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2: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子通信与工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st management problems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ject at present,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solving it and advi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通信业中的电子通信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通信工程的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很好的控制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或透支,以保证通信工程的全面竣工。
1.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基本内容
通信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间管费的预测:间管费主要是指与通信工程项目对象相关的一些费用,比如说管理费、征地费、研究费、监理费和各种税金等。这些费用预测起来难度不大,方式较为简单,以过去的资料和经验为基础,科学的确认合理的目标值。
1.2 机械使用费的控制:由于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而传统的预算定额所设定
的机械原值与折旧率之间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实际的机械使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往往是机械使用费出现了超支的情况,这时,就可以申请机械费补贴。
1.3 施工全过程的总体成本控制: 通信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包含了许多环节的一系列的过程,成本管理和控制应该包含了对于整个项目各种环节成本的管理,要随着项目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逐项记录。一旦出现疏漏,成本管理就会处于失控状态,而造成的损失也很难弥补。
1.4 人工费的控制: 施工需要制定施工人员的费用,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费和劳动保护费等,这些费用之和就是人工费。在确定人工费的时候,要以人工单价定额为依据,并结合施工人员的定编、工资水平、工期和市场行情等因素,来全面考虑人工费的定价。此外,还可以申请人工费补贴来储备可能的额外开支或奖励酬劳,这样的人工费就会有一定的余地。
1.5 设备材料费的预测:施工中耗费的各种实际材料的费用,就是设备材料费,此项费用在整个工程中的成本占比是最大的。因此,要进行精确的预测,并对各项材料进行逐项分析,尽量选择价格低,质量好的厂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对于一些重点的设备材料,要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以杜绝可能的腐败现象发生。
2.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目前的通信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成本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一般来说,通信工程的直接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材料管理方面,而材料成本在通信工程中占到60%~80%,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小问题,都很可能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
2.1.2 间接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工程现场的流程管理方面,这些环节一旦管理松懈,很可能造成潜在的成本增加。
2.1.3 通信工程项目中还存在一些不可预见的成本,比如说施工扰民费、资金占用费、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损失费、政府部门的罚款等,这些都是不可以预测的,一旦出现问题,都是应急性的,成本支出必然增加。
2.2 针对以上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相应的给出几个解决办法:
2.2.1 针对材料成本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施工预算来加强对材料费的直接管理,降低消耗。在此基础上,可以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多余的材料,要坚持采取回收和现场材料管理的办法。
2.2.2 通信工程施工单位要先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并在开工前进行简单的施工培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施工过程要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减少返工现象。还要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做到统筹优化。
2.2.3 对于一些不可预见成本,我们要进行常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做好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针对我国的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通信工程自身的特殊性,我们要搞好此类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就是指先做好成本预测,确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目标;然后根据成本目标,确立成本管理的原则; 最终通过有效途径,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标。具体来说:
3.1 通信工程的成本预测制定成本计划和控制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它是指根据已有的资料和经验总结,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式进行成本的预测。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预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当然,进行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的预测,并不是可以做到一致无误的,这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干扰和影响因素。比如说物价因素。可以说项目成本的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物价;员工的工资水平因素;施工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因素;社会关系因素;以及建设单位负责人或工程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决策水平等因素。
3.2 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对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投入,施工过程及取得成果,进行反映、监督、检查和评价,并最终达到实现项目成本的目标。具体来说,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一般原则有: 节约原则是基本原则,这里的节约并非盲目消极的限制,而是积极创造条件进行优化施工的方案; 全面控制原则包含了全员控制原则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即项目工程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真正树立起全员参与管理与控制工程成本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且要实现对项目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目标控制原则是实施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把成本计划的各项任务和措施逐一落实到位; 动态控制原则是指随着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灵活应变的动态控制过程,要经常性的比较相关的数据,分析偏差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那些偶发性因素,尤其是影响重大,成本预测存在偏差,无法预见或具有其他特殊影响的偶发性因素。这些虽说是偶然性的因素,但有可能影响到工程成本开支,工程项目的进程,人员工资等,因此,必须受到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重视。
3.3 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控制。比如说从制度上来控制工程成本: 分清管理层次,明确考核指标; 适时考核,奖罚到位。可以从组织措施上来控制工程成本: 要明确工程项目各部门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各自承担起应付的责任。可以从技术措施上进行控制。工程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可以从经济措施上控制工程成本,这主要是对人工费和设备材料费的控制。
4.结束语
电信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通信工程,其项目成本管理将会对电信的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通信工程的项目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人工费和间管费等的总耗费之和。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和协调,以期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降低成本费用,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成本管理就是想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有效使用资金、提高管理水平和实现成本控制最优化的目标,其具体涵盖的内容很宽泛,可以说成本管理工作贯穿于通信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有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电子通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和降低成本,但服务质量却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国家软实力的较量,而在国家软实力的较量当中,科技又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在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总体方针政策之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电子与通信技术是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电子与通信工程涉及领域有电子系统设计、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智能控制、测试计量技术、嵌入式智能仪器及自动化装置等,可以说涉及面非常广,是多项技术综合之后的产物,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具体来说,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是怎样的呢,在今后又会有哪些新的应用呢?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
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技术,融合了多种现代技术于其中,可以说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但是其应用的历史并没有很长,在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主要有以下两点:
1、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体现
