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西方经济体系

西方经济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30 09:27: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西方经济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西方经济体系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以“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12个关键字定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含义深刻,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新趋势。这必将对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形成深远影响,也为山东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在全球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内外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利益相互交织。在这种背景下,我省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层次和特点也将随之进行调整、拓展和提升,必须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我省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大力实施“深化日韩、提升东盟、突破欧美、拓展非洲”的全面开放战略。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我省必须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即:利用外资向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对外贸易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走出去”向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转变,各类园区向集约建设科学发展转变。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我省必须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扩大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对外开放,注重抓好“五个结合”: 扩大开放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智力资源,不断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并购境外中小型科技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开放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把扩大开放作为实施山东“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强大动力,通过扩大开放,使不同地区从实际出发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扩大开放与推动服务业发展相结合,推进金融、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文化旅游、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等六大现代服务产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扩大开放与开展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相结合,扩大与国外企业的节能减排全面合作,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和设备,突破我省节能减排的瓶颈制约。扩大开放与社会各领域发展相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创新、促发展。

篇2

一、经济适用房的产生和发展

1998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经济适用房的概念。这份文件同时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即高收入者购买或租赁市场价格商品住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最低收入者租用政府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由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建设,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目的,是一种由政府提供了相关优惠政策的、只获取微利的普通商品住房。

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住房供应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某种政策倾斜来扩大住房供给,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经济适用住房的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解决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优化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促进居民住房消费i缓解城市旧城改造和房屋拆迁矛盾;促进城郊结合部等特殊区域的发展。

但是,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以及销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它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真正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和要求。目前的现状是,经济适用房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经济和适用的特点,和普通商品房没有太大的区别:且真正需要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人群并没有享受到经济适用房应给予他们的福利。

二、基于委托理论分析经济适用房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一)委托理论的基本概念。委托关系是经济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社会关系。如果当一个需要通过另一个人的行动来获得自己需要的利益,那么委托关系就产生了。如果某个个体想获得某种利益,但自己又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而只能委托别人替自己完成,那么这个人就是委托人,而后者就是人。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说,委托人通常处于信息劣势,而人处于信息优势。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具有信息优势的人可能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动,而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契约发生前,契约一方隐藏自己的私有信息,或者提供不真实的信息,以谋取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契约发生以后,契约一方选择有损于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动,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委托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激励合同,规范人的行为,使人选择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行动。

(二)分析开发商在项目建设和销售过程中的问题。我国在进行住房保障制度设计中,经济适用房的运作不是由非营利性机构来封闭实施,而是由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开发商来运作,这本身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因为政府和开发商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政府实行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目的是通过二次再分配的形式,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体制所追求的是公平合理的居住状况:而从经济学基本假设的角度来看,开发商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本质特性,不管是开发经济适用房还是商品房,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商品房开发直接表现为较高的利润率;而经济适用房是在不突破利润率上限的前提下,借助于规模经营、优惠的土地取得成本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来实现高额利润。政府和开发商基于这样的制度条件而形成的委托关系,必然导致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与初期目标产生较大偏差。

目前所采取的经济适用房开发模式是政府通过给予经济适用房开发商一定的财政补贴,如划拨土地、税费减半征收等措施,来降低开发项目的成本;开发商则负责经济适用房的开发、销售等全方位的工作,在要求的利润空间内制定销售价格;政府指定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开发商来开发经济适用房,开发商根据政府的相关要求进行开发建设。

签订开发合同后,政府无法直接观察到开发商的努力程度和工作状态,开发商通过提高开发标准、扩大商品房的比例、提高价格、隐瞒经济适用房性质等违规行为来欺骗政府主管部门,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利益,导致道德风险。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进行博弈的过程中,开发商由于对项目的运作、资金投入、成本控制、生产技术等拥有较全面的信息,承担人的角色;地方政府因对开发商的信息掌握不充分,处于委托人的地位。地方政府在指定或者通过招投标选择开发商时,因信息不充分会导致逆向选择。正是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共同作用,不良开发商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愈演愈烈,进而导致了经济适用房价格偏高和开发标准的高档化。

三、基于寻租理论分析政府在监管和规划方面的问题

(一)寻租理论的基本概念。经济学里所说的“租”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 广义而言,寻租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更为常见的,也是更为高级的寻租方式则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这类寻租行为往往涉及采用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

整个寻租活动包括权力主体的设租和个体的寻租。权力主体的设租,即权力主体在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和管理过程中阻止供给增加,人为造成某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不足,从而形成权力主体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和条件,这往往是从权力到金钱的过程。个体寻租,即个体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得特权以维护既得利益的活动。寻租过程通常会表现为,由利益驱使获得权力,再由权力获得利益。

(二)分析政府在经济适用房监管和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和建设,国家给予了用地优先划拨、免收土地出让金、开发贷款优先发放、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诸多优惠政策,自然诱使开发商们竞相向主管部门寻租,以“经济适用房”之名行“商品房”之实。而对于拥有审核开发商资质、分配经济适用房等权力的主管部门及负责人来说,一旦认识到手中权力的市场价值,“造租活动”也会伴随着开发商的寻租迅速蔓延。

