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2: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粮食问题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来看,短缺正在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全球食品价格自2002年以来持续攀升,到2009年已累计上涨65%。去年,全球谷物价格上涨42%。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2008年初169天的水平。世界银行最近的估算显示,国际大米价格2010上涨55%。另外,玉米价格也持续上涨。
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来看,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粮价异常波动给管理通胀预期带来巨大压力,也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以玉米为例,由于我国粮食各品种间价格波动具有传导性、同步性和放大性特征,玉米价格异常波动有可能引发粮价乃至整个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同时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将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打击农民养猪积极性。如此的结果也导致我国目前猪肉价格暴涨,由此推动新一轮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拉动CPI大幅上升,进一步加大通胀预期压力。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今年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4%,4月CPI同比上涨5.3% 。目前我国长江中下游正遭遇特大干旱,市场上对于粮食减产的担忧情绪逐渐升温,部分地区蔬菜价格已经显现大幅反弹。多家机构近日预测,5月CPI仍将维持高位,同比增长预计会在5%以上。反通胀已成为今年宏观调控主要目标,而粮价稳定与否,则关系到整个物价的走势,关系到宏观调控的成败。
2.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分析
目前,我国正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今后的10年甚至是50年里,人口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将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但耕地减少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在每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1万亿斤,到202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将达到790斤,需求总量将至少在11450亿斤。若按2020年的粮食需求11450亿斤来测算,要保持自给率在95%以上,即总产要达到10878亿斤,每年粮食产量至少要增产72亿斤。假定播种面积保持不变,要求单产在2007年633斤的基础上,每年提高0.7%以上。但是,多年以来,我国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只有0.6%,单产增幅呈递减趋势,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难度加大。毕竟,科技进步赶不上社会对粮食生产的需要,所以快速城镇化时期土地减少的背景下,在有限的空间上,由于科技发展滞后,每亩地的单产就大打折扣,最后将会直接影响到粮食的总供给。事实上,在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之后,包括最近农业部统计显示,今年夏季小麦增产,长期积累形成的基础设施潜力已充分释放,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的空间已经很小。与此同时,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科技支撑乏力等根本性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尽管我国粮食已经实现了七连增,粮食产量稳定,储备充足,粮价也没有大起大落,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决定今年将在全国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会议决定,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地区,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和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实现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全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将采取七项措施确保粮食增产:保护耕地,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和规模化种植;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发展旱作农业,发展节水灌溉;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开展科技指导服务,推广增产增效技术;做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和粮食生产用电需要;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为此,中央新增支农资金100亿元。以上举措表明,为了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从电力到水利、从科技到农资、从财政到金融,方方面面都必须立足大局,努力提供最大支持。
二、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1.支农政策取向与涉农银行业机构经营目标差异,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但是,由于支农惠农政策强调更多的是对粮食生产作为弱势产业的帮扶和保护,大多带有强烈的计划性色彩,而商业金融机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作为风险偏高、收益偏低的弱势产业必然难以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因此,政策支农“扶贫”的目标定位与金融机构“逐富”的商业运作原则之间出现了错位,支农政策的计划性与金融机构经营的市场性难以目标同向。即便国家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承担起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的政策性金融职能,但当作为其社会责任的弹性政策性金融职能与刚性的逐利性内在需求发生冲突时,涉农金融机构多会舍弃社会责任,最终导致信贷资金流向“非农”领域。
2.财政支农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现象并存,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但量少、点多、线长,涉及金融领域的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明显偏低,财政支农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现象并存且互为表里。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对银行信贷资金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救火式”的财政补贴政策不能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长期安全保障。一份以1987年至2007年为时间段对中国财政支农杠杆效应进行研究的报告(彭克强,2008)表明,20年间,农业综合开发中银行贷款占比与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占比仅有6年呈弱正相关关系,财政与金融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上的两级分化格局直观地反映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扶持资金未能有效地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
3.贷款对象无法提供风险补偿与信贷资金自身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并存,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一是贷款对象无法提供风险补偿。当前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其潜在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言而喻。而目前农村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导致保险公司在商业化经营中对农村种植业开办的品种极少、保额较低,且有日趋萎缩的趋向,部分农户虽然参加了保险,但第一收益人并非金融机构。二是支农信贷资金自身缺乏风险补偿机制。作为潜在违约风险高的支农贷款,一旦发生违约,除了金融机构自身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外,无其他补偿方式。虽然各级政府建立了农业贷款的担保基金,但额度较小,真正发生风险弥补也较困难。
4.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严格的支农信贷准入条件不匹配,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一是粮食生产的分户式经营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信贷需求。全国产粮主产区户均种植夏粮、秋粮的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户经营规模也较小,农村耕地经营权的细碎化使得种粮所需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资金额较小、弱化了粮食传统种植模式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致使金融对粮食生产的支持进一步萎缩。二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严格的支农信贷准入条件。当前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户可提供的抵押财产有限,抵押物本身价值较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影响,收入难以保证,这些与银行业渐趋完善的经营管理、日益强化的信贷管理和严格的信贷准入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增大了农户贷款的风险,也增加了农户贷款的难度。
5.支农信贷人员贷款责任追究与业绩考核不科学性,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实行严格的贷款回收个人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基层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却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对于其他信贷业务,涉农贷款面对的主要对象――农户居住较为分散,而农户贷款额度小、笔数多、放贷风险高、管理成本高,且贷款发放假如形成不良,将严格追究信贷人员责任,加之,银行机构考核信贷人员,只考核存款多寡和不良贷款收回率、不考核发放贷款的多少。因此,现在从事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多数人面对涉农贷款风险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惜贷”和“慎贷”,致使部分支农信贷人员宁可放弃涉农贷款高额利润回报,将存款上存,也不愿承担放贷风险。
三、强化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建议
1.建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而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该认识到,保证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金融要在服务于现代农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发展多层次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既应注重发展面向农村特定产业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也应鼓励不同类型金融服务机构针对农业生产链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互相配合并提供互为补充的服务。特别是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链拉长,在产业化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中,在土地投资、水利设施、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农产品开发,需要根据风险大小和融资期限长短,提供专业而全面的农村金融服务。同时,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投入中低产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等现代农业基础开发领域,通过开发适合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农业生产转型,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2.解决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解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我国应通过创新促进土地流转和利用外部资源,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人多地少、分散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适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一是应引入土地生产当量配额交易机制,解决城镇化发展与土地约束的矛盾,确保粮食安全,解决农村基础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借助金融市场,以经济手段促使各地增加对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以市场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二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涉农贸易和跨国农业投资。针对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环境的变化,需要把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政策联系起来,更加有效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注意实质性保护食品安全,保护农产品供给能力和提高粮食产量。三是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在确保农地规模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以市场化的方式流转,鼓励农业生产的国际合作。
3.发挥金融在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纽带作用
