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2: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德育的重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提高是表演游戏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但幼儿表演能力的提高并不是教师“告知的”或“手把手教会的”,而是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以尊重幼儿为前提,通过幼儿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自主的思考、讨论、提议、采纳等方式而获得的。要让孩子在自主、自由、愉悦的“游戏性”体验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就不得不借助于戏剧教育,尤其是幼儿戏剧教育。由于过去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的忽视,幼儿戏剧教育的师资与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培养,如何使教师与家长对艺术文化有更深切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应用到幼儿教育的教学实践当中去,是当前值得重视与关心的课题之一。
一、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
所谓幼儿戏剧,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专门以幼儿为受众或表演对象的戏剧表演形式,属于儿童戏剧的一个阶段性组成部分。由于幼儿阶段(3-5岁)的特殊时间段而有所区别,因此,幼儿戏剧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对周边事物的系统认识阶段,行为礼仪准则的初步形成阶段、口头语言和简单肢体语言的模仿和早期学习阶段,幼儿戏剧以其简单明了、含义丰富、寓教于乐、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这一时间阶段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表演能力,既与其成长阶段相挂钩,也与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而幼儿戏剧,就是其中重要的交叉点。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幼儿戏剧在幼儿成长阶段中对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作用,不言而喻。
二、当前教育实践中幼儿戏剧教育的现状
(一)幼儿戏剧教育大多处于“戏剧欣赏层面”,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的是听众、观众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考察及参与教学,笔者发现在当前幼儿园中的幼儿戏剧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实际参与度很有限,多处于简单的“听老师讲”或者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欣赏的状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束缚了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也不能真正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致使幼儿戏剧教学的收效大打折扣。
(二)幼儿教师在幼儿戏剧教学中的方式缺乏创新
在当前幼儿园的幼儿戏剧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对文字剧本的讲解层面,老师讲,学生听,单方面灌输式“填鸭”教学。幼儿教师也大多仅仅满足于学生“听懂、会读、能写”,而不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这样的教育既不利于培养、激发幼儿的表演能力,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三、幼儿戏剧与激发幼儿表演能力的结合
通过一定量的走访调查和亲身的教学实习,笔者经过总结分析得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相互结合,是需要幼儿教师在多个方面配合进行的。只有跳出传统教学思维的窠臼,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才适合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激发的相互结合。作为中职幼教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一)幼儿戏剧剧本教学
1.文字剧本讲解
即对剧本内容进行文字讲解。针对幼儿阶段刚刚开始识字过程、识字量很少的情况,往往应用于简单的戏剧剧本内容;同时由于幼儿大多尚未培养起专注学习的能力,因而这种方式更多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戏剧剧本。符合这些条件的戏剧剧本,都可以应用文字讲解的方法,例如《三只小猪》《狼来了》《小兔子乖乖》等,这些故事的内容简单明了,情节曲折生动,又具有较强的教育功用,正是适合进行文字剧本讲解的剧本。在进行文字剧本讲解的同时,结合幼儿阶段专注力不强的特点,更多地加以卡通配图,以活泼生动的图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分角色阅读等具体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幼儿对剧本的理解,加深其对剧本的印象,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离开书本,顺利将故事表演出来。
2.动态表演观赏
即通过对幼儿戏剧的动态实例观赏,吸引观众(幼儿为主,包括家长在内),并在观影结束后进行讨论、提问等活动,从而达到吸引观众、激发幼儿表演能力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以动画片、木偶剧等不同形式、内容呈现。对于儿童来说,影片内容本就比书本内容容易接受,对于刚刚开始识字、掌握量很少的幼儿就更是如此。相较与较为抽象的木偶戏、皮影戏等表现形式,幼儿动画片由于其情节相对简单,内容容易理解,色彩和对比更为强烈更具吸引力而成为绝大多数幼儿容易接受和喜爱的表现形式。在一次某幼儿园的课外旁听中,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受到幼儿和家长们的广泛欢迎,这样一部出品较早,情节和手法现在看起来十分简单甚至幼稚的动画片,却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可见其中可供挖掘的潜力之深。
(二)幼儿戏剧活动实践
即通过简单布景、化妆、排演,鼓励与激发幼儿亲自参与表演的兴趣,同时组织发动家长与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借以培养起幼儿对表演的兴趣;通过引导幼儿的表演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表演行为,促进幼儿表演能力的提升。笔者一次在旁听时《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组织了幼儿的角色表演,制作了故事中涉及到的动物头饰,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带上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把之前学习的对话运用了进去,很成功地完成了情景表演。头饰、道具一类的辅助可以可以增加表演的情景之余也激发了幼儿的表演兴趣。
综上所述,虽然尚没有明确的研究,但幼儿戏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使幼儿产生兴趣并灵活发挥,给他们以肢体与语言来传达感情与创意的条件,在接受简单的戏剧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并提高了幼儿的表演能力,并透过这种能力来进一步开发幼儿潜能,因此幼儿戏剧也正符合幼儿教育在本质上的需要。作为中职幼教学生,在学习一般教育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互融合,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下良好基础,切实为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索丽珍. 浅议创造性戏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J]. 现代教育科学,2010,(6).
