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2: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生德育活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小学生中开展德育,并不是一个只是由老师的教组成的简单的育人的行为,更是由学生参与到其中的一项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这种形式,学生从内心深处把各种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作为一种完善自身的要求,并且通过德育这种形式得到满足。在一项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内在需要保持高度的统一,进行德育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人才,全面塑造人才,发展优秀的人才。
二、学校的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德育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们的德育成果进行检验,与此同时,社会实践也是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完善学生们的社会实践的激励制度有待于提高。通常情况下,在校园里这种评价体系过于笼统,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完善,还缺乏对学生们的个性的合理把握,无论对任何程度的学生们都采取同一种标准,并且这种评价体系还很不科学。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重视这个标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由于老师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少会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考核学生,这种做法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无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学生们的成绩都是一样的。很多愿意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学生都没有更多的机会,这一做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他们失去探索知识的热情。
三、学生没有充分体验社会实践活动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小学生们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课业压力,加上很多学校对社会实践这种活动并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即使是部分小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也会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都不高,学生们对待实践都是采取一种游玩的态度。假如在社会实践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很容易出现打退堂鼓的现象,并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去面对社会实践,就导致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也并不能达到锻炼学生的初衷。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被动的事情,应该是学生这种个体自觉主动的追求目标。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需要把内在的品德转化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另外社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新,实践的项目总是一年年地重复着,并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社会实践的形式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社会实践的考核形式都是以学生们的实践报告为主要的标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并不能与学生们的学习知识有效联系起来。
德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但是目前德育的发展状况不太理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德育提供了方便,在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将德育融入课堂的教学之中。
一、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展开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在于实践,在于锻炼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德育的重点也在于实践,实践是进行德育的最佳途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校展开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教师要抓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机会给学生渗透德育意识。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领悟德育知识,从实践之中获取生活的经验。例如,带学生去春游,感受大自然复苏的气息,在郊游的过程中看到禁止践踏花草的牌子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解释说明,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还可以激励学生仔细了解自己的家族史,了解自己身边的“英雄人物”,增强学生爱国家、爱社会、爱家庭的意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多样性为德育教学的渗透提供了多种方式,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德育,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展开德育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直接体验为教学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为目标的基础性教学课程。当前德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教材传授德育知识。教材中的内容包含着很高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将德育知识进行正确的传授,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在手工制作的课堂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对树叶、蝴蝶等物件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树叶都是一样的么?学生会仔细进行观察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再对结论进行总结:人类生存的家园与树叶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延长地球的生命,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
2.以生活体验为途径,经历德育渗透的过程
某小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走向社会到污水处理厂参观。小学生首先参观处理厂的厂貌,然后看污水处理的池子,听工作人员介绍污水处理的过程,了解污水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通过此次污水处理厂的参观,学生对于污水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趁机强化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导学生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在展开德育渗透的时候,教师要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实践活动渗透德育,让学生在体验之中获得德育知识,深化思想意识,逐步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3.在学习讨论中渗透德育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的问题引入课堂的学习之中,引发学生的讨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家来说是好还是坏,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给出陈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科学理性地运用网络。通过对于网络的讨论,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明确网络利用的理念,利用网络促进成长。
