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广告资源开发

广告资源开发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2 08:22: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广告资源开发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广告资源开发

篇1

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一大高原,这里虽然气候寒冷严酷,空气稀薄,但是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独具特性,有“珍稀野生动植物天然园和高原物种基因库”的称誉,被誉为“野生动植物的王国”。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超过三百种野生动物。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如:藏羚羊、雪豹、野牦牛、藏野驴、黑颈鹤、金雕、盘羊、岩羊、羚牛、白唇鹿、梅花鹿、棕熊、藏狐、沙狐、狗獾、兔狲等。更有一些精灵以青藏高原为主要产地,如:温泉蛇、拉萨岩蜥、大渡河石龙子、山溪鲵、察隅棘蛙、墨脱棘蛙、康定湍蛙、贡山树蟾、林芝齿突蟾、横口裂腹鱼、高原鳅、贡山等。为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成立自然保护区。青藏可可西里地区就是一片广阔的保护区域,包含了“羌塘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新疆北昆仑自然保护区”以及“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还有“珠峰国家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等。

二、高原精灵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是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对象之一,具有旅游价值。

(一)游憩观赏价值

野生动物的游憩价值主要表现为野生动物观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的观光价值体现在美感和奇特两个方面。游客在观察野生动物的形态、色彩时,表现出激动、惊讶的情绪,可以感受到精神的熏陶,得到心理压力的充分释放。通过项目小组,对进入的旅游目的进行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二)科普宣教价值

野生动物资源的科普宣教价值体现在珍稀性和科普性两方面。珍稀性是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最独特的地方。例如仅存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具有特别优异的器官功能,能耐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的抵抗能力很强,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地哺乳动物的精华。因此,藏羚羊独特的体态和生理结构,对于研究高寒条件下的生

三、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精灵观光旅游的原则

自然保护区开展观光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明确观光旅游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一个良胜循环。

(一)保持自然原生性

人们进行野生观光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回归自然,放松自己,让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亲和力,尽情享受旖旎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因此,野生观光旅游开发应当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尽量减少人工设施和建设。

(二)旅游环境承载力控制

野生观光旅游同传统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强调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环境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综合反映,是判断旅游业是否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规划先行依法开发

在地区开展野生观光旅游的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保护法规,坚决贯彻“保护第一、旅游第二”的原则。制订生态旅游规划时,必须分析生态旅游地的重要性,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充分利用河、湖、水、森林、地形、气候条件,为游客创造优美的景观。

篇2

关键词: 虚拟经营;体育资源

Key words: virtual management;sports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50-02

0 引言

体育设施的建设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物质基础。教育部于2004年8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随着高校教学评估的进行,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都按要求配备了相应的场地器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学生自我锻炼要求,但也面临着因为经费不足而导致的维护困难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迅速增长和社区体育的蓬勃导致了体育设施不足,一方面经费压缩导致建设、维护经费的短缺。传统体制下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建设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这个有利的背景下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是关系到高校的体育建设能不能提高自己的自身造血能力以及能否为自身体育设施建设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等相关的方方面面,这些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和现实作用也很大。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

1 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场馆资源分析 目前教育系统场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调查显示西安市人口数量大,高校数目多,拥有普通高校72所,高等院校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显示,现今很多的学校体育设施在社会整个体育设施体统中占了主要的一部分。举例来说,中西安各类体育场地总数为4827个,其中教育系统3566个,占73.9%,胡立君等调查在广州的6666个体育场馆中,有4215在学校系统,占总数的63.23%。然而现在的学校都在对体育设施进行封闭式的管理,没有向广大的外来人员开放,设施的使用者只是限于学生和老师这个范围之内。与此同时,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只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没有做到充分的合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主要是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及教职员工的运动训练等活动中,相比较而言用于比赛的训练场地的比例很低的。也就是说高校的体育措施还没有满足大众对体育场馆的需要。高校在这方面还做的不够,没有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开拓筹措资金渠道。很大程度上使部分场地设备闲置。

