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09:41: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货币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大压力下,现有货币金融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金融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研究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现状及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初步探讨了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运行机制的不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也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我国金融市场不统一、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到位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金融市场不统一
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受发展程度和体制因素的制约,参与主体不够广泛,市场容量有限,目前为止货币市场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割裂的状态,整个货币市场不能真实的反映货币供求状况,难以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足够的“冲力”。就整个货币市场而言,货币市场包括很多子市场,由于货币各个子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切断,大多数货币子市场仍然处于分业经营阶段,严重影响了金融发展的进程。加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分裂,不同市场上的利率不同,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也较低。
(二)金融体系不健全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原因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如金融结构类型偏商业银行机构、银行所有制结构偏国有银行,银行贷款对象结构偏国有大型企业贷款等,金融体系建设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致使利用金融市场这条途径传导货币政策的渠道受限,导致金融水平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
(三)金融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理念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对货币市场的监管还处于事后监管的阶段,金融监管的总体水平不高。另外,我国货币市场的监管者同时也是经营者,监管过度与监管空白并存,难以体现监管的客观性以及有效性,影响了金融监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运作的效果。
二、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对货币政策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可以从统一货币金融市场、健全货币金融体系和加强货币金融监管三个方面入手:
(一)统一货币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统一进程成为当代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发展的主流,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统一货币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成为一个整体,保证各个货币市场之间的相通与相容性。在统一金融货币市场中,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货币市场应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强各个货币子市场之间的联系,应以利率统一为切入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放松管制达到利率市场化的目的,促进货币市场统一。另一方面,要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效发挥货币市场的作用,并进而带来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货币金融体系
货币金融体系构成了金融活动的总体框架,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健全货币金融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很快,交易迅速扩大,健全货币市场结构,首先,市场需要多元化投资主体,要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政府应放宽对货币市场主体资格的审查,加强货币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其次,就是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彻底改变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工具单一的局面。最后,就是在金融工具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各个金融工具之间的互通,进而促进货币资金在各个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
(三)加强货币金融监管
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是一国金融稳定的前提条件,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应加强货币金融监管,保证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一方面要尽快出台规范货币市场的相关法律规范;另一方面应尽快成立一个专业的货币市场监管机构,实现对金融机构及其从事的金融业务持续有效的监管。其中,制定规范货币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在立足当前的货币金融市场体系的基础上,使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监管机构对货币市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则应在公共、公平、公开的前提下依法处理。
三、结语
总之,货币市场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为进一步发挥货币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尽快制定出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健全货币市场结构、统一货币市场以及加强对货币市场的监管,以促进货币市场运行机制的顺畅。
参考文献
[1]闵晓莹.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03).
[2]郭菊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有限。这样,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需过多干预。这样,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6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具有超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以缓解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超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信用货币的内在缺陷,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于特别提款权具有超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当一国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因此,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美国可以会同其他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汇率水平,并通过外汇市场把危机传染给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什么时候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干预到怎样的水平,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知道。美国是联合干预的倡导国家,干预确实能够把汇率调整到他们期望的汇率水平上。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事前无法知道美国等国家的汇率意图,只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其结果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遭遇很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相当多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用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美国等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之时,这些国家为了维持盯住汇率制度,将被迫付出昂贵的代价。
美元泛滥导致信用货币贬值
现在的货币体系,从本质上说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清偿手段,也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所以,美国之外的国家就有强烈的对美贸易顺差的冲动,从而也刺激了美国大肆发行美元而牟利。美国还可以干或正在干的一个不利于其他国家的事情,就是通过国际收支的逆差向美国境外投放大量的美元。这些投放到美国境外的美元,一部分以美国国债或者其他种类的债券形式回流到美国,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沉淀在其他国家央行、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手中,作为国际清算手段在发挥作用。据统计,美国投放货币的总量,大约有3/4是在美国境外流动,只有1/4是为了满足美国国内交易的需求。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长期占有别国的商品和劳务。与此同时,按照信用货币的一般规则,信用货币长期的变化趋势是贬值的。大量美元流到美国之外以后,经过若干年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再从美国购买商品和劳务。经过贬值的美元再回流到美国购买美国的商品和劳务,对于美国来说是非常划算的。
传导通胀和价格波动
由于美国大量向境外通过国际收支投放美元,使得美国可以非常容易或轻而易举地把其通货膨胀传导到其他国家去。我们可以看到,美元的贬值就意味着这些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必须要以更多的本币投放,才能够购买到通货膨胀之前的商品和劳务。此外,美元的大起大落,总是经常地冲击新兴国家的物价水平,并导致宏观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从长期来看,对物价水平而言,美元是传导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渠道。为了减轻由于美元滥发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不少新兴国家的央行经常采取对冲交易,回收由于购买美元而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这不仅增加了央行的运行成本,也使这些国家货币政策的运用陷入被动的局面。
储备资产带来巨大风险
美元是最重要的国际清偿手段,又是最为重要的国际储备手段。持有美元的这些国家,不可能持有大量的现金。因为现金是一种不生息的资产,它不能够给你带来收益,持有大量现金的行为是很愚蠢的。就像中国有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的主要表现形态是什么呢?其中,现金是很少量的一部分,其他形态的资产占很大一部分。大多数国家在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情况下,持有美国的债券类资产是最主要的,其中包括国债、公司债。比方说有很多国家持有美国国家的两房债券。所以两房一出问题,这些国家就非常紧张。据美国财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我国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51%,即9613亿美元是美国债券,如果美国债券出问题,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难逃厄运。
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
最后一个方面,由于美元是最重要的国际资产,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原则下,要进行全球性的金融投资,美国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加之传统惯例,欧洲,主要是欧盟国家,在美国金融市场上的各种投资活动是非常频繁的。所以美国金融一旦有问题,就非常容易影响欧洲的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只要到美国去投资,一旦美国金融出现危机,这些金融机构都会被传染。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危机中,实际上遭受损失的银行都是有一定规模的,至少它的业务有一定的开放度。从中国的银行来说,像中国银行,它持有的美国各种债券总量是最大的,遭受的最直接损失也是最大的。
