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09:27: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诚信活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前言
作为一个课程的基层组织,教研组是具体实施教学计划、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检查评估教学质量、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机构,学校教研组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骨干教师、选拔学科英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相应的,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应适应新的环境,有所创新,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一、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形式单一僵化,只教不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教研活动容易流于形式;教师本身对于自我角色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只是被动地参与;不同学科之间往往缺乏交流,互动性不够,教学实践和理论之间容易脱节等。
从对新课程要求的解读中可以看出,作为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也应该有所转变。首先,教师应该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个主体存在的,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对教学资料进行取舍,布置适当的作业,选择恰当的考核方式等。在角色定位明确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改变以往教学的权威意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学科之间的合作应该有所加强,而不是各自独立开来,这样才有利于解决学科综合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由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教学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方向转变。
二、导入文化建设
解决了思想层面的问题,还应该思考如何让教师的群体文化外化为学校文化,让教研组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通过文化建设来打造文化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这对学校和教研组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一般存在的问题是:(一)要么二者被割裂开来,要么教研组直接将学校文化演绎为教研组文化,缺少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二)教研组组长对“什么是教研组文化”及“如何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意识模糊,组内教师也对活动不够主动。(三)教研组缺少以文化创建为核心的发展规划,工作思路和策略不够系列化,从而导致文化创建中生成的文化产品资源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学校缺少对教研组文化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管理真空。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作为学校的管理层,应该整体进行教研组层面的制度设计,明确教研组的文化愿景和发展目标,确立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路径,实现学校制度向教研组制度的重心下移。同时开展面向教研组组长的专题培训,让他们明确教研组文化的内涵及意义,培养其文化意识,并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来推动和保障其工作的开展。教研组应该组织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并帮助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展示平台。
三、变革教研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研的质量和实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研模式进行变革,重点放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导入新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本人撰写的教学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的案例分析教研活动。同时针对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运用中出现的新的课题,以教研活动为平台开展课题研究。
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探讨多种教研活动形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例如有的学校定期举办教学沙龙研讨会,为教师搭建一个畅言教改理念、抒发课程实践体会、提出课程教学中产生的疑惑、释疑解惑寻求工作良方的交流平台。有的学校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不同围绕教学研究相应的课题,使得科研与教研融合,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此外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累积经典案例,及时进行课改小结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为了促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的学校还定期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而网上论坛的开辟,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开展则能够更好地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对于教研组改革的新尝试。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推进,也随着教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的自身发展,教研活动必将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顾燕萍.教研组文化创建的七大策略[M].中小学管理,2007,(06).
[2]王金星、魏长庆.改革教研模式,落实教研职能[M].诸城教育网,2004.
[3]叶维取.略论学校文化教研的若干问题[M].瑶海教育网,2007.
教学研究活动历来都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我认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共同提高的需要。在最基层的农村学校,不少教师对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等问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自身从事教学研究的实际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认识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即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校本教研是在以往学校的教研活动基础之上的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有了新的内涵并被赋予新的使命。首先要把教研作为一项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其次,校本教研更强调的是实践性研究。
校本教研有什么特征呢?(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且拟定主题,最后通过教研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还要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和教师以及校领导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问题。(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因此,校本教研,必须提高广大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而直接目的。考察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系起来。
二、校本教研――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和深化
新课程实施以前,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多由教师个人完成,它是常规性的,是课堂教学前必须要做的,层次低、难度小、内容少。在全面深入实施新课程以来,校本教研活动多由教师共同完成,它是研究性的,层次高、难度大、内容多,它是群体性的智力活动。教师的备课、授课以及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的提高不再被看作个人的劳动成果,而是被看作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是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者,还是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者、研究者,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共同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校本教研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研究的结果又作用于教学,它是以常规教研活动为基础而开展的研究性活动。这样的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缩小了由于个体水平差异带来的教学上的差距,同时也提高了评课议课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应把校本教研看作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和深化,把常规教研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进一步扎实开展。
三、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而提出的校本教研本身就是一项教学研究制度,它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它提倡“合作互助”“以研促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其要求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力求实现德育的生活化教学。目前,初中德育课程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德育目标过高,学生通常难以理解;品德、心理的课程内容都存在重复之处,而且比较分散,缺乏完整性和综合性,很多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课时安排不当,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工作,突出整体设计,以便推进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持续发展,增强课程的有效性。
一、德育课程开发概述
要想更好地把握德育课程开发的含义和特征,就要全面理解德育课程的含义。近年来,德育课程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但是很多人对其理解不够全面。德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和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在组织系统中,德育课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时间上来讲,包括系统、持续的影响因素,从空间上来看,包括校内、校外等影响因素。
