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0:03: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技术创新案例最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芯世界”公益创新奖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主办,是国内首个鼓励公益组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公益创新的专业奖项,致力于帮助公益组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公信力和创新能力。
从实际案例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公益组织服务范围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及服务质量提升等等,从而增强了公益组织的透明度、公信力和创新力。
着眼点在信息化创新
英特尔中国首席企业社会责任官杨钟仁表示,英特尔作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怎样利用ICT技术促进未来创新者的成长,不仅仅在产业上,在公益事业上也非常重要,英特尔关注的重点是怎样着手利用科技手段来帮助青年人变成创新者。
这次评出的“芯世界”公益创新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利用最新的信息手段进行公益活动。例如获得应用奖一等奖的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项目,为在沪的上万名农民工定制了 “绿色网上行”项目,建立了专门的网络平台,使一批批进城务工的青年人掌握了PC和互联网操作技能,从而享受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甚至改变了他们自身的命运。
英特尔为何对这些公益项目情有独钟?用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的话来说,因为英特尔在长期的社会责任实践中发现,往往落后贫穷的地区,也是信息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果这些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得到改善,那么也有可能改善其贫困的面貌。
付诸“社会创新”的实际行动
这次评选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体现了创新性。对于创新性的看重是英特尔一贯的特征。
杨钟仁说,作为芯片创新领域的领先厂商,英特尔致力于以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改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英特尔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不仅限于自身的技术创新,由内向外推己及人,英特尔也将持续致力于推动产业生态系统的合作创新,同时将创新的理念、战略、方法用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付诸“社会创新”的实际行动。
在公益领域的全新探索和实践
此次评选揭晓之后,英特尔仍将继续与民政部深化合作,共同举办包括公益组织信息化建设培训、公益组织信息化创新案例参考以及公益组织信息化导师计划等系列活动。
作为全球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导者,“技术创新”是英特尔的灵魂,英特尔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携手政府及社会各方力量,使用创新技术来推动公益创新、社区创新、教育创新、中小企业创新等,以实现社会创新这一目标。
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解释说,“社会创新”是指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新理念和新组织形式。通过政府、产业界及各类非政府组织共同努力,运用创新手段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最终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
英特尔“企业责任社会化”的实践案例
2008年,英特尔提出“企业责任社会化”,作为第一时间报道“企业责任社会化”的CSR专业媒体,本刊一直在跟踪英特尔“企业责任社会化”构想的实现情况,这次“芯世界”公益创新奖评选活动,可以说是一次典型的“企业责任社会化”的实践案例。
据杨钟仁介绍,评选自2010年1月启动以来,得到国内公益组织的广泛响应,共有240多家组织提交了其在组织发展、知识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在当天的颁奖仪式前,英特尔举行了“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创新高峰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新闻界、金融界、学术界、NGO各方的代表来共同探讨公益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巡视员姚显会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快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如贫富差距加大、人口老龄化、社区和谐建设、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技术创新战略;家电企业;海尔集团
1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依据
1.1技术创新战略的比较
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其特点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自主创新对企业的资金、研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模仿创新则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较弱一些,但它要求企业能很好的吸收所引进的技术,从而从工艺上更好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合作创新则要求合作主体之间细节的划分清晰,权责明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创新战略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采用。
1.2两种典型技术创新模式
现在一般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创新战略观点:一种是十分普遍的观点即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另一种是现在从两弹一星、吉利等这些案例所引发出来的直接自主创新的战略。那么相对我国的家电行业的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途径?下面引用彭纪生、刘春林建立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模型,以期对我国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1.2.1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
为表述的方便,考虑两个企业(企业1和企业2)均可独立进行一项创新研究的博弈问题。由于企业自主开发需要研究成本并需承担失败风险,故假设该项研究需要投入的直接成本为c,对每个企业来说,成功的概率均为p。并设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研究成功将给企业1和企业2分别带来v1和v2的效用(或收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企业研究成功,另一个企业为共享研究成果,必须付给成功者一定使用费d(一般假定d于是对两个企业而言,有4种不同的策略组合,即企业1创新、企业2模仿;企业1模仿、企业2创新;企业1和企业2都创新;企业1和企业2都模仿。
1.2.2分析结论
如果两个企业效用(v1和v2)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那么高效
用的企业选择创新,低效用的企业选择模仿,是一个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策略。
根据图中的这一博弈模型,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所带来的收益相对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企业;同时前者的创新成功率相对较高,也更刺激其积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新的研发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当两企业的创新收益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时,中国企业选择模仿创新是博弈的均衡解。
2案例分析
2.1海尔的现状
海尔是在引进德国Liebherr公司冰箱生产技术而成立的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年1月1日,经青岛市经委决定,将青岛东风电机总厂与青岛工具四总厂合并成立青岛冰箱。同年员工有800名,销售额为348万元,赤字是147万元。2001年海尔的全球销售额达6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8%。到了2001年,海尔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并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架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在海外市场上,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2.2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2.2.1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战略
