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07:01: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语文考试卷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到了看成绩的日子,我匆忙赶到学校,想着穿上滑冰鞋飞跑的样子,想着肯德基诱人的香味,我的心里像怀着小兔子一样砰砰直跳,这次我能得奖吗?
数学考试卷发下来了,我得了93.5分,我有点失望,心想语文考得好一点也行。待语文考试卷发下来,天哪!89分!心想这下可完了,鸡飞蛋打,啥也得不到了!还要挨批评。真是伤心极了!
比较而言,识记与理解能力属于基础能力,这方面试题的得分情况与学生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不存在“难度”问题。比如: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涉及“识记与理解”的试题分值高达30分,比2012年多出8分,但整个试卷的得分率较2012年并没有大幅度提升,原因在于名句默写、文言实词解释等试题中比去年多出现了几个“生疏题”。
而“鉴赏与评价”能力在阅读中属于高难度能力,它与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关系密切。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由于在 “鉴赏与评价”能力方面设计的阅读主观题分值都偏低,所以导致阅卷答案只能呈现“要点”,很难真实检验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在未来高考中,如果将“鉴赏与评价”试题分值增加到8分以上,其“高难度”特性将会充分体现出来。
二、为什么要关注高考语文阅读测试的中等难度试题?
简言之,中等难度试题在整套试卷中所占分值最多,对考生的语文成绩影响最大。这两年《考试手册》对高考语文试卷的测试目标比例做了完全相同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分析与综合”部分的试题分值约占28%。按试卷满分值150分换算,“分析与综合”的分值应当是42分。这相对与满分值80分的阅读试题而言,分值比例已然过半。
那么,2012年、2013年高考试卷中“分析与综合”的实际分值比例又如何呢?我们对照《考试手册》中有关“分析与综合”的几类考查点,做了以下数据统计:
《考试手册》规定的“分析与综合”主要考查点 201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试卷涉题及分值 合计分值 试卷涉题及分值 合计分值
2.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20小题,2分;第21小题,3分。 5分 第6小题,4分;第25小题,3分。 7分
2.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第2小题,3分;第8小题,3分;第10小题,4分;第12小题,6分;第23小题,3分。
19分
第4小题,3分;第5小题,3分。
6分
2.3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第4小题,3分;第6小题,4分。
7分 第2小题,2分;第9小题,6分;第11小题,4分;第15小题,3分;第21小题,3分。
18分
2.4概括文章内容,把握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第3小题,2分;第26小题,3分。
5分 第1小题,2分;第8小题,3分;第12小题,4分;第26小题,3分。
12分
2.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第7小题,2分;第11小题,3分。 5分 第20小题,2分;第24小题,2分。 4分
41 47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年高考语文试卷在“分析与综合”方面涉题分值与《考试手册》预设指标非常接近,实际都超过40分,也就是说在阅读部分考查分值都过半,又由于这些试题的难度毕竟达到中等程度,确实可以整体影响考生的语文总成绩。所以,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三、如何做好高考语文阅读测试的中等难度试题?
根据《考试手册》对“分析与综合”划定的五种类型的考查点,我们对照近两年高考试卷的实际命题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这类考点的试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一种是简答题。
这类考点的选择题常见表述格式:“下列说法(或表述)不符合(或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显然,这类题侧重“筛选”,就是剔除那些与“文意”不符的干扰项。也就是说,这类试题的答题原则强调“准确性”。文章的“文意”是明确的,但是试题“选项”的设计常常有一些干扰项,它们的表述往往与“文意”有出入,学生需要认真甄别,准确选出合“文意”的项。这种选择题多出现在试卷的第一个现代文阅读语段和第二个文言阅读语段的命题中。2012年高考试卷的第25小题即出现在第二个文言语段的命题中,
这类考点的简答题多为“概括”型,实际上是“信息整合”。也就是说,试题要求梳理提炼文中已有的多条信息,然后整合归类加以概括表达。这类试题的答题原则强调“完整性”,疏漏信息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整合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原文为主,略加连接即成答案。另一种是以原文为底,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答案。即对提取的信息进行辨析,筛选,对委婉含蓄的信息进行分析,设想推论,然后根据考题需要,组织转换成符合要求的答案。2012年高考试卷第6小题,2013年高考试卷第20、21小题都属于“整合信息”概括答题的命题。不过,2013年试卷第20、21小题都是对文言文第一个阅读语段命题,虽然试题关注的侧重点有区别,但两个小题考查点基本上同属于一类,这不能不说是命题者的疏忽。
2. 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涉及这类考点的试题主要是简答题,侧重于“作用”分析。当然,分析“作用”首先要理解其“含义”,只有理解了“含义”,对作用的分析才会更准确。
2012年高考试卷涉及这一考点的分别是第4、5小题,其中第4小题是分析段落的作用,而第5小题则是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两小题共涉分值6分。2013年高考试卷涉及这一考点的分别是第2小题,第8小题,第10小题,第12小题和第23小题,共涉分值达到19分。其中,第2小题是分析画线句子的作用,第8小题、第10小题、第23小题则是分析描写语段的作用,第12小题赋分6分,虽然是要求写赏析文字,但实际上是要求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对作用的分析一般从读者的角度作答,也就是应当从阅读者的整体阅读感受出发,去判断和分析相应词、句、段在文中对表达情意、结构谋篇形成的效果。因此,这类题在某种程度上接近“鉴赏”题,2013年试卷第12小题,题干中出现“赏析”一词,表明命题者视“作用分析”为“赏析”。不过,2013年试卷第8小题和第23小题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显然是从作者的角度作答,这违背了“作用”分析的基本要求。既然答案是从作者的角度作答,这说明命题者实际上是考查“写作意图”分析。因此,第8小题应当改成:“作者在第④段中对惠特曼起居室的描写有何用意?”第23小题应当改成:“第①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目的是什么?”
