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2: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上音乐教学反思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新世纪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似乎一脚就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我们不难看到身边的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在逐渐地更新,角色也在悄悄地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憧憬着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音乐课呈现出多样性,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上加入了很多元素:如教学形式多样化;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等等。确实起到了优化课堂的作用,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音乐课堂上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有一个尺度的把握,过多的运用效果反而是适得其反,违背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此,笔者就所观察到的现象来探究一下音乐课中出现的“多”与“少”。
一、形式多了,内涵少了
课例:《数蛤蟆》一课,教师在快速地教会这首歌曲后,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去创编歌词:两只蛤蟆怎么样;三只蛤蟆怎么样,做算数题,而且花了很长的时间。在这里教师想要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说这是非常好的,可是这首歌曲的歌词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需要有一个理解:“荷儿梅子兮,水上飘”、“蛤蟆不吃水,太平年”是什么意思?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会唱而已,还得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否则这首歌就失去了教唱的意义了。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学得非常有兴致,课堂效果不错。教师企图让学生通过各种创编歌词的形式对歌曲进行多方面的认识,但实质上却忽视了对歌曲内涵的关注和学习,只是粗略的学会了歌曲的演唱,而没有去挖掘体验歌曲旋律、歌词的意境及情感,造成表演闹而乱、杂而散。因此课堂中表演不是形式、花样越多越好,而是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内涵美的同时去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综合多了,音乐性少了
课例:《包粽子》一课,教师为这首歌曲的教唱做了很多的铺垫,如了解端午节的来源、简介屈原、看包粽子的舞蹈、学学包粽子的样式等等,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等到学唱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只是粗略的学唱了一下,对歌曲的声音,情感都来不及做要求就下课了。应该说课的开始部分确实有新的教学思路和良好的导入情景,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细细品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堂课下来,学生歌曲学会了没有?这些活动把时间打发得所剩无几,这就使得整节课看起来一点“音乐味”都没有了。
课程提出了音乐不是独立的学科,它与思品文学、戏剧、美术等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提倡音乐学科要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我们常常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老师事先预设好的教学过程中看了说、说了演、演了想,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的,可唯独没看到老师怎样指导学生把歌唱准,把歌曲情绪表达出来,没有听到期望中悦耳的歌声。这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音乐性”,而一味地追求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课)而造成的。这种没有以音乐性为中心的知识整合,学生因为受来自不同学科比较零乱的设计影响容易疲劳,也不容易静下心学习。
三、媒体运用多了,教师表演少了
信息时代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只要依靠教材和教参及配发的辅助资料就可以了。随着多媒体的不断普及,几乎所有的音乐公开课上都依赖于现代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多媒体的滥用。在音乐课有的教师上几乎不作范唱,就是一个多媒体操盘手,学生在一节课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和机器打交道互动,我以为这是不能提倡的教学方式。也许教师的唱歌不如录音中的音响效果好,可能教师的示范或演奏不如课件中的表演录像那样出彩,但我们不能忘了教师表演的最大优点和效果,那就是面对面的交流与情感的交融。所以说多媒体运用多了,教师表演少了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此外,音乐课上过多的视频运用是否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呢?虽然随着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人们接受音响的方式丰富了,视听结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或习惯。但我总认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和音响的艺术,音乐课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音乐的耳朵”。所以,视频只能是辅助手段,要运用恰当,不能忽视纯听觉的培养,否则将来听音乐可就复杂了,还必须眼睛的参与,要不就听不“懂”了。细节需要思考,我们在运用手段时多往深处思考,你的细节就会更正确有效。
四、学生兴趣多了,实质内容少了
现在有不少音乐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的兴致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课堂设计得非常花哨,运用了很多手段来吸引学生,乍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确实提高了,也非常有兴趣学,可仔细观察发现一节课上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只有花架子,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课例一:《龟兔赛跑》一课中,乐曲听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表演,一人扮演兔子,一人扮演乌龟,一人扮演大树,若干人扮演其他小动物,表演过程中,一些动作滑稽,课堂上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课例二:《忆江南》,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便从诗词入手,从诗句的意境去打动学生,学生也配合的非常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去诠释这首诗的内涵,声音高而亮,课的后部分:一部分学生手里拿着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自编动作为歌曲伴舞,给歌曲进行二度创造,再一看学生们,闹腾的满脸是汗,好不热闹……以上课例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试图将音乐课朝着“自主、合作、探究”、“民主、开放”方向行动,从本质上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新的课堂教学现象,我们要进行冷静的反思,以矫正新课堂中一些不足和偏差。课例一试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例二试图用小组合作表演,实现新课程中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显然,执教者的新理念意识是比较强的,教师意在通过一种学科和领域的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其广博的人文素养,体现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也值得提出一些疑问:
在反思中建设我们的家园
文/梳雨浅画
“天府之国”的四川,遭遇了这场令举世震惊的劫难。从废墟中抬起的双眼,把目光投向充满希望的明天,也应该反思被埋葬的昨天。
我们反思,为什么在灾难的脚步逼近时,我们浑然不觉;在灾难的魔爪降临时,我们束手无策;而在灾难不断肆虐时,我们惊慌失措?加强全民的科普教育和自然灾害防御机制的建立已刻不容缓。
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世世代代赖以托身的土地,被开挖、采掘得千疮百孔?那些深埋千年的矿藏,难道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些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就非得要在我们的地球上形成一段又一段“肠梗阻”?那些可供子孙享用几世的资源和林木,难道就一定要在我们的手中成为累积的财富?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是永葆“天府”富庶的秘诀。
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美丽的山川,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旅游、探险,却在旅游安全设施方面疏于防范?为什么热门景区的门票一涨再涨,一个又一个新开发的景区却被废弃?有多少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在招商引资的旗号下,把美丽的自然景观交给了一些缺乏社会责任心和长远战略思想的企业开发?自然景观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们急功近利的野蛮开发,让许多自然资源不堪重负,让许多过眼云烟的旅游项目留给大地狼藉一片。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比开发本身更为重要。
我们反思,青城山的脚下,为什么环绕着一排排豪宅、别墅;白水河边,为什么矗立起一个个“欧洲小镇”;九龙沟的腰间,为什么缠绕着一个个常年闲置的培训中心和度假村?当大自然展现她的美丽和柔情时,我们亲近自然,恨不得投进她怀抱里,把她的美丽据为己有,而忘掉了她也有狂躁残暴的时候。重建的家园,最好与自然风景保持恰当的距离。美来自适度的距离,保护自然,也保护自己。
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楼倒掉一幢又一幢?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受了那么重的伤?那些来不及绽放的花朵,凋谢在水泥、砖块下!那些治病救人的天使,坠落在沉重的预制板下!公共事业的建设,需要层层设防的监管。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重建,是否可以固若金汤,在灾难降临时,成为公众避难的港湾?
我们反思,如果在灾难来临之前,我们的通信设施有了足够的备份,我们的亲人会有那么多的担心和苦寻吗?如果在闭塞的山区,我们的道路四通八达,就算泥石流挡路,洪水冲垮堤坝,我们的救援力量是不是也可以如期到达?公共设施的建设,也许更需要现代化。
我们反思,如果我们离乡背井,转移到了他乡,我们的乡亲是否能够继续来往?我们的少数民族,是否可以欢聚一堂?我们世代相传的风俗,是否可以长此以往?
