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幼儿德育的重点

幼儿德育的重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9 09:32: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德育的重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儿德育的重点

篇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幼儿教育中,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提高是表演游戏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但幼儿表演能力的提高并不是教师“告知的”或“手把手教会的”,而是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以尊重幼儿为前提,通过幼儿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自主的思考、讨论、提议、采纳等方式而获得的。要让孩子在自主、自由、愉悦的“游戏性”体验的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就不得不借助于戏剧教育,尤其是幼儿戏剧教育。由于过去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的忽视,幼儿戏剧教育的师资与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培养,如何使教师与家长对艺术文化有更深切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应用到幼儿教育的教学实践当中去,是当前值得重视与关心的课题之一。

一、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

所谓幼儿戏剧,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专门以幼儿为受众或表演对象的戏剧表演形式,属于儿童戏剧的一个阶段性组成部分。由于幼儿阶段(3-5岁)的特殊时间段而有所区别,因此,幼儿戏剧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对周边事物的系统认识阶段,行为礼仪准则的初步形成阶段、口头语言和简单肢体语言的模仿和早期学习阶段,幼儿戏剧以其简单明了、含义丰富、寓教于乐、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这一时间阶段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表演能力,既与其成长阶段相挂钩,也与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而幼儿戏剧,就是其中重要的交叉点。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幼儿戏剧在幼儿成长阶段中对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作用,不言而喻。

二、当前教育实践中幼儿戏剧教育的现状

(一)幼儿戏剧教育大多处于“戏剧欣赏层面”,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的是听众、观众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考察及参与教学,笔者发现在当前幼儿园中的幼儿戏剧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实际参与度很有限,多处于简单的“听老师讲”或者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欣赏的状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束缚了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也不能真正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致使幼儿戏剧教学的收效大打折扣。

(二)幼儿教师在幼儿戏剧教学中的方式缺乏创新

在当前幼儿园的幼儿戏剧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对文字剧本的讲解层面,老师讲,学生听,单方面灌输式“填鸭”教学。幼儿教师也大多仅仅满足于学生“听懂、会读、能写”,而不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表演能力,这样的教育既不利于培养、激发幼儿的表演能力,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三、幼儿戏剧与激发幼儿表演能力的结合

通过一定量的走访调查和亲身的教学实习,笔者经过总结分析得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的激发相互结合,是需要幼儿教师在多个方面配合进行的。只有跳出传统教学思维的窠臼,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结合,才适合幼儿戏剧与幼儿表演能力激发的相互结合。作为中职幼教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一)幼儿戏剧剧本教学

1.文字剧本讲解

即对剧本内容进行文字讲解。针对幼儿阶段刚刚开始识字过程、识字量很少的情况,往往应用于简单的戏剧剧本内容;同时由于幼儿大多尚未培养起专注学习的能力,因而这种方式更多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戏剧剧本。符合这些条件的戏剧剧本,都可以应用文字讲解的方法,例如《三只小猪》《狼来了》《小兔子乖乖》等,这些故事的内容简单明了,情节曲折生动,又具有较强的教育功用,正是适合进行文字剧本讲解的剧本。在进行文字剧本讲解的同时,结合幼儿阶段专注力不强的特点,更多地加以卡通配图,以活泼生动的图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分角色阅读等具体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幼儿对剧本的理解,加深其对剧本的印象,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离开书本,顺利将故事表演出来。

2.动态表演观赏

即通过对幼儿戏剧的动态实例观赏,吸引观众(幼儿为主,包括家长在内),并在观影结束后进行讨论、提问等活动,从而达到吸引观众、激发幼儿表演能力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以动画片、木偶剧等不同形式、内容呈现。对于儿童来说,影片内容本就比书本内容容易接受,对于刚刚开始识字、掌握量很少的幼儿就更是如此。相较与较为抽象的木偶戏、皮影戏等表现形式,幼儿动画片由于其情节相对简单,内容容易理解,色彩和对比更为强烈更具吸引力而成为绝大多数幼儿容易接受和喜爱的表现形式。在一次某幼儿园的课外旁听中,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受到幼儿和家长们的广泛欢迎,这样一部出品较早,情节和手法现在看起来十分简单甚至幼稚的动画片,却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可见其中可供挖掘的潜力之深。

(二)幼儿戏剧活动实践

即通过简单布景、化妆、排演,鼓励与激发幼儿亲自参与表演的兴趣,同时组织发动家长与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借以培养起幼儿对表演的兴趣;通过引导幼儿的表演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表演行为,促进幼儿表演能力的提升。笔者一次在旁听时《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组织了幼儿的角色表演,制作了故事中涉及到的动物头饰,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带上扮演成各种小动物,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把之前学习的对话运用了进去,很成功地完成了情景表演。头饰、道具一类的辅助可以可以增加表演的情景之余也激发了幼儿的表演兴趣。

综上所述,虽然尚没有明确的研究,但幼儿戏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使幼儿产生兴趣并灵活发挥,给他们以肢体与语言来传达感情与创意的条件,在接受简单的戏剧艺术与审美教育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并提高了幼儿的表演能力,并透过这种能力来进一步开发幼儿潜能,因此幼儿戏剧也正符合幼儿教育在本质上的需要。作为中职幼教学生,在学习一般教育理论的同时,也需要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互融合,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下良好基础,切实为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索丽珍. 浅议创造性戏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J]. 现代教育科学,2010,(6).