缺乏制衡的权力运用很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商品化,从而为寻租提供了温床和土壤。从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来看,我国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尚待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漏洞和空白较多,无法可依、有法难依、有法不依的现象同时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对寻租活动进行监督的效力。由于信息不对称,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更是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力度。

由于受到经济租的诱惑和影响,在部分经济适用房项目的规划过程中,也就难免因为要照顾开发商的利益而出现不合理的地方。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的有效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开发商为维护自己通过寻租获得的利益,就希望政府保持对土地等资源的控制权,或者通过某种“隐形市场”支配和影响资源配置。政府对市场的垄断及政府扶持下造就的企业垄断排除了公平竞争的可能性,使得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不能良好地运行,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失灵,给消费者和经济适用房市场带来潜在损失。

四、经济适用房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篇3

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差异性,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系统,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情况构建了房地产预警系统指标统计体系,并对预警指标综合加权来预测房地产市场状态,判断房地产市场的冷热程度。

一、房地产市场预警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从房地产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将总体目标分解成三个子目标,同时用指标体系的三大板块来表现。第一板块是房地产业同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第二板块是房地产业内部的协调关系;第三板块是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协调关系。

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该指标反映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或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也会相应随之增加或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应有一个合理的区间,来揭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状况,因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市场稳定时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但是当房地产市场发生波动时,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所占的比例就会产生明显的波动。

2.房地产开发投资额/GDP。该指标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整体上反映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社会资源的比例。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正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也相应持续正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也相应负增长。一般而言,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在国民经济及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时,该指标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但当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时,会出现房地产发展过热或过冷,这时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速度或减少速度会明显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或减少速度,这一指标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比例过低,说明房地产发展偏冷,比例过高,说明房地产发展偏热。

3.房地产开发用地面积 /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该指标从土地实物量的角度反映房地产开发同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由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实际上无法取得,所以通常以“商品房开发购置土地面积增长速度/GDP 增长速度”指标代替。该指标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区间,比例过高,说明房地产市场发展偏热,比例过低,说明房地产市场发展偏冷。

4.房地产类贷款余额/金融业贷款余额。该指标是反映房地产市场同国民经济协调性十分重要的指标。指标中房地产类贷款包括个人消费贷款和开发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包括公积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金融业贷款余额包括中长期贷款和中资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指标所包含内容的选取考虑到了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持续性。

5.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率 / 社会平均利润率。与前四个指标不同,该指标从经营成果的角度综合地反映房地产市场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前四个指标是从货币和实物两个角度反映房地产市场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

6.别墅高档公寓竣工面积/所有住宅竣工面积。该指标是反映产品档次是否合理的一个指标,它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区间,比例过高、过低,都说明商品房开发结构失衡。由于同一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差异和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该指标档次的划分是不同的。

7.实际预售面积/批准预售面积。该指标在反映房地产市场协调关系中是敏感度较强的指标,该指标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区间。比例过高,说明房地产市场发展偏热;比例过低,说明房地产市场发展偏冷。

8.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租赁价格指数。该指标是反映房地产协调关系最概括、最灵敏的指标。商品房销售价格包括投资需求的因素,而租赁价格是由消费需求产生的,商品房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两者的关系是实际价值和市场价格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程度和房地产泡沫的大小。

二、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设计统计

1.预警区间的确定。按照一定的标准设置一组数值,把该组数值称为检查值,以这些检查值为端点形成预警区间即预警界限,当某一指标的值超过或落入该预警区间时,就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

篇4

如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看,经适房过低的价格将引发超量的需求,进而形成供需的缺口。差价部分越大,潜在需求越大,供需缺口就越大,寻租的空间也就越大。对此,政府采取行政管制、设置准入门槛的办法来进行需求控制,也就是在实践中制订经适房申请家庭收入、财产、身份等准入条件来予以约束,进而将经适房供应给设想中的这些特定人群。但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将这些人群准确地“筛选”出来,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

再来看与之相关联的第二个难题,在经适房分配完成后,如何确保这些房屋真正用于自住,而非转租或转售获取差价?很多地方采取了“严格检查监控”、“违规者严厉清退”、“五年内禁止上市”等方法,但是由于监管信息成本过高、可操作性欠缺、房屋期权化交易等原因,对经适房后续管理效果的宣传报道在各媒体上一直难觅踪迹。

正因为这两大问题的存在,经适房的分配使用中不断伴随着负面新闻。政府推行住房保障的初衷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经适房如果没有得到公平分配使用的话,反而会扩大贫富差距、强化社会不公平,损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浪费的是宝贵的公共资源。

二、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信息不对称、有效信息缺失是经适房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难题。信息不对称是指有效信息在相互交易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多一些,有人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开始,主要用于解释市场的经济现象。