4.以社会生活为指南,塑造高尚的人格
社会是学生每天接触的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资源。生活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对于社会中的不良现象,社会中个体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先影响自己的小圈子,再逐步扩大影响范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认清自己人格上的不足,努力改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展开多种德育渗透,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的德育。在开展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地将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整合;国学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96-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不分割的一个重要的纽带,而国学经典又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同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中有机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品德行为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近两年来,笔者在西湖文化研究会和第二课堂名人纪念馆的支持下创办并发展了 “国学鉴赏社”,充分利用社团力量跟品社课堂有机整合,收集国学经典中名言警句用于课前准备、辅助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以习惯养成为目标,拓展教材资源,真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
一、《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整合国学经典诵读的源起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整合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原因主要有:
1.充实教材,使教材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有利于学生继承祖国优良传统。
2.目前的现状摆在眼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偏差。在品活、品社课堂中整合经典诵读,使之成为学生的一项必修作业,有利于修补偏差,培养德智兼修的祖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整合国学经典诵读的形式
适应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主要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这些国学经典中一些思想精髓,很容易在现行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找到相应的教育契合点。
在日常《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让这些国学经典与课堂进行有机整合,我主要是通过三种形式:与课前准备进行整合;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社团活动进行整合。
2.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课前准备进行整合。
通常,课前准备也会是学科课堂教学之前的“热身”。例如在语文课读课文和词语,数学就是背口诀。因为《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可以诵读的现成教材资源不多,所以在成立国学鉴赏社团之后,笔者就开始尝试在课前准备时间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通过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了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
2.2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在尝试了与课前准备整合后,笔者开始致力于发掘《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内容与国学经典的整合点。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仁爱教育为主线,拓展教材资源,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2.2.1整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与国学经典相辅相成的诚信教育内容。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品德与生活》教材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内容,如三年级的《诚实是金》、四年级的《当冲突发生后》、五年级的《诚信真可贵》等教学中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理念显现无疑,根据需要让诚信名言进入课堂,用于指导学生的做人准则。
2.2.2整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与国学经典相辅相成的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笔者积极发掘教材与国学经典在感恩方面的相通之处,使感恩教育得到了有效落实。如学习现在四年级上册的《孝心献老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等内容时,把《弟子规》、《孟子》、《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穿插其中。重点章节,力求达到熟能成诵,并体现到实际生活中。
2.3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社团活动进行整合。
针对部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而无奈又无动力,容易满足的现象,笔者充分发掘教材与国学经典中有关勤奋学习的内容,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努力学习。在“国学鉴赏社”系列活动中,笔者邀请到了潘天寿的后人朱仁民大师来校给学生讲授勤奋学习。
2010年6月9日社团请到的是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院院长朱仁民先生来讲述他的外祖父潘天寿的故事。(名人后代讲名人)
在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的《我要向你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寸金难买寸光阴》和四年级上册的《失败怕什么》等都是关于学习的。邀请朱仁民来讲座,也是想让学生能从名人的角度来了解学习和生活的关联,了解名人、贴近名人,引用名人效应,树立榜样来真真正正的体验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品德与生活(社会)》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整合后的研究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尝试与探索,本班学生的品德面貌确有较大提升,无论是行为习惯表现还是学习意志品质都有了重大改善。杭州名人纪念馆徐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弟子规》的内容与含义,使学生很快就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背诵《弟子规》的全文;名人纪念馆的陈老师结合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具体行动上把所学习到的《弟子规》的条文、道理和精神一一落到实处;西湖文化研究会的李伟老师的软笔和硬笔书法教学、俞老师的古琴演奏与古曲欣赏、梅心老师的中华古体诗词的鉴赏和朗诵,都起到了极好的启蒙作用,不仅使学生增加了诸多门类的课外知识,更使得大家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得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朱仁民大师的现身说法,深入浅出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学教育”示范课,再现艺术大师、大画家潘天寿的伟人风范,使孩子们受到一次极有意义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现实教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艺术的种子……