1 前言
经过长期在一线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而缺乏自信的孩子并非不聪明,而是存在一种“不敢”、“不行”、“不好”的消极心理,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焦虑、敏感的性格,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2 常见的幼儿自信心不足的体现
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各方面都需要再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去塑造。作为自信心这样一种类似于性格的素质也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来的。笔者在与很多幼儿园一线教师沟通中了解到,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其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有时沉闷、冷淡,有时活泼愉快;喜欢独自游戏,参加合作游戏时,不愿当领导者,对别的小朋友是否喜欢和自己一起玩没把握;极少提出意见、建议,对别人干预自己的活动时,从不坚持,有分歧争论时,较易退缩、让步、放弃意见,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在作业或游戏中途,有时会旁观和闲逛,忘却目标,结束时,谈不清自己做过哪些事,也不善于评价;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有时重复别人的回答,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思维停滞,不想努力或求助于人;注意力有时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常常因跟从别人,把自己的正确的答案改错了,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对个别事物特别害怕,如有的幼儿怕写字,有的怕计算;在活动中,总是挑选容易的任务,理由是“我能做这个”,“我不行”等等。
3 培养和提高幼儿自信心的思路及方法
针对一些幼儿自信心不足的表现状态,笔者结合与一线幼儿教师交流的经营,加之自身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解,归纳分析了一些培养和提高幼儿自信心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够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方面能够对家长和幼儿园有所帮助。
3.1换位思考,依据幼儿的个性心理特点教育引导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完全特殊的个体。笔者认为,一线幼儿教师应当在了解每一个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比方说,孩子是因为在幼儿园害怕老师才没有自信,还是幼儿在家本身就是缺乏自信的;是因为幼儿家庭生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幼儿胆小怕事,缺乏自信,还是因为幼儿天生胆子小等原因。胆小缺乏自信的幼儿往往对自己要求过低,做事之前总是先想到困难,处处畏缩。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将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纠其原因,对幼儿进行个别的、多方位的鼓励和教育。帮助他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3.2在教学活动中多给幼儿鼓励性评价
笔者认为,爱是治疗缺乏自信最好的良药,只有爱,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体谅孩子,只有真正理解幼儿,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尽量地肯定幼儿的成绩,让幼儿认识到“我能行”。从而发展其自信心。只要发现幼儿有一丁点的进步,教师就应当给以他充分的表扬,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使幼儿提升自信。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幼儿,那么幼儿会感到自己很笨、很不好,这种消极的心理就会破坏幼儿的自信心,使他形成自卑心理。而如果经常得到老师肯定、鼓励的幼儿则能从肯定与鼓励中得到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对幼儿的评价和态度,在教学活动中肯定和鼓励幼儿,如、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幼儿,切忌使用消极结论性语言评价幼儿,更不能一味地斥责幼儿。总之,对幼儿的评价必须要客观、公正,多肯定、鼓励幼儿。
3.3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能否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是幼儿是否具有自信心的标志。尤其在幼儿园这样一种环境中,主要的教育模式是以游戏为主,教师不仅要引导和教育幼儿参与,教给他们规范的游戏动作和规则,更应当在幼儿不敢于或学习领会动作不好时,积极给予鼓励,让幼儿意识到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与此同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去感受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收获到自信心。因此,幼儿受挫是难免的,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每次游戏和教育教学过程都能够成为增强幼儿自信心最好的时机。
3.4家校联合,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能力,增强自信心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教育有机结合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力强的幼儿往往比较自信,在教师和伙伴的面前敢说敢做,不怕困难。相比之下,能力差的幼儿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必须与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结合起来,使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然而,幼儿多种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家庭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幼儿教师应当与家长联系,共同制定教育计划。首先,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做起,让家长在家时共同培养幼儿,不能对幼儿事事包办,培养幼儿一系列的自理能力。其次,在活动中,教师运用各种形式来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手、眼、脑、口协调并用,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的能力。增强自信。
4 结论及建议
自信心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愈是自信的孩子,愈会成功,愈会成功则会是显得更为自信。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必然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我们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校,必须要认清形势,针对性地培养合格的人才,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断与时俱进,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这类教师的责任!