国际经验证明,金融手段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甚至可以放在产业链的核心。具体地说,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指导农户的行为,到收获的季节,金融企业可以把农户和下游企业结合起来,同时金融企业还可以把产业链贸易公司、农资公司、铁路、港口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简言之,借助金融的力量,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望彼此连通。一是发挥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方面的作用。应加强信贷政策指导,积极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发挥金融在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开展与订单农业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因此,为了确保粮食稳定增长行动的成功,各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首先应以增加涉农贷款为主线,不断创新并增加对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信贷供给。
4.集中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
对现行财政支农资金“政出多门”的分散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去财政补贴“单干”的直接支农模式,建立政府扶持和财政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奖励促进、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将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捆绑起来运用,发挥金融资本与财政资金的联动作用,通过有效激励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大幅度提升财政支农杠杆效率,从而形成财政支农实现社会效益目标和金融支农实现经济利益目标双赢的局面。同时,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特别是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涉农领域,集中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
5.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增强粮食生产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解决信贷资金的收益问题。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稳定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预期,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进一步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等措施,使得种粮收入高于投入成本,在完成农户自身积累的同时,提高粮食生产收益;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化,使得种粮投资收益率不低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吸引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向农业投资转化,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6.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的作用,以此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的稳定增产。一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化解因自然灾害造成涉农贷款的损失。二是规范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运作,解决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担保难问题。三是建立农业风险投资基金,发挥政府风险担保金的代偿作用,对已经出现的信贷风险给予必要的补偿。四是建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开发农业贷款补偿保险品种,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设置保障线,提高银行持续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五是鼓励发展以农业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7.完善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调整信贷投向,确保稳健货币政策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资金供应。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要求,把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今年信贷工作重点。二是继续加大信贷投放,着力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比例、投资地域、融资渠道实行三放宽,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入股,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实力。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拓宽资本补充渠道。鼓励实力较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跨区域兼并重组,拓宽支农服务工作面。三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支农作用,大中型商业银行现有县域机构网点保持稳定。建立绿色通道,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对县域以下增设具有有效贷款功能的分支机构。不断拓展政策性业务范围,有效提升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四是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进度,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面。基于解决农村信贷融资需求的视角,重点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大力培育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引导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放宽粮食主产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要求,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小型金融机构,确立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发展非正式金融,为粮食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
农业;保险;研究
自2008年下半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安徽省凤阳县精心组织,积极落实有关政策,目前已彻底改变了“多年致富,一灾变穷”的局面,收到了农业得保障、农民得实惠、农村得发展的可喜成效。
一、凤阳县现有粮食作物保险运行情况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情况。1.参保情况。2014年,全县粮食作物共参保、投保184.71万亩,其中:小麦97.5万亩,油菜0.27万亩,水稻67.2万亩,玉米14.26万亩,大豆5.48万亩。参保农户150043户次,收取农户保费557.9万元,完成全年种植业保险计划187.18万亩的99%。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粮食作物共参保、投保小麦90.4万亩,油菜0.049万亩,水稻67.39万亩,玉米25.07万亩,大豆5.12万亩。参保农户152294户次,收取农户保费572.5万元。2.理赔情况。2011—2015年,全县累计出险面积为129.57万亩,理赔总额8204万元,理赔户次为51.38万户次。其中:小麦出险面积68.48万亩,理赔金额2856万元,理赔户次24.43万户次;油菜出险面积0.06万亩,理赔金额4万元,理赔户次0.099万户次;水稻出险面积48.95万亩,理赔金额4508万元,理赔户次21.14万户次;玉米出险面积6.15万亩,理赔金额511万元,理赔户次2.66万户次;大豆出险面积5.39万亩,理赔金额325万元,理赔户次3.05万户次。
(二)农业商业保险(或政策性补充保险)运行情况。1.运行模式。(1)开展小麦补充保险。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的保障水平,提高抗灾减损能力,2014年,国元农业保险凤阳支公司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开展了小麦补充商业保险业务。(2)开展家庭农场保证保险业务。为满足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国元农业保险凤阳支公司创新服务,加强与农业银行凤阳支行的合作,推出了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业务,专门为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家庭农场发放生产贷款,有效破解了家庭农场缺少担保物的融资瓶颈。(3)开展天气指数保险。自2013年起,由国元农业保险凤阳支公司自主开展天气指数保险,重点保险对象是水稻种植大户。每亩水稻的保险金额为300元,费率4%,每亩保费12元,财政不补贴。根据现实天气指数和约定天气指数之间的偏差,进行统一标准赔付。(4)为农业生产主体办理保单质押贷款。自2014年起,对接各家专业银行,开展了以保单担保贷款业务试点。2.运行情况。(1)2014年,办理小麦补充保险22953亩,承保农户59户。(2)2015年3月17日,国元农业保险凤阳支公司与农业银行凤阳支行联合向凤阳县殷涧镇宋集村陈兴卫家庭农场成功发放30万元的“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3)2013—2015年,天气指数保险共投保24户,参保面积6894亩,收缴保费82728元。(4)2014年,凤阳县族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安徽省兴安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和农户,用保险单作质押,办理贷款约500万元。3.理赔情况。2014年,全县小麦补充保险受灾面积3481亩,理赔户数54户,理赔金额16.47万元。其中凯祥科技发展公司受灾面积581亩,最高赔付金额为2.41万元。
二、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成效及问题分析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1.取得的成效。(1)组织建设逐级完善。在县、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县、乡、村农险组织健全,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机构建设日臻完善,组织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县、乡(镇)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及其农险办和理赔办健全;全县223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点”,每个村配备了一名协保员,“三农服务站”覆盖了全县各乡镇和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积极性,有效化解了农业保险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农险办、理赔办及“三农服务站”工作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履职到位,成效显著。(2)保险工作规范有序。一是种植业按规定开设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六个保险品种。二是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鼓励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自2012年起在全县开展了育肥猪和大棚蔬菜两个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2015年扩展到肉羊、肉牛和大棚蔬菜三个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三是始终坚持通过财政“一卡通”,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资金直接打卡发放到户,既节约了时间,更有效预防了滞留、挤占、挪用、贪污等现象的发生。四是县农险领导小组每年就如何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印发文件,提出要求,规范理赔行为和程序。强化业务管理,坚定务实作风。通过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培训和规范管理活动,对照部门工作职责,着力克服履职缺位与越位的问题,规范承保、查勘、定损、理赔等操作环节和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到职责明晰、承保规范、查勘及时、定损合理、理赔科学,初步形成了县、乡(镇)两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既各负其责,又互相支持,协调推进的良好氛围。五是规范操作流程,确保信息准确。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基础数据和信息的完整准确,材料的及时上报,资料的整理归档,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项重要工作。县、乡(镇)、村和农业保险公司按照“工作有计划、行动有轨迹、材料有签字、核灾有记录、归档有秩序、奖惩有措施”的工作要求,规范操作,加强管理。六是抓好示范推广,引导自愿参保。为了更好、更快地落实农险计划,积极动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自愿参保,为广大农户起到带动和引导作用,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对新型经营主体造成的影响。努力抓好“一个龙头”和“两个示范”,充分调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签单农户集中投保。抓好国有农场和种养大户的参保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户自愿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3)宣传工作,开展有效。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凤阳县农险办和国元农保公司通过举办农业保险培训班,利用网站、媒体等方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利用宣传车、宣传画(册)、标语、短信平台、民生工程宣传展板等方式进行宣传;乡镇则利用镇村会议和发放“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农业保险一点通”、“政策宣传适用手册”、“集闹市场咨询点”等宣传方式,对农业保险政策和业务进行点上和面上的广泛宣传。(4)创新保险品种,降低风险。通过开展小麦补充保险、扩大特色农业保险品种、推广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为种粮户减少了因灾损失,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种粮积极性。2.存在问题。一是村级专项协保人员配备不齐。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民生工程基础信息表内容填列不完整,信息更新不及时。三是在防灾减损方面,对于大额赔款没有实行预付赔款方式及时进行生产救助。四是理赔制度执行不严格,赔款支付不及时。五是政策性农业保额金额低于直接物化成本,需要提高。
