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进出口贸易概念

进出口贸易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30 09:27: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进出口贸易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进出口贸易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山东省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是一个文化大省但并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山东省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丰富的文化产品是别的省份所不能具有的,让省级文化产品得到很好的发展是一个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越来越成熟的文化产业中完善文化产品的国际接轨问题是重中之重,文化产品实现国际化首先是要保证文化产品能够走出家门打开国际市场,同时能够从国际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引进先进的文化产品也是关键的,因此建立完善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平台就成了发展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唯一突破口。

一、构建山东省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文化产业的形式不断发展下,整个文化产品的内涵、延长文化产业链成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先机,因此构建山东省文化产品拥有一个完整的进出口平台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建立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平台可以有效的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我省的文化产业目前的形式相对缺乏正确的市场导向、文化产品的概念相对模糊、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力度也相对的薄弱、文化产品的包装与宣传方面也是缺乏特色,针对以上一点问题来看我省的文化产业需要实质性的改革,在随着文化产业的国家化不断发展下,我们需要运用的就是利用先进的国际化文化产业思想对于我省的文化产品的市场导向、产品概念、新产品的研发、包装宣传等问题进行改革,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是实现文化产品发展奠定文化产业基础的最好选择。怎样建立一个完整的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对于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就是一个难题。

二、重视山东省文化产品在进出口平台中的品牌建设

山东省的文化资源在我国来说是一个大省,但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就需要深化我省的文化体制,首先就要在国际化市场中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的品牌形式,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的影响上相对比较薄软,但是我国却运用着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资源,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就是重要的问题,对于我省来说也是重点问题。例如就对于我省的鲁剧来说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但是将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推向正规化的国际市场还缺乏一定的动力,主要的动力就是缺乏品牌建设,鲁剧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凸显出自身的题材建设,要建立有艺术文化内涵,坚决反对低俗的鲁剧文化就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意识,我们只有在国际市场中建立有教育意义、有思想内涵、有观赏艺术气息的优秀文化产品,才能建立我省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品质与影响力。我省的文化产品在进出口平台中实现品牌建设是我省文化产业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我省文化产业竞争力重要手段之一。

三、为山东省文化产品打造集中式的进出易平台

对于一个省级的发展来看,建立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主要需要有一个集中的管理模式与发展形势,这就要求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政府要利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来组织建设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平台,因为个人的力量一定是薄弱的,同时可能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中有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政府对于进出口平台的建立是完善进出口贸易的重点。政府的贸易导向也是正确的引导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前提条件,政府的进出口贸易具有集中式的特点,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模式,同时一定是具有完整的体系、稳定的贸易洽谈方式,这些都是能够对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平台。

目前我省的文化进出口的贸易平台的现状主要是:观念陈旧,没有长远的文化产业进出口发展眼光;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体制相对比较单一和零散;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环境缺乏规模性。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就要对于我省的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做出新的研究,将我省的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平台打造成一个具有长期的、整体的、有规模性的。根据这三点首先要求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国际化进出口贸易平台的建设中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例如在开发山东文化旅游业,山东省是属于沿海的开放型地区,同时占据渤海、黄海的经济发展圈,因此在国际化的贸易中要实现长期化就要对于山东省的旅游业发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其次是在建立一个整体的进出口贸易平台的时候,就是要不断的去完善山东省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要构建一个整体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目前我省的文虎产业相对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属于一个不太成熟的阶段,因此在建立的国际化市场的时候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化的准则,二是要根据我省的基本情况来建立合法规范的贸易环境,这就要求我省在文化方面建立一定的机构来实现有整体性的交易环境。整体性的交易环境就有效的增加了我省文化产品进出口的数量以及质量的优化,对于文化产业的再发展创造有利的因素。最后是我省的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要实现规模性,这个规模性要求就是对于像旅游业、影视业、鲁剧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贸易机制,在进出口的平台中创建一个文化的产业链,这样就会对于文化产品的发展有带动性的作用。这样一来,一是有利于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化,二是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新产品的更新换代。

对于建立省级文化产品的贸易平台来说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是发展的关键,同时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文化发展要求尽早的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来推动文化产品国际化市场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对于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的监督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的监督可以避免文化产品的发展陷入低俗化,当然文化产品的发展也是代表一个省级政府的文化形象。