篇2

1 前言

经过长期在一线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而缺乏自信的孩子并非不聪明,而是存在一种“不敢”、“不行”、“不好”的消极心理,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焦虑、敏感的性格,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2 常见的幼儿自信心不足的体现

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各方面都需要再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去塑造。作为自信心这样一种类似于性格的素质也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来的。笔者在与很多幼儿园一线教师沟通中了解到,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其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有时沉闷、冷淡,有时活泼愉快;喜欢独自游戏,参加合作游戏时,不愿当领导者,对别的小朋友是否喜欢和自己一起玩没把握;极少提出意见、建议,对别人干预自己的活动时,从不坚持,有分歧争论时,较易退缩、让步、放弃意见,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在作业或游戏中途,有时会旁观和闲逛,忘却目标,结束时,谈不清自己做过哪些事,也不善于评价;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有时重复别人的回答,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思维停滞,不想努力或求助于人;注意力有时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常常因跟从别人,把自己的正确的答案改错了,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对个别事物特别害怕,如有的幼儿怕写字,有的怕计算;在活动中,总是挑选容易的任务,理由是“我能做这个”,“我不行”等等。

3 培养和提高幼儿自信心的思路及方法

针对一些幼儿自信心不足的表现状态,笔者结合与一线幼儿教师交流的经营,加之自身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解,归纳分析了一些培养和提高幼儿自信心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够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方面能够对家长和幼儿园有所帮助。

3.1换位思考,依据幼儿的个性心理特点教育引导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完全特殊的个体。笔者认为,一线幼儿教师应当在了解每一个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比方说,孩子是因为在幼儿园害怕老师才没有自信,还是幼儿在家本身就是缺乏自信的;是因为幼儿家庭生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幼儿胆小怕事,缺乏自信,还是因为幼儿天生胆子小等原因。胆小缺乏自信的幼儿往往对自己要求过低,做事之前总是先想到困难,处处畏缩。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将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纠其原因,对幼儿进行个别的、多方位的鼓励和教育。帮助他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3.2在教学活动中多给幼儿鼓励性评价

笔者认为,爱是治疗缺乏自信最好的良药,只有爱,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体谅孩子,只有真正理解幼儿,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尽量地肯定幼儿的成绩,让幼儿认识到“我能行”。从而发展其自信心。只要发现幼儿有一丁点的进步,教师就应当给以他充分的表扬,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使幼儿提升自信。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幼儿,那么幼儿会感到自己很笨、很不好,这种消极的心理就会破坏幼儿的自信心,使他形成自卑心理。而如果经常得到老师肯定、鼓励的幼儿则能从肯定与鼓励中得到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对幼儿的评价和态度,在教学活动中肯定和鼓励幼儿,如、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幼儿,切忌使用消极结论性语言评价幼儿,更不能一味地斥责幼儿。总之,对幼儿的评价必须要客观、公正,多肯定、鼓励幼儿。

3.3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能否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是幼儿是否具有自信心的标志。尤其在幼儿园这样一种环境中,主要的教育模式是以游戏为主,教师不仅要引导和教育幼儿参与,教给他们规范的游戏动作和规则,更应当在幼儿不敢于或学习领会动作不好时,积极给予鼓励,让幼儿意识到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与此同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去感受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收获到自信心。因此,幼儿受挫是难免的,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每次游戏和教育教学过程都能够成为增强幼儿自信心最好的时机。

3.4家校联合,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能力,增强自信心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教育有机结合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力强的幼儿往往比较自信,在教师和伙伴的面前敢说敢做,不怕困难。相比之下,能力差的幼儿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必须与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结合起来,使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然而,幼儿多种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家庭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幼儿教师应当与家长联系,共同制定教育计划。首先,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做起,让家长在家时共同培养幼儿,不能对幼儿事事包办,培养幼儿一系列的自理能力。其次,在活动中,教师运用各种形式来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手、眼、脑、口协调并用,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的能力。增强自信。

4 结论及建议

自信心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愈是自信的孩子,愈会成功,愈会成功则会是显得更为自信。21世纪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必然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我们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校,必须要认清形势,针对性地培养合格的人才,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断与时俱进,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这类教师的责任!

篇3

随着iPad、iPhone和Android终端等移动产品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儿童教育类应用越来越多地得到家长和商业公司的重视。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9月25日,苹果应用商店提供的应用为1,257,119个,其中教育类应用95065个,而教育类应用中约有80%是面向儿童使用而开发设计的。苹果软件中国市场top200的教育应用中,有112个为针对儿童开发的应用,并且以语言与阅读为主题的儿童教育类应用最多,占到了41.1%,其中又有一半为英语学习应用。

在这些针对儿童的英语学习应用中,绝大多数应用都植入了游戏的元素。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是语言学习的理想方式。本文以一款剑桥大学开发的iPhone软件“元音达人”为例,分析游戏元素在儿童英语学习软件中的应用。

“元音达人”的学习内容非常简单:判断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其操作也非常简单,小猫头顶有一个元音发音,用户在两个单词之间选择点击对应这个发音的正确单词。原本很枯燥的语音练习,在加入了游戏元素的设计下,变得非常吸引人持续学习。其不同于传统学习和测试的主要优点有:

一、抓住注意力

一只戴着红色围脖的小萌猫,在音乐中扭动屁股。每做对一题,小猫就欢快往上跳一个台阶,并且在头上出现星星光环。若答错,萌猫遭到电击,失去一条生命。电击时候有逼真的兹兹声,让人心惊胆战。每次通关过后,萌猫所在的背景环境都会变化,游戏场景会渐渐从地核进入到外太空,视觉上始终保持新鲜感。这种生动和新奇感,有利于持续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儿童继续学习。

