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对外贸易的方式

对外贸易的方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4 09:26: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外贸易的方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对外贸易的方式

篇1

(1) 相对于货物贸易,我国的服务贸易比较落后

据WTO统计,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的7.3%;而服务贸易出口额为810.2亿美元,仅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4%。同年,我国货物贸易在世界上排名第三,服务贸易排序第八;另一方面,我国服务贸易总是逆差,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达97亿美元,尽管2007年逆差额减少,仍为40.1亿美元。

(2) 出口产品结构仍不合理

目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例提高,突出表现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我们也要看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还远未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领域,我们仍然属于净进口国,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仍然呈现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费品换取资本品的格局。

(3) 从贸易主体结构来看,外贸受制于外部因素

我国出口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只体现在最终产品上,主要是生产环节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技术水平、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产品品牌、营销网络还受制于外来的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主导机电产品的出口格局。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我国全部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73.7%。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中一般贸易额723.1亿美元,外商占57.6%;加工贸易出口2398.9亿美元,外资企业占86.6%,主导了加工贸易中的机电产品出口。

2.对外贸易结构现状的原因分析

(1) 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没有适时调整,在亚洲“四小龙”成功运用“出口导向”政策实现经济的巨大飞跃后,我国也采用这种外贸政策。不可否认,当时出口导向型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出口额的大幅增长,这个政策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以量取胜,相互降价”是扩大出口的主要手段,出口秩序混乱等种种弊病暴露出来就不足为奇了。

(2)“比较优势说”没有动态运用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尽管目前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已占相当大的比重,然而我国只是承担了组装、装配的角色,这部分附加值低,其实质仍然是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较低的污染排放成本等因素推动出口的增长。

(3) 没有及时调整引进外资政策,目前,外资已逐渐从合作、合资转化为独资、控股等方式,2007年,外商独资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例为67.33%,大大超过中外合资的22.90%,况且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只是将生产环节放在中国。在这种形势下,技术的溢出效应就要减弱,企业的管理水平得不到显著提高,“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不能实现。

3.从对外贸易结构与增长方式角度提出贸易发展的对策

(1) 转变发展观念,加快结构调整转型步伐

以“共赢”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外贸经营环境。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需从单一考虑本国利益转变为树立一种“共赢”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通过技术引进可缩短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通过进口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推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出口结构调整;通过进口可为出口打开更广阔的通道,创造更好的出口环境。在重视出口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进口,优化进口结构,以实现出口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贸易额不能再成为发展的唯一目标取向,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提高出口效益,应成为发展中更关注的方面。

(2) 向知识密集与研发领域进行政策倾斜,集聚并提升知识产权优势,发展知识产权战略

比较优势的局限就是“比较优势陷阱”和二元经济结构下的“贫困化增长”;竞争优势涵盖着国家、产业从高到低的多层次内容,要求极高,我们一时很难满足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全部要素(四种新要素和两种辅助要素)的要求,而只是产权优势则可以以相对较小的局部性投入,获得局部的、赶超型的、战略性的优势。

(3) 优化贸易结构,完善贸易方式

首先,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就是要鼓励那些附加值比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商品多出口,限制出口大量耗费能源、资源的商品。逐渐转变竞争手段,从“以价格取胜”转变到“以质量取胜”;要提高银行、金融、保险、电信、运输等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其“走出去”。其次,提升加工贸易产品结构。2007年加工贸易在出口中的比重达53%,其在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外贸的健康发展。现阶段“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便是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指南针”,外贸的转型任重道远,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肩负起使命,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使出口主体——企业从集体非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建议成立一个“东亚经济集团”(eaeg),东亚开始了经济合作的探索。随着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发展,东亚经济的一体化合作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东盟“10+1”会议上,中国与东盟达成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共识,是东亚经济合作最大最受关注的成果。

2002 年 11月,在第六次中国-东盟“10+1”会议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按照该协议中国首先与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在2010年实现零关税,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在2015年实现零关税。于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人口、gdp近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开始浮出水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按既定的日程安排逐步推进。

为了不落在中国后面,日本2002年1月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在2003年12月东京举行的日本一东盟特别首脑会议上发表了《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达成计划在2012年建成fta的协定。韩国也宣布要加快与整个东盟建立fta的谈判进程。2003年,韩国在东盟峰会上提出了就签署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的建议,并开始与新加坡就双边自由贸易进行谈判。中国-东盟“10+1”关系的发展竞争性地提升了另两个“10+1”的进程,使整个东亚经济合作以3个“10+1”的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们抛开复杂的政治、边界等因素,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东亚建立一个包括中国、东盟、韩国和日本在内的“东亚自由贸易区”(“10+3”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还是中、韩、日三国分别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3个“10+1”模式)对中国经济有利。

2 模型的建立与回归

2.1 模型的假设与建立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s模型,一国具有不同于他国的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从而需要进行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实现要素互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利益与社会福利都得到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与中国进出口总额增加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我们用这种联系来衡量中国与他国或地区贸易自由化后,两国间贸易额的增加对我国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

为简化模型、便于统计与计算,我们假设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全是优势互补贸易的结果。同时假设与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的外贸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同等效应的推动作用。这样,我们通过经验分析,就能求出中国与东盟外贸增长对中国的外贸总额促进作用大,还是中日韩与东盟外贸增长对中国的外贸总额促进作用大,即哪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更有经济利益。

这里,我们假设中国对某国的或地区的进出口额与中国外贸总额存在线性关系。模型基本形式为:

y=e+ax1+bx2+cx3

其中y为中国外贸总额,xi为中国与xi国的贸易额,各系数为两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

2.2 样本的选取

在数据选取方面,截取了中国比较稳定的1994-2005年的出口总额以及与各国贸易额为样本数据。复旦大学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我国这里用更长、更新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东盟十国中,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相对其他五国要明显密切很多。2001年这五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占东盟总进出口额的94.56%与93.36%,且这五国已统一了内部关税。另外按照《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中国将首先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文莱在2010年实现零关税,所以选取中国与这五国的经贸数据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截取1994-2005年的数据见下表。

  

2.3 回归分析与检验

首先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即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为中国带来经济利益,在模型中表现为促进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表示为:

y=e+ax1(1)

其中y为中国外贸总额,x1为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进出口额之和,a为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的进出口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把上表的数据用eviews5.0进行ols回归:

y=757.4226+11.10771x1(2)

t(12.85) (104.3397)

r2=0.998991,f=10886.78,d.w=1.724

(2)式的拟合优度r2,f值、t值和d.w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的进出口额之和与中国外贸总额存在(2)式这样的线性关系。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即系数a约为11.108

接着分析“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即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如果“东亚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对东盟、韩国、日本的贸易额都会有较快速度的增长。这种情况下多边贸易的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可表示为:

y=e+ax1+bx2+cx3(3)

y为中国外贸总额,x1为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贸易额之和,x2为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额,x3为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a,b,c为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回归得出:

y=856.9932+8.6886x1+3.18x2-0.37x3(4)

t(3.44) (3.63)(1.39)(-0.54)

r2=0.999,f=3811,d.w=1.69

(4)式的拟合优度r2,f值、d.w检验、x1的t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但是和x2,x3的t检验不通过。检查发现第三、第四、第五期有异常值,估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引起的波动。引入虚拟变量d4和d5克服第三、第四期异常值。再次回归得:

y=1159.513+8.32x1+4.53x2+1.08x3-320.8282d4-115.0581d5(5)