1984年,在“起步晚,起点高”的思想指导下,青岛冰箱在青岛市经委的指导下,比较和研究世界上32家冰箱的技术资料,决定从德国Liebherr公司引进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在这个阶段,其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掌握,为此,海尔委派技术人员赴德国Liebherr公司接受培训。通过学习、消化,海尔突破了内部技术瓶颈,并进行模仿创新,推出了亚洲第一台4星级电冰箱。此后,海尔进入其他的家电领域时,也采用同样的做法,如1993年与意大利Merloni公司合资,生产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
海尔集团并不是仅仅单方面的停留在“高起点”的引进技术,同时还十分注重吸收消化技术,从而更好的创新。随着产品的逐步系列化,海尔拟议低成本、高质量扩大本地市场,并打开海外市场。此时海尔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OM)的同时,其管理焦点向降低成本转移。在这一阶段,海尔德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生产工艺的创新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为更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海尔通过反求工程进行工艺创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出了适合国情的门冰箱,并通过了美国UL认证,逐步与国际接轨。
2.2.2中期至今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以后,海尔开始以直接出口的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日清日高、日事日毕”的管理模式下,海尔把管理焦点放在改进产品性能上,对已有的技术的改进。海尔瞄准新的市场需求,以改进性产品创新为主,利用技术积累,逐步形成自主的研发能力,在国际上率先攻克冰箱无氟、节能、大力冷冻三合一的难题,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海尔产品门类已相当齐全,其主导战略演化为海外市场设计、生产、营销的三位一体化。在这个阶段,海尔研发活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如把变频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变频冰箱;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网络冰箱;另一方面,力求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通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分中心和设计网络,及时获取国际最新资讯。在技术策略上,则更加注重运用全球科技资源,形成了包括战略联盟工作系统、产学研工作系统等在内的技术创新外部体系。海尔利用新兴技术,捕获潜在市场需求,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如海尔出口美国的冰箱都由洛杉矶设计分部研制;无霜保湿、智能保鲜的“无霜金王子”系列新产品由法国设计分部开发。
3我国家电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工业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不能简单地讲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应该根绝不同的产业,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等因素出发来讨论采取何种战略。对于我国的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海尔案例的发现及结论,本人尽发表以下自己的见解。
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应该采取以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为主线的战略来发展。从海尔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发展的初期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是海尔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引进技术就应该引进最核心的也最先进的技术。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曾说过:要找就找最顶级的企业去模仿,这样才会大大缩短我们和发达国家,和行业顶级企业之间的差距。同时成熟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家电行业相对处于成长、成熟期,在这个阶段采取模仿创新是比较好的选择。海尔进入冰箱业时引进的就是德国Liebherr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打造“绿色制造”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社会责任
2015年“新技术创新空间”位于5.1号馆,展示面积达470平方米,共邀请了28项近年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同时,在展会现场还举办以“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交流”和“纺织新材料推介”主题交流日活动,开展技术交流近二十场次;在静态展示区,全面展示近年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项目、“纺织之光”公益活动项目、纺织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就展示,与纺织专业观众和展商进行对接和交流,为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科技创新是纺织服装行业实现“绿色制造”的重要驱动力,此次以“绿色制造”为主题的展会行动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的支持,共同重点打造科技创新空间InnoTex的“科技创新社会责任”主题展示和展会互动,重点从“可持续创新”、“有害化学物质管控”、“环境信息披露”三大议题展示“绿色制造”的趋势、技术路径和合作机会。“绿色制造”主题得到全球19个市场领导品牌组织“ZDHC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缔约品牌组织”及各品牌代表的积极响应参与,并在新技术创新空间与业界开展互动交流。
展会期间,中纺联社责办、中纺联科技部、ZDHC品牌组织共同开展了四项“绿色制造”主题活动,包括“为‘绿色制造’主题点赞+签名”,“可持续创新技术目录”业界意见征求,“纺织供应链化学品管控信息交换系统试点招募”,和“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交流活动日,欢迎行业企业和各利益相关方的莅临展位参与和支持。
“新技术创新空间”展示科技可能性
今年在新技术创新空间展出的28项技术成果,都是近三年来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项目,主要展示纺织新材料成果和纺织可持续发展技术两个方面,这些新技术和成果展示特点鲜明,令络绎不绝的参观企业印象深刻。
纺织新材料成果突出新型化学纤维产品、新型纱线产品,以及纺织功能性新面料等。主要参展成果有:青岛即发集团的新型壳聚糖纤维及产品、江苏奥神公司的聚酰亚胺纤维及产品、上海德福伦公司差别化纤维及产品、张家港中孚达公司的牦牛绒纤维制品、泉州海天的高蓬松摇粒绒面料,嘉兴天之梦公司双面丝绒面料,厦门三维丝公司的氟/醚复合材料,浙江荣盛石化、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鲁泰集团、如意集团、旭荣针织等企业也将带最新的产品进行展示。
纺织可持续发展技术成果突出现代纺织服装生产中影响资源和环境类的源头控制、末端治理及循环经济类技术成果;提升生产效率、改善工作条件的纺织生产监控和管理技术;影响消费安全的防控类新技术成果。主要参展成果有:苏州大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江苏丹毛公司的羊毛植物染色技术、龙之族公司的发泡涂层技术、宁波大发化纤的废旧纺织品再生技术、张家港三得利公司的纱线连续涂料染色技术等近十项成果进行展示。
作者简介
刘振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者长期从事电力与能源工作,已出版有《中国电力与能源》、《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技术》等。
内容简介
《全球能源互联网》以全球视角研究了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解决方案。分析了全球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分布及发展现状,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剖析了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的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全球性、历史性、差异性、开放性立场研究解决能源问题的全球能源观,进而阐述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分析能源电力供需、“一极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的基础上,对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方案、实施路径、技术创新以及工程实践进行了系统论述,展望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前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全球能源发展现状与挑战
第一节全球能源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
二、化石能源
三、清洁能源
四、“一极一道”能源开发
五、电力发展
第二节全球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
二、能源环境面临的挑战
三、能源配置面临的挑战
四、能源效率面临的挑战
小结
第二章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
第一节世界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
一、风电发展概况
二、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
第二节清洁替代
一、清洁替代的必然性
二、清洁替代的关键
第三节电能替代
一、电能替代的必然性
二、电能替代的重点
第四节“两个替代”与能源革命
一、清洁替代与能源革命
二、电能替代与能源革命
小结