1.2 组织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分析 体育活动的管理和参与是项系统工程,它包含着体育锻炼的指导和体育设施的管理。身体锻炼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规律,因此,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导。教育系统基本都有比较完善的组织体育活动的办法、有完备的体质测试评价仪器。科学系统的指导锻炼的科学方法,这些都是高校体育组织管理资源的优势。人力资源对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和现实作用,也是进行科学化健身的人力资源保证。教育系统中基本都配备了相应的体育专门人才,特别是高校具有大量的研究性人才,但目前仅仅满足于基本教学和训练需要。没有充分调动体育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没有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研究对象调查发现。仅有6.7%的体育教师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很多人疲于应付本单位各种考核考评,调查还发现半数的学校支持本校体育教师参加校外体育工作,整体上来说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丰富,但不能充分利用。

篇3

一、阜阳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一) 阜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分析

1.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阜阳市古称“颍州”,地处安徽省西北部,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南端,一年四季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一年之中降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建有国家大型的粮、油、肉生产基地,其悠久的农耕文化、质朴的文化习俗与当前发展中的生态农业相结合,阜阳市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独有的特色。

阜阳市周边交通网四通八达,阜阳编组站是京九铁路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京九铁路贯穿2县3区,此外,公路、水路、航空非常便利,组成立体式交通网络。阜阳逐渐成为中部地区交通的中心,枢纽地位愈发凸显。

2.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在整个皖北地区,阜阳市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密集度较大,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资源,阜阳市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庞大的人口数量为阜阳市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客源保障。

(二) 劣势分析

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部分职能部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解比较片面,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简单的划上等号,完全忽视了一些问题。

2.缺乏生态旅游专项资金投入。稳定的专项资金投入是保障生态旅游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皖北地区经济水平在省内相对靠后,阜阳市对于生态旅游专项建设资金相对缺乏。

3.对阜阳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阜阳市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其中部分风景名胜区在皖北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缺少专项资金投入,对外宣传的力度达不到,省外很多游客对阜阳市的旅游景区缺少了解。

4.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形式比较单一。当前一些生态旅游基本处于传统观光、垂钓、农产品采摘等一般旅游层次上,缺少更深入的民俗采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地方民俗文化展示等一些更具有内涵和地域文化的生态旅游活动目前没有得到开展,应该多结合集知识性、娱乐性和互动性一体的多元素生态旅游产品。

5.生态旅游开发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目前生态旅游从业相关人员熟悉相关旅游市场,并懂得经营管理的不多,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的专业人才就更缺少了。

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一)做好可持续发展规划及指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前期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盲目的开发必将造成资源的破坏和资金的损失。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之前,需要指定详细科学的整体规划,全面分析生态旅游的资源、客流、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做好可行性报告分析。

(二)因地制宜,整合具体资源,统一规划

在开发当地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整合周边生态旅游资源,将周边颍上县南湖公园、管鲍祠、尤家花园、太和县樱椿公园等旅游资源相结合,将太和县的樱桃作为主打采摘资源,同时可以品尝皖北的特产枕头馍、特色面食等,欣赏阜南县传统柳编工艺。景区周围一定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充分挖掘传统民俗文化。

(三)合理设计生态旅游线路,打造精品线路

推出能吸引游客的主题生态旅游线路,打造精品,可以推出市区生态一日游(文峰塔、生态园、颍州西湖),周末郊外生态游(尤家花园、管鲍祠、颍上八里河),淮河民俗文化风情游(王家坝、淮上公园)等。把市区到乡镇道路交通建设好,完善景区周边游客食宿等基础设施,最大程度为游客提供游览便利,提高服务质量。

(四)加强生态旅游宣传力度

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加大对外广告宣传力度,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地方政府应该主动担负起对外宣传的重任,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网络资源、制作高水平的宣传广告片和户外广告,积极有效的扩大宣传效果。

(五)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并加大资金投入

阜阳市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充分吸引更多的经济成分参与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来。首先,政府要建立专项开发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并把专项资金充分落实到位,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其次,“统一规划、政府运作、政策引导、社会投资”通过合资、合作形式多元化,充分形成全市办大旅游的格局。

(六)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培养和建设一批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能够保证生态旅游的理念及要求的有效实施。可以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出更多的这方面的优秀人才,发展生态旅游还需要对从事生态旅游的景区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导游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知识培训。让他们熟知阜阳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资源景观特色,从而能够给游客更专业和更生动的讲解。

(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

不能一味过度的强调对生态资源的开发,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评估,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开发,在资源开发的同时能有效的注意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更好的生态资源留给后人,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资源的开发。积极有效的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篇4

