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村特色文化

农村特色文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30 09:27: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特色文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村特色文化

篇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富有,国家正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学校的房屋建筑比以前漂亮了,学校内的设备设施也逐渐现代化了,学校教师素质正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培训在提高,农村学校也在逐渐向城市里的学校靠拢,城乡之差正在缩小。这也是在落实均衡教育的工作要求。

要办好一所学校,让人民满意,这所学校应该有特色文化,才会有高的教育质量。学校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现在应均衡教育工作的要求,农村学校也在狠抓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绿化校园。校园里,教室里,厕所里,操场上,走廊上等学校处处都显现出文化氛围。看上去,学校的环境美了,在“形”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身在这所学校工作和生活的人受到了多少教育,多大熏陶,他们的思想、言行,有多大变化,整个学校彰显出的团队精神和氛围,也就是在“魂”上又有多大变化,这是值得观察、期待和思考的。“形”的建设必须为“魂”的提升服务。

由于中国国情决定了农村小学因资金投入而造成了文化建设起步晚,底蕴薄。所以农村小学文化建设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好位,不要去追求什么高大上,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且有特色的文化就好。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学校,因校而建,打造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学校特色文化,办出特色学校呢?我认为应在一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挖掘出学校文化的“魂”,也就是说,这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要把它的内涵和外延明白而清晰地定义出来。我认为这个“文化”可以根据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结合着学校已有的文化,或是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而定。比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地域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当地人民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有土有根有特色的,是接地气的文化,很容易在学校这块土地上生长繁盛的。当然,在挖掘学校文化的时候,应遵循这几个原则:

第一、政策性原则。就是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国家的人才培育的要求,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第二、独立性原则。没有独立精神的校园文化无异于没有校园文化。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

第三、可持续性原则。文化建设从有形的硬件建设到内化成人的思想,再物化成人的行为,这需要一个过程,这过程所需时间因校因事因人而异。它对人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进行的。

第四、效益性原则:学校的文化建设是用来助推学校的发展,是用来培育人才的。所以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有益于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育。

挖掘学校文化,定位学校文化,这第一步很重要,它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效果。所以一定要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最后才做出适合自身学校的“文化”决定。

其次,拟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制定的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效果。因此,方案的拟定是很重要的。在拟定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主题性原则:学校的文化建设,从硬件看,表现的形式很多:草木、建筑、文字、画面、雕像等等;从类别上看,可分为:制度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厕所文化,厨房文化等等。不同的地方,用恰当的形式,宣传着不同的文化;从软件上看,就是要在不同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这些零碎的、板块的文化必须有一个小的主题文化,各小的主题文化加叠在一起,就是学校拟定的文化。

第二、可操作性原则。所谓可操作性,指的是方案要具体,要细化。不仅是在时间上可操作,还要在资金、人员、制作、使用等诸多方面可实施才行。

第三、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涉及面广,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校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第四、艺术性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应努力做到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

第五、直观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从硬件上讲,就是要让学校这块有限的地域和空间发挥无限的教育作用,做到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所以,文化建设中的每一个单位物体,直观性要强,师生一看就能读懂,从中受益。

第七、教育性原则。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须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

第八、长期性原则。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其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上要从长远考虑,不要今建明毁,浪费教育资源。

最后是方案实施,这环节至关重要。再好的方案,如果执行不了,那也就是空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整体与局部的结合。在实施方案的时候,既要考虑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各板块文化建设的局部性,要协同实施。

篇2

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通过三年努力,自治区将把河洲村建设成为南宁市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以农村文化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小康村、展示壮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当前,自治区文化厅正在积极做好武鸣县、原邕宁县辖区348个试点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同时,还将与南宁市共同打造、推进江南区吴圩镇河洲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

篇3

班级文化应包括以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和以班级学生共同的思想、审美的追求、特色的载体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

但是,从目前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有些班级存在着不够重视的倾向,教学任务轻就抓一抓,教学工作重就放一放,学校里推一推,就动一动,不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进行有效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以为只要了解和狠抓学生在课堂里学习、做作业的情况,就掌握了学生的全部情况,就算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就算尽了班主任的职责,甚至以时间紧、工作忙、头绪多、没空抓班级文化建设为借口,把班级文化建设与智育对立起来,甚至以“班级文化建设要让学生慢慢地感染、感悟、自主、自求、远水救不了近火”为借口,把班级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对立起来。这种思想和态度实质上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以智育为中心,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唯一的标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的。“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抓班级各项制度管理,而不花力气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只能是以管代导,甚至是以罚代管,这种班级管理方法无法将教育要求转化成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和品质,容易使学生形成理论、实践脱节,说、做脱节的双重人格,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因此,重视学生班级文化教育,建设健康、文明、向上、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抓好班级德育的重要课程,是班级德育的重要途径,一定要努力抓好。

那么,班主任应怎样引导班级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并发挥其德育功效呢?

一、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

它包括《班级一日常规》《班级文化特色建设艺术及其解读》《班级值日制度》《班级奖惩条例》等等。班级值日制度的执行,课桌凳、学习用品的整洁爱护,学习习惯,活动要求的明确规定,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卫生环境和美观的物化环境。全班学生讨论一致通过的班级文化特色内容、口号、班歌、班徽和目标及其解读,既统一了学生思想的认识,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既规范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又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二、搭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载体

过河要有船或桥,要搞好班级文化就要有一个教育载体。这要根据班主任的思考和特长,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经过学生反复讨论,共同选定一个教育载体,这个教育载体能否成为让全班学生感染、感悟、体验、自主、自求、自得,从而搞好学风、班风建设的平台,教育载体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经过多次论证,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班情学情,又喜闻乐见,便于操作,易现成效,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没有好好选择、论证,不能吸引学生参与,学生难以感悟自求;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班级特色文化平台是搭建了,没有认真抓好感染、自求、辐射工作,没能发挥其班级德育作用;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决定后,认为大功告成,没有花力气去进行过程管理,虎头蛇尾的工作作风使班级文化特色建设这只大航船搁浅在起航线上,却反过来认为“班级文化特色建设没有用”。这说明,选择班级文化特色这个载体是重要的,而花力气充分发挥这个载体的班级德育作用是更重要的。