首先,电子与通信工程与其它行业的融合性应用在逐渐增多。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当代的一项新技术,是很多先进设备或者先进技术的基础要去。从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跨行业交流在逐渐增多,而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电子与通信工程正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所以说,电子与通信工程与其它行业的融合性应用在逐渐增多是当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最直接的体现。比如,电子系统设计技术,在“互联网+”的时代,企业发展开始和互联网捆绑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企业,甚至是政府都需要充分利用电子系统设计技术来实现企业电子系统的建立,这也正是电子系统技术与其它行业融合的一个过程。
再比如,嵌入式智能仪器及自动化的装置,在日常的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应用更多,特别是在现代医疗领域,一些先进的手术技术或者是诊疗方式,都需要利用智能仪器来完成,这就需要以电子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设备的应用。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电子与通信技术正以一种基础技术的形式融入到不同的领域中,实现其应用价值。
其次,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更为直接。可以说,当前的通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从早期的只能通话的电话到今天的可视电话、视频通话等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今天的通话已经实现了面对面,除了声音的传播之外,画面的即时传播可谓是越来越完善,而这正是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的直接体现。
在工程技术角度分析我们知道,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中语言与多媒体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等是非常核心的技术,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的发展,才直接促成了当前我们的视频通话,在视频通话中很多技术的应用,都是完全以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为核心的。所以说,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与通信书工程的应用更为直接,这也是当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体现。
2、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日渐成熟,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电子与通信工程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其一,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对多网融合技术的使用还不够成熟。所谓的多网融合技术,就是指在系统构建和管理过程中,将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利用这个系统进行相应程序的规制。在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多网融合技术使得网络插口和IP地址能够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系统,进而保证整个通讯环境的稳定,如果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出现问题,那么通信中断或者通信信号不稳就可能随之发生。
此外,多网融合技术在电子与通信工程中的使用,更是实现了经济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特别是在后期的维护服务中,多网融合技术能够衍生出的服务种类繁多。目前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对于多网融合技术的使用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利用多网融合技术进行通讯安全保障中,技术疏漏还很多,这也是当前我国通讯安全问题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说,利用多网融合技术来实现入侵检测系统扫描以及病毒的防范,对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日后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偏高。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一项社会生活中基本元素,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应用成本就直接关系到整个技术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仍然偏高,不管是在前期技术开发阶段,还是在中期的技术使用或者是后期的技术维护阶段,其成本都比国外高很多,这也直接造成了当前通讯市场的高成本。所以所,应用成本偏高也是目前电子与通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展望
以当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的教学及技术更新来看,目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会有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会有所降低。虽然说,电子与通信应用成本较高是当前其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但是以技术的发展来看,关于降低电子与通信技术应用相关的技术以及材料选择等研究在逐渐增多,同时,随着国际发展一体化趋势的逐渐增强。
我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个过程中,降低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有关的技术自然会被大量引进。所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会逐渐降低。
第二,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创新应用会逐渐增多。今天的社会主题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是双创时代,不管是企业还是行业,都只有创新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目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不管是与多行业的融合,还是本行业内部的技术突破。
事实上都是创新的体现,而在今后的发展中,创新应用也会是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的主题,特别是高校相关专业的开展中,学生思维方式与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相结合,势必有更多创新方式的出现。所以说,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创新应用会逐渐增多,也是未来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E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203-01
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密切联系,相互促建,互相依赖。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的加快了各行业的产业自动化脚步。
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为社会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通信的快速发展,而通信与计算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信息电子技术包括Analog(模拟)电子技术和Digital(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信号的发生、放大、滤波、转换。
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信息电子技术与汽车工业的结合中促成了电子汽车概念的诞生和实现,概括地来说当前的汽车电子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集成传感器: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而且还能对信号作坊大处理。同时,还能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自动校正,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保证传感器信号的质量不受影响;嵌入式微处理机已广泛地应用于安全、环保、发动机、传动系、速度控制和故障诊断中。软件技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增加,对有关控制软件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并可能要求进一步联网。必须开发出更多通用的高水平软件,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求。汽车车载电子网络:汽车电子设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量使用微处理机来改善汽车的性能。随着电控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电子设备问的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使的性能,温度及车速等信息必须在不同控制单元间交换。由此,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造汽车车载电子网络系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电力电子技术在节能、减小环境污染、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不仅应用于传统工业(例如:电力、机械、交通、化工、冶金、轻纺等)方面,并且对高新技术产业(例如:航天、现代化通信等)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通信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m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
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如通信、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用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至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信技术是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来达到信息交流目的。上个世纪末,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展望这个世纪初期,宽带技术、光通信也已经崭露头角。通信工程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最流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态势日益激烈。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社会各行业领域加快了高新技术的改革,社会各行业领域之间的竞争也因此成为信息技术的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新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支持,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两者有效结合是技术信息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和机遇。现对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讨。
1.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属于物理学研究范畴,指的是以电子学原理为主要依据,利用电子器件和特定功能电路的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该门学科主要倾向于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这两大类技术的应用[1]。其中,信息技术囊括的范围很广,从一定角度来说,电力电子技术也可看成是信息处理技术的范畴。