(二)商业保险成效及问题。1.取得的成效。通过补充保险和扩大特色农业保险品种,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防灾减损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的保险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财政支持,农户需全额交保费。一方面,增加农业成本;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风险加大,几乎没有盈利空间。
三、对完善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政策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食物,粮食关系着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近年来,中国粮食贸易呈现出进口额攀升,出口量下滑的状况。可以说,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以及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正在从21世纪初的粮食出口国逐渐转变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而且贸易逆差正在不断的扩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引发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危机,因此,研究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贸易情况是很重要的。
一、中国主要粮食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1.进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粮食贸易主要集中在大豆、小麦、水稻和玉米上。大豆进口量据首位,高达80%,出口量也占粮食出口总量的30%,贸易逆差是最显著的。由于近年来生物燃料快速发展,国内玉米需求大幅增加, 2012年玉米总进口16.89亿美元,出口15.88亿美元,逆差接近1亿美元。小麦、水稻的进出口量相对稳定,但也出现逆差。
2.进出口市场结构
北美和欧洲是目前世界粮食最大的出口地区;其中美国是粮食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粮食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进口来源市场。中国的小麦主要来源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玉米来源于美国、东盟和印度,水稻和大豆几乎分别被东盟和美国所垄断。中国粮食出口市场呈相对分散状态,韩国、日本和东盟所占比重略大。其中小麦出口面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玉米主要出口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韩国是我国水稻最大出口市场。
3.中国粮食贸易竞争力
首先,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角度看。近年来,中国水稻市场占有率水平据世界第7至9位,平均水平为2.41%。水稻国际市场占有率很小,近年平均水平不到1%。2008年前中国玉米国际市场占有率位于世界前7位,但2009年以来市场份额明显缩小,竞争业绩下降。
第二,从贸易竞争指数分析。如表1以玉米和小麦为例,在中国,玉米和小麦生产总量还是很高的,但是TC指数均为负值,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却几乎不具备竞争优势,并且与世界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表1 2013年主要出口国小麦、玉米TC指数
阿根廷 中国 法国 美国
小麦 1.00 -0.99 0.94 0.76
玉米 0.99 -0.94 0.69 0.93
二、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1.粮食外贸依存度升高
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农田面积缩小,加之生产能力欠佳,我国粮食产量不能完全满足粮食需求量,自给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据农业部预计2020年中国的粮食供需缺口将达到0.29亿吨。为了弥补供需缺口,中国必然扩大粮食的进口量,粮食进口外贸依存度从2000年的0.18%猛增到2012年的0.50%,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粮食外贸依存度的不断升高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2.粮食国际竞争力较弱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的粮食生产沿袭祖先粗放式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由此导致了我国粮食产品品质难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粮食生产总投入,特别是人工成本的不断加大,使得粮食生产成本也就逐渐加大,由此导致粮食出口贸易利润空间缩小,国际竞争力较弱。
3.粮食贸易结构问题突出
首先,从产品上看,中国粮食出口规模不稳定,数量波动较大。品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由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水平不先进,出口的粮食产品多为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产品生产过程无法达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因此也面临技术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的风险。再者,我国主要粮食产品进口来源集中在少数几个来源国或地区,几乎被北美、欧洲几个国家所垄断。进口来源国的经济、政策变动都会对中国粮食进口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三、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策略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策略要紧紧围绕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加快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提高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开展,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加快粮食生产结构调整
粮食生产上,首先必须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粮食的生产现代化发展进程。其次,要提高粮食质量,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粮食的经营方面,实现粮食从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走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提高质量。
2.加大粮食生产投入和补贴力度
政府应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提供粮食出口保障金。另外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生产高品质的粮食产品,提高我国粮食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走品牌战略创立绿色粮食产品品牌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也越来越得到国内外人们的推崇。以绿色品牌为主导,来生产高质量的粮食产品必定有利于扩张我国粮食产品的海外市场,提高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粮食产品更应当树立自己的粮食品牌,让品牌成为我们走向世界市场的通行证。
4.建立预警机制提高诉讼能力
随着各国贸易壁垒的不断抬升,中国粮食产品价格已经无法成为优势,低价常常成为其他国家控告我们倾销的理由。再者,较低水平的生产加工能力,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在粮食产品出口的时候,就应当做好应对反倾销、应对贸易壁垒的准备,建立预警机制,规避问题、积极应诉。
参考文献:
实施粮食物流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粮食物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工作。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不但能够促进粮食系统部门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应该大力促进现代粮食物流的健康持续发展。
河南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在我国粮食产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能够满足自省的需求,还要向外省运输粮食,因此,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河南省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河南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但是必须认识到仍然存在着粮食物流问题,因此需要找到相应措施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粮食物流的发展。
1 粮食物流的内涵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布局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它包含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
2 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
2.1 总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2013年河南秋粮总产量为2478.5万吨,比上年增加26万吨,增产幅度为1.1%。加上夏粮实际产量,河南今年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713.7万吨,比上年增加75万吨,增产1.3%,实现10年连续增产,连续3年粮食总产量超过5500万吨,不仅解决了河南近1亿人口的粮食消费和大部分畜牧业生产用粮以及食品工业用粮,而且,每年还向省外输送的粮食或食品大约1500万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粮食输出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2 粮食流通量与流向
截至2010年底,全省粮食流通量大约为2700万吨,其中省内流通量2000万吨,跨省流通量约在12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8.6%。主要流向的省份和城市为:广东、福建、上海、北京、天津、四川、广西、云南等。
2.3 粮食物流基础设施
截至2010年,河南省粮食系统具有各种粮食仓库2748个,占地面积6333万平方米,有效仓库容量3619万吨。按仓库容量划分,有34个超过10万吨的仓库,96个5-10万吨的仓库,156个2.5-5万吨的仓库,其余为2.5万吨以下。按专用设施划分,其中有铁路专用线的粮库62个,专用线总长度1000300米,有效长度51880米。
2.4 粮食运输方式
河南省内主要是散装汽车运输,跨省运输方式主要是包粮铁路运输,内河运输为辅。
3 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现阶段河南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偏低,粮食物流成本占总流通成本的比重偏高,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 粮食流通运输方式落后
目前河南省粮食物流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运输手段,如用容量小、消耗大的敞篷卡车进行包粮运输,而现代化的集装箱和散粮运输发展比较缓慢。在收购环节基本采用麻袋或编织袋进行包装,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转运环节又要再次包装。整个流通环节重复一拆一包,粮食损耗大、容易混合杂质,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
3.2 粮食物流设施设备落后
河南省粮食物流企业的大多数仓储设施不能满足散粮装卸的需要,适用于散粮装卸的立筒仓,浅圆仓比较少, 大部分平房仓没有专用的散粮出仓机,无法满足装卸散粮的需要。同时,只有少数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拥有散粮汽车,只为搬运生产所需原料,其他企业和地方粮库几乎没有散粮汽车;并且河南省的散粮火车运输、内河运输仍然处于初始阶段,火车和汽车的散粮装卸设备几乎没有应用。
3.3 粮食流通企业规模偏小,行业服务能力较低
河南省的粮食流通企业除了几家大型企业之外,大多数县市的粮食流通企业比较零散,规模仍然偏小、设施也比较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经营行为有待规范,市场竞争力弱,不能满足当地粮食物流的需要;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有待加强;粮食物流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利用效率低,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粮食流通的各个环节之间处于分裂状态,衔接和协调性差。
3.4 粮食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粮食物流流通的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多、受地域影响大,所以对信息的要求比较高。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企业已经将电子商务应用在粮食物流中,而河南省的粮食物流信息化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权威的粮食市场信息系统,粮油市场监测网络不健全,负责监控信息采集人员还不充足,监测和管理系统建设落后。在瞬间万变的国内和国际粮食市场,已经到了公益性粮食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刻。
3.5 粮食物流市场环境不够理想
首先,政府的监管薄弱。河南省缺乏专门的粮食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府对市场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支持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其次,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河南省大多数粮食物流企业规模小,不仅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为了拉到货源与其他企业恶性竞争。
4 发展河南省粮食物流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大力推广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的“四散化”运输方式。应当建造和改造散粮中转仓;根据各地粮库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完善散粮接卸设施,大型企业可以增加大型收发设备,而小型企业完善基本粮食运输设备即可。据估计,目前接卸粮食的成本是80元每吨,如果实施“四散化”,将节约三分之一的成本。而且“四散化”能够扩大物流中心的辐射半径,提高粮食流通的数量和速度,这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加快粮食物流信息体系建设