3. 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涉及这类考点的试题主要是简答题,其实是分析文章的形式特点。如果进一步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表达效果,这种题就具有了“鉴赏”性。2012年试卷中涉及这一考点的有第2小题,第9小题,第11小题,第15小题和第21小题,共涉分值18分。2013年涉及这一考点的有第4小题和第6小题,共涉分值7分。
文章思路分析主要指对指行文布局的思路分析。对于叙事抒情文章而言,其思路多指情感线索、叙事顺序等;对于议论说理的文章而言,思路往往指行文的逻辑顺序。文章结构分析主要指对文章的层次逻辑、过渡连接、前后照应等特点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写作特点,主要指文章的呈现形式表现比较独特或者较为显著的特点,它包括语言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常见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指文章的句式(骈、散)和用词规律,以及文章呈现的整体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指文章的叙事、议论、说明、描写、抒情方式多项结合的使用特点;表现手法指文章在整体上出现的象征、对比、抑扬、衬托、托物言志等形式。
分析作品形式特点,当然要从文章的表象形式中归纳分析,因此只有懂得从上述方面展开分析,才可能准确概括出文章在写作形式上的“特点”。而另一个层面的分析就是要在概括的基础上思考这样的写作特点是如何有效实现了服务主旨的目的。前者的分析是发现“特点”,后者的分析是为了赏析和评价。
4. 概括文章内容,把握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涉及这类考点的试题主要是简答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主旨把握。2012年试卷涉及这一考点的试题有第1小题,第8小题,第12小题和第26小题,共涉分值12分。2013年试卷涉及这一考点的试题有第3小题和第26小题,共涉分值5分。
概括文章内容实质上就是准确理解文章整体的内容要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考试中对概括能力的检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具体的内容能够准确地进行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是概括能力的考查。(2)将抽象的、含蓄的内容加以阐发、解释,使之具体化,这是阐释能力的考查。
把握文章的主旨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一是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一般地,文章详细着墨的方面往往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在,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归纳内容要点要善于找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把握全文脉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找准内容要点,不遗漏,也不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牵扯进去,具体有以下方法:(1)直接提取要点。可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要点。有些文章,中心句、重点句并不明显,就需自己对内容进行条分缕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如怕遗漏,可先分部分、分层次,将其脉络把握,再概括层意。(3)概括性语句的选用一般是判断句。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知道,考生在判断时一定切记要结合原文内容整体感知,不可臆断,也不可只抓只言片语,要结合作者写作意图,避免以偏概全和随意拔高。
不管是概括文章的内容,还是把握全文的主旨,其实就是准确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做进一步分析,揣摩、解释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不足为奇了。在高考命题中,对写作意图的考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对全文写作意图的分析,另一种则是对局部写作意图的分析。但是不管怎样,分析作者的“意图”,就是关注作者表达自己思想主张的佐证意图,关注作者的行文架构意图,关注作者感动读者、说服读者的意图。答题一定要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语言表述方式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后,考生应该知道总结自己学习上的得失,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如整理模拟试题中的错题,并归类到纠错本中,以便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平时复习养成勤记录的习惯,不仅记教师讲的要点,还要记自己思考得到的方法,便于以后运用。
二、找到不足,查漏补缺
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一是对照考试说明检查自己的不足。二是分析自己做过的模拟考试卷,了解自己的强、弱项。三是课后回忆所复习过的专题,看是否能记起来,这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过程。它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过程,使人可以集中精力掌握不能回忆的部分或改正回忆中的错误,因此回忆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复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找到自己的不足后立即进行弥补。
三、实实在在,揣摩考题
高考题中的信息含量非常大,应实实在在地研究近年来的高考题。
在高考题中,什么最值得我们揣摩?笔者认为,首先是揣摩题意。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近三年的高考题中考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是重复考了或哪些还没考,这样自己就可以有目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复习。二是揣摩答题思路。很多学生在做阅读中的简答题时都有这样一个体会:看答案发现自己在做题时也曾想过这一点,但是自己写出来的答案却与参考答案大相径庭。为什么这样?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在筛选到信息后,组织答案时思路较散,不能很好地安排答题思路,即答案的层次分不清。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揣摩高考题的答题思路、答题层次出发来进行必要的训练。三是揣摩答题用语。回答问题时,一般来说,应尽量用文中的词句作答,文中没有可以直接用作答案的语句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另外,答题时分点作答,也是考生揣摩高考题答案时应注意的一个看似简单但很重要问题。
四、干净整洁,练习卷面
卷面是试卷的“门面”,它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答题卷的评价。
根据高考阅卷情况,我认为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水性笔写,黑墨水和纯蓝墨水太扎眼,圆珠笔很难使卷面平整,也容易把卷子弄脏。二是写作文时尽量不要涂改,这一点平时就要练习,那种平时不练,认为“只要在考试中注意一下”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此外,在写作文时,如果实在有不得不改的错误,轻轻画一斜线即可,千万不可涂黑。三是答题时注意题号,要“对号入座”,千万不可“张冠李戴”,否则,就有可能几题都丢分。