一、金融危机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1.牙买加体系的特征。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Kingston)召开会议,并达成了《牙买加协定》。牙买加体系无本位货币及其适度增长约束,无统一汇率制度,也无国际收支协调机制,实质是国际放任自由制度。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本位已经与实物价值完全脱钩,并达成了多种强势国家的信用货币。牙买加体系的明显缺陷是大国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货币合作,各种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2.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全球汇率制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架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处于绝对地位,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以中东国家为代表的资源输出国位于体系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结构决定了世界性的两极对立:对于国际货币国家来说,本币可以无限创造或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途径来解决国际支付问题,国家则必须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否则就会发生债务危机。
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决定,也是美国过度利用这个体系缺陷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必然结果。
1.新的“特里芬难题”。任何一种国际货币都面临“特里芬难题”的挑战:强币必有外需,外需必伴逆差,逆差弱化强币。只要美元在储备货币中仍然占据核心地位,只要美元仍然充当国内通货和国际货币两种职能,“特里芬难题”就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它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美国若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美国对“特里芬难题”的过度利用。美联储为什么能长时间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美国可以凭借着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来攫取国际铸币税,低成本地使用其他国家提供的资本。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相当长时间内为什么要拒绝加强金融监管。如果看到美国金融服务业(含房地产)占GDP的比重,已从1950年的11.39%上升到2007年的20.36%,其原因则不言而喻。亚洲和中东地区为什么要维持高储蓄率,除文化及发展阶段等原因外,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IMF令人失望的表现,亚洲国家不得不自己积累起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应对今后可能再出现的金融危机。危机出现的必然性是由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决定的,也是美国过度利用这个体系缺陷为本国经济服务的必然结果
3.汇率调节机制作用局限。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选择钉住汇率制,这种汇率制度的缺陷是汇率缺乏弹性,且极具脆弱性。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过度波动会诱使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汇率发生了过度波动。加之美国可以会同其他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汇率水平,使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筹备和国内市场遭遇很大的汇率风险。
4.制度缺位导致监管不力。首先,是IMF的功能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独立性,被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操纵,不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二是缺乏一种有效的监控机制,对走向危机的国家进行早期预警,并提供条件宽松的贷款尽可能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其次,缺乏协调的“超国家”配套制度。由于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存在协调的“超国家”制度,各国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又常常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为此世界各国间协同战略无法有效实施,协作性利益也无法取得。
三、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展望
1.美元本位仍将存续较长时间。首先,国际货币体系的短期改革不符合现行的世界格局。以削弱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本位和美国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国”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必然会遭到美国的反对。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方而看,为了避兔爆发金融风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具有长期性,且充满摩擦和矛盾。其次,从目前看,美元的实质地位并未受到损害,美元汇率还在走强,这是与美国经济在全球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分不开的。
2.全球货币竞争将加剧。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上有实力的国家,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了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元、欧元和日元的货币竞争趋势将会更加激烈,国际货币多极化的格局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欧元已成为美元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IMF统计显示: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从1999年的71%下降到2007年底的63.9%,同期欧元的比例从17.9%上升到2007年底的26.5%。多极化、货币区域化、竞争化将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显著特征,也鲜明地表明了世界政治格局由美国独霸向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
3.东亚地区将加速区域货币合作进程。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2000年货币双边互换的《清迈协议》和2003年“亚洲债券基金”的建立使亚洲金融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决定将原计划的300亿美元亚洲共同储备基金提高到1000亿元,为未来亚洲区域货币的产生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此基础上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将会加速推进,货币互换多边化、将东亚储备库倡议做实,将是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方向。
4.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虽然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IMF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贷款机制,以增强反应速度,但次贷危机的爆发依然对IMF提出质疑:首先IMF失败的预测危机的爆发;其次IMF有限的资金规模对于危机救援而言微乎其微。鉴于此,IMF必须加强和具有监管职能的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了增强IMF可动用的资源,IMF有必要进行增资。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机构多边协调,则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功的一项重要前提条件。
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不能使用分析表象的方法,需要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实质性原因,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这次金融风暴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二十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国际货币体系体系本质上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反映,从短期来看,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维持,很多政策的选择仍需要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进行。
参考文献
[1]高珊珊.美元贬值背景下重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D].云南财经大学.2008(12)
[2]黄泽明.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暴露的重大缺陷[J].金融资本.2009(1)
[3]枫澳.金融危机催生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N].中国财经报.2008 (11)
[4]祝丹涛.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失衡[J].中国发展观察.2007(11)
一、金融危机的起因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9月危机急剧恶化,掀起全球金融海啸,从而最终演化为一场席卷全球的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深层次来看,这一切又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息息相关。因此,随着危机的不断发展,蔓延,人们开始思考金融危机背后国际货币制度方面的原因。
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对国际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从历史上来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个阶段。
(一)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是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相继推行的货币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是国际储备资产和结算货币;(2)金铸币可以自由流通和储藏,也可以按法定含金量自由铸造,各种金铸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99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经融会议上通过了美国主导拟定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为:1、确定了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美元与黄金挂钩:①官价:35美元=1盎司黄金;②美国准许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③其它国家的货币不能兑换黄金。 2、建立永久性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规定美元的发行和兑换方式,4.确定固定汇率制,5.提出了资金融通方案。借此美国成了世界金融的霸权。
(三)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代崩溃后沿用至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其具体内容为:1.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2.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黄金、特别提款权等。3.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单独浮动、联合浮动、盯住浮动制、管理浮动制。4.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汇率调节、利率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干预和贷款调节。
三、国际货币体系出现的问题
(一)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放纵了美国的负债消费。美元本位是对美元霸权地位的一种描述,有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美元是国际储备的主要货币,所以以“美元本位”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美元本位使得各国大量储备美元可以不受任何类似于黄金的实物支持。由于可以倚仗美元作为各国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美国没有了“先储备,后消费”的任何负担,完全可以靠政府和私人部门的举债进行消费。美国政府负债由1973年的5000亿,到达2007年末的9万亿多。然而美国的负债消费进一步加大了美国的进口,将美元输出到世界各地。
