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4 09:26: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篇1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A

1生物入侵的定义和危害

1.1定义

生物入侵的定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埃尔顿首先提出,他将生物入侵定义为:在一个特定区域生存的生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并在新区域生存繁衍扩散下去,且这种状态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是否平衡的一个重要的标准,物种灭绝现象的产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首先当然是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但是除了这个第一因素之外,生物入侵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这样的入侵环境基础是全球化的,如此造成了全球生物系统趋于等同化现象的产生。

1.2危害

受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全球的交流日益加深,因为人员的往来频繁,其他生物在人类进行交流的同时也随之扩散到更远的其他的区域,而近年来这种速度正不断的加快。非正常的生物扩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诸如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的健康受到了威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在新的生长环境中,新进的物种由于没有天敌的存在,繁殖不会受到限制,于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生存环境扩展到最大,进而危害和侵占了本土生物的生活空间,这种侵占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同时也是资源的。

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被破坏不仅仅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废物超标对于坏境的破坏,因为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由自然环境构成,生物环境同样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稳定等都是重要因素,而生物入侵造成的大范围的持久性的环境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令全球生物同化的生物污染增长繁殖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预测,有的甚至会呈现爆发式的扩散。除了表面的危害之外,入侵物种和本土的物种可能会排除生殖隔离进行,这样就会产生基因交流,但是由于不确定基因交流的后果,如此一来这种基因上的侵袭也许会造成比化学或者物质污染更大的威胁,这种不确定的威胁的隐蔽性决定了这种生态危害的长久性。

1.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由于物种对于环境的不适应,也许在新的环境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也许会造成微生物或者病毒的变异产生新的病原体,从而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的物种保护情况堪忧,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有害外来生物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三种,其中植物一百零七种,昆虫三十二种,病菌二十三种。

2 森林环境

2.1良好的森林环境

良好的森林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地面积需求的增加,森林随着土地开发和木材的采伐,逐步退化。森林面积的减小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生物种类的减少。各种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过度的破坏森林环境对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制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于森林健康进行了初步的认识,从九十年代开始完善了这一思想。森林环境的改善成为了环境保护的新课题,对于森林的树木病虫害以及火灾等预防工作也进入了系统全面化时代。

2.2保护措施相对比世界森林的普遍情况,我国的森林环境的多虫害和火灾,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一下几个原因。

过度采伐,森林退化。过度采伐,使大量原始森林、混交林、复层林转变成人工林纯林、次生林和单层林,使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森林病虫害频繁发生。

森林结构单一。主要是由于很多林木区是由人工种植,林木种类结构单一,病虫害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呈现区域化状态,这种及其不稳定的林区容易遭到爆发性的损失。

抚育管理不及时,森林抗性降低。由于中幼林抚育成本较高,抚育材价值较低,林农没有抚育的积极性,致使我国现有的大面积中幼林没有能够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及时进行抚育,林内存在大量病弱木,致使一些经济林生长不良,导致森林抗性降低,为一些病虫害和恶性杂草的入侵创造了机会,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林的正常生长,致使一些森林很少甚至没有收益。

外来生物入侵,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森林生境恶化,以及气候异常,致使树木长势减弱,甚至死亡,导致林业有害生物侵入。

在法律上,规定森林病虫鼠灾害防治由林农承担,这种规定及不合理:森林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林农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林农不但得不到生态补偿,反而还要承担森林健康的保健责任,导致林农防治积极性很低,致使森林灾害防治工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因此,要确保我国森林健康,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和措施,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3 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3.1重视公众宣传,促进全民预防

加大宣传力度,让公民知道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和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公民参与有害生物预防与管理的自觉性,鼓励公民发现疫情,积极向政府举报违规行为,并积极参与扑灭疫情、防止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3.2加强森林植物检疫,严密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进一步加强森林检疫工作,是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关键途径。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要加强省以下森防机构建设,提高其经费投入,增强其技术力量,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行政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对检疫对象的确定标准要与国际接轨,重新审定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根据危害大小进行风险评估,并重新排序予以公布,督促政府及早对有检疫对象分布的地方划定疫区,实行疫区管理,及早根除疫点。

3.3强化森防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

进一步强化森防行政管理职能,尤其是加强县一级森防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森防行政执法水平,加大打击森防违规行为的力度,将森防机构目前的病虫害防治职能及早转变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和维护森林健康,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水平,及时监测、预报、扑灭林业有害生物害情,防止外来或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扩散。

目前,我们使用的还是1980年的森林病虫害普查数据,这些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开展系统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为此,笔者认为,这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还要更进一步加大力度,尤其是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延长普查时间为4~5年,提高普查质量,获得更多的数据。这次普查之后,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应该结合森林资源清查,定期进行,及时更新林业有害生物数据,更好地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服务。

篇2

草原退化,使得牧民们承受着“失草之痛”,他们的生活和生产也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以前是“哪里有草就把牛羊赶到哪里”,可如今却只能在自家的牧场上放养,即便如此,草料还是不够。

其实近几年草原退化已成为了我国各大牧区共同面临的威胁。早在2004年,我国环保总局就已发出警告,“中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41.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3.31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84.3%。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扭转。”可怕的是,时至今日,这种退化还在继续和蔓延。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草原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地恶化?首先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即温暖化与干旱化,这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其次是人为原因,特别是近几十年,人为的长期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我国天然草原退化的过程。在这些长期的活动中,开垦种粮是重要原因之一。

篇3

关键词: 人与自然;历史演变;反思;和谐发展

Key words: man and nature;evolution;introspection;harmon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94-01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重点项目(10YKF002)。