二、打分机制

传统的学习测验得分,都是围绕着错误扣分。标准满分是永远达不到的期望值,错误越多,就离满分越远。每一个错误都让人增加沮丧、打击积极性。而游戏得分恰恰相反,从零分开始,每答对一题就往上加分,过关级别越高,每道题的加分幅度越大。能让儿童始终处于不断加分的心理推动中。

三、限时奖惩

小猫的头上有一个甜甜圈,随着时间逐渐融化,直至小猫站立的台阶消失、小猫丧命一条。因此题目出现时,儿童需要在甜甜圈融化之前尽快做出反应;并且选择越快,得分越高。对差异的计分精确到零点几秒,激发儿童高度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学习者在多次重复后形成下意识的反应,这对语言学习的训练尤其关键。

四、闯关设置

小猫初始生命只有三条。答得太慢或答错,都会失去一条生命,生命用尽即游戏结束。连续答对10道题,或者通关一次,则会增加一条生命。每完成20道题,就通关一次晋升“等级”。这个“等级”就成了一个清晰且实际的努力目标。在一步步完成的进度中,给儿童即时的成就感。这种设计,将全部的学习任务整齐地分布在整个游戏中,然后让整部游戏引导学习者逐步达成一个大目标。

五、成绩排行榜

像其他的闯关游戏一样,游戏记录“玩家”的最好成绩,以及游戏分数排行榜。竞争机制本身是很难直接引入课堂教学的,而在游戏过程中能自然地实现,提供给学习者一种攀比的成就感。激发不断超越自己历史成绩和同伴成绩的愿望。

“元音达人”共设15关,每关20个单词,共计连续300个单词,其中有大量的重复单词,反复判断a、e、i、o、u五个元音字母的正确发音。这如果在一张试卷中,几乎无法坚持完成。而因为加入了以上游戏元素,儿童不但可以坚持完成,并且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不断提高判断速度。语言学习本身的特点,就是需要大量的简单重复和反复记忆。游戏的植入,让现实语言学习中大量枯燥重复的练习变得不再枯燥。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部分儿童语言学习的应用中,都会植入一些游戏元素的原因。

利用打分、闯关、排行榜等游戏机制,实现对学习者重复练习的激励。这只是发挥了游戏在外语学习应用中的一部分优势,游戏元素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语言学了需要重复简单练习和反复记忆外,另外一大特点是有高度的场景性,这恰恰是ARG(Alternate Reality Gaming)和RPG(Role-playing game)游戏机制可以满足的条件。类似的场景游戏完全可以应用在英语学习中。儿童作为游戏中的一个角色,用阅读、测验、对话等和小伙伴们查找问题、购买装备、商量策略等。用游戏的机制,边讲述情节边通关,学习者会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做练习。

对儿童外语学习类游戏应用发展趋势的展望:近年来,教育游戏在国外的学校中使用越来越普遍。通过良好的设计,充分利用游戏的特点,能把学习与兴趣和动机的激发机制相融合,从而能让传统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吸引人。因此,语言学习与游戏的结合,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另外,从市场的角度看,教育游戏实际上是游戏产业的拓展,教育类应用的付费意愿也很高。外语学习类的教育游戏应用既可作为传统语言教育方式的拓展和有效补充,或许也能为看似趋向饱和的游戏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篇4

幼儿音乐是向幼儿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按照美的观念来塑造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教具有形、声、色特点,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直观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幼儿对所学音乐得到充分的感知,使抽象的转变成具体的,遥远的转变成眼前的,活跃了幼儿的思维过程,便于幼儿对所学音乐易于理解,便于记忆,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为幼儿学习音乐提供了有力条件。我们认识到电教媒体,有“在创设美的音乐环境,提供美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认识美的能力,优化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培养幼儿审美素养”五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在音乐活动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去感受美

为了有效的培养幼儿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能用正确的审美观去感受,体验,欣赏美,这是实施美育初始阶段的基础,为了适应时展与深化教改的需要,我们借助电教多媒体的功能,恰当运用投影、录音、录像笔等电教手段,投入音乐中所展现的意境,形成审美艺术的指向性,如让孩子们感受音乐能表现不同个性的不同特点的动物,人物及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在大班音乐游戏《龟兔赛跑》中,用活泼灵巧的单簧管音乐表现骄傲的小兔,鉴定徐缓的大管音乐表现沉着的乌龟。当音乐节奏密集,速度逐渐加快时,表现出龟兔比赛竞争紧张,激烈的场面。孩子们脸上露出紧张的情绪,他们也为故事里的小主人翁的胜败担心;当音乐到了坚持不懈的乌龟取胜时,小朋友即刻鼓掌欢呼起来;当骄傲的小兔子认识到自己错误后,森林里的其他小伙伴为小兔、乌龟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在这欢快、热烈的乐声中深受感染,引起共鸣,他们也不由自主的载歌载舞起来。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句听,重点单点重复听,演示投影和出示直观形象的教具等方法,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场境中不同的情绪气氛,这表明发挥电教优势,可创设动画情景,促进幼儿以动态思维进行美的感受,并能将形象,音乐,节奏,气氛融为一体,这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使儿童兴趣盎然,主动积极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审美活动欲望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2 运用电教手段,为幼儿提供美的音乐素材,以对美加深理解