随着iPad、iPhone和Android终端等移动产品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儿童教育类应用越来越多地得到家长和商业公司的重视。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9月25日,苹果应用商店提供的应用为1,257,119个,其中教育类应用95065个,而教育类应用中约有80%是面向儿童使用而开发设计的。苹果软件中国市场top200的教育应用中,有112个为针对儿童开发的应用,并且以语言与阅读为主题的儿童教育类应用最多,占到了41.1%,其中又有一半为英语学习应用。
在这些针对儿童的英语学习应用中,绝大多数应用都植入了游戏的元素。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是语言学习的理想方式。本文以一款剑桥大学开发的iPhone软件“元音达人”为例,分析游戏元素在儿童英语学习软件中的应用。
“元音达人”的学习内容非常简单:判断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其操作也非常简单,小猫头顶有一个元音发音,用户在两个单词之间选择点击对应这个发音的正确单词。原本很枯燥的语音练习,在加入了游戏元素的设计下,变得非常吸引人持续学习。其不同于传统学习和测试的主要优点有:
一、抓住注意力
一只戴着红色围脖的小萌猫,在音乐中扭动屁股。每做对一题,小猫就欢快往上跳一个台阶,并且在头上出现星星光环。若答错,萌猫遭到电击,失去一条生命。电击时候有逼真的兹兹声,让人心惊胆战。每次通关过后,萌猫所在的背景环境都会变化,游戏场景会渐渐从地核进入到外太空,视觉上始终保持新鲜感。这种生动和新奇感,有利于持续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儿童继续学习。
二、打分机制
传统的学习测验得分,都是围绕着错误扣分。标准满分是永远达不到的期望值,错误越多,就离满分越远。每一个错误都让人增加沮丧、打击积极性。而游戏得分恰恰相反,从零分开始,每答对一题就往上加分,过关级别越高,每道题的加分幅度越大。能让儿童始终处于不断加分的心理推动中。
三、限时奖惩
小猫的头上有一个甜甜圈,随着时间逐渐融化,直至小猫站立的台阶消失、小猫丧命一条。因此题目出现时,儿童需要在甜甜圈融化之前尽快做出反应;并且选择越快,得分越高。对差异的计分精确到零点几秒,激发儿童高度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学习者在多次重复后形成下意识的反应,这对语言学习的训练尤其关键。
四、闯关设置
小猫初始生命只有三条。答得太慢或答错,都会失去一条生命,生命用尽即游戏结束。连续答对10道题,或者通关一次,则会增加一条生命。每完成20道题,就通关一次晋升“等级”。这个“等级”就成了一个清晰且实际的努力目标。在一步步完成的进度中,给儿童即时的成就感。这种设计,将全部的学习任务整齐地分布在整个游戏中,然后让整部游戏引导学习者逐步达成一个大目标。
五、成绩排行榜
像其他的闯关游戏一样,游戏记录“玩家”的最好成绩,以及游戏分数排行榜。竞争机制本身是很难直接引入课堂教学的,而在游戏过程中能自然地实现,提供给学习者一种攀比的成就感。激发不断超越自己历史成绩和同伴成绩的愿望。
“元音达人”共设15关,每关20个单词,共计连续300个单词,其中有大量的重复单词,反复判断a、e、i、o、u五个元音字母的正确发音。这如果在一张试卷中,几乎无法坚持完成。而因为加入了以上游戏元素,儿童不但可以坚持完成,并且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不断提高判断速度。语言学习本身的特点,就是需要大量的简单重复和反复记忆。游戏的植入,让现实语言学习中大量枯燥重复的练习变得不再枯燥。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部分儿童语言学习的应用中,都会植入一些游戏元素的原因。
利用打分、闯关、排行榜等游戏机制,实现对学习者重复练习的激励。这只是发挥了游戏在外语学习应用中的一部分优势,游戏元素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语言学了需要重复简单练习和反复记忆外,另外一大特点是有高度的场景性,这恰恰是ARG(Alternate Reality Gaming)和RPG(Role-playing game)游戏机制可以满足的条件。类似的场景游戏完全可以应用在英语学习中。儿童作为游戏中的一个角色,用阅读、测验、对话等和小伙伴们查找问题、购买装备、商量策略等。用游戏的机制,边讲述情节边通关,学习者会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做练习。
对儿童外语学习类游戏应用发展趋势的展望:近年来,教育游戏在国外的学校中使用越来越普遍。通过良好的设计,充分利用游戏的特点,能把学习与兴趣和动机的激发机制相融合,从而能让传统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吸引人。因此,语言学习与游戏的结合,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另外,从市场的角度看,教育游戏实际上是游戏产业的拓展,教育类应用的付费意愿也很高。外语学习类的教育游戏应用既可作为传统语言教育方式的拓展和有效补充,或许也能为看似趋向饱和的游戏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一、运用电教媒体深化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由于幼儿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对新奇、富有动感、色彩艳丽的环境十分喜爱,这种环境易于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以获得丰富的环境信息知识。电教媒体能使事物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远为近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电教媒体引导幼儿认识环境,深化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促进幼儿主动、和谐发展。
(一)再现式引导。
就是在幼儿初步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利用电教媒体再现已感知的事物,加深幼儿对事物及环境的认识。
如我们在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领略秋天丰收景色的基础上,利用flash制作了动漫《美丽的秋天》,进行了散文诗欣赏《秋天多美好》,幼儿在图文并茂、富有动感的画面中再次走进“秋天”,亲眼目睹“红叶满山、盛开、瓜果成熟、丰收在望”的秋色,使他们再次欣赏到 “秋天”的美景,既理解了诗歌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又感受到劳动与收获的意境,体验到硕果累累的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
(二)情境式引导
主要通过各种电教媒体的运用为幼儿创设一个融声、像、形为一体的“真实”情境,将远离幼儿生活环境的事物逼真地呈现在眼前,使幼儿身临其境,如闻其声,激起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愿望,使幼儿进一步了解那些难以直接接触和观察的事物。
1.利用摄像、录像的方式,发挥电教媒体新、奇、快的功能。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获取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因素,通过教师的组织使其成为教育因素,从而使幼儿获取有关环境所提供的多种信息,增长见识,发展能力。如秋天来了,公园里、马路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盛开的,为了让幼儿感受、喜爱生活环境中的美景,我特意用摄像机将各种盛开的录制下来,做成《我是美丽的》的课件,画面上的色泽美丽,娇艳欲滴,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可爱的拟人动画,一下就把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他们不但聚精会神的看,还不住的说、讨论,情绪非常高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在主题活动“我爱美丽的家乡——济南”的活动过程中,为了让幼儿了解济南的近期城市建设和发展变化,通过录像观看经过加工的电视片“快速发展的济南”,使幼儿身临其境,情绪高涨,当他们看到碧波荡漾的大明湖、泉水涌动的趵突泉、影色迷人的千佛山时,心情格外的激动,当看到一座座低矮的小平房变成了一幢幢的高楼大厦、拥挤的马路上架起了雄伟的立交桥,高档快捷的BRT公交车带着乘客悠闲的观赏美景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跳跃欢呼“济南真美,济南人真了不起!”由此,激发了孩子爱家乡的情感,为自己是济南人而骄傲。
2.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引导幼儿关注社会热点。
由于电教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大众化、多层次的特点,某一时间、空间,公众关注的焦点可能是同一话题,关心同一问题,易于形成信息交流的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教幼儿逐渐学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培养和激发幼儿对社会环境的关心和爱护,如通过幼儿观看“嫦娥一号的实验成功”“了不起的农民科学家袁隆平”等电视节目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和对科学家的崇敬;通过观看 “抗震救灾”“感动中国的十大英雄人物”等节目,培养幼儿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通过“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盛况”,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二、运用电教媒体让幼儿参与、创设环境
《纲要》要求我们,在为幼儿布置和创设环境时一定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与环境互动起来,才能使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动手动脑实拍实录,是幼儿介入创设环境的有效途径
