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全球化机遇

经济全球化机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9 09:32: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全球化机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全球化机遇

篇1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5-01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为社会主义国家打破思想禁锢、促进价值观念变革、扩大对外开放、利用世界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30年,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是少数几个赢家之一。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采取了正确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导向,持续保持高增长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源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技术交流,许多跨国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并在中国各地建立了子公司,使得中国企业能够直接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刺激了中国企业规模和水平的发展,并为在中国建立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有利于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资金及管理经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利用后发优势赶超工业化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供了有利时机。

(4)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进行人才交流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市场。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经济发展已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一体化使得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成为各国各区争夺的对象。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人才交流增长的速度将超过货物和资本的增长速度,人力资本将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本。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1.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强了,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大都为发达国家所占有或支配,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的。这种“比较优势”说到底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产和获取硬通货就只能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而长期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虽然能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增长,但由于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上过份依赖海外市场,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严重失衡,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程度也日渐加深。

2.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加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规模日渐扩大,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在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中,大量“热钱”用于炒汇投机谋利。据统计,90年代中期国际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超过一万亿美元,而其中用于国际贸易的交易额不足2%。国际货币交换已与国际贸易中的物品交换相脱节,规模庞大的金融活动早已失去了相应的物质生产与产品的支撑。大规模投机套利活动不仅直接打击了新兴工业国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且也没放过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金融投机行为导致原来欣欣向荣的东南亚经济在很短时期内灰飞烟灭,整个亚洲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由国际投机资本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危害了亚洲国家的经济,而且也危及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旦以“信用”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混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就在劫难逃了。

3.贫富差距加大。许多人对于经济全球化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过上富裕的生活。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是,一部分人利用经济全球化谋利,而另一部分人被迫接受其后果。前不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呼吁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逐步缩小当前世界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三、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1.必须开放市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2.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

3.必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

四、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之策

1.首先应当注意,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尚且处于一种非常粗放和自发的状态。由于还不具备坚实的合作基础,全球经济作为一个分工生产的经济社会共同体为时尚早。

2.根据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提高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的实力。

3.特别加强对金融市场完善化和金融监管高级化的力度。

4.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注意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5.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全球化的制度基础建设,尽中国的所能去维护一个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居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J].江西社会科学,2003(02).

[2]朱行巧.经济全球化:中国何去何从[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2).

篇2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一、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都被纳入到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战后科技革命造成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的扩展,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具有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特点和重要标志: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世界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自由化;跨国公司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巨大作用,但是,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利益受损和经济安全更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

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企业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的制高点。经济全球化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又有反面的消极作用。在看到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并敢于抓住这个机遇,使我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挑战。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我国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境外资本竞相流入。自1992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吸引国,与发达国家比,也仅次于美国。1996年我国的外资流入额高达375亿美元,约占流向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外资总额的58%,世界总额的12%。根据1998年10月7日《经济日报》报道,至1998年底,全国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29。69万家,经过重新登记,扣除那些已终止的企业,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3万家,已开业的4.5万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44亿美元。尽管1997年亚洲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我国吸引的外资仍然达到了创记录的450亿美元。1998年,继续保持45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仍居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的首位。1999年,略有下降,但是404亿美元仍是一个不小的数额。巨额外资持续流入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进入21世界以来,外资在华投资继续高升,在煤炭行业我国吸受外资和运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将有利于我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深化我国企业改革,对于我国企业组织方式的革新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篇3

中图分类号:B032.2文献标识码: A

一、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从目前来看,每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相同,比如说日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新加坡重视国家意识教育等等,不同的国家呈现出了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手段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种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来说是各个国家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自己身的优势来进行对外交流,同时吸收其他国家的优势之处,弥补劣势。但是,这种优势和劣势的呈现实质上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国际的教学理念和我国的教学理念之间会呈现不同之处,教育理念的挑战是一种重大的挑战。

(二)意识形态挑战

意识形态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在世界上的诸多国家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要想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三)文化差异客观存在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交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以文化交融为基础进行的经济沟通才将是稳定的。在国际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打破文化的束缚,吸取文化之精华。

二、经济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机遇和挑战是相对的,在挑战出现的时候,也证明会有更好的机遇来临。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为其提供了多重机遇,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不同的国家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有所不同,我国意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现出爱国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自身的改革。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其他的教育理念,比如说人性化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