在进行课程与国学整合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心情愉悦,乐学、会学,在国学经典的了解上,在思想品德的规范上,在精神意志的激励上,都有了稳步的提升。例如,在社团举办了“名人后代讲名人”的活动后很多学生和家长都纷纷感言,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部分节选:
3.1对学生来说。
朱仁民大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朱大师曾在作画过程中从30米高空摔下来,造成了瘫痪。在医生断定他永远站不起来的时候,他绝望了,但学生给他做的轮椅画板却重新让他对生活燃起了希望,他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站起来!经过不懈的锻炼,奇迹发生了,朱大师不仅可以正常走路了,更在艺术领域有了巨大的成就。朱大师对生活的热爱、面对困难的不畏惧、为艺术而勇于付出的精神都使我一生受用。(社团社员 韩昳歆)
3.2对家长来说。
国学——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国学鉴赏社”是孩子们学习国学文化的一个平台。此次的“名人后代讲名人”犹如一座桥梁,拉近了孩子们与名人之间的距离。从细微处领略一代大师的风采;从小节上感知其人格的魅力;从生活中学习其平凡中的伟大。(国学鉴赏社侯邦垒妈妈)
3.3对自己来说。
这一年多来,我一直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想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事、学习和生活习惯。苦于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我不曾放弃,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我终于见到阳光唤得彩虹!在这次“名人后代讲名人”的活动里,没有诗词没有歌赋,但是却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可能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真谛。就像我小时候练习书法一样,时时写,刻刻练,但苦于没有任何进步性的变化,但就会在某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上得到启示,瞬间就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学生的人生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需要从现在起日积月累,奠基丰厚的智力背景和人生底蕴。真心的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加强国学经典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传统素养,真正的品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长盛不衰。(笔者)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课程要求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通过研究和实践,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找到国学教育的相应教育契合点,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财贵.寻回古典智慧,开拓中华未来.参考消息[N].2000年4月21日.
[3]傅根跃,陈昌凯,胡优君. 小学儿童集体主义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2002(5).
[4]郭齐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与当今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90-01
如今英语教学活动在解决小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老师和教育专家们也正在不断的研究和改善这一方法,使得利用英语教学活动来更好的解决小学生的自卑心理。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及表现
小学时期是小孩从幼儿到少儿的一个过渡时期,是非常重要,且又非常不稳定的一个时期。因此在此过渡期,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至关重要。一旦教育中出现偏失,对小学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自卑心理的出现。在生活中小孩所遭遇的一些挫折和失败是使小学生造成心理自卑的主要原因。在经过多次打击后,孩子的自信心被自卑感占据。生理条件的差异也是小学生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之一。有的孩子长得黑,有的孩子长得矮,有的身体有一些缺陷。这些人便会在自身的缺陷中产生自卑感。例如,有的学生很胖,就会被同学取笑,他们慢慢认为自己是不被人喜欢的,慢慢的会认为不如别人。性格差异也是一部分原因。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善于沟通,有的人沉默寡言,其中某些性格就会让别人远离自己。因此,就慢慢产生了自卑感。
1、教育方法不正确也能导致学生自卑感的产生。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一直让他们处于独处的学习中;有的家长一直说别人家的孩子好,孩子也会产生自卑感。有些老师会打骂孩子,或者使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来教育孩子,让学生不敢举手发言或者参与讨论。
2、家庭原因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外因。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离异,家庭暴力都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卑感。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家长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对孩子做出好的或坏的指导作用。
二、自卑心理的危害
自卑心理是学生性格中的一种缺陷,与自满是相对的。自卑心理会对学生的将来产生很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自卑心理会让人失去理智,做出伤害自己和别人以及伤及财产的事情。例如,有新闻报导一个收废品的人将小区内十几辆车烧毁,这就是一个自卑心理的表现。自卑心理还会造成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所以说,情绪影响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时自卑感也会影响和阻碍学生的社交能力。自卑的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怕被人瞧不起。久而久之,同学就会疏远他,这是一个沟通的死循环。因此,要重视自卑心理对学生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英语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用英语进行交流。随着我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英语在学习中占有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大。有些自卑心理的同学在接触到一个新的语言和新的环境时,他们认为自己和其他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小学生处于一个好玩、好动的时期,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是最能带动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灵活的。自卑的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和平等,自卑的学生更愿意在玩中来进行学习。根据调查显示,有些学生从零岁开始学习英语,有些从幼儿园开始,有些从小学开始,从调查统计来看,越早学习英语的孩子更愿意与人沟通,而学习英语晚的相对来讲比较内向。英语是所有孩子的一个零起点,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自卑心理会大大减少。
