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8 10:03: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数字金融人才培养

篇1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消费模式的服务化、销售市场的分散化与智慧物流的普及化带来了复杂结构的物流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物流各项指标随着大数据产业发展呈现翻倍增长态势,同时,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物流路线、选址及仓储等,都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即时服务的终极目标。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的一个新业态,已经成为新旧动能转换中非常重要的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改变着工作和职业的性质,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数字技术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也会减少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到2030年,可能有多达2.2亿中国工人需要换工作,占中国总劳动力的30%,而物流一直被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面临这样的冲击,势必需要快速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空间布局、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方法与技术等已经无法适应工业4.0背景下物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模式创新体系缺乏系统性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总体思想要求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新文科建设要求通过跨专业、跨学科、跨界甚至跨域整合突破界限壁垒,运用“新”(新经济、新技术)、“融”(嵌入式、交融感)、“通”(跨学科、跨领域)、“特”(有特色、很特别)的新文科思维,创新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产学合作协同优化、创新设计新时代文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体系、教育教学方法、科教融合模式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推动跨学科深入交叉互渗、跨领域深度融合贯通。这与物流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谋而合,因此融合新文科建设思路是深化物流管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但物流观看了创新教育需要将改革策略及具体举措集成在一个系统的、立体的、全面的适应性体系建设上,只是通过增加课程的实践环节无法形成一体化的课程计划;单纯运用一些类似翻转课堂、课堂APP等授课技巧也只是旧有教学模式的完善。

1.2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与社会发展趋势没有保持一致

需求的刺激、市场结构优化和技术变革等改变促进了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增长,“互联网+”促进了传统物流产业的变革升级,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结合,正在让物流行业发生一场效率革命,这些都带来了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紧缺,从而制约了物流产业链的迭代更新。而物流管理教学的目标更多是旧有知识的输出,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更加关注课程的设置与质量,培养物流管理人才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竞争力、领导力、新技术开发能力及社会责任等素养。

1.3物流管理教改研究中对课程研究较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较少

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物流管理教改研究中“物流课程”的中心性最高,围绕该关键词,出现了“物流课程”,“国际物流”,“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等高频词,也有结合行业发展背景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例如徐龙闪,肖红波(2021),吕雪(2020),潘鹏(2021)等学者主要研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但教改领域中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研究较少。

1.4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应用不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持续深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层出不穷,日益创新,发展迅速。其中典型的成果是北美地区高校教学技能培训机构CaffarellaRS(2002)提出的BOPPPS教学模型,因强调激发授课对象的主动性,被全球超过100所大学和产业培训机构所推崇。因为物流同时根植于工程和管理实践的,既体现了工程与管理门类学术研究主题的综合,也体现了物流实践中工程技术与管理方法的交叉融合,因此麻省理工大学创立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物流管理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也为我国的物流管理新文科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CDIO的核心思想在于鼓励学生以主动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之间相互交融和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CDIO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逐渐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界重要且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改革行动之一,迄今为止,CDIO在中国的发展已逾十年,但CDIO模式多数仍局限于机械、电气、化工、土木、农业类专业,因此结合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现状,我们认为“BOPPPS-CDIO”教育模式更能够有助于复合型、多元化创新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1.5提高管理管理课程群教学效果的需要

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物流行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和教学效果并不匹配。目前整个教学环节与实践中存在着重传授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化的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实践相互脱节、学生兴趣不浓的现象,教学模式难以匹配学生数学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

2.数字经济时代对物流管理创新人才的新需求

2.1数字经济时代对物流就业的影响

数字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DonTapscoti在20世纪末提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20年)》中对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定义:“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造成了物流管理劳动力市场两极分化。一方面,数字经济催生了很多新模式和新业态,例如尤其在消费市场创造了大量物流新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的特点,物流业中重复性、机械性劳动更容易被机器和软件替代,此类岗位大幅减少,一线工人的工作日也将因自动化而重新配置。

2.2数字经济时代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我国非常重视物流产业人才培育,截至2018年,全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就达396所,而物流智能化,物流平台,物流资本化,物流新零售等创新经济所需要的物流人才培养规模过小。从物流行业细分领域人才需求表(见表1)不难看出,数字经济时代对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逻辑思维能力强、具备数字化思维和能力。二是熟悉物流服务行业的业务模式及流程。三是能通过数字的牵引,具备整合管理、业务和技术的能力。

3.数字经济时代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3.1基于数字经济背景建立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分层教学模式

3.1.1融合数字经济设定层次化培养目标通过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调研走访,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对物流管理就业状况的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同时整理物流领域需要的数字技能,建立通用的数字技能分类,例如物流数字化开发类,物流数字化运营类等,根据技能分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指导,制定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在教学目标上,融合数字经济设定层次化培养目标,促进知识、能力、素养的有机结合,按照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建立分层次教学体系,确定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体系,对学生进行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分层次分阶段教学的培养。通过层次化培养目标解决学生基础差异,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将课程理论内容相互衔接与融合,形成较完整的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与思路。教学计划上,拟定培养高水平管理人才的教学计划,使课程的教学计划能够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企业实际需求实现良好的对接。

3.1.2提升教师数字经济和专业知识水平当今的物流业很难避免数字化竞争,现代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区块链,流程自动化RPA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迫切需要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经济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通过让教师参加数字经济及相关技术的培训、学习、讲座和研讨等方式,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让教师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数字经济素养。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双导师制度,引进企业教师,充分发挥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企业教师不限于物流行业,互联网、新零售、电子支付等高科技行业,这些导师一方面能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能够生动还原企业营运环境。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职业指导三重师资队伍结构,进行通识教育,物流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教学,着力培养既具备物流知识技能又具备计算机、大数据知识技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3.1.3丰富物流数字经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坚持理论与需求、经济、技术、产业链等环境变化以及物流与金融,IT,工程学,建筑等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增加物流数字化运营管理的知识体系与发展动态知识学习内容,保持知识结构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在设置经济、管理、工程等一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针对不断更新迭代的细分领域,例如物流与金融学科的融合产生出的仓管质押、代收支付、货车信贷等细分领域;物流与IT的融合产生出的车货匹配、智慧物联网等领域;物流与工程学的融合产生出的AGV、无人机、自动化仓储分拣等领域,合理设置区块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慧物流营销与管理、互联网金融与管理等课程方向,将物流与供应链的知识进行深度融合,突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特色。