建设,需要聚集众人的力量;重建,也需要反思过往。重建的家园,是古老巴蜀文化的延续,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和谐和安康。重建的家园,是百废俱兴,百业兴旺;是公众利益的体现,是百姓安居的天堂。
重建要点是财政出资与灾民参与
文/苏振华
此次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惨重,重建资金将是一笔天文数字,估计以千亿计。尽管重建资金来源呈多元化,但要形成稳定持续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要依靠中央财政出资。我国经济经过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中央财政已具备了相当雄厚的财政实力,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达5.1万亿元,加上国企利润、各项收费收入,据专家估算,国家可支配收入近10万亿元,因此,中央财政是完全具备全力支持灾后重建的出资能力的。
解决资金来源仅仅只是一方面,重建过程中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巨额的重建资金进行高效使用,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1998年水灾之后的重建,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重建资金被滥用、施工质量差形成大量的豆腐渣工程、重建工作被形象工程化、灾民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惠。此次重建必须在制度上作出安排,以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这就需要在重建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民众参与机制,包括如下几方面:
其一,资金的使用要透明化,资金投向的决策过程、可行性论证过程都要公开进行。在这些过程中,为了保证资金使用方面的公信力,应该制度化地吸收志愿者、专家尤其是灾民代表作为特别监督员,对资金使用的全程进行监督。
其二,重建项目的发包,应该以公开透明的招投标方式进行,以避免暗箱操作和有关方面的中饱私囊。至于私下收受贿赂甚至的行为,则更是应该彻底杜绝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重建过程应该制度化地吸收灾民作为建设的主体,所需要的劳动力应首先吸收当地劳工尤其是灾后失去工作的灾民。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为当地灾民提供暂时性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其在地震中的损失,提高他们自救的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大灾之中,灾民蒙受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若得不到有效救助,灾民尤其是失去了亲人的灾民会丧失生活的信心,让他们获得一份有希望的工作,将能帮助他们提高重建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有助于他们尽快从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悲痛中走出来。如果这次重建不能杜绝地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那必然会形成新的灾难隐患。灾民对此有切肤之痛,由他们作为建设主体,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
让所有校舍都成为最安全的地方
文/杨逸 王文华
据公布,四川大地震中倒塌的校舍达到6898栋。在公众对校舍倒塌提出质疑之时,四川省教育厅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评估,将倒塌原因归纳为五点:地震超过了预计强度,校舍难以抵御;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学校建筑在抗震方面存在着设计缺陷等。(《南方日报》5月28日)
我不想讨论这样的评估能不能服众,因为导致建筑在地震中倒塌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只想说,强震中有挺立不倒的学校。如果校舍的建设都达到了应有的质量标准,一定不会有那么多死伤者。谈及校舍的倒塌,很多人都会提起北川刘汉希望小学。这个农村小学原来是危房,是出身教师之家、当过教师后来又创办汉龙集团的刘汉出资建的新校。校舍建设过程中,汉龙集团严把质量关,一直采取甲方供应建材的方式,将材料质量的关口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地政府的监管,也细致到位。
如果地震不可避免,而临震预报又是世界难题,那么给人们提供震不倒的房子,无疑就是守护生命的关键。在此,笔者建议:
一是国家建设部门应该迅速本着科学的精神收集相关倒塌的建筑资料。收集和保管好这样的建筑资料作为将来问责的证据,让那些无良的承建商、失职的审查者,一一得到应有的惩罚,如此才算对得起泉下有知的罹难者。
二是借鉴日本国的做法,对中国地震带上的学校乃至全国所有学校落实防震加固措施。“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这是日本防震灾的一个基本原则。1923年的那一场日本关东大地震,导致了日本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从中吸取了教训,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规定学校教学楼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川大地震造成许多教学楼倒塌,众多学生遇难,这一消息也给了日本政府极大的震惊。5月16日,日本内阁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的进程。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校舍的补强施工。
三是从体制上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要想彻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必须从体制入手,进行一场建筑领域的革命,比如可以尝试由出资人自己选择建筑队伍、出资人全程参与监理等。
让所有校舍都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在下一次的自然灾害中,才能少一些无辜生命逝去的悲剧。
灾区重建更要注重心灵家园
文/了悟新斋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我们除了要给予他们以物质的支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之外,还应该重视对他们心灵的抚慰,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让他们早日从恐惧、焦虑、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创造明天美好新生活。
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学的心理调节方法:
其一:暗示调节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制人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一切都会过去的”等等,可以用来缓解心理压力,释放不良情绪。
其二:呼吸调节法。
呼吸调节也是放松调节的一种。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消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
其三:想象调节法。
受挫心理调节能力并非要等到受挫后再来培养,而是在平时就要训练。想象调节法即是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想象调节法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学会有效的放松;其次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紧张的等级由低到高排列出来,制成等级表;然后依据等级表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想象脱敏训练。
其四:音乐调节法。
音乐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性情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振奋精神的目的。美妙动听的音乐,不仅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培养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松弛情绪。采用音乐疗法消除疲劳时,可选择以下音乐:《梁祝》、《田园交响曲》、《水上音乐》、《春江花月夜》、《蓝色多瑙河》、《青年圆舞曲》等。
初中阶段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而初中语文所留给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味地“填鸭式”照本宣科,并没有创新,长久下去,就会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厌恶的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十分不利。而我们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以便有效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悟与理解,强化语文学科的学习,有效推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一、将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
将教材生活化处理,即科任教师要深刻掌握教材的深层次内容,寻找与学生的共鸣点,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方说,在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的课程时,虽说学生根本不能体会贝多芬以残疾之身而坚持音乐创作的艰辛,但我们通过仔细阅读,仍然能在文章中找出跟自己生活经历比较类似的内容,比如怎样通过生活信念的坚守,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在文章中寻找这些隐含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借此来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更好地自我反思,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二、营造生活化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让语文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活泼,并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转变之前教师讲解、学生单纯听课的模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生活化的情景方式开展教学,以便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学习方面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具体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角色扮演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方说,在教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来展现青海湖的图片,使学生产生更加生动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加深印象的同时,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时再配上舒缓动听的轻音乐,就能让学生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迷人景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切身地体验到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也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比方说在教授《巨人和孩子》一课时,应指引学生扮演课文改编后的角色,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准备的时候充分发挥主体性,强化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再者,应注重设置一些必要的相关提问,把学生带到课文意境中,指导学生开展畅所欲言的探讨,实现生活化教学。
三、加强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都应做好课程的准备工作,注重把课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便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再运用学到的知识有效处理生活中的难题。