四、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的形式研究

建立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就要对于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平台的形式做一些规范与合理化的安排,目前国际上的一些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形式主要是通过一些文化宣传的窗口式网站、文化会展的交流、固定的文化活动月等等一些形式,在此基础上我省对于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平台的形式上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形式,当然这种形式的建立一定要在我省的文化具体情况的分析上,例如在青岛、日照这些海边城市上发展旅游业可以建立一些海滩文化的交流,交流的模式可以是在固定的日期内宣传海滩文化、青岛啤酒文化等等,也可以将这种宣传利用网络化的形式来展开,建立一个固定的文化交流网站,对于这个文化交流网站的设置也要有一定的特色化,网站APP设置要体现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对于像鲁剧、影视业的交流形式上可以进行一些会展的展示,像山东的《孔子》、《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大染坊》、《铁道游击队》、《闯关东》、《沂蒙六姐妹》等影视作品的宣传作为一种模式,在文化会展中突出体现这样的文化软实力。当然除此之外,我省还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发展新的文化进出口平台,例如在国际市场中申请属于自己的文化专利,多与一些外国的文化进行交流,例如在影视动漫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宫崎骏的动漫思想以及美国的娱乐大片的制作宣传思想,经常性的实现与国际接轨就能在先进的思想影响下,发展更强的文化产业。

五、结束语

建设省级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平台是发展省级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手段,也是增长省级文化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对于省级文化产品进出口平台的建设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文化产业设定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建立独特的文化品牌模式,同时也要根据政府的进出口贸易思想发展具有长期的、整体的、有规模的平台,最后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形式将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落到实处,发展省级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化市场是我们文化产业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福翠.山东文化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12(5):104-105.

[2]王颖.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视野,2012(10):12-13.

[3]胡俊海.打造品牌——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J].德州学院学报,2010(5):45-47.

[4]潘峰.凝目蓬勃发展的山东文化产业[J].走向世界,2010(31):78-79.

[5]杜启洪,侯贺良.山东文化产业盛世山雨欲来[J].走向世界,2007(1):34-35.

篇2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en Port and Dongguan economy, choose cargo throughput of Humen port,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f Donggua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volume of Dongguan as sample, employ linear regression to research interaction linkage between Humen port and Dongguan economy, and then conclude Humen port and Dongguan economy have great association. Finally, analyse the cause of this interaction and put forward Humen port needing exploring port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Humen port; Dongguan; interaction linkage

0 引 言

虎门港作为东莞市的一个港口,对东莞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东莞市作为珠三角地区较为发达的地区,为虎门港的发展也提供了强大的货源支撑。近年来,虎门港发展速度较快,这离不开东莞经济的发展。分析研究东莞经济对虎门港的联动效应以及这种联动效应背后的原因就显得有必要了。

董晓菲[1]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运用Mapinfo空间数据分析、泰尔指数等方法,按照“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思路,分析了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的空间作用并总结出联动发展的机理。冷静[2]以第四代港口理论基础分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港城联动情况并提出一些交通策略、产业策略、空间策略和生态策略。战堇凇⒗钴[3]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中的问题,探讨了联动规划、一体化布局、竞合发展的“港产城联动”推进路径。程晓玲[4]在分析了区港联动快速通关模式和厦门物流的发展战略后总结了区港联动对厦门物流的发展作用。徐红霞等[5]针对当前区港联动各异构系统间互操作性及交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区港联动集成系统构架,并分析了各层实现的具体功能。王映霞等[6]针对唐山港的情况提出了推动唐山市港产城协动发展的一些建议。

从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在港城联动方面的研究基本都是定性分析为主。为此本文以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虎门港和东莞市为样本,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来研究港城联动效应。

1 虎门港发展现状

虎门港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于1997年开始建设,包括东莞市境内的所有港口码头,下设五大港区:沙田港区、麻涌港区、沙角港区、长安港区和内河港区,每个港区都有自己的发展重点,而且侧重点不同。由于虎门港是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建设,所以现在的定位是合理有序开发,目前重点建设沙田港区的西大坦集装箱作业区和麻涌港区新沙南散杂货作业区。各港区的重点产业见表1。

虎门港自从建港口以来,发展迅速,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集装箱吞吐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2013年虎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跻身亿吨大港之列;2014年11月24日虎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TEU。图1为虎门港近10年的货物吞吐量数据,其中货物吞吐量单位为万吨。从图1中可以看出虎门港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很快,从2004年的2 600万吨发展 由于航运是在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因此分析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贸易量的关系及其关联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东莞市进出口贸易量TV为自变量,虎门港货物吞吐量CLU为因变量,建立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贸易量的回归模型。