音乐本属于美育范畴,但是,现实音乐中,适合幼儿的作品不够,港台流行歌曲充斥市场。大纲要求让儿童多接触我国的民族音乐,儿童歌曲,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幼儿在适合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音乐作品中,认识和鉴赏美,并结合实际开展幼儿音乐欣赏对幼儿进行审美艺术教育,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祖国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运用电教媒体的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不受时空限制和可重复、可再现等优势,把目前教材中有限的内容,制成录音常在课内使用,发放给幼儿家长供回家使用,让幼儿收到健康的音乐美的教育和熏陶。我们让幼儿欣赏民曲《狂欢舞》,让儿童通过听赏,感受到各种民族乐器的音乐和节奏变化等,给人联想起热烈欢庆的气氛和场景,同时引导幼儿欣赏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了解著名音乐家,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知识,初步感受节拍,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电教媒体为美育创设了美的音乐环境,为音乐教学提供了美的素材,为儿童感受美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加深了儿童在音乐知识,音乐语言,音乐形象,激情明理诸方面对音乐的内涵和音乐视野的理解。

篇5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艺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以兴趣为依托,才能对某件事情有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对于幼儿来说,兴趣的培养更为重要。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新鲜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幼儿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缺乏意志力与责任感,如果不能及时地将他们的好奇心转化为一种持久的兴趣,钢琴学习中枯燥的指法练习、左右手的协调与配合,都可能使幼儿产生厌烦与畏难情绪。个别家长急功近利,忽略孩子的情绪,以逼迫的形式让孩子硬学、苦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产生的结果是家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孩子缺乏兴趣,半途而废。

为了开启孩子学习的兴趣大门,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用鼓励、诱导的方式加深幼儿对钢琴学习的兴趣。鼓励教学是一种针对孩子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孩子很容易在老师的表扬中得到满足进而更加努力。鼓励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便是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对于孩子的不足,耐心指导并督促家长帮助孩子改正。教学还可以通过举行小型音乐会的形式,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表演能力,同时也能激起孩子的竞争意识,并从中找出自己和别人间的差距。其次,家长的配合也显得极为重要。家长应该摒弃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明白钢琴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艺术,对孩子学习进度缓慢可以正确看待。当孩子不愿意继续练琴时,可以改变方法,给孩子听一些经典的钢琴名曲,让孩子在休闲放松的同时感受到钢琴艺术的魅力。实践证明,只有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激发孩子对钢琴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不断找到自信并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更加刻苦练习。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由于钢琴学习周课时较少的特点原因,孩子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家中联系。因此,幼儿学琴良好习惯的养成,更多有赖于家长的督促与帮助。比如,在家练琴时,家长应该让孩子练琴前洗净双手、修剪指甲、调整琴登和脚垫的位置,一旦开始练习就不随意走动并且中断。由于孩子心智尚不成熟,家长应该和老师及时沟通,帮助孩子记下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应该注意的地方,在加重陪练时,引导孩子回忆老师课上的指导与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

教师应该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对家长给予指导。例如,让家长把孩子的练习时间固定安排在孩子精力最充沛的时候,能使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根据孩子的注意力特点,5~7岁的儿童每次练琴的时间为20~30分钟为宜,一天可以安排2~3次;家长在督促孩子练琴时,应该告诉孩子每次练习的要求,使孩子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既定目标;让孩子明确钢琴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坚持每天的练习不随意间断。

良好的习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只有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中持之以恒,培养出坚定的毅力与品质。

三、启发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

幼儿钢琴学习的目的,除了掌握一门乐器的演奏技能,更重要是通过学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不同的内容、情绪与意境构成了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启发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是钢琴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更为具象。例如,孩子的控制能力差,学琴初期常常把握不了节奏。教师可以用“小马在奔跑”“蜗牛在散步”的形象比喻让孩子分清节奏快慢的区别;在弹到进行曲时,教师可以让孩子想象士兵们雄赳赳、气昂昂、整齐阔步的行进状态。对于不同情绪的作品,教师可以先示范演奏,然后让幼儿充分想象,说出对这段音乐的体验,教师一旁引导。总之,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特点,帮助孩子将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音乐想象,学会将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融入到演奏中去,随着演奏水平的提高,幼儿的对音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也会逐渐提高。

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断观摩与聆听中,幼儿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如在家中播放各类经典乐曲,不必只局限于钢琴作品,可以让孩子聆听各种交响乐、室内乐、器乐作品,听完和孩子交流感受,让孩子认识到更多的音乐表演形式,丰富孩子对音乐的感性认识。

我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曾说过:“钢琴艺术教育的本质,是音乐素质教育。”幼儿钢琴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在激发幼儿兴趣、养成良好学琴习惯的基础上,达到让幼儿掌握一项音乐技能并提高音乐素养的目的。这将是每一个幼儿钢琴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6

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他们走向社会,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哭闹和逃避是最普遍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家长既心痛又焦急;教师也因此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而一筹莫展。面对刚入园的孩子,如果我们可以恰当合理地使用电教手段,通过对幼儿视觉、听觉的刺激,就能分散幼儿对家庭和亲人的依恋,这样不仅可减轻幼儿入园的“阵痛”,缓解幼儿紧张情绪,更对常规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色彩鲜艳,生动活泼而又富有童趣的外部环境,创设一个自然轻松的快乐氛围,并通过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乐曲,使刚入园的幼儿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进而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抚,通过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如:亲切的话语、温暖的搂抱、细心的照料,来消除幼儿心理上的恐惧和对教师的排斥感。待幼儿情绪平静一些后,可给幼儿播放喜爱看的动画片,如《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利用动画片对幼儿的吸引力,来带动幼儿的快乐情绪。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片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影响,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反映勇敢、独立的内容给幼儿看,使幼儿在动画片中潜移默化地知道,要做个勇敢的孩子,能独自在幼儿园里与其他小伙伴游戏。这样,不仅能让幼儿觉得幼儿园很快乐,而且觉得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过得很快,从而减少幼儿望眼欲穿期盼等待的时间,减轻幼儿的焦虑感。