五、分配时间,训练速度
高考时如果能合理分配做题时间,这将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平时训练时,一定要把答题的速度训练出来。语文考试有150分钟,可以做如下分配:(对全国卷来说)
第一卷用40分钟,其中第一题语言知识用5分钟,社科类阅读用15分钟,文言文阅读用20分钟。
第二卷除作文之外的主观题用60分钟,其中诗歌鉴赏用15分钟,现代文阅读用30分钟,语言运用题用15分钟。作文用50分钟。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略作调整,最好有3~5分钟检查。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平时就应该按照这个时间来做,不能有半点拖延。
初中语文总复习,是以巩固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有序地进行语文知识及技能训练,提高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复习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和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
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初三语文复习要认真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等,那么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才能有所侧重地发出准确的信息,让学生读书、思考,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信息加以处理,及时调整教学,再形成复习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我想中考总复习仍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任何高超的老师都无法代替学生复习,复习的过程我想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缺补漏和巩固提高的过程。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量的多少,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老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我认为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对平时的练习、作文、考试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发现一些普遍存在问题,在以后的全面复习中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可使学生强化正确知识,纠正错误认识,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用语文,复习阶段也是一样,不能把复习内容只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一方面,同学们应当多读读课外书、报纸,多看看电视新闻,多写写观察日记,多关注人生百态,多说说生活见闻,多议议社会热点、焦点;另一方面,注重拓展延伸,要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处理好打好基础与巩固提高的关系。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复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展开拉网式的回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的系统复习,并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存储与提取、重组与整合、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从而提高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最终,促进自己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处理好自主复习与老师指导的关系。
复习时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尽可能多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给予自主复习的机会,坚决摈弃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让知识成为自己的思考结果。在复习过程中,可让自己确定最需要复习什么,自己梳理知识和题目呈现形式,自己总结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同桌互相出题目考查等。重点是寻找知识规律,归纳复习方法。
三、初中语文的复习策略
1、立足教材,精通考点
首先,应该明确教材在总复习中的地位。
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深化,有的老师就认为课内的基本上不考了,就轻易地丢掉课本,而一头扎进“题海”。其实这种“战术”是拆屋围墙、舍本逐末。各地中考语方学科课内知识不但必考,而且分值很大。所以,课内并不能放弃,更何况试卷上的所谓课外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源于课内。初一到初三的六册语文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正所谓“墙外开花,根在墙内”,教材是我们复习的起跑线,也是终点站。
其次,研究考试内容,熟悉中考试卷,精通考点。
中考前复习什么呢?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所以考点就是我们复习的要点。一份中考试卷的结构,形式,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课内外分布情况,考卷评分标准,包括近几中考试卷的发展变化我们都必须了然于胸。
2、根据题型,授之以渔
现在的中考题型,一般由语言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三部分组成。语言积累运用部分,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可用归类比较法。
阅读部分的复习可分为文言文和现代文两部分,贯穿复习的每个阶段。这一阶段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复习要打破每册的界限作系统的总结。比如,现代文阅读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局部揣摩,研究规律。采用程序阅读法(即按照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带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的阅读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复习效果,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42-01
一、团结合作,集思广益,资料共享
在语文教学、复习中,必须充分发挥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集思广益,形成共同研讨、沟通信息、优势互补的合作氛围。我们要各自认真总结各方面经验,明确复习方法,把一个人的个体优势转化为集体优势,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促进整体水平同步提高。语文阅读题是中考语文中拉开学生分数比例的大题、难题,没有经验的老师有时对这些题也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备课组会议上,多进行这方面经典阅读题型的探讨,这样一定能找到解答这种题的好方法,只要集思广益,又有什么难得到大家呢?