3.2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多渠道学习和教学

一是加强数据资源建设,搭建“数字技术+物流”教育平台,平台教程和案例数字资源库由教师和企业共同参与、设计和完成;运用“BOPPPS有效教学模组”作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架构”,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在线课程,智慧课堂、学习通等方式丰富教学过程,并合理利用这些平台对学生学情等数据进行分析,营造参与式教学氛围,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实践上,持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达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契合,增加物流仿真实验等实践项目、企业实地研究和实习机会,激发学生对实用技能的兴趣,培养学生考虑数字经济背景下解决复杂物流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与高级思维;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和完善教学实践。通过构建实验教学平台、学科交融讨论平台和课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强化实验教学。结合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充分应用实训场地、设备、软件指导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动手完成各项模拟业务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竞赛活动。每年由学生组建团队,参加全国各项物流大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合作意识。用“课程+兴趣+社会”的教学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鼓励学生观察家乡或者身边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物流成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等物流管理等文科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增加校企实习实践考核力度。企业实习不局限于熟悉物流日常操作,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向沟通渠道,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同学物流实习,鼓励企业问题进课堂,课堂理论企业应用,利用APP,QQ,微信,腾讯课堂等数字手段,进行现场讨论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

3.3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解决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实行过程性考核与多形式考核的有效契合,提高考核的全面性、实践性。构建多维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参与度和过程考核,课程考核包括试卷考核,线上答题,线下调研,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评分采用试卷评分,课堂和线上讨论评分,同学互评等方式。优化评价方式。加大线上考核比例。线上考核内容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权重设计,比如线上考勤,学情考核,课堂APP讨论等,提高学生主动性,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现象,自发拟定讨论话题。线下学习布置进阶式任务,提高可操作性,增强学生物流方案设计能力。优化实践环节评分体系。除了考核学生现场实习表现,同时要求学生针对企业问题提出独立的方案,在最后的评选环节,由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和同学组成的评分组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综合得分。该分数是小组间横向评比、集体评议的结果,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

篇2

2、实训资源功能不完善。如:深圳典阅银行综合业务技能国赛平台注重对学生手工和综合业务的测试,实操训练效果不够;杭锐电脑传票输入训练系统2009版学生实际训练很好,但是测试很机械,不灵活;股票模拟训练软件虚拟性能强,但是需要在有其他方式查看股票行情后才能在软件上进行选股和交易,功能很单一,没有整合在一起;精品课程资源讲授多,实操少。要根据实际需要克服不足把资源进行整合完善其功能。

3、高校参与不够。实际中金融专业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不能一个或几所高校来完成,要集思广益,集合高校的优势资源来共建共享,通过研究,共同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整合专业实训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展金融专业实训教学标准,完善专业课程立体化资源,构建虚拟教学仿真实训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开发开放,建设开放式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资源库系统。

二、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数字化资源库建设路径

在金融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中,因为缺少财政专项资金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和缺少专业的实训教师,所以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固有,提倡共建共享”模式,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做一体化、评价与考核二大功能,总目标是建设丰富的内容,使用快速和动态等特性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资源库。建设路径:一是按照企业的需要,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部分设置与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对接,根据实际岗位工作要求,来建设专业课程。二是通过走访行业协会、调研企业、回访毕业生,通过对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分析,以及召开专家研讨会,以此来制定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评价与考核二大功能的实际需要,在核心课程实训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实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三、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内容

(1)合理定位专业内容

职业院校每年都要进行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的调研,分析行业现状和企业需要工作岗位和业务能力的研究。从调研情况来看,金融专业主要面向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用社四个主要领域的柜台服务、客户服务、营销服务、财务会计等工作岗位定位,以此为依据,确定“货币银行概论”、“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保险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外汇管理理论与实务”、“信用管理实务”、“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工作岗位及其素质与能力要求来设定实训内容。它包括教学课件、训练题库、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软件库、训练视频、教学大纲、教学材料、电子教案、技能竞赛等。专业课程实训资源建设内容和要求:

1.货币银行概论,设计要求教学大纲;设计内容:课程、教学大纲文本;内容和要求:课程性质、设计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和建议。

2.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设计要求:电子教案;设计内容:课程、电子教案;内容和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场地与用具。

3.保险理论与实务,设计要求:实训案例;设计内容:课程实训项目及典型案例分析;内容和要求:实训内容要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4.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设计要求:教学视频;设计内容:课程相关视频;内容和要求:学生实践活动、实训操作视频。

5.外汇管理理论与实务,设计要求

实训习题;设计内容:每个章节内容实训习题及答案;内容和要求:计算、业务操作、论述、案例分析等类型。

6.信用管理实务,设计要求:实训教材;设计内容: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内容和要求: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7.金融企业会计,设计要求:参考资料;设计内容:课程教学相关参考资料;内容和要求:实训手册、相关网站链接、最新实训业务操作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及要求

(2)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素材资源建设内容

在各门课程资源要素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评价与考核二大功能的实际需要,开发一个专业的实训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先导,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根据资源类型,通过实训图像、视频解释等表现形式全面展示金融专业实训数字化资源库,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基本型资源中心建设内容及要求:

1.实训图片库,设计内容:各种各样的训练原理、业务流程、设备等相关材料图片;设计数量:必须有实训相关的图形、图表、图片。

2.视频解说库,设计内容:实训工作原理、操作流程等相关视频素材;设计数量: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必须有各类活动、参考视频资料。

3.实训习题库,设计内容:案例分析、论述等相关习题素材;设计数量:每门专业核心课程不少于60题。

4.实操案例,设计内容: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金融产品营销等相关的案例;设计数量:300个左右案例。

5.实训软件库,设计内容:常用的各类专业实训软件;设计数量:典阅银行综合业务技能国赛平台、杭锐电脑传票输入训练系统2009版、股票模拟训练软件、世界大学生城平台等。

金融专业的特色型资源库,依托虚拟教学仿真实训平台,专业国家级、省级、行业的技能竞赛,行业资源等特色型资源素材进行设计、制作、收集、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特色型资源库建设内容及要求:

1.虚拟教学仿真实训平台,设计内容: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相关虚拟教学仿真实训操作平台;设计数量: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相关虚拟教学仿真实训操作平台。

2.专业技能竞赛库,设计内容:及时公布专业竞赛消息及相关培训信息;设计数量:购买、安装并使用相关操作软件和操作平台。

篇3

(一)引领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

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作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无论是在产业的初步阶段还是高级阶段,对数字出版业的发展都格外重要。它不仅为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转型提供了平台,而且有利于数字出版产业由单个企业的自发性发展向产业整体自觉性发展深层转变,更有利于纸质书籍、报刊、影视作品、艺术品等传统出版资源向电子图书、数字报刊、网游动漫、数字艺术品、数字电影音乐、手机出版等数字出版内容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转化与再造。毫不夸张的说,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建设培育是传统出版大国向数字出版强国转型的战略重点和必由之路。

(二)拓展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

探索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通畅的产业链条是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产业基地作为一个集资源、服务、信息、孵化为一体的一种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全方位服务平台,具有政策和管理制度的优势。在这一平台上,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产品销售商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相互投资参股合作,甚至建立合资公司,利用双方的优势,共同提高赢利能力,共同开发数字出版业务。真正实现内容优势、技术优势、营销优势的强强联合,探索出能够助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模式。