城市交通的设计从规划入手,统一规划、综合开发以实现盈利的前提。世界上唯一规划、建设和运营一体运作而实现盈利的香港地铁,也是依靠辅业多种经营实现盈利的。因此,轨道交通衍生资源的多种经营要着手于规划和设计,立足于合理的建设、有效的经营,可实现辅业补主业乃至盈利的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资源的综合开发

一、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按经营形式,分为固有资源和衍生资源。固有资源包括线路、站场、通道、隧洞、车辆、通信、站域用地等服务旅客运输的实物载体,衍生资源包括由固有资源建设、运营而派生出的沿线土地资源开发、广告传媒、信息交流、餐饮娱乐商贸等服务设施及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按存在形态,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站场、隧洞、线路、通道、售检票系统、通信设施、机车车辆、站前广场、停车场、地上物业及沿线开发物业等服务旅客运输的实物载体;无形资源主要包括广告信息、文化传媒、邮政金融等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按其在经营中的地位,可分为主业资源和辅业资源。主业资源主要包括从事地铁运营的车站、线网、隧洞、车辆、调车场、维修检修设备和通信设施等;辅业资源主要指围绕地铁运营、服务旅客的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商业、餐饮、广告、电信、邮政等服务设施。

二、城市轨道交通资源与综合开发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为其综合开发(即多种经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多种经营依赖于运输设施所提供的便利环境、巨大的客流资源和市场活动空间,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再分配,其最主要的开发目标是固有资源和衍生资源的优化开发,使资源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城市轨道交通固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沿线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紧密结合。首先,要合理规划设计地上、地下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要做好沿线土地资源开发项目,包括房地产项目、地上地下商业、停车场、过街天桥、人行通道及通往地铁的道路等的一体规划和统筹布局,并做到互联互通,使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资源开发以及工商业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带动线域经济发展,扩大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要以提高票款收入为主要目标。轨道交通固有资源经营的主要收入是票款,票款收入源于客流,而客流源于线域周边用地功能及商务环境及出行指数高低等。固有资源经营的目标是增加客流,提高票款收入。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可增加和集散客流,提升轨道交通客运主业的客流量,促进轨道交通主业经济发展。因此,把线域和站域的地下、地上空间资源做大、做精,优化固有资源,即可大大提高经营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主业经营收入依托于固有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多种经营也同样要依托固有资源的开发经营,同时要挖掘和扩大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房地产)开发、车站地上、地下物业开发、商业、广告、通讯等衍生资源与固有资源的一体化运作,从站域和线路到衍生的附属资源形成一个资源优化体系,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把衍生资源的多种经营作为轨道交通辅业,以辅业经营补足主业经营的不足,以多种经营效益补充主业经营的亏损,实现轨道交通衍生资源开发和经营的良性循环。

三、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多种经营的目标

篇5

二、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英语教学资源的不足

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当前所利用的教学资源大多只是教科书、教参、录音机、挂图、简笔画等,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只是单一局限于英语课堂听讲和机械性地做练习、连对话、背课文和抄写单词等。同时,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景也一般是缺乏生动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既不能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增强学生的理解性。

(二)教学、学习时间资源的匮乏

一般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一周课时为五节,课时量较少,同时还会受到其它如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影响,这就使得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往往无法按时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由于受到农村生活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在放学回家后都无法及时地完成课后英语学习任务,而是暂时放下书包帮助父母做农活,或是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缺失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不但不足,而且也无法做到创造出更多的有利条件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目前,有很多的农村小学缺乏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工具和方法。比如,许多农村小学虽然连接了因特网,但电脑设备已经陈旧过时或是损坏未修,这就使得多媒体教室形同虚设,英语教师在网络上下载的优秀课件,生动先进的学习资料都无法向学生们展示。

三、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新课改下的对策探析

(一)充分利用和丰富校内资源

1.加强教师认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培养

在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资源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每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课程资源意识,增强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同时,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本人,都要极度重视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在周末、假期时间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可以邀请特级教师或相关专家来开设讲座,也可请外教进行专门的语音训练或口语强化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必须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与英语教学的特点相结合确立相关课题,通过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总结,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素质;学校还可以尽量创造条件给英语教师开方便之门,鼓励他们继续进修深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历和专业技能。

