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2: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今年春节以来,国内南方部分城市遭受了雪灾以及近期汶川的地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害造成的损害无可避免,但如果灾害发生后,能够实时、有效地将救援物资送达灾区,进行灾后救助,则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也可安抚受害者的不安和恐慌情绪。因此有效的救灾资源物流系统除了可以很好解决全球各国救灾中面临的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外,还是决定救灾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救灾物流系统的特点
普通的商业物流近年来成为公司关注的焦点,但救灾物流与传统的商业物流在运送物资、供给方式、交收地点以及信息管理模式都有所不同。商业物流的目标是使公司的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而救灾物流的目的是基于快速响应的损失最小化。其直接的表现形式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提供适当的物资给灾民。两者具体的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不同
商业物流的目标很明显,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而救灾物流目标不是利润,而是以损失最小化为宗旨。李阳等(2005)[1]认为,建立适合国情的救灾物流体系,能够使救灾物资及时收集、运输、发放和有效降低灾害损失以及获得最大化救灾效益的目的。在救灾物流过程中,如果物资分配不合理,会导致部分受灾地区物资过多造成浪费,而另一些地区则物资匮乏,加重受灾损失的局面。
2.物资配送供应链
普通商业物流系统的供应链包括原料供货商、制造商、仓储、零售商,最后才到达最终消费者,而救灾物流系统则将整个供应链简化成救援物资供给点、区域型配送中心及最未端的受灾点或个人。
3.运送过程
在传统的物流过程中,大部分运送过程其路线是提前规划好的。但救灾物流中,如地震后的救灾,道路可能已经损毁,只能借助更加先进的设备,如直升机等进行空投。因此,救灾物流的运送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提前进行相关准备。
救灾物流的上述特点使得物流作业者对其效率要求比一般商业物流更高,合理的规划救灾物流能够降低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二、美国、日本防救灾物流系统及经验
巨灾灾害发生后,迅速救援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已成为多灾国家的重要课题。日本,美国等地由于地震,飓风等灾害比较常见,因此这些国家包括救灾物流在内的救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日本的经验
日本四面临海且处于地震带上,受到台风、地震威胁的频率很高,因此对防灾、救灾相当重视。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建立中央防灾指挥系统。2004年的新泻地震发生后,内阁中设立了防灾大臣,并组成 “中央防灾会议”,由首相亲自担任会长。
在阪神大地震前,日本政府并没有认识到救灾物流的重要性。但阪神地震使日本人重新审视物流对于救灾与重建的影响。在以后的中央防灾会议报告中,很大篇幅都是讨论物流。从神户地震救灾物流的实施看,有以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替代运输方案
由于地震可能导致交通中断,因此,在预防计划中就应当事先规划水陆空救灾路径,因为空运和水路一般受到的影响较少,可以在救灾初期发挥巨大作用。这次汶川地震如果没有直升机和水路的冲锋舟帮助,估计损失还会增加。
(2)救灾物流终端--避难所的设置
日本政府把学校作为地震避难场所,没有发生地震时学校正常使用,灾害发生后,学校变为避难所,宽敞的学校方便收容灾民,同时也是救灾物流物资运送的终端。如此一来在保护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各种设置进行物资积聚与发放。
(3)部分物流物资的储备场所选择
虽然救灾物流可以部分的解决灾民的生存问题,但初期的运送总是有限的。皱铭等(2003)[2]认为,救灾物资代储点布局优化有利于提高救灾效率。因此,部分物资提前储存在物流终端,如学校,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灾民的信心。日本政府规定各救灾物流终端--避难所都应该备有一些食品、水以及常用药品,并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当地震发生后,就算救灾物流不能及时将物资送达,灾民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4)救灾物流流程的普及与教育
救灾物资的运送方式和次序、避难所等终端的联系以及其它分工合作的模式与团体等在平时的防灾阶段由物流专业人士事先规划,并加以普及与推广,提高救灾效率。
2.美国的经验
1977年美国开始实施全国地震灾难应变计划(NEHRP),在重大灾害发生后,由1979年成立的联邦紧急管理总署 (FEMA)统筹所有防灾及救灾事务。FEMA将灾害管理分为减灾、准备、应变、恢复等四个阶段,目的是避免人民遭受生命财产损失。
2007年,FEMA将下设于其他部门的救灾物流单位改组为直接受FEMA董事长管理, 根据不同阶段,其工作内容不同:
(1)联邦紧急反应计划前
在没有发生地震等灾害前,救灾物流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准备、预测规划等,目前,FEMA共建立了8个大型物流中心。物流部门根据地震研究机构提供的情报,对可能地震区域增加食品、药品、设备等物资的储备,并检查避难所设施,同时预测灾后物资的需求量;对物流及支持部门进行物流作业、工作分配等演习,提高救灾效率;根据地震可能程度预测对灾区道路损害进行评估,以制定灾后物流方式与途径。
(2)进邦紧急反应计划后
在地震发生后,政府宣布进邦紧急反应计划。此时,物流部门开始进入实质救灾物流作业。主要工作包括:在运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评估灾区设备、食品、药品等物资需求的优先次序;分析各种物资的需求规模,并组织运输;陆地、水路、空中等运输方式的配置方式和比例;灾后重建物资的运输等。
三、启示与总结
从上述日本和美国的经验看,为了应对将来可能的地震等灾害,高效的进行救援行动,物流方面的提前规划必不可少。虽然日本的地震救援物流被认为国际一流,但日本国际交通安全学会(IATSS)1998年的救灾物流研究报告认为,1995年阪神地震救灾中仍然有些方面值得改进与反思:如,大量救援物资同时到达,使物资支持据点运作困难;因道路受损,初期救援物资经常在深夜才到达物资支持据点,造成管理困难;车辆紧急征召导致指挥混乱等。
不过,总体来看,以下几个方面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1.制定专门的救灾物流规划
日本和美国的经验表明,建立专门的机构在防灾阶段对灾后的物流进行准备、演习,以及灾后的统一指挥有利于快速、高效、针对性良好的将相关物资运送到灾区,从而提高救灾的效率。
从今年的雪灾和汶川地震情况看,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物流问题。由于道路损毁,人员和设备无法进入使得前期的救援工作无法展开。另外,部分地区救灾物资过多,另一些地区缺乏也说明了救灾物流的欠规划。
2.救灾物流终端--避难所的设置
目前国内关于地震的避难所大部分都是灾后发生后被动选择的避难所,而不是前期有准备的设置。因此,当灾害发生后,一方面公众并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前期主动的食品、药品等物资储备,就算找到息身之处,但仍面临缺乏食品、药品等物资的威胁。而日本等国对避难所的设置与演习,使公众知道灾害发生后应该到哪里去,并且适当的物资储备可以避免物流真空期间的食品药品危机。
地震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对物流需求在瞬间急剧增加,加上道路损毁,因此救灾物流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救援行动的效率。灾害发生后损失不可避免,但高效的将设备、药品和食品运送到灾区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这正是救灾物流的目的。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资源限制下,如何构建最优救灾资源物流系统,以便实时抢救生命、有效完成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整个灾害防救体系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of technical 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ir left-behind experience
XU Bao-feng,YE Lan-xian,HAN Wen-chen,et al.Lan zhou University of Medicine Clinical,730030,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ho have been 16 years old and their left-behind experience.Methods 245 technical 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tested by MMPI,then compared between groups,finally analyzed th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and left-behind experience by regression.Results The boys group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he Norm,the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cept L,K,Mf scale of MMPI(P≤0.001),the girl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orm,the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cept L,F,K,D,Si scale of MMPI(P≤0.01);In the group of left-behind children,Double outgoing parents K,Hs,Hy,Pd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ingle outgoing ones,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he period of pre-school F、Pd、Pa、Pt、Sc、Ma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eriod of school-age;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some deviated personal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ould be forecast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Left-behind Experience.Conclusion The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between Norm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who have been 16 years old; of left-behind children,Double outgoing parents than single outgoing ones prone to deviate from the personality;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he period of pre-school prone to deviate from the personality than children of school-age.
