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护理理论的特征

护理理论的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3 09:41: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护理理论的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护理理论的特征

篇1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的更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理美学教育已成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护理美学与美学理论密切联系、交叉,是将美学基本理论应用与护理实践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护理美学通过对护理工作中有关美感和审美活动的研究,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审美能力,促进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护理人员应深刻地认识、研究护理工作中的审美特征

1护理工作中的审美本质

护理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南丁格尔认为,护理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护士的工作对象是具有生命的人,护理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根据其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理病理因素对躯体的综合作用,对患者进行身心的整体护理。在护理学这门艺术中,美就存在于满足被护理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使之达到康复、完善等工作的和谐之中。例如:护理人员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及乐观的态度,往往可以燃起患者生命的火花,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护理人员对患者细致的关怀、照顾可以减轻患者躯体上的痛楚,使患者想到你就感到一种温馨之美。[1]

美的事物之所以能令人陶醉,是因为美存在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在护理工作中,美体现在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活动中所显示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智慧、才能等本质力量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效和映现。美的事物是具体、形象的,是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2]

美的事物具有感染性,可以引起人的良好心境和情绪变化。当患者身卧病榻之时,所听到的是护士亲切体贴的话语;所感受到的是护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所见到的是衣装整洁、步履轻盈、操作熟练、动作敏捷,充满青春活力的护士,她们待人接物温文尔雅,使患者在良好的护理之中得到美的感受。通过护士美的心灵、仪表、言行去感染患者,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调动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舒适的治疗环境中主动地了解并接受各种诊疗措施,促进疾病的痊愈和健康的恢复。

2护理工作中的审美追求

护理工作中的审美追求是要运用美学理论于护理实践中,探索和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审美活动的规律,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自觉性;正确地运用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加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素质及对美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理想,提高审美朔造的自觉性。

护理工作的职业特点,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力求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结合。内在美给人以严谨、审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感觉;外在美使人感受到文雅、端庄、大方。美在和谐,美在自然。护理人员的外在美应与整个护理环境达到和谐统一。例如:护士洁白的工作装给人以圣洁感。而在妇产科、儿科,护理人员着淡粉色工作装,则给予产妇、患儿温暖、柔和、亲切感,减少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的容貌美表现在真实、自然,保持青春原色。如略施淡妆应讲究整体效果,力求达到和谐,起到扬美遮丑的作用,切忌浓妆艳抹。护理人员表情亲切、和悦、微笑待人,对美好的容貌起着强化、衬托作用,可以使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护理人员通过在美的熏陶中,美化心灵、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使自己成为美的典范,使护理事业在高层次的服务上得到更好地开拓与发展。

3 护理工作中的审美思想

在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理效应取决于护理人员的优良品质和娴熟的技能,其中护理人员具有美的内心世界起着主导作用。

护理美育寓德育教育于护理学发展的重要地位之中,强调护理人员要以爱心、同情心使审美主体的患者心理上产生依赖和安慰;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给予患者安全准确的护理;以宽容的态度理解、体贴患者,使其在和谐温暖的环境中得到康复。护理人员通过追求美、热爱美、创造美、奉献美,使护理学这门艺术尽善尽美。[3]

4护理工作中的审美形象

护理工作者的形象美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面镜子,一种审美对象和审美标准。它对护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强烈的影响。审美过程是在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感受中进行的。因此,要使审美主体-患者产生良好的心身感受,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美学素质修养,将美融于护理工作之中。

护理人员以美的情感给予患者体贴、帮助;以美的情操严守职业道德,对工作勤勤恳恳、严肃认真;以美的仪表,给患者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唤起患者美的感受带给患者生命的活力,以美的语言给患者带来良好的环境。例如:当患者从睡梦中醒来时,看到面带微笑的护士来到床前,问一声“同志,早上好 !昨晚您睡得好吗?” “您身体感觉怎么样?”患者从彬彬有礼的话语中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心,感到温暖、安慰,使护患交往在情感交融中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10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美的护理形象会给患者带来强大的感染力,因此,护理人员美化自身的审美形象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R2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77-02蒙医传统的治疗注重心理护理关于医务人员的道德标准,早在《四部医典》中提出了六个条件,其中四项为"智慧过人,心地善良,五官端正,做事细心"。在《金光注释集》中记载"其一,护理工作者……;其二,对患病及苦难者一视同仁,随时给予高度爱护和热心照料;其三,要经常保持患病者饮食住行的清洁;协调好躯体,言语和心理行为……"。以上记载是蒙医理论上注重心理护理的高度概论的部分。《中国百科全书・蒙医分卷》上对萨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时论"萨病是因血管溢血,侵伤白脉或巴达干栓塞脉管而气血流通受阻所致,其诱发因素有突然激动、发怒、过度劳累、伤风、老年体弱……等"。蒙医治病总则是首先要求对因治疗和护理,消除萨病的病因和诱发因素,促进康复需要细致而较长时间的心理护理[1]。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萨病"患者238例,患者年龄46~71岁,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01例;平均年龄59.6±5.3岁,均通过CT和MRI检查诊断为"萨病"。