二、视听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意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教师可通过观察模仿的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常规意识,会比枯燥的说教和训练更有效。教师可把大班的一日活动录下来,播放给幼儿看,并在一旁进行讲解,如:看哥哥、姐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玩玩具的时候,轻时拿轻放,在一起不打架,他们玩的多开心!上课时非常认真,没有人乱跑,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呢!喝水、洗手的时间不挤不抢排好队;吃饭的时候,不挑食、不掉饭,身体长得壮壮的!诸如此类,教师在讲解时应当注意幼儿的情绪表现,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幼儿向往自己也能像哥哥、姐姐一样能干。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经常为幼儿纪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利用空余时间播放在电视机里与幼儿共同分享,和孩子们共同体验成功与快乐。并且指出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需要改进的。这就是多媒体的另一个优势——“镜头重播”。其次,可配合录音,强化幼儿的常规意识,在每一个集体活动前,都播放相应的乐曲,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声带疲劳,更使班级的各项常规有序进行。如:集体活动前播放一段优美、欢快的,引导幼儿进入愉快的集体学习;吃饭时,播放一段安静、柔和的音乐,增加幼儿食欲;睡觉时,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或睡前故事录音,帮助幼儿甜甜的进入梦乡等等。

通过以上电教手段,幼儿能很快适应在幼儿园的生活,并能建立起集体生活的常规。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三、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以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

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幼儿学习的巨大力量。幼儿年龄小,无意注意、无意识记忆不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幼儿园教师更要重视幼儿兴趣激发的研究。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激发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活动,在学习歌曲《小蝌蚪》时,笔者根据歌曲内容录制了反映歌词的录像片,图像上有小蝌蚪的发育过程。原本幼儿对歌词既不理解又容易产生错觉,等看到真实的小蝌蚪及它的生长过程就很容易理解了。幼儿学得扎实又高兴,和着那优美、欢快的音乐,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

四、网络拉近了家园距离,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相机普及了我们的生活,同样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利用相机记录幼儿的点点滴滴,再透过幼儿园班级网站,将孩子们在园情况展示给家长,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无不为之激动,和我们共同见证着幼儿的成长,分享着幼儿的快乐。同时,网络还给我们和家长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有问题及时沟通交流,使家园共育不再是一席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落实进去了。幼儿的笑颜,让家长放心,更加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见,多样的电教手段,可以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它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善于并合理的使用各种电化手段,以保证各种媒体都能发挥最佳效能,真正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3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148

现在已是信息化时代,电脑、智能手机等已进入平常家庭,它们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方式。现阶段,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已经走入了幼儿园,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电教化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将其引入幼儿教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教师要重视这一阶段的语言教学。而语言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电教化教学能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好奇心强,喜欢追寻新生事物,电教化教学往往以绚丽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身临其境的声音吸引幼儿,这自然增加了教学的魅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幼儿在接触电教手段的过程中,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主动性不断加强,观察力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大班散文诗欣赏《春雨的色彩》,运用电教手段,将春天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情景,在轻缓的背景音乐轻轻响起时,春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春天的景象开始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小草长出来了,树叶长出来了,迎春花开了,桃花开了,杜鹃花也开了,小燕子唧唧的叫,青蛙呱呱的唱……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意力集中了,参与的兴趣浓厚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都能积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大家。

二、电教化教学能突破重难点,增进幼儿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突破,是衡量一节活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将重难点突出放大,重复再现,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需要借助电教手段。以大班诗歌《春天的书》为例,如何让幼儿轻松地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仿编呢?这就需要让幼儿理解诗歌原有的句式结构,根据原诗歌的句式结构,改编诗歌的内容。为了让幼儿顺利理解原诗歌的句式结构,我在课件中制作了句式结构图谱,所谓图谱就是将句式结构中文字有变化的部分插入了图片,如“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在课件中,迎春花、桃花、柳叶、梨花、春雷、春雨、燕子、青蛙这些变化的文字都变成了图片,帮助幼儿理解了句式结构。在仿编时,我将句式结构的图谱中景物部分、形容词部分、颜色部分又变成了问号,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与春天有关、诗歌中没有的景物源源不断地从幼儿嘴中说出,仿编的环节也自然完成了。

三、电教化教学能增进教学效果,丰富幼儿的情趣

语言中常常会有一些散文欣赏,这些散文文字优美,意境丰富,但对幼儿来说很难理解,常常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幼儿兴趣全无。而运用电教手段,将散文诗里的静态画面变为动态画面,再配上相应的散文内容录音,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增强。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电教手段后,将静态的秋景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绵绵秋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树叶变黄了,果子成熟了,庄稼收割了,大雁南飞了,盛开了……在这秋天美景播放的同时,散文录音配合相应的画面播放出来,一下就把幼儿带入了散文的意境中。

四、电教化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电教手段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有效结合在一起,将陌生、抽象的东西变为熟悉、具体的内容,这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智力,活跃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如大班散文诗《秋天的雨》中写道:“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对幼儿来说,这段话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雨,怎么能是一把钥匙呢?运用电教手段,此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一扇紧闭的大门,秋雨落下来了,大门缓缓打开了,秋天的景象也呈现在幼儿的面前了。”幼儿的思维也活了:“噢,原来秋天的景色被秋雨锁起来了,只有下起秋雨,门才能打开,我们才能看到秋天的美景。”“秋雨一下,就是秋天了,就能看到秋天的景色了。”

