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0:03: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哲理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所研究的音乐本质、特征、功能、理论结构、实践演化程序等,都具有一定哲理性。依据认识论,音乐艺术美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实践――客体的映象阶段。音乐是一种心灵的声音,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感悟,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只有经历实践的感悟,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才能真正感悟到音乐的哲理性。这也是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校致力于创作条件、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自然、认识人生、了解社会的原因所在。
(2)实践――认识的飞跃阶段。音乐的产生主要是依靠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这个主观能动性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两段:实践是创作音乐的源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实践经历作为依据的。所以,第一阶段是人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中获取音乐创作的感性材料,再经过感性和理性的思考将这些材料进行删减、筛选,最终将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有了实践经历、感性材料及丰富的精神财富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变成音乐作品。因此,第二阶段是创作阶段,需要创作者拥有较强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水平,将丰富的感情凝练创作成音乐作品,将感情糅杂在音乐中。
(3)认识――实践的第二次飞跃阶段。一个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成熟的艺术作品,要将其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音乐作品投入实践被称为第二次飞跃,这个过程是音乐美学将其自身价值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理论是对音乐艺术美创作的简单概括,实际的音乐艺术美创作远比这要复杂、细致,创作过程的影响因素数不胜数。音乐美学具备哲理性,这种哲理性决定了在进行音乐美学基础理论或其领域研究时必须遵循的认识论,才能保证研究思想的思辨性、自由性及多维性。
二、情感性的特点
音乐创作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将情感糅杂在音乐作品中的过程,情感也是音乐美所在,是其核心。音乐创作最终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激情。没有激情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激情能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压抑、快乐、激动、愤怒、悲观等情感化为音乐创作的动力,加速音乐创作的过程,将生活激情转化为音乐创作激情,而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思想情感会在作品演奏时传达出来。其次是想象。想象力是将实践经验、感情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重要心理能力。这种想象力建立在创作者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水平基础上,是在拥有实践经验和感情基础的前提下的灵感迸发,凭空想象是无法创作出音乐作品的。实践经验和感情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想象力则是将这些源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根本动力,没有想象力,这些源泉只能是一潭死水。最后是灵感。灵感的出现不是偶然,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体现,有了灵感,音乐创作就能从稚嫩变得成熟。灵感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灵感的得来绝不是凭空而来,它是经过不断思考和努力及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成果基础上得来的。所以,不能将灵感神秘化,要客观看待灵感这一心理活动。情感是人类独有的,我们必须认识且重视情感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科学化、明了化,这有利于后来人的音乐创作。只有深入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才能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情感体会,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所在。
三、社会性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47-03
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我们会发现实效性总体上不强是一个急需破解的突出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导致该问题成为顽疾的关键原因是目前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将基本原理所阐发的一系列原则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全社会还未形成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本文试图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从基本原理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从事物的普遍联系规律看。这个思想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从联系的、发展的视角出发,而不是从孤立、僵化的观念出发。恩格斯曾经讲过:“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1]由此看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是由内在和外在的诸因素决定的,而非某个孤立因素使然。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首先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系统内部与外部和谐一致,避免相互抵触,这样才能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正常地发挥功能。正如有人所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对其工作系统内部,还是与外部的联系,必须进行整体性的统一协调,才能使其处于一种良性运行状态,保证目标的实现。”[2]
二是从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需要理论看。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里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3]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要求传输到受教育者那里并内化为其思想意识和品德,然后再转化为合乎一定要求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人,改善这个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必须将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清楚,对大学生们的性格、心理、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爱好、家庭背景等情况做到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是保证我们在工作中既心中有数又有的放矢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生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本质理论告诉我们:受教育者的人格、道德的形成离不开其周围人的影响,其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体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所以构建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非如此则受教育者的良好人格无法形成。同时,认为,人只有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其各种各样合理需要的满足。因此,教育者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们各方面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即基本生存需要,也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如求知、娱乐、交友、获得认同等。只有大学生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才可能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整个教育过程才能顺利地完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看。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而恩格斯则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5]这些话提醒我们:由于现实经济和政治结构与人的思想意识是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所以任何教育工作者包括德育工作者,都应该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现实。正如国内学者黄 森所言,“文化只有与经济和政治相适应,才能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6]。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文化上层建筑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而前者能否为后者提供有效的维护和保障功能则取决于它是否适应后者的发展需要和能否反映后者的发展变化情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些教育者完全不考虑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已经发生的变化,极力回避现实、躲开矛盾、自说自话、孤芳自赏,不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工作部署,这是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招致学生反感的重要原因。
四是从历史合力理论看。恩格斯最早指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历史结局都是各种各样的历史合力造成的结果。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7]效果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社会各种各样积极力量共同施加作用于整个教育过程而出现的结果。事实上,社会各阶层、从政府到民间、从校外到校内,各个方面、各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一部分。所以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共识是很必要的,没有这种氛围和共识,仅仅依靠高校单一部门来搞德育,教育合力就无法形成。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个关键点
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导原则,只有在充分理解该原则并把这一原则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使焕发勃勃生机,并以此证明此理论的科学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落实的基本原则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搞好这一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关键点上着力:
1.全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表现,只有全面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实现功能互补,优化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法律和纪律教育、科学历史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否则就容易产生片面性。在这几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教育是根本,政治教育是主导,道德教育是基础,历史教育是保障,法纪教育是补充,心理教育是延伸。目前,历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薄弱环节,已经产生了很多问题,如思潮的泛滥和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等,说明了这两方面的教育亟须加强。
2.全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这里的全员不仅是指单个部门、机关、院系这样一些小社会的所有成员,也是指整个国家的所有社会成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增强其实效性,所以要想取得这项工作的成功有赖于全社会形成一个教育联动机制,有赖于校外教育部门的配合。全社会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所有社会成员,而不应该只是特定的人群,如大学生、干部等。这是因为每个受教育者都不是孤立的离群索居的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与周围其他社会成员构成这样那样的社会关系,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影响和被影响、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社区,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把教育对象扩大到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不能留下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死角;否则,大学生们在课堂里所受到的正面教育效果就有可能在其走出课堂之后很快被负面的社会影响所抵消。
3.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诸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包括运行主体、教育目的、运行动力、运行环境、运行控制、运行方式、运行程序和运行保障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每一部分都可以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协调性原则。它要求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保持平等顺畅、双向互动的关系,前者应力避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后者则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自我教育。“‘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不仅要增强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更要增强其主体性,把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取得最佳的效果。”[8]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连贯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过程中,须防止教育活动非正常中断这种情况的出现,好的教育信息须要反复刺激受教育者的头脑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意识。第三,多个教育者主体施教应保持一致性。承担不同课程的老师必须在工作中通力配合,不能各自为政,否则会让大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相信哪种说法。
4.构建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环境是人造成的,它反过来又影响着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人的整个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基于社会大环境和单位小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至关重要性,我们认为,除了党和政府层面要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努力搞好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整个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之外,在高校层面,有关部门还须发动各个院系、各个职能部门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小环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应该首先将本单位的作风建设搞好,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环境。应该承认,由于大学校园社会关系的相对简单和自身特殊的学习型社区这一属性,它比社会上其他地方,如厂矿企业、医院、政府机关等,更容易构建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一有利条件,以增强工作的信心。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用整洁卫生、绿树成荫的校园面貌和富含教育意义的横幅、墙报、雕塑、画廊、展板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营造良好校园环境,让广大师生员工切身体会到积极价值观的魅力和高校人文精神的感召力,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可或缺的条件。
5.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它是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种类是很多的,除了传统的形式如报告会和演讲会、文艺活动、政工管理、志愿者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外,电影、广播、报纸杂志、校园网等大众传媒载体由于渗透力比较强而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信息载体。每一种载体都是各种思想必然要争夺的阵地,思想不去占领,非甚至反思想就会去占领。综合利用这些不同的载体,发挥每一个载体的最大效用,让思想占领这些领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分内之事。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和信息沟通工具,青年人对它的依赖程度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转轨而不断强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在新兴媒体如互联网上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成败。电脑网络上的新闻栏目、BBS、论坛、博客、微博以及手机网络上的短信息、手机报等都既是舆论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些新媒体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和严格的管理,轻视和放任自流以至于随意让出这些阵地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2.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史。那么作为通识性课程的《基本原理概论》,无疑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师的‘教’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往往因为其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语言,而成为90后自考学生群体对其形成价值认同难以逾越的藩篱。从教师‘教’的维度看,怎样更好地做到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信息的传递,与学生而言,不仅仅获得‘鱼’,更重要的是‘渔’;与老师而言,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GDP。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此环节,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整体性
1.首先明确一点――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何谓‘教学体系’即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两者的统一。《原理》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根据是经典原著,将经典原著的深邃思想通过一本全国通用的基本原理教科书来得以完整体现,其内容的阐述注定是比较概括,缺乏感性材料的支撑,某些地方甚至是‘蜻蜓点水’式一笔带过,缺乏系统的相关理论阐释,与学生而言,其呈现的难免有些‘突兀’,接受都成问题,更妄谈价值认同,加之《原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从而让自考学生对其‘望而却步’。
如何克服以上缺陷,与教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项挑战,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地‘有声’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录音式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将教材知识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来,根据理论内容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面相关部分会有详细论述),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认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明确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即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自2005 年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以来,关于《原理》的整体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从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无论对于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还是对于理论的科学理解,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都至关重要。
(二)对概念的深度细化
首先,概念作为理性认识的最小单元,对理论的阐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原理》的哲学部分。哲学被称为所有学科之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还有一种调侃式的哲学定义,哲学是制造概念的科学,这些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无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这些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以及我们头脑中自认为的那个涵义都相去甚远。以下同过举例说明。比如“物质”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其有明确的界定,在我们的头脑中“物质”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但到了哲学领域,我们乍一接触,这个老朋友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哲学领域,对其的界定“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再比如“运动”一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物体方位的变化,涉及到的参数也无非是距离、速度及时间,这种直观性很强,甚至我们可以切身所感受到的。哲学对其的界定就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再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初高中阶段,我们或许就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烂熟于心,但却对何谓生产力,何谓生产关系而模棱两可,或者处于一种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状态。
