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5 15:17: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目前,我国小学教师中还有很多老教师,这些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且教学态度很认真,但其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大多是采用以往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总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发展。
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时,首先应增强改革的氛围,并让相关教育领导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理解理论上的内容,同时还要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交流和讨论,教师间也可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总结一下能够有效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的想法。在进行实践时,可以让教师参考一些成功的教学实录,让其能够从思想上赞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并产生在自己负责的课堂上大胆实践的想法。当然,教师在语文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并不是否定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而是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在继承可取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创新。同时也不应过于依靠国外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不适应的地方,如其对我国汉字的特点方面继承不够。因此,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多了解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存在的优势及不足的地方,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借鉴和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2.寻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因此,应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各方面的学习。首先应当让小学语文教师多学习心理学、教学论、现代科学、语言学等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及理论水平,让其树立起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思维,拓展教师的视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翻新,但小学语文教师仍应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并将这些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应加强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的提高,科学的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继承和发展。同时应注意尊重传统语文教学,并不意味着完全遵从,传统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多研究传统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及丰富性,多积累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先进的科学知识,以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为根基来借鉴先进的语文教学思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创新。例如在讲到《乌鸦喝水》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来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生动地看到乌鸦是如何尝试方法来喝到瓶子里的水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进行实现了学生的思维拓展。
3.叶茂――加强对学生的各方面的指导
语文从来都是一门有争议的学科,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语文的讨论始终热闹中带着浮躁,百家争鸣中带着个人色彩。不同的教学主张、各异的教学风格、独特的课堂语言,构成了精彩纷呈的小学语文教学特色课堂。如何去看待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如何去学习和继承这些代表人物的教学主张,借鉴他们的课堂语言教学风格,一线教师又该如何上好一节节语文课,又如何透过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大量的名师成功的教学案例中寻找正确而有效的途径,在名师智慧的教学设计中寻找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名师理答的精彩中寻找语文课堂评价的方法。
(一)扎根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
教学风格来源于教学实践,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薛法根、孙双金等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用语的特点,也离不开他们的教学实践。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具有江苏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一方面是他们在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教学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又是个人语言智慧的积累和吸收学生生活印象用语,渗透本土的地域文化形成的具有江苏文化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他们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既有我国教育前沿的教学理念,又有独自的个人特色的地域教学风格和语言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扎根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是苏派小学语文名师的第一个共同特点。苏派小学语文名师是在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形成的具有江苏特点的教学名师,他们是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苏教版教材不断完善和修正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根植江苏大地,潜心钻研教学,注重经验积累,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课堂中有着深深的江苏痕迹、江苏味道,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
(二)教学语言的声情化
教学语言的声情化是苏派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的第二个典型特征。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尽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普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去直接代替教师的语言教学,但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语言水平和语言风格还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教学用语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薛法根、孙双金等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语言的显著特点,就是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声情化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形象,把科学严谨的书面语和灵活生动的地方口语高度统一起来。他们的教学语言既是书面语言的声情化,又是地方语言的规范化。