三、营造一种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除了要有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文化特色载体,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班级文化特色建设的成果作品来对班级环境进行美化,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表现班级学生的共同理想追求,共同审美倾向,感染自求过程。如果说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课桌凳整齐还停留在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那么,班级文化环境的美化,则不只是一个外显的物质文化,更是班级精神文化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支撑集体的四大基石是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共同的思想指的是集体成员有共同的喜恶标准,即集体的道德观。形成集体的思想,就能够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同时表现了班级成员共同的理想追求。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提高了班级文化品位,创设了文化氛围,能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汇报,能对学生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因此,班级文化环境一定要布置得精、美、实。

四、创设一种健康有力的班级文化舆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集体的建立是从思想的一致开始的,集体舆论可以将每个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因此,要使班级学生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必须加强班级正确舆论的营造。班主任、小干部和积极分子要尽量掌握班级的舆论动态,对一些不良言论要及时引导,既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思想素质,利于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又能使班级学生形成共同的思想,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从而保证班级特色文化在班级德育中的作用。

五、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在家中与同龄人交往少,有些学生在家里比较娇惯,依赖性强,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再加上学习紧张,负担重,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有明显的缺陷。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班级是一个集体,需要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它成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班级学生之间的互相感染、沟通、理解、尊重、帮助、促进,培养了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既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又有利于班级学生之间的团结,从而形成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班级群体,便于班级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学生进步。

六、强化一套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每个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管理,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加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比如,班级舆论、班级制度、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不能全由班主任或班长来决定、执行、督促和检查,而应该由学生讨论、商量、决议、自查、互查、总结、评比,这样不仅能克服班主任包办代替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弊病,而且达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增长才干的目的,还有利于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班级文化在德育中的实效性。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在新课程的沃土上正在生根、萌发、生长,需要我们用智慧的营养去浇灌,才能枝茂叶盛。同时,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仅仅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侧面,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积累出的经验,培育出的情感,磨炼出的意志,将带动新课程的全面展开。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坚强的决心和坚实的底气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篇4

花样跳绳,平常的跳绳运动简单地说就是单人或多人手持绳子,身体腾空,使绳子越过头顶通过脚下绕身体摇动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花样跳绳就是在平常跳绳的基础上增加跳绳的花样动作,可以按照跳绳运动的基本规律,合理安排跳绳的姿态变化,结合一些体操类、舞蹈类元素,一人或者多人完成一套跳绳的动作。花样跳绳,能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特别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合作性和耐力,也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它是一项很有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老少皆宜,终身受益。

近年来,特色办学成为农村小学的发突破展的瓶颈,许多农村小学都在不断摸索特色办学之路。我校就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硬件设施落后,办学理念落后,这些都为特色办学带来困难,如何将让“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就成为学校建设的重心,也成为基础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特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集思广益,发动全体教职工建言献策,针对少年儿童自身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状况,最终确定“花样跳绳”为我校的特色项目。该项目确定后,校领导、体育老师及教职工从网上及各种途径对花样跳绳这个项目进行了解学习。并决定以体育课为基点,培养学生的跳绳项目的兴趣。

花样跳绳体育项目的建设,无疑为学校创办特色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道路。特别是以“花样跳绳”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学校在深入推进花样跳绳体育项目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丰实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居于花样跳绳的特色文化建设思路:“三步走”

学校致以“绳”为载体,着力打造“有形”和“无形”两根绳,用“绳”文化中的精神凝聚、发展和提升师生的生命品质,具体分三步:

1.第一步:核心理念梳理。学校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将“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内容融入到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提炼出与“绳”文化密切相关的学校精神:“创新、坚持、自信”,由此体现出适合学校快速发展和学生心智发展的校园文化。

2.第二步:核心理念物化。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的墙面、楼道、教室、网络等环境,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并制作出能体现“绳”文化特色的标识牌、宣传栏等,以提升文化品位。有绳的寄语,绳的发展史,花绳的创编,绳的种类,绳的童谣,绳结的介绍,绳与科学,绳与生活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绳”文化墙、“绳”文化长廊、“绳”文化网页。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深入了解绳的发源、演变、功能以及创新。

3.第三步:核心理念课程化。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学校继续围绕花样跳绳做文章,进一步开发、充实校本教材,形成丰富的课程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跳绳文化:绳与健康、绳与艺术、绳与学习、绳与生活、绳与劳动、绳与法制等序列内容,实施生活化教育。通过“阳光绳韵”,让校园特色文化溶入师生的血液,成为师生自觉言行,凝成特有的气质,打造学校特色,让师生神采飞扬!

三、居于花样跳绳的特色文化建设策略:“六个一”

以“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理念,勇于探索,构建以跳绳为核心的体艺教育与德育、学科教学相辉映的立体型特色体系,实现跳绳特色的跨越式发。

1.确保人手一绳。学校投入资金购买跳绳器材,做到师生人手一绳,为普及和提高奠定基础。

2.锻造一支队伍。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还组建了以“绳彩飞扬”花样跳绳队,在全校范围为寻找在跳绳运动上有基础、有潜力的学生组成队伍,体育专职教师进行严格的训练,构建一支以体育专职教师为主体、以优秀青年教师为预备役和后备队的跳绳教练员群体,“人人会跳、跳有水平”将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

3.构建一套梯形跳绳体系。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抓普及,以大课间活动为平台,以兴趣小组为基点求提高,以竞技比赛为抓手,以花式表演为展示舞台,彰显学校跳绳特色。使学校每一位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努力锻炼,强身健体,练就一身跳绳好本领,身怀表演一技之长。

