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项目流程管理

工程项目流程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4 09:26: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项目流程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程项目流程管理

篇1

基建工程施工是个创新的事务,因而推行项目施工对公司来说,必定是一项改革,而公司的改革,稍有迟疑,就会被打折扣,永远达不成目标,改革对任何公司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改革初期最需要对基建工程施工有先知先觉的员工,针对公司施工所制定的阶段性目标,确信不移勇往直前,务必达成目标。因此,重要的施工组成员,一定要精挑细选,他们必须是推行基建工程施工的精英团队。

(二)建立支持组织

国内施工企业的组织,都采用功能性的专业分工性组织,每个部门负责某个专业,如结构部、基础工程部;或者负责某种工程,如港湾工程部、道路工程部。这些部门为了推行合理施工,除了原有的部门内部组织之外,还必须进行稍微的变动调整,也即建立基建施工的支持组织。这虽然不会引发组织再造,但是关于组织的任何变动,公司都不可轻忽,必须谨慎行事。

(三)建立执行基建施工的标准作业程序

把基建施工当成公司最新增的一项业务,必须先建立一套标准作业程序(简称SOP),导员工要如何使用。SOP写得越简单明白,执行者不须花费太多时间,就能轻易上手,顺利推行基建施工。

(四)建立基建施工的数据库

基建施工是一种重要的施工,公司必须累积改善基建施工的经验,成为公司宝贵的智慧财产。基建施工的数据库中,除了公司本身经验的累积之外,还可以收集各式各样的创新工法,提供执行基建施工的时候选择采用。

二、基建工程项目投标阶段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召集主要成员成立项目组织

施工企业的业务来源主要是业主的采购项目,若业主是政府机关,则必须受采购法的约束,通过公开招标或限制性招标的方式办理。施工企业通过参与投标,得标后取得工程施工的资格,然后签约,开始进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规划、基本设计或细节设计的服务。在公司决定参加投标后,就必须召集主要成员,成立项目组织,这是个小型的项目组织,只有少数的主要成员参加,当然包括具有基建施工专业的成员,任务是撰写服务建议书,投标并且得标。

(二)制定项目基建施工的目标

基建施工公司应利用自身优势,在该阶段发挥基建施工的技术,在服务建议书,利用基建施工专业人员,向业主宣传公司基建施工实施的成果,并预先制定项目基建施工的目标,向业主承诺得标后,将如何实施基建施工,会带来哪些利益,让公司基建施工的专业技术成为市场区隔得标的利器。

(三)撰写项目服务建议书

根据相关投标规定,撰写项目服务建议书(proposal),内容通常包括对工程项目内容的了解、打算如何完成项目、项目组织人员介绍等。最常见的情形是,各施工企业为了急于表现,希望能得标抢到业务,在撰写服务建议书阶段,就提出规划或设计的主要构想,把服务工作的主要部份提前呈现,获取评审委员的青睐,寄望得到最高分或最高名次。

(四)投标

工程施工企业通过参与投标来争取业务,若得标则正式成立项目组织,替业主规划或设计工程项目。

三、基建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确认项目的障碍及困难点

项目基建施工也会面对许多障碍及困难点,必须事先找出来加以解决。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不习惯于事先承认会有障碍或困难点,为了改善这种不足,可参考美国建设研究院的基建施工研究,其中有许多项目推行基建施工的障碍表,可以做为参张秀婷宁波中建投资服务公司考。

(二)强化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控制就是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且进一步采取措施,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三)保障施工进度的有效开展

施工方进度管理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工作进度。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并行的。施工进度管理主要是通过进度计划的检查进行的,把实际的进度和计划的进度进行比较,找出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因素和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及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四、基建工程项目执行阶段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执行基建施工计划

项目开始进行后,即应依照基建施工计划,在适当的时机,投入施工的专业人员,依照预定的执行程序,执行基建施工计划的所有作业。在设计期间,各类专业工程师,依基建施工检核表,逐项建构项目基建施工的完整性,使项目的基建施工维持良好的状态,不致有基建施工的缺失。而不是等设计成果都完成了,才依据基建施工检核表,逐项检核,遇有缺失才思改进,增加重做的机会。

(二)监测、评估执行基建施工计划的效益

在项目设计成果产出的期间,利用项目基建施工检核表,逐项改进项目基建施工的同时,必须逐项评估,因为执行基建施工计划,带来的各种效益,包括:缩短的工期、节省的成本、减少重做。至于执行项目基建施工计划,所花费的成本,在成本管理计划中,很容易就可以分离计算出来,然后计算出益本比。

(三)执行基建施工计划过程文件化

跟所有的项目管理计划一样,执行基建施工计划也必须留存纪录,定期分析、评估执行绩效,不断地改进缺失。最后做整体评估,分析出优缺点,建档文件化。

五、基建工程项目反馈阶段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评估公司基建施工计划的有效性

公司的基建施工计划,尤其是在建立的初期,大都是间接引用从外部获得的资料,有部分甚至是想象出来的,并非全来自真实经验累积的知识。通过项目实际的演练,产生的有效性,与原先的猜测,当然会有相当程度的差距。但是不可否认,公司的基建施工计划,在项目初期,的确提供了项目一个依据。如今项目完成了,应将执行的心得反馈公司,项目的基建施工工程师,评估公司基建施工计划的有效性,提出应该或值得改进的地方,对改善或充实公司的基建施工计划,有很大的帮助。

(二)修正基建施工组织

公司的基建施工支持组织及项目的基建施工组织,经过项目执行的实际演练,应检讨其缺失,提出改进的建议,使下一个项目的基建施工作业,在公司内的运作,能更为顺畅。

(三)修正基建施工的标准作业程序

与修正组织一样,公司的标准作业程序(SOP),经过项目执行的实际演练,也应检讨其缺失,提出改进的建议,使下一个项目,依据公司的标准作业程序,执行基建施工的各项作业时,能更为顺利。

篇2

中图分类号:F2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84-02

引言

知识管理和流程管理是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维持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它们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为管理者和研究者所热衷。2003年,中国工程院王众托院士开始提出将“知识管理”引入到项目管理中{1},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工程项目中推行知识管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技术方面仍比较欠缺,尤其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知识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把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化管理;二是由于知识管理与工程项目流程管理脱节。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将知识管理与流程管理相结合,是确保知识管理效果和目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知识管理与流程管理融合的意义

ISO9000认为流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对一项工程项目所有的管理行为和工程活动都可以通过各种流程统一地表现出来,包括工程项目的管控模式、合同结构、各种施工工艺和技术、工程材料、工程资料等等。同时,通过线性化的流程设计,可使项目各种资料、信息、知识以及任务在项目参与方(者)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以流程为基础实施知识管理能有效覆盖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大量而且错综复杂的流程往往隐蔽了知识,增加了知识挖掘和利用的难度。在工程项目实践中,流程合格并不代表流程中没有问题;同时,流程节点前驱活动符合流程流转的逻辑要求,并不意味着流程可以向前流转,因为它还受到并行流程的节点的影响。而这些问题往往单以流程管理是难以克服的,它需要借助知识管理的功能才使得流程管理绩效更佳。因此,以信息化为手段,将知识管理与工程项目流程相结合,实现以工程项目流程为导向的知识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

所谓基于流程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就是以流程为主线,实现工程流、知识流、信息流三者的融合,确保把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恰当的人,构造卓越的工程项目流程来实现跨部门、跨职能的集成和协作,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2}。

