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

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8 10:02: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程质量方面的管理

篇1

1.1结构方面的原因由于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受振动影响较大,室内外温度有剧烈变化,混凝土胀缩,屋面上的荷载过于集中,板的挠度增大产生变形屋面基层板与支承结构的连接有松动现象,这些因素都可使屋面开裂,发生渗漏。

1.2设计方面问题部分设计单位未能根据建筑物的性能、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有无震动、结构特点及使用环境等不同而选用不同技术性能的材料或不同的施工方法,有的节点处理或泛水做法不合理也会造成渗漏,有的工程部位未设计防水屋。

1.3施工质量问题排水坡度不足,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分仓缝涂膜防水厚度不足,出屋面的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泛水等未做处理,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屋面泛水做法不规范,细部做法不符合要求等施工质量问题是导致屋面渗漏的主要因素。

1.4材料方面问题目前,屋面工程上用得比较多的卷材屋面由于沥青质量变化比较大,用含蜡高的沥青生产的油毡,对温度十分敏感,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必然降低防水层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屋面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其次,沥青油毡质量下降,这是影响屋面使用功能和寿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1.5使用中维护与管理问题由于屋面长年累月处于外界自然条件下受到房屋结构变形及经常性的冷热交替变化的影响,以致屋面防水层不可能保证长期完好无损,有的人甚至在防水层上凿眼打洞等,加速了防水层的腐烂、老化,因而屋面逐渐出现渗漏。

2屋面防水工程相关施工技术

2.1分格缝的设置及做法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使防水层因温差的影响,砼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格缝处,以免板面开裂。

2.2屋面找平层做法屋面采用建筑找坡与结构找坡相结合的做法。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再在结构层上用1:6水泥炉渣或水泥膨胀砼石找坡,再做25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建筑找坡时,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鱼线拉直、打点、打巴、泄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mm。浇砌时,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

2.3屋面隔离层的做法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把面上的这一层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层做在找平层与刚性层之间,既起了隔离层的作用,又不被日晒雨淋,既防止油膏老化,又起了防水作用。

2.4钢筋网片及细石砼刚性防水层的做法在混凝土防水层中,应配双向冷拔钢筋网片,并在分格缝处断开,以增强防水层刚度和板块的整体性,钢筋网片在防水层中的布置应在尽量偏上的部位,因为防水层表面受温差变化影响大而易产生裂缝,同时考虑表面碳化对钢筋的影响,因此,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0mm。

3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3.1规范设计设计人员必须掌握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的设防要求,依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耐用年限研究屋面防水等级同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屋面防水等级要求进行设防。按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水、脱离分仓、节点密封、加强保护的设计原则进行用材选择、层次结构设计,再按照《规范》中导向性的细部构造示意进行防水细部节点大样图设计。设计深度要符合要求,施工前要进行专项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对不明确、不合理处,施工者应给予提出,设计者要予以解决。

3.2屋面结构设计及施工屋面板的结构设计应适当考虑板厚对自防水的影响,配足负筋避免板端出现塑性铰。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缩小板筋间距,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配置适量的附加筋,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

3.3排水坡度合理布置足够的水落管,标明坡度,画出分水线。仔细核算各处分水线的高度,标注在平面图上。施工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坡度施工,控制好找坡层的厚度,加强施工中的坡度检查、实测及质量评定。

3.4混凝土陡坡屋顶防水对此类屋顶的防水工程,《规范》及有关资料并未介绍其设防方法和要求,可采取:按墙体浇筑方法,支双层模板;采用细骨料的抗渗混凝土,处理好施工缝,振捣密实,形成自防水;浇筑一层40mm厚钢筋细石混凝土(掺适量微膨胀剂)刚性防水层振捣密实,收水后应二次压光;面再铺贴装饰瓦等措施。

3.5找平层平面图中画出分仓缝的位置。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分仓缝的间距不得大于6m,且应设置在易开裂处(如板端)。施工时应注意找平层的赶平压光,加强养护,嵌缝密封材料应挤压密实。

3.6涂膜防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3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的厚度不得小于2mm。

3.7附加层在结构板易裂处(如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应设置1层-2层附加层;在出屋面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屋面转角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附加层,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应先施工附加层,后施工防水层。

3.8隔离层柔性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其材料可选用纸筋灰、细砂、塑料薄膜、低等级砂浆等。

3.9保护层对卷材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均要求在其上面设置保护层,常用的有反射膜、粒料、块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数种保护层,各有其优缺点。

3.10屋面转角铺涂柔性防水层(非沥青防水卷材)的所有水平、竖向的阴角和阳角的基层,均做半径为50mm-80mm的圆角。

4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篇2

一、引言

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为重要的是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工程创优是一个打造精品的过程,每个细节的精致都是认真精心的凝聚,它渗透了整个策划、组织、实施全过程的全面管理。建造优质精品工程的同时,也是凝炼施工企业文化素质的过程。本文针对某装饰工程项目争创“鲁班奖工程”的质量创优管理模式和技术控制措施进行了浅要的总结分析和探讨。

二、工程项目质量创优管理模式

1、目标分解,层层实现

首先根据合同要求和工程特点明确项目创优目标,并以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为阶段性的质量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抓住重点,制定计划及相应的措施,并把这些措施分解到各管理环节上,落实措施,严格分工,责任到人,及时检查总结,坚定不移的按照计划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努力实现,确保各节点目标实现,避免“积重难返”的局面。通过各阶段性质量目标的实现, 进而保证和提高我们最终的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2、 总体部署

项目开工前,公司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项目特点,充分理解用户需求和设计意图,编制《创优计划》,并以此为总体策划文件,明确重点,使将整个施工过程置于有效的监控状态中,形成一个上下、纵横都无盲点的项目质量控制网络。把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应用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做好质量管理记录,使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管理队伍精良,分工明确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内部管理、施工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投入项目的管理人员以及劳务作业层都具备创优管理水平、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建立QC小组,推行全面的QC活动,确保工程有条不紊,科学组织施工。