【Key words】Personality; MMPI;left-behind children
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务工半年以上而被交由父母单方、长辈、他人或学校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18岁以下的儿童[1];农民工打工进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将会长期的存在。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人格等方面普遍差于同龄儿童[2-4],但是研究多为小于16岁以下的中小学生群体,关于以大于16岁以上的学生群体的研究鲜有报导。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近两年研究者在留守儿童年龄标准方面有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即以《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标准(18周岁及以下)为宜[1]。为探讨大于16岁以上学生群体的人格特征,我们对245例技校留守儿童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进行测查,研究16岁以上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河南省卫辉市四所技工类学校在读的一年级农村学生,排除父母离异或死亡的个案。调查时间为2008年4~9月,年龄16~18岁,平均16.3±0.6岁,其中男146例,女99例,共245例。
1.2 研究工具 采用MMPI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查。MMPI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宋维真等修定的MMPI1989年版[5],采用前399题版本,包括10个临床量表(疑病Hs、抑郁D、癔症Hy、精神病态Pd、男性化女性化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和四个效度量表(不能回答Q、说谎分数L、诈病分数F、校正分数K),各量表原始分换算成中国T60分(不加K)。其中原始分Q≥22分或L≥10分定为废卷;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学生年龄、性别、父母出外务工及自己留守经历等情况等。
1.3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每校选择3个班级同时进行测查。现场测试人员均为受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定式问卷,统一指导语进行。要求学生不填写姓名,测试时间两节课,课间不休息。各班测试结果排除城市学生及农村学生中无留守经历者,留取留守儿童进行分析。
1.4 统计 MMPI测试数据输入上海惠诚心理软件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出到Excel2003,并经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技校留守儿童与全国中学生常模 MMPI测试比较 将技校留守儿童MMPI测试结果与全国中学生常模进行各量表原始分比较[5],表1显示:男孩组中除L、K、Mf量表外,余量表间两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女孩组中,除L、F、K、D、Si量表外,余量表间两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2.2 单亲外出组与双亲外出组MMPI测试比较 按父母出外务工类型,将留守儿童区分为单亲外出组与双亲外出组,两组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67 P=0.059)。表2显示双亲外出组K、Hs、Hy、Pd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组(P
2.3 学龄前组与学龄组留守儿童MMPI测试比较
按父母出外务工时儿童所处学习阶段不同,将留守儿童分为学龄前组(即父母在儿童学龄前期出外务工)和学龄组(即父母在儿童小学或初中学习阶段出外务工)。各组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1 P=0.590)。表3显示,学龄前组F、Pd、Pa、Pt、Sc、Ma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学龄组(P
2.4 技校留守儿童的不同留守经历对MMPI测试各量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MMPI测试各量表值为因变量,选取留守儿童留守经历中A、B两个不同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A为父母单亲或双亲外出因素,将单亲外出赋值为0,将双亲外出赋值为1;B为父母外出务工时孩子所处学习阶段因素,将学龄期赋值为0,将学龄前期赋值为1。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A或B能够预测MMPI测试某些量表值,只是决定系数较小(1%~6%)。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不同留守经历能够预测其某些偏离的人格特征。
3 讨论
MMPI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人格问卷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研究一些特殊人群的个性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以往研究多为16岁以下群体,如段成荣[6]采用14岁以下群体,而本研究所取留守儿童年龄介于16~18岁。本研究结果显示:该年龄段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状况不容乐观,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较,留守儿童诸多量表与常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有明显人格偏离倾向,表现为有多种慢性躯体不适主诉,依赖,冲动,过分敏感,多疑,紧张,焦虑,退缩,胆小,急躁易怒等人格特征。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类似,如黄艳苹[7]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本研究显示16~18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应给予足够重视。以往研究中,研究者对高中和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忽视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8]。
对于单亲外出组与双亲外出组,本研究显示双亲外出组较单亲外出组易出现人格偏离,其人格特征表现为多种躯体不适主诉,抑郁,依赖,不成熟等,这与魏军锋[9]研究结论相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亦可发现父母单亲或双亲外出因素能够预测这些偏离的的人格特征,父母双亲都外出,孩子缺少父母关爱,看护人文化水平低,加之教养方式不当,对其日常生活学习不能尽职督导是形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因素。
父母在儿童学龄前期出外务工者,其儿童与父母在儿童学龄期出外务工的儿童相比存在明显人格偏离,表现为容易冲动,敏感多疑,紧张胆小,急躁易怒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亦可发现父母外出务工时孩子所处学习阶段因素能够预测这些偏离的人格特征。父母早年出外务工,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孩子身心不能健康成长,较易出现心理问题。高文斌[10]认为父母在儿童2岁或2岁以下时离开,儿童的抑郁水平最高,本研究与此相似。
父母出外务工,留守儿童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孤儿”,在生理与心理需要上长期得不到满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单亲或双亲外出因素与父母外出务工时孩子所处学习阶段因素能够不同程度预测某些偏离的人格特征,只是决定系数较小(1%~6%)。决定系数较小固然与统计数据的处理有关(自变量为分类变量),另一方面也显示除了本研究中所提及两因素外,尚有许多因素与留守儿童人格形成有关。众所周知,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他们的家庭结构残缺,留守儿童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另一个主要环境--学校,就成为影响他们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对他们给予特别照顾,政府也应当制定相关政策以保护留守儿童的利益及关注其身心健康,只有这样,留守儿童的人格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总之,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共同关注。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本研究显示:父母在外出务工时,应尽量避免在孩子学龄前期外出,最好父母能留下一方在家照顾孩子,这样对孩子的人格健康发展应当有利。
参考文献
[1] 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2]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1,353.
[3] 陆建兰,陈国鹏,陆家海.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8-49 .
[4] 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11-13.
[5] 宋维真主编.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使用指导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89.
[6]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29(1):29-37.