(二) 国际汇率失衡。现行的汇率制度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美元,欧元,日元三者之间的浮动;二是其他工业化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与三者之间保持相稳定的汇率水平。然而主要国际货币国家通过汇率调整掌握着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竞争力调整的主动权;国际支付手段的供给由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政策和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而不按照国际经济基本面的客观需要提供相应的国际流动性,这造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局限性。IMF的作用始终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使得它在危机中的表现捉襟见肘:首先,IMF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监护人的角色缺失,IMF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既不能实行国别监督也不能实行跨国监督,因而对美国有毒资产的泛滥有重大责任;其次,IMF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错位,作为了华盛顿共识的“吹鼓手”成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跨国传递,从而掀起全球金融风暴的重要推手;再次,IMF作为国际谁会最后贷款人和救助者的角色缺失,IMF对遭受国际收支危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提供救助贷款时,往往无视这些国家的实际而非常苛刻的条件,许多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的国家,没有得到IMF及时有效的救助和支持。
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途径
(一)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缺乏完善的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又一原因。因此,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一要公开披露有关信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二要加强对国际投机资本的管理;三要加强对跨国银行的监管。
(二)改革现行的IMF。首先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比重发言权,更多地体现透明与开放的原则。第二,要培养IMF事前监控和时候控制的机制:一方面,当成员国外债不断增加,国际经济出现泡沫的时候,IMF应适当对成员国及其公众提出忠告,与此同时,作为但当对成员国进行资金融通重任的IMF还要放宽带快条件,目前IMF在援助时,贷款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较为苛刻的条件。
(三)完善汇率体系。完善的汇率体系可以品以汇率的大幅度波动,长期以来汇率波动剧烈的原因有许多,如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收支恶化,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等等,因此,为维护汇率稳定,必须加强地区和世界的金融合作,维护正常的国际金融秩序,共同防范国际游资过度投机的冲击,以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韩玉珍 国际金融[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2]孙杰 汇率与国际收支―现代西方国际金融[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1976年1月,参与专门委员会的20个国家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会议上签订达成《牙买加协议》,奠定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要点可以归纳如下:一是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强调特别提款权(SDR)的国际储备地位。二是允许会员国自由选择、制定和调整汇率,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三是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总份额,扩大基金组织在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和维持汇率稳定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汇率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汇率政策也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需要指出的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政府和交易商、投资者的选择,而不是像在布雷顿体系中一样作出明确规定的。从相关参与方享有对汇率制度、储备和结算货币等的自由选择权这一角度来说,“牙买加体系”可以概括为“无规则”的体系。实际上,随着欧元的推出以及欧洲央行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从IMF对各国官方储备的统计数据中得到清晰反映,从2000年末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在可明确币种的官方外汇储备部分中,工业化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3%下降到68%,欧元储备比率从17%上升到23%,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0%下降到59%,欧元储备比率从19%上升到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危机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计量研究的结论认为,主导货币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会变化1.33个百分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下降无疑会对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产生影响。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调整降低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三是危机使美国中长期通胀前景不利于美元的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危机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货币体系向美元和欧元双极化演进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全球经济的危机。不仅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欧盟、日本经济受打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甚至先于美国进入了衰退。因而在这场危机中,欧元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并不高于美元资产,美元传统上作为危机资本避难所的角色没有改变。这也是近期美元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数货币不贬反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元区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在与美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尚未完全实现,跨境金融交易与服务的成本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益率。这些都制约了外部投资者持有欧元资产。
第三,欧盟发展中的一些长期问题也影响着欧元的吸引力。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低于美国,并面临着比美国严重得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欧元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此外,欧盟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政治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也对其货币的国际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欧元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
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货币的转换常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转换。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规模接近美国,这也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美元危机,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如果持续出现问题,美元主导货币的地位是有可能被替代的。但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替代的过程很漫长并往往伴随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元和欧元地位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大经济体谁能够率先走出危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重返正轨,谁就能够在主导货币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三、我国的对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通过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
人民币适度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中国出现货币危机的风险,并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对提高国民福利也有所助益。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在其中起到相对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有着与其他亚洲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对亚洲其他地区保持着较高的逆差。2007年中国进口总额的近40%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而且,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均总体稳定。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牙买加体系”所具有的“无规则”的特点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的弊端,对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各类机制
第一,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逐步扩大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比重和范围。
第二,实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包括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商品货款等。
第四,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的监测和控制。
2、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为了有效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应充分运用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一方面,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其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及监管制度都相对完备和规范,金融人才聚集,对于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帮助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快发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另一方面,承接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强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也有利于香港分享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