1.1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这为信息电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社会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信息电子行业因此进入大发展时期。它将引领社会逐渐走向高利用、低消耗的全新时代。目前,信息技术在医学、汽车、建筑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环保机构在检测工具中应用信息电子技术进行环境质量检测,能从源头上检测到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利于及时处理和消除环境污染现象,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物流行业,则使用电子车载装置,对物流运输车辆进行监控,以便及时采集商品信息。另外,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最为突出,并趋于成熟。汽车与信息电子技术相结合,出现了电子汽车这一概念。电子汽车中广泛应用嵌入式微处理机和智能化集成传感器,有效保证了传感器信号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汽车的速度控制性能和故障诊断能力。汽车电子技术也因此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控制软件的开发,通过使用大量微处理机来提高和完善汽车性能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2]。
1.2 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领域,是电子技术中的一门新兴技术学科。从其发展历程上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后,电力电子技术中出现了变频器,这使得电力电子技术得以迅速应用到各相关领域中。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半导体复合器件的形式,这标志着电力电子时代的到来[3]。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到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转变。现在说电力电子技术就是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不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改变了以往的低频技术(波段强度和信号传输均很低),而发展成为高频技术,波段强度和信号传输的频率均大大提高,因而,更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传输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并逐渐覆盖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促进现代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即该技术不仅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而且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2.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工程中的基础学科,又被称为典型工程。通信工程关注的重点是在通信的过程中对信号和信息传输进行处理,这使得通信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通信工程可视为信息科学基础发展的典型代表,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当前,通信工程发展很快,并已达到一定高度,尤其在数字移动通信、互联网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信技术以达到信息交流为目的,其硬件技术主要是声、光、电技术以及相关辅助软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通信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为通信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今社会,人们相互间不断进行着信息交流,这使得人与人之间、各行业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在此过程中,通信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通信工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如报刊图书、信息服务、广播电视、无线通信等众多领域。另外,在采集、传输、处理信息时所用到的原材料制造、销售,设备器件,计算机,光纤,激光等,因具有产值高、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4]。
3.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之间的关系
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两者互相依赖,在应用领域上也密不可分。分析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互相推动
⑴电子技术对通信工程的推动作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推动作用。纵观通信技术的在每一阶段的发展和进步,都得到了电子技术的支撑作用。例如,通信技术中,交换设备是其重要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通信工程的技术瓶颈。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这一技术瓶颈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交换设备不断完备。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的支持,并成为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力量。
⑵通信工程对电子技术的推动作用:电子技术对通信工程有推动作用,通信工程同样也有利于促进电子技术的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在交换的过程中不断得到简化,这使得信息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人们进行沟通和知识交流更为便捷。这无疑为电子技术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推动该技术进步的电子技术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进而促使人们加大力度研发更新的电子技术来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通信工程无疑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相结合能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推进时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也在为实现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扩宽及发展积蓄了较强的人员基础,以期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计算机对通信工程和电子技术的作用
计算机对通信工程和电子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在通信工程方面,应用计算机能对各项交换机进行编程,并能将相关信息储存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中。而当系统操作需要进行变更时,无需改变交换设备,而只需要改变程序指令即可。这种交换机系统有利于开发新的通信业务、提供多种服务项目,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在通信工程中承担接纳和发出信号的任务,这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应用。另外,计算机在电子技术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发展使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时代,这也有利支撑了电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得到全面应用,电气和电子设备随即也引入了这一技术,这使得电子技术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4.小结
总之,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都在各自的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时代的引领者。另外,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之间存在协同关系,若将两者有效结合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东.关于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探讨[J].电子测试, 2013(12):42-43.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国家软实力的较量,而在国家软实力的较量当中,科技又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在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总体方针政策之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电子与通信技术是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电子与通信工程涉及领域有电子系统设计、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智能控制、测试计量技术、嵌入式智能仪器及自动化装置等,可以说涉及面非常广,是多项技术综合之后的产物,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具体来说,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是怎样的呢,在今后又会有哪些新的应用呢?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
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技术,融合了多种现代技术于其中,可以说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但是其应用的历史并没有很长,在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主要有以下两点:
1、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体现
首先,电子与通信工程与其它行业的融合性应用在逐渐增多。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当代的一项新技术,是很多先进设备或者先进技术的基础要去。从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跨行业交流在逐渐增多,而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电子与通信工程正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所以说,电子与通信工程与其它行业的融合性应用在逐渐增多是当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最直接的体现。比如,电子系统设计技术,在“互联网+”的时代,企业发展开始和互联网捆绑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企业,甚至是政府都需要充分利用电子系统设计技术来实现企业电子系统的建立,这也正是电子系统技术与其它行业融合的一个过程。再比如,嵌入式智能仪器及自动化的装置,在日常的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应用更多,特别是在现代医疗领域,一些先进的手术技术或者是诊疗方式,都需要利用智能仪器来完成,这就需要以电子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设备的应用。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下,电子与通信技术正以一种基础技术的形式融入到不同的领域中,实现其应用价值。
