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开放式课堂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2 08:22: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开放式课堂教学

篇1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开放式化学课堂教学宗旨是,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和灵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验能力培养。结合实际和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化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一、把快乐带给学生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交流、合作中实现成果共享。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课时,我打破了以往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再到用途的教学顺序,先问学生:“你对二氧化碳知道多少?请大胆说出来。”学生立刻活跃起来,让他们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化学,强烈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二氧化碳不再是记忆的结果,而是通过四个浸有石蕊的干燥滤纸分别放入醋酸、水、二氧化碳气体中以及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的、印象深刻,这就是开放式教学的优势。

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我还尽量挖掘学生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改变只在课堂上学习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探索。让学生发现新事物,这样既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他们课内外的生活。

下面是《燃烧和灭火》教学片段:

师: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是黑暗趋向光明!火为什么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祖先如何取火?有如何保留火种?

生:火发出的光能驱赶野兽、邪恶。火发出的热能取暖,还可以把生的兽肉烤熟变得好吃。人类不断积累用火的经验,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陶、瓷,还学会了冶炼金属。钻木取火,敲石取火。不断在火上添加干树枝使火不灭。

师:谁能对火,即燃烧作一个初步的科学解释?

生:回忆曾经做过的燃烧实验,思考后回答: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师:板书:课题:燃烧和灭火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师:燃烧时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可燃物在什么条件就可以燃烧?从燃烧的定义上看,可燃物有了氧气就一定能燃烧吗?引用语文课本火烧赤壁的成语:为什么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演示:课本实验白磷燃烧,提问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时达到着火的温度而且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时没有达到燃烧的温度。热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时没与氧气接触。

师:怎样使铜片上的红磷燃烧?怎样使热水下白磷燃烧?

生:红磷可加热达到燃烧的温度,而水下的白磷燃烧需向水下通入氧气。

师:演示: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

生:观察现象:向水中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了。

师:欲使可燃物燃烧,需具备什么条件?(归纳: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2、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师:燃烧是不是只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就可以燃烧呢?(演示: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根木条和一根小玻璃棒在酒精灯上灼烧,提问:玻璃棒为什么没有燃烧?)

师:燃烧应在加什么条件?

生:归纳出三个燃烧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2、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3、要有可燃物

这样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调动了同学们课上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时我也不再强调“注意听讲”而更多的是问“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谁能解释这种现象、谁能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这样,同学们逐渐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有时不举手或站起来就随时提问或说出自己突然想到的答案。

二、把自还给学生

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应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我引用市场推销人员在推销自己的产品的一段话表演学生的口才和才能:“同志,选用我们的铝材您就选对了,因为它不仅质轻,而且导热性能好、价格又便宜……”,“同志,您还是该从人民的健康这一角度出发,铁制的炊具不仅造价低,最重要的是能给人体补充铁元素,不会让人缺铁,造成贫血……”,“同志,用不锈钢做炊具材料才是您最好的选择,它是在钢中加入了铬、镍等多种元素,制成的炊具不仅颜色光亮、美观,而且具有不易生锈的特点……”通过这段话学生一定以为这是市场推销人员在推销自己的产品吧,没错,确实是有人在向“炊具制品厂的采购人员”推销、介绍原材料,但这里不是市场,而是在化学课堂。根源是我布置的课后作业:调查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刚刚这一片段正是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呢!学生的口才和表演才能不错,我作为他们的老师不仅为他们的新颖设计和精彩表演叫好,同时也暗暗吃惊于同学们思维的开阔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三,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如我讲鉴别“食盐和纯碱”时,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任务:食盐和纯碱是生活里的常用化学物质。它们均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从外形上看,二者极为相似,难以区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它们。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学生经过讨论后,提出了六套设计方案,然后共同对各方案进行了讲评,学生异常兴奋,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篇2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处于不断发展过程的学习主体,看作是一个身心不断构建、升华过程的人,始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扬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促进英语知识的学习,开拓广阔视野

在英语学科中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积极开展有效的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如:根据课文拓展延伸;根据兴趣选择补充、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使学生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清楚正确的掌握,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这是灌输式的传统英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促进英语能力的提高,培养创造能力

开放式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填鸭式地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去交际,把“教”建立在“学”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更有利于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实施方略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和封闭课堂教学相对而言的。在开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开放的空间、环境、学习方式和开放的资源应用中获得知识的构建、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提倡开放式教学,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还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营造开放愉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初中英语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和开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挖掘学生的自觉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的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问中去思考、去探究,从而更自主地去构建知识。同时,教师要摆脱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大胆发言,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我在英语开放性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启发性因大的方式导入新课,运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采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不继学习。

(二)营造开放自由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体验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基于学习过程中的认识、了解、分析、掌握环节的。因此,教师要借助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境来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增强自己的体验,在不断的交流、感受中去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这样,英语学习才会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我会学”,效率的提高也才有可能。

那么,开放性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呢?