二、基于流程的知识管理要素

Puccinelli提出流程是将人、应用程序、技术和流程活动相互作用的整合,并运用B2B、EAI和B2C等技术,实现端对端的控制体系{3}。知识管理下的流程技术,就是通过流程的推动,实现工程资料、节点信息、流程任务以及工程项目知识等在项目参与方(者)之间按照工程项目规定或预定的规则自动传递{4}。它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客体(object)。是工程项目流程所流转的对象,如:工程报验单、工程签证、技术交底、请购单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

2.主体(subject)。是工程项目流程所涉及的参与方(者),如:业主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政府监督部门等相关部门和个人;

3.关系(relation)。是客体在各个主体之间流转的机制,它是按照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行政规定或者项目参与方(者)事先约定形成的一种规则;

4.流程引擎(Engine)。它是根据工程项目参与者(主体)的角色、分工和条件的不同决定客体传递路由、内容和等级等,它是以流程为基础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5.知识触发(trigger)。它是以流程为“场”,从流程中和管理系统中自动传递与流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供项目参与者获取、分享和利用知识,以便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以工程项目流程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系统与单纯的流程管理系统相比,它可以通过工程项目流程的串连,完成工程项目所有知识的整合,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参与方(者)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交流与共享{5}。

三、基于工程项目流程的知识体系

根据美国管理项目协会1996年颁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大纲,将项目管理知识划分成九个部分,分别为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和风险管理。知识产生于工程项目的流程中,并作用于流程,同时在流程的实践中进行转化和创新,这是基于流程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工程项目整体流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决策的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行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可以根据项目活动内容对流程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子流程。而每一个流程中都涉及到项目管理的九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知识地图可以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工程项目流程构成一个二维体系表示(如图1)。

四、基于流程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构成与机制

1.知识管理的系统架构。以流程为基础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即用户界面层、引擎层和数据库层(见图2)。

(1)用户界面层。系统根据工程项目流程的场景,结合项目者的角色和需要,由流程引擎完成项目参与者与系统信息和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它通过XML引擎,实施定制,支持流程协作协议{6}。

(2)引擎层。它包括流程逻辑和知识触发系统,构成流程知识管理系统核心部分,封装了各种工程项目流程逻辑关系和数据逻辑关系。它借助知识规则解释器,从知识规则中提取流程输入变量,通过引擎从变量库中提取变量值,最后通过变量值进行求解,将求解结果产生一份系统的XML文件传给用户层。

(3)数据库层。它存放着整个工程项目流程和项目知识的关系数据、逻辑数据、文档数据以及工程流程相关的项目活动数据,通过引擎层的动态引擎技术实现用户层和数据库层的信息交互路由工作。

2.知识在工程项目流程中的运作机制。工程项目活动是由一整套流程所统一,大量的知识蕴藏在流程中为流程所掩盖。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是让工程项目参与者在正确的时间和场合获得正确的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体现了知识与流程结合的强烈愿望,而且只有将知识作用于流程,才得以体现知识的价值{2}。在工程项目流程处理的每一个节点上,项目参与者为了让自己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去寻找与此节点上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要让大量的知识从工程项目流程中自动地体现出来,提升项目参与者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在流程管理中构造基于节点的工程项目流程知识触发系统(如图3)。根据工程项目流程知识管理触发系统的构成,在引擎层增加知识触发系统由触发模块和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7}。

工程项目流程知识引擎是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户层与数据层之间的连接纽带,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知识管理节点流转和知识传递的性能。引擎使用XPDL语言描述工程项目流程的场景,并提供语言转化和解析功能。基于XPDL的流程定义文档,通过引擎中解析器转化成持久化的对象供其它模块进行调用,实现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引擎层可分为三层{8},分别是数据预处理层、引擎组层和系统接口层。

五、结束语

本文从克服工程项目管理中单一信息化管理和单一流程控制的弊端出发,提出结合工程项目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和流程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通过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整合,提出知识管理中的流程的构成要素以及流程下知识体系。为了说明基于工程项目流程的知识管理实现机制,从知识管理框架、知识引擎和知识触发系统,说明它们的实现机理和方法。这些方法和技术的提出,为工程项目的知识管理和确保知识管理的效果提供了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与参考。

注释:

{1}王众托.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2003(3):1-7

{2}刘晓冰,邱立鹏等.知识管理在备件供应流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2(12):2473-2491

{3}郑立明,张瑜等.流程管理的实施模型与技术构成研究[J].软科学,2005(3):57-60

{4}吴迪,贾卓生.基于工作流的项目流程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计算机科学,2008(35):120-122(in Chinese)

{5}陆剑峰,张浩等.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的企业应用集成框架及其实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7(7):1344-1350

{6}张意,蒋玉明等.基于工作流的业务流程管理技术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8,10(20):88-90

篇3

作者简介:周福新(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与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管理;E-mail:zhfxbjtu@sina.com

过去十几年一直是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市场顽疾也逐步显现,其中建筑质量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发生的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上海景苑花园的楼倒倒事故、奉化楼房坍塌事故,不断触碰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也时时提醒着人们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现代工程的发展特征来看:大型化、复杂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加强,这些工程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已有质量管理理论进行总结与升华,从新的视角审视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已成为工程管理领域无法逃避的话题。

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与发展现状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一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化程度低,尚且没有形成全行业的通用化质量管理模板;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较差,照搬照套企业质量管理程序的情况严重,与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管理情况严重不符;三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性薄弱,各项目参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项目质量管理目标难以统一化。显然,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在体系建设、体系运行、组织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将从流程管理的视角入手,借鉴生产性企业流程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现代质量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的ISO9004和动态联盟思想,从系统的角度构建基于流程化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运行模型,与此同时,利用流程软件分析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的控制要点,最终利用常用的质量管理分析软件进行流程运行问题的诊断,从而促进一个动态的项目质量管理的循环上升过程。最终希望为中国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管理思路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1流程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流程管理是一种管理过程和系统化方法,以规范化地构造卓越业务流程为核心,以持续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本身包涵着丰富的工具和技术,其关键词是流程、规范化、持续化、系统化[1]。流程管理的应用范围广泛,社会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一个合理的、高效的流程体系。

1.1流程管理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应用

在质量管理领域,流程管理的思想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生产性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就已广泛地采用了流程化的思想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伴随着产业化革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流程管理在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科技化、理论化。从以前的流程控制逐渐转移到流程的改造上,把已有的产品生产流程中无法造成产品价值增值的流程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新颖、更加适应顾客需要的产品生产流程。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流程业务重组思想(BPR),这一思想的产生是流程管理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最早提出与研究这一思想的是Hammer等人,但是,这一思想在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与控制中的执行效果并没有像质量管理专家预期的那样成功,高达70%的失败率使得专家们不得不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张志刚等[1]从现代的项目质量管理视角认为,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无法有效剔除;二是该思想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与经验主义者的思维相碰撞,这影响了其的推广与实施。进入21世纪以来,流程管理以企业流程管理系统BPMS为支撑,通过自动化技术对工作流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的同时,将“人”的因素在流程化质量控制中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这使得流程管理在生产性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大行其道。截至到目前,80%以上的产品生产企业都采用了流程管理作为本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3],可以预见,未来流程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1.2流程管理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度所带来的施工成本的增加;加之过去十几年建筑市场的粗犷式发展方式,以投标价格作为衡量工程施工方的主要参考指标,这些因素促使着施工单位逐渐养成了以团队长期的施工经验作为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显然,这是不科学的。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无不是因为质量管理流程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曾辉等[4]认为,流程管理能够促进项目绩效的提升,改善项目的质量管理能力,分散工程质量管理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由此可见流程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的价值增值过程是不可估量的。熊瑛等[5]基于ISO9004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大企业病”问题,认为将流程管理有效的融入到目前主流的智能管理中,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刘扬[6]将精益质量管理思想与流程管理相结合,构建了基于流程化的精益质量管理体系,并利用流程框图的形式详细描述了操作说明,论证了利用流程化思想为指导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能性与科学性。

