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0:02: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声乐课的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让他们整节课都一直跟着教师听、唱、读、说、跳、动是不够的,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在生活中,身边的打击乐器又是最容易掌握的,它质朴、清新、有乡土味,就地取材,紧贴学生的生活,可以开展集体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活动中获得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满足,可以扩展学生的音乐词汇,提高儿童的音乐理解能力。
让身边的打击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自制打击乐器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无论对教学的整体还是对学生的个体来说都是很有好处的。
一、利用打击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我们可以发现,当某件乐器第一次作为教学工具摆放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对这个玩意儿定会充满好奇,总按捺不住地想玩弄乐器以发出声音。我们不妨先不讲,让课堂“乱一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以保护学生对新玩意儿所产生的好奇心。在平时使用打击乐器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打击乐器有几种敲击的方法,发出几种不同的声音,它们像生活中的什么声音,每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学生就会很主动、很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乐器”
首先,演奏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教师把学校的打击乐器木鱼、双响筒、沙锤、三角铁、碰铃、响板等演示给学生,并给学生讲解每件乐器的基本原理、声音特点和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组练习、演奏并伴以歌唱、律动,学生乐在其中几乎“不能自拔”。
其次,从最便于操作的拍手开始,开发拍手的三种音色――双手掌交叉实心拍手产生常有的鼓掌音色,空出手心拍手产生饱满的音色,右手四指并拢拍左手心产生较为单薄的音色。然后,用拍手的三种音色分别以“× ×|×× ××|”进行二声部“合奏”练习,形成简单而有趣的音响效果。接着,练习捻指、拍肩、拍腿、跺脚等动作,选择可行的节奏型并与歌唱结合起来。“身体打击乐器”的运用,制造出丰富的“声势”,学生兴趣盎然。
然后,用随手可得的“乐器”演奏。分声部拍桌子、摇钥匙串、敲文具盒、对击口杯盖、拍打矿泉水瓶等等来“演奏”三声部节奏,形成有如原始舞蹈的伴奏音乐,一部分学生不由自主地即兴律动起来。
三、“变废为宝”,自己制作简易乐器
课下,让学生用废旧物品做“不花钱的乐器”。简易乐器制造完成后,每个学生上台演奏并简述乐器的制造过程与发音特点。有的学生把自己装鞋的盒子拿来做小堂鼓;有的学生分别串起金属和塑料瓶盖,形成音色不同的“串铃”;有的学生用两个矿泉水瓶子装上碎砂石做一对“沙锤”;也有的学生用两小块树皮中间夹片塑料做口哨;还有的学生用柳树枝做出了柳笛……一件件乐器在音乐课上展示、演奏,教师即兴配器,带领大家为歌曲伴奏,学生边唱边奏边舞,其乐融融。
四、合理运用自制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先引导学生用节奏型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如,在《捉迷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悉三拍子节奏,我引导学生用鞋盒子充当小堂鼓,用装了碎石子的矿泉水瓶充当沙球。废车铃演奏第一拍,用装了碎石子的矿水泉瓶演奏第二、三拍。这样更能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
再引导学生用旋律型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在《乃哟乃》歌曲拓展教学中,我先以钢琴为准调好音,让学生用自带的旋律型打击乐器(碗、玻璃杯子、瓶子等)来演奏歌曲(在碗、玻璃杯子、瓶子中加入不同量的水)。这样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合作意识。学生在敲敲打打中,认识乐器,演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且能够利用身边的物体,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从而达到创作的高度,体验到创造带给他们的成功和喜悦。
五、自制简易乐器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其良好的品质
自制简易乐器作为一种学具,能帮助学生掌握节拍,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协调感。手中有了小小的乐器,学生又多了一个进行音乐实践的机会,嗓子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和演奏乐器树立自信。通过器乐的学习和演奏,他们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正如奥尔夫说:“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自制简易乐器同课堂打击乐器一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学生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集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
自制简易乐器的课堂实践,激发起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改变了一直以来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所形成的这样一种局面,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唱什么,教师没有教,则学生不会唱的尴尬局面;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使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认真、严谨的作风和学习态度;更好地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意识,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
随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每个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都经历着知识结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一系列新问题的挑战,作为教师,教学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音乐教师所共同面临的,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借鉴多种教学实践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让教与学完美嫁接,不乏为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18-03
一、我国钢琴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专业设置必要性与发展前景