2入院评估

①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饮食肥腻、高盐,吸烟饮酒等饮食习惯;焦虑、恐惧、担忧等心理改变。②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偏瘫部位和程度,感觉、认知障碍,语言能力。③舌、脉、尿相改变、三要素的改变。④自理能力、病情轻重、有无呼吸道阻塞、口腔溃疡、压疮等并发症。⑤CT、MRI、DSA检查结果。

3病情观察

①神志、瞳孔、T、P、R、BP、SaO2、心电监护、血糖。②观察有无头疼、呕吐;头疼有无加重、呕吐物颜色、呕吐时有无喷射状。肢体障碍有无加重。皮肤粘膜(有无压疮、皮肤感染等)。③进食情况,有无吞咽困难、呛咳、大小便等。④特殊用药观察及用药反应如降压药观察血压下降情况、脱水剂观察输液速度和有无渗出;溶栓疗效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等。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单。

4蒙医辨证施护措施[2]

4.1饮食护理

①给予清淡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尼如哈疗法,排便时避免屏气用力。②血协日热盛、火萨时宜食清淡性凉饮食,如米粥及苦瓜、香蕉等新鲜瓜果;忌辛辣热性食物,如烈酒、肉类、辣椒等。③巴达干、协日乌苏盛、水萨、土萨时宜食温热助消化饮食,如姜汤、黄酒等;忌生冷不易消化食物,如冷饮、生冷的肉类和其它食物等。④赫依盛及赫依萨时宜食温性、营养丰富油性食物,如奶油、红枣、肉汤、黄酒等;忌辛凉、缺乏营养的浮轻食物,如红茶、荞麦面等。⑤如有吞咽困难、呛咳者给予糊状流食或半流食小口慢食,必要时鼻饲进食。

4.2起居护理

①协助卧床病人定时翻身,主动和被动活动,注意全瘫病人肢体功能位及皮肤护理。②血协日热盛、火萨时室温宜凉爽,活动量不宜多;忌室内炎热、活动量过度、劳累、气急上火等。度,以免再发萨病。经常食用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4.3精神护理

①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患者入院后换了一个新的环境,身心都感到不适应。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亲切、诚恳的态度与之接触,还要主动介绍病室的环境及作息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各种问题,并根据其职业等特点对他们有恰当的称呼。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家庭、生活及工作环境等情况,举止要文雅、稳重,避免不良刺激,使病人感到亲切,使之能够很快的适应病房环境,解除心理负担,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心理。②精神护理:精神护理的目的是防止心情过激,是心理护理的根本内容,是贯彻于整个病程的始终,并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因此要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解除病人的各种消极情绪,避免外界精神刺激,做好病人的心理转化工作,使病人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③宣传医学知识:按患者的个体差异,深入浅出地向其讲解治疗萨病的有关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充分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小结与展望

萨病后的残疾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其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社会和国家带来很大损失和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为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护理技术,即康复护理。患者在康复期间,传统蒙医辩证特色护理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护理方法。根据蒙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蒙医特色护理围绕全面康复的最终目标。

总之"萨病"是身心疾病的一种,它即存在躯体症状导致心理失衡反应,又有心理稳定促进疾病愈转的正性反馈[3]。因此我们必须用独特的蒙医特色护理来关怀每一病人,及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用高尚的情操唤起病人的正性反馈,保证病人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促进其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25-02

1 引论

利用外资已成为湖北经济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际投资的新特征中,分析其对湖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可为湖北今后利用外资提供依据。

2 国际投资的新特征

2.1 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势头有所减缓

FDI inflows,global and by group of countries,1980-2005(Billions of dollars)(资料来源:世界投资报告)

国际资本流动是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趋势。由上图所示,从1993年至1998年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一直成扩张的趋势,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的投资存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步伐加快带来的。虽然从1999年至2003年,国际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但2003年后,上升的势头再一次显现。