作者简介:韩彦军(1979-),男,河北井陉人,本科,助理馆员。

0 引言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种疾病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繁也急剧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剖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在人类社会演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一定社会条件下对科学技术的过分推崇及不当运用,正是造成当今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因此,人类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完全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史、改造史,乃至疯狂掠夺史。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口数量比较少,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尚不会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然而,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开发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始逐步恶化。特别是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人类肆意破坏大自然来追求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沉重的代价。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坏了森林,从而失去了水分的积蓄中心和储藏库。我国近年来也不断遭到各种疾病和自然灾害,1998年的长江洪水、2003年的SARS,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2009年的甲型流感,2010年云南大旱及北方洪灾等。许多学者甚至认为,这些自然灾害都是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而导致的恶果。因此,我们必须对人类的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

2 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本基础在于,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不仅来源于自然,而且其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了自然。只要人类还存在,总改变不了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这一事实,人与自然就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一性。然而,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还是社会存在物,这就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人才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与自然的对立也正是从此开始的,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对立逐渐发展成为尖锐的对抗。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只注重自身的发展,注重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逐步凸现出来,其结果必然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伤害。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还不够的结果。大自然不断对几百年来人类肆无忌惮的发展进行惩罚,人类在对抗大自然惩罚的同时也开始逐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上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剧增,环境问题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各种困扰日益显著,人们终于意识到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目前,人类已经普遍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符合生态规律,人类的需求不应超过生态环境的供应能力和再生能力,社会的排放不应超过生态环境的吸收能力和同化能力。人类应该在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

3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1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 把人与自然的对抗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加强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生态化,发展生态环境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生态环境教育是与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教育体系,可以分为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和公众生态环境教育。其中,学校生态环境教育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从教育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出发,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学生。而公众的生态环境教育,则要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1]。

3.2 开发绿色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人类不能退回到过去的原始状态,只能通过调整发展模式,发掘科技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价值,逐渐与自然环境达到一种和谐共进的状态。这就是说,发展中的问题终究要用发展来解决,科技带来的问题最后还要用科技来解决。绿色科技实质上就是指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科学技术[2]。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兴起,是建立在传统工业文明观批判和反思基础之上,它反映了人类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推动人类步入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生态文明时代。绿色科技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包括各种有利于资源节约、有利于生态平衡、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等等的技术,如空气净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土地复垦与改良技术、珍稀物种保护和繁衍技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的科学技术等。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发展适合于自然界的绿色科技,才能逐步融入到大自然的规律,与大自然形成完美的统一体,从而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

3.3 加强环境立法,增强环境执法力度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人口的整体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绿色科技的开发与推广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采用绿色技术的经济成本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今后要逐步健全环境法制机制,完善环境立法制度,为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优化的统一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篇4

生产性人为干扰包括工农业生产和湿地旅游开发的非生态性等,也可称之为产业性干扰,其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危害,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粗放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致。目前,这类干扰是影响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导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开始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旅游消费者的大自然情怀不断提升,湿地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各地都兴起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热,将其作为旅游产业的重点加以发展,相关主体大力开发湿地经济价值,对湿地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地方政府为解决湿地保护经费,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解决财政困难,大量引入非政府资本,出让经营权,鼓励决策者和经营者充分利用廉价的自然资源,尽快尽多的将其转化为经济指标的增长,淡化了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湿地经营企业作为经济人,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更多地注重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缺乏规划,急功近利,导致开发过度,建设强度过高,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火。

(一)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

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及高密度养殖等导致的湿地有毒物质增加,富营养化加重,水质下降,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杭嘉湖地区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之一,为增加产量,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氮肥、磷肥等,施入农田的化肥实际利用率仅为30%-50%,氮肥为30%-50%,磷肥为7%-15%,大部分随农田排水进入附近水体,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其后果就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使水禽的食物来源受到极大影响,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养殖业、种植业不科学合理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如地处湖州市德清县的下渚湖湿地,湖区沿岸有三家养猪场,除部分猪粪用作肥料外,其余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废水一起直接排入湖中。该类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氨氮含量高、臭味大,对湖水污染严重。为获得更大的鱼类养殖密度和经济效益,直接向湖泊中投放鱼类饵料。此外,湖区种植大量菱角,农民直接向水体撒化肥和农药,也严重恶化了水质。可见,养殖业、种植业非生态化发展,加速了湿地富营养化进程,造成湿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湿地自净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

(二)工业生产的扩张及其非生态性

杭嘉湖地区是乡镇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达地区,除农业污染物增加造成湿地生态环境恶化之外,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湿地生态的恶化是生产性人为干扰又一重要诱因。一方面,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土地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导致大量湿地面积缩小或消失。如2005年杭州湾产业带湿地面积约为1.78×105hm2,其中海宁市湿地资源丰富,其次是杭州、嘉善,而当年湿地面积的7%左右因工业发展占用而丧失,其中平湖市湿地资源年均减少1%以上,变化显著,嘉兴市区和杭州市区也在区域平均水平上下。预计到2020年期间,由于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将发生大面积退缩,约1.2×104hm2的湿地将转变为建设用地。目前,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受建设用地侵占的威胁较大,其中“一级风险等级的湿地面积约8000多hm2,约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69%;二级风险的湿地面积约2000多hm2,约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19%;三、四级风险的湿地各有700多hm2,占湿地退缩总面积的6%左右。随着建设用地的扩展,对湿地的侵占趋势没有减弱。”另一方面,杭嘉湖地区是我国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产业的层次低,经营粗放,大量含有多种有污染物和过量养分的工业废水大多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流、湖泊、近海海域。工业污染已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类湿地的生态环境,目前,除钱塘江干流的水质保持良好外,其余中小河流和平原水网水质污染均较严重,大多数城市河流有机物污染问题突出,并出现季节性的或终年的水体黑臭现象。近海海域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嘉兴所处近海海域在整个浙江省中水质最差,100%为四类海水,杭州湾水质全部为劣四类,导致了近海海域生物生存质量差、生物完整性、丰富度已受到很大影响。