其次,对概念的深度把握,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撑。感性材料的支撑除案例式教学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概念的语句成分分析;而是引入该概念在经典原著的出处,以及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下以‘’概念的讲解为例。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就是这样的定义’而要求学生去熟记于心。首先应该分析‘’概念的中心词是‘理论体系’或者‘科学’,前边是一系列来界定的语句成分――谁创立,谁发展,以什么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句子成分,以此达到一种精准的分析。
二、学生的‘学’
(一)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在讲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部分,通过观看《检察官与女囚》社会调查类节目,作为本节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节目中的悲剧看似是个人原因造成,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最后将主题升华――撇开生存问题,道德只是妄谈,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此处也可以引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在此过程中,不主张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是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确切地说在班级建立什么样类型的学习组织,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尤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在其“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的效用较之前日渐式微,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教师该发挥怎样效用,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这种角色定位所赋予的使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就笔者所带的班级具体情况而言,同一个授课单位内,既有理科背景,又有文科背景,基础不一,只能通过分类管理。一个班级一般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小组分类以文理基础为主要参数,兼顾性别p年龄的搭配。相比师生型的教学组织,同辈人相互影响的扁平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着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zuowen/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html/jianli/
1.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html/jianli/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末)和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真正意义上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组织的日益庞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根据不同理论的表述,追本溯源,我们可以找到各自的核心基本概念,也是这些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具体来说,诸如:“效率”与“标准化”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职能”与“管理原则”之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层级结构”与“权力”之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性假设”与“非正式组织”之于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决策”与“满意原则”之于西蒙的“理性决策理论”,“系统”与“协作”之于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竞争”与“战略管理”之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工作流程”与“企业再造”之于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公司再造理论。等等。管理职能。所谓管理职能,是对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管理活动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一项实际工作,是一种行动。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类似、内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为,比如计划、组织、控制等,人们对这些管理行为加以系统性归纳,逐渐形成了“管理职能”这一被普遍认同的概念。//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管理职能一般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划分管理的职能,并不意味着这些管理职能是互不相关、截然不同的。划分管理职能,其意义在于: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教学工作。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计划职能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主要内容:目标与任务分解,目标实现方式与途径选择,进度控制与调整等。/
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主要内容: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及组织变革等。//html/zongjie/
领导职能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主要内容:指挥引导,激励鼓舞,协调沟通等。//html/jianli/
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主要内容: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等。/
一、引言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2.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著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
1.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末)和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真正意义上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组织的日益庞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根据不同理论的表述,追本溯源,我们可以找到各自的核心基本概念,也是这些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具体来说,诸如:“效率”与“标准化”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职能”与“管理原则”之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层级结构”与“权力”之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性假设”与“非正式组织”之于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决策”与“满意原则”之于西蒙的“理性决策理论”,“系统”与“协作”之于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竞争”与“战略管理”之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工作流程”与“企业再造”之于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公司再造理论。等等。
2.管理职能。所谓管理职能,是对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管理活动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一项实际工作,是一种行动。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类似、内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为,比如计划、组织、控制等,人们对这些管理行为加以系统性归纳,逐渐形成了“管理职能”这一被普遍认同的概念。
管理职能一般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划分管理的职能,并不意味着这些管理职能是互不相关、截然不同的。划分管理职能,其意义在于: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教学工作。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计划职能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主要内容:目标与任务分解,目标实现方式与途径选择,进度控制与调整等。
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主要内容: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及组织变革等。
领导职能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主要内容:指挥引导,激励鼓舞,协调沟通等。
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主要内容: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等。
三、《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依据一定的理论,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对各种教学要素的合理性处置方式,包括教学内容和材料的安排、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师生活动程序的设计等。
对于大学本科教育而言,《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使他们形成从管理学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二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使他们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继而为学习其他管理学课程打好理论基础;三是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主动观察和正确判断复杂情境中的应然关系,保持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培育学生的反思与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遭遇或面对管理困境和道德悖论时,运用管理学知识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因此,根据上文所澄清的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和该课程特定的教学目标及“培养未来企业家”的发展性思维,特提出下列基本教学策略以供探讨。
首先,强调兴趣的培育与引导,重视案例讨论与情景结合。“追求卓越,成功便会追上你的脚步”;成功是人人向往的目标,但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自身的卓越,如何使得个人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兴趣”。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的门,培育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宽度,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知识的深度,是真正的教学首要。
尽管以基本概念为纽带的知识传授占据教学的基础地位,但离开具体情境和对现实问题富有说服力的思考,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是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有着丰富的应用素材,积极搜集、主动探讨、深入思考社会现实中“新、奇、特”的管理案例,既能增加教师自身的实践知识,又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度地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强调形成知识体系。概念是特定知识系统对研究对象的独特把握方式,是理解和运用管理学原理知识的关键路径和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一方面是“讲”,运用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突出其关键特征。譬如,不同的词性就能反映出同一概念的不同关键属性:“计划”从名词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管理文件”,从动词角度理解是“为实现目标进行的活动安排与谋划”;“组织”从名词的角度理解是“一种权责结构”,从动词的角度看是“一系列组织运行的活动”,等等。另一方面是“解”,呈现概念实例——分析共同属性——揭示概念内涵。
