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4 09:26: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89-02

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粮仓。“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辽宁农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5年。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辽宁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高。利用铁岭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等方面优势,建设铁岭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的中心和枢纽,带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1 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我国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保持连年增加,多数农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量所占比重约为40%,如能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可再提高10个百分点。

1.2 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强调农业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及农业技术成果的实用性;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保护和保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继承传统农业的优秀成果,同时注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1-2]。

1.3 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关系越来越紧密,客观上要求要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还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学技术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扩散,从而实现科技的使用价值[3]。

1.4 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农业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生产面临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严峻挑战,农业发展政策也受到WTO框架下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使过去对农业的一些保护政策失去了法律依据,这些方面使今后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必须依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提高农业整体实力的有效措施[4]。

1.5 优势明显

铁岭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全市区域面积1.3万km2。耕地面积54.67万hm2,是辽宁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地带,适宜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杂粮、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种植,是辽宁生产水平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具有代表性,有助于解决辽宁省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铁岭市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为铁岭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形成了铁岭农业科研中心、种子生产中心、设施农业中心、成果引进与转化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的中心,通过进一步组装集成,便可大大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广率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率。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将在辽宁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腾飞进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铁岭乃至辽宁的农业发展也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

2.1 示范展示平台

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及农技推广的团队优势,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团,建立铁岭县菜牛乡玉米示范基地、开原八宝乡水稻示范基地、西丰营场乡中草药(五味子)示范基地、昌图大兴乡养牛示范基地、清河区张相镇葡萄示范基地、开原三家子草莓示范基地以及27个农业综合展示点。重点展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蔬菜、草莓、中草药、畜牧等新品种,组织当地基层干部、农户到示范点参观,并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多媒体、发放农情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影响,激发农户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欲望,达到由点向面辐射推广的效果。鼓励科技特派团建立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使派驻乡镇成为派出单位的研发基地、创收基地和成果展示基地,促进基地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2.2 推广培训平台

2.2.1 农业技术培训。建立科技特派培训体系,聘请粮油畜禽果蔬食用菌植保土肥水产农机林木园艺农村政策等方面专家,搭建农业专家培训平台,并依托科技特派培训基地,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的作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业技术人员、乡镇科技助理、农村经纪人以及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开展农民科技致富能人、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农民技术员、乡土科技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人员的创业能力。此外,与铁岭电视台辽北新农村栏目合作,制作农业技术光盘,对一些农业典型事例报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农民勇于探索,寻求致富门路,鼓励科技特派团员创办、领办、协办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农民技术员为载体,农事企业、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

2.2.2 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解决各种生产问题,实现农技服务“全天候”,极大地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5]。

2.3 网络信息平台

2.3.1 建立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整合互联网相关涉农网站,将国内农业方面的网站链接到门户网站首页,构建作物品种栽培、农产品市场信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多种数据库,加快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并在平台上为农户提供网上检索文件传输、信息资询、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最终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6]。

2.3.2 建立“一村两站”工程。结合铁岭市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立12个农业科技信息示范村,在每个示范村,建立“一村两站”工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将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通过互联网使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学会收集、分析、、传递农业科技信息[7]。同时为每个示范村建立互联网站,并统一链接到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上,将具有本村特色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技术信息、村屯的自然情况、招商引资等信息进行,让世界了解村屯,使村屯走向世界。

2.4 管理措施平台

加强组织领导,组成铁岭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特派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科技特派工作,解决科技特派行动的重大问题,制定科技特派行动实施方案,保证科技特派行动的顺利开展[8]。健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要建立科技特派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下派、奖励等重大事项。

3 参考文献

[1] 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 李军,何荣明,毛祥东.当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紧迫性、存在问题和对策的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04(4):134-138.

[3] 郭照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4]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5] 薛庆林.我国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篇2

>> 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与价值分析 大学的协同创新发展 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科技查新工作 优化师资管理机制改革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建议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工作路径初探 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工作探究 校际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基于区域产业视角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规划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制度瓶颈及突破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探讨 新时期创新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工作对策研究 科技查新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产教对接——工业园区与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智能快递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试论科技查新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科技协同创新 促进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内涵发展 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趋势研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郑菲,陈朝晖,王学勤,等.中国科学院查新检索联合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0(7):96-100.

[5]郑瑞珍,洪凡.构建与拓展区域科技查新联合体[J].情报探索,2010(4):30-32.

[6]杨守文,季淑娟,王婷.BALIS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与展望[J].图书馆学研究,2011(3):78-81.

[7]2011年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全体会员大会在金华召开[EB/OL].[2015-03-16].http://.cn/dynamic/news/2725-2011.

[8]王建专,王有志,梅伟.江苏大学图书馆:走出深闺开创蓝海[EB/OL].[2015-03-16].http:///html/dv_453183998.aspx.