二、生活性污染

生活污染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粪尿等,始终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危害源之一。生活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引起关注。随着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比例不断增加,人粪尿的利用率却不断降低,加之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缺乏,这就使得生活污染对湿地的潜在和实际危害性日益增大。可见,生活性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危害不可小视(表1)。

三、其它人为干扰因素

除生产性人为干扰、生活性人为干扰因素外,对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人为干扰因素还很多,主要包括不谨慎地引进外来生物物种、不合理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机制缺失等。

(一)外来物种的引进

不谨慎地引进外来生物物种,容易导致原生物种消失,并影响到湿地的水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退化。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受外来物种侵害最典型的是20世纪60年代引自南美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16个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布袋莲、水荷花、假水仙。近年来,由于大量生活垃圾和工农业污水向江河湖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水葫芦疯长。水葫芦在生长期间能大量吸取水中的营养物质,但到冬末春初腐烂后使水色变深,浊度变大,并释放出大量的氮和磷。腐败后的水葫芦不但劣化水质,而且严重影响景观,对杭嘉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

(二)不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合理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直接造成了湿地面积的缩小,而且极易改变湿地水状况,增加湿地沉积物的负载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存续,干扰湿地生物生境的连续性。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杭嘉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建设方面,全区域以高速公路、国道为主干,连接乡村公路,形成了公路全覆盖。公路建设一项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开发行为,其中就包括对湿地资源的影响,因为“公路建设是一项点多线长的带状开发行为,与湿地资源广泛分布的特点相结合,从而使得公路修建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不可避免。”

(三)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

不科学的湿地管理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机制缺失等也会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湿地退化和丧失既因人们对湿地的价值缺乏公共和政策性知识,缺乏对湿地保护政策的了解,也与保护机构的不健全,组织决策的分散有着直接的关联。如行政区域是人为的地理区域划分,但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内或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没有行政区域的限制,它们通过水循环或者生物信息交流而彼此关联,但行政区切割及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必须导致流域上游对湿地的破坏或污染通过水循环在下游富集,而目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制度安排的不完善及运行机制的缺失,必然导致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缺位”,并最终影响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因此,“湿地保护除了着力缓解或消除行政区域内围垦、污染、过度利用等对湿地的威胁因素,加强各相对独立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外,还必须突破行政区划概念,加强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旅游者过度的旅游活动

篇5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既是旅游活动,也是一种旅游形式,是现代经济产物下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是大家追求的先进旅游发展模式。从旅游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旅游消费对象从完全生态区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区,旅游地环境从原生态发展到人工创造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是为了领略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了解异域历史文化和风俗,也有专门进行自然遗迹的考查和欣赏,部分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社会文化见闻和生态知识,也有少部分人是为了到处走走,提高身体素质。与传统旅游不同的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环境的保护和自然和谐。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各有己见,本文在综合大部分定义后,得出以下几点关键点:

(一)是从旅游需求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项专门性且针对性较强的旅游产品,能够亲近大自然,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者不能破坏旅游地环境。

(二)是从旅游开发营销者以及旅游地居民的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现新加入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将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进。

(三)从旅游供给方和旅游需求方两者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先进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其立足点在自然环境的资源利用,同时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和资源开发模式。综上所述,不管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还是一种强化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教育活动,或者是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方式,其核心在于旅游对象不能遭到破坏,重视生态教育,从而实现当地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进行生态旅游的前提是保护生态平衡,在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证后,合理取得经济收益,而且要保障旅游地居民在旅游业中分享经济效益。

二、绿色营销的定义与特点

(一)绿色营销的定义

绿色营销又被称为生态营销或者环保营销,绿色营销与生态旅游一样都是为了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工业化的加快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在追求环保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倾向于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所以企业在技术上经营上都尽可能满足人们环保的需求。此外,国际上也在推行绿色贸易,内因和外因一起使得企业改变了其传统的营销方式。而且,近年来国家要求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和营销观念已不再适用,所以绿色营销就应运而生。

(二)绿色营销的特点

绿色营销具有营销目标得到充分发展、营销服务对象有所扩大、“顾客”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和“需要”的含义得到发展等特点。在传统的营销理念指导下,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并刺激其消费而展开的,但是,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因此他们在消费时也实行的是可持续消费。绿色营销理念要求在尽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并适当地减少其消费数量,这是出于降低资源消耗的考虑。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消费的物质占有量,营销的目标也从传统的最大限度刺激消费转为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理念指导下的营销服务对象也得到了扩大,“社会责任”观念被引入了绿色营销,而且这个“社会”的概念也较以前有所扩大。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中,其“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人文社会环境,但是在绿色营销的概念中,“社会”更加强调的是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将其作为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绿色营销理念的要求下,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必须符合环保的相应要求。特别是在当消费者需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矛盾时,企业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合理需求。由此可见,绿色营销中“社会”这一概念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的性质也有所改变,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将人仅仅视为消费者,所以他们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一个有着多种多样需求的“人”,绿色营销不仅仅要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还要更多地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最后,在绿色营销中,“需要”的概念也有所变化,它不再是传统营销所满足顾客的物质上的需求,但是绿色营销所要满足的是顾客的一系列需求,这些需求甚至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就需要企业在绿色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权衡并优化处理。