实践证明,任何优秀歌唱者的成功都离不开钢琴声乐艺术指导(以下简称声乐艺术指导)的帮助,而声乐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层面的完整性与成功也都离不开声乐艺术指导的支持。声乐教师与歌唱家越来越承认与重视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的重要作用。“钢琴声乐艺术指导课”在声乐专业课程建设中应与“声乐主课”具有同等重要位置,应同为专业主课。
相对于近些年来我国声乐演唱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声乐艺术指导专业(以下简称为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取得的成绩却乏善可陈。拥有良好的声音技术,但缺乏与之相应水平的全面的音乐素质成为羁绊我国声乐演唱者取得更大成功的首要问题。对于该专业而言,现阶段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掌握较高专业技能——能够对钢琴声乐艺术指导课“课程”所应包含内容进行授课的优秀师资。所以,从完善声乐专业建设,提高声乐专业整体水平看,建立声乐艺术指导专业是当务之急的工作。同时,各高等音乐院校、艺术院校、综合类院校的声乐专业、专业演出团体以及其它层次的声乐教育单位,也都需要大批合格的声乐艺术指导教师,而现在,除部分院校(主要是高等音乐学院)外,各单位能够承担此专业授课的优秀师资非常缺乏。因此,从音乐专业建设的全局性角度出发以及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等方面考虑,建立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培养合格的声乐艺术指导人才,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现有条件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专业”,现阶段,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在我国并不存在。在2000年于天津音乐学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钢琴艺术指导学术研讨会上,嬴枫同志(时任教育部教科司处长)在讲话中指出的“首先是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如何建立和进一步完善钢琴艺术指导学科的问题”以及“在研究钢琴艺术指导学科特殊规律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的问题,十年来并未得到完善解决。当前,即使极少数音乐学院开设了该专业的本科层次教学(笔者认为,从专业确立与建设的要求来看,这只是局部的实验,不具有广泛与普遍意义),其研究生层次教学也已经得到了较好发展(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院校该专业硕士招生与培养已近十年),但作为“专业”,还“名不副实”。
但是也应看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立该专业所需的条件。“声乐艺术指导课”在各音乐学院的建立初期就已存在,经过50多年的积累,从“课程”的角度看,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各院校,特别是音乐学院,已经形成了该课程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拥有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而个别院校该专业本科层次教学的设立以及其研究生层次教学的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经验。近年来,随着不断的与国际接轨,国内对该专业的专业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等方面有了较准确的认识,同时,随着各相关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该专业专业建设所需的语言、歌剧知识、艺术歌曲知识、综合音乐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等内容,都具备了课程开设的可能。大部分新配置的该专业师资的钢琴演奏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与责任心,为培养该专业优秀人才提供了条件。
笔者认为,根据国际一般认识,1998和2000年两次全国钢琴艺术指导学术研讨会中“钢琴艺术指导”所包括的声乐艺术指导和管弦乐艺术指导,更确切的称谓应为声乐艺术指导和室内乐艺术指导,虽然以上两者与钢琴独奏都是钢琴家所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但“术业有专攻”,每位钢琴家都有可能也应该具有自己更突出的特点,并且,在国外,对于钢琴独奏、声乐艺术指导、室内乐艺术指导的分工非常明确,各高等院校都有以上三个方向成“专业”建制的教学体系。同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相似,室内乐艺术指导专业在我国也几乎是空白,所以,笔者认为,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建立,各院校可依据自身特点,确定现阶段主要工作方向,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学科建设。本文只讨论有关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建设的问题。
二、对该专业课程设置及其他专业构成元素的研究
以下,笔者将以教学大纲研究为中心,进行该专业建设所需各元素的分析、讨论与研究。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体,故笔者将以大量篇幅对课程建设进行研究,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对教学大纲的研究
1、专业面向
本科声乐艺术指导专业主要应为各专业演出团体、高等院校声乐系或专业、其他教育层次声乐专业、业余艺术团体与教育机构、艺术科研机构培养该专业的专门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本科阶段教学,以专业课授课为主,辅以各专业辅助类课程(包括下文所述“专业辅助课”与“专业共同课”)和普通辅助类课程,紧密联系艺术实践,培养与建立学生对“声乐艺术指导”工作的全面理解,使其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时能够具有在一定程度上对声乐学习者以及声乐演唱者的所有“非声音技巧”问题进行指导的能力,并为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教育储备、选拔人才。专业要求包括:对歌唱语言的准确把握与指导能力,对音乐相关问题、作品风格的分析、解释、讲解与指导能力,对歌唱心理的整体调控能力等,并在一定情况下,能够以较高质量的“钢琴伴奏”形态呈现其教学成果。
3、修业年限
本科4年
4、课程设置
该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辅助课。此课程设置只涉及专业课程,不包括公共课程(按教育有关规定执行的公共课程)、专业共同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课程)与选修共同课程(各院校自行开设的各类公共选修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
声乐艺术指导课(专业主课)、钢琴演奏课
①声乐艺术指导课:
修业年级:第一至第四学年
此课程与我国各音乐院校现开设的“声乐艺术指导课”不同,前者是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主干课程,授课对象是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学生,后者是各声乐专业、声乐系的主干课程之一,授课对象是声乐专业学生。