4、 制度健全严谨,责任落实,规范管理

为了确保工程达到预期目标,项目部除了按照公司“三标一体”体系的程序文件、工作文件要求进行管理控制,规范日常工作程序,坚持样板引路、建立质量例会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级人员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三、工程项目质量创优技术控制措施

1、一般技术保证

全体技术、质量人员在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发现图纸问题并进行汇总,作好图纸会审,与设计院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将图纸和设计变更、洽商及时通知到有关施工人员,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并通过分次交底会,即口头又书面地向操作人员交底,让操作人员对自己要完成的项目事先心中有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找出工程难点,组织质量攻关,研究质量通病,采取预防措施。做好测量、试验、计量等技术保障和复核工作,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

2、过程控制措施

采取抓重点、抓关键的原则,对每个重点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要坚持高标准,出精品。测量工作是施工全过程的基础工作,每个部位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坚持责任复核验线,根据规程由技术、质量、监理复验签认,确保放线的准确。每道工序工程施工前必须由技术,生产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可进行施工。坚持“样板间”、“样板工序”制度,新分项新工序,工程开始前必须先做“样板间”,“样板”鉴定达标后,才可以大面积铺开,铺开后的工程不得低于“样板”的标准。

3、文案策划先行,全程指导护航

《施工组织设计》:开工前,认真细致对项目进行仔细研究,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共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工程质量预控体系。

《技术指导方案和措施专项方案》:针对项目的重点、难点、主要分项和特殊工艺,项目经理组织各相应专业人员编制技术指导方案和措施专项方案。

在总承包单位及项目经理的总体协调下,各专业工种人员各司其责,配合沟通,使项目使各专业、工种、工序形成一个有机协作的整体。

《作业指导书及细化工序质量交底》,按优质工程质量要求规范施工作业人员操作,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要求工长认真学习施工规范和工艺标准,熟悉图纸并编写出能够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技术交底。

4、过程“三严”,重点监控,落实管理

策划、预控、落实为脉络,把好质量关:策划是创优的先导,避免盲目导致返工;质量预控是创优成功的基础,针对不同情况制定预控措施,清除质量通病;施工过程注重细节处理及方案措施的落实,加强工程细部处理的检查与验收;针对质量目标,把好总包协调、人员素质、质量构思、材设采购,样板先行,科技创优,质量验收关,安全文明施工、成品保护,资料收集整理等关键节点。

严格的质量管理:我们采用了高的企业质量标准,它不仅满足国家标准、规范的质量要求,而且达到创优精品的质量要求,施行质量一票否决权,责任落实。

严格的质量控制:关键过程控制,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推行样板制度,保证过程精品,才能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严把材料送检关,严格自检和交接验收手续,保证质保资料的完善。

严格的质量验收:施工工序过程必须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度、隐蔽验收制度,并坚持跟踪检查记录和监督,要求每个工序、分项工程要达到一次成优,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5、工程项目质量创优控制措施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组建管理人员班子施工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交底施工材料计划.施工机具准备施工现场准备

加强协调管理,合理安排工序:现代建筑越来越趋向“智能化”,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全面,对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专业对其位置空间、技术要求都有特定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它专业的时、空配合。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如果考虑不周,则极易在后期装修上产生问题。我们利用技术、组织和管理等手段,通过例会、交底、施工网络计划安排等形式,做好各工序间的沟通和合理穿插配合,保证项目建设过程的有条不紊,避免由于各专业的交叉部位配合不到位导致的返工和加大成品保护的麻烦。切实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6、完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做好资料整理

篇3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的关系

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进度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设周期压缩到不合理程度,就会影响质量;质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质量的标准应是适宜和合格,质量过剩是一种浪费。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要么重质量,要么赶进度,而是通过不断的协调和平衡,使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都达到相对最优,并在保证质量目标前提下完成进度目标。

二、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

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完成预期的进度和质量目标,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内容越来越复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只要一个管理不到位,就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设计变更的影响、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的影响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事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分析,制定应急计划,等事情发生了才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能力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关注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目标分解不够明确,在进度滞后的情况下找不到直接的负责人,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扯皮,最终不了了之。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又缺乏合作精神,项目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进度目标也就很漠然。不可否认现在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确实有限,只是一味为了中标,在取得项目之后就轻视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以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表现的就是进度目标一直不能按期完成。

2.2没有把握好进度、质量之间的关系

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在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成本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就要增加成本。因为要采取赶工措施就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同时,对工程质量有过高的要求,也造成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更长的时间。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花费心思去思考怎么样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要么重质量要么抓成本,要么赶进度,总之是没有把这三者综合考虑。假如说进度滞后了,一般都会采取赶工措施,就要花费成本,但又不想花费太多的成本,那就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了,一方面采取粗放型管理,不注重细节,漠视了监督,各类检查整改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偷工减料或在材料方面选用达标但是档次较为低下或老旧的产品,没有考虑长效机制,就出现很多质量缺陷,尤其是在质量控制一般项目等细节方面。可是由于质量有问题得不到业主、监理、质检的认可又返工,接着是进度又拖后了。这样依次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最终的结果是进度越来越拖后,成本也越加越多,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三、面向建筑工程质量的进度管理方法

3. 1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的协调

(1)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怎样使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协调而使工程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得以实现,是解决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矛盾的关键所在。适度均衡的加快施工进度,可以使实际工期在计划工期内得到合理的提前,并且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质量目标,可以避免返工,实际进度会加快;反之,则会因返工,造成工期延后,施工成本增加,降低工程施工效率,增加建设项目的经常性维护费用,导致进度目标不能实现。

建筑工程按最佳工期施工,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使施工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建设工程按计划工期交付使用,在预定的期限内尽早的收回投资。质量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返工;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长效运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维护成本。因此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协调是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

(2)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在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与关系

进度控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调查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的重要部分。进度控制科学合理有利于施工过程管理、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控制、有利于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三个目标的中心目标。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而前期的其他工作,则为质量控制的必要条件。所以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及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达到质量控制的目标。

