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2: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91-02
笔者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话: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1],或者说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是一切教育者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与人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心理不健康的情况。调查发现,各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近几年,我们经常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看到或听到,中学生因心理行为问题而导致“离家出走”、“拒绝上学”、“自杀”、“暴力行为”、“违法犯罪”等报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普遍引起了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的重视。
案例一:山西初二学生泼硫酸案。初二学生陈某平时不爱着惹人,性格内向,遇事时不愿意白白地受气挨打,但也不愿向他人诉说或向家长老师校方申诉,当再次遇到其他学生挑衅时,将硫酸泼向对方,导致13人毁容。
案例二:一女生在上课时听了音乐,班主任要她叫家长来校,这位花季少女既怕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班主任,更怕棍棒相加的父亲,她感到无路可走,于是她打开了家中的煤气阀……
案例三: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
案例四:北京某中外合资寄宿中学高三和高二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半夜时分,部分高三学生手持棍棒摸入高二学生宿舍,毒打高二学生,造成11名学生受伤,一名学生眼睛被玻璃扎伤,一名学生眼角被打裂。事发之后,学生惊恐万状,次日上午该班只有8名女生上课……
案例五:“云南省公安厅召开新闻会称,2004年2月23日中午1时20分,昆明市公安局接报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发现一具男性尸体。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在该宿舍柜子内共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28天之后落网的马加爵被捕,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这名在中学阶段是如此优秀的学生为何会在大学的校园步入罪恶的深渊?诸多事例足以令社会各界震惊了。”[2]
面对这一系列不明智的举动,正说明了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对待外界的突发事件,缺乏理智,心中的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和排解,这都会使他们内心感到焦虑和压抑,性格变得沉默内向,甚至走上极端。随着社会趋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事情目前是愈演愈烈,中小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即使是大学生也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时难免会手足无措。初中教育阶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是契合的:初一的学生比较“乖”,初二的学生比较“散”、初三的学生比较“坏”(有些初三的学生还会对刚入校的初一新生采取勒索、收保护费等违法行为),在初二、初三学生身上所体验到的种种躁动、种种心理扭曲,确实令人十分忧虑。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成长和转型阶段,随着外在的家人、朋友、师生以及在学业方面等等形成许多心理冲突和矛盾,因为这些矛盾得不到正确的开导,导致自我掩盖或忽视,以至于使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缘,只好将矛盾隐匿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积少成多最终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让他们的消极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有感触,对此略谈微见,供以参详。
一、优化心理环境
中学生心理正处于转型和形成阶段,所以,我们在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爱、关心、关注。针对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爱好的孩子的发展需要,因材施教,优化学生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环境。
首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现在学生的压力都比较大,这些压力中大部分都是外在压力导致学生们的内在压力过大。那么营造宽松的氛围对于每个学生的心理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的压力感觉过大时,此时此刻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氛围正好可以使他们放松自在,在一定程度上情感自然流露,思想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拘束。此时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在传统的教育中,人道是“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过多、过细的限制,虽然能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但无疑,学生会因为害怕违反教师的各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丧失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抑制了主动创新的动机。但是中学生正在成长阶段,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一切还在摸索和发展阶段,他们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所以必须放下为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这样才能不仅仅在学习上,还在生活中真正了解学生。教师此时的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充分地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多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欣赏者。
其次,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家长工作过于繁忙,学生的学业压力也过大。每天起床、上学、吃饭、写作业,似乎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学生们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常年被关在教室里和家庭中,牢狱一般的生活,度日如年。单调重复,钢筋、水泥编织的笼子限制着自由,作业、考试耗去了几乎全部的时光。“除了拥有作业,我们还能拥有什么?”“我们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这是孩子发自心底的呐喊。孩子需要自由,渴望独立。因而家长和教师要留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留给属于孩子自己的天地。
第三,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学生们的交往有时比成人间的交往更为频繁,同时也更为单调。因为学生们交往的人是班级的学生,他们处于同一年龄段,有共同的语言、比较接近的兴趣爱好,但是局限性是都处在同一年龄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受限。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指导、培养、锻炼他们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各种交往策略,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热心助人,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当然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中情感成分比较重。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常做出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予以消极的反应。由此可见,师生之间如果能够像朋友一样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和蔼的目光和感情去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和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使学生的情绪发展与身心具有调节的重要作用,给他们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
3.开展公平的竞争。在青少年的心里,公平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公平能够给孩子们在竞争的同时,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教师和家长一方面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竞争的思想,使学生具有竞争的观念,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组织合理的富有竞争性的活动,使学生受到竞争的熏陶和训练。在一定条件控制下的相互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热情,推动他们去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获得快乐和幸福,并得到最终的胜利。
二、优化心理疏导心理疏导