4.营造一个跳绳文化场。学校开发绳操,师生创编花式跳法,课题组编撰校本教材;在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凸显“跳绳文化”主题,大力挖掘墙壁文化;设立跳绳节、校园吉尼斯记录、铺设跳绳明星星光大道,彰显健康的、和谐的、有活力的校园活动文化。

篇5

校本教育科研课题立项

申报书

课题名称农村民间艺术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单位名称 XXXXXXXXXXXXXXX

申报 人 XXXX

申报日期 2020年9月1日

填表说明

一、每项课题限报申报人一名。课题申报人即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实际管理人,并在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二、每一申报人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校本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小组主要成员是指除课题申报人之外的直接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不包括科研管理等人员。

四、申报书须经学校课题管理小组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教科处加盖公章后方可立项。

五、本表数据申报人必须逐项认真填写。若某项表格内容较多,可适当调整表格大小,但要保持整个申报表的美观。

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32字(包括标点符号);

申报编号和立项编号:申报人不用填写;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成果形式指:专著、研究论文集、研究报告、电脑软件(网站)、其他。

六、填写本表须先下载电子文档,在电脑上填写完毕后打印,手写无效。凡签名和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七、本表交送一式二份。请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封面请勿用塑料封皮。

八、申报人在报送本申报书时,须同时将电子稿发送至学校教科处。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农村民间艺术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课题

申报人

姓名

职称、职务

电话

课题研究小组 人 员

姓名

工作单位

出生年月

职称、职务

在课题研究中承担的任务

签名

负责人曾担任或参与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是否结题

课题研究人员近5年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作者

日期

二、课题论证

(一)本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价值及意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农村民间艺术是是我国广大农村同胞长期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是我国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农村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农村民间艺术引进校园,不仅是对农村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农村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民间艺术对促进农村的“两大”文明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农村民间艺术的建设存在着诸如门类发展不平衡,门类消失,资金馈乏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因此,进一步了解农村民间艺术现状,找准症结,解决好民间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将农村民间艺术与校园特色文化结合,通过校园更加有效的使农村民间艺术得以教学、传承是极为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民间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的发展困境1.农村民间艺术师资问题教育成功与否与师资关系密切。当前农村民间艺术教师师资主要面临三大问题:“缺、弱、差”。“缺”是缺乏能教授传统技艺课的教师,如书法、茶艺、戏曲等。“弱”是指仅少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农村民间艺术素养,多数中小学教师在农村民间艺术内容方面基础薄弱。“差”是指教师教学的效果差,甚至“一讲就错”的现象极为普遍。2.农村民间艺术课程设置问题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学校大力宣传优秀农村民间艺术进校园,导致校园变成了“大杂烩”。农村民间艺术课程设置更是五花八门,由于农村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课程设置易散乱,不能形成统一的体系,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3.农村民间艺术教育边缘化问题在扑面而来的升学压力下,大多数学校领导及教师依然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不少学校围绕应试教育的内容,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进行考点灌输,所以学生对古代优秀农村民间艺术的学习仅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和系统学习。其次,在“重成绩轻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基础教育管理者对农村民间艺术认识不清,片面追求学校“升学率”,加之农村民间艺术师资也匮乏,导致不少学校纵然有其心,也无力执行。最后,尽管许多学校积极开展“优秀农村民间艺术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但是学校在实际开展此类活动时,也是重形式轻内容的“一阵风”。甚至有些学校认为优秀农村民间艺术教育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所以配备两份课表来应付教育部的突击检查。课题研究价值及意义:1.农村民间艺术源自于历代的人民群众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认知与体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知识。因此,将农村民间艺术较好的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能够提供给小学美术教学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美术。例如:农村民间艺术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讲述民间传说故事,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进行美术创作的丰富素材,让学生借助于绘画充分地表达将对美的真实感悟。2.将农村民间艺术较好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既可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在传统艺术当中如何来有效的应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还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紧密联系所学的美术知识。形成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例如,教师在开展农村民间艺术教学当中,就可充分运用京剧艺术来作为导入内容,来让学生认知与了解色彩所蕴含的意义。

(二)研究的预期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总体目标:对于当代的小学生,美术老师应不断地为他们传授农村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学生能够把我国传统文化继续良好地传承下去,充分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等特点,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学习中国结、中国画、剪纸等农村民间艺术,让他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提高其思维能力。成果状态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农村民间艺术在校园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组织的策略。2.通过学生活动组织策略研究过程中,使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3.积累农村民间艺术教学案例,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范例。4.撰写论文,在实践探索中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成果与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实践,提炼出富有价值的经验与理论。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我校在农村民间艺术教学的教导能力及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社会的肯定。6.通过本课题使更多的农村民间艺术被学生学习,助力农村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美术课外教学中积极渗透农村民间艺术元素除了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农村民间艺术元素外,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美术教师的特长,开展国画、书法、剪纸、版画、中国结、年画、脸谱、泥塑等艺术学科。(1)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的制作方法、材质、图形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严格的制作工艺。其生动优美的造型以及色彩的和谐搭配,都得到大家的喜爱。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工具少、材料简单多样、好学易做。(2)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国画以它特有的工具材料,出现别具一格的面貌,吸引了部分爱好者。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除了讲解传统绘画技法技巧,欣赏大量名家名作,还结合现代审美思想,以彩墨游戏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自由创作中,体验国画的独特魅力,保持很高的积极性。(3)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我们把剪纸作为特色活动来开展,学生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进行练习。(4)互联网+教育融合农村民间艺术与美术教学。互联网信息时代是对教育的新变革,同时也是农村民间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键点,如何把握与实践好教师的辨别与实践尤为重要。农村民间艺术美育教学对接互联网+教育进课堂,随着时展,科技进步,互联网纵横的世界,互联网+教育走进小学课堂,美术课堂丰富多彩,传统文化艺术轻松渗透美术教学当中,以节日、主题、风土人情等角度出发打造文化课堂,尤其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提高绘画兴趣的同时,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引导孩子去观察、想象、思考,在实际操作中摸索绘画的语言,老师作为助教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把农村民间艺术的元素融入创作,在不断变化着的创意美术中,与农村民间艺术有效连接。