有个完善的前期成果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基础,业主方应该用最终创造的效益来衡量和决定项目的合理费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质量标准。施工企业在此基础上方能有效控制施工阶段的进度的和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建设工程能如期,保质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施工中无序的追求施工工期,不做科学的工期计算,就会在规划工期内以非正常施工速度赶工期,使工人劳动强度加大,质量目标难以操控,产生各类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和不能返工的问题(工程施工一次性特点)。在施工中没有一个合理的施工工期规划,就无法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合格的建筑工程产品。边施工、边估算,边采取措施虽然采用的是事中控制方法,但是在没有前期工期规划的情况下就是一种盲目的工作方法,是达不到工期控制目标的。不做具体的工期规划,这样会因为对工期估计不足,不能合理的组织施工,造成工期延长,对完成施工任务,对如期完成投资任务产生影响。

单方面的追求工期会产生质量问题,会造成返工,会降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影响到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尽快发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片面的精做细干又会使工期延后,成本增加。只有认真的做出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好的施工方案,把工程进度控制和工程质量控制在施工全过程中合理安排,才能在一个合理的工期内完成一个合格的建筑产品。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规划,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合理规划,对施工工期,对施工质量,对施工经济效益,对建设工程投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在施工中的关系是紧密的,只有认真的完成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才可以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优良的建筑产品。

3. 2运用计划管理手段达到控制目标

项目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必须在严肃科学的计划控制与合理有效的资源投入下,通过各项有机、综合的实施过程控制管理才能达到。

项目发生的总成本过程,主要集中于组织、管理在建工程的施工阶段,而这一阶段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达到业主认可的各阶段进度目标,并取得过程业务收入以弥补过程投入,最终实现总进度目标和总项目收益值。施工进度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分层次进度计划的执行和控制,各类人、材、机等资源围绕进度计划实施同步投入、配合与支持,并在综合控制下实现的。由此,计划系统应进一步予以充实、完善和提高,要求计划内各项工作组织得当、协作配合、科学合理,方能达到综合控制的最佳效果。

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讲,要有一个全盘总体控制计划,以指导、协调和安排人、财、物等各类资源。要达到项目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在项目管理上需要确定一条从准备计划、执行反馈、调整修改、再执行及执行结果评价的主线,进度管理工作应围绕这条主线展开。基本建设程序表明了一个工程项目产生、演变、发展、形成的规律过程,在施工阶段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施工阶段之前各阶段所产生的工作成果,以及明确的最终交工时间要求,是项目施工总体计划、资源安排的基础。

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要依据基建程序中施工阶段之前的各阶段工作成果,考虑工程、工艺特点和施工特点,以合同工期为工期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总体计划,以安排各阶段、各专业主要工作,进行人、财、物等资源调配,并指导进一步的进度计划细化工作,为各类详细资源安排提供依据,形成各时间层次、各专业层次、各组织层次的进度计划体系,是计划资源总体控制期望目标实现的关键。

进度计划管理是贯穿项目施工始终的第一步和首要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进度计划一定要契合实际情况,当两者出现偏差时,进度计划适时调整,才会避免工程施工组织中的大起大落,避免非均衡性施工,从而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实现进度目标。

单项施工进度计划,它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项目进度管理计划工作的龙头,是财务资金计划、劳动力组织安排计划、机具调遣计划、技术准备及现场组织等各专业计划的主线。这些资源计划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而又相对独立执行各自的职能计划管理。从工程最初,施工进度就与各类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类资源的投入,要配合施工进度进行数量、结构、时间、范围等进度管理,并以计划的形式与施工进度计划配合,支持和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完成。

通过对工程建设进行单项和综合分析,使进度目标与资源投入协调一致,使计划的执行建立在正确计划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篇4

1引言:

工程质量是多因一果的问题,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主要有“人、材、机、方法和环境”五大方面,而这五大方面中,人是最主要和首要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我国现阶段,建设方不是单纯的投资方,而是做为建筑实施过程中的五大主体之一,需要参与到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之中。考虑到在单个项目上,建设方是五大主体中最先介入的一方,且对其余四方的队伍有着选择权,因此可以说,建设方在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项目是人实施的,本论文主要通过建设单位在招标及施工阶段中,对工程质量控制因素里人的方面的管理做出研究。

2对承包方的管理

2.1优选承包队伍和项目经理

承包方是施工建设的直接操作者,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组织管理能力的好坏,以及经济实力的厚薄,抗风险能力的强弱,都对工程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项目经理是承包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最高领导者,对项目管理班子的组建,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实施和全面管理,并最终确保项目目标按合同要求完成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否有能力驾驭全面,是否有丰富的经验为项目范围是关系到项目成败的关键。所以在项目实施前,建设方既要选择一个管理体系完善的优秀施工队伍,同是也要确定一位责任心强,管理经验丰富,能对项目实行熟练有效管理的项目经理,是后期施工阶段工程质量保证的重中之重。

2.2 利用合同管理充分发挥承包方的责任心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合同是签订双方共同约定遵守的重要合法文件,是施工方组织生产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方赖以实施监督管理,并衡量项目成败的依据。建设方不仅能通过工程量清单从造价上控制承包方,并且通过合同中的通过条款和专用条款,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等风险进行约束,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充分激发承包实施人的工作责任心。

2.3在造价上要给承包方一定的利润空间,以保证施工方的积极主动性。

现阶段,从本人接触到的几个项目来观察,由于市场因素变化太大且过于频繁,比如民工荒,物价上涨等原因造成的建筑市场人工费的相应大幅上涨;各种基础建筑材料的上涨,速度过快且超过了信息价公布速度;众多装饰等项目被发包方从总包任务中分离等各种原因,造成承包方利润相比以前已大幅缩水,有的甚至由于当初签订合同不慎已达到亏损的状况,这大大挫伤了承包方实施项目的积极性,往往悲观消极的施工,带着情绪施工,结果是难以做出高品质的工程,也给现场业主方工程部的日常管理带来难度。所以给施工方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将大大有利于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也必将有利于工程质量上一个台阶。