能为个别存在心理问题如出现心理偏差、障碍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有效的治疗。心理疏导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健康发展,但由于不适当的家教方式的误导、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不良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导致许多学生的片面发展,并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代沟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减少或消除代沟,变“被动”为“主动”呢?一是学会倾听。“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心里烦闷时先和父母讲的占30%,先和老师讲的仅占3.3%,和谁也不说的达到29.7%。”[3]是什么原因孩子们不愿意与老师或父母讲心里话呢?其实能不能让孩子们说心里话关键在大人。现代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是通过信息反馈实现的。心里话的倾诉是教育的重要链条,因而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二是理解青少年的焦虑和恐怖心理。沉重的课业负担,教师和父母过高期望的压力,容易使学生们出现焦虑的心态。现在的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数排名、作业和考试表现出了过度的焦虑。另外有些学生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所采用的歧视、冷漠、体罚和变相体罚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学生们出现恐怖心理甚至攻击性的问题心理,还有的学生会采取逃学或离家出走的方式。这样最终会使青少年形成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对人态度冷漠、极度抑郁的心态。所以教师和家长更需要多关怀、安慰和呵护学生,转变了学生的心态,理解学生,才会最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素质已成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学校教育理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面对新的挑战。作为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我一定要撑起一把雨伞,陪他们一起走过雨季,我们必须引导每一个学生走上健康快乐向上的人生之路,我们也一定会从中探寻到一块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大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重要性
1引言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有关注时代日新月异变化下学生群体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的先见眼光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基础的要求。当下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特征下,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俨然成为了一个社会无法回避的关注热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懵懂无知的儿童向丰富思想的青少年阶段的过渡时期,这段时间正是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所在[1],正是他们固定自身心理状态的核心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而这项艰巨而重大的工程,不光是要由家庭背景下的潜移默化来领衔,更离不开学校教育中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的重视与关注。其中,作为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极具特色与重要地位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对于这一艰巨挑战与光荣任务更是义不容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由于当下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更是对如今家庭、学校尚未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的弥补与补救。
2学生心理健康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
2.1从学生自身来看:
首先,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于三尺讲台的教育工作者,数十年的教育经历让我对当下学生学习环境的激烈竞争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哪怕只是小学的孩子,都已经自觉或被迫的开始了各种辅导班的劳碌奔波,琴棋书画必得通于一二,进入初中后,孩子本性中的好胜心与好强欲望更受到了极大刺激,即使在班级内部,孩子们也会暗自进行比较。在这样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孩子们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都被压榨得所剩无几,更令人忧心的是与之而来的加诸孩子身上的压力与负担,使大部分的孩子心理状况开始偏离阳光积极的方向,出现了例如过激情绪,过度逆反等种种状况。这种现象如今已不是个例,而成为了老师和家长都不得不面对和处理的难题。更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心智由不健全到自我完善的发展阶段,这种情况一旦没有及时引起关注与必要的矫正,极有可能不断恶化甚至于最后形成个人心理状况中难以改变的顽固存在。[2]这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甚为不利,对其家庭也会造成不小的创伤,甚至于对社会都极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破坏。
2.2从学校与家庭来看:
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学校,甚至不少家庭对学生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仍远远不够。在家里,父母与孩子缺少必有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心理上一旦出现什么不良的变化父母也不能及时把握到;在学校,老师更专注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上而疏于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辅导,尤其是在边远落后地区,甚至连心理咨询室这样的硬件设施都难以满足。[3]而家庭和学校又是未成年的学生们接触最多的环境,我们绝不能轻视这种环境对一个未成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足,极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轨迹,甚至于改变了孩子的光明未来。
2.3可能的解决手段与途径: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作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者,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我们理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更应凸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强调。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教材的编订也完全围绕学生在自己当下所处的年龄阶段可能会面临的困惑与选择,因而使得老师对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的把握也更加自然和准确。[4]此外,从根本上可以说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况,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理所应当的要成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这既是对我们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者提出的责任艰巨的考验与挑战,更是国家的未来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一方面,我们可以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利用教材中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各种有趣而深刻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引导学生去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情况,并指导其学习相关的针对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途径;另一方面,老师的一言一行,由心理健康状况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对学生,尤其是还不具备辨识能力的初中学生,是有着相当大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的。[5]因此,教师也应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以自己健康的心态影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准确的发现、解决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性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身心健康的成长历程。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必须落实的重中之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当主动积极的承担起为正处于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的初中学生提供正确心理健康指导的任务,不能仅仅简单是局限于课堂上课本中的内容传授,而是应该切实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加以正确合适的引导。作为一名致力于思想品德课程改进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身体力行,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与塑,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培育出心态健康积极的优秀栋梁!
作者:潘贵香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合阳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明,陈为华主编,《基于问题溯源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实践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05,第130页.
[2]赵清福主编,《基础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03,第155页.
