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造价专业需求

工程造价专业需求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4 09:26: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造价专业需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程造价专业需求

篇1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办学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一线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但在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第一,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学历教育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迅速变化;第二,文理学生比例增加,学生基础差别大,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第三,高职院校教育重实践轻理论,重动作技能轻心智技能,能教学生一技之长而难以兼顾其可持续发展;第四,80后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个性较强,欠缺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因此,找准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岗位需求,分析人才特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具有明显标志性特征的高职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因此,本文借高职院校改革契机,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从岗位需求角度分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

1.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分析

工程造价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始终的一项系统性工作,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到设计、施工结束,涉及的工作岗位繁多。我院根据企业调研和组织专家论坛,确定了目前造价相关的与高职院校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相一致的岗位有:计量员、造价员、采购员、合同管理员、监理员、施工技术员、绘图员等,这些人员分别完成造价编制、造价审核、标的编制、投标编制、工程计量、材料采购、设备采购、分包管理、变更管理、成本控制、费用监理、工程制图等工作任务。根据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上任务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技能培养目标。

2.工程造价人才特质分析

根据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任务,分析具体职业需求,拟定不同任务的职业能力,进行调查问卷,形成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一般能力,从能力出发,分析工程造价人才的特质,进行第二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工程造价人才应具有以下基本特质:

第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道德既是企业(或行业) 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又是从业人员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尤其是造价行业,由于其涉及费用较高,诱惑因素较多,因而对造价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更严格。

第二,熟悉建设法规、造价政策和技术规范。建设法规、造价政策和技术规范直接规范、指导造价业务的开展。应用型造价人才主要处于造价业务的第一线,其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和员工自身的长远发展。

第三,具有一定的语言组织和谈判能力。由于造价工作往往要涉及工程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应用型造价人才不是简单的业务操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技术和技能,更要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四,熟悉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应用型造价人才活动在造价行业第一线,对其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随时应付其市场变化。

第五,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费用计算方法。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费用计算方法有多种,对不同规则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人员计算的正确性和业务的熟练度,是衡量其业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第六,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造价编制与施工组织密不可分,同一个工程项目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方式可能都能满足质量、进度等要求,但产生的费用却相差很大。

第七,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工程造价人员往往活动在工程一线或经常往返于一线和单位之间,工作条件艰苦,劳动量大,因此,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

3.高职院校造价专业学生特质分析

与本科院校生源比较,高职院校造价专业学生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质:

第一,自我意识较强,心理素质较弱。高职院校的学生中不乏有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因临场发挥不稳定或高考志愿填报不理想等情况,有着强烈想证明自己的愿望和非常脆弱的自尊心,许多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第二,个人兴趣广泛,学习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学生往往会将大量精力用于与学业关系不甚紧密的社会活动中,虽然对于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但在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不足的基础上,造成了学习上更大的困难。

第三,社会活动能力较强,自学能力较弱。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实践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较大,但在理论知识学习上却不够主动,一方面是由于专业知识枯燥,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有些专业教材缺乏引导性。

第四,思想相对较活跃,学习毅力相对较弱。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解放,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自我监控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不安自责和无助焦虑的心情,缺少愉快学习的心理体验与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2]。

4.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在分析了工程造价人才特质和我院学生的特质后,我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人才培养。

第一,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将3年制教育进行分解,设置为“2.25+0.75”模式,即2.25年在校学习,0.75年企业顶岗实习,既能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检验其在校学习情况,又能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实现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和校、企共赢的目的。

第二,重视培养目标的制订,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其制订必须与市场紧密联系,脱离市场需求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就已经被社会淘汰。

第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专业课程向项目化教学、仿真教学转变。搭设项目化、仿真教学平台,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室,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知识的应用,贴近工程实际,模拟企业环境,促进学生及早融入社会,增强竞争优势。

第四,适时更新教材,编制适合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教材直接体现教学的目的,一本不适用的教材影响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一个专业的培养方向。此外,对学生德育知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德育老师的事情,专业教材中也应适当增加专业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内容。

第五,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名师出高徒,老师的知识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才能在教学中不脱离实际,尤其是工程造价专业,政策法规多,受市场影响大。因此,应把教师深入一线学习、调研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六,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素质[2]。针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普遍较强,如加以正确的引导,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毅力得以磨练,专业技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殷润林.从企业需求视角看高职学生的特质培养[J].成都: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2]董青.独立学院学生特质与经贸日语教学改革[J].南昌:科技经济市场,2009,(5).

[3]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分析与探讨研究与探索[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7.11.