此外,在电教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1.电教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也为教学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并不是每节活动都必须运用电教手段,也不能把电教手段是否运用作为评价一节活动的标准。课堂活动教具的运用,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2.要注重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电教手段是为了给教学带来方便,是为了增强活动效果,如果仅考虑为了应用电教而应用,不注重它的实用性,也没和活动内容很好地整合,不但不会有预期的效果,还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要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电教手段再好,再先进,再能凸显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让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整合、互补。

4.所选用的电教媒体必须图象清晰,色彩鲜艳,声音悦耳,要保证质量,让幼儿看得清,听得真。

5.教师要加强学习,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教学需求的课件等。没有相应的知识,何谈电教化教学呢?所以,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也是电教化教学的关键。

总之,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时,电教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了!

篇8

幼儿教育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是培养幼儿的广泛兴趣爱好和健康的行为心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将从这一时间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的进行音乐、舞蹈训练将对幼儿一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潜质的培养起到关键的基础作用。

这时的幼儿就像一页白纸,在这一阶段所接受到的任何信息和提示信号都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思维习惯。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朗诵等艺术潜能的关键时期。所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这对幼儿一生的艺术情操和艺术修养也起到关键的启发导向作用。

由于这一阶段是幼儿智力发育关键时期,他们对身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更善于用学习和模仿来理解探知事物,通过学习和模仿来提高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在模仿中潜移默化的丰富完善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针对幼儿这一时期的教育特点,认真开展好针对幼儿的音乐、舞蹈、美术、诗词朗诵、演讲口才、表演能力等内容的学习训练,是一项耐心细致的重要工作。下面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幼儿舞蹈教学的类型与特点分享给大家,以便大家共同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效果。

一、幼儿舞蹈教学的类型

幼儿舞蹈教学类型可以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型舞蹈两大类。按照舞蹈表演形式来划分,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形式:简单的律动舞蹈、集体舞蹈、歌伴舞(载歌载舞)、即兴舞蹈、音乐游戏。

(一)律动舞蹈。律动舞蹈是一种本能的对音乐节奏的反应,当幼儿听着喜欢的音乐节奏时会自发的产生身体舞蹈动作。尤其是当幼儿听到了喜欢的音乐曲目时,不禁会跟着哼唱,身体也会情不自禁的跟随着音乐节奏变化手舞足蹈起来。这时候幼儿在潜意识中将音乐的节奏与自己的朴素情感互相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相互适应,自发统一的情感动作。

科学的培养和挖掘幼儿的这种律动特点,进一步进行引导训练,就形成了幼儿舞蹈基础的潜质。幼儿通过模仿可以将几个简单的动作结合起来,再配合音乐节奏将这些动作合成一串基本的舞蹈动作,这就是舞蹈创作的源头。舞蹈教学中将这种自发的律动舞蹈意识加以引导挖掘,就能培养出幼儿的舞蹈兴趣和爱好。

(二)集体舞。集体舞是一种必须由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舞蹈形式,在舞蹈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舞蹈整体中的一部分,每个舞蹈动作都是整个舞蹈节目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每个参与表演的小朋友都必须在固定的队形里、固定的舞台位置上做着规定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上必须整齐划一、舞蹈节奏上必须协调一致,音乐节奏上必须共同配合协调,整齐划一的共同创作出一种舞蹈节目的整体美感。

集体舞相对于单人舞来说,集体舞蹈的难度更大一些,要求也更高一些,每个参加舞蹈的小朋友都需要一定的舞蹈基础和对音乐舞蹈内容的理解能力。在集体舞蹈排练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舞蹈训练,不断重复的配合练习,熟练的掌握音乐节奏旋律,细致的把握每个舞蹈动作,才能达到集体合作表演的效果。

通过集体舞蹈节目,可以培养小朋友的集体协调能力、团结互助精神、整体配合意识。通过舞蹈动作共同体验音乐情绪,共同实现舞蹈表达效果。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集体舞蹈动作要求简单易学,节奏感强,动作简单统一,能体现出幼儿的天真烂漫的精神面貌。

(三)载歌载舞。载歌载舞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以“歌唱”和“念白”为主,辅助以舞蹈动作的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方式更多的表现在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表演中,也被民族音乐和舞台表演节目中普遍采用。

在幼儿儿歌演唱形式中,演唱是一种很生动的节目表演方式。歌曲演唱者通过配合简单的舞蹈形象动作、结合表情姿态、整合节奏动作等一系列动作要求,进一步表现舞蹈的内容和音乐内涵,来向观众传递共鸣信息。这种边唱、边念、边表演的形式,在幼儿舞蹈中也被广泛的采用。载歌载舞的节目中,舞蹈动作一般都会贯穿于整个节目过程,成为一种丰富的舞台表演形式。

(四)即兴舞。即兴舞是指舞蹈者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配合音乐自编自演的一种即兴表演方式。这种舞蹈表演形式在幼儿最初的舞蹈行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老师也应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空间,积极的参与舞蹈动作的设计,和老师一起配合编排出适合自己的舞蹈节目。

好的即兴舞表演需要舞蹈者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舞蹈基本动作,能够准确理解歌曲的表达内涵,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理解的歌曲内容,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即兴舞对大多数幼儿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必须通过学习训练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和舞台表演能力才能即兴表演。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的编排一些简单的儿歌动作,让幼儿在舞台上即兴发挥表演。比如:数鸭子、拍手歌、数星星等这些生动欢快的儿歌节目,都是进行即兴舞蹈的很好题材。