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对粮食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和行业应抓紧建立粮食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为粮食企业提供“产、储、销、运”的市场信息服务,解决目前粮食跨区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引导粮食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络交易,使粮食实现无物化流动,从而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效率。
4.3 完善粮食物流市场环境
各级政府应该对粮食物流重点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对粮食物流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和融资,在土地、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相关政府执法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形成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整合现有资源,综合考虑各企业对公共物流设施的需求,促进仓储设施、运输服务市场化,实现资源共享,消除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
参考文献:
[1]张月华.河南现代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23(3):33.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47-02
引言
物流是对到达的以及离开生产线的原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运动、储存和保护活动的管理[1]。欧洲物流协会认为,“物流”是指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和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2]。国内对于粮食物流研究较分散。其中,聂振邦指,出粮食物流是从生产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3]。王杜春针对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4]。张慧根据湖南粮食物流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粮食物流供应链,用供应链思想管理粮食物流,并提出对物流企业的新要求[5]。刘遂宪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在粮食物流领域的具体应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筒仓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原则和设计方法等[6]。
一、黑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粮食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包粮为主,散粮为辅。主要通航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和克鲁伦河等。黑龙江省的仓储总面积基本能够满足粮食产品的需要,其中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仓容253亿斤。此外,黑龙江省在物流信息平台上也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可以实现网上交易、使更多的农户意识到物流信息平台的重要和方便,并有更多的农户能很应用到电子商务上。
下面通过层析分析法对主要问题进行排序。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判断矩阵Ai(n行n列)中的元素按照行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向量:Mi(n行1列)。第二步,将得到的向量Mi的每个分量开n次方,得到几何平均数,从而得到向量W=(W1,W2,W3,…,Wn)。第三步,最后将所得向量W归一化3-4李雪。计算完权重之后就应该计算比较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李雪2(15.6)_p0001.jpg>(i=1,2......n)。然后需要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公式为:最后要进行一致性检验,随机一致性检验指标为CR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建立如下指标体系:
图1中的A为目标层,B1到B3为准则层,c1到c8为子准则层,判断矩阵为:,,,。通过计算得出:TAB:最大特征值为λmax=3.029,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726 0.172 0.102]T;TB1C:最大特征值为λmax=3.059,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612 0.268 0.117]T;TB2C:最大特征值为λmax=3.000,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250 0.250 0.250]T;TB3C:最大特征值为λmax=2.000,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750 0.249]T。
通过计算可得:本模型中,比较判断矩阵TAB,TB1C,TB2C和的层次单排序的CR值分别为:0.026,0.056,0,0,都满足小于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所以,可知c1>c2>c3,c4=c5=c6,c7>c8。因此,市场化机制问题和仓储安全问题等成为主要问题。
二、针对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方面,提高粮仓安全。黑龙江省应加强粮仓安全的日常培训,鼓励各企业及组织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一些粮仓安全活动,来深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置能力。首先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其次是着力培养,提高素质,便于粮仓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投入,就相当于纸上谈兵。对粮仓硬件设施的提升,可以更好更全面地做到安全管理仓储。
另一方面,建立农业合作社组织。要解决粮食物流的问题,就要让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如签订合同、通过中介组织起来等,来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这样就能指导农民的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降低成本。这样的粮食物流模式可以使粮食从生产领域直接进入销地的批发市场,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合作社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合作社对促进粮食流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代替小农户成为粮食流通的主体。农业合作社要比专业合作社更加紧密,农户入股,对合作社实行一股一票管理,部分利润按股份进行返还,而农业协会对农户只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协会与农户间无利益联结。因此,农业协会还是不能够更好的提高粮食物流主体的水平,黑龙江省应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机制水平。如今,黑龙江省也有很多农业合作社的成功案例,下面就以水稻种植合作社为例子具体表明它的优势。
最后,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各地政府应积极发展本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大庆市他拉哈镇政府,了一些物流政策和指导意见,还专门建立了粮食物流信息的窗口,每天发放一些物流信息。此外,还建立了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以实现该地区的物流信息共享,提高该地区的物流水平和效率。
三、案例
现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睿思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具体情况来做简要的说明,以此来作为农民合作社的案例。
睿思香水稻种植合作社位于黑龙江省杜蒙县他拉哈镇,是以水稻的种植、加工、销售为经营方式。该合作社注册资金253万元,入社农户153户,合作社会员由水稻种植大户、大棚管理者、农业技术人员、农药化肥销售户、稻米运销户、水稻加工户。厂房面积达750.8平方米,育苗大棚7 200平方米,每年收购并销售的大米达2 000吨。主要销往北京王四营,锦绣大地和郑州等地。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志码:A
一、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粮食行业开展了多种形式、规模的探索,从中摸索了不同方式的应用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的形式,将信息技术在粮食流通管理中逐步推广应用,实现了粮食流通管理的新局面。
(一)粮食行业重视信息化创新。
国家粮食行政管理机构高度重视粮食信息化建设发展,从粮食信息化编码标准到粮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围绕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功能拓展,粮食行业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了中长期规划,并结合粮食实际需要,完善了国家粮食储备信息管理系统编制和粮情测控及机械通风控制系统标准化软件的开发编制工作,为粮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粮食信息化技术研究已系统化。
信息技术已从计算机的应用、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应用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过渡,这也给粮食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粮食流通信息的全面化、可视化、系统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技术需求,促使粮食行业开展建设粮食调控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全国粮调系统的建设,将纵向的粮食信息网络建设起来,形成了粮食流通管理信息的实施交流,同时以中华粮网等技术单位为代表的粮食信息技术企业,在全国构建了粮食网联化的粮食交易平台,拓展了粮食流通的信息量和内涵。
(三)粮食信息化建设示范效应突出。
“十一五”期间粮食行业开展了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建设,以粮食安全中储粮安全、RFID粮食信息采集溯源、粮食品质在线快速检测技术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上海市、浙江省都因地制宜的建设了粮食流通管理网络系统;苏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成品粮应急库采用了无线粮情测控系统;扬州直属库针对太阳能低温储藏稻谷综合技术进行了示范应用;中储粮总公司启动应用了内部“中储粮业务管理系统”。
二、信息化对粮食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将引导粮食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信息化建设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发展方向的高度统一。粮食行政管理单位对需要对粮食流通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了解,保障粮食仓储信息、价格信息、流速信息、流量信息能够及时的、准确的体现,支撑行政单位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粮情测控系统作为信息化技术在粮食行业管理中的应用,彻底改观了粮食仓房管理的形式,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一定能提升粮食行政管理的水平。从原来计划调运、信息统计滞后的管理模式,将变为时了解粮食流通储藏信息、现场可视化监督管理、流通信息可追溯的方式进行转变,实现粮食流通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二)信息化发展将变革粮食企业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是我国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粮食行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把分散的、自然的、缺少组织化的粮食收购、流通、储藏、销售等环节进行连接,将各环节的信息进行集成,不仅能够提升粮食流通的效率,而且实现了信息透明,减少了粮食流通主体的风险,带来的是粮食企业管理模式革命性的变化和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信息化技术使粮库作业信息的实时、快速、准确采集,实现作业过程自动化,以及作业流程精准控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营私舞弊现象。
三、粮食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信息化试点建设分散,没有形成综合效应。
信息化发展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引领了信息化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在目前信息化技术发展没有全面开展的情况下,几个孤立的信息化示范不能全面体现信息化技术对粮食流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能有效的发挥信息化技术促进流通效率、提高管理能力的效果;同时信息化技术初期投入成本高,直接效益体现慢,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企业造成了经济上的压力,粮食信息化的必要性就被抹煞,约了粮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二)粮食信息技术规范没有统一,难以指导信息化建设。
粮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化规范。但是目前信息化建设工作因为没有统一的指导,各建设主体自行编制建设规范、信息交换编码及系统构架,导致各信息化建设主体的建设系统不能有机的结合,将会形成信息孤岛,粮食流通信息只能在区域范围内进行采集,对跨区域的信息无法做到预留信息交换通道,从而将会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难度增大和信息标准的不统一,出现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和增加重复投入的现象。
四、促进全国粮食流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统一粮食信息化建设思路和认识。
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粮食仓储管理和流通过程的探索证明,粮食信息化不仅能够提高粮库经营管理效率,还能提升粮食流通管理效益,实现粮食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为保障粮食安全,迅速有效的实现粮食宏观调控提供支撑,粮食行业应当统一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认识,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投资渠道对粮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将粮食流通建设纳入本身基本建设中,营造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开展粮食流通信息化顶层设计。