二、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德育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中,而且在各个学科中,又可以学到德育学科的内容。因此,它们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尤其在设计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目标体系时,要重视核心价值观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针对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和学科教育不同,德育活动课程的认知内容和方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德育活动中,很多学生首先从自我进行感知,充分借助已有的经验,从而逐渐建构个体的活动。这种可感知的行为充满着感性,基本不具有抽象性,而且缺乏系统性,但是其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同辈中的交流。
(二)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态度是对于任何人的一种心理指向,它可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认知,二是情感,三是行为。态度具有稳定性,是人的一种习惯性的反映。在态度中,最重要的美德就是关心他人。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课程,使学生重视关心的需要,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关心的举动。学生在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自觉参与的态度,从而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另外,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学校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路边捡垃圾,培养他们积极的劳动态度,促使学生在劳动中成长。
(三)着眼于发展,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德育能力
就初中德育活动课程来说,其需要重视以下几点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道德交往能力。学校组织开展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第二,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初中学生的个体独立意识比较强,缺乏合作精神。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发关于合作学习的德育活动课程,使学生明白合作的好处,从而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意义。
第三,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初中学生比较叛逆,容易冲动,缺乏自控力。所以,在初中德育活动课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自控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第四,培养维护自我权益的能力。初中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善,容易受到他人的误导,法律观念比较淡薄。因此,要开展能够培养学生保护自我权益的能力,使其逐渐养成法治意识,加强对自我合法权益的保护。
三、初中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系列设计
在对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进行设计时,要在初中德育活动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还要重视结合各地区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从而使其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
(一)深化德育主题的品德层次的螺旋式设计
初中学生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判断是非、准则的能力比较薄弱,他们正在从道德发展的自律期转向他律期,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对前景充满着期望,希望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所以,这就要求设计一系列纵向的德育活动课程,即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并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某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德育主题,并且设计多个阶段的活动,逐渐实现这个主题的目标,从而逐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校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意识,可以在初一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如可以让他们在家种植一些小植物;可以引导初二学生思考可以为家庭做些什么,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是最光荣的;积极引导初三学生自觉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
(二)开展体验式德育课程活动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首先要预设一定的情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获得一定的体验,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过程。总结起来可以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师生情感交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开展体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小鬼当家”的主人翁情感,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比如每班一周的校园管理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体验机会。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实现学习和生活的自主管理。比如值日生负责全校学生的着装检查,对课间纪律、卫生清洁进行巡查。在各项事务中,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体验班级管理的艰辛与责任,掌握管理的方法。
(三)活用资源优化设计
1.充分发掘人力资源
要想提高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效果,学校就要重视人的作用。要对教育者资源进行重点发掘,其中既包括校内德育活动的教育者,又包括校外德育活动的教育者。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第一,警校共建。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公安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并对一些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M行深入分析。
第二,开发德育活动课程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开发,可以邀请社会上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第三,开展专题报告。初中生比较叛逆,喜欢追求时尚,比如追星。因此,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邀请一些英模、劳模等到学校开展专题报告,或者邀请德育专家,联手推动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
2.充分利用物质资源
要想更好地开发德育课程,学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城乡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德育活动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要优化设计德育资源,合理设计德育活动课程。为此,可以建立新的德育模式,比如建立德育基地,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利用物质资源。
第一,基地分类建设。可以建立国防教育基地,主要加强对国防知识的培训;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监督学生遵纪守法。
第二,设计德育活动课程校本教材。在设计教材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比如,要分析实际的利用效率,对德育活动的校本课程进行分析,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再如,要分析共性目标的可实现程度,即要在共性目标中找到弱势环节,并依据它对教材进行编制,这样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德育教育也逐渐在进行改革。要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就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高度,进行更广阔的拓展。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工作,突出整体设计,从而推进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持续发展,增强课程的有效性。目前,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开发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开发设计德育活动课程时,要重视结合各地区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以符合学校现有的条件。还要将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充分结合,活用资源优化设计,从而编制出符合学生德育发展的教材,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景森,匡桂红.有关初中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周刊(B版),2013(04):6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311-01
1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调动大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已成为各所高校的重点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由于目前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
(2)学生参与热情高,但主要以短期的科技活动为主,长期研究坚持下去的少;
(3)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就目前高校实际情况开看,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是学习课程知识。在大学四年中,大一学习数理外等基础课,大二英语过级,大三主要专业课程,大四成绩好的忙于考研,其他的大多为找工作而忙碌。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生生活有一个适应的转变过程,且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要参与科技活动显得力不从心;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考虑就业问题比较多;而大二、三年级学生接触的专业知识只是专业基础知识,由于专业知识相对不足与缺乏,因而学生难有高水平的专业成果。另外,课时多,学习任务重也是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综上,大学生一方面在认识上崇尚科学,态度积极,体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又在行动上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随波逐流”,体现出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