二、薛法根与孙双金课堂用语的比较
长期以来,对于苏派的研究近九成停留在理论分析与方向指引上,专家学者领导对苏派发表的言论占据所有苏派言论的绝对统领地位,鲜有一线教师对苏派发表言论,也鲜有教师对苏派教学对一线教师的平常课堂教学引领方面的研究。
对于薛法根和孙双金两位教师课堂用语的研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师的课堂用语特点和风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薛法根的教学主张和课堂用语特点
中国知网主题上搜索“薛法根”,共显示34条有效信息。薛法根崛起于近十年间,是苏派语文名师中最为年轻的代表之一,也是目前苏派小学语文名师中教学成果最高的代表之一。近几年,对他的教学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作用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语言教学风格、个人的成长经历、教学案例分析等三个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还是教学语言风格。
薛法根的教学主张是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典型的课例有《哪吒闹海》等,个人的主要著作是《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等。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是名师各自教学特色的关键性标志。薛法根老师的教学风格清新自然,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善于联系教学实际去加以创新,用薛法根自己的话来说,模仿、融合、创新是他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境界。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模仿更有创新。继承和模仿不是照搬,要有一个自己的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融合,有一个创新的成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薛法根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之所以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苏派”名师的典型,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结果。
薛法根老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一句是废话。有人曾问过薛老师,在课堂中教学的每一句话是不是都是精心设计好的?他总是说,课堂语言是课前精心准备和课中灵活表达的结合,教学内容不变,但课堂是生态课堂,课堂的学习者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精心设计,学会引导和课堂活动的组织。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运用逐步形成了他“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清新、自然,注重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语言的简约之美是薛法根老师语文教学语言的一大特色。《人民文学》专家评介栏目中阐述薛法根的教学风格是“务实、求活、拓宽、创新”,在不断积累和创新中逐步形成了他“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训练,二是语感培养。其中又以语言训练为重。
一是重视字词教学与语言训练研究。绝大多数老师在分析薛老师教学实录时都绕不过词语教学,这也是薛法根语文教学呈现给大家的最大特色。听过薛老师课的人都反映,薛老师的课堂用语是简约之美,朴实而精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真谛——“读中感悟,品中深悟。”如在《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中,薛法根老师设置了“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三个学习板块,他安排的学习重点是写一写。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模式。但再好、再先进的教学模式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作为农村学生的学习就不能照搬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设计“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练一练”四个学习板块。教学安排过程既借鉴了薛老师的教学模式,又从自己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增加了练习检测的学习环节,对农村学生更为实用。
(二)孙双金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教学用语的特点
2008~2012年,共搜集到研究孙双金老师的文章近50篇,这50篇文章涉及教学风格、教学理念、教学实录的整理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孙老师的教学分析占重点。
孙双金老师的教学主张是情智语文,典型的课例是《走近李白》等,个人著作是《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等。孙双金老师之“情智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创新。从孙双金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孙双金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形成了“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严谨而又灵活的教学风格。他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学”在全国广有影响,因此,许多研究孙双金老师教学理论的学者和专家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他提出的“情智语文”的解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是体现美、呼唤美的学科。在人们美好的童年里,只有接受到审美教育的滋润与洗礼,才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双方面和谐互促,共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儿童实行审美化的教育,才能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彰显小学语文教育的魅力与价值。
依据笔者多言的从教经验,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文本解读的审美关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关照是指在教学和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质素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质。
小学语文教材是自身的教育专家学者根据美的标准和法则挑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反映自然和社会中方方面面的美。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抓住教材文本中美的字词语段,将学生带入神奇瑰丽的语文殿堂,让他们在自由的审美中享受美、体验美,形成审美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利用教材文本中令人忘我的情境、让人心灵迷醉的意象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体味文本中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利用教材文本中营造的美学意境,带领学生沉浸其中,体验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审美情趣,指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情境与心灵的唱和