[9]周红炜.通过校地协同创新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情报信息服务平台之实践:以惠州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7):112-116.

[10]刘颖,黄传惠.嵌入用户环境: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方向[J].图书情报知识,2010(1):52-59.

篇3

一、高水平策划联盟规划,制定年度发展计划

一是找准联盟产业定位。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联盟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联盟健康发展的保障,找准联盟产业规划定位是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联盟按照要求坚持高起点定位,立足当前扎实的产业基础,结合产业发展潜力、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方向,依托骨干企业和技术支撑单位,努力发展差异化、特色化产业,搞好产业战略定位和目标。二是加快编制进度。由联盟理事长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牵头,组织联盟内企业、技术支撑单位,聘请国内最专业的咨询机构或顶尖高校,加快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进度,力争年底前完成产业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三是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各联盟结合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各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了各自的年度发展计划,明确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四是策划实施重点项目。围绕产业基础、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各联盟加强项目研究论证,以实施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为抓手,围绕共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联盟标准制定四个方面,积极组织策划实施重点项目,发挥联盟协同创新的载体作用,使联盟真正承担起协同创新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二、加强联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创新是联盟发展的战略支撑。利用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合作单位研发优势,依托理事长单位和相关企业聚集产业创新链科技资源,各联盟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利用淄博市与联盟产业相关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放性科研开发平台和产业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为实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转化一批新技术、新工艺等科技成果,吸引培养一批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企业技术方向和路线的选择,更涉及到企业组织、文化、资源配置的全方位、深层次革命。在联盟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时,鼓励联盟积极开拓思路,培养互联网思维,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目的,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商业活动和技术交流活动,在积极探索符合联盟发展实际的商业交流形式,改造提升传统营销模式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三是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工业设计是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必由之路,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鼓励联盟内企业充分利用好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和齐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平台作用,重点支持以联盟为单位组织联合建立工业设计中心,联合制定联盟标准,注重与国际国内一流工业设计人才和团队合作,加快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抢占价值链高端,努力形成产业

篇4

通过开展“工业创新发展十大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以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发展方式转变,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重点

突出“合力兴工、创新强工”主题,根据《*市工业创新发展行动纲要》,围绕工业创新发展五大行动,设计十大系列活动,三十项具体活动载体,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创业激情,形成政府推动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社会参与创新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工作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着力推进发展理念创新

1.组织工业创新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论坛、座谈、征文等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营造“合力兴工、创新强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拓展思路,广泛征求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意见。(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

2.开展向先进地区和企业学习活动。组织有关部门、重点企业赴全国先进地区和企业学习考察,借鉴各地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新经验,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进一步坚定信心、创新创业。(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委宣传部)

3.举办长三角十六城市工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邀请长三角十六城市政府有关领导、经济学家、企业家来绍聚会,举办工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推进区域合作,进行思路对接,共谋创新发展。(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二)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实施循环经济“850工程”,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培育5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新增3家以上省级绿色企业;继续抓好5个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13家试点企业建设。(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环保局)

5.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根据《*市节能减排行动纲要》,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双十”、“双百”计划,全面推行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管理红、黄、绿牌制度,深入开展“三高一低”企业专项整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责任部门: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

6.切实提高经济质量。盘活存量,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和厂房进行“零土地、零排放”技改,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强专业化协作,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提高标准厂房利用率。提高质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指标,进一步提高新增投入产出率、新增资金利税率。增加总量,实施技改投入“1234”计划,力争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10只,1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0只,在建项目总数达到3000只,启动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只;确保全市完成工业性投入570亿元,其中设备、技术等技改型投入占工业投入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等部门)

(三)着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7.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形成国家、省、市级科技型企业体系,力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开发省级以上首(台)套产品10只,新产品产值率提高1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8.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产业升级。(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9.实施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立足*工业发展实际,摸排和筛选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10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扶持、重点攻关。(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四)着力推进发展体系创新

10.推进产业集群化。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工程,着力提升纺织、机械装备、食品饮料、汽配、家电、家具、包装、医药成品药、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信息电子、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创意、网络等新兴产业及与产业集群相关联的工业设计、技术服务、信息咨询、风险投资、检验检测、人才开发、会展服务、物流配送、会计审计等生产业。(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11.推进产品高端化。实施“品牌强市”战略,鼓励企业创建各类名品名牌,创牌数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引导企业加强品牌经营,品牌经济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执行有力、协调有效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制度建设。实施专利战略,争取专利申请突破1万件、专利授权6000件、发明专利100件。实施标准化战略,争取新增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企业5家。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三高”产品,形成一批产品产业单打冠军。(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外经贸局)

12.推进企业规模化。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扶持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力争新增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亿元企业100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形成梯队型企业群体。重点培育10家左右有国际竞争力、国内影响力、行业带动力的领军企业。(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部门)

