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8 10:02: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

国内关于近代民族企业史的研究,大多注重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学、行为学等多学科方法,比较客观地剖析近代民族企业的创办与发展历程,主要考察企业的资本、设施、人事制度、市场营销、利益所得与分配等经营史方面,而对企业制度建设关注不够,尤其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更少。外国学者在此方面研究虽取得不菲建树,但主要是探讨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促进企业发展,如何处理与当时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与外国企业争夺市场等问题,同样未能对企业制度及企业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经济史家对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强调不仅有成长,而且现代部门的成长尤其快速。那么一个落后的企业体制,又如何能带动现代部门的发展呢?这就促使企业史的研究者们对中国近代企业史进行重新审视。因此,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探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因,就成为经济史研究的前沿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研究虽有一些成果涌现,但只局限于某个企业,或整体的某个方面,尚无通关性的、系统研究的成果面世。

篇2

一、行业定义及特征

1.定义。政府对煤炭行业的定义是:“主要从事煤田地质勘测、基本建设、生产、设备制造、采购销售以及其他与煤炭相关的科研、教育、检测鉴定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2.特征。该行业的主要特征为:主要以一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重点建设大型煤炭基地,通过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建设煤炭过剩产能企业创业载体。

3.分类。按行业生命周期分类:它属于成熟阶段。按经济周期的反应分类:属于周期性特征较为强烈的行业。按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煤炭行业属于第二产业。

二、宏观分析

1.指标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显示,2015-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万亿元,增长6%,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但是煤炭行业的发展并不景气。以下是2010--2015年间,原煤的生产总量以及比上年增长的比率。

近年各项工业指标的下降,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基础能源,受到的冲击十分明显,煤炭消费占能源总消费的比重下降到了64%左右。由此可见,GDP增长是支撑煤炭需求量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

(2)就业率。由于化解产能过剩将会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据中国财经报报道指出,对兼并重组后新企业吸纳分流人员达到30%以上的,以及其他企业吸收化解产能企业分流失业人员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

(3)煤炭消费量。2015-2016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2015年1-5月据统计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分别为1.51亿吨、0.55亿吨、0.49亿吨、0.22亿吨,同比增幅分别为-2.9%、-2.7%、-9.8%、8.2%,全国累计商品煤消费量15.58亿吨。

(4)煤炭库存量。截至2015年7月,煤炭企业库存量为1.07吨,同比增加534万吨,增长5.25%,比年初增加2043万吨,全国主要煤炭发运港口的煤炭库存量为3735万吨,同比减少692万吨,下降15.6%。

2.趋势分析。

(1)煤炭行业领先指标。火电增速是动力煤价格变化的领先指标,领先时滞也在1-2个月之间,

(2)煤炭行业同步指标。例如在指标分析中提到的GDP、煤炭消费量和基础建设投资增速等等。

(3)煤炭行业滞后指标。包括煤炭板块指数以及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煤炭板块指数在2016年5月下跌10.7%,而2011到2014年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26%快速回落至-10%。2015年1月至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6.5%,创历史新低。

(4)经济周期性特征。宏观经济景气是支撑煤炭行业高景气的基础,煤炭消费受宏观经济调整的影响较大。

3.政策分析。

(1)货币政策。由于国际油价及大宗商品下降及总需求继续回落使得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月有陷入通缩的风险,但上半年经济下调也意味着政策继续宽松将显得非常有必要。货币政策的宽松会继续刺激需求的恢复。

(2)财政政策。由于煤炭是典型的下游需求推动能源行业,因此在铁路大力建设,以及随着铁路的大力建设,对煤炭下游行业钢铁、水泥行业的发展将有着直接的刺激作用,将在总体上增加对煤炭的需求与消费。因此,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煤炭的需求与有效供给两方面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为了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女政策,拟对煤矿收取“资源占用费”,遏制煤矿“透支”,这将其也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公司分析。

1.企业简介: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SH:601001)是传统能源行业,在早期的煤炭生产和技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如今其整体盈利水平每况愈下,前景堪忧,亟待寻找突破口走出行业困境。

2. PEST分析

(1)政策环境。我国能源改革将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将进行去产能,兼并重组,有待建立优质大型煤炭集团,电力行业仍将成为用电大户,政府采取措施安置退休人员并推动技术变革。

(2)经济环境。受清洁能源等替代品的威胁,同煤集团近年的盈利水平较差,而且整体经济环境并不景气。

(3)社会环境。效益不稳定导致的员工收入水平较低,对于一些被迫停产的行业,如何安置失业矿工也是一大难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4)技术环境。煤矿瓦斯治理有较为明显的改进,通风区采用进口设备,加强监控,但是对煤质的改进仍需提高

3.SWOT分析

(1)优势。同煤集团采煤历史悠久,所以在人才队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体系,而且煤储较多。