(三)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预计突破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1.农村民间艺术是现代文化的基础,从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中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对于农村民间艺术的农村民间艺术,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使农村民间艺术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其精华融入到教育过程始终,发挥其巨大作用。农村民间艺术与美术是母与子的关系。美术是农村民间艺术之子,则必然存在着农村民间艺术的基因,那么通过对美术的了解也能了解孕育它的母体。为了更好地通过美术了解农村民间艺术,也为了更好地通过农村民间艺术了解美术,可以让中小学美术课程走进农村民间艺术,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心灵,为修炼完美的人格与高尚道德情操打下扎实的基础。2.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优秀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与农村民间艺术有关联的课程逐渐增多,将现在所缺失的农村民间艺术的传统知识揉合到美术教育中去,让艺术生活化,让文化与教育不再脱节,让农村民间艺术的加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所以,在缺少情感与关怀的信息时代,具备人文关怀特征的农村民间艺术被慢慢记忆起来。学校美术教育在这一时刻肩负重任,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对于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3.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农村民间艺术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它不仅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这种绘画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渗入农村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学习中表现形式上都有它独特之处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美学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和理解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研究思路: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大部分是专业美术院校毕业,有着对农村民间艺术学习的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掌握。首先剔除教育界对于农村民间艺术在美术方面的认识不足,运用新的视角对审美能力和实用角度评价的提升,在农村民间艺术的艺术形式和内容中下功夫。一幅好的作品诞生从艺术创作的灵感还是情感,艺术形式的表现都需要一个本源,那就是农村民间艺术的体现,教师必须依据农村民间艺术的农村民间艺术实际教学,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美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在新的环境下用好信息化更加使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收获,教师作为引导和参与者,利用有效课堂时间,完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体系,任何一个美术教育的点不可能一节课达到目标,放开对美术教本的依赖,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达到让农村民间艺术进课堂的实践活动。研究对象及范围:本校教师与小学学生预计突破的重难点:重点:1.积累教学案例,为教学研究提供实践范例。2.根据农村民间艺术发展背景的特点,寻求各个课型、各个课堂环节中学生活动的有效组织模式与策略,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操作和归纳总结。难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我校农村民间艺术的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社会的肯定。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的研究为主线;2.以学生对学习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等的学习意识为辅线;3.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计划和安排 第一阶段(2020年10月至11月) 研究准备阶段 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为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理论、环境、氛围、研究队伍组建等条件,使老师进入科研状态,形成并了解课题的总框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课题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论证、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做好申报工作。第二阶段( 2020年12月) 课题论证和立项阶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论证,确定课题,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申报课题,组织开题报告会,进行课题开题。 第三阶段(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 研究实施阶段 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子课题组实施研究,注意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实验研究交流和培训活动,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论文等。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组建课题研究档案及课题研究汇报集。第四阶段(2021年11月至12月)结题推广总结阶段 总结二年来在农村民间艺术与校园特色文件运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组织策略探索的成果,整理分析实验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把农村民间艺术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运用方法进一步优化、固化,让农村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文本及声像类成果 1.研究成果集,含论文集、案例集、教学设计精选、课题研究报告等。2.课堂活动实录光碟、图片、简报等。 (二)实践类成果 1.试验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课题组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活动比赛等成绩成果。保证措施 1.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校务会主任任组长,领导、组织、协调课题组工作。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 2.校务会领导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为适合教师自身的特点,将拨出资经让老师订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这样订阅的面更为广泛,老师们从书上可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料。不仅如此,现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老师们也可以从信息网上获得更多的资料。 3.学校的硬件设施较好,有多媒体教室,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4.为保证本课题研究能顺利地展开,取得好的成果,校务会将投入必要的经费,用于举办各种培训,开展各项活动,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奖励,出版教师研究成果、论文等。 推广范围: 本区乃至本市村小学校

(四)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划分及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承担人

1

2

3

4

5

6

7

8

预期成果(最多限报3项)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本课题预计研究周期:

中期检测时间

年 月

终期结题时间

年 月

篇6

目前,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作文教学的功利性太强,教师为考试而教作文,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写作文。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写作练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致使作文形成了模式化,缺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既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确定的目标,可见怎样打破模式化,怎样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就成了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立足农村特色,充分挖掘个性化作文教学资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农村初中学生个性化作文首先应着眼于农村生活,在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汲取丰富的营养。农村初中学生来自乡村,山水田地养育着祖祖辈辈、酝酿着孩子的童年生活,这种背景为学生个性化作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从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实践体验两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资源的挖掘。

一、采撷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

农村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素材应该是自由而广泛的。教师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家庭、社会和自我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地积累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引导学生不仅要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功能,更要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甘甜。在拓宽选材渠道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如,附近的山川田野、道路桥梁、花鸟虫鱼等;利用农村的人际关系,如文明家庭、远亲近邻、致富能手、新人新事等成为写作素材。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家庭和社会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如,开展“听、记、讲新闻”活动,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了解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再如,组织学生收集本乡本土俗语、谚语,鼓励学生在家代家长看说明书、写书信、写春联等。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并不断发现可以动笔、需要表达的契机。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实践出真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在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酸甜苦辣,呵护他们的独特感受,使之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从“怡情”“开放”“体验”三个维度进行个性化作文活动过程的调控。

(一)怡情

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作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灵魂。

1.应充分发挥阅读价值效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关于阅读的要求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1)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利用课本,让学生领悟到内容的丰富、语言的优美,唤起学生曾有过的生活经历、真切体验,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其形成较为稳定的渴望成功的上进心态。