第三章全球能源观
第一节能源发展规律
一、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方向发展
二、能源利用从低效向高效方向发展
三、能源配置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优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全球能源观
一、基本内涵
二、核心内容
小结
第四章全球能源电力供需
第一节影响能源供需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社会发展
二、能源资源禀赋
三、能源环境约束
四、能源技术进步
五、能源政策调控
第二节全球能源需求
一、能源需求总量
二、能源需求结构
三、能源需求分布
第三节全球电力需求
一、电力需求总量
二、电力需求分布
第四节未来全球能源开发格局
一、能源供应总体情况
二、世界各大洲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三、分布式能源开发
四、化石能源开发与利用
第五节全球电力流
一、全球电力流布局思路和原则
二、全球电力供应总体情况
三、世界各大洲电力供需平衡
四、全球电力流发展趋势
小结
第五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第一节坚强智能电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
一、坚强智能电网
二、全球能源互联网
第二节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
一、北极地区风电外送通道
二、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外送通道
三、重点跨洲联网通道及发展进程
第三节洲内跨国互联电网
一、亚洲互联电网
二、欧洲互联电网
三、北美互联电网
四、南美洲互联电网
五、非洲互联电网
第四节国家泛在智能电网
一、电网网架建设
二、智能化发展
第五节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机制
一、组织机制
二、运行机制
三、市场机制
四、政策保障
第六节全球能源互联网综合效益
一、环境效益
二、经济效益
三、社会效益
小结
第六章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
第一节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领域
一、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技术创新的方向
三、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第二节电源技术
一、风力发电技术
二、太阳能发电技术
三、海洋能发电技术
四、分布式电源技术
第三节电网技术
一、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装备
二、海底电缆技术
三、超导输电技术
四、直流电网技术
五、微电网技术
六、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
第四节储能技术
一、最新技术进展
二、发展方向和前景
三、前沿技术展望
第五节信息通信技术
一、最新技术进展
二、发展方向和前景
小结
第七章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中国实践
一、技术创新
二、标准制定
三、战略规划
四、工程建设
第二节国际实践
一、特高压发展
二、智能电网发展
三、清洁能源发展
四、世界互联电网发展
小结
第八章全球能源互联网改变世界
第一节构筑能源发展新格局
一、突破资源约束,人人享有充足清洁能源
二、突破时空约束,清洁能源实现高效利用
三、突破环境约束,清洁能源成为主导能源
第二节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
一、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升经济质量
二、释放创新红利,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三、推动合作共赢,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节创造社会美好新生活
一、改变公众生活,提升人类发展水平
二、推动社会变革,构建高效社会形态
三、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开启人类文明新篇章
一、推动政治和谐,促进世界和平
二、推动环境和谐,促进生态文明
三、推动人类和谐,促进文明升级
小结
内容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今年的戛纳创意节中科技创新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届的戛纳新狮子创新奖得主是一款开源软件――Cinder。该软件通过科技的方式来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工作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历史上第一次由一款应用软件获得狮子奖。这一奖项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科技创新已经作为一个有力武器广泛应用到我们的营销传播实践中。除去新增的创新狮子奖得主,本届大部分获奖案例都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例如由Hakuhodo设计的“Kikuchi Naruyoshi:Jazz”海报:把光当作墨水,在海报上打出象征音乐的波纹。由此可见,即使是海报这样的传统传播方式,如今也广泛应用各种技术,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创意元素加强海报的感染力。此外,媒体技术的进步要使品牌互动成为一个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引起消费者的参与才是王道。试想消费者如果参与了广告片的制作,能不主动传播吗?这种传播必然是最有生命力和爆发力的。每一名参与者都会影响到周围的消费者参与制作,至少参与关注广告片的进展。如Pereira & O’Dell广告公司为英特尔和东芝制作的“《奇幻心旅》(The Beauty Inside)” 通过网络使多个国家地区的受众看到这个短片,同时利用故事情节吸引消费者进行参与扮演主人公的一天,并且上传自己的作品。结果如图表所示:
除了《奇幻心旅》(The Beauty Inside)这个视频,今年的戛纳还为大家呈现了许多出色的多媒体、互动案例。如大众汽车的“大众自造(The people’s car project)”、喜力啤酒的“喜力传奇之旅(Heineken’s legendary journey)”等等。微软首席研究员比尔・巴克斯顿(Bill Buxton)在戛纳广告节的发言中说“技术只有在为实现人类互动服务时才是至关重要的”。综合利用各种科技实现创意,吸引消费者参与传播活动并且达到更加深入的品牌传播目的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营销传播行业对于科技创新的关注和应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阶段。
SMART COMMUNICATIONS将老手机变成课本电子阅览器的案例,笔者认为活动本身的创意并非特别合适。虽然这个案例结合菲律宾当地的一些问题来进行了技术创新,制作了TXT格式版本的课本,但老手机的小屏幕明显不适合学生阅读,相对于纸质书的优越性也没有特别强。这个案例并没有创造具有实用性或者影响力的传播元,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相比而言,一号店案例中对于手机媒介的应用就非常合适。技术的应用要与各个传播环节进行良好的配合。
另一个方面,许多传统元素并没有过时,仍然应该进行传承,并且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进行新的深化和改进。虽然新的科学技术为营销传播领域带来了最五光十色的冲击,我们仍然不要忘记一些经典传承的元素。BBH的创意总监约翰・哈格蒂爵士(Sir John Hagerty)也说“在这个技术以爆炸式更新的时代,过往的经验仍然告诉我们仍然需要讲好故事”。
因此在拥抱技术浪潮的同时,不要被新技术、新环境弄得不知所措。许多传统仍然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并不能被抛弃。讲好故事、以情动人、传承文化,这都仍然是营销传播的真理。
关键词 :电子商务;案例教学;教学研究
引言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通俗的说,电子商务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开放的网络环境,基于浏览器/服务器这种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综合服务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飞速增长,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从当前社会实践调查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逐步进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生产经营。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行列急需电子商务人才。而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门融合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现代物流和法学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我们要求该专业学生具有坚实的互联网应用技术,掌握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技巧,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商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软件系统设计的能力;具备提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及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建设、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具备电子商务实务操作能力,具有物流方案的策划、建设和运营能力。从以上专业要求可以看出,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此背景下,如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能合理、有效的做好案例教学,不能将好的案例教学方式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无法达到电子商务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