由于生活经验及身心特点的制约,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事物往往熟视无睹。因此,我们采用实拍实录的方式将幼儿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拍摄下来,借此开展教育活动,幼儿从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形象,容易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师生间易产生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在这样的“场景”中,也容易使幼儿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如在开展体育活动《我是勇敢的小兵》时,我们将幼儿活动的整个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重新进行回放。有的幼儿看到自己的形象在电视中出现,非常兴奋,而有的幼儿则为自己的某些言行表示很难为情(相互间在追逐打闹、总是在不停地说累等等)。有了这样深刻的亲身体验,孩子们在与教师一起布置了活动区域“打靶实验场”时,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从家里带来了饮料瓶、纸箱子、旧布头等,做“手榴弹”“城堡”“机枪”……各个忙得不亦乐乎。所以,电教媒体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善于观察、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使用,是幼儿参与创设环境的有效手段
科技的高速发展给电化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挖掘电脑课件的教育功能,让它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伙伴。如,大班美术活动折纸——热带鱼。教师将热带鱼的“折法示意图”制作成可活动的幻灯片并配上相应说明,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自己边看电脑边学习,很快就折出了美丽的热带鱼并将它贴在“海底世界”的背景墙饰上进行讲述。再如,绘画《有趣的面部表情》,我先用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幼儿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如柯南、樱桃小丸子,并配上笑声哭声等,幼儿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电脑课件的恰当运用,激发了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三、电教媒体在环境教育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根据教育内容选材
电教媒体是教学方法之一,只有当服务于环境教育内容时,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因此,只有选准角度,明确运用电教媒体所要达到的环境教育目标,才能与环境教育内容、目标相融合。如在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活动中,我们把因河水污染大量的鱼虾死去了、人们把生活垃圾倒进河里、工厂流出的废水把河水变成了彩色的……等照片或图片用实物投影仪让幼儿观看,这样教育目标就很容易达到了。
(二)课件制作与使用要突出教育内容的本质特征
电教媒体的优势虽然明显,但注意要让幼儿动眼、动耳、动脑,不能单纯以娱乐为目的,要有一定的深度,否则会阻碍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教学活动要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因此,电教媒体在环境教育中运用时,要突出教育内容的本质特征,如:常识教育活动《走过四季》,将四季明显特征的图片颠倒顺序制作成课件,让幼儿按春、夏、秋、冬的顺序重新排列,这样就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幼儿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幼儿音乐是向幼儿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按照美的观念来塑造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教具有形、声、色特点,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直观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幼儿对所学音乐得到充分的感知,使抽象的转变成具体的,遥远的转变成眼前的,活跃了幼儿的思维过程,便于幼儿对所学音乐易于理解,便于记忆,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为幼儿学习音乐提供了有力条件。我们认识到电教媒体,有“在创设美的音乐环境,提供美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认识美的能力,优化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培养幼儿审美素养”五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在音乐活动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去感受美
为了有效的培养幼儿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能用正确的审美观去感受,体验,欣赏美,这是实施美育初始阶段的基础,为了适应时展与深化教改的需要,我们借助电教多媒体的功能,恰当运用投影、录音、录像笔等电教手段,投入音乐中所展现的意境,形成审美艺术的指向性,如让孩子们感受音乐能表现不同个性的不同特点的动物,人物及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在大班音乐游戏《龟兔赛跑》中,用活泼灵巧的单簧管音乐表现骄傲的小兔,鉴定徐缓的大管音乐表现沉着的乌龟。当音乐节奏密集,速度逐渐加快时,表现出龟兔比赛竞争紧张,激烈的场面。孩子们脸上露出紧张的情绪,他们也为故事里的小主人翁的胜败担心;当音乐到了坚持不懈的乌龟取胜时,小朋友即刻鼓掌欢呼起来;当骄傲的小兔子认识到自己错误后,森林里的其他小伙伴为小兔、乌龟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在这欢快、热烈的乐声中深受感染,引起共鸣,他们也不由自主的载歌载舞起来。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句听,重点单点重复听,演示投影和出示直观形象的教具等方法,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场境中不同的情绪气氛,这表明发挥电教优势,可创设动画情景,促进幼儿以动态思维进行美的感受,并能将形象,音乐,节奏,气氛融为一体,这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使儿童兴趣盎然,主动积极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审美活动欲望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2 运用电教手段,为幼儿提供美的音乐素材,以对美加深理解
音乐本属于美育范畴,但是,现实音乐中,适合幼儿的作品不够,港台流行歌曲充斥市场。大纲要求让儿童多接触我国的民族音乐,儿童歌曲,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幼儿在适合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音乐作品中,认识和鉴赏美,并结合实际开展幼儿音乐欣赏对幼儿进行审美艺术教育,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祖国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运用电教媒体的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不受时空限制和可重复、可再现等优势,把目前教材中有限的内容,制成录音常在课内使用,发放给幼儿家长供回家使用,让幼儿收到健康的音乐美的教育和熏陶。我们让幼儿欣赏民曲《狂欢舞》,让儿童通过听赏,感受到各种民族乐器的音乐和节奏变化等,给人联想起热烈欢庆的气氛和场景,同时引导幼儿欣赏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了解著名音乐家,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知识,初步感受节拍,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电教媒体为美育创设了美的音乐环境,为音乐教学提供了美的素材,为儿童感受美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加深了儿童在音乐知识,音乐语言,音乐形象,激情明理诸方面对音乐的内涵和音乐视野的理解。