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当爆发金融危机时,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共同遭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极易受到攻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因此他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愿极为强烈。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改革的呼声也更加高涨,发达国家已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有限。这样,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需过多干预。这样,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6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具有超主权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缺陷,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于特别提款权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因此,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载体,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被弱化和异化,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广泛的改革。(1)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的范围,强化其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实行资金援助时,不仅要考虑恢复受援助国的对外清偿能力,还要考虑促进其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3)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4)促进交流与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加强与成员国交流的同时,还应积极促进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改善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金融全球化为资本的无序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世界上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度波动,为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成本,也使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发达国家应主动担起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这就要求各国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与协调,这是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础。从国别上看,这种合作与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各发达国家之间应经常相互协调与沟通,共同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并以积极的态度,加强各国在货币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合作,以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二是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注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三是加强区域性经济货币政策的合作。在总结欧盟与欧元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一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共同探讨区域性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以抵御外部危机对该区域经济体的冲击。此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还应加强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四)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在金融全球化下,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制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包括:(1)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披露有关信息;(2)抑制国际范围内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特别是加强对“对冲基金”、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对对冲基金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成为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3)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空前密切,这导致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货币币值的冲击
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各国经济都步入了一个低速乃至负增长的通道,则在此背景下,各国为了迅速的从危机中走出纷纷开动印钞机来刺激需求,尤其是美联储通过不断的印刷钞票,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流动性的过剩。我国拥有两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面对流动性的泛滥,我国货币对美元来讲是变相升值了,但是对于高达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讲却在不断的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货币基本上还是自成体系,没有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波动机制,由此导致人民币的币值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节币值。
(二)对货币监管的冲击
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货币的监管也是一个挑战,我国的货币监管基本上停留在一个事后监管的阶段,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货币体系影响,基本上不能够做到事前的预防。与此同时,货币监管的领域也比较狭窄,难以满足货币体系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对货币市场的冲击
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一个相互割裂的状态,单个的货币市场的情况不能够真实的反映货币市场的情况,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自成体系的货币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举例而言,在信贷市场方面,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信贷极为宽松,这与市场的货币需求真实情况不符。与此同时,货币市场的割裂意味着利率在各个市场的不统一,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正处于一个货币紧缩政策的通道之内,原因在于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经济增速一度高达13%以上,通货膨胀严重,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我国实施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随着经融危机的爆发,其带来我国的冲击越来越明显,为了迅速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我国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因为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经济危机时,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表现出了太多的不规范性,增强了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二、对健全我国货币体系的思考
面对金融危机带给我国货币体系的冲击,结合目前我国货币体系的现状,在考虑未来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健全我国的货币体系:
(一)稳定货币币值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美元的走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不仅仅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缩水,同时对于我国的外贸增长也是一个负面的冲击。本文这里所说的稳定货币币值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币值稳定,而是指的相对意义上的币值稳定,我国应建立一个尽量市场化的汇率波动机制,通过汇率的波动保持币值的合理性。
(二)加强货币监管
货币体系的良好运转离不开有效的监管,监管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方面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应着眼长远,针对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法律的完善,从而为货币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另外一方面就是完善监管机构的建设,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来全权负责货币的监管。
(三)完善货币市场
针对目前货币体系相互割裂的情况,本文认为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统一应从两个方面来推进,一方面就是加强各个货币子市场之间的联系,以利率市场化为契机,推动货币市场的统一;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通从而促进货币资金在整个货币体系内的自由流动。
(四)调整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后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尽快改变,时至今日,2008年所释放的流动性依然存在,这给我国货币体系的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尽快消除我国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并确保未来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我国应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定性。通过科学的制定货币政策,避免其大起大落,不能因为经济减速就采用饮鸩止渴的货币政策,那样只会带来更大的危机。货币政策的制定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增长速度这一指标,同时更要考虑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
总而言之,鉴于货币体系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面对金融危机给货币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我国应通过健全货币体系来为化解外部经济的波动,从而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海静.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货币政策调整[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5)
[2]蔡伟.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分析与启示[J].知识经济,2010(5)
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汇率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汇率政策也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需要指出的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政府和交易商、投资者的选择,而不是像在布雷顿体系中一样作出明确规定的。从相关参与方享有对汇率制度、储备和结算货币等的自由选择权这一角度来说,“牙买加体系”可以概括为“无规则”的体系。实际上,随着欧元的推出以及欧洲央行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从IMF对各国官方储备的统计数据中得到清晰反映,从2000年末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在可明确币种的官方外汇储备部分中,工业化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3%下降到68%,欧元储备比率从17%上升到23%,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0%下降到59%,欧元储备比率从19%上升到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危机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计量研究的结论认为,主导货币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会变化1.33个百分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下降无疑会对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产生影响。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调整降低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三是危机使美国中长期通胀前景不利于美元的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危机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货币体系向美元和欧元双极化演进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全球经济的危机。不仅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欧盟、日本经济受打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甚至先于美国进入了衰退。因而在这场危机中,欧元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并不高于美元资产,美元传统上作为危机资本避难所的角色没有改变。这也是近期美元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数货币不贬反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元区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在与美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尚未完全实现,跨境金融交易与服务的成本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益率。这些都制约了外部投资者持有欧元资产。