2.大力开发学生的认知潜力资源

对于农村小学学生来讲,其实没有好生差生之分,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优点,都有着宝贵的学习潜力资源。比如,英语教师可以经常根据教学要求,让擅长绘画的学生画一些图画,用以创设情景。学生的画比起教学挂图、幻灯片更能符合他们同一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认知潜力。同时,对于英语学习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根据教学情景设计要求,让他们在课前练习并在课上表演情景对话。这种情景对话表演,能充分解决实物和图片教学单一、静态的难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理解。

3.有效开发班级环境文化资源

班级环境文化资源的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最主要的是教室环境的建设是否完善,这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首先,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里的一切物品都能够成为学生们口语的最佳练习对象,也更能激发他们用英语说话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创设英语公告栏、英文版黑板报、英语宣传画、英语图书角、英语学习角等,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习英语的地方;最后,英语教师还可以在课间或午休时间,给学生播放英语歌曲、诗歌片段,让学生们彻底地融入英语的生活中去。

(二)积极开发和引用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平时如何注意收集、积累校外所有存在的英语资源,例如校外马路上随处可见的英语广告牌、电视上的英语广告词、商品的英语说明书等。当学生们接触到一些陌生英语单词或词组时,英语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查阅英语词典自学,找一个记录本每时每刻将这些单词记下来,然后再询问老师,并定期在班级交流。

篇6

1.课程资源单一,目前,农村小学普遍利用的英语课程资源主要局限于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磁带等。学生接触英语也主要局限于完成这些作业(读背课文、抄写、默写单词等)。除此之外,学生很少通过其他途径接触英语。资源的单一,决定了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形式单一。英语课上教师设计地多是一些机械呆板、不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主要是读和写。在课外,学生主要忙于背课文、抄单词,缺少实际的交际训练,学的是“哑巴英语”。

2.时间资源缺。目前,小学英语周课时一般为三节左右,时间总量少。由于受到其他课程的制约,英语课时安排往往也很不合理,有的五节英语课都集中在每周的前三天。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缺乏资源开发条件,缺少多媒体教室的支持,教师从网上下载的优秀课件,有趣的动画和先进的学习资料无法向全体学生展示。其次,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都是非英语专业毕业,自身英语水平不高。

二、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1.教师、学生和家长资源的开发,作为课程资源之一的教师,我利用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不定期与其他英语教师换班上课,学生对“新老师”充满新鲜感,以“新”老师的教学方法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大增,这一措施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辟了一条新路。

2.学生,学生各有特长,他们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宝贵财富,我经常根据教学的需要,请有绘画特长的学生画一些图画,用以创设情景。学生的画有童真、童趣的表现力,色彩丰富,比起教学挂图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家长是课堂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开发运用,可以大大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和途径。我每上完一节英语课,要求学生把学会的新的英语单词、交际用语,英文歌曲等向家长展示,或让学生教家长学英语。

4.教室、校园和社会资源的开发。教室是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多的场所,在教室里,我建立了“英语角”和“英语图书馆”,内容包括英语课本中每个单元的新学单词的交际用语,每周一换,让学生经意不经意间注意到“英语角”,无形中增加了识记的机会。

校园资源开发是充分利用校园的场所、设施,尽可能增加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可在教室、办公室、厕所贴上英语标牌。

篇7

“营改增”的实施,是我国税制改革在“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国实施结构性减负的主力。随着部分行业的实施,涌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有的税负未减,甚至增长。可见,结构性减税,不是着眼于一个行业,而是着眼于整个产业链条,减少重复纳税。那么,这次税改对地铁资源开发企业都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一、“营改增”对地铁开发企业影响大

我国“营改增”分三步:一,部分行业部分地区进行“营改增”试点;二,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三,全国范围内实现“营改增”,最快有望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完成,即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起营业税全面改为增值税,终结营业税。

“营改增”后,企业的主要税种发生变化,地铁资源开发也不例外,如果没有提前应对措施,不事先做财务分析评估,就会发生不必要的税费支出,大幅降低企业利润空间。

二、着重分析五大影响因素

地铁资源开发企业依托地铁建设和运营存在。业务侧重地铁沿线房地产开发、地铁广告、地铁物业商业等,业务繁杂,涉及面多,本次税改影响较大。应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税率变化及优惠政策、行业竞争状况、上下游链条企业的抵扣链条是否完善、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进项专票取得情况。