(三)发挥产业规模效应,优化数字出版产业组织结构

产业基地内的企业凭借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可以打破所有制壁垒、行业壁垒等实现企业间的并购、联合、重组等。重点的内容生产企业、技术研发企业、平台服务企业可以借势做大做强。这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了数字出版产业高度集中发展运营,更有利于形成一批较强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优势数字出版企业集团。同时,基地内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走“专、精、尖”的竞争路子参与专业分工,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由此数字出版产业可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在专业分工基础上共同发展的格局。因而,建立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可有效提高产业纵向联合和横向联合水平,优化数字出版产业组织结构,实现规模效应。

(四)可以更好地保护数字版权,促进原创内容生产

数字版权即“作者享有的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复制、发行作品的权利”,是传统版权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和拓展。版权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依托,数字版权之于数字出版产业亦是如此。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国内外入驻企业、政府管理机构、中介组织等共享版权保护的先进经验,方便地沟通联系,有利于其携手搭建数字版权保护平台,创新保护模式,降低保护成本,并营造良好的数字版权保护环境。

二、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推动作用

具体而言,政府首先应支持完成基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基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宽松优越的物质环境。其次政府应在深入研究基地的战略优势和时空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扶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奖励补贴政策等,从而构建有利于其壮大的产业政策环境。第三,要理顺数字出版产业管理体制,政府对基地的管理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给基地企业以良好的服务、引导与协助,实现对基地的宏观管理,对于项目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则应交由企业负责。

(二)立足产业链,积极扩大产业集群

在产业基地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以搭建产业链为核心,规划基地内的企业结构,以求产生驱动产品制造,拉动产品销售,带动后续产品开发的理想效应,最终能够在基地内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为此产业基地应该以产业链为导向进行战略规划,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提高企业入驻门槛,保证入驻企业能够与产业链实质性对接。这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重组,还能够通过企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勾连,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三)搭建基地信息交流互动平台

基地一方面可以打造信息服务网站,进行基地形象统一宣传、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基地知名度等。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举办博览会、洽谈会、交易会等形式为信息、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良性互动提供平台。

(四)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引进,突破人才匮乏瓶颈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解决人才问题,一方面要靠引进,另一方面要靠培养。在人才引进方面,基地一要协助政府研究制定人才引进办法、管理、待遇等政策,为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要坚持以项目引进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的战略;三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等方式,鼓励支持相关人才来基地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产业基地可通过教育培训等各种途径,培养出能够对出版产业提供创意与加工的高端创意人才、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术实现内容产品数字化的编辑人才、通晓国际贸易规则的高级商务人才和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等,从而为数字出版企业提供智力保障。

篇4

面对新形势,通过对高职金融专业目前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

(一)优势因素分析

1.适应行业发展需要。高职金融专业并非没有优势可言,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准确定位,满足金融行业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更接地气,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更匹配,特别是课程设置里增加毕业顶岗实习,把实习计入学时、学分,目的是实现与金融行业的零过度。

2.基本专业技能扎实。就业导向一直是高职所坚持的培养目标,金融专业也不例外。一是强调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教师必须对金融专业的最新动态时时把握,并把最新的金融信息展示到课堂与学生共享,特别是当前“互联网+”热点;二是强调学生基础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发挥高职学生自身特点,以实用性为原则,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一线工作人员。

3.就业定位准确。高职层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与金融本科、研究生不是竞争关系,不能以本科、研究生作为模板的简单地压缩或照葫芦画瓢,而要有自身的定位,即定位与基层一线业务岗位。

4.强调证书化制度。高职专业一直以来都有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职业考证课程,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以就业岗位所要求的执业能力、上岗能力为主线搭建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将金融行业的资格标准融入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当中;采取将考证、期末考核兼而有之的考核方式。高职金融也不例外,也在努力构建和实施证书化的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提升高职金融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劣势因素分析

1.学历层次劣势。高职毕业生,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专科学历。金融专业的用人单位更多的把目光聚焦在重点院校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高职的专科层次金融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上就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

2.理论知识劣势。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专业理论学习,较为系统等全方位掌握金融理论知识。而高职金融专业则偏重于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当然这有两个层次的教师队伍的差异所造成的结果。另外,高等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大、设施条件好、学习环境好等,都让相比之下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在知识的掌握、环境的熏陶上处于劣势。

3.学习、思维能力劣势。对于就读高职的大学生,本身就是高考的相对失败者,其学习成绩、能力都比较差,思维比较狭窄。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对知识的接受,思维的创新上都比不能和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

(三)机遇分析

1.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当前职业教育正赶上了好时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各项改革、各项投入不断涌现到职业教育一线。这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下,高职金融专业的发展,将会再上一个新的高度。

2.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催生技能型人才需求。2013年开始,短短几年时间,“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金融行业的有识之士早已看到其趋势,传统行业也在积极扩展互联网业务。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相应政策也陆续出台。传统金融企业更多倾向与高端尖金融人才,而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更偏好基础技能型人才。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正是一次机遇。

(四)挑战分析

1.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金融人才供需矛盾共存。各高校的金融专业一直保持高入学率,毕业生人数不断递增,然而实体经济发展步入经济新常态,传统金融领域的就业人员也会加入到互联网金融就业市场竞争。市场接纳金融应届毕业生,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应届毕业生相当有限。

2.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从入学到毕业都对在金融行业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其看中的是金融行业体面的就业环境。但是现实的就业压力巨大,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并未能走上金融之路,即使开始从事金融行业,最后也没能坚持下去。

3.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金融学生在校期间一般都会参与了金融行业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考证获得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职业资格证书,对从事一线岗位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普通高校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考证和技能训练,并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强了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培养,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互联网+金融”趋势下的金融人才需求分析

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所谓元年的启动开始,短短几年的时间,互联网金融从一个跨界行业逐渐成为主流金融的一大类,规模扩展迅速,同时也冲击了对传统金融行业。而我们广东作为国家改革的前言阵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不落后,横琴、前海金融创新综合实验区的设立,给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批批互联网金融企业涌现出来,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顺应时展的产物,它利用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是“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1。随着网民的不断年轻化、大众化,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内容也不断地得到创新和丰富。其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传统金融中对金融专业的单一的执着。随之而来的是,更迫切需要互联网知识与金融创新人才的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不但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冲击,对给金融行业输送人才的高校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下,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转变。

(一)“互联网+金融”融合的思维模式

金融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兴行业,但互联网却是一个时髦的技术行业。随着互联网的大众化,两者的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选择,这基于两个行业在本质上有同一性,都是流动性、融通性。互联网金融是在业务上能同时处理相关联的资金流与信息流。“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互联网的跨界复合型人才,这在于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其中的一点是用户参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导致如果只从传统金融的角度去实施就会脱节;但如果全从互联网角度去体验,在金融的合规性、风险控制上可能又会存在问题。所以无论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只具备金融背景或只是互联网背景,都存在局限。