信息经济学中,一般把不对称信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事先不对称,即在签订契约或从事交易之前就存在不对称信息,由此导致的问题称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例如著名的“二手车问题”,在以个体为主的交易市场内,二手车的买主通常无法准确评价车的质量,于是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只能反映市场中二手车的平均质量,即介于次品车的低价值与好车的高价值之间;与此相反,二手车的所有者非常清楚自己车的质量,如果是次品车,车主非常乐意按照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售车,然而如果是好车,车主明显知道买主低估了车价,因此可能不愿意售出。因此逆向选择的结果是,好的二手车从市场中被淘汰出去,市场中充斥劣质的二手车,市场运作效果自然很差。另一类是事后不对称,即在契约签订后才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这些往往涉及签订契约后不可观察的行为,这类情况产生的问题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比如说,当某人加入某保险公司的车险,任何事故损失都会得到全额赔偿。那么开车人就会改变开车习惯,比如闯红灯、不系安全带,同时保险公司很难同步监管,由此导致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而保险公司赔钱的风险加大。

由此引申到公共管理领域的经适房分配中,我们也不难看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危害。先看逆向选择现象,那些希望转卖获利的恶意申请者最有申请积极性,由于经适房供给方(政府)未完全掌握申请方(市民)的有效经济信息,因此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劣势。在具体申请入围博弈中,申请人能够且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以增加获得房屋的机会。在保障房资源量既定的情况下,产生了双方的逆向选择,恶意申请人获得经适房,而更多的诚实申请人被淘汰出局,进而引发严重的恶性循环;同时供给方由于经适房供应的社会效果不理想,受到强大的社会压力,则倾向于减少甚至停建经适房。

再看道德风险问题。在申请方获得房屋后,并未将其用于自住,而是将其出售获得丰厚差价或转租获利,同时政府又因监管成本太高而疏于监管,因此骗购现象屡禁不止。再深入地看,经适房交易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交易前的逆向选择,转售的丰厚回报(且在很大概率上是低风险的)将刺激更多的人去恶意申请,利用政策漏洞进行套利。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实践

在看到经适房分配制度难题的同时,我们更应当设法解决其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发挥制度的“正能量”。

1.“逆向选择”与“收入财产审核”

以信息经济学来看,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包括信号筛选(screening),即信息劣势的一方以一定成本收集有效信息以改善自己在交易中的不利地位。比如说,有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要求在申请表中填写开车人年龄、婚姻状况、工作—住宿距离等信息。一般来说,成年人、有家室的,开车比较谨慎;工作单位离家近,开车距离短,出事故的可能性也小;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查看开车人以往的事故记录。这样保险公司虽不能直接掌握被保险人的事故概率,但可以利用上述信息来进行区分。

具体在经适房分配环节,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优势,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加大申请人收入、财产等准入条件的审核力度,提升政府审核的实效。比如说,上海市近年来创设了行之有效的居民住房和经济状况两轮核查机制。对审查申请家庭的住房状况,主要通过全市房地产交易登记系统和公有住房数据库系统进行核查;对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主要通过民政、人保、税务、房管、公安、交通、银行、证监等部门信息综合比对的方式进行核查。其中,银行存款核查已覆盖全市51家中资银行及外资银行;证券信息查询已实现沪深证交所的信息全覆盖。在两轮审核过程中,政府掌握了较为全面可靠的申请者信息,申请家庭不符合条件的检出率分别达到5%和10%左右,有近8000户申请家庭被“筛选”出局,与以往依靠直观式核查方式的1%~3%检出率相比,大幅提高了核查的可靠性,对潜在的恶意申请者也起到了强大的“吓阻”作用。以此为基础,上海市不断扩大经适房的受惠面,动态调整准入门槛,经过连续3次放宽准入标准,目前准入条件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人均月收入5000元、人均财产15万元,全市住房困难的中等左右收入家庭,包括近年来落户的引进人才、青年职工等均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实现了住房保障水平的可持续提升。

2.“道德风险”与“共有产权”

即使在信息经济学领域,道德风险问题靠单纯强化监管难以解决。在保险领域,保险公司总是希望投保人保护好自己的汽车或生病后仅用一些必要的药品而不是动辄就去就医。可是当保险公司提供全额保险的时候,这个目标就难以达到了,因为投保后的车主没有动力采取防护措施,投保后的病人也会尽可能享受医疗服务,甚至要求医生多开贵重药物。虽然保险公司能够通过观察到的信息来规定费率,比如根据大楼的防火、灭火设施完善程度来提供差异化的火灾险费率,比如外国一些人寿保险通常规定对吸烟者收取高出非吸烟者的保险费。但是毕竟对人们的大多数行为难以观察,所以一般保险公司都采取让顾客承担部分风险、刺激其采取谨慎保护措施的“非全额”保险方法,同理还有劳动力市场中的折中激励机制——分成制(sharecropping)。

具体在经适房的机制设计领域,“共有产权”制度可以说也是类似思想的体现。所谓“共有产权”,主要依据在经济适用住房中政府的各种投入(如土地出让金、行政税费减免等)和购房人的购房款投入所占的不同比例,并考虑周边普通商品住房的房价,设定政府(住房保障机构)和购房人不同比例的产权份额,并由双方在购房时通过合同事先约定。在购房人自住时,住房保障机构让渡名下份额的“使用权”,使购房人享有完整的房屋“使用权”,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困难;购房人5年内不得转让房屋,5年后按规定上市转让的,住房保障机构作为共有产权人有优先回购权,并规定购房人和保障机构按各自的产权份额分配上市转让收入。