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而作为一名医学生,其心理健康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医学专业的学习态度,乃至影响到将来对待工作的态度。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塑造和教育,心理健康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1]。本校为了帮助在校学生健康成长,也为更好了解新生的状况,从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学生,因此为每个班配备了班主任,并由班主任对本校新入学的2003级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抽取本校2003级临床本科在校学生共126名,其中女生46名,男生80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以问答的形式要求被测学生在记分卷上按照要求记分。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涵盖9个症状因子(F1~F9)和一个附加因子F10(其中F1为躯体化、F2为强迫、F3为人际敏感、F4为抑郁、F5为焦虑、F6为攻击性、F7为恐怖、F8为偏执、F9为精神病性,F10主要反映饮食和睡眠),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超过3分,表明该因子的症状达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然后将结果使用SPSS11.0软件对问卷进行了数据统分析,并将各项与国内正常成人的因子分比较。
2结果
2.12003级临床本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校2003级临床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国内普通成人SL-90的因子分布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该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上与普通成人的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因子与普通成人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表12003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普通成人的比较(略)注:*P<0.05,**P<0.01。表22003级男女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略)注:*P<0.05。
2.22003级临床本科男女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在本校男女医学生中,其心理健康存在性别差异,尤其是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攻击性和恐怖等因子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男生在人际敏感、攻击性上的问题较女生严重,而女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上的问题较男生突出。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了本校临床医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及阳性项目多项高于国内普通成人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同时我国现在已加入了世贸组织,给现代大学生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大学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而作为一名医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和将来工作的压力以及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所造成的心理负担也势必比一般大学生要大,随着国家对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多,医学生将来要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社会竞争也更为激烈,人际关系日益复杂,这对于一个还没有完成成熟、适应社会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心理挑战,这样使他们容易导致强迫、抑郁、焦虑与敌对的现象。另一方面,在这批学生中,有80%以上的是独生子女,他们一般在家里处于中心地位,在家的娇生惯养,和父母的过分溺爱,更容易降低他们适应各种社会生活的能力,也缺乏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从而导致其心理问题。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了本校2003级医学生中女生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焦虑等方面较男生严重,而男生在人际敏感和攻击性等方面较女生严重,可能是由男、女生的个性特征差异、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风气不同所致。在中国,现代社会对男、女孩子的个性培养与教养方式还存在无形的差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女孩子应该乖巧,而男孩则应该勇敢、坚强,这种根深蒂固的风气自然就形成了男女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有关资料显示: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压抑症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大学生仿佛成了社会新的“弱势”群体[1]。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第二断乳期[2],其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身心两方面的不平衡、不稳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心理多变的高峰期,很容易受到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反应,导致心理障碍。如果他们没有及时得到适当的引导与调适,就会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十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每所高校发放问卷120份,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级进行,共发出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2份,回收率93.5%。
1.2量表编制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主要是结合SCL90量表,但由于SCL90量表已经是1986年的常模,以此得出的结论从理论上讲是缺乏科学性的,也是不合理的[3]。因此,我们把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归类,选取其中适合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针对性的题目,并增加了量表中没有但又与当今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预测和复测剔除相关性差(相关系数<0.35)的题目,最后共保留50道题目作为正式测量问卷,涉及家庭状况、健康状况、恋爱、性、学业、情绪、人际关系、学校、职业及其他10个领域。
1.3调查方法
所有调查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和统一的答卷,委托各高校负责人在班级集体同时发放,统一回收。正式调查在2004年9月1日~10月1日一个月内完成。为了考察量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我们的调查分两个时期进行,时间间隔约1个月。
1.4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在Excel17.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和Amos4.0进行χ2检验、t检验及F检验等相关统计学检验。
在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方面,为了统计方便和具有可比性,我们把各因素各方面的得分均转换成百分制,选项从严重到没有得分依次增高。因此,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资料(见表1)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略)
由表1可以看出,有效问卷的男、女生比例约为1:1,大部分被访者的家庭是融洽的,有冲突的被访者约占总数的13%。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10个因素共解释项目总变异的51.025%,由各因子所包含题目的共同含义对各因素命名为家庭状况、健康状况、恋爱、性、学业、情绪、人际关系、学校、职业及其他共10个方面。对这10个方面进行二阶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可以合并为两大重要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55.929%,其中前4个可归结为个人自身因素,后6个归结为社会环境因素,之所以这样划分量表维度,是为了更突出主要矛盾,寻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本质因素。表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的因素负荷矩阵(略)
2.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的信度及其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
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各因素及维度进行了同质信度、复测信度、分半信度及相关系数的检验。由表3可知:该量表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892,稳定性系数为0.597,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各因素及维度的分数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总分的相关(0.488)超过了0.48(P<0.001),表明该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很好,能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表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表的信度及其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略)
2.3调查统计结果
2.3.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主要在性问题和学业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在这两个方面所受到的心理困扰比女生严重得多,而在家庭状况、健康状况、恋爱、情绪、人际关系、学校、职业和其他等方面,两者没有多大的差别。从整体上看,男女大学生主要在个人自身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社会环境因素方面,两者差异不显著。表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数。
2.3.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分类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医学生和非医学生仅在性和学业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但差异间的距离并不是很大,体现为非医学生在性方面的心理压力比医学生的大,由表可知其得分较低,而医学生则在学业方面比非医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总的来说,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水平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由两者总分的情况可以看出。表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分类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数。
2.3.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差异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的融洽程度息息相关。家庭融洽与家庭冲突仅在恋爱、学校和职业3个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在其他7个方面,两者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并且所有差异中得分高的均是家庭融洽的学生,说明家庭融洽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家庭冲突的学生。表6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差异分析表(略)注:*P<0.05,**P<0.001;n表示人数。