[7]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69-67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63-02
1财务预警系统概述
1.1财务预警系统的含义
财务预警系统指的是企业以会计资料、经营计划及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观察一系列灵敏财务信息的变化,实时分析出集团或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危机的分析系统。
1.2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1)预防功能
财务预警分析可以使企业敏锐而迅速地察觉到潜藏的危机,并有效地采取措施以达到避免和预防危机发生的可能。
(2)监测功能
经过搜集与自身企业相关的产业信息、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情况及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跟踪并检测本企业和同行之间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详细分析当前宏观经济状况。
(3)诊断功能
依据检测结果,对比企业当前实际财务状况和同行业标准财务情况,结合财务分析方法、集团诊断技术及企业管理技术追踪企业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及企业营运过程中的缺陷,究其原因,找到病根。
(4)控制功能
在完成监测和诊断工作之后,纠正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差错和过失,让企业重新步入正常的运营轨道,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资源,在财务危机出现时,制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缩小其影响范围。与此同时,监控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财务决策制度。由此可见,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够提供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2增长管理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2.1可持续增长理论在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公司在不需要消耗现有财务资源的情况下,销售能够增长的最大比率是可持续增长率。公式表示为: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权益比例=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期初权益)
公式显示,在稳定的财务政策下,可持续增长率与资产收益率呈线性变动。
2.2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
以可持续增长模型权衡企业当前销售增长率的合理性,判断企业现有资源能否支撑未来的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模型还能够判断企业盈缺。企业的预计销售增长率和实际情况多有偏差,可持续增长率可以计算企业资金盈缺,进行下一步筹资投资决策。
2.3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运作流程
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预警系统,在分析、发现财务风险警情的同时,注意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现与探寻。把握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连续分析资金运行各环节,达到流程的优化;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到及时跟踪控制警情;将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及财务预警结合起来,提高企业财务反应速率,确保在需要时做出迅速反应,应对问题。
3现金流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
3.1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框架
通过检测和控制现金及其流向可以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沿着现金流的线索可以寻找预警源头,设置预警指标,检测并汇报警度,整理出一套极具规模的财务预警模型。作为企业独特的经济资源,现金连接着企业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从始至终与企业的经济业务保持密切联系。所以,在研究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过程中,通过对其在企业活动中数量和效益的分析,分别研究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投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和经营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结合各自特点,选取合适的预警指标,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管理预警数据来源是企业的现金流量表。
3.2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
3.2.1从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站在企业角度来看,不一样的现金流量构成现金流量表正负方向有所不同,直接导致现金流量结果的差别,影响着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为此,分析各种活动对现金流量正负方向产生的差异,可以对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做出一些判断和分析。下面是针对不同现金流量情况做出的企业财务状况判断。
(1)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匮乏,举债经营是目前企业状态,如果企业依靠放弃投资或进行处置长期资产来取得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则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到了危急关头。
(2)经营流入
(3)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
(4)经营流入
(5)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经营、投资、筹资都能取得良好的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一片大好,此时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避免因过分投资产生的资金浪费。
(6)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活动和取得外债的方式获得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基本稳定,企业的扩大经营产生的投资活动资金逆流也算正常,但还是要注意对投资规模的把控。
(7)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
(8)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
3.2.2从企业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通过对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计算,分析三种活动在企业所有现金流中占据的比重是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的方法。通过企业现金流入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析现金流入质量,推断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大小,掌握企业现金流入的来源。依据现金结构,可以掌握企业现金支出走向,据此对企业的理财水平和策略加以分析判断。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是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主要活动。经营风险预警指数用来监察资本周转恶化程度,筹资风险预警指数用于监察资本结构恶化程度,投资风险预警指数用于监察资本扩张恶化程度。[JP]
(1)经营活动预警指数
企业在保证筹资投资规模保持不变,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现金流入量越大,则表示企业经营活力越强,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入的较大比例,则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状态良好,坏账风险小,取得现金实力较强,企业的现金流入结构比较合理;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总现金流出的比重较大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资金支出结构相对合理。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一旦浮动较大,则要进一步寻找原因。经营预警指数指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或小于“预警临界值”(又叫做危险边际量或安全边际量)的部分与“预警临界值”相比产生的动态指数。公式表示为:
经营预警指数=(本期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一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预警临界值)/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预警临界值
经营预警指数>0,表示企业处于健康状态;经营预警指数
(2)投资活动预警指数
鲜为发生在大规模的一次性现金流入是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最大特征,假使一个企业主要现金流入来源是收回投资资金,乃至处置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或其他大型资产所导致的,则企业很可能处于生产经营能力衰弱,持续和发展经营出现了严重问题。企业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过程中,很容易引起资金大规模的一次性流出。这种流出往往预示着将来会有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产生,届时就要根据企业经营决策的决定正确与否来判断了。投资预警指数建立在零负债投资条件下,企业超额投资的临界值和实际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值的差额与投资预警临界值相比较产生的动态相对指数,公式表示为:
投资预警指数=(年投资预警临界值-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年投资预警临界值
投资预警指数属于“区间变量指标”,所以,数值在某一区间现实企业投资情况良性,超出这一范围,无论是高于或低于,都表示警情的产生。
(3)筹资活动预警指数
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在总现金流入量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企业有着宽广的筹资渠道,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的能力较强。企业筹集资金现金流出主要用于偿债和支付现金股利。偿还了债务是企业财务风险弱化的有力措施,但在短期之内,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总现金流出比重过大,或许会产生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股利支付情况,良好的股利支付能力能够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增进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筹资能力,但企业一定要合理分配股利支付现金与企业当前正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之间的额度,目的是留有足够资金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保证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正常流入。
4结论
通过研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体系,能够获得以下创新性研究结论: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财务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殊状况,对某些财务指标进行更改或调整。对于融资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现金流量更是不可或缺的检测指标,与站在利润角度分析的预警体系相比,现金流量预警体系更加能够灵敏地察觉财务风险,从而达到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8-0032-05
收稿日期:2009-05-09
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率,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粤港之间有着紧密的地缘、史缘和人缘联系,这决定了粤港经济协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的经贸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经过30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粤港经贸合作已经发展到了相互依存、互补互利、休戚相关的程度。日趋紧密的粤港经贸联系,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成为了香港经济保持稳定繁荣的重要因素(戴定一,2009)。
20世纪90年代初,在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广东与香港已经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模式。截至上个世纪末,香港主要制造业80%以上的工厂或加工工序已经转移到了广东,开办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达到了66000家以上。至此,粤港在产业上已经形成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香港完成了从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移,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的地位不断提高;广东工业化迅速推进,崛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中国制造”使得广东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伴随粤港经济定位的越来越清晰,做为外向型经济的粤港区域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二者是相辅相成和互为补充的(戚真理,2009)。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群
(一)区域竞争力与区域经济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区域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最终都可以分解成区域间的竞争,可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区域经济是一种将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以规模化、批量化、一体化的连续生产和规模化、多样化的市场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其产业特色关系到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因此,区域之间产品或服务的扩散没有发达的现代物流业做保障,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高效的物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先导性和重要性。
(二)物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经典研究最早见于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他把一些手工业类的小公司集聚、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的区域称为产业区。到了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er)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从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对于物流产业集群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章建新(2007);贾兴洪(2007);文海旭(2005)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物流产业集群(10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一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