CLU=9.4562TV-5 438.8669 (2)

其中,R■=0.7674

从求出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拟合系数为0.7674,表明模型拟合的较好,回归模型能较好的反应东莞市进出口贸易量与货物吞吐量之间的关系。另外,东莞市虎门港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贸易量关联系数为9.4562,关联紧密,也就是贸易量每变化一个单位,港口吞吐量就会变化9.4562个单位。

为了比较东莞市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量对虎门港货物吞吐量的联动关系,以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东莞市进出口贸易量TV为变量,以虎门港货物吞吐量CLU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

CLU=0.0293GDP+9.3293TV-5 406.0079 (3)

其中,R■=0.7874

从最小二乘法求出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港口货物吞吐量CLU与GDP之间的关联系数为0.0293,而港口货物吞吐量CLU与TV的关联系数达到了9.3293。从两个数值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东莞市进出口贸易量对虎门港货物吞吐量的关联度要大得多。

4 虎门港与东莞市经济联动效应原因分析

从虎门港与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东莞市进出口贸易量的数值关系及联动模型可以看出虎门港与东莞市经济关联程度大。这主要是有以下原因:一是航运需求是贸易的派生需求,而贸易的基础是经济产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大小取决于贸易量的大小,而贸易量的大小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进出口贸易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取决于贸易,而贸易分为国内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东莞是外向型经济城市,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是用于出口,货物进出口量大。因此,进出口贸易量对港口货物吞吐量关联紧密。二是腹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港口货物吞吐量,东莞是虎门港主要经济腹地,且东莞经济这几年发展迅速,为虎门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货源,为虎门港货物吞吐量的增长提供了基础支撑。三是虎门港建港时间较短,之前由于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善,东莞的绝大部分货物都从深圳、广州和香港的港口进出;虎门港建成后,大量东莞本地货物就近装船,选择虎门港作为进出港口,虎门港的货物吞吐量迅速上升。

5 结束语

通过对虎门港货物吞吐量与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进出口贸易量两个经济指标的联动效应进行分析,得出虎门港货物吞吐量与东莞市GDP的关联度较大、与进出口贸易量的关联度很大的结论。分析得出这两个关联度大的原因是由于港口航运发展的基础规律决定的,也与虎门港是新建港口有关。因此,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未来几年内虎门港的货物吞吐量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另外由于虎门港定位于第三代港口,而且珠三角地区还有深圳、广州和香港大港口,竞争激烈,而且东莞正谋求经济转型升级,因此虎门港也有必要探索港口发展的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董晓菲.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D]. 大连: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冷静. 基于第四代港口概念的港城联动建设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

[3] 战堇冢李芸. 江苏沿海开发中的港产城联动:动因、问题与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47-52.

篇3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保增长”是现阶段各项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使“保增长”的目标落到实处,理所当然要将“扩内需”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然而,“扩内需”并非意味着就可以忽视对外贸易在“保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在“扩内需”的同时,如果也能够尽可能发挥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可供选择的手段增加了,“保增长”的把握性自然也会增大,“扩内需”过程因此也会相对轻松一些。

总体来看,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有所放慢。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幅度连续6年都超过了两成,但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幅度却只有17.8%,其中,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7.2%和18.5%,增长速度比前几年明显放慢。

现阶段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虽然放慢,但2008年的全年统计只不过是由“显著”增长变为“温和”增长。可是,如果像证券分析师那样也做一张《分时走势图》,则不难看出,2008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基本上可以用“高开低走”这个股评术语加以概括。2008年10月以前,进出口贸易增长或快或慢,但基本上能够保持增长势头。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10个月,出口和进口分别累计增长21.9%和27.6%。可在10月之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形势却可以用“晚节不保”来形容。据统计,2008年11月全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2%和17.9%,特别是出口贸易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了月度负增长。更有甚者,进出口贸易的月度负增长并非“间歇”性,而是渐成趋势。2008年12月,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又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8%和21.3%。

贸易顺差的“贫困化”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越来越大。即使对外贸易规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所萎缩,贸易顺差扩大的势头也依然得以持续。由于进口贸易的下降幅度要超过出口贸易的下降幅度,2008年11月贸易顺差达到400.9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大的一个月,而12月贸易顺差也达到了389.8亿美元的历史次高点。再看一看整个2008年,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954.6亿美元。

一般来讲,许多人都会认为出口越多,经济增长受到对外贸易的拉动也就越大;而进口越多,经济增长受到对外贸易的拖累也就越大。近期,由于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进一步强化。