比方说,在教授《死海不死》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开展课堂实验,具体做法如下:在两个模样相同的杯子中倒进同等容量的水,再在一个杯子里添加适量的食盐,等食盐真正溶化后,再将两个大小一样的鸡蛋分别放进两个杯子中,然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盐水杯中的鸡蛋是漂浮在水上的,而没有放盐水的杯中的鸡蛋已经沉在了杯底。这就说明了盐水的浮力远远超过清水的浮力。完成实验后,再组织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生活小常识,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阶段所使用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但文字优美,而且具有较高程度的生活性,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实际生活;且近些年语文课本都在逐渐更新进步,以便跟生活更加贴近,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能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快速地转变成自身的一种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兴趣不高,就会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教师应该把语文中的最实用之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心去观察和体会,以便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语文之美,更好地将其与生活紧紧联系,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再者,教师可以把很多实际生活当中的语文问题搬到课堂上讲解。比方说,中央电视台的优秀节目很多,有《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主持人进行体验;还可将交通警察执勤的情景搬到课堂上,让课堂变成交通法规的真实宣传阵地。要想使课堂具有更多的活力与生机,就要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
五、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生活化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我们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能生动地将课本内容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与理解。
比方说在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景图片或短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特色之美;并且也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对于课文所描绘风景的兴趣与想象,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使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勤于开动脑筋,锻炼动手能力。再如,在教授《三峡》一课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并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播放三峡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三峡的磅礴之美,了解三峡的山水人家。
综上所述,让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生活化,才能让语文课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主动求知欲,学会将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会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来观察社会和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二、主要流程
在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安排了一个队列小游戏。主要演练快速疏散和紧急集合,并利用快速疏散把学生调动到每床小垫子后面,做到每人一垫;接着又安排一个开汽车小游戏。两人一组游戏,通过“包剪锤”的方式决定输赢,并由输的一方帮助赢的一方围着垫子开汽车,游戏的主要方式是前面的人两手叉腰,后面同学抓住前面同学的肘关节,帮助他的两肘向里夹。
在准备活动阶段,教师安排了一套垫上操。师生随音乐节拍做垫上操,其间多次做两手撑腰和两肘向里夹的动作,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做仰卧、收腹、举腿、提臀,两大替摆动,模仿“骑自行车”蹬车轮跑动作。接着教师安排了三个小游戏。一是仰卧传鞋。学生脱下鞋子后仰卧在垫子上,用脚夹住鞋子向后翻腾将鞋子传到另一侧,两只鞋子传完后,学生调转方向,再把鞋子传回来。二是骑车登山。仰卧在垫子上,模仿骑车登山动作,奋力将腿向空中蹬伸。三是水上芭蕾舞。让大家想象花样游泳选手的腿部动作并初步进行模仿,注意腿部在伸直的基础上绷脚尖。
主要教学阶段流程如下:
(1)教师出示肩肘倒立动作图,让学生看图模仿学练,自我尝试两手撑腰;夹肘、夹臀;身体、腿、脚绷直的动作过程。
(2)教师示范肩肘倒立完整动作。学生再次自我学练,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一撑二夹三绷直”的动作要领。
(3)请学生示范,教师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两人一组相互帮助,教师在巡视中重点辅导完成动作有困难的学生。
(4)按照能力分组练习和展示。每个学生可根据动作掌握的情况分“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进行练习,并请“独立完成”的同学展示交流。
(5)自我评价学练情况。如果能“独立完成”的把垫子上的“大拇指”奖励贴在左胸前,不能独立完成的把“大拇指”奖励贴在大腿外侧。教师告诉学生,如果什么时候能独立完成了,也可以把“大拇指”奖励贴在左胸前。
(6)“你拿我放”游戏。
三、反思讨论
(一)游戏贯穿课的始终,兴趣激发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练习方式。本课大量采用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游戏安排有的放矢:先是利用队列小游戏,把学生队形散开,进入到指定的学练位置;接着的垫上操其间多次做两手撑腰和两肘向里夹的动作,实际上就是渗透肩肘倒立两手撑腰的动作,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做仰卧、收腹、举腿、提臀,两大替摆动,模仿“骑自行车”蹬车轮跑动作,让学生初步体会仰卧支撑将身体竖起来的动作感觉;然后的专项小游戏“仰卧传鞋”“骑车登山”和“水上芭蕾舞”在仰卧的基础上,身体练习由低到高,腿部动作由随意到规范,处处渗透了“肩肘倒立”的教学,学生学练情绪高涨,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游刃有余。
(二)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潜移默化
如果说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对“肩肘倒立”的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渗透,而接下来的教学就是帮助学生逐步规范动作,其设计更是环环相扣。教师首先出示“肩肘倒立”的动作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联系游戏的练习,安排学生自主进行学练,在游戏的基础上对动作的规格提出了要求;接着教师亲自示范了“肩肘倒立”的完整动作后再次组织学生学练。学生的视觉由平面转向了立体,进一步体会“一撑二夹三绷直”的动作要领;然后在讲解保护与帮助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学练,而教师则重点辅导学困生,不仅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而且使学困生得到了重点关注,有利于学生整体学练目标的完成;最后按照能力分组练习和展示,能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使大多数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运动负荷安排合理,领略真章
体育课的本质一是由身体直接参与,二是体力和智力相结合,三是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衡量体育课的重要指标,有些课看似热闹,但是运动负荷偏小,得不到锻炼的效果,丧失了体育课的意义。本课每个学生一床垫子,在教师的有效调动下,学生的练习次数多,而“你拿我放”游戏在搬运垫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弯腰、搬运,练习密度和强度也很大,整节课的密度达到了40%左右,平均心率达到了130次/分。下课时,我们看到学生的小脸红扑扑,夹杂着细密的汗珠,但是他们的清澈闪亮的眼神却告诉我们,他们喜欢这样的体育课,他们在这样的体育课教学中得到了真锻炼。
所谓“八音”,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将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D、铙)、石(磬)、丝(琴、瑟)、竹(箫、})、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恰)八类,即八音。邕宁壮族八音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乐器组成,曾受“广州八音”文化影响,后又吸收了邕剧、壮师剧和壮族民间音乐的元素,逐步演变成今日以唢呐演奏为主,打击乐为辅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有“八音一响,喜事连连”一说,可见该艺术形式在当年的流行盛况。1983年,邕宁县文化局组织文艺专干深入农村开展文艺辅导活动,对壮族八音这一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加工,组建起以农民为主的百人“邕宁农民八音队”,形成了更具浓郁民族气息和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综合性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在原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器基础上,增添了四人齐擂的大鼓、师公“岳”鼓、壮家姑娘喜爱吹奏的无孔笛,另外加入壮族人民喜欢唱的壮族山歌“嘹”调、彩调、采茶调等,在单纯吹打表演的基础上配以“抬花轿”、背新娘、师公舞、“岳”鼓舞、舞春牛等民族风情表演,并在演奏内容上创作了一批热烈欢快的新曲目。此后,邕宁农民八音队每年都出现在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上,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和当地百姓,还应邀参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迎宾和表演活动,在中外嘉宾心目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如今,邕宁壮族八音已经成为邕宁的“文化品牌”。
尽管邕宁壮族八音等本土民间艺术形式在政府层面受到了格外的保护,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些民间艺术与当代的年轻人和孩子都有相当的距离。
二、在艺术教育领域融入民间民俗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广泛搜集邕宁民间文化中的艺术素材
为了把邕宁本土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我们的园本课程,我们两个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集、民间采风等方式,收集到大量民间民俗音乐的音像及文字资料,包括一些邕宁原生态的山歌、歌谣、舞蹈等。我们组织教师走访邕宁区文体局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向他们了解邕宁各地特有音乐形式的传承情况;走访邕宁区花婆节研究会,了解花婆节节庆活动内容;前往邕宁区最负盛名的“八音之乡”――蒲庙镇那路村,在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壮乡八音传承培训基地那路小学调研、学习,并走访了壮族八音第六代传人黄才定老人;到“嘹山歌之乡”新江镇那蒙村,在那蒙完小向素有乡村百灵鸟之称的潘碧清老师了解、学习嘹山歌的知识和唱法;等等。
每年一届的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更是我们学习采风的良机,每次我们都会派老师去现场观摩、拍照、记录。
(二)选择适合的素材,融入艺术领域园本课程
保育院的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中。本土的民间艺术虽然来源于本土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艺术都是适合幼儿的,关键在于幼儿对它们是否熟悉和感兴趣。如果艺术形象鲜明、生动,便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唤起幼儿欣赏和表演的兴趣。