主要特征:①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②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依赖性;③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④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三)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协同性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物流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诸多环节及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实现有效联系的纽带,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生产方式转变及区域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践与现状也表明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目前我国物流发展比较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区域:如以上海为龙头,包括南京、宁波、杭州等城市在内的长三角经济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区;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廊坊、塘沽以及保定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区。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必须协同发展,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对其中一方面都将产生抑制作用。对于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平台的构建,不仅要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投资,而且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物流关系环境来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物流是属于一种派生需求,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拉动物流需求的增长。因此,正确地进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规划与管理,特别是考虑到未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于满足区域的物流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见图1。当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增长,表现出物流需求小于物流供给。反之,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与政策,加强物流基础设备、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提高物流的投资水平,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的平衡点,从而促进区
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粤港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上有着自身的优势
(一)经济条件港、澳、粤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世界物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珠江三角洲是全球制造业基地,也是我国增长得最快、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创造出了与“东亚经济奇迹”相比毫不逊色的经济业绩,珠江三角洲GDP从1989年的451,18亿元提高到2007年25415,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3%,比较珠江三角洲、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工业化时期人均GNP年均增长率(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远高于工业化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二)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珠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三大产业分工体系:①以东莞、深圳、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②珠海、中山、顺德、江门等是家庭耐用品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③以广州、佛山(包括南海)、肇庆为主的是传统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
三大产业带的形成,使珠江三角洲具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扩大了物流需求,并形成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完善的销售网络。
(三)对外贸易的剧增珠江三角洲的外贸出口额从1980年占广东省的28,2%到2007年的95,2%,年均增长率为26,8%,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分别为19,7%和14,0%)。近几年香港的货物吞吐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珠江三角洲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产业结构升级,内外贸易量的剧增,进而使物流需求扩大、物流量增加。
(四)体制及政策条件“一国两制”优势,香港具有特殊国内、国际地位和在《基本法》下享有的有别于中国内地的政策。香港有着廉洁政府,在“一国两制”下,它作为特别行政区都具有特殊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享受自由港地位、独立航空权等。相对于国内的其他地区或亚洲其他国家的城市而言,港、澳、粤珠江三角洲是惟一能同时享受“两制”好处的地区。
(五)珠三角良好的政策环境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内地外向度最高的区域。该区域拥有深圳、汕头、珠海三个经济特区,大量的保税区、经济开发区,产业政策环境国内首屈一指。此外,各地政府在政策上都重视并鼓励发展物流,把物流建设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六)交通运输条件
1、地理优势。大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太区中心是中国南面对外的门户。南临南海,是东南亚和东北亚航线的中继点,北靠广东中北部,依托中国南方内陆,在经济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也是国际货运的中转站,其中香港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集装箱运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地区营运中心。倚靠着大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粤港物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交通设施的完善。目前,大珠三角已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立体化、国际化的交通格局。①海运方面,集中了五大港口三大港群,分别为东部的香港港、深圳港和虎门港,西部的中山、澳门和北部的广州港,其中香港港是中国南部海岸最大的深水港。②航空方面,拥有港、穗、深、澳、珠五大国际机场。这五大机场有国内航线250多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00多条,航线网络连接国内外200多个大中小城市,有亚洲最大的航空轴,是建造亚洲航空物流和远洋航运物流两大平台的理想之地。③陆地方面,铁路网络密集,有京九、京广、广汕、广深、三茂及在建的广铁铁路等,这几条铁路辐射大陆10多个省、市、区,服务人口5亿多人,同时,珠江三角洲的公路密度也位居全国第一(直辖市除外)。
(七)技术条件
1 香港是世界咨询中心。香港是传统的国际物流中心及世界资讯中心,有强大的资讯能力、网络能力、硬件设施、人才优势。
2 珠江三角洲IT产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未来世界IT产业的主要产区,具有建设先进信息系统的条件,能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技术保障。目前,珠三角长话自动网和分组交换网、卫星、程控、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等现代通讯技术都在全国处于前列。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可为现代物流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服务。
三、物流产业集群对粤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协同效应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粤港区域资源协同效应
1 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粤港区域外资源吸纳能力和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率。任何区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域外资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粤港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这会降低资源的转移成本,增强对域外资源的吸纳能力。作为“第三利润源”,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系统的完善也有助于粤港区域企业生产制造流程和流通过程的优化,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粤港区域内资源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促进粤港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粤港区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物流技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这使得物流产业集群技术进步有着较显著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对企业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有着较高的促进效果。
3 物流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粤港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平台,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粤港区域物流设施布局的合理化,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
4 物流产业集群有利于粤港区域内部资源要素的聚集。粤港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表现为粤港区域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粤港区域物流园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人力资源迅速聚集、支柱产业迅速形成、资金迅速密集的特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整合将有利于粤港区域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物流园区整合了粤港区域的物流资源,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进而降低整个粤港地区的交易成本。粤港区域物流对粤港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的聚集作用体现在两个不同层面上:首先能够把粤港区域内的各种商品进行集中,这里说的商品集中可以是实物的集中,也可以是概念的集中,即粤港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不但是一个商品源,也是一个信息源;其次能够把物流企业集中,形成合理化竞争,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向专业化、深度化、一体化发展。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粤港区域物流协作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降
低寻找合作伙伴、获得各种服务信息的成本,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 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粤港区域竞争力,促进粤港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1、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更加适应居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工业发展的贡献(邱斌,2005)。在工业方面,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当中。现代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还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成本等中间需求成本,增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现代物流产业对粤港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对粤港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运输、仓储、通讯邮政、商业等产业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重组融合,是新型组织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共同促成的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能够带来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同时,现代物流业对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比较明显。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粤港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协同效应 粤港区域的主导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辐射力和聚集力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强粤港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增强与其他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关系,从而提升粤港区域的主导竞争力。从增强粤港区域的辐射功能来说,物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支持产品的对外运输和对外流通。物流体系较完善的区域,往往也是商业体系比较完备的区域,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区域域外输出商品总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区域辐射能力的大小,域外输出商品总额越大,说明区域辐射力越强。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导致域外市场上的输出商品总额增加,最终体现为粤港区域辐射力的增强。
四、粤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粤港区域物流产业的结构及总量的增长
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水平,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影响着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需求结构,粤港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主导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也会诱发粤港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供给结构(张秀生,陈立兵,2005)。
(一)粤港区域经济规模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规模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有着与其他服务业共同的特点,即需要依附于区域的生产性、流通性产业而存在。区域经济规模越大,区域物流发挥作用的空间亦越大,则区域物流的规模就越大。粤港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活跃,粤港区域的物流业有着良好的客户群和市场基础,发展空间较大。