(二)先进的教学手段

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来说,许多国家在科技实力上高于我国,其在教学手段上的革新也为我国的教学手段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因此,积极的对世界上的各种教学理念进行传播,促进我国教学理念的发展,将更好的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国际化。

(三)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的科学与否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呈现,我国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进行教学评估的改革,建立全面化的教学评估体系,这样将更好的提升教学评估的力度,体现教学评估的科学性。

三、利用机遇、应对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应对多重的挑战,当然,经济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的创新,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出发,要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积极的应对挑战,充分的利用机遇。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于我国来说,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没有离开过灌输模式的教学,无论是在任何学科中,灌输模式都有所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需要积极的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使思想政治的教学模式得到根本的改变,从而带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相适应。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剖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跳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化发展趋势。

(二)强化德育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针对德育的一种教学,这个根本属性是不会改变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似乎偏离了这个本质属性,在教学内容上过多的借鉴了国外的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本质的特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重要性,以德育为基础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和教学,从而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展现出德育这一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学的结合

无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乃至是教学效果的体现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学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学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与心理教学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心理教学所体现的认知教学、情感教学、意志教学等各个方面突出的体现在教学中,这样就能更好的带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二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样就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国际化进程中。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改革,突出重点和难点,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能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评估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挥到最大程度,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体现国际化特点。

参考文献:

篇4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全球化对于像我们国家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利亦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国家也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而在竞争的过程中有利于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特色经济,从而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弊端是:全球化的发展步伐非常快,而且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挥其主导作用,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难免在某些方面因为自己的劣势而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要保持头脑的清醒,要有风险意识。同样,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具体来说,所谓发展的机遇一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势必会进一步走向开放,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培养人才的体制、教育教学理念等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方法会被我们了解、学习和借鉴,这样会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和高尖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人才;二是可以积极引进国际上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模式,还能够壮大高等教育的办学力量;三是非常有利于我国的高等院校和国外同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那些办学历史悠久,教学水平较高的院校,可以给我们国家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机遇与挑战并存,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我们在学习、借鉴、引进国外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和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也要看到,这种联系必然会产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碰撞和冲突,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里面的一些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很多国家,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近代历史的遭遇导致起点较低,发展时间短,在这样的潮流下很容易成为看客、追随者,甚至受制于人,这样本民族的、国家的特色可能就在这样的大潮下被湮没,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力争能够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从我们国家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在高等教育的工作中,日常的教学工作是常规工作,亦是高校发展和进步的根基,抓好高校工作,一是要抓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各项工作,特别是教学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师理念,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要多走出去,了解和关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对于我们教育管理的新要求,力争做到与时俱进;三是做好学生的朋友和领路人。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由于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大学和未来的规划缺失,目标模糊,这对于我们高校教育来说是不利的。我们教师要明确自身责任,做好学生的领路人,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走向社会、奉献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着眼于国际大市场的供需状况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重点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进对“入世”的适应性。为此,要依据经济全球化的这一实际性的需求,加速有关专业的调整,加强新一轮紧缺人才的培育。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去培养我们国家最急需的人才,切实发挥学校培养人才基地的作用。

(三)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调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全球化需要高校培育出具备国际意识的人才。高校应进一步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重视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上培养学生的认识,意识;在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重视吸收多元文化,使学生具备宽阔的眼界,在将来可以很好地进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篇5

国家富强在经济,经济繁荣在企业,那到底是什么在泱定着国家和企业的命运呢?我个人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国际经济这一大背景。目前国际经济正处于经济全球化阶段。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要自谋发展。企业要自谋发展就要自主经营,自主经营要注意培养企业文化。送种以人陶素质提高为中心的需求和推动,有助于具有活力的企业更加专注于长远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大不断发展,日益壮大。

经济全球化的有关问题

在本部分我们想谈这样两个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活动全球化。2.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3.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国际人”开始走俏,各个国家、各大公司都在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兴趣广泛,知识丰富: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等条件。4.披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5.各国金融田斋融合在一起。例如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忙羿贸易额的匈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己超过12万亿美元。6.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己达到276.659家。

2.经济仝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使人们陶概念在创新:使国家土权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一,促使发展中国家陶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第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第三,迫使发达国练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但是同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所以企业要自谋发展,就要自主经营,自主经营,要注意培养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培养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陶本质特征。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类别,企业文化必须以创新仵为发展的动力,才能长盛不衰。