篇2

0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企业在工程实施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材料及施工设备费用,这就需要再工程造价阶段进行控制,雷萍娜等结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探讨施工阶段如何开展造价工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工程造价在实际应用换存在很多问题,这个根源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工程造价人员本身专业知识基础差,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目前,为了切实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以商丘工学院为例,探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与企业岗位需要的情况,商丘工学院在大量调研工程造价人才在企业的岗位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商丘工学院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满足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的前提下,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1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1.1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工程造价行业又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子行业,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贯穿于项目策划、立项、投资、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签定、工程施工等全生命过程,对于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企业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对河南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做了调查,调查统计:河南省现有具有资质工程造价师5242人,造价员26210人。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需求趋旺。在建筑行业招聘中居前三甲。占建筑行业招聘需求量的33%,近年来还在逐渐增长。综上所述,在未来五年中,工程造价专业将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人才需求将逐步转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设置对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带来直接的推动作用。根据对建筑行业调查和与网上调查得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土建、安装工程造价员岗位、也有部分从事招投标及施工管理岗位。

1.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1.3企业岗位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3.1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造价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项目的相关成本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保持公平公正的良好心态,在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抵制各种投机取巧等不良的作风,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格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办事,积极学习行业新知识,结合工程实际,客观公正的处理好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相关争议,做一个遵纪守法的造价人员。

1.3.2熟练的业务水平

造价人员的工作是一项精细而有十分繁琐的工作,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去满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在技术方面,造价人员需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同时需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更好的施工预算进行核算和纠偏。在造价的经济管理方面,需要造价人员熟悉相关的招投标模式和投标报价的方式,同时熟悉报价的编制方法,并掌握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及定额计算规则,最终能够准确的确定工程造价。

1.3.3完备的行业法律法规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过程中,会受到行业的法律法规限制。因此,想要做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了解的国家相关的建筑市场发展动向和造价市场走向,从而能够合理确定与控制造价,保证造价的活动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

2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查分析,结合国家人才培养大纲,特修订了本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如下: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工程造价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土木工程或工程造价职业领域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吃苦奉献精神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总体上来说,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文社科类知识、工具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我校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结合兄弟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经验,根据国家人才培养大纲,得到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

3.1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包括通识类必修课程和通识类选修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技能训练及军事理论、公共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艺术鉴赏、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类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5大类。

3.2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Ⅰ、工程造价概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建筑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建筑结构、运筹学、建设工程法规、土木工程CAD、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必修课包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土建造价软件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BIM概论、图形算量、Revit建模与工程应用、BIM造价应用、安装造价软件应用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原理、校企合作课程、房地产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测量、专业英语、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施工企业会计、、应用统计学、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资料管理、房地产估价、PIDIC合同与工程索赔、工程管理软件、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财务管理等。

3.3集中实践实训类

集中实践实训类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认知实习、《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4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调查,使新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正常运行,提出了如下的保障措施:

4.1优化教学条件

师资方面,一是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二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养,学习本专业前沿知识,扎实实践基础;教材建设方面,除了自编教材和规划教材的建设外,还要积极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来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图书资料方面,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资料时;建立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为专业实践实训提供场所;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4.2创新组织管理

建立师资管理队伍机制,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校内外双导师实习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选课系统;改变单一试卷考试模式,改革考试方式;制定组织运行规则。

5结论

①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和施工企业岗位需要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目标及保障措施,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②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施工企业的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就业率。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职业教育内涵准确把握,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萍娜.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2):276-277.

篇3

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就业这个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岗位的需求的前提下制订,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就业。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制订了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

l工程造价毕业生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1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流向调查

通过对2003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流向问卷调查,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岗位为建筑工程造价员、安装工程造价员、水利工程造价员、市政、装饰、及园林造价员岗位。

1.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指标设计为25小项,每小项分4个等级,评价标准和分值分别为:好,3分;较好,2分;一般,1分;差,0分;满分为75分。25个小项规类分别归为以下6个大项: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效果评价、专业知i,nvak平教育培养评价、能力培养效果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内在素质评价和工作适应度评价。其中六项评价指标的得分情况分别如下:1O.58±0.46、8.20 4-0.33、10.40±0.41、5.70±0.28、3.50±0.42、0.70±0.35,调查数据为90个。

1.3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通过对2003届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74.4%。

2以职业市场为导向制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问卷调查后,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新调整和设计,紧紧围绕用人单位的需求、岗位的需求,以就业为核心制订了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1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与浙江省经济建设相适应,面向浙江省范围内的施工、建设、中介、造价主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造价员岗位,培养具有工程造价员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2.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