(2)劣势。融资渠道不畅,缺乏高新技术人才,集团税负也较为严重,而且物流环节在近几年表现出一定的问题。

(3)机遇。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同煤集团成功兼并重组等多家小煤矿,

篇3

心理实证是李著走向批评自觉的突破口。传统的心理分析都偏重主观阐释而弱视客观阐释和事实取证,较一般评论者单向度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而言,著者与作家对作品和自己本身直接、正面而交互的探讨,使评论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主观臆断、过度阐释、浮于表层等误区,而更深层次地对作家创作心理机制进行分析,则使评论的客观依据更加真实、准确、充分。如对《灵与肉》《四十三次快车》《绿化树》等作品的研究中,著者就发现作家小说的精神特质和艺术传达形式反映出来的作家小说观念的矛盾性,而深入到作家心理上存在的人格分裂现象层面,就需要有客观的分析依据。在著者直面作家本人,并与其共同进行心理剖析和作品探讨的过程中,著者既是在向作家本人进一步取证,以确证对作家、作品的评论着点的实信度,同时,也是在持续发掘评论的盲点和作品中潜隐的看点,并逐步深进作家、作品的精神世界,以确保评论的开阔、深刻和透彻。因此,李著对作家张贤亮的创作程式、创作个性、艺术神韵的变化有着更为精准、中肯的拿捏,也更充分、敏锐地捕捉到了在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之间作家矛盾交织的精神世界。在对作品采取形证、对作家进行心证之外,李著还突出对作家创作个性与审美意蕴的归纳,因之,对作家、作品的深层心理结构分析便具有了历史观察和宏观分析的鲜明特征,自然,著者对作家精神的科学超越与创作的艺术超越也便有了敏锐的觉察和准确的判断。

篇4

开展财政支出效益评价,能够强化财政支出管理职能。通过科学的指标和方法,对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状况进行追踪考评,有利于促进财政支出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益化,进一步转变和强化财政支出管理职能。

开展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有利于改进财政支出监督方式。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管理要求对财政支出实行的约束与激励,对财政投入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的衡量与比较,以综合判断财政支出管理水平、风险程度和实际产生的效益,能够强化财政支出监督手段,引导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行为。

开展财政支出效益评价,能够提高财政支出决策水平。通过分析评价财政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评价财政支出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客观反映财政支出政策的先进性与有效性,不断总结财政支出管理经验,为提高财政投资决策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必须以公共财政职能为基点,把握评价考核的对象,确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原则

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必须遵循财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和特色;2、可操作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财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并设计相应的考核体系;3、针对性和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体系的设置必须具有针对性,但又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指标的衔接问题;4、效率和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鼓励和保护竞争,又要兼顾公平,防止两极分化;5、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准确地反映财政资金使用的各种实际情况。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即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对于成本和收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无能为力,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

2、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

3、综合指数法,即在多种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该方法目前被我国多个部门采用,评价的准确度较高、较全面,但在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及权数计算方面较复杂,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4、公众评判法,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选择有关专家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判其效益,适合于对公共管理部门和财政投资兴建的公共设施进行评价,具有民主性、公开性的特点。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宏观效益的综合指标

宏观效益主要评价一级政府财政支出对推动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发挥的效果和程度。可以用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长率,包括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及增长率,用来评价经济实力及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增长率及人均国民收入,用来评价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程度。(3)财政收入及增长率,用来反映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率如略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率说明财政支出有利于提高社会总效益。另外,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的增长,有助于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4)人均消费水平及增长率,用来反映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增长率对提高消费水平推进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二)微观效益的分类指标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必须依据财政支出的不同性质、在不同领域的存在形态,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系列相关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各项财政支出效益的高低。

1、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益评价

财政基建投资效益主要是指财政基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取得的有用成果之比,它反映财政基建投资领域全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包括直接效益和最终效益。

(1)财政基建投资的直接效益——财政基建投资与新增固定资产的关系

财政基建投资直接效益= 新增固定资产/

财政基建投资

财政基建投资直接效益高,表示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一定的投资增加较多的固定资产,或增加一定的固定资产耗费较少的投资。

(2)财政基建投资的最终效益——财政基建投资与新增GDP的关系

财政基建投资的最终效益= 新增GDP/

财政基建投资

运用上述公式时,应该确定新增固定资产或新增国民收入中属于由财政投资所引起的部分。这样计算的结果更能准确、客观评价财政基建投资的效益高低。

2、科学研究费支出的效益评价

科学研究费的支出效益,就是如何用最少的费用支出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的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科学研究费支出所产生的科技进步来进行。即:

科学研究费支出效益= 科技成果/

科学研究费支出总额

其中,科技成果包括每万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社会劳动生产贡献率、年授予重大科技成果、新设的重点实验室等。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当该项科技成果在凡是能够应用它的一切范围都得到应用,它的价值量充分发挥出来时,所节约的社会劳动总量或创造的超额收益总额就是该项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益。

3、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评价

教育成果就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知识的人才,直接表现为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数量。因此,评价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可以将支出量与合格毕业生数量进行比较。即:

教育支出效益= 教育成果(年合格毕业生数)/

教育经费支出量(教育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总量)

4、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效益评价

评价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效益,可以运用行政管理费的收益弹性系数,它说明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相对变化与其收益相对变化的影响作用关系。即:

行政管理费支出效益= 行政管理费所得收益增长率/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率

该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行政管理费每增长1%,所取得的收益增长超过了1%,效益较好;弹性系数界于0到1之间,说明行政管理费支出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弹性系数小于0,则说明行政管理费增长不仅不能带来产出的增长,相反还阻碍产出,效益较差。

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行政管理费与财政支出或GDP的比例、行政人员与行政管理费比例以及其他相关物量因素所组成的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价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效益。