1.注意运用趣味性的教育手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是实现开放性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设置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比如在讲“This is my pencil”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或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常用的学习用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个小组运用所准备的物品以及所学知识进行对话练习,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展开以及各学科的融会贯通。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篇3

所谓英语开放式教学,是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创设有效学习英语的环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开放式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说说唱唱,更多的是从整体上把握,面向全体学生,形成师生多元化互动和进步的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需要摒弃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要杜绝纯娱乐化课堂的出现,要让学生真正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多样化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形成和谐促进的英语学习环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运用开放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呢?这背后是有很大的时代背景和教学背景的。21世纪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我国教育界以及国际教育都越来越注重创新教育的研究,尤其是人们对素质教育即创新教育的核心的认识越来越普遍。而国际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运用高度的教育基础来培养大量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是21世纪竞争的关键。新的时展呼唤新的教育模式的出现,在我国施行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考评体系等多方面改革的同时,施行开放式的初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放自主的课程理念也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可。新的课程标准下需要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进行心灵的平等交流。新课程标准需要学识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从认知转向情感,从理论转向实践,从教书转向育人,注重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另外,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自主发展是一种内在动力的需求。只有当学生真正地将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平等、民主的原则,有效实施开放性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多多交流,多多讨论,共同成长与进步。

如何能够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成为开放式的教学阵地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开放的语言,回归生活化环境

作为一门语言教学,英语教学的难度在于:中国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固定的英语氛围和环境。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开放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用英语开展课堂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或者也可以将教室布置成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应景环境,让学生在一种生活化可亲近的学习氛围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比如,在讲解“Where are you from?”一课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代表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熟练学习语言、国名等基础知识和句型,同时学生在丰富有趣的英语环境中,也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 开放的内容,开展活泼化教学

如果能让学生身边日常可见的故事和情景走进课堂,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中挖掘教学的素材,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最好佐证。初中英语教学要根据教材基础,运用生活实践来增加教学的内容,通过适当的删减和添加,灵活地运用生活素材,让教学内容饱满而厚实。在“问路”教学章节中,可以借助学校附近具体地点,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这样可以在缩短学习与生活之间距离的同时,也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三、 开放的时空,开拓多样化教学

虽然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但是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短短的时间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的。所以我们的开放式英语教学要超越教室这个空间,超越课堂授课的时间,要不断向外延伸。比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录音模仿、英文歌曲学习、原声电影欣赏等等,从语感、口语、听力等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过渡与转化。课堂学习是“点”,课外学习是“面”,所谓开放的内容,是要点面结合,课内外衔接紧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篇4

学生思维的开放是指教师不要怕学生暴露间题,要解放学生的身心,要 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能够经常说:“我想……我要……。我能……我 来……我还有……我认为……”这是学生投入了自主性学习的又一标志,要 达到这样的开放状态,教师就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把自己 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在老师眼里,学生设计出的办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则 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即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试想,如果学生绞尽脑汁思考出的一个答案,虽然言之 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学生怎么再能畅 所欲言、积极思维呢?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在探索中所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正确的探索结论要鼓励,对于错误的观点,教师也要婉转地问向该生提出他的观点中所存在的漏洞和其它错因,这些错误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由参与交流的其他学生提出,从而引起该生本人的深入思考。还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结论,如果讲得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即便是与教材中的叙述有所出入,教师也不应该硬将教材中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真实的坦陈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不轻易否定孩子在认真思维基础上的答案,这样,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这样,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回笼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

我们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构建民主、交流的、开放性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教师不做现成饭喂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钳制”学生。这样的课堂,少了不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该有的自由与宽容,多了促进自主学习应该有的自信和勇气,在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中,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开启了,迸发出了智慧的浪花,激荡起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涌现出了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魁力。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口头讲解、实物展示、幻灯片演示,其中比较好的是幻灯片演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成幻灯片,交流时,通过电子教室系统进行示范转播,既直观形象,讲解起来又条理清晰。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任务是协助、调控,也可以补充一些学生疏漏的内容。通过这种交流展示,学生不仅达到了语文课的认识目标,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思维,他们借鉴别人的经验,建构知识、能力领域新的不平衡,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资源的开放