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他们走向社会,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哭闹和逃避是最普遍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家长既心痛又焦急;教师也因此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而一筹莫展。面对刚入园的孩子,如果我们可以恰当合理地使用电教手段,通过对幼儿视觉、听觉的刺激,就能分散幼儿对家庭和亲人的依恋,这样不仅可减轻幼儿入园的“阵痛”,缓解幼儿紧张情绪,更对常规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色彩鲜艳,生动活泼而又富有童趣的外部环境,创设一个自然轻松的快乐氛围,并通过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乐曲,使刚入园的幼儿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进而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抚,通过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如:亲切的话语、温暖的搂抱、细心的照料,来消除幼儿心理上的恐惧和对教师的排斥感。待幼儿情绪平静一些后,可给幼儿播放喜爱看的动画片,如《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利用动画片对幼儿的吸引力,来带动幼儿的快乐情绪。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片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影响,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反映勇敢、独立的内容给幼儿看,使幼儿在动画片中潜移默化地知道,要做个勇敢的孩子,能独自在幼儿园里与其他小伙伴游戏。这样,不仅能让幼儿觉得幼儿园很快乐,而且觉得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过得很快,从而减少幼儿望眼欲穿期盼等待的时间,减轻幼儿的焦虑感。
二、视听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意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教师可通过观察模仿的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常规意识,会比枯燥的说教和训练更有效。教师可把大班的一日活动录下来,播放给幼儿看,并在一旁进行讲解,如:看哥哥、姐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玩玩具的时候,轻时拿轻放,在一起不打架,他们玩的多开心!上课时非常认真,没有人乱跑,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呢!喝水、洗手的时间不挤不抢排好队;吃饭的时候,不挑食、不掉饭,身体长得壮壮的!诸如此类,教师在讲解时应当注意幼儿的情绪表现,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幼儿向往自己也能像哥哥、姐姐一样能干。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经常为幼儿纪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利用空余时间播放在电视机里与幼儿共同分享,和孩子们共同体验成功与快乐。并且指出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需要改进的。这就是多媒体的另一个优势——“镜头重播”。其次,可配合录音,强化幼儿的常规意识,在每一个集体活动前,都播放相应的乐曲,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声带疲劳,更使班级的各项常规有序进行。如:集体活动前播放一段优美、欢快的,引导幼儿进入愉快的集体学习;吃饭时,播放一段安静、柔和的音乐,增加幼儿食欲;睡觉时,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或睡前故事录音,帮助幼儿甜甜的进入梦乡等等。
通过以上电教手段,幼儿能很快适应在幼儿园的生活,并能建立起集体生活的常规。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三、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以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
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幼儿学习的巨大力量。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无意识记忆不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幼儿园教师更要重视幼儿兴趣激发的研究。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激发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活动,在学习歌曲《小蝌蚪》时,笔者根据歌曲内容录制了反映歌词的录像片,图像上有小蝌蚪的发育过程。原本幼儿对歌词既不理解又容易产生错觉,等看到真实的小蝌蚪及它的生长过程就很容易理解了。幼儿学得扎实又高兴,和着那优美、欢快的音乐,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
四、网络拉近了家园距离,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相机普及了我们的生活,同样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相机记录幼儿的点点滴滴,再透过幼儿园班级网站,将孩子们在园情况展示给家长,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无不为之激动,和我们共同见证着幼儿的成长,分享着幼儿的快乐。同时,网络还给我们和家长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有问题及时沟通交流,使家园共育不再是一席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落实进去了。幼儿的笑颜,让家长放心,更加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见,多样的电教手段,可以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它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善于并合理的使用各种电化手段,以保证各种媒体都能发挥最佳效能,真正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3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148
现在已是信息化时代,电脑、智能手机等已进入平常家庭,它们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方式。现阶段,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已经走入了幼儿园,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电教化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将其引入幼儿教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教师要重视这一阶段的语言教学。而语言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电教化教学能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好奇心强,喜欢追寻新生事物,电教化教学往往以绚丽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身临其境的声音吸引幼儿,这自然增加了教学的魅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幼儿在接触电教手段的过程中,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主动性不断加强,观察力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大班散文诗欣赏《春雨的色彩》,运用电教手段,将春天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情景,在轻缓的背景音乐轻轻响起时,春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春天的景象开始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小草长出来了,树叶长出来了,迎春花开了,桃花开了,杜鹃花也开了,小燕子唧唧的叫,青蛙呱呱的唱……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意力集中了,参与的兴趣浓厚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都能积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大家。
二、电教化教学能突破重难点,增进幼儿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突破,是衡量一节活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将重难点突出放大,重复再现,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需要借助电教手段。以大班诗歌《春天的书》为例,如何让幼儿轻松地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仿编呢?这就需要让幼儿理解诗歌原有的句式结构,根据原诗歌的句式结构,改编诗歌的内容。为了让幼儿顺利理解原诗歌的句式结构,我在课件中制作了句式结构图谱,所谓图谱就是将句式结构中文字有变化的部分插入了图片,如“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在课件中,迎春花、桃花、柳叶、梨花、春雷、春雨、燕子、青蛙这些变化的文字都变成了图片,帮助幼儿理解了句式结构。在仿编时,我将句式结构的图谱中景物部分、形容词部分、颜色部分又变成了问号,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与春天有关、诗歌中没有的景物源源不断地从幼儿嘴中说出,仿编的环节也自然完成了。
三、电教化教学能增进教学效果,丰富幼儿的情趣