2.2 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双向渗透仍占主流,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很不平衡

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一直偏向发达国家。无论是从对外直接投资看,还是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看,发达国家都占据主导地位和绝对大的比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吸收外资国家,其对整个国际投资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重心偏向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较少,且在区域分布上也不平衡,许多非常贫困的国家得不到跨国公司的青睐和惠顾,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正日益边缘化。

2.3 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受到青睐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05年来,FDI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投资明显萎缩,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投资亦呈现相对下降趋势,而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国际直接投资的重心明显向附加值高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倾斜。

2.4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由于科技革命步伐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变换投资方式,相互缔结国际战略联盟。其中包括合并式联盟,互补式联盟和项目式联盟。战略联盟,为跨国公司增加新的市场机会,提高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地位。这种战略调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使用。

2.5 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增强

随着国际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民族经济的复兴,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同时,先后开始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使现代国际投资具有了新的内涵,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有效配置资源、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2.6 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成为大趋势,双边和多边层次上的投资协调合作取得新进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度普遍提高,有关外国直接投资流动的政策进一步趋向宽松和自由化,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和领域拓宽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以国家为主的单边层次上的国际直接投资政策改革不断深入,双边和多边层次上的投资协调合作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2.7 跨国并购投资潮起潮落

跨国并购投资金额巨大,涉及领域广泛,区位分布不平衡,以欧美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并购较多。而且并购动机趋向长期化,方式多样化,善意并购的数量不断上升,“强强”联合逐步取代“强弱”联合。

3 新特征对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涌现出新的特征,势必会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湖北省对FDI的利用。3.1 有利影响

(1)弥补了湖北省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

长期以来,建设资金的短缺一直是制约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里国际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资本流动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FDI的数额不断上升。湖北省可以借此机会积极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以基本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2)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跨国企业的不断扩大,最主要是因为其凭借很强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管理团队,通过复合式一体化战略及其网络式组织结构将各国经济聚合在一起,开创出一个以高级的公司内分工为基本框架的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如今跨国公司前所未有的扩张,将其先进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促进湖北省各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与外国投资者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并造就一批新型的企业管理人员,这对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省内的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引进外资,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质量高的产品,进而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湖北省统计年鉴显示,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已成为推动湖北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

(4)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国际投资的重点已出现了战略性的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受到青睐。这些特征为湖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方向。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湖北省不断地调节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根据已有的统计发现,房地产业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产业结构的优化,更有利地推动了湖北省经济的迅猛发展。

(5)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湖北省经济体制的转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为全省带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观念,这有利于打破垄断,有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入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不利影响

(1)丧失了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劳动素质比较低) ,潜在的巨大市场一直是湖北吸引外资的最主要优势。但是在以高科技和信息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逐渐自由化的今天,高素质的科技型劳动力、发达的交通通讯设施、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顺畅的市场营销网络,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自由的市场准入制度才是吸引外资的最重要因素,而本省恰好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以至于失去了吸引外资的优势。

(2)引进外资方式落后,脱离了国际惯例轨道。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购金额在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投资中占了80 %以上的份额,其他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形式如合资、合作等已不足20 % ,居于次要地位。

湖北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是“三资”,即合资、合作、独资,近年来又有了合作开发、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在沪深股票交易所开设B 股作为补充等。这些方式明显和90 年代后期国际投资的新特征不一致,导致湖北被排除在国际资本投资区域选择的范围之外。

(3)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外商失去投资的兴趣。

湖北引进外资过分重视引资的规模,却忽视了利用外资的结构,没有将外资投向和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行业选择上,外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尤其是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重大也是我们发展的薄弱环节的高科技产业、基础产业、能源交通、农业等加工项目投入较少。根据1996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外商投资企业中,50 %为加工项目,30 %为饭店、旅游一般服务业,10 %为基础项目,仅仅不到10 %为农牧业及其它项目。而当今社会,外商投资的重点偏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湖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下降。

4 对策及建议

根据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条措施,使湖北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

(1)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放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

传统的合资、合作、独资利用外资形式虽然不能放弃,但是和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潮流不相符合。要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必须采取国际通行的方式,即跨国收购和兼并,与国际接轨,拓宽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扩大外商投资的选择权。

(2)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区,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一方面培养市场, 另一方面吸引外资投向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是电信、银行、 保险等增长最快的行业,以吸引外资投入。另外,由于湖北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 有为数众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变革,特别是允许外资参与其中,将对外资具有吸引力。积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经验和措施,把获得的一系列新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增长优势,把潜在的可能变为发展的现实,走出一条高速稳定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把湖北建造成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3)改善投资环境和法规。