2.4通过对施工班组的间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在项目实施的五大主体中,施工方是最直接的操作者,但在施工方内部,各施工班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操作者,他们技能的高下,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以总包方选择一批优秀的施工班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阶段,各施工班组主要以各地民工组成为主,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学习,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也强弱不等。业主方虽不是班组的直接管理者,但通过日常工程上的各项检查,也能够观察出不同班组的优劣,可以通过总包方将那些无法满足质量要求且无改善的队伍清除出场,换进合格队伍,这等于为项目实施解除了一个造成质量隐患的炸弹。

3对监理方的管理

3.1优选监理单位和总监

监理方是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受委托管理者,是五大主体之一,在三控制一协调两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选择一个从技术背景、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上都很优秀的监理单位,是一个关系到在将来的施工阶段,业主能否通过监理对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项目监理机构人数不多,总监(总监代表)是其中的灵魂人物,所以在单位确定后,就要着重选择一个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廉洁自律、责任心强的总监,作为项目实施监理方的最高领导者。

3.2利用合同管理,发挥监理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监理分为总监、总监代表、专监、监理员四个等级,各等级间薪酬待遇差距大,专业水平也高低不齐。现场段,随着监理项目数量的不断膨胀,监理从业人员需求量急增。除总监处,其余各级在实际工作情况中准入门槛并不高,因此各监理公司为了应付已明确的业务,采用扩招方式招进社会各色人员,稍加培训或不培训就进入岗位,结果造成不少的监理队伍内部人员复杂,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给业主方工程部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监理队伍进入前,可以在签订监理合同阶段,确定监理方在项目上的人员数量和素质、奖罚条件、清退不合格人员甚至终止合同的条件等做为合同内容之一,以此引起监理单位领导对项目的重视和激起现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

3.3用好监理部人员

监理队伍确定,总监及各级人员按合同要求进场后,业主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用好监理人员。由于监理是受业主方委托管理项目,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工作可以代表业主,同时也受监理合同的约束,要接受业主方的监督管理,所以业主对监理机构的管理,要同时两手抓,一手是“挺”。一手是“管”。“挺”是要从工作上尊重和支持他们合理的意见和行为,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从感情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业主的一个特别组成部分,如条件许可,也应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关心,增加亲和力。“管”是要求对方认真踏实的工作,不能人浮于事,滥竽充数,对不合格人员坚决要求换人,以确保其队伍的纯洁性。

4建设单位工程部的内部管理

4.1选择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工程部成员人数往往不多,一般由工程部经理、副经理、各专业工程师及资料员组成,他们既要向下管理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又要向上在业主方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任务,这就要求工程师成员不但专业水平要好,并且工作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才能胜任工作,才能正确处理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故首先在选择工程部人员时,就要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高素质对口的人员进场。

4.2充分发挥工程师特长,与现场监理形成合力管理现场

当工程部成立后,将根据各位工程师的特长,量才而用,合理分配任务,并用成熟的制度管理工程部,让各专业工程师与对口专业监理互动,形成合力管理现场。工程部要善于利用监理的力量为业主服务,并对监理人员形成有效的督促管理。

4.3及时检查工程师工作,并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篇5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128

0 引言

在现代化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衣食住行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住”这一方面,随着各种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并凭借能源节约及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其中,建筑智能化工程设涉及到多个方面,对科技及集成化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建筑物的质量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建筑智能化工程单位应积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1 建筑智能化在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未能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规定。现阶段,国内不少城市已投入了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然而,由于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相关法律规定,使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无法可依,导致管理混乱等局面的出现,未能κ┕と程展开行之有效的管理,从而引起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施工质量问题。此外,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及指导,建筑智能化工程单位对质量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完备的智能化技艺,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求[1]。(2)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建筑智能化施工的开展大大节省了物力及人力的消耗,然而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施工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大多数核心施工技术主要依靠国外引进,还未能形成成熟的施工计划于方案,施工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总之,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当前的施工经验及技能,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此外,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到众多技术与方面,但是多数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仅掌握本专业知识,很少有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去那面掌握的,这给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3)在同一领域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经相关部门调查统计得知,国内目前存在非常多的智能化建筑公司,但它们之间未能建立相应的人才交流体制及工作经验的交流平台等,通常是各自为政,无法在同一领域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导致建筑公司的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进而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建筑智能化工程对施工环境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对施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由于不少智能化建筑公司实战经验不足,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偏差与失误,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满足与其的要求,对工期造成延误,并严重损害到业主的利益。

2 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有效应对之策

(1)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现有的法规及相关政策也无法完全符合当前建筑智能化施工的实际需求。在此种形势下,就需要深入调查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实际情况,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建筑行业不断朝着智能化的方向稳定发展。具体来说,应当由政府部门启动相关行政资源,在充分调研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组织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专业型技术人员,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展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并以文档的形式将交流意见及成果保存下来,并进行推广,为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相关政策及法规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2]。同时,还应积极归纳并总结建筑智能化施工的专业技术,并借助法律的方式来为知识产权的利益提供充分保障,还应以法律的形式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此外,还需应用现代化科技准确评估智能化建筑的功效及性能,在为施工方的利益提供保障的同时,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加强建筑智能施工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及效率的高低与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具有密切联系,为了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需要配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加强对管理队伍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对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加强培训,以便确保监督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好的满足工作需求[3]。同时,可以开展各种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对施工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完善,以便建立一支专业技术高,监督行为规范,高专业技能的监督管理队伍。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各种新的政策与相关法律发挥,并及时采用新理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以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3)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工作。为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施工质量,就应当积极开展工程监理工作,确保人们充分认识到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原有的质量监督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与完善。可以建立集体监督责任制,避免个人监督引起的权责不清的问题发生。一旦出现质量监督管理问题,需要进行集体责罚。在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中,每个建设项目需要配备两名以上的监理人员,并确保监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在实际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并建设完善的监理体系,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手中,以便确保分工明确,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水平的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已成为现代化建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水平更是会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及性能等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实际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施工质量及工程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将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施工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充分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公路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对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更加严格。科学地实现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划分,建立必要的制度,加强控制管理等,让工程项目建设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公路工程质量主要是指工程建设要求符合公路使用的建设标准,能够形成比较实质性的工作质量。这是由公路工程的建设者按照公路施工的基本要求进行的,在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既有对社会公路建设的需求调查,也有市场的分析和质量的检测等,通过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来改善公路运输是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影响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公路建设决策者的因素、方案设计者的因素、施工管理者的因素、施工队伍的素质、所使用的建设材料和周围的环境因素等。我国的公路工程项目在近年来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发展的速度很快,就为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改革,管理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适应未来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几个主要的管理问题需要进行解决。首先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在一些重点公路工程项目上,相关的责任模糊不清,这就很难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其次是管理控制不严格,很多的公路工程管理没有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导致很多的项目容易出现延迟或者对突发的事件缺乏一个必要的处理,难以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完成。最后是在公路工程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中没有进行必要的控制,没有严格地进行监测,导致工程建设容易出现问题,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确保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质量水平。