语言中常常会有一些散文欣赏,这些散文文字优美,意境丰富,但对幼儿来说很难理解,常常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幼儿兴趣全无。而运用电教手段,将散文诗里的静态画面变为动态画面,再配上相应的散文内容录音,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增强。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电教手段后,将静态的秋景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绵绵秋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树叶变黄了,果子成熟了,庄稼收割了,大雁南飞了,盛开了……在这秋天美景播放的同时,散文录音配合相应的画面播放出来,一下就把幼儿带入了散文的意境中。
四、电教化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电教手段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有效结合在一起,将陌生、抽象的东西变为熟悉、具体的内容,这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智力,活跃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如大班散文诗《秋天的雨》中写道:“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对幼儿来说,这段话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雨,怎么能是一把钥匙呢?运用电教手段,此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一扇紧闭的大门,秋雨落下来了,大门缓缓打开了,秋天的景象也呈现在幼儿的面前了。”幼儿的思维也活了:“噢,原来秋天的景色被秋雨锁起来了,只有下起秋雨,门才能打开,我们才能看到秋天的美景。”“秋雨一下,就是秋天了,就能看到秋天的景色了。”
此外,在电教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电教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也为教学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并不是每节活动都必须运用电教手段,也不能把电教手段是否运用作为评价一节活动的标准。课堂活动教具的运用,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2.要注重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电教手段是为了给教学带来方便,是为了增强活动效果,如果仅考虑为了应用电教而应用,不注重它的实用性,也没和活动内容很好地整合,不但不会有预期的效果,还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要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电教手段再好,再先进,再能凸显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让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整合、互补。
4.所选用的电教媒体必须图象清晰,色彩鲜艳,声音悦耳,要保证质量,让幼儿看得清,听得真。
5.教师要加强学习,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教学需求的课件等。没有相应的知识,何谈电教化教学呢?所以,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也是电教化教学的关键。
总之,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时,电教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了!
幼儿教育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是培养幼儿的广泛兴趣爱好和健康的行为心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将从这一时间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的进行音乐、舞蹈训练将对幼儿一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潜质的培养起到关键的基础作用。
这时的幼儿就像一页白纸,在这一阶段所接受到的任何信息和提示信号都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思维习惯。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朗诵等艺术潜能的关键时期。所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这对幼儿一生的艺术情操和艺术修养也起到关键的启发导向作用。
由于这一阶段是幼儿智力发育关键时期,他们对身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更善于用学习和模仿来理解探知事物,通过学习和模仿来提高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在模仿中潜移默化的丰富完善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针对幼儿这一时期的教育特点,认真开展好针对幼儿的音乐、舞蹈、美术、诗词朗诵、演讲口才、表演能力等内容的学习训练,是一项耐心细致的重要工作。下面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幼儿舞蹈教学的类型与特点分享给大家,以便大家共同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效果。
一、幼儿舞蹈教学的类型
幼儿舞蹈教学类型可以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型舞蹈两大类。按照舞蹈表演形式来划分,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形式:简单的律动舞蹈、集体舞蹈、歌伴舞(载歌载舞)、即兴舞蹈、音乐游戏。
(一)律动舞蹈。律动舞蹈是一种本能的对音乐节奏的反应,当幼儿听着喜欢的音乐节奏时会自发的产生身体舞蹈动作。尤其是当幼儿听到了喜欢的音乐曲目时,不禁会跟着哼唱,身体也会情不自禁的跟随着音乐节奏变化手舞足蹈起来。这时候幼儿在潜意识中将音乐的节奏与自己的朴素情感互相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相互适应,自发统一的情感动作。
科学的培养和挖掘幼儿的这种律动特点,进一步进行引导训练,就形成了幼儿舞蹈基础的潜质。幼儿通过模仿可以将几个简单的动作结合起来,再配合音乐节奏将这些动作合成一串基本的舞蹈动作,这就是舞蹈创作的源头。舞蹈教学中将这种自发的律动舞蹈意识加以引导挖掘,就能培养出幼儿的舞蹈兴趣和爱好。
(二)集体舞。集体舞是一种必须由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舞蹈形式,在舞蹈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舞蹈整体中的一部分,每个舞蹈动作都是整个舞蹈节目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每个参与表演的小朋友都必须在固定的队形里、固定的舞台位置上做着规定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上必须整齐划一、舞蹈节奏上必须协调一致,音乐节奏上必须共同配合协调,整齐划一的共同创作出一种舞蹈节目的整体美感。
集体舞相对于单人舞来说,集体舞蹈的难度更大一些,要求也更高一些,每个参加舞蹈的小朋友都需要一定的舞蹈基础和对音乐舞蹈内容的理解能力。在集体舞蹈排练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舞蹈训练,不断重复的配合练习,熟练的掌握音乐节奏旋律,细致的把握每个舞蹈动作,才能达到集体合作表演的效果。
通过集体舞蹈节目,可以培养小朋友的集体协调能力、团结互助精神、整体配合意识。通过舞蹈动作共同体验音乐情绪,共同实现舞蹈表达效果。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集体舞蹈动作要求简单易学,节奏感强,动作简单统一,能体现出幼儿的天真烂漫的精神面貌。
(三)载歌载舞。载歌载舞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以“歌唱”和“念白”为主,辅助以舞蹈动作的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方式更多的表现在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表演中,也被民族音乐和舞台表演节目中普遍采用。
在幼儿儿歌演唱形式中,演唱是一种很生动的节目表演方式。歌曲演唱者通过配合简单的舞蹈形象动作、结合表情姿态、整合节奏动作等一系列动作要求,进一步表现舞蹈的内容和音乐内涵,来向观众传递共鸣信息。这种边唱、边念、边表演的形式,在幼儿舞蹈中也被广泛的采用。载歌载舞的节目中,舞蹈动作一般都会贯穿于整个节目过程,成为一种丰富的舞台表演形式。
(四)即兴舞。即兴舞是指舞蹈者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配合音乐自编自演的一种即兴表演方式。这种舞蹈表演形式在幼儿最初的舞蹈行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老师也应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空间,积极的参与舞蹈动作的设计,和老师一起配合编排出适合自己的舞蹈节目。
好的即兴舞表演需要舞蹈者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舞蹈基本动作,能够准确理解歌曲的表达内涵,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理解的歌曲内容,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即兴舞对大多数幼儿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必须通过学习训练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和舞台表演能力才能即兴表演。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的编排一些简单的儿歌动作,让幼儿在舞台上即兴发挥表演。比如:数鸭子、拍手歌、数星星等这些生动欢快的儿歌节目,都是进行即兴舞蹈的很好题材。