2.3.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分析
从表7中可以看出,在整体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心理健康状况由好到差表现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并且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对其影响极显著,而个人自身因素则不显著。具体体现为:①大一和大二、大二和大三、大二和大四之间在恋爱和情绪两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大二的得分最高,大四最低,说明大二学生在恋爱和情绪两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年级的学生好,大四在这两方面的压力比较大。②学业方面,大一和大二、大四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学生得分最低,说明大一新生在学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应引起重视。③人际关系方面,大一和大二、大一和大四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并且大一和大二之间的差异更大,大一得分最低,说明大一新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要求我们应重视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教育。④在学校与职业两个方面,大四得分最低,并且与其他三个年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三个年级之间在这一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总体趋势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这说明大四学生更关注职业和所处的学校,其心理压力较大,大三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压力也有所体现,而大二在这方面则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表7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分析表(略)注:*P<0.05,**P<0.001。
3讨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前的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旧价值观念的碰撞、高校招生分配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都使他们面临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强[4],因此,系统、全面地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疏导和教育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广州10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方面差异并不显著。根据有关报道,在中学阶段,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生[6],而到了大学,两者在整体水平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他们仅在性和学业两个方面存在差异,表现为男生的心理压力比女生大,这与男女自身原因有关:女生在性方面较男生难以启齿,且她们更主要地把精力用于学业,故在问卷上体现为女生的平均得分比男生高。而社会环境因素对两者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专业分类上差异并不显著。医学专业的学生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也仅在性和学业上存在差异,表现为非医学生在性方面的压力比医学生大,这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息息相关:医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业,在性知识这方面远比非医学生丰富,这提示我们不能忽视非医学生的性教育。而学业方面,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感到压力大,这可能是因为医学生从事的专业是人类神圣而特殊的专业,需要过硬的本领,因而学业要求相对严格,因而感到压力较大。
(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家庭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表6及其分析可知:家庭融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家庭冲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两者在个人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方面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家庭融洽与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父母们能从孩子的利益出发,创造融洽的家庭气氛,使孩子们向着健康的心理方面成长。
(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心理健康状况最好的是大二的学生,其次为大三的学生,再次为大一的学生,最差的是大四的学生,这与王滔等的研究相符[7]。其原因可能为大二的学生通过大一一年的锻炼,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对学业和未来充满自信,暂时无就业压力,因此自我评价也较高,有较好的心理状态,故在量表上的统计得分最高。大三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其适应性更强,但由于他们已经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发展方向,有着新的困惑,因而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大二的学生。由表7可以看出,大三学生在职业方面的得分比大二的低,两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排在第3,其原因可能是他们刚刚从高中走出来,一下子适应不了大学这种高度自我管理的新生活,许多人可能是第一次离家出远门,甚至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在此期间他们会碰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因此反映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便比大二、大三的学生差。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信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四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这主要与他们的就业压力有关。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人才竞争的激烈对大四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这也提示学校应该注重毕业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未来新生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严云岗,罗翔.关注新“弱势”群体,警惕心理疾病“入侵”象牙塔.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11.
2赵冰洁,陈幼贞.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13~14.
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根源需深剖 医生看病注重对诊下药,心理教育亦是如此。针对引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根源,我们理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以便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因此首先要认清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调查和典型事例分析来看,引起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原因: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受不良社会舆论的误导,一些中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偏差,中学生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另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电脑网络的普及,给相对纯洁的学生心灵造成了很大冲击。很多学生沉缅于此,若缺乏及时而有效的引导,就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迷惘,极易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2.2 自身原因: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在发生急剧变化,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而且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2.3 家庭原因:现代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都“成龙成凤”,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再加上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过分溺爱;而且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上也有偏差,如果缺少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孩子的心理矛盾就不能及时排除,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问题。
4、学校原因: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重要性已达成一种共识。因此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教学的显象就表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所以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断加重,而且有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长此以往,带来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3. 中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需探索 在日常心理教育过程中,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以下是我在加强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中经常采用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3.1 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其实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起因是没有科学的正确的认识自己,由于高估了自己,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片面看问题,把错误总是归于别人,容易嫉妒他人,从而出现了偏执、自负。由于低估了自己,总觉得自己不行,从而产生了自卑。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教育,首先就要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不仅要让学生如实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让学生正确看到自己的优点,切不可因为某一次的失败,就认为己不如人,要学会正确的归因。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对于自卑的同学,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分析每一次失败,指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角度去分析每次的得与失。