二、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应该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从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应用以下的管理办法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

1、明确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

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一般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在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上要求明确以政府为主体责任人,其中要重点考虑对公路工程可行性的研究。在进行项目筹划过程中要求按照规范性和科学性来进行审查。政府部门要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严格管理工程项目的招标,从可行性方面进行思考,选择那些比较可行的工程方案,避免施工单位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还要进行严格的施工队伍的管理。建立起必要的评估体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施工,选拔那些施工资质强,项目经验多,业绩比较好的队伍。这些方面的管理要始终建立在公路工程的责任主体明确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责任监督机制,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要求。只有每个管理者的责任明确了,才能够促使他们严格执行责任监督作用,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保证公路工程项目按照高水平方向发展。

2、加强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保证建设项目的完成

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是比较讲究科学性的。在公路工程的建设管理中,管理者不仅是项目建设的监督者,也是项目建设的咨询单位,更加是项目建设的管理主体,其管理责任如何,决定着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如何。在进行公路工程项目的严格管理时,主要在于对目标的掌握上,在公路项目建设中,制定严格的管理目标,规定每一个阶段的管理目标。这些项目包括了从合同建立、工程招标、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合同建立要求明确工程建设双方的责任,对一些重要的条款不能够含糊;工程的招标要求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选择那些最合适的施工单位参与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前提是在保证公路工程高质量的条件下进行的。严格的管理控制还应该包括项目建设的时间安排要合理,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按时完成,避免额外的投入,增加建设单位的负担。做好这些方面的内容是非常关键的,这样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验收,让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收到必要的效果。

3、把握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阶段上的质量管理,一个是工程施工阶段上的质量监测,还有一个是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1)公路工程勘察阶段的设计是比较关键的,包括了对周围环境的勘察工作。要求组织专业的勘察队伍进行地层的构造和岩石的性质勘察,确定该地段的地质现象和进行清楚的地下水位测定。因为地质勘察始终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问题。如果对勘察环节管理不严,很容易造成施工上的布局不合理问题,严重的可能会直接造成工程的失败。以陕西某地的公路建设为例,在施工中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地质勘察,在两处铁立交上出现了很大的错误,原来设计的柱长和实际的情况很不相符,这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延误了工程建设周期,造成了人力、物力方面的损失。因此一定要强化对公路工程勘察工作的严格实施。

(2)工程施工阶段上的质量监测。决定公路工程质量的环节是施工阶段。一个工程项目的最后出现,主要在于施工完成。在公路施工阶段也是比较容易产生问题的,很多的公路施工,由于监测不严,常常存在着不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不按照设计图进行的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到公路工程的质量。对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要求把握这几个方面的重点。既要进行工程质量的预测,也要明确现场施工的监测,还有合理平衡工程进度与质量问题。

(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工程竣工阶段的验收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求施工单位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管理,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再重新进行质量检验,考核这些方面的质量是否达到该项目的质量要求,这也是项目在交付之前要求重点完成的工作。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要对这些方面予以重视,始终把握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在这些关键环节上高质量完成。

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会向科学性、规范化方面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求从多角度进行严格管理、控制,不仅要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还包括严格控制关键环节的公路施工,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公路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江军.论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问题[J].科技资讯,2008,(4).

[2]何宪宏,张佳鹏.浅谈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9).

篇7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灵魂,它不仅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效应,而且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因此,监督管理工作要渗透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责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渗透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在施工前、施工进程中和施工竣工后都要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在施工前,相关部门要对设计方案和勘察文件进行审核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监督部门要在施工现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跟踪,应用科学设备和仪器,进行监督检查;在竣工后,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督验收审查,确保工程竣工没有质量问题,杜绝不合格工程的使用。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建筑工程中,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还存在着若干的问题,例如: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监督范围过于狭窄;监督人员素质有限;监督方式过于据等问。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2.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分别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尽管在实际中,政府监督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也建立了一些建筑质量方面的法律,对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了一些效果,但是,由于下列原因导致质量监督管理的结果并不尽人意:1、某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年代久远,不能跟当前形势2、某些政企不分,使得政府对企业过分保护,对质量违法行为不追究。这就说明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未能充分的调动社会力量与政府结合来进行有效的监督。

2.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范围过于狭窄

当前,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范围过于狭窄,往往局限于施工过程中,认为只要在工程中把握好对实体建筑材料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就能把握好工程质量。这一观点是不对的,此观点忽视了对建筑设计阶段、结果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不能对工程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就容易使设计人员和维修人员由于某一方面的忽视而引起质量缺陷。

2.3监督人员素质有限

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所以就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就需要采用专业人才,进行严格的监督。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很少有专业人员,并且企业也不重视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工作,所以,监督人员素质有限,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在工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

2.4监理单位存在违规行为

目前,监理单位并不能完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违规行为,例如:只收费不监理,与建设单位签订虚假合同;通过推销建筑材料谋取非法利益;将监理业务非法转手给其他个人或单位;不严格按照监督规程,监理混乱;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忽视某一环节的验收等。这些行为都给建筑的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影响建筑质量。

2.5质量监督模式过于单一

当前,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模式很单一,对不同的企业和工程都采用同样的监督模式,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采用相同的监督模式往往就会导致对实际工程中某一特殊环节质量监督的忽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除了上述所分析问题,还存在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不明确;政府质量监督方式过于具体;市场不规范等问题。