(5.48) (4.89)(2.74)(-1.94)(-3.22)(-1.16)

r2=0.9997,f=4708.55,d.w=2.27

可以看出(5)式引入虚拟变量后拟合优度r2, f检验,t检验和d-w检验结果都不错,t检验值也比(4)式有很大的改进,其中拟合优度r2, f值、x1的t值远远超过其临界值。由回归结果得知,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存在(5)式的线性关系,他们的边际产出分别为8.32、4.53和1.08。即从历史经验分析,中国对东盟、韩国、日本贸易额增长1亿美元,中国外贸总额分别会增长8.32,4.53,1.08亿美元。

3 模型结论并分析

3.1 模型分析

从上面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和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促进双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而贸易额增长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其边际产出达到11.07,即从历史经验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1亿美元,中国外贸总额会增长11.07亿美元,这比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所得的10.69还要大。

如果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韩国、日本的贸易额都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种贸易额的增长同样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不过边际产出值会发生变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下降到8.32,中国与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分别只有4.53和1.08把三个边际产出加起来有13.93,大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模型中的11.07。

这说明建立但从贸易额方面讲,如果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各增加1亿美元,中国的总贸易额会增加13.93亿美元,而如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增加1亿美元的贸易额,中国贸易总额会增加11.07亿美元。如果仅仅从贸易方面讲,这个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和国内许多学者的结论一样。但这比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得出的结果大相径庭,个人认为原因是我们的时间序列选取比前者大,数据比前者有了更新,且最近两年中日、中韩贸易增长幅度也有很大提高。从长期看,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更能体现出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增进贸易。

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利益

上面对两种自由贸易区形式进行了在严格假设条件下的模型分析,但是现实情况比这个模型复杂得多,模型只是在某种层面上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复杂的实际问题要具体分析。下面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两种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贸易额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的贸易额达到1200亿美元,东盟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东盟第六大出口市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tcd从1993年的0.87上升到2001年的1.18,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正在快速加深。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深化,加上东盟国家希望减轻自己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性,扩大彼此间以及与中国的贸易规模。相信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会得到快速发展,并通过模型中的边际产出效应对中国外贸总额造成11.07倍的扩张,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足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优势

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亦有美中不足之处。比如:它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提高没有太大帮助,而这又是中国长期竞争力提高的关键。由于模型的局限性,这种情况无法反映出来。

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的近似性将会制约双方贸易和经济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的近似性较强,而且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的出口产品都存在一定竞争性关系。根据一家研究所对东亚地区各国制成品的贸易特化系数(tsc=(xi-mi)/(xi十mi ),其值越接近1贸易结构越趋同,越接近-1贸易结构越异化)的估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相关系数都分别在0.8与1.0之间。东盟国家中只有新加坡与中国的相关系数为负数。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都集中在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虽然双方的贸易会有较快的增长,但进一步的分工,特别是产业间分工受到了制约。

从上面的模型分析可以知道“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外贸总额的推动作用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即从经济和贸易角度看,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需求更迫切些。这一方面说明了近几年,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保持了不亚于与东盟的外贸增长值,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种互补的经济关系在比较长的时期来看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虽然中国与日本、韩国的经贸关系比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要成熟,所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相对不如东盟那么快(增长的绝对值不相上下,但东盟五国的基数较小)。但从中日韩的产业分工看,中日经济关系以互补性为主。日本的国际资本密集型和研究开发、专有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优势。中日两国的经济互补关系十分明显,具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分工的一般特征。中韩之间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互补性,产业分工基本反映了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条件。三国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利于各国产业优势的发挥。

贸易关系是对外经济关系的一部分,从吸收国外投资、技术引进等非贸易经济角度看,中国更需要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目前还处于东亚经济“雁行模式”的中后部,也就是说中国产业在整个东亚产业结构链的中、低端。一国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决定了它的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中国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就应该积极推动与处于“雁行模式”前部的日本、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从而提高中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产业结构链中的位置。从这个角度中国应积极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另外,与这一地区建立全面的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稳定中国周边的政治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4 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对中国而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短期优势已经由着数据样本时期的变长而不复存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不过,对中国来说首选的是发展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关系,其次才是整个东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应当采取的政策是以积极姿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协议和日程安排逐步落实,从而实现中国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使另两个“10+1”得以竞争性地提升,从而加速东亚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2004年中国第一次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日本和韩国的诱惑无疑是不可抵挡的,他们都不愿意与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失之交臂。所以即使中国不积极推动fta的建立,他们也会为之努力。但是,中国不必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做出太大的牺牲和让步。东亚地区的复杂历史、政治关系的现实,使得中国应该在不过多牺牲政治、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发挥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应有的作用。这样的一种政策安排才能为中国带来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靖宇.“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j].和平与发展,2001,(2).

[2]王世金,宋健.“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选择”[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莫长炜.“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亚'雁行模式'的发展趋势”[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4]田中青.“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利益”[j].当代亚太,2003,(5).

[5]杨义瑞.“日本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立场浅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5).

篇3

[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8-0050-03

一、广州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外贸竞争力较弱

广州的外贸竞争力指数从2008—2012年连续5年接近于0,与同处“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市差距较大,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2011年甚至连续三年出现负值,见表1。说明广州的对外贸易竞争力仍然不强,出口竞争力较弱。

(二)贸易额偏低

与我国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进出口贸易额要明显低于同期的北京、上海和深圳,说明广州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较低或外贸实力不强,如图1所示。

(三)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

2008—2012年,在广州的对外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比例几乎均高于全国水平。虽然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比例在2012年达到近5年来的最低值,但是仍然高出全国水平8个百分点,见表2。

(四)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

广州近5年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例较小,见表3。

(五)贸易市场相对集中

2012年,广州的主要贸易市场集中在欧盟、美国、香港、日本、东盟和韩国,对这些市场的贸易额占到贸易总额的70%以上见表4。

二、广州市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贸易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广州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丰裕的劳动力供给方面,而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有限,这就决定了广州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处于低端生产环节,对外贸易以传统的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而且,近两年“民工荒”的出现又使广州的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与资本、技术短缺是广州当前与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2008—2010年,广州市私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未超过20%,而外企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达60%,见表5。此外,2011—2012年广州市外企的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也高达50%以上,见表6。可见,长期以来国企以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外企以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在广州市对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私营企业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其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少有起色。

(三)品牌优势不明显,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国外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在全球各地抢占市场,靠的就是名牌,对外贸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品牌的竞争,名牌是属于无形资产,不仅可使企业利润收益增大,也可提升企业利润空间。

目前,广州的国际知名品牌有欧莱雅、宝洁、本田、金利来、佐丹奴等,但这些清一色是国外品牌,缺乏本土国际知名品牌。制约名牌成长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企业内部品牌意识淡薄,发展规划不合理,品牌宣传不到位,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国际营销经验等;其次,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品牌评估体系不健全等。

(四)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广州服务贸易比较落后,特别是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其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额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制造业,见表7。

此外,在服务业中被称为无形贸易的旅游业在对外贸易中的贡献力也显得乏力。2008—2012年广州市旅游业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存在明显差距,见表8。

三、广州市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加工贸易主体结构优化升级。要鼓励本地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积极与主导加工贸易的外企合作,逐渐掌握加工贸易的主动权,促进加工贸易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二是科学制定加工贸易政策门槛。通过修订外商投资目录等方式适度提高加工贸易的进入门槛,以确保外资更多地投向高端制造业、低碳产业;三是从“硬性制造”向“软性制造”转型。过去制造业只专注于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等有形的管理,但对资源管理、服务导向、人才培养与流程创新等软性要素关注甚少,而在当今以知识竞争为主的时代这些因素更加重要,应倍受关注;四是鼓励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摆脱价格竞争模式,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科技含量;五是政府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新增或扩大一般贸易,积极开展内销。