投资环境和服务质量欠佳是湖北吸引外资的“瓶颈”。为了提升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可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可以给予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开放的投资服务环境。改善环境要作为吸引投资的关键环节,从改革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使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更加自由化。

篇4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与国际文化出现更多的接触,并且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我国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冲突造成的矛盾等不良现象也不断发生。因此,在临床疾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了解不同患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道德信仰等各方面的事情,掌握跨文化护理理论[1],本文针对外国患者的实际特征,采取跨文化护理理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摘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外国肿瘤患者20例进行观察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的年龄在29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8)岁,患病时间为6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都为白种人,并且都信仰基督教,所有患者在中国生活的时间都超过3年,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其中,有3例男性患者与4例女性患者为留学生,另外,有8例患者的妻子为中国人。

1.2护理方法

1.2.1文化维持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在交流的时候,要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会对语义理解造成的歧义,按照医生规定的叮嘱对患者进行给药以及个体化的护理,运用跨文化护理理论贯穿整个护理过程,由于所有患者都信奉基督教,因此,不能再患者面前提到“13”以及“星期五”等基督信徒忌讳的字眼;另外,西方人比较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因此,医护人员在进入患者的病房以及进行近距离接触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征得患者的同意;禁止向患者提问涉及隐私的问题[2]。

1.2.2文化协商可以针对患者的信仰,在患者的病房布置耶稣的画像等,还可以在患者的病房放置《圣经》,让患者能够在空闲时间阅读;另外,每逢周日,可以请牧师到医院集中为患者做祈祷,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缓解治疗导致的不良情绪。

1.2.3文化重塑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讲述肿瘤治疗的进展,使他们能够清楚知道病情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另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灵上的关怀,引导他们述说心中的焦虑、悲观以及抑郁等消极情绪,通过“吐苦水”的方式,从而有效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充分体现肿瘤护理中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有效性。

1.3统计学处理采取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肿瘤患者进行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从护理前的50.0%上升到护理后的95.0%;另外,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从护理前的20.0%上升到护理后的90.0%;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跨文化护理理论来源于实际的护理经验,在本质上强调护理工作的内在逻辑性,指出护理理论的各项概念之间的相辅相成性,在目前的护理研究与教育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以及更进一步的发展,促进护理事业的不断进步,有效提高护理效率[3]。

本文选取的20例外国肿瘤患者中,在肿瘤护理工作中采取跨文化护理理论,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高患者的肿瘤护理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52-01

自理理论是美国护理学家Orem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护理知识,其中护理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自理理论的提出,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尽快的实现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1]。本文主要就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7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27)岁;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患者年龄在26~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64)岁;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根据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对其采用合理的护理手段,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①安全补偿护理:由于宫颈癌术后化疗的患者,手术治疗后,对药物的不良反应静儿导致患者失去自我生活的能力,这时医护人员就应该给患者进行安全补偿系统,对其进行自理护理。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生命特征不稳定,精神以及身体方面不能够正常活动,医护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安全补偿护理,保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改变患者的身体部位的疼痛、个人卫生、进食以及新陈代谢等,并及时为患者进行翻身,预防压疮;实时的为患者进行叩背排痰,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同时还可以为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训练和按摩,预防患者肌肉痉挛。

②部分补偿护理:由于宫颈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在手术后恢复的时间是较短的,又由于其受输液的限制,患者的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恢复,医护人员应该及时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合理的给予部分补偿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正常的生活自理,如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自己上下病床、梳头、洗脸、穿衣。吃饭等,此外,还应加强患者进行利索能力的活动,活动胫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③教育支持护理:由于宫颈癌术后化疗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正、头晕、恶心等状况。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出现的反映,鼓励患者正常饮食,帮助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减轻患者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在对患者进行静脉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选择静脉,尽量避免关节处扎针,做到一针见血;在对患者化疗前,应该先用生理盐水疏通患者的静脉,滴注15分钟左右,应用化疗药,注射期间医护人员应该不定时的询问患者有没有出现疼痛的反应,及时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就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1.3 评定标准

护理后,采用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实行打分制:≥85分为非常满意;60分~85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采用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

3 讨论

以人为本是Orem自理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身心护理。在患者化疗阶段,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自理能力,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手段,保证患者化疗顺利的进行以及减轻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医护人员在患者化疗期间,通过沟通、关心、引导等一些常规护理外,还应及时掌握患者的身心需要,认真、细心的给每一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手段,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