5、国防费支出的效益评价

国防费支出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而用于与军事有关的一切耗费,包括军需品生产的耗费和军队活动的耗费,也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合理有效地运用政府所提供的国防财力。军力的增强和国家安全度的提高即是国防支出的效益。但应明确的是,评价国防费支出效益,不能单纯用经济观点来考察,节约费用并不等于军费支出效益好。只有在能够保卫国家安全前提下的节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约。

(三)对财政支出项目内容的评价指标

目前我国的评价指标方法体系主要集中在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上,而从国外的评价工作实践来看,对某项目的评价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所反映:1、过程评价,即评价项目决策的合理性,以及立项评估时所预测的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市场竞争力等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并对施工效率、工程质量、投资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价。2、经济效益评价,即进行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测算主要评价指标,如成本净现值、投资利润率等主要财务指标,以及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宏观分析指标。清偿能力分析要计算项目的资产负债率。3、影响评价,即评价项目的运营对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项目周边自然环境,以及对就业和脱贫等社会环境的影响等。4、持续性评价,即评价项目完成后,项目所规定的目标是否可以继续,项目是否可以持续发挥作用等。

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设置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因此,开展财政支出评价工作,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探索解决。

篇5

一、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与认识上的偏差

(一)统计工作是数字的罗列

人们普遍认为,统计工作只要简单地理解统计报表中的一些标、口径、概念就可以了;数据的整理过程就是将收集的报表数据叠加;数据审核就是对表内的平衡关系进行审核,做到上下、左右平衡。因此,从收集、整理、审核、汇总报表工作,只要加减就足够了,连乘除开方都用不上。到了统计分析阶段,就是百分比的传统统计分析,根本难以发挥统计数据的预测功能。这些对统计工作的模糊认识,忽视了统计可以从微观、宏观方面指导路政管理工作。

(二)统计工作的人为误差

统计部门运用特有的指标及指标体系,通过对系列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反映路政管理工作的状况。统计员在填制报表时,由于种种误差造成统计数据失真,最常见的统计误差有两类:

1、整理误差。就是指数据的录入、汇总和制表输出中的差错。路政业务部门每天产生大量的规费征收、罚没票据,财务、征管、路产路权维护、等数据,统计员的马虎、粗心都会造成数据不实。路政部门垂直管理的弊端,基层业务部门相互交流统计数据渠道不畅,主管部门垄断了统计信息的使用权,瞒报、错报、虚报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统计资料共享机制不健全。

2、领导干预误差。数字是统计的“灵魂”,对于领导的政绩最具说服力。领导用行政手段干预汇总数据的现象,就是统计工作中常见的“官出数字”、“数字官出”。某些统计员法制观念弱,为了迎合领导的政绩,将有利于仕途发展的统计数字上报,这些都是造成“领导干预误差”的因素。

二、严密的统计结果是科学分析的基础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统计理论基础上的统计分析是统计特有的专业性、科学性决定的,只有做好统计分析才能提高统计工作的地位。改变“报表型”的统计管理模式,让统计工作在路政管理的整个过程发挥监督职能。领导对数据质量的实效性越来越高,统计员应利用多年积累的统计数据,利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原理为领导预测公路规费征收、超限超载运输控制率等,提供决策方案。将日常的统计报表上升为数理统计分析,预测趋势、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使统计分析在管理中起到应有的前瞻功能。

三、统计信息化建设的两点设想

(一)统计档案信息化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历史原始记录,是衡量行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统计电子台帐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推动了统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步伐,建立健全一整套统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细化档案的分类、组卷、编目、排序、移交等操作规程,并对纸介质、磁盘、光盘、存储芯片等存储的统计数据进行安全、有效的保管,使统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管理模式信息化

现代化的统计信息管理模式首先制定宏观分析计划,通过基层收集信息,中层汇总信息,高层分析信息,形成统计组织网络。它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报送方式的变化:基层采集的数据信息以网络传输;二是报表载体的变化:改变纸介纸传递速度慢、信息横、纵向交流滞缓,信息难以共享的弊端,建立信息数据库中心,完善数据与互联网络的标准接口技术,实现业务数据实时交换与共享;三是计算方式的转变:计算机信息化统计软件,使统计人员在下载、采集、整理、转换数据、分析建模、形成统计报告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交通路政统计工作全过程,加快行政管理科学化的步伐,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四、建设一支讲科学、懂业务的统计队伍

(一)提高路政部门统计人员的素质

统计人员是提供统计信息最基础和最原始数据的源泉,定期进行统计岗位技能培训、业务培训,从根本上解决统计工作中频发的问题。精通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手段处理传递信息,加快路政统计工作信息化的步伐,是我们每一位统计人努力的方向。

(二)领导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由于基层一些领导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导致统计报表不认真、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单靠行政命令很难取得准确的统计数据。领导应高度尊重统计事业,认识统计事业,关心统计事业。

(三)加强法治建设,强化统计执法

篇6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51-0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地理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是以地理学为知识载体,培养受教育者应具备的基本地理素养、地理技能和地理情感。因此,地理教育既要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属性,又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均衡性。基于此,笔者从地理学科属性、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和高考地理考试大纲三个方面理解高中地理学科教育。