篇5

目前社会就业对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全新需求,而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步骤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而构建精品教学课堂也是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的必要手段。根据中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具体目标和中职学生的特点, 提出现阶段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的教学课堂进行探讨。

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者大有人在。虽然“课改”极力倡导“以人为本”,要求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呼吁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但是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一种需用心去琢磨的艺术,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在短时间内,将一直以来的“以书为本,教师主宰课堂”的封闭式课堂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能力训练’、‘重研讨发展’的开放式课堂”,这只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很多教师事实上早就意识到了“满堂灌”的死气沉沉,也希望改变现状,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更何况现在在中职学校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应将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跟上时展步伐,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一定要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和发展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加强开放式教学,让教学更紧密地与社会联系。坐井观天是不可能不断接受新事物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

二、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具体操作者,不断提高课堂效果,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强化师德教育,提倡铸师魂、修师德、创建最佳的教师形象;提倡为人师表、奋发争先、无私奉献、敬业爱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学校要树立师德楷模,让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强烈的认同感;激发广大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讲师德、讲奉献、求质量、求效益的风尚。

提高教师素质还要加强继续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技能,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还要做到多才多艺,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知识更新,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要求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要培养双师型、多技能的教师;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育,弘扬勤奋、扎实、严谨、创新的学风,使青年教师热爱学校,热爱教育工作。

三、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教改活动,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教改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研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应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改活动,每学年都应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研讨会,每学期都应组织不同类型的公开课,让教师观摩学习,切磋教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要学习和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要注意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研活动中,要特别针对成绩偏低、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让这些学生能有所学,学有所得,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不断提高。要根据学校实际,把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新教材、研究学生新情况和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效果作为主攻方向。要求教师做到明确教学大纲,了解学情,制定最佳教学方案,分班教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要大胆进行以发展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探讨活动,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会学。教师想教、爱教、乐教、善教,重点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

四、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案

上课必须备好课,备课一定要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备课。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上课前,教师应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目标存在什么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同时,要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他们心里有数,从而达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课堂教学能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课堂教学要采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以发挥“导”的关键作用。其次,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找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教师及时指导,把握关键,因势利导,做到恰倒好处,可望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精心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是讲与练结合的形式。“讲”则要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能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人浅出。还要避免“抱差生”,包办代替,唱独角戏,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对所学学科的积极性,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篇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需要,新型的“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了各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探索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契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学习特征,调动其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开放式教学含义分析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基础学科,其以自然界内在科学系统作为学科载体和学科反馈,是一种具备自然奥秘的全球化文化因子。初中数学作为连接小学数学与高级数学之间的纽带,其要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平台,打造一个适宜学生思考、交流、互动的空间环境,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并促进学生对其进行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凭借其思维开放、过程开放的特性,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习过程生动、个性鲜明、课堂氛围活跃的数学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水平。此外,开放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思维自由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从而完善数学课堂教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分析

开放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开放”二字上,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是处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不再被迫的接受、储存与记忆教师灌输的知识,不用在“填鸭式”教育模式下麻木的接受数学知识,而是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自主的吸取数学知识。相较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有所选择的听从老师指挥,并在有疑惑的情况下向老师提出疑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直线型的数学教学组织形式。并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此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增添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缓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新产生的问题,并及时的给予其点拨,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提升学生心中的愉悦感。在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视线、思维不再被束缚限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独到见解的表达,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实现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学生还处于一个比较叛逆的年龄段,其心智还不成熟,既对未知的一切好奇,又对已知的较为排斥。因此,为了帮助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创建良好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基本上是处于一种零交流状态。而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并主宰着整个教学课堂氛围,教师的授课安排与授课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的。并且学生大多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这种自主设计、自主选择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为深入学习数W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的是站在学生的位置来进行数学教学安排和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不再界限分明,陌生情感状态被打破,能够最大限度的活跃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空前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进现代科技技术,丰富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能够用于教学领域的科技成果明显增多,众多的现代化科学教学手段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学课堂之上。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之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教学技术可以被很好的用于开放式数学教学课堂上,这种强烈而直观的视觉冲击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并且在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有的放矢的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呈现于学生眼前。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体验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从而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初中数学授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而且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瞬息万变社会的认知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兰青.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彭勇.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广州大学,2012.