(二)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层次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越发达,则其对区域物流的要求也越高,同时也越能够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相反,如果区域经济欠发达,区域物流的发展就没有足够的发展动力,也就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包括必需的交通、通讯、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人力资源等,从而也就无法向较高的水平和层次发展。目前粤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制造业的转移、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对粤港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产业集群也面临着升级和结构调整(刘秉镰,2006)。
(三)粤港区域经济结构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结构 区域的经济结构及其变动趋向对区域物流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由物流业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后发产业。它是维系区域经济各个部门、产业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纽带,并使之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区域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物流需求,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平台,进而带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区域的经济结构也必然决定了区域的物流结构。
(王刚电子邮箱:wanggan∞)
参考文献:
戴定一2009,我国物流业的新发展[A],广东省领导干部现代服务业与物流发展研讨班讲稿整理]c],(6)
李兰冰,2007,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6):39-44
刘秉镰,2006,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理[J]学习与探讨(2):224―227
成真理,2009l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广东的战略[A],广东省领导干部现代服务业与物流发展研讨班讲稿整理[c]
邱斌,孙少勤,2005,现代物流业对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影响的研究,物流技术(10)
一、 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与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对现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更强调对新知识领域的开拓、对研究空间的拓展。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关注国际最新学术动态、学术研究成果与学术理论前沿,因此研究生教育需要更深刻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培养与提高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文献调研、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刻理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和需求,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提供一些途径和方法的建议。
笔者采用自编“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对部分在读和已毕业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现状及期望的提高途径和方法。据调查:不到三成研究生在读期间有出国经历,超过七成研究生对所在学校国际化培养感到一般或者不满意,并认为学校缺乏国际化教育意识,缺乏经费支持是目前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以上现象,本文力求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高校国际化教育经验,对国内高校提高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在读研究生和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在本次调查中,共收回问卷129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涉及人文、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涉及硕士、博士各个年级及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其中,在读研究生63人占52.5%,已毕业研究生57人占47.5%,男生占57.5%,女生占42.5%。
(二)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自编“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段、所在省份、毕业高校、所在年级、国际交流情况、期望加强的途径与方法等共计20个题目。其中6道题目是关于学生个人的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所在身份、毕业高校、所在专业、在读年级;其中11道题目是关于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现状的调查,包括研究生阶段出国经历类型、出国次数、出国时间、出国费用、出国费用来源、与国外学生上课经历、参加全英文课程、参加英文学术活动、做英文报告、参加国际科研项目、发表英文撰写论文;1道题目调查研究生对所在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是否满意;其中3道题目调查研究生对所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主观感受和期望,包括对所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满意程度、最大瓶颈、期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的方式进行,调查时间集中在2015年5月,问卷无需填写姓名,保密性和真实性强。调查问卷详细说明了测试目的、填写注意事项及保密原则。
(四)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由笔者进行整理,根据需要探索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结果总体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占比28.33%,没有任何出国经历的学生有86人,占比71.67%。
2.就总体情况而言,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有30人,占样本总数的25%;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有90人,占样本总数的75%,占大多数(详见上表)。
3.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最大瓶颈问题调查中,学校缺少国际化教育意识占27.5%,学校缺乏经费占26.67%,导师不支持、学科实力差分别占13.33%,专业冷门占5.83%,其他方面占13.33%。学校层面原因占据54.17%,是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经费管理严格、出国审批程序复杂、学生多机会少、时间不足等方面的原因。
4.在最希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问题调查中,选择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占比45%,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占比19.17%,邀请国外专家开设短期课程占10.83%,聘请外籍教师和开设全英文课程分别占9.17%,招收外国留学生占5.83%,出国参加比赛占0.83%。
调查发现,无论研究生对所在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程度如何,均最希望学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其次是希望出国参加学术会议(详见下图)。
(二)有出国经历学生数据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1―2次的有32人,占比94.12%,有1个学生出国3次,有1个学生出国5次,出国3次以上的学生占比5.88%,占比非常低。
2.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参加学术会议13人,占比38.23%,参加文化交流9人,占比26.47%,短期访问16人,占比47.05%,联合培养14人,占比41.18%。
3.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时间1个月以内的14人,占比41.18%,一个月到6个月的有5人,占比14.70%,6个月到2年的有15人,占比44.12%,2年以上的没有。
4.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费用自费的有5人,占比14.71%,非自费的有29人,占比85.29%。非自费学生经费来源包括导师资助、学校资助、CSC资助、国外对方单位资助。
5.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累计费用5万元以下21人,占比61.76%,5万元到10万元有2人,占比5.88%,10万元以上有11人(其中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有9人),占比32.35%。
(三)无出国经历学生数据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无出国经历的研究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16.28%;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占83.72%,与总体情况相比满意程度更低。
2.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与国外学生有一起上课经历的学生40人,占比46.51%;参加过全英文课程的学生有48人,占比55.81%;参加过英文学术活动的学生有53人,占比61.63%;做过英文报告的学生有25人,占比29.07%;参加过国际科研项目的有4人,占比4.7%;发表过英文论文的有29人,占比33.72%。
四、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应加强重视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培养
调查发现,在研究生阶段没有任何出国经历的学生有86人,占比71.67%。研究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有90人,占比75%。由此可见,国内普遍存在研究生对国际化培养需求很大和学校支持较少的矛盾。
从古至今,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到鲁国接受孔子教育,受到儒家文化熏陶;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冯・洪堡创办了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科学家前去学习交流与深造[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2]。
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最大瓶颈问题调查中,研究生认为学校缺少国际化教育意识占27.5%,认为学校缺乏经费占26.67%。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提高对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俨然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发展和改革要做的重点工作。
(二)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学术论文交流能力、学术会议交流能力、学术探讨能力、学术报告能力以其他与学术相关的交流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推动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竞争,尤其是通过学术访问、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走出去”的方式参与国际学术竞争,从而占领学术高地。
在调查研究生最希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问题中发现,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和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是研究生最希望学校加强的方面,分别占比45%和19.17%,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出国时间较长,有机会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时间较短,所需经费支持较少,比较容易实现。通过对有出国经历的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参加短期访问、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占比最大。
(三)国内高校应创造“走进来”的机会实现本土国际化培养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水平及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外学者及学生到我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多。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46.51%的学生与国外学生有一起上课经历,55.81%的学生参加过全英文课程,61.63%的学生参加过英文学术活动。
从全球来看,实现“本土国际化”非常重要,是高等学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注。德国的高水平高校招收博士生实行“三三制”,即来自本校、德国其他大学及国外大学毕业生各站1/3[3],促进学术交流。英国在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中比较重视课程教学[3],大量招收课程学习研究生。美国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奖助学金政策,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非常成功[4]。哈佛大学以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活动带动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其办学的一大特点,它以大量的开放式研讨会、讨论会、学术报告会、讲座等为基础,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5]。国内不少高校举办了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如清华大学从2002年3月开始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北京航空航大学已经举办12届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参与人数和学术报告数量均十分可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重视构建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平台[6]。
国际化教育中“引进来”和“走出去”同等重要,高校搭建校内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创造本土国际化教育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更多研究生培养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李连梅.柏林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6.
[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n Europe,Asia and the America.2014.
[4]檀慧玲.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4,5.
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的领导权一般都会集合在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身上,他们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人事任免权和决定权,在这种情况,缺乏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一旦领导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很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走向衰败。根据现有的情况分析,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他们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建立财务管理预警机制,不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同时能够居安思危,避免被社会的大浪潮打垮。本文主要对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增长管理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