篇7

人力资源管理,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人才的管理。可是,不同的人才管理理念会带来不一样的人才管理成效。对人才的管理,可以分为对人的管理与对才的管理。而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应当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从人的角度出发来实现对人才的管理。因为只有抓住了每一个人,使之可以全身心地奉献与服务于企业,才能算是实现了对人才的管理。所以说,“人”应当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的重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涉及的人有学生与教师两类,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二者的主要地位,以新的管理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二)教学活动中主体双层分析

在我国最新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规定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想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就要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进行全面与综合的分析,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每一个学生因其自身条件不同,学习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从微观与宏观这两个对立的层次来对学生进行分析。

1.学习主体的微观分析

学生个人进行学习的内因与外因是进行学习主体微观分析的两个重点。其内因所指主要是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与在学习活动中的效率有一定影响的内在条件,比如说学习的能力与动力等。其中,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动机的科学程度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推动性力量,并且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而所谓的学习能力指的就是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性条件。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量越多,进行的实践活动越多,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就会越强,学习能力也会更高。而学生进行学习的外因,主要包括学生的性别与年龄、家庭背景与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一定的间接性影响。

2.学习主体的宏观分析

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会受到主体所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国家的相关政策、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这些都会对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使学习主体的学习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硬件设施得到更新。这时,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就会得到提高,反之亦然。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点

为了能够提高在校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其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服务社会,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视,要以学生为主,利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论,更好地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活动。

(一)积极利用认知型教学模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当中,认知型教学模式主要用来进行“三基”知识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降低其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记忆。认知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专业自信,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学习活动。在认知型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信心专注于教育,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动力与教师形成互动,使教学目标能更好地实现。

(二)为学生安排实践任务

正如上文所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有双重要求。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专题,安排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必要的时候让学生单独完成这样的实践活动。这样组织与安排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与提高。其次,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专题的报告,使其具备合作精神。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活动安排时,要明确对学生提出合作要求,在进行集体调查之后,要对此专题进行讨论,将讨论内容记录在案。在完成报告之后,小组要以其独特的形式为大家作展示,展示以1~2人为代表为佳,并规定展示的时间。

(三)重视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引用

学习的过程是在已学知识或者正在学习的知识当中,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这也正是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每一位进行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学习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化其学习成果,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最为合理与有用的。比如,各院校可以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提出实践报告要求,使其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自己的心得。这就是最简单的发现学习的过程。实践过程中进行发现学习,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建立起终身学习、随时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完成自我提高。

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要想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就要对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下面,笔者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提出以下几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上文提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的传授,更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各大院校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更多地与社会进行接触。比如,教师可以在假期为学生安排社会调查任务,对现代企业与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的现状,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学校可以与各企业进行合作,安排学生到指定的企业进行实习,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

(二)平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不仅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还会涉及其他专业的各类知识。因此,学校应当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其他各相关学科的学习强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人才的招聘,这就要求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人类的心理以及组织行为学要有一定的了解。各院校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这些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将实验引入到课堂当中

所谓的实验,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加以运用,完成各类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学校可以引进相关的服务与教学性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实地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的各项专业业务,使其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之下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是对自己的考验,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的人力资源业务模拟,将人才的录用、薪酬的管理等步骤安排在内,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现场。

篇8

已有不少的研究者对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做了相关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往往将对培训需求的认识局限于主观层面上――将教师对于培训的主观愿望等同于一次培训或者所有培训的需求,对于教师培训需求的这种界定,势必会影响到教师培训效果的达成。

二、组织-任务-人员经典模式

赵德成和梁永正在他们的《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一书中对于组织-任务-人员经典培训需求分析模式做出了比较详尽的阐释,并将这种模式引入到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实践当中。

组织-任务-人员经典培训需求分析模式包括三个层面的需求分析:组织-任务-人员。组织分析通过对组织发展战略、资源与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确定是否需要采用培训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任务分析侧重于描述某一工作岗位的性质,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及任职条件,以明确培训的内容;人员分析从员工的实际状况出发,考察员工的知识结构、技能、能力、态度以及工作绩效,以确定在组织中哪些员工应该接受培训以及接受何种培训。这种分析模式整合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可以有效识别组织及员工的培训需求,发现一个组织在特定发展战略条件下是否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对哪些员工进行培训以及进行怎样的培训,将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整合起来,可以使培训方案更加完善,更能取得预期实效。

三、基于组织-任务-人员经典模式的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本文采用组织-任务-人员经典分析模式,提出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框架和思路,以强调教师培训项目中宏观与微观层面需求的结合,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组织分析层次

以下从国家组织和幼儿园学校组织这两个方面来对幼儿教师培训需求进行组织层次的分析。

1.国家层面的组织分析。

(1)现阶段我国幼儿师资水平分析。

在对国家层面进行组织分析时,分析者应该对现阶段我国幼儿教师整体师资水平进行分析,这是国家层面进行幼儿师资培训定位的起点与基础。

(2)现阶段我国幼儿教师培训的发展战略分析。

分析国家对于幼儿教师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要求也是重要的一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阶段我国幼儿教师培训的类型、数量、内容及所需要的资源。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地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幼儿教师培训的战略目标――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3)现阶段我国幼儿教师培训资源分析。