该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是通过研究、学习、演奏声乐作品,以及通过与声乐演唱者的合作,教授学生掌握声乐伴奏技能与规律,熟悉大量声乐作品,较深入的了解各类声乐作品特点,学习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声乐演唱者进行艺术指导。
②钢琴演奏课:
修业年级:第一至第四学年
该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钢琴独奏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水平,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大型、复杂声乐作品的钢琴部分。
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训练根据其专业特点,有别于钢琴独奏专业教学的重点,是在后者基础上的衍变与拓展,需要从业人员不断的研究与探讨。
(2)专业辅助课
“作为声乐学习者,怎样才能自觉地从音乐出发,唱出很自然又好听的歌声,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副灵敏的耳朵。”声乐大师黎信昌如是说。当声乐老师第一要紧的是要有一副反映灵敏的耳朵,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具备一副灵敏的耳朵。老师没有好的听觉是不可能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的。没有正确的判断,也就不会有好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办法。学生没有灵敏的耳朵就无法树立正确的声乐理念,无法辨别自己声音的好坏,他人声音的正误。音乐是听觉艺术,歌唱也是听觉艺术,从事这项专业工作的人员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在正确声音理念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具备一副良好的、能辨别是非的耳朵。首先,声乐教师自己应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即声音理念。俗话说的好,身正影才不斜。我将它改为声正音才不斜。只有老师自己用正确的声音理念去引导学生,学生的声音理念才会少走歪路。其次,建议学生多听名家的演唱,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正确的声音理念,练就一副好的耳朵。第三,在上课期间建议学生通过MP3、MP4或录音机对老师所授内容进行录音,课后细加琢磨,从而形成一副灵敏的耳朵。学生的自我感觉与实际效果的统一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而又繁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协调统一的客观现实问题。著名的歌唱家米康潘纳说,许多人对于自己的声音,常常是受自己耳朵的欺骗。伊・威康斯也曾说过:当我的喉咙(感觉)处于最良好的状态时,可唱片却反映了使人感到羞愧的声音。所以,笔者认为,在正确的声音理念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具备一副良好的耳朵是尤为重要的。
二、 从轻松的呼吸状态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呼吸是歌唱的生命。没有气息的依托,歌唱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说: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观的文艺高峰的第一步。许多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把气息看得过于神圣或过于深奥,在开口唱歌之前往往猛吸满满的一肚子的气,导致所发出的声音又僵又紧。或者还没吸气进就把肩膀抬了起来,致使所发的声音又虚又暗。究竟什么样的呼吸状态为最佳状态呢?我们应从轻松的呼吸状态入手,打开喉咙,胸部上提,同时腹部下沉,就像我们睡觉的呼吸或像婴儿的呼吸一样,没有任何负担,保持住气息自然地歌唱,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第一,主张在张嘴打开喉咙的一刹那,起音点在胸腔上歌唱。第二,让学生用“闻花香”的方式,闭上眼睛想象突然有一盆茉莉花或玫瑰花置于面前的那种打开的、气入肺腑的“轻轻吸气”的感觉与轻松状态。第三、体会睡觉刚醒来时的那种呼吸状态(那种状态就是我们能记住的最佳呼吸状态,刚醒时人有清醒的头脑,且还处于平稳无负担的呼吸状态),可以在保持那种状态的情况下练习朗诵。每天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三、 巧用比喻、幽默的教学语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都处于紧张、好奇的状态,他们就像一张白纸,而教师犹如一名画师。那么,最后能否用你的丹青描绘一幅妙图,就全凭老师的一双巧手了。声乐课的开设不像语文数学每天都有,一般是一周一节或一周两节,相对于一周多节的文化课来说是少之又少的了;学生有时不能按时练习,以至于在上课时早已把老师上节课所传授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紧张而尴尬的氛围笼罩着课堂,这样上课往往达不到老师和学生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因此巧用比喻、幽默的语言即可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于气息的支点问题,笔者曾用过鼓棰和鼓面的比喻,如气息是鼓棰,丹田是鼓面,我们要让声音唱得饱满,就得让气息这根鼓棰直接敲打在鼓面上……
四、多用朗诵,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稳步提高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25-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慕课的出现,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慕课是庞大的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是近几年来风靡世界的一种全新网络教育模式,它标志着教学技术的改进。它的特点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能学到任何知识。”它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有一台电脑,连上互联网,就能学到想学的知识。有了慕课,学习才真正有了选择,也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
2014年11月,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亲自策划并主持了一个课程――《戴你唱歌》, 它是全球首个聚焦声乐技能培训及艺术体验的平台,其目的是为声乐学习者打造“没有围墙的音乐大师课堂”,是“没有门槛的免费音乐茶座”。这种声乐慕课模式是在线教授学员唱歌,戴玉强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乐艺术学习的全新视域与无限可能。短短一年,《戴你唱歌》就有三亿以上点击量,全国有上千万人每个星期跟着戴玉强老师学唱歌。这种声乐授课模式就是未来声乐教育、教学的雏形。
《戴你唱歌》是戴玉强老师对自己多年来声乐教学心得体会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他在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声乐普及教育方面的全新探索。《戴你唱歌》声乐慕课是由一系列精心制作的网络视频课程组成,每节课时长约25分钟,由戴玉强全程独家讲解,歌者范唱1首经典声乐作品,戴玉强现场指导、讲解、范唱。在此基础上,学员还可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个人演唱作品,由专业辅助团队及戴玉强本人定期点评,并有机会参与课程现场录制。总之,采用这种网络公开授课的模式,听众人数大幅度增长。那么,《戴你唱歌》带给我们的影响有哪些呢?