粮食流通管理是系统工程,需要深入研究信息流通与粮食流通的关系,需要将管理、经营、监管、流通等领域的信息实现有机贯通。因此,做好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对保障粮食流通稳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高效的建设方案不仅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更能够保证粮食流通的稳定、安全、高效,为实现宏观调控、保障应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粮食仓储信息化标准或通则研究。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统一的标准作为基础,粮食仓储信息标准化对粮食流通信息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粮食主管部门按照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成果,以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和粮食技术应用方向为手段,以实现粮食信息化全面应用为目标编制统一的标准或通则。粮食仓储管理信息化通则的编制应分层面,抓重点,以简明适用为原则,借鉴有关省已建设成功的仓储管理模式和江苏的粮库管理信息化模式,形成具有全行业适用的仓储管理信息化指导通则,逐步开展我国粮食行业仓储管理信息化通则的研究。
(四)进一步争取支持示范性建设并加强信息技术研究。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监督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加大示范的引导作用,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粮食信息化技术工作的投入,在统一、可行、高效的原则上,开展粮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工作成效,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化示范,引导全国粮食系统实现信息化。同时,加大信息化技术研究力度,实现粮食信息化技术在适应实际省生产的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提高精度、拓展检测领域、降低成本、增加耐用性,为粮食行业真正实现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
五、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粮食行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契机,也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手段,更是促进粮食管理方式变革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大胆设想,谨慎论证,加大投入,构建粮食信息化体系,为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粮食行业大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小平,欧阳超.信息化技术在粮食仓储物流企业中的创新应用.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16(5).
一、威海市现阶段粮食补贴现状
威海市自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缓解柴油、化肥等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影响,威海市有关部门将于2010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农民每种一亩小麦,可获得83.15元财政补贴,其中,粮食直补15元,农资综合直补68.15元。另外,对小麦种植面积在100亩(含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亩再给予10元的奖励。
国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持续实行,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今年威海市近38.24万户种粮农民种植小麦112万亩,共可获得补贴资金9326万元,市财政于3月初已将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各市区。各市区财政部门将于3月底前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一次性兑付给种粮农民。
其中,在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下,今年文登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近4000亩,总面积达到41万亩。据介绍,今年文登粮食部门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葛家、高村、泽头等基层粮管所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并协调质监部门对收粮的所有秤磅进行了重新校验。文登市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比往年提高了3分钱,国标三等白麦由每市斤0.87元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在粮食部门的督导下,各购销企业通过自筹、贷款和加快销售资金回笼等方式,目前共筹措收购资金6000多万元,以保证夏粮征购资金及时全额兑付给售粮农民。农发行文登支行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
二、威海市粮食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威海市粮食直补政策已实施了6年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市粮食直补在补贴方式、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粮食直补效应难以发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然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
1.政策变动频繁,实际操作难度增加
政策一年一变,政策缺乏衔接。甚至一年多变。一年内政策分批分季落实,不便于乡村统一布置工作。就负担卡填开来讲,极不方便,面对不断变动的政策,威海市地方基层无所适从,不易准确把握政策,执行起来就可能出现偏差。
此外,政策缺乏衔接,制度组合作用不大。一是部门分散,缺乏衔接。在一年内发放到同一农户的各类补贴,财政部门内负责执行的就有几个科室,这些科室往往不是协调一致行动,给基层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二是收支并存,缺乏衔接。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而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涉农收费,比如水费。一些地方基层因继续向农民收取水费,而将应发给农民的补贴存折留扣在手,使得补贴落实大打折扣。其实在加大支农支出的情况下,这些落后的收费项目完全应当取消,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 真正对农民实行“零负担”。三是制度组合,缺乏衔接。其一,补贴目标定位过高,当其他制度是处理同一目标的主要地位时,粮食补贴政策就应当着眼于简化和完善操作方面,这是当前补贴政策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其二,现行制度环境也在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同时也影响了补贴的监督效果。
2.按承包耕地面积和现行标准补贴,不能刺激农民多种粮
威海市实行的粮食直补方式主要是按农民承包耕地的面积进行补贴。这种不与粮食种植面积挂钩甚至不管是否耕种就直接补贴的方式虽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但粮食直补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是“按亩分钱”,致使部分农民群众误解为按人头发放补贴,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多少关系,不利于鼓励种粮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当前粮食直补绝对数额较小,每亩补贴才13.5元,占粮食价格的比重极小,起不到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农民群众普遍反映补贴标准低,有的说:“一亩田补十几元,还抵不上化肥涨价的钱。”在比较效益的驱使下,一些农民弃粮种经济作物。
3.农业生产资料费用呈上升趋势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支出增加
自2008年上半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带动国内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攀高,加重了种粮农民的负担。据对山东省各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表明,2006-2008年,威海市农业生产成本年均分别上升了24.0%和10.8%,其中2008年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4
.4%和37.0%。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原因是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资费用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
4.农业补贴额度过低,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我国目前财力有限,威海市对农民直接补贴的额度太低,远低于粮价波动对农民收益的影响。目前农业补贴发放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补贴资金没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农民补贴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发放,每户补贴额度多为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相对于农机具的价格微乎其微,所以许多农民把补贴款只作为一笔意外之财,很少真正用于发展生产,影响了现土地耕种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补贴的作用。
三、建议与对策
1.继续加大补贴力度,调整补贴结构,完善补贴种类
威海市应在国家财力的允许下,继续逐年增加农业补贴数额,改进补贴方式。进一步明确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和导向,逐年加大对综合性收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增加农机补贴数额,改变农机补贴方式。通过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使农民购机补贴的覆盖面逐年扩大,最终使这一政策覆盖到每户农民。还可新增如农民转岗,创业技术、技能培训等增强“三农”软实力方面补贴等。
2.完善补贴发放方法,提高效率,加强监督
完善直补资金的发放办法,加强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建议财政、农业等重要部门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告示制度。乡镇财政部门不仅应该在补贴发放前对补贴发放范围、发放办法进行公示,还要将补贴项目、金额和存入时间公示。通过发放通知书或明白卡等方式及时告知农户,便于互相监督,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升级“一折通”计算机管理软件。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项目多、涉及面广,将目前所有的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纳入软件系统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便于监督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
3.完善粮食补贴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粮食补贴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继续执行政策宣传单、农民负担监督卡和一册通发放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农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封闭运行。二是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示制度。健全政策公示、数据公开和网上查询制度。三是在简化对农民直接补贴项目的情况下,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操作和控制程序。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搞好培训辅导和调查研究,善做政策探索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勇做改革先行者。
此外,除完善补贴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外,还需要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管制度。健全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具体实施监督时,政府各部门可以统一行动,各部门发挥各自监督优势,各负其责,这样可以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努力把粮食补贴这项民心工程办成顺民心、合民意的工程。
4.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农业生产规模优势
惠农政策应综合运用。农业补贴政策应考虑与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和农资最高限价等政策相协调利用,综合分析他们之间的的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的联动机制,建立弹性联动模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在粮食价格和农业成本经常变动的情况下,补贴政策能快速调整,发挥积极作用。从发展来看,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不可避免的。农业补贴政策导向上应顺应这种转变。配合土地经营权流转,明确补贴资金是发给最终的耕种人的,减少补贴发放过程中的矛盾。农业补贴政策应对种粮大户给予倾斜和照顾,对达到一定规模种粮大户按实际面积给与补贴、农民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应给与补贴。补贴政策使耕地多的农户收益较多,耕地少的农户受益较少,甚至利益受损。考虑到要建立“和谐社会”,建议农业补贴政策也应适当考虑耕地少的小农户,尤其是耕地少的贫困小农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穆月英: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的思考 理论探讨 2010年第1期
一、威海市现阶段粮食补贴现状
威海市自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缓解柴油、化肥等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影响,威海市有关部门将于2010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农民每种一亩小麦,可获得83.15元财政补贴,其中,粮食直补15元,农资综合直补68.15元。另外,对小麦种植面积在100亩(含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亩再给予10元的奖励。