三、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需求不足,绿色概念泛化

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消费市场的规模往往是不够大的,而旅游产品的生产又是一旅游市场为导向的,要促进我国的旅游企业生产绿色化,就必须要使消费者有足够的绿色需求。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其购买力还是偏低的,而且其环保意识也还不够强烈,再加之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对于绿色营销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目前我国的旅游消费者中,接受和消费绿色产品都十分有限。由于我国的旅游市场中的绿色营销需求不足,所以绿色消费的市场规模也就相应的很小,没有需求和市场,旅游企业也就缺乏实施绿色营销的积极性。而且另一方面,许多旅游企业仅仅是从经济利益和企业销售目标来进行考虑,为了卖产品而营销,由此许多旅游产品都被挂上了“生态”“绿色”和“环保”等帽子,这就使得许多旅游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旅游产品时,往往挑的眼花缭乱,甚至被一些并非绿色产品的商品所迷惑而上当受骗,最终失去对绿色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和消费信心。比如他们发现其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并非真正绿色时,就会有心理落差,甚至对旅游企业产生不满,这就使得绿色营销无法很好的开展。

(二)旅游产品和市场不细致

在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对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往往就成了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细分后的结构也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一个基础。每一个企业对于其最具吸引力的目标市场都应该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只有了解了其目标市场,才能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旅游行业也不例外,生态旅游作为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概念,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旅游企业往往对于绿色需求市场的划分不够细致,所以其旅游产品往往就缺乏针对性和个性,没有鲜明的特征。同时,我国旅游业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许多旅游企业的承担能力也是有限的,再加上对于绿色意识的缺乏,就使得大部分旅游企业并不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单调降低了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绿色营销素质缺乏

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针对旅游者而言,不仅仅要求其有较高的素质和责任感,而且对于旅游的规划者、经营者和开发者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相应的旅游工作者也应是懂得环保懂得旅游的人。所以在绿色旅游、绿色营销中,相应的工作者更应该有较高的素质。但在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中,许多工作人员往往都是缺乏环保意识的,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性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营销往往定位都是不准确的,也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四、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

要研究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必须首先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构成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只有把握住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才能对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绿色营销。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时构成旅游产品的三个层次,任何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单独地用于满足某一种需求,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对于生态旅游绿色营销产品的这三个层次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突出绿色形象

在生态旅游中,核心产品层次是产品概念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所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最基本直接使用价值,因此这个产品层次集中体现了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旅游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旅游的需求,而生态旅游产品除满足旅游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生态旅游产品,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还要增加其绿色的形象,通过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向人们传达环保的理念及其重要性。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应该注重绿色形象的设计。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中,为了促进人们的购买欲望,往往是言过其实的,而且其形象也往往是具有煽动性的。但是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即是具有理性和主动性,旅游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于消费者自身,因此,在设计旅游产品的外包装形象和形式时,也应当从旅游者的真实需求出发,结合绿色旅游的宗旨和理念,创新产品的形象设计,为旅游者提供新颖的创新性旅游产品,带给旅游者全新的体验。同时,在对生态旅游绿色形象进行定位和设计时,还应当结合旅游产品未来的市场目标,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轨迹等,只有这样,设计出的旅游产品形象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进而唤起游客们对于绿色旅游和旅游消费理念的感知,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此外,旅游形象包括的范围很广,囊括的内容也很多,比如说旅游景区地名、广告标识语、景区交通工具乃至于垃圾箱的外观,都是旅游形象设计的内容。除了旅游形象设计应以绿色为核心理念之外,其视觉设计也应该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使得生态旅游形象在理念设计和视觉设计上相统一。因此在对生态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上,可充分利用旅游地的环境特点,再结合旅游地名称、旅游标志、宣传标志等具体的生态旅游形象内容,充分地向人们展示旅游地景观并对其进行绿色的引导和教育。除了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这些静态的内容,绿色营销还应包括动态的识别形式,即行为识别系统,所谓行为识别系统,指的是对于旅游地居民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培养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使当地的居民为旅游企业进行绿色宣传,对前来游玩的游客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于旅游工作者的教育,更具有价值,因为他们在推广生态旅游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绿色设计和研发

生态旅游产品既有形式产品又有理念产品,形式产品主要包括品质、形态、商标等内容,是旅游产品的实物或者劳务的外观。在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上,生态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并且对向游客传达绿色的理念。因此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该遵从绿色的设计理念。旅游企业应当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研究力度,以设计为源头,从头贯彻和落实绿色设计。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的意识还不够,而生态旅游产品就要改变人们传统的理念,引导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在这些生态旅游产品进入市场以后,仍然应该发挥其作用,即向人们传达绿色的理念,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绿色旅游产品的设计是要以满足不同的游客的需求为原则,所以,在绿色旅游产品设计的时候,要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加以权衡,既要满足游客的合理需求,又不能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既要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又要能够起到教育作用,既要物尽其用,又要避免浪费。

(三)重视绿色延伸服务

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不仅仅在于将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卖出,而在于游客购买后的体验还有售后的相关延伸服务。一方面,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往往较高,所以对于其对应服务加以提高可以使消费者更乐于接受,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旅游企业只有不断地向旅游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产品,才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应该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售前服务是指旅游企业在游客购买生态旅游产品之前,对其目标生态旅游产品加以详尽的介绍,这些介绍不仅是以售出该产品为目的的,而更应该注重产品内涵的传达,使得游客正确理解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售中服务则是要在游客购买时充分尊重游客的意愿,并热情地为游客服务。售后服务则是在售出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之 后,旅游企业还应当在游客对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使用时加以引导,对于游客有疑问的地方,要热情地加以解释。此外,还应该对游客进行跟踪调查,充分了解其使用感受,以便于旅游企业对其产品加以改进,以使得生态旅游产品更加完善,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篇6