建筑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水利工程造价是浙水专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岗位。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按照“一个核心,四大模块,多元拓展”方案进行,即,以造价员职业岗位能力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以土建工程造价员、安装工程造价员、水利工程造价员、市政园林工程造价员为人才专业岗位技能培养模块;向建筑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两个方向进行专业知识拓展模块的培养,实现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多方位就业的目标。

2-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教育培养评价度较好。对毕业生能力素质和工作适应度的评价较低。通过走访众多用人单位,具体分析了不同的岗位对知识、能力、技能等水平的需求,制订了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具体的人才培养的标准:

2.3.1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要求:掌握应用写作知识;b.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Ic.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d.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及国家对建筑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e.了解水利、建筑、装饰、安装材料及制品的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储备保管、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水利、建筑、市政园林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掌握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照明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一般构造及施工工艺;掌握水工建筑物的一般构造及施工工艺;掌握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照明工程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施工工艺;£掌握建筑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水利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熟悉工程招投标的基本流程;熟悉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建设工程法规制度;昏掌握建筑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了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内容和方法等相关专业知识。

2l3.2岗位基本技能要求:a.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b.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拟定Ic.熟悉计算机应用,掌握ofice办公软件,能用计算机完成各类文字处理、表格设计和数据处理等工作;熟悉相关工程造价软件的操作;d.能结合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从事工程造价计价和控制工作。e.具有良好沟通与协作能力。

2.3_3岗位综合技能或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具备编制工程技术标书的能力.b.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统计主要指标的计算和初步分析,能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依法办事案例分析.c.具备工程造价商务标书编制的能力;d.具备土建、安装、水利造价员的基本技术与技能。

2.3.4执业素质要求:注重自身修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b.具有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c.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真诚奉献社会的意识;d.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灵活的社会适应能力.e.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f-具有勤于思考、不断探索新知识、勇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2.3.5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并要取得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有:造价员、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材料员、监理员等。

根据上述具体标准,合理科学地规划了三年教学的学习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环节上紧紧围绕上述标准,制订了详细周密的课程名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考核指标,并编制了各种教材、指导书、任务书等等。

2.4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评价指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适当,最终以三项评价指标来检验其合理性: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2.5文中资料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l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O.05视作差异有显著性。

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前后的比较分析

3.1调整前后就业率的变化

2006至2008年浙水专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8.8%,98%、98.6%,就业形势良好。

3.2调整前后毕业生就业岗位流向分析比照

2006至2008届三届毕业生就业岗位逐年向建筑造价员、安装造价员、水利造价员、市政造价员、装饰造价员、园林造价员递增,集中在建筑、安装、水利三个造价员岗位。

3_3调整前后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分析比照

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浙水专工程造价毕业生的六项评价指标分值均有所上升,其中能力培养指标上升最快,由此引发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性的评价也在逐年递增。

3.4调整前后专业对口率比照

2006至2008届学生专业对口率分别为74.4%、83.91%、86.05%。

4对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些思考

4.1现状及问题

工程造价具体业务的操作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其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建立在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如何制订符合本地区要求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必须摸清毕业生的流向和岗位需求情况,而这种数据信息的收集必须是及时的、新鲜的,对数据处理要体现严肃性和科学性,要使用必要的统计处理方法,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工作上尚缺以上的操作。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虽然每个地区每个企业对人才满意度均有相同性,但也要考虑到地域和企业对人才期望值的个别需求,因此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也兼顾到地域、企业的个别性。

4.2经验和体会

篇4

2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

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属于水利类专业的范畴,在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中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专业。但是在全国水利类职业院校当中,却很少有高职院校开设本专业,主要原因可能是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专业化,就业面向的单位主要是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监理、招标、水利工程造价咨询中介、建设单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概预算、造价管理、招投标管理和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等工作。相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就业面要窄一些,因此大部分院校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在工程造价专业中开设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课程,满足水利类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现阶段只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湖北省拥有长江、汉江、清江等大河流,是水利大省,每年需要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现在只有本科院校武汉大学、三峡大学等院校设置了相关本科专业,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相关院校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