(一)税改前后税率变化、上下游企业抵扣链条情况、政策优惠情况

1.税率变化。资源开发涉及面广,一般纳税人企业的房地产开发业,由原来的营业税率5%,营改增后预计为增值税11%;建筑安装业、交通运输业由原营业税率3%,营改增后增值税率11%;除有形动产租赁外的服务业,税率由原营业税率5%,营改增后增值税率6%;有形动产租赁营改增后税率17%.

2.上下游企业抵扣链条及相关政策优惠情况。建筑安装业务:营改增暂时还未扩围到建筑安装。预计营改增税率11%,可抵扣一般设备、材料等17%的进项,砂石、土、石料、砖瓦、商品混凝土和石灰等6%进项,建安业务的11%进项,工程设计及勘察服务等业务的6%进项,抵扣项目较充分。交通运输业:税负上升约8%,但购进的运输设备、油料等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接受方可抵扣11%的增值税,扩围前能抵扣7%,多抵4%。因差额纳税保留,同时因接受方多抵进项4%,可考虑税务收益共享,于双方有利。房地产开发业务:预计营改增税率11%,除可扣除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经纪、广告等6%进项,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17%进项之外,预估可直接从营业额中扣除支付给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土地出让金和各项市政配套费,同时,若能取得承包方11%的建筑安装进项,房地产开发业务预计税负将与改制前无太大变化,且若企业上下游链条全部取得增值税专票,税负将会有所下降。

建议尽量采用甲供材方式发包,直接从供应商处取得材料设备,取得17%的进项。但房地产开发中建筑安装业务量占大头,若发包不规范,拿不到进项抵扣,税负依然会出现增长。服务业:除有形动产租赁由5%变为17%,购进有形动产取得进项发票才能平衡税负。其他服务业的大都是5%变为6%,有进项税可抵扣,营改增有利减负。税改前后的优惠政策变化:营改增后,税收由地方归中央,有些企业原本享受地方的税收优惠政策或是税收返还政策,继续享受将比较困难。

(二)固定资产更新周期、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情况

地铁资源开发企业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更新周期长,无进项可抵扣。但配件和维修倒是可以抵扣,不过,配件和维修不能保证一定能取到专用发票,可能造成销项大于等于进项。若采购过程中都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能一定程度平衡税负。

(三)行业竞争状况

地铁主要为地方政府投资,地铁资源开发也主要是为反哺地铁建设运营。目前国内城市地铁资源开发企业基本处于资源垄断地位,同地域内除集团内竞争外,经营风险低、处于优势,易控制成本,利润空间相对较大。

三、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采取应对措施,来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策划降低税负。

(一)争取政策补贴和优惠

“营改增”意在于减负,营改增完成后,原营业税税目中的特殊行业、特殊业务享有优惠政策的有望争取继续。

(二)合理经营策划

改增扩围前,企业就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关注行业信息,模拟财务分析,有效划分和核算不同税目间、不同税率间、内外劳务项目、减免税与征税项目的经营活动,以降低税负,减少不必要的税费支出,增加资金流量,提高企业利润。

1.有形动产租赁,由营业税的5%变成增值税的17%,不仅税率增加12个百分点,还面临近期以及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太多的进项。若企业不做好策划,就要自己消耗增加的税负。合理的经营策划,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租金,找寻更好的方法及时把税负转嫁出去,都是企业在税改浪潮中必要的对策。

2.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时,需根据自身情况对经营结构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合理降低税负。

3.混合经营若不能区分核算,则税率从高缴纳,若政策运用不到位,则不能助企业稳步发展;若资金安排不合理(营业税一般为减税或免税,增值税多为先征后返,免抵退),还直接影响企业运营。

4.规范经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带动上下游链条规范经营。

(三)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

营改增虽然只是税种变化,但它关系整个财务管理体系中税务筹划、核算,项目多,核算要求高,如果对企业的全面经营状况缺乏了解,将非常容易导致会计核算失误,出现漏税,增加涉税风险。