国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持续实行,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今年威海市近38.24万户种粮农民种植小麦112万亩,共可获得补贴资金9326万元,市财政于3月初已将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各市区。各市区财政部门将于3月底前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一次性兑付给种粮农民。
其中,在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下,今年文登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近4000亩,总面积达到41万亩。据介绍,今年文登粮食部门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葛家、高村、泽头等基层粮管所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并协调质监部门对收粮的所有秤磅进行了重新校验。文登市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比往年提高了3分钱,国标三等白麦由每市斤0.87元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在粮食部门的督导下,各购销企业通过自筹、贷款和加快销售资金回笼等方式,目前共筹措收购资金6000多万元,以保证夏粮征购资金及时全额兑付给售粮农民。农发行文登支行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
二、威海市粮食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威海市粮食直补政策已实施了6年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市粮食直补在补贴方式、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粮食直补效应难以发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然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
1.政策变动频繁,实际操作难度增加
政策一年一变,政策缺乏衔接。甚至一年多变。一年内政策分批分季落实,不便于乡村统一布置工作。就负担卡填开来讲,极不方便,面对不断变动的政策,威海市地方基层无所适从,不易准确把握政策,执行起来就可能出现偏差。
此外,政策缺乏衔接,制度组合作用不大。一是部门分散,缺乏衔接。在一年内发放到同一农户的各类补贴,财政部门内负责执行的就有几个科室,这些科室往往不是协调一致行动,给基层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二是收支并存,缺乏衔接。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而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涉农收费,比如水费。一些地方基层因继续向农民收取水费,而将应发给农民的补贴存折留扣在手,使得补贴落实大打折扣。其实在加大支农支出的情况下,这些落后的收费项目完全应当取消,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 真正对农民实行“零负担”。三是制度组合,缺乏衔接。其一,补贴目标定位过高,当其他制度是处理同一目标的主要地位时,粮食补贴政策就应当着眼于简化和完善操作方面,这是当前补贴政策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其二,现行制度环境也在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同时也影响了补贴的监督效果。
2.按承包耕地面积和现行标准补贴,不能刺激农民多种粮
威海市实行的粮食直补方式主要是按农民承包耕地的面积进行补贴。这种不与粮食种植面积挂钩甚至不管是否耕种就直接补贴的方式虽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但粮食直补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是“按亩分钱”,致使部分农民群众误解为按人头发放补贴,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多少关系,不利于鼓励种粮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当前粮食直补绝对数额较小,每亩补贴才13.5元,占粮食价格的比重极小,起不到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农民群众普遍反映补贴标准低,有的说:“一亩田补十几元,还抵不上化肥涨价的钱。”在比较效益的驱使下,一些农民弃粮种经济作物。
3.农业生产资料费用呈上升趋势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支出增加
自2008年上半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带动国内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攀高,加重了种粮农民的负担。据对山东省各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表明,2006-2008年,威海市农业生产成本年均分别上升了24.0%和10.8%,其中2008年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4
[1] [2]
.%和.%。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原因是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资费用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
.农业补贴额度过低,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我国目前财力有限,威海市对农民直接补贴的额度太低,远低于粮价波动对农民收益的影响。目前农业补贴发放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补贴资金没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农民补贴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发放,每户补贴额度多为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相对于农机具的价格微乎其微,所以许多农民把补贴款只作为一笔意外之财,很少真正用于发展生产,影响了现土地耕种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补贴的作用。
三、建议与对策
.继续加大补贴力度,调整补贴结构,完善补贴种类
威海市应在国家财力的允许下,继续逐年增加农业补贴数额,改进补贴方式。进一步明确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和导向,逐年加大对综合性收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增加农机补贴数额,改变农机补贴方式。通过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使农民购机补贴的覆盖面逐年扩大,最终使这一政策覆盖到每户农民。还可新增如农民转岗,创业技术、技能培训等增强“三农”软实力方面补贴等。
.完善补贴发放方法,提高效率,加强监督
完善直补资金的发放办法,加强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建议财政、农业等重要部门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告示制度。乡镇财政部门不仅应该在补贴发放前对补贴发放范围、发放办法进行公示,还要将补贴项目、金额和存入时间公示。通过发放通知书或明白卡等方式及时告知农户,便于互相监督,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升级“一折通”计算机管理软件。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项目多、涉及面广,将目前所有的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纳入软件系统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便于监督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
.完善粮食补贴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粮食补贴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继续执行政策宣传单、农民负担监督卡和一册通发放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农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封闭运行。二是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示制度。健全政策公示、数据公开和网上查询制度。三是在简化对农民直接补贴项目的情况下,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操作和控制程序。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搞好培训辅导和调查研究,善做政策探索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勇做改革先行者。
此外,除完善补贴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外,还需要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管制度。健全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具体实施监督时,政府各部门可以统一行动,各部门发挥各自监督优势,各负其责,这样可以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努力把粮食补贴这项民心工程办成顺民心、合民意的工程。
中图分类号:F75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75-03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粮食自给自足已不能满足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国际粮食市场成为了中国粮食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粮食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粮食净进口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结构是否优化也成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粮食进口总量的变化情况
从建国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61―1991年,此阶段我国粮食贸易虽然是净出口与净进替出现,但净进口年份较多,主要用粮食净进口填补消费缺口。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粮食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国家为了解决粮食供给缺口,开始大规模进口粮食。除了1985年和1986年两年我国为粮食净出口外,其余年份均为净进口。并且进口量在1991年增加到1 345万吨。
第二阶段为1992―2003年,此阶段仍然为粮食净出口与净进替阶段。这一阶段中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剩与紧缺交替出现,使得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在这十二年中有五年为净进口,年均净进口为332万吨。此阶段,粮食进口仍然起着调节国内需求和实现总量平衡的作用。
第三阶段为2003年以后,此阶段我国粮食贸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进口与净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在2003年之前,我国粮食年度进口量少有超过2 000万吨的年份,而在2003年以后我国粮食每年进口量都在2 000万吨以上,且逐年增长。2012年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 748万吨,这一时期粮食净进口量的突然增长和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有很直接的关系,截至2013年我国粮食贸易净进口量达到7 675万吨。
我国粮食净进口量的逐年激增,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粮食贸易逆差大国,进口总量的多少是影响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但在进口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下,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合理的进口产品结构。
二、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结构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的突出特征是粮食进口品种和数量非常集中。大豆、小麦、大米和玉米这四种粮食产品的进口量占到粮食类产品进口总量的90%以上,其中,大豆和小麦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品种。
1996年之前,从国际市场上我国主要进口的产品是小麦,年平均小麦进口量占年平均粮食进口量的近82.9%,这个阶段大量进口小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弥补小麦产量的不足。虽然我国小麦产量很大,但是北方人以小麦为主食,另外加之中国生产的小麦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小麦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此期间,大豆年均进口量仅占粮食年均进口总量的1.4%,玉米和大米年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和3.1%。
1996年以后,大豆取代了之前小麦在粮食进口中的主导地位。1996年,大豆产量维持在原有水平而需求量则大幅增加,大豆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使得大豆由原来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净进口数量也逐年递增,进口比重也逐步加大。以1996年为转折点,1995―1997年,大豆进口量分别为29.8万吨、111.4万吨和288.6万吨,分别占当年粮食进口总量的1.44%、9.32%和40.9%。往后逐年剧增,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进一步增加,达到5 853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90.6%。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油脂类产品的需求增加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迅速增加,使得我国的大豆及豆粕产品大量依赖从国际市场进口,这样,我国大豆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而此阶段小麦的进口量却急剧下降,大豆进口量的急剧上升使得我国进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大豆取代小麦成为主要的进口品种,此时小麦进口所占比重下降为9.8%,玉米和大米则分别为0.3%和2.1%。
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97年以前,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数量最多的是小麦,其次是玉米,进口大豆和大米数量则很少;1997年之后,进口大豆数量激增,进口小麦比重大规模下降,大豆成为了中国进口占比最大的品种,小麦则变为第二大进口品种,大米第三,玉米进口数量很少。而且这四种粮食进口的比例结构并不均衡,大豆进口数量占到进口总量比例的3/4以上,小麦、玉米和大米进口总和还不足1/5。这种比例的严重失衡成为了制约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瓶颈。