从流程管理在质量体系建立的总体研究与应用现状来看,虽然目前针对项目的流程化质量管理研究与应用实践还相对较少,但是通过对目前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是将流程管理思想应用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领域是可行的,能够促进项目工作流程的价值增值,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流程化管理的思想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随着现代项目的复杂化与大型化而逐渐成为行业发展与进行质量管理的新趋势。通过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情况的调研可以发现,已有的大型化、国际化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正逐步向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向靠拢,但是从实际的管理与运行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在理论上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

2流程化工程项目质量体系构建

2.1构建基础

项目的复杂性、一次性等特点决定了进行流程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站在已有的质量管理与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成熟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结合目前制约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瓶颈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质量体系构建。

2.1.1理论基础——ISO9004质量体系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是ISO9000标准族的核心标准之一,与ISO9000质量体系相比,ISO9004更加强调质量与业绩的持续改进。从其与流程管理的关系来看,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是流程管理思想应用到质量管理领域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质量管理专家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点。一般来讲,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模式,以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战略和方针,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监视、测量、分析和评审,改进创新与学习6个过程构成的循环系统为基础,强调平衡组织中所有相关方的需求与希望,为组织在复杂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取持续的成功提供操作指南。虽然目前ISO9004质量管理是针对组织质量管理而进行设计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项目也是组织的一种类型,因而将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上是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

2.1.2组织基础——动态联盟思想

动态联盟(Dynamic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者特定事业部和职能部门,为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通过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7],在建设项目中,动态联盟的核心思想是在优化与重组项目建设业务流程,选择联盟成员,设计或调整系统组织结构与耦合方式,确保项目动态联盟组织的敏捷性、柔性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8]。在工程项目的质量运行中引入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以建设单位为主导,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所有参与项目的单位和部门,通过一定方式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化组织。在项目联盟中,各参与方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组织关系,而不是传统组织模式下上下级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有利于消除传统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壁垒,将项目各个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目标统一化、协调化,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2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领域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针对目前项目质量管理领域前沿知识的研究可以发现,通过将基于动态联盟思想的系统化方法与基于ISO9004的流程化质量管理思想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运行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型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保障,二是流程化质量体系运行。

在组织保障方面,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参照动态联盟的思想,项目参建各方在基于WBS任务分解的基础上订立合作契约,成立一个由建设单位主导的质量管理虚拟联盟,以这个虚拟联盟作为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协调平台,力图最大程度消除传统质量管理模式项目各方之间存在的利益壁垒。在联盟成立初始,项目参建各方共同协商形成一致的联盟运行章程,制定项目目标体系与责任体系,各参建单位以联盟制定的质量管理文件为纲领,细化分解,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研究质量管理流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流程化质量体系运行方面,通过对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流程进行分类,从质量意识、质量行为、实体质量的3个维度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运行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流程化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反馈,由动态联盟组织质量管理专家对流程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诊断与分析,制定改进计划方案。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质量管理经验的不断转化,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控制分析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般可以将流程划分为作业性工作流程与管理性工作流程两大类。但是与传统流程分类不同的是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领域,对于管理性工作流程,根据流程持续时间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将其分为过程性与验证性两种工作流程。显然,这3种流程的有序运行是流程化质量管理模型的核心。

3.1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框图

建筑工程项目作业性流程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持续时间长、技术条件复杂、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影响较大的工作流程,该部分流程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控制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对本类流程通过规范化的工作程序设计(见图2),在不断促进工程质量提高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

从图2可以看出,由项目各方在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建立的动态联盟将作为各方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协调沟通机制,由其制定作业性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施工程序,各单位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各自对于作业性流程管理的责任与管理体系,在单位内部之间,设计单位给予施工单位足够充分的指导,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最终由联盟对项目各方的作业性流程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运用传统的质量分析方法,如鱼刺图、雷达图等进行流程运行问题的诊断与分析,在识别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改进方案的制定与动态调整,其具体表现在于施工方案的不断优化与实体工程项目质量的不断提高。

3.2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框图

过程性管理工作流程是管理性工作流程的一种,与作业性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的制定与实施的过程。这种软性的管理要求就造成了过程性管理工作流程在运行中的一些特点。一方面,在联盟对管理性流程制定的纲领指导下,各单位应该明确各管理性流程的工作节点,从而建立相应的责任矩阵制度,通过自评价与联盟监督评价两种方式,不断查找管理性流程在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不断地总结与深化,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更新,这样的更新有利于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施工经验制度化、理论化,从而促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制度保障。同时,各个联盟成员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建设单位应在联盟的统一指导下,对施工、监理、设计单位针对质量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保证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因各自的项目利益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管理工作搭接,影响项目的质量管理效率与水平的直接提升。具体如图3所示。

3.3验证性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框图

验证性工作流程,顾名思义,其强调的是对已完作业性流程的一种检查与验收,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最终的考核环节。因此在识别验证性工作流程关键工作节点的基础上,构建合理化的验证性工作流程框图(见图4),从而有效的指导验证性工作流程的运行,保证联盟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实施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保证项目质量管理经验的有效总结与推广。

在验证性流程框图中,虽然从整体上看其仍然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结构,通过循环来促进验证性工作流管理状况的不断优化。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上,与过程性工作流程实施不同的是,验证性流程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通过多方合作与监督机制,来保障验证性流程的实施效果。

4企业建立流程化管理的建议

基于流程化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了目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将流程化思想与动态联盟思想应用到工程质量管理领域,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工程项目建立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还应遵循如下建议:

(1)加强对质量管理流程的分析。基于流程再造的思想不断优化流程的价值增值过程,将流程化思想植根到具体的项目工作流程中去。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流程化质量管理的模型与整体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各个单位仍然需要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利用WBS技术进行分解[9],对具体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从而确保项目质量管理上下的一致性与协同性。

(2)构建基于项目各方的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目前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具有涉及单位多、流程关系复杂,管理幅度大等特点,建立一个项目参建各方都能进入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各参建方通过信息平台传递项目质量管理资料,从而降低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成本,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篇4

1. 前言

1.1山东烟草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程序流程管理是根据烟草基建工程项目特点,本着对投资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防止发生违法违纪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施工方面积累了完整的管理办法和各种管理流程。有烟草集团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本工程月报就能将烟草集团的各部门有机的联系起来,月

图1成本控制工作程序流程图

报能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本工程投资成本控制状态,让委托方快速判断投资风险同时节省了委托方各部门之间的交圈、配合工作,并且推动委托方系统化管理。烟草集团提供的造价师月报做到“五统一”即。

(1)做到每一大项及每个分项采用统一编码,此编码对应委托方每个部门的管理台帐编码是完全统一的。(2)月报中的成本控制目标与委托方总体控制计划统一。(3)招标计划与经营计划统一。(4)每月完成工作量即工程进度与监理月报中的形象进度统一。(5)付款计划与资金计划和财务付款计划统一。

图2成本控制工作程序(续)

1.2所以说该月报在整个施工阶段起到的作用是:

(1)能够快速判断成本投资风险。

(2)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进展,对已完成或即将发生的洽商、变更、索赔、暂估价、工程量进行重新测算,估算价估值与控制指标比较后,差额值进入到调整预备费;并分析预备费调整对总控指标的影响。

(3)对已完各类招标,合同中标价与控制指标对比后,差额值进入到调整预备费;分析投资费用增加或节省的原因。

(4)对合同范围或修改设计的调整,合同额与项目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差额值进入到调整预备费;分析对总控指标的影响。

(5)调整预备费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委托方对项目投资的偏差。

(6)此表为月报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点,项目的所有费用的变化调整,都要经过此表来体现,并最终分析出成本控制结果。

(7)此月报中的各种表格简单易懂,只要委托方仔细研读此表的逻辑关系,再加之目录的文字表述,是将能看懂此表。

(8)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此月报中的各种表格可以清楚的反应出,工程每一合同每月的实际已完成工程量,累计已付款情况,累计已付款占合同额百分比等。

(9)根据工程招标的实际情况,调整招投标计划,此表要求各协作单位、各部门按确定的招标计划完成各自的工作时间点;并让委托方清楚的知道各招标的节点完成情况。

(10)此表根据工程项目的合同体系,真实反应委托方财务每月工程付款情况,并对未来月份付款情况进行合理预测,此表联系了工程与财务报表的纽带。

成本控制工作程序流程图(见图1),成本控制工作程序(续)(见图2)。

2.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质量措施如下

2.1组织措施:(1)建立造价管理的认证体系,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投资跟踪、现场监督和控制)的人员,明确任务及职责,对已完工程的计量、支付款复核、处理索赔事宜,进行投资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运用报表的方法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等。(2)编制本阶段投资控制详细工作流程图。(3)每一项任务需专人检查,规定确切的完成日期和提出质量要求。

2.2经济措施:(1)进行已完成的实物工程量的计量或复核,对未完工程量的预测。(2)工程进度款、工程结算、备料款和预付款及其合理回扣数量的审核、签证。(3)在施工实施全过程中进行投资跟踪、动态控制和分析预测,对投资目标计划值按费用构成、工程构成、实施阶段、计划进度进行分解。(4)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供造价控制报表、投资支出计划与实际分析对比。(5)编制施工阶段详细的费用支出计划,依据投资计划的进度要求,并控制其执行和复核付款账单,编制资金筹措计划和分阶段到位计划。(6)及时办理和审核工程结算。(7)制订行之有效的节约投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2.3技术措施:对设计变更进行经济分析和审查。

2.4合同措施:(1)参与处理索赔事宜时,以合同为依据。(2)参与合同的修改、补充、管理工作,并分析研究合同条款对投资控制的影响。(3)监督、控制、处理工程建设中有关问题时,以合同为依据。

2.5工程结算反映了分布分项工程控制情况、合同执行情况、工期情况等,也是检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质量文件。尤其是通过烟草集团全过程管理的项目结算额均没有超过投资估算且没有产生任何合同纠纷其主要原因在于烟草集团有一套全过程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一套技术过硬且敬业的团队、有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结算实际是把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的总结。工程结算有三种形式: 阶段结算、年度结算、竣工结算。

(1)阶段结算:一般适用于单体工程项目较大的工程,阶段结算是按已完工程的整体部位或系统做出阶段性分部结算,直到竣工结算时按各阶段分部结算进行累加,对变化部分做出相应的的调整;阶段结算的作用可规纳两点:第一为委托方在过程投资控制中,对项目管理提供较准确的数据和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动态管理的作用;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委托方与施工单位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能减少烟草集团在竣工结算时大量核量计算的过程,缓解结算时间较长的压力。(依据为财政部369号文件)。

(2)年度结算: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期较长(一般跨年度),对材料设备价格涨浮具有其不确定性,委托方为了全面掌握本年度工程的投资情况,一般对当年已完工程做出年度结算。

(3)竣工结算: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阶段,要求有完整的结算书、有效的变更洽商手续、清晰的界面划分、相关的竣工资料等。烟草集团结算完成后,应向委托方上报完整的竣工结算报告书。

篇5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05

0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属于重中之重,不仅关乎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目前在社会经济的作用下,我国的建筑工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规模上也呈逐渐扩张的趋势,进而也就对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是对建筑企业的挑战。基于此,寻求有效积极地管理手段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从流程化的视角提出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取决于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基于施工过程具有相对复杂型,且影响因素较多,如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水文环境、建筑材料、图纸设计及其施工设备等,与此同时还与维修服务、施工活动、交工验收等密切相关,基于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各个环节与过程的管理,将各种因素的质量提高,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和健康发展。

2 流程化质量管理的方法

2.1 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

这里主要是指工程施工中对整个项目质量影响大、技术条件复杂、持续时间长的工作流程,并且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难点与重点。因此,在实施管理前可设计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以此来将工程质量于工程项目管理效率提升。具体的做法是将动态联盟建立于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并以此作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同时依据作业性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施工程序,使各个单位均全面详细的了解,之后将各自的管理体系和作业性流程管理责任建立,同时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加强监督,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加强指导,之后考核评估各方作业性流程质量管理,将相关问题找出,同时对管理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和优化施工方案。

2.2 验证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

主要是对完工作业的验收和检查,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必须明确重要的工作流程关键工作节点,进而以此为依据将验证性工作流程合理化构建,进而对验证性工作流程的运行做出有效的指导,保证质量管理评价的公正与客观。基于验证性流程具有动态循环的特点,因此可借助管理不断优化,并且在管理中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以多方监督和合作机制保障验证性流程的成效。

2.3 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

该过程是一种文化、一种制度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在运行中过程性管理工作流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管理性流程相关纲领为依据,使各单位将管理性流程的工作节点明确,并将相应的责任矩阵制度建立,同时以联盟监督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形式查找运行中管理性流程的薄弱点,进而对其不断深化总结并优化,并且动态的调整与更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理论化、制度化管理,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建立和施工单位各个单位并非独立存在的,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流程指导与监督,这样才能保障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不受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影响,从而直接提升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率。

3 建立流程化管理的建议

一是对质量管理流程加强分析。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流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因此可在项目工作流程中植入流程化思想植。同时各个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还要以WBS 技术分解具体的工作任务,并针对相应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以此来实现项目质量管理的协同性与一致性。二是对运行结果加强控制。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并且以上我们也提出了以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来促进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联盟应组织考核小组对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的评价,并且针对关键问题进行诊断和查找,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分析工具(如鱼刺图、雷达图)进行结果的运行控制,推进质量管理过程的不断改进。三是构建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目前我国的建筑项目规模在不断地拓展,并且大型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也因为流程关系复杂和涉及单位多显得更加复杂,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个项目信息系统建立,使参建各方都能进入,并以该平台为契机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以此来将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成本降低,同时也大大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效率。

4 结语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流程化的项目质量管理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它是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构建的统一质量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将不同单位间的质量沟通壁垒消除,同时还能够将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实现动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质量管理,并且该过程具有循环性的特点,有助于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最大化改进与优化,从而将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从整体上提升,进而推进我国建筑事业和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黎明,文艳.前期质量控制视角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5-18.