(二)课程设置应适应互联网金融内涵发展

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再单一的以金融专业知识为主,要全方位叠加互联网专业知识。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源于传统的行业,从中不断繁衍出崭新的概念和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针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而是需要增加基于互联网金融思维的金融变革的相关课程,有效地将互联网与金融课程知识的相互融合,从而让高职学生在掌握金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掌握互联网思维、创新和互联互通等能力。优化课程设置的同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造开放的、交互性强的金融通才培养目标。

(三)高职金融学生就业导向的转变

高职金融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长期处于劣势之中,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给高职金融专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职金融专业必须要作出转变。需要更重视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全方位的合作,达到双赢的局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模式。根据互联网企业对基层业务岗位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并通过引入经验丰富的企业讲师来弥补高职金融专业师资不足的缺陷。让学生入校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培养,真正实现从职业教育到职业实践的对接。

四、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通过对高职金融专业的SWOT分析,我们要清楚认识到高职金融专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积极面对机遇与挑战,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要求,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作出改革,开拓一条新的路径。

(一)培养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观念

在金融专业学科为立足点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互联网精神与思维。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让学生时刻融入到互联网之中。这就要求掌握扎实的互联网相关理论及技术应用,同时强调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对金融各个行业的渗透和融合。培育具备互联网视野的、能迅速介入金融业务一线的,能综合运用数字化资源、整合各类互联网工具、推进金融创新的技术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

(二)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赛、教、学的融合

以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将技能竞赛与课程优化紧密结合,为课程设置优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技能竞赛规程反映了金融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技术标准,学校通过吸取大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把互联网金融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纳入到日常教学,改变教师讲的就业无用、就业有用的书本没讲的滞后状态。技能大赛都会突出关注行业岗位最新的技术规范,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全方位多视角的考查师生技能、创新、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既能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与时俱进,又能让高职金融专业广泛接触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趋势,真正实现了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和赛、教、学的融合。

(三)引入互联网金融企业,深化校企合作

通过学校与行业合作,成立互联网金融事务所,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化与融合。提高社会服务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真实岗位之中,了解金融企业的基本流程,使得、学生能够尽早走入市场,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采取定向订单的培养模式,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基层一线业务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入校开始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定位,真正实现从职业教育到职业实践的对接。

(四)以金融产品营销为着力点,培养金融业务一线人才

篇5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各行各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革[1]。数字经济时代不仅要求慕课、在线课程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手段要大力创新,而且对包括培养目标、人才标准、课程体系等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职管理类人才需求

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平台经济、新零售等商业模式创新,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以及项目化、协同管控等管理功能提升[2]。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也要与之相适应。

(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1.“无边界”的协同式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变成了开放的生态空间和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从零和博弈变成合作共赢。基于此,海尔提出“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三无”发展观,并提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理念[3]。此举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管理模式,形成了“无边界”的协同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资源更好地被协同利用。2.“去中心”的平台化管理。数字技术将传统企业从流程驱动、中心控制的组织形式转型为高度去中心化的共享平台等新型组织。企业运营生产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改变。数字企业搭建了以产业链电商平台为中心的,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打破原来的部门和科层结构,只保留承担具体职责的岗位,每个岗位随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项目化组合,科层或部门并无决策权。这种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化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了“按需生产、零库存”。3.基于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参数等,对生产经营做具体要求和明确。企业的各项活动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展露无疑,也都留下了相关的数据捕获记录。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获取需求、生产、交易、售后等信息,了解员工工作情况、消费者消费信息等等。大数据思维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进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实现精准生产并降低成本。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1.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在互联网“去中心化”模式下,社会化思维的联结是网络。企业面临的客户以节点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整个形态。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每位客户都可能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个性化推广、个人评论等现象不断涌现[4]。每个员工、消费者、合作者手中都有话语权,其沟通与反馈也更加及时。每个个体都可能是企业形象的树立者、维护者。管理目标通过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扩展到企业外部人群。这需要职业管理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管理理念来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并具备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2.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在内的通用管理能力。此“项目”非工程项目,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或管理要求,各类组织生产运营过程中活动、作业、任务、事项等的总称。平台化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要求员工打破原有的部门、科层管理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管理目标,并将所做事情包装成一个个“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组合岗位来实现管理目标。腾讯马化腾实施“谁提出、谁执行”的策略,才有了微信张小龙的诞生。因此,职业管理人才应具备项目的形成、组织、跟踪、协调、评价等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各个管理岗位都适用的能力,是一项可转换、可迁移的能力,属于个人的无形资产。3.数据分析能力。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工作计划、员工发展等各项活动,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做出理性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管理者在工作中将接触到大量的数据。那么,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获取、清洗、分析数据,从而进行有效管理,即数据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未来管理从业者的必修课。

二、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与现存问题分析

1.“跨界”“融通”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亦是如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实施,但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实施效果却不太理想。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工商”)为例,管理类的专业散落于几个二级学院。例如,工商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在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外语外贸学院,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在人文旅游学院。管理类专业分散导致诸多问题:一是经济学、管理学、数据分析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师资源并未整合到一起,出现了各自设置课程标准、各自授课等“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呈现出盲目性。三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存在必修课的比例偏多、选修课较少,或是在实际中出现选修课也开成了必修课的问题,两种课程的比例不协调[5]。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资源并未得到合理分配,并未满足培养“管理能力+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四是除专业设置分散外,高职管理类专业方向也存在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以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延续以岗位为中心,专业方向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力求包罗万象的结果却造成培养靶向不准确,并未打破原有的科层制结构而将诸多岗位整合起来,缺乏项目管理、数据分析等通用管理能力将这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个能力统领起来。

2.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尚未形成。“供应链”原指涉及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客户”的网链结构。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提供给企业所涉及的“供应源(普高、职高、中专等)-高职院校-人才市场或大学-需求方(企业)”的网链结构[6]。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未根据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对人才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合理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学非所需,就业难或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

3.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更加要求高职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与实际深入结合,共同开发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技能实战、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这将有助于实现“无缝对接”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7]。然而,管理类专业相对理工科专业而言,涉及大量社会活动且具体工作不确定性较强,其实践教学面临更大的困难。义工商管理类专业由于缺乏服务区域经济以及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亦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由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一端,滑向做简单游戏、看网络视频、分析网上案例等易操作的另一端。很多实践教学课程人为割裂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这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8]。二是一些实践活动收益不大,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后即束之高阁,教师下企业锻炼只是堆积文字,学生到企业参观只是走马观花,顶岗实习让学生成为低价、低端劳动力而所学甚少,师生参加竞赛也是注重作品包装而轻视内涵建设……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