可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尽管贸易顺差还在扩大,开展进出口业务的难度却在加大,许多企业苦不堪言。当下,眼看着一些出口企业停工甚至关闭,眼看着出口企业的打工仔、打工妹甚至白领们丢掉饭碗,又有何理由为贸易顺差的增加而自我欣慰?仅从量的角度看,顺差加大应当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然而,若从质的角度来看,净出口规模的大小并不一定等同于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由此,笔者开始思考这样一个命题:小贸易的大顺差不足为喜,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一定比得上大贸易下的小顺差,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大贸易下出现的适度逆差。2008年11月贸易顺差创新高就能印证这一命题。否则,中央也就没有必要在当前形势下特别强调要靠“扩内需”来保增长了。

就对外贸易而言,净出口因素固然可以对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净出口因素绝非影响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事实上,对外贸易也会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本身就是对上述净出口因素起“推动作用”的唯一性提出挑战。按发展经济学的概念,贫困化增长是指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导致社会福利下降程度大于社会福利改善程度,最终会出现越增长越贫穷。在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下,出口越多,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弱。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现阶段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出现萎缩,贫困化增长的先决条件不复存在。在进出口贸易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对外贸易或许不会出现传统意义上的贫困化增长,但“贫困化”的特征却依然存在,索性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贸易顺差的“贫困化扩张”,又何妨?

的确,从宏观角度来看,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应当体现在净出口方面。可是,如果将微观层面也纳入观察视野,仅从净出口角度来看待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未免有些狭隘。单独来看,无论是出口贸易还是进口贸易,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只不过这种拉动作用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宏观层面,而是通过微观层面间接作用于宏观层面。

虽然具有某种程度的重商主义色彩,但对不同国家来说,通过追求对外贸易的顺差来推动经济增长或许具有可行性,动机也无可厚非。可是,就整个世界贸易体系而言,各国对贸易顺差的追求恰似一场“零合游戏”: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顺差必然要以另外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为前提。不难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贸易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对外贸易能够产生福利的“正合效应”,而非“零合效应”或者“负合游戏”。否则,比较利益学说、要素禀赋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国际贸易理论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保增长”绝非单靠贸易顺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资源的全球配置力度不断强化,过分追求贸易顺差不仅无助于整个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且也未必就对各国的经济增长有利。事实上,在当今世界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富国并不少见,而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的穷国也屡见不鲜。

不难看出,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能仅仅靠贸易顺差的大小来加以简单评价。现实状况表明,近期的贸易顺差加大颇具“贫困化”特征。

首先,在当前进出口贸易规模均出现萎缩的状况下,月度和年度贸易顺差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说明这一顺差本身就存在质量上的隐患。在出口保持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贡献度的情况下,随着出口贸易出现萎缩、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压制,不仅会导致出口企业的生存空间收窄,开工率下降,赢利减少,也会对就业和税收等方面造成压力。与此同时,随着进口贸易规模出现大面积萎缩,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机会也相应减少,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有效借助“外力”,很难更多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来弥补内在资源的“瓶颈”约束。

其次,在当今国际市场上,竞争与合作都要立足于一个为相关各国所接受的共同平台。一般来说,在这个平台之上,一个国家的顺差大一些就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强一些;而顺差小一些就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的牵制作用强一些。可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平台已经不再稳固,净出口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何的确很难说。将进出口贸易结合起来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在2008年11月出现双向萎缩,对中国经济而言尤为不同寻常。在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之下,中国处在国际产业链条的中间位置。因此,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国际产业链条上自然也会出现相当多的断裂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加工贸易受到的损害最大。由于加工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征,加工贸易的下滑还有可能会导致进出口贸易规模出现双向萎缩。

再次,近期贸易顺差的迭创新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变化因素。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市场上的反应并非完全都具有对称性。总体来看,初级产品价格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最为立竿见影。相反,工业制成品价格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是逐步显现的,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初级产品在中国进口贸易中所占比例相对要高一些,而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却相当大。因此,目前中国进口萎缩速度要快于出口萎缩速度,贸易顺差规模也就越来越大。现阶段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顺差规模很难保得住,甚至有可能转为逆差。即使贸易顺差能够进一步扩张,也很难摆脱“贫困化扩张”之嫌。

总之,无论是出口规模下降,还是进口规模下降,对经济增长来说不一定都是利好因素,而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整体萎缩对经济增长来说则进一步构成了利空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对当前对外贸易顺差创历史最高纪录时刻保持警惕。