2大学生科技活动融入课程设计的意义
2.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过程,其涵义为是建立在分析与设计基础上的深思熟虑的精心规划和预先制订,是一次理论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课程设计的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设计实际应用系统。以此拓宽知识面,系统地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主要在是工科类专业开设,目前课程设计教学是工科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组织实施好课程设计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的培养计划中都是以一些考试课程为主,学生也主要重视这些课程。而作为一种教学辅环节的课程设计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而课程设计环节中却出现这样的情况:
(1)目前,国内高校对课程设计环节重视不够,课程设计多为考查课。各工科由于多为考查课,学生认为“不出意外,都能通过”,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部分学生不太重视或有畏难情绪,互相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像许多课程设计是纯纸上谈兵的类型,教师布置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都等待一些勤快的同学做出来之后抄袭,一个班的版本也就是一两个。出现这种现象,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彻底归于失败。
(2)课程设计的时间短,安排不合理。课程设计一般是1到2周,这样的时间,对于完成一个对学生有所帮助的课程设计是不够的。并且课程设计的时间往往是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期的最后一到两周,学生急于放假回家,对课程设计就是本着及格就好的态度。
2.2大学生科技活动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意义
(1)把大学生科技活动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使课程设计成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科技活动由“课外”变为“课内”,可以有效解决科技活动参与率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推进,我在教学中也逐渐渗透了一些新课程理念和方法,尤其是英语研究性学习,我在每个学期都会设计一个教学板块进行尝试。几年下来,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体味过失败的苦涩,总体来说,进步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比较随意,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模糊,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和实施――包括研究进程基本上是由我决定的。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活动过程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并且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动机不是从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尤其是教师的压力,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在的动机、兴趣的支撑。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再有技巧的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为此,我在近期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基于新课程理念,以课题的选择为契机,逐步将我的学生引入了研究性学习那新奇、愉快,充满创造力的空间,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1 选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展需要的。因而,初中英语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基于这一点,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题目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契机,引导他们把这种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始终,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学习主体。
2 选题也要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退出课题的选择,不介入,不参与。初中学生毕竟还比较小,开展英语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自我学习方法的研究,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完全独立的选题也易产生盲目性,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
3 选题必须有利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的,它与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学习活动方式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基于此,在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生成。或者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主动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将学生个性特长同小组协作有效结合起来,或研读文本、掌握规律,获取知识;或贴近生活,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英语实践能力。
4 选题要建立在英语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同生活紧密相接的,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立足课堂、开拓思维,“从自然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可以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研究内容的丰富,使得有些活动脱离了英语本身的学科特点,记得我在教学中,曾结合“节日”,曾指导过一次研究型学习活动――“我身边的节日”,学生们基本上从我国传统节日――包括一些富于我们兰州地域色彩的民俗节日入手,搜集了好多资料,做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可时候反思一下,好想在学生英语学科的素养的培养方面没起到多大作用。由此看来,一些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题目虽然与学生很贴近,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如何将其同英语学科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是我们更要关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注重了时展对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克服了以往课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如何提升课程实施的效益,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所以新课程改革呼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现象,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教学效益不是很佳,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之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变得十分重要。为了使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更加有效,我认为数学活动应该体现“四性”。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就教于同仁。
一、需求性
1、要能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小学生的学是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尤其学习抽象的数学,更离不开具体、直观、富有情趣的情境。学生如果没有兴趣,活动将成为一种枯燥、被动的操作指令,对学生的发展无益。因此,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特别要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情感需要、兴趣爱好等个性倾向,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低的年级级教师可以把动画、童话、寓言、故事儿童喜闻乐见的开式引入课堂,也可以创设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中高年级教师可以把接近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如: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可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教室、房间;学习了概率问题,可让学生分析摸奖、买彩票中奖概率问题,运用统计图表分析地方经济状况;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等方案。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做数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系学习过程。
2、内容要有活动价值。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活动,对于那些学生容易得出结果的内容大可不必拿来“兴师动众”。但在我们的课堂中不乏为了操作而操作的现象存在。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当出现“56-22”时,大部分学生已能口算出结果。此进教师对全班学生说:“你能用手中的圆片摆一摆吗?”摆完后又让学生用小棒再摆一次。其实学生的思维已经远远走在“动手摆”的前面了,此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已无多大必要甚至是浪费时间,教师应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当活动能加深理解时,才能显示它的价值。
二、全面性