13.推进创业全民化。按照《*市现代家庭工业发展规划》,实施“创业富民”工程,积极开展“创业*”系列活动,加强对现代家庭工业的培育扶持,力争新增现代家庭工业企业5000家,解决就业5万人左右。(责任部门:市农办、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工商局、*电力局、*电信分公司、市邮政局、各金融机构)

(五)着力推进发展平台创新

14.加快推进杭州湾产业带建设。结合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调剂土地,加快推进市区工业北移战略,建设杭州湾南翼的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合力调整镜湖新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布局,全面实施市区二环线内企业转型提升拆迁工作。(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越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

15.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重点提升1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功能区,以“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为原则,通过产品结构的替代、质量提升、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的提高,推进“退二优二”、“二次创业”,力争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市经贸委)

16.加强经济强镇村集聚平台建设。依托开发区和中心镇建设,重点整合和提升2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扶持和规范100个现代家庭工业集聚点建设,成为工业创新发展的新平台。(责任部门:市经贸委)

(六)着力推进发展空间拓展

17.健全企业外拓机制。鼓励企业赴境外、市外建立工业园区、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加强对外拓企业的统计管理和税源管理。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大力培育出口优势企业和出口品牌,争取企业自营出口增长20%,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外经贸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经贸委)

18.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境外、市外优质资源,加强项目、资金、人才、科技、管理的引进,围绕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引进大、高、新、优的项目,努力实现从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的转变。开展对重点区域及上海等地的专题招商活动,召开“回乡经济”大会,开展“爱乡模范”评比活动,依托“越商创新促进会”,进一步完善内、外资招商网络。(责任部门: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配合部门:市招商局)

(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9.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引导家族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做强做大,争取全市新增上市公司8家,新增融资40亿元。(责任部门:市上市金融办,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0.推进工业管理体制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营造有利于工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国资监管体系,推动国有资本整合提升,做优做强。(责任部门:市农办、市国资委,配合部门:市国土局、市经贸委)

(八)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创新

21.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市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基地,组织企业家创新创业培训和经验交流。筹建工业经济特约研究员组织和经济顾问制度,建立起企业与政府之间稳定长效的互动渠道。重视培养新生代企业家,通过组织赴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大集团学习培训等方式,努力实现我市新老企业家平稳交接。(责任部门:市人事局、市经贸委)

22.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重点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属于技术创新关键领域的高端人才,千方百计吸引归国留学人员回绍创业,鼓励企业采取柔性流动、项目合作等方式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奖励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责任部门:市人事局,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经贸委)

23.培育一支高素质技工队伍。鼓励开设与我市传统产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技校或专业课程,开办软件职业技术培训班,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产业型蓝领工人。(责任部门:市教育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九)着力推进要素配置创新

24.缓解企业“用地难”。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业用地指标,探索盘活土地存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切实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责任部门:市国土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5.缓解企业“融资难”。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推进乡村银行试点工作,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积极引进外地金融机构来绍设立分支机构。(责任部门:人行*市中心支行,配合部门:*银监分局、市经贸委)

26.缓解企业“用工荒”。进一步创新劳动用工方式,积极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劳务对口合作,积极引导企业向学校“订单式”招工。(责任部门:市劳动保障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十)着力推进发展环境创新

27.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舆论环境。多形式、多载体、全方位宣传报道近年来*工业创新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大力宣传推广企业创新发展的先进典型和事迹,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8.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围绕“合力兴工、创新强工”主题,重点推进“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企业规模化、创业全民化”战略,制订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措施。整合现有的工业扶持资金,集中财力推进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竞争力增强。(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经贸委)

29.开展工业创新发展竞赛。开展各县(市、区)政府工业创新竞赛活动,并制订考核评价细则及相关激励措施。开展以“比实力、比活力、比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创新竞赛活动,并开展创新型企业评选活动。(责任部门:市经贸委)

30.积极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开展“三合一”企业和高危行业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实现同步下降。完善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健全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责任部门:市安监局,配合部门: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市质监局、市经贸委)

四、工作要求

篇5

应用SWOT法重点分析影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内部、外部因素,系统阐析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优势分析(S)

1.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逐步健全。随着“健康中国”、“健康甘肃”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法》、《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甘肃省“十三五”时期中医药发展规划等颁布实施,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保障措施逐步健全。

2.中医药科技创新需求日渐增长。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激发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迫切需要释放中医药科技创新服务健康的潜力和活力。当前,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满足群众简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迫切需要加快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目前,甘肃省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持续增大。2014年,全省中医从业人员达到9914人,占全省卫生人员的19%,同时,中药医务人员获得了更多的进修、培训等受教育机会。

4.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医疗机构与设备数量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I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医疗机构相应增加,从事中医药服务的人员随之上升(含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由于设备经费投入较大,省市两级中医药医疗设备相对齐全。