我们还要做到资料共享。除了共享学校统一的语文资料,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一定要大公无私,把自己找到的好的资料,贡献出来。说句实话,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充分利用好的资料,步调一致,统一进度,统一测验,统一目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定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提前把握中考命题方向,科学提高中考备考效率
在初三第一学期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研究近几年的中考命题。 不要怕辛苦,多研究几套,研究2007年到2012年这六年的语文中考题,从中细心琢磨中考形式及动态、中考试题类型、难度、方向等热点问题,感知中考命题方向。当然,从前几中考命题的趋势来看,教材仍是考试命题之本,所以我们特别注重教材的复习,基础知识的训练,阅读的训练,作文的训练。初三第二学期一开学,我们就应认真钻研《陕西省语文中考说明》,了解往届中考考题中各种知识点在一份中考试卷里所占的比例与轻重,了解中考试卷的出题结构,专家的出题方向和热点,及时关注中考变化,找准复习的方向,不断培养应变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三、抓好培养优秀生和帮助学困生的工作
近几年的中考评比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注重对优秀学生的培养、考评。我们在每次教研组活动上也要一再强调要务实、要真干,要重视优秀生的培养。所以,我们语文组的老师,要非常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于班上语文有潜力的同学,我们要坚持引导他们不断进取,在复习中给这些学生开小会、吃偏碗饭,鼓励他们研究不同类型的题,并及时纠错,指导;我们还应及时地掌握他们在测试、模拟考试中的失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重点训练,让他们成为班上的领头羊。对中等学生,我们力争从中抽出优等生,还要保证他们不要变成学困生。对学困生,我们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信心,其实对于这些学困生,我们语文老师付出的关爱应该更多。为了能扎实抓好培养优等生,帮助学困生的工作,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在每次课间十分钟时,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在中午第一节课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想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给学生无偿补课。我们可以给他们讲题、让他们当着老师的面背必背古诗词、跟他们谈心、和他们探讨做题的技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措施,让优秀生学深、学透,让学困生学会、学准,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要能做到务实、真干,我们相信语文中考成绩优秀比例一定会很大,而且几乎不会有低成绩。
四、语文复习中要树立大语文观,扩大阅读面
星期二,我紧张地到学校拿《小学生报告册》。
到了班上,老师先发语文期未考试卷,那一刻我心砰砰地跳着不停,嘴里还小声嘟嚷着:“保佑,保佑,希望能考满分,希望……希望……”。正在那时,卷子刚好发到我的手中,我闭上眼,吸了口气,猛子睁开眼,顿时愣住了,原来,我考了满分呀!于是,我便有了考好数学的信心。语文考卷发完了,孙老师总结了期未语文考试情况,还特别表扬了我作文写得很好,我得意极了,脸上禁不住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接下来,开始发数学考卷了,我的心情又紧张起来,看到前拿到考卷的同学都不是满分,我慢慢地失去了得满分的信心,但是我没想到我居然得到了满分呀!我开心极了,但还是想看看别的同学有没有得满分的,于是,我主动地举起手问老师是不是就我一个人考满分,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说“对,是的!”,听了这话,我开心地合不拢嘴。
放学了,我提着书包,又嘣又跳地向家奔去,向爷爷、奶奶报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25-03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考试完成之后,教师根据所获取的反馈信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答题规范、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进行矫正,从而弥补常规教学的一种课型。抓住了试卷讲评课这个环节,就抓住了高考复习工作的节骨眼。在新课改强调课堂高效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依据课型特征构建语文试卷讲评课型模式,打磨教学细节,充分发挥试卷讲评的激励、诊断、强化、示范功能,实现试卷讲评课的优质高效。
一、试卷讲评课的基本功能及设计要求
(一)试卷讲评课的基本功能
1.反馈评价。试卷讲评课的主要作用在“评”,即评价。一是评价教师命题,二是评价学生答题。通过展示学生的优秀答卷,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树立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诊断反馈,使师生双方都能明确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调整策略,改进教法学法,为提高复习质量提供借鉴。
2.讲析矫正。试卷讲评课是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所学知识的有效载体。有效的试卷讲评课,重点在于讲解剖析学生试卷反映出来的薄弱环节和典型错误,通过再现和暴露学生解题失误的过程,寻求错误归因,及时予以矫正与补救;通过讲析解题策略、点拨答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达到巩固内化知识之目的。
3.举一反三。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序讲评试卷,而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并教会学生进行比较、小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按知识点归类、按解题方法归类、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类。
(二)试卷讲评课的设计要求
1.统筹分析,把握考情,避免无的放矢。试卷讲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因此,知晓学情考情是基础。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学情和考情,讲评时要有重点和针对性,讲评前要做到“两统计两诊断”。一是认真统计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对错误率高的题要认真分析,诊断学生错误类型与失分症结;二是把试卷发给学生,让科代表统计学生有疑问或需要教师讲评的试题,教师认真研究这些题,诊断学生思维的盲点与答题时的纰漏点。教师通过“两统计两诊断”准确把握不同病症,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2.抓住重点,相机点拨,总结规律和方法。讲评要有侧重,准确把握学生的薄弱环节。
一要确定重点。一份试卷中或有全班出错率较高、迷惑性较大的题目,或有体现本阶段专题教学重点的题目,或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或有以往多次出现、多次矫正而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或有关系到后续学习的重点知识和重点技能的题目,这些都是讲评的重点,教师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要讲思路和方法。对于疑难问题,教师要点拨思路;对学生易疏忽的问题,教师要点拨方法。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题型特点与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试题考查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答题突破口在哪、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好,引导学生抓住试题本质,联系相关知识,快速组织语言,写出较完整的答案。
三要讲规律和规范。讲评课的核心是总结方法,对同一类题目的答题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出相对固定的答题规律,形成答题范式,规范答题模式。