(五)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几乎每一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游戏内容,都是在游戏的伴随影响下快乐成长。我们幼儿时期常做的游戏有“木头人”“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等,都是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游戏,这些游戏丰富了童年的生活乐趣。
音乐游戏是幼儿进行音乐、舞蹈学习的很好途径,幼儿喜欢在歌曲的伴奏下,按照音乐的内容、音乐的节奏来进行游戏玩耍。这些游戏往往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和动作要求,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气氛中、在有趣多变的动作造型中、在欢快的游戏气氛中体验着音乐的美感和游戏的愉悦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美有趣的音乐游戏,才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们对音乐舞蹈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童年的生活内容。
二、幼儿舞蹈的基本特点
幼儿舞蹈除了具有一般的舞蹈艺术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鲜明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幼儿舞蹈的“活泼”“天真”“夸张”“有趣”的特质。在幼儿舞蹈的结构编排中,动作整齐简单,动作活泼有趣,是表演效果期望的目的。所以幼儿舞蹈具有“短”“浅”“童趣”的基本特点。笔者通过长期教学观察,简单总结幼儿的舞蹈特点如下:
(一)幼儿舞蹈的直观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编排的幼儿舞蹈,具有表达简单直观的特点,因为幼儿只能通过具体的形体动作来表达生活情绪。比如:表达伤心的情绪就会用“揉眼睛、摇头晃脑”的动作,表达瞌睡了就会“打哈欠”或双手和臂做“枕头”,表达高兴的心情时就会选择蹦蹦跳跳。他们的舞蹈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那些抽象的舞蹈动作不属于这个年龄特点,所以幼儿舞蹈具有鲜明直观的动作特点。
(二)幼儿舞蹈的模仿性。幼儿处于大脑发育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幼儿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会积极的、兴趣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身边的事物。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会乐此不疲。
幼儿的舞蹈动作编排也是根据这一特点,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动作细节,把它形象化的融入舞蹈表演中。比如:模仿小鸟飞翔、青蛙跳跃、企鹅行走、马儿奔跑等动作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就是语言,可见语言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重要。幼儿时期,幼儿语言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是这个阶段是语言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基本已经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这就需要进行幼儿早期教育的相关学校,重视幼儿语言能力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不断融入教学中,其中电子白板就是我们常见的教学媒体,电子白板的应用,可以为课堂不断增强内容的丰富感,配备清晰标准发音的语言效果,映衬场景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课堂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视觉和听觉上用新奇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达到激发幼儿语言兴趣的目的。
二、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园设计教育课程的时候,要注意幼儿年龄心理特征,了解幼儿心里真正喜欢的行为方式,“投其所好”地选择相关的教育教学方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式语言环境的营造,可以满足这一教育方式的要求。
在课堂活动中,可以通过一些语言材料赏析,朗诵类的内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利用电子白板播放儿童的诗歌、儿歌,应用讲故事的教课软件,增强语言感悟能力,提高语言美的表达能力。在有声音乐的陪衬下,朗诵过程中,电子白板形成的画面,做到画面与文字融合到声音中。利用电子白板,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教学环境,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电子白板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重要手段之一。
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有想说的欲望,喜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勇敢地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幼儿有表达话语的机会,通过自己的说得到别人的肯定,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心里想表达的话。这一过程的培养少不了家庭教育的参与,因为每一个家庭的环境不同,幼儿本身都存在成长个性差异,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制订符合个别幼儿特点的培训教学方案。电子白板课件,可以让幼儿用眼睛看到,教室以外的真实画面,耳朵听到真实的情境声音。在语言能力教学中,合理运用电子白板授课,辅助语言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感觉生活中最真实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动态的语言环境。
三、有效利用电子白板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这一时期的日常生活实践经验积累得少,但是幼儿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电子白板课件的利用,可以在学习时由某个情景或事物的图片,或者动画,或者视频,等等,激发学生想象,将知识形象化,让幼儿通过可以看到的画面和听得到的声音,感受真实的课件环境。把一切培养能力的内容,变成有声的故事、寓言故事、儿歌、动画片、微电影等多种形式。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从根本上来说,知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俗话说“学习要从娃娃抓起”,面对国家不断发展富强的新态势,幼儿学前教育就成为了培养社会未来接班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幼儿学前教育还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良因素,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师资力量有所欠缺,不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整体进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找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予以解决,各单位一定要重视起幼儿的学前教育,加大力度进行整改,从而促进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完善。
一、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没有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想要保证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坚持为学生服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要满足孩子的心理诉求。但是,据调查了解到,很多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知道一味灌输知识,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学习效率。
第二,没有重视幼儿的智力开发和艺术启蒙。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幼儿学前教育不仅要传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和艺术细胞。不过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将培养孩子的能力素质放在教学的首位。