三、英语教学活动的举例
第一,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目前最受欢迎且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使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学到的课本知识。第二,交际法。自卑的小学生主要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敢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交际法能在课堂上很好的锻炼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第三,情景模拟法。在英语教学生将学生放置于一个模拟的情景当中,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动起来”。第四,合作学习法。自卑的学生一般不愿和人接触,合作学习法是通过以团队合作的的方法来完成课堂上的知识点学习的。增强学生与其他人的亲密度,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很重要的。
四、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感的产生和克服都是一个内外因相结合的产物。首先,家长和老师要进行正确的教育,通过不断的暗示来诱导自卑学生的自识意识。要告诉他们“你能行!”“你是最棒的!”;其次,老师应做到以情、以理、以德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轻视、歧视或者放任任何一个孩子。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进行培养;最后,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老师和家长要尽量以灵活的教育方法来传授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人是一种情感动物,以心换心,把学生当做是朋友,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一、多彩的导入,激发探的兴趣
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一直是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好的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前游离的心思引入课堂。
Chant――小chant,大作用 说唱这一形式生动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因其难易程度低,所以被绝大多数学生接受并喜爱。说唱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穿插动作表演。在学习用“teen、ty ”表示十几和几十时,课前的复习我就采用了chant这一形式,将3A 《ten balls》改成《ten numbers》,十个数字在“one number、two numbers、three numbers、four……”的chant声中,随孩子们手语及脚踏节拍节奏的变化欢快地复习完了,为新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境――小创想,大意境 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进入最佳状态之中,并在恰当的场景中,体会轻松学英语的快乐。教授4A《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一课前,我一直在考虑怎样更直接地将中国人过年的那种喜庆劲儿通过课堂创设出来。于是上课时,我盘起了头发,穿了件唐装,将两个大红福字贴在黑板两侧,红彤彤的朱底、黄灿灿的金字,一句“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农历年热热闹闹地来到了课堂上。
悬疑――小画面,大话题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早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精彩纷呈的画面为课堂增色不少。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跨度大、范围广还可以排除汉语讲解的干扰,易于展示多层面的问题,设置悬疑。4B 《in the park》一课,涉及到祈使句的否定形式,且德育性强,枯燥的说教势必带来学生的厌烦。于是,那节课当我的学生面对大屏幕上的几滴眼泪和一句“The park is crying.”时,探究的兴趣已势不可挡。
背景――小常识,大底蕴 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树立跨文化意识,是时展的要求,更是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素质。同时,随网络一起充盈的是孩子们探求世界的渴望。他们渴望了解世界,期盼着中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全新体验,因此,现象后面的culture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介绍一些异域的风土人情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可以加深对课文的融会贯通。例如《Christmas》一课,一首《jingle bell》、一辆狗拉雪橇、一个白须老头儿、一双双长统袜、一个个孩子童年的梦想随着我的讲述深入人心。背景的介绍对孩子们兴趣的激发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实践证明,这些动了心思的导入法对激活课堂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巧妙的导入能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二、多样的活动,保持学的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好胜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的最大特征是好玩好动,在课堂上,要他们乖乖地坐上四十分钟,还真不是件易事。要使小学生在整堂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但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更要随着课堂的纵深发展,调节思路,将学习的兴趣保持下去。
二、活动设计要周全
1.活动目标要明确
首先活动目标的定位要准确。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意图、落脚点以及活动价值。其次,活动形式要为达成目标服务。只要能有效达成活动目标,就不在乎活动数量的多与少,不在乎活动形式的新奇与简朴。
2.活动兴趣要激发
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说、去看、去想,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心动”。
(1)故事唤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最爱听故事,给学生讲故事,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产生道德认识迁移。例如:在教学《邻居家的小伙伴》时,先讲《雅各布的故事》,然后提出: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好伙伴吗?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成为好伙伴?这样以故事唤起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