篇7

二、开放教学内容,创建多样化课堂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25-01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教学的主流趋势。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在知识传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开放式教学具体应用于数学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一、在开放式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合理导入教学内容

随着数学教学的深入,其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其难度都慢慢有了相应的提升。根据这种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要注意将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进行更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到灵巧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地以记忆和背诵来达到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有效的学习。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和厌倦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开发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结合新颖的教学理念,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运用开放式教学课堂模式中,一定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相结合,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教学效果。开放式教学的具体步骤一般是先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正式进入课程内容的教学,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给学生探索、合作、操练知识的时间。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景中去。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最大程度地放开自己,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教三年级数学“单位长度的测量”这一课时,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身边桌椅、文具一般用什么来表示它们的具体长度吗?你们可以用三支铅笔的长度来表示桌子大概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来计量呢?”给学生们提出这个预设性的问题以后,反应快的同学能根据自己的课前预习,快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教师后面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另外,这种情景导入能提示学生当日学习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准方向和目标。

二、在开放式的课堂上,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法

在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突出教学的主体――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加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加大课堂的开放性。分组学习合作法是目前应用在开放式教学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法。所谓分组学习合作法,就是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合适的分配,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学习任务。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使用分组学习合作法时,一定要注意组员的分配,需按照学习的层次来分,一个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必须有高有低,最好能达到优势互补。例如,在教五年级学生分数的运算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法。在实践巩固这一环节,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小组讨论学习完以后,让他们派出代表,到黑板上进行解答和运算。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速度和正确率,教师进行评分。运用这种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习的差异和水平得到均衡,班级的学习质量和数学水平也能得到整体的提高

三、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让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接壤

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本来就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的距离,让他们真正领略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另外,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可以适当生活化,不要用数学教材中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学生交流,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还不强,没有达到相应的理解水平。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时,教师要利用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事物进行举例。如一些水果、文具等,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一个加减法的式子和答案。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这种举例方式,他们对于加减概念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课后采集的小木棒进行运算,以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知识和概念。

四、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教学的主流趋势。通过开放式教学,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中去;分组学习合作法能很好地提升学生课堂的主体性;生活化教学理念能帮助教师的教学更深入学生心中。因此,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将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效、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得到快速成长,个性化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数学思维又集中表现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努力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多向思维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效能,其中一个手段就是精心设计问题,创造问题情境. 情境氛围浓烈,学生在浓烈的学习氛围中,心情舒畅,大脑思维会广阔、灵活、多向. 以创设问题情境来设计数学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实现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节课中,创设“选车”的情境,出示五种车轮形状的小汽车,问学生:你最喜欢哪辆车?为什么喜欢这辆车?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现实生活中的车轮是圆的,而且车轴都装在圆的中心,为什么?其中有什么科学的原理?创设“选汽车”这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车,并说明喜欢的理由,使教学的内容充满人文色彩. 在体现了社会性和时代感的同时,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 立即将学生带入了学习佳境,学生有了认识圆的强烈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启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二、探究与交流,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开放式数学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到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和创造欲. 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参与.

研究性学习是开放式教学的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圆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乐于探究实践,发现新知. 如设计让学生做“做车轮(画圆)”、“安车轴”(认识圆心)、“装钢丝”(认识半径、直径). 通过“做车轮、安车轴、装钢丝”等一系列开放性活动,变被动地“学数学”为主动地“做数学”.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中,学生掌握了数学的一些思想方式,理解了圆的基础知识,训练了一些基本技能,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教,是为了不教. ”到了这一阶段,学生是他们自己的老师. 他们能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选择适当的方式研究这一问题,最后解决了问题. 并在这一过程中增长知识,丰富了人生体验,完善了自我.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了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三、实践与应用,产生新问题

篇10

一、开放教学目标

在现代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目标中,应开放式地培养和创造学生的感性思维,提高对语文教学特有作用的重视,完善和发展现代小学素质教育。目前,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必修课,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直观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为自身的感性认识,从小培养起良好的文学素养,形成缜密的语言思维,因而,开放式的互动学习,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领会更多的语文学习乐趣,这也是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要求。

二、开放教学环境,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的是单向式的传授模

式,以教师单纯的讲授为中心,这一方面严重忽略了小学生对于语文世界领悟的主体性,更加不利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和互动,影响了知识的贯通性;另一方面,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上来讲,这种讲授式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从小培养起对主科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较好地理解语文世界的文学性和丰富性。