(二)优化贸易主体结构,提高私营企业比重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搞活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此背景外贸改革势在必行,广州作为改革的先锋城市应率先垂范。由于国企和外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过大,而私营企业的比重过小,致使市场缺乏竞争、效率低下。因此,应该在外贸格局中大力培养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壮大会打破外企和国企的垄断地位,使国企增强竞争意识,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获得更多利润,促进企业的快速转型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三)促进双向投资平衡发展

首先,要规划好外资投入领域,将外资引入新兴产业、环保低碳产业,限制外资向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投入;其次,实行严格的外资投资审批制度;第三,要将本地闲置资本投向境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第四,制定优惠政策,放宽闲置资本流出限制;第五,引导本地资本向新兴市场投资。

(四)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第一,政府要大力引导,鼓励本土知名品牌走出去,向国际市场发展。为知名企业、名牌产品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保障健康发展;第二,企业自身要积极制定科学、长远的名牌发展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的经营、管理与保护;第三,社会要给予本土品牌支持与鼓励,建立健全品牌评价体系。

(五)促进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金融业。政府应减少干预,放低准入门槛,引进私有金融企业,充分利用市场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运输、物流业。广州市是华南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拥有国内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运输、物流业,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市场。

生活服务业。在市场经济引导下,促进本地服务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提升生活服务业服务水平。

旅游业。充分挖掘广州的旅游资源,在“羊城新八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建立国际化的旅游产业链条;加强旅游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转型之路[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

[2]黄锦明.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理论与对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黄小彪,葛春凤,杨华辉.广州对外贸易竞争力状况、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4]魏 磊,蔡春林.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与路径[J].经济论坛,2011(2).

[5]刘丽萍.广东省外贸发展模式的SWOT分析[J].时代经贸,2012(1).

[6]韦影敏.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方式转变对策[J].企业导报,2012(15).

[7]佟家栋,周申.国际贸易学——理论与政策(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8]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9]谢衡晓,王晓辉,龙志和.影响广州市外贸出口因素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0]张楠.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下的政策调整分析[J].求是学刊,2008(6).

篇4

一、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防范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外贸出口企业在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之后,受客户履约信用差、资金短缺、清算、破产等因素的影响,而为出口企业带来无法收回和拖欠应收账款的风险。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众多外贸企业纷纷采用商业信用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但是,受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的负面影响,外需持续面临着萎缩的现状,使得我国外贸订单量急剧减少,加之部分发达国家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导致国际信用环境恶化。

在这种贸易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极易因大量坏账的产生而使企业蒙受无法弥补的亏损,所以,外贸企业必须加强信用风险防范。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组织,使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到信用赊销管理中,强化内部控制在交易审批、资金管理、客户资信管理等环节的作用;其次,企业应当实施信用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客户信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监控客户信用情况变化、审核信用额度、实施信用评级、监控应收账款、催收逾期账款等工作,以避免信用风险对外贸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对外贸易外汇风险的防范

外汇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由于受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而对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价值带来的上涨或减少的风险。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已步入市场化阶段,受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利率调整、外汇储备、投机活动以及财政赤字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在此新形势下,不同行业、企业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如,部分以进口设备、原料支出为主的外贸行业和企业(航空业、造纸业等),会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受益,而部分以产品出口为主的行业和企业(纺织业等)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不同的外贸主体而言,其受外汇汇率的影响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我国外资企业近年来将美国、欧盟、香港作为三大外贸出口市场,所以外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受美元、欧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显著。而我国内资企业则受日元、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较大,其原因在于日本是我国内资企业的最大贸易伙伴,并且我国贸易关系甚密的亚洲国家的货币与美元和日元保持着较强的连动性。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必须重视外汇风险的管理,从而降低外汇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外贸企业应当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监控体系,配备专人负责监测汇率的变动情况,尤其要做好短期和中长期的汇率发展趋势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采取有效的汇率风险防范措施;其次,选择合理的合同计价货币。外贸企业应对商品、劳务出口以及资产业务的计价,使用汇率呈上涨趋势的货币,而对进口商品以及负债业务的计价,使用汇率呈下跌趋势的货币,从而使合同价值趋于稳定,规避汇率风险;再次,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增加汇率风险分摊条款和合同保值条款。例如,在大额贸易订单中,与贸易对方协定,当人民币汇率波动时对出口价格作出适当调整。在合同上约定,对于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或受益应由贸易双方共同承担。

三、对外贸易结算风险的防范

结算风险是指债权方在办理支付结算的过程中,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引发资产损失的可能性。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为了争夺更大的市场占有份额,纷纷采取了优惠的付款方式以稳固买方市场,从而使得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非信用证支付方式(如赊销、付款交单等)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要支付方式。但是与此同时,对外贸易结算方式的风险也随之增强。例如,我国部分外贸企业盲目使用商业信用结算方式,当贸易对方销售良好时,会增加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量,但是当贸易对方销售状况恶劣时,便会导致外贸企业的大量应收账款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在对外贸易结算中,我国外贸企业因单证错误、单证不符、单证与合同矛盾、单证短缺等问题而导致退货、拒付货款等事件屡见不鲜。据统计,2011年,我国因单证标准化壁垒而造成的对外贸易损失达上千亿美元。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外贸企业应当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外贸易结算风险的防范,以确保及时、安全收汇。首先,制定灵活的预付货款和赊销制度。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外汇汇率变化情况的预测,来决定办理结汇的时间。当人民币汇率呈现升值趋势时,进口企业应当尽量减少使用预付货款结算方式,出口企业应当尽量减少使用赊销结算方式,当人民币汇率呈现贬值趋势时,进口企业应当多使用预付货款结算方式,出口企业应当多使用赊销结算方式;其次,增强跟单信用证运用的灵活性。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应当根据汇率的变化采用相应的结算方式,如人民币汇率处于贬值期时,出口企业应使用延期、远期付款信用证结算方式,进口企业应使用即期信用证结算方式。当人民币汇率处于升值期时,出口企业应使用即期信用证结算,进口企业应使用延期、远期付款信用证结算方式。

参考文献:

[1]蔡雪丽.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风险防范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0(18).