学生一旦建立起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借此把握管理学原理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理论,进而为学生分析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构筑坚实的基础。
再次,注意学习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别人”,从某些角度来看,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社会学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不能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科学性强的学科一样,在掌握基本公理和定律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解答问题;所以,管理学原理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用文字进行表达,这就意味着学习的内容复杂,信息量庞大,这些学科特点给学生学习、理解、记忆和表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推己及人,笔者主张师生在一定程度上互换角色,由学生扮演“老师”,把知识“教”给其他学生。这一策略不仅能寓教于乐,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进行教学准备、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结的过程中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自我管理过程。
另外,管理学原理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这种属性就强调管理学原理中的应用工具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及可执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在这一部分主动参与和实践,甚至创造机会或安排具体项目让学生干中学,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最后,合理选择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教材往往受编写者个人兴趣、认识和篇幅、出版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和个人偏好,如果只选用一种教材,就难免会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反过来,选用多种教材既不太现实,又太复杂。最好的策略是教师根据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或知识模块,用讲座形式覆盖主要教学内容,将教材的有关章节纳入讲座体系作为精读材料;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则另外指定有关阅读材料。这样安排的益处,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做到合理、全面,还可以做到“专修”与“选读”相结合。
参考文献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同时兼任学校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交叉的学科使我对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有了新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的心理过程。学生走不出学习英语的低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生都忽略了在英语学习中一直存在的,并起内因作用的学生的复杂而微妙的英语学习心理。笔者特就如何遵循语言学习心理机制,改革英语教学模式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
一、心理学关于语言学习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剌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语言首先是外界剌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也是创造。因此,笔者认为中职生英语的学习要模仿,但不能单纯机械的模仿,还要通过运用人的大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思维。人类具有一种天赋的学习语言的质体,人脑可以对信息加工、归纳。儿童学习语言,学得又快又好,主要是因为儿童有天赋的学习语言才能。幼儿从有意识的第一天起,就不停地学习周围人的说话方式,理解别人说话的含义,从而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等。儿童在讲话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观察,另一方面进行记忆,通过思维,慢慢得出一些规则。儿童学习说话的实践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要通过交际才能学得和习得,才能提高,在交际中才能不断运用、磨练,才能学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产生的心理语言学,就是用心理学原理研究语言学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其中,交际法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它认为,言语交际的心理包含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即内容),也就是意念。二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即形式),也就是表达方式。功能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交际活动中表达意念(思想内容)。所以,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注意因材施教。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内容以表示数量、时间、次数以及打招呼、邀请、告别、询问等意念和功能为纲,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需要作出安排。选择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最需要的内容作为语言教材。
二、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创建开放式中职英语教学模式
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中职英语课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尽快走出“教”与“学”的症结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中职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必须创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依据是: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新事物、新观念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交际的工具,作为世界公用语言的英语更为如此。交际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中职学生面向各种工作岗位,交际能力更为重要。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英语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模式,其内容包括:
1.开放式的中职教学目标。开放式课堂教学把教学目标分成几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目标,即达到教材双基教学目标,为下一步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弹性目标,即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三是发展目标,即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现在的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一辈子。
2.开放式的中职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内容、课外书内容、生活内容、实践内容。
3.开放式的中职教学过程:⑴课堂向课前开放。开放式教学则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事先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⑵课堂向课后开放。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⑶学校向家庭开放。⑷学校向社会开放。学校向社会开放就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4.开放式的学生思维空间。开放教育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问、善问。鉴于此,课堂教学要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新模式。
《管理学》课程就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创新的实践考核体系,发挥其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基础课的作用。
1 实践能力型课程教学定位
《管理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1 一条主线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1.2 两大基础
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1.3 四大关键能力
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体与重心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鉴于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服务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管理实践技能,同时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教育考试打下基础。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力型的定位,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2.1 头脑风暴法
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寓言故事中、学生身边生活中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2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2.3 角色扮演法
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2.4 实地走访法
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及其他各级组织管理者,组织学生与企业家等各级组织管理者的对话活动。
2.5 管理游戏法
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境下学会一个技巧。
3 创新型的教学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同时又鉴于各专业教学大纲中以考查课的身份出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论、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二是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别是思维力与能力的考核,可以无标准答案,可以超出教材与课堂讲的范围。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在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性为中心的课程定位、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形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学理论的拓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价值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具备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史孝志.管理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3):132-133.