5.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甘肃省中医药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甘肃省获批省部级以上中医药科研项目521项,争取科研经费1.4亿元。省级投入1043万元,资助科研课题412项。取得中医药授权专利37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1项。评选出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150项。

二、劣势分析(W)

1.中医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甘肃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全省中医医院普遍存在投入少、欠账多、规模小、设备不齐全、功能不配套、基础建设、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缺乏资金。虽然当地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力度仍然偏小,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2.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不完善。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绝大多数市州缺乏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甘肃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诸多政策法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市县仍然没有实施。

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目前,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低、职称比例不合理等方面。由于进修培训数量有限,补充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且相关科技人员素质偏低,能力有限,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缺乏,继承不足、创新能力不够。

4.中医药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甘肃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药产业集中度低、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健康需求,这些因素制约着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机会分析(0)

1.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是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条件。甘肃不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也是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例如,甘肃庆城是岐伯故里,甘肃灵台是皇甫谧故里(针灸文化发祥地),敦煌医学。历经千年,在甘肃留下了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造就了许多优秀名医,这些医学典籍为中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2.中医药科技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甘肃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基层群众看病时,普遍选择中医。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甘肃就建成了省级中医药医疗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又建成甘肃省中医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专业人才。除此之外,甘肃还出现了许多中医制药企业,其中兰州佛慈药业更是闻名中外。而全省乡镇卫生院也更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疾病,向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理念也被老百姓普遍理解和接受,这无疑是甘肃中医药科技创新良好的社会基础。

篇6

自2009年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推进步伐,并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纵观世界各国及我国智能发展进程,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1)要求高。智能电网旨在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这一建设目标决定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度。(2)技术难度大。从当前世界各国和我国智能电网研究来看,要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攻克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难题。(3)试点推进。由于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取试点推进的原则,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存在更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的管理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首先,要有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团队是否由最优秀的人才组成是决定该团队创新研发能力大小的关键要素,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其次,要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目标是创新的动力和方向,没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团队就是无头苍蝇。智能电网是科技集成应用的综合体,需要在多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智能电网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攻关课题。

再次,要有健全的统筹推进机制。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电力、电子、信息化等多个专业知识,需要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建立跨专业、跨层面的统筹推进机制是提高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关键。

然后,要有规范的管理流程。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持续的长期工作,特别是作为试点的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其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有规范的管理流程以指导智能电网建设的持续发展。

最后,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科技创新具有试验性,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科技团队创新管理的实践和应用

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现有的5家国家级孵化器之一,其目标定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智库”、浙江省海洋经济带的“枢纽”、杭州市产业升级的“触媒”、临安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代表全国科研高新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浙江省两家智能电网综合工程试点单位之一、浙江省首家由县级供电企业牵头实施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9亿,工程建设周期为2011-2013年,由清洁能源接入、储能系统、优质电力园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在内的16个子项目组成。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临安市供电局,结合企业实际和项目定位,不断探索智能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管理方面的新举措、新方法,重点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课题管理、机制建设、基础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创新团队管理方面

(1)严把准入关。在创新团队成员的选择上,打破了指定团队成员的做法,通过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公开选拔、竞聘的方式,择优录用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好、积极性高的成员,实现了科技创新由部分管理人员参与到全局所有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变。成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科研技术小组,组建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项目团队、技术监督团队、QC团队、状态检修团队、ERP/PMS团队等科技团队,全局39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青年骨干力量通过应聘加入到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团队中,充分挖掘了企业内部员工科技创新优势,调动了企业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保证了创新团队的专业性和先进性。

(2)严把培养关。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上,一方面通过举办临电大讲堂、管理人员培训、班组长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积极拓宽员工视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攻关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培训中心”和“劳模工作室”两个培训平台,建立“周期学习制”和“交叉学习制”两种学习交流机制,积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获取先进专业知识和交流典型经验的平台渠道,助推科技人才能力提升。在科技攻关中,切实挖掘、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新人,在项目攻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后备军或主力军,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3)严把考核关。在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管理上,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团队项目激励”和“团队成员激励”两种激励办法,对获得较高荣誉的科技成果和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分别实施奖励。建立了团队成员“淘汰更新”机制,对在科技团队中无贡献的成员进行淘汰,并及时吸纳新生力量补充团队新鲜血液,保证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创新课题选择方面

一是开放式选题。在课题选择上,不设定课题的范围、大小、专业、主题等要素,完全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由科技创新团队自主提出攻关课题,自行设定创新方向,自行组织实施课题,保证了课题选择来自工作、创新成果应用于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合理化建议、群创项目等渠道,广泛搜集员工意见建议,丰富创新实施平台。