同时,政府层面提供的资源和支持程度也是分析者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可利用的资源数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数量与质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培训者需要对各种培训需求进行排序,有限满足重要迫切的培训需求,使培训效益最大化。

2.幼儿园层面的组织分析。

对幼儿园进行学校层面的组织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幼儿园的环境特征、幼儿园培训资源以及幼儿园培训氛围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幼儿园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以确定教师培训中的用力方向。

(1)幼儿园发展目标分析。

明确幼儿园发展目标对于幼儿教师培训的规划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所幼儿园的教师便是这所幼儿园的灵魂,因此,教师的成长是与幼儿园的发展相互依存的,培训者必须在明确幼儿园园所发展的基础上去规划和设计教师培训的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教师的成长和园所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

(2)幼儿园环境特征分析。

幼儿园这一组织是存在于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的,外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幼儿园组织变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将幼儿园作为组织层面对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组织层次进行分析时,必须考虑到幼儿园所处的外界环境这一因素。

(3)幼儿园培训资源分析。

幼儿园培训资源主要是包括培训经费、培训时间、培训人力资源以及培训设施设备等。首先,培训经费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园内能够参加培训的教师的人数、频次以及参加培训的质量;其次,幼儿园人力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内教师参加培训的人数以及频次。如果园内教师资源短缺,教师供给明显不足,那么能够在任课期间参加教师培训的教师人数以及频次就会大大降低。

(4)幼儿园培训氛围分析。

培训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培训工作的质量。在幼儿园组织内,园长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训的实效,园长对于培训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因此,如果园长对培训抱有积极的态度,那么教师个体培训需求就更容易与幼儿园组织需求变得一致起来。

(二)任务分析层次

任务分析指的是一种系统地搜集职务或职务系列的相关资料,以决定员工需要什么培训来提高职务效率的方法。

在对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做任务层次的分析时,应该从幼儿教师职业特征入手,考察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在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专业意识等方面的要求。如在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培训项目做任务层次的需求分析时,培训者应该准确分析一名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课程”领域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具体的要求,如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了解程度,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乃至评价的能力等等。

(三)人员分析层次

人员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教师个人的培训需求。为了准确地识别教师个人的培训需求,需要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因此,培训者在对幼儿教师个体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时应该将个体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结合起来。

1.个体绩效评估。

对幼儿教师的绩效进行考核,找出当前表现与绩效标准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师培训需求的产生点,确定谁需要和应该接受培训及培训的内容。除此之外,培训者还需要分析教师绩效差距产生的原因,因为实际上有些差距产生的原因并不是知识、技能或能力的欠缺,是培训所不能解决的。

2.教师自我报告。

虽然完全地将教师的自我报告等同于培训需求失之主观,但对于一个完整人员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来说,教师的自我报告却是必不可少的。在找到个体客观需求的基础上,寻求个体主观层面的、个性化的需求是丰富和深化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培训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跟踪观察、参与幼儿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式去调查和了解幼儿教师对于培训的主观需求,主要包括对于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经费、培训者等方面的需求。

值此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时机,幼儿师资的培训者需要从组织、任务和人员等多个层面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将组织与个体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培训效果评估奠定好基础,促进组织的发展,迎接在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瑾.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及培训成效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2]赵德成,梁永正.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余新.学校组织发展: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基点.中小学管理,2012(3)

[4]诺伊著,徐芳译.雇员培训与开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陈知君.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需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深度辅导”是指辅导员基于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依据学生成长需求和个性特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针对性、规范化、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生涯等全方位的深层次辅导。辅导员是高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实践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焦点,也成为推动我国学生事务管理实践改革的目标。本文以实现辅导员和学生幸福双赢为基点,以深度辅导工作的系统过程为视角,提出了基于幸福感的深度辅导理论评估模型、基于幸福感的深度辅导技术模型、基于幸福感的深度辅导效能成长模型。

1 基于幸福感的深度辅导理论评估模型

系统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等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和根本属性,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以特定结构联结成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强调协同要素关系,优化系统功能。这里在对辅导员深度辅导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变量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VTP(value-theroy-practice)系统分析框架,即由深度辅导模式的核心价值维、理论基础维、现实依据维组成的三维分析模型作为深度辅导的理论逻辑框架起点。具体而言就是辅导员和学生的共同幸福是深度辅导的核心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理念、核心价值观是理论基础,大学生幸福感发展水平和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是实践依据,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合,决定了深度辅导的最终效益。

2 基于幸福感的深度辅导技术模型

2.1幸福潜能――积极心理品质深度辅导术

积极心理品质深度辅导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核心价值观为辅导理念,聚焦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情操的培养,通过个性化的辅导,激发学生内在积极的潜能,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当学生身上出现问题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心理的积极潜能克服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深度辅导术要求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专业知识,同时善于运用积极的暗示和成长启发等谈话技巧,采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谈话方式;要注意增加积极体验,养成学生积极的认知体系,减少消极体验;开展自信心教育,培养学生的希望体验,感知付出的幸福感。

2.2幸福蓝图――战略生涯深度辅导术

战略管理视角下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核心能力辅导,首先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辅导,促使大学生树立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其次,开展自我探索辅导,促使大学生了解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再次,开展职业环境认知辅导,促使大学生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所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所在;最后,引导学生设定职业目标,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方向,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明确职业目标所要求的素质及技能,能够持之以恒,并不断根据目标调整自我。