“共有产权”的运作机制,实际上是模拟市场价格的办法,将政府划拨土地、减免税费等形成与市场同质商品房的差价部分,转化为政府的产权予以持有,并在上市转让环节有效压缩了申请者投资获利的空间,价格信号清晰明确,退出机制便于操作,防止了社会公共资源流失,且政府监督成本明显降低。同时,还应看到,由于“共有产权”模式大大降低了恶意申请者的套利空间,从事后环节形成了对恶意申请者的负向激励机制。

总体来看,“共有产权”模式是当前比较有效的防止经适房交易后道德风险的机制,且合情合法,利远大于弊。建议在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住房保障条例》中予以进一步明确,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篇5

一、管理防御问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1.公司治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使得经理与股东之间的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在这种背景下,容易形成股东之间的搭便车行为和公司内部人的超强控制,公司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间的问题成为传统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委托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解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冲突问题,并以此来降低二者之间的成本。在传统理论看来,基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理人和股东的目标一致,从而促使经理人和股东均达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现实中经理人并非被动的接受股东的激励约束,基于经理职位相关的控制权损失的不可弥补性及其离职后转换工作成本的存在,使得他们具有职位固守的强烈动机,从而使经理人产生主动应对公司内外部控制机制的管理防御行为。实践中,经理人为了降低离职威胁会采取对本身有利但未必对股东有利的行为策略,反映在融资决策上,就是经理人选择的融资方式并非股东所期望的融资方式,从而会对公司运营产生危害并降低公司价值。这就要求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问题更需要从新的角度研究和探讨,这对于降低成本、规范经理人行为有很大帮助。2.公司治理实践中管理防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解决因两权分离所产生的股东与经理人由于利益目标不一致而出现的冲突。众多学者对于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扩展和研究。其中,有主题上的扩展,如道德风险、声誉激励下的逆向选择等;有对象上的扩展,如股东与经理之间、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问题;有行为动机上的扩展,如道德风险与融资决策、声誉与投资决策,等等。可以看出,问题研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进行挖掘和探讨。就股东而言,考虑到经理人在进行经营决策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股东利益的动机,就需要采取种种措施对经理进行约束和监督;对经理人而言,因面临自身职位的利益诱惑,以及由于离职引起的控制权损失的不可弥补性及离职后转换工作成本的存在,使得经理人具有强烈的固守职位动机,并引发他们极力维护现有职位的管理防御行为,以主动应对引起职位威胁的内外部控制机制。尽管经理管理防御问题与以往问题所强调的动机有所不同,但影响同样广泛。随着现代公司治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使得由更加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所组成的“控制者集团”越来越处于公司治理实践的核心位置,他们在经营生产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在制定重大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基于固守职位的动机和自身利益的追求,经理人会按照自身意愿对公司财务进行决策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导致公司问题更加严重。近年来,经理管理防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众多学者的研究揭示了经理管理防御问题的存在,并从其动机、行为、后果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同时,随着公司治理实践的不断扩展,经理管理防御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领域。因而,研究经理管理防御,对解决中国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管理防御的思考与对策