第三,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关键,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学生年龄尚小,教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对幼儿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旦教师的行为不够严谨,就起不到榜样的示范作用,也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幼儿学前教育的重点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我国当前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彻底解决这些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就一定要找到幼儿学前教育的重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落实。
(一)教育要满足幼儿的心里诉求
幼儿学前教育的孩子年龄尚小,在心理思维上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做好学前教育就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实际需要,结合他们的心理诉求开展教育。具体来说,幼儿的好奇心理、模仿能力都相对较强,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在教学问题的设置上选取积极健康,与孩子实际年龄相符的知识。另外,教师还要做好榜样的带动力量,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规范行为引导孩子,让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加强对幼儿智力能力和艺术启蒙的开发
幼儿学生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却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模仿和记忆力,并且一旦记住终身受益。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首先,教师要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例如,可以带领孩子做一些辨识小玩具的活动;其次,要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交流、对话、写字来增强幼儿对汉字的记忆;最后,教师要增强幼儿的语感,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进行对话、古诗词的练习,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幼儿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良好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学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艺术辨识水平,做好艺术启蒙。例如,教师可以适时的播放一些音乐,带领孩子进行舞蹈创作,让他们在曲子中感受到情感的表达。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提升孩子对艺术的喜爱之情,还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思维,陶冶孩子的情操,发现他们的特长爱好。
(三)制定幼儿学前教育的完善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性也是如此。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有健全完善的体系规章作保证。因此,相关的幼儿教学单位和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诉求制定出科学的规范政策,明确规定学前教育的内容、时间、教学方法,并严格按照体系执行,从而保证教学的有序性。
(四)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是幼儿学前教育有效与否的关键,各教育机构要坚持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和道德水平,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为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作铺垫。具体来说,各单位要做好岗前教师培训,选拔真正具有幼儿学前教育资格、喜爱孩子,愿意为工作奉献的教师,并做好岗位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素质修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完善自我,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幼儿容易接纳的方式进行授课,做到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幼儿教育机构还可以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和素质修养都过硬的教师队伍,并与其他幼儿教育集体组成联盟,派遣有潜力的教师对外交流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教学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幼儿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培养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因此,幼儿学前教师一定要坚持自我能力的提升,做到教学从学生的实际诉求出发,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规划纲要》确定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与难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3-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幼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月亮姐姐、兔子妈妈、小鸟、白云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教师可利用情绪、肢体动作和多媒体的动感画面来带动孩子的情绪。幼儿对有图像和声音的东西感兴趣,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地玩起来、动起来。例如,在教授音乐《小兔乖乖》时,笔者先讲故事《三只小兔》给小朋友听,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再配上动感的画面,感受音乐的变化。
学前期正是个人情感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个年龄阶段,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巧用榜样的力量
通常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常常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进行教育,这就是榜样教育。根据所选榜样的角度和水平不同,榜样可分为高级榜样和一般榜样。其中,高级榜样不仅自身有明显的个性特点,还能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帮助和借鉴。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高级榜样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内源性动机,让幼儿自发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提高幼儿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满足幼儿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下面以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为例简要分析高级榜样的作用。
在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中,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根据游戏情节,创编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经过讨论、实践,再讨论、再实践的过程逐渐明确游戏玩法,并与同伴合作随乐游戏。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高级榜样激起了孩子们主动模仿并不断创新的愿望。
榜样一:欣赏A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A段玩“手部游戏”。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此榜样是由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提炼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可学性,幼儿都能看得到并能够经过努力进行模仿。模仿中,孩子们逐渐分清了乐句,掌握了节奏。
榜样二:欣赏B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幼儿音乐表现力。此榜样是由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指定选取的,来源真实,不经过美化和虚构。“小老鼠”的动作各不相同,既有位置的高低变化,还有方向和肢体动作变化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小老鼠拽泡泡糖动作” 的多种变化,体现了高级榜样是具有复杂的榜样行为的。
通过对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中出现的高级榜样的简要分析,我们发现高级榜样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三、尊重幼儿心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