一是碳汇资源丰富。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区森林总面积约3.6亿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为20%,高于全国13.4%的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湖泊河流湿地总面积为0.64亿亩。目前有适宜造林的宜林地2.34亿亩,并有成熟的造林技术。内蒙古草原总面积达13亿亩,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0.2亿亩,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

森林、草地与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碳库。据初步估计,世界范围内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森林占39%-40%,草地占33%-34%,农田占20%-22%,其他占4%-7%。而我区的森林、草原面积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具有极其丰富的碳汇资源。

二是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截至2008年底,全区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196个,总面积达2.1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72%。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为优或良的区域面积占45%。2009年自治区又将总面积达3.3亿亩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列为“禁止开发区”,同时,国家也将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呼伦贝尔沙地防治区、科尔沁沙漠化防治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毛乌素沙漠化防治区六个区域列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域。这些区域划分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效有所显现,为保持和增强碳汇功能奠定了基础。

三是具有示范项目基础。2005年,国家正式批准的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是中国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十年的减排计入期中预计共产生514,296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2006年,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签署的造林合作项目——“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沙漠化青年造林项目”,是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第一个碳汇造林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为全区开展其他碳汇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示范。从2005年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始至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内蒙古CDM项目为136个,内蒙古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注册的项目43个,已获得核定减排量163万吨。

二、内蒙古生态系统发展碳汇经济的不足之处和面临的挑战

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近年来,内蒙古在节能减排、压缩碳源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单位GDP能耗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下降2.5%、4.5%、6.34%。效果虽然明显,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压力很大。在开展碳汇工作方面,碳汇功能区建设和CDM碳汇项目的争取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力度不够。

二是缺乏与碳汇工作相关的机构、人才和信息平台。近年来,国内一些发达省区已经开始了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纷纷成立排放权(碳)交易所。我区目前只成立了低碳经济研究院、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碳汇交易平台尚未建立;与碳汇研究相关的人才也很缺乏。

三是与国内其他一些省区相比没有绝对优势。我区碳汇资源丰富,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云南等省相比不相上下。随着近几年碳汇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全国大多数省区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碳汇经济,走低碳发展之路,并制定出具体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而综合投资环境、项目经验、发展战略、交易平台等因素,我区在吸引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上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四是国际国内市场不成熟,相关交易机制不健全。目前,国际碳汇市场主要指森林碳汇市场,而我国现今尚未建立森林碳汇市场。当前,森林碳汇交易主要基于天然林和保护林,人工林的碳汇问题研究尚不多见;没有较为完备的森林效益评估体系。国际气候变化政策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相关市场制度和规则也不完善。因此,市场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三、增强内蒙古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战略取向与政策保障

一是加快研究制定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我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在保障自治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尽快研究、制定我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中长期规划。紧紧抓住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历史机遇,努力筹划构建“碳汇大区”。

二是切实加强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增加碳汇资源。碳汇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好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区的生态环境总体态势良好,但部分地区依然很脆弱。我们要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方面狠下功夫。首先,要普及碳汇经济新观念,加大生态环保宣传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绿色碳汇项目中来,使生态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方案。不同植物、树种的碳吸收能力不尽相同。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要采集我区草原植被标本、树种样本,分析不同植物、树种的固碳能力,按照碳吸收能力最大化原则,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生态建设体系,支持碳汇经济的发展。再次,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快建立我区多元投入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最后,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比如我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减少碳排放。

三是积极搭建碳汇交易平台,构建碳汇交易市场。首先,要结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碳汇的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制定相关技术和方法标准体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测算内蒙古碳汇资源量和价值量,摸清家底,为开展碳汇交易奠定基础。目前,我区已对150多个不同类型的草原地区完成了样本采集。同时,还积极向国家申请草原碳汇评估的行业标准制定项目,为进一步加快我区乃至国家的草原碳汇评估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要借鉴国际碳汇交易做法,制定碳汇交易的计量、监测、价格认证体系以及碳汇交易规则、利益分配和管理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再次,要引入市场机制,将碳汇资源转为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一直以来,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当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碳汇贸易。既可以通过碳汇贸易冲抵碳排放,又有了长期可靠的生态保护建设资金的来源。最后,要提供供求信息平台,使企业与农牧民通过相关机构进行交易,也可建立碳汇交易中介所等机构。建立自愿碳市场。自愿碳市场是指不为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目标而购买碳信用额度的市场主体之间进行的碳交易。自愿减排主要是企业间的碳交易,体现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下一步强制性京都规则碳市场运作做准备。尽快启动自愿碳汇交易机制,我区巨大的碳汇资源就可以就地发挥价值,例如鄂尔多斯市的大型煤电企业超量排放的CO2与东部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创造的碳汇进行自愿交易。

篇7

和谐社会是一种有生态意义的和谐,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伦理在科学发展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表明我们生态伦理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要在全民中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生态伦理建设。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的得以贯彻落实。