(2)要通过品味课文激发学生作文灵感。如,学了《春》,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寻觅春的踪迹,感受春天农村的美丽景色;学了《安塞腰鼓》,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美,激发他们抒写家乡民间艺术的愿望。

2.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其中去积极地体验、感悟,为逐步形成作文所需要的健康人格打下基础。

(1)要让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要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生活,如:设计园地、筹划活动、开展兴趣活动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激情满怀的创造中享受生活馈赠给他们的作文素材和灵感。

(2)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感悟生活。学生的生活是真实的、多彩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就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的同时注意让学生抒自己的情,讲自己独特的见解,自由倾吐、放飞遐想,陶冶学生的个性。

3.营造积极愉悦的作文氛围

教学中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愉快的富含创造性的作文氛围,让学生欢欢喜喜作文,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爱写、想写、争写,进入那种如饥似渴、欲罢不能的境界。培养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必须从内容入手,活化学生作文对象,要想方设法让作文内容鲜活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写作的兴奋点,莫过于“动真情”,一旦触及情感领域,文章便会随心而出,滔滔不绝。老师要让学生动真情,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倾吐机会,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发挥特长,只要能写出真情实感就行。如,可以开几次演讲会和故事会,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这也是积累素材的一种办法,还可以写日记,给亲友写信,这也是倾吐真情的好机会。

(二)开放

作文教学致力于“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在操作上,首先要解脱对学生作文心理的各种束缚,实现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努力创建一个民主的、宽容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一要放宽种种过多过严的限制,降低不切实际的作文要求,不设统一的、静态的作文标准,实事求是地、因人制宜地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点,不拔苗助长、不吹毛求疵。要先让学生“放胆”写,再让学生“小心”写。二要淡化“审题”,放开题材世界,稍加点拨后设法让学生尽情地说,充满热情地表达。三要宽容“出格”,学生对现实的观察思考、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有些偏差,甚至“出格”是正常的,宽容和肯定会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和作文的欲望。四要开放“形式”,变单一的作文形式为多样化的、多功能的、多个性特点的作文形式,给学生自我命题的自由,给学生选择表达形式的自由。

(三)体验

作文不着眼于给学生以完整的写作知识体系,而在于让学生去扎扎实实地经历学习全过程;不是灌输给学生写作技能技巧,而是在作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体味、发现写作规律。如果学生想要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就要做好“三变”。

1.变“熟视无睹”为“敏于感知”

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一些熟视无睹的事物,获得新的感受,边看、边想、边说,把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起来。

2.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在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在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中产生或选择主题,然后亲身经历探究全过程,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素材,产生真切的体验,激发表达的欲望,领悟写作真谛。

3.变“封闭作文”为“情感体验”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看一看有兴趣的事,做一做力所能及的事,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表达欲望。

篇7

发展农村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得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既要接受外来的、现代的样式(如流行歌曲、现代舞蹈等等),也应化力气继承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艺术样式。农村文化假如搞成清一色的现代艺术,那就失去了农村文化的本色,至少是失去了具有民族特色和乡土特色的东西,那是不完整的农村文化,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意识。

其次,从群众文化的群众性这一本质来看,我们也没有理由无视或抛弃戏曲艺术。这是因为,现阶段有那么多的群众对祖国灿烂的戏曲艺术之宝乐此不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闻不问,不加组织与领导呢·我们按照群众的意愿,把群众戏曲活动搞活了,群众满意了,踊跃参与了,我们的工作也抓到了点子上,并拥有不断丰富其他样式,推动农村文化全面发展的条件。

再者,挖掘整理传统的文化艺术,“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不仅是专业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也是我们群众文艺工作者面临的任务。通过对包括戏曲在内的各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同样可以出精品,出人才,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贡献,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二、小港街道农村文化抓戏曲特色的条件

小港街道地处甬江口南岸,与原镇海县城关仅一江之隔,解放以来,县城的专业剧团演出对小港街道的辐射力度较大,许多群众成了戏曲爱好者。又因原镇海县专业剧团的演员大多在城关附近招收,小港群众同这些演员的关系比较密切。专业剧团80年代解散后,这些演员经常参加小港街道的业余演出,促进了小港地区戏曲演唱活动的繁荣。专业剧团解散后,小港街道针对群众的需求。又创办了半营业性民间剧团,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在当地造成较大影响。民间剧团解体后,文化站又创办了京剧联谊会和越剧联谊会,把戏曲爱好者组织起来,不仅融休闲娱乐与学唱传艺为一体,还经常举办与外地戏曲联谊会进行交流、联谊活动,使戏曲演唱活动在小港街道经久不息,深深扎下了根。有的家庭夫妻同台献艺,有的祖孙三代成为戏迷,等等。上述实际表明,戏曲艺术在小港街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小港街道有条件把群众戏曲作为农村文化的品牌来抓。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把群众戏曲作为特色、重点或品牌来抓,并不是只要戏曲不要其他。小港街道作为北仑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区域,十分需要引进、繁荣多种群众文艺样式,包括具有时代感的音乐、舞蹈等等。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互动的。

三、小港抓群众戏曲特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一项工作,我们认识它,并不等于具体地做好了它。主观愿望并不等于具体实践。小港街道现阶段抓戏曲特色应注意的问题是:

篇8

一、全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县以扶持培育为主导,注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打造秦安文化产业品牌,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1.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我县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编辑出版文学刊物《大地湾文学》两期。县文化演出有限公司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演出420场,重排《花烛恨》、《大拜寿》等传统剧目4个,对现代秦安小曲剧《草根》进行精细打造,文艺创作展览蔚然成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秦安小曲、蜡花舞参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兰洽会等展演,完成《秦安蜡花舞》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申报文本的制作,秦安小曲入围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成功举办新年音乐会、春节联欢晚会、社火汇演、焰火晚会和秦腔名团演唱会,开展凤山灯会及游园活动,县文化馆坚持每天开展小曲弹唱、歌舞表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五一”、国庆和重阳节开展书画书法展和笔会,举办美术、蜡花舞和书法等各类培训班。县图书馆增加价值4.5万元的图书,培训乡镇文化专干和农家书屋管理员300多人次。25支农村电影放映队在全县428个行政村公益放映5107场次。同时,还积极开展社区、校园、乡镇文化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10年以来,秦安县建成了3个文化广场、2个健身休闲广场、3个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和1个网球场;建成了6个人工水域和2条3公里长的园路;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19户,有线电视总户数超过12000户,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2.072万户、户户通9.5万户,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8%。推进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和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