1.音乐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首先挑选那些幼儿感兴趣的、浅显易懂的素材,直接应用于我们的园本课程。如白话歌曲《大西瓜》《花婆送福》,嘹山歌《星星》,白话童谣《团团转》《点虫虫》,舞蹈《鲤鱼与白鹤》《蚂y舞》等。这些音乐作品,内容生动,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如:嘹山歌《星星》是用方言演唱的,歌词诙谐有趣,歌曲旋律中透着民间艺术的特有魅力;舞蹈《鲤鱼与白鹤》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鲜明,表演者的表情诙谐有趣,舞美造型独特、新颖。其次是筛选、整理、改编一些成年人所参与的、稍显陈旧或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艺术活动素材,使之更具时代感,更易于被幼儿接受。如:民间流行的《花婆送福》歌曲原来的歌词较长,幼儿不易理解和记忆,旋律也不够美,我们从中截选了一段幼儿易于理解和演唱的词、曲,稍加改编,使之有说有唱,非常适合幼儿演唱,深受幼儿喜爱;大班舞蹈《鲤鱼与白鹤》是根据邕宁区百济乡一带的一个传说故事改编的,原来是成人舞曲,音乐旋律多变,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我们先从舞曲中截选了一段快慢分明、生动有趣的音乐并稍加编辑,再简化原来的舞蹈动作,配上鲤鱼和白鹤的动作,改编成了幼儿喜欢和易于接受的幼儿舞蹈。这样的舞蹈编排工作,对专业的要求较高,但我们依靠集体的智慧,总算小有收获。
2.美术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征,选编了那些幼儿易于接受、有助于提升他们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课程内容。如大班综合艺术活动《春牛》,引导幼儿用莲藕、杨桃等材料给春牛设计花纹,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对美的理解,还可以让幼儿在自由创作之后,把自己制作好的春牛舞起来,合作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
(三)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隐性课程,创设环境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营造民间艺术教育的氛围,我们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与规划。
1.在特定区域创设兼具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双重功能的互动式环境。我们巧妙利用楼梯、走廊、墙面、门窗和房梁等空间位置,布置了大量含有邕宁民间元素的手工艺术作品,有春牛五谷庆丰收图、竹匾花婆脸谱、农家小竹楼图、布艺画、蓝印花布、泥塑、创意草帽、创意蒲扇等,为幼儿营造一种民间艺术的氛围,丰富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此外,我们还在幼儿园的创意空间提供了竹筒、稻草、五谷、布艺、竹匾、蒲扇、灯笼、草帽、藤艺、石子、种子、树叶、瓶子、纸筒等材料,让幼儿与环境中的材料充分互动,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通过自主绘画、剪贴、拓印、编、捏等方式“创作”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力。我班乐乐一直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不愿动手,说自己不会画画,但是在这个丰富的创意环境中,他主动选择喜欢的石头进行涂鸦,涂得很专注,作品完成后还很兴奋地拿给其他小朋友欣赏,并慢慢爱上了美术活动。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教室里画画时喜欢模仿别人,在创意坊欣赏了别人的艺术作品后,竟脑洞大开,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了。
2.在开放式区域为幼儿的艺术创作体验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把民俗音乐室创设成开放式的活动区。每个星期、每个班级都会有一至两次的区域活动时间,幼儿可以在里面选择喜欢的活动区角,自由地舞动、吹打、唱跳,分享快乐,提高自信。我们的“民俗音乐室”以“邕宁八音文化”为主线,通过图片、墙饰等把邕宁民俗文化如《水上婚礼》《壮乡歌舞乐》《抢花炮》《龙狮庆丰年》等展现出来,让幼儿进到音乐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民俗音乐室,我们还创设了“小小音乐室”“妆扮区”“龙狮庆丰年”“壮乡歌舞乐”“表演区”等几个区角,每个区角都有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妆扮区”有各种民族服饰、现代服饰、环保自制服饰和化妆品,“龙狮庆丰年”区有大鼓、竹筒鼓、锣、镲、唢呐等乐器以及我院老师自制的竹龙、纸龙、狮子、春牛等音乐活动材料。
3.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中,营造艺术教育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本土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如:将本土音乐融入各年龄段的早操,配合体育老师创编《簸箕操》《铜鼓操》等;利用晨间、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民间民俗歌谣、乐曲等;亲子运动会上运用自制的“纸龙”“布龙”“竹龙”“牛头”“狮子”等道具开展《龙戏珠》《舞春牛》《狮王争霸》等游戏活动。
最后,引导幼儿直接参与到本土的特色民俗活动中,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本土民俗文化的精髓。如一年一度的“花婆节”活动极富地方特色,我们会告诉家长带上幼儿,让幼儿实地欣赏独特的民间表演和民间趣味竞技活动以加深认识,再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去再现“花婆节”的热闹景象。
(四)开发适合的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
《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遵从这些基本原则,我们以邕宁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兴趣,发展幼儿人格。
1.音乐教育要用音乐打动和陶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将本土文化有效地融入幼儿的音乐教育活动当中,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传承本土的音乐文化。表1为我院大班“舞蹈《鲤鱼白鹤》”的活动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86-01
生态课堂努力目标就是理想当中的语文教学。有人说:“生态课堂不就是一种有着小组学习形式的课堂吗?其实不然,生态课堂提倡给学生创造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如沐浴春风,如身临其境于大自然当中,怀着一颗轻轻松松的心去质疑,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最终在课堂当中生成,心灵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完美的绽放;情感在课堂中得到最大的释放。
我们的生态课堂就语文课而言,一定要充满浓浓的语文意识。如果实现不了对语言文字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积累与运用,语文教学必然是劳而无功.生态课堂如何更好地向理想语文教学靠近?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诠释:
一、生态课堂里的读,教师与孩子要努力成为母语的化身
法国的蒙田说过:“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一直以来,觉得教师的语言就是应该在课堂上亲切一点,或者是充满感染力一点,却忽略掉小学语文教师是母语的代言人这一身份。生态课堂上,我们与学生同在,跟孩子们一起晨读,跟孩子们一起分离阅读的乐趣,跟孩子们一起表演诗歌,一起去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1.让晨读更美,更厚!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比如,我们在提倡孩子们爱上课外阅读,与书为友的时候,与孩子一起手捧书籍,在轻缓柔美的音乐当中,让文字轻轻地划过我们的心灵。还可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好文章,在交流与互动中,学生不再是只读到了篇文章,而是在同时时间里,收获到五篇或者六篇好文章,好句子,好段落。此外,还有,让小组成员比赛读,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朗读,你读给我听,我来评一评你的朗读,久而久之,学生读书的自信心心强了,学生的对文学的积累更丰富了,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在阅读兴趣上自然而然得到最大的熏陶。例如:我经常给学生们推荐的阅读书籍:《爱怕什么》、《天上的星星》、《雨之调》等等。
2.阅读教学,读无处不在
阅读教学读是基础,读得流利,读得入情入境,才能更好地走过作者的心灵,感受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低年级在读课文时提倡加上动作读,孩子们的天真可爱给朗读增添不少的色彩。中年级,我们力求读出文字的画面感,比如在读《长城》时,先让小组成员讨论,从哪些句子当中你能感受到长城的雄伟?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边读边想像长成的雄伟,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自然就能想像到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高年级的孩子我们希望能读出文字的情感,在读《只有一个地球》时,先让小组孩子们介绍课外的查阅资料,再去读文本,让学生从心底里面树立了对环保的重视,在最后一段文字时,从心底里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情感得到爆发,对课文的理解自然达成。
二、生态课堂的构建,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绿色生态语文课堂是对学生兴趣个性的尊重,充满审美情趣的课堂;绿色生态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与心灵对话,激情与激情碰撞,智慧与智慧交锋,价值与价值共享的课堂。绿色生态语文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意志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教师应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美好的生命经历。
“构建生态课堂,实现生命对话。”这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中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需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即积极互赖、个体责任、有效沟通、评估反思。笔者认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本质优势,教学设计应着重关注以下四条策略:(1)精选合作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内涵空间宽泛的、需要学生在思路交流中逐步感悟的;可以是容易产生歧义的、需要学生在争论思辩中逐步澄清的;可以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需要学生在讨论商议中逐步掌握的。恰当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参与合作的内部需要,是促成有效合作的前提。(2)明确合作分工。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合作的始终均有清晰的任务,而且个体任务的完成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的质量高低。(3)细化合作组织。以一句“请四人小组合作……”的简单指令来代替合作学习的程序组织,是对课堂教学的不负责任。笔者认为,从提高合作实效的角度看,教师应预设“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成果汇报”的细化步骤,真正使合作学习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4)重视合作指导。“合作学习”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更应重视教师的有效主导。教师的适度指导、巧妙点化、向导引领,是推动主体合作深层进发的可靠保证。
三、生态课堂的形成, 努力打造充满阳光的课堂
学生在课堂度过的分分秒秒,应该是快乐的,他们会时时为自己点点滴滴进步而高兴,处处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而喜悦。微笑是教室内灿烂的阳光, 笑脸是课堂上不凋谢的花朵。如何给孩子们一个阳光的课堂呢?