篇8

文化历史资源是区域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并且为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保障。文化历史资源在区域文化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保护和利用好文化历史资源,能使区域的文化建设获得巨大的动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由公共物品理论,文化历史资源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非排他性。因此文化历史资源具备了经营权市场化运作的条件。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让市场力量进行经营,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取得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获得高效率的最大化。第一,从时间角度看,通过产业化开发可以促进文化历史资源的动态和可持续性发展。第二,从空间角度看,通过产业化开发,可以将原本零散的文化历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取得一定规模化效益,节约社会和经济成本,获得更好效果。第三,从供给者角度看,通过产业化开发可以自发的适应知识产权保护要求,从法制角度确立文化历史资源主体,促进文化历史资源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发展。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改变社会消费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主要作用如下:

(l)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主要表现在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直接表现包括使用价值,如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品牌价值,如宜兴紫砂壶;产权价值,如知识产权;旅游价值以及相关商品价值等。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间接表现为文化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关联效应一方面作用于文化产业内部各相关产业,如音像产业与信息、网络传媒、广告产业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关联效应作用于文化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涉及住宿、餐饮、交通、零售、文化娱乐六个部门,此外,农业、工业、建筑、金融、纺织、通讯和城市建筑等部门也在间接效应影响范围之中。如电影的关联效应,首先创造票房收入,其次带动音乐磁带、DVD销售、拍摄景点旅游发展以及利用影片形象促销等“后电影产品”的发展。据统计,国际会展业的关联产业带动系数为1:10,即如果会展收入是1,它所带动的住宿、餐馆、运输等产业的收入将达到10。乘数效应是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间接效益的一种形态。一种经济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其他经济量发生相应的多次连续性变化,这种多次连续性变化所产生的最终效应就是乘数效应。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mpc是边际消费倾向,指的是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c、I、G、T、X、Q分别代表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出口和进口。根据这个公示,可以计算出所有消费性支出对国民经济产出的乘数效应和贡献度。

(2)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文化就业

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需要更多的人才,文化产业的竞争也能创造人才,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就业形势困难的时刻,需要着重发挥文化产业促进就业的特点以稳定社会。同时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也相应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也劳动者创造就业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逐步迈开了新步伐,从业人员之多、产业进步之快都是前所未有。文化产业己经成为促进就业保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3)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文化产业以其特殊的产业属性和外溢效应,对其他产业产生关联带动作用,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提升区域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过程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路径。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高度化一般有以下趋势: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优势地位依次转移;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产品加工程度加深;高附加值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以及知识产品中知识含量的比重不断上升。

(4)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社会发展与和谐区域建设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文化历史资源开发能够带来区域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可以达到认同,而通过认同和相互信任才能建立起经济联系,从而构建和谐区域。通过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文化贸易发展,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区域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缩小区域经济文化差异,提升各自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5)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文化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

文化经济政策是党和国家为指导和调节文化、艺术事业活动和经济利益所制定的规则和措施,包括文化投资政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价格政策、文化税收政策、文化金融信贷政策以及文化扶持政策等。文化经济政策是党和国家文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政府间接管理文化企事业,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的中心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物质性文化历史资源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殷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马寺、关林、篙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包公祠、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以及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生物保护圈篙山、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等;非物质文化历史资源有历史名人老子、庄子、张衡、杜甫、玄奖、岳飞、包拯等,地方艺术豫剧、地方戏、洛阳水席等。

文化历史资源体现出来的能量愈来愈显著,分析我省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其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文化历史资源推对动河南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篇9

一、穿山半岛介绍

穿山半岛位于宁波最东部,横亘在东海之滨,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十分深厚。穿山半岛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梅山、柴桥、白峰和春晓。绿岛梅山位于穿山半岛东南海域,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比邻相望,是目前宁波市唯一保留海洋湿地的岛屿,是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所在地,素有宁波“海上后花园”之美誉。柴桥位于北仑区境中部,其历史悠久。据1978年在沙溪村蛇山发掘的“多层灰面遗址”,以及洪溪村挖掘出土的石器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有人类生存繁衍。白峰位于北仑区东部,西接柴桥街道,南与梅山保税港区隔港相望,北濒穿山港与大榭开发区为邻。春晓镇位于北仑东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1.洋沙山。