1、电子商务案例教学现状
目前,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已成为渗透在电子商务各个章节的综合应用部分。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希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及收集、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与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案例教学的开展,我们也希望能从根本上改变老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课下搜集资料、小组协作讨论、课内分析结果演示这几个主要环节对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然而,在实际案例教学中,选取哪些代表性的案例,从什么角度分析案例,采用什么方式作案例剖析能入木三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仅通过介绍案例的背景知识,然后把该案例的主要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其课下讨论,这样很难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该案例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
2、电子商务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省内外一些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的实地调研,发现电子商务案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案例选取不当
教师选择的电子商务案例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是指能够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出发,充分反映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所选案例能做到以上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实践性是指所选案例能从电子商务项目运作和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实践出发,具有较强的实际背景,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以启发学生如何拓展企业的运营渠道,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作深入思考。
2.2 教学方式呆板
作为多年从事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所采取的基本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在上课前精心挑选并准备好相关案例,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课件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教师基本上都会按照分析模型从商业价值、技术构成、经营管理、资本模式等方面展开详尽介绍。但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积极主动性较差,对涉及知识缺乏思考,基本属于填鸭式状态。究其原因,学生对所讲案例背景知识、运行模式未能亲身参与实践,因而即使要求其查找相关资料并上机实训,实际教学效果均不理想。
2.3 实验环境缺乏
目前,电子商务正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因而,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要想总结成功企业的案例较为困难。在此背景下,大部分电子商务实训软件开发商将主要开发精力集中在了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上,电子商务案例实训软件较为匮乏。大部分学校仍然采取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即使在实验室上课,也只能以浏览知名网站为主,缺乏对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具体应用。
3、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优化方案
3.1 精心挑选优秀案例
随着电子商务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近些年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因此,教师要挑选能紧扣现实发展脉络、体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综合性、实践型较强的代表性案例,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的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在案例教学中,还要要求学生关注国内外最新的业内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学习上持续领先。
3.2 改良课堂授课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和调度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以案例驱动进行小组分工,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搜集、整理资料并制作PPT作演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教学过程可做如下设置:
(1)划分案例小组并评选组长。一般情况下,我们可根据班级人数将3人自由组合为一个案例小组是比较恰当的。这样既避免了各自为战,又防止了同组内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搭便车”。
(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给各小组布置案例分析内容框架(只提出框架,不指定内容),学生可自主挑选代表性案例做相关分析。
(3)教师系统讲解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的方式,PPT演示文稿的制作要求及案例答辩的注意事项。
(4)要求每位同学在案例分析完成后都要制作案例分析报告作为书面汇总资料,并将其成绩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自己选择案例,了解案例背景、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运行过程。从真实的案例情境中能够体味到商务、管理知识,体会到商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对电子商务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
3.3 加大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好能具体到某一个实际的点上。例如你对C2C这种模式感兴趣,可以将关注点放在淘宝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亲身实践:(1)了解淘宝属性:如淘宝是C2C性质的平台式电子商务(天猫除外),它提供的是网商平台,为众多中小卖家提供网上销售渠道和各种电子商务服务。(2)体验淘宝:切身体验淘宝各项服务,熟悉淘宝流程,并提出自己的想法。(3)尝试以下参与淘宝实践的途径:当淘宝客服,做淘宝代购,参加淘宝社团,做淘宝客,了解淘宝开店流程尝试开店,学习网店装修,学习直通车推广,找机会去阿里实习等。
当今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依旧是以学术教学为主(很少有高校像义乌工商学院那样以淘宝店等级抵学分的“高度开放”的教学风格),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多,即使提供也大多是一些鸡肋职位(如电商客服、初级网络编辑)等。学校提供的电子商务实践机会寥寥无几。但近年来也有不少高校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势头带领下开始出现各种校园电子商务创业风潮,如很多高校出现了以学生创业团体为主的校园网上超市网站、校园团购网站、校园二手交易平台、校园分类信息平台、校园旅游网站等,还有各种品牌电商代购团队、品牌电商校园大使、电子商务社团等电子商务学生组织,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电子商务实践机会,我们应当充分利用。
面对电子商务案例实训软件缺乏现状,我们可以加大校企联合的力度,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寻找电子商务校外实习基地,还可以实行代岗实习,真正进驻企业培养专业意识、掌握专业技能。此外,还可以开展相关学术讲座让学生关注国内外最新的业内动态,了解新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
4、结语
电子商务专业旨在培养应用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手段、管理技术、现代物流方法,具有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因此,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作为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连接起来的桥梁,案例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自主性,并能较好掌握搜集、整理材料的方法,通过PPT答辩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仙锋,孙庆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范智军.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l.
[3] 司林胜,雷兵.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
[4] 董林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8.