四要延伸拓展。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要善于“借题发挥”,类比延伸,理清和拓展相关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完成相应考点及思维方法的归类,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师生互动,反思探究,避免以教代学。赞可夫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地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试卷讲评课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假若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收不到好的讲评效果。语文试卷讲评课同样要坚持“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切忌包办、“满堂灌”,避免以教代学,要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学生,教学过程接纳所有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错因、制定矫正措施,将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讨论分析、自行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的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形成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能力的提高。
4.落实反思,补偿练习,拓展延伸固新知。试卷讲评后续的反思矫正与补偿练习,是保证讲评效果的必要补充。学生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每次讲评后,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对错题进行订正,做好记录,建立错题档案,做好考试小结,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有所侧重,强化巩固。还要针对学生出错或失分较多的问题和知识点,通过变换角度,设计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或有意识地在下一次考试中,增加知识点的再现率,以便弥补缺漏,巩固讲评效果。对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因时间所限在课堂上难以关注的,可通过课后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弄清、弄懂。教师还应该分析试卷中由于自己教学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学生出错的题目,反思自己在教学上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二、试卷讲评课“四步法”课型模式的建构及课例简析
依据课型特征和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设计了“四步法”讲评课型模式,即“成绩统计,考情解读――剖析错题,自主纠错――分类讲解,总结归纳――迁移练习,深化所学”。其中,第二步是主要环节。
(一)成绩统计,考情解读
教师活动:①简要介绍总体成绩及其分布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情况,正确评价自己,重在激励;②解说命题意图,对试题作准确、客观的分析,对考查的知识点、题型、难度等加以说明,对学生的答题和得分情况作简要评价,引导学生找准失分点及失分原因,调整心态和学法。
学生活动:①依据成绩档次,找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②根据教师的分析,检查订正,找准自己的失分点和失分原因。
(二)剖析错题,自主纠错
教师活动:指导纠错,排解疑难。①立足于典型题目,针对共同性、典型性、关键性错误,指导学生反思出错原因,重构解题思路和方法;②巡视指导,帮助纠错有困难的学生,发现共性的问题;③指导学生解决自主纠错中没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纠错,发现问题。①针对自己试卷中的问题,总结出错的原因,及时对照知识点纠正错误;②就自己纠错有困难的问题,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③让答得好的学生讲解部分题目的答题思路,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反驳,通过共同辨析和讨论,明确答题思路和规范。
(三)分类讲解,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分别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解题方法概括和思路点拨。比如:①关于基础知识积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先自己研究错题,通过查工具书解决,接着与同学共同研究讨论,深入理解、掌握问题,最后在解决的基础上对难题进行拓展延伸;②关于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审准题干及要求,然后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模仿例句的构思,组织语言,规范答题;③关于回答短文阅读题的方法:抓住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中心内容进行理解,再结合上下文分析问题,然后选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
学生活动:反思领悟,消化提升。①领悟教师点拨的思路,针对自己试卷上通过自主纠错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剖析错误原因,明确解题思路及方法;②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回答教师在典型例题分析中提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与教师、同学的讨论交流,完善解题思路,规范答题过程。
(四)迁移练习,深化所学
教师活动:依据课前的统计分析对重难点和学生易错的题准备几道同式或变式练习进行“联类比照式”迁移训练,作为讲评后的矫正练习。有意让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使学生巩固深化、掌握规律、触类旁通,在后续的学习中尽量减少“同错再犯”的现象。
学生活动:主动迁移,完善认识,深化所学。①认真完成教师设计的补偿和拓展练习,以此诊断自己对所出差错的认识和理解;②主动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结果,为教师的迁移教学提供信息;③针对自己的错误,自觉接受教师的迁移教学,完善所学知识。
下面以讲评模拟考试卷中的赏析古诗词的典型意象题为例,简述试卷讲评课型模式的操作。
[操作程序]
[过程概述]
1.成绩统计,考情解读
基于对模拟考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目的差错分析,明确学生答题中的三个主要问题:答非所问,概念不清,答题不规范。
2.剖析错题,自主纠错
教师展示题目:阅读《绝句》二首其《迟日江山丽》(杜甫),回答如下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教师展示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学生自主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比,找出自身在诗歌鉴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自主纠错;标记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自己纠错有困难的问题请教老师或同学。教师巡视指导,帮助纠错有困难的学生,了解纠错速度,发现共性问题。可就共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深入透析问题,让学生真正了解问题症结。
3.分类讲解,总结归纳
教师针对赏析典型意象题型,通过相关实例,进行总结归纳。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塞上听吹笛》(高适)、《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然后回答:两首诗都写到了哪两个意象?诗人借此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学生当堂练习。教师从学生的答案入手,对学生的答案要点逐一点评,然后师生共同概括出鉴赏诗歌的步骤:①仔细审题,就问而答;②明确概念“意象”“意境”“物象”――“意象”是浸透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物象”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③规范答题(要点齐备),语言优美(信、达、雅)。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参考答案,总结答题要点和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明确变式提问: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迁移练习,深化所学
学生根据第3步骤总结和归纳的答题方法进行迁移练习,实际操练答题思路,深化所学知识。