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参与面的大小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以往课堂的活动常常仅限于少数学生的活动,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找朋友”、“送信”、“给小动物找家”等等,大部分学生以“观众”的身份出现,这样的活动参与面窄,效率低下。其实只要改变学生的活动方式,就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下面我们来看看四边形分类的不同活动方式中学生参与面与效果的对比。方案一、屏幕上出现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学生看着屏幕进行分类后发表意见,课件展示学生的分类。方案二、给学生提供上述四边形,让学生动手分类,反馈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法,并让学生说自己的思路和分的依据。方案一让全体学生看着屏幕分类,看似全体学生都参与了,实际上可能只有70%的学生在思考,其余的学生在等待,甚至“溜号”。学生只用眼看,无法体验分的过程。而且,反馈时教师的课件设计又不能穷尽学生的想法,不能一一展示学生的分法,给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方案二能让全体学生边看、边动手、边思考,眼、手、脑相结合,以实物图形为凭借,思维有了依据。而且,反馈时每种分法都能得到展示。因此活动的设计要着眼于全员参与,促进学生思考,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三、主导性
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于的发挥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如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判断“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时,学生为可能与不可能争得不可开交。这时不同的教师采用了不同处理方式:方式一,举行辩论会,耗时8分钟,仍未得出结论。方式二,教师出示一则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市每天约有120人出生。”方式一的活动可以说是无效的。因为学生的争辩只是对自身经验及认知的坚持,并不是智慧的碰撞,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新知的建构,是一种无谓的辩论。方式二只用了一则小小的信息就让学生明辨是非:一个南昌市每天就有120人出生,那么一个省呢?全国呢?全世界呢?分歧得到了统一,问题迎刃而解。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主导作用,让数学课堂省时又高效。
1.前言
地理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在高中生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活动教学是高中地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高中地理课程――活动教学已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得高中地理教学走出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活动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说,动教学模式是实现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
2.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对于当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于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通常都不太重视地理教科书章节以外的活动,只注重讲解教学的内容,这样很易导致地理教学的质量不高。而且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授地理知识,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最终降低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点。在高中时期,学生的自我价值在不断地提高,自我意识也随之增强,因此,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高中生的独立性较强。虽然他们并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不会盲目接受教师的建议和指导,一般都以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再加上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长期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致使一些学生、家长和学校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不足,并不重视地理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整体下降。然而,在学习中,虽然高中生的心理会表现出严肃、冷静的特点,但他们的学习地位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根本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观点,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佳,最终导致地理教学效果较差。
3.新课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3.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地理教学的质量,还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数量。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伴随着高中地理知识的逐渐增加,然而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也逐渐变高。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增加学生地理知识量的同时,要扎实好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涉及知识相对较多的内容时,应防止过多地理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在学量地理知识时,能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但要是在一节课的地理知识数量过少的话,将会很浪费时间,同时也不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学习地理知识。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和认知能力,使得活动教学内容能够很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3.2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下,应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标准,在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和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自主性。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并让其积极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还可以跟别人一起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到“时区和日界边”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安排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讲解,再寻找另外相似的题目来讲解,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演练,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3.3加强活动教学内容,提高地理知识水平
地理教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取合理的活动素材和科学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例如,在教到人教版高中地理课程《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时,教师应开展一些相关课题的课外活动,选择科学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举例子来说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了解一些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丰富活动的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活动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4.结束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用活动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的地理课程进行教学,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水平。活动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地理教学方式,但是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还学要教师们不断的努力,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活动获得丰硕的成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最终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模式。
一、借课改东风,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课改伊始,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到先期进行课改的学校学习,向专家讨教、与同行交流,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对于教师来说,首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和信息,组织教师做好充分的研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并撰写出相应的教案,然后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我们拟定的系列题目,如,呼唤自行车的回归、绿色能源距我们有多远、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友谊大街与中山路口处交通问题报告、关于我市市民祭奠方式和祭奠观念的调查报告及改革对策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我们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不脱离课本,又能从家乡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则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相关调查、实验、参观、采访,最后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布置的时间段多是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报告要上交纸质版和电子版,以供教师审阅评分及学校存档。最后,我们还把部分研究性学习报告编辑成册,这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二、转变学习方式,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一句名言说:“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足够引起每个教育者的反思: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本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完成的主题看,包含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等内容,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从完成的过程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从完成的效果看,不仅提升了思维品质,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升华了友谊。这些将会影响其终身,是教育留给他们一生的财富!