[DOI]10.13939/ki.zgsc.2016.35.082
1 应用目标管理实施教师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1.1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实现工作目标,并在过程中实行自我管理。调查研究表明,完成工作目标的最大动力就是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标管理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将教师应完成的工作分解、细化,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公正公平地实行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最终达到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1.2 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管理者为了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会制定相应的教学和业务考核目标来进行考核,同时学校也会积极为教师创造和提供一些有利于他们达到目标的条件,比如,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聘、晋升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教师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
1.3 促进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每个教师都会有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并希望得到自我挑战和自我成长的机会。目标管理有效地将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业绩目标进行了挂钩,使教师在完成学校业绩目标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成长和发展。
1.4 实现管理者和教师的双向沟通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应将重点放在和教师沟通和听取教师反馈意见上,做到经常性的与教师沟通。同时,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也应该认真解读和理解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在遇到问题、矛盾和冲突时,应主动与学校管理者进行沟通和反馈,共同促进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1.5 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办学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引入目标管理来实施教师绩效考核则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将教师的个人利益和学校的集体利益密切结合的绩效管理方式,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的缺失
2.1 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偏离了真正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往往流于形式,为了考核而考核,作为管理者只关注考核的结果,而不关注考核的过程,更忽略了考核真正要达到的目标应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2.2 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
岗位职责是绩效考核的标准,这需要通过岗位分析来明确。但是,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岗位分析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这就导致岗位职责的界定出现了模糊不清的现象。同时,考核指标的运用也多为定性指标,很少用到定量指标,这样的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无法达到考核的目标。
2.3 考核等级分布无弹性
在对教师考核上,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是根据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文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考核,没有体现出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按照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文件进行考核,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的名额分配都会参照单位编制人数实行强制分布,优秀的指标按15%的比例,不合格的指标按10%的比例分配给各个考核单位,这样,就会出现绩效突出单位的优秀人才无法脱颖而出,工作积极性下降,同时,表现良好的教师也可能因为此名额分配比例被强制评为不合格,这样势必会引起教师的强烈不满,从而失去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的激励作用。
2.4 考核过程有失公平
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考核时采取每年优秀“轮流坐庄”的做法,有的则采取匿名投票的方式,这些考核过程看似有“人情味儿”,但实际却有损考核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丧失了目标管理考核应起到的作用,使得真正优秀的教师工作热情受到了打压,有失公平,达不到绩效考核的目的。特别是当考核结果逐渐成为评聘职称、晋升职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后,这样进行考核更是违反了公平理论,其结果适得其反。
2.5 考核过程缺乏沟通与反馈
在考核过程中不重视与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是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执行绩效考核时的普遍做法,往往一个新的考核办法出台后,没有过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帮助其理解和解读文件精神,这样就会出现教师对考核办法的理念和导向缺乏理解。特别是在考核过后,考核者通常没有和教师针对考核结果进行沟通,从而使得教师不了解自己在工作上的优势与不足,也就不可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更不用说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了。
3 基于目标管理教师绩效考核的管理对策
3.1 教师绩效考核目标的设立
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就是目标的设立。湖北商贸学院全面引入目标管理,学院院长代表学校和各部门领导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的签订,代表着学院的工作目标更明确,责任更具体,也代表着各单位、各部门的郑重承诺。在目标责任书中,突出了考核指标的明确性,尽可能将目标量化为具体数据,如对完成具体工作时限的要求,只有明确地确定完成时间或日期才能对各项目标进行监控和评价。
3.2 教师绩效考核目标的分解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施目标管理时,需要将整个学校的目标逐级分解到各个学院、各个教研室和各个教师身上,当每个教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自己的分解目标之后,整个学校的总体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以湖北商贸学院为例,学校的总体目标明确之后,各学院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具体对学校的总体目标进行逐级分解,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者,包括各学院的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主任,然后各个教师再按照各学院、各教研室的目标要求,制订各自的教学和科研计划。
3.3 教师绩效考核目标的实施与监控
目标分解之后,管理者需要实时关注各个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并认真检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产生的偏差。所以,落实是关键。在目标落实上,需要强化措施手段,实行目标责任追究制,要预见性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湖北商贸学院的目标责任管理执行过程中,学校会利用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监控目标实施过程中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人和事,深入沟通,纠正偏差。
3.4 目标考核与奖惩
制定目标是目标管理的起点,目标完成情况是目标考核的终结。教师绩效考核的结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在湖北商贸学院,目标考核的最终形式是年终考核,学校会组织专门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评价工作组,分学院、分部门,按签订的责任书逐项考核,逐项打分。之后,再按各单位考核的等次,由学校办公会决定,确定各单位、各部门的优秀指标,也就是优秀百分比。考核结果确定之后,学校会对优秀部门、优秀个人予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学院与学院之间,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执行的标准是一致的,同时也是科学、合理的。
3.5 信息沟通与反馈
在目标管理体系中,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取大量的信息是设立目标的依据,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与转换,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湖北商贸学院非常重视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每双周的周二下午定为校领导接待日,所有教职工,包括学生在有问题和情况要反映时,都可以在这天下午和校方领导进行沟通交流,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袁志政.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3).