三、开放教学内容,拓展延伸课堂知识

新课改要求增强了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实践和理解能力,使其了解到丰富的语文知识之间的贯通性和协作性,培养学生对语文相关知识的了解。因此,在面对新的教学要求的挑战下,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开放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和延伸课堂知识,拓宽视野,使学生在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创新式改革背景下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在新的教学要求的挑战下,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营造现代化的开放式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增强学生对于现代语文开放式课堂的重视,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习语文思维的过程,

开阔眼界,推陈出新,为未来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打下坚实的

基础。

篇11

一、“开放式”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理念

“开放式教学”要求建立开放的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及兴趣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根据教学条件、环境、情境等变化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学的自由性、选择性和灵活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开放式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实施的信息化载体,同时也包括如何保持对学生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艺术家,而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成长的一种方式,是为发挥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教师不再是单纯教教材,而是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课内和课外、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效地沟通,手脑有效地并用。这样就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目标。

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手段的开放

目前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在各高校广泛开展课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也较为普遍。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高校艺术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多停留在展示层面,即学生观看作品,教师讲评作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除了艺术专业的学生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两三门艺术课程后,一般不会再接受更多的艺术课程教育。授课形式也很单一,往往采取大班上课形式,加上专任教师数量有限,致使艺术课程教学覆盖面非常窄。学生上课大都只是被动地“看和听”,课堂教学容易陷入有展示无交流、有讲解无沟通的状态,学生的思维潜能和艺术潜质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展与调动。另一个不利因素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多为选修课,课时量少,大班上课,难免出现教师一带而过、学生走马观花的现象,教学效率较低。再加上考核方式的宽松,公共艺术课程很容易变成学生听新鲜、看热闹的好去处,难以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实际上,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吸引力的强弱。如何增强公共艺术课程的吸引力需要创建一种开放和共享的学习资源以及可以让学生自由把握和驾驭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模式。要积极开展对网络教育载体的研究,网络领域作为信息化传播与交流的“集散地”,作为信息选择与整合的“优化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已成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网络社会其实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的符号化,因此,网络行为既具有现实人的常态真实性又具有虚拟符号的不确定性和假象。开放式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必须依据网络的特点研究网络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将现实教育与虚拟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结合。

三、结合本地域特点,积极开发乡土艺术课程

1.教学内容的开放

2001年以来,教育部实施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改革,这就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这个政策之下,各地、各学校陆续开发和编写了不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包括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等,使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乡土知识传承和地方、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学校特点,实行校本课程;根据教学实际,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根据学生需求,体现学习内容生活化,在日常应用中有指导意义。应根据本地区民间艺术的实际状况,努力挖掘这些潜力,开发一批形式独特的适合本校实际的乡土艺术课程。这不但能有效促进本校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还能借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出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特点,形成不同学校的艺术课程特色与风格;并且对本地区的艺术文化传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教育部规定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

2.教学形式的开放

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校要尽可能让学生亲自组织、感悟、体验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当学生具体接触到现实生活、工作领域的艺术作品时,会使他们的艺术触觉更敏锐,艺术感受力得以逐步提高;同时通过艺术与专业相互联系的感受,也使他们的专业视野得以拓展。开放式公共艺术教学教育的载体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艺术教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开放式公共艺术教学教育要用敏锐的眼光发掘承载公共艺术教育和活动的载体,要大胆探索和尝试各种载体的应用。要丰富文化载体,公共艺术教育在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的同时要积极利用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作载体,要深层次发掘校本文化资源。要开发各种活动载体。高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活动,把公共艺术教育融入“假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和各种学校社团活动中,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良好品性的养成。

3.教学活动的开放

作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各种艺术民俗活动,理解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民间艺术陈列馆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教学,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观,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融入当地社会(地方高职学生主要在当地就业)。倘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引进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不仅使我们的学生了解本地的艺术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弥补学校艺术教育中教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不足,使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更具有地方性和地域特色。结语对于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而言,应强调因地制宜从艺术教育的整体角度来考虑课程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系统的不断拓展和延伸,也造就了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新模式。这种人文艺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既是信息技术对于艺术课程学习的全面介入,也是本土人文艺术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网络生活不断渗透的结果。只有与时俱进地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公共艺术教育才可以不断地保持对90后大学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5

2.诸风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式模式的构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8

3.于丽红.建立开放式教育模式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冶金教育,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