第三,欧盟发展中的一些长期问题也影响着欧元的吸引力。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低于美国,并面临着比美国严重得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欧元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此外,欧盟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政治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也对其货币的国际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欧元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
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货币的转换常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转换。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规模接近美国,这也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美元危机,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如果持续出现问题,美元主导货币的地位是有可能被替代的。但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替代的过程很漫长并往往伴随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元和欧元地位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大经济体谁能够率先走出危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重返正轨,谁就能够在主导货币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三、我国的对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通过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
人民币适度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中国出现货币危机的风险,并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对提高国民福利也有所助益。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在其中起到相对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有着与其他亚洲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对亚洲其他地区保持着较高的逆差。2007年中国进口总额的近40%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而且,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均总体稳定。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牙买加体系”所具有的“无规则”的特点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的弊端,对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各类机制
第一,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逐步扩大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比重和范围。
第二,实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包括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商品货款等。
第四,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的监测和控制。
2、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为了有效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应充分运用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一方面,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其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及监管制度都相对完备和规范,金融人才聚集,对于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帮助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快发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另一方面,承接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强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也有利于香港分享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
金融机构走出去、发展海外业务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战略必然选择,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通过金融机构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能够将业已形成的周边地区人民币流通纳入正规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不规范的流通方式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促进人民币流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11-0076-07 收稿日期:2011-04-02
一、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作为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共识,改革国际金融货币日系的呼声日益强烈。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行网站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已充分暴露在世界各国面前,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这种共识是建立在以下两点事实之上:首先是经济全球化与货币金融体系单极化之间的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存在严重冲突。不同货币体系都是特定时空下多方博弈的最优结果,在每一时期都发挥着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制度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情况的变化,现行货币金融制度不再适应新的实体经济发展。其次,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现有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权利格局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的凸现,其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诉求也日益强烈。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才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学界众说纷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但都未达成一致的看法,例如推动超储备货币、提高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特别提款权(SDR)份额、回归金本位等。因此,分析牙买加体系改革的必要性,探求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在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探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最优路径与制定相关制度安排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理论综述
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的研究分为两大块:一是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演进逻辑的定性分析,二是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规律进行的定量分析。对演进逻辑的分析包括金德尔伯格(1962)的霸权稳定论思想,蒙代尔(1972)的超级大国理论和由蒙代尔(1976)提出并由克鲁格曼(i982)等人发展的“三难选择理论”。将同际货币体系的演化作为对象进行直接研究的文献不多,而可以作为间接分析的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前者以Sa|anl和Henderson(1978)以及Krugman(1979)的文章为起点。 Salant和Henderson的重要贡献是意识到放弃同定黄金价格的机制是内生的。而krugman将他们的思想用于同定汇率的投机攻击中,开始了所谓的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由于Krugman的模型为非线性,无法求出固定汇率崩溃时间的解析解:Fhmd和Garher(1984)川线性模型简化了Krttgman的模型,并求出了解析解,完成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框架构建,通常称之为Kr/lgmtll3-Flood-Garber(KFG)模型。第二代危机模型将政府政策内生化,代表人物为Kydland和Prescol!(1997)、Obstfeld(1994)和Drazen和Masson(1994)。此后,一些学者从许多方面对该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对于此次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一批学者是从国际经济失衡角度进行探讨。Cooper(2004))认为,美国对外投资及回报的增长是支撑其贸易持续逆差的源动力。Mann(2005)等认为美元贬值的“支出转换效应”的减弱是来自丁世界性低通胀和新型市场竞争格局造成的“价格传导率”降低。同内学者盛宏清(2006)、姚枝仲(2006)、张纯威(2007)等也从陔角度进行了探讨,王曦(2009)论述了此次金融危机属于结构性与周期性。宋晓峰(2004)的分析显示,欧元的引入可以增加国际货币之间的替代性,从而限制美元通过自我贬值来获得更多收益的可能性。熊爱宗,黄梅波(2010)认为多元化的同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同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
探讨全球金融危机的相关文献较多,但大多数是从美国国内经济运行角度分析,而从同际货币金融体系角度探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文献并不多,其中一些也是简单概括与局部分析为主,缺乏有效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与标准的分析框架。同时,以往文献主要研究某一时期特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而很少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演变规律;本文从货币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双重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机制与规律,分析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短期思路。
三、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走过200多年的历史,期间历经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从最初的同际金本位制,依次过渡到国际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不同货币体系是否存在统一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是内生还是外生?滦入探讨这些问题可以为现行同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一些改革思路与方向,同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定位提供适当的借鉴。
(一)国际货币体制――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的权衡取舍
在货币所有的职能中,最为基本和广泛的职能是交易巾介职能:为了保证交易的顺畅和高效,货币充当交易媒介既要为交易提供足够的额度,即流动性;同时交易媒介自身要币值稳定,具有稳定性。因此流动性与稳定性是货币的两大主要特性。然而流动性与稳定性两者之间存在权衡取舍(trade-off)关系,稳定性对流动性形成制约,而流动恤又冲击着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当货币供给量小丁“事前”货币需求量,产牛流动性不足,引起通货紧缩行降低交易效率;当货币供给量大于“事前”货币需求量,过度的货币投放所形成的流动性过剩最终还是要被经济主体所吸纳,产生了投资与经济过热现象,引致通胀压力,使得货币的稳定性减弱。凶此成功的货币体系需要同时满足充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使两者达到某种均衡。
流动性与稳定性同样是国际货币最主要的特征,国际货币体系的流动性为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清偿力,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减少了结算与储备的不确定性。但两者也是相互制约,具有稳定价值的同际货币无法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从而制约实
体经济发展;能提供充足流动性的货币又不存在内在稳定机制,引起汇率的大幅波动,增加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冈此理想的国际货币要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为市场交易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然而,历史上的围际货币体系都无法达到这一理想的状态,都是在流动性与稳定性两者下进行权衡取舍。
(二)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