1.增强以公司董事会为主的内部监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董事会制度是公司制企业的重要监督机制,董事会向来被认为是监督经理人懈怠行为、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约束机制。然而,由于董事会监督的弱化,使得经理管理防御行为的产生成为可能。为了降低经理管理防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抑制作用,加强董事会的监督作用,提高监督的有效性是关键。董事会能否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决于董事会的效率和独立性的高低,而独立性与董事会的结构又密切相关。为了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监督作用,除了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外,还应增强对董事的激励。在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方面,需从人员数量上提高外部董事的比例或引入独立董事,而且改变董事的选举和提名方式,同时从法律和法规上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另外,杜绝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的现象,这样可以建立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参与决策团队,当遇到重要决策时使用决策团队民主化决策,尽量排除个人意志和个人权力对融资决策的影响。2.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改变经理选拔方式中国企业的公司制度改革已经历了二十多年时间,职业经理人市场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经理人的选拔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目前中国企业经理人的选拔尤其是国有背景上市公司的经理人选拔仍存在较为严重的选择性偏差,经理人更加倾向于追求政治级别的提升,更关心企业规模的扩大、自身地位的提升所带来的在职消费及政治上的好处,其能力显示和传递并不是依托于经理人市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政治表现和人际关系。这种公司行政化选择的难以预测性使得经理人在位的每一时期都有可能是最后的阶段,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期会强化其管理防御动机。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可以使在位经理人正确看待职业竞争压力与职位更替,减少道德风险行为,把努力提高公司业绩作为使自己职位稳定的唯一途径,而不是通过权力寻租达到职位稳固的目的。另外,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是权竞争、兼并和收购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和破产约束等外部控制约束机制有效实施的条件,也是声誉激励等外部激励机制实施的基础。3.促进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强化负债治理功能负债始终被认为是抑制经理管理防御行为的重要手段,负债还本付息的硬约束加大了经理的绩效压力,而且加大了企业破产清算的概率,这对经理的职位稳固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另外,债务合约往往包含很多限制约束条款,债权人对经理人的行为监督和控制限制了经理管理防御行为,故适当负债有助于经理人与股东目标的一致。但由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传统裙带关系弱化了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的监督动力,银行更多的是扮演“救命人”的角色,贷款“预算软约束”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和银行产权体制改革,降低银企产权同质程度,完善银行运作机制和治理结构,促使银行经营行为的市场化,使得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市场化的债权债务关系,充分发挥债务的硬约束功能。4.制定合理的经理股权激励从中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因为经理在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普遍较低,这使得他们自身的利益和公司业绩之间缺乏相关性,也使他们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去改善公司业绩,从而导致其过度追求控制权私人收益,进而产生了昂贵的成本。因此,加强经理持股可以使得经理人降低短期利益行为和控制权私利的过分攫取,协调经理与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然而,在经理管理防御问题提出和验证的研究中,发现经理持股作为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经理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但当经理持股超过一定比例时,容易形成经理人的超强控制,引发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管理防御动机。但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经理人持股比例很低,不存在经理人为了迎合大股东意愿去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管理防御动机,所以适度的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大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冲突,降低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因此,中国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时,如何根据经理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股权激励比例,是理论和实践中颇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5.建立股权制衡机制,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国外的研究表明,股东之间相互权力的制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对经理管理防御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突出,有的情况下更表现为两者的重叠。增加持股比例较大的股东,有助于股东之间的权力制衡,而且不容易导致经理人与大股东之间的合谋。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增加,有利于对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进行监督,从而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因此,机构投资者持股是改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低绩效的重要措施。具体而言,在解决股权分置的同时,须大力培育以基金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当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较多并且持股比例较大时,其有较强的动机和能力对内部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在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时,机构投资者不是简单的采取用脚投票,而是通过改组企业的董事会、更换不称职的经理人等方式来谋求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因此,增加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国有股、法人股股东起到制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会对经理人起到监督约束作用,这对于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防止大股东与经理人的合谋,以及有效抑制经理人的管理防御行为,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董淑霞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篇6

航空物流与航空货运的差别不是仅体现在范围上,而是两者的内涵有本质的不同,航空物流是在以航空为主的多式联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其发展的产业升级。航空物流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研究航空物流各子系统的构成、功能定位、协同发展机制及模式,对提升我国航空货运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航空物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航空物流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

1.航空物流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位

(1)航空货运、快递及物流系统航空物流的发展进程中,传统航空货运的定位面临重大调整,转型发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大型航空货运的必然趋势。航空快递是发展航空物流的准备力量,发展良好的航空快递企业,较易实现向航空物流企业的转型。航空物流企业是整合调整航空运输与物流资源的组织者,是引导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的主体。

(2)航空公司的货运系统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其他因素的制约,航空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不可能全部采用企业一体化运作模式,其业务也会存在外包。航空公司货运业务的发展,凭借其空中网络运输的优势,将为航空物流企业在其所擅长的航空物流业务组织和整合领域充分发挥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协作条件。

(3)空港物流节点系统空港是航空物流网络的节点系统,也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航空物流系统对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的接触点。航空物流园区可以实现高效的航空物流运作,将会吸引大量的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入驻,促进当地乃至全国的航空物流产业发展,加速推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4)地面及其他运输业务供应系统地面及其他运输业务的提供者一般为运载工具的拥有者,服务内容通常较为单纯,资产投资相对要求高,服务的通用性较强,个性化特征不明显。此类企业可以凭借在运输基础业务的专业化优势,与航空物流企业形成业务合作关系,依照货物、场地、时间的基准等,把企业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基准统一化,从而实现运作的规模化。

(5)航空物流服务需求系统航空货运高效和全球性的特征保障了商品能在最佳价位与时机进入市场,适用于生产周期短,技术、管理先进的行业。这些行业产业集中度高,对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需求较强。随着综合物流向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变革中,物流快递巨头逐渐承担起客户供应链管理的职能已被提上日程。

2.航空物流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航空货运、快递及物流系统,航空公司的货运系统,空港物流节点系统,地面及其他运输业务供应系统构成了航空物流系统供给的组成部分,与航空物流服务需求系统构成了航空物流系统供需的各个组成部分。航空物流服务的最终获得,需要航空物流各子系统的依次参与,同时也是各相关业务流程的衔接。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把企业内外部彼此相关但却分离的职能、有着共同目标却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需求者服务的整体流程,获得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并根据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流程中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寻求资源配置与消费者需求的最佳结合点,通过组织与协调来增强流程整体的竞争优势,提高消费者服务水平,达到相关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共赢。

3.航空物流各子系统协同发展的意义

(1)各组成部分协同发展

有利于扩大和提升航空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统一的。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在操作过程中协调一致、共同合作产生新的结构与功能。航空物流各子系统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子系统都会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寻找其新的适合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航空物流系统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2)各组成部分协同发展

有利于航空物流系统内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每个组成部分的最优化,未必会带来整体效率的提升。制约条件的理论中,整体中成为难关的部分受到关注。瓶颈决定了流程整体的速度。协同发展有利于航空物流系统内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