1.发言――快乐的源泉
“快乐”是一种情绪,课之所以令学生快乐,除了学习的内容、环境、手段让学生感到愉悦以外,主要的还是来自老师传递的言语(体态语)信息给学生带来的快乐感受。 言语的魅力是无穷的,它给学生带来的快乐也是多滋多味的。正因如此,语文课堂要多少一些师生对话,多一些生生对话,比如;学生在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梳理,就可以让学生小组汇报的形式,“我来带领大家学习本课的生字。”“我认为这个词语的解释应该掌握。 ”“我提醒大家这个字的写法。”等等。这样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互动当中来,更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源泉。
一、课堂上必须有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
1、要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要入情。
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当我走进课堂,教学新课时,我仿佛觉得自己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从新课启始,就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水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准备一个好的导语,好的导语是一节课上好的前提,有了好的导语就为以后课程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把握兴趣,注重激感。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好兴趣,能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鸟的天堂》这篇课文通过对鸟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把学生带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内蕴中:“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你喜欢吗?为什么?”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此时对鸟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得到升华。
二、优化课堂情景,创设互动合作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以境动人”,还要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内在的影响力,做到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从而创设课堂互动的合作点。
1、创设“质疑”的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专注到学习中来。然后引导学生将自身置于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带着求知欲望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地迎接创新的挑战。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可见我们在人本互动后,学生争先恐后对老师提出种种疑难问题时,也就是在生生互动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好质疑的情境。
2、创设“表演”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要做到人人参与,互动面要尽量广,不要只局限于一部分优生和教师对答互动,而要顾及到中下水平的学生。在表演中,教师只能做一名普通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创设“表演”情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3、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的开发性,教材的空间,就是留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创造的空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呢?我认为教师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学生创造性的诱因,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师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参阅有关资料。从而根据资料去分析、研究,引发出对家乡建设的一种看法,一种体验。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展示搜集的有关家乡资料、自办的手抄报。让学生上台展示图片,并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让学生用最美的语言来表达对家乡的祝愿和希望。
三、重视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很早就被提出,实施起来效果的确不错,尤其是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课一开始是做小游戏,然后自然地引入情境中—“请小朋友们趴下仔细听!”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一段“下雪啦!”的动画课件放出来,接着让学生抬头看着画面中飘飘扬扬的雪花落在粉妆玉砌的世界中,不由自主地大喊到:“下雪啦!下雪啦!”教师顺势利导:“下雪啦!大地披上了雪白的大棉袄,瞧,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入了课题。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形、有色的情境世界已不是难题,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下面再分三小点来说明。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3、在生活中学语文。
音乐在现代电影中的审美功能与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音乐在影片中是导演最喜欢用来表达情感、烘托环境、营造气氛的有利工具。[1]与画面相比,无论是引用现成的音乐作品,还是为某部影片专门量身定做的原创音乐,在渲染影片基调、营造特定的场景氛围,实现观众与人物、影片主题的情感共鸣上有鲜明的语言优势。一方面,不同风格、配器与节奏的音乐,总是能够引起不同观众相对统一的情绪体验。这种相似的审美感受基于人们长期以来对音乐审美价值的一种共识,是音乐与个体进行情感沟通的基础。创作者可以利用这一审美规律,去调动观众的情绪体验,从而充分实现影片的抒情与表意功能。另一方面,音乐与具体画面、情节相结合时,其所指更加明确和具体。在不同的电影时空中,能够带给观众以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这是电影音乐魅力的集中体现。
虽然音乐在影片中是碎片化的,但却并不妨碍观众审美体验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音乐在影片中经常以这些形式出现,正是为了观众对影片的审美需求与期待。观众可以通过音乐来回顾、体悟电影画面,获得视觉上的延展性,并进一步引发对创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思考,进而获得与影片创作者的情感沟通与共鸣。[2]本文从观众审美期待的角度,通过分析观众对音乐情感氛围的理解认同与在此基础上所生成的情感共鸣两个递进的审美层次,探讨了音乐对影片情感氛围的营造。
一
对电影时空氛围的理解与认同是观众对影片审美期待的基点。电影音乐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这种作用体现在音乐对电影叙事背景的构建上。叙事背景本身涵盖了特定的历史年代、地域特色与社会文化内容。对于观众的现实生活背景来说,总有或多或少的差距。音乐在这里能够配合画面,起到很好的解释与说明作用。令观众能够相对清晰感受影片所特有的时空氛围。如,由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影片利用五声调式的东方音乐很好诠释了故事的时空背景。影片一开场,梦工厂的LOGO就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在竹笛声中,一位头戴斗笠、手提短棍、身后飘着长尾的侠客在水上飞奔,当他在云朵间跳跃,锣声也打着节奏。当侠客甩出钓线,铜锣声响,影片启幕。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这种开场方式与戏曲开场非常接近,所以具有很高的识别性。影片正式开场后,伴随着竹笛,阿宝在梦中幻化为熊猫大侠,头上的斗笠和身上大氅有着典型东方韵致。片中阿宝与师父抢包子一段,音乐也具有浓浓的东方韵味。短促的打击乐配合着阿宝迅捷的动作,为了美食不顾一切的他,跳跃、瞠目、弄舌,运用一切身体机能来抢夺包子。而这一段的音乐,用小型打击乐器的清脆音色,快速敲击出配合画面动作的节奏,与画面中的筷子和包子等中国元素配合,良好展现出影片的中国背景,同时满足了观众对中国元素的审美期待。
其次,一部影片的影像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情感基调。张扬或内敛,客观纪实或抒情写意,明朗或晦暗等,每一部影片都有其特定的叙事基本语境。理解并认同这一语境,也是观众能够获得丰富审美体验的关键一环。电影创作者在音乐的艺术处理上要注意契合影片的特定语境,并使其帮助观众去理解和体悟这一情绪氛围。只有观众对影片整体的情感基调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才能够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种种,全身心投入到影片所营造的虚幻时空当中。如,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师》,影片的音乐与画面相互配合,将观众引领进战火纷飞的波兰。影片在肖邦的钢琴曲中开场,黑白影像的纪录片风格,将观众的思绪带到了1939年的华沙。音乐轻柔而温婉,城市中的人们一片繁忙的景象。跟随着连续的音乐,画面切换到一双手在钢琴上弹奏,他就是波兰的天才钢琴家席皮尔曼。在他弹奏的同时,炮声响起,墙皮脱落掉在他的身上,他仍然镇定弹着,流畅的琴声显示他没有丝毫紊乱。导播人员示意他赶快离开后就走了,接着炮弹的冲击波将演播间的玻璃震碎,受了轻伤的席皮尔曼才选择离开。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无疑是席皮尔曼在德国军官要求下弹琴的镜头,气若游丝的席皮尔曼在手触到钢琴的瞬间还有些迟疑,他颤抖的手落下,发出了一个上升音阶,接着流畅音乐从其指尖倾泻而出。他弹奏的是肖邦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在开始的一小段缓板后,乐曲开始进入正题。席皮尔曼弹奏出的音乐,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受到的侮辱和国破家亡的哀伤,而是沉静地诉说。随着手指在琴键上的舞蹈,乐曲慷慨激昂,既是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也是对纳粹罪行的控诉。
最后,音乐可以展现人物与特定环境之间的总体关系。电影是通过特定的时空与情节叙事来表现个体生存状态、揭示某些生命现象,进而展现人性与灵魂的艺术。因此,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即两者的关系本质是影片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电影时空的基本情感氛围。音乐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揭示,使观众理解影片的情绪基调。这种矛盾冲突可能长久柔韧,也可能短促激烈,个体对矛盾的处理方式是抗争还是妥协,其结果是成功还是挫败,在音乐当中都有相应的预示与铺陈。如,吉姆・谢里丹执导的《我的左脚》,片中的音乐将人物与环境的冲突充分展现出来。片中,克里斯蒂的母亲再一次怀孕,肚腹日渐隆起的她还要照顾克里斯蒂。在一次她背着克里斯蒂上楼后,她要去下楼打电话,此时音乐一直带给人紧张不安的节奏,在下楼过程中,母亲摔倒并昏了过去。克里斯蒂听到母亲摔倒的声音,从床上一跃而起,背景音乐也在这时突然提高音量,并且打击乐器敲打出紧凑的节奏,配合着克里斯蒂急促的呼吸。克里斯蒂好不容易只靠左腿挪动到楼下,爬到门口的他拼命用脚踢门。此时保姆听到声音赶了过来,急促的音乐也随着保姆推开门上观察孔而结束。继而平缓的音乐响起,母亲也被送上了救护车。音乐不但将克里斯蒂与环境的冲突表现出来,也预示了情节发展的方向。