二、全县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来,在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文化事业也在以各种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处于西部边远山区的县情使得我们农村发展文化事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阻碍。

1.经济落后,农民的收入水平低致使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高。贫困是甘肃省的最大省情,秦安是甘肃省的一个贫困县,县内各乡镇大都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多乡镇农民的文化生活仅限于收看电视节目,偶尔有各乡镇自发组织的秦腔戏。虽然各乡镇都有村图书室,但大都常年不开门,群众很少有读书看报的意识,广大群众的思想相对比较落后,文化自觉比较晚,精神文化层面的要求比较低,文化消费不够,对文化的价值认识不深。

2.投入不足。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地理区位环境的限制,各村镇有文化娱乐场所的为数很少,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制约了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出现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状况,不少乡镇文化站成了“空壳站”,有些乡镇文化站有名无实。

3.设施缺乏。行政村文化设施面积不足,多数文化站是个空壳站,无活动室,无活动器材,无先进的宣传设备,宣传方式还是靠吹打弹拉,出墙报、出橱窗等十分原始的方式进行,文化配套设施过于简单陈旧单一,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文化消费在农村越来越萎缩。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目前留守农村的人员,大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及文化层次较低的妇女,中青壮年农民的占的比例很少。在这样一个农村人群年龄结构层次出现三极化的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和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就显得比较特殊。

5.文化人才匮乏。基层文化队伍普遍存在业务能力不高、年龄结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大多数农村都面临着缺乏一支专业的文艺人才宣传队伍,没有专职的人员组织农民进行各种文化活动,农村基层文化宣传站没有得到发挥。

三、突出地域特色,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农村文化事业

篇9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构建了整个教育的基础与框架,是教育之船的龙头。通过有效的途径,通过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学校的内涵,进而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成才的平台,便是我们学校需要立足的地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主要就自身的特色,并且着重于以创新为改革的动力,积极打造专属于学校自身的特色,打造开放团结并且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发展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农耕文化,并且根据农耕文化的特点重构学习教育的工作模式,构建有自身特点的教育品牌,打造具有我校的办学和教育的特色。

一、农耕文化渗透到农村小学德育的思考

1.教育接地气,收获田园心

我国古诗推崇田园的生活,田园般的心境能够使得我们忘记尘世的烦恼,忽略个人的得失。在当前的德育观念之中,农耕文化教育能使学生拥有恬淡的田园心。学生们观赏农耕活动,能够积极投入农耕文化氛围之中。

2.发奋图强,收获一颗勤奋心

当前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之中,学生容易受到一些功利心的影响。在当前丰盈的物质财富环境之中,在优越的条件之中,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惰性,失去了勤奋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某一次课程实践之中,我讲述了古时候读书人往往还要进行农耕,在艰苦的条件下必须几经辗转才能够得到书本学习。学生们都能够经由感悟农耕文化从而收获一颗勤奋心。

3.返璞归真,收获一颗朴素心

返璞归真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颗朴素心,回归于平静之中。心灵平静才能使得学生在优越的生活之中有着简单的人生哲理的体悟,给予学生一份嘈杂之中的宁静。农耕教育本身便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强化学生的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活力,能够快速利用农耕文化巩固学生品质教育并且激起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加强农耕文化的应用空间,拓宽农耕文化的学习特色。整个农耕文化的精髓便是教育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祖辈劳动的艰辛,并且充分提升学生的智慧,教师应该利用农耕文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农耕文化的教育熏陶中,让学生学会感恩、发奋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回报社会。

4.情感升华,收获一颗感恩心

社会发展过程之中,班级的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家庭。大部分独生子女享受着被许多长辈喜爱和照顾,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农耕教育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融合农耕文化于教学之中。在农耕教学之中,小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幼苗的成长,形成感恩体验,拥有感恩的心态,从而懂得关爱他人。

二、提升农村小学大德育发展的策略

1.重视德育工作,抓好德育管理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为了能够提升广大农村的德育工作,必须改善广大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改革相关的教学模式和德育工作体制。根据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自身学校的德育目标,并且广泛实践德育工作的内容,开辟一条有效、广泛并且能够实践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德育工作模式。此种德育工作模式之重点在于完善其管理体系,进而培养适应时代的精英人才,为广泛的农村基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维护好教师、父母以及学生子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沟通父母和学生的桥梁,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除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更需要加强自身的责任心,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划分德育工作开展的工作模式。基于身为一个民族之人之中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应该加强努力进行德育工作的发展和建构。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小学大德育工作之中的重点部分便是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队伍构建,并且加强队伍的领导的建构。应将整个队伍工作设计成为倒三角的形状,并且保证队伍能够顺利开展与实施。教师要充分加强德育工作的思想认识水平并且提升整个队伍的工作效率。提升领导队伍的工作能力,需要总体上使得教育队伍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基础教育的质量观念,不唯分数论高下,不以教学成绩定成败,并引导全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人。

参考文献:

[1]夏自军.西方国家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发展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30-133.

[2]代丽君.探析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9):33.