二是竞争性管理。在课题管理上,实行课题年初申报、过程指导和年终评比,对年初各攻关小组上报的课题进行统一评审和筛选,评定重点课题,调整淘汰无关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每月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督办和指导,对毫无进展或进展困难的课题进行适当调整;在年终评比中,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统筹推进机制建设方面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了由省公司、市局和县局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项目推进机构,建立了由局领导、项目负责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广泛参与的月度例会和技术协调会机制,建立项目联络月报制度与上级专业部门紧密联系和沟通,开发智能电网网络交流平台,编制智能电网周刊,及时沟通协调系统上下、专业之间、团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2)建立学习调研机制。由各科技创新团队提出各子项目年度调研需求,智能电网协调组对需求进行统一协调并排定年度调研计划,统一监督调研进展。2012年临安市供电局各科技创新团队共外出调研12次,累计90余人次,拓宽了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眼界和思路,吸取了大量的先进经验。

(3)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主动借脑,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英大传媒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智能电网研究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不仅在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拨、课题管理上采取开放竞争的方式,还建立了科技创新团队与团队之间横向对比、团队自身纵向对比的竞争机制,促进团队之间比学敢拼,促进团队自身的不断进步。同时,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干部选拨、技能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激励,有效提供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方面

(1)建立完善规划体系。积极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与中国电科院合作编制我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并在该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智能电网规划和青山湖科技城电力专项规划,成为指引临安电力“十二五”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效引领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2)建立完善标准制度体系。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规范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估常态机制,对于技术经济价值较高、先进实用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修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制定《科技论文、专利成果奖励办法》,建立了适合县局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促进了科技创新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3)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由智能电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各科技创新团队具体负责,从项目立项审批到验收投产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和过程资料台账管理,确保各项目实施规范有序、资料详实;同时,加强项目的闭环管理,确保所有课题均有立项、有实施、有成果、有应用、有评估、有反馈、有完善。

资金来源保障方面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与省公司、市局的沟通,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项目列入省公司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省公司投资8600余万元。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开展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减免税收工作,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财税政策支持,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复评通过获得200万元免税;深入理解浙江省科技创新管理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奖励,近两年获得省、市、县三级科技创新类奖励近200万元;积极争取政府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参与和支持,临安市政府投资的风光互补路灯项目已建成投产。

(3)积极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积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工作,主动为客户提供光伏发电、清洁能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内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融入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已有近3000万元的企业用户资金投资智能小区、储能系统、清洁能源接入等项目。

成效分析

自2009年青山湖科技城落户临安以来,临安市供电局即开始谋划建设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并积极研究探索科技团队管理的新模式。至今,科技团队创新管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已历时三年有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在科技人才管理和智能电网项目推进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7

一是企业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占主体地位。根据2014年11月公布的《201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达1450亿元,同比增长12.58%。其中,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研发经费投入1239.57亿元,占总投入的85.48%。二是企业在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科技人才的投入中占主导地位。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科技机构19335个,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7.67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机构17996个,占机构总数的93.07%;企业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3.2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8.18%。

1.2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最近5年,全省各地有关于各类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交流座谈活动不断增加,江苏省政府更是连续几年组织江苏省中小型企业科技成果展。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占主导。据调查,超过60%的企业正在或者准备投入资源用于提升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活动中。三是专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拥有几百项专利,正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四是注重人才引进。目前江苏省各型企业中的科技人才已经占社会人才总数的90%以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了企业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注重品牌的培育。现在众多企业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加强品牌的保护工作,以便使自己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渐开拓自己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1.3企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最近5年,江苏省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规划,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能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在城市创新环境问题上,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对“十二五”发展规划、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超半数的受调查企业对本地人才市场培育程度、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网上人才市场发展程度等环境因素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1.4企业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2014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27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6%;完成出货值1323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占总产值的60%以上。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703家。2014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27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1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33个,科学技术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1.5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随着企业注册资本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陆续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在全省企业经济发展中,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精神、最具创优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使得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根据江苏省2012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快报数据分析,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53687家,同比增长45.4%,其中苏锡常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5883.8亿元、净利润达2588.2亿元,为历年最高。三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借助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科技企业正不断吸引着大量创新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使得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断增加。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博士和硕士从业人员达1.1万人和7.4万人,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2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2.1大部分企业缺乏真正有竞争性的核心技术

尽管我省企业出现了如富瑞特装、常柴股份、江南电缆等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外引进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还不足1%,有近八成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航空制造、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等领域,许多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这使得一些企业,尤其是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买断或者支付国外公司的专利,甚至有些只能成为科技企业的代工厂,从事低利润、高成本的简单加工,难以进行科技创新等科研活动。

2.2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从国际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但是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企业统计数据(2012),约20%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仅39%的企业这一比例超过了5%。所以从整体来看我省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还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在企业性质、文化、科研技术条件、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多数企业不具备优势。所以很难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更多的只能依靠企业的技工,长期依靠仅有的一些人才自我摸索和实践。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仅有的一些资金难以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不高阻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限制了企业的二次创新。