3.2 要激发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马斯洛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有生理、社会等需要。而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基本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因此,需要是引发人们积极性的源泉,是解决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它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15-02
毕元才(1965-),男,吉林集安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食品及学生心理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投毒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是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
心理障碍是指:在心理活动方面有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行为方面有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如果仅从身体疾病的角度来看,各种严重身体疾病的比例并不高,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情况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如何使他们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就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和共同关注的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为了了解我院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和心理素质,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问题,为我院今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的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所以对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措施进行专题调研。
一、对新手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早期发现与预防
利用CL—90自测表,利用比较科学权威的方法,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普查让新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社会支持能力,也为日后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问卷本身共90道题,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的项目,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评定方法:分为五级评分(从1=5级),填写时参考下列标准:无(1分):自己感觉没有此项症状问题。轻度(2分):自己感觉有此项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不严重。中度(3分):自己感觉有此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中度。相当重(4分):自己感觉常有此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5分):自己感觉常有此项症状,次数多、程度十分严重。
调查方法:笔者对食品工程分院2013级部分同学共175人进行调查。此次活动沿用去年惯例,依旧选用SCL—90问卷,此问卷操作性强。主要以大一新生为对象,了解学生神经症、焦虑症以及其他各种烦恼、迷茫、不满、冲突等状况。包括:第一部分是专业、班级、姓名等。第二部分是问卷本身,共90道题,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的项目,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第三部分为统计表,主要了解被测对象身心状况的总评价。
调查结果:根据统一筛查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则属于超出正常范围:
1.总分在160分以上者;
2.因子分(单项均分)≥2分;
3.单项分≥2的项数超过43次,通过问卷筛查,超出指标范围的占施测学生人数的比率为18.28%。
新生普查统计结果
班级总人数超出指标人数超出率
1301 37人 5 13.5%
1302 37人 10 27.0%
1303 38人 2 5.35%
1304 38人 5 13.1%
1305 31人 9 42.8%
合计 185人 32人 18.28%
筛查结果表
总分超过160分32人单项分≥2的项数超过43次躯体化19,强迫28,人际关系28,抑郁27,焦虑28,敌对26,恐惧27,偏执20,精神病症17,其他20。
因子分【单项均分】≥2分
分析结果:
1.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待提高,由上述表格可看出超出指标人数占全体人数的18.28%。
2.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不良同学存在多种症状,存在症状不是单一的,是两个或多个同时存在的。
3.由上述表格得出:强迫、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所占人数比重较大。人际关系敏感指一个人的不自在感与自卑感,以及人际关系明显相处不好者,此类同学所占比重大,其余抑郁、焦虑等分值高者也较多,值得反思。
二、通过普查结果,对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调整自己
对于症状(2.0-3.0)间的同学,通过班导老师和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加以给予一定的信心、耐心,可以配合一些心理活动进行调整,分院心理部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30进行心理活动(如心理小游戏等);对症状严重者(3.0以上)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进一步了解这群学生,找到症结并发根源;对于个别学生(4.5以上)建议进行专业的辅助心理治疗。
三、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者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四、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要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出现挤占或挪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的现象,充分保障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课程的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从课程中收获了什么,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这样才能够把知识、技能、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从而形成学生的思想观、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保持发扬下去。
六、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个体化差异明显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和谐、广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积极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等,能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修养,还能减少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当前大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的文化宣传和塑造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我院心理部成员及各班心理委员每周一至周五中午举行心理健康活动,大家充分准备,人员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分明,各班心理委员依据各班特点选定不同游戏,并积极准备活动道具。整个活动中,大家注重细节,顾全大局,态度认真,每个参与者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活动气氛活跃,使同学们自身压力得以释放,同学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取得了预期的活动效果。其中,合力吹气球、合力起身、找零钱等。充分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参与度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并在活动中改善心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七、培养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的调节能力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使学生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物,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肯定对方的优点。只有承认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不足,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保持自信。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消除依赖思想。要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生活自理,培养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将来他们独立踏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会引发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大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生活,生活才会有规律。
3.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教育学生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恋爱问题,帮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正常的两往,培养学生自然、文明地与异往的能力。既要懂得尊重对方,又要学会保持交往中的自尊、自爱和责任意识。
5.帮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通过讲座、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树立求职的自信心。同时,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就业中可能遇到的挫折,让学生知道,求职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在挫折面前,首先要寻找失败的原因,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调整目标,以最好的状态获得新机会。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研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校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加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文化建设,2006(5):
45-46.
[2]刘东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53-55.
[3]王慧敏.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管理,2006(5):
31.