1.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包括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创新与重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职业管理人才是具备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内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职业人才的供需分析,结合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构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详细内容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职管理类职业人才,课程体系应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学校应构建出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应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升其创新性素养。

2.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过程柔性化设计。一是高职院校应与生源机构、用人单位联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共享数据来研判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和新的规律,科学管理与规划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高职院校应快速响应企业需求,面向学生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流程和指标,一方面结合当年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学生的行业和岗位取向,设置“定向式”课程系列或“订单式”培养模块,灵活增添相应的课程模块或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实行弹性培养,减少教学计划、常规管理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为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自主规划职业生涯[6]。三是建立“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的课程体系结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推动阶段以高职院校为主,搭建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而拉动阶段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专业模块建设。“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高度融合,课程体系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而且使高职院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3.“全程项目教学”贯穿三年教学始终。灵活、实战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应对数字经济“去中心化”“无边界”等形势变化的良方。项目教学不仅仅是将所授内容在教学形式上的项目化、模块化,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体现。此处的项目既包括参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观摩性项目,又包括校内实训等仿真模拟性项目,还包括参与教师课题项目,实践实习等真实性项目。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应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来选择、设计、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最终完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课程开发。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包括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技能实战、创业创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在态度、方法、技能上更符合企业的要求。项目教学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入职教育”,并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有助于“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

篇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49-03

印刷复制业是2009年9月国务院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所确定重点发展的九大文化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绿色印刷转型是未来印刷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的印刷业将以数字化内容为核心,以绿色环保为标准,从印前处理技术到最终的印刷本身的整个流程都将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随之改变的同时产生新型产业链。

义乌印刷业是义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也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运用SWOT分析义乌印刷业,寻找和制定适合义乌印刷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义乌印刷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自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以来,有关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纷纷出台,文化产业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宠儿,成为各级政府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印刷业是义乌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11月,义乌被中国包装联合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在“浙江省新闻出版产业十二五规划”中也将义乌与杭州、宁波、温州一起列为浙江省重点培育发展的四大印刷产业区块之一。

(二)行业环境

印刷业是工业中的传统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传播介质的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不断改变,传统纸制印刷品需求不断减少,出版、报纸、商业等方面的印刷市场下滑趋势明显,包装印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另一方面,以按需印刷、无版印刷为特征的数字印刷正在兴起。一些欧盟国家,数字印刷已经占有25%~39%的印刷产值份额。2008―2013年全球数字印刷复合年增长率为16.8%,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2018年全球数字印刷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4.4%。在数字时代,传统胶印所占的市场份额将萎缩成之前的39%或40%。再有,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绿色印刷因其环保和安全性成为国家、社会和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企业碳排放问题、原材料的环保问题、纸张去油墨化问题等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三)经营环境

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贸市场,为印刷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业务来源。义乌国际商贸城现有固定经营商位7万余个,经营面积400余万平方米,销售商品46万余种,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另外,义乌还有其他各类市场及专业街几十家,经营单位逾万家。据不完全统计,上述这些经营商家的产品大约三分之一是义乌本地制造的,也就是说,这些商品的包装印刷大部分都是由本地印刷企业印刷完成的。因此,义乌众多市场为本地印刷企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业务来源。义乌市印刷协会还与国内印刷机械设备经销商合作,在义乌文博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中举办“印刷机械设备展”,为义乌印刷企业引进先进印刷设备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资本环境

义乌有较为充裕的民间资本,为印刷业不断壮大提高了强劲的资金支持。早在2003年,义乌市民人均存款就已经超过5.5万元。2008年8月,义乌金融机构存款达到1 005.1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1 000亿元大关,人均储蓄额达70 880元,均居全国县(市区)之首。最近六年来,义乌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业务增长最快的县市之一,民间资本活跃程度在国内首屈一指。义乌还不断推进金融创新,通过各种贷款业务、短期融资券、信托理财以及市场商铺使用权质押贷款等,使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五)人才环境

义乌有较好的人才培养、印刷会展等环境,为印刷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技术支撑。义乌市相继推出了《义乌市关于引进人才申购成本价住房的实施办法》、《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和“义乌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实施错位化(区域、产业)和差别化的引才策略。同时还坚持做到培养和引进相结合,高端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基础一线人才的技能提升相结合,以政策引导为驱动,发挥各企业引才用才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了加大对印刷人才的培养,市印刷协会还与义乌工商学院联合创办了印刷技术专业班,建立了印刷实训中心。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校在义乌工商学院也设立了印刷专业(专科)自学考试点,形成了集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印刷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二、义乌印刷业内部环境分析

篇7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正逐步深入,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以实现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应对金融全球化的风险和机遇,是我国金融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化的金融体系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金融人才进行运作和支撑,然而当前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并不完善,金融业现有人才状况,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分析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造就更多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提高我国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我国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为了适应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和行业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提高金融人才的素质,例如大力支持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金融教育体系,促进了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建立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教育和培养;积极引进国外金融人才和金融理论,促进我国金融行业与国外金融行业的接轨;对金融行业的人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等等。虽然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已经初具成效,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但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并未完善,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缺乏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角的金融人才

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市场竞争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的金融业不再是仅仅国内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需要面对来自世界范围内金融巨头的竞争,若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具有开阔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而这正是我国很多金融企业所欠缺的的。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对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的金融人才难以满足金融业发展需求;另外,很多具有较高业务素质或者海外留学背景的金融人才,因国内金融业对其缺乏足够重视或者难以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而选择在国外金融组织任职,成为国外金融企业与国内金融企业进行竞争的排头兵,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金融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局面。

(二)高端金融人才培养薄弱

高等院校是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动力和未来。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高等教育实现的,但国内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国内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另外,由于国内金融企业缺乏对从业人员终身教育和职业生涯培养的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在职教育的体系,致使大量金融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仅仅局限于自身所涉及的金融业务,难以形成系统的金融知识体系,不利于高端人才的培养。

(三)复合型金融人才难以满足需要

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不断引入,为金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维,也使金融问题的解决涉及领域更加广泛,对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与当前金融业联系比较密切的典型技能有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信息分析处理、外语使用、市场调研分析等等。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为例,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刻影响着金融运行方式,甚至着引领着金融业发展的新方向,比如网上银行、远程交易、电子支付等,这些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中,离不开既懂金融知识又具多种知识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应该尽快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既具有专业金融知识又掌握多种相关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

(四)金融人才培养系统与企业实际需要未切合

金融行业的人才基本可以分为科研创新型、管理决策型、业务操作型,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与之对应的培养体系,而我国当前金融行业用人单位与金融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失灵,导致金融业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比较典型的就是很多银行、保险企业招聘前台业务人员要求本科甚至以上学历,而这类业务操作工作往往是高职院校学生就能够胜任甚至更擅长的,而高学历人员即便是定岗工作以后,也容易发生违约和跳槽现象。这既导致金融企业的人力成本增加,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