3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下列解决措施。

3.1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在保证政府对质量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将工程透明化,针对有问题的建筑工程,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曝光,提高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关注,增强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了解,使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面向整个社会,从而结合社会力量对质量方面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建立政府监督企业、社会监督企业和社会监督政府的全面的质量监督系统。并且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包括:工程设计阶段、勘察阶段、施工阶段、结果评估阶段和维护阶段等,都要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工程在各个环节都能顺利高质的进行。

3.2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

首先,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选拔要求,在确定监督人员的时候,要结合其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择优上岗,保证质量监督人员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其次,政府要经常对质量监督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加深他们的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并且要熟悉质量监督的各项法律法规,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采用专业知识和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再次,质量监督人员要时刻关注行业新动态,行业新技术,做到与时俱进,采用先进技术和措施对质量进行监督,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水平;最后,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而增加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责任感。

3.3健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

结合现实案例健全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对这些法律法规相关部门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的部门要进行严肃的处理,杜绝监理单位违规行为的存在,整治好监理风气,实施建筑工程质量风险管理,使各部门都能各尽其责,共同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做好。

3.4改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

不能仅仅采用单一模式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应该力求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对于政府而言,必须支持相关设备的创新和改进,以新兴得信息技术为支撑点,实现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并且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程要做到灵活,采用对其最有效的质量监督方法,提高监督能力和监督效率。

结语: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了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健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改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等措施,采用这些措施对改善当前存在质量监督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每个工程的特殊性,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扎实专业知识,积累工程经验,采用灵活多变的思路,将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做足做全,打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范美姬.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问题探析[J].民营科技,2011(6):165.

[2]姚峰.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若干问题[J].价值工程,2011(01):54.

篇8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却依然有着各种各样令人担忧的问题,种种工程质量问题的存在,同各方面人员责任与质量意识欠缺有极大关系。因为管理方、设计方、施工方、建材供应方的很多行为欠规范,致使出现市场混乱的局面。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创新,努力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彻底改变当前建筑质量问题众多的不利局面。

一、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问题。

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体系可以说基本是健全的,但是在经过多年运行,经历了从建设工程核验制到建设工程验收备案制这两个时期之后,却一直无法走出狭隘管理的思维视角,更多地是用代替企业实施质量控制的模式进行管理,这种一方面监督管理一方面参与管理的思维与方法从来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建筑工程产品有其特殊属性,它的质量安全问题对于公众利益的影响很大,万一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产生的损害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可是近些年来的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所做的工作明显不如针对其他产品所做的工作合理。

(二)企业生产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如何同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有直接联系,可是现在很多施工部门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明显存在标准太低、管理太松、不够重视等一系列问题。

(三)法律法规问题。

已经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有些内容已经同新形势下的质量管理工作不相适应,法律法规的滞后给质量监管造成很大难度,政府的监管、企业的自我控制、社会的导向评价因为没有法律监督,均显得工作苍白无力。

(四)综合因素。

对于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原因很复杂,如市场环境的不规范、招投标工作的不科学,还有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技术水平的不够先进、控制方法的落后、工艺标准同工程实际的不协调等。

二、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一)形成系统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积极建立同经济大环境相协调的政府监督管理、企业自我控制、社会导向评价的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让管理链条能够相互衔接。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面形成稳态体系结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首先是政府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就是让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更健全,并且依照法律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工程的质量监管政策性及技术性都很强,有关部门与人员应当真正了解所负责的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体现出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在政府层面确保工程质量。其次是企业自我控制,施工部门要拥有生产优势建筑产品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具备控制全部生产流程的能力,要在生产实践过程上逐步形成更高的质量责任意识,让企业真正为工程质量的提高负好责。最后是社会导向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技术类服务(项目管理、技术咨询、质量监理);满意度调查;专业机构的工程项目质量评价。

(二)形成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保障制度。

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并且完善质量许可制度、质量责任期制度以及质量保险制度,这三个制度对于改善工程质量管理能力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1、质量许可。施工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得到施工资质时,也要拥有安全生产的能力,以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近些年来,安全生产质量许可制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它的建立形成是使企业自我质量控制得到完善的基础,能够有效促进工程质量的进步。

2、质量责任期。建筑工程的质量责任期通常可以划分常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施工期间质量责任,指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主体在施工时由于自身因素形成的质量问题,各方分别承担责任;第二个阶段是工程保修期间质量责任,指当建筑物已经交付应用时,在一定期限内发现质量问题,仍由各有关方承担相应责任;第三个阶段是有效使用期质量责任,指在建筑物在规定寿命年限里出现结构质量问题,各责任主体负责到底。同时,还应当在质量责任期制度基础上建立并且形成建筑物使用年限告知制度。

3、质量保险。此项制度目前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实行多年,效果显著,我国经过几年探索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仍做得不到位,缺少有效的总结梳理,仍然需要加以改进。客观上讲,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形成可以在全社会角度维护工程质量意识,提升社会监督管理水平,让工程质量有总体提升。

总结: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含的层次多、角度宽、范围广,不是某个建设主管部门的单方面责任,而是要在工作中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坚持既定原则,另一方面可以作到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将各方面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提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而从长远角度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设计与施工部门的企业形象,这同设计施工部门的利益是统一的。相信伴随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家必定会形成更加统一的质量第一的责任共识,让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再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陆程赟.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体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9).

[2] 刘玉柏.浅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01).