其次,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更为直接。可以说,当前的通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从早期的只能通话的电话到今天的可视电话、视频通话等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今天的通话已经实现了面对面,除了声音的传播之外,画面的即时传播可谓是越来越完善,而这正是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的直接体现。在工程技术角度分析我们知道,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中语言与多媒体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等是非常核心的技术,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的发展,才直接促成了当前我们的视频通话,在视频通话中很多技术的应用,都是完全以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为核心的。所以说,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与通信书工程的应用更为直接,这也是当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体现。
2、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日渐成熟,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电子与通信工程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其一,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对多网融合技术的使用还不够成熟。所谓的多网融合技术,就是指在系统构建和管理过程中,将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利用这个系统进行相应程序的规制。在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多网融合技术使得网络插口和IP地址能够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系统,进而保证整个通讯环境的稳定,如果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出现问题,那么通信中断或者通信信号不稳就可能随之发生。此外,多网融合技术在电子与通信工程中的使用,更是实现了经济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特别是在后期的维护服务中,多网融合技术能够衍生出的服务种类繁多。目前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对于多网融合技术的使用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利用多网融合技术进行通讯安全保障中,技术疏漏还很多,这也是当前我国通讯安全问题频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说,利用多网融合技术来实现入侵检测系统扫描以及病毒的防范,对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日后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偏高。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一项社会生活中基本元素,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应用成本就直接关系到整个技术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仍然偏高,不管是在前期技术开发阶段,还是在中期的技术使用或者是后期的技术维护阶段,其成本都比国外高很多,这也直接造成了当前通讯市场的高成本。所以所,应用成本偏高也是目前电子与通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展望
以当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的教学及技术更新来看,目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会有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会有所降低。虽然说,电子与通信应用成本较高是当前其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但是以技术的发展来看,关于降低电子与通信技术应用相关的技术以及材料选择等研究在逐渐增多,同时,随着国际发展一体化趋势的逐渐增强,我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个过程中,降低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有关的技术自然会被大量引进。所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成本会逐渐降低。
第二,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创新应用会逐渐增多。今天的社会主题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是双创时代,不管是企业还是行业,都只有创新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目前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不管是与多行业的融合,还是本行业内部的技术突破,事实上都是创新的体现,而在今后的发展中,创新应用也会是电子与通信工程应用的主题,特别是高校相关专业的开展中,学生思维方式与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相结合,势必有更多创新方式的出现。所以说,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创新应用会逐渐增多,也是未来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N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181-01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社会已经逐步向全方位信息经济时展,在这样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子技术已经逐步渗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如电力工程方面,工业制造方面,通信工程方面,但是,我们相互比较之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通信工程的影响最为深远,我们知道,在通信工程领域中对技术的要求含量非常高,所以,电子技术的发展正好满足了通信工程这一对技术的特殊要求,因此电子技术、电子产品、微电子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到通信工程建设工作中去,所以,二者发展到现在,相互结合、相互联系,对我们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本文就是通过对电子技术以及通信工程的研究,总结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
1 电子技术的含义
电子技术严格上来讲,是物理学科研究的范畴,简单的来说电子技术就是通过对物理学科中一些电子知识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转化形成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该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主要涵盖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电力电子技术与信息电子技术。而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研究的就是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即信号的接收、发出、信号的方法、信号的转换等问题。电力电子技术在节能、减小环境污染、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顺应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绿色生产和低碳环保理念的生活方式。而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相比,其涵盖的内容要广泛的多,所以,它可以被细化分为两大内容,一是数字电子技术,二是模拟电子技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发明和使用,如集成电路的推广使用等,为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所以电子技术发明、使用成为20世纪成为人类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2 新时展下电子技术的特点
1)电子技术条件极端的复杂化。该特点主要指的就是电子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就包括电子产品使用时的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力、太阳辐射、雨水、冰雪、沙尘、昆虫、地质活动等,这些外部环境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电子产品的工作效率、使用寿命等,所以,新时展下电子产品的生产、电子技术的发展都必须达到极端条件的要求,这也是微机电系统产生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技术发展下的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逐步适应各生产生活领域对电子产品的要求,如技术精良、功能齐全、造型优美、使用快捷方便等要求,并且逐步向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新时展下对电子产品赋予的最具鲜明的特点之一。现代经济发展下,对电子技术的要求逐步提高,所以电子产品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系统的融入,使电子技术的控制系统更加复杂。如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车间,对尘埃颗粒的直径、数量、电子芯片制作材料中的有害杂质等都有了严格、准确的要求,有的元件的生产精度都已经达到了纳米级的要求。
3 通信工程的含义以及与电子技术之间的发展关系
1)通信工程的含义。通信工程作为新时展下信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了众多领域的内容,如网络通信技术、光纤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这些领域都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不解的关系,如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在逐步取代快带通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更是人类所离不开的。所以,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世界人类资源共享的需求,促使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升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速度,改善了世界各国的交流方式,同时也为通信经营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通信工程与电子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逐步形成了相互促进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从二者发展的原理上来看,二者之间就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是相互依赖的,如果二者从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领域来看,二者时间成相互促建的关系。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新时展下,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紧密结合,带动了物理电子、光电子学以及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拓展及快速发展,并且逐步构建了现代社会的信息工程。其次,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知道,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解决了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计算机相关设计等信息工程领域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所要处理的问题都是与人类信息的传输、接收、交换、信号检测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新时展下实现电子技术与信息工程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各方面事业更好的发展。其次,我们如果从信息工程技术的领域来看,其所涉及的范围更是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移动通信技术、宽带通信技术等,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能直接接触到的,而这些工程中所应用的器材、元件都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所以,在新时展下实现电子技术与信息工程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各方面事业更好的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需要将会越来越高,所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好的发展,这样才能满足未来各种信息的和交流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TN91-4;TN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49-01