三、且行且思,才能渐行渐远
回顾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师生有改变、有收获,但也有一丝隐忧萦绕在我们心头:看学生交上来的文章,里面经常充斥着下载、节选的内容,鲜有敏锐的视角、独立的思考、基于实际的调查。我们教师也由一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一开始的积极准备到现在各方面的“心照不宣”,积累了很多,但大部分是程式化的东西。我不禁在想:这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吗?是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吗?而且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某个学校某类课程的个别现象,有些学校上报的校本研修课程有几十门甚至几百门,有课表、精彩课例、课程实施规划,甚至有编制的教材,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没有坚持,只是停留在对上级的汇报中。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校的一切活动以升学率为最高目标,对其他的内容压缩时间,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复习备考。基于此,几乎每一位同学的各种研修成绩都能达到合格,在自己的学业档案中都记下了该有的学分。一位非常知名的校长在课改研讨大会上曾经说过“无论怎么改,只要有高考,我们就不怕”,这句话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也是对出现这些怪现象的最直接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操作中出现的乱象离不开制度的规范,我省最新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高考制度的改革已蓄势待发,综合素质评价会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些变革必然会扭转上述现象,对学校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对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当然,我们不能以此为“满堂灌”辩护。这就要求一线政治教师有必要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上下工夫,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我们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方法,排斥先进教学手段,而应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电话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电话教学的作用:通过电化教学把探究活动层层引入,避免课堂气氛过于沉闷,还可以为课堂注入一些新鲜空气,启疑、激疑、释疑,让教学过程式充满思辨性、挑战性、生动性。
二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政治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因课而异,因材而异,因人而异。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在这方面,不少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创造。有的把讨论引入课堂,让学生阐述观点,说明道理,甚至围绕一些史上尚有争论的问题,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面,开展辩论。
三 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近年来,由于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推进,我在教学中也逐渐渗透了一些新课程理念和方法,尤其是英语研究性学习,我在每个学期都会设计一个教学板块进行尝试。几年下来,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体味过失败的苦涩,总体来说,进步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比较随意,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模糊,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和实施――包括研究进程基本上是由我决定的。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活动过程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并且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动机不是从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尤其是教师的压力,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在的动机、兴趣的支撑。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再有技巧的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为此,我在近期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基于新课程理念,以课题的选择为契机,逐步将我的学生引入了研究性学习那新奇、愉快,充满创造力的空间,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1、选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展需要的。因而,初中英语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基于这一点,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题目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为契机,引导他们把这种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始终,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学习主体
2、选题也要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退出课题的选择,不介入,不参与。初中学生毕竟还比较小,开展英语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自我学习方法的研究,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完全独立的选题也易产生盲目性,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
3、选题必须有利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的,它与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学习活动方式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基于此,在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生成。或者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主动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将学生个性特长同小组协作有效结合起来,或研读文本、掌握规律,获取知识;或贴近生活,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英语实践能力。