二
当观众对影片的情绪基调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后,便能够自然地融入到影片的叙事氛围当中去,并随着影片情节的逐渐展开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此时,电影音乐创作者的主要任务便转变为实现观众对影片情感氛围的共鸣。一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能够在情感上找到与观众沟通的节点。情感共鸣以理解和认同为基础,是观众更高层面上的审美期待。
首先,音乐可以通过配合情节的起承转合来实现影片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做了充足的铺垫之后,观众的情感逐渐累积起来,需要寻求一个恰当的突破口来得到释放与宣泄。一方面,怎样选择与情节发展、情感走向相契合的音乐,最大限度调动观众的情绪是电影创作者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中,影片的配乐,尤其是主题音乐的恰当运用,使观众的情绪在积累后充分点燃,使观众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情感氛围之中。当泰坦尼克号已经沉没,杰克在冰冷的海水中,而萝丝在水面仅能容下一人的木板上,杰克要萝丝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当气若游丝的萝丝发现有救生艇返回救人,她赶忙呼唤杰克,但他已冻僵。此时主题音乐《我心永恒》响起,萝丝惟一的生存希望就是游到旁边一个冻僵的人身上拿口哨呼救,她对着杰克说“我永不言弃”,接着掰开杰克冻僵的手。在主题音乐声中,杰克慢慢沉向海底,而萝丝实现誓言,坚定活了下来。这一段音乐诠释了二人纯洁无私的爱情,也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
另一方面,音乐实现观众情感共鸣的审美效果还要重视音乐出现时间点上的选择。对这个“点”的精准把握,往往能使音乐最大限度发挥出审美价值,使整个影片的情感走向与情感节奏更加协调自然和错落有致。如《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之死是影片悲情的,弦乐在华莱士高呼“自由”的同时,达到悲壮的顶点。在此之后,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带领华莱士的部下与英军奋勇战斗,沿着华莱士的足迹继续前进。在华莱士的旧部将他的长剑高高抛起,激昂的交响乐同时响起,风笛声飘在弦乐的上方,不再犹豫,不再哀怨,而是充满了奋进的力量。可见,影片音乐与情节并不一致,或前或后,使影片更加“跌宕起伏”,情感层次饱满。
其次,音乐也可以通过配合影片人物命运与心理世界的起伏变化,来实现情感共鸣的美学效果。影片作为展现个体真实生命状态,揭示复杂人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人物命运的沉浮与精神世界的起落,都是影片所重点刻画和表现的审美客体,也是影片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所在。不同人物的生命际遇与生活选择往往能够实现一种“移情”的效果,使观众感同身受、真情流露,从而实现其认识生活、感悟与反思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需求。优秀的电影音乐能够出色契合观众这一审美期待。如,李安执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但有视觉奇观冲击观众的眼球,更有音乐来诠释人物的内心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片中,当派从海豚不断越过的水平面上看到有一艘油轮后,他高兴地发射了信号弹,但那艘船还是越走越远。此时,低沉的弦乐响起,道出了派的失望心情。在夕阳落下后,月亮升起来。派在救生艇上与老虎孤独相对,此时的音乐叮咚敲击,与静谧的佛教音乐类似。派向大海中望去,先是穿梭的闪着荧光的鱼群,接着是各种神秘的海洋生物,而沉船上的各种动物也纷纷向他涌来,派仿佛看到了宇宙进化的进程,而在海洋的最深处,则是母亲和沉船。这一段音乐如水般流淌,打击乐的节奏敲打着派孤寂的心,也敲打在观众的心头,从而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综上,一部影片的播放形式是线性的,并且有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观众对一部影片的创作和接受过程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的解读与审美经验的介入过程,使作品的审美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由抽象变为具体。[3]因此,观众的审美喜好,对影片的题材选择和视听语言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审美过程中,观众会融入其个性化因素去解读影片,从而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审美内涵。可见,电影音乐的审美价值并不仅在于让观众了解和认同影片的情感诠释,更在于契合观众的审美期待,提供给观众更加宽广的审美空间,从而使其获得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欣.论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J].黄 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
认识哲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摸索、体会和心理概括等环节。怎样才能让哲学感性起来呢?我认为应当在课堂上创设交流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在情感、经验与观念的交流中激活、碰撞,从而获得灵感。我选择了两句与哲学有关的话,以此来牵住学生的手,一起走进哲学殿堂。
第一句是“诗歌是哲学的近邻”。这堂哲学课,是从余光中先生的《天问》开始的。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何以
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何以
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何以
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当这首《天问》伴着略带凝重的音乐,在课堂上缓缓流淌的时候,它那些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以一种最感性的方式,进入到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瞬间沉静了下来。诗歌是用感性抒发理性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哲学的理性能通过诗歌的这种感性力量,传递给学生。
第二句是“哲学的祖国是天空”。曾经有人说过,当人们从繁琐世俗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仰望星空时,哲学就产生了。我在阅读中经常遇到那些影响世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独自面对孤独和壮丽的人生,其中尤以哲学家见多。我向学生们介绍了黑格尔,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又向他们介绍了苏格拉底,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的人。
通过这两句话,我告诉学生:思考,是哲学的源头,也是接触哲学、认识哲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的哲学就不是灰色的,而是五彩斑斓,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无论是“临近”诗歌还是仰望星空,都是我们对生活、生命和万物的思考。
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学生会对哲学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一是哲学离我们很近,甚至和诗歌肩并肩,关注的是宇宙、自然和生命;二是哲学是思考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抬起头来,透过纷繁的现象,关注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二、感性地了解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什么?授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任务――“捕捉我们心灵上的飞鸟”。内容是让学生谈谈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高二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最敏感、最多思的阶段,对这个话题自然有话可说。看他们交上来的文字我感受颇多。平时,他们可能让我们觉得逆反、幼稚、不谙世事。但在这些表象下面,他们的内心真诚、热情,有对自然和社会现状沉重的忧虑和反思,有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抨击,有对人生的茫然和追求,有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构造和审视,这些恰是他们真实的世界观。我从中选取了一些精彩、典型的表述,仿照泰戈尔的《飞鸟集》编写了一个集子,做成PPT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甚至因为这些最心底的东西而一起流泪。我对学生说,你们的这些思考就是世界观的雏形。
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整体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思考和认识。世界观几乎人人都有,只是有的是分散的、零乱的、不自觉的,而有的是理论化的、系统化的。
三、感性地厘清关系
如何说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呢?我设置了“仰望星空”这一环节,介绍了几位哲学家在哲学上的一些典型观点。然后,请大家比较“飞鸟集”的观点和哲学家观点的区别。很显然,一个是自发的、零散的、感性的;一个是抽象的、系统的、理性的。学生在这样的讨论和比较中,轻松地发现了两种形态世界观的区别,这其实就是帮助他们区分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松散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那么,又如何理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呢?在“飞鸟集”中,很多学生阐述了自己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反思。我让大家欣赏了迈克尔・杰克逊的MV《地球之歌》,歌声如泣如诉,画面惊心动魄地表现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行为。然后问:为什么自然科学在不断地发展,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不断地恶化,在这种状况下,是继续依靠科学进一步发展,还是要寻找其他的途径呢?学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认为应当通过道德、法律、哲学等手段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约束。最后,我在归纳中提升: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哲学精神的引导,换言之,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在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看电影《阿凡达》的片断,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叹为观止的自然之美、神奇的物种、土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唯利是图、一心要开掘超导矿石的经济掠夺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片中人物充满了世界观的对立与碰撞。我让学生分析电影中呈现的世界观,以及这些世界观导致了怎样的行为方式。最后学生们发现,通过对影片角色部分行为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人物的的世界观,而人物的世界观,又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自然得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结论。