教学情境设置的重要性是每一个学科教育教学所必须注重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义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和营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文本篇章大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点,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表达了特定人物在特定的场合下的情感。因此,要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成功地意会教材文本中要表达的审美意蕴,就需要教师创设有积极建构意义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文本当中,与智者、圣人对话,和作者、编者交流,实现情感的迁移。
让学生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体会文字表情达意的生命力,感受优秀文章的洗礼和浸润,从而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三、教师语言的审美感染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教师富于审美的教学语言是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载体。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思维的跳跃、情感的波动、审美想象力的激发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审美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了学生的审美对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特点,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他们的敬爱者、崇拜者,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是美的代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运用具有美感的语言向学生传达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体验与感悟。这种美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准确、明晰之美,更是形象、情感、文辞的优美。
四、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美
荀子《劝学》篇中认为学习应该“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这些至理名言共同说明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诵读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要适当地提倡学生的朗读学习,在朗读美妙文字的同时体验美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在思维情感的碰撞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美感。感受文字的节奏和语句的韵律,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审美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里,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集声光电于一体的优势,可以有力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将有助于实施审美教育。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抽象生动化、具象化,冲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利用多媒体呈现的丰富图画和完美音质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建构。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感受教学过程中的美。所以,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时要适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创设美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
六、结束语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卵石臻于完美。”文因美而存,语文教育是呼唤美的教育,语文学科是蕴含美的学科。儿童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依赖于教师的审美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建构,让美走进语文课堂,浸润儿童纯洁美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弗兰克·戈布尔著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汉字作为中国各种文化的载体,是学生接受教育所必须掌握的一种知识和技能,对于汉字学习水平的低下,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各种学习,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时期,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语文教师必须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教学。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论了提高小学语文是识字教学水平的相关教学措施。
一、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整个教育界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然而就教育的细节问题来看,整个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颇多的不足。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中的识字教学更是小学生学习任务的重中之重。小学识字教学在最近几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整个识字教学中仍然呈现出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依然只存在于一种为了辅助其他知识学习而进行的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识字教学的意义,无法做到对于识字教学的真正的重视。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识字教学往往就是单纯的教育学生怎样读、写一个汉字,而不会对其意思进行一定的延伸,更无法做到用汉字教学串联起整个的语文教学知识。
此外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遇到了学生的问题。小学生具有许多其自身独特的特性,他们更倾向于比较活跃的教学以及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汉字对于他们而言,一般在找到正确的学习思路之前,都会是一种比较复杂困难的学习任务。这样以来,小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就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低下的程度。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是学生进行其他知识学习的前提,而且对于其健康成长也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加强对于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使小学生真正体会到汉字的魅力。本文接下来就简单谈论几点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水平的相关教学策略: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