[2]赵秀荣.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4(5).
1.来源于课本例题中中考题
例1:(2011・绍兴)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1所示.已知排水管的截面圆半径OB=10,截面圆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是6,则水面宽AB是()
A.16B.10C.8D.6
课本原题(浙教九上64页,3.2圆的对称性(2))例2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2,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求截面圆心O到水面的距离OC.
点评原题是在RtOCB中,已知OB、CB求OC,中考题改为已知OB、OC求AB(即求CB)。其实质两题都是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可求得结论。
〖XC51.TIF〗
2.来源于课本中课内练习中中考题
例2:(2013?绍兴)某市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3所示,x(km)表示行驶里程,y(元)表示车费,请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元?当x>3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乘客有一次乘出租车的车费为32元,求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
〖XC52.TIF〗
课本原题:(浙教八上163页,7.5一次函数简单应用中课内练习)某市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面问题:
(1)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元?在多少路程内只收起步价费?
(2)起步价里程走完水之后,每行驶1km需多少车费?
(3)某外地客人坐出租车游览本市,车费为31元,利用图象求出他乘车的里程.
点评:中考题与原题第一问都一样,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第二问中考题是利用图象求起步路程后的函数关系式,而原题是利用图象求起步路程后每行驶1km的车费。而第三问则中考题和原题都是在第二问基础上,已知车费求乘车里程(中考题根据函数关系求里程,原题根据已知每行驶1km的车费求里程)。其实两题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3.来源于课本作业题中中考题
例3:(2010・绍兴)如图5,小敏、小亮从A,B两地观测空中C处一个气球,分别测得仰角为30°和60°,A,B两地相距100m.当气球沿与BA平行地移10秒后到达C′处时,在A处测得气球的仰角为45°.
(1)求气球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2)求气球飘移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XC53.TIF〗
课本原题:(浙教九下23页,1.3解直角三角形(3)作业题)如图6,两个观察者A,B两地观察空中C处一个气球,分别测得仰角为45°和60°.已知A,B两地相距100m,当气球沿与AB平行地飘移到20秒后到达C/,在A处测得气球的仰角为30°.求:
(1)气球飘移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2)在B处观察点C/的仰角(精确到度)
点评原题和中考题已知都一样,只有数字不一样,所求内容虽有一个不一样,但通过三角函数知识求的方法还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学生会解作业题中题目,同样也一定会解中考试卷中题目。
4.来源于课本复习题中中考题
例4:(2012・绍兴)小明和同桌小聪在课后复习时,对课本“目标与评定”中的一道思考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思考题:如图6,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B到墙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点B将向外移动多少米?
(1)请你将小明〖TP54.TIF,5。1,PZ〗对“思考题”的解答补充完整:
解:设点B将向外移动x米,即BB1=x,
则B1C=x+0.7,A1C=ACAA1=〖KF(〗2.52-0.72〖KF)〗-0.4=2
而A1B1=2.5,在RtA1B1C中,由B1C2+A1C2=A1B21得方程〖CD#6〗,
解方程得x1=〖CD#6〗,x2=〖CD#6〗,点B将向外移动〖CD#6〗米。
(2)解完“思考题”后,小聪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在“思考题”中,将“下滑0.4米”改为“下滑0.9米”,那么该题的答案会是0.9米吗?为什么?
问题二:在“思考题”中,梯子的顶端从A处沿墙AC下滑的距离与点B向外移动的距离,有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请你解答小聪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课本原题(浙教八上第51页,第2章特殊三角形目标与评定第16题)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C上,这时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点B将向外移动多少米?
点评该中考题先要求学生对原课本复习题进行解答,然后在此解答基础上进行了有效拓展和延伸。学生只有在真正弄清课本复习题解答基础上,才能对中考题提出的两个问题顺利解答。
〖XC55.TIF〗
5.来源于课本节前图中中考题
例5:(2013・绍兴)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此题的答案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现在小敏将此题改编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3头,下有88足,问鸡兔各几何?则此时的答案是:鸡有〖ZZ(Z〗〖ZZ)〗只,兔有〖ZZ(Z〗〖ZZ)〗只.