(2)音像引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无意性和情绪性较为明显,形象的情绪体验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渲染气氛,可使学生“耳悦”、“心悦”,兴趣浓烈;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画,让学生反复品味,使学生在品味中进入意境,提高学生情感体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教《我们共同的家》一课时,老师先播放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爱我中华”,顷刻间,学生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中……教师问同学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有学生说:“我感觉到了各族人民都爱我们的祖国。”有的质疑:“56个民族到底有哪些?”教师此时借机导入新课,自然地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3)设疑激趣。教学要从小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以“疑”为线索,使学生对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明理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待人热情有礼貌》一课时,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平时你们如何接待陌生人?”、“长辈来了,怎么说?怎么做?”、“你认为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供群体表现的机会,还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活动情境要创设
(1)利用突境,激发真挚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境,而这些情境恰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如有一次上品德课,班里一名同学由于身体不适呕吐了,她难受地趴在桌子上,脚下的呕吐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看到同学生病了,学生们不但无动于衷,反而埋怨声不断,却没有一个人帮她。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抛开原来备好的课,在黑板上写下了《当我生病时……》。那节课,同学们谈了许多……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后来有好几位同学主动提出来愿意帮她。从这以后,我发现班上学生稍有不适,就会有学生向我汇报,表现出关切之情,这可喜的变化,着实让我惊喜不已。
(2)抓住冲突情境,破解矛盾争议。我们的孩子想法多,变化很快,容易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此时,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学生经常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处理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宽容礼让,相互理解和情感融洽的品质。
(3)巧设表演情境,感受真切情感。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够探索发现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如教学《开心十分钟》一课时,小组编排“我游戏,他捣乱”的小短剧,从学生的生动表演中,启发学生思考、分析、概括,从中明理:玩游戏要遵守规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的合作关系,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也受到了真切的礼貌教育。
(4)巧设问题情境,探究真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学懂道理,达到乐学、善思,用生活教育生活。
4.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活动以及对活动的反思来实现。以活动开展的活动化教学方式,被广大品德与生活课任课教师充分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一些刻意追求形式、忽视实际效果的现象也常有发生,这是对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实际意义上的偏离。
我们常会看到“课不惊人死不休”的现象,教师把活动“堆积”成教学过程,一堂课中设计了许多个教学活动,教学成了一个接一个的“活动链”,课堂往往热闹有余,实效不足。乍一看,学生们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但细品,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设计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活动过程忽视课堂生成,整个教学活动没有实效。这种做法,既偏离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也失去了活动化教学的意义。
例如,我们一位教师在执教《挑战一笔画》一课的过程中,做了这样的活动安排:教师展示形象、生动的一笔画――教师教学生如何画一笔画――学生一笔画展示――玩走迷宫游戏。本课的教学目标不是教会学生如何画一笔画,而是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和训练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的方法:说的时候要表达准确,听的时候要仔细认真,不明白的时候要主动询问。该教师从教学生画一笔画,到领学生玩走迷宫游戏,都没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没能让学生自主的通过活动体验并学习到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状况良好,但实际上,整堂课成了绘画、游戏课,教学活动没有取得真正的教学实效,以实现引导学生学会交流的目的。
实施活动化教学策略,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要实现一种“生命的交往”。就品德与生活课而言,是要多开展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引起交流、反思的活动,尽量避免一些目标不明、形式花俏的活动。那么,如何能突出我们“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呢?经过学习和探索,有如下思考:
一、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等。例如二年级的《我们班里故事多》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班集体的温暖等等,从而使孩子懂得感恩,增强孩子们的爱集体的感情。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单纯地让孩子罗列一些故事的话,孩子们的头脑中会存在空白,不知该如何说起,或许也可能达不到触动心灵的目的,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首先导入新课之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几幅画面,配上了学生的声音,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孩子们一些日常生活的缩影,借此引发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你和同学们之间,你和老师之间是不是也发生了一些像他们这样的故事呢?”并给予孩子一定的提示:当你生病的时候,老师……;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当你和小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当班级获奖的时候……等等。这样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课堂上孩子们跃跃欲试地讲着自己的故事,甚至还有的孩子主动找到伙伴演一演。接下来我顺势而导在孩子们心灵被触动之时,我问孩子们你的心情如何?感受如何?你最想感谢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制作感谢卡,用一句简单的“谢谢你”,几句话的感谢之情,或者用画面来表达都可以,并配以《朋友》的曲子。在此情境的熏陶下孩子们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平时难以启齿或者想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懂得了爱他人、爱老师、爱集体是多么幸福的事。