战略生涯深度辅导术中最后的步骤是信息的效能反馈。效能反馈是指沟通双方期望得到一种信息的有效回流。由于现实社会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大学生与原来制订的职业生涯目标有所偏差,要求帮助学生,不断地反省并对规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作出修正或调整。辅导员在这个过程要起到一个有效地助推的作用。

2.3幸福动力――积极学习体验深度辅导术

积极学习体验深度辅导术,是指辅导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平台与资源,使学生在积极目标诉求的激励下积极自主地完成学业,主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目标诉求而进行自身变革,经过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实现兴趣驱动与外部需求相契合的自我超越,并在过程中体验积极的幸福感。而在此过程中,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深度潜能,形成一种良性的成长互动系统。

首先,辅导员通过“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或者学生团体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才路径,在宏观分析社会环境的发展变量和科学判断未来趋势的基础上,立足于中观的学校学业特征,从宏观社会到中观学校再到微观个体,全面提升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其次,辅导员应积极推动学生学业兴趣成长团队的深度辅导形式,聚焦学习团队中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学习乐趣和激情的分享。再次,辅导员应深入创新探索学生学习发展体验的平台,注重平台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加强对于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分类辅导体系。最后,辅导员应当构建深度辅导工作评估和激励机制,实行学业警示劝告制度,加强榜样教育和朋辈帮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

3 基于幸福感的深度辅导效能成长模型

3.1发展幸福的“深度辅导师生关系模型”

“主体间性”是针对传统“主体性”概念相对不足提出的。“主体间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意味着群体性、社会性、互为性、共在性、共同性等,强调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这也正是高校辅导员在深度辅导工作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师生及各个方面关系时所需要的。

幸福的“深度辅导师生关系模式”由三个层次组成,即对话型到理解型师再到互动型师生关系。首先,在深度辅导过程中,通过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开放的、相互尊重的对话交流,建立一种有好地沟通模式;其次,理解型师生关系是在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情和接纳;最后,互动型师生关系是指在对话和理解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上,师生双方构建的信任导向的关系模式。高校辅导员需要协调好自己扮演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朋友这三种角色,形成良好的角色认知,恰当进行角色转换,与学生进行深层互动,增强角色理解,平衡各种场合扮演的不同角色的关系,避免角色冲突,构筑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深度辅导过程中,注重情感、认知和行为的交往与交流,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和谐、幸福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而促使富有个人魅力的辅导技术风格的形成,实现师生双赢,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3.2实现辅导员与学生幸福双赢的效能成长模型

篇10

一、古代先哲的制度思想萌芽

“制度”在中文中的基本内涵为:以法令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规则和以财产权让渡为内容的规定(张宇燕,1992)。如《礼记·礼运》日:“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至于制度的起源,孔子认为是上天授权圣王设立:“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苟子则从“礼”的角度,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论述人对自身利益的追逐导致冲突和产权规则的形成:“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工,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是礼之所起也。”他也视制度为“先王”所定,与孔子一样,认识到制度产生于人的行为,为人而设。在制度结构中,古人以“礼”作为纲纪和核心,而以“法”和“德”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强力手段和道义手段,这一方面尤以苟子为代表。显然,这是把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结合起来考察制度的功能。制度思想的另一源泉是古希腊思想家。他们主要关心经济和组织的效率,色诺芬、柏拉图对组织、专业化与分工的论述,可以说是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古罗马学者则把制度的视角集中到法律方面,其财产法和合同法后来成了西方世界民法体系的思想源泉,而现代公司制度则可以追溯到罗马法。

古代思想中的制度分析,一般是融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思想,并且服务于其他理论分析;也就是说,制度分析并不占居主导地位。他们的分析大体上是一种经验与归纳式的,从整体出发,不太注重逻辑演绎。他们对制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有深刻了解,但未能提出关于制度的系统理论。

二、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制度

思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先对组织生产的规则——分工作了系统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制度对财富生产的影响,同时从经济史的角度分析了某些制度的演化。在斯密的体系中,生产以分工为特征,分工起源于人类相互交换的倾向。分工与专业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且分工的演化会受市场制度的制约(或称“斯密定理”)。但这一思想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扬格深化和发展了斯密的思想(AllynYoung,1928)。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上,如杨一博兰德模型("fangandBorland,1991)和贝克尔一墨非模型(BeekerandMuyphy,1992)。这些理论重新发挥了斯密的分工制度思想,将人们对经济增长源泉的注意力再度引向制度,从而克服了主流经济学的某些缺陷。

在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体系中,既有对以“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为标志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分析,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古典经济学的一条副线(周小亮,1999);同时又有对社会法律制度的分析,后者实际上论证了前者的制度环境。在《国富论》中斯密试图证明一套特定的规则如何比另一套规则更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这属于比较制度分析。他所推崇的制度结构,是个人对经济资财拥有排他性私人权利的结构(埃格特森,1996)。这论证了一种贯穿整个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而斯密从“经济人”的自利和无意识增进社会利益来论述这一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这种分析方法为后人所遵循并成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出发点。

在斯密的制度分析中,市场制度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它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自利之人实现自身需要并通过“是非的意识”促使整个社会不断地道德进步。