篇5

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情况

为弄清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转移量的问题,特以2011年中美、中日、中欧双边贸易为例,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法,对双边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进行定量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2011年美国向中国净转移二氧化碳7.6亿吨

从2009年起至今,中国一直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首要进口来源地。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5032.1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3993.4亿美元,从美国进口1038.8亿美元。美中贸易逆差2954.6亿美元。2011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多出9.2亿吨,而同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仅节省1.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美国通过国际贸易向中国净转移二氧化碳7.6亿吨。在2011年中国全部对美出口商品中,二氧化碳排放占比最高的五个行业依次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2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22.7%;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1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1%;金属制品业7.6%。而同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中,二氧化碳排放占比排前五位的分别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20.5%;化学工业16.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2%;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7%。据估算,中国目前碳排放量中的7%~14%是为了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而产生的。如果将这些商品放在美国本土生产,则美国的碳排放量将增加3%~6%。

2.2011年日本向中国净转移二氧化碳5847.6万吨

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3461.1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1840.7亿美元,从日本进口1620.4亿美元。日中贸易逆差220.2亿美元。2011年,对日本出口导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多出38398万吨,而同年从日本进口商品则节省了32550.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2011年日本向中国净转移了5847.6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11年,在中国全部对日出口商品中,二氧化碳排放所占比重情况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18.3%,纺织业14.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2%,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1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0%。而同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前五位的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2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6%,化学工业14.3%,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5%。

3.2011年欧盟各国向中国净转移二氧化碳6.4亿吨

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5939.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4058.5亿美元,从欧盟进口1881.2亿美元,欧中贸易逆差2177.3亿美元。2011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导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多出92207.58298万吨,而同年从欧盟进口商品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28630.55102万吨。因此,2011年欧盟向中国净转移了高达63577.03196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11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居前五位的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25.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2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7%,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9.4%,金属制品业7.2%。而同年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前五位的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30.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0%,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8%,化学工业10.7%。

三、碳排放转移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不仅减轻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还为发达国家在“生产者负责原则”下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新型绿色壁垒提供了依据。在此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日益繁杂的低碳壁垒,有关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之削弱。

1.中国面临的贸易壁垒日趋严重

在“生产者负责原则”下,发达国家作为高能耗商品的最终消费者,在充分享受有关商品碳转移“福利”的同时,还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向提供进口商品国家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如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从2020年起美国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产品征收惩罚性碳关税,包括钢铁、水泥、玻璃和纸张等商品。这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且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由于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特点,作为建立在低水平、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基础上的出口大国,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碳排放贸易大国。目前,中国集中了大量高污染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如玻璃、钢铁、化纤、机电等,而这些高耗能产品又大多外销,极易成为碳关税的课税对象。高能耗产品即所谓“高碳产品”在中国对外出口总额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包括电解铜、电解铝,各类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钢铁产品、家电产品等。另外,能源工业以及大量能源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构成中国经济的强力支柱,而且机电产品、钢铁、水泥、化肥等一些高碳产品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一半以上比重。通过对1991~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分析可以发现,这段时期中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依据含碳量排列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是:在初级产品中,占出口份额较大的是0类产品(食品及活动物)和三类产品(矿物燃料、油及相关原料),在这两类产品中,第三类产品属于高耗能产品,占初级产业出口总额的32%;工业制成品出口方面,在这一期间出口比重较大的商品是六类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七类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八类产品(杂项制品),这三类产品占了工业制成品总出口额的94%,而这三类产品均属于高耗能产品。欧美市场一直是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然而,中国对美国、欧盟出口的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这些出口产品大多是高耗能、高含碳而低附加值的产品,极易成为碳关税的课税对象,一旦开征碳关税,出口市场必然缩小。另外出口产品成本的提高也会降低出口企业的外贸积极性,出口贸易额样面临下滑的可能性。来自世界银行的分析指出,碳关税一旦全面实施,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26%的关税,出口量将因此下滑21%。按照2010年中国出口总额15779.3亿美元计算,碳关税壁垒全面实施后,中国出口额将减少约3155亿美元。与此同时,对中国高碳产业的出口贸易来说,贸易摩擦数量将不断上升,贸易摩擦种类将不断增多。贸易摩擦金额也会不断增大。2009年10月26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通过后的短短11天时间内,美国就连续对中国钢格栅板、钢绞线、无缝管、金属丝网托盘、油井管、铜版纸、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等九种高碳排放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和征收惩罚性关税。因此,在发达国家大力宣扬“环境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中国的高碳产业将成为贸易摩擦的靶子。并且发达国家对中国“碳关税”征收的易得性,将产生碳关税征收的数量、产品和地区的扩散效应,使中国高碳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实行碳关税征收的主攻目标,严重影响中国高碳产业产品的出口和主导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碳关税并不能解决目前全球变暖的问题,反而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害。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认为,目前气候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中国来说,将会面临着一系列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中国还面临着在减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成本方面以及减缓技术方面的一些挑战。俄罗斯学者ЕвгенийШварц认为,“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必须要发展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减少碳的排放成为了重中之重。低碳税好像一个武器,它可以刺激企业工厂更新机械设备,以此来减少碳的排放。但是,它带来的不仅有好的一方面,还有弊端。例如,发达国家可以以此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衰退。”发达国家利用其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发展本国清洁产业或以碳排放转移的方式作出“高调”姿态,居高临下地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碳关税壁垒政策。其动机在于:一方面发达国家希望通过碳关税政策保护本国经济,制衡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中、俄、印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处在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美国提出碳关税议案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借此对中国、印度等未承担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实施贸易制裁,以此削弱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深刻地意识到,在未来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有关气候问题的各种标准与准则将会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能否在谈判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与主动权,将直接影响着发达国家未来的霸权地位,而碳关税可以让它们在推卸环境污染责任的同时,为自己冠上“环保先锋”的美名。显然,这种让发展中国家被动排放二氧化碳且交纳碳关税的做法是不公平的。中国作为一个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在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对外贸易格局中,出口商品的碳排放含量相当高,在发达国家逐步对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实施低碳壁垒的过程中已然面临着诸多壁垒。另外,随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碳产业以及进口高碳商品的不断增加,中国出口商品所含的碳排放量会进一步增加,所面临的低碳贸易壁垒也会日益严重。

2.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国际碳排放转移所带来的日益凸显的低碳壁垒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表现在由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而丧失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中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中国仍然是处在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低碳科技水平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长期以来,一些加工型企业的价格优势实际上主要来自廉价劳动力,而这种价格优势将被低碳壁垒严重削弱,甚至彻底丧失其国际竞争力。就目前而言,低碳壁垒最主要的形式是碳关税。发达国家迫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支付碳关税,无疑会增加这些国家高碳企业出口的成本。受低碳壁垒影响,环境标准将不断提高,环境成本将逐步内化,大量财力、物力的投入将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上涨。这样一来,中国出口商品将失去在国际贸易中原有的生产成本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导致产品竞争力和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能力不断减弱,市场份额不断降低。以碳关税为例,低碳壁垒对中国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有三:一是中国大部分出口企业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关键设备和生产技术更新较缓,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减排技术缺乏。所以,中国高碳产品必然比发达国家低碳的同类产品面临更多的税负;二是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以高耗能产品为主,这与其它部分国家以低耗能产品为主导的出口结构形成鲜明对比,高耗能产品承担的税负必然高于低耗能产品;三是即使中国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但如果出口目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耗能较低,也会使中国出口商品承担更高的税负。因而,低碳壁垒将逐步减少中国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严重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极大削弱中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除价格优势的逐步丧失之外,中国企业还会受到其它形式低碳壁垒带来的影响。如碳标签等,会使进口商选择产品时首先考虑供货商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情况,尤其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社形象,也往往会被迫取消和中国公司的订单,特别是当这些产品是用于政府项目或有社会效应的大型项目时。在此情况下,中国工业生产和出口的高隐含碳排放的商品订单将会减少,出口贸易规模会随之萎缩。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因此,降低出口商品的载能量和碳排放量,大力发展低碳贸易,推动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逐步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实现由“数量型”到“质量型”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改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

四、中国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1.高度重视碳排放转移问题

正视和重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从保护环境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从明确碳排放责任、维护国际社会公平正义考虑,从有效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碳排放转移问题,并积极研究和采取相关应对之策。