3我院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按照水利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水利职业教育培养高、中职水利类专业毕业生15万名[2],这其中就需要相当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但是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岗位的员工大部分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转岗的或者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没有系统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工程造价专业一般以建筑造价为主,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只是讲了相关专业课,水利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要进行专业、系统的人才培养,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造价控制比较繁琐。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价格机制问题,它也是投资宏观决策和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一个核心问题。加强造价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形成一个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主的价格机制[3]。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关于成本预算、管理规范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以至于影响成本控制的全面开展。而且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源于各方面的问题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对于成本控制的作用力。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专业的水利造价管理人员,开设高职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非常必要的。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院校只开设有工程造价专业,少数院校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工程造价(水利方向),现阶段只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术不够专,因此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非常必要的。我院现在只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该专业同时培养建筑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多个方向,学生所学的课程多,但是每个专业造价方向又学得不够精,不能从基础到专业非常系统的进行学习,开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之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本专业培养,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造价专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我院设置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完善我院的专业设置,突出学院的水利特色,避免工程造价专业同时为水利和民建两个方向培养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出的学生专业面广而不精,毕业就业遇到水利类单位和建筑工程类单位都觉得培养深度不够的尴尬局面,使每个专业更有特色,同时完善我院水利类专业,突出我院的水利特色,更好地服务湖北和长江流域的水利事业发展。

4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素质,不仅懂得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还需要懂得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材料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无法提供这些水利工程的综合素质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可以根据新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从而确定有别于传统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综合素质人才。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基于高职高专以及本校水利传统院校的特点,寻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资源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构具有校本特质的比较稳定的水利文化、学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德育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紧跟新时代脚步,把培养动手能力强,与工程零距离接触的理念融入实训场所建设。师资的培养与引进通过课程渗透、活动体验、环境熏陶、学校管理等多种途径,发挥水利文化德育对师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通过引进工程一线专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专业教材尽量校企合作开发,借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水利部示范建设专业的平台,充分发挥水利资源,校友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我院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水利水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重点培养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水利造价设置相关课程与教学标准;(2)以项目驱动改革教学方法;(3)以能力培养与训练为主突出教学内容和要点;(4)适当拓展,以适应水利事业的发展,增加一些水利环评,农田水利,生态水利和城市水利方面的造价管理知识。

篇5

关键词:工程造价; 岗位需求; 问题; 内涵; 意义; 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及岗位的供求状况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专业方向多样化设置、基础条件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对专业建设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的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途径。

一、课程体系重建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背景

教育部2009年11月24日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和高等学校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中包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更因将其与基于工作岗位的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意义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立足于企业需求,培养学生核心职业技能的核心。将专业教学过程与行业社会的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加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活动的熟练程度,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兴起,工程造价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一支中坚力量。在建筑工程领域,对造价人员的需求具体表现在: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②工程造价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工程计价模式和国际接轨的需要。但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建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教育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二)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分析

工程造价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始终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到设计、施工结束,涉及的工作岗位繁多。目前造价相关的与高职院校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相一致的岗位有:造价员、采购员、合同管理员、监理员、施工员、计量技术员、绘图员等。

(三)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模式中现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和毕业学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

1、由于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太广,重点课程及学生应培养的重点技能不突出,导致学生就业的职业(群)或岗位(群)不明确;

2、在课程的开发上只注重教学层面,忽视了职业技能要求分析,导致教学行动中无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教学手段陈旧;

三、专业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内容

(一)“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做到“贴近岗位、突出应用、培养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预算软件进行工程计量、计价以及编制招投标文件。在专业主要岗位群的基础上将从业范围拓展到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技能型工作。把所需要的共同的知识、技能和岗位进行合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在教学中,引入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采取案例教学与软件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二) 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的整合优化,关键是以应用为目的、以 “必需、够用”为度,要少而精,突出针对性、岗位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也要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工作过程中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合并,如:建筑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与建筑法律法规、建筑工程定额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把了解性的课程作为某课程的补充,如:工程经济学和建筑经济。

2、在教学中,穿插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内容,使学生明确就业岗位,增加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方便学生考取造价员证书。

3、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掌握目前造价员岗位的软件开展工作,所以在教学中及时增设工程造价软件的学习内容,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三)校企合作编制开放式教材

以企业作为载体,针对企业岗位的需求,将原教材进行分析,提炼出与企业相结合的内容 ,以企业中的实际工程造价编制为背景,编制“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内容,编制开放式教材 ,突出教材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以此来提高教学与岗位之间的真实性。

(四)模拟真实的工作岗位情境――“教 、学 、 做”一体

依据专业的教学计划,在第五个学期设计模拟真实工作的综合实训。综合实训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的要求,使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一建筑安装工程的招标文件、工程量计算、编织工程量清单、编织清单报价等标投标文件、现场开标评标过程的模拟实训,从而掌握实际工程的招标投标流程与要求。通过强化工程造价软件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计算机应用素质和技能,就业后能更快的适应实际工作,真正实现上岗就能顶岗。