本次研究表明,经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78.95%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7.37%,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Orem自理理论的疗效较为确切,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够帮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冬梅,于晓吉,康春梅,等.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06):1-4.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护理理论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理论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抑郁症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技术的基础上,接受护理理论护理,有助于其精神障碍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关键词 ] 抑郁症;护理理论;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156-02

[作者简介] 邓粤贤(1961.6-),女,湖南宁远人,中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加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愉缺失和情绪低落等等,且常会并发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和躯体不适等症状,进而会大大降低其生存质量。抑郁症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患病率高等基本特征,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则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1]。为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护理理论护理效果。该次临床观察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理论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医学观察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61例,女性39例,患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48.5±11.5)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确诊为抑郁症,且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7]的相关规定,且无药物滥用史、药物过敏史和酒精依赖现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常见护理问题分析

抑郁症患者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①药物治疗的潜在并发症;②拒绝药物治疗,藏药;③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④个人应对无效;⑤社交障碍,交流不畅等;⑥营养失调,营养供给不足;⑦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过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⑧自杀行为或倾向。根据上述临床常见护理问题,对患者实施辨证治疗和护理,明确抑郁症的标准化临床护理措施和流程,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制定标准化的临床护理预案,监控护理流程,评估护理效果,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2]。

1.3 方法

1.3.1 基础护理 ①加强饮食护理。对于食欲较差的抑郁症患者,应尽量为其提供喜欢的食物,对于无法进食或是不愿进食的患者,应实施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②加强危险物品管理,防止患者直接接触打火机、剪子、绳子、刀子等危险物品。③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责任护士不应远离患者,加强护士交接班制度,由专人看管病房,严格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行为倾向,定期到病房寻思。④改善病房环境,保证空气流通性,控制好湿度和温度,保证室内光线良好,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3]。⑤加强患者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缓解患者的心理精神负担,使其掌握抑郁症发病原因,以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⑥严格执行医嘱,避免中途随意停药或是增减药量,防止患者藏药或是漏药,在患者用药时应保证送药到口,严格落实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案。⑦严格执行作息规定,保证患者睡眠的充足性,降低噪音污染,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⑧定期组织患者参加户外活动或是文娱活动。⑨,定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勤洗澡,嘱患者关注个人卫生[4]。

1.3.2 特殊护理 ①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说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临床特征和发病原因等基本知识,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使其对于疾病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保证健康教育内容平实易懂、深入浅出,保证患者更加全面深刻正确地认识自身所患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指导患者掌握适当宣泄和表达情绪的方法,嘱其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重新塑造患者独立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学会主动自我调节理性情绪。②关注患者的社会支持作用。加强抑郁症患者陪护人员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使其获得归属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其出现孤独感和无助感,组织患者开展其感兴趣的活动,加强社会交流[5]。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保持心情开朗,以提高身心健康程度,鼓励患者饭后、清晨进行身体段练,定期开展下棋、跳舞、打球和健身等集体活动。④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不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的鼓励和知识,加强思想工作。对于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因其对于医院的医疗环境较为陌生,因而必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焦虑、紧张和恐惧感,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管理制度、医生和病房的基本情况,并保证行为言语端庄大方,态度亲切和谐。同时,在尊重患者隐私的基础上,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态心理和行为,主动倾听患者需求,鼓励患者主动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6]。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观察指标。使用该院自制的量表对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评定,主要评定内容包括:治疗措施、药物使用知识、抑郁症相关知识等,以10分为总分。所有观察对象均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客观填写[7]。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该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法。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46/50),疾病认知程度得分为(8.71±0.12)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58.87±2.42)分;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38/50),疾病认知程度得分为(5.91±0.23)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65.85±3.12)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前症状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症状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理精神疾病,在基础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该次医学研究过程中,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理论护理,具有下述显著的优势:①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药物治疗类型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以保证患者得到有效休息,提高其睡眠质量,降低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发生率。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分配临床护理的时间,以提高临床护理效率和质量。③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结合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改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8]。

沈亚菊[9]在一项针对80例抑郁症患者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试验研究中发现,对于临床护理前精神焦虑、体重减轻、认知障碍、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和绝望感HRSD评分结果完全相同的两组患者,其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服务会直接影响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护理前后各项抑郁症症状无明显变化,而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各项症状均明显减轻,且两组患者HRSD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该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抑郁症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相比仅仅接受基础性临床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且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得分更高,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相比,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研究所述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论相近,具有一致性。

[

参考文献]

[1] 王雅芳.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3,1(3):42-44.