洋沙山风光独特,拥有碧蓝的大海,松软的沙滩,嶙峋的礁石,宽阔的滩涂,奇特的洞涧,成功举办过北仑区乡村旅游月开游式暨洋沙山第二届美食观潮节、宁波市沙滩排球邀请赛等各项赛事。据统计,洋沙山的年客流量已经突破10万大关。这里不仅可以游泳,进行拓展训练,还可以在沙滩上打排球、踢足球,海面上还可以骑水上自行车,驾摩托艇,是春晓镇一大体育特色,也满足了人们对高雅、健康的文化体育生活的需求,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更深、更高的要求发展。

2.九峰山。

九峰山地处江南大陆架的最东端,属天台山脉太白山支脉,叠峰连冈,奇峰挺九,因此得名。曾有诗赞道:“远眺参差九点峰,青山削出翠芙蓉。”俗语说:“南海佛国在海中,半个普陀在九峰。”九峰的山山水水不但与佛教有缘,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境内的瑞岩寺与天童寺、阿育王寺并称为东南佛国的“三大古刹”。九峰山一带分布着众多农家乐、乡村会所和度假村,令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因此,九峰山享有“江南养生天堂”、“江南大陆最东端”、“东海名山”、“宁波最秀丽的山峰”、“动植物王国”、“浙东的西双版纳”等美誉。

3.梅港渔村。

梅港渔村是梅山岛最著名的海岛休闲之地,是首批浙江省三星级农家乐,现在是省四星级农家乐,2007年宁波市最喜爱的十大乡村旅游景点。梅港渔村将农业、渔业、盐业、渔村等乡村休闲旅游融为一体,成为观光、度假、美食、体验的综合型的海岛休闲度假渔村。

二、景区现状

2011年1―6月份,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3.11万人次,同比增长16.9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4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7.02%;接待入境旅游者9.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8%。2011年1―6月份,全区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8.7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1.72亿元,同比增长20.95%;国外旅游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13.88%。

1.主要景点1―6月份接待225.25万人次。其中,九峰山旅游区接待游客人数91.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1.3%;门票收入8.37万元,同比下降92.54%。洋沙山风景旅游区接待游客人数23.68万人次,同比增长0.38%。现代农业园区、网岙农家乐、牌门都市农业园、新湖岙农庄、名阳农庄等主要乡村旅游点接待总人数83.46万人次,同比下降26.93%;旅游总收入3270.75万元,同比下降14.18%。工业旅游1―6月份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13万人次,同比增长17.71%;旅游收入17.26万元,同比增长48.15%。

2.2011年1―6月份,星级宾馆饭店共接待人数27.18万人次,同比增长17.74%,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7.52万人次,接待国外旅游者9.66万人次。

3.2011年1―6月份,区内旅行社共接待游客0.68万人次,同比下降39.07%;组团人数共8.99万人次,同比下降0.21%,其中入境旅游者人数为221人次。

三、穿山半岛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知名度不够。

随着北仑区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业也纷纷崛起。以前很多游客来北仑是因为北仑是去普陀旅游的必经之路。北仑旅游推介以“文化”为核心,通过名人唱和、摄影大赛、诗书画册等,把北仑富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展现在人们面前。但是由于其境内很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间尚短,因此仍有许多人,甚至许多本地的居民不知道,可谓“养在深闺人不知”,知名度还不如北仑码头。

2.资源开发类型的定位不准确。

从众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上来看,穿山半岛的资源特色并不具有十足的非凡性,扬沙山海滨风景区不可与舟山群岛同日而语,九峰山景区在总体上缺少历史文化内涵,瑞岩寺虽然历史悠久,但毕竟只是历史上的事,现在已经缺失。因此,穿山半岛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还需详细研究。穿山半岛的特色在于绿色、休闲,不如往度假方向发展。

3.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穿山半岛的很多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相关部门明显不够重视当地的旅游资源利用,与此同时,对于当地的旅游方面的宣传力度也不够,远不及同级的余姚、奉化、慈溪等。旅游资源重在保护利用,一旦流失,就再也挽救不回,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开展各种活动,增加老百姓的认同感,提高老百姓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激励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加入到旅游资源的保护队伍中来。

4.旅游设施不够完善。

穿山半岛不仅很多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设施方面也有待完善。旅游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和旅游购物设施等。因此,为了配合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政府应加大对当地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和旅游购物设施的开发,协助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四、建议