企业文化最难把握,却最有价值,无形的文化创新可以创造有形价值。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地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汇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质内涵,将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思想文化意识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生产经营获得蓬勃生机和新的精神力量。

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不重视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企业文化是最新、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特别是企业应从文化层面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使企业成为以文化创新带动全方位创新的“创新型、学习型企业”。

众所周知,海尔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迅速反映,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坚持“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并把"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作为海尔发展日标,矢志不渝,使海尔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因而使“爬坡的球”有了“牵引力”,这就是“文化管理”。如果只有“止动力”,没有“牵引力”,或者说只有制度管理,没有文化管理,海尔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业绩。这说明海尔把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何,渠道模式的变革和增值怎样实现,渠道成员在变革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成功企业永续经营之道,是依靠企业文化陶力量。尤其在当今变化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只有永葆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企业才能在风浪中始终焕着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朱雁.全球化与新规则[J].1998.10.8.

篇6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01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不断的深化,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现在,全球经济发展多变而复杂,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一定要抓住机遇,面对挑战,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经济全球化指的就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经济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成为了一个经济的整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流技术、人才等,这样来弥补自身的经济劣势,寻求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全球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的流通生产要素,发挥优势,弥补劣势,使各国的经济都得到了发展,使全球这个经济整体联系的更加紧密。还有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准则,统一规范了经济行为,促进了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了中国经济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1.可以吸引外资。中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主要是因为中国有很多的人口,也就是说有很多的劳动力,同时还有很高的消费能力,因此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很多发达国家看好中国市场,开始投资于中国市场,创立了公司和工厂,也就是说有很多的外来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这些外来的公司和工厂会把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带来中国,促进了我国公司和企业的发展。

2.影响了贸易。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的频繁,当前在国际市场中,我国的对外贸易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出口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我国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机遇,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和国际接轨了。

3.促进了劳动力的分配。当前不断提高的生产技术使得农业劳动不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因为好多工作都是由机器完成的,也就有了很多的劳动力,如何对这些劳动力进行分配是国家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很多外资企业都创设公司和工厂,这些公司和工厂就可以接收这些剩余的劳动力。当前是科技时代,企业也是非常重视科技人才的,这也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全球化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管理理念和技术方面来说,发达国家限制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对经济市场起主导作用的只是几个发达国家,在这些国际的影响下,制定的全球经济市场规则是对发达国家有利的,也会通过各种贸易壁垒保护自己的经济。如果中国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并冲击了他们本国的经济,发达国家就会采取各种方法阻止中国产品的进入,这些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产业转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环境下,发达国家因为有资金优势,就会转移自身的产业,将低耗能、高技术的产业在本国发展,将高耗能、污染严重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低价的资源,进而生产出他们需要的产品。可是发展中国家因为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只能无条件的接受这些被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耗能高和污染严重的产业,大大消耗了中国的资源和污染了中国的环境,影响了我国环境的建设。

三、中国经济面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对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

当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是在配置资源,还是在经济结构方面都有待加强和完善,所以政府应该转变自身的职能,对经济市场的环境、规律、规则等进行分析,从本质上分开政企的职责,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还要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完善,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将企业的经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使其可以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使其更加的科学、合理、规范,有效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注意建设的市场环境一定要是开放和公平的,不断的完善市场体制。

(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不仅是贸易大国,还是经济大国,对国际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引进外资,更好对国际投资质量的提高加以重视。通过和国际企业的竞争,激发我国企业的竞争意识,并正确引导我国企业参与竞争,不仅要充分发挥出我国企业的优势,还要在竞争中使我国的企业发现自身的劣势,并通过技术和管理上的改革弥补劣势,这样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就会获得很大的进步。

(三)重视产业专业造成的问题

发达国家将产业转移到我国以后,肯定会对我国的资源、环境、科技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防止我国一直在国际经济产业链的最低端。在向国际开放市场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转移产业的经济管理,避免严重的经济影响产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挑战,还带来了机遇,所以,我国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崇辉.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22).

[2]颜春龙,梁英武.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意义[J].时代金融,2012(27).

[3]宋国安.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J].商,2013(13).

[4]杨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3(12).

[5]银锋.金融资本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理论探讨,2013(02).

[6]吴登涛;张.试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3(17).

[7]陈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3).