[4]朱春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1):69-70.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特别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将对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人际关系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另外,从高职学生自身来讲,他们也迫切希望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一些解决和应对心理紧张、心理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二、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我校大多数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是健康的,能够正确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关系,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1)自卑心理强烈。高职学生往往觉得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入错了高职学校的大门,未能被正规大学录取成为正式的本科生,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总会“低人一等”,从而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2)焦虑、迷茫心理突出。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比以前加大,学习方法也较中学有所不同,这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困惑和焦虑。(3)抑郁心理导致生活、学习不思上进。由于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快的阶段,当高职学生受到失败打击后,很容易会产生消极、倦怠的情绪,这些情绪往往会投射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上,导致他们丧失对生活、学习等的兴趣。(4)孤独心理严重。当高职学生因为处理人际关系不当失去朋友或者交往失败的时候,往往就会产生严重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三、我校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如下
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具体地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日常表现上,高职生群体常常存在着焦虑、急躁、怯懦、自负等负面心理。在发生时段上,刚入校门的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在性别比例上,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根据笔者的调查居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前三位的分别是人际关系、恋爱问题、专业选择。(2)个人定位不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应用型、岗位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一些高职学生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容易出现自卑心理。高职生看不到自身的优势,用自身的短处比普专生的长处,而产生自卑显得孤僻。(3)就业压力增大。高职生的“弱势文凭”导致就业难,性别歧视又会使高职女生就业难上加难。这是高职生毕业时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也是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亚于男生的重要原因。(4)应试教育影响。高职学生以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和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相当缺乏。(5)家庭教育缺失。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父母亲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教养方式存在着缺陷,而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加之录入我校的杭州本地及周围生源比例较大,使学生在心理包容方面显得先天不足。
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寄宿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尤其是寄宿生中留守儿童人数的不断增多,寄宿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加强寄宿生心理健康研究是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破解这一难题,笔者把本校作为基地,承担了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项目子课题《农村寄宿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工作。经研究,发现许多寄宿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消除不良心理现象,将严重影响寄宿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
课题组设计了问卷表,其中涉及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6个。目的是了解现状,找准问题,研究对策。并选了3个寄宿制学校138名寄宿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个问题,92%的学生回答“基本是”和“是”,8%的学生回答“不是”,说明学校开展法制、青春期教育工作没有全覆盖。
第二个问题,69.6%的学生回答“基本是”和“是”,30.4%的学生回答“不是”,说明学校对学生定期开展健康咨询、辅导活动及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工作力度不够或流于形式。
第三个问题,74.6%的学生回答“基本是”和“是”,25.4%的学生回答“不是”,说明不少寄宿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心里想不通的时候你不想找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表明这部分寄宿生存在心理问题。
第四个问题,79.7%的学生回答“基本是”和“是”,说明大部分寄宿生亲情依赖性强,20.3%的学生回答“不是”,说明这部分寄宿生因长期亲情缺失,已出现心理问题。
第五个问题,61.6%的学生回答“基本是”和“是”,38.4%的学生回答“不是”,说明这部分家长不重视亲情交流和子女健康成长。这也是导致寄宿生的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六个问题,66.6%的学生回答“基本是”和“是”,33.4%的学生回答“不是”,说明学校对配备心理教师和建立心理咨询室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或落实不到位,知晓率不高。
问卷结果表明:寄宿生确实存在心理问题,学校普遍存在应对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走访、座谈、观察和个案分析得出:寄宿生心理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烦恼、抑郁、嫉妒、多疑、傲慢、逆反等消极心理现象。由于缺少亲情的关爱,寄宿生很自然就出现了心理缺失问题。不少寄宿生遇问题或外来压力时感到无力解决,无法应对,而自卑,甚至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他们往往内心空虚、孤独,不愿向老师和同学倾诉心声,有的出现了学习精力不集中,失眠、情绪低落、耐挫力差、厌学、甚至辍学等情况。寄宿生的傲慢、逆反心理,常常表现为目中无人、不听教诲、我行我素、撒谎、自暴自弃以及与他人相处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等。
寄宿生行为偏差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易冲动、任性、急躁、倔强、固执、偏激、爱发脾气等。由于远离家长的监督、约束与管理,寄宿生自我约束和自控力差,行为易出现偏差,易养成乱花钱、不守纪律、说脏话、打架、抽烟、喝酒、赌博、偷窃、敲诈等行为。
上述情况表明,寄宿生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学校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及时疏导寄宿生心灵,弥合心理缺失,矫正行为偏差。
二、原因剖析
个人原因:一方面,寄宿生由于离开了家庭与亲人的呵护,自然也就产生了孤独感、自卑感;另一方面,由于自我认识不足,遇到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不自信的消极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自信心。
家庭原因:一方面,大部分寄宿生的父母为了生计而外出务工,只好把孩子交给祖辈,致使父母与子女长期分开,缺少亲情交流,因隔代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双休日和节假日孩子在家时,他们无力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这是影响寄宿生心理健康的一大主因;另一方面,不少监护人望子成龙心切,经常对孩子唠叨不停,甚至打骂,责罚,无形中使孩子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心理负担沉重,久而久之便有了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自卑心理。另外,有些监护人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心理问题。
学校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只重视抓学生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寄宿生因为成绩差,拉了后腿,而被挖苦,甚至瞧不起。这种歧视使他们越发自卑、逆反、不合群、厌学、逃学。
社会因素:近年来受就业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许多人看到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使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这也影响了一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消极对待,因此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应对策略
1.心理咨询疏导心灵。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心理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寄宿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学校每周固定咨询时间,让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室坐等上门咨询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向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咨询。
2.心理辅导矫正心灵。班主任配合心理教师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寄宿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采取个别谈话、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写日记、周记等形式了解寄宿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引导寄宿生走出心理误区,建好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为心理老师提供有关寄宿生的信息,以便制定对症的心理辅导方案,更好地解决寄宿生的心理问题。
3.心理健康课启迪心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解开心灵的“疙瘩”。主要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教学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例如,请专科医生给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心理变化,并且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差别,认识到男女同学交往是很正常的事,但要讲原则,要讲方式方法。
4.课外实践活动陶冶心灵。引导寄宿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精神世界,陶冶他们的情操。例如,通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演讲会、“感恩书信”大赛、影评、运动会、节日庆祝、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国旗下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信念。通过“我的成长报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我与同学交往合作”实践,培养寄宿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待人的品格。通过参观访问活动,让寄宿生亲身感受到家乡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能既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又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心理氛围而受到感染。