(五)忽视对创新型培养金融人才的培养

创新金融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功底,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积极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充分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等属性的综合素质很高的人才。金融业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激烈的创新型行业,新的经营方式、新的服务机制、新的管理模式不断地挑战和冲击着传统的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运作模式,也刺激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中,忽视了对金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培养出足够的具有良好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导致我国的金融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在与国际金融企业的竞争中处于追随乃至劣势地位。

二、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上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对提高金融人才培养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及提高金融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对金融行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加强对金融人才的培养。

(一)针对高级金融人才,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一方面,做好对高级金融人才的进修、培训、委培,甚至出国深造等规划工作,通过这些方式,提高高级金融人才,尤其是行业、企业决策管理者的全球化意识和决策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熟悉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领导才能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特别是具有海外留学和金融业管理工作背景的高水平金融人才,参与到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决策中,以此促进国际化、现代化的金融思想和理论在金融业的应用和推广,也有利于提高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二)加强与国际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接轨,引进世界先进的金融思想和理论,与世界顶级院校合作,引进世界一流金融教育人才

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水平,建立现代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将高校对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科研创新等功能进行拓展和强化,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培养、金融理论研究、金融技术创新等支持和推动。同时,加强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促进高等院校深化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校的金融专业建设应该更加的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以金融行业发展需求为指向,与金融业发展的步伐相协调,通过对金融专业的人才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构建符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金融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三)在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具有“通才教育”的思想,既重视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培养,又重视其他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其中,对高校而言,金融专业的设置中应该文理兼修,宏观与微观并重,理论与实务结合,重视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将金融学与法律、外语、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范围;对金融行业而言,应该结合实际需要有针对地培养各级各类岗位的应用型人才,鼓励对于与金融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例如计算机网络应用、外语应用、信息收集分析、数据处理、写作和语言表达等。通过这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掌握从业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满足金融行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强化金融企业与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健全以高校为主的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院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加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遵循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原则,分别确定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高校人才培养为主,以金融业人才需求为指导,扬长避短,发挥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构建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和金融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平台,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充足可靠的高素质人才。

(五)加强对金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是企业对员工的培养,都应该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鼓励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层次的金融人才参与金融知识学习和金融创新

通过学习以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功底和复合的知识结构,通过创新以将金融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并对现有的金融理论、金融业务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对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推动金融组织积极引入新技术,采用新策略,构建新组织开拓新市场,在战略决策、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创造和更新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结语

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一个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来提供充足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当前,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还并未完善,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多方合作来共同应对。加强对金融人才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积极推进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战略,促进金融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才能够为我国金融行业应对全球金融竞争提供人才保障,满足我国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人才需求。

篇8

>> 高职思政课与专业人才培养对接的改革思路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展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浅议高职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案改革研究 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应用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 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教学改革浅谈 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与实践教学改革 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新常态下高职人才培养中思政课改革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王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篇9

21世纪是数字的时代,手机、电脑、网络、云技术……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数字化革命,特别是电影和电视,更是受到了数字技术的强大影响。数字摄影、数字美术、数字声音、数字舞台表演,数字影视合成与特效,整个影视制作环节都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数字化革命”。如何面向市场需求,培养数字影视人才,如何做好传统影视教育向数字影视教育的转变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巨大挑战。

1河北省数字影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1.1数字影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走访的形式对京、津、冀区域内的30多家影视公司进行了考查,其中以河北省内影视制作类公司为考点。调查中以了解公司发展现状和规划为基础,重点对企业岗位需求现状及发展要求做了深入考查,通过访谈法较深入地了解了公司管理人员及在岗员工的实际情况,调查后经数据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我省数字影视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近几年,随着影视文化的发展我省新注册的影视制作公司数量激增,截止2016年底,我省正常运营的影视制作公司有2800多家。2011年至2016年,我省经营影视制作的公司增加了2200余家。通过对影视公司的经营项目进行详细统计,以学生就业方向为标准可将影视行业的就业岗位大致分为九类。①电视台类: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全国各地各级电视台及影视剧组;②传媒公司类:为各地各级电视台服务的各大传媒制作公司;③影视公司类:各影视制作公司;④网络视频类: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播客类网站等;⑤移动通信类:3G内容服务商、各大手机内容服务企业;⑥广告婚庆类:广告公司、婚庆公司、宣传活动等服务企业;⑦多媒体制作类:多媒体软件开发企业、新媒体制作企业;⑧动漫游戏类:各大动漫、游戏设计开发公司;⑨自主创业和独立影像制作类:自由编剧、影评人、签约摄像师、导演、开办影视制作工作室、开展影视制作业务。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将影视专业的就业方向拓展到网络、通信、计算机等新领域。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及时了解公司对数字影视人才的需求情况才能进一步明确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课程内容。

1.2职业岗位人员现状及能力要求

此次调查的影视从业人员中,大中专学历占55%,本科学历占42%,研究生学历占3%,工作岗位对在职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但分工明确,需要在职人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导演、表演、摄像、灯光、剪辑、录音、后期合成与特效等所有的岗位均要求在职人员能够独当一面,他们既是合作的整体又是独立的个体。90%的从业人员具有影视专业背景或相近专业背景,且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企业培训来看。新入职的员工平均需要1-2年的适应期才能独立完成相关工作,培训的方式多是老员工带新员工,边工作边学习。其中新设备、新软件、新技能很多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不到的,教学条件的限制相应地延长了企业新员工的适应时间。调查中,85%的在职员工都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技能才能适应当前岗位。由于影视行业工作强度大,节奏快,其岗位要求的专业性和行业知识的高速更新,企业和员工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对外交流和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近几年,IT技术与影视传媒的融合,是机遇更是挑战,为适应影视技术的“数字化”进程,调研中了解到,所有影视公司都对员工进行过再培训,培训的方式以企业内部培训和外送专业培训为主,企业内部培训以加强内部交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为目的,而外送专业培训则以学习更高层次技术知识为主旨。另外,员工为自我提高和职位晋升,借助于网络资源或其他方式来吸收新知识、新技能,进行随时“充电”已成为行业员工的“常态”。

1.3职业岗位需求空间及发展方向

调查中重点走访了电视台、影视公司、婚庆公司以及网络公司,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随着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的冲击,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量也日渐增长,但影视后期人才难招,高端的后期人才更难觅。目前,影视后期制作的主力军多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大多上学期间接触过影视后期制作的个别软件,后为适应工作的需要都经历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目前从业者普遍反映,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熬夜通宵,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而且由于影视合成与特效涉及的软件繁多且更新快,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充电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同时,该行业的平均薪资远远高过于其他行业,高端影视后期人才的年薪更是吸引新人,可谓“朝阳产业”。据2015年搜狐网报道的数据显示,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缺口达到20万左右,很多企业求贤若渴。调查中发现,一些影视公司迫于“用人荒”率先开展了内部培训。例如,“河北秦唐健达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承接影视剧后期合成与特效的影视公司,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分部在秦皇岛,由于分部在地区难以招到合适的影视后期人才,分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边抓培训一边接项目,培养的优秀人才“自给自足”,很好地解决了公司的用人问题。与此同时,社会上以培养影视后期人才为主旨的培训班发展迅猛,如“中影培训基地”“火星时代“完美动力”等培训机构的发展规模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企业经营现状的详细调查,分析数字影业人才需求现状,才能明确我省高校影视专业的办学方向,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促进影视业“数字化革命”的顺利进展。