(3)各组成部分协同发展

有利于发挥航空物流系统的最大效益航空物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然而局部最优并不代表整体最优。子系统协同发展要求各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相互配合、减少内耗,系统在数量上表现为发展适度,在质量上体现为各子系统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二、航空物流各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机制

1.运输与物流市场机制

系统通过自组织实现协调发展、走向有序的过程,也是各子系统或要素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的过程。自1978年美国相继通过并出台了《航空运输放松管制》、《公路运输放松管制法》、《斯塔格斯法》,形成了一种运输改革的环境。接着,在1990年代,美国又通过了《协议费率法》、《机场航空改善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国家对运输业的控制和约束,推动运输业更接近于自由市场体系,放松管制使得运输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运输服务的多样化和可选择性就丰富了,使得航空为主的多式联运的实现和发展成为可能。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为航空物流系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航空物流系统才能通过自组织,朝着越来越有序的方向发展。

2.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管制

涨落是形成航空物流系统有序结构的源动力。欧美国家对运输业管制的放松,管制的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对运输业的管制本身仍然没有放弃。政府对航空物流的宏观调控与管制一般通过物流规划、运输与物流产业政策、物流法规和行政规章等方式来进行。宏观调控在为系统提供指导时,能使系统产生微小涨落,若当系统处在临界状态时,很可能会演化为巨涨落,进而引起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航空物流系统的协同优化发展,需要政府的合理宏观调控来推动。

三、航空物流各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模式

1.基于信息流的整合——航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由此形成的信息流是提高航空货运与物流服务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信息共享改善,使子系统各方的运作达到同步化和获得一致性,使企业快速的捕捉市场信息和在整个系统范围内进行信息反馈,提高了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大大地降低系统的整体成本,使子系统各方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成本效益和时间效率。目前,我国的航空货运企业除少数系统能够提供部分互联外,大部分系统都没有开放的互联功能。

2.基于业务流程再造——航空物流服务链的运作

业务流程是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的集合,并为特定的市场或特定的顾客产生特定的输出,它是一个行为的结构。供应链管理可以说是使计划、实施、评价的周期循环业务流程再造的活动。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建立在效率能够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得到提高这样一种信念上,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并且企业之间作为贸易伙伴,为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在各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连接或业务的衔接,以使企业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通过供应链管理在航空货物运输企业的实施,改变企业传统的只注意企业自身提供的运输服务,而是将包括消费者、机场、地面运输、航空货运及快递等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寻求企业自身的优化。

3.基于网络经济理论——中心辐射式货运传输体系的建设

篇7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166-02

0 引言

课堂是一名教师展示自己学术水平和教学魅力的主要平台,也是学生汲取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多个教学环节,应是一项从教学观念影响教学模式,进而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课堂管理,最后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后反思对各个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的系统工程。

笔者根据多年西方经济学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体会到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该从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本文将从这几方面探讨一些体会。

1 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应该有恰当的教学模式。孔子曾经说过“因材施教”,讲的就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课堂教学模式。

1.1 教学模式的内涵

美国教育学家理查德・I・阿兰兹在其《学会教学》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20世纪初,一批教育学者开始尝试打破这种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处于引导地位,这一模式意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的复杂的过程,两方面地位都极为重要,不能强调一者而忽视另一者。课堂教学既不能片面强调教师的地位而忽略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技能的发展,也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教师的职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取教师、学生“双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教师内容讲授为核心指导,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探求,形成一种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互动局面,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图1为“双主”互动式教学模式图。

1.2 双主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双主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根据笔者的实践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实行:

①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课前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并⒀生进行分组,提前把下节课的课堂学习内容,包括理论内容、案例讨论、作业等交待给学生并让学生做好课堂授课的准备,但教师不必指定课堂讲授内容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主动性和协作性。

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主要讲授内容的理论框架,突出引导的作用,注意与学生互动,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讲授由团队推荐代表来完成,尽量每次由不同的学生来完成,尽可能让全部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学生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问以加强互动。学生讲授过后,教师应该给予恰当的评价并打分,作为团队的得分计入期末考试成绩。课后作业应由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对于经过努力确实完成不了的,反馈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

③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教师和学生均应对每堂课的教学情况和效果进行及时的自我反思和总结,查缺补漏,并可以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下次改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 双主教学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采用

经济学课程的特殊性要求经济学课堂教学应该应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1 互动式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尤其是对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是有点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看戏的情况。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讲到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单单讲理论学生接受起来可能比较困难,而且不利于理解,可以先让同学自己算一算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大家一起讨论,最后老师再加以总结给出正确答案,这样既生动又形象,学生也更容易掌握类似晦涩的概念。

2.2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均有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将枯燥、刻板的理论内容与实际案例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讲解和讨论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以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关于消费者最优选择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应该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的问题,单单讲解理论学生只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感觉,但如果能用一个贴近生活的小案例来讲解就容易理解得多。