表面上看,贸易顺差的扩大与否关乎“保增长”的大局,而具体的进出口业务只不过关系到相关企业的“小算盘”。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对出口企业来说,只要做好每一笔进出口业务,都有利于“保增长”。

篇4

1前言

1.1粮食进出口问题的提出

篇5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篇6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篇7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间品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基于最终产品、原产地等原则的传统统计一国贸易额的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在全球生产链背景下各国的实际利得。各国学者及国际组织等纷纷探究并提出了各种新的贸易统计方式。其中,测算贸易增加值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认可。同时,我国林产品存在明显贸易逆差等问题。中国目前的国际分工多属于中间林产品的加工制造,为了在全球化生产链下更加准确地反映国际贸易进出口实际情况,我国亟需准确统计林产品国际贸易数量,以了解其发展真实情况,维护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当权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增加值贸易是由Hummels等人提出的垂直贸易概念发展而来,由于垂直贸易的假设要求进口中间产品的增加值必须全部来源于国外,应用范围狭窄。由此,众多学者都在此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其中,较为突出的是Daudin(2011)等人明确提出了增加值贸易概念,利用更高质量的全球贸易分析项目数据库的国内投入产出表数据,规避了垂直贸易下的严格假设[1]。Robert Koopman等提出了KPWW方法,将产品的每一个用途具体在每一个来源进行区分为中间进口品与最终产品,将一国总出口分解为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部分[2]。对贸易增加值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单一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或构造国家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进行的产业层面的研究,因此难免会忽略企业的微观特征。国外学者将研究更多集中于以外国附属机构统计、VAX比率、投入产出表等方法建立模型,忽略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统计制度的影响,以及从微观角度上对企业进出口贸易增加值部分的核算。

综上,传统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增加值贸易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但国内对增加值贸易理论研究尚未成熟,还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对增加值贸易的核算主要应用于中国工业企业贸易进出口总额方面,将其引用到林产品贸易的理论研究也较为少见。而伴随着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进出口型林业企业有必要进行增加值贸易核算。由此,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清楚认识我国林产品贸易出口现状,合理测算出自身的林产品贸易增加值,应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成为林产品贸易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中国林产品贸易出口分析

(一)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变化

如图1所示,2000―2013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大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进出口贸易额相对下降,在2008年后,贸易额有所回升,并在2009―2013年迅速增长。其次,我国在2000―2013年,林产品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我国的林产品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且两者之间的差额逐渐扩大。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对木材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内部市场的供需矛盾使得我国对国际林产品(原木、锯材)的依赖度逐年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本土森林资源。林产品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我国整体贸易顺差,但西方国家仍对我国林产品筑起了绿色贸易壁垒。而加快林产品国家贸易市场增加值统计方法的核算,可减轻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敌意,从而减少我国贸易纠纷案件。

(二)中国林产品出口市场金额占比

通过表1,得到我国林产品出口贸易金额和我国出口各国的林产品贸易金额,两者相比,得到我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市场占比。

由图2可知,2000―2013年,日、美、韩是我国林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英、加、德次之,从总体趋势来看,以上六国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占比先上升后下降,在2005年达到峰值。2005年日本市场占我国出口市场的48.78%,将近一半,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在2006年以后,美国市场占比超过日本市场占比,可达11.48%。自我国加入WTO后,双方的贸易摩擦加大,对我国林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微调,可有效缓解我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但不可忽略的是,我国林产品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由于我国制浆、制版技术相对落后,纸浆和胶合板大量进口,林业企业大多进行来料加工,中间投入较少,贸易增加值甚微,所以以贸易总额来衡量一国出口的产品价值的传统统计方法严重影响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林产品贸易投入产出表对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图3分别展示了我国出口原木、人造板、木质纸浆、锯材等主要林产品的出口国金额占比较高的国家,由图可知,我国原木主要出口国是美、日、韩,2000―2013年期间,美国对我国原木的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远远超过日本和韩国两国,而日韩两国进口我国原木的趋势变化大致相同,近年来,我国对美日韩出口原木的比例逐渐下降,表明我国限制原木等自然资源的出口、关税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国人造板主要出口国为美、韩、日,与原木相似,韩日两国金额市场占比趋势相近,近年都有下降的趋势,而美国起伏波动较大;我国纸浆出口国主要是美、印、德,其中最为明显变化的是印度,在2011年以后对我国纸浆的需求突然骤增,2012年金额占比约达85%,而2013年又骤然下降。了解我国林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我国林产品出口在各国的金额占比,有利于我国与频繁贸易往来的国家进行合作,核算林产品贸易增加值,有利于各国清楚认识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核算林产品贸易增加值的方法有多种,但目前来说都存在一定缺陷或在现实情况无法实施的情况,所以在探索林产品贸易增加值核算的方法,建立新的贸易统计制度的同时,更要求我们结合世界林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特点,来完善和发展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Daudin G,Rifflart C,Schw-

eisguth D. Who produces for whom in the world economy?[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2011,44(4):