电子和通信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并不能对电子和通信专业的内涵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这为少儿在将来学习电子与通信专业这门课程便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因为当进入大学后,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多为公共基础课,真正接触到专业课程通常要到大学三年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较长时间内难以对所学专业建立良好的认知,不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兴趣。电子与通信专业教学内容多而且分散,对于习惯精讲模式的大学新生而言,增加了建立专业认同感的难度[1]。因此,要从小培养少儿对电子与通信专业的认识,使其对电子与通信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一、电子与通信专业简介
本科院校对电子与通信专业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微电子三个专业方向。虽然电子与通信专业课程教师主要以学术造诣高、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为主,也同时兼顾了教师的不同专业背景、年龄层次和讲授风格,采用老中青教师互相配合的方式。但是老师个人的讲授风格对学生影响较大,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精品课往往是由几名各具特色的老师组成课程团队[2]。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而言就需要尽快的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学习领域,因此有必要从小培养少儿对电子与通信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电子与通信专业学习的东西,使其从小就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培养出专业人才[3]。
二、课程教学效果
电子与通信专业在我国大学中起步的较晚,仅仅有几年的时间,有些院校甚至连书本都没有,仅凭借多媒体教学进行传授知识。但学习电子与通信专业的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均深受师生好评,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中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任课教师反馈,通过本课程教学,可以提前与学生认识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学生方面的反映也较理想。学生在众多专业中选择了电子与通信专业,绝大多数都是基于物理与数学学习的兴趣。进入大学后,如果这种兴趣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与发展,又缺乏渠道与专业教师沟通,学生往往会对电子与通信专业丧失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通过调查,电子与通信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讲授后,教师经常收到大量学生的反馈邮件,大部分内容是询问其感兴趣的专业内容,这些情况表明,培养少儿的兴趣,对我国未来电子与通信专业人才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电子与通信专业缺陷
从小培养少儿对电子与通信专业的兴趣,经初步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根据几年调查当中少儿在电子与通信专业启航课程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反映的情况,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1)一些教师对知识点深浅度的把握不统一,过于深奥,少数教师不能够深入浅出的讲解专业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兴趣为主,不能盲目的让学生学习,教学重点有些盲目;(2)学生对多媒体教学不适应。部分学生表示幻灯片的切换速度过快,无法记笔记;幻灯片多字为主,缺乏生动的图片,降低了学生对电子与通信专业学习的兴趣;(3) 缺少少儿电子与通信启航课程的教材。由于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只是为了全面介绍电子与通信专业内涵,激发学习兴趣,这些不足导致不少学生反映无法自学,又没有教材,感兴趣的内容不知道怎么进一步学习。
四、电子与通信专业解决方法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考虑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1) 组织教师依据少儿学习能力编写教学内容提纲作为教材。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对不同教师主讲的知识点的深浅度进行了统一,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方便课后主动收集学习资料,扩大知识范围,进而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2)让学生们学会利用PPT进行自我学习,这样不仅方便学生学习,而且可以根据电子与通信技术前沿的进展及时更新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们了解电子与通信专业前言进展情况,培养学生们对此学科浓厚的兴趣与动力;(3) 建立更加开放性的教学模式。现代通信网络与信息时代提供了多种多样知识获取的途径,课堂和教师已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通过该课程教学,传递给学生少儿阶段必须学会自主学习的信息,促进学生不断增强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小开始学会自主学习,这不仅仅对电子与通信专业学习有帮助,对培养学生的其他爱好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4) 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少儿教学与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同,它是在一种宽松的、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开展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因此,电子与通信专业教育课程应该更加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模式。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以引导、指导为主,同时介绍相关网站、文献,鼓励学生课后浏览和阅读。
五、结束语
目前,许多学校都陆续开设电子与通信专业相关课程、电子与通信专业活动课或兴趣班教学。家长开始认识到开展少儿专项教学,对培养幼儿专项教育的兴趣、提高少儿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提少儿自我寻找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电子与通信专业教学才刚刚起步,实际教学还在探索中进行,虽然开展比较困难,但是这为我们少年带来了新的学习理念,为我国更多的专项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良福,张传武.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J].教学与教学研究,2009,( 12) : 58-59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2-132-03
1前言
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即涉及到硬件,也涉及到软件,既又独立设备,又有网络通信系统,既有总体设计,又有综合集成实现等等,对于这种复杂系统,在其研制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新的管理机制,保证其体系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我国在本世纪六年代初在研制有关系统时就已经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型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总体设计部、两条指挥线管理模式等。七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相继运用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九年代初,还专门组织了关于对“新时期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专题研究,并已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体系。与航空航天相比较而言,我国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起步较晚,针对复杂系统工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处于探索之中。
对于大型系统工程,相对比较常用的管理方法有项目管理、寿命周期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但是,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关注的焦点、管理目标、适用的范围都不同。由于这些管理方法的形成比较早,因此,对于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管理更有其局限性。为了适应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发展急需,需要不断吸收、消化、融合国内外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关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探索和研究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对于我国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为了建立与复杂电子信息系统研制和建设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不但要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保证开发产品的质量,提高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高满意度,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长久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是基于以上观点,根据所从事的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研制的体会和掌握有关资料,提出“基于价值链的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并对其进行论述。