1.消极情绪困扰。
表现在空虚、无聊、无所事事、没有进取心,找不到具体生活学习目标。这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占到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2.6%。在问及原因时,很多学生认为,从道理上我们比谁都明白,也知道不进则退的道理,更清楚目前我们面临的压力,但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2.自卑心理作怪。
通过我们对2012年、2013年入学的专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反映出的最明显的心理问题就是自卑,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7%,在问及自卑的原因时,很多学生都阐述了自卑理由和原因,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特长、能力平平、对将来没有信心、经济条件不好自卑等。
3.入学适应不良。
这个问题在新生中非常普遍,占到被调查总数的72%左右,因为这个调查是在新生入学不久进行的,所以从数字上看比例相对高些,随着环境的熟悉这个数字应呈下降趋势。出现适应问题的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习惯了的、甚至优越的环境来到学校,无论从外在环境、学习方式、同学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表现想家心切,情绪低落,萎靡不振;有的同学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很长时间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的心理问题等等。其实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适应问题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每个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尤其是前后反差比较大的环境中来都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适应能力强的同学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逐渐步入正轨。而适应能力差的同学,比如性格孤僻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在家被溺爱娇惯的同学、没住过集体宿舍、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的同学就容易出现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他们往往不从自身主观方面找原因,而常常把问题的出现归结于外在的客观因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困扰是成长的起点,应淡化这一问题,个体会逐渐的进行自我调整,由不适应到适应。
4.人际交往困难。
在问到“你认为大学生最难处理的事情是什么?”时,78%的学生回答是人际关系。为什么在大学生中会普遍地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原因在于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人际交往上,造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上大学之后,自然会碰到人际交往困难方面的问题,而且学生们都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要想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对矛盾,即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和迫切需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及困惑,主要表现在同学关系紧张、经常因一点琐事跟宿舍同学闹矛盾、想当学生干部不知怎样实现、当了学生干部不知怎样得到学生的拥护、不知怎样得到老师的赏识、想尽快成为社会人却不知怎样做起等等。
5.模糊恋爱凸出。
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很突出,因为大学生从年龄、生理上看正处在恋爱的季节,但当真正遇到恋爱问题的时候,面对种种感情纠葛的时候,真的不知怎样处理,陷入了感情和理智的矛盾之中。怎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怎样面对情感,有的学生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变形的情感,如空虚无聊找个精神寄托、不求天长地久,只要一时拥有、爱上了别人的朋友或有妇之夫等,当他们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时,不知怎样处理,陷入矛盾痛苦的境地,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和严重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对待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我们大学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禁止,而要直对,正确引导。
6.职业生涯茫然。
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实际的问题,也是他们考虑最多的问题,而且带有普遍性,从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已经沉甸甸的压在了学生的肩上,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因为从社会整个大的环境来看,就业的压力就已经很大。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不是一个心理问题,可实际上很多心理问题由此产生。就业的困难,竞争的激烈,前途的无助,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又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对于学生个人来讲只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含金量,但更多的时候是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这是导致现在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非常突出的最主要原因。
7.神经紊乱多症。
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达到一定量的变化就会使神经紊乱,引发神经症,神经症的种类主要有神经衰弱(目前有的学者认为神经衰弱已不属于神经症的范围)、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怖症等,这些神经症在我们学生当中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我们收上来的调查问卷、个别座谈和平时的心理咨询中都有发现,有的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采取了及时主动联系帮助的措施,把他们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对座谈、咨询中发现的有比较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我们会真诚的帮助他们,使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心理咨询技巧和简单的心理治疗的经验,如放松训练、暗示、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系统脱敏等帮助他们逐渐摆脱困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一些比较严重的、存在时间比较长的神经症,没有更多的能力帮助他们,只能与学校、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求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为他们联系北京等地进行心理治疗。
二、心理健康工作对共青团的启示与对策
通过这次大范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几年来团的心理咨询工作,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想使学校共青团的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朝气蓬勃,使学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更扎实有效,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入手。归纳起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是开展团的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关键。
实践表明,共青团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是难以开展的,没有各部门的支持配合是难以铺开的。况且心理健康工作是学校共青团一项崭新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究,所以与学校领导重视密不可分。只要学校领导重视,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物质上、政策上都会从各个方面给团的工作、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工作给予支持,这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2.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这里的教师队伍素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师素质,一是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经验、有爱心、有亲和力、有责任心,同时要求咨询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应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必要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培训,或者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让心理咨询教师参加全国心理咨询师认证资格培训与考试,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在将来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可以适当向社会开放,因为现在从承德的实际情况看,很多人当面对心理困扰的时候,处在求助无门的状态,没有正规的、规范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为他们提供帮助,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3.课堂教学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自80年代起步以来,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策略或模式,其中包括开设专门的心理活动课、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等。但作为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在一些学校形成了一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由于教师教育行为不当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又去开展咨询辅导想法补救。在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两全”意识,即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意识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将面向少数学生开展的补救性的心理咨询、辅导和矫治工作与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积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预防和发展性工作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对少数学生的问题矫正。