2.强烈呼吁发达国家在碳减排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理由有三:其一,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对世界环境造成过长期性破坏,理应给予适当补偿;其二,发达国家必须为其实施的碳排放转移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三,在治理人类共同家园问题上,还应考虑量能负担的原则,发达国家理应多作贡献。具体来讲,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节能减排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等。积极推动确立“生产国与消费国共同负担原则”应当承认的是,现有污染者负责或者说生产者负责的原则并非毫无道理。但没有消费便没有生产,强调消费者也承担相应责任也是必须的、合理的。虽有学者提出,应确立“消费者负责原则”,但笔者仍然主张,在碳排放问题上,确立生产国与消费国共同负担原则。其理由,一是无生产即无消费与无消费即无生产同样有理,不可偏执一端;二是完全由消费者负担不利于从生产的源头上防治污染;三是所谓碳排放转移主要是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自然结果,确立“消费者负责原则”并不会对此产生决定性影响,且很难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篇6

反垄断法的特点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颁布了反垄断法,实行保护竞争和反对垄断的经济政策。反垄断法的特点是,它适用于所有的对国内市场起着限制竞争效果的行为,而不管这种行为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例如,2008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中国反垄断法所针对的垄断行为主要包括:经营者之间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一致的行为;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

反垄断法不仅是各国保护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有力武器,而且还与对外贸易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商品、资本、技术和劳务的跨国流动已成为国际上普遍的现象,跨国公司随之也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十分活跃的经济组织,在世界生产、贸易和投资中居于主要地位,对国别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跨国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凭借全球生产和营销网络,在东道国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占据优势地位,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东道国的市场结构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状况下,先进的技术和价格低廉的产品会给封闭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竞争是跨国公司活力的源泉,竞争又会促使其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兼并走向集中和垄断。因为跨国公司掌握了绝大多数的知识产权,容易利用其经济优势在东道国的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成为限制竞争的势力,进而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

我国反垄断法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跨国公司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垄断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限制性商业惯例,打击局外企业,加强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和竞争,保证谋取垄断利润。目前,在华跨国公司的限制竞争行为主要包括:横向限制竞争,即跨国公司联合起来控制产品生产、销售、价格以及在任何特定行业或商品中获取垄断地位;纵向限制竞争,即跨国公司作为上游生产厂商对销售商的经营地域、经营产品范围以合同的形式施加某种压力,其手段有维持转售价格、独家交易、选择易、搭售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跨国公司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限制竞争行为,主要手段有不公平定价、超高定价、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价格歧视等。为了增强竞争力,跨国公司通过采用资本、品牌、技术与行政力量的结合,使其限制竞争行为更具规模性、长期性、隐蔽性,表现出以下特征:通过并购方式达到限制竞争目的。以控股的方式并购国内企业,是跨国公司扩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在东道国取得市场优势地位最便捷的途径;通过知识产权达到限制竞争的目的。目前,跨国公司已在我国形成了对技术的控制和垄断。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平均增幅为20%,但在迄今为止的18万余件发明专利申请中,来自跨国公司的申请占87.8%。

为了遏制跨国公司的垄断势力,保护本国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我国反垄断法对于在本国活动的外国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及它们在国外产生的但对国内有影响的限制竞争行为,都作了具体规定:

(一)限制跨国公司的外部扩张

企业合并常常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但是集中度过高的合并则会引起经济高度集中,集中则会导致市场的垄断。跨国公司在国外直接投资时,一般是通过购买当地企业或者通过与当地企业的联合来进入东道国的市场。从竞争的角度看,这种方式一般不会受到东道国反垄断法的干预,因为它们一般不会提高东道国市场的集中度。然而,如果跨国公司在进入市场时或在进入市场后,以某种方式破坏了东道国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即由此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时,那就会受到反垄断法的干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31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按照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审查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为期30天的初步审查阶段。如果在完成第一阶段审查以后,认为该并购案影响市场竞争的可能性比较大,就会进入第二阶段审查。第二阶段审查为期90天,必要时第二阶段审查还可延长60天。

(二)禁止跨国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根据该法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要考虑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控制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财力和技术条件,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等因素。企业一旦被认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就得承担特殊的责任,即不得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该法同样适用于在中国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的外国跨国公司。

一般来说,外国企业或者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不容易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因为东道国政府可以通过其经济或竞争政策进行限制。而且,一旦有这样的事实发生,东道国政府一般也会通过推动国内企业的联合来抗衡跨国公司事实上或潜在的竞争优势。例如,“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化工作组”的正式成立,充分印证了中国企业正在通过联合,迎接外国企业的挑战。该组织由TCL、联想、康佳、海信、长城计算机集团5家企业自发成立,是一个采用会员制的、开放式的非营利性组织。凡从事计算机、家电和通信产业的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都可以申请参加。

基于反垄断法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一个竞争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也有利于我国在对外经济和贸易往来中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一)建立有效的价格预警机制

加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平台建设,及时发现市场的异动。限制竞争的秘密活动所导致的最终市场表现基本是一样的,即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致地抬价,固定、僵硬的价格或多年不变的市场份额以及新进入者普遍生存困难等等。这些现象足以说明市场上有不正常的操作,竞争机构则可采取措施进行调查或干预。

(二)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且实施品牌战略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世界名牌商品共约8.5万种,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占据90%以上的名牌拥有权,处于垄断地位。而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我国光纤制造设备100%、集成电路85%、纺织制造设备70%、石化设备80%和高端医疗设备90%-100%都依靠进口。因此,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培育名牌,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当前,国际贸易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进入标准竞争,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就意味着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企业要注重长期效益,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增加研发投入,建立技术标准体系,要在电子信息、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形成支撑高新产业的标准群;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及有中国特点的产业,建立起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超级秘书网

(四)建立行业协会或加强企业联盟

多年来,我国在DVD、电脑、汽车、数码相机等高科技含量的行业都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而国外的高科技企业通常会至少将纯利润的50%再投入到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上,并且,国外企业有强大的横跨全球的市场平台,如果国内企业不联合起来推广、保护自己的技术,该技术就会很快被国际大企业强大的市场力所吞并。

(五)加强国际合作以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

由于各国贸易法规不尽相同,在禁止国际卡特尔、控制企业合并、确定损害程度等方面,往往会涉及不同国家的企业,所以,应在互惠、公平合理和不损害国家和利益的前提条件下,在反垄断领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信息共享,不断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晓晔.反垄断法与国际经济贸易.国际贸易问题,1995(8)

2.朱家贤.WTO对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完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5)

篇7

一、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对东部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甚微。贵州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区域,一方面,它具有较先进的电子、航空、煤化工冶金等产业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另一方面,它的GDP占全国的比重极其小。2009年贵州省GDP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16%,造成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的滞后。鉴于此,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贵州为代表,分析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滞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对外贸易现状

贵州的进出口总额在1990年之前一直处于10亿元以下的水平,大大落后于其他省份,直到1990年才突破了11亿元。上世纪90年代,贵州对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但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依然很小。“十五”期间贵州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对外贸易的措施,使得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2004年突破了百亿,“十五”末期比“九五”末期增长了110.52%。在“十一五”期间的2008年对外贸易总额达234.08亿元,创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44%(图1)。

图11980-2009年贵州省对外贸易和GDP关系(单位:亿元)

对外贸易贡献率是判断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贡献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贵州对外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左右波动,贡献较小,甚至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负贡献。这反映了出口结构较落后的贵州,在正常情况下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在国际市场不景气时负面作用较大(参见图2)。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是用来判断对外开放程度的另一重要指标。如图2所示,贵州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徘徊在6%左右,从来没有突破10%。贵州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不仅远低于东、中部地区,与我国外贸依存度相比差距则更大。我国外贸依存度一直保持两位数,2007年达到最高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有下降的趋势,2009年为44.96%。