1.国际金本位制演变的内在机制――稳定性对流动性的制约。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是1884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本位制度,该制度下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是国际储备资产和结算货币。
黄金作为货币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表现在该体系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黄金以及其他代表黄金流通的铸币和银行券之间的比价以及各国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币值稳定的原因在于该制度遵从市场选则的货币发行机制,金铸币可以自由流通和储藏,也可以按法定含金量自由铸造,各种金铸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国际金本位的货币稳定性对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尽管该制度下的货币发行机制遵从市场选择规律,具有内生的稳定性,但是货币的供给依赖黄金存量,而现实中黄金产量的增长远远无法满足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对黄金的需求。因此,货币的稳定性(黄金的供给)对货币的流动性形成了显著的制约。在国际金本位制时期,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1929~1933)对于该体系的崩溃有直接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由于对外投资与世界贸易的空前增长,对货币流动性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作为货币的黄金供给量远远低于经济发展速度,黄金存量的有限供给形成了制约流动性的瓶颈。
2.国际金汇兑制演变的内在机制――流动性对稳定性的单相冲击。为了节约黄金的使用,弥补金本位中黄金量不足的劣势,金汇兑本位制孕育而生,该种制度下,黄金依旧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各国纸币仍规定有含金量,代替黄金执行流通、清算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从节约黄金使用的角度而言,该货币制度在一段时期内是成功的,克服了国际金本位币制时期的流动性不足,缓解了稳定性制约。该种货币制度实质是黄金和信用货币共同运行的双轨币制,各同货币价值以黄金背对,同时可以发行纸币。因此,实质上并未解决金本位制度流动性不足问题,世界贸易发展对黄金的需求和黄金的产量之间的缺口仍然存在。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各国政府发行纸币的硬约束,当纸币过度发行时,纸币贬值,黄金数量无法满足兑换比率的需要,尤其是在汇率频繁波动时用黄金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固定比价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从1929年开始,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逐渐瓦解,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3.布雷顿森林体系演变的内在机制――稳定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双向冲击。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设计一种能在维持货币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的货币体系。最终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建立货币之问的同定比价关系。从稳定性与流动性角度分析,货币的稳定性体现在固定汇率的制定,同定汇率稳定了世界金融市场,减少了结算与储备的风险,在保证货币稳定性的同时,美元的发行解决了国际储备短缺的困境(黄金短缺),为国际市场交易提供了流动性。但是该制度创新仍没有超出国际金汇兑的范畴,只不过由以前各国货币白行汇兑集中到以美元为巾心的国际金汇兑。该制度正常运作的前提是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然而现实中这两者无法持续同时满足。因此该体系演变过程出现了“美元荒”(DollarShortage)和“美元灾”(Dollar Gult)两种迥然不同的极端现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黄金与美元按固定比例挂钩确保了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对于美元的流动性施加了限制,使得美元流动性不足,形成了“美元荒”。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美国国际收支逐渐恶化,荚国加大了美元的发行,流动性不足转为流动性过剩,美元连续三次发生大规模的危机,实际上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美元灾”,美元不断贬值破坏了该体系的稳定性,最后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4.牙买加体系演变的内在机制――流动性对稳定性的单相冲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虽然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同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因此,相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而言,牙买加体系的不同之处在在于放宽了对美元发行的约束。从稳定性和流动性视角而言,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必然损害其稳定性。黄金非货币化,国际货币不具有内在价值,属于纯粹的信用货币,因此流动问题从原先的流动性不足而引起的货币稳定性问题开始转向流动性过剩对稳定的冲击。美元,单一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时,美元通过贸易与投资方式向世界注入流动性。但是当美国政府面对国内经济衰退时,往往采取振兴经济计划,例如政府加大投资并配合低利率政策,这些以振兴国内经济为目的的政策产生的对外效应是向外输出美元流动性。对美国而言,向外输出流动性的收益是多方面的,收取铸币税的同时,还向外传输通货膨胀。但是对外流动性过剩累积到一定量时,以单一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就受到威胁。浮动汇率制度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套汇和套利等短线投机活动大量泛滥,先后引发多次金融危机,同时,汇率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也降低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效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引发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加强时,该体系所同有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现。
(三)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
如图1所示,通过对同际金木位制、金汇兑本位、布需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形成的背景和运行机制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从同际货币体系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双重视角探寻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从而得出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规律。
1.流动性与稳定性是历次国际货币体系的两大主题。国际货币体系的流动件为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清偿力.而国际货币金融休系的稳定性减少了结算与储备的不确定性。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计在于能在保证同际货币稳定性的前提下为市场交易注入足够的流动性。
2.流动性与稳定性两者之间存在权衡取舍父系,稳定性对流动性形成制约,而流动性又冲击货币制度的稳定性。由于同际货币的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存在权衡取舍关系,所以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存稳定性与流动性两种之间某求均衡。国际货币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当稳定性制约或流动性冲击超过某临界值,便导敛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3.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是稳定性对流动的制约.有限黄金的供给(稳定性)满足不了了H益高涨的对外投资与贸易需求(流动性),流动件不足
是金本位制度崩溃的最主要和直接原冈.与金本位相似,金汇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样是以黄金为背,从稳定性视角而占,这两种货币制度都未能从实质上解决黄金作为国际货币所引起的流动性不足问题。
4.在缺少货币发行约束机制与存效监管时,国际信用货币体系都具有内生的导致流动性过剩的激励机制(内生流动性对稳定性的冲击),冈此历[史上的同际货币体系都呈现出内在的不稳定性..对于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而言,实质为复木位,黄金与信用货币同时运行,复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存在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政府有不守信的内在动力,因此存在扩大流动性的激励机制;而牙买加体系足单一国货币作为同际货币,在这种对信用货币发行缺少硬约束与监管的制度下,必然存在美国以牺牲对外经济目标来实现对内经济日标的激励机制。
5.国际货币流动性对稳定性冲击,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崩溃,是国际信用货币发行约束与监管的缺失所造成:金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时期各国政府肆意地发行符自的银行券、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放弃美冗兑换黄金的承若与义务、牙买加体系巾美围对外经济月标从属于对内经济目标都表明吲际信用货币发行缺少“硬”约束。因此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足国际信朋货币体系不稳定最主要的原因,要想建立一种科学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就必须克服流动性过剩的冲击,而流动性过剩又是起源于缺乏良好秩序和约束体制的环境,所以一种理想的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包含相应的约束机制与严格的监管。
四、流动性与稳定性视角下的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内因”与“外患”
1.牙买加体系改革的外部动因。
首先,经济全球化与货币金融体系单极化的失衡――文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冲突。尽管货币有自身特有的运行规律,但是其最终的决定基础还是实体经济,即虚拟经济(货币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贸易体系)?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各次国际货币体系都是为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不可否认,不同货币体系都足特定时空下多方博弈的最优结果,在每一时期都扮演着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制度赖以存在的文体经济情况的变化,现行货币金融制度不冉适应新的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经济全球化(实体经济)与货币金融体系(虚拟经济)单极化的失衡,牙买加体系不能高效地服务于文体经济的运行.因此实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现行的货币体系改革形成了外在的动因。
其次,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权利格局的冲突。从国别层面分析,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些国家经济实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但是这些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相应的地位与权力份额变化甚微,造成了国别经济实力与权益的失衡,因此新兴经济体国家提出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诉求。
2.牙买加体系内在的非稳定性、流动性对稳定的冲击。单一货币充当世界货币会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原因在于单一货币工具无法同时实现对内与对外两个政策目标,当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相互冲突时,对外目标必让位于对内目标,以牺牲外部均衡来实现内部经济目标。因此以美元为主体的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也必然存在这种内在的冲突。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为了减少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美国积极地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干预,通过贸易赤字与国际资本流出方式对外加强流动性供给,流动性过剩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冲击,使IMF难以达到保持世界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最终目标。然而,IMF的最终目标又对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提出要求,因此产生了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诉求。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这种诉求更加强烈。出于交易的目的与审慎性原则(Heller,1966),大多数国家都持有国际储备,美元以牺牲外部均衡寻求内部经济稳定的方式,必然会给这些国家带来损失。以中国为例,美元的国际流动性过剩一方面使中国大量的美元储备缩水,另一方面通过外汇的倒逼机制迫使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导致货币政策失效与通胀压力剧增。2008年我国利率高企与人民币值的“双高”现象(高利率、高汇率)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