2007年国外大型钢铁公司申请公开的PCT专利概述
日本新日铁应对危机的对策
Zn-55%Al镀层板市场占有与钢铁公司的商业战略(韩国)
滑动出钢口挡渣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济(南)钢120m2烧结机降低烧结矿含粉率的改造与实践
105m2带冷机链条脱齿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道路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生产现状
替代高炉熔融还原仍需技术创新
美日韩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演变及启示
俄罗斯黑色冶金矿石原料基地的现状
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需求服务浅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DELL公司的案例分析
2009年7-8月份国际、国内海运市场简况
记录
节能减排集结号下钢铁工业环境工作思考
行业结构调整加速
交通行业用钢需求分析及预测
转炉冶炼特殊钢的生产现状
浦项提高竞争力的措施
我国海外铁矿投资的时机与策略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发展现状及邯钢应用前景
石钢提高烧结矿品位的研究与实践
紧日子
本钢高Nb管线钢X70生产实践
产业链垂直整合
锰铁高炉球式热风炉的设计
加速差异化——住友金属的竞争之道
宝钢连铸中间包涂层应用技术进展
日本船用钢材最新技术进步
奥运期间污染控制措施
冶金专业用户需求与冶金图书馆服务探讨
SCI作为科研评价指标其公正性探讨
关于企业生产指标的研究和思考
5、6月份国际、国内海运市场运价简况
卷首语
中国钢材市场分析及2010年预测
走精品路线提升模具钢竞争力
面向战略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
Finex熔融还原技术的新发展
熔剂破碎系统的技术改造
马钢二钢轧总厂低碳易拉丝钢1008的生产实践
减少钢包系统事故的措施探讨与应用效果
热送热装计划模型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攀钢新钢钒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板主轧机调速系统的确定与设计
安赛乐米塔尔技术创新体系
国外汽车用热镀锌板生产技术综述
钢铁工业二恶英污染防治
浅议钢铁企业原料供应管理
钢材加工配送中心ERP系统中原料分配模型设计与实现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关问题
世界主要国家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发展战略
2007年上半年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
从铁矿石进口连续下降再谈中国铁矿石需求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风向标,深圳在华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都一直有着非常特殊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于IT从业者来说,深圳厂商在IT产品创新、制造和营销等方面所展现出的超凡能力,也常常令人惊叹不已。
也许有读者朋友还记得年初时CHIP报道的英特尔芯平板“四倍成长计划”。就在IDF14开幕前一天的下午,CHIP记者也来到了深圳华强北,亲眼见证了卖场随处可见的英特尔芯平板。而最新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英特尔平板电脑处理器出货量为500万片,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013年全年出货量的一半。在合作伙伴的助力下,芯片巨人正在向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
构建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
4月2日上午,在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的开幕致词之后,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科再奇发表了“深植中国同创新,芯怀远大共发展”主题演讲。这位新掌门的幽默诙谐甚至是卖萌,也在这场主题演讲中展露无遗。
科再奇表示,英特尔将与广大合作伙伴携手,构建一个以深圳为核心的“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事实上,在IDF14召开之前,英特尔就完成了对知名可穿戴式设备厂商Basis Science的收购。而与华南地区厂商的合作,显然将更有利于其在智能计算领域的耕耘和开拓。为了向小伙伴们展示自己的决心和力度,科再奇还宣布英特尔将在深圳设立智能设备创新中心,并将用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设立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
“我就知道1亿美元的基金一定能赢得掌声。”在掌声之后的停顿中,科再奇的这句话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掌声,还有笑声。
各大领域全面出击
除了构建“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之外,在数据中心、PC、移动、软件等各个领域,英特尔也是全面出击。在“重塑数据中心,协作共赢”主题演讲中,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不仅为与会来宾介绍了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动态,而且展示了英特尔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功案例,包括2014年英特尔在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在以“重塑 PC”为主题的主题演讲中,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阐述了未来英特尔将如何引领整个PC市场的发展,以及为此做出的具体工作;以一身“中国红”在IDF主会场亮相的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移动通信事业部总经理贺尔友,也针对英特尔的移动策略发表了以“凭借Intel Inside,实现移动创新”为主题的演讲,充分展示了英特尔计划在移动市场上奋起直追的决心;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费道明也针对英特尔软件业务的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以帮助技术开发者及时了解英特尔软件业务的未来发展规划。
2合1产品的盛宴
在IDF14上,英特尔2合1产品家族的集体亮相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除了搭载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高性能2合1产品之外,由英特尔与众多华南合作伙伴携手推出、采用Bay Trail架构的2合1平板电脑等设备,也以更加亲民的产品价格在展会上赢得了不少眼球。
贺尔友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35款平板电脑采用了英特尔芯,覆盖了从999元到4 999元的不同价位。预计在2014年,2合1设备的数量还将达到75款左右。而除了品牌和产品线不断增加之外,包括高清视频、语音控制、感知计算等众多最新科技,也在2合1平台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完善。这在让2合1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应用需求的同时,还为最终用户带来了更多、更炫、更酷的创新体验。
英特尔的固态盘策略
针对应用需求与日俱增的SSD固态盘市场,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非易失存储器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Rob Crooke透露,在剧烈的变化面前,影响英特尔固态盘业务前景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英特尔固态盘发展策略的两个方面:一是英特尔对固态盘产品线的规划和质量控制是否符合需求;二是英特尔在与之相关的技术创新上是否能一直处理领先地位。
目前英特尔固态盘通过数据中心、专业、家用三个产品家族,实现了从个人消费者到企业用户的扩展,完成了对个人终端到数据中心的全面覆盖,并提供了业界平均水平之上的质量保证。这也得益于英特尔严苛的固态盘品质测试标准,以及英特尔在固态盘相关技术创新方面的全能和领先。
锐炬:挑战独立显示卡
提起集成显示卡,不少游戏玩家可能都会嗤之以鼻。然而大家是否知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天的集成显示卡性能可能已经超越了许多独立显示卡?