这样,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我们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使书本上的教学一下子鲜活了起来,达到了活动承载教学目标的效果。作为教师必须深知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一定要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只有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的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日常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一定要力求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该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活动内容要有生活性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中、活动中的直接感受、体验、探究、思考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在生活中通过实际参与、探究而逐步实现的。如在《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上课伊始我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导入了新课,之后又设计了“今天我们到动物王国去看一看”的活动,配合着动画效果的视频,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随后又问“动物们可爱吗?想和它们交朋友吗?怎样教朋友呢?和它们交朋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面对我一连串的问题,孩子们露出了比较疑惑的神情,当然我并没有急着让孩子们回答以上的问题,而是给孩子们讲了一则发生在我和我家小狗之间的小故事,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从而使问题水到渠成地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让孩子感受到了如何与动物相处才能和动物成为朋友。
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我们已看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同时也看到一些活动也走入了误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有效活动作一些回顾与思考,通过明确活动的注意点来使品德与生活课堂更为高效。
一、精心设置生活实践活动
曾有这样一句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朴素理解——品德蕴于生活当中。在教学中设置生活实践活动成了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必要选择。审视“品德蕴于生活”这一朴素理念,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让小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获得品德上的提升。
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我们认为,在生活实践活动的设置中要高度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置由浅显走向深刻、由容易走向较难的生活实践活动;要重视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照顾学困生的认知局限,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在苏科版一年级下册的《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在课堂上分别充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角色;然后布置相应的劳动任务:如早上起床后自己盛饭,帮爸爸妈妈挤牙膏;周末休息时帮爸爸妈妈摘菜、做饭时打下手;晚饭后帮爷爷奶奶打洗脚水等。通过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既能通过接近事实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又能感受到长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从而达成本课程“爱亲敬长、喜爱动手动脑”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这样的活动设计中,要防止出现“越一步即雷池”的现象,即同样是设置模拟生活的情境,但活动要求设置较高,比如不是让学生摘菜,而是让学生真的去做菜;不是让学生模拟帮父母洗脚,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打热水,真的去帮学生洗脚,这样会冲淡主题,失去应有的目标,也就无法产生应有的教育意义。
二、注意活动达成的自主性
有人认为品德与生活是面向低年级小学生的课程,而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缺乏自主活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进行自主活动;或者有的教师口头认同自主活动的理念,但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多是教师指令下的学生无自主操作。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去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活动因子”,于活动当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往往体现在活动设计时征集学生的想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当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在当设活动处设计活动,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生理解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设计活动。
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家庭的记忆 我想要 我能要》一课中,笔者在初步教学的基础上,向学生征集设置活动的想法,学生纷纷出点子、想办法,活动过程真实而细腻,对课程目标——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的达成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注意活动设置的适当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一种现象,有的教师非常喜欢用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常说矫枉不必过正,品德与生活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也要注意这一点。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固然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活动的泛化实际上也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同每样食品中均放置大量味精、鸡精一样,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笔者在一次《我与小动物》的观摩课上注意到一种行为:一节课堂上,教师安排了三个活动,每一个教学重点都有一个教学活动。这实际上就是活动的泛化,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并没有因此感兴趣,反而是在第二个活动结束后就感到有点累,在第三个活动布置下来时甚至是一片嘘声。有些小组的第三个活动中学生互相推让,谁都不愿意参加,还有的学生左顾右盼,分散了注意力。
因此,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一节课堂上的活动不宜超过两个,不宜连续几节课都有活动。这是很多教师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之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同样的游戏由于运用的时、地、人的不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大不相同。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地设计活动,使其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科学地选择活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紧密联系。如果采用的活动偏离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是无效的。有了明确的活动目的,教师才能制定最为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使课堂始终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2.活动要符合学生特点