图2贵州与全国贸易依存度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单位:%)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以贵州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和GDP增长基本同步。当GDP增长时,对外贸易同步增长,但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呈现出不同步的状况,对经济发展(工业增长)贡献度最大的电力、有色冶金、饮料、烟草和黑色冶金五大优势行业外向度低,显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自我循环,反映了欠发达地区GDP的内向型特征,缺乏竞争力,显然,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滞后是其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对GDP的影响,这里采用贵州3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Eviews软件,将进口、出口、进出口及GDP等作为变量,并对这些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GDP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进出口贸易都有很显著的相关性(参见表1)。

表1贵州省进出口贸易与GDP的相关性

GDP

EX

IM

TOTAL_TRADE

GDP

1

0.954

0.949

0.957

EX

0.954

1

0.980

0.997

IM

0.949

0.980

1

0.993

TOTAL_TRADE

0.957

篇8

西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特别是对中亚地区)交流的窗口作用。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泽和俊教授曾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罕见的国际贸易通道,是联结欧亚大陆的动脉、世界发展的主轴、现代文明的母胎,它为欧亚广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汉代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当时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诸国的贸易往来达到空前规模。至清朝,西北地区与中亚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自由贸易。只是到了近代,西部地区的沙漠化倾向以及其它一些因素,致使“丝绸之路”辉煌不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跃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强国。但是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一度低迷,一直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偏低,1996年,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5.55%,东部则高达48.49%;其贸易绝对额只有109.75亿美元,约为广东省的1/10,仅占全国贸易总额的3.78%。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上,首先从进口来看,西部地区处于能源、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原材料供给较为充足,因而主要进口机电产品、钢材、化工材料、汽车及其配件、化肥、农药等物资生产资料,且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如美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其次,从出口来看,西部地区主要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已初步完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的第一梯级转换。以较具代表性的甘肃为例,1998年该省出口初级产品比重占11.5%,工业制成品占88.5%,其中,工矿产品占78.4%,农副加工品占12.6%,农副初级产品占9%。迄今为止西部地区出口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对香港、日本、美国、独联体、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就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中亚和西亚地区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加大。

二 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与东部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传统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国际贸易的根源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形成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学说指的是:不同国家生产的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获取最大利益;资源禀赋学说指的是: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即劳动、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因此,各国在生产使用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时,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这些理论不仅是西方全部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大量经验验证的理论基础。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其原来具备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却日渐削弱,以致于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了其比较优势。那么,相对东部而言,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表1显示了1996年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差异,表2则对他们在该年度的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进行了比较。

表1 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

地区省份   国内生产  从业人口  从业人口人均

职工平均

总值(亿元) (万人) 年产值(元) 工资(元)

西藏    

64.53

 

115.67

5611

  8930

四川  

4215

   6464.9

 

6519.8

  5010

贵州

 

719.83

 1783.20

   4032

  4758

云南    

1491.62

  2186.2

  6823

  6231

陕西    

1175.38

  1762.7

  6668

  4937

甘肃

 

714.18

 

1521.46     4694

  5882

青海

 

183.57

 

247.20  

 7426      6513

宁夏

 

193.62

 

245.36  

 7891  

5635

新疆

 

912.15

— 

  5098

西部地区 

8757.73

 

14326.69  

6112.88 

 5888

东部地区  37903.2

  23906.41  

15854.8  7229.9

全国

 

67795

68850  

9846.8  6210

注:(1)本表根据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编制;(2)劳动力成本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来代替;(3)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口人均产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从业人口

表2 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

地区/省份

  单位工资产值(元)   单位产值工资(元)

西部地区

1.03

 

0.96

东部地区

2.19

 

0.45

全国

1.59

 

0.63

注:本表根据表1编制

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约38%,比东部地区要低61%,而劳动力成本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比东部地区低18.56%。更具体一点说,西部的工资产值偏低,在西部每获得1元的工资只需生产1.03元的产值,而在东部需2.19元的产值,全国平均需1.59元的产值;而同时西部的单位产值工资额偏高,在西部每1元的产值就可获得0.96元工资,而东部为0.45元,全国平均为0.63元。可见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此优势还不足以弥补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

(二)西部地区资本、资源的现实比较优势分析

1.资本。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不完善,竞争不足,“瓶颈”约束严重等原因,所受到的投入约束往往特别紧,资本不足是这些地区的常见特征。对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使西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1981年~1995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固定投资占全国比重由45.91%上升到54.27%,15年增加了8.36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由17.49%下降到14.27%;另一方面,在1985年~1995年整个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东部沿海地区占87.3%,西部地区只有4.2%。与此同时,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流向了沿海地区。

2.资源。在劳动力、资本、资源这几大生产要素中,资源应该说是西部地区目前唯一的丰裕要素和优势所在。(1)能源等矿产资源。西部地区地上虽然贫穷,地下却很富饶。据勘察,西部地区主要的矿产有天然气、煤炭、石油、镍、铜、铅等,其中煤炭保守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3%;天然气的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量的58%;全国近62%的镍、57%的铂储量集中在甘肃,97%的钾盐分布在青海。(2)农牧业等物产资源。西部地区由于具备诸多农林牧物产所要求的特殊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温差、土质、水质等,从而使得其物产资源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天然垄断性。西部的瓜果、药材、皮毛等特产久负盛名,如能深度加工、开拓市场,极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希望产业。(3)旅游资源。西部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复杂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人文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众多的人类遗址、王朝故都、陵寝墓碑、宗教胜地、石窟城墙等,加之多民族聚居,民风民俗特色突出,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大川名湖、奇峰险山、高原盆地、雪峰冰川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基础。

以上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分析是在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中进行的。而东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尽管这种优势正在削弱)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相对于东部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使西部的这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突出,但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严重的资本约束将极大地制约着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西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虽然较为明显,但是资本“瓶颈”、市场约束、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该优势在目前仅能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而难以演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综上所述,依据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存在着现实比较优势上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贸易战略便成为西部开发与开放中的重要课题。

三 西部开放中的贸易战略选择

诚然,比较利益论是一种静态理论,以上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分析也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的。但是劳动、资源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客观上的确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因而上述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并不是要拘泥于静态利益的获得,而是旨在通过对这一影响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的分析,为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

(一)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各国和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性。笔者认为,西部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着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别区情,又有着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和标准:

1.有利于动态利益的获得和可持续性发展。西部地区多年来处于低度开发状态,若在开放中只强调单纯的贸易静态利益,忽视长期的动态利益,那么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其资源禀赋、劳动力的成本(尽管因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而被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相对优势)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一些贸易静态利益,在长期内却丧失了贸易促进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利益。同时,过度的、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又会造成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应有利于获得动态利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取得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开发联动效应的开发性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东西协调,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矛盾突出,而西部、东部地区既要支撑广阔的国内市场,又要共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时要避免与东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相冲突,也不能把东部的问题转移到西部,而应该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使东西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

3.有利于充分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多边贸易制度日益自由化的趋势下,西部地区如果不能抓住机遇,不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十分艰难。而且如果其所选择的贸易战略过分倾向于保护,则可能招致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或贸易冲突,同时也可能给我国加入wto的进程设置故障,或者在加入wto以后因违背wto的原则和精神而招致制裁。因此,如何顺应和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是西部地区在制定贸易战略时应着重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几种贸易战略在西部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学术界对这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议颇多,但对贸易战略选择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缺乏深入的分析,而离开了客观制约因素来讨论贸易战略的优劣是不现实的。应该说各种贸易发展战略都有其自身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都有其在特定现实情况下的优越性和适用性。那么,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贸易水平和层次低、现实比较优势不很明显、潜在比较优势较难发挥的落后地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呢?