篇6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项目的快速发展,在电力企业面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已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也成为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和电力企业形象的大问题。因此,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电力企业技术水平、改善电力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

1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管理具有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的重点:在技术方面,项目管理反映了项目建设过程的客观因素和科学的组织方法,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电力项目企业的项目水平从改革前的落后状态,经过20多年大家共同的努力,采用了现代化的项目技术,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才以迅速提高,基本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生产力有较大发展的表现。在社会方面,项目管理是生产关系的体现和反映,其必须保证完成国家计划,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发动和依靠职工参加管理与监督,保证电力建设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可以大概分为计划阶段、立项阶段、实施准备、实施阶段等几个环节。各个环节的任务是不同的,需要做的工作当然更不相同。

2.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是项目的规划阶段,或者称为项目机会申报、汇总计划等,涉及到公司层面的资金计划、技术规划。一般来说基层单位根据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下根据所需的设备材料、人工等费用确定项目计划内容进行储备,在下半年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明年的项目;管理部门根据下属单位提交的计划针对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对其审核确定计划,同时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和资金估算。归口审批部门制定技术规划原则以及对项目机会进行技术和资金审核。通过计划阶段的项目可以认为是电力公司生产计划的一部分。

此外,还存在一些应急、抢险的项目:即根据紧急生产和生产特需要求立项,当年立项的紧急项目,同时需报批上级部门特批。营销项目一般根据具体客户市场申请予以立项,但企业会对营销项目涉及的数量规模、预算根据历史情况做出一定的预测。

2.2立项阶段

这是具体项目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完成是对计划阶段项目的具体落实。即从公司的已列入计划的项目中,具体的负责人申请具体的开展工作;立项阶段审核通过后项目即列入了公司的实施项目计划中。

立项阶段一般需要提交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可能会申报具体的资金拨款计划(可能与计划阶段的不一样,但会有一些要求,并且会更为细致),立项阶段确定项目经理、项目的执行计划等等内容。立项阶段的审批一般也是由归口审批部门主要负责,立项审批通过后会有正式的项目批文。

2.3实施准备

该阶段主要针对具有工程建设的项目,这种项目需要在项目立项后立刻由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并编制概预算,如果有物资采购、领用的要申报,安排物资计划。初步设计要通过工程管理部门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具体来说初步设计也会在立项阶段就开始做,这样项目立项后可以很快进入施工。

2.4实施阶段

不同项目的实施阶段差异比较大。科技类项目的实施比较复杂多变,工程类项目实施主要节点比较有规律,特别是特定专业设备的项目会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实施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工程招投标、开工建设、项目变更、验收、决算,以及工程物资管理、合同、资质等等内容。

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

3.1质量管理

毋庸置疑,电力工程的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的长久发展。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工程质量是根据电力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合同对项目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性能在规定期限内的综合要求。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必须更加重视质量管理、立志做出精品,这样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上创出品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正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成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于质量管理的规范才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3.1.1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查确认,着重检查承包商是否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经认证单位认证,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计划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行之有效等。

3.1.2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检查承包商是否根据设计图纸的规定和合同的要求制定了材料检验和检查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对材料的采购订货、材料的进场和材料的使用进行质量控制。

3.1.3生产设备的质量控制,包括生产设备采购订货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加工制作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组装调试的质量控制以及形成的生产能力的保证率等各个环节。

篇7

对于企业跟踪项目,在进行准确、翔实的项目信息收集工作后,项目管理工作可遵循以下主要流程:项目调研 可行性研究 项目论证 - 合同评审 项目实施 项目后评价。

现就主要环节列述如下:

1.项目调研与可行性研究

企业在项目立项前,须选派工程管理、技术、造价、商务等专业人员进行项目调研,调研工作应当扎实、到位,调研的信息应达到详细、直接、准确和具体。项目调研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项目所在国(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国家资源状况调研;项目的规模、工作范围、资金来源,项目的运作方式调查;项目的业主、监理和总承包商以及其之间的工作程序和合作方式调查;项目技术规范和要求,项目合同基本模式;现场实际情况、当地或沿线水文天气状况;当地材料价格、设备价格、人工价格及其运输距离和方式;与项目有关的法律、保险、税收、海关、商务、财务、银行和货币政策;我国驻外经商参处的意见;我国政府对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相关项目在当地的执行情况等。

调研人员必须在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的主要内容:项目所在国的国情与当地情况介绍;项目的背景与项目的提出;项目的识别与项目情况介绍;项目实施规划设想: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项目成本费用核算;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获利能力分析;项目偿债能力分析;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当地市场状况与预测;项目实施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项目建议等。

2.项目论证

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企业相关人员组织对项目进行论证。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核,并根据项目特点和需要选择专家进行咨询,提出审核意见。重大或特殊项目可以外聘有关专家参与审核工作和咨询。根据审核意见和专家咨询意见,组织召开工程项目评审会。提出对审核意见和专家咨询意见进行答辩和澄清,评审委员会通过投票表决方式提出评审意见。

3.合同评审

企业需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如工程管理、工程技术、法律等人员,对项目的投标工作取得成功或议标谈判工作达成的初步协议进行合同评审。

4.项目实施

正式合同签署后,由企业选聘规定负责执行该项目的项目经理,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合同,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被选定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定项目组组织机构并选聘执行该项目的经理部人员。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合同、项目目标责任书、项目有关评审论证意见以及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的《实施规划报告》。 《实施规划报告》应包括: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项目经理部岗位说明和责任分配矩阵;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项目实施的人力资源调配计划;机械、材料采购及使用计划;项目实施的质量和安全计划;实施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依照合同价格调整后的项目成本预算:项目实施的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成本的结构分解;项目经济核算;项目获利能力分析;项目偿债能力分析;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项目合同管理项目分项工作目标确定;项目组织派遣计划;项目实施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规章制度;项目的信息管理规定;

项目经理部应本着忠诚企业、严于律己、务实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对项目进行目标化管理,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完成项目的组织调遣、项目实施、工程款的回收、竣工收尾、缺陷责任维护和项目的移交等工作。项目经理部应对项目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的进展状况转换成为可量化的信息并形成《项目作业报告》上报公司。同时,项目经理部应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督导。同时,企业应对项目经理部实施有效的控制,审查项目经理部的《项目作业报告》,并能够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检查、协调与指导。同时负责提供对项目实施的后方支持与服务,负责向集团公司管理层汇报《项目作业报告》和其审查意见。

5.项目实施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管理要点:

1)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设立项目经理部内部的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对项目的实现目标进行分解来确定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制定规章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层层有监督。

2)项目进度管理: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的《实施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由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图、项目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估计、项目里程碑计划和甘特图、运用关键线路法CPM完成项目实施的单代号时间坐标网络图、工作责任分配矩阵等组成的项目进度计划。项目进度状况的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项目经理部应完成每月的《项目作业报告》,报告中应包括项目实施的状况、管理状况和进度状况、实际完成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的甘特图、S型曲线图。并对进度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如连续两个月未完成工程进度,应对原因和责任进行专题报告。

3)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应按有关工程技术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项目经理部应遵照《实施规划报告》中的质量计划,建立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办法。项目经理应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保证项目质量控制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过程质量控制应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4)项目的成本费用管理:项目经理部应遵照《实施规划报告》的相关计划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的支出。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成本和费用管理负全责,项目经理部的财务人员负责监督。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的《实施规划报告》中根据项目的各项计划和费用测算完成实施项目的费用曲线,该曲线是对费用控制的基准线。对于因组织不力导致的工期延误、质量事故和浪费等造成的成本和费用的增加,项目经理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材料、燃料、设备、人工费用等涨价造成的成本和费用增加,要有详实记录和报告。