(一)可持续增长理论在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并不是很多,并且公司的固有储备资金也有限。如果中小企业不需要消耗现有的财务资源,那么销售能够增长的最大比率就是可持续增长率。利用公式来表示就是: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权益比例=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期初权益)。从公式当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中小企业在稳定的财务政策下,可持续增长率与资产收益率呈现出线性变动的状态。
(二)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在运营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社会上的大浪潮所推倒,为了长期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占有一定的份额,中小企业需要基于增长管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本文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要以可持续增长模型权衡企业当前销售增长率的合理性,并且有效的判断企业现有资源能否支撑未来的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模型还能判断企业的赢缺。从以上的表述来看,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要用到可持续增长模型,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事实证明,可持续增长率可以详细的计算企业资金赢缺,并且对下一步的筹资和投资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才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应该发挥的功能。
(三)基于增长管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运作流程
相对来说,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预警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用,这个系统能够随时对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应的信息和资讯,在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后,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运作基于增长管理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与其他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别。首先,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跟踪和控制警情,避免因为事态扩大化引起恶性循环;其次,要注意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现与探寻,很多的致命隐患,都是在日常工作不注意所引起的,由于长期被人忽略,最后发展成恶性事件;第三,将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以及财务预警相结合,这样就可以进行全面的预警,甚至在问题发生之初就进行控制,达到零损失。
二、现金流财务管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
(一)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预警系统框架
现金流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现金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首先要在整体的框架构建上努力,只有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框架,才能保证其他的功能得以实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保障。第一,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必须分别研究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等各种预警,只有对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了解,才能避免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导致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其次,要结合各种预警的特点,选取合适的预警指标,目前的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多的业务和工作模式都不健全,预警系统的预警指标能够间接的帮助中小企业完善工作,并且在很多的方面,彻底解决问题;第三,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管理预警数据来源一定要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二)从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角度来分析,不一样的现金流量构成现金流量表示正负方向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将会直接导致现金流量结果的差别。因此,在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时,必须在“正负方向”上有一个充分的把握。比方说经营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匮乏,举债经营是目前企业状态;经营流入>流出且投资流入>流出且筹资流入>流出,表示经营、投资、筹资都能取得良好的现金流入,企业财务状况一片大好。从以上的阐述来看,根据企业现金流方向构成来详细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是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考量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标准。所以,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必须在这个方面足够努力,才能保证系统的有效性。
三、总结
本文主要基于增长管理和现金流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发展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很多的中小企业都获得了较大的成长, 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大浪潮当中,获得了稳固的地位,正在逐步的扩大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财务管理预警系统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持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过快成长,获得一个稳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一、此次检查内容为《实施计划》中提出的五项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中,第一、第五全面落实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及流动就业统计工作为对区、县检查的重点内容;关于建设三大区域劳动力信息网的情况不列入对区、县的检查范围。
二、检查工作分为自查和抽(互)查两个阶段进行,以自查为主,抽(互)查为辅,自发文之日起至12月20日为自查阶段,96年12月11日至12月20日劳动部将从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抽调人员进行抽查。北京市作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的重要输入市将是被抽查的重点,请各区县劳动局做好准备,认真积极配合。
三、检查工作完成后,各区、县劳动局应将《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形成书面报告于12月25日前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
劳动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的通知
(1996年4月22日 劳部发〔1996〕1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自1994年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并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基本制度、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特别是在1995年和1996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盲目无序的问题,还需经过艰苦努力。继续实施“有序化工程”是“九五”期间劳动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为此,我部研究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以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初步形成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以下简称“民工”)按需流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单位跨地区招用的新民工80%实现证卡合一,持证就业。
(二)新民工有组织地输出、输入的比例和老民工有组织地探亲、返岗的比例明显提高。
(三)初步建立与跨地区流动就业相关的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持证就业的民工凭证享受服务。
(四)1997年春运期间盲目外出的新民工明显减少,基本消除因民工流量过于集中而造成的交通客流严重积压现象。
二、具体任务
(一)全面落实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
1.劳动力输出地普遍对新民工实行外出前凭输入地劳动部门认可的用工信息登记发卡的制度。劳动力输出地区劳动部门根据输入地区的管理要求制定简便易行的工作程序,建立监督机制,使大部分外出民工纳入管理;逐步提高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比例。
2.全国各主要城市和重点劳动力输入地区严格实行新民工凭卡办证、持证就业的制度,同时继续与劳动力输出地配合,为1996年春节以前就业的老民工补发证卡,力争在1996年12月31日前使所辖单位使用的外省民工领到标准式样的外来人员就业证,并做到证卡合一。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跨地区流动就业凭证服务制度,制定并公布凭证服务和跟踪服务项目,明确输入地和输出地各级劳动部门的服务职责。
4.争取制定统一的流动就业有关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在全国统一标准未出台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应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制定本地区统一的收费标准,并对有关收费的程序和用途明确规定,严格管理。
(二)建设三大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
1.保证足量、准确的信息上网,并做到信息传输顺畅。北京、上海、天津市要做到劳动部门新批准跨地区招用民工的全部用工信息上网(已招到的注明);广东省今年联网的市要做到新招外地民工的全部用工信息上网(包括就地招收转换职业的外地民工,已招到的注明)。各省级站保证一定数量的跨地区求职人员群体和个体信息上网,最低数量由三大网中心协商各省级站确定;主要输出地要做到全部由劳动部门组织输往外地的人员情况以群体信息上网。建立用工和求职信息的修正制度和程序,保证网上信息的准确性。
2.各入网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地、县级信息站和信息收集、传报制度。广东、上海、北京对本地各区、市级信息站建立跨地区用工信息传报制度。其他入网省年内至少建立5个地级站,其中至少2个站使用计算机联网,其他站以传真方式传报信息,并建立跨地区求职信息和劳动部门组织输出人员信息传报制度。各主要输出地区至少建立一个县级劳务基地,根据用工信息开展培训,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并做到基地劳动力资源信息上网。
3.劳动部就业司与信息中心联合建立三大网信息监测分析制度,由信息中心具体实施监测。从1996年7月1日起,对三大网网上信息每两周汇总分析一次,并随时对各省级站信息上网情况进行抽查。就业司和信息中心向各中心和省级站定期分析数据。
4.各入网劳动力输入省、直辖市与劳动力输出省、自治区相互配合,探索建立以信息引导为主要手段实施宏观调控民工流动总量的机制和制度。
(三)发展服务网络,开展流动就业各环节的服务
1.大力发展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年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乡镇劳动 服务机构的现状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和分类,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已建立的乡镇劳动服务(管理)站、所加强管理,落实职能,切实将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落实到基层。乡镇建站比例达到80%以上的地区,重点完善机构,强化职能,使乡镇就业服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乡镇建站比例未达到50%的地区,重点在输出劳动力较多和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区发展机构,年内争取使建站比例提高5-10%,并通过建立中心站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2.整理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各输出地对驻外地劳务工作机构进行一次整顿,明确职责,提出规范性要求;三大劳务协作区分别制定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管理制度;各主要输入、输出地共同总结推广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的典型经验,指导其开展跟踪服务,协助当地劳动部门搞好跨地区就业民工管理,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开展对持证民工的服务。输入地与输出地劳动部门加强配合,以多种形式为已领到流动就业证卡的民工服务,广泛宣传服务内容,并协调有关部门为持证民工提供各种优惠和服务,争取让每个持证民工了解能够享受的服务项目,并凭证享受服务。
4.加强对民工的培训。各地劳动部门将提高民工素质作为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的重要措施,列入计划,作出具体安排。输出地劳动部门发挥乡镇劳动服务机构的作用,在民工外出前加强有关知识教育,并根据用工单位的需要,积极开展就业训练;输入地劳动部门指导企业对民工进行必要的教育,组织民工根据工作需要参加各类培训。劳动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对持流动就业证的民工可给予优惠。
(四)做好1997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
1.各主要输入、输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对1996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向地方政府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1997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方案。
2.在坚持前两年各项有效措施的同时,1997年春运前集中力量做好民工返乡、返岗的组织工作。指导企业分期、分批安排民工休假;输入、输出地劳动部门共同对民工返乡、返岗进行登记、预测;加强与铁路、交通部门的信息沟通,扩大预订团体车、船票的比例,尽量使春运期间民工客流量保持均衡。
3.下大力气做好宣传工作,加大管理、监察力度,尽可能减少春节后一个月内新民工外出的人数。
(三)加强流动就业统计工作
1.将证卡发放与登记、统计工作相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充分利用登记资料,较准确地掌握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情况。
2.按照劳动部《就业与失业统计报表制度》(劳部发〔1995〕436号)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情况统计表”的要求,落实责任,逐级做好统计工作,保证报表质量,按时将报表汇总后报劳动部。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目标责任。劳动力输入、输出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确定主要领导牵头,专人负责“有序化工程”的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凭证管理制度、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建设和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上述各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劳动部门,并列入工作考核指标。