2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管理就是构造企业各个基本活动及其联系框架,确定企业价值链的构成,分析每一项活动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和经营成本,其根本任务就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承担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领导者和领导集体的领导艺术、被领导者成熟度等。经营运作是指为了优化核心业务、提高核心能力,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流等有效的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经营运作体系,以完成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研发、论证以及未来发展等目标。
3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业务流程分析
3.1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业务活动
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业务活动一般可分为六个阶段12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系统工程研制的基本业务活动流程示意图
六个阶段包括发展战略研究、方案论证、方案设计与决策、系统工程研制、定型与成果转化、保障与服务。
十二个步骤为:需求分析,拟定目标;概念论证,预先研究;方案研究,系统建模与分析;系统分析,明确总要求;系统综合与优化,权衡与优化;系统评价与决策;系统设计;系统试制;系统集成试验;系统鉴定、定型;系统移交使用;系统改进。
3.2基本保障业务
基本保障业务包括诸多方面,其中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主要内容。
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是始终保持客观存在的由各类设备、装备等硬系统、政策法规等软系统和各类指挥、作战、保障人员等活系统这三大系统运行的协调一致,其中人是管理的主体。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把具有不同知识结构、工程背景和不同发展潜力的人才安排到最有力于发挥他们优势和潜能的岗位上,发挥各种人才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高责任心、事业心、具有真才实学、专业比较配套、精干的三支队伍,即领导干部队伍、经营管理队伍、技术骨干队伍。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支持系统开发、涉及、论证所必须的试验设施、试验环境、网络运行环境,以及所需的设备、工具、软件等。
技术保障包括技术能力、技术装备、物质等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程系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设施与技术保障已经成为大型工程系统研制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基础设施的完备性、设备的先进程度、技术状态的好坏等对工程开发、产品质量、成本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基础设施与技术保障建设是提高系统工程研制、设计、论证能力的基础。
首先应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科研和办公信息化。同时,还要建立相应信息中心、网络中心、试验中心等支持企业研究、开发的现代化信息环境。
4基于价值链的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基于价值链的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就是根据系统工程的内在规律确定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的要素,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建立面向核心能力的组织结构和其管理体系,通过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达到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运营进入更高层次。
4.1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级组织重构
对于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首先应识别和定义其核心业务、基本保障业务,重构价值链,然后,建立面向核心能力的组织结构和其管理体系,而后进行系统经营运作和系统管理。
4.1.1管理体系结构
管理体系一般可以分三个层次:高级管理层、中级管理层、基层管理层。
高级管理层又称战略管理层、宏观管理层,它是站在企业和工程的整体立场,对企业和工程实施综合指挥和统一管理。其基本职能是制定企业和工程的总目标和管理方针,调查和分析企业与工程的开发环境,编制长期计划,进行发展和工程预测,明确预先研制计划,制定设备改造、更新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资源的综合分配方案,以及对企业和工程进行综合评价等。
中级管理层也称管理控制层,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不同职能部门的总体经营目标的管理分指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部门实际需要分配资源,制定不同职能部门的实施工作程序,评价隶属部门、单位的科研、生产状况,并制定企业和工程部门、单位的目标出现偏差的调控预案。
基层管理层也称实施层或执行层,主要职能是按照上级管理层的要求,组织、指挥和实施科研、生产作业,对科研生产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按照价值链构建的组织模式,以保持价值最大化为准则,将三级管理组合成有机整体,确保管理关系清楚,职责明确,上下沟通顺畅。
4.1.2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协同
不论是管理还是决策,领导者,特别是最高领导者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领导者的行为最终影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达到协同状态时成最佳管理状态。
有效的领导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在一定情况下,随着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而变化。
当被领导者处于不成熟阶段,领导者应该采用高任务低关系行为。即命令型领导方式最为有效。领导者用单向沟通方式向被领导者布置任务,交待如何完成任务。
当被领导者处于初步成熟阶段,领导者应该采用高任务高关系行为。即说服型领导方式最为有效。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采用双向沟通方式,相互交流信息、相互支持、作好工作。
当被领导者处于比较成熟阶段,领导者应该采用高关系低任务行为。即参与型领导方式最为有效。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采用双向沟通方式,相互交流信息、相互支持、欢迎下级参与决策,激励下级努力工作,不再给予过多的知识和约束。
当被领导者处于成熟阶段,领导者应该采用低任务低关系行为。即授权型领导方式最为有效。被领导者有能力和意愿独立担起工作重任,领导者帮助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加以监督保证,授权被领导者完成任务。
当领导者的领导行为的运用与被领导者的意愿水平相适应,则称其为高可靠性组合,在此条件下的管理称为最佳管理状态,即组织达到管理有序、业务流程有序,实现最佳效益。
4.2企业级组织的使命和功能
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组织管理可分国家级、企业级、项目级三个层次,作为承担总体技术研究的部门属于企业级组织,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使命应是进行顶层设计、总体技术研发和系统综合集成的科研实体,具备咨询、管理、设计三种主要功能。
咨询功能是指承担收集、研究和分析本领域当代技术发展的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发展规划设想和建议,并为型号研制探索技术途径,提出开展预先研究课题等,为国家与上级决策、计划安排、技术管理提供咨询性建议。
管理功能是指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和组织协调功能,以从事技术活动实践为基础,同时,参与工程型号研制的组织管理,对整个工程研制过程中的技术运筹、协调、控制。
设计功能是指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不但承担总体设计,还承担一些关键分系统的设计、试制、试验任务,以及综合集成任务。
4.3确保有效的组织运作能力
确保有效的组织运作能力是管理的核心。有效的组织运作是指将技术与管理进行融合,构建组织框架,按业务流程进行整合资源,并进行资源共享,提高组织活力。
管理的主要职能要确保组织的基本运作能力:
(1)科学决策
能够敏锐感受到当前世界环境的变化和预测新的发展趋势,具备对组织本身发展战略、任务与使命、管理体系以及对大型军事系统工程发展战略等进行正确的决策。为此,需要建立决策机构、决策机制、以及支持决策技术和管理部门,制定规范化的决策程序,并且纳入制度轨道。
(2)有效组织
有效组织能力包括具有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能力和组织大协作能力。
能够根据需要组建科研系统工程总体设计部、论证中心、研发中心、联合试验室、集成试验基地等组织机构,建立现代科研生产的计量、标准、情报、质量等技术保障服务体系,并按照大型工程的要求,从总体到分系统,科研和生产机构都处在统一的行政、技术领导下。
现代大型军事系统工程可以说是现代多种科技成果的结晶,其复杂性几乎涉及国民经济诸多生产部门和技术领域,单靠企事业单位单独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组织大协作,联合攻关,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3)协调和管理
大型军事系统工程不但涉及研制部门、使用部门、上级管理,还涉及众多的承研单位、使用单位,在技术研发、应用、进度、资金、功能等多方面存在大量的协调工作。只有通过协调和管理才能提高整体效益。
4.4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因此,需要将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作为管理主线。核心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具有承担国家级大型工程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集成技术的能力
国家级大型工程系统是指由多个大型多功能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该类工程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集成包括系统体系结构、信息处理与共享、信息传输网络、互操作性、信息与作战任务关系等顶层分析与实现,系统综合性能和效能的分析、系统技术指标系统及其分解,系统联试和综合集成,新系统的设计以及现有系统和装备的改造和嵌入技术等。
(2)承担部门级大型工程系统分析、设计和集成技术的能力
部门级大型工程系统是指具有独立用户的单个大型多功能系统。该类工程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集成包括系统体系结构、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网络、信息与作战任务关系等分析与实现,战技指标的确定及其分解,各功能系统方案的评估与评审、各功能系统的联调、联试及总体集成,整个系统的验收与移交等。
(3)具备战术与技术转换的总体技术分解能力
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完整准确地理解、消化用户的研制要求,并将用户的作战需求转换为对电子信息系统的需求,包括电子信息系统与武器系统的交链、武器系统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要求、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性能和效能对武器系统性能和效能的影响等,经过反复多次运筹、协调、系统优化的过程再将工程系统总要求合理地分配给各分系统,为决策系统提供一系列工程决策建议和设计技术文书,并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确保向用户交付一个符合要求的目标工程系统。
5结束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基于价值链的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以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为中心,以重新优化和构建符合价值链管理的业务流程为手段,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通过有效的经营运作,取得最大的效益。