课本原题(浙教七下85页节前图)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
当下,多数学生对德育课的理解往往是传统说教、死板无趣,这一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德育课认识的偏差,尚未意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种普遍逆反心理的存在也影响着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知,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广大德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对此,我们认为,应从教学内容入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学生共鸣,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在课程内容一定的前提下,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取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可选在此处破题。在选取德育课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主要依据以下基本原则。
1.与时俱进,内容不断更新
德育课与其它基础课程相较,更具有时代性的特征。由于教材的出版和更新有一定的周期,教材案例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所难免。这时,教师若仍沿用教材上提供的案例,就可能出现与社会生活、学生思想实际背离的情况,再加上学生对德育课原本就有的抵触情绪,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德育课教学案例选取的过程中,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案例,以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
2.控制半径,时间空间接近
德育课教学案例选取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案例发生的时效性和空间性原则,发生时间越接近当下,地点越接近本地,学生对此案例的兴趣度越高,教学效果会越好。
时效性原则即选取时间轴上距离当下越近的案例故事,其效果越好。中职院校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相对浅薄,对古代或近代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而时间上离己身越近的人物或事件则会越熟悉,当然这也得益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娱乐节目的丰富化、多元化。
空间性原则即选取在空间半径上距离教育对象越接近的案例越好。即使是教学对象十分熟悉的外国人物的案例仍远不及本土化的故事更贴近教学对象,教育对象甚至会因为自己身边、自己国家就拥有可以与国外人物相“抗衡”的优秀代表而倍感自豪。
3.关注热点,结合学生兴趣
此处所指的热点可以是新闻时事热点,也可以是案例选取时社会大众关注较多的社会热点。当然德育案例应特别针对德育课教学对象的兴趣点来选取社会热点,很多成年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未必是当下中职院校学生感兴趣的,如教师课堂上讲授成功和挫折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选取时下深受青少年追捧的 “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电视节目中参赛选手的成长故事做案例。“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是青年人成就梦想的舞台,也承载了观看此节目的人们对实现梦想的渴望,因此,在教师讲述这一案例时,教学对象会立刻兴奋起来,话题感十足。
4.年龄相仿,人生经历相似
德育课教学案例所涉及人物的年龄段和人生经历越接近教学对象越好。教学对象会对这类人物倍感亲切,甚至对案例人物的故事感同身受,从而引起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进行同类或相似对比,更容易从案例中受到启发。例如,在如何使教学对象了解职校,对自己充满信心的问题上,可以选取王洪军、苗俭等职校生通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取得职业生涯成就的案例,因为他们在校学习时,年龄段与我们的教育对象相同,也有相同的职校生活经历,这样的案例说服力更大。
5.见微知著,从细小处着眼
德育课程包含着许多学生认为的“大道理”,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如果一味从理论高度阐述或选取英雄事迹来做案例讲解,其效果未必理想。而如果从生活小事或教学对象的个人微小行为引申出“大道理”,则更能够使学生从情义上接受进而内化为个人思想上的认同,最终通过外在行为的一致性体现出来。例如,在讲爱国主义时,选取、等英雄人物舍生忘死的事迹,其效果可能不及选取汶川地震时万人齐聚天安门默哀呐喊爱国的案例。在这里,虽然英雄人物是伟大的,他们的事迹是惊天动地的,但同时他们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了,令普通人望尘莫及。这时,选取切入点小,起点低的案例,反而能使教学对象体悟到即便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实践“大道理”。
6.导向正确,信息传递准确
选取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对案例进行再加工以符合实际教学需要是必须的,在案例再加工的过程中,应注意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如案例论述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应保持一致,案例的内容应该与事实一致,避免数据或其他方面的错误等。整个案例在论述的过程中应注意价值导向的正面性,特别在运用反面案例时,更要给予全面的评价并注意阐述其正面意义。例如,在讲授拒绝沉迷网络世界时,可以介绍一些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导致猝死的案例,在案例的介绍过程中,对事件人物及事件过程的介绍应准确,从中得出结论,沉迷网络十分有害,但同时应传递一个信息,即网络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问题不在于网络是好是坏,网络是中性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不能因为网络存在危害就一味排斥,只要在运用网络的时候把握好“度”,凡事不可“过度”即可。
7.图文并茂,呈现手段多样
“酒好也怕巷子深”,好的案例若要达到好的效果,也需要注重其呈现方式。单纯的口头介绍一般较为枯燥,如果采用图片或简短视频等方式呈现案例,其效果往往比较理想,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对图片或视频进行一定的编排,其效果会更好。例如:讲授知识点爱国主义时若涉及到问题,单纯口头讲述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图片展示更加直观,会立刻吸引学生眼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7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139- 03
0 引 言
市场营销专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成为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备受企业关注。虽然我国高校设立市场营销专业的历史并不长,但其发展迅速,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该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体系也比较完整和稳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为主,后期再进行几周实训。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往往由于对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认识不明确,不但不能很好地吸收理论知识,而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比较少,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经济活动缺乏了解,不能很好地将前期的理论学习与后期的实训环节衔接起来,造成知识与能力脱节。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不强、实践能力差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既应区别于已有深厚基础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也应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1]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以下特点:① 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② 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③ 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素质如责任心、道德感等,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该专业主要培养高等、中等层次的市场营销人才,突出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具体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市场调查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模块化教学是把实践操作能力和相关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岗位能力为基础,强调个人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岗位要求的能力确定所传授的理论知识。[2]模块化教学采用模块和任务结合构建的知识能力体系,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融为一体,通过任务和活动的设置引领学生进入不同的工作场景。[3]模块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公共基础模块;二是专业能力模块;三是实践能力模块(如图1所示)。专业能力模块是核心,但要以公共基础模块为基础,并通过实践能力模块运用,所以三大模块缺一不可。
2.1 公共基础模块
公共基础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意志品格的塑造、思维方式的锻炼、情商的培养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实践能力。[4]主要涉及以下课程:① 思想政治类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法律基础、基本原理等;② 数学类课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③ 计算机类课程,如计算机公共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办公自动化。此外,本模块还包括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文学类、体育类课程。