(二)牙买加体系酝酿危机,危机冲击体系
世界货币必须向世界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以保持交易的平稳性。因此,当美元这种单一的货币充当世界货币时,美国经济对外的失衡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美国政府通过利率与汇率政策向外输出美元,向外部市场注入流动性。通常的做法是高估本国货币对外价值并配以低利率政策,就是常说的“双驱动”(图2中虚线方框内),美元的高估与国内的低利率促使美国连年的对外贸易逆差和资本流出,使得美国成为贸易赤字与净资本流出的“双赤字”国家(图2中虚线方框内)。但与此同时,美国低利率政策的对内效应是向国内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主要表现为私人投资的扩大。当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可以吸收掉过多流动性时,经济可以保持良好运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的增长消化不了因对外提供流动性而产生的超额流动性时,国内市场就产牛了流动性过剩。过剩的资金将进人高风险的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形成资产泡沫,当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灭。资产泡沫的破灭给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冲击并影响居民的预期,引起经济的衰退:从这一机制来看,单一货币执行国际货币职能必然引发美国国内金融危机。因此,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自身的缺陷是造成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原因。
美元作为货币,同时肩负着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目标使命。当美国国内经济面临衰退时,需要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例如,美同为应对次贷危机而采取的两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l)是在美国金融危机激化的条件下于2008年11月24日提出投放6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用于购买南房地美公司、房利美公司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发行和担保的债券。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继续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2),其内容是在2011年中期以前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投放6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相对于平均每月投放75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第一轮和第二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一举措的对外效应是向外输出流动性,向世界各同收取铸币税的同时还向外传输通货膨胀。当对外的流动性产生过剩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就受到冲击,这就是金融危机冲毁国际货币体系的机制。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与牙买加体系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归结为“牙买加体系酝酿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毁体系”,图2总结了这一过程。出现这种互为因果的难题,原因在于单一货币执行世界货币
职能时,该货币被赋予了国内与国际双重目标,而这两个目标之间本身又存在互不兼容性,所以这种制度的设定违背了丁伯根提出的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相配比的基本原则。既然金融危机内生于现有国际货币制度,那么可以预测,如果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得不到本质性的改变,那么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将无法得到彻底的消除,偶发的金融危机也必将是这一国际货币体制内在的特征。要解决这一互为因果的难题,无非两种选择,一是美国实际经济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可以吸纳过剩的流动性;其二是改革现有的单一货币为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三)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短期思路
既然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具有必要性,那么短期改革应遵循什么思路?IMF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价格的稳定,该目标要求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其核心是汇率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具体包括汇率制度、储备制度、国际收支失衡调节和国际经济金融事务四方面。美国与ROW(Rest ofWorld,除美国外的其它国家)通过四个方面与IMF进行对接:接受IMF汇率安排;美国通过逆差向ROW提供流动性,形成储备的供给,ROW通过顺差取得储备,形成储备的需求;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美国与ROW通过IMF国际经济金融事务平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国际失衡调节。图3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与ROW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其中虚线箭头表示美元的世界循环流动路径。
单一货币(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其流动性最后必然会冲击到货币制度的稳定性,最后危及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这种机制内在的缺陷必然导致制度的变迁。但是在现行的IMF体制下,美国是现行货币制度的最大受益者,而且美国叉掌握了IMF的话语权,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寄希望于IMF自发的实质性改革不太现实。因此短期内,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改革仍将是在现有框架下的边际改革,即对原有制度的修正与过渡;而且,如图3所示,改革推进的力量来自两方面,美国主导的IMF内部边际改革与ROW施压下的外部边际改革。如图3所示,ROW通过三条途径与IMF相连接,分别为参与谈判、储备的需求和汇率制度安排。在现有的经济格局下,通过谈判与汇率制度安排的方式来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能性较小;ROW之间通过非美元结算,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其效果可能更加显著,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谈判能力的增强,可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力度。
(四)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短期定位
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因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更是将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暴露无遗。当今全球的货币体系是因两次大的历史性制度安排(事件)形成的:一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所构建的以美元为主要结算和储备货币的“二战”后全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简单的说就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二是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不再遵守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放弃美元与黄金及各国货币间的固定汇率安排(从此,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与美元间自由浮动,全球进入浮动汇率时代)。在“二战”以后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的背景下,全球的货币金融体系在这两次大的历史性事件的推动下,形成了今天的独特格局:全球各国均放弃了金本位制,各国货币均与美元建立了基准关系(或固定或浮动),美元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占全球贸易结算量的70%,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0%以上),全球货币事实上建立在单一美元本位币的基础之上(尽管1999年1月诞生了欧元,但其稳定性、国际影响力还远无法与美元同日而语),美联储成为事实上的全球中央银行,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铸币税的收益。无疑,这一货币金融格局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即美国自身的货币政策与全球的货币稳定间存在重大的内在冲突。当美国“全球争霸”的国家战略或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战略需要资金时,美国自然会增发美元,形成全球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除了美国自身的道德约束力外,没有任何货币机制可以对其进行制衡。这一缺陷正是构成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历次大的金融危机,包括本次金融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客观地说,各国政治家与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本质都有较深的认识,并围绕着如何长久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方案。但是应该看到,由于“二战”及“冷战”以后形成的美国“一国独大”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这一问题的解决将非常复杂:一是各国货币重新退回金本位时代,与单一黄金(或其他贵金属)挂钩非常不现实;二是当前国际上又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包括欧元)能替代美元,成为全球的基准货币;三是美国绝不会自动放弃金融霸权地位,自动放弃其成为世界单一超级大国的根基。因此,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构建必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渐变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基于国家间力量相互消长的演进过程,并需要历史性事件作为其“突变”的契机。
鉴于此,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正在作为大国崛起的中国而言,现实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不能幻想美国会自动放弃(或自我根本性变革)其金融霸权的地位,需要在现有金融框架下与其周旋(如道义上促进其调整自身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改进IMF决策机制等等);另一方面应加紧构建未来相对合理的新一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理论上、在方案设计上加紧准备,并取得尽可能多的国家的共识,逐步推动与实施,积累量变,等待时机促成质变。
以目前国际间理论与实践积累的情况看,在构建“新一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若干可选方案中,“多元化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无疑是最优选择。一方面我们不能在放弃美元本位币的同时,又选择另外一种单一货币(如欧元)本位币,更不可能倒退回黄金(或其他贵金属或资源)本位币时代。另一方面,按现有的国际间强势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演进的趋势看,很有可能形成美元与欧元平分天下的格局(英镑与日元正逐渐被边缘化),而这一格局对全球来说仍是不稳定的,除了由于美欧之间经济结构的高度相关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自身市场潜能未被充分考虑在内(目前亚洲已占全球GDP的1/3,占全球外汇储备的42%左右)。因此构建“多元化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将成为最优选择,而以当前格局来看,这一多元化体系当然应以美、欧、亚三足鼎立为主(长期来看,随着拉美、非洲的发展,多元化体系可以进一步涵盖五大洲)。
总书记在2008年11月华盛顿G20 会议上曾明确提出改革现有国际货币秩序的四点建议,最后一点就是“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这一建议既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也为我们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