篇10

一、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彝族是一个在西南繁衍、发展数千年的一个民族,是西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彝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这里有完整的彝族特色饮食文化。

(一)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种类

饮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时尚等文化内容。彝族特色饮食是指植根于彝族聚居区(村寨)这一特定的地域,能激发人们产生消费动机并有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地方特有的或有一定知名度的彝族菜品、点心、饮料、餐饮原材料及饮食习俗、特色加工烹饪方法等。它本质内涵是对旅游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与游客的饮食需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凉山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

彝族饮食规矩繁多但不缺乏文化韵味,凉山彝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内容丰富,主要有:

1.苦荞文化。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凉山州是中国苦荞麦最大的种植地,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凉山彝族以荞麦为主食,一般将苦荞麦做成馍馍,可烧、可煮,可蒸、可炒。苦荞产于高寒山区,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药食同源文化代表。苦荞麦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富含多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粗蛋白、叶绿素及其硒、锌、镁、铬、钙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是黄酮类物质。目前在凉山州已形成苦荞麦茶饮料系列、苦荞麦快餐系列、芦丁香菜系列和苦荞麦生粉系列等初具规模的产业。

2.肉食文化。彝族对“肉”有种复杂的态度,如果有客人来一定得“见血”(杀鸡、杀猪、杀羊、打牛等等),然后把肉做成拳头大小的“砣砣肉”,如果主人家杀了猪牛羊等大牲畜,客人可吃三块肉,如果主人家杀的是鸡鸭等家禽,客人则只能吃一块肉,甚至只喝一点汤,多吃肉会被认为是丢脸的事情,为人们所不齿,彝族谚语说:“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彝族尤善烹制“砣砣肉”,将牛、羊、猪或鸡砍成砣状下水煮半小时后,捞出拌上辣椒、花椒、盐、蒜、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除了砣砣肉,彝族的特色肉食还有烤小猪、辣子鸡、射地(冻肉)、彝族风味血大肠、全羊汤、洋芋鸡、坛子牛肉等等。彝族菜的特色是鲜、嫩、脆、香,味美无穷,令人馋涎欲滴、乐而忘返。

3.酒文化。彝族多居住于高寒地区,酒在生活中非常重要,走访亲友要带酒,参加婚礼要送酒,参加丧葬活动也要送酒,参加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就是去探视病人都要带酒。酒在彝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几乎一切事情,都少不了酒。因此到处可以看到彝族喝酒的场面,但是彝族最看不起喝醉酒的人。彝族最正统的酒文化是“转转酒”,彝族没有强迫喝酒的习俗,有人敬酒要接下,但能喝则喝,不能喝的咪一口就可以往下传。目前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已成为了凉山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

4.餐具文化。凉山彝族餐具大多为木制和皮制的漆器。凉山彝族漆器的造型特点是古朴厚重,餐具中的盘、盆、盔、钵和酒器中的“撒勒勃”、“莫耶”等均带有硕大实心的圈足,其色彩为黑、红、黄三色错综调配,间隔使用,色泽明快艳丽、粗放简略。基调是红、黄两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感,从而产生出和谐的韵律。此外,漆器的纹饰与图案中还潜存着彝人古老信仰,并有相关的神话背景。

二、彝族特色饮食文化资源在凉山州乡村旅游中作用

(一)乡村旅游活动离不开饮食。饮食在旅游六大要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饮食是旅游总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旅游产品中一个重要的单项产品或服务,它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旅游活动离不开吃,旅游经济离不开餐饮经济,饮食文化的深度开发能促进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彝族特色饮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从旅游文化的角度看,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民族旅游饮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相关的旅游活动;它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开发潜力,对异地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便于其参与、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特征。

(三)饮食文化是凉山州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价值又能增加当地的旅游经济效益。对于地处西南偏远山区的凉山州来说,扎根于村寨的特色餐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特点,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最便捷的方式,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路径。饮食文化是旅游经济效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必然会增加对餐饮的需求量,同时也为当地饮食文化创造了潜在的市场,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旅游业越发达,这种潜在市场就越大,饮食文化可能发挥的作用就越突出。只要看到这种内在关系,注重饮食文化的参与性,潜在市场就会逐步转化为现实市场,饮食文化就能在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凉山州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文化韵味较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初级阶段,即品尝旅游阶段,主要目的是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品尝旅游地特色饮食;其次是成熟阶段,即饮食健康双重追求阶段,主要目的是在旅游中既要品尝当地特色饮食风味又要达到营养保健的作用;最后是高级阶段,也就是必须在饮食中体现当地特有的礼仪、习俗、时尚等文化内容阶段,让旅游者产生复游愿望或者带来良好的口碑。凉山彝族饮食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品尝为主,缺少相应的文化韵味,从业者一般都是简单地将特色菜品呈现给旅游者,缺乏应有的文化元素,没有展现凉山州彝族饮食特有的文化魅力,不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参与性不强,刺激游客消费能力较弱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游客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愿望越来越高,在吃方面不在满足常规的“坐等”模式,而是希望自己参与到具体的饮食制作过程中去,达到调节身心、释放各种压力的高度娱乐状态。对于平时难得一见的彝族特色饮食制作,游客们的探求欲是非常强的。而凉山州乡村旅游餐饮市场能够为游客提供参与活动的项目较少,游客吃完就走,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多项消费。

(三)宣传不力、知名度不高

目前凉山州对乡村旅游宣传主要在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上,没有把彝族特色餐饮产品看作是旅游六要素产品来宣传,从而导致凉山州彝族特色饮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宣传都不给力,不仅使丰富的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不能转换为经济资源,很多彝族特色菜品至今“藏在大山无人知”,严重影响了凉山州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饮食卫生较差

凉山州地处西南偏远地区,地形以山区为主,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彝族聚居区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客观上导致凉山州的乡村地区在道路交通、医疗卫生、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不容易完善。同时到凉山旅游的游客多数来自大城市,他们对餐饮的卫生条件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凉山州现有的彝族饮食餐厅、酒楼等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接待设施较陈旧,让大城市的旅游者望而退步。

四、凉山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在凉山州如何让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使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彝族饮食文化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当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