四、感性地总结与回顾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哲学,激发起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和欲望。在总结、回顾这节课时,我把哲学简称为“一棵树的学说”,示图如下: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艺术绚丽的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殷商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羌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饰艺术。羌族服饰是羌人生活中的必备品,同时也是展现羌人艺术情怀的艺术品。陕南羌族由于其地区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服饰艺术。羌族的服饰艺术展示了羌人的勤劳与智慧,服饰上的图案设计表达了人们对的虔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羌人的服饰艺术饱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其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载体。从灿烂绚丽的羌族服饰艺术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羌族是一个极富睿智而崇尚美的民族。勤劳勇敢的陕南羌人不但创造了物质财富,还从劳动中产生了审美意识,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及艺术财富。从羌族服饰的图案中,我们不难发现羌族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句话对于羌人而言他们的确是做到了。羌族服饰的制作与图案的设计都源于人们对其现实生存环境、生命意义的感受的重新认识。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瑰丽多姿的,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与发扬的。本文将从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与发扬策略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其目的在于能为陕南羌族服饰艺术这一民族瑰宝的保护与传承做一点贡献,将羌族灿烂的服饰艺术发扬光大。
1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服饰是一个民族思想、感情、愿望及理想的文化载体。下面将从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审美教育价值与经济发展价值谈谈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1.1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展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羌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经历的岁月的考验,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我国许多民间的文学作品都与羌族古代的神话传说联系起来。从陕南羌族服饰上的许多图案的来源都与羌族的发展历程民族信仰有着联系,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羌族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同时服饰也反映了羌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等等。羌族服饰艺术传承着历史时代的精粹,体现出了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踪迹,展现了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承载着过去,更孕育着未来。
1.2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不同时期羌人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展现羌人生活风貌的同时,也突显了羌人强大的艺术创造力与审美情趣。羌族服饰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由于古代羌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又迁徙到高山险峻江河急流的西北地区,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他们博大而壮丽,朴实而强烈的审美特征。羌族传统服饰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得到了族人们的喜爱与认可,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同时,羌族服饰中的许多纹样图案与款式设计都能被现代艺术设计大量的借鉴与沿用。在羌族服饰的许多图案中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其服饰制作中常用的羌绣这一刺绣手法更可以作为学生课堂上陕南民间美术教育的素材。学生通过对羌族服饰艺术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增加民族自豪感。在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的羌族服饰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再设计。使其能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生根开花。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走向国际舞台做出一定的贡献。
1.3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经济发展价值
羌族服饰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又有着独树一帜的特征。羌族服饰艺术是美术、音乐、电影、旅游、设计等产业发展可以取之不尽的借鉴资源。对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具有历史及美学价值的羌族民间艺术已经形成其独立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其交叉和关联性的旅游业是最合适的突破口。以羌族艺术为基本点,充分开发尚未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旅游产品生产中,可开发设计具有羌族艺术形态的现代生活用品,同时通过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设计出更多符合不同人群审美诉求又能弘扬民族文化的设计产品来。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为文化旅游创造一份宽松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感受。现今,陕南地区以羌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众所周知文化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文价值与商业经济价值。
2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扬策略
2.1 政府与学校在羌族服饰艺术及羌族文化的发扬担当着重要角色
孩子是每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民族的未来掌握在人民手中,我们有56个民族,可想而知每个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当然应该由各个民族的后代来承担,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羌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把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育教学中不仅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同时也起到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民族民间文化知识进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坚持双语教学,把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在民族节日上政府及相关部分应支持并组织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以此来展示各民族的歌舞、服饰、风俗、建筑等有民族特征的代表事物,从而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 保护自然生态村落及科学发展旅游业
村落是人类群体生活、居住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区域单位。村落这个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集团化,同时也推动了文明的互动。羌族人们居住村落的保护即是对羌族文化生长地的保护。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村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在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不仅要注意原始村落的保护,同时不应因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民族村落,应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现今,羌族地区的旅游业得以发展,给当地的羌族人民带来的不少经济收益,这同时也对羌族文化艺术的发扬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时刻要谨记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是科学适度的,经济合理的。
3 结语
羌族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羌族的民族文化与艺术是灿烂多彩的,羌族的民族服饰艺术不仅是有待我们传承的,而且是有待我们现代设计对其进行再利用再设计的。服饰文化是羌族文化里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透过羌族服饰艺术文明可以了解羌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们应为羌族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文徽.陕南羌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2]钟茂兰,范朴.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杨尧.关于美的本质的反思与探索[J].大舞台,2010(09).