(五)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几乎每一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游戏内容,都是在游戏的伴随影响下快乐成长。我们幼儿时期常做的游戏有“木头人”“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等,都是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游戏,这些游戏丰富了童年的生活乐趣。

音乐游戏是幼儿进行音乐、舞蹈学习的很好途径,幼儿喜欢在歌曲的伴奏下,按照音乐的内容、音乐的节奏来进行游戏玩耍。这些游戏往往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和动作要求,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气氛中、在有趣多变的动作造型中、在欢快的游戏气氛中体验着音乐的美感和游戏的愉悦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美有趣的音乐游戏,才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们对音乐舞蹈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童年的生活内容。

二、幼儿舞蹈的基本特点

幼儿舞蹈除了具有一般的舞蹈艺术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鲜明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幼儿舞蹈的“活泼”“天真”“夸张”“有趣”的特质。在幼儿舞蹈的结构编排中,动作整齐简单,动作活泼有趣,是表演效果期望的目的。所以幼儿舞蹈具有“短”“浅”“童趣”的基本特点。笔者通过长期教学观察,简单总结幼儿的舞蹈特点如下:

(一)幼儿舞蹈的直观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编排的幼儿舞蹈,具有表达简单直观的特点,因为幼儿只能通过具体的形体动作来表达生活情绪。比如:表达伤心的情绪就会用“揉眼睛、摇头晃脑”的动作,表达瞌睡了就会“打哈欠”或双手和臂做“枕头”,表达高兴的心情时就会选择蹦蹦跳跳。他们的舞蹈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那些抽象的舞蹈动作不属于这个年龄特点,所以幼儿舞蹈具有鲜明直观的动作特点。

(二)幼儿舞蹈的模仿性。幼儿处于大脑发育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幼儿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会积极的、兴趣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身边的事物。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会乐此不疲。

幼儿的舞蹈动作编排也是根据这一特点,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动作细节,把它形象化的融入舞蹈表演中。比如:模仿小鸟飞翔、青蛙跳跃、企鹅行走、马儿奔跑等动作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篇9

教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提升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对多媒体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幼儿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的,也是相互的。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而幼儿接触信息技术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运用电教手段开展艺术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同时,手指活动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控制的完善。手影游戏是利用手掌、手指的变化,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游戏。它能充分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和开发幼儿的智力,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它使幼儿感到手的神奇,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双手的灵活变化,经过投影能做出许多形象各异、多彩多姿的动物形象和物体形状。但因手影游戏受光源的限制,一般是在灯光和阳光下来演示,活动中幼儿各玩各的比较分散,不能将几个手影同时投到一个画面上,因此,不能进行比较和开展整体游戏。又由于幼儿掌握不好光的距离,手影模糊不清,掌握不好光源方向,身影挡住了手,影响了游戏的效果。而幻灯手影具有不受天气、时间影响的特点,几个手影可同时投于一块银幕上,画面清晰、集中,高矮可随时调整,便于幼儿操作等优点,所以,采用幻灯进行手影游戏更能充分调动幼儿兴趣。

在教学中,首先教会幼儿编单个物体进行投影,让幼儿逐步掌握手影的技巧,巧妙地运用手指、手掌的弯曲变化编出各种动物,如孔雀、鸽子、狼、狗、兔子等。平时注意多让幼儿看图书、画片,多注意周围的事物,以丰富幼儿的创造素材。幼儿掌握了编手影的基本方法之后,教师指导幼儿随意去创造花样,然后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投到银幕上,说出编的是什么,它在干什么。开展比手影活动,看看谁编的像,谁编的花样多,评出编手影冠军,调动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同时,可以让幼儿模仿所编的动物的叫声来增强游戏的情趣。还可以让幼儿做出几个不同动物的手影,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利用电教手段开展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幼儿素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化教育手段可以使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直观、形象形态展现给幼儿,利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科学教育,可以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索的兴趣。一些科学知识,如果给幼儿抽象地讲,幼儿既不感兴趣,也理解不了。例如给幼儿讲“神九”发射,可以播放准备过程和发射过程的录像,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既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欲望和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和不中怕困难、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的科学品质。故事《未来的交通工具》,先放录音,幼儿欣赏,并且说一说故事里未来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幼儿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再到投影仪上放大,并把自己的设计讲给小朋友们听。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不仅要让幼儿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

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神奇莫测的,其中蕴含着无限的科学知识,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很多自然现象和事物难以接触到。电视教学给我们创造了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拓宽了幼儿的视野,扩大幼儿了解知识信息的途径,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增长了知识。幼儿园和家庭可以同步给幼儿选择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比较强的电视片,可以锻炼幼儿的感官,促进幼儿感知力的发展。例如在开展认识昆虫的活动前,要求幼儿回家收看“动物世界”里的有关内容,带着老师布置的“它们家住哪里?吃什么食物”的问题看电视片,把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回答。这样,幼儿自由自主地去探索和感知,让幼儿感觉到学科学、做科学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从而持久地保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

三、运用电教手段开展音乐教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其情感世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增强其自信心、成功感和合作能力。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欣赏、唱歌、舞蹈、韵律活动等。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具体、鲜明的事物,选择一些结构清晰、特点鲜明、有一定情节,形式工整、短小的音乐,通过放录音、CD,加上电视和多媒体影像,供幼儿欣赏,如《赛马》、《四小天鹅》、《动物狂欢曲》等。用电教手段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使音乐教学活动生动、形象、具体,教学内容表达声图并茂、动静结合,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的提高。如在教幼儿五线谱时,幼儿觉得比较单调枯燥,因为幼儿思维特点之一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为适应幼儿的这一特点,又根据幼儿对童话故事感兴趣的教学经验,制作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五线谱系列课件。比如:七个小矮人是七个音名,白雪公主给七个小矮人送信等,幼儿在形象逼真的动画效果中,很快就学会了音名和音高。