在英特尔与腾讯、京东、技嘉联合召开的锐炬图形处理芯片媒体交流会上,英特尔PC客户端事业部副总裁兼移动客户端平台部门总经理孙纳颐阐述了英特尔对于Iris“锐炬”图形处理器芯片的规划,并与技嘉等合作伙伴现场展示了产品的图形处理性能。作为英特尔目前最高规格的集成图形处理芯片,Iris“锐炬”不仅性能较前代产品有了2倍以上的大幅提升,而且功耗也有显著降低,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电池续航能力。
智能“芯”让你“一秒变女神”
2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特点
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对其他电子类产品有着自身的特点,尤其在产品种类、更新周期、多样化等方面是其他类型电子产品所不能比拟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该类产品体验式营销的盛行。
2.1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更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消费者对产品种类需求不一,对产品的功能要求不断提升,消费类电子产品厂家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功能、外观上的改良,产品技术更新速度迅速,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2.2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种类繁复,即便是同种产品也会有多种产品型号可供选择,因此决定了消费类电子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不但需要非常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非常好的营销策略和卓越的品牌战略。目前,国外品牌凭借自身优势垄断了高端产品市场,占据中低端市场的国内品牌则进行价格混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2.3跨界产品倍受欢迎,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多样化特征,意味着需要创造跨界的产品,因此形成了许多产品的合并和再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手机产品的跨界,手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用于解决我们通信需求的工具,但随着手机与其他个人数码产品的整合,手机已经逐步取代了MP3、MP4、电子书等多种产品,成为人人必备的移动平台,存在极大的市场潜力。
3体验式营销的内涵
体验式营销是指以产品为素材,以服务顾客的亲身体验,创造顾客的消费意识,从而改变顾客的消费行为的过程[1]。体验式营销策略强调顾客的参与性,一方面鼓励顾客体验新产品的新颖、突破,从而使产品从众多同类产品中胜出,获得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体验式营销通过调动消费者感官、情感、思考,引发消费者产生自我改进的渴望,最后采取购买行为。体验式营销突破了传统理性消费者的假设,把顾客定义为理性与感性兼具的“经济人”[2],将为顾客创造难忘的体验为重点,通过营销人员向顾客传递产品的相关信息,使顾客对产品整体形成立体认识,从而改变顾客对产品的认知和态度,并触动消费者情绪。因此,体验式营销策略正是在通过创造顾客来创造利润,体验式营销策略的目的是通过控制顾客对产品正面信息的把握,从而提升产品在顾客心中的正面形象,创造顾客对产品的认识,使顾客认可和购买该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随着国内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扩大,消费类电子产业日益繁荣。同时产品功能趋向同质化,市场品牌鱼龙混杂,各厂家的价格战策略已经难以快速提高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品牌采取了体验式营销方式来扩大自己的顾客群体以及品牌的影响力。通过体验式营销方式更强调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通过消费者亲身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新功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4消费类电子产品体验式营销战略提升路径
4.1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创新定位和设计理念
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企业要树立起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理念,通过广泛跟踪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动向,来为产品技术创新获取决策信息。在互联网思维引导下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动向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通过互联网获取消费者信息更加准确、更具有导向性[3]。许多带有人机交互能力的产品完全可以方便收集消费者的用户使用偏好和反馈的意见。因此,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渠道,可以更好地为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在具体实施上,要通过广泛调研,获取用户对当前产品的使用体验、感受和改善建议,在技术取得进步、进行量产之前,要在小范围内进行消费者使用体验活动,并根据消费者的建议做出产品改进,为产品大规模投放市场做好准备。基于消费者体验的技术创新可以使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有利于产品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消费类电子产品企业的规模发展,这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软在Window10系列操作系统中所执行的开发者预览计划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微软公司通过向所有申请的消费者提供最新的预览版操作系统,与众多的体验用户建立直接的用户体验需求调研,微软通过不断听取消费者意见,完善了产品的设计、改善了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且,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的需求交流通道,有意识引导品牌产品消费人群的自我认同感和群体存在感,可以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这对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创新技术,占领市场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小米手机正是通过这种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铁杆消费群体,并且形成了很好的市场口碑和业绩。
4.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根基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功能是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因素,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是相关企业在推出新产品之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消费类电子领域的产品盈利时间窗口短,稍纵即逝。如何更好地领先对手提出更好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就可以在市场的利润竞争中获得先机。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产业链条的整合能力。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技术创新往往很少是颠覆性的创新,多数是改进型的创新或技术融合的创新,因此,注重提升企业在这两种创新方面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众多消费电子厂商的营销案例中都可以找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营销的影响,例如,苹果手机不断升级操作系统,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功能来扩大产品的吸引力。
4.3创新营销人员提高营销方法与手段
体验式营销注重消费者在消费前、中、后三个不同时期的体验,由于处在信息时代,顾客可以轻松地获得同类产品的信息,因此,体验式消费的过程更需要营销人员的经验,在与顾客的互动中对顾客进行引导。在消费后期,厂家注重消费者信息的反馈,从而将消费者的体验附加于技术创新、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为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市场营销提供最重要的信息源。体验式营销是复杂的又是多种多样的,它涉及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因身体的一些活动而产生,伯德·施密特将这些不同的体验形式称之为战略体验模块,以此来形成体验式营销的构架。由于众多同类产品不断涌现,引起了消费者体验的变化,因此,消费者往往较难忠实某一特定品牌。因此,营销不但要传达产品的价值和使用技巧,更要建立起客户的信任感,而信任感的载体存在于产品的品牌。因此,对营销人员来说,要使产品获得消费者长期认可,就要不断创新营销方法和营销手段,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寻找适合该产品的营销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要不断进行品牌建设,突出品牌的价值含量,从而吸引忠实于品牌的粉丝。
4.4充分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营销的创意含量