《东栏梨花》(苏轼)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的诗意。试比较两诗在抒发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待学生练习后,教师展示参考答案:苏诗感慨要比杜诗深沉,杜诗抒发的是物是人非之感,明年砌下梨花,梨花依旧而凭栏欣赏的人恐怕已不是自己了;苏诗由梨花的盛开想到人生的短促,充满了“人生如寄”之感(或答由梨花盛开引发出人生有限、不能久赏的淡淡哀愁)。
让学生按照答题格式调整自己的答案,然后交流。再次小结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型评价]
古诗鉴赏训练是高三备考中的难点,从近年各地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来看,有的题目难度并不大,但学生却屡屡出现答题失误,得分的情况很不理想。原因有许多,其中根本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概念不明;二是答题缺乏思路;三是不知道如何运用合理的语言进行评说。本讲评课型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抓住难点及典型题目,讲清要害,师生共同概括出解答这一类试题的规律,再辅之以练习巩固,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规律,建立相对完整鉴赏诗歌意象的知识框架。
优质高效的语文试卷讲评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需要语文教师着力于讲评课课型本质特征及操作模式的研究,重视统计分析与思路点拨,通过师生互动与拓展提升,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谭照华.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程序初探[J].语文在线.2011(6).
[2]俞惠红.构建有效试卷讲评课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2(2).
翻翻各地编的高中教辅资料以及某些名校编的活页单元检测题,不论教材的册次和所学的是什么内容,题型一律是这样的:第I卷是4个选择题,每题3分,包括字音、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等;接下来是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文言文的阅读。第II卷有古诗文的默写、翻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应用、写作等。
要做对这样的题,教和学以教材为本能行吗?高一高二的期中、期末试卷和高考试卷没什么区别,有的试卷上文言文或者是现代文甚至就是高考考过的文章。那我们对学生应该做何要求,课本上涉及的考试内容相当少,一个是一学期两本书复习无从着手,二是复习的内容很少涉及,160分的试卷满打满算15分。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语文教学与考试之间的确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让我们迷茫了:到底是按教材认真教学好,还是直奔主题,按考试要求踏踏实实地抓好联系好?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让语文教育有序起来。与过去不同,改革后的高中新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二者具有等价性,这二者没有主次之分,是一种互补关系。开选修考试时考的就应是学的内容,不应该采取综合性的考查方式,譬如说选修《史记》《现代文阅读》《唐诗宋词》《语言运用》《作文》等等,题型不按高考的来,不应像高考那样全面考查,应该就考选修学的内容,比如单出一张诗歌鉴赏卷来考查《唐诗宋词》选修课,出一套文言试卷来考《史记》选修等等。
课程结构必须具有选择性,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开选修课时随便学生选几科,你最终要保证过关才行,这样会比较节省时间;再开必修课,就可以出一个综合性的卷子来训练,但也不应该包含语言运用这一块,到高三上学期再出全面综合的卷子来考查,这样会比较有序也能真正考出学生的水平,让学生体会到学语文的成就感,让老师感受到教学的成就感。
现状二:语文基础知识涉及太少
语文考试的每一份试卷,都涉及了语文基础知识,如病句、成语使用、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仿写等,可教材上就几乎没有相关的语法、逻辑等知识的介绍(读本上却偶尔有一些)。高中阶段每套考题的前几个基础题,又几乎是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在新的教材中,这一类知识仍旧没有相关说明。
对策:1.语法知识的补充。语法教学和考试脱节,平时根本不上语法,考试却肯定会涉及到。可是语文的知识教学已经被忽略,导致了语文学习都是在所谓的感性的内容中去参悟,像病句的修改、特殊句式的判断一味地强调凭语感去辨析其中问题,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病句修改这一考试题型中的失分率很高,他们不能很快地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病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面对考题时无从下手。
文言文必修课开设时,就应把文言特殊句式、文言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翻译的基本方法、意动、使动、为动的区别等插在其中,由老师带着系统过一遍,在上课文具体分析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扎实掌握课内知识,了解课内涉及的文学常识,识记要求背诵的重要篇段。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浅显的文言文,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
3、正确使用词语,能辨析修改常见病句,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4、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数学:分点进行
期末复习阶段,先将公式都记熟了,做到看到题目就能想到公式,接着就看做错的题目,巩固。然后可以找一些综合模拟试卷,认认真真静下心来做题,掌握每个知识点,不会的暂时先放着。整套试卷做完之后,查找自己的漏洞,到书上寻找相应的知识点。
英语:多做多读多背
高中英语和初中英语大有不同,高中主要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加大难度,所以光靠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主要是理解。如果单讲复习的话,建议学生首先是把单词背下来,单词量上去了,至少就能看懂题了。
还有就是语法,请记住英语语法就是得高分的筹码,语法熟练掌握了,题目再难也不难解决了。还有就是多做些完型和阅读题,多做多读多背,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万能办法。
政治:将基础知识系统化
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
历史:先观大略再具体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时,学生面临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的转变,知识由分散到系统的转变,由编年史到专题史复习方式的转变,加上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因此,亟需解决有效复习方法的问题。笔者根据教育实践,从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单元核心知识结构、多种感官并用、先观大略再具体、记忆与回忆结合、适当做题并加强做题方法指导、建立错题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有益、初步的探索。
地理:先单元再综合
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单元复习,使学生打下牢固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基础。
在综合复习阶段,以综合练习及讲评为主,教师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及时练习,及时讲评,查缺补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
物理:夯实之前的基础
期末考试是学生和家长比较看重的一次考试,对于期末考试的复习指导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一下。初中的物理知识是一块一块的,相对比较独立。但是到了高中之后我们说物理是一个成体系的,所以说之前如果学不好,之后也很难学好。所以说怎么筹备期末考试呢,建议大家把之前的内容夯实基础,上课跟着老师认可的去学,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不会觉得特别难。
化学:分三阶段进行