5)项目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使用管理: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实施规划报告》进行采购工作。全部的材料和设备均应执行比价采购的办法,每个品种一般至少要有三家供应商进行比较。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应在项目经理部的材料管理人员、工程技术和财务人员的监督下登记入库。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应与项目预算相符,材料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应对材料和设备的实用予以监控。

篇8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61-02

目前,2G的通信网络可以支持语音通话服务、短信服务以及网络的上传和下载服务。随着中高端客户对视频通话服务和高速上网服务需求的增加,中国三大运营商已陆续在全国开始进行3G通信网络的建设、优化和维护工作,并在省内部分重点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试运营,受到了中高端客户的好评,同时也对3G通信网络的通信质量和网络设备的辐射问题提出了很多质疑。3G通信网络的建设、优化和维护,对于很多运营商来说应该还是比较陌生的,如何通过合理的项目化管理制度来提高通信工程的质量,从而满足客户对通信质量的需求,成为当下通信企业的一个首要目标。

一、3G通信网络的项目化管理流程

(一)通信工程项目化管理的前期准备

在建设3G通信网络初期,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由集团公司确定建设3G通信网络的重点地市及重点地市3G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规模,并将制定的3G通信网络的规模下达到重点地市,重点地市根据3G通信网络的规模进行3G网络覆盖范围的具体规划,根据本地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和重点集团客户的多少,以及3G通信网络底层基站的技术相关要求,有选择性、合理地进行基站布局的设计规划,确定具体底层基站的位置、类型和数量,并将此信息上报给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统一进行通信设备的采购,此部分一般称之为集采。

在集团公司完成统一采购后,由通信运营商、通信厂商和施工单位三方相互配合,进行3G网络的建设、优化和维护工作。目前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完成此部分工作主要由通信运营商的网建部、网优部和网维部三方共同协作,主导协调通信厂商、施工单位共同完成。通信运营商我们俗称为甲方,网建部主要负责完成通信网络的建设工作,例如底层基站站点数量和类型的制定和调整,底层基站间距离的调整以及基站建设过程中站址的协调问题等;网优部主要负责对于入网的基站进行网络的优化工作,一般分为单站优化和深度优化。单站优化主要是在建网初期进行,主要完成基站基本业务的测试、基站邻区的加载及基站天线倾角的调整,避免邻区干扰和掉话现象的产生;深度优化一般在网络正常运营中进行实施,主要针对个别区域进行通信信号质量的提升和优化;网维部主要负责通信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包括通信网络设备的运行监控及软件版本的升级和网络设备的割接等。通信厂商目前主要有中兴、华为、爱立信和阿尔卡特,主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负责并完成通信网络设备的接货协调工作、网络设备的安装监督和调试工作、网络通信优化工作以及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的排查工作等,通信厂商我们俗称为乙方;施工单位一般由本地市邮电工程公司负责,主要完成通信网络设备的安装工作,例如基站土建部分的施工、基站信号塔的安装、基站网络设备的安装等。在施工前,一般会由地市的邮电工程设计院和通信厂商共同协作完成基站前期的勘察工作,主要包括基站位置的确定、经纬度的确认,信号塔类型和基站类型的确定及通信网络设备安装图纸的完成,为施工单位的下一步安装工作提供基站的基本信息和施工图纸。

(二)制订计划,保质保量进行建网工作

在前期的规划和勘察结束后,由通信厂商和施工单位根据本地市邮电设计院提供的勘察报告完成具体的通信网络设备的安装工作,一般针对于施工计划由通信运营商根据基站现场的安装情况和通信厂商、施工单位的人员情况来拟订,通信运营商整体把握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通信厂商的负责人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具体关注相应部门的工作量,并与通信运营商密切联系,不断调整,实时处理突况。其中通信厂商主要负责通信网络设备安装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为施工单位的安装人员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一般在整个通信网络进行全面安装前,首先要进行一个示范基站的安装工作,由通信厂商的技术支持人员协调施工单位的安装人员来完成,为施工人员讲解基站具体的安装流程和标准,同时根据自己的经验,阐述针对于特殊情况的安装标准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施工人员了解基站的具体安装流程和标准后,施工单位在通信厂商技术支持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按照施工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整个项目的施工任务。

与此同时,在进行了一定量的基站安装工作后,由通信运营商根据通信厂商的人员情况拟订相应的网络设备调测计划。网络设备调试工作一般包括本调和联调,本调主要指本机的调试,包括本基站经纬度信息、信号塔相关信息、天线倾角等基站基本信息的加载;联调主要指基站与基站之间、基站与基站控制器设备之间的联网调试,包括对于具体基站所属的基站控制器及基站分配的相应路由等信息的加载。一个基站的本调和联调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基站基本业务的测试工作,主要包括语音通话服务测试、视频通话服务测试、网络的上传服务和下载服务的测试,保证基站在数据上和业务上的通信质量。此时,用户使用此网络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网络通信服务,例如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和上网业务。

(三)通信网络优化及维护

伴随着基站调试工作的进行,网络优化工作可进行同步实施。在建网初期,主要进行的是单站优化工作。此部分工作一般由通信运营商的网优部门和通信厂商的优化部门协同完成,主要包括基站的四项基本业务的复测、基站邻区的加载以及基站天线倾角的调整等工作,同时针对于有客户投诉的个别区域,要对覆盖此区域的基站进行基站邻区的分析和环境分析,重新进行此基站邻区的规划和加载,邻区的加载一般在基站控制器设备上进行,基站的邻区相关信息加载后,需要网络优化人员对此区域的基站邻区的加载情况进行复测和验证,避免掉话现象的发生。

篇9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46-02

1 关于流程

流程是为了完成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并依此对施工项目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或任务进行管理,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一般流程应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1 目标性

流程的存在是为了完成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特定的任务。比如,企业的维修服务流程历经收到客户请求、制定维修计划、执行维修、收取费用、后续追踪的过程,把企业维修人员的劳动、耗用的维修配件等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转化为维修服务行为,以实现修复设备的目的。

1.2 逻辑性

组成流程的活动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关系,这就构成了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有串行(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并行(专业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反馈(后续活动对前面活动的影响)等关系。

1.3 层次性

流程具有层次性。比如企业有企业的业务流程,而企业内部可能会有技术改造、培训和财务管理等等分属不同部门或不同专业负责的工作内容。企业内部的技改项目管理流程、培训管理流程和财务管理流程就是企业业务流程下一个层级的流程。为便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将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和目标由高至低层层分解。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就是工作分解的一个有效工具。

2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结构分解

2.1 WBS定义

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即项目结构分解,是把项目(目标、任务、工作范围、合同要求等)按照系统原理和要求分解成互相独立、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项目单元,将它们作为项目的计划、实施、控制和信息传递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工作的对象。

尤其在项目规划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求助于WBS方法进行项目工作内容的分解,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作为一个项目的综合工具,WBS同时也是控制项目变更的重要基础。

2.2 WBS分解原则

为保证WBS分解结构的正确、完整和实用性,在成本管理工作分解中要充分掌握分解工作的“度”,即不能将工作分解的过细(使协调配合工作量增加),也不能将工作分解的过粗(不利于落实责任和考核标准),以至于难以控制。

WBS分解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某项任务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且只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出现;②WBS中某项任务的内容是其下所有WBS项的总和;③一个WBS项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即使许多人一起做的工作,也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其他人则只作为协助或参与者;④应让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创建WBS,以确保WBS的被相关成员认同和理解;⑤每个WBS项都必须文档化,以确保相关成员准确理解己包括和未包括的工作范围;⑥所建立的WBS必须在根据范围说明书正常地维护项目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能适应项目变更的要求。