2.3企业融资渠道少,内部管理不完善

伴随着新一轮企业对外扩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入手,规划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由于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差,信用等级低和可用于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不足,这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对这些企业发放贷款,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取资金来用于自身发展。第二,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许多企业规模已经扩大,人员已经增多,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创业时的方法,尤其是民营企业,许多重要的岗位大多被家族成员所占据,虽然从处理业务的角度依靠自己人较为可靠,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家族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不一定跟上企业的发展要求,直接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设思路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3.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激励与外部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对员工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准备,通过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和搭建一系列创新活动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包括人才、资金、项目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3.2催化机制

随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甚至个人都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我们现在专利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的市场化。通过明确科技成果产权人、利益分配等关键因素,使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能够为企业所用,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3.3供给机制

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众多要素的支撑。其中,人力资本最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地引进和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增加自身的技术资本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外,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3.4竞存机制

市场经济,强者生存。随着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如果不参与科技创新,不获取新的技术创新,就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来。当然,有竞争就会有合作,企业在自身的科技创新之中也需要与自己的竞争对手,与有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等科研高校等开展不同方式的合作,进行合作创新。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创新能力。

篇8

1.2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最近5年,全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占主导。据调查,超过60%的企业正在或者准备投入资源用于提升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活动中。三是专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拥有几百项专利,正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四是注重人才引进。目前江苏省各型企业中的科技人才已经占社会人才总数的90%以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了企业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注重品牌的培育。现在众多企业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加强品牌的保护工作,以便使自己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渐开拓自己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1.3企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最近5年,江苏省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规划,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能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在城市创新环境问题上,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对"十二五"发展规划、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超半数的受调查企业对本地人才市场培育程度、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网上人才市场发展程度等环境因素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1.4企业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2014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27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6%浣成出货值1323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占总产值的60%以上。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703家。2014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27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1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33个,科学技术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1.5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随着企业注册资本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陆续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在全省企业经济发展中,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精神、最具创优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使得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根据江苏省2012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快报数据分析,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53687家,同比增长45.4%,其中苏锡常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5883.8亿元、净利润达2588.2亿元,为历年最高。三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借助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科技企业正不断吸引着大量创新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使得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断增加。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博士和硕士从业人员达1.1万人和7.4万人,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2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2.1大部分企业缺乏真正有竞争性的核心技术

尽管我省企业出现了如富瑞特装、常柴股份、江南电缆等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外引进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还不足1%,有近八成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航空制造、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等领域,许多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这使得一些企业,尤其是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买断或者支付国外公司的专利,甚至有些只能成为科技企业的代工厂从事低利润、高成本的简单加工,难以进行科技创新等科研活动。

2.2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从国际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但是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企业统计数据(2012),约20%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仅39%的企业这一比例超过了5%。所以从整体来看我省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还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在企业性质、文化、科研技术条件、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多数企业不具备优势。所以很难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更多的只能依靠企业的技工,长期依靠仅有的一些人才自我摸索和实践。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仅有的一些资金难以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不高阻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限制了企业的二次创新。

2.3企业融资渠道少内部管理不完善

伴随着新一轮企业对外扩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入手,规划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由于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差,信用等级低和可用于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不足,这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对这些企业发放货款,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取资金来用于自身发展。第二,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许多企业规模已经扩大,人员已经增多,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创业时的方法,尤其是民营企业,许多重要的岗位大多被家族成员所占据,虽然从处理业务的角度依靠自己人较为可靠,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家族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不一定跟上企业的发展要求,直接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设思路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3.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激励与外部政府激励。企业技术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对员工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准备,通过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和搭建一系列创新活动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包括人才、资金、项目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3.2催化机制

随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甚至个人都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我们现在专利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的市场化。通过明确科技成果产权人、利益分配等关键因素,使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能够为企业所用,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3.3供给机制

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众多要素的支撑。其中,人力资本最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地引进和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增加自身的技术资本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外,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货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3.4竞存机制

篇9

诚然,制造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支撑中国取得飞速发展的唯一条件,但从长远来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完成从制造型国家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坚持不懈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创新型发展道路初探

国际学术界将创新型国家定义为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持。2011年3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又提出要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由此可见,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将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重要战略决策。