基于工程造价的岗位为导向,以企业为根本,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制定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定位准确,符合用人单位需求,最终达到学生就业率高,对口率明显提升,学生获得造价员岗位资格证的比例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二、中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如下:

(一)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理论知识部分过于繁琐,教材中的实例部分内容的设置都是以重点知识内容的掌握为主的,而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工程造价是基于完整的工程来实现的,所以单纯的注重重点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无法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与此同时,中职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课程设置方面并不能采用高等院校课程内容的设置方式,理论越过于繁琐,中职生的掌握情况将会越差,进而会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中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过于陈旧,依旧禁锢于传统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中。中职生由于对学习缺少足够的兴趣与自觉性,很难将精力集中于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讲,学生毫无兴趣的听,自然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

当前,中职院校在教学上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也就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的实际需求。

三、中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优化并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结构

这就要求做到如下两点:首先,以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构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以及工程造价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时俱进的优化教学计划,更新并整合教学目标,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主干部分进行细化与整合,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其次,以专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深入分析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完善。

(二)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深入,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点,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根本。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第一,案例教学法。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结合工程造价理论知识内容,以师生共同参与来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第二,项目教学法。运用项目教学能够将工程造价中的具体项目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系统化的知识运用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具备从事工程造价的能力。

(三)强化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只有强化对专业课程实践部分的重视,才能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从事工程造价行业的职业能力。当年,中职院校所培养的工程造价人才,虽然具备关于工程造价各个重点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问题:当面对一项整体工程时显得束手无策。这就导致其无法胜任工程造价工作的要求,而这也是当前中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落实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结合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部分,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以将工程整体性这一概念进行灌输,以使学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哪些能力。

篇7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工程造价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之一。该专业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新专业。每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都要求有预算员全程参与,开工的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及工程竣工结算的工作都要求预算员进行预算,而从业主到施工单位及公证方的造价咨询中心都有自己的预算员,很明显,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极大,就业范围很广,就业机会多。

在国际上,项目业主一般喜欢聘请测量师,协助业主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建筑安装企业、咨询公司等对造价人才(包括造价员和造价工程师)的需求不断增加,造价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我院自设置工程造价专业以来,每年招收的学生稳步上升,13,14级新生人数超过500人,每年就业率接近90%,大量的毕业生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高就业率也反映了市场对专业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对于大一新生,更重要的是了解专业背景以及专业需求方向,更好的和市场对接,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工程造价专业需求

工程造价专业意在培养懂技术、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工程造价人才。需要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有关产业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在高职院校中,造价专业开设的专业一般开设包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清单计价,定额预算,项目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经济等课程。为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三、工程造价的就业方向

对于建筑领域,市场的就业方向还包括一些资格证书。在项目投资多元化、提倡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今天,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考取执业证书。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比较有分量的证书包括20多个,比如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

就造价工程师来说,我国目前处于紧缺状态,由于考试要求严格,资质审查细密,迄今已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者,全国只有十万余人,而全国预计需求则在100万人以上,无疑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

因此考取相应的资格认证也是很好的就业方向。除了造价员、预算员这些比较基础的对口方向,毕业生还可以选择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资料员、质检员等,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为就业提供多重保障。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围绕着造价员、施工员、监理员展开,就业面宽广,机会丰富。

除了这些职业资格证书以外,在我院造价专业学生中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均可获得双证甚至三证,包括计算机等级合格证,英语A、B级合格证,以及施工员证等,为就业提供了充分保障。

篇8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长。建立和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十分必要,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精技术、精理论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化人才,为工程造价专业提供优秀的人才。

一、新时期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专业方向不明确

目前,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尽管已经将其内容划分为多个专业方向,例如:土建、安装以及市政等主要内容。但大部分均由方向不够明确、追求不全面以及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归根究底,其实就是一个笼统化的工程造价专业,没有达到实质性目的,从而致使培养之后的学生不能够及时进入到工程造价专业工程中去[1]。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装饰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中,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场景,造成盲从盲学现象出现。该院校在对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专业课程实践的偏后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对职业化工作领域的工作并不了解,职业化意识浅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等,因此,学生缺乏对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由于学生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及学习情景,导致在工程造价专业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一味的学习造成课本理论知识的空洞性、抽象性以及枯燥无味等,一定程度上减低和削减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兴趣一旦降低,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不高。

(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程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是有理论到实践,造成工程造价工作与教学出现分裂现象。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教学模式,此课程教学设置主要是根据科目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的。另外,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顺序主要是:基础——专业——理论——应用的顺序,同时也可以说是从文化课程——专业知识基础课程——专业化课程——实践课程顺序等。