不同类型的活动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所产生的趣味性是有区别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观察及感知的情绪性和无意性还很强,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加好动,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并且趣味性强的活动,比如:模仿、学和做、歌曲表演,猜物品等。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已初步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思维以及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把时间更多地放在交际性的语言运用上,或者是也可以将Let’s do进行改编,比如:改成听指令选择图片等。
3.活动要适时、适度
教师安排活动的时间要恰当。如果教师在新知呈现后过早地安排活动,学生因为没有对新的知识点有一定的感知,容易在活动中遇到困难,致使丧失信心。相反,如果安排的时间太迟,则有似画蛇添足,这点是很多年轻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另外,每堂课安排的活动要适度,要杜绝“花枝招展”,贪多求全,应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切忌为活动而活动。
二、趣味性原则
在英语课堂上开展活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和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选择活动时首先要注意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的活动,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教师只有不断设计、不断翻新,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猎奇的欲望。而且,要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具有信息差距的交流,从而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增强成功。另外,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以比赛、小组抗衡等形式去评价活动的结果,从而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
三、学生主体性原则
建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的观点,确定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成功开展活动教学的首要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的。作为建构者,每一个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都依据自己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活动的内容进行选择、评价、组和整合,进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能力。要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把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因为独立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充满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学生独立的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同时,激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给他们方法,使之能学;传输动力,使之想学;培养能力,使之会学。
四、教师主导性原则
假使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远离生活,小班幼儿的认知与言行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具体表现为小班幼儿在经过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对相关教学内容表现出较好的掌握,并能进行清晰完整的复述,但在日常实际生活的操作过程中却显现出一定的运用障碍。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设计的科学活动与小班幼儿的日常生活之间缺乏更为直接、有效的联系,从而使得小班幼儿无法自如地掌握并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如果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定律、难懂的原理等教学元素的简单堆砌,那么小班幼儿产生厌学情绪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结果。
幼儿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社会,他们与自然、社会直接接触,通过感官了解和认识周围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并由此积累和组织人生最初的科学经验系统,为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概念的界定
小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小班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由于小班幼儿知识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所以不可能获得深层面的科学知识,而只能对事物共同特征做一种简单、浅层的概括。
生活化是人在与自然和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的活动。生活化教学是指根植于幼儿的生活世界,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通过教学丰满教师教学活动,充盈小班幼儿生活经历,丰富小班幼儿情感体验,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幼儿园课程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使小班幼儿的生活充满了发展的契机,且是生动的、感性的,同时也是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
三、研究成果和案例分析
1.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应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科学活动来源于生活中小班幼儿所关注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升,再让小班幼儿带着这些经验回归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对生活真正实现指导的价值。我们鼓励幼儿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中去学习,为小班幼儿提供更加开阔、更加客观、更加综合的视野。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萌生,他们渴望认知却又拘于无知,有所了解却又无所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尚显贫乏,认知水平仍有局限,对周围物质世界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笼统、片面和零散的。
案例(一)
在好吃的水果的主题活动科学《果宝宝乐园》下,老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好吃的水果沙拉。事先老师先准备好制作沙拉的工具,与幼儿一起来了解它的使用功能。同时事先做好好吃的水果沙拉,让幼儿来猜猜这是什么?有哪些水果?并请幼儿操作,运用事先洗净的水果制作好吃的水果沙拉,幼儿都踊跃参加,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都很开心。过了一会儿,亲手做的水果沙拉就做好了,有的幼儿还与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做好的水果沙拉。
分析: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活动,引导幼儿感知水果色彩、外形、味道的多样性。引导幼儿喜欢吃水果,激发他们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体验与同伴一起分享的快乐。这次活动幼儿都积极地参加,活动的气氛很活跃。在做与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应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
案例(二)