一、青海的生态概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m以上。省内地形复杂,高山、大川、冰川、雪山、湖泊和沼泽广布,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我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重要补给水源,号称“江河源”、“中华水塔”。青海境内黄河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8.7%,出省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9.2%。长江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9%,出省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25%。青海是黄河流域9省区唯一一个产流多于用水的省区,是我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甘肃河西走廓、内蒙古黑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省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冰川、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雪山等占30%,森林覆盖率只有2.59%,其中乔木覆盖率仅为0.35%,大大低于13%的全国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大通河、湟水河、隆务河、玛柯河、多柯河和澜沧江的扎曲河等流域,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全省3645万公顷的草地覆盖着大部分地区,其中荒漠草地697万公顷、黄土高原干旱草地202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746万公顷,植被覆盖度低。全省有耕地面积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及湟水谷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有3.3万公顷。动物分布有陆栖脊椎动物420余种,鱼类46种,鸟类291种,占全国总类数的24.6%;兽类107种,占全国总类数的20.2%。植物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5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30余种,裸子植物42种,被子植物242种;经济植物1100多种;药用植物630余种。动植物中稀有名贵种类繁多。因此,青海的生态环境对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有着重大影响作用。显然,保护和建设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意义。

二、青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一)青海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在长期自然的和部分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使青海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伦理建设刻不容缓。由于众多原因,目前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严重荒漠化,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问题。

(二)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天然草地植被退化原因可归结为全球气候变化,高原生态暖干化趋势发展加剧的大背景控制下,人为不合理开发资源,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加剧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的共同影响所致。一是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退化。由于大面积和大范围的天然草地过度利用,使草地牧草生机大大减弱,植被覆盖度降低,杂毒草孳生,地表侵蚀和鼠害大面积发生,都直接影响天然草地退化,引发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过度开发、开采直接对植被和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和问题不断产生。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对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三是一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案的技术尚不成熟,并且对保护对策方案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本来生态保护较好的区域遭到破坏,而且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另外,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概括起来,人为破坏是造成青海生态恶化最主要原因,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直接原因,管理体制的不配套是青海生态系统失衡的制度原因,生态极度脆弱是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而这些原因的背后就是我们生态伦理观念的极其缺失,所以一定要加强生态伦理建设。

三、生态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青海中的意义

(一)生态伦理建设是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要求

随着人们对生态与文明关系认识的探化,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建设已成为各国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等是否健康发展,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态和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生态伦理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破坏自然环境是一种愚蠢的慢性自杀行为,身处中华水塔的青海群众的更应深切理解这一点,应坚持把发展生产与建设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这是青海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伦理建设是构建青海和谐社会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

青海大多地方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体系脆弱,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全面落后状态。近年来,由于开发程度加强,青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迫使当地部分农牧民沦为生态灾民。态伦理建设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为原则,以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内容,形成以人为本,重视生态利益的社会主义生态义利观。因此,生态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

(三)生态伦理建设是实现中华水塔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鉴于目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使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从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的外部危机已转化成为社会失范和文化失落的内部危机。通过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从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出发,倡导群众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广大民众参与的文化,建立足以应对环境危机的生态文化,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青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繁荣提供科学依据和基本思路。生态伦理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改变当地群众对于和谐的看法和理解,培养着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情操,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四)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是青海稳定发展的需要

青海的生态与环境退化问题,直接关系着当地的社会稳定。国务院和青海省政府十分重视,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多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强化对高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治理。在青海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把生态建设、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与维护稳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农牧民的长远生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强化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有利于牧区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民生发展,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要。

四、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构建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通过广大群众的实践来完成。生态伦理建设,需要树立和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并用合理的生态伦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尽到人类自己的道德义务。具体来讲就是要要遵循生态道德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改变掠夺自然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引导和组织农牧民走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的路子。在维护生态平衡的状态下,尽可能的获取农、林、牧、副、渔等产品的最大产出。开发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利用形式,做到无公害、无废料的清洁生产。政府要加强组织,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为生态技术的应用提供平台。一切靠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错误做法都应得到坚决遏制。青海矿藏十分丰富,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地区,但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开发这些资源时,应当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自始至终要注重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同时要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如能源、矿产、生物资源等的开发,要从生态条件和全局观念出发,在充分论证、规划和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下,依法合理有效开发。总的原则是:发展不能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得一时的经济利益。必须避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方式来换取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师燕: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哲学[J].生态经济,2005(1).

篇8

    生态环境对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

篇9

一、生态环境恶化对生态旅游城市创建的约束效应分析

(一)通过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旅游城市化

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脆弱度得分偏高,直接影响了煤炭资源型旅游城市的创建。我国北方煤炭资源型城市大多以重工业为主,能源消耗量大,“三废”排放量巨大。城市与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开发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且矿山开发诱发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十分普遍。生态环境恶化也引起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如酸雨、沉降、污染灌溉造成大片农田绝收,致使农业基础受损和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此外。环境破坏还直接对城市造成破坏,比如水土流失引发洪涝灾害破坏城市基础设施影响城市化等。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产生了大量的松散固体废弃物,破坏了地表的植被资源,同时地表塌陷或排土场堆置,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为水土流失人为地创造了条件。

(二)通过降低水――发展旅游业最重要要素的支撑能力,抑制生态旅游城市化

因环境破坏水质污染而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还通过水价上扬,提高生产和生活成本而降低城市竞争力,间接抑制城市发展。近年来,我国东北、内蒙古、山西等省、自治区的一些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又缺乏足够的资金,从而大大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生态旅游城市化进程。陕西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关中地区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韩城经济带,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先天性的水资源短缺与后天的缺乏保护治理成为困扰陕西生态旅游城市化发展的难题。