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人性假设——经济人看,制度背景寓于其中。斯密并未提出“经济人”这一概念,但他确实分析了其基本含义。然而,他分析的行为者,一方面是超历史的自利的个体,另一方面又具有资本家、工人、地主的阶级差异,是处于特定经济制度之下的实实在在的个体。这同后来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应该是有本质的差别的。斯密还分析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制度演化。这既可以看作制度演进理论的先驱,又可以看作新经济史理论的发端。在《国富论》上卷的第三编“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中,分析了城市与商业文明的起源,也就是欧洲由中世纪的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工商社会的演化。

三、斯密继承者的两个发展方向

斯密之后,因为对价值创造及源泉的不同看法,经济学主要分成两大流派: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和否定劳动价值论而寻求斯密其他价值源泉解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二者之间除了价值论上的分歧外,在经济分析方法上也有极大的区别,表现为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制度分析与非制度分析的分流。

西方主流经济学视制度为既定的外生变量,或假定制度不影响经济绩效,研究“黑板经济学”(科斯,1994),致力于模型化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局限于分析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完全竞争市场和设计一套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竞争规则。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虽然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但它所面对的一直是一个无“磨擦力”从而是非现实的世界。不过,认为主流经济学完全不注意制度分析并不十分公平。在它的体系中,有对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计划与市场效率的比较分析,这相当于制度分析(青木昌彦等,1999)。但它的制度分析也仅仅到这一层次;它承认政治、法律、货币和其他制度的存在,但对它们的分析过于肤浅。

马克思继承了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思想,并充分注意到李嘉图思想中的利益冲突,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作了深人彻底的剖析。制度被视为一系列总括多方面的规则,其核心是所有制,并分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要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必须采用抽象的历史的方法,结合利益冲突、文化习惯来考察资本主义制度。由此,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基本演变规律。由于方法论的整体主义,马克思分析的是宏观上的整体制度,而且是作为制度特殊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它确实从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成功的研究,而且在理论基础、关注对象和价值判断上皆不同于其他制度分析,最终成为经济学分析中争议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朵奇葩。

四、当代西方向主流挑战的两个异端:新老制度主义

当代制度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新老制度主义者的对立,尽管这种对立已引起了有关学者的不安和力图协调它们(参考卢瑟福的一系列著作);学者们目前的研究尚在对比二者异同阶段。另一个问题有人也提出来了,即国内的研究对老制度主义重视不够,而且有所误解(张林,2001)。

(一)老制度主义

老制度主义传统可以追溯到以凡勃伦、康芒斯、米切尔为代表的美国制度主义。新近的发展既来自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等的新制度学派,又同费斯特、格罗锡、图尔等的主张一致。它有两大研究纲领:一是凡勃伦一阿里斯纲领,强调商业或金钱经济与实业经济的基本二分法(卢瑟福,1999),更一般地表达成思想和行为的制度方式与技术方式二分法或礼仪方式与工具方式二分法(瓦勒.1982;芒克斯,1988);二是康芒斯一塞缪尔斯一施密德纲领,它关注法律、产权和组织,它们的演变及其对法律和经济权力、经济交易和收人分配的影响(卢瑟福,1999)。后一研究纲领更接近于新制度主义。

对于老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被明确地集中到制度上,相应地采用制度、结构和演进的整体分析方法,并结合哲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老制度主义对经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不懈的追求与坚持,影响了西方经济理论甚至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相比于主流经济学的数学化模型,确实是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强大的挑战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一般认为发轫于科斯对企业性质所作的开拓性研究,主要代表为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布坎南等,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法经济学和新经济史学等。按其内核整理,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契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二是交易费用经济学,三是制度演化理论

从基本方法上,可分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向主流经济学靠拢,包括契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它们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当作稀缺资源的制度,因而不过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斯,1994),方法论方面并无任何创新,只是扩展了传统经济学的适用范围,这又依赖于对其基本假设的批判与修正:在现实经济世界中充满了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是不完全的,人是有限理性和无知的;这就需要制度来规范、引导人的行为并协助人实现其利益目标。这是一个正交易成本的经济,由此引人交易成本分析方式,使制度研究能够在经验实证层面进行,因而能接近科学地研究问题(周业安,2001)。由于这一方向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最大化公理和边际分析的运用,它已同主流经济学有效融合而成为新古典框架内的制度选择模型。

二是向社会学、管理学靠拢,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制度演化理论。在交易费用对经济的解释中,尽管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一些根本问题也随着研究的深人而凸显出来,主要是在于交易费用概念本身的界定和无节制的使用上。这使它已经得到了罪有应得的坏名声(费雪,1977)。积极的态度不是抛弃而是发展它。在威廉姆森的一系列研究中,机会主义倾向和契约人的概念更进一步受到强调,而理性与非理性、正式规则与传统习惯等得到调和。由于正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相对静态性,迪屈奇试图把它动态化,充分重视了权力和组织演进的动态特征(迪屈奇,1999)。也是由于传统制度分析的静态缺陷,更多学者强调对制度演化进行动态分析,以超越新古典的制度框架和交易成本理论,例如过渡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所作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博弈论方法已在制度的动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分析制度演进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五、结语:对制度分析方法的反思

制度分析的总体特征是把制度作为考察对象,但在具体考察方式及结论上又各具特色,由此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整体还是个体、宏观还是微观研究制度,都暴露出各自的缺陷。