(二)加强部门间协调。劳动部和地方各级劳动部门与有关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主动协调政策,开展合作,争取支持,共同研究制定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开发就业的政策措施。
(三)制定工作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实施计划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作出各阶段工作的安排,并报劳动部备案。
(四)建立检查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于1996年7月底和12月底前对所辖各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阶段小结和总结报告。劳动部就业司将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
(五)补贴工作经费。对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按时报送计划、总结、报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根据工作量和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少量工作经费补贴。
四、活动安排
鉴于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与“有序化工程”实施联系紧密,故将有关活动作出统一安排:
5月1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实施有序化工程工作计划。
6月3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报告及典型材料(调查的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省上报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和试点县、市经验材料(试点总结的要求另行通知)。
7月31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小结。
8月下旬,召开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试点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和各地开展乡镇就业服务工作的经验。
(一)从社会实践角度思考流通经济学重塑的必要性
我国新常态阶段的市场环境中,商品流通领域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日益广泛。例如,商贸流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相关生产企业的购销商务活动等都在扩大,而且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是相互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种体系框架,其中最具规模性代表的就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同时,在进入21世纪以来,商务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带领下,电子商务更是以一种崭新全面的发展状态进入到商务发展之中,并持续发展壮大。从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才进一步促使商品流通中的信息流功能发生并实现了“质”的飞跃,最终造就了一次流通领域的生产革命。而且,在我国的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包括国内各市场区域的空间划分、城乡商贸流通中的各类问题以及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等,所呈现出的也都是一种社会商业活动,而这些大量存在着的社会商业活动都亚需流通理论对其做出合理解释,即流通经济学理论。
与此同时,我们再从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无论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区域市场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如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如何,都应当是区域商务活动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地区商业发展规划的需求。从各个国家的政府实际执政角度来看,政府同企业一样,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需求,这种需求最终由当地商务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中许多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也都需要用流通理论来支撑。再从商业发展规划的实践角度来看,其关键点就是如何界定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流通产业的业态分布和规模发展程度,而且还应重点研究考虑区域市场内流通产业空间布局等相关内容。例如,在研究与处理零供关系以及区域内流通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时,问题的表述与分析几乎都需要运用流通理论来对其进行解读。从企业的有效供给角度来看,企业在进行扩充发展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对企业的商业选址、物流体系搭建、商业集聚以及流通渠道、售后服务等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还会针对上述商务活动现象进行市场调研与影响因素指标分析,其目的就是根据这些商务经济活动内容,在其中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做出更为科学的目标决策,而且这些研究工作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更愿意运用流通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分析。
(二)从经济理论角度思考流通经济学重塑的必要性
在商业经济发展领域,流通经济学与大多数产业经济学理论一样,都拥有着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与探索方向。例如,在区域市场经济的商业活动中,区域内关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阶段和过程。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种经济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从微观经济理论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区域内商业活动中企业产品的流通渠道及其相应的服务框架构建过程。而从宏观经济理论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就是整个流通产业在社会商业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扮演与起到的角色功能。例如,同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共性问题,虽然在界内有很多研究学者也都认识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务活动关系,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是比较惯性地将中间环节里最为关键的流通过程给省略掉,因此在这种感性思维和惯性思考的影响下,对流通经济学理论的认识也就较快地偏离了商业实践。所以,我国对流通经济学理论缺乏一套较为全面的理解与定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市场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
因为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其所涉及与参照的大多为西方经济学,其与国际贸易如出一辙,本身就缺乏对国内商务、商贸、流通的专门研究,而且宏观经济学理论遵循的研究视角几乎一致性地倾向于生产者,并没有从消费者本身这一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换句话说,只考虑了企业如何扩大有效供给,没有考虑市场如何满足有效需求,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所以,其探讨出来的流通渠道也就缺失了内部的便利性与合理性,或者说缺乏一种经济界的“人文关怀”。
然而,研究流通领域经济运行的流通经济学却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陷入了低迷状态(纪宝成,2001)。21世纪是商业的世纪,正是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黄国雄,2002),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却陷入了贫困状态(夏春玉,1999)。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正确的流通理论予以指导,研究流通理论应该得到重视,流通理论应该得到大发展。但现实却是:流通经济学被作为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的博士点为数极少(只有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几个单位),全国大部分高校砍掉了流通经济学专业,或改为市场营销,或改为国际贸易,或改为产业经济学,如今,保留流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流通领域研究的专业期刊只有几家,即《财贸经济》、《商贸经济》、《中国流通经济》、《商业时代·理论版》、《商业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其他流通类期刊流通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大大减少)。
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思索。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大发展,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刘国光,2001)和基础产业(黄国雄,2002)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却出现了流通研究的低潮?夏春玉(2000)提出了四点: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中消失;二是经济学的格式化过程间接影响了经济学对流通的关注和研究;三是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家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学关注流通的视野;四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并不是完整的流通理论。全国高校商经教学研究会主持的《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课题报告(2001)认为,西方理论缺少对交换问题的专门研究和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是流通经济学出现低潮的主要原因。纪宝成(2001)指出,对贸易经济学科冲击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表现在:学科分离,内外贸专业的分离;缺乏与新学科、新专业的相互协调;非盈利专业与盈利专业相混淆;队伍建设问题。外部因素有: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贸易局;教育部对专业目录的调整;盲目照搬别国经验;教育学科的重理轻文等等。
这些认识也许并没有抓住流通经济学贫困的要害。首先,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交换贸易的研究,从重商主义的自由贸易论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交换论,从德国历史学派的贸易保护论到埃奇沃思方框交换契约论,无不充满着对交换、贸易的研究。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如新制度经济学也是从交易出发,研究交易费用和产权的关系,核心是研究制度和交易费用在交易中的关系,而且康芒斯把交易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就是平等的交易即交换,杨小凯、黄有光(1998)等人还尝试从分工交换的角度研究流通,杨小凯指出,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提高,则国内贸易将因一国之内的分工水平提高而产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提高幅度不是很大,则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时,贸易可能在各个地方性市场内进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全国性市场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的话,则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之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其次,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十分完整的流通关系论,马克思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开始,从分工入手,详细论述了商业资本的流通和商人、商业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商业劳动的性质和商业利润的来源,研究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创造性地研究了国际贸易问题。再次,内外贸学科分离本身有一定道理,因为国际贸易毕竟是不同国家的经济贸易交往,这种贸易和国内贸易不同,它时时要受汇率、关税、国家的贸易政策所制约,因此,在研究领域上与国内贸易有相当大的区别;教育部对学科调整并不会妨碍一个学科的深入研究,只要这个学科是具有生命力的,就会形成研究群体。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入门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教育部并没有规定理论经济学中有制度经济学的学科,然而还是有众多学者乐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可见,流通经济学的贫困问题还是要从流通经济学的内部人手才能解决。本文尝试从核心概念和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以新的研究范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流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求教于国内专家同仁。
二、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任何一种规范的经济学研究必然有其核心概念,该概念是对众多经济现象的高度逻辑抽象,概念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同时又是对事实的高度概括。
商品流通是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马克思指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可见流通应该作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因为它反映了商品流通的实质,更能体现出流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表现在:商品流通这一概念反映了商品运行的过程,而且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多次不断的运行,因此商品流通更能反映出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沟通地位,错综复杂的商品循环更能反映出流通的复杂性,才需要探究商品流通运行的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分析商品流通的资源配置。这一概念,既包括了交换,又涵盖了市场,还暗含了商业出现的必然性,因为如此复杂的商品交换没有媒介商品所有者的商业是不可想象的。可见这一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应该成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对流通的专门研究,是政治经济学所难以涵盖的。因为政治经济学虽然也研究商品流通,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商业资本的增值和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资本和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也研究交换和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比较利益理论、H-O理论等,但它侧重于把交换看作一种外在的机制,没有触及商品流通的内核,把国际贸易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轻视对国内贸易的研究,西方经济学把一国内的商品流通当作一种黑箱(夏春玉,2000)。因此,流通经济学有必要把流通作为核心概念对商品流通进行专门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学科体系的构建