按上述原则,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分解,得到的WBS分解结构如图1所示。

3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有助于帮助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项目管理成本,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秩序和行为。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可以成本管理工作分解结构图(图1)中的第三个层次为基础,构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成本管理流程由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等六个环节构成。

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必须树立工程项目的全面成本观念,围绕工程项目的生产和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把企业全体人员,以及各层次、各部门严密组织起来,建立起成本管理保证体系,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项目,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工作,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图1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WBS

4 基于流程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在基于流程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按照成本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控制三个阶段,也就是成本控制循环中的施工前期阶段、施工期间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图1所示)。

4.1 施工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

成本的事前控制,包括成本预测、目标确定、制定成本计划、规定消耗定额、计量手段,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和经济责任制、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等内容。

成本预测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基础,可以为选择最佳成本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企业下达的成本目标,认真研究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对相应的成本目标进行测算和比选,以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施工方案。然后即可以测算的成本目标编制成本管理计划。

图2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项目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依据,所以成本计划应具有具体、可操作、易比较的特点。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应以施工项目的各个施工过程为对象,以成本预测时确定的成本目标为控制上限,并结合施工对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度计划、质量标准、拟采用的技术措施和可获取的资源等情况认真编制。使每项工作都有相应的成本计划,同时每项成本计划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或个人,以使计划切实能得到执行。

4.2 施工项目成本的事中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的事中控制即对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这个阶段要求员工正确理解和把握各自部门和岗位的相关成本目标和成本控制计划,按工作任务限额领料,注意节约用料(非偷工减料),结余及时回收。培养员工尤其是成本管理人员勤算账、算细账意识,做到事前预算、事后核算、跟踪检查对比纠偏,使项目成本切实得到有效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的事中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费用开支的控制。开支控制应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以收定支”即从费用开支的科目方面控制成本――检查各项开支是否符合规定,成本计划中是否有此项费用,以防随意支取和挪用项目资金等违法乱纪现象。“量入为出”即从费用开支的额度方面控制成本――坚持按成本计划的额度开支,不得随意突破。

(2)人工耗费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定员、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停工、窝工等问题。

(3)劳动资料的控制,主要控制施工机械、生产设备和运输工具的合理利用,提高利用率,严格执行维修和保养、保全制度。

(4)材料耗费的控制。对材料的耗费,要着重从材料采购、验收入库、领用、退料等方面进行控制,严格手续制度,实行定额领料,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采购不合理、领发无手续、用料不节约、现场混乱、丢失浪费等问题。

(5)施工项目成本的事后分析

成本的事后分析控制,是指在某项工程任务完成时或报告期末,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施工项目成本的事后分析目的在于:

(1)通过成本核算环节,掌握工程实际成本情况。

(2)将工程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成本差异,确定成本节约或浪费数额。

(3)分析工程成本节超的原因,确定经济责任的归属。

(4)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成本控制工作。

(5)对成本责任部门和单位进行业绩的评价和考核。

5 结论

工程项目施工是露天作业,往往一个项目有多个单位或多个专业同时在现场施工,导致工程施工项目的影响因素很多。施工项目成本超支现象普遍存在。

本文应用WBS方法,系统分析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内容,并构建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WBS模型。这一模型可以帮助项目部成员清晰地了解施工项目各阶段成本管理的工作内容,有效界定成本管理范围。

为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使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更具系统性、程序性,本文初步提出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建议按此流程对施工项目进行系统的成本管理,有望改变施工项目成本超支现象,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为了实施对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需要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撑,这种软件系统可称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一般而言,工作流管理系统应包含如图1所示的三个组成部分: ①定义建模;②运行控制;③运行交互。

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作原理如下:相应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对每个新的事例予以实例化,即为每个事例创建一个新的工作流实例。基于相应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作流引擎计算对于该事例应激活哪些活动。 针对每个被激活的活动,将生成一个工作项并放入每个具有相应角色的用户的“工作夹”。 用户从其工作夹中选择工作项,并开始执行相应的活动等。尽管一个工作项可以出现在多个用户的工作夹中,但只有一个用户执行相应的活动。 当一个工作项被选中后,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启动相关的应用程序并监控相应活动的执行结果。需要指出,用户只能看到在其工作夹中的工作项,并且当选择一个工作项时也只能获知与执行相应活动有关的信息[2~4 ] 。

2、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可以看作是一项任务,有许多过程和活动构成,但与制造业等工业部门不同的是,工程建设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又可以在总体上分为弱结构化和变动性两个方面。正如同大约90%的工程建设信息是非结构化的文档信息,工程建设中绝大多数处理过程属于非结构化或弱结构化的工作过程。 对于这些非结构化或弱结构化过程的支持,根本无法采用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同时,工程建设领域也存在一些诸如设计变更、工程索赔以及招标采购等具备较高结构化程度的管理过程。这些管理过程尽管数量较少,但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有研究指出85 %的建设问题和过程有关而和产品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如何实现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工作流自动化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必须注意到,由于这些管理工作流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动性,严重依赖于固定的事先过程定义的传统工作流管理技术,无法对其提供有效的支持。事实上,许多研究人员都指出:由于缺乏灵活性,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以失败告终。

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之所以缺乏灵活性,其关键原因在于路径是驱动工作流的唯一机制,即工作是基于预先固定的因果关系从一个工作夹流转到另一个工作夹。因此,所导致的过程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和非透明。 针对以上原因,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所谓的事例处理系统(case-handling system),倡导一个根本性的思想转变:工作流的驱动不是通过预先确定的路径,而是应该通过事例。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侧重于在一个工作流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而事例处理技术则侧重于为了取得业务目标“可以做什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流管理方法,事例处理技术为支持灵活的、知识密集的业务过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事实上,事例处理原则的应用已经在荷兰一家名为海杰曼斯的大型建设公司的一些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简单而言,事例是工作流过程的一个实例,是工作流参与人员所需处理的对象。 在工程建设领域,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设计变更过程、一个具体的工程索赔过程以及一个具体的招标采购过程等。如果将事例看作是通过执行工作流过程所制造的产品(建设管理过程的产品是信息),则真正驱动工作流过程的是产品的特征。 通过关注产品的特征,可以将传统的面向“推”的路径(从一个工作夹到另一个工作夹) 转变为面向“拉”的机制(以关于一个事例的数据对象为中心) .为了进一步说明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方法,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 提出其相应的对象模型(图2)。

3、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的过程定义

对于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而言,同样需要进行过程定义。 传统的建设过程被认为是彼此分裂,在没有应用信息系统时,信息呈孤立状态,形成了“信息孤岛”;在信息系统应用后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但是还需要应用过程管理思想对信息系统的工作流进行集成和优化,即在利用流程再造(BPR)工具进行业务过程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描述工程项目工作流的过程逻辑。过程定义所产生的过程模型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许多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均提供可视化的过程建模工具,使得用户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对实际的业务过程进行建模,而且所建立的过程模型可以直接得到系统的支持。过程建模的方法有活动网络图、有向图、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IDEF3) 以及Petri网等等,其中的Petri网过程建模方法近年来最为学术界所重视[5 ,6 ] .