基于价值链的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以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为依托
在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论证和组织实施过程中,涉及众多部门、单位,要使他们协调有序地进行工作,必须建立必要的组织管理体系,以便对工程论证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和协调,以价值链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可以将企事业单位的核心业务管理与工程管理有机结合,既能通过科学管理促进工程研制,提高工程完成质量,也有助于核心技术的沉淀,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核心能力。
(2)以系统工程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本前提
大型军事电子系统工程的开发通常是科学研究主导型的开发过程,在研制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而且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逼近工程总目标的物化过程。通过价值链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可以体现系统工程的核心要素,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还注重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体现整体效益,这也正是系统工程的主要目标。
(3)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管理方法
根据价值链理论,总价值是价值链各环节所创造价值的总和,即管理不但要面向总价值,还要对各环节产生价值。管理的目的不仅是所产生价值,还针对产生价值的内在因素。管理不仅仅只针对最终结果,而更重要的是产生价值的内在因素-核心能力。提高产生价值的能力才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
(4)将经营运作作为管理的重要要素
经营运作是管理功能的提升,它不但针对技术,还针对产品、开发、研制、服务、市场开发,以及将它们进行经营和运作,构成一个流程。
(5)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主要途径包括提高产品的价值保障、创新意识、创造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等内容。
(6)核心业务流程重组与优化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策略
重新设计符合价值链管理的业务流程,将企业原有的研发、经营、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科学的改造、重组、整合,即经营重构,作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企业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按 “链”特征实施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有处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使企业的研发、保障、经营、服务形成一条“价值链”。
参考文献:
[1]袁家军. 神州飞船系统工程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DSP技术正迅速应用于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各个领域。用DSP技术来改进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强大的专用处理器DSP作核心,结合计算机,实现了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的综合化。把多种应用实践在一个通用的处理平台上实现,大大改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活动。系统的优点就是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多种应用实践,并且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教学实践内容的不断完善,方便地更新系统软件,使系统功能增加和性能升级。
1 DSP在信号信息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学科。集成化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出现,为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领域不断地拓展。如今,DSP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通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控制、仪器、医学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军事等各个领域。
2 DSP用于信号处理系统的优点
(1)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
DSP的独特的芯片结构使得它具有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不同于普通的微处理器,DSP放弃了冯诺依曼结构,采用了哈佛结构,将程序与数据的存储空间分开,各有自己的地址总线与数据总线。这使处理指令和数据可以同时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DSP设置了硬件乘法/累加器,能在单个指令周期内完成乘法/累加运算。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是DSP作高速实时处理的关键之一。现在的DSP大多设置了单独的DMA总线及其控制器,在不影响或基本不影响DSP处理速度的情况下,作并行的数据传输,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数百兆字节。
(2)可程控
用DSP设计的信号处理系统,可以设计各种软件来执行多种多样的信号处理任务。例如,给DSP载入数据采集相关程序使之成为数据采集处理器,而给DSP载入调制、解调相关程序它又成为调制解调处理器。
(3)DSP集成度高,系统化好
DSP器件是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高速高位单片计算机。它体积小,功能强,功耗小,系统化好,使用方便,性价比很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DSP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平台的意义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课程,涉及的内容覆盖面较广,使用传统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手段完成这些实践内容,实现过程较复杂,实验设备较分散,可操作性也不好。有的实践课程,特别是涉及到复杂数字信号处理,传统的实验设备和手段难以胜任。
DSP器件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以及它和信号处理电路方便的接口设计,使得它在信号处理特别是实时高速的信号处理领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涉及的许多信号处理算法都可以用DSP来实现,再加上DSP的可程控性,使得大部分的综合实践都可以在一块DSP芯片上完成。因此,实现DSP处理器和PC微机的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操作功能和DSP的高速信号处理能力及可程控特性,就可以达到“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课程的大部分应用要求,就能够实现这门实践课程的系统化、综合化。
4“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 系统的总体方案
系统的总体方案是要构建一个以DSP核心信号处理单元,结合以计算机为控制及人机对话操作单元的通用信号处理平台。整个系统由DPS单元和微机单元两部分组成。DSP处理部分是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大部分的信号处理任务在DSP上完成。输入、输出通道,提供为实时信号的处理和观察。DPS处理器和CP微机的连接。DSP和计算机之间主要是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在系统工作中,PC和DPS扮演着主从的角色,DPS处理部分接受计算机的操作控制,完成数据传输、处理、控制等不同的任务。DSP既可以处理输入、输出通道送来的实时数据,也可以处理计算机传送的模拟数据。处理完成后既可以将结果送计算机作进一步的处理,也可以送给DPS处理板上的实时通道。PC微机主要是进一步加工DSP送回的处理数据,如作波形显.示,数值分析等等,同时它还控制和管理DSP的操作。DSP处理器的应用程序,由CP进行管理并根据实验需要传送给DPS。这样,通过DSP灵活的软件加载,让平台实现不同的“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内容。
5结语
本文考查了国内外DSP技术在教学科研领域的应用,认真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内容,结合信号信息处理的新特点,制定了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DSP的密集运算能力能实现数字信号的实时、高速处理,而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方便的人机对话,使它具有灵活的软件功能、友好的操作性能。系统设计综合了它们各自的功能特点,把二者结合起来,构建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应用平台。
中图分类号:D3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017-01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近几年,因为机房电气安全引起火灾的典型案例非常多,其中设备非常昂贵,一旦发生火灾,其损失是机房整个消防投资的上百倍,由此可见,如果能定期监测信息工程设备的放电情况并在设备发生电气安全故障前进行预警将对信息工程设备电气安全运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电气安全检测方法可分为基于电的检测方法和非电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脉冲电流法、超声波法、红外成像法、紫外脉冲法和紫外成像法。
1.脉冲电流法
该方法是目前测量和研究产品电流安全最直接和最常用的方法,将传感器获得的泄漏电流信号经预处理和采样后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传输到后台监测中心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2.超声波检测法
电气设备放电中还伴随有电能量的释放过程,对周围的介质产生压力,从而引起空气振动,造成声波发射现象。
3.红外成像法
电气产品表面的泄漏电流和放电可引起局部区域的温度升高,从红外图像上可以观察到温度的变化,通过分析红外图像的温度分布可实现信息工程设备的电气安全评估。
4.紫外脉冲法
信息工程设备放电的过程中伴随有光信号的辐射,在弱放电阶段,其光信号的波长主要分布于400nm以下的紫外波段,紫外脉冲法利用紫外光信号传感器将紫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信号进行处理可获得相应的电脉冲信号。
5.紫外成像法
紫外成像法检测的也是放电辐射出的紫外光信号,该方法获得的是放电紫外光的二维图像,能直观地显示出放电发光区域,具有良好的放电定位能力。
三、研究开发的内容、技术关键和主要的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1. 对紫外检测放电方法的研究
本项目采用紫外脉冲法实现对信息工程设备放电紫外信号的检测。
2. 对红外检测放电方法的研究
信息工程设备主要采用红外成像和红外点温测量两种红外检测技术,本项目中采用的是红外点温测量技术。
(二)技术关键
基于紫外和红外的智能电气设备主要通过紫外脉冲探测模块、红外测温模块、二维旋转云台和摄像头的协同工作完成。
图1中,紫外脉冲探测模块的紫外探头和红外测温模块的红外探头固定安装在旋转云台上,系统通过旋转云台的运动实现对信息工程设备各检测部位的扫描,并获取和记录被检测点的紫外脉冲数据和温度数据。
(三)创新点
1.该系统解决了红外成像仪和紫外成像仪探测设备放电存在灵敏度不足、对早期电气危险不能预警的弱点。
2.本项目解决了现有紫外脉冲检测技术无法准确定位设备放电故障点的不足的缺点。
3.该检测系统不仅能定量表示放电程度,而且能以图像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放电位置、温度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从而直观地监测信息工程设备电气安全性变化趋势。
4.本项目采用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四、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组织方式