篇7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正确分析经济全球化带给我国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我国经济的大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各种经济活动,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从而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体。

从世界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明显各国经济的联系和密切将进一步提高,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将进一步加快,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这对各国经济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我国经济形势看,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进一步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参与经济全球化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1]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解决国内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实现经济技术发展的超越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从沿海地区到内地区域不断延伸,所要投资的规模、领域也进一步扩宽。许多国际跨国公司不断投资中国市场;我国地方政府也在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吸引外资,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被纳入世界经济范围,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世界产业结构紧密联系,不断加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要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更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3.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缩短了我国企业产品的研发时间,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的领先,而且我国许多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在世界领域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这对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竞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1.外资注入及外企进驻导致部分企业倒闭

外资巨额注入和跨国公司的强势进驻,使我国民族经济受到了威胁。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消除贸易壁垒,允许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开设经营,这必然使得拥有雄厚资金以及先进技术的国际跨国公司成为我国企业的竞争对手,使得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面临破产或者被兼并。

2.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均衡化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到均衡性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能够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会加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综合国力增强,但是各区域发展的非常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力,将会加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

3.金融安全影响增大

经济全球化势必影响金融行业,而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敏感和复杂的部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了一定威胁,影响不断增大。目前,我国人民币正经受升值的压力,国际游资不断在我国金融市场冲击,这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一)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顺应经济全球化,就要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商品化以及国际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面对经济全球化,必须对经济体制改革做进一步地深化,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参考国际经济贸易惯例,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相关配套的经济法规和制度,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发展

顺应经济全球化,就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改变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并使之不断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服务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一种发展手段,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一系列从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发展。因此,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服务也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措施。

(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防范金融安全

顺应经济全球化,就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金融行业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要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宏观调控机制改革,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市场的风险约束机制,完善对金融的监管,保障金融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为加速我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各种有利条件,发挥我国经济体制的优势,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我国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不断在世界上取得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加深入,这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在抓紧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规避风险,从而使中国经济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提供服务、技术转移、相互依存与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全球范围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跨越各国、各地区的界限,相互融合成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与各地区的经济互相交织、影响以及融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行为规则,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也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适应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受到很多因素的推动,目前已经成为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关系发展国际化的客观趋势。其最根本动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飞速转化为生产力,跨国公司发展的蓬勃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力日益加强,涌现了大量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纵观世界范围,贸易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主流的经济政策,大量的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吸引外资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给他们。在新兴市场中,中国是主要的外资接收国,这与跨国公司对我国增速快的新兴经济体投资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大量引入外资,有利于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提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是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外商进行投资的同时,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引进,推动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贸易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1994年起对外贸易顺差开始连年增长,即便是中国加工业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2009年后我国许多企业的出口量仍达高位,率先使中国经济复苏,在经历了全球性的打击后,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反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劳动力分配

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对外贸易加工等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分利用起来,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才的有效利用受到重视,新型的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人才充实到企业中,为我国经济提供高水平的劳动力。

(二)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不单单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我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受发达国家的制约

目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仍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显偏向于发达国家。当世界市场接收他们的巨额投资之后,他们可以通过贸易自由的口号,对我国贸易堡垒发起攻势,来保证他们获得超额经济利润。而当他们的国内市场受到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本国一些产业的行业利润受到阻碍的时候,他们就以贸易保护为借口,或者通过环保壁垒、技术壁垒阻挠中国产品的进人,根本不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2.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将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滥用资源,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经济全球化下,发生产业转移现象不可避免,但为了参与更多的国际竟争,我国只能接受发达国家传导过来的高能源消耗与高污染耗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输送给发达国家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的有形物质产品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勇于接受挑战。我们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我们更要警惕并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带来的冲击,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影响。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努力,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职责分开,政府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注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本质上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科学、规范并且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我们还要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更是经济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注重吸引外商资本,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国际投资的质量。通过引进竞争的办法,燃起我国民族工业的竞争意识。国家应该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和部门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从而使相应的企业追求新技术具有更大的动力,积极完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获取原料、制成品以及半制成品,使我国经济运行成本降低,在吸收技术与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自力更生,提高我国民族工业的经济层次,提升品牌影响。我们要在能够保证立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向国外发展,争取走向国际产业链的更高端。

(三)关注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可能对我国环境、资源以及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低端的位置。在开放规模被扩大的同时,应密切注意国际游资的动向并加强经济监管,避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却非常高,这与经济大国应有的本范并不相符。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提高管理水平,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与供给能力都得到提升。就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来看,我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受到国外经济势力的打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抢占和坚守住本土市场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的进步与不断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基础。因此中国应加速科技的创新,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从而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上更具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应运用先进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四、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受发达国家的制约,还要承担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避免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并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我国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念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3):3-5.