确定学科研究对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在学科对象确定后,才能确立研究范式,进而建立研究的逻辑框架,才能进行演绎推理,结合实证研究,解决研究对象的问题。目前,对流通经济学的对象有四种观点:关系论、规律论、服务论、主体论。
关系论认为,由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流通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商业内部关系。规律论认为,社会商品交换既受普通经济规律的影响,也受流通过程特有经济规律的作用;流通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服务论认为流通产业是由处于商品交换和流通过程中的所有中介人即商人构成的一个特定的产业,商人从事的活动表面上看来是进行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在流通产业内提供以“为卖而买”为核心内容的商业服务活动,即为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提供服务活动;既然商业活动的本质是提供商业服务,那么,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商品或商品交换活动本身,而应该是商业服务。主体论以流通领域中的每一个行为主体如商人、商业企业等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流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以上这四种研究对象论各有特色,但是都普遍忽视了一点,即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应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流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必须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即研究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推动商品运动的各种行为,如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不断地社会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最优化。由于现代流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因此流通领域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实际上就演变为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这里有一个难题,就是流通领域与流通产业的关系。领域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在《资本论》里,流通领域包括两个环节,即G-W阶段和W-G’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商品与货币的转化都需要有流通组织的劳动耗费,从事这类活动组织的集合就成为流通产业。因此,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具体到流通产业才能够体现出来。从实践来看,人们把研究农业、工业、流通业分别作为一、二、三产业,并分别叫做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等。所以,可以把研究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流通经济学称为流通产业经济学。如果不从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研究过渡到对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研究,流通经济学只能是停留在关系论、规律论的层次,无法上升到从产业层面来研究的高度。那么,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难以深入。
明确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可以大致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流通的基本假设。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有该学科所公认的基本假设,一个学者的研究要形成一个体系,也必须有贯穿其所有研究工作的一致性假设,否则,其提出的理论模型之间容易出现自相矛盾而难于前后一致。笔者认为,流通经济学基本假设主要有:流通时间节约假设,假设t1<t2,设U1为花费t1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U2为花费t2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则必有U1=F(t1)>U2=F(t2);流通费用最小化假设即满足:maxC(x)stC(x)=f(x),U(x)≥U(x0);理性经济人假设,即maxU(x),stU(x)=px-cx。第二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即流通组织的SCP分析,流通产业组织的博弈分析,流通产业的竞争模型。第三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结构,即流通产业的不同业态之间的比例关系,流通产业的规模,流通的空间结构、地区结构的均衡,流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产业的投入产出。第四部分,研究流通产业政策,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分析由于流通产业政策的变动对流通增加值的影响,同时研究各种政策的配套和协调。第五部分,研究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国内商品流通与国际商品流通的相关关系。第六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设等研究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第七部分,流通经济学专题,主要研究流通经济学中的电子商务问题,物流现代化问题,全球化背景下流通企业的跨国经营问题等。
四、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1信息化与全球化引致的“新商业革命”
近代史上的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引发一场新的商业革命,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商业形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流通技术等发生根本性变革,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技术发展的重点已经从信息处理逐步过渡到了信息服务,凭借着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全面精准分析挖掘及呈现共享等技术优势,在诸多领域,“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正在引致颠覆性创新,这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而未来,商业领域的竞争,主要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
2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贸易经济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在全国仅有三十几所高校设置。在计划经济时期,贸易经济专业培养了许多宏观经济方面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部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通晓市场流通理论,掌握贸易理论和实务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该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及变革:
(1)信息化及全球化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它已经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
(2)流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流通领域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商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从实践上来说,流通产业正处于一个成长、变化、开放的时期,急骤的变化需要贸易经济学科与之相适应。
(3)由于市场环境/技术条件变化,企业运营模式及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理念/技术手段发生根本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向/导向/定位及课程设置方面作出调整,以顺应潮流,适应变化。
3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思路
为应对变化,专业发展定位需要调整,课程结构需要优化,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是:立足首都流通产业,着眼国内贸易市场,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实现“五流”融合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院认为该专业应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以内贸、营销为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改革与设计的思路上,应遵循:人才培养应与市场接轨,打造基于工作的或以就业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该专业社会需求即与贸易经济专业相关的岗位技能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培养(技能MKSA),而不是根据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等毕业了(成品),基于所掌握的技能找工作。社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双向反馈互动,两者是相互适应的闭合回路,是一个逐步改进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就业环境在动态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更高。
基于上述思考,做好因社会需求而设专业——招生,因社会需求变动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人才,以及就业指导各环节无缝对接,这样就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适应性强的,可以后续发展的。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4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我院贸经专业自2002年招生,至2010年共招生9届,应该说经纪人这一方向还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在社会上也受到好评。自2011级以来,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就基于上述思考,并立足我院实际,本着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接轨,以工作为导向的思想,吸收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管理 /营销/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新元素,与此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对此概括为两点:
(1)目标明确,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类型、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服务于哪个地区或行业的问题,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就是培养服务于重庆及周边地区的从事商贸物流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一定位符合商业形态变化/贸经领域发展趋势,适应社会需要,也切合我院实际。
(2)课程设置多元一体,有机融合的特色逐步显现。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经过3年来的大胆创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课程体系较系统,比较协调,一些课程比较有含金量,比如我们侧重了流通技术创新教学模块;增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与国际商务、消费经济与服务经济/服务贸易等模块;遵循物流与贸经的一体的思想,强化了商务谈判及房地产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模块,以及新形势下的经纪人模块教学等,更加强调课程间的融合。
5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突出特色
北京工商大学在保留一些传统课程商业/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的基础上,开设了期货期权、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商业经营与策划,许多传统课程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造,成为贸易经济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骨干课程、特色课题。我院则:
(1)将“贸易经济专业”更名为“商业经济学专业”,内涵外延更广,突出了“学”。贸易经济的内涵及外延较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被内涵及外延更为宽泛的商业经济或流通经济取代。
(2)核心课程调整。《贸易经济学》与《流通产业经济学》应被《商业经济学》或《商品流通经济学》取代,或取消《贸易经济学》保留《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因为《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商品流通经济学》五者为同一事物或很接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流通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
(3)关于专业方向的设计。贸易经济专业选修课,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商业地产方向,开设的课程有《房地产经营管理》、《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商业地产设计与开放》、《商业地产投融资管理》、《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等课程。二是网络贸易方向,开设的课程有《企业信息化工程》(或《企业ERP》)、《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采购》、《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等。
(4)突出流通领域的创新,突出新商业模式教学模块以及《创业学》,这是趋势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也是落实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一环;将《客户关系管理》、《现代金融业务》增设为专业必修课,或将某选修课替换掉;实践实训方面增加《模拟公司运作》模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加强与重庆商社集团、新世纪、永辉超市等公司的合作等。努力在实践教学及实验实训等各方面突出特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6总结
本书的内容共有十章,涉及流通的内涵、流通的运行过程及调控、流通的功能、流通的先导作用、流通渠道与环节、流通经济效益评价、流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开放经济中的流通运行等方面,力求呈现流通经济运行过程的丰富内涵及其内在规律。本书既可以作为理论研究者的研究参考,也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使用。
2.《网上零售理论与实务》
(英)丹尼斯等著 姚歆等译定价:36.00元16开 2008年5月出版
本书旨在说明网上零售实现效率和达到效果的成功要素,并对读者、网上零售商和研究人员在理解和学习网上零售和相关的营销过程中有所帮助。全书共十二章:网上零售世界,实践中的网上零售,组织中的网上零售整合,理解并与网上购物者沟通,网络信息搜索,网上商店设计:导航性、互动性和网页氛围,网上服务,创建网络品牌,网上购物中心,网上零售模式,移动购物,多渠道的成功和网上零售业的未来。
3.《物流管理流程模拟试验》
谢如鹤、黄向荣主编定价:24.00元16开2008年3月出版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简单介绍了与物流管理流程模拟试验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则针对各种物流管理活动的业务流程进行模拟试验的指导,包括运输管理流程模拟、仓储管理流程模拟、码头管理流程模拟、货代管理流程模拟、第三方物流管理流程模拟等五个综合性试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