2河北省高校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策略

2.1面向市场,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企业由于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对数字影视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状态。我省高校依据办学目标不同可分为“研究型”院校和“应用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依据数字影视专业职业岗位分析,数字影视专业技能可分为:①数字高清摄像:高清电影、高清电视、高清视频短信创作、策划、拍摄、制作、;②数字高清剪辑:苹果FinalCut视频工作站、DPS工作站;③数字合成与特效包装:电视节目包装、影视后期合成与特效、数字声音合成与音效、录音、调音、音响与音乐的配制;④影视动画与游戏开发:动画、动漫、游戏设计与开发。⑤电子出版物视频产品制作:出版级VCD、DVD制作,多媒体视频编辑、卡拉OK字幕等;⑥网络视频分享:网络视频编辑、网络电视、网络直播、流媒体影视作品的策划及拍摄、网络直播和点播等;⑦活动视频制作:各类讲座、会议、典礼、晚会、展览、婚宴等活动的摄制。⑧影视类型片制作:影视短剧、专题片、新闻片、纪录片、广告片、MV、企业宣传片;我省高校可参考上述技能标准确立数字影视教育方向,明确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教育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要关注行业发展近况,追踪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培养的人才更贴近社会的需求。总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多元化的,高校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各具特色的。

2.2解放思想,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无论是从落实纲要出发,还是立足于数字影视教育的自身需要,解放思想,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都是重要的战略课题。开放式教育包含内容很多,针对省内高校实际情况,这里重点强调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新形势下,传统的封闭校门式的培养模式不可行,尽快地解放思想,与业界接轨,与国际接轨,才能使教学与时俱进。国外院校在与业界合作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在美国,许多知名的制作公司都愿意与专业院校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创作,许多功成名就的大腕也都在专业院校中任教。迪斯尼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在于人才机制,它把金融机构、教育公司、游戏公司、动画公司、演出公司等都集聚起来,做成了一个大企业[1]。我国影视行业的许多企业,迫于招人难的现状,主动走进高校洽谈协商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的影视动画专业都与企业达成了订单培养,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省高校也应开阔思路,在教学方式上,变传统“课堂教学”为“实地教学”,如摄影、摄像之类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可以带领学生实地拍摄,在操作做中学习和交流。在教学环境上,拓展空间,走出校园去企业中实习。可以委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培训,也可以将业内一线技术人员请进课堂。教师带领优秀学生走进企业协助企业“项目”,学生通过“项目制”完成实践和实训教学内容,可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触业界,毕业后才能更快融入到业界的实践创作中。通过交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设备、技术、经验,也可以增长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拓展范围,开拓课堂外的教育资源,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共享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聘请国内、国际一流电影制作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艺术家,对学生进行讲学和指导,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及时获得前沿信息。总之,影视教育工作者只有拓宽思路,才能使教学不脱离现实,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实用型、复合型的数字影视人才。

2.3调整专业,全面促进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培养

影视后期制作,主要包括影视后期合成与影视后期特效两大模块,从分工来看可细化为视频剪辑、视觉特效、声音制作、调光配色四大环节,各环节人员分工明确。从学习内容来讲包括软件学习以及理论学习两大部分。软件学习部分包括:Ma⁃ya,3dsmax,Houdini,AfterEffect,Nuke,Cinema4D,Realflow,PFTrack,Roto,Mocha,Premiere,Photoshop等十多种专业软件,另外还要学习上述软件配套的相关插件。理论学习部分包括合成、跟踪、抠像、擦除等技术性课程和理论性课程。可见,系统地掌握影视后期制作需要一个系统而漫长的学习过程。但目前,国内高校尚没有独立设置“影视后期制作”专业,只开设了相关专业,如动画、数字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但这些专业通常只能接触到影视后期制作的几个软件,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学生为就业参加的社会培训班往往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且会造成经济压力。为推动影视文化的“数字化”进程,切实解决影视后期人才紧缺问题,作为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校,可以增设影视后期制作专业,细化影视后期人才培养方向,如开设影视后期合成、影视后期特效、影视剪辑与包装设计、影视模型与渲染等培养方向。通过增设新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方向,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从根本上解决影视后期人才的需求问题。

3结语

在全球数字电影领域,好莱坞的数字技术可谓“独霸一方”。好莱坞今天的成绩与它150多年的发展史分不开,更得益于它背后人才进入体制的优秀。近几年,韩国数字影视异军突起,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韩国企业在海外每拿到超过一定资金数额的项目,政府会有相应比例的资金支持。我国的数字影视教育起步晚,数字影视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高校影视教育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科研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长期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河北省高校只有依据数字影视人才需求现状,依据办学条件和优势,不断探索,才能抓住机遇,走在数字影视教育的前端。

参考文献:

[1]车兰兰.数字影视制作的困惑与机遇[N].北京商报,2012-7-20(A06).

篇10

2.金融人才培养状况。目前,上海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主要来自各高校、商学院、银行系统以及民办金融学校,其中又以高校创办的金融或者经济学院为主。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上海交大的经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商学院以及金融与统计学院、上海大学的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等,银行系中最为典型的是上海金融学院。上述这些机构,仅仅培养的是中低层次的金融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真正最后成为高端人才的凤毛麟角。

3.金融人才需求趋势。调查显示,中资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才2003年~2005年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在5%以下,而高级专业人才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则在5%~10%。这两类人才的流动去向都大致为同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或者同行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4月,东亚、渣打、花旗和汇丰四大外资银行在华正式亮相,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境外银行和境外投资机构厉兵秣马抢滩中国。随着金融机构的扩展,这个庞大而新兴的行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第一轮竞争——人力资源已经开始。

据一份外资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将有7家预期雇员会在2008年以前增加50%,13家银行预计将以两倍的速度增长。东亚、花旗、渣打、汇丰在最近两年内至少增员1000名以上,汇丰银行则表示95%的员工将来自本土。据上海期货同业出具的数字显示,目前2007年仅浦东期货师缺口至少在1万名以上。

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上海最缺的是银行家和金融家,特别是既懂国内金融又懂国际金融规范运作的金融人才和专门人才,如大规模的投资活动,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管理分析及决策人才,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活动和金融创新,需要大批合格的金融监管人才。二、上海金融人才资源开发展略研究