4、选题要建立在英语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同生活紧密相接的,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立足课堂、开拓思维,“从自然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可以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 研究内容的丰富,使得有些活动脱离了英语本身的学科特点,记得我在教学中,曾结合“节日”,曾指导过一次研究型学习活动――“我身边的节日”,学生们基本上从我国传统节日――包括一些富于我们兰州地域色彩的民俗节日入手,搜集了好多资料,做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可时候反思一下,好想在学生英语学科的素养的培养方面没起到多大作用。由此看来,一些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题目虽然与学生很贴近,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如何将其同英语学科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是我们更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等一系列新面孔,教师必须由传统的“教书匠”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最佳教学途径,谋求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监控,促进自我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一点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也不例外,尽管我们的困难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大。自2001年秋开设小学英语以来,通过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师资情况非常严峻,近50%的教师只经过短期英语培训,70%的英语教师是兼职,80%的小学英语教师跨课头,很多学校都是一名英语教师同时担任三、四个年级的课,甚至还有几个学校共用一位英语教师的现象。面对如此严峻的师资情况和课程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迫切要求,如何让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呢?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即充分认识教科研活动对我们教师成长的重大作用。虽然广大教师都是在一线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而并非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专家,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师以往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在短期内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研究,尤其对我们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这种方法更为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功”,虽然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任务重,负担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调整自己,创造教学新经验,探索教学新策略、新方法,在繁重的教学中实践我们的教科研成果,不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使我们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工作也更轻松,更愉快。
二、小处着手
小处着手即教师教科研的微观化,教科研在许多教师的脑子里是十分高深的学问,总认为自己是一线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进行那些理论研究,其实他们是把教师的科研模式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混为一谈,教师的活动范围是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之内,教学研究的重点只能在教学的细小环节,比如“提问”,比如“答疑”,比如具体一课的教法等等,即研究内容要微观化,让自己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研究的课题就是要完成的某项工作的全部或一部分。研究的成果首先是使自己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负担得到了减轻;别的教师来学习,这种成果便得到推广,你的教科研便有了更大的意义。例如辽宁省东港市的小学教师姜兆臣发现小学五、六年级仍过不了常用字的识字关,就和另外两个老师一块研究,用我国“千字文”、“三字经”的思路,把常用字全按现代语法词汇,编成“四言”、“五言”、“七言”体裁的课文,让本校的小学生去学,结果学生不仅识字速度大大提高,小学毕业生即兴作文水平还超过了初中一年级水平。姜兆臣的研究受到中央教科所的关注和帮助,定名为《韵语识字法》。现在不仅全国31个省市广为传播,而且传到海外,成为外国人学汉语的手段。所以题目小并不能说明研究没有意义,试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汉语拼音在音标教学中的正迁移研究》哪一个更适合教师作为研究课题不言而喻,因此教师的教科研一定要从小处着手,不可求大求全。
三、善于积累
科学研究最珍贵的是第一手的实践资料,作为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专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摘下科研的神秘面纱,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来看平时的工作,注重积累,研究素材。实际上对教师而言,其科学研究就是在平时较为深入地观察、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效果,及时地作出必要的记录。到一定时间之后,再去分析研究这些一手材料,用一些与之有关的理论解答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无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单独搞研究。如对《大班教学下小学英语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的研究,这本来就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关注的一个热点,如果我们把平时的观察及所使用的一些方法进行记录和不断总结,也许就会发现某种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教育科研时也因有自己的丰富资料为基础,而使科研进行得更顺利,效率更高,结果更有说服力,研究更有意义。
四、注重实践
目前,教师的教科研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实效性差,一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参与教科研作为一种时尚,或仅作为自己职评、评优等得分的需要,这样的“教科研”,往往只有形式而没有实效,另一个弊端是教科研成果异化,许多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一谈到成果就是写论文,把论文等同于成果,导致教科研课题研究缺乏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质性研究过程,这样的研究对教学工作的改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实际上,教科研论文是“写”不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而后成文,才是科研论文。因此,“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等,这类文章不是科研论文,浅谈、深谈都是“谈”;“观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有感”等,这类文章也不是科研论文,感想、体会都是“想”;“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等,还不是科研论文,你见、我见、大家见,都是“见解”。不“做”是出不来科研论文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铺开,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面临着许多复杂和深层的问题,我们必须让科研走进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也只有更多的从课堂教学着手,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才能有效展开,才能达到改进实际教学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减轻我们教学负担的目的,因此我们的教科研活动一定要注重课堂实践,真正“做”出而不是“说”出、“想”出、“见”出其成效。
五、团结合作
这里的团结合作主要指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学校进行教科研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方式。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信息和经验通过同伴互助式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使其价值最大化。比如:课堂教学中的小灵感、教授某个难点的小窍门或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等等,这些点滴经验在孤军奋战中是享受不到的,而在同伴互助中却可实现彼此的互补共进。同时,帮带式的同伴互助还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教师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势单力薄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发扬同伴互助的团结合作精神,搞好我们的教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