化学期末复习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归纳、整理知识脉络,并弄清要记忆的内容,理解的内容,综合运用的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全面夯实基础。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打通基础知识记忆关: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总之该记住的一定先过关。
生物:做好每日一题
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开始出台生物每日一题,内容是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形式是大题形式,既能检测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和应试水平。
【2】学校期末复习计划书20xx20XX年新年钟声敲响之后,各年级学生也将陆续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大检查期末考试。一学期即将结束,学校将通过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该学期应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而对于各年级的学生来说,该如何迎战备考?新东方网小学频道将陆续整理小学各年级期末考试辅导资料,供广大小学生学习使用。请大家关注新东方网小学频道。
语文
1.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先尝试回忆课堂笔记内容,再来看笔记。
2.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些复习卷很重要,你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卷给你孩子做。重复做卷子里的题目,越熟练越好。
3.熟背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4.作文方面可以参考历年作文题目,并尝试写一些作文。
英语
1.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先尝试回忆课堂笔记内容,再来看笔记。
2.单词句子熟背,最好能默。
3.常常拿起课本念句子,要大声念,不怕错。
4.常翻一翻词典,听一听磁带,看一看光盘。
5.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些复习卷很重要,你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卷给你孩子做。重复做卷子里的题目,越熟练越好。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三科都适用,就是做模拟卷,要常常做,规定时间和评分标准,可谓平时以考试心态多做模拟卷,考试时就能以平常心做考试卷。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来的方法,希望能带来一些帮助。彩式紫茶回答采纳率:10.0%20xx-05-17 23:43满意答案好评率:58%期末考试之前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能协调好各科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每一门都要考,每一门都要复习,可是时间有限,难免手忙脚乱。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根据具体的时间情况和各门功课的实际情况,安排好复习计划。
以下就是我的期末复习计划:
一、夯实基础
复习的过程是掌握知识的高级阶段,复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平时学习新知识时,应按正常的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打好基础。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要全部理解和掌握。绝不能在学习新知识时,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成为夹生饭,指望到复习时进行弥补,那样会为全面掌握知识设下障碍。
二、自学归纳
复习开始时,首先按教材分单元看书研究,系统地复习,并归纳整理,做好笔记。归纳的内容一般包括:
1. 本单元学过哪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
2. 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出知识网络,写成提纲或画出图表等;
3. 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和热点;
4. 本单元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牢。
三、查漏补缺
复习时,在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行对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进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弄懂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的基础知识。
通过以上第二和第三两个环节,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
四、揣摩例题
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应该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精练习题
复习时不搞题海战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本质量较高的参考书,通过解题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时,尽量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并善于在解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出根源,加以充实;善于在解题中总结解题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这样,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六、总结提高
对于做过的习题应该认真对待,参考正确答案进行自我总结,主要总结思维方法和计算方法,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复习的努力方向。
好的结果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期末能够取得好成绩,就需要从现在做起,踏踏实实按计划复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3】学校期末复习计划书20xx自己复习,不能只给自己布置几本书或几道题就放手不管,而是要尽可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如果发现某一部分的内容孩子已掌握住,您就可以让孩子跳过这一段,复习下面的内容。如果孩子已经做了几道这方面的题目仍然出错,就需要您指导孩子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力度。
(1)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所以您指导孩子复习,必须要注意这个规律,让孩子及时复习。 每天孩子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您可以要求他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 还可以告诉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过一遍。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您可以用问话的方式让孩子回答,比如今天的语文课都学了什么?孩子回答后,再进一步询问。比如孩子说学了两个生字,就可以说: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写给妈妈看好吗?孩子不会写的话,就可以鼓励他再去看看书,然后写出来。 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孩子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2)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让孩子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 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 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 所以,您不妨让孩子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交叉复习
当我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4)多种方式复习
“扩展”“压缩”“仿写”,你重视了吗?