[2]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7):10-14.

篇9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地理上分散于全球的经济活动开始综合和一体化的现象,其主体一般认为是跨国公司,具体表现为资本、技术、产品等跨国快速流动或扩散以及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现状

(一)从跨国公司来看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通过跨国公司用直接投资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又以红利和利润等形式带走大量资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低级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世界经济危机由发达国家转向了发展中国家。

(二)从高新科技的空前发展来看

信息技术领域革命对商品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是有利的,可以保证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信息革命使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促进并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目前,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平均每100人有0.48部电话,而美国每100人则拥有60部电话。可以看出,贫穷国家在这场信息战中已经是失败者,更别说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国内经济,甚至与世界经济接轨了。

(三)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贫富差距来看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20世纪90年代初和1999年分别为73%和86%,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应为17%和14%。有的发达国家的人均GNP超过了3.6万美元,而最穷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只有80美元。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人口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甚至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了世界的前列;经济的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了中下收入国家;市场供求总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人们的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两个阶段的跨越;经济结构由工业化初期的阶段进入了中期的阶段。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整体的联系日趋紧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同构成机遇的方面相比,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一些挑战。其根本原因是,国际的垄断组织常通过损害别国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全球化也加大了我们与发达国家收入的差距,同时阻碍了中国经济产业的发展升级,其传感性影响了中国经济稳定的发展。

四、采取的对策

(一)增强综合国力

增强综合国力是稳固国家经济的根本保障。它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抓住时机,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和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目前世界各国在战略上日益重视发展科技,把科技的地位及作用放在国际竞争的全局中来权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研究和开发,充分利用本国资源、人力、文化的优势,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发展高科技的产业,提高国际的竞争力,制定和实施国际竞争战略来保障国家经济长期安全。国际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竞争力,而中国企业只有提高国际的竞争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竞争力,才能维护国家的经济。

(二)转变政府的职能

经济全球化与行使政府的传统职能是一对矛盾体,上层建筑的发展进程总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进程。必须以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来处理的让渡与转移问题。我国应主动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积的干预。促使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三)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我国应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参与国际合作,有选择地加入双边多边和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并将体现自身利益的国内法规则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国际法规则,从而使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可以扩大到国际范围。

(四)制定国家经济安全防范措施

篇10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Vol.7,No.1,February 1962,p.1.)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在这种“中心—”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p.251.)

正是循着上述思路,普雷维什逐步完善了“中心—”理论。概括地说,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中心—”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它们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普霄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的国际分工。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中心”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中心—”体系的“不平等性”,是普雷维什这一理论的第三个主要方面,也是该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普雷维什认为,从资本主义“中心—”体系的起源、运转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心”与“”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是不平等的。

第一,从起源上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丁“中心”和“”分别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地区从一开始就落后了。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关系形成以前,“中心”和“”当时都处在基本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彼此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特别是在英国的逐步确立,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在这些国家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以后,这种变化越来越大。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系以后,英国的工业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初级产品之间逐步形成了国际分工,在这种国际分工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中心—”体系。在这种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英国作为“中心”首先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从一开始就处于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地区则被迫参与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承担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任务,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趋势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中心”与“”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然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与工业品相比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认为,造成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1)技术进步的利益在“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是造成后者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机制。在“中心—”体系中,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它的工业部门容易吸收新技术,因而会提高工业生产率,使工业的要素收入增加,并使制成品价格较高。而初级产品部门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从而使初级产品的价格较低。(2)贸易周期运动对“中心”与“”的不同影响,也是“”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普雷维什认为,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但在贸易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制成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程度要比制成品严重得多。这样,贸易周期的反复出现,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价格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使“”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3)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和工会的压力,“中心”国家中的工人工资会上涨,部分利润用来支付工资的增加。在危机期间,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上涨的工资并不因为利润的减少而下调;而“”国家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初级产品部门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再加上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国家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会在危机期间被压低。这样,在工资成本上,贸易周期的不断运动使制成品的价格相对上升,而初级产品价格则相对下降,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当然就不可避免丁。(4)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大低于制成品,这样实际收入的增加就会引起制成品需求更大程度的增加,但对于食物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不像制成品那样能够自动地扩大,而它们的需求收入弹性又比较低,因此它们的价格不仅呈现周期性的下降,而且还出现结构性下降。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从英国向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指出,在“中心—”体系形成初期,该体系的“动力中心”是英国,它所奉行的政策使“”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中心—”体系下获得一定发展的可能性,不对其进口的“”国家的初级产品设置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进口系数,普雷维什估计,英国在19世纪的进口系数一直保持着30%~35%的较高水平,从而通过进口“”国家的初级产品而使其技术进步的部分利益也转移到了“”国家,然而,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以后,“”国家和地区就处在了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上。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进口系数非常低。普雷维什指出:“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历来就是一个进口系数较低的国家。而且,这一系数还在不断地下降。当然,在英国的贸易霸权时期,这种下降对世界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olped Countries",pp.266-267.)不过,当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后,其进口系数的低下就会对体系的其他部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美国的低进口系数意味着从“”国家进口数量的相对较小,使“”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美国的低进口系数进一步压低了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使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普雷维什强调说,在19世纪,“主要中心的进口系数在几乎整个世纪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在‘’国家中就抵消了对它们的初级产品更低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而也就部分地补偿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带给“”国家的不利影响。然而,美国的低进口系数便使这种部分补偿消失了,其结果当然是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总之,在资本主义的“中心—”体系下,“中心”与“”之间必然会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国家始终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上,这是由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那么,“”国家要摆脱这种不利的地位,其出路何在呢?普雷维什提出了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设想。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21世纪,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是这些基本条件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是否继续有效?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否会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发生质变?