1.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替代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途径之一,它主要以保护来求得本国比较劣势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明显的政策特点:在关税水平上,高关税是进口替代实现保护下发展的基本手段。国产进口替代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和工业体系;在关税结构上,进口替代对资本产品和部分投入品实行较低的关税,甚至进口补贴,以降低国内生产的投入成本;在外汇、汇率方面,进口替代战略一般对汇率进行高估以降低进口投入的生产成本,同时往往对外汇的供给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以控制进口的总量和进口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在政府管制方面,进口替代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统制和保护型的贸易战略。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关税及汇率水平的规定、特殊优惠的提供等都是政府干预或管制行为的体现。

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贸易水平严重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无疑仍是其必经之路。一方面由于其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约束较松,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都比较大,当一些资源被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其余的资源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其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后可能就没有多少用于出口了。因此,西部地区的进口替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在现阶段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工业化发展的长远、动态利益。但是进口替代在关税、汇率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极有可能与东部经济逐步外向化、国际化的趋势相冲突,不利于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且进口替代对比较优势的忽视和明显的保护倾向又不利于顺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还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制裁。

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是指通过扩大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发展的贸易战略。它是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途径。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政策特点主要有:在关税水平上,出口导向所要求的平均关税水平较低,以有利于降低进口投入品的成本,同时也使进口替代不能在过高的保护下发展;在汇率上,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比较适当的均衡汇率,有时还实行低估汇率,以促进和鼓励出口;在补贴方面,出口导向的首要政策工具就是出口补贴,补贴的形式主要有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等;在政府管制方面,出口导向客观上要求实行自由的贸易体制,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取消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

出口导向战略重视比较利益和贸易利益,特别是贸易所带来的动态利益,这有助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出口导向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战略,西部地区若采用该战略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同东部的关系,从而创建整体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对出口的鼓励和扩张则为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和足够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出口替代主张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大环境。但是对出口的过于重视会导致依赖国际市场而忽视广阔的国内市场,出口过度将造成西部地区贸易条件的恶化甚至贫困化增长,西部在资源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出口替代所极为强调的出口补贴也可能引致贸易摩擦和违背wto的规则。

3.混合型贸易战略。

鉴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各有其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人提出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通过进口替代保护国内市场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又采用出口鼓励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混合型贸易战略”。如果这种有效结合在理论和现实上都行得通的话,那么显然这是西部地区最为理想的贸易战略。然而,尽管许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单一彻底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但上述理想结合的难度极大、可行性极低。原因在于保护政策会通过经济关联的过程形成对出口行业的转嫁,加重出口的压力和负担。这种转嫁系数据统计低者达0.43,高者达0.95。进口替代既提高了可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又可能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这会使得进口投入品和国内投入品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对出口产品征税。而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又会抵消进口替代的保护效用。总之,保护政策的“反出口倾向”决定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可能结合的。对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西部需进口的大多是资本品,技术含量、价值含量较高,对出口产品的转嫁系数更高。

4.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

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就是“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1)这种战略强调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外向型发展道路。西部地区尽管现实比较优势不太明显,但还是具备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特别是其巨大的潜在比较优势。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广阔背景下挖掘、利用、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出口产业和主导产业,可以保证贸易经济的持续发展。(2)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广阔不是拒绝对外贸易的理由,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在。目前西部地区的市场虽然只占国内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但市场潜力很大,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型公司和企业甚至一些跨国公司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西部。若西部地区的潜在市场得以开发,将和东部、中部共同组成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国内大市场,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支撑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3)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主张政府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行为,离不开对一些落后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整个贸易倾向是自由的,总体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由此可见,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属于开放型贸易战略,追求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视同仁,适合西部地区现实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总体符合前述的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有利于发挥西部的潜在比较优势,获得动态利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东西协调,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有利于遵守wto基本框架和规则,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从而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白光主编.西部大开发丛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 杨圣明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篇9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66-02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推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省份,占据重要地理位置,且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但目前仍有诸多因素制约其经济发展。河南省对外贸易总额近年来以高增长率快速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而言,其对外贸易规模较小、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方式较单一,整体上与中部地区差距显著,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一、河南省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态势

(一)对外贸易规模分析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省货物进出口总额高达599.57亿美元,远高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与2013年情形相似,2012年河南省以517.39亿美元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位列中部地区第一;2011年河南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26.23亿美元,仅次于湖北省。整体来看,2009年河南省对外贸易总额有所回落。除此之外,河南省对外贸易总额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01―2010年间,河南省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近7倍,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二)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明显上升,对外贸易产品也逐渐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移。200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与2002年相比有所增加,高达92%,占出口产品中的绝大部分,其中钢材、人发制品及铜材为累计出口额较高的商品。按照产品出口金额进行排序,2012年,手持式无线电话机出口总额为155.71亿美元,为出口总额最高的产品;其他材料制品以7.74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第二,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性产品为主。而进口商品中位列前三的分别为:处理器及遥控器、存储器及非特种用途的其他类型电视摄像机,均为电子设备。

(三)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河南省对外贸易得到跨越式发展,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外贸市场广度不断提升;对外贸易主要出口市场从东亚逐渐向欧美转移;新兴市场出口总量小。就市场结构来看,河南省对外贸易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除此之外,也打开了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新市场,外贸市场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001―2007年期间,与河南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由160个上升至180多个,并且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额稳步增长。尽管如此,新市场的进出口总额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少,占全部市场进出口总量比重较小,对外贸易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急需进一步提升。

(四)对外贸易方式分析

随着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以往的一般贸易为主逐渐发展成为如今多种贸易方式并存的情形,这种多样化的对外贸易方式改变了以往一般贸易独占鳌头的格局,给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机会。2007年河南省一般贸易进总额达到98.99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77.31%,2012年这一比重大幅下降至34.65%。而加工贸易总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19.43%增长至2012年的58.62%,超过了一般贸易的比重。

二、河南省对外贸易现存问题分析

(一)对外贸易总量小,与东部地区差距大

近年来,河南省对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从2001年的进出口总额27.82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78.32亿美元,十年间增长了6.4倍,河南省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尽管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进步,对外贸易规模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之下仍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对外贸易总额分别为9 840.2亿美元、1 559.38亿美元、3 124.01亿美元;2013年,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对外贸易总额分别为10 915.81亿美元、1 693.21亿美元、3 357.89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河南省进出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外贸产品缺乏竞争力

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仍较粗放,其中,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是影响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在2012年河南省出口产品中,人发制品、橡胶轮胎、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为主要部分,其中手持式无线电话机占据半壁江山,技术含量高的出口产品有所增加,但整体来看,出口产品位于前10位的大多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河南省出口产品缺乏竞争力,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外贸市场较集中,缺乏新市场

根据河南省在各个地区出口产品总额的统计,其对外贸易产品主要销往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三个地区。2007年,河南省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贸易总额分别为56.61亿美元、26.21亿美元和20.31亿美元,占河南省贸易总额的80%以上;2012年,河南省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贸易总额占河南省贸易总额的85%以上。与2007年相比,2012年市场集中度却有增无减。虽然河南省已经开拓了新市场,但市场份额较小,外贸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美国、日本和韩国是2012年河南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位列前三的国家,其他国家进出口总额与这三个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对外贸易的发展对这些国家依赖性较高。