(四)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在各大职业技术院校内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均比较单一,没有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依然主张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为主要培养模式,以课本教材为教学核心等。教学的主要环节仍旧是传统的课堂讲解,学生机械化的听和记,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整个教学模式比较僵化。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导致实际操作能力低下等[2]。

二、新时期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对工程造价专业进行明确分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企业的内部需求进行详细了解,对培养特色人才的主要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对学生就业岗位进行定位时,高职院校不能够职位图全,相反而应该去研精。并且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位较多,但针对的专业性却不同,因此,必须将工程造价专业与相应的地区进行紧密结合,对其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待学生们的岗位准确定位之后,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能力进行专业化培养(技艺不再掌握的多,本质上讲究的是一个“精。”),为学生更好的就业提供基础保障。

(二)工程造价专业中行动领域的提炼

在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行动领域主要是指企业、生活以及公众等多种具有意义性的情景活动集合。主要体现职业、社会以及个人的需求,且职业教学的整个学习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在行动情景中的实际能力。除此之外,针对岗位群典型化的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总结(如表1)[3],行动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图纸以及安装工程的工程量等各种各样的内容。

(三)工程造价专业中专业知识学习领域的设计

在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习领域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工程造价专业学习领域主要是由主要学习目标所组成的一个新的学习单元,其中任何一个专业学习领域均是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对学习目标有一集学习内容节进行详细描述的。除此之外,必须加强对行动领域向企业场所培养阶段课程学习领域转变的脚步,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培养零距离的上岗工程造价人员的主要目标,为建筑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具体内容(如表2)。[4]

(四)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学习场景的设计

在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习场景的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场景主要是指组成学习领域整个课程教学方案结构的主要要素,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内学生学习具体化的表现,具体内容(如表3)。[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发展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市场不断的对方开放与改革,建筑行业逐渐融入到市场发展中去,对建筑工程者的要求也相应相应增强。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培养特色人才的模式,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为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特色人才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促使建筑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陈红,郭树军.公学结合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01-10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21-23.

篇9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48-2

0 引言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根本,实现项目引导,工作执行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1]。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根本,从根本上推进我国个性化教育的实施,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提供保障。

1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是近几年我国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式。在工程造价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发现工程造价的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融会贯通能力较低,而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导致工程造价专业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程度不足。因此,在此基础上引进了“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在现有教学的过程中强化了教学专业知识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结合的教学,利用项目引导式在工程造价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教学处理,从而有效地强化教学效果,重视过程教学[2]。此外,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对工程造价过程教学内容较少。因此,构建了“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从过程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工程造价过程学习,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培养奠定基础。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内涵可以从项目引导式和工作过程两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在其项目引导式中主要是指在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遵循项目引进的原则,提出项目能量传递的教学方式,以典型的工程项目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典型项目的引导下实现对项目工程造价的整体学习。工作过程是指在对工程造价学生实施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质量,根据实际项目的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中,将工程造价工作流程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工程造价专业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理论知识学习中,从而以“职业人”的身份进入到工程造价教学中,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3]。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主要思路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职业教学特色为目标,以“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为核心,以工程造价专业市场化应用为导向,以国家人才需求和市场需求为依托,实现特色性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此外,在“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将教育与工作相结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工程化,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水平生奠定基础。

2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作用

2.1 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被动式知识点灌输的方式,注重学生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学习。但是,受到学科限制,工程造价专业的学习内容较多,学习任务较重,且一般为记忆性学习内容,学生很难对其有学习兴趣。但是,实施“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改革够利用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引导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实践工程应用的兴趣,在工作过程式教学中以角色设定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工程造价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4]。

2.2 具有改善教学环境作用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求教育者需要构建符合真实项目实施的教学环境,从而在该环境内实施合理的项目引进,引导学生学习项目工程造价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在此过程中良好的教学环境使保障教学实施有效性,推进教学进度的关键。

2.3 具有提升教学质量作用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实施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而在实际教学改革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实施“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进行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学生的整体工程造价实践工程应用能力高于未实施“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育改革的学生。学生在步入职场工作过程中实施“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学校的学生职场融入性明显高于其他学校[5]。因此,进一步证明了“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具有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3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困境及优化

3.1 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困难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全国各高校逐渐开始贯彻落实教育改革。但是,在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存在落实困难的现象。受到学校内部教师资源、教学设备资源、教育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学校在落实“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中受到了重重困难,从而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未来在优化“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从其落实情况入手,强化落实力度,保障落实条件,确保每一项“项目引导式―工作^程”教学改革内容均能够被应用于实际工程造价教学的过程中,从而有效保障“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3.2 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对人才需求性逐渐增加,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成为了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工程造价教学改革强化的过程中也进一步以强化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为目的的观点,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了工程造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因此,面对多样化的社会人才需求,未来高校实施“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试训基地的教学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核性,充分利用“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内容,为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奠定基础。