首先,《戴你唱歌》声乐慕课由戴玉强老师讲解作品的演唱技巧,亲自示范演唱,和学员探索完美演绎作品的方法,使大众能够零距离畅享精彩绝伦的声乐“大师课”,也让高雅的声乐歌唱艺术更方便、快捷地走进寻常百姓中。其学习过程拓宽了声乐学习者的眼界,避免了在学校里“闭门唱歌”的弊端,使广大声乐学习者和老师都能感受到科学的声乐演唱方法。
慕课示范讲解有中外艺术歌曲、民族歌剧片段、西洋歌剧咏叹调,等等。无论是声乐爱好者,还是喜爱声乐艺术的歌者,《戴你唱歌》声乐慕课的范唱范围都能满足大家的学习所需。
其次,《戴你唱歌》声乐慕课能促进声乐学习者的交流。《戴你唱歌》的授课模式促进了众多学习者的思考与交流,关于各种演唱技法、作品处理、演唱心理等话题,通过大师的讲解,优秀歌者的示范演唱,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演唱水平及声乐学识。
《戴你唱歌》声乐慕课在网络平台中开放,无论是专业歌唱演员、声乐教师,还是专业声乐学习者、业余声乐爱好者等,每天都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声乐是一门抽象复杂的音乐学科,它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必须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才能解决每个声乐学习者存在的不同演唱难题。当然,歌者仅对着视频进行观摩学习,大家置身在不同时空进行交流,是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的,而《戴你唱歌》为广大声乐教师和歌者提供了大量的课例参考,各种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作品艺术处理等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最后,《戴你唱歌》声乐慕课目的在于提高歌者的声乐演唱水平,我们只有巧妙运用,才能发挥其实际作用。《戴你唱歌》声乐慕课的出现填补了慕课领域的空白,创造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推动了信息化声乐教育的发展。
《戴你唱歌》声乐慕课作为新鲜事物,仍有待于完善、提高,仍需要不断探索、改革,为声乐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据笔者了解,《戴你唱歌》拥有如今的高人气应该不是偶然,这是一个个人追求和价值取向逐渐放大的过程。早在多年前,戴玉强就开始无报酬教授慕名而来的年轻男高音歌手,如薛浩垠、王泽南、杨光等一大批年轻男高音歌手先后追随他,从他那儿获益。而后,各声部都有学生求教于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至发展成互联网慕课,成就了他更大的名气和良好的口碑。
当然,对于大部分学习者来说,仅仅依靠互联网学习是不够的。要学会明辨声乐理论的真伪、识别嗓音的好坏,并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来修正自己。
参考文献:
[1]“戴你唱歌”声乐慕课网站.http:///special/dncg/fbh/
现阶段,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大高校教学中来,成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众所周知,音乐是各大高校相继开设的一门特殊的艺术专业,而声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中一门特殊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提高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各大高校的音乐声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影响了学生声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声乐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本文主要分析了各大高校开展声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高校声乐欣赏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为各大高校提出了声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声乐欣赏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声乐欣赏课程是音乐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解读和欣赏。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解读,提高学生对声乐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增强音乐基本素养,洗涤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声乐欣赏的重要意义。
(一)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内心涵养
声乐欣赏是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解读和赏析,是学生主动的进行音乐欣赏的一种心理审美活动。众所周知,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优秀的声乐作品,使学生在欣赏与分析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声乐的伟大艺术魅力,还能在无形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洗涤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从而把感性的声乐欣赏感受上升到思想高度的理性认知,锻炼声乐欣赏的专业素养。
(二)增强声乐的专业演唱水平
声乐演唱是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尤其是对专门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要想很好的掌握声乐的演唱技能,首先要熟悉和理解声乐作品的思想,要在声乐欣赏中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涵义,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只有在欣赏的过程中,把握好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并对故事的情节、人物性格特征等把握的惟妙惟肖,才能更好的演唱音乐作品。
(三)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讲,声乐欣赏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音乐作品欣赏和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境界和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基本声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作品的再创造。
二、高校在声乐欣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声乐欣赏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程,并增加了对音乐声乐知识的了解。但是由于非专门的声乐专业课程,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使声乐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学校往往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的,由于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对选修课程往往不重视,课程考核也相对简单。学校对选修声乐课程知识的教学目标,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高校的声乐欣赏教学也只是徒留于形式。
(二)教学形式简单单一
音乐是一种艺术课程,声乐欣赏又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声乐欣赏的教学课程,应该更加具有多样性和丰富多彩。但是在实际的声乐欣赏教学课程中,普通高校对声乐课程的设置,往往只有音乐歌曲欣赏或者演唱,对声乐知识不能系统的把握,更不能将声乐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说唱巧妙的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教学形式的单一,不利于学生声乐知识的良好掌握。
三、对高校声乐欣赏教学的建议探析
(一)转变观念,重视声乐欣赏教学
各大高校要从现代教育观念的角度出发,要充分认识到声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声乐欣赏对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声乐艺术技能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声乐欣赏课程的开设。首先,各大高校要增加对声乐欣赏教学课程的资金投入,保障声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齐全。其次,还要加强规范学校自身的教学管理,协调各课程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明确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学校开设某种课程的目的,无非是增加学生对此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从而补充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各大高校在开设声乐欣赏课程的时候,也要制定相关的声乐欣赏教学目标,重视声乐欣赏课程的开设。从而完善声乐欣赏课程的考核、评估系统,对学生所学的声乐欣赏知识,进行定期的或不定期的检查,从而促使学生达到掌握声乐欣赏知识的目的。
(三)丰富声乐欣赏教学形式