语文识字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最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师,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实现对于学生的良好教学。首先,语文教师必须从根本上做到对于识字教学的重视。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了解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自身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以及汉字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作用。再者,语文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对于识字教学的重视。其次,语文教师还必须努力探寻一些有效的、适合小学生的汉字教学方法,实现对于小学生良好的识字教学。比如,通过多媒体对学生展示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并通过对这个字不同写法的展示延伸到文学文化知识等的讲述。这样以来,识字教学一定可以成为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
(二)推动小学生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发挥。
识字教学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落于比较薄弱的水平,就是因为小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所导致的。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地调动小学生的作用,通过其自身作用的发挥提高其学习水平。但是,这种小学生识字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猜测汉字的读音意思,然后再选取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汉字,让孩子去查字典了解。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文字,教师还可以充分的引导学生通过拆分字形、字音,来编造一些小故事,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其对于汉字的更好的理解。此外,语文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使小学生在遇到相同或着类似的汉字时,能够及时地将它记录下来,然后查证其音和义,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其它方面知识的接受,都起着一种比较基础的作用,识字水平的低下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正确的识字教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汉字学习。
参考文献:
[1]毕静.心理词典理论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启示[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1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6-02
众所周知,当前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堂教学不仅仅教师的“教”,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学生要有半桶水,教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有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用别具一格的教法给学生呈现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想问题、敢于说出问题并认真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一、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影响学生创新思考
正如众人所知,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才能在备课、实施教学中展现其创新性思维的魅力,从而影响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自我的创新意识融进教学内容、融进自我的一言一行,以此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师改进教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诸多小学语文教师心中,教好一节语文课不外乎让学生多读,因此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一读二读三读”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多读是必须的,但是教师让学生进行读书不应是盲目漫读而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最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从“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转变成“授之以渔”,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思考问题。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老舍的《猫》这一课的文本第一段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猫是怎样的性格,当学生纷纷说出各种答案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本第一段进行阅读,让学生说一说作者对猫的性格用一句话怎么说、具体表现在哪里等等,让学生自己在读与思考中寻找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师敢于质疑,引导学生深入领略文本内涵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敢于质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例如在窦桂梅教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窦老师引导学生从“幸福”这个主题中大胆提出两个质疑。第一,小女孩为何不幸?层层引导学生从小女孩的“饥寒交迫”及路人的冷漠中深刻理解小女孩的不幸。第二,窦老师提出的“小女孩为何幸福?”这个问题,让学生从看见奶奶、看见美味的事物、温暖的火炉中深深感受到小女孩所拥有的幸福。从这一精彩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窦桂梅教师并不是和普通教师一样只看到课文中小女孩的所承受的遭难。相反,窦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小女孩是否幸福?并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加深,同时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在窦老师的引导下有所提高。
四、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彰显个性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彰显个性。在这里,“个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如在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中,“诗意语文”一直贯穿始终。从教学实录的视频可看出,王老师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山一程,水一程”中联想作者旅途的艰辛,从“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中联想作者深深的思想之情。在联想的过程中,王崧舟老师还让学生把自己联想到的情景用语言表达出来。每一个学生对《长相思》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同,其联想到的场景也是各不相同,而王老师让学生联想、让学生说出联其想场景的教学行动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的展现,这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五、创设想象天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设想象天堂,让学生在想象中发散其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这一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段落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一些雨声音频结合自我有感情朗读等为学生创设想象天堂做好铺垫:柔柔的细雨沙沙倾撒大地,杨梅树快乐地吮吸着春天的雨露。风一吹,杨梅树欢快地摇摆身姿。当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音频及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时,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杨梅树在雨中的情景等。学生在自我创设的天堂里,可以顺利想象出杨梅树所处的环境及感受到杨梅树的快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想象工具,而学生在大脑中创设出心中的语文天堂,在这个天堂里,其创设出来的一花一草或者一山一水都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表现。