3.3 科学体系的完善性

“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是对现有教学体系的覆盖,从而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因此,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构建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在其构建的过程中首先,结合工程造价行业和企业核心技术人才需求构建“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项目引进教学内容。其次,在“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模式构建的工程中增加系统化的教学环节设定,从而保障教学过程中的科学化,以专业知识和教学严谨性的平衡点为“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改革的根本,实现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4 总结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实施了“项目引导式―工作过程”教学改革,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思想的同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此外,还在完成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实现了专业与技能结合式教学,成为保障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陆媛.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探索[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2] 欧亮.基于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新经济,2015,Z1(05):152.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15-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借鉴德、美、英等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高职教育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职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近半壁江山。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就本专业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本行业的人才需求保持了非常旺盛的态势。但我国本行业里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经济”的意识已与国际上“经济引导技术”的做法不相适应。因此为改变现状,提出了高校应尽快培养“面向建筑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与本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不同的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建筑业第一线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实际需求,提高办学理念,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之所在。

一、本专业社会需求及岗位需求的调查

只有通过调查了解本专业社会需求及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明确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构建出适应以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查结果如下:

(一)整体需求量大且有增长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伟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西部大开发、扩展海外市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有利政策和加入WTO需本专业与国际接轨的要求等都给本专业提出了新的目标,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因此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利好因素不断,人才需求保持了非常旺盛的态势。

(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人才的供求特点是:

1.低素质的人员供大于求,真正高素质人才却十分有限。所谓的“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如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用人单位更看中员工的基本素质,他们认为专业素质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比较容易提高,但基本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有的用人单位反映,对基本素质低而专业素质高的员工用起来更不放心,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变换工作岗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泄露公司秘密。

2.“复合型”人才稀缺。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除了具备“高素质、复合型”外,还要有动手能力,能持证上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效益至关重要。企业往往要求毕业生最好能一到单位就能马上上岗,或者经过短暂的培训后马上投人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就能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三)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设计院(所)、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事务所)、建筑施工及管理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监理公司、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及中介咨询机构等从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的,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算、工程档案、工程施工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定位

工程造价人才按职业领域要求应是具备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高技能复合型专门人才。以预算员岗位能力为核心,档案员、施工员等相关岗位能力为辅助,以《工程识图》、《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计价》、《工程造价管理》为专业核心能力,掌握工程识图、工程施工、工程概预算、结算、决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知识能力,专业建设应紧紧围绕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紧围绕岗位的技能要求,突出高职专业特色,坚持为企业服务。注重校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短就业磨合期,使学生尽快达到就业的能力要求。

(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为服务于建设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及工程中介咨询机构等从事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工程竣工决算、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建设项目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1)知识水平

①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②掌握建设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③熟悉建设工程识图、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的方法

④熟悉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⑤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

⑥掌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⑦掌握工程预算管理软件及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应用方法

⑧熟悉经济、管理、财会与审计等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2)业务能力要求

①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能力

②具有编制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决)算的能力

③具有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与评估的能力

④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⑤具有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能力

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上网操作能力

⑦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⑧掌握财务管理及审计技能

三、以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工程识图》、《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计价》、《工程造价管理》为专业核心能力搭建教学计划,以预算员岗位能力为核心,档案员、施工员等相关岗位能力为辅助建立培养目标。基于以上要求,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淡化传统教学计划的“三段式” 课程设置模式

传统的教学计划都采用“三段式” 课程设置,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它基本上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它有许多弊端。首先他割裂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应用相互脱节;其次它不利于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要淡化甚至打破传统教学计划的“三段式” 课程设置模式,就要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贯穿始终。例如在第一学期除设置适当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外,适当增设一些到施工现场实习的课时,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并了解今后的工作背景。

(二)课程设置应包括的工程技术课

在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后,新规范对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求,应设置《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材料》、《安装工程识图》、《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建筑CAD》等工程技术课程,尤其是要着重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构造的平面整体表示法(03G101-1)的讲解。

(三)课程设置应包括的经济类课程

应设置《基础会计》、《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程经济学》等课程。学生在学习以上课程后通过努力可以取得会计上岗证,使得学生可以在企业身兼两职,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变了本专业女生在建筑企业不受欢迎的局面。