[2] 郑兰.老年抑郁症护理干预新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2(16):76-77.

[3] 崔宝祥.健康教育应用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30-131.

[4] 梁洪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0,29(21):151-152.

[5] 陈红如.护理理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284-285.

[6] 蔡红霞,李元,宋瑞华,等.应用护理预案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6(2):3379-3380.

[7] 陈彦方.关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几个问题[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98-100.

篇7

1.1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年龄范围在2-11岁,平均年龄为5.7岁。两组患者在其他条件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及护理

1.2.1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腹部穴位按摩以及中药灌肠来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以拇指、食指或无名指指腹按摩患儿丹田、中脘、肚角、脐部、天枢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三至五分钟,80-200下,肚角4-5下,丹田60-80下[2]。在对患儿按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指法和力度,因为年纪大都比较小,所以耐受性一般不会很高,尽可能的将手法放得轻柔一些以便患儿觉得舒适并且不会有排斥感。一般一天进行一次就可以了。在中药灌肠时首先要与相关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解释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最终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以及患儿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帮助将中药灌肠的工作顺利完成下去。在整个灌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门窗关闭并且注重对患儿腹部的保暖来保证灌肠的有效性并且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在整个灌肠结束后进行开窗通风[3]。

1.2.2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在观察组则加用了中医护理理念,其具体操作如下:情志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一定要保持语言亲切、护理周到的态度,并让家属积极配合从而良好的保证患儿能够跟护理人员产生亲近感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饮食护理,在营养方面,注重让患儿食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食甚至是不食自己性的食物以防止脾胃功能出现紊乱而最终影响到身体素质的恢复。生活护理,结合患儿的体质特征再根据四时的气候特点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帮助患儿有一个良好的起居习惯从而加快其身体恢复速度。服药护理,依照生理节律,根据不同的药性和药理选择每天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服用,比如抗过敏或安眠类的药物在睡前服用,利湿催吐类药物在清晨或者上午服用。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止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其中患者家属满意度为满意和较满意例数所占总数的比率。

1.4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次对儿科临床护理中使用中医护理理念的研究使用的是SPSS15.0软件来进行的数据资料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的最终护理结果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使用了中医护理理念的观察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卡方值为8.0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儿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家属对整个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篇8

1.多元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文化是对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等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即多地区文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多元文化特征。

在护理工作中,工作的对象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和生命观点的不同认识,对死亡的理解不同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2.现代护理文化的发展方向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单一的疾病护理向的整体护理发展,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要走进社会、社区及家庭。护理职能的范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多种任务,甚至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护理等。因此要求护士文化知识要有全面性及多元性。

生物医学教育模式的直接产物是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已纳入到现代护理模式的内容;部分医院都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传统的护理教育和护理模式仍占相当比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更新观念,改变目前护理教育模式。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及保健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培养护理人才的标准、知识的结构、具备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进行疾病护理,还要有社区保健、健康教育的意识并要求掌握其内容。也要具备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并且能用中西医结合手段为服务的对象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从多元文化的观念出发,对我们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有一个较全面的改革。

3.我国护理文化现状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东、西方文化的背景不同,中医与西医的理论基础有着截然不同。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中医护理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护理。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辨证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的辨证所进行的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而辨证护理的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是二者互补的结果,包括利用现代仪器设备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护以及在护理程序过程中运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等。而中医的技术操作如穴位注射、拔火罐、按摩、针灸等简便易学又行之有效,既能减轻病人痛苦、也能解决实际问题,它是西医护理操作所不可替代的。将中西医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并加以推广应用,对提高护理的质量和价值有很大影响。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与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等。因此,要对不同民族提供相应的护理,就要研究他们不同的民族习俗,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人文、地理等知识来缩短相互间的差距,达到有效的沟通。

4.加强多元文化教育,推动护理文化向纵深发展

目前用于指导我国护理实践和研究的护理理论大部分来自西方,像护理程序及整体护理模式等。而理论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环境及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传统医学仍在不断地发展,对护理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目前,在我们国家中医院内,大多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要开展这一层次的护理,就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护理教育。护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打破狭隘的办学观念,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国际型人才观,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参考文献】

篇9

护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多元文化特征。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由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理论体系涉及的面广,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不断改变而改变。