六、结语
综上可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一位优语文教师的责任。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新意识,敢于提出质疑,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彰显个性,才能真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资源,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乌申斯基说:孩子们是以形状、色彩、声音思考问题的,假如有人强迫他们用其它方式去思考,那就是逼迫他们失去兴趣和天性。合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资源,选用适合教学需要的课件,通过现代教学设备进行直观展示,以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色彩、动听的声音营造情境,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感受,缩短学生由阅读到理解的路径。而多媒体课件以画面、声音呈现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
他们在文本阅读与动画欣赏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因而减少学习难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小露珠》。第一步:我们随着动画短片来到野外,和小露珠一起与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对话,太阳公公染红了天空,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都那么生机勃勃,最后小露珠渐渐地向空中飘去,一切那么美好,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小露珠可爱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几分钟内对课文就有了整体、形象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好奇心,使他们更乐于朗读课文、积极思考。第二步:局部分别展示课文关键情节插图,以放大幻灯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情节内容的理解,学生在复述情节时加入了自己的感观,既用了课文中的词语,又加入自我感知的内容,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利用语文教材文本插图,创设语文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其效果比较理想,但受学校多媒体教室的限制,要想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基于这一难题,我充分利用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特点,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丰富多彩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直观轻松地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书上的精美插图以影印的方式进行简单加工,并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以大体字影印突出出来,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话文教学效率。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通过图片进行导入新课,把课文的小幅插图进行放大,在关键处进行标注,让学生通过对插图的感性认识获得表象,再由表象进行思维。这样,以图片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看图时不知不觉、轻松快乐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发挥VCD、磁带等载体作用,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在现代教学媒体中,录音磁带、CD、VCD、CD-ROM等以它们便携、轻便、价钱低廉等优势应用得十分广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课文教学的载体辅助教学,教师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实录进行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材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时,我选择了两段与课文类似的影像VCD,一段为今人合家团聚度春节,另一段为苏轼形单影孤独自饮酒度中秋。皓月当空、举国团圆,而苏轼却与弟弟远隔千里,月亮西沉,一时悲欢离合之感涌上苏轼心头,真令人感慨万千呀!此情此景,学生也不禁动容起来,真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教学,学生感触就显得特别深。接下去,在配乐朗读环节,学生仿佛也如同苏轼一般触景生情,读得如泣如诉,许多同学还联想到父母打工在外,自己与他们远隔一方,如此动情,让人感动。
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爱美、求美是少年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而现代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出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将诸多美的因素渗透到现代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一个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
比如在《繁星》这一活动中,将雪白的天花板作为幕布,调节投影焦距,让悬挂在“天空”上的星星时明时暗,不时闪烁。孩子头靠桌子上,向上仰望,眼前出现了半明半暗的星空、无数眨眼的星星,还有飞舞的流萤、闪烁的航标灯,教师随时稍稍移动画面,让孩子产生船在移动、星也在动的感觉。与此同时,播放一段优美的夏夜圆舞曲,在视觉、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里孩子不仅领略到了一个柔和、静寂、梦幻般的海上之夜的形象美,也从散文的意境中体会到了语言美。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大课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果”:溯源到甲骨文,用三个果子表示树上结满果实,与楷书形差别大,不能作为学习楷体字的依据。小篆“果”,减省为一个果子,接近楷书形,上部“田”形是果子的象形,表意上仍有些抽象。用图画辅助,依字形绘图为。学生看图就理解了“果”字理据。由此继续教“果”的几个义项,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果”的本义是树木上结的果实,如“苹果”。引申泛指植物的果实,如“水果”“干果”。果实是开花结实的终局,故又引申指事情的结局与成效,与“因”相对,如“因果”“成果”“自食其果”。有些教师把“果”字解析成上田下木的会意字,是不对的,因为这样无法说明本义和引申义。建议教学“果”时将甲骨文、篆字、图画逐次展示给学生,不仅便于儿童深刻理解该字的形义关系,还可增长汉字知识。