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依靠科技力量,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获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2006年以来,我国已在此取得了初步成绩:第一,自2006以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加16.8%,居世界第二位,其中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高达39.1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29万件,从世界第十位上升至第四位;国内创新活动日渐活跃,2010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了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4.9%,其中职务发明申请占76.3%。第二,自2010年以来,中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约13万篇,收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次数位居世界第八位。第三,2010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接近7000亿元,进入世界前三位;R&D与GDP比值约1.75%;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R&D人员接近260万人年,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位居世界首位。第四,2010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7.6万亿元,占GDP的19.1%;软件产业产值达到1.3万亿元,占GDP的3.3%;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近31.2%。第五,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改善极大提高了国外投资者的信心。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70多家在中国落户;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研发中心已超过1200家,而外商投资企业也已成为中国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好政策广促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国家有关部门为支持创新型发展道路在国内的稳健发展,积极组织实施科技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相继出台了若干税收、金融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基地与平台建设,广泛围绕优势领域和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国家科技计划为创新发展奠基。据了解,我国于1986年先后启动实施了星火计划、“863”计划;1988年启动实施了火炬计划;1997年启动实施了“973”计划;2006年启动实施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启动实施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2010年10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通过对以上科技计划的全面部署,已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及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科技、税收、金融政策支持创新发展。在科技投入方面,《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为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在税收政策方面,一是允许企业按照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的所得额;二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可采取加速折旧的政策;三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四是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减至15%。

再次,加强金融政策对创新的支持。一是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融资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贷款;二是对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服务;三是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扶持企业创新创业;四是建立支持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支持创新。

最后,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带动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1年以来,我国已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先后建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目前已有83家上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类开发区在聚集科技资源、促进技术创新转化、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有56个(未包括2009年新升级的27个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8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0%;产品出口额达230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5%。“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以上,2010年达到7.6万亿元;二是加强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我国已在新兴交叉前沿的战略空白领域建成了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及研究开发中心;目前共建成1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8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或研究开发中心。三是扩大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平台向全社会的开放幅度,建立和完善国家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向企业和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和制度,全面向企业和社会提供专项服务。

知识产权护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创新者的合法利益,而且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合理有效扩散、推动创新发展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08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要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可以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了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调动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而知识产权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促进了中国的创新发展历程。

第二,完善专利法律制度,鼓励发明,促进创新。1984年3月国家颁布并实施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经过1992年、2000年和2008年三次修订和完善,不断加大了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并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立法的根本目的之一,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心;实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制度,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鼓励非职务发明创造,并给予其一定的费用减免;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创新者安于创新、消除顾虑。

第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我国一直采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当发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当事人既可请求行政管理机关处理,也可以通过法院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其中,行政执法由于具有行动迅速、程序简便、结案快捷的特点,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和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具体做法为:完善行政执法相关配套规章;建立健全地方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系;建立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和督办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开展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工作;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

第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通过开展企事业单位试点示范工作,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事业单位的建立、完善和实施;二是通过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使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数量明显增长;三是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产的有效融合,有效推动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不断提升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工作的动力;四是通过资助中小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对中小企业及事业单位通过PCT途径向国外申请专利给予资助,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帮扶。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今,产业集聚俨然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地区经济的强大动力,产业集聚区则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漯河市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首个食品名城。它的发展在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中原崛起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漯河市政府以及市委对漯河产业集聚给予了高度重视。漯河的产业集聚区也更是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主导产业不够突出、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等瓶颈。这对漯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跨越式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目前在文献方面,对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有一定的研究论述,但是较少的以实例为证来全面系统的阐述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更很少将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解决策略用之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在《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苏会侠分析了漯河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并对如何促进城市化、工业化提出了意见建议。在《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中黄利春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她认为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可以对产业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并促进产业升级。

本文将基于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视角,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河南省内陆特区漯河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相互机制,在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得出有效的结论建议来促进漯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三、漯河市产业集聚情况

1、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漯河经济开发区)

其位于市区东南部,面积24.2平方公里。发展与食品相关的研发产业。具有齐全的研发、检测等设施。满足各类项目的需要。杜邦等7家世界五百强入驻。旺旺等知名企业也相继入驻。

2、沙澧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源汇新区,12.6平方公里。以物流、纺织服装等为主导。配套发展医疗器械等产业。区内建设有不同规格的标准厂房。引进了天河针织等纺织项目。

3、东城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市区东部召陵区境内,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建成6.5平方公里。区内三横三纵的道路框架网已经搭好。该区主要以食品加工配套、电子信息等为主导。形成了以益生园、精益包装、东兴电子工业园等为代表的食品、食品配套及电子产业集群。以光鼎电子、科兴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在该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4、临颍县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北部临颍县境内,1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是食品、电子、纺织服装,兼容发展生物医药、建材加工、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达便利的纵横道路网吸引了大量知名企业诸如香港巧巧、盼盼、河南天冠企业进驻。

5、舞阳县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漯河西南部舞阳县境内,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建成8.9平方公里。该集聚区以盐化工及相关产业为支撑,兼容发展配套服务产业。舞阳县拥有全国品味第一、储量第二的盐岩矿产,储量高达400亿吨。现已有中盐公司、金大地、河南永银等大型盐化工企业,台湾宏福制鞋企业入驻。

6、漯河淞江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漯河市区西北部,8.6平方公里。以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为主并发展医药、机械等产业。乐天、双星等企业纷纷入驻。