如上所述,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中心—”体系的3个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它要求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和动态的整体,“中心”和“”是同一个体系中的两极。在这种体系中,“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前者的经济结构是同质性的和多样化的,后者的经济结构则是异质性的和专业化的。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即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分工,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必然使这一体系具有很大的不平等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这些条件全部或部分地发生了质变,那么就表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就失去现实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触动这些条件,则表明这种理论仍具有生命力。

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注:Raúl Prebisch,"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Vol.7,No.1,February 1962,p.1.)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在这种“中心—”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p.251.)

正是循着上述思路,普雷维什逐步完善了“中心—”理论。概括地说,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中心—”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它们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普霄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的国际分工。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中心”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中心—”体系的“不平等性”,是普雷维什这一理论的第三个主要方面,也是该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普雷维什认为,从资本主义“中心—”体系的起源、运转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心”与“”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是不平等的。

第一,从起源上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丁“中心”和“”分别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地区从一开始就落后了。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关系形成以前,“中心”和“”当时都处在基本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彼此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特别是在英国的逐步确立,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在这些国家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以后,这种变化越来越大。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系以后,英国的工业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初级产品之间逐步形成了国际分工,在这种国际分工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中心—”体系。在这种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英国作为“中心”首先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从一开始就处于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地区则被迫参与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承担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任务,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趋势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中心”与“”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然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与工业品相比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认为,造成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1)技术进步的利益在“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是造成后者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机制。在“中心—”体系中,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它的工业部门容易吸收新技术,因而会提高工业生产率,使工业的要素收入增加,并使制成品价格较高。而初级产品部门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从而使初级产品的价格较低。(2)贸易周期运动对“中心”与“”的不同影响,也是“”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普雷维什认为,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但在贸易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制成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程度要比制成品严重得多。这样,贸易周期的反复出现,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价格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使“”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3)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和工会的压力,“中心”国家中的工人工资会上涨,部分利润用来支付工资的增加。在危机期间,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上涨的工资并不因为利润的减少而下调;而“”国家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初级产品部门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再加上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国家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会在危机期间被压低。这样,在工资成本上,贸易周期的不断运动使制成品的价格相对上升,而初级产品价格则相对下降,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当然就不可避免丁。(4)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大低于制成品,这样实际收入的增加就会引起制成品需求更大程度的增加,但对于食物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不像制成品那样能够自动地扩大,而它们的需求收入弹性又比较低,因此它们的价格不仅呈现周期性的下降,而且还出现结构性下降。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从英国向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指出,在“中心—”体系形成初期,该体系的“动力中心”是英国,它所奉行的政策使“”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中心—”体系下获得一定发展的可能性,不对其进口的“”国家的初级产品设置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进口系数,普雷维什估计,英国在19世纪的进口系数一直保持着30%~35%的较高水平,从而通过进口“”国家的初级产品而使其技术进步的部分利益也转移到了“”国家,然而,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以后,“”国家和地区就处在了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上。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进口系数非常低。普雷维什指出:“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历来就是一个进口系数较低的国家。而且,这一系数还在不断地下降。当然,在英国的贸易霸权时期,这种下降对世界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olped Countries",pp.266-267.)不过,当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后,其进口系数的低下就会对体系的其他部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美国的低进口系数意味着从“”国家进口数量的相对较小,使“”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美国的低进口系数进一步压低了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使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普雷维什强调说,在19世纪,“主要中心的进口系数在几乎整个世纪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在‘’国家中就抵消了对它们的初级产品更低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而也就部分地补偿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带给“”国家的不利影响。然而,美国的低进口系数便使这种部分补偿消失了,其结果当然是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总之,在资本主义的“中心—”体系下,“中心”与“”之间必然会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国家始终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上,这是由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那么,“”国家要摆脱这种不利的地位,其出路何在呢?普雷维什提出了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设想。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21世纪,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是这些基本条件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是否继续有效?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否会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发生质变?