多元化的临床护理类型。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模式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护理职能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性。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多种任务及角色,甚至在死亡不可避免的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护理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护理对象的多元化。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和生命的不同认识,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

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目前,我国中、高等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部分医院和医院的部分病区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模式还占相当比重,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对培养护理人才标准、知识结构、具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

篇10

奥瑞姆的自护模式[1]强调护理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和增强人的自护能力,对护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自护是个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维护和促进健康及身心发展,有意识的采取一系列连续的自发调节行为,完成这种行为的能力称为自护能力,也就是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个体的自我照顾能力和方法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和提高的,需要智慧经验和他人的指导帮助。能够完成自护活动的人称为自护体,在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自护体是其本身;但儿童、病人、残疾人等的自护体部分是自己、部分是健康服务者或照顾者。奥瑞姆认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个体有特定的自理能力及治疗性自理需求(治疗性自理需要是指需要进行护理活动的自理需要),当这种护理需要大于自护体的自护能力时就需要护理照顾,即护理人员通过护理干预采取各种措施以弥补其自理缺陷,自护不足理论是奥瑞姆自护模式的核心,阐述了个体什么时候需要护理,明确指出了护理的工作范围。护理系统理论说明了病人的自理需要如何被满足。根据病人的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把护理系统分为三类:即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

分级护理[2]是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以及医生所开的医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并做出标识:特级护理红三角,一级护理蓝三角,二三级不做标识)。

1 特级护理

1.1 适用对象: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如严重的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灼伤,以及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等。

1.2 护理内容:①安排专人24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②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客观完整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随时准备急救。④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1.3 自护理论的应用:当病人完全丧失自护能力不能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时,应给病人实施完全性补偿系统,以满足病人在氧气、水、营养、排泄、个体卫生、活动及感官刺激等各方面的需求。

2 一级护理

2.1 适用对象:病人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或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发生变化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2.2 护理内容:①每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随时准备急救④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2.3 自护理论的应用:当病人自护能力绝对受限不能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时,应给病人实施完全性补偿系统,以满足病人在氧气、水、营养、排泄、个体卫生、活动及感官刺激等各方面的需求。

3 二级护理

3.1 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生活部分自理)。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幼儿等。

3.2 护理内容:①每1~2h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②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按护理常规护理。③给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协助,满足病人身心需要,指导病人提高其自护能力,促进身心健康。④做好一般的护理记录。

3.3 自护理论的应用:当病人的自理能力部分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时,可发挥部分补偿系统的作用,护士和病人共同承担病人的自理活动,根据不同程度分为以护士辅助完成自护需求为主(如按医嘱给予及时准确的药物治疗,进行伤口和引流管的护理)和以病人完成自护需求为主(如协助和指导病人早期正确进行肢体活动和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充足休息和睡眠等)。病人活动包括调整自护能力、满足自护需求、接受护士的帮助。护士的活动包括为病人实施一些自护活动、代偿病人自护方面的不足、根据病人需要予以帮助、调整病人的自护能力。

4 三级护理

4.1 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选择手术前的准备阶段等。

4.2 护理内容:①每日巡视病人2次,观察病情。②按护理常规护理,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护理。③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④做好一般的护理记录。

4.3 自护理论的应用:当病人有能力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但需要健康指导时,护理人员应使用教育-支持系统来满足病人的需要,在护士的指导下,病人通过学习与疾病康复有关的知识技能,改变生活方式完成自护活动。护士活动包括调整及完善病人的自护能力,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病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护能力。

5 奥瑞姆自护模式的先进性

5.1 赋予整体护理新的哲学理念和实践特征:在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运用奥瑞姆自理理论对病人进行评估,准确找出病人及家属的自理缺陷,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且随着病人病情的变化和自理能力的改变,用奥瑞姆自理理论的三种护理系统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尤其是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引导病人和家属参与到护理中来,成为维护和恢复健康的主体,充分调动了病人和家属的积极性,发掘自理能力,促进了病人疾病的康复,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护理,体现了病人的自我价值,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了病人对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拓宽了整体护理的实践内容,构成了整体护理独特的哲学理念和实践特征[3]。

5.2 以奥瑞姆自理学说指导护理与传统的分级护理相比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奥瑞姆自理学说以自我照顾为中心,最终目标是使个体担负起自我照顾的责任,对伤残老年病人尤为实用。通过护患共同商讨制定针对性、可行性的护理计划,有利于实现共同护理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而以传统的分级护理方式实施护理,护士根据医嘱的护理级别,按分级护理的内容去完成护理活动在实施中对部分病人缺乏针对性,过分强调替代式护理,强化了病人的角色,病人和家属习惯被动的接受护理,助长了对护理工作的依赖,不利于功能恢复[4]。