1403―1437

[2]Koopman R,Powers W,Wang Z,

篇8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of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ofForeign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of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篇9

二、金融机构变革对国际贸易与融资影响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机构的相关概念界定

金融机构是指为人们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都属于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主要为人们提供办理储蓄、购买证券、保险、基金管理的服务,每个国家的金融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包括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境内外的外资融资机构,这三种金融机构构成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1]。

(二)国际贸易与融资概念界定

国际贸易是指国际上各个国家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实现各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的流通活动,由各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构成了国际贸易。

融资是指在企业单位或个人直接或间接的从事资金的融入和融出活动。

国际贸易融资是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出现的融资活动,国际贸易融资要依托国家或企业个人的资金实现资金流动,这种融资活动会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出现,包括出口商品的制造、运输、销售等过程。因此,金融机构发生变革会对国际贸易与融资产生重要影响。

(三)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1.国际贸易在融资过程中,融资的成本比较低,因为在国际贸易融资时有货物抵押和清楚的还款来源作保障,对于银行来说,在对贸易融资的处理上就会比较宽松,银行收取的利息也会相对较少,因此,国际贸易融资要比银行贷款的成本低,而且容易得到批准。

2.国际贸易融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融资人不仅要承担银行贷款的风险,还要面对利率和汇率的风险,还有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结算联系密切,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会存在欺诈、单交等风险,

3.国际贸易融资的融资人构成复杂,由于融资是在国际背景下进行的,融资人可以本国国民,也可以是外国人,而且如果涉及到国内与国外的融资,就要涉及到两国货币兑换的的问题,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时要根据货币的汇率变化情况,结合具体情况作出是否进行融资的决策。

4.国际贸易融资作为国际资本流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同国家的融资资金在国际间的流通和转移。作为国际贸易中的融资者要遵守本国政府颁布的融资法令,本国政府要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对本国的金融机构进行管制,确保融资过程的安全性[2]。

三、金融机构变革对国际贸易与融资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把整个世界的经济关系联系紧密,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的资金可以流动任何国家和地区,这就导致当出现金融机构变革时,由于金融的传导性各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国际贸易中的融资风险就会扩大。

(一)金融机构变革对融资环境和融资需求的影响

在金融机构变革环境中,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金融机构的变革会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极大的动荡,2012年,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许多国家还出现了经济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受到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变慢,许多国家出现失业率上升,中小型企业停产倒闭的现象。

金融机构变革对融资需求产生重要影响,以中小企业为例,中小企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很少,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金少,规模小,企业管理不完善。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中,对融资标准过高,这就导致中小企业不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进行融资。因此中小企业陷入了融资困难的危机中[3]。

(二)金融机构变革对国际贸易融资成本的影响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和贸易出口困难导致了融资成本的增加,由于融资难度的增加,银行等借贷机构对融资的条件会更加苛刻,办理的手续会越来越繁琐。利率的波动上导致风险的发生,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时一定要把握好汇率的波动规律,减小损失。

四、金融机构变革中完善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与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为贸易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各国应结合当今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实现与国际接轨,同时还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出发,解决本国贸易融资法律与国际惯例间存在的分歧。通过研究当前贸易融资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努力实现与国际上的惯例相接轨,以法律保障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

(二)与其他国家积极交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国家应出台一系列的贸易融资措施,帮助我国企业解决贸易融资问题,推动我国贸易发展。国家完善进出口贸易政策,发挥各省市经济管理部门的作用,实现各部门单位支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参加国际上的贸易融资合作,加大对主要贸易国家的融资支持,推动双边贸易融资。

(三)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篇10

一、贸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增长的不平衡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

1.货物贸易

2004年,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贸易额32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占出口总额比重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高于出口增幅14.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27.9%。