(三)降低投资环境竞争力排斥企业资本,减缓生态旅游城市化

生态旅游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必须要求有丰裕的地区财力作支撑。否则,很多创建旅游生态城市所必须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就无从解决,政府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投资可以解决这一些问题,然而,生态环境成为企业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也是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尤其是现代高科技企业对生态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区环境、高素质人力资源以及地区服务水平。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地区环境治理成本的高额代价,对投资环境、人才、服务水平都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因此,支撑城市发展的这些要素出现问题,势必会减缓生态旅游城市化的进程。

(四)通过降低经济增速。放慢生态旅游城市化步伐

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态势,和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极为相似,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9年美国丹尼森对1972~1975年间美国私人部门进行的研究表明,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中16%可归因于环保法规:1990年美国巴伯瑞对美国5类制造业的调查研究表明,导致美国1960~1980年间年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中,10%~30%可归因于减少污染增加环保投入。环境保护投入争夺了经济发展的有限资金,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放慢城市化步伐。生态旅游城市化只是城市化到一定阶段的更高产物,生态环境恶化降低经济增速,势必会放慢生态旅游城市化的步伐。

二、生态旅游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胁迫效应分析

(一)投资扩张中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

企业作为城市化的基础单元,不同于人口,其个体差异很大,不仅规模上有分化,而且性质上也有差异,所以分析企业细胞的生态环境影响,不能像分析人口一样简单地以个体密度反映其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表征企业细胞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从规模和性质两个方面进行。其中规模分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性质则可用能耗和水耗等指标反映。生产扩张中的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胁迫机制反映为:改变企业细胞的用地规模或占地密度,增加生态环境的空间压力:引起产业结构的变迁。改变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提升经济总量,消耗更多资源和能源,增大生态环境的时间压力;带来更多的环保投资,提高人为净化能力。缓解生态环境胁迫;促进技术进步和政策干预,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二)人口密度的生态环境胁迫

人口的生态环境效应与人口密度和生活强度取决于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决定排污一般水平,生活方式则决定排污变化水平,二者共同构成排污实际水平。旅游城市的发展。人口包含大量的旅游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应:一是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一般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快于城市地域的扩张,因此旅游城市化水平愈高,人口密度愈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二是旅游城市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促进了消费结构变化。使人们向生态环境索取力度加大、速度加快。

(三)城市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胁迫

交通是旅游城市创建的重要硬件,旅游行文的增多必然带来城市交通的改善提高。交通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尘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带来大气及土壤污染;高架桥对景观破坏,产生视觉污染。城市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机制为:城市交通扩张提高道路网密度,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刺激车辆增加。提高汽车尾气污染强度;交通扩张对城市化产生节奏性的促进和限制使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时空耦合节律;技术进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政策干预影响交通建设方向。

三、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城市发展交互影响的耦合规律分析

我们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交互作用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字型

进行耦合规律分析。按照库兹涅茨倒U字型理论的基本原理。在生态旅游城市发展初期,当生态环境容量衰竭水平按照一定速率Ve增加时,城市化水平Vc会按相应速率提高。当生态环境容量衰竭水平达到或超过特定阈值B时。城市化水平变化速率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慢。从而形成一个倒U型变化曲线,并出现三种情况:

当Ve>Vc时,属于生态旅游城市化发展缓慢的保守阈值或最小阈值B1:

当Ve=Vc时,属于生态旅游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阈值B0;

当Ve

按照这一变化规律,就可寻求生态环境容量变化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根据国内外同类研究实践和已有的工作积累进行理论分析,发现我国煤炭资源地区生态旅游城市化水平容量增长变化率与生态环境容量增长变化率交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大体上符合库兹涅茨倒U字型变化规律。因此。可以以此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地区生态旅游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合理推进生态旅游城市的建立和发展。

四、在耦合关系基础上创建生态旅游城市意义分析

生态旅游城市化的主体因素是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人类得到生态环境的惠泽,同时人类积极合理的使用和修缮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否则,让二者相对立、相矛盾则后果不堪设想。基于此,在耦合关系基础上构建煤炭资源地区生态旅游城市意义则显得尤为重大。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资源型城市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同步提高,从而使生态经济的社会复合系统实现从失衡向综合平衡及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除了要考察各种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外,还必须考察各项生态环境指标:煤炭废料及劣质煤回收利用率、电力余热利用率、污水和垃圾等处理率、投资带来的环境损失以及空气环境质量。

(二)提高城市竞争实力的需要

城市竞争力中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环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是指为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的环境条件(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人类在推进生态化建设中所造成的非理性、非可持续发展导致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去治理环境,弥补生态环境创伤。同时,世界各国都将环境竞争实力作为比较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实力,而环境竞争力在其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镇)除了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外。从改善产业结构角度出发也要适当开发其他资源。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实力过程中,要对各种资源进行保护。禁止滥采滥伐和过度开发。大力发展“无烟产业”代替污染企业。提高环境竞争实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三)向未来生态旅游城市过度的需要

生态旅游城市是一种更高要求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而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未来的城市不再单纯追求“以混凝土为主,点缀些许绿色”,而是追求城市中的生态多样性,向生态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镇)在迅速扩张中已经逐渐凸现出资源型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破坏问题:固体和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缺水、地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因此。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生态旅游城市过度,必须尽早作好生态化建设基础工作,避免今后付出巨大的代价治理城市生态环境。

篇10

关键词:宁夏 可持续消费 战略意义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与东部差距较大。加快建立可持续消费体系,对于宁夏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消费市场稳定繁荣,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下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建设可持续消费体系是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宁夏干旱少雨,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唯一的回族民族聚居区。同时,宁夏经济基础薄弱,属西部欠发达省区,与全国尤其是东南部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07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4285元。