以下采用简化Petri 网模型对任务管理过程予以建模。 在一般性的任务管理过程中,团队领导首先要求团队的某个成员完成一个任务。该团队成员基于自身能力和各种约束条件检查任务要求,然后发送一个答复给团队领导。如果该团队成员认为无法完成该任务,则团队领导需要物色其他合适的团队成员。如果该团队成员确认有能力完成该任务,则团队领导对任务进行详细描述,并将其发送给该团队成员。当该团队成员对任务的详细描述不理解时,他可以提出询问,直到该任务被理解并被实施。对于团队成员所提交的任务结果,团队领导将其与原来的任务状况说明相比较。如果认可,则提交工作成果。否则,团队领导将任务重新退回给该团队成员(图3)。

4、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过上节的分析,图4给出了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与工作流管理联盟所提出的参考模型基本一致[7].系统的逻辑设计包括过程定义、用户的角色分配、数据处理设计、表单定义、事例的授权与分配等方面。 工作流执行服务中的工作流引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工作流过程实例的执行、事例活动的状态控制、用户事例列表的维护以及对外部资源的访问等工作。管理监控工具对运行过程中过程实例的状态进行监控与管理。工作流引擎通过,可以访问过程数据、用户信息和文档信息等数据库资源。客户端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一种手段,以处理过程实例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的任务。而被调用的应用程序是指工作流执行服务在过程实例的运行过程中所调用并对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外部应用程序(比如文档管理模块) .图中的几个WAPI (workflow applicationpicture interface) 依赖于确定的开发平台。根据该体系结构,可以通过Lotus Domino/ Notes 中的Flow2 Mark 工作流开发平台来予以实施。

5、案例

图5 给出了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界面。 在工作区域的上部窗口是当前正在执行或查看的流程,其中可能包含子流程。下部左边的窗口相应显示当前流程中的活动和子流程。下部右边的窗口则是与当前流程所相关的表单、文档等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当前流程为“某设计方案的变更”,其中包含一个“登记某设计方案的变更要求”的子流程和“修改某设计方案”、“审核新的设计方案”、“归档并分发”三项活动。对于该界面,需要说明的是: ①活动和子流程的状态可以是待办、在办、已办、略过以及重做等等,比如张三(假设为设计方人员)  对于审核新的设计方案不具有执行角色,因而对该活动可以略过; ②所打开的表单应标明哪些是强制数据、哪些是限制数据,比如设计方案审核表单中的“同意与否”应为必须填写的强制数据。

当然,壳- 核结构模型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

(1) 壳- 核结构的定义还不是十分精确,因此需要开发人员精心地去划分系统层次,并在开发过程中摸索,总结经验。这会增加些额外的工作,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

(2) 壳- 核结构模型的目的是为那些与外界联系复杂的信息系统提供简化其系统结构的途径,因而对于那些相对孤立、简单的系统,运用壳- 核结构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无论如何,从系统设计开始就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协作,而不仅仅是功能的可扩展,可以体现真正意上的开放系统。 平台是否一致并不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提供足够技术去实现异构系统的协作。可以想象遵循某种原则来实现系统间协作,以致构成极富弹性的信息系统体系,应比遵循某种技术标准来实现系统的集成要灵活很多。

参考文献:

[ 1 ] Stephen R Schach. Object2oriented and classical software engineer ing[M].5th ed.New York :CITIC Publishing House/ McGrawHill ,2002.

[2 ]戴汝为。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A]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11.DAI Ru2wei.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science[A].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C]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0. 1 - 11.

篇11

我国目前有8亿农村人口,从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来看,在农村贫困问题尤其突出,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约占全国的 90% 以上,探索如何采用妥善方法解决农村低保问题,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两年的项目管理硕士课程学习,本着从项目管理的全新视角,拟采用项目管理流程来发现和解决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农村低保工作流程,从而达到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合理期望。

一、缺失项目管理流程下的朱桥镇农村低保现状

莱州市位于烟台以西,青岛市以北,2013年经济总量位居烟台市第二,莱州市朱桥镇位于莱州东北部,处于招远、龙界处,总面积147.8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辖99个行政村,部分村庄如作阳村、邓家等20个村,经济条件较好;部分村庄如修家沟村、杨家庄子等50多个村,多为丘陵、山区,经济条件较差,村与村之间贫富差距明显,低保工作的开展所面临的情况较为复杂。

二、缺失项目管理规范下的朱桥镇低保主要问题

(一)确定低保人群贫困标准的问题。目前朱桥镇各个村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如果按照机械性地贫穷村的绝对贫困线作为全镇低保标准,就会有不少富裕村里相对贫困的人口享受不到国家低保补助;如果以偏概全地按照富裕村的相对水平制定绝对贫困线,那么贫穷村相对富裕的人群同样有可能被划入低保范围,这样不仅仅浪费了国家资金,而且也降低了低保金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相对公平方面发挥的作用;制定基于项目管理流程下的低保标准势在必行。

(二)确定农村低保人群公平性的问题。目前部分农村两委选举都直接或间接存在有宗族势力的明争暗斗,通过宗族势力强弱斗争推选出来的村干部,当面对处理涉及到村庄、村民切身利益,诸如低保标准的制定、低保人员的评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时,其处事角度和所处立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就很容易受到人情的影响,必须采取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标准制定相关政策,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工作开展流程中的不公平因素。

(三)农村低保人群发展长远性问题。对农村贫困人群开展低保工作,不仅是为了保障其正常生活,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确保农村贫困群体的长远发展,也就是帮助他们“脱贫”。如何合理的引导、帮助农村低保人群实现自我发展,是摆在民政部门工作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如何制定科学规范、卓有成效、立足长远的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流程,也是目前项目管理和农村低保相结合的一大难题。

三、基于项目管理流程的农村低保工作对策

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流程是指一个项目的全流程或项目阶段都需要有一个相对应的项目管理流程。这种项目管理流程,大体上有以下五个各不相同的管理具体工作流程构成,因此农村低保工作可以在项目管理流程下将其规范。其一,起始流程:定义一个农村低保项目工作起始与否,以及决定是否将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方法继续进行下去等工作。其二,计划流程:拟定、编制和修订农村低保工作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方案、资源供应计划、成本预算、计划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工作。其三,实施流程:组织和协调本镇街以及各村委会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激励工作组团队完成既定的低保工作计划,生成低保工作报告等方面的工作。其四,控制流程:制定标准、监督和测量农村低保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差异和问题、采取纠偏措施等管理农村低保工作和活动。其五,结束流程:制定农村低保工作的移交与接受条件,农村低保工作开展阶段成果的移交,从而使农村低保工作顺利结束的管理工作和活动。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管理流程下的农村低保工作应当如下开展: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的测定,目前有三种方法:一是生活形态法;二是童星和林闵刚根据客观相对贫困标准、客观绝对贫困标准和主观贫困标准这三种测贫的角度所列举的12种度量贫困的方法;三是恩格尔系数法。针对目前朱桥镇各村经济水平相差较大的情况,建议采用恩格尔系数法确定农村低保贫困标准,科学设置相对贫困线。

(二)公平、公正地推选农村低保人选。(1)基层政府干部树立“公共人”角色,规范优化自身行为。首先,必须合理定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角色,维护公共利益。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公共人”的角色意识,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保证农村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其次,必须明确基层干部的道德价值,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基层工作人员秉承公心贯彻、落实制度政策,使其嵌进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并发挥巨大作用。(2)完善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低保体系。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低保制度加强规范建设,加强农村低保制度的法规建设,摆脱低保工作存在的偶然性与随意性,进一步完善相应立法,加快推进制度定型。加大对于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规、违纪的成本,确保规范的刚性,减少行政人员的不公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