到新知识;所谓的“更全面”,无非是让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教授,也要进行课外内容的补充协调,在学生原有的心理学认知背景下,进行国际范围内心理学知识环节的教授,务必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所谓的“更实用”,就是教师在教学模式中,进行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以方便现实相关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知识的“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原则的应用,教师要抓好教学的关键。学生对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比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心理学》的知识,就要学生掌握好《普通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每个教学阶段都要进行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串联,把握好教学的结构,进行师生的互动性学习范围的营造,提升心理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比如就现阶段的“京东假酒”社会问题展开课堂探讨,利用已学心理学知识进行“为什么人们认为京东商品都是行货”,“京东假酒对人们的心理影响”等一些问题的剖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师生的交流,在一些教学模块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老师”的扮演,让学生更好地体悟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技巧。在现阶段的心理学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心理学专业各个理论课程的协调,进行串联式教学,比如《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等模块的串联。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这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学教师也要给学生营造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针对社会上养老院的孤寡老人展开心理档案的建立,做好一些模块的咨询工作等,加深学生对于心理学的深化了解。在心理学专业成绩考核模块中,教师要抓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多样化、全面化考核模式的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进行心理学理论知识考核小组、应用技能考核小组等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