由于声乐欣赏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多样性的艺术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因此在声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势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多样性的教学形式,可以采取大家讨论、辩论式的教学方式;还可以采用声乐专业理论知识与声乐演唱实践相结合来学习;另外,还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音乐会中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欣赏课程作为高校音乐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对陶冶学生情操、洗涤心灵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高校的进行声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完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声乐欣赏课程教学的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林修婷.高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8)
[2]张建强.关于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04)
经过调查与研究,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点共性不足:
(一)盲目扩招,低门槛致使生源质量偏低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开始注重对美的追求。由此,艺术、声乐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各大高校为迎合社会发展需要,开始设立声乐专业,广泛招收热爱歌唱、乐器、舞蹈等专业的学生。然而,此种举动却适得其反。许多家长看重对于艺术生的分数优惠,将学生送进社会上的艺术培训学校。在高中阶段削减对文化课的学习时间,补给到艺术培训课程。直接导致高校招收的艺术特长生大部分都是短期速成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较低,在艺术专业分数上也没有占据真正的优势,生源整体质量偏低,给本应是精英教育的高校专业带来巨大的负荷。
(二)表面功夫,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近几年,全国的选秀节目大行其道,各大卫视凭借着媒体炒作与宣传能力,产出一批又一批歌手,导致现阶段我国歌唱行业出现了人才饱和的现象。然而,大批歌手的产生却给高校声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例如,2012年开始的《中国好声音》,涌现出许多歌手,这让北方的某个艺术高校着实火了一把。在接下来几年的招收录取工作中,该高校的声乐专业不断扩招、补招。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却不再是最初的单纯学习演唱技艺,多数学子抱着的是“出名梦”、“明星梦”、“赚钱梦”。单方面追求表演的花哨,对声乐技巧的锤炼尚不足够,理论基础不扎实,综合能力较差。
(三)教学内容单一,学术性、研究深度有待提升
高校的声乐教育,应当是一种精英式、系统化的教育系列,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纵观国内开设声乐专业的各大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部分都是沿用西方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学生们也倾向于学习钢琴、小提琴、架子鼓等西洋乐器,却很少有高校愿意开设中国传统戏曲、民乐专业。且目前各高校在声乐教育方面的学术性研究较为低产且质量不高,此种现象直接导致高校声乐教学难有长足进步与发展。
二、有关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未来发展的建议
面对如今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社会与教育界、文化界都在呼吁着改革与转变。世界逐渐走向多元化,衍生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一)真正实施人才教育,充分运用声乐教学设施激发学生兴趣
高校是国之重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基地。国家需求声乐人才,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严格把关生源的文化课成绩与专业课成绩。建议各高校在招生方式上进行改革,不仅仅要考察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各种表现。同时,专业课要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核。
(二)转变学生求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剥离开各大卫视无节制的造星运动,感受声乐带给人们的真实美感。声乐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学价值的一门学科,而不仅仅是用以娱乐消遣、创造利润的低俗艺术。所以,高校声乐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肩负起转变学生求学理念的重担,用真正扎实的声乐基础、高雅的声乐品味,卓越的声乐实践,让学生感知声乐的美学真谛,摒弃庸俗的学习目标。同时,声乐教育者要身体力行,从基础入手,传授给学生声乐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丰富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创建浓厚的学术氛围
对于合唱的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在对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声乐的具体意义,且还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高尚情操的培养,这一演唱方式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运用是极其广泛的,是社会中很大一部人的娱乐方式,所以,要想对合唱这一演唱方式进行合理的且科学的表达,就要充分的重视视唱练耳在合唱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独有的优势,而且更为准确的讲,对于视唱练耳的掌握水平的好坏可以直接的影响到合唱的综合性水平,所以,对于视唱练耳的分析以及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首先对视唱练耳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而后对其在合唱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最后对合唱中视唱练耳的应用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以及对策。
一、对于视唱练耳的重要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音乐发展一直在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直接使得合唱的事业也在逐渐的发展,而视唱练耳作为合唱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影响到合唱整体质量好坏的作用,所以,人们在进行合唱演练的过程中都会对其实现充分的重视,视唱练耳涵盖着听觉训练以及合唱训练这两大构成部分,由此可见,它是练耳以及视唱的合成,练耳一般情况下负责对于学习者的对于音乐节奏辨别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其音乐辨别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得音乐的学习者能够给对音乐的印象加深,并提升对于音乐的记忆能力;而视唱则一般用来对乐谱所要求的曲调以及节奏亦或是音高等等方面实现良好的掌握。通过分析可知,视唱练耳的学习是合唱的最为基础的构成因素,要想完成一个完整且高质量的合成就要对合唱构成队员的视唱练耳的能力实现切实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合唱的成功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当前合唱过程中对于视唱练耳的应用分析
随着合唱这一音乐应用模式被逐渐的推广以及应用,就使得人们逐步的对视唱练耳的应用以及能力的培养有所重视,总现阶段人们对于其的重视一般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国在进行合唱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已经将视唱练耳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因为它是合唱过程中学生所必备的基础性的知识,甚至还有很多高校还对视唱练耳进行了专门的课程安排,这样就会为视唱练耳的学习更加增添一份切实的保障。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对视唱练耳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视唱练耳对于合唱的作用,已经对其进行分析并研究,从而总结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视唱练耳的学习方法以及途径,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并且对于视唱练耳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升[2]。
三、对于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建议
(一)重视视唱练耳的作用