宁夏煤炭、石膏、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较多,高技术含量和低能耗企业较少。2007年宁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高达3.06吨标准煤/万元,而华东的浙江、华北的北京、华南的广东分别只有0.83、0.71、0.75吨标准煤/万元。2007年宁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5706.6kw•h/万元,而浙江、北京、广东分别为1247、758.3、1156.3 kw•h/万元。宁夏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快速提高地区经济总量、劳动者收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宁夏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原本就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居多,加上东部由于产业更新换代,将一些高耗能、污染较重的行业转移到西部,进一步加重了对宁夏自然环境的损害。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宁夏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量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宁夏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量由1990年的3.861×108 kw•h增加到2007年的10.631×108kw•h,平均每年增加3982.7×104kw•h(见图1)。

宁夏人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光热条件好,农作物品质较高,但贫瘠土壤面积较大。2007年宁夏实有耕地1659.5万亩,人均耕地2.72亩,但未开垦利用耕地有1094.26万亩。高耗水量农作物所占面积较大,水份利用率低。宁夏引黄灌区水份利用率仅为43%,水份生产率为0.5-0.6kg/m3。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耗水比例高达95%。以上分析表明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可持续生产性消费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变耗能高、过度消费、破坏环境等不良消费习惯为可持续消费模式。

建设可持续消费体系是宁夏地区人口状况的必然选择

统计数据表明,宁夏多年来人口变化呈快速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有效容纳力。1978年宁夏总人口为355.58万人,1990年增加到465.98万人,2000年增加到554.32万人,到2007年增加到610.25万人(见图2)。2000-2007年7年间净增人口55.93万人,年均增长近8万人,以此预计今后每年净增人口8万人,2020年宁夏人口将达到720万人。特别是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在缩短城乡差别、活跃城市消费市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同时,对城市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城市医疗卫生及教育等造成极大压力,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消费产生极大的负面冲击。

宁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虽然不断创新低,但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1978年以来,宁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与全国相比,相对较高(见表1)。2007年全国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2.1‰,自然增长率为5.17‰;而宁夏人口出生率为14.8‰,自然增长率为9.76‰,分别高出2.7‰和4.59‰。特别是宁夏南部山区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宽松的人口生育政策和较低的人口素质,早婚早育现象普遍,虽然近年来生育率有所下降,但2007年南部山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高达16.81‰和11.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宁夏城乡居民已经或正在走出贫困或温饱,逐步向小康乃至富裕生活消费迈进。由于宁夏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粮食、衣着、住房等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需求将不断转化为对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沉重压力。宁夏城乡居民在从贫困、温饱到逐步迈向小康的历史进程中,日益增加的物质消费需求导致对矿藏、森林、草原、水土等资源过度开发。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消费还将导致废弃物数量的增加,加重对环境的污染。虽然宁夏的矿产、土地及人力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但随着物质生产与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废弃物数量的大规模增加,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将会出现,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建设可持续消费体系是宁夏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客观要求

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宁夏生态环境陷入边治理边恶化的泥潭。由于国家重视环境保护,先后推行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封山禁牧、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措施,使宁夏严重的草地资源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水体富营养化、森林生态功能衰退、湿地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得到了遏制,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农业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大型燃油农用机械的快速增加,随之带来的空气、水体、土壤污染等问题,对城乡居民的健康消费构成了很大威胁。近年来农业生产高投入和大规模农业集约化养殖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产值的同时,伴随的对大气、土壤、水资源等资源污染问题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阻力。近年来宁夏化肥使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氮肥使用量的快速增加,在产出效益逐年递减的同时,大量的肥料氮素随着农田退水、气态挥发等不同途径损失,对大气、水体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见图3)。因此,实行可持续消费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要求。

建设可持续消费体系是促进宁夏人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消费过程中,正确处理物质消费、精神需求和生态安全的关系,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实现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是可持续消费的基本内涵,也是全面提高人们生活消费质量的有效手段。可持续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适度理性消费,体现了消费者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示了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可持续消费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改变消费陋习和无节制的奢侈享乐行为,对于帮助宁夏城乡居民建立文明、科学、健康的消费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宁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人均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消费中食品、住房、衣着消费支出比重相对较大,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相对不足,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文化教育水平与东部差距较大。因此尽快建立宁夏可持续消费体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宁夏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人文素养,正确处理消费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篇11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这些入侵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物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而生物入侵的危害又是多方面的。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棉花枯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t。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人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脉草和紫茎泽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外来人侵种没有制订具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条例,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已传人的入侵物种继续扩散危害,新的危险性入侵物种不断出现并构成潜在威胁。

1.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入侵倍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原因是它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光肩星天牛是原产于亚洲的极具破坏性的林木蛀干害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该种害虫随木质包装材料进入美国.到1998年8月,它已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华盛顿等14个州的仓库中校发现,在芝加哥、纽约等地的野外也发现了该物种.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没有已知天敌,会对美国遍地种植的枫树和果树造成危害.如果它在美国得以长期繁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380亿美元。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1370亿美元。

2.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更可怕的是许多入侵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3.生物入侵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如1991年美洲爆发的霍乱,很可能是由于外来船只受到污染的水倾倒在秘鲁港所引起的。这次霍乱使100多万人受到感染,约1万人死亡;脉草、三裂叶脉草现已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的15个省市,它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疯牛病”最早于1986年在英国发现。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病牛或病羊的尸体被加工成了动物饲料,从而引起疾病大规模传播。1996年3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