目前,创意已经成为消费者体验式营销的关键,从苹果手机的营销案例中看,一个好的营销创意是营销的第一步,通过创造性地整合产品信息和调动消费者需求,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苹果文化”,将会为企业开拓巨大的潜在市场。在实践中,要通过树立一个产品的体验“主题”,所有的信息和行为要素都以服务该主题为目标,通过创意广告来向消费者塑造积极的产品形象,并充分调动消费者的试用,将有效获得消费者的赞同,这将有效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例如,微软在法国“时尚之都”巴黎开设一个Windows咖啡馆,让走进咖啡馆的人,都能试用最新版Windows操作系统,即使是路过该咖啡馆的人,也能使用咖啡馆提供的免费Wi-Fi,这种创意能极大地提高消费者对Windows品牌的亲近感,从而提高该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4.5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营销
互联网在体验式营销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互联网的普及为体验式营销降低了成本,也创造了更多便利。通过网络将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信息以及动画等传达给消费者,可以使消费者获得亲临现场的直观体验;通过网络营销人员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可以为更多潜在的消费者提品信息。同时,通过网络手段可以为企业搜集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和反馈信息,为企业持续改良产品提供创意来源。
浮夸炫技已成风,营销炒作都是通病
回顾几款当时看来酷炫无比而且被当成广告卖点的技术创新,如今都已偃旗息鼓。
第一个就是眼球滚动技术。这项技术由某家国际大厂运用在自己的第四代旗舰机上。这项技术的目的是人手可以无需进行页面的上下翻页,只需要死死盯着一个点然后如“斗鸡眼”一般上下移动自己的头,实现翻页和滚动功能。这个技术最大的死穴在与识别成功率低,滚动眼球时整个人也如小丑一般,眼球也极不舒服。
第二个则是声音拍照技术。这项技术笔者外出爬山时在朋友的那款国产某品牌千元机上发现,专门用于自拍。当时那位朋友借走了笔者的自拍杆,不连接蓝牙便开始对着手机大喊“茄子”,手机便实现了声控拍照。这位朋友自己拍的起劲,旁人却都哄堂大笑,而且纷纷也大声喊起了“茄子”,给朋友拍了十多张照片。最后朋友十分无奈,只能放弃。
第三个则是手势翻页、悬浮预览技术。这两项技术在大量国内外智能机上都存在,看电子小说时,只需要用手如翻书一般抚过屏幕,就可以实现自动翻页。而悬浮预览则是无需手机接触屏幕,只需悬浮点触便可进行操控。这两项技术看似高大上,实则尝试一两次后便会放弃,因为触控不灵敏,动作幅度也太过夸张,很不方便。看电子书时仍然乖乖用原有的翻页技术进行操作。
第四个则是眼部识别技术。眼部识别的安全验证技术本来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技术创新,相比指纹识别而言,安全性也更高。但某几大国产手机厂商在做这项技术时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眼部识别的识别框,眼球对准识别框之后,才能开始识别。这项技术使用时看似非常有科幻片的既视感,但在地铁、公交、工作单位等场合使用时,反而给人心理障碍——旁人总会投来一样的眼光,让你不好意思再使用。
第五个则是边缘触控技术。这项技术被一家国产老牌通信巨头在自己的一款“无边框”(实际上就是3D玻璃做的不如三星S6 Edge那么夸张)手机率先使用,其中有着各种单指、双指、三指操作手势,繁琐不说,误触几率也很大,用户在开始的一周尝试试用之后,最终还是会选择回到传统的操作方式。
......
这类技术不甚枚举,这些技术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都被运用在营销广告之中,品牌方做广告时很high,但用户使用过后却是索然无味,新鲜一两次后最终选择放弃。
其中每项技术看起来都非常的酷炫,但使用起来却没有那样舒适、自然,没有解决用户刚需。学习成本高不说,而且还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要解决真实需求:用户舒适才是王道
Zealer创始人王自如在最近的一期名为《被玩坏的智能化》节目中谈到,好的产品一定要使用相对成熟的技术、恰当的产品形态,去解决一个真实的需求。
何为真实的需求?更简单、更傻瓜的交互、方便快捷的操作这些都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时的真实需求。在使用技术创新时,用户要感受到舒适、自然、不别扭,要愿意长期使用这一项技术。
同样是眼部识别,微软的旗舰机Lumia950会选择去掉眼部识别框来做,这其实便是洞悉了用户的心理障碍。虽说识别时间还是较长,但总体来看这项技术从人机交互的角度来看,微软做的是最成熟的。
同样是边缘触控,小米的小米4C则只去做边缘双击返回、单机拍照这两个功能,功能少,但对于大屏手机而言,却都是较为实用的功能。虽说小米4C的边缘触控误触几率还是较高,但相对前文中提到的那款手机而言,确是做的恰到好处。
同样是安卓三按键,魅族最新的M-Back却只需要在一个Home按键上完成。不花哨,够简洁,用户习惯之后颇有回不去的感受。相比以前的Smart-Bar而言,更加值得称道。
同样是压力触控,iPhone6s的3D-Touch可以重压滑动用于进入多任务界面。这个点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双击Home键的使用几率,对于用户而言,心理上会更加依赖。
这四个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不花哨,用户用的舒适,这才是产品的王道。
真正的技术创新:感受不到技术创新
不花哨仅仅只是一个方面,从极致的角度来看,其实以上四项技术创新都不够极致。王自如这些年来曾经多次在主持节目时谈到一句话——真正的技术创新是要人感觉不到技术创新的存在。
指纹识别可以说是这几年来最好的一项技术创新。虽说此前摩托罗拉等厂商都先做过。2011年,摩托ME860上市,摩托ME860内置一个指纹识别装置,跟电源/开锁键整合在一起,这个设计跟笔记本较为类似,而其功能也主要是向保密所靠拢。摩托ME860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直接读取手指的指纹实现开锁,并且可以同时设置两个指纹,以作备用。
由于做的过于复杂,而且还是笔记本上使用的划擦式,摩托ME860最终都失败了。这其中其实就存在不够成熟、过于炫技、识别成功率低的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创新日益依靠企业间的合作和网络化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间的相互作用,集群在决定企业、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绩效以及建构国家创新体系中间的联系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个微缩的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集群内的创新也是一个互动学习过程,相互作用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1. 基本概念阐述
1.1产业集聚
从本质上讲, 产业集群是相互依赖性很强的、根植于社会网络以及隐含知识交流和社会文化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产业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集群作为介于企业与市场间的中间组织形式 ,构成了新的竞争单位 ,其竞争优势在于集群的资源禀赋及集群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 ,而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分别是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购买和转移以及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复制和模仿。
1.2区域创新
Benner 等学者根据技术创新与企业现有知识、技术轨迹关系的不同将技术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模式。March认为探索式创新是寻找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是对全新机会的尝试, 比如开发一种全新产品或进入全新的市场领域。而利用式创新是对现有成分的改进, 是建立在现有技术发展轨迹基础之上的, 比如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2.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关联研究文献综述
作为产业集聚的微观组织表现形式。在国外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直接关注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联与互动,特别是从产业集群网络、集体学习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关注中观区域层面上的产业集聚特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尤其是专业化与多样化等集聚经济因素的影响。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的焦点主要有企业创新与创新系统视角。在集群创新系统研究中,大量学者对集聚在一个比较狭小地区的大量企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试图分析它们所组成的交互性系统对企业创新可能具有的影响,包括影响的路径和方式。在近几年来国内对集群创新系统,尤其是集群网络的创新功能给予了不少关注,尤其是一些以典型集群或集群内企业案例所进行的研究,拓宽了我们对集群及其网络的创新功能认识。这些研究从一个方面比较深入地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企业或区域创新的影响。