(四)其他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的设置及要求

应设置《工程造价相关法规》、《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课程。还应设置专业性较强的实习实训课程,如:房屋建筑及结构认识实习、识图训练(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训、工程预算实训(土建、安装)、工程预算软件应用以及工程招投标综合实训等,并适当提高其所占课时比例,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且课程的设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设置(如专业课程的安排顺序为:《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材料》、《基础会计》、《工程造价相关法规》、《安装工程识图》、《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CAD》、《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对应的实习实训)。

(五)明确本专业就业岗位群,实行“双证融通”教学模式

“职业资格证书”是应用型高等技能性人才的“身份证”,也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同时也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敲门砖”之一。结合地方对工程造价人才的要求,我院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本专业毕业生在获得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必须获得预算员证书,建议取得档案员、施工员等相关证书。

以上是笔者对以职业技术素质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些探讨,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定位等问题颇具研究价值,其健康发展也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期待。

参考文献

[1]陈家颐.高职专业设置创新与管理体制变革[J].职教通讯.2003(4).

篇11

(一)发展需求分析

十几年来,我国的建设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投资管理机制在建设市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现状仍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改革开放之后重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因为起步晚、重视程度不够,其发展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举措。从建设市场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对工程造价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符合专业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近年来建设市场与经济、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也要求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懂得相关的经济指标分析与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只有这样的工程造价人才才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

(二)工程造价教育的现状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大专业,除了包括工程造价专业本身还包括工程项目管理。这个复合型的大专业下包括招投标、成本核算、工程造价计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专业理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但是课程的内容却并没有涵盖这些专业理论,这给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职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一线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工程造价人才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教育提出了质疑,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合格人才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化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准确定位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工程建造建设过程中,需明确建设目标,坚持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为根本目标,以就业为基本导向,进一步完善和改革课程体系,能够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出与时展要求相符合的专业型人才。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状况,设置出与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专业,可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高校发展状况,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主,但是也需要掌握公路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工程造价各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二)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2005年我国教育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的高职教育应该把就业作为导向,开展教育改革。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征进行教育,构建全方面、多技能、宽基础的课程体系。1.高职教育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构建的环节中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工程造价这个专业来讲,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当然也不可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与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挂钩,把证书要求的能力要求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同时,可以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把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作为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工程造价专业的能力培养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这里包括专业涉及到的英语、工程CAD、测量、计算机等专业能力。第二,学生的应用能力。包括工程造价的软件应用能力、工程预算能力、清单编制能力、工程招投标文件等。第三,学生可转移技能。对于这部分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应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锻炼学生交流能力、计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规划能力等。2.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结合专业特色,把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融入其中,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该重点安排一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同时也要聘请一些在专业岗位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任教,这样的教师可以把工作中最真实的状况以及最需要的能力体现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工程造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

以操作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称之为职业能力,不是简单的技能技术操作,它从多方面上要求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模式和设置课堂体系方面上,应该与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各方面上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是:普通教育是以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展开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系统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学生在就业后一般不能单独完成一项工作,通常需要有带领的师傅才能完成;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使学生具备科学系统的岗位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学生在毕业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全适用岗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建筑岗位的职业技能为主要依据,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设置相关的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的结合,同时也能把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具体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学生大一阶段就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工程设计基础知识,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再开始学习如何设计图纸。另外,学生必须学会怎样看施工图纸、掌握房屋的构造条件、掌握施工方式、了解施工过程、运用各种设计软件等,同时还需要开设一些其他学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所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传承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中教师起主动作用,学生被动学习一些乏味的理论知识,最终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所能运用到的实际知识没有多大关联,学生也不能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对于一线生产要求和管理要求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教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不但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后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各企业所十分重视的。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操作方式: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以工作任务和实际过程为基础,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不但需要使教学内容具备很强的针对性,而且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很好地结合,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课程教学方面上也要进行转变,从教师主讲转换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上营造出丰富有趣的课堂,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在不同程度上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灵活地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1)项目教学。可以将所需学习的具体内容与训练项目结合,并且要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组织开展这门课程,可以发给学生一整套实际的施工图纸,在具体的施工场地上,学生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现场,收集资料、设计方案、相互研究等共同完成施工的具体方案。(2)行动导向教学。施工场地训练方式与实物教学有效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3)实习阶段。我们根据各岗位的具体需求,安排学生到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实习。唯有在岗位实习阶段,学生才能真正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哪些技能技术需要深入的掌握和学习,在实际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双证融通专业课程的开设

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不但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技术,而且也需要为考取相应资格证书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不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而且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就业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开设双证融通专业课程,就是让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这两种证书有效结合。我们对施工员、资料员、造价员、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内容做了调整和建设,并且要求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