该作者认为:“古文字线条简单,有些字所勾勒的物象或特征并不明显,运用溯源分析法,学生仍难理解。此时就要根据象形字‘像物之形’的特点,依照古文字的线条,绘出‘物之形’,即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字形义。这是科学教学汉字的又一新法,暂且称其为‘图画辅助法’。”《小学语文教学》开辟“小学语文教学生字解析系列谈”栏目,发表了该作者讲析汉字知识的文章,除了《象形字选析与图画辅助法》外,还有《〈识字5〉五个字与偏旁解析》、《〈识字2〉生字解析与溯源分析》、《〈一去二三里〉〈口耳目〉的生字知识》、《〈火车的故事〉生字解析》等。在上述文章的讲析中,“果”字的知识相对通俗和浅显,而其他汉字的知识无论在深度、难度和系统程度上大都远远超过“果”。对有关“果”的种种知识,作者是明确建议传授给小学生的,甚至对如何传授也给出了具体和可操作的意见。那么,其他字的讲析意图又是什么呢?是为了补充、拓展小学语文老师的汉字学知识,还是让老师们也把它传授给小学生?因为上述文章属于汉字知识的资料,而不是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我们还不敢贸然断定。不过,该作者倡导的“科学识字”本来称为“汉字学识字教学法”,对此作者有过清楚的解释和说明:“‘汉字学识字教学法’,就是运用汉字科学的知识给小学生讲授汉字构形的知识。”它的做法有两种:一是遵循汉字理据。“就是要给小学生尽量讲清楚所学汉字的构形原理,使小学生学得明白,知其所以然。”二是运用溯源分析。“楷书字形已经笔画化、符号化了,有些字的理据仅凭楷书字形给小学生讲不易理解。这就需要运用汉字学的溯源分析法,即展示最能说明所教字形的古文字形,通过追溯字源让学生理解字形字义。”(《“汉字学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与体会》)由此可见,该作者对其他汉字的讲析绝不仅是为了拓展老师们的汉字学知识,也是希望老师们传授给小学生的。
二、几点思考
像上例讲析“果”一般地讲析汉字,是小学识字教学吗?不是,这是汉字学教学!更具体地说,是汉字字源学、汉字构形学教学或者汉字形义学教学。什么是汉字字源学?《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载有《我校中文专业今年开设“字源学”选修课》一文,对字源学及其教学有过介绍:“‘字源学基础’一课分‘引论’与‘本论’两部分。在‘引论’部分,将讲授汉字产生、发展、变化的概况。古文字学的基本内容,语源与字源,汉字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六书”等内容。在‘本论’部分以古文字材料为主,找出若干最早的‘字源’,对每一个字源作出合乎历史实际的解释。”可见,以上对“果”的讲析正属于字源学“本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识字教学不应混同于汉字字源学等课程的教学。其区别主要有:
1. 目标任务不同。
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字字源学、汉字构形学或者汉字形义学课虽然都教汉字,但目标、任务完全不同。
汉字字源学,是研究探讨形源的规律和汉字最初构形方式的学科,其任务是尽量找出汉字的最早字形,寻找每个字最初的造字意图。汉字构形学与汉字形义学是要抓住汉字因语素的意义而构形的特点,借助字形的分析来探讨古代文献的词义,为古书阅读和古籍整理提供语言释读的依据。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能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至于汉字最早的字形、造字的意图、古代文献的词义等汉字学教学必须完成的目标和任务,都不在小学识字教学之中。
语言的教育中心已经慢慢地发生了改变。最早我们比较关注语言本身的结构,包括语法在内的各种基本概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的实际应用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了解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法,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语感。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作文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一条高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作文先导式”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此教学路径将会使学生从小就具有较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个性特征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一、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核心内容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形式,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自主和兴趣是前提。我们要探索出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最优实施情况。了解它的基本概念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对它的基本模式和有关变式进行研究,充分体会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核心内容。
1.“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基本概念
从字面来看,我们就可以基本了解“作文先导式”的含义,就是将“作文”作为教学的先行载体,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的学习体验模式,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但是这种“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并不是简单地让小学生自己去无目的地写作。首先,教师要进行情境的创设,接下来让学生进入情境并自主合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使小学生有兴趣地在情境中进行表达和交流,并综合传统教学的内容。教师的组织能力也是这种教学路径得以进行的主要环节,绝不能是机械的,而是随着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机地组织。它可以让学生从小就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体验是“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基础和中心,它打破了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属于语文教学的新型改革。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还具有四个特点,包括自主性、活动性、系统性以及成型性。
2.“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基本模式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自主与兴趣是整个“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核心。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只是简单的识字、阅读然后写作。之前的教学模式是一方输出,我们要将其改变为双方互动。学生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情境中达到一种自然而然获得知识的状态。当教师创设情境之后,激起学生的表达欲,这时,他们自然就有了识字的需求,阅读能力也就随之不断地提升。在他们有需求时,教师就可以随机地进行拼音和文字的教学。小学生就在极大的兴趣下提升了语文能力。
3.“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变化类型
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交流表达型,这种模式就是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位的,老师要努力将他们引导到情境之中,使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欲,他们会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时候,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努力让他们的表达流畅和准确,这个完善的过程就要把教学内容融合进去。当他们形成相应的口头语言之后,下一步就鼓励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老师要进行再次引导,学生需要再书写。这个过程就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语文能力的提高。