(一)地方政府应把彝族特色饮食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来开发和扶持

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不但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同时也能促进旅游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方式和重要手段。因此凉山州政府应从科学规划、开发保护、饮食人才培养、彝族餐饮文化挖掘、资金投入、广告宣传等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承担起地方政府应有的责任。同时对现有的彝族饮食餐厅、酒楼、彝家乐和彝家客栈等必须依靠政府政策保护和当地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彝族特色饮食在当地经济经济建设中、在当地乡村旅游向高层次发展中、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注重参与式饮食的开发,提升游客的综合消费能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市游客已不再满足于对乡村自然风景的观赏,而是希望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因此参与性饮食在旅游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凉山州彝族特色饮食应该摆脱以前提供成品让游客单纯品尝的模式,转移为大胆引入游客参与的模式,不断增加餐饮的趣味性、参与性和自制性,让游客对彝族特色饮食文化内涵的理解更深刻、更形象。如彝族著名的烧仔鸡、烤乳猪等,虽然原材料和制作方式都简单,但这一道原始的菜式,最能体现彝族饮食风俗特色,如果鼓励游客参与,可增强用餐乐趣性,丰富旅游内容,延长在乡村地的停留时间,从而拉动其他消费。

(三)借助于彝族重大节庆,大力宣传彝族饮食文化资源

凉山州可以通过彝族年、国际火把节、毕摩文化节等形式各异的彝族重大节庆活动,向旅游者直接展示、推销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改善其长期以来未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尴尬困境,让饮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凉山州新农村建设添薪加瓦。同时也可以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让潜在旅游者了解凉山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激发他们的出游愿望。

(四)凉山州彝族饮食文化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11

目前,我国农村不少地区开展了特色文化村的创建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文化建设仍落后于经济发展和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通过调查走访和相关资料的统计后,笔者发现当前在特色文化村创建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村民接受先进文化的意识淡漠

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让农民在接受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自觉的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所谓先进文化,就是充分吸纳和体现时代精神、整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才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展潮流的文化。”[参考文献:

[1] 方世南,范俊玉.《先进文化与小康社会》.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3年,3页.]创建特色文化村要发挥村民的聪明才智来整合村庄的文化资源,用积极健康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影响村民,使之成为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大多村民虽然支持创建特色文化村,但接受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的意识十分淡漠,只是在举行娱乐活动时凑凑热闹,既不参加村里的任何培训活动,又对村里关于新农村建设、公民道德规范、健康卫生知识、崇尚科学、反腐倡廉等内容进行宣传教育的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基本上不闻不看,不看报纸,不看新闻,看电视只喜欢看某些地方台办的搞笑类的节目。

走访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村民尤其是妇女和年龄大的村民不知道什么是“八荣八耻”,不知道什么是公民道德规范,而这些有的就写在离他们家不远的墙壁上。个别村民不重视孩子教育,对孩子学习不督促不鼓励,初中不毕业就同意辍学。少数年轻一点的村民家庭贫困又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打工怕约束,干活怕累着,安于现状。没有先进文化占领农民的头脑,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侵蚀他们,一些村民有病不去医院,或者跪求主保佑,或者求神拜佛;家里出了大事,不是积极应对,而是看相算命、上庙烧香,个别村民还翻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观念,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

二、人力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全村凝聚力不强

创建特色文化村不仅仅是村委会的事情,村委会只是主导,广大村民才是主体。在创建过程中,广大村民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在文化活动中,一部分村民只愿意当看客,而不愿意参与其中,参与文化建设的村民只约有三分之一,尤其是具备一定教育层次的人,如教师、在外读书工作的知识分子等,放假回家仅仅是旁观者,并没有参与到家乡的特色文化村创建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村中的公众人物如企业经营者、个体经济经营者及部分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没有发挥他们参与特色文化村创建的特殊作用;个别村民更是把精力全都放在挣钱和自己的生活上,对村里的文化活动视而不见,这些因素都阻碍了特色文化村的创建进程。

三、创建工作重“硬件”设置,轻“软件”建设

文化建设中既有“硬件”部分,又有“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指文化设施,它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必不可少的载体,包括文化活动的媒介、机构、场馆、舞台、设备等,“软件”部分主要指文化建设的主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特色文化村的创建开始之后,村委会大多积极筹措资金,增建一批基础设施,增设一些文化活动场地,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但创建工作更多地停留在 “硬件”设置上,对“软件”――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缺乏一定的力度。有些村里树立了“十大孝星”的典型,但并没有扩展开来,还没有树立起“模范夫妻”、“和谐邻里”、“行业标兵”、“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来引导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为了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多数村子建立了高标准的新农村书屋,但只有20%的村民经常去看书,30%的村民偶尔去,50%的村民从不去。村里把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如电脑、网络、多媒体设备引入到村文化设施建设中去,建立了新农村网站和远程教育站点,但站点只集中对村民进行了一些培训,并没有对农民进行开放。

四、创建活动经费欠缺

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建设状况如何,要看经济投入的多寡。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之所以不容乐观,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文化经费投入不够,资金短缺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大阻碍。近年来,新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多数村里投入到文化建设的资金相对多得多,而且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援助,但是由于村里事务繁杂,要建设的项目很多,和发展经济的投入相比,文化建设上的投入还是不能满足广大村民的需求。

五、特色文化没有形成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既是一个地方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文化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是文化品牌产生的重要因素,一种文化要成为品牌,既要继承这种文化的精华,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的精神,同时还必须不断创新,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让人总有新的收获和感悟,总怀有期盼。目前特色文化村的特色文化还停留在浅表的层次,内涵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时代感还不是很强,缺乏创新,还没有形成文化品牌。更有一些民间特色文化不仅没有形成文化品牌,反而在渐渐消失。如剪纸、编织等手工艺传统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正在慢慢消失。此外,民间杂耍这种过去民间比较流行的、群众很喜欢的一种娱乐形式,也大多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