(一)研究方案
基于紫外和红外的信息工程设备电气安全监测系统主要由嵌入式系统模块、紫外红外探测模块、温度湿度测量模块和广域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二)技术路线
1.紫外脉冲探测模块主要由探头罩及光学系统、紫外光敏管、高压电源和检测电路组成,实现对视场区域内紫外脉冲信号的探测,并将其转换为电压脉冲信号,传送给嵌入式系统模块。
2.红外测温模块主要由透射式光学系统、热电堆型红外传感器和检测电路组成,红外测温模块将温度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提供给嵌入式系统模块。
3.二维旋转云台用于承d紫外脉冲探测模块和红外测温模块的探头,可通过对旋转云台两个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实现对被检测信息工程设备局部放电和温度分布的二维扫描。
4.摄像头用于对被检测信息工程设备的图像采集,并通过接口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送给嵌入式系统模块。
5.考虑到空气湿度的影响因素,采用温度湿度测量模块用于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检测。环境温度对红外测温的精度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必须通过环境温度来修正被测物体的温度。
6.广域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远距离无线通信。检测的同时可以通过广域无线通信接收在线监测系统发送的测量数据和报警信息,以及处理后包含放电分布数据和温度分布数据的设备图像信息,并可发送控制命令,实现对在线监测系统工作模式的控制。
7.嵌入式系统模块是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它用来实现对信息工程设备紫外红外扫描的控制、紫外脉冲数据的统计分析、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分析以及设备电气安全性的分析判断。同时,通过图像处理得到结合放电分布和温度分布的设备图像信息,实现电气安全的分析、判断和报警。
(三)组织方式
1.本项目将由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浙江科技学院承担,并从中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项目开发小组,明确各参与单位的责职,明确每个小组成员在项目中的分工。包括项目技术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验证等。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对设计方案评审、设计、验证等工作,切实进行项目管理和实施。项目的组织实施将按照我单位《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由科技管理部门实施项目的监督管理,更好地促进项目的完成。
五、研究预期目标
1、主要技术指标:
1)线连续工作时间1000小时;
2) 紫外探测指标:灵敏度达到5000count/min,响应 190―260nm波段的紫外信号;
3) 红外探测指标:温度测量范围为-40―120℃ ,测温分辨率可达到±0.5K,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RH,测量分辨率可达到±2.0%RH;
4) 实现视频连续存储记录,视频记录分辨率大于或等于1280×960,能够进行1帧/秒的扫描连续拍摄1000hour;
5) 可靠性数据库存储库单一安全记录条数不小于每小3000组;
6) 系统能以图像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放电位置、温度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2、产业化前景
凡是具有信息工程设备的场合都涉及电气安全问题,这意味着该系统在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应用前景:
1) 信息工程设备因放电而产生的电气安全事故有多种原因,信息工程设备的技术参数与电气安全的具体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设备在什么情况下会观察到放电,在什么情况下放电会影响到系统的电气安全,也有待更深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4-02
卓越人才如何进行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难题,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2]。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电子与通信工程类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很多高校在电子与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未能考虑高校实际情况,最终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不仅没有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更没能提升其自身的实践能力,致使其不能高效地与工作岗位进行对接。普通高校在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缺乏灵活性
我国现在处于大众教育阶段,不可能对所有学生进行精英教育。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进行差别考虑,即在保证大部分学生得到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对优秀学生进行卓越人才培养;也就是说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说不同的学生群体分别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大众教育的前提下进行卓越人才培养。可现实问题是相当一部分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建设过程中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2.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
一般的普通高校在制定电子与通信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往往直接参考甚至是完全照搬重点高校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各种实习等)等各个步骤跟重点高校基本没有差别,更别提自身的办学特色。关于实践教学,目前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也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完全照搬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学科分类方法,对知识的传递往往都是照本宣科,以理论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为教学的主导。虽然在相关学科或者课程开设了少量的实验课程或者课程设计,但往往都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有的甚至是为了完成实践课程指标而开设实践环节,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另一种是过分注重实践环节,有些高校为了体现自身的差异性,名义上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惜通过降低相关实践课程或实践环节的学分,从而大量开设各种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们为了实践课程和实践报告疲于奔命,叫苦连天,没有真正达到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的效果,也抹杀了学生实践动手的兴趣。这两种方案都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真正目的,说白了也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理解不够。
3.实践环节缺乏企业参与
一些普通高校,包括部分“211”高校和“985”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有些高校基本就没有企业的参与。目前比较流行的校企合作大多还是体现在科学研究及企业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参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基本上很少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参加,也不能真正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也没有邀请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无法真正接触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对企业的设备、生产流程等各个环节缺乏必要的认知。当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高校本身的问题外,也有企事业单位的责任,他们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缺乏责任意识,没有体现其主动性。
4.教师队伍建设及评价体系存在误区
卓越人才培养需要指导老师在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方面不断更新、不断提升。现实情况是很多普通高校的老师往往执着于理论知识的传递,不太愿意接受新的知识。有些老师虽然愿意指导学生,但由于自身相关科研项目和资源的缺乏而无法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有些老师实践能力很强但更多沉迷于科研项目而不愿意指导学生。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的问题外,跟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或者说评价标准也有一定的关系,导致有能力指导学生的老师不愿意花很多时间指导学生,有意愿指导学生的老师往往因缺乏资源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
二、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本文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构建基于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的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导师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应解决以下问题:导师制中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导师制与科技创新;导师制与通识教育;导师制与“就业至上”等。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必须有效融合并解决这些问题。
2.导师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需考虑如何不断募集优秀的学生,促进导师队伍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卓越人才。
3.卓越人才培养的小班化教学与科研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小班化教学与科研,淘汰传统教学中灌输的方式,采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的探讨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4.导师制下的卓越导师队伍建设
卓越的导师队伍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卓越的导师队伍应具有全面的指导能力,除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科研指导外,还应具备与研究生导师制、企业导师制的接轨能力。
三、总结
本文调研总结了当前部分高校在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后续将结合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现状,对该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希望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在导师队伍建设和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上取得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