进口贸易中原油增长34.8%,成品油进口增长34.1%,煤同比增长73%,铁矿石增长40.5%,棉花增长1.2倍于上年同期,机械设备增长28%,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36.7%,当然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结构优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出口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由下表可见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

金额增速%金额增速%金额增速%

服务贸易总额1345.6731.88624.3433.60721.3330.42-96.99

1.运输366.1140.06120.6752.63245.4434.61-124.76

2.旅游448.8837.72257.3947.87191.4926.0965.90

3.通讯服务9.13-14.374.40-31.014.7210.49-0.32

4.建筑服务65.0433.373.8121.7461.2434.16-57.43

5.保险服务28.9035.173.8121.7461.2434.16-57.43

6.金融服务2.32-39.650.94-38.181.38-40.61-0.44

7.计算机和

信息服务28.9035.1716.3748.5412.5320.943.84

8.专有权利使用

费和特许费47.3329.492.36120.9444.9726.73-42.60

9.咨询78.8747.8531.5367.2547.3437.24-15.82

10.广告、宣传15.4763.858.4974.626.9852.511.50

11.电影、音像2.17110.550.4122.571.76152.

87-1.35

12.其它商业服务244.2913.52159.515.9484.7831.1674.73

13.别处未提及的

政府服务9.0911.893.785.505.3116.94-1.52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

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70%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3246亿美元,增长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57.8%,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22%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56.7%,但同比回落了14.5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

篇11

中国国际贸易与FDI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促进了各个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时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国国际贸易与FDI关系问题收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国际贸易和FDI进行了概述,然后以实证分析中国国际贸易与FDI关系,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并加以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概述

国际贸易又叫做世界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指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间劳务和商品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劳务和商品的国际转移,是世界各国基于国际分工而形成彼此关联的形式,反映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依赖关系。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可以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可以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按贸易内容可以分为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一般贸易和商品贸易,按贸易参加国数量可以分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1]。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有以下特点:首先,国际贸易涉及交易双方所在国的在政策、法律、社会习俗、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冲突和差异,比国内贸易涉及的问题要复杂。其次,国际贸易存在交易金额和交易数量大,运输距离远和履行时间长的特点,因此,交易双方要承担比国内贸易还要大的风险。第三,国际贸易易受交易双方所在国的经济、政治、国际局势和双边关系变动的影响。最后,国际贸易不仅涉及到交易双方,还涉及到运输、海关、商检、银行、保险等部门的配合、协作,过程比国内贸易复杂。

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关键因素,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国际贸易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一,国际贸易进入高速增长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国际贸易格局未改变,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三,多边贸易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第四,国际贸易的结构越来越高级,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第五,贸易投资的一体化趋势较为明显,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角;第六,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的竞争日益激烈,随之而产生的对策不断翻新。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科学决策,还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上加入到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FDI的概述

FDI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缩写,指的是一国的投资者把资本或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国家的生产和经营,掌控一定的经营管理权,为获取利润和珍贵生产要素而进行的投资活动。现代资本国际化的表现形式是FDI,FDI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跨国公司。

对FDI本质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坚持“经营资源”,特别是无形资产。例如,原正行:FDI指的是企业特殊的经营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国际转移;小岛清:FDI的核心是经营管理上的技术性专门知识;部分学者坚持“控制权”,例如,洛赫德、肯伍德:FDI指的是一国公司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者获得该国企业的控制权[2]。相关国际机构、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例如,WTO、联合国跨国公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资司、美国商务部等,认为国际间接投资与FDI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取得企业的控制权,由于FDI的无形资产处于核心地位,货币资本处于次要地位,所以只能直接投资,FDI不仅具有直接经营管理权,而且其目标在于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因此,部分学者认为:FDI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企业通过垄断优势的国际转移,获得部分甚至是全部外国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实现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高度统一的长期投资行为。

三、中国国际贸易与FDI关系的实证分析

Grange最先提出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即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因果检验概念和理论,如果对第一个变量加入相关信息,就能对第二个变量更好地进行预测,那么,第一个变量就是第二个变量的原因。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则二者之间为反馈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被广泛应用经济领域,许多学者依据此理论来验证经济学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VAR模型中,Xt和Yt均为平稳序列,Xt-j和Yt-j均为Xt和Yt的滞后项,εt和ηt是均值为零的白噪声序列。根据以上的定义,如果bj不都为零,那么,Xt为Yt的格兰杰原因,相应地,如果cj不都为零,那么Yt为Xt的格兰杰原因。在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时,首先,应确保Xt和Yt均为平稳序列,其次,对于bj或cj二者不都为零时,应利用Wald test对系数均为零的原假设进行检验[3]。