刘友金(2002)跳出“熊彼特假设”的争议圈,独辟蹊径,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新概念,并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求一种在不损失创新行为优势的前提下,充分获得创新资源优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盖文启(2002)在专著中第一次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网络。随着区域内企业的连续诞生与成长或者区外企业的迁入,在区域内实现期初的产业集聚成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分工细化,区内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发展中结成了合作的网络,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并通过网络实现区域内创新的良性循环。
王裙(2002)以不具备内生型与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中小企业簇群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外部引入、创新组织的公司运作和创新活动的市场化扩散为特征的簇群创新能力动态增强与扩展的理论观点,并以广东省南海市西礁镇和中山市小榄镇企业簇群的创新实践印证这个理论看法。
蔡铂、吉晓莉(2002)分析了成功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地缘上聚集,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合作竞争。他还提出了隐含知识的扩散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化是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
魏江(2003)从网络观研究了小企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结构,对小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作了界定。从集群整体和集群成员两个方面揭示了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生和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经济性和存在意义 ,分析了集群知识溢出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以及知识溢出的动态控制机制。
汪少华、佳蕾(2003) 研究认为集群成长模式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浙江省企业集群的主流创新模式是,在企业集群平台上,实施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与集群创新的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形成由分步创新逐步到协同创新的复合系统。
蔡铂(2003)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具有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特性,扩大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和积累了社会资本。它不仅通过密集的网络和强关系促进信任、隐含和敏感信息的传播,提高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来影响创新,而且通过稀疏的网络和弱关系获得最新的信息和知识,,提高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功效,从而促进了创新。
李正卫,吴晓波,郑健壮(2003)研究了企业规模以及集群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无差异曲线模型”。他认为存在一个阀值,以此为转折点,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呈倒“U”型;集群度对于技术创新水平有正向影响,但是边际贡献递减;集群度越高,集群内企业规模阀值就越大;规模和集群度两者共同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呈“无差异曲线”形态。
魏江(2004)明确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集群创新系统是以产业集群中的相关企业集合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网络为基础,并结合规则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之间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关系。他将集群创新系统划分为核心、辅助与三个层次,企业网络为核心层,公共服务机构等属于辅助层,而相关政府机构则属于层。
蔡宁,吴结兵(2005)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下,将产业集群内的学习行为做了自觉性与结构性的划分 。他提出集群的网络创新能力体现在创造性模仿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上,创造性模仿阶段隐性知识扩散程度高,结构性学习发挥作用大。但是自觉性学习作为企业与机构间有意识的行为过程相对于结构性学习却不是那么容易引导和构建。
蔡铂、聂鸣(2006)运用创新系统方法,着重研究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创新活动起源于互补的、专业化能力和各参与者知识结合,沿着价值链广泛地分布。
汪少华,汪佳蕾(2007)以浙江传统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网络的角度对集群高级化演进的路径与所面临的问题做了探索;并在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并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存在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危机整体生存环境,只有通过区域内集群各要素的有效合作才能协同创新,以至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的高级化演进。
蔡宁、潘松挺(2008)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强弱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并结合海正药业50年的技术创新经验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网络的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关系强度的动态变化会影响技术创新模式,弱关系由于低成本和低信息冗余度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而强关系需要以信任为基础传递知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
刘友金,刘莉君(2008)借鉴生态学思想,运用非线性混沌理论研究了集群母体企业聚化能力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影响,认为集群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关键在于母体企业。
王晓娟(2008)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他认为,集群中的企业保持一定的网络开放度获取知识,保持较弱的关系强度避免信息冗余,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动态选择与成长阶段相匹配的本地协作网络,都有利于持续创新与竞争。
结束语
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而言在区域创新上有其绝对的优势。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成群,集聚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分工专业化,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同创新。产业集群是知识创新的理想场所。本地化的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内在的一种优势效应,也是集群企业相对于非集群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
在同一集群内,不同企业也有其创新的差别。集群企业间在学习能力、创新绩效等方面具有的差异性。作为知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 集群企业并非均等地享受到这种产业集群的 公共资源,而是表现出不同的占有、获取集群网络资源的能力。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参考文献:
[1]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2.
[2]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7).
[3]王珺.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工商管理理论论坛[J].管理世界,2002(6).
[4]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2).
[5]汪少华,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模式研究.科研管理,2003(1).
[6]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科研管理,2005(7).
[7]蔡铂,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2).
[8]蔡铂.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创新研究,2003(7).
[9]蔡铂,吉晓莉.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创新与产业化,2003(2).
[10]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12).
[11]刘友金,刘莉君.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