对于语文备考而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以及仿写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不仅每套试卷中都直接命题考查,而且经常出现经典题型或创新题型,更重要的是不少语文试题的作答离不开这“一扩”“一压”。扩展语句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其功能相当于“小作文”;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提炼筛选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准确表达能力,这实质上是《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中“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与“归纳内容要点”两个阅读考点在语言表达题中的应用。“现代文阅读”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中的“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哪一个能离开“一扩”“一压”这两项技能?高考材料作文独占鳌头,对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对材料主旨的把握,离开压缩语段这一技能行吗?还有仿写,是高考常考题,对不少试卷来说是必考题,不仅直接得分,而且对作文的立意、表达也大有裨益。特别是排比型仿写,练多了,练精了,积累了材料,拓展了思维,运用于作文写作,尤其是运用于散文写作,深刻哲理共灵性语言,丰富内容伴精巧形式,可旨丰语妙,令人叹服。
一、复习进度
高三语文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庞杂,复习时间却非常有限,一轮复习时间从2014年9月―2015年3月,复习进度是本学期要上到文言文虚词部分和翻译部分,本学期有将近四个月的复习时间,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11个专题,经过归纳整理基本划分成了三大专题:成语、病句、语用题。计划需用五到六周的时间,我们将较多的复习时间留给复习周期较长的古代诗歌鉴赏模块,分类型、分题材进行复习,让学生把握诗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的基本方法。这一模块初步预计在11月末结束。12月进入文言文复习,针对高考文言文考查原则“选文在课外,知识在课内”的原则,先对必修全五册书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回顾,尤其是必修四、五中的重点篇目,再从高考试题出发,把握近年来考查的高频文言实虚词,为文言翻译打好基础。对于高考名句默写则是贯穿复习始终,不断强化,将重复作为记诵名句最好的方法,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课背诵文和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二、复习方法及其修正
针对这一届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我确定了以夯实基础为主、方法指导为辅、达标训练为本,面面俱到、不留空白的复习方法。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在正确使用成语以及修改病句方面,我们不惜花费大量的课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总结做题方法。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惑,新课标卷与以往的大纲卷不同的是取消了字音、字形、标点符号的考查,而字音字形又是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所以就有些矛盾,究竟是花大力气让学生狠抓基础,少些功利之心,着眼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是直接大刀阔斧地舍弃。我们权衡了之后还是在字音、字形、标点符号上花费了一些时间,因为高考试题对以上基础知识依旧有隐性的考查,不过收效如何还有待商榷。
关于复习方法的修正,对于我来讲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处在摸索之中,就必然会有思考,每一专题从哪些角度来讲会让学生接受得更好,哪些知识点还需深入挖掘等等,而对于复习方法的修正,也正是我对高考备考思路方案的再次梳理。比如,在复习修改病句时,我总结高考必考的六大语病,将每一类语病的错误特点都做了总结,但是学生并未完全理解并掌握,所以我在反思之后,想到是学生自己没有对这六大语病的错误类型和修改方法做一总结,于是我让学生画了病句类型的树形结构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记忆和理解,这样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这也充分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让我思考语文备考课是否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看书、做题、总结、练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享受语文的魅力?
三、对于达标练习的修正
达标练习这一做法是我在高三复习中采取的一个新的做法。达标练习即我在每一专题结束后,经过三到五天的冷却期,专门命制达标过关试卷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过关标准是正确率达到80%,未达到标准的学生进行第二次补考,如果还是未达到过关标准,再进行第三次补考,重要的是反思和总结。
如何看待达标练习的作用,我制订了“前后比照、修正为要”的准则。其作用一是通过前一轮的复习,对学生复习的状态进行测试,给学生复习的压力和动力;二是通过每一次的过关考试帮助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让其在复习中有资料可用;三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考试形式进行的达标练习测试能够再次巩固学生所学。对于达标练习的修正,还需要再关注“修正”这两个字,修正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的,因为是首次采用这样的形式,所以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些许困惑,而修正正是针对这些困惑,我们对达标练习进行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