三、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原,区位优势突出。六条国、省道纵横东西南北。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入驻企业平均以每年六十到七十家的速度快速集聚,赢得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化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师范基地、对外开放先进开发区等诸多荣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二)劣势分析

集聚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漯河市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较慢并且缺乏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人才保障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是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根本与核心从而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相对缺乏。高端人才不断外流,尤其是懂管理、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匮乏。

(三)机遇分析

政策倾斜有利,在河南省陆续下发推动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漯河市随之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各项政策落实指导意见,在税收、招商引资、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以大量支持。机构设置合理,漯河市六大产业集聚区分别单独设立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由县长或区长主责协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成立集聚区领导小组研究和解决集聚区各类发展问题如招商引资和管理服务等等。

(四)挑战分析

就漯河市内部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产业集聚创新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产业内在联系相对薄弱、主导产业不够突出等缺陷而导致产业集聚效益不能良好的转化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其次从漯河市外部来看,其中最大的挑战主要来自漯河市之外的河南省其他相关市区。

四、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漯河市自身一定要高度重视并科学地把握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内涵,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拉动经济增长等的综合性作用。通过增加相关的资金投入、通过完善人才保障、倡导知识产权、落实扶持政策等等来进一步全面去提升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水平。明确不同产业集聚区的具体发展定位,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在产业集聚区考核体系中增加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所占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比重。

(二)科学规划,优化产业体系布局

漯河市需要尽快把其相关的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纳入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等整体发展规划体系中去。一方面,对产业集聚区的地理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另一方面,也在大力的发展食品工业等为主导和特色产业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等一系列环保节约企业。打造更加高新的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优化整个产业体系的新布局,进一步努力发展壮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先导产业。

(三)坚持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机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漯河市要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科技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机会和平台,创办产学研基地,最大限度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此外,漯河市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切实保障产业集聚区人才队伍素质和创新水平的提高。

(四)培育文化,倡导创新发展理念

漯河市要不遗余力地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并且这一理念一定要深入人心,从而能够对营造出尊重知识、人才、鼓励创新的园区氛围,能够引导园区内企业做到自主创新、相互竞争合作、推陈出新等建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各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培育出漯河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的良好文化,对创新的发展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倡导。

(五)增加交流,引进技术互利共赢

为了更好的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漯河市一方面需要坚持“引进来”战略,积极去与各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展开技术合作,并吸引进入园区驻地开展项目研究。与此同时,努力鼓励本区内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漯河市也要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地与知名产业集聚区、以及相似产业集聚区扩大沟通和交流,如北京文化创意集聚区、上海商务商贸集聚区等等,从而进一步双方的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 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雷 鹏:《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二)期刊、论文集

[4] 苏会侠:《漯河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企业导报》,2013年第10期。

[5] 梁新举:《河南省漯河市产业结构的若干思考》,《中国产业》,2012年第8期。

[6] 黄利春:《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江苏商论》,2011年第1期。

[7] 李玉红:《河南省中小城市产业结构分析―以漯河市为例》,《河南科学》,2010 年第7 期。

篇11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创新发展

1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对农业技术的新研发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实现将具有创新性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现有农业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农业产品以保持农业经济的高增值,在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不断的提高农业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推进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过程,就要加快农业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合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农业产品。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农业大生产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发展。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2.1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政策体制改革

农业技术的发展创新要与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科研体系的建设,按照体系要求将中央和地方的优势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对具有特色优势的农副产品按区域划分,使每一个农副产品都对应有一个技术创新科研中心,并设有农业产业技术试验站。使创新型科技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以解决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脱节问题。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保障体系。在支持保障政策的建设过程中将创新发展的想法思路、支持保障模式建设、配套设施运行机制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障措施全部涵盖。为加快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完善。目前从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产产出三个方面看,相互结合较完善。通过将三方面相关的农业技术创新的专家、推广人员、生产示范户紧密连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2.2良种培良发展迅速

在我国良种培育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一些项目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为我国创新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至2015年,我国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共研发培育出1万多个农产品的新型品种,进行5~6次农作物的大规模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我国以袁隆平为首的科学家研究出二期超级稻和三期超级稻的农业技术,突破创新培育出800kg/667m2和产900kg/667m2的世界级纪录。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团队研究出的可1400kg/667m2的超级玉米育种技术。

2.3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并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因和转基因技术科研成果显著。我国拥有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病虫害农作物等农业技术的核心技术,目前,还开展以黄瓜、棉、马铃薯等作物基因攻关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科研成果显著。通过对比不同农作物对病虫害的危害分析,研发出低残留、低毒性的农药200多种,同时,利用生物方法防治多种病虫的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对农作的危害。智能化农机具的发展成果显著。我国以从传统的农业大生产模式向全机械化生产模式转化,多项农机具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应用农机具对农作物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0%,实现生物工程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的深层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