篇10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电教化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电教化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学改革新途径。下面我结合自己从事的电教化教学实践,谈谈电教化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电教化手段,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

运用电教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幼儿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幼儿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我在开展《娃娃看天下》主题活动子主题《长城长》这一活动时,就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边播放录像,边放录音,让孩子们思考“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这样,孩子们看到长城雄伟壮观的画面,听到豪迈赞叹的声音,就会情绪高涨,踊跃发言。长城的特点“长而壮观,高大坚固”就会脱口而出。而且,“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能促使孩子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配以电教化手段,能使孩子们很快获得“最佳”的答案。同时,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起来。

二、运用电教化手段,促进幼儿理解能力的提高

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幼儿理解知识,使幼儿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我在执教音乐活动《柳树姑娘》时,选择了情境式导入法,电视画面上呈现的是一派美好的景象:大地一片碧绿,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蝴蝶在花儿上起舞,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采蜜,并时而发出嗡嗡的声音,柳树姑娘在微风的轻拂下,摆动着碧绿的“长辫子”,小兔子在草地上快活地蹦来蹦去。这种生动、欢快的场景迅速感染了幼儿,他们一会儿学蝴蝶翩翩起舞,一会儿学蜜蜂嗡嗡叫,一会儿学小兔子蹦蹦跳。不知不觉中,活动的导入部分已经让幼儿掌握了本次活动中歌曲的内容,并获得了春天美、自然美的情感体验。

三、运用电教化手段,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均衡提高

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均衡提高是幼儿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学龄前幼儿年龄小,对平时常见的事物、现象不留意观察,因此认识也很笼统、模糊。电教化教学则能把生活中常见的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呈现在幼儿面前,指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使其从中发现问题,揭示现象或规律。

例如,我在开展数学《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活动中,采用多媒体放映出正方体、长方体的图像,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就能较深刻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我较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观察范围,帮助幼儿从具体现象中抽出事物的本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运用电教化手段,方便师幼教学资源的收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美术活动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在备课阶段,我利用光盘和网络查找了大量教辅的资料,还用计算机将课内让学生欣赏的图片复制下来,在实地考察时用照相机、摄像机进行资料收集,经扫描进入电脑存放,并配上音乐、解说词和画面文字提示,同时把做成的课件可长期存放在电脑内,随用随取,既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例如,在开展《娃娃看天下》子主题《京剧脸谱》这一活动时,我自制了课件。首先,我安排了京剧最具代表的人物关羽的脸谱作为课件的序曲,课题的书写也由计算机处理,这样既表达了本课的主题,又使人感到亲切。接着,我选择了京剧中具有代表性的窦尔敦和曹操、包公、穆桂英、佘太君、孙悟空等脸谱让孩子们一一进行浏览,伴随着古琴曲的背景音乐和我配上的解说词,孩子们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我就京剧的起源、京剧的特色及人物事件组织讨论。在设计课件时,我将孩子们讨论中可能提到的人物或事件场景缩小后放在屏幕一角,在讨论中孩子们提到时,我就用放大程序及时将它们进行全屏显示,形象清晰,人机配合,协调自然。本节课,由于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得充分,操作简便,画面、文字、音乐、话外音等配合得浑然一体。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情绪好,师生互相呼应,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对这一新的活动形式反响强烈,很多幼儿表示:“用计算机上课让我们的活动变得更好玩啦。”

五、运用电教化手段,促进了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篇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幼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月亮姐姐、兔子妈妈、小鸟、白云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教师可利用情绪、肢体动作和多媒体的动感画面来带动孩子的情绪。幼儿对有图像和声音的东西感兴趣,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真正地玩起来、动起来。例如,在教授音乐《小兔乖乖》时,笔者先讲故事《三只小兔》给小朋友听,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再配上动感的画面,感受音乐的变化。

学前期正是个人情感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个年龄阶段,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巧用榜样的力量

通常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常常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进行教育,这就是榜样教育。根据所选榜样的角度和水平不同,榜样可分为高级榜样和一般榜样。其中,高级榜样不仅自身有明显的个性特点,还能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帮助和借鉴。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高级榜样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内源性动机,让幼儿自发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提高幼儿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满足幼儿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下面以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为例简要分析高级榜样的作用。

在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中,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根据游戏情节,创编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经过讨论、实践,再讨论、再实践的过程逐渐明确游戏玩法,并与同伴合作随乐游戏。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高级榜样激起了孩子们主动模仿并不断创新的愿望。

榜样一:欣赏A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A段玩“手部游戏”。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此榜样是由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提炼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可学性,幼儿都能看得到并能够经过努力进行模仿。模仿中,孩子们逐渐分清了乐句,掌握了节奏。

榜样二:欣赏B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幼儿音乐表现力。此榜样是由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指定选取的,来源真实,不经过美化和虚构。“小老鼠”的动作各不相同,既有位置的高低变化,还有方向和肢体动作变化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小老鼠拽泡泡糖动作” 的多种变化,体现了高级榜样是具有复杂的榜样行为的。

通过对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中出现的高级榜样的简要分析,我们发现高级榜样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三、尊重幼儿心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