1.突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知名度不够的问题,在宣传方式上除了电视、网站、报纸杂志等广告外,还可以在各个旅游公司中进行宣传,同时可以为景区设计一些醒目的广告语,如“江南休闲度假天堂”等。各旅游点自身也可以推出优惠政策,如包年包月旅游卡等,增加游客游玩次数。也可以设计一些旅游纪念品,如以旅游地自身特有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为主题的纪念品等,还可以在网上景区优美图片,使人们印象深刻。

2.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现代旅游的发展伴着人才竞争,景区客观上也需要大量人才为景区出谋划策,促进旅游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人才,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人才投资,从业人员应自己拿出一些资金用于教育投资,提高自身素质。

3.发展创新。

有创新就有发展,且会增加经济利益,我们必须“请进来,走出去”,大力推荐旅游方法,充分利用文化搭台、文人合唱、文章颂扬等新型形式,充分发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只有坚持走创新之路,把握发展机会,才能建设具有北仑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基地。

篇10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人力资源 开发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难度大,进而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着必然的关联。为此,发展农村经济中,就必须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不够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进而使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无从着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尚未提到应有位置,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其次,我国农民自我要求开发的意识不强,他们大多安于现状,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自给自足,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不足,进而影响到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另外,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受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程缓慢,缺乏资金保障,进而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文化水平低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劳动力丰富,但是就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来看,他们接受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许多农民认为孩子没有必要接受高等教育,许多孩子大都是初中未毕业,甚至是小学未毕业就被家里人拉出来打出,干农活,进而造成我国农民集体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现状下,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造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闲散,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开始着力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建设,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民素质偏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组织、市场和制度体系。有的基层政府对于如何有效培训和开发本地人力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即使组织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更无法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合力。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人力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效率,不断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宣传极其重要。利用多种途径,如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形成强大的、多方位的视听效应,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力,进而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保障,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1]。另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农民要充分认识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对经济、社会,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组织等方面,加大投入,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有序高效地确保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针对农民文化素质偏低问题,我国各地地方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支出,整合教育资源,转好义务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其次,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对农村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城乡教育布局,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另外,要加强农村人力游资源开发这方面人才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对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知识教育,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效率。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管理、法律相关知识的教育,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3]。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进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3.建立灵活的竞争机制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率,首先要拓宽人才招聘渠道,让外面的人才流进来,例如网络、报纸、广告等形式,让外面了解到本地区的特色。其次,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中建立灵活的竞争机制。社会竞争的实质就是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建立灵活的竞争机制有助于人力资源的更好开发和利用,让农村优秀的人才得到合理的利用,让他们能在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发展。另外,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还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对考核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一定的书报津贴,给予农村专业能人和强人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积极向上级政府推荐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村青年人才作为乡(镇)、村的后备干部,以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人自觉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4.完善农民的各种保障制度

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面对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跳动农民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要根据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加强研究和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等方面实现农村与城镇的接轨[5]。

5.加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人力资源开发效率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就目前来看,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建立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进而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人才所起到的所用越来越突出[6]。为此,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就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管理,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进而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经为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低,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不足,进而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就必须根据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完全农村各项保障制度,进而不断提高农民积极性,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德宽.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2]白一彤.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

篇1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一: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1、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

2、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这些原则是根据课程资源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开发条件提出的,对实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操作有很大借鉴作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

2、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与利用。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必须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二)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新课程教材及其相关资源具有丰富和开放的特点,所以在落实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1.树立“大语文”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材料,但我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想法,应该建立大语文观。进行课程改革,必然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模式,合理构建语文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时展的多样化的需求。

2.语文教师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广大教师,教师应当成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没有一流的语文教师就没有一流的语文教育,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没有课程资源的概念,也无视各种语文课程资源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绝大部分教师还不自觉的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狭隘化地理解为语文教材。所以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1.校内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教育理念的变革,语文教师的身份定位也经历了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教学的主导者再到学习的合作者的变化,但语文的本质内涵始终决定了语文教育者不仅要有知识、能力,还要有精神的力量。

2.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包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亲戚、邻居、友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的思想观念、见闻阅历、知识技能、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3.自然性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保持对自然世界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与满足.从而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