针对上述形势,上海应加快进行金融人才开发,形成金融人才开发战略。

1.高级人才跨国培养与引进战略。在高级人才方面,建议先进行内部培养,制定跨国培养战略。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金融业内部良好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人才竞争优势。目前,国内高校在高级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能力还不足,上海可以学习纽约、东京等世界著名金融中心的人才培养经验,与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建立金融业高级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把上海具备潜力的中高级金融人才送到世纪著名金融中心实际锻炼、联合培养。

2.校企共建战略,提升金融人才教育模式。目前,国内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专业化的财经院校和其他类高校共存的格局。专业化财经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的来说比较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特别是缺乏国际经验。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业界和教育界的脱节造成的。因此,要建立起能够促使各类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教育相互合作的互动机制,防止教育培训与人才使用相分离、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金融教育机构要与人事部门、用人单位密切协作和配合,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做到人事、培训、使用一体化。校企共建,一方面可以让高校及时了解金融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让高校人才及时、稳定地获得实践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金融人才再培训战略。针对目前企业不重视在岗人员培训的现象,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应要求各金融单位建立系统的金融人才再培训计划,并定期上报、检查,开展培训。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招聘和引进人才水土不服问题,也有利于从整体上建立金融企业内部的人才职业发展计划,对提高已有人才整体能力形成激励作用。首先,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通过多元化的培训筹资途经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其次,要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超前性、预见性培训。第三,人才培训要讲究投入与产业的效益,就必须有针对性进行适应性培训尤其是进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新制度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应摒弃形式主义的考核办法,推行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制度。

4.金融人才市场开发环境战略。首先要实现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化、职业化和社会化,建立职业化的银行家队伍。其次,要建立综合的、具有竞争性的激励机制。根据金融人才市场行情制定薪金政策,逐步推行年薪制。第三,加快推行人才资本化,采用股票和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鼓励个人持股,实行期股奖励。第四,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制度建立,进一步拉大级差工资,增强对中高层次金融人才的激励和吸引力度。第五,建立健全金融人才,特别是要建立中高级金融人才的开发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中高层金融人才,特别是银行家的生成、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发展机制和选拔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

篇11

目前,上海和北京、深圳三地在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方面竞争激烈。建设金融中心,关键在于能否有足够的金融人才。本文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金融中心的人才需求趋势,提出了有针对性地人才开发战略。

一、上海金融人才资源现状与趋势

1.金融人才数量与质量现状。目前上海与世界上一些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在很多指标上均有较大差距。但是,最令人担心的差距还是在人才方面。从总量规模上来说,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从事金融业的人口达10%以上,而上海只有1%。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有35万,而上海不足20万。从质量和结构上看,上海基础金融人才总体来看还是供大于求,但高层次尤其是关键岗位的金融领军人才极其缺乏,主要表现在金融新产品开发、风险控制、营销管理、大额资金管理和保险精算等领域。 既缺复合型人才,又缺相关专才;既缺理论人才,又缺实务人才。仅以国际公认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为例,美国目前有25000名,香港、新加坡各有1000名,而上海才几十名。金融人才缺口超80万。 目前金融人才市场的状况是:一方面金融人才缺口达几十万;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2.金融人才培养状况。目前,上海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主要来自各高校、商学院、银行系统以及民办金融学校,其中又以高校创办的金融或者经济学院为主。如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上海交大的经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商学院以及金融与统计学院、上海大学的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等,银行系中最为典型的是上海金融学院。上述这些机构,仅仅培养的是中低层次的金融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真正最后成为高端人才的凤毛麟角。

3.金融人才需求趋势。调查显示,中资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才2003年~2005年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在5%以下,而高级专业人才近3年的平均流失率则在5%~10%。这两类人才的流动去向都大致为同行外资、港澳台资企业或者同行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4月,东亚、渣打、花旗和汇丰四大外资银行在华正式亮相,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境外银行和境外投资机构厉兵秣马抢滩中国。随着金融机构的扩展,这个庞大而新兴的行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第一轮竞争——人力资源已经开始。

据一份外资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将有7家预期雇员会在2008年以前增加50%,13家银行预计将以两倍的速度增长。东亚、花旗、渣打、汇丰在最近两年内至少增员1000名以上,汇丰银行则表示95%的员工将来自本土。据上海期货同业出具的数字显示,目前2007年仅浦东期货师缺口至少在1万名以上。

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上海最缺的是银行家和金融家,特别是既懂国内金融又懂国际金融规范运作的金融人才和专门人才,如大规模的投资活动,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投资管理分析及决策人才,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活动和金融创新,需要大批合格的金融监管人才。  二、上海金融人才资源开发展略研究

针对上述形势,上海应加快进行金融人才开发,形成金融人才开发战略。

1.高级人才跨国培养与引进战略。在高级人才方面,建议先进行内部培养,制定跨国培养战略。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金融业内部良好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人才竞争优势。目前,国内高校在高级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能力还不足,上海可以学习纽约、东京等世界著名金融中心的人才培养经验,与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建立金融业高级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把上海具备潜力的中高级金融人才送到世纪著名金融中心实际锻炼、联合培养。

2.校企共建战略,提升金融人才教育模式。目前,国内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专业化的财经院校和其他类高校共存的格局。专业化财经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的来说比较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特别是缺乏国际经验。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业界和教育界的脱节造成的。因此,要建立起能够促使各类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教育相互合作的互动机制, 防止教育培训与人才使用相分离、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金融教育机构要与人事部门、用人单位密切协作和配合, 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做到人事、培训、使用一体化。校企共建,一方面可以让高校及时了解金融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让高校人才及时、稳定地获得实践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金融人才再培训战略。针对目前企业不重视在岗人员培训的现象,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应要求各金融单位建立系统的金融人才再培训计划,并定期上报、检查,开展培训。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招聘和引进人才水土不服问题,也有利于从整体上建立金融企业内部的人才职业发展计划,对提高已有人才整体能力形成激励作用。首先,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 通过多元化的培训筹资途经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其次,要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超前性、预见性培训。第三,人才培训要讲究投入与产业的效益,就必须有针对性进行适应性培训尤其是进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新制度等内容的培训; 同时应摒弃形式主义的考核办法, 推行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制度。

4.金融人才市场开发环境战略。首先要实现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化、职业化和社会化,建立职业化的银行家队伍。其次,要建立综合的、具有竞争性的激励机制。根据金融人才市场行情制定薪金政策,逐步推行年薪制。第三,加快推行人才资本化,采用股票和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鼓励个人持股,实行期股奖励。第四,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制度建立,进一步拉大级差工资,增强对中高层次金融人才的激励和吸引力度。第五,建立健全金融人才,特别是要建立中高级金融人才的开发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中高层金融人才,特别是银行家的生成、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发展机制和选拔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