一方面,继承正统分析方法的流派以理性人假定为出发点,采用最大化框架和边际方法分析最优制度选择,实际上是从人类个体行为出发来解释和说明制度问题;然而制度如果被当作一系列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那么它只能是集体选择的结果,从而被深深地打上集体的烙印,单纯考虑个体是无法认识到制度的本质的。另一方面,如果从整体结构的思路去研究制度,由于制度形成的逻辑起点在于个体,如何从个体过渡到整体就成为一个问题,换言之,就是制度宏观分析缺乏一个微观基础。

通常,老制度主义者自称是方法论的整体主义者,新制度经济学则被限定在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上。根据卢瑟福(1999)的归纳,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是指:①社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②社会整体制约其部分的行为与功能;③个人行为只能由整体来解释。方法论个体主义则指:①目标和利益源于个人;②社会制度的变迁形成于个体行为;③一切制度只能通过个人行为加以合理解释。

篇11

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性能与质量也不断提高。电气设备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其地位也在逐渐提高,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尽管电气设备性能与质量不断提高,但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对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工作一丝一毫也不能放松。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搞好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供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一个企业如果想在不断加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出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紧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想使得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就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维修。

1 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最为主要

目前的设备检修体制,主要采用计划检修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适应电力部门向市场化现代企业模式的转变,消化和移植一种新的检修策略,即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所谓状态检修就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而执行检修一种检修方式。

检修体制的演变。检修体制的演变经过了2个阶段:事后检修和预防性检修。事后检修也称故障检修,是最早的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依据,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行的时候才进行检修。采用这种检修方式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检修费用,不仅检修不足而且会严重的威胁到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到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开始推行预防性检修。预防性检修经过多年的发展,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而出现了定期检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状态检修、故障查找、使用至损害再修等7种检修方式;其中以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这两种检修方式最为主要。

2 定期检修与状态检修的利与弊

定期检修也称计划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内容与周期。我国电力工业的定期检修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入。直到80年代定期检修仍是主流的检修制度。定期检修主要是根据设备的运行周期,编制设备的大修与小修计划,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到期必修,修必修好”。当设备到达维修的时间周期时,不论设备是否有缺陷和问题,都要停下来进行维修。定期检修在保证重大电气设备正常工作中确实起到了直接防止和延迟故障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在当代电网情况下,定期维修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两大缺点:维修过剩与维修不足,维修过剩会导致浪费,降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设备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等。维修过剩势必增加工作人员误操作、继电保护与开关设备误动作的或然率,以致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事故。至于维修不足显然恶果相同。

状态检修。状态检修也称为预知性检修,这种检修方式是在定期检修和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维修制度;其利用在线或离线监测技术,以电气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高科技状态监测手段,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故障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作出判断,确定设备是否存在缺陷与问题,据此判断各种电气设备最佳检修时机,是否需要退出运行进行必要的维修。状态维修的特点是“该修必修,修必修好”。状态检修是当前耗费最低、技术最先进的检修方式,它作为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设备状态检修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提高。状态管理不仅仅减轻了原手工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状态信息,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最大限度地把握设备的状态,依此制定合理的检修维护策略。

在实现设备状态检修之后,可以通过适时的维修来避免重要设备故障,同时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维修作业,依此在有限维修经费中寻求优化分配使用。特别是在做到能对设备的寿命进行正确估计后,就可以更有效地储存和安排设备备件,这可节省大量的备品经费。

通过设备的状态分析,对于预防类似事故、改进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监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国内外开展状态检修的现状分析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定期检修制度已经渐渐不适应现代企业的运作需求,也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近几年状态检修在国内逐渐被提上日常议程。在国外,已经形成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策略。国外的设备状态检修发展较早。七十年代末,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就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进行研究和应用,目前已向RCM发展。日本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对电力设备实施以状态分析和在线检测为基础的状态检修。而欧洲大多数国家也正在进行检修体制的改革,方向也是状态检修。到目前为止,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设备管理、事故分析和预警系统在美、加等国已普遍应用,且已发展了几个版本。这些软件系统应用,将状态管理、事故预警和事故处理进行有机的集成,大大改善了其设备监督管理环境,提高了监督管理水平。

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设计的变电站的一体化系统是采用低成本传感器和先进的诊断方法来监测变电站设备的健康状况和性能。这些工具设计为独立发挥作用,但若综合化,它们可在改善系统可靠性的同时明显降低变电站监测的成本。EPRI一体化系统的方案以实施RCM开始,RCM是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以设备重要性和性能数据为依据对监测和检修任务优化排序的方法。因此状态检修是实行RCM的前提。

我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方面的工作开展虽然起步较晚,有的甚至还没有建立状态管理的概念,但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有了许多成果,作为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条件的电力设备在线或离线的监测装置已经是种类繁多。如:清华大学自1985年开始研究的电力设备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的不断改革,我国的电气设备状态管理和状态检修得到一些发展,相应地出现了一些管理软件和检修系统。

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促进了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向大容量、超高压和跨区域方向发展。然而,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大和电力网规模的扩大,电力设备故障给人们的生产和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保证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的一个强有力措施就是在提高电力设备使用率的同时保障其正常运行。

4 实现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