根据近十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的图表显示,2004年以来,出口总额总是高于进口总额,说明近十年中国为贸易顺差,而且距离在不断拉大,仅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时贸易顺差才减少。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这三个指标总体持平,前四年处于增长状态,而2009年有所下滑了,在2010年又重新回到上升趋势。在前两年,FDI的增长速度低于进出口总额的,而在接下来的八年间,FDI的增长速度与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持平。

为了使实证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本文选取了我国23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对数据进行筛选时,首先排除了进出口总额小于50000万元的省,然后又排除了FDI小于100万元的省,经过两轮筛选,剩下的省市为研究的样本。另外,为了避免价格因素的干扰,利用价格指数调整获得实际值,依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FDI进行调整,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进出口贸易额进行调整,以此来获得价格指数的实际值,并分别用FDI、IM和EX来表示[4]。

从三个变量的统计结果来看,各个省市的进口贸易额的中位数和平均值都小于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标准差小于出口贸易额的标准差,而FDI的标准差小于进出口贸易的标准差。样本选取了我国23个省近十年的数据,因此,共有230个观测点[5]。首先,需要对三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对于面板数据来说,由于每个省包含十个观测点,运用一般单位根可能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应选择Im,Pesaran and Shin单位根进行检验[6]。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FDI、EX和IM均具有不平稳性特点,而经过一阶差分后,FDI、EX和IM都是平稳的。由此看来,在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时需要使用一阶差分数值,结果解释为进出口贸易额增量和FDI增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FDI、EX和IM三个变量均为I(1),三者之间的线性回归为伪回归,但若三者之间回归出的误差项为I(0),就会出现长期稳定关系,即三种之间互为协整关系。通过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得到的协整关系显示,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均不能被拒绝,FDI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彼此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与Pfaffermayr的研究结论相似[7]。

由于FDI、EX和IM均为I(1),其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序列,分别用D(FDI),D(EX)和D(IM)来表示,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三个变量检验。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会遇到首先遇到对滞后阶数进行选择的问题,不同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观点和结论有所差异,而信息准则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可[8]。信息准则包括施瓦茨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和赤池信息准则等几种表达方式。解决问题不如避免出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滞后期结果的迂回方式来避免选择最佳滞后期。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知,滞后阶数的差异对结果影响不大,不同的假设被拒绝时都有显著性的差距。检验结果表明,D(FDI)是D(EX)的格兰杰原因,D(EX)是D(FDI)的格兰杰原因,FDI与出口贸易额之间具有互补关系。未被拒绝的假设表明,D(IM)不是D(FDI)的格兰杰原因,D(EX)不是D(IM)的格兰杰原因,D(IM)不是D(EX)的格兰杰原因,D(FDI)不是D(IM)的格兰杰原因,FDI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也具有互补关系,但这种互补关系较为隐晦[9]。

四、政策建议

我国近十年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额出现波动趋势的原因如下:首先,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方便其他国家在中国投资建厂,这种投资不仅可以带动商品和设备的进口,而且外商直接投资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多数会以出口的形式回流到他国。其次,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一部分行业由进口行业向出口行业的转变。由于中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再加上他国的投资,使中国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逐渐由进口行业转化为出口行业。最后,在政府导向作用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引领下,大部分外商投资转化为出口行业[10]。

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国际贸易的增长多表现为粗放型。因此,在未来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应有选择性地招商引资,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中国应完善投资环境、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企业配套能力,以此来吸引高技术水平的外来投资,减少污染程度较高行业的直接投资。国家还应严格限制投资产业,鼓励高新科技产业的直接投资,并且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此外,国家不能依赖于组装和加工等低层次贸易,而应培养专业化人才,掌握先进的技术,对企业员工各层次人才进行科学配置,加强对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学习。

综上所述,我国近十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额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彼此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双向关系具有互补性,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额之间还可能存在不明显的正向关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欧阳予,宫蕾.中国外贸与对外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研究――基于1982―2011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4,08(02):37-41.

[2]秦芳.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0):50-53.

[3]赵彬.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路径的比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4]张诗雯. FDI、城市化与出口贸易――基于金砖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02(09):28-33.

[5]张昆.FDI对中美和中欧贸易顺差影响效应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6]李珊珊,罗良文.FDI行业结构对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指数因素分解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12,05(23):855-863.

[7]李华敏.金融发展视角下FDI溢出效应对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