4.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践证明,如果要想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只依靠心理咨询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咨询只是在学生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不利的因素出现,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课题,那就是学校应该从各方面、多角度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学校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具有教育的功能,也都具有文化的内涵,真正体现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
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下面一段是我近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几件令人震惊的事件:
第一件事发生在湖南省常德市临沅小学。刘某,一个13岁的学生,因觉学校伙食太差,愿意为同学们作出牺牲而吊死在自家房中。第二件事发生在天津市河东区某小学。该学校一名六年级的小男孩,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发现后,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其家长叫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介绍,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学习。在交谈时,孩子跑出了学校,在学校一公里左右的顺驰桥(距地面 10米高)上跳下,当场死亡。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没有自制力,胆小怕事,沉默寡言,做事没有信心,心理欠缺,怀疑同学看不起他,别人在一起说笑,他怀疑在讥讽他,议论他。可又有的专门找别人的缺点、挑别人的毛病,讥笑别人,从不思考自己的短处;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他事漠不关心或蛮不讲理,从不考虑他人,平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遇事迁怒于别人,归咎于社会,产生一种性的人格,颇具攻击性,一旦受到外界的激发,便会爆发出来,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又有的则生性激动,对所见所闻极易做出过激行为;有的学生孤僻离群,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又有的则异常活跃,常常不分场合过分地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还有些学生对于任何人、任何事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以上类似的还有许多。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任他们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们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马加爵,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大学生。只因打牌时被疑作弊,而将同宿舍其余同一专业毕业班四名大学生杀害。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为之担忧。因此,从小抓起,从启蒙教育阶段抓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并受其影响的就是家庭环境。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因此,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也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骄横、烦燥、抑郁的心理,造成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如果忽视了教学心理卫生,学生智能发展不但受到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学校教育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日常管理中去。这就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存在不小差异,教师正是用自己的一切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教师的心理常态应是不卑不亢,不愠不哀,宽严适度,既有激情,又很理智。教师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大大超过学生,要做“宰相”,豁达大度,心胸宽广,气量宏大,能容人之过,甘当人梯,喜欢学生超过自己。举止大方,态度端庄,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态度保持均衡,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感,偏袒、庇护和鄙视、冷淡学生。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 此薄彼,要和每个学生的心理距离应是一致的、等距的。如果学生眼中看到的是一名能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教师,看到他自尊但不自傲、自重但不自夸、自信但不固执,能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向上、尊重自己的事业、尊重他人、言行一致,可以想象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会怎样。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心理教育的方法很多,象组织活动、典型事例分析、经验交流、谈心、心理问卷测试、观察实验、心理暗示、表扬鼓励等都可以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单亲小学生数量日趋增多
日前,笔者对所在小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数量占全校学生数的比例为12.2%,这一数字较2000年初有了大幅的提高,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随之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和教育问题,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100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 60%的少年犯来自于离异家庭,目前这一趋势有增无减。这也引起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犯罪学家极大的忧患。这个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有研究显示,单亲学生存在较多心理健康危险因素,是潜在的心理、行为障碍高危人群,值得医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重视,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及时疏导、干预,以防止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家庭生活引起自卑心理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支撑孩子幼小世界的全部,处在单亲家庭的孩子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这种失望是十分深刻的,难以言表的。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没有母爱或者父爱的孩子是没有教养的孩子,如果孩子们闹别扭,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 (包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刻意保守着这个秘密。这类学生有的原本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气想要改变环境,但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这是最为隐潜和较难克服的心理症状。
2.亲情缺失导致的心理孤独
单父及单母家庭子女都较少地体验到其单亲父亲及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并主要存在父母离异家庭中。有研究表明,离婚家庭中学生显示随父生活者更少地体验到温暖,而随母亲生活者与双亲者 差别。单亲孩子,特别是生活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 (母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他们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不主动接近别人和参与集体活动,觉得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独处。
3.家庭责任感缺失导致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单亲家庭学生与完整家庭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感受”的调查显示,认为家庭生活感受良好的,完整家庭的子女占92%,而单亲家庭的子女仅为8%。单亲家庭的孩子对家庭缺乏温暖感和责任感,由此影响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身的发展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单亲家庭学生往往因住所多次迁徙、家庭人际环境出现变化而影响情绪及学习注意力的集中。
三、单亲小学生的教育疏导
1.积极调查,积极干预,心理疏导
利用好家访的机会,充分掌握单亲学生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要设法取得家长或者监护人的信任和配合,以减轻老师工作的难度。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学校在领导和协调上需要统筹,让家访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育行为,也要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和责任要求。
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单亲学生,心理咨询室更能发挥作用。而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也应该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而且对于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辅导专题讲座。同时,对每一位老师来说,心理教育都应当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思想当中来。
2.多平台,多方式,多沟通
利用好家长学校的平台,积极干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让亲情在还在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联系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并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懂得帮助孩子调适学习心理,并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还可以利用网络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在网上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家长共成长。
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班集体定期、不定期举行的各项活动,促使这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班主任可采用成立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帮助他们学习功课,以提高成绩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明确人生目标,又可逐步消除孤独感。另外,要引导他们多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以及相应影视片,以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客观事物,讨论文学作品,认识自我形象,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外部因素和自我调节,使他们尽快走出迷茫的境地。
总之,单亲家庭儿童具有孤僻、不关心他人、不近人情、不友好、倔强,攻击性高,自卑、内向,焦虑、郁郁不乐及较强的情绪陛倾向,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差于核心家庭儿童。现实生活中显示,离异家庭儿童的犯罪率明显高于健全家庭。为了儿童健康成长,家长要相互体谅,以宽容之心接纳对方,尽量避免对子女个性、学习成绩的不良影响;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伸出友爱之手,共同关心单亲儿童的心理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