发挥人民币在亚洲货币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在亚洲形成一个统一的、并共同以此参与国际货币合作的全新的亚洲货币制度体系,构建美、欧、亚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新格局,符合当前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演进的需要。就目前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看,这一货币制度体系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一是以日元为中心,日元成为亚洲各国普遍承认和接受的结算和储备货币,并推动“亚洲日元”参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重建;二是以人民币为中心,人民币成为亚洲各国普遍承认和接受的结算和储备货币,并推动“亚洲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重建;三是产生“亚元”,以中国、日本为主体,亚洲各国共同创建一个全新的并最终替代全部亚洲参与国家货币的亚洲统一货币制度,并以此参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重建。
由于日本自身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其与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尽管日元早已实现可自由兑换,但亚洲各国对日元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仍普遍较低。因此,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第一种发展方向可能性非常小。而第三种“亚元”的方案,也是日本曾经明确提出来的,其目标是要建立类似于“欧元”的“亚元”。从亚洲长期的发展进程来看,“亚元”的产生也是有可能的。但由于亚洲各国间相互独立的政治经济发展取向(与欧元区有着巨大差异),同时中国崛起以后,如何安排内部的货币机制,也很难与日本“一厢情愿”的想法达成一致。因此,“亚元”的产生尽管最终可能符合亚洲各国的利益,但中短期来看,可能性也比较小,应属于长期构建的目标。
从现实来看,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无论是经济、文化、外交还是军事,都处在领先地位。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负责任的做法,赢得了很多亚洲国家的信任。以“亚洲人民币”作为构建亚洲区域货币体系的主体,并以此参与国际间金融格局的重建,无疑是区域货币构建中可能性最大的。再加上中国不断增长的大国实力(GDP和进出口总额均已列全球第三)和与亚洲各国间迅速增长的国际贸易往来(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3.3%是与亚洲国家间的往来,并占东盟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10%以上),相信在10~30年的时间跨度内,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什么是“亚洲人民币”?定义“亚洲人民币”需要借助“欧洲美元”的概念,“欧洲美元”是指在美国以外的欧洲地区用于存款、贷款、金融市场交易和国际货币储备的美元。与“欧洲美元”相对应,所谓“亚洲人民币”,是指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亚洲地区各国普遍接受以人民币作为亚洲地区间经济与贸易往来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作为亚洲各国存款、贷款和金融市场交易的主要货币,作为亚洲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
在认识“亚洲人民币”方面,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强调:
一是“亚洲人民币”代表亚洲,并不只代表中国。
当前亚洲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是,巨额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的贬值危险(亚洲占全球外汇储备的42%),非正常波动的美元汇率导致的国际结算的损失,美元本位制固有的缺陷所导致的周期性的重大金融危机等。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根本点就在于要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而当前构建此体系最现实的选择就是以人民币为中心,推动“亚洲人民币”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推动“亚洲人民币”并非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而是为了构建全球“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有来自亚洲的影响力和利益分配载体,能够代表亚洲国家获取平等的国际金融利益。
二是“亚洲人民币”将面临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
美国对于可能威胁到其金融霸权地位的新的金融制度安排非常敏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曾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但该建议刚一出台,就被美国强力制止,无疾而终。此次,尽管美国表面上积极参与G20会议,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但实质上其只想就IMF的作用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比例作某种形式的调整,根本不想在货币体系的整体架构上作任何大的改变。对于我国和亚洲各国推行“亚洲人民币”计划,一定也会成为美国重点打压的对象。
我们必须要看到,货币金融制度决不是单纯的经济或金融问题,其建立和延伸将主导国际间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任何大的变动必然伴随着大国间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力量的较量。这一点可从当年英镑、法郎、马克,以及后来美元的崛起上找到充分的佐证。亚洲各国(包括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军事等领域建立全球优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金融领域的扩张应保持适当的节奏。
为此我们要有较为灵活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面临重大困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承担一些国际义务和责任,有效地缓解一些国际政治压力;另一方面我们要与亚洲各国广泛协商,共同建立(而不是强行推广)“亚洲人民币”货币制度,同时不追求在某个固定时间表下与每个亚洲国家全面建立,而是逐个国家协商,逐步推动。
三是与人民币自身国际化改革的关系问题。
2005年7月,我国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的改革,并累计升值接近20%,同时对经常和资本项下的外汇进出口规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我们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资本项下自由兑换方面,还是采取有管理可控制的稳健策略。推行“亚洲人民币”计划必然会加速上述方面的改革进程,必然对此期间我国的整体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压力(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际主要强国(美、日)和地区(欧盟)基于国际政治、金融与贸易利益的考虑,打着货币购买力平价的旗号,强迫我国人民币汇率自由兑换(当前主要是要求升值)和取消外汇进出口管制。二是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需要更深入、更频繁地参与国际间金融与贸易往来,客观上要求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或成为主要的结算货币。三是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整体战略的需要。我国属于对外高依存度的国家,长期的固定汇率政策和外汇管制将无法支持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随着国力的日渐增强,如何成为国际货币金融制度的主要参与者和制定者,如何利用货币金融手段巩固我国的国际地位,获取大国应得的货币金融利益,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客观地看,后两个压力(动力)是积极性的,是从我国自身利益的角度产生的。而第一个压力也是必然的,是我们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所必然要面对和承担的压力。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是个时间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美欧等国恶意推动人民币升值,期望以此遏制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引发热钱涌入,导致国内货币政策失效的策略已经很难继续实施,客观上为我国推动“亚洲人民币”计划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在积极稳妥的思路下,把握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亚洲人民币”的规划与实施
构建以“亚洲人民币”为中心的全新亚洲货币制度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以欧元为例,早在1969年3月,欧共体海牙会议就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设想,但欧元真正的推出却在1999年,历时整整30年。货币的强弱是国家实力的外在表现,而国家间实力的转变又必然是一个渐变的历史过程,人民币真正走进“通用货币”的历史舞台也必将会走相似的历程。但事物的质变总是量变不断积累的结果,因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提前做好总体规划,积极稳妥地推动,有计划的分步实施。
在“整体规划”方面,应按照大体30年的跨度,区分三个递进的历史阶段,分别进行制度性安排:
首先,在第一个十年,人民币仍主要与美元挂钩,应以巨额且稳定增长的美元外汇储备作为支持人民币信誉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可以大力推动东盟“10+3”框架下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以人民币作为与亚洲国家间清算或援助资金的币种,而以美元外汇储备作为最终偿付的保障。2008年,中国对亚洲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分别是7026亿美元、6632亿美元,贸易赤字为394亿美元,不仅净轧差(贸易赤字),而且单一进口或出口总额都在我国外汇储备的承受范围内(实际应以净支付,即净轧差为准)。因此,推动与亚洲各国间以人民币计价,最终由美元作支付保障的制度性安排,完全可行。
在这个阶段也可以探讨人民币与美元的货币同盟安排,一方面可以探讨人民币与美元间的相对固定汇率的安排(尤其在当前情况下可起到稳定全球货币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探讨中美间的货币互换或保证协议,在全球通缩的背景下,加大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投放,维持全球充足的多元化的货币供给。
在这个十年中,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否完全市场化,人民币是否完全可自由兑换等问题还仍然在可控制的进程中,可以按照介入亚洲和全球的进程逐步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性改革。
其次,在第二个十年,人民币逐渐与中国自身国力挂钩,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国际贸易量占比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逐渐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所接受,在亚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并部分成为储备货币。
在这个阶段,要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改革基本完成,要求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比较协调,宏观经济和金融的调控手段比较成熟和稳定,物价、利率、汇率、就业率等中介指标能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
第三,在第三个十年,人民币逐渐进入亚洲各国企业和居民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在亚洲自由流通,成为天然的结算和储备货币,并具备可以替代各国自身货币、成为亚洲统一货币(或占有相当权重)的条件。
在这个阶段,要求充分发挥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通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其他亚洲主要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各类金融机构来推动人民币的充分使用,推动人民币进入民间贸易往来、国际贸易结算、资本市场交易等各个经济领域,并可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行“人民币联系汇率制度”,设计并推行亚洲统一货币(亚元)制度。
在“分步实施”方面,要注重在三个领域的协调推进:
一是推动亚洲地区各主要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亚洲人民币”的推广,既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不断增强使用范围,“用”出来的结果。而货币的使用,无论是民间的现钞,还是企业间的现汇,都要求有良好的金融机构的受理和服务环境。因此,有计划地推动各国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和特定的制度安排(如现钞押运、货币兑换、清算、资金拆借等)非常重要。
二是推动亚洲地区主要的货币和资本市场开展人民币业务。货币和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枢纽。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发行和交易货币,意味着人民币全面进入亚洲各国的资本项目,意味着亚洲各国对人民币的依存度大大增强。在这方面可考虑三个层面同时推进:即中国国内的货币和资本市场(如银行间市场、上交所、深交所)对亚洲地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开放;在香港资本市场直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债券和票据,并进行人民币计价的交易和清算;新加坡、东京等主要资本市场直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债券和票据,并进行人民币计价的交易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