如上所述,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中心—”体系的3个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它要求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和动态的整体,“中心”和“”是同一个体系中的两极。在这种体系中,“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前者的经济结构是同质性的和多样化的,后者的经济结构则是异质性的和专业化的。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即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分工,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必然使这一体系具有很大的不平等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这些条件全部或部分地发生了质变,那么就表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就失去现实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触动这些条件,则表明这种理论仍具有生命力。

那么,何谓经济全球化呢?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进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对外扩张而开始和演化的一个历史进程。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这一特点,美国著名的激进派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概括得比较恰当:“全球化不是某种条件或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注:Paul M.Sweezy,"More (or less)On Globalization",Monthly Review,September 1997.)不过,从1990年代起,这一进程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并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此,著名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注:约翰·H.邓宁:《全球化经济若于反论之调和》,见《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3期,第17页。)所以,可以预料的是,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将不仅是一种进程,而且还将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在这种现实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将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1)商品、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性流动规模和形式都空前增加;(2)跨国公司的发展十分迅猛,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动力之源;(3)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分工逐步形成,生产活动将实现全球化;(4)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将出现一个知识经济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5)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扩大,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将日趋统一。

那么,具有这些特征的世界经济体系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世界经济体系之间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呢?

第一,如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早已开始的历史进程,在普雷维什提出“中心—”理论的时代,它就已经开始。而且,根据普雷维什的看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19世纪就已经确立它的整体性,是一个由“中心”和“”构成的整体。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中所假定的“整体性”特征只会更加凸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时,并不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某些起步较晚的国家就更有可能被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所吞噬,从而使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的地位上。当然,也有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半”,乃至“中心”。因此,这种整体性仍是动态的。

第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不会因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而失效,“中心”与“”之间在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性仍将继续存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而扩大。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心”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不仅仍呈现出同质性和多样化的特征,而且还出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它们将以生产和出口知识产品为主;而“”国家对新技术革命的应对则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仍然将呈现出异质性和专业化的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国家,而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强者胜”的制度形式,那些处于劣势的“”国家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它们一方面会努力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但另一方面则受市场机制所迫,不得不更多地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或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因此,在它们的经济结构中必然会出现先进技术部门与技术相对落后的经济部门并存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异质性。更有甚者,经济全球化所日趋统一的世界经济贸易规则基本上是按照“中心”国家的利益来确定的,它不仅不利于“”国家改善经济结构的努力,反而会使它们落后的经济结构“永久化”。当然,应当承认,也有一些“”国家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抓住了知识经济的特点,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完善本国的经济结构,从而上升为“半”国家或“中心”国家。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消除“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反而使二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心”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国家则由于在制定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上的附属地位,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弱者”地位,它们能够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将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扩大“中心”与“”之间的差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9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占世界总人口20%的富人占有世界财富的80%,而占世界总人口10%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却不足1%,对外贸易额只有0.4%。(注:童有好:《略论经济全球化中的新问题——兼谈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规则》,见《桂海论丛》1999年第3期,第41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是由“中心—”之间的不平等性所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改变技术进步及其成果不平衡分配的状况,反而会使“”国家在分享技术进步成果方面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心”国家会不断利用产品生产的技术梯度差距,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国家转移,造成“”国家对“中心”国家技术依附的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中心”国家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拥有垄断的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它们转让给“”国家的技术不可能是最先进的,因此在技术发展方面,“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始终都会存在一个梯度差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中心”国家的技术进步将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先进技术的升级换代周期日益缩短。这将使在技术进步进程中本来就已经落后的“”国家与“中心”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以信息技术为例,1998年全球因特网用户有1.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用户占92.2%,达1.2亿人,而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用户,仅占7.8%。如果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半”国家这一事实,“中心—”之间的差距之大便可想而知了。(注:唐任伍:《论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见《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9期,第53页。)