[4]李果.论地域性特征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2012(08).
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应时代要求,全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构建了新的语文目标体系,也使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再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我们在开学前夕,组织学科骨干×××人及二年级×××名教师参加了处教研室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并责成靳淑英、陈肖琳、耿晓娟×××人于学期初在校内分学段进行了二次培训,使老师们明确《语文课程标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是对修订大纲的新发展,明确所教学段的阶段目标及教材修订的意图,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本学期,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贯彻、落实上各教研组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低年级的课前5分钟演讲交流、新闻快递、儿歌擂台赛、课文故事续编;中年级的课外阅读反馈、每日成语接轮、定词编讲故事以及高年级的循环日记竞赛、想象作文阅读等均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更为可喜的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验方面也迈出了新的步子,在多次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确定了实验教师——**等,组织了实验课题的评审论证,并于10月中旬举办了开题报告,通过交流,大家更加明确了各自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更加完善了实验方案。12月初,举办探究性学习中期小结,实验教师人人编写案例,并将活动成果进行阶段展示。现已选送优秀案例3篇——**的《了解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诗作》**的《给废旧电池找条出路》**的《乱花钱对小学生的危害》参加省级评比。学期末了,我们又召开了结题大会,各课题实验教师认真撰写出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就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详细地介绍了各自研究探讨的过程,展示了研究的成果,有的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课题研究中的小插曲,充满自信地提出了对已有现象的思考及建议,并谈了活动的收获及切身感受。我们的探究性学习实验还在起步、摸索阶段,但它已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学生是课题研究中最活跃的小主人,更是研究性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年龄虽小,但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动口、动脑,他们录音采访、跟踪调查、图片展览、宣传接力、利用课余时间在家中、阅览室、图书室、书店、网上搜集资料,对生活中的事情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份思考,远远突破了预期设想的效果,拓宽了活动的主题,使之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智慧与潜能是无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氛围、一个情景,使其如鱼得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家庭,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转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为其在未来的时光热心服务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善思——教学节展示为契机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为使大家对更多的模式教学课进行更深入的研讨,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我们组织了第六届教研组课题共研活动,各教研组在组长带领下,凭借教材,紧扣新的课程标准及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模式,精心设计,公开轮讲,认真听评,反复修改,提炼推敲出一个个独具年段特色的精彩案例。在11月中旬举办的第六届教学节活动中,8位教师代表教研组进行了展示,
一、
五、六年级组共×××人被评为优质课。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市陶研会上观摩,六年级《草原》一课在省第五届示范小学课堂教学展示中获一等奖。执教者客观的自评介绍,看课人真切的评价交流,热烈的讨论争议,学生家长由衷的赞许,都使我们欣慰地感受到本届教学节所体现出的我校语文课堂教改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1、更加重视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把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如《草原》一课,教师运用电脑课件出示中国地图伴着悠扬的旋律向学生简介内蒙古大草原的位置,并请他们同老舍一起走进草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方法,学习和探讨自己喜欢的知识和内容,自由读、大胆想、尽情说、登台表演小品,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欣赏草原如诗如画般绮丽的风光,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深刻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及作者老舍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师组织学生赏读、感悟圆明园当年集建筑、园林艺术于一体的辉煌景观之后,利用大屏幕播放出优美的古筝乐曲伴奏下圆明园的一幅幅复旧图,播放出如今残垣断壁的遗址图及再现侵略者的贪婪野蛮的电影剪辑片,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自主探究课文第二部分学生对伟大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由衷的热爱及对帝国侵略者强盗行径切齿的仇恨溢于言表,真正达到与作者心灵的相通,从而产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接着自读赏析威尼斯小艇艇形的奇特美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其感受艇舱的舒适,驾艇人技术的高超,乘艇人生活、工作、娱乐全靠它,感悟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_____此地有此物,此物有其主,有主能迎客,客奔主而来,此主拥此物,此物属此地,从而体会作者马克吐温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对小艇的喜爱、对艇舱的满意,对驾艇人技术的惊叹以及对小艇作用“如此重要”的赞赏,实际上是在向世人介绍世界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2、更加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对学习者的尊重,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和对学习方法的重视,体现了从单纯注重结果到注重学习方法的转变。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一年级《汉语拼音13课》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和经验,在刚开课时,就很快总结出“un”和“yun”读音相同,字形有差异,用法不相同并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认真练写阶段。接着,各自按声母排列顺序与un练拼,试试哪些声母与un可组成音节,组内与伙伴达成共识,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将正确的拼音过程写在黑板上。最后看着儿歌所配的画面——两名登山的小朋友具体生动有趣地口述画面之外的内容并努力规范正确流利地拼读,最终进入“拼音乐园”。屏幕上出现了五个按钮,里面锁定着不同的拼读练习,五个大组分别选定一个按钮,打开练习,以组进行友谊赛,看谁们拼得准、拼得快。课堂始终,在电脑设计的富有童话色彩的“云博士”鼓励下,学生兴趣盎然,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促进教与学两类活动间、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自觉能动地感知新内容,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培养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精彩的马戏》《高大的皂荚树》《威尼斯的小艇》《圆明园的毁灭》等多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均注重引导学生在细读中理解语言、品读中体会语境、诵读中培养语感、揣摩作者表达方法,从而积累佳词丽句,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浩渺无穷。
4、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是否有必要恢复圆明园的旧貌”这一问题,各抒己见,自由辩论,使他们带着问题走进图书馆,走向网络资源,独立思考,将课内学习延伸发展为课外自主自觉地学习,扩大了视野。
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努力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课件与内容揉不到一起,两张皮;学生仅被课件的色彩、形象所吸引,乐而不学;少数课件制作只求新,不求实,影响教学效率。只有将教材把握准,课件才能显神威);文字训练与课文分析的关系(淡化分析并不是不要分析,把握字、词、句教学是小语课堂永恒的主题早讲,学生早明白,早受益);学生质疑与读书思考的关系(学生只读书、不思考,提问漫无边际,不假思索,没有讨论、探究的价值。读书应有目标,读前有要求,读后要落实,教师应交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其读书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创新意识与发展健康个性的关系(与其让学生重复地学习,真不如留出一些时间,让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异想天开)。我们坚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力争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丽荣老师以五册《灰雀》的教学获市教学能手称号;在11月30日进行的处第5批“推门好课”教师的复查验收中,赵玉文老师《五单元汇总复习》被评为特优课,另外×××名教师均获优质课;12月中旬,6位教师还参加了×××省《教与爱》名师授徒研修部的学习培训,聆听名师张钧篪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并在全校公开教学,受到名师认可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教学的一次次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备课也好,教案设计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课上活,上好!
实干——常规教学持之以恒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五环节的考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个: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管理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坚持每月一次的大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校园网,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