三、关于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提升对外开放意识

2013年河南省货物进出口总额位列中部地区第一,而东部沿海地区进出口总额最高的省份广东省进出口总额则是河南省的18倍,这一悬殊的差距与地理位置优势密不可分,更与思想观念的不同有着紧密的联系。东部地区处于沿海地带,最早受益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也得以飞速发展,在思想上东部地区能够与时俱进,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首先了解并接受国外先进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大势头之下,河南省应提高对外开放意识,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坚决解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动员并鼓励各企业克服河南省客观条件的不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发展生产,贸易先行,贸易是生产与消费之间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贸易来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带动经济全面发展才是明智之举。

(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目前,河南省主要出口商品大多仍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如人发制品、橡胶轮胎、服装等仍占出口产品的一大部分,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升级。河南省各级政府应增加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研发高科技产品,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鼓励。同时,各企业应开创自主品牌,增加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使出口商品能够销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应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科技因素注入产品之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注重企业长远发展。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才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对外贸易发展的不断深入,加工贸易作为吸引国外投资和扩大出口总量的重要方法,已经成为看待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2012年河南省加工贸易比重为58.62%,相比2007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的发展充分带动了对外贸易总量的增长。在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河南省应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使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能够在河南省落户,从而加快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进程。政府部门应鼓励各企业深入发展加工贸易,给予高科技产品加工贸易以政策上的支持,使出口产品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本文基于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这一视角,首先,从对外贸易规模、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市场结构、对外贸易方式四个方面,对河南省对外贸易现状展开了分析;其次,探讨了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对外贸易总量小、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外贸市场较集中等诸多问题;在文章的最后,针对河南省对外贸易现存问题给出了解放思想、提高产品竞争力等可行性建议。如果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河南省经济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朝阳,资树荣.河南省与中部四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比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1).

[2] 薛革新.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8.

[3] 沙文兵.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4.

[4] 沈净.河南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4.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应采取措施,努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亦带来了挑战,长期以来,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问题、绿色贸易壁垒等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纠纷的关键问题,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不断贬值,美联储不断加息的预期,英国宣布退出欧盟,面对全球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我们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不断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的贸易地位。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可以有效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战略等知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导论(佟家栋等,2011)将对外贸易分为理论体系及制度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黄建忠等,2013)主要讨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上、中、下),对外贸易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对外贸易摩擦、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等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曲如晓,2016)主要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依据、对外贸易战略、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对外贸易关系。这些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概况,内容丰富,理论深厚,案例清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理论丰富,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明确学习目标,每部分内容简明扼要地提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包括学习重点及难点,分配课前学习资料。

(2)小组学习法,选定小组成员,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及求知热情,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讨论,课堂演示等。

(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依据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重点及难点,教师根据课时安排讲授贸易理论知识,然后选择相关案例进行演算、实证分析。此部分重点讲授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先讲解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假设,变量内涵,理论模型,数理模型的应用,再讲解理论的经济学含义,进一步解释贸易理论的优点及不足,可以采用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数据的时效性。然后逐一讲述相关理论依据,可以增加案例解释,此部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数理模型的计算能力、图表的绘画、分析能力及学生对贸易理论的思辨能力。

(4)对外贸易法、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关税制度、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等内容,需要学生熟悉相关法律制度,根据已有的法律制度解决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要掌握关税的征收方法、出口退税的程序等具体问题。

(5)服务贸易在GDP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进行讲授,先介绍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再选取某一具体行业进行深度分析,比如互联网销售,还可以选取特定公司进行分析,比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然后请小组成员选择感兴趣的行业及公司进行贸易案例研究等。

(6)国际贸易专题研究。本课程可以选取“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贸易”,“对外贸易关系”,“加工贸易”等进行专题研究。首先明确研究主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

(7)明确考核方式。本课程可以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并重的方式,突出课堂演示、专题讨论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应用能力等。

3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贸易理论基础,了解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这门课程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等。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新的优势,影响着传统对外贸易烦琐的操作程序,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许多不必要的费用。电子商务技术对我国经济影响深远,是我国对外贸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将从电子商务的介绍入手,分析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从而提出我国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对外贸易中的对策。

一、电子商务的涵义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性活动,电子商务活动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人们之间的各种商务活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交易。电子商务帮助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使得商务交易更加简单、方便,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增加交易的成功率。

二、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推动了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

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下的对外贸易方式和原先的方式不同,很多公司不再花高额的费用去租办公室或者店面进行商品贸易,通过电子商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多变的市场动态和消费需求,市场虚拟化应运而生,使对外贸易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显著地降低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成本

企业在进行贸易时,产品和采购成本密切相关。电子商务是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减少中间环节亦节省一笔费用。买卖双方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增加了交易量。

(三)创新了对外贸易运输方式

随着对外贸易的运输方式不停发展,物流体系向立体化转变且每一个步骤都得到了高效率的管理,对外贸易物流系统可以得到电子商务信息的调节和控制,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开始变得个性化,创新的运输方式,以更高的要求来进行运作。

(四)电子商务提高对外贸易交易效率

对外贸的卖家和买家采用标准的合同和保险凭证,既节省了传送的时间,又保证了交易的效率。通过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提高办理业务的灵活性,为卖家与买家带来方便,大大地提高了交易成功率。

(五)促进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

国际分工全球化不断地提高,也成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国际货物贸易中信息产品逐渐代替工业制成品,国际综合电子化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六)加强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电子商务有助于寻找国际上的合作伙伴,发挥企业的品牌效应,从而扩大企业的业务量,外贸公司利用网站上的海量信息,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和资讯,减少企业在信息量不足情况下的资源流失,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完善自身产品和根据市场节奏进行自身的革新,逐渐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然而,电子商务不仅能提高交易量,更能促进对外贸易方式的改变。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之所以所占的分量相当,是因为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地完善。电子商务能积极参与国际间合作与沟通,电子商务能够打破时间的限制,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关税与税收也造成了电子商务的一系列新的难题,我们只有不断吸收国外相对成熟的电子商务技术,才能解决这些难题。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研究

(一)增进互信完善信息交互平台建设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对外贸易,利用国际通用的电子商务交流工具,积极推行国内电子商务软件服务平台的升级工作,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积极学习海外知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形式,在合作的过程中强调技术研发交换分享与平台开发的资源整合,积极地开展国外电子商务经济交流模式的引入合作,实现更加全面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创新。需要企业负责人运用网络营销的思维,并且积极寻找海外客户,开展持续性的营销活动创新,了解海外地区的市场情况和主要消费需求。

(二)倡导交易模式优化升级,拓展业务

在第三方担保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把握商机,实现互联和互信更好地提升国内企业的对外贸易环境反应能力,适应当今网络购物发展的需要,在瞬息万变的商业市场,并且实现商品交易信息的无缝传递。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需要有更具效率的货运公司的配合,进行销售信息的快速对流,实现买卖双方经济交往的对称性建设。

(三)电子化的商务实现降低企业成本

通过国际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企业网站为客户提供在线商品目录,转变了传统交易模式,为企业节省了在交易磋商期间所投入的各项费用。企业运用相关软件,突破了传统私人电子数据交换的局限性,实现电子化企业运作模式,降低企业成本和投资,但我国对电子商务运用处于初级阶段。

(四)突破实现战略思想和改变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