第二种,可以叫做阅读发散型。这种教学路径是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前面的过程是与第一种类型基本相同的,除了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在形成书面文字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写作环节进行之后,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文章,然后开展阅读交流会。学生可以相互欣赏对方的文章,老师可以将写得好的学生文章给大家赏析,还可以将与这个情境有关的美文给学生阅读。这样的过程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还能够拓展他们的眼界。
二、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实施办法
在分析类型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将实施办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1)教师备课的过程必须将所谓的知识目标放在次要位置,重要的是情境设置。(2)不能将拼音、识字和作文分裂开来,只有同时培养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3)必须注重实用性,小学生只有学会应用,才会更有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是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作文为教学途径,让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形成交流模式,自主地学习以及探讨,旨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这不是作文教学的创新,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会不断提高,对语文的兴趣也会随之增长。我们应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从小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也要不断更新小学语文的教育路径。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三、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按排 ]
一课时。
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情况。读讲课文。创造性复述(续编、新编故事)补充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号”
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ao ,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作图)
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1.分段。
出示句子。
•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
概括成:开头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腊月
2.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尽)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太阳暖和”、“大好晴天”、“太阳暖烘烘”、“太阳普照大地”。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准备过冬) 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矢,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3.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垒巢的危害,语气加重。“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如果用“今天
,
。”
如果用“从小
,
。”
指点: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垒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垒窝?谁来做填充。
只看
,不看
。
只顾
,不顾
。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 .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集体读叙述的话,)
六、创造性复述。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叫唤、看望、叹息)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 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 听劝告
寒冬腊月 快活地活着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带饰头表演)。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知过鸟、寒喜鸟、寒乐鸟等等)
七、补充教学《明日》。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凡事适时做,(及时)
明日不待我。
万事待明日,
明日能几何?(能有多少个)
八、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板书设计]
寒号 鸟
一、语文课堂生成的支撑概念
应用课堂生成于小学语文教学之前,教师应对课堂生成拥有充分的了解,对此,明确课堂生成概念,是现代教学发展的科学思维,并非以固定课堂模式为思考雏形,而是拟定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再根据教学的开展实际来构筑课堂氛围,还主动于受教主体,由受教主体张扬自身个性,丰富自身认知,以更适合受教主体需求的方式来打造理想课堂,培养受教者的各项能力。
(一)课堂生成的特性认知
课堂生成的概念明晰后,科学应用课堂生成需从了解课堂生成的特性出发,认知课堂生成的实际特征,才能保证课堂生成更为科学、更为高效、更具影响力。自信研究课堂生成的具体特点,其包括以下两种特性:其一,不可预测性。正如势态发展可以预估却存在诸多变数一般,课堂教学也很难使课堂预设目标全数实现,目标的确定固然重要,但课堂生成的科学保证是认知课堂生成的不可预判性,从而在拥有积极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针对课堂变化情况进行目标调整。其二,即时性。课堂生成既然存在不可预测性,便说明其在教学开展中存在极大的变故。因此,发生变化后的课堂教学目标调整便极具即时性,既是临时起意,又会尽量贴合当前教学开展的实际目标。
(二)课堂生成的价值确定
从课堂生成的特性不难看出,课堂生成其本身存在着极为显著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了课堂生成的变化多样性。然而,为何如此不稳定的课堂生成方案于现代教学中仍然属于科学的教学手段,这主要关注课堂生成的实际价值。具体来说,课堂生成可保证教受主体都拥有足够的活力,丰富课堂的学习氛围。课堂生成其本身的多变性对于教育者与受教者而言,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教育者在应对课堂变化时可更精进自身的教育技巧;而受教者在多变而不确定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则能提升其自身应变能力,激发其学习与参与课堂教学的热诚。由此可见,利用不确定的教学体系,教受双方都能开动脑筋、增强动手能力,保证教学开展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二、以《丑小鸭》为基础的课堂生成实例
明确课堂生成的应用特征与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本次教学案例选取小学语文课文《丑小鸭》一问,详细讲解课堂生成的相关过程。
(一)基础准备工作
了解《丑小鸭》一文者都知道,其主要讲“一只误以为自己是鸭子的天鹅雏鸟,在经历了世人的冷眼与独自的成长之后,变成魅力天鹅”的故事。该故事主要告诉人们小时候被人嘲笑并不代表一生便就此终结,只要拥有向往美好生活的勇气,便能蜕变为美丽且高洁的天鹅。
1.课堂目标的预设
针对《丑小鸭》的预设课堂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其一,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认知;其二,嘲笑丑小鸭的动物在发觉丑小鸭的蜕变后的心境变化;其三,丑小鸭一路走来表现出的生活态度。
2.课堂环节的预设
针对《丑小鸭》教学环节的预设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熟悉丑小鸭的故事,利用课堂导入、微课件等讲明丑小鸭的故事内容;其次,分析《丑小鸭》内的人物思想,讲解其带给人们的启示;最后,总结进入所学,巩固学习知识。
3.课前课后的预设