2.3 实验教学法

经济学课程中有些内容与实际联系是很紧密的,比如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章,任何国家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会实行不同的政策,为什么会实行这些政策,政府实行这些政策的初衷是什么,实行这些政策又会带来哪些影响。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当前宏观经济中的热点问题为中心创设辩题,并对学生进行分组,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辩论,教师给予点评并由评委进行打分,给获胜团队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记入期末考试成绩。这种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 经济学课堂教师用语应尽量通俗化

经济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决定了其中难免会有很多专业术语,如果课堂上教师大多使用专业术语,学生就如听天书一般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变专业术语为生活语言,拉近学生与经济学的距离。所以,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1 适当增加口语化教学

经济学课程中的图表、公式和专业术语较多,大多数初学者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适当用一些口语来表述经济学术语。比如消费者偏好你可以说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GDP代表国民收入,CPI指标可以衡量通货膨胀,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就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等等。这样用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解释经济学术语学生更容易接受,能够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使用口语,注意贯穿经济学专业术语,以体现经济学课程的专业性。

3.2 教师语言要尽量贴近学生

目前大多数高校经济学课程是开给大一新生的,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心里特点是喜欢新、奇、特的东西,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据调查,这群学生的上课有效听课时间为23分钟,教师如何抓住这23分钟,甚至能在他们走神的时候再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不能不说是一门学问。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多用学生喜欢的语言,而不能固守传统的授课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在微博、微信这样的平台寻找与经济学有关的案例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更喜欢接受。

3.3 适当增加有效提问环节

课堂提问本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运用的好会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大有裨益,运用的不好就会适得其反。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很随意,提问的题要么很简单要么很难,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学生回答完问题老师也没有给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学生就会对课堂提问产生畏惧心理或者被动应付,久而久之课堂提问就会变成例行公事,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好的课堂提问一定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过的,是学生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和努力才可以给出答案的,即便答案不一定十分准确,而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教师是要给予恰当评价的,这样的提问才能形成良性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经济学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模式的把握,更要重视各种教学方法的搭配运用。古人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赵红梅.对本课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经济学专业基础课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9):25-26.

[2]刘生,李桃.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20-122.

篇8

案例布置

教师可从案例库中选取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案例,交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分组讨论,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这里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案例条件。案例不宜过多,两到三个是适中的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过于分散。第二,学生条件。学生的课前准备在于对教材的预习,结合教师初期的理论教学讲解,在案例的讨论中,尝试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

课堂多媒体汇报

学生经过课余时间对案例的充分讨论,会形成若干种观点与结论,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引导者。针对一些复杂的案例,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

教师点评与扩展

点评归纳是对多媒体案例教学阶段性的概括与提升,教师可以对经济案例汇报做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成绩与不足,进行弥补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扩展,做到一个案例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

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应用实例

以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求价格弹性”为例,来看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应用。

1提出案例,引发思考

教师可将2011年山东白菜价格暴跌,农民遭遇卖菜难的案例列举给学生,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提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提出以上问题时,教师要结合现实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有关的某些观点或重要背景,让学生更明了学习问题的现实意义。

2分析案例,诠释概念

接下来,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请他们派代表分别发表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自发地思考造成农民收入减少的原因,并提出各种解决农民收入的建议。在充分了解与讨论了农民收入减少的基础上,教师以直观的图形为基础,介绍了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与公式,指某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即在概念解释完毕后,让同学们来分析白菜的需求价格弹性特征。多数同学都能得到白菜需求弹性较小的结论,即价格下降,不会引起人们需求量过多的增长。接着,分析了农民收入的两个影响因素,即农民收入=蔬菜价格×蔬菜需求量,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蔬菜的供给将会大大增加,如图1中,供给曲线S将移动的S''''的位置,蔬菜价格将由P1大幅度下降到P2,而需求量仅仅小幅度由Q1增长到Q2,从而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结果。

3回顾案例,解决问题

在分析了白菜的需求价格弹性后,将农产品扩大到小麦,发现尽管同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都很小,但较之菜农,粮农的收入波动却很小,甚至还有稳步提高的趋势。由此引出“小麦的支持价格”这一与需求弹性相关联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思考小麦支持价格这一惠农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与操作过程(如图2),所谓支持价格,即政府会在小麦供给增大的年份,以高于市场均衡价格Pe的水平—P0来收购小麦,这样,就使得粮农的收入趋于稳定。同样的政策,是否也可以推广到包括白菜在内的蔬菜与水果等农副产品。另外,学生还自发地提出了解决“菜贱伤农”的其他政策措施。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篇10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85—01

近几年的高考中,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的独立卷,计算题已成为一个必考的题型,而计算题恰恰是文科学生的弱项,使考生形成巨大心理压力。现就《经济生活》中没有明确计算公式的主要知识点的计算方法做简单的探讨。

一、计算的数学依据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难就难在许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在计算过程中,凭经验、感觉计算,不仅费时,而且还易出错。《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主要涉及比例关系问题,而比例关系问题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只要教师让学生回顾一下相关知识即可。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xy=k(k为常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x/y=k(k为常数)。以此为依据可以推导出许多计算公式。

二、计算公式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计算公式

①提出假说:设去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a,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或100%,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问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是多少?设为b。

②相关知识: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⑵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为:xy=k (k为常数)

③推导过程:

去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乘积为常数, 即:a×1=k

今年:同理, b×(1+x%)=k

则:a×1=k=b×(1+x%)

b=a/(1+x%)

④计算公式一: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x%)

⑤例题(2008北京文综33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根据计算公式一,现在该商品的价值=1÷(1+25%) =0.8(元)。故答案为B。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计算公式

①公式二:现在商品价值总量=原价值总量×(1+x%)(x%为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 ②例题(2010全国Ⅱ,24题)假如说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

解析:根据题意及公式一,2009年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价值仍为6 元;根据公式二,2009年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原价值总量×(1+50%)=6×10×1.5=90(万元),故选C。

3.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

① 公式三: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x%),(x%为通货膨胀率)

② 例题(2010年全国Ⅰ,24题)假如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 )

A.5元、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解析:根据公式一,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甲产品的价格=10元÷(1+100%)=5(元);根据公式三,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2010年甲产品的价格=5×(1+20%)=6(元)。故选A。

4.商品价格与货币贬值和升值的计算公式

①公式四: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x%(x%为升值或贬值的幅度,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

篇11

一、经济效益审计现状分析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审计制度20多年来,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仍是财务收支审计。虽在效益审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情况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1)大多数审计机关并未把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来安排,而是在财务收支性审计过程中顺带关注经营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财务审计报告中顺带提及效益评价和管理建议。(2)效益审计开展范围小,层次低,手段落后,事后审计居多。(3)效益审计随意性大,并没有把审计效益作为法定审计任务,从而使《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效益的要求成为空话。(4)目前在各个地方普遍开展效益审计,但全国范围内尚无经济效益审计的专项准则或指南,使效益审计无规范性和先进性可言,审计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造成效益审计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人们期望的是先解决财务合规性问题,再解决效益审计问题;(2) 财务合规性审计任务过分繁重,使各级审计机构难以顾及效益审计工作;(3)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4)政治体制尚不够完善,反映到审计工作中,从而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当然也存在认识方面的原因。改进我国各级审计部门重视财务合规性审计,轻效益审计的现状,已成为历史必然。在搞好财务审计的同时,大力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的发展方向。

二、经济效益审计组织实施方法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从何入手?这就是经济效益审计的组织实施问题。对此,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界基本形成三种观点:

1、财务审计延伸法。它是从财务审计入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首先,运用财务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审核查证各种财务数据。然后,对于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据此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内控制度导向法。它是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首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性评估;然后,根据健全性评估结果对于部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建议。最后,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最后攻坚。

3、效益结果倒推法。它是从经济效益成果入手进行审计评估的方法。首先,对经济效益成果进行验证,重点做好综合分析工作,揭示问题,分析原因,进行客观评价。然后,结合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策。

三、经济效益审计查证方法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查证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技术方法。这两类方法的区分并不是很明显的,因为传统技术方法中也在不断融入现代科技因素,所以这两类方法都有其广阔的应用天地。

传统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审阅法、核对法、验算法、调查法与盘点法等。这些基本的审计技术方法在现代财务审计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对检查财务的错误舞弊仍具有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传统技术方法中的抽样审计方法是经济效益审计技术的重要方法,不断完善抽样技术将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审计效率。抽样审计方法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都会应用到。符合性测试主要涉及三种抽样技术即系统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实质性检查抽样也主要包括均值估计抽样、差异估计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是指经济效益审计中为达到特定的审计目的而采用的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相对于常规技术方法,它主要针对于经济效益审计对象的特殊方面而选用。主要包括这些方面:

1、预测审计的方法。例如集合意见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等,这些是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需要的数学统计知识很高深,主要用于预测论证。

2、可行性研究审计。它是对工程投资、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审计,它用到的专门技术方法是适用于经济效益审计的。

3.计划、控制审计方法。常用的如综合平衡法和计划评审法等,主要用于计划和控制非重复性工程项目的复核和检查等。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的融入,使得经济效益审计获得了更多更强大的工具,同时也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正确合理的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是完善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

四、经济效益审计分析方法及其运用

审计分析方法,它是进行审计评价和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依据和基础,一般可分为单项分析、局部分析和全面分析三类;或按时间划分为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审计分析方法很多,我们认为,以下这些方法是值得充分重视并需合理利用的:

1、价值分析法。它是以功能为核心,来揭示技术方案的价值、功能、成本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方法。它的简明数学表达式是价值(V)=必要的功能(F)/成本(C)。价值分析以V=F/C=1为标准,根据分析对象,从必要的功能和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剔除多余功能或降低必要功能的成本,以达到功能与成本的最佳配合。这种方法可以评价企业决策是否科学,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因素分析法。它是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根本性原因,分清主次,提出改善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通常它计算的顺序方法是:以实际指标依次替换计划指标,直到全部替换完毕。每次替换计算的结果与前次计算结果相比,就可以测算出某一因素对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

3、对比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数值的增减变化来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做出评价,可以采用纵向对比分析和横向对比分析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法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能揭示很深刻的问题,通过同计划指标比、同上年同期比、同历史最好水平比、同地区与国内国际水平比,可以很好地分析经济效益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