现阶段很多音乐人以及社会人士已经认识到了视唱练耳对于合唱的作用以及优势,并在这个逐渐被重视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其进行学习,但是,仍旧有小部分人对视唱练耳的作用没有良好的认识和重视。那么,要想这一问题实现良好的解决,就要通过切实的手段以及途径来提升这些人对于视唱练耳的认识以及观念,并且帮助其树立一个良好的且科学的声乐学习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合唱的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切实的提升,并且还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在对视唱练耳部分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充分的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对于视唱练耳的专业学习提供一份切实的保障,而且在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传授时还要避免急于求成给学生带来的负面的学习情绪,影响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厌烦情绪,甚至是对于整个声乐知识的抵触心理,所以,一定要积极的发挥新课改的内容以及要求,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且通过切实的途径提升学生对于视唱练耳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相关的音乐学习者也要对自身的价值观摆正,只有对视唱练耳、对合唱以及对声乐的认识具有正确性,才能提升自身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升学习的兴趣,最终才能为以后的音乐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
(二)提升师资力量的专业性
现阶段的很多学校在对合唱的部分进行教学时,都具备专业的视唱练耳的教师,这样的方式可以为视唱练耳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有所提升,而且也会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的改革以及优化提供切实的动力。虽说如此,依旧存在很多学校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力量出现不重视的现象,所以要想实现对合唱质量实现良好的保证,并且对视唱练耳这一重要的基础性音乐知识真正的融入到音乐学习者的头脑中,相关的院校就要对这一部分进行充分的重视,并可以通过优化师资力量、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的途径来提升院校内的对于视唱练耳知识以及音乐理论知识层次,在对音乐教师进行选择时就应当对其所具备的专业性、道德素质以及综合性的素质进行分析,通过切实的考核之后令其任职,这样就会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而在教授的过程中,也要对教师严格要求,可以通过切实的制度亦或是规章的要求,来使得教师良好的完成对于学生的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总结和归纳,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途径以及模式[4]。
四、结语
要想使得合唱的质量从整体上提升,那么就要重视其中的重要影响环节,级视唱练耳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对视唱练耳的能力的提升来提高合唱组成者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的辨识能力,通过对于视唱练耳这一发挥着基础作用因素的重视,从而不断地提升音乐学习者对于其的理解能力,对于合唱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样不仅会很大程度的提升学习者的专业性,还会为日后的音乐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曼倚.高师视唱练耳与合唱教学互助式训练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1.
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表现为课堂上的教授能力、课程教案编写以及论文的撰写能力,尤其是在中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或多或少会比成人受到限制,更需要中小学老师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根据中小学课程标准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接受,那就需要声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写”能力的培养。
一、声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写”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来,许多声乐教育专业,过于追求声乐技能的培养,借鉴声乐表演的声乐教学模式,忽视了师范类声乐教学所特有的“师范性”特色,未加强学生对音乐课程讲演的实际操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走向教师岗位后,常常因为理解力或者表达能力的限制不知所云,在解释或者讲解课程内容时不能一语道破,影响了教学进度和质量,从而不能更好的的担当起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也往往只重视学生声乐技巧技能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声乐教育专业学生应有的特色――师范性及多元化的特点,特别是“教”“写”能力的不足方面,导致学生很难达到师范教育的教学目标,以至不能扮演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因此, 声乐教育的责任重大。
二、声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写”能力的薄弱的原因
长期以来,在师范类的声乐教学中往往存在只重视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歌唱能力的培养,常被称之为“表演二系”,导致学生难以达到师范教育目标所规定的全面性的要求,这种能力的缺乏体现在声乐教育学生“教”“写”能力的不足方面。
1.“教”
“教”即声乐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学生学习后的成果体现。而现有的学生往往只会唱不会教,不懂得教学方法更不会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主要原因为声乐教学曲目缺乏积累、教学语言过于匮乏、理论知识掌握太少、教学手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往往造成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的教学中无从下手,“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以及对于一些常见的声乐演唱问题不能一语道破,更缺乏针对性的解决等问题。
2.“写”
“写”即教案的撰写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音乐教育类学生写作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毕业以后的科研、教研水平,更会影响到教学能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音乐教育类学生的教学中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究其原因:首先,音乐类学生文化课要求不高,进校门槛较低;第二,教学中过于注重“技巧”而不偏重“理论”;第三,论文指导课程的设置问题,论文写作只是放在了最后一学期完成,对于文化素养相对较差的声乐学生来说,这只能导致论文完成质量差的结果;第四,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能力较低,积极性也不高。
三、高师声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写”能力培养的建议
如何提高声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全面性,为中小学输送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资源,这是从事师范教育的领导及声乐教师都必须引起重视并认真思考的问题。针对声乐教育学生“教” “写”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文化修养
文化是一切学习之本,声乐亦固然如此。一首声乐作品并不是简单的曲与词的表达,声乐歌曲中歌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去理解他深层次的含义,或者需要学习者对歌曲的背景或相关历史做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演绎作品。因此文化课程应视为与音乐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2.重视艺术实践
声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二度创作,最终要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录音或者演出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二度创作与平时积累离不开,也是实践的积累过程。无论任何领域,都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声乐教育应专业学生应特别注意的自己的参与过程,在过程中感受自己亲身参与后获得的音乐美感体验、形成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实践中检验学习的成果不可或缺。
3.发挥声乐技能课教学的灵活性
(1)注意发挥小组课的优势
在小组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一块唱或逐个唱的老传统,让学生在互相讨论、聆听中学习,相互提意见,不但可以强大歌唱心理还可以通过对其他同学的优点及不足的了解、明确自己出现的同类问题和困惑,进而完善自己。