课前利用导学案对《丑小鸭》进行初步内容理解,课后布置总结作业,引导学生总结今日所学。
(二)课堂教学实录
基础准备工作虽然确定了课堂目标、教学环境及课前课后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目标变化极为巨大,虽然本教案课堂环节预设第一步基本完成,但在此之后,还未进入课堂第二环节时便有学生提出了质疑,很多孩子好奇为什么丑小鸭会被鸭妈妈孵化,还有些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丑小鸭一出生就认定鸭妈妈是自己的妈妈。对此,本教案临时更改课堂目标,从探究丑小鸭的由来以及了解鸟禽的认亲习性出发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本次教学目标由原来的思想剖析转化为联想力培训与写作能力实训。为学生布置临时目标有二:其一,想象丑小鸭的来历,编写其出生前的故事;其二,了解鸟禽的习性,说明丑小鸭为什么认定鸭妈妈是其母亲。在本次临时改变课堂目标之时,充分考虑到受教者的关注重点,利用其感兴趣的话题来培养其相应的素质,确保其自主联想故事的发展脉络,有效充盈更多的课余知识。
综上所述,课堂生成考量课堂上的突况,迎合受教者的兴趣需求,临时更改教学计划,调动课堂受教者的学习兴趣,可行之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发挥教育者能力,行之有效地培养受教者学习兴趣,引导受教者素质能力提升。
(一)重视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基本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但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口头语言不够规范,说话不完整、缺乏条理性、用词不当、夹带方言土语、常有重复现象。交际时忽视了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态度上扭扭捏捏,不够大方。究其原因是学校口语交际课训练不够规范,不够扎实。问及口语交际课要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一些城市学校教师(甚至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口语交际教学实录的特级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把“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区分开。不少教师无奈地说:“念念(教材)、说说就过去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口语交际课可有可无,不过是为后面的习作做铺垫的,从未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思考研究。
(二)目标无序
(1)小学阶段不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分别是什么?分别培养学生哪些能力?60%的教师感到非常模糊;(2)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目标如何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地进行有计划地训练、落实?80%的教师感到非常模糊,至于口语交际序列研究问题,多数教师根本没有思考过;(3)学段重点训练目标和持续训练目标混淆,到了五年级还把一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作为重点进行训练。
(三)教法单一
不知道如何使用教材提供的口语交际素材,创设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口语交际的情境,只是简单地围绕话题内容说说、讲讲,缺乏有针对性的要求、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流于形式,训练没有层次的划分,致使学生没有表达的兴趣,课堂单调乏味。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结合识字教学进行训练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同样能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课文生字时,我们常常创设很多情境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又能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是以同桌的形式展开交流,发表见解;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们可以围绕生字的学习向“小老师”提问题。学生在这种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训练
低年级学生的年纪小,注意力比较分散。教师依据教材融口语交际于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这也是口语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看图说话是口语交际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大视野,增强想象力,加强记忆力,能用较通顺、形象、准确的语言把事物叙述出来。教师可根据这一目的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或为课文配备的挂图、幻灯片等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看图说话渗透到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看图和说图的方法,使他们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说出图画内容。指导说图时,注重引导学生先一句一句地说、两句两句完整地说,一图一图连贯地说,再从头到尾完整地说清楚。这样坚持下来,既培养了学生口述作文的能力,又为他们今后看图写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听说结合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听说结合这种形式,就是让学生听广播、录音或教师、家长讲述一段故事后再进行复述。这种形式的训练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听话能力。指导这项训练,教师要首先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听懂和记住故事的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如何抓主要点按顺序复述故事的内容,做到有简述、有详述,详略得当,叙述完整。经常进行这样的听说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准确用语言叙述事物、表达情感的技能,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1.课堂上,教《应该帮助他们》(第四册)一课,可先布置学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见闻、影视故事或新闻报道。交际课上,先引导学生议一议所熟知的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再联系两幅图的内容说说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做些什么。在同桌互述基础上,进行“助残”实践活动,通过老师或小学生上台表演“帮助残疾人”,小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2.生活中,也可让小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谈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中恳的意见或建议。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再把这日记拿回家,征求父母亲的意见,并就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亲或母亲探讨,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以此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总之,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因素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进行通盘策划,全面考虑。教学中教师如能正确地处理目的、内容、方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随时加以调整或改进,口语交际教学一定能够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