篇9

1.目前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督所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体系有待健全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整体上都是属于宏观监督,例如对设计方案的监管、对施工技术的监督等方面,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当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在工程后期的验收以及结算等方面都属于微观监督的范围,而这些微观的范围往往难以界定,投资方与施工方都不能有效解决,政府的相关部门此时就扮演着调控的角色。但是,政府部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往往会过分地干预了建筑管理中质量监督的工作,压缩了投资方与施工方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工程质量监督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了,亟待健全。

1.2 建筑工程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不足

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在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市场也在发展壮大,然而,目前的建筑工程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了,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建筑工程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难以发挥实际的监督作用,不能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制度方面的有力保证。当建筑工程发生质量问题,造成纠纷的时候,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自身的限制,难以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为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1.3 投资方的监督方法失误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投资方的具体行为直接影响着监督工程的质量,一般而言,投资方作为建筑工程的出资人,在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当中,通常是处于总览全局的地位上,并不需要直接对施工单位下达指令。然而,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的投资方在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当中,都会利用自身主要出资人的身份,直接向施工单位下达指令,并且由于投资方对于施工技术等内容的不了解,下达的指令往往是跟实际的施工情况背道而驰的,投资方这种错误的做法,既浪费了自身的时间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2.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

2.1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监理部门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监理部门有效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主要依靠两点:第一点是健全的监督制度,第二点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首先,对现在职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行考核上岗制度,提高其专业水平,丰富其专业知识,培养其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事业的发展;其次,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从而吸引高水平的人才进入到本行业,例如工程质量监控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只用通过各方面的方法,多管齐下,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团队,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性能。

2.2 施工单位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的相关工作,例如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与时俱进,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改进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法,创新自身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模式,保证自身的专业性,面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做到有据可依,合理解决,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实行监督,而不是做好一个具体的施工环节而已,落实全员监督以及全程监督的监督原则。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与监理单位加强必要的联系与合作,以合作协商的方式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完善自身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2.3 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第一个方面是事前防范,第二个方面是事中纠正,第三个方面是事后处理,工作内容比较繁杂,工作量也非常大,并且仅仅依靠人力进行计算以及统计,精确度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也应该实现信息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笔者认为具体的操作有两个方法:(1)组织专业的技术人才,开发针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庞大性、复杂性以及精确性三个特点的计算机软件,主要以动态分析以及参数运算为主。(2)建立网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公布平台,将监督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例如相关的数据、图片,甚至是影像等内容放在网络平台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公平、公正以及公开性。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都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2.4 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一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质量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主要负责人的权责划分不明确,导致质量监督的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懒散,不利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中的主要负责人的权责划分明确,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要求其每天必须到岗,实行监督与管理;其次,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制度,这是核心的环节,实行专人专责的管理方法;最后,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层面的问题,即对主要的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制度,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在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人为的漏洞,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5 改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理念

理念的落后,表现在具体的工作行为上就是方法的错误、工作的松散、质量的低下等方面,因此,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现有的监督理念加以转变,与时俱进,满足时代与市场的客观要求。首先,对于投资方而言,不再对建筑工程的进行直接的干预,尤其是在涉及专业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以统筹兼顾的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实行整体的把控,具体的监督工作交由监理部门进行完成,恢复施工单位的主动权。其次,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市场主体、地域所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树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强烈意识,改变质量监督的整体思路,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方法,从思想上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相关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落到实处。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管理是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管理能否落实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能否达到预期的标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广受关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有着直接的关联,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从监督制度、监督方法、监督理念等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力度,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健康发展。

篇10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发,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引入监理机制,但是对于很多建筑工程而言,质量检测管理方面仍然缺少有力的制度和执行力,致使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频发。那么,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引起建筑工程质量迟迟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呢?这当中,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人为的原因。如何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水平?这是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业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论文从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造成质量监管力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质量监管措施,以期能够从制度层面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措施和质量检测管理水平,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现状分析

我国提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距今仅仅才走过了20多个年头,尽管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无论质量检测技术,还是质量检测设备,目前都无法满足市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的需求。纵观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质量检验检测理念落后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普遍采用国标,而我国质量标准相较于世界通用标准而言,尚有一段差距,这就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与世界上一流的建筑工程质量无法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我国质量检测人员普遍采用事后质量检测的方法,而国外建筑工程普遍采用事前质量监督、事中质量监管、事后质量检验的措施,这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在质量检测理念方面无法与国际接轨同步。

(2) 质量检验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起步较晚,相较于国外发展仍然比较比较落后。尽管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检测检验机构非常多,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保证质量检测检验的机制仍然不够健全,最重要的表现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质量检测主体责任人相对不够明确,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都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第二,质量检测主体责任人惩罚力度较小,我国目前对工程质量责任人的惩罚力度相较于国外非常小,也就是说惩罚成本太低,造成了实际上的工程质量的不够重视。

(3) 质量检验技术及设备落后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技术相对落后,同时所使用的质量检验检测设备也无法满足当前市场上的应用需求,很多装备仍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购买和使用的。面对现如今高质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很多检测设备在检测精度上都已无法保证,因此质量检测技术上的落后同样造成了质量监管不力的局面。

(4) 质量检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很多质量检验检测人员都不是科班出身,大多都是由现场的项目经理逐渐演变而来的,承担起项目质量检测的责任。实际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再加上很多质量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不佳,更容易造成质量监管上的漏洞。

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建议

3.1 质量检验不力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发、质量检测不力局面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长效有力的质量检测机制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面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都是因为缺乏长效有力的质量检测机制。很多建筑工程企业都有自己的质量监管团队或者部门,这种质量监管的实效无法得到保证;还有的建筑工程企业将质量监管外包给第三方监理企业,尽管由第三方实施质量监管与检测,但是即使出现质量问题,很多工程负责人都会通过公关手段解决第三方质量监理所提出的质量问题。这种缺乏质量检测机制下的建筑工程质量市场必然是质量问题频发。

(2) 缺乏质量监管惩罚责任机制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很多工程即使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在验收合格后出现质量问题,相关的人员问责力度也不大,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现阶段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主体责任不明确,主体含糊不清,导致了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很难界定责任主体;其次,即使责任主体明确,很多也只采用罚款了事,并无相应的行政处罚,这就导致了质量责任处罚代价过低,从而使得很多质量检测检验责任人思想上不够重视。随着近几年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处罚力度的加大,相信会逐步建立起质量监管惩罚责任机制。

(3) 缺乏专业人才的培养输送机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有着严重的缺口,导致目前现有的质量检验人员压力过多,很多技术人员都同时承担着若干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检测任务。造成目前质量检测专业人才的匮乏,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像国外那样的稳定的人才输送体制;第二,我国现有的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人才培养普遍依赖于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普通高校尚未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工程质量检验检测部门工作,进一步加剧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

3.2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的现状,结合上文对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的分析,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1) 构建严格的质量监管机制