5.3 体现了护士的价值:奥瑞姆自理理论使护士由简单、重复的技术操作者变成健康保健的宣传者,扩大了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作用,提高了护士在维持健康中的地位,丰富了护士的职业内涵,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密切了护患关系。通过对病人的帮助指导与教育,训练其恢复正常的自理能力,更加体现护士的价值,同时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5]。

6 奥瑞姆自护模式的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对病人进行护理前首先要求护士要结合护理工作的实践深刻学习、领会自护模式的内涵,为了合理正确应用理论对护士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6]。奥瑞姆自护模式应用过程非常繁杂,不仅要求护士具有一定水平,即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具备人文、社会、心理学知识及护患沟通知识及技巧,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还需要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既要充分满足病人的自护需求,又要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责任,以免影响病人的康复甚至发生不必要的医疗事故,目前情况下该理论是否适合我国国情,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晓玲.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57.

[2]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2.

[3]毛秋云,孙爱芹,宁波,等.Orem自理理论在脑出血病人术后恢复期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7.

篇11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入我院急诊科 的15名新护士(3名护理本科生,12名护理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人女14人,年龄21岁~29岁,按学历随机分为3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分别由3名从事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10年 以,上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老师带教,其中主管护师2人, 护师1人,采用PBL教学法对新护士教学3个月后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1.2教学方法

1.2.1时间安排:每周五下午由各组带教老师组织理论授课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月底由各组成员就讨论的题目作简短的小讲课,3个月后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1.2.2教学内容及方式: ①理论授课,带教老师在小组讨论前以科室典型病人为例,讲述该疾病的基本概念、病理特征、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护理要点等介绍一些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方面最新进展等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讨论。②小组讨论,在小组活动前带教老师事先告知讨论的主题,要求组内成员利用图书、杂志、课本及网络等资源做有关课题的资料收集和自主学习,运用新学的知识分析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讨论时针对理论授课的题材围绕疾病相关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汇报与 讨论,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病人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 断,制定护理计划,得出初步结论,然后每组将讨论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呈报给指导教师,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进一步回答问题,并对每组的初步方案中的知识、技能的不足之处加以点评和补充。③护理小讲课,每月底进行一次护理小讲课,题目以小组讨论过的病例或某疾病诊治护理的新动态新进展为主,制作成幻灯片课件讲授,组内成员依次进行,时间限制在10min,要求急诊科所有护士参与并在讲课完毕进行讨论提出指导意见。

1.2.3效果评价:3个月后由带教老师对12名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包括护理小讲课、护理理论考试和对教学满意度调查3个内容,每 项总分均为100分。护理讲课考评包括仪表着装、个人表现、选题、课件内容、课题实用性5个方面。护理理论考试由3名带教老师共同参照护理“三基”理论及急诊疾病护理常规出题进行考核,题型有填空、单选、多选及问答,满分100分。 护士对PBL教学满意度的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评价调查表,内容包括教学方法、内容、教学计划、效果、教师素质5方面,每方面设非 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5个选项,设分值为20分、15分、10分、5分、0分,满分100分。所有评价一次完成,先进行护理小讲课,然后进行理论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调查,护理小讲课由3名带教老师单个评分最后汇总,理论考试时间为 1h,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当场发放填写并收回,试卷由教学小组3名带教老师进行集中评阅,考核资料及调查资料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2结果

从2012年2月开始共组织教学活动10次,急诊科15名新护士全部参与综合考核评价。经过3个月的PBL教学,急诊科新护士护理小讲课得分94.58分±3.96分,护理理论及实践知识得分94.25分±4.13分,新护士对PBL教学法的满意度评价得分96.66分±2.05分。

3讨论

传统急诊医学教学模式偏重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这种模式,虽然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会造成学生临床思维和创 造能力训练不足。PBL教学法是由美国Barrows教授于1969年 首次提出[2],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急诊科新护士带教中开展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经过3个月的教学,新护士护理理论知识考试、护理讲课、评价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得分均大于90分,说明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等综合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护士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3],学会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在问题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小讲课的方式使护士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起到巩固理论知识和促进更新业务能力的作用,对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的理解也得以加深。

总之, PBL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与不同性格和特点的人交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评判性思维、团队精神及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有利于基本功的训练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