(2)个别课教学中应突出理解力
个别课应该因材施教、提高专业素质、突出艺术个性。注重解决学生歌唱生理、歌唱心理、歌唱协调性以及歌唱曲目处理手段等具体问题。从一首作品中尽可能的学到更多知识。
4.积极发挥声乐教学法课的作用
声乐教学法是声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他的目的在于讲解关于声乐的一些理论知识,例如声乐发声的原理、发声器官的构造、呼吸的支持等等专业知识。
(1)课程中应该注重讲课内容的知识扩展
如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相关知识注重声乐教学理论的深入讲解,例如从“教”的角度考虑,让学生了解声乐教学的方法、手段、模式和目标等等,了解歌唱心理以及如何应对调整,从生理学的角度,可以加入相嗓音医学的知识让学生更可能多层次地考虑问题,逐步让学生掌握每个阶段的基本特点、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达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真正理解声乐学习与教学的真谛。
(2)注重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有机结合
在以往的声乐教学法课程中,理论课占的比例较大,而学生的教学实践课较少,应将实践内容穿插于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中,适时让学生进行讲解与锻炼。在方式方法上,注意针对每位同学的上课情况利用同学之间提意见、讨论、教师点评、作示范等方法,让同学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3)在声乐教学法课中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培养
针对培养学生写教案与说课的能力,可以在课后布置针对性的任务,对每节课的设置安排以写教案的形式完成,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或讲解写作技巧。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也有助于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教”与“写”的能力。
5.增设相关课程
(1)设置交叉学科
高师声乐学生应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目的,可以增设部分如声乐与文学、声乐与美学等具有交叉性选修课程来提高“教”与“写”的能力,如声乐与哲学等。
(2)增设论文指导课
艺术高校的论文指导课程一般开设在毕业前夕,仅仅是由主专业教师代替指导,而没有专门的论文指导老师,可以设置专门针对音乐专业的论文写作课,同时结合专业老师的指导,将会对学生写作水平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
声乐教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相信通过多方面的改革与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能培养出更为合格的毕业生,为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输送更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2]杨咏.高师音乐教育与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音乐,2007,
[3]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4][美]本耐特―雷默《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
那么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如何培养一专多能的声乐人才,以适应当今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呢?声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理论对实践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实践能检验理论的对与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众所周知,声乐人才的培养需较长的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需注意几方面。
一、制定科学实用的声乐教学大纲
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大纲要本着“能用、实用、够用”的原则,强化基础训练,广泛开展实践,重视作品演绎。培养学生歌唱能力、舞台表演能力、活动策划及组织能力等,使学生能唱、能教、能组织、能策划活动。
二、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模式
每个人的嗓音条件都不一样,以培养演唱人才为目标,最好的办法是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模式。可是,对于高职高专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高技能声乐人才,也就是说,学生不但要具有市场需求的声乐能力,还要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舞台表演能力、教学能力、策划能力等等。这与提高歌唱水平相比,符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岗位要求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更为重要。显然,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无法实现这种综合素质要求的效果,为此,出现了小组课、集体课等上课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将其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能有效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三、科学有效的声乐教学
首先,相关教师必须制定与岗位需求相对应的声乐人才培养目标。自身有较好的歌唱能力、艺术修养和灵敏的听觉,能迅速分辨好坏声音,冷静分析解决问题,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歌唱通道的建立标志着歌唱发声技能的基本成熟,建立歌唱通道使歌唱腔体通畅、真假声相融、位置统一、音域宽广、运用自如,为演唱各类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作品演唱,加强艺术指导,提高学生驾驭不同作品的能力。
声乐属于表演艺术范畴,主要借助于歌唱性的语言动作与形体动作来创造和展示声乐的艺术形象。语言动作的抒情美与形体动作的造型美。“声”是指生理的表现,而“情”是指心理的情感表现的话,那么没有情的依托与抒发,声也不可能有灵魂和生命,所谓“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来达到“声情并茂”。
按照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战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文化精神需要,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迅速发展。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全面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每位教师需严格自我要求,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
1.课前精心备课,参加集体备课。利用假期时间备好新学期一半课时的教案,每次上课前都要求教师进行详细备课,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内容进行修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每周教研室应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好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2.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因此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学习与观摩音乐会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歌唱水平及教学水平。
3.教师在每次授课结束后都要认真反思,及时总结每堂课教学的经验,制定出下次授课的修改方案。多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也可以通过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或建议,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往往学生的意见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好坏的最灵敏天枰。多邀请其他教师去听课,课后虚心听取教师的评价。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并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随着高校教育的扩张,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声乐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量迅速增长。教育界对声乐教育的关注强度不断增大,高等师范声乐教育管理能否适应时展,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等师范声乐专业学生的能力以及就业。
一、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管理现状