三、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主要粮食品种的比较优势
贸易专业化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Index,简写为TSI)又被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国某种产品出口额、进口额之差与出口额、进口额之和的比值,计算公式为:TSI = (X-M)/(X+M)。其中,X代表出口额,M代表进口额。这个指数能够剔除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使得不同国家、不同产品在不同年份之间具有可比性,而且同时采用进口和出口的数据能更全面的反映产品的比较优势。TSI取值范围为[-1,1],其中TSI值越大且为正数时说明该产品的贸易比较优势越大,而越小且为负数时则表明贸易比较劣势越明显。同时,以0.8和0.5为界限,当该值大于等于0.8时说明该产品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TSI值大于0小于0.5时则为微弱的比较优势。当该值为负数时,以-0.8和-0.5为界限,当TSI值小于-0.8时,表明该产品具有很明显的贸易比较劣势而大于-0.5小于0时则为微弱的贸易比较劣势。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对我国的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和计算。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同时对粮食主副产品多样化要求增加,再加上粮食安全、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内的农产品供需矛盾不断增加,粮食进口数量大量增加,而我国生产的粮食仅有少量出口,因此总体上我国粮食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下表显示,我国大米TSI在1986―2012年间平均为0.27,而小麦、大豆和玉米的TSI平均分别为-0.825、-0.81和-0.24。可见,在我国四大主要粮食品种中,仅大米具有较小的比较优势,小麦和大豆则具有较大的比较劣势,玉米呈现出微弱的比较劣势。大米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进口数量增加远大于出口规模的扩大,这种比较优势也在下降。大豆的比较劣势则更为凸显,从1986年具有微弱的比较劣势发展至2012年TSI值接近-1,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劣势。玉米虽然在2002年和2003年间曾呈现出微弱的比较优势,但2004年之后进口量增长了5.35%,而出口量下降了88.9%,使得玉米的比较劣势在增加。而小麦尽管在2004―2012年间进口减少了55.7%,但仍未改变其净进口格局及明显比较劣势的地位。
四、粮食进口的合理结构
第一,小麦是我国的重要口粮,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小麦对大米的替代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国内小麦供不应求的缺口将越来越大。同时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供应数量较大,出口的国家也比较多,可以有效地分散我国的进口国来源地,降低小麦进口风险。因此,我国增加小麦进口的空间较大。我国的小麦贸易可以进口为主,注意分散进口来源国,以平衡比例过大的大豆进口。
第二,大量进口大豆的趋势虽然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我国具有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在进行大豆出口时要充分发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比较优势。从1996年开始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大豆的进口量保持非常快的增长速度,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巨大是因为国内压榨业对大豆需求旺盛,我国大豆在产量和出油率方面远低于美国,这样使得美国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因其出油率高和价格低而迅速占领了我国大豆市场,大豆进口量从1995年的29.39万吨猛增到2014年的7 140万吨。因此,一方面,我国在大量进口国外优质转基因大豆的同时,要注意分散进口国来源,降低过于集中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的优势,进行国产大豆的出口,出口对象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为主,充分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贸易。
第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玉米产量大幅增加,玉米供大于求,我国玉米的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奶、蛋、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玉米作为饲料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将玉米油添加进汽油以节约能源的新型工艺不断发展,使得玉米作为能源工业原料的需求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这样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减少,玉米供求逐渐失衡。因此,可以适量增加玉米进口来缓解国内玉米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有利于稳定玉米市场的价格。
第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多年来,我国大米市场一直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出口量和进口量都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大米的进出口贸易也主要起着调剂品种余缺的作用。因此,大米要以国内生产满足需求为主,适当利用国际市场进行调剂,将我国的大米进口贸易份额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避免大米进口贸易的剧烈波动,保障我国粮食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在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主要从投入保障、收入保障、科技保障、产销合作、粮食流通等方面构建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伴随着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政策的效应出现递减,尤其是粮食主产区既要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又要解决长期困扰的"三农"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存在矛盾的多极目标就成为摆在粮食主产区面前的重大课题。同时,我国粮食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世界粮食市场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客观需要粮食主产区进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新路。
一、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基本情况
从2005年开始,河南在全国率先探索农业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进行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主要做法是,连续3年集中全省70%以上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专项用于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的中低产田改造,连续3年向每个重点县投入资金3000万元,实行规模开发。通过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以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着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初步实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综合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通过建设,到2007年,河南省24个粮食核心产区已成为省内"产粮大户":粮食总产量达到412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9.7%;全省粮食增产28亿斤,其中98.6%来自核心产区。2008年,河南省开始编制《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采取措施使粮食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增加到1300亿斤,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地区。
二、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滞后及原因分析
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必须有金融的大力支持,但长期以来我省金融业发展滞后,尤其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农户与农村企业由于资信不足、抵押担保品缺乏等原因,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构筑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并吸进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投入。从银行与政府和农户的视角出发,要求完善支农金融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构筑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和创新支农金融服务。
1、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金融支持现状。根据规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到2020年要实现1300亿斤的粮食生产目标,需要投入3000亿元的资金,这么庞大的数字仅靠中央的支持和我省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显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粮食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因此,粮食核心区建设的资金筹措,就显得尤为重要。
2、长期重工轻农的发展模式使导致我省对粮食核心区的转移支付不够,农业投入不足,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滞后更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目前,我省粮食核心区的资金筹措困境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农户和涉农企业缺乏资信和抵押担保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二是县域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而且多数网点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商业银行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三是农信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其自身实力或体制原因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支持农业发展的功能;四是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传统的支农方式过于陈旧,已不适应农户的需求。
3、粮食核心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分析: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信社网点分散,总体资金实力单薄和创新不足,实难担当支农的大任。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由于绩效较差,或被撤销,或被合并,导致网点逐渐减少。而政策性银行也因商业利益驱使,疏于向农户或涉农中小企业贷款;二是缺乏规范和政策引导。在支农信贷资金筹资成本高,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利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没有通过财政补偿和利息减免这些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农业发展;三是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僵化、陈旧的金融服务模式不能适应农村差异化、个性化的资金需求。小额信用、联保贷款已逐步退出市场,"公司+农户"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四是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也较大程度影响了银行信贷的有效投入。
三、解决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金融支持的思路与措施
1、是完善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金融体系。建立以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储蓄银行、农信社为主体的基本金融架构,并对它们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以便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界定它们在粮食核心区建设中的角色以及在资金筹措中的职责。
2、是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从立法的角度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对粮食核心区建设的职责,规定其金融支农的合理份额。另外,通过国家优惠政策和货币政策"诱导"商业银行积极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
3、是构建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首先是对农业贷款实行财政贴息政策,引导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向农业领域倾斜;其次是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最后是建立担保基金, 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 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4、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粮食核心区建设关键在于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因此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开展适合农户特点的信贷业务,比如创新组合性信贷产品、开发捆绑式信贷等。其次是创新方式,通过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推动支农客户经理制以及加快支农电子银行等形式来为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盛锦飞.2006.中国农村金融困境分析及建立社区银行构想[J].改革探索(11).