一次,在带领幼儿外出散步时,一个小朋友突然惊叫起来:“蚂蚁!蚂蚁!”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议论着:“蚂蚁出来干什么?”“蚂蚁的家在哪里?”“蚂蚁也是虫?”“蚂蚁不是虫,因为它有脚。”……应该说,蚂蚁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却谈不上,而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正是蚂蚁出洞的季节,面对孩子如此高涨的探究欲望,这不正是主题生成的最好时机吗?于是“小小蚂蚁真有趣”的科学活动生成了。在活动中,我们一起了解了蚂蚁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小朋友的收获也不小呢。 通过散步活动,大家对班里的自然角产生了兴趣。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带来了许多可供在自然角观察的乌龟、金鱼、螺蛳等,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去观察,孩子们对它们的活动充满了好奇心。孩子们天天清洗金鱼缸,慎重地换水、喂食,仔细观察金鱼变化等,探究的态度极其严谨。
分析:我们知道,除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条件外,应多为小班幼儿提供与其生活经验相关相应活动,并给予指导。教师带孩子们散步,让孩子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秘密。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仔细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在各个生活环境中验证自己的疑问,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
3.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需要生活化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指出:“教育是一种环境,是人类有组织、有计划地传递社会经验、发展技能的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还原于生活本色,创设出蕴含生活科学的探索环境,让小班幼儿在与生活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科学、发现科学问题。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提出,原本就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它是课程设计的另一种取向。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两种不同取向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学科取向
生活取向
关注抽象的科学或数学概念的发展。
关注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解决。
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解决为手段。
以幼儿已有概念为工具。
从简单问题、单一变量入手,揭示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
从真实而复杂的问题入手,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以计划性、学科性的课程为特征。
以生成性、整合性的课程为特征。
从上表可以看出,生活取向课程以问题解决为指向,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小班幼儿学知识、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建构知识对于生活的意义。
案例(三)
在科学活动“有趣的轮子”中,通过让幼儿参观“轮子展览会”,幼儿自己动手玩各种轮子,摸一摸、捏一捏、看一看、滚一滚、说一说,自选一个轮子进行活动,发现圆圆的轮子会滚动。让幼儿骑小车比赛,引导幼儿探索发现轮子转得快,小车跑得快;轮子转得慢,小车跑得慢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27-01
孩子并不是天生具有责任心的,它是在适宜的条件和精心的培植下,随年龄和心灵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理解,体谅别人,养成合群的好习惯,还有助于孩子关心别人,疼爱别人,而且有责任意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唤醒小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将这些具体的做法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能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1 始终将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主要目的
首先,责任意识的培养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主观意志,从理论带动实践学习,再外显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体验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明白拥有责任心的重要性,更要通过实际的课堂实践,校园里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责任感、对自己的学习责任感、对自己的事情责任感、对自己的家庭责任感、对自己的集体责任感、对自己的品德负责。在生活中学会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社会活动时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学会自律。
其次,要提高老师责任感的认识和责任感教育水平。教师要结合教学,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学生加强责任教育,要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可实践操作,加强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提炼出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自立,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少年儿童的自我责任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只有学会主动学习,教育教学效果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2 将明确学生责任意识渗透到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中
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学科教学抓起。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最要紧的任务是把这些目标要求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班级管理中,责任无处不在,责任人人应担,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见责任。
新课程理念要求体验式、团退合作式、互助式等等的学习方法,而这些学习方式都要求孩子要有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即有责任有担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同时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渗透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注意教育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鼓励通过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能有效地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改善班级面貌,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责任感。
对于班级活动,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激起他们为班级服务的高度责任意识,要聆听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在具体工作中建立起与集体的联系,感受自己对他人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意识,逐步培养学生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等性格品质。
3 将体现学生责任意识融入到家庭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