1.生源素质下降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等师范院校的扩招,降低了录取分数线以及生源质量的标准,因而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差、自觉性较低、悟性差的学生就会加入高等学府,这必然使得高等师范院校声乐系新生整体素质水平下降,无形中增大了教育管理的难度。
2.教学理念落后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专业扩招,使传统的“一对一”个别技能授课方式不再适用。教师授课方式转变为以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往往会对这种被动式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学习的主动性亦会降低,尤其不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天赋的发挥。其次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声乐专业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又会加深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落实“新课标”“高等师范院声乐教育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的理念。
3.师资力量不足
在高等师范院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数与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变少,交流时间大大降低,个别辅导的可能性很小,老师在教授音乐技能时处于主导位置。一些声乐教师受自身素质所限,对声乐的理解不够深刻充分,缺乏正确的艺术理念,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讲解得很透彻,学生领悟到的必然很少,“大众教育”的质量势必降低。声乐教育专业主要依靠听觉来进行学习领悟,声乐教师的听觉敏锐与否制约着其教学水平,如果不能够准确判断学生发声的音准、气息、节奏、声色等,并及时进行指导强化,那么就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甚至会将学生引入歧途。
二、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管理改革建议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育管理服务于教育培养目标。在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所肩负的责任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全方面发展的具有综合实力的音乐师资人才,而非仅仅是几个专业的声乐表演者。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培养注重艺术表演,并不符合现代的声乐教育要求。
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应该正确定位学生基础知识,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师范基本功的培养,例如教学方法、声乐观念、讲解能力以及示范演绎能力等。此外,还应兼顾声乐表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成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
2.优化课程设置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是声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现代声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歌唱基本技能、基本理论、教学方法以及分析理解能力。应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声乐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声乐的机理,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要综合配置声乐技能课程,开设小组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教育质量;增加课程设置,以选修课的形式增加学生接触声乐知识的机会,以利于个性化发展。
3.改变教学手段
以教学媒体完善教育教学的途径,发挥互联网信息资源大的优势,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建立自己院校的音乐数据库,优化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免费分享给学生,增加其接触音乐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教师网络化教育的意识,并为其配备网络教学设施。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能力,使之适应未来的音乐教育工作。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管理水平制约着声乐教育质量。
总之,笔者通过分析传统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教育管理改善措施: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构建新型高师声乐教学方式并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转变教学导向,注重实践环节,注重科研能力和加强师资建设等。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广大教育者不断探索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方法。
近年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的高师声乐教学大多以传授西方的发声理论、乐理知识、音乐体系等西方的音乐知识为主,却忽略了中国传统的乡土音乐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乡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我们不是盲目的去跟风国外的教育理念,而是抓好中国的乡土音乐文化,才能在世界音乐之林拥有自己的特色,立于不败之地。教材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基础,要想将乡土音乐文化更好的融入高师声乐教学中,就必须要加大声乐教材中乡土音乐文化所占的比重。要想选编一套能够将乡土音乐文化合理融入高师声乐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谁来选编教材。这套新的高师声乐课教材的选编工作除了一些在声乐方面资深的教育家和一些一线教师的参与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请一些对中国的乡土音乐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和表演经验的民间艺术家,这样才能够充分保留乡土文化的原汁原味,不至于在改编的过程中跑偏。第二,教材内容的原则,这套新的高师声乐教学教材其主要目的在于将中国一些民间的优秀乡土音乐文化进行保留,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保存传承。因此在教材的选择时,应该深入民间,对一些原汁原味的,把代表性的优秀乡土音乐曲目放到重要的位置。只有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筛选,严格把关,才能真正通过教材把乡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师声乐教学的进程中。
二、注重教师乡土音乐专业素质的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软实力的竞争显得格外重要,乡土音乐是一种诞生于劳动的音乐形式,人民对于乡土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乡土音乐在声乐教学融入的过程中,教师对于乡土音乐的理解和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多,学生学会的自然也就多。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乡土音乐的专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的价值观,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乡土音乐,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热爱乡土音乐的教育工作者。学校也要加强督促教师在乡土音乐方面素质的提高,多为教师推荐一些有关乡土音乐的书籍,定期组织一些关于乡土音乐的培训,加深对于乡土音乐的理解,对于乡土音乐的规律和教学方法进行专家学者的讲座,并开展教师关于乡土音乐的知识答题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和提高教师乡土音乐的专业素质,打造出一支爱岗敬业,专业素质过硬,专业实力强,善于教育学生的优秀团队。
三、分层教学,小班授课的教学方式
声乐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和重点部分,现在的教育提倡以“大课堂”、“中课堂”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造成了学生的专业性不够强,专业素质不过硬的现象。一个教师管理的学生过多,就会造成有的学生一节课上完也得不到教师的指点,同时教师也过于劳累,指点不全面,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意见,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所以笔者认为高师的声乐教学应以“小班”授课为主,并且加入分层教学,A等为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B等为专业素质一般的学生,C等为专业素质不太理想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