结合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省市级质量检测检验机构,进一步细化质量检测检验职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没有漏洞,主体明确,责任明晰。只有构建严格的质量监管机制,才能够从根本确保质量检验检测的水平。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必须逐层上报,同时审查质量问题原因,双管齐下,确保将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2) 加大质量监管事故处罚力度

逐步建立建筑工程企业质量检测信用等级,按照质量检测结果及质量安全事故等级建立企业的信用等级,按照信用等级实施分级管理;同时,逐步加大对质量监管事故的处罚力度,依法追究主体刑事责任,提高对质量安全事故的管理成本,从而让广大建筑工程企业负责人主动认识到质量检验检测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进而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3)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检验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及质量监管人员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测与检验,从检测密度、检测深度、检测广度三个方面提升质量检测检验的实效性,深入开展质量检测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如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实施分类专项管理,确保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4)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输送体系

一方面,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内部质量检测检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可以通过老带新、一帮一等活动逐步培养自己的质量检测管理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等手段招揽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检验方面的人才培养机构、人才待遇、用人单位等方面都要加以倾斜,从而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以解决技术人才缺乏的局面。

4 结语

建筑工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件特殊的商品,那么商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商品的生命。因此,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只有自上而下将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与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很多建筑工程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尽管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质量监管水平和执行力度,但是并没有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质量监理人员。本论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崇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20-21.

[2] 刘艳艳.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研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9):39-40.

篇11

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中频繁出现豆腐渣工程,该类垃圾工程的出现主要是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由于现在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必须要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来提升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非常广,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也很多,如设计方面、材料方面、地质方面、管理制度等都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且工程每一个项目都处在不同的地点与环境。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不可控因素多,因此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五个层面,即人员素质方面、工程材料方面、机械设备方面、施工方法方面、环境条件方面。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对政府监督的分析

监督人员对自身的定位出现了误区,现有的监督人员只是做了对质量进行人为控制的相关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实对质量进行控制的结果,因此,现有监督人员的监督并没有达到监督的目的和效果,只是走了一个简单的过场。因此,监督人员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对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监督的最终目的和效果。

2.2从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方面分析

建设单位是对工程实行操作的主体单位,建设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程度:(1)施工单位没有得到工程建设的提前拨款服务,由于工程施工款项是一笔较大的款项,施工单位独自预先承担这笔费用是不合理也是非常困难的。(2)竣工验收控制不严,使不达标工程蒙混通过。(3)业主单位控制凌乱,设计要求不断更改,使施工单位重复返工。(4)盲目赶工期,致使有的工序缺少足够养护时间,出现质量隐患。(5)对施工中的材料、工序以及技术等监督不力,尤其是对隐蔽工程未跟踪检查到位。(6)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接受贿赂,导致施工过程中不敢管、不便管,出现较多质量问题,导致“腐败工程”的出现。(7)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核不严,致使资质低的施工单位进入建筑市场。建设监理体制方面的问题:(1)监理单位没有积极进取,改善自身的制度,完善管理方面的细节,工作没有积极性,监理人员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以及体现自身的价值。(2)监理团队里面的精英骨干人士大部分都并非从相关专业方面的人士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专业不相干,掌握的专业技能就达不到要求,因而,不能准确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3)监理机构是质量控中与建设单位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机构,然而他们的工作酬劳却与工作的重要程度不相匹配,过低的酬劳会导致该行业的从业人士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同样的原因,过低的收入导致该行业的高端监理人才的转业及流失,要解决人员配置的问题,必须要先确保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将监督行业的职能有效的进行发挥。

2.3施工企业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匮乏。①由于用于工程建设研究方面的资金长期受到限制,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技术停止不前的现象非常严重。②管理人员的配置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现有的制度方面,制度的落后与当下的工程管理不相符合,制约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进展,导致了高级管理人才的流失。③施工过程不严谨,没有相应的施工建设法律方面的相关意识,长期抱有只做表面工程的心理态度,不作工程项目长久受益于人民群众的考虑与打算,没有一次性将工程项目建设完善的意识。(2)建筑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来自民工,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意识,这一类人员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做出偷工减料的行为。民工文化程度低,对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没有较高的认知。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

(1)规范管控建材市场,对建材市场做生产及销售的整顿也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还要建立建筑材料检测制度。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评定,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运用到工程中。运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增强材料的检测步骤,要选择质量优良的厂家,确保质量优良的材料货源,给建筑工程质量做出基础保障。而材料的运送、仓库保管也是保证材料质量的相关因素。(2)要严格健全并落实相关的制度。从内部来看,工程部门要根据《建筑法》持续地制定有关的法规准则,并要严格依照制定的规范步步落实。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方式来监管,让工程管理依次按照规范进行。从外部来讲,政府应加大立法及执法的力度。①要增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监督,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更加的规范化。如可利用审核制度、资质评定对建筑工程做监管。②要制定和健全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法规制度,给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法规制度。(3)增强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质量管理观念,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关键在于管理人员。这要求我们一定要拥有一批具备专业的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团队。①要采用优质的施工团队,对现有的管理员工做培训,增强他们的管理能力,提升他们的质量管理观念。既包括对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同时也要包含对实践能力进行培训,以及对质量观念的培养。②要以一定的优惠政策收纳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管理人才,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保证。(4)要增强图纸的会审制度。建筑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增强对图纸的会审。从源头上制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可以说,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经过图纸会审可以找出错误的建筑行为。(5)要落实质量管理形式的现代化。管理形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的成功与否。①要对工程建设实施质量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②要利用现代科技增强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引进优良的科学技术,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速率。③要借鉴国外优良的管理经验。增强国内外的经验沟通,有利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世界接轨,从而使质量控制工作得到优化。

4结束语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要加强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的创新,将对促使建筑施工控制水平的提升、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的施工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强、且非常繁杂的系统工程,建筑企业必须对自身特点做认真分析,使自身优势能充分发挥利用。

作者:李兴碧 单位:梁平县园林绿化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刘丽华.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J].装饰装修天地,2015(12):53-53.

[2]刘阳.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J].价值工程,2014(8):11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