另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短时期内并不会消除“”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的不平衡分配,经济周期运动对“中心”国家与“”国家的不同影响,以及两种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上的差别,“”国家及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必然会呈现出长期恶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在“中心”与“”之间将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在这种格局下,“中心”国家将主要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知识产品,而“”国家中,有些国家将继续从事初级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有些国家则会转向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或初级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它们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这样;在“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中,前者将一如既往地获得技术进步的绝大部分利益,而“”国家的贸易条件当然就会趋于恶化了。(注:董国辉:《21世纪的贸易条件问题初探》,见《拉了美洲研究》2000年第4期。)

篇11

一、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原因

1.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即涵盖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亦即世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日益兴趣。其主要表现,即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包括了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资本向全球扩张来推动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高度发展和产业资本向全球扩张(其具体表现是工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世界范围内便兴起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具体而言,90年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席卷全球的市场化改革和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2.现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推动现代生产力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现代高科技取得一系列突破和进展,主要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随着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从科学发明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中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即所谓“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表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极为迅速。有关资料表明,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周期,在18世纪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初期为30年,20世纪中期为1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化周期已经缩短到5年以内。据发达国家的测算,手工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1:10:10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占5%~20%,在50~60年代占50%,在80年代占60%~80%。现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散,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3.国际水平分工深入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国际水平分工是在第3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国际水平分工。一般说来,当达国家之间、新兴工业国之间在工业生产上的分工,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也逐渐参与了工业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例如,现代波音客机(约有450万个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国际水平分工基础上的高科技产品。有7个发达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分布更多国家的1.5万家(其中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制造。目前全球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是当代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基础,是当代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扩大的基础,它将各国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使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这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坚实基础。

二、国际营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或核心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必然会促进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转移和扩散,会改造和优化生产力的各种要素,推动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在今后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意味着世界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随之改革,使国际分工日趋合理,促进国际分工。各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发展,优化世界资源的配置,可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还可优化国际经济关系结构。

2.推动世界经济有序运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从而要求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各国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在国际范围内按照经济合理的的原则组织生产和经营,要求有关国家协调它们之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在当代这种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又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利益基础上的。这样,便产生了再生产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正是为了缓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这种矛盾,于是,以国家和国际机构出面组织的国际经济协调便应运而生。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国际市场活动受到3种机制的调节: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各国政府单独制定的自主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调节;在国际协商基础上若干国家政府的联合调节,即国际经济协调。在这3种调节机制中,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在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矫正,而各国的调节政策也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协调(如关税政策的协调等)。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和目标,是要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实现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在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成功与否,则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兴衰。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营销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

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处在两大潮流之中。一是现代高科枝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显示出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适应前一个潮流即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谋求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一轮高科技发明权、领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卷入了争相发展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的大潮之中。展望未来,21世纪上半叶这种国际竞争将会更加发展、深化和激烈。

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也日趋增强。其根本原因是现代高科技、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产业的国际转移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深化的基础上,各国民族再生产过程日益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同

时,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进技术,也越来越难于垄断技术,一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产要素配置越来越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原则来决定取舍,充分发挥国际分工和各国技术、经济互补性的国际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科技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同时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的成败则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冲突和合作、停滞和发展。这可以说是当代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四、国际营销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资本主义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地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划分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则处于不发达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资料划分,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属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工业国)的仅有22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冰岛、挪威、卢森堡、西斑牙、瑞典、瑞士、葡萄牙。而不发达国家则是原来经济落后、现在正逐步发展(民族经济)的国家,一般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过去受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统计,这类国家和地区共有16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在内)。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实际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是利益和风险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经济。所以,从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共同机遇主要有:第一,提供了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因为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和经济发展。第二,给各国提供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机遇。第三,给各国经济体制趋同带来了机遇。这是因为,全球化实际上是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建立能够相互融合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全球化带来的共同挑战主要有:第一,优胜劣败的挑战。既然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国卷入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的法则。第二,金融动荡的挑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金融全球化,是各国间的金融活动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一旦某个国家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其他国家便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