2.2 专业能力模块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五大模块:专业基础能力、市场调查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和拓展能力。
2.2.1 专业基础能力模块
专业基础能力模块是市场营销专业大类必修课程,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大类必修知识,为以后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奠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等。
2.2.2 市场调查分析能力模块
市场调查分析能力是指培养学生信息收集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对应的课程是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这两门课程在内容上有联系,可以建立联合模块。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据处理功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据分析知识。在此基础上,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使学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并初步具有市场调查分析的能力。
2.2.3 营销策划能力模块
营销策划能力就是能正确运用专业知识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策划运作的能力,主要包括营销战略能力和营销策略能力。[5]对应的课程是企业战略管理、广告与整合传播、渠道管理、产品管理、产品定价、促销、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公共关系等。除此之外,还能对企业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比较专业的评价,并能撰写规范的营销策划书。
2.2.4 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
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品质,能够扩大产品销售,并与相关利益者保持良好关系的一种能力。对应的课程是消费者行为学、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知识包括产品知识、市场知识和公司知识等。技能包括沟通技能、分析技能和组织技能等。
2.2.5 拓展能力模块
在保证应用型本科层次市场营销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可以开设国际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网络营销、服务营销、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等课程,使学生掌握通信行业及学科前沿知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培养复合型营销人才的目标。
2.3 实践能力模块
实践能力模块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计算机类实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生产实习则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市场营销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运用,而且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研报告,实现教学目标。此外,它还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和社会举办的各种创新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3.1 制订模块化教学计划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块之后,就需要制订模块化的教学计划。模块化教学计划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3.1.1 明确教学目标
每个教学模块的学习,都要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为目的,以胜任将来的相关工作岗位为目标。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在对工作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整合该模块所涉及的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尤其注意要精简非必要的和重复性的知识。
3.1.2 合理调整开课时间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教学模块化,每门课程的开设时间需要合理调整。专业能力模块的教学主要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到大三下学期,共四个学期。大二整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和市场调查分析能力模块。大三整学年开设营销策划能力模块和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模块,一个学期一个模块。大四上学期在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能力模块的基础上,可以开设拓展能力模块。在学习这些模块的同时,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并辅以暑假期间的企业生产实习。
3.2 科学组织教学过程
3.2.1 划分小组
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划分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各兴趣小组成立一个虚拟公司或模拟真实的公司,如成立某某广告公司、某某营销策划公司等或者模拟蒙牛、伊利等真实企业。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各小组需要带着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去寻找解决对策。
小组划分的时候,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可以相互搭配,取长补短;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也可以相互搭配,在各自发挥其优势的情况下,相互学习,使认知风格“相互强化”。 [6]
3.2.2 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先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模块,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如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市场营销观念确立模块、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模块、目标市场战略模块、营销组合策略模块以及营销计划、组织与管理模块。这是营销工作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后根据此模块,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3.2.3 布置具体任务
教师在确定教学任务之后,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如在讲述市场营销环境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搜集相关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目前企业业务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2.4 学生实施
教师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之后,不能采取“放任式”管理,还要指导学生怎么做,如何想办法、找对策,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学习者,使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3.2.5 评价结果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需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讲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等。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社会需求,首先需要加强“双师型”和“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实地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其次,将营销专家引入课堂,形成真正“应用型”师资队伍。从社会上选聘有丰富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营销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举办讲座或指导实习,让学生能与企业营销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他们给学生带来营销新体验,拓展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走入实战。
此外,学院还应加强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应该加大实验设施的投入,积极建立形式多样的营销模拟实验室。在模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模拟企业营销的各种实际情景,切身体会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还应该积极创办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在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后,马上由企业专家带领参与实际操作环节,再由专业老师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也可以在暑假期间进行校外实习。
4 结 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不强、实践能力差的问题,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既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配合,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还要及时解决在实施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以达到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海棠.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黑河学院学报,2012(1):61.
[2] 张亦梅. 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C] // 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3] 张臻. 市场营销课模块化教学初探[J]. 现代营销,2012(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