[2]刘淑华.2007.我国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与化解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12).
[3]崔立功.2006.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79).
党的十明确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规范和良好行为的积极塑造者和推动力量,其粮食浪费行为备受社会关注。湖北是全国教育大省,全省有超过100所大学,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于全国前列。本文将以湖北省大学生食堂为例,深入研究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湖北大学生食堂浪费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的数量惊人
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郑楚光,痛陈粮食浪费现象,他以武汉某高校大学生食堂浪费为例,该校数个大学生食堂倒掉的饭菜总量为学生买饭菜总量的28.3%(郑楚光,2011)。一个学生每次进餐浪费二两食物,按照其中一两大米和一两肉类、一斤粮食可转换半斤猪肉计算,目前武汉在校学生超过100多万,武汉高校一次进餐浪费的粮食总量约15万斤,以每天两餐计算,那么每一天武汉高校所有食堂浪费总量高达30多万斤。
(二)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的种类多
据作者对武汉某高校食堂饭菜回收处15天的调查显示,饭菜回收处每餐能装满2个桶,每桶残食约50斤,学生食堂浪费不仅总量大,浪费种类多。其中米饭的浪费比例最大,高达41.5%,其次是泔水24%,剩菜21%,馒头13.5%。
二、大学食堂粮食浪费情况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针对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现象问题,大多从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不高、学生的饮食消费习惯不良等方面进行分析(段若晨、王鹏,2011)。本文则主要从大学生节粮知识和节约意识、食堂餐具与就餐方式差异、食物价格与学生食堂浪费数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一)大学生节粮知识欠缺和节约意识淡薄
据作者随机对武汉38名大学生相关节粮知识和节粮意识的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节粮知识比较欠缺,对待粮食浪费行为的意识和态度淡薄。调查中约40%的学生对世界粮食日,光盘行动和全国爱粮节粮周等活动都不了解,65%的学生对我国粮食在各个环节的浪费现状一无所知,25%的学生不了解节约粮食的技巧和知识。
(二)食堂餐具与就餐方式差异造成明显浪费
调查发现,很多食堂就餐的餐具是托盘和长筷子,餐具虽很平常,却给就餐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筷子很难把托盘剩下的饭菜挑起来,食物浪费就很难避免(樊琦等,2015)。通过对自助餐和常规窗口(食堂人员帮助取食)两种就餐方式进行了调查,自助餐(自己取食)浪费比例都是1/4以下,“基本没有”浪费的学生人数比例是60%,而常规窗口(食堂人员帮助取食)只有45%;浪费比例“1%-1/4”、“1/4-一半”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40%、15%。常规窗口(食堂人员帮助取食)米饭的数量和菜品样式都比较固定,可选择性小,很少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浪费的数量和比例。
(三)食物价格与学生食堂浪费数量存在明显负相关
调查发现食物价格和浪费数量之间存在明显关系。调查发现主食(米饭或馒头)价格偏低,有65%的学生存在着主食浪费,只有35%的人“基本没有浪费”;肉类的价格偏高,浪费相对来说少一点,但也有一半的人存在浪费现象。供求关系受价格影响,当菜品价格较高,可获得性小,“基本没有”浪费的学生人数比例有55%,“一半以上”浪费的只有5%,相对于价格低时“基本没有”、“一半以上”浪费分别要高20%,低5%。
三、减少大学食堂粮食浪费的措施和建议
根据对湖北省大学生食堂浪费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为进一步构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食堂粮食损失浪费长效治理机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设立科学的奖惩制度鼓励大学生节约就餐
学校应把节约美德与三好学生、助学金、奖学金结合起来,优先考虑节粮爱粮的学生,铺张浪费的学生不具备评奖助学金资格,引起学生对节约资源、节约粮食的重视,通过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和社会其他领域节粮减损,这样既减少了粮食浪费,也达到了保护自然资源;实行“光盘换水果”,对于饭菜吃完没浪费的同学,食堂可以奖励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橙子、西瓜等;食堂管理人员和学生可以组成小分队,负责监督学生就餐期间秩序,发现浪费米饭、馒头等情况及时制止,发现乱丢乱扔食物进行批评教育,比如在世界粮食日让他们参与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此来激发节约粮食的热情。
(二)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引导大学生养成节约粮食
在满足部分低收入学生群体消费得同时,通过价格杠杆和市场化手段促进高收入学生减少浪费。经济水平决定了学生的饮食消费,当学生的饮食开支存在较大差别时,学校供应的饭菜价格和品种比较固定时,既不利于解决贫困学生的吃饭问题,也不利于经济较好的学生减少浪费。所以食堂可以差别化提高饭菜质量和价格,提供一部分物美廉价的饭菜,保证贫困学生的吃饭问题,同时增加高档菜的数量,丰富饭菜品种和质量,来满足经济较好的学生需求。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又可以促使同学们养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习惯,减少食物浪费。
(三)大力推行大学生自助打饭刷卡服务
食堂工作人员帮助取食,饭菜份量固定且可选择性小,就餐时先拿餐具盛饭菜,再在电子称上称量算价,最后刷饭卡支付。学生按自己的需求来选取食物,吃多少选多少,符合营养搭配,又方便又实惠,小份菜也能刷,没有最低消费,而且自助打饭刷卡,食堂可以根据饭菜的受欢迎程度来迎合学生需求,提供高质量、多品种的饭菜,满足不同饮食开支的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有助于节约食物,减少浪费。推行自助打饭刷卡,还可以减少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成本和开支,